首页 > 文章中心 > 传统工艺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传统工艺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传统工艺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传统工艺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范文第1篇

关键词:纸造型艺术;毛针织服装;工艺表现形式

1 纸艺术概况

纸是一种具有多种性能的原材料,早在公元105年,中国就已有利用废渔网、树皮、破旧布及麻造纸的详细记载。15世纪活版印刷术发明以后,纸质材料的应用日趋广泛。随着纸质材料加工技术的提高与研究应用的深入,便成才了以纸为设计元素或艺术风格的艺术手法,即以不同材质、颜色的纸张,以折、卷、剪、粘、插等手段形成各种造型,产生某种形式美感的艺术形式。在这些手法中运用的最多的还是折纸艺术和剪纸艺术。

折纸又称纸艺,是一种以纸张折成各种不同形状的艺术活动。折纸的起源有中国起源说、日本起源说、西班牙起源说等,由于文献和出土文物始终并没有关于折纸的记载,所以迄今它的起源已无从考证。但毋庸置疑的是,中国是造纸术的诞生地,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折纸传统,并在民间的祭祀与宗教礼仪活动上逐步发展起来。7世纪中期,大唐帝国成为文明开放的鼎盛国家,折纸艺术也就在那时伴随着中国人民的美好祝福传播到了更广泛的世界各国。折纸艺术不仅生动传神,它还散发着无穷的神秘魅力,其中蕴含了丰富的科学原理与方法。7世纪末,阿拉伯人将欧洲几何学原理运用到折纸中,这是折纸与数学相结合的开始。从19世纪开始,折纸与自然科学也走到了一起,开始在西方成为教学和科研的工具。包豪斯建筑学院的莫霍利・纳吉(Laszlo MoholyNagy)创立了用折纸进行建筑设计的方法。学前教育创始人德里希・福洛贝(Friedrich Froebel)认为,折纸能够非常好的启迪智慧,并把它与教育学说结合起来。到19世纪晚期,第一次国际折纸学术会议在巴黎举行。此后到20世纪,折纸艺术迅速发展。

在现代的艺术流派中,传统工艺的加入也促使着这种独特的艺术化风格不断发展,而在针织服装这一特殊的服装类别中,设计师们运用翻折、堆砌、镂空等手法,打破了概念中毛针织服装设计的整体结构与材质固有符号性关系,强调其结构运用和空间立体概念。

2 折纸元素在毛针织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折纸是纸艺术中的一个部分,即在二维平面纸面上运用翻、转、折叠、拉、挑、挤、插等“不剪不粘”“复合折纸”或“组合折纸”手法创造三维立体形态。折纸工艺中的“折”“叠”等技法运用于针织服装设计中,既可以改变针织面料的柔软特性,又能给针织服装创造新的款式和廓形。

2.1 折纸工艺的造型特点

折纸艺术以其特有的立体造型、空间感和多变性富于了针织面料新的表现能力。在毛针织服装设计领域中的造型特点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折纸工艺运用于各个不同的领域,而因其松软面料特性具有更显著的空间立体感,强调其造型性,使毛针织服装在结构设计中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二是折纸工艺具有多变性及合体性,毛针织服装多变的织法决定了带有折纸结构设计的多变性,并可以通过特定方向的折叠来符合人体的结构,当人体自然运动时折叠造型打开,凸显其适度的和体性。三是折纸工艺具有较强的装饰性,折纸的元素可以点的形式、线的形式或面的形式进行平行或交叉排列,产生立体、动感和肌理变化的效果,使针织服装的款式、结构的变化更加丰富。

2.2 折纸工艺在毛针织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方式

第一,结构型折纸工艺。结构型折纸工艺往往运用于毛针织服装的整体塑造,抛弃以往各款式或者部件的简单组合,把二维平面与三维空间的结构模式巧妙地结合起来,创造全新的针织服装结构形态。其手法通常采用条状针织面料进行相互编织、套结等手段来造型,形成具有空间立体感的交错与扭曲状态,视觉上具有错视的美感。

第二,重复型折纸工艺。重复型折纸工艺可运用在毛针织服装的局部,也可整体采用重复折叠塑造出独特外轮廓。其造型特点具有一定空间感、肌理感、规律感,视觉上具有浮雕感。大面积的重复折叠往往运用几何形态来表达,表现出其服装款式的秩序美;小面积的重复折叠则形态多样化,规律性强,可塑造服装局部立体感的独特造型。

第三,装饰型折纸工艺。装饰型折纸工艺在折纸工艺中独特性,表现为在支撑结构的同时又成为细节的载体,成为针织服装设计殊的点缀。该手法往往运用于服装的局部,可在不同的位置产生不同的视觉变化效果,在手法上采用相同方向、不同方向或内外交错的折叠方法,为服装在体现有序或者无序的结构之余,增添细致、独特的色彩。

3 纸艺术在毛针织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意义与创新

现代针织服装的设计,只在功能上满足大家的需求已远远不够,纸艺术的设计元素在针织服装的面料和造型等方面都带来了崭新的灵感,使原来平淡、规整的款式转化成层次丰富、创新多变的新设计,更好地把针织服装独有的艺术魅力和设计特点展现出来,满足人们对针织服装的时尚审美需求。纸技艺手法除了具有在感官上吸引消费者目光的装饰能力外,它也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能,如带有镂空设计的针织服装直接穿着,有助于人体排汗降温,并增加活动舒适度;带有折叠设计的针织服装能够弥补着装者身材的缺陷,利用特殊的折叠方式在人体的某些部位,产生错视效果,起到美化身形的作用。

在强调保留区域性文化特色,尊重发展地域、民间、传统文化,形成良性循环的多元化格局的今天,服装设计正向更具文化性、审美性、实用加创新性的方向发展。传统的纸艺术是当代针织服装设计设计的灵感来源之一,为针织服装设计的创新提供着丰富的养料,设计师从中可以挖掘、寻找充满创意的灵感和设计语言。随着针织面料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传统的纸技艺效果必定面临更广阔的应用空间,而传统视觉效果和现代设计理念相碰撞,并运用科技化的工艺技术,必定会出现新的设计火花,让传统的纸艺术工艺创新的运用到现在针织服装设计中并得以传承发扬。

参考文献:

[1] 陈青.折纸设计快参[M].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2002:1-9.

传统工艺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刺绣;工艺;服装设计;教学

我国历史悠久,有“衣冠王国”的美称。从古至今,中国人凭借优秀的工艺水平,为世人创造了各种各样精美绝伦的服饰,为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刺绣”是针线在织物上绣制的各种装饰图案的总称,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之一,在中国至少有二三千年历史。但是,目前对传统刺绣工艺引入现代服装设计教学方面的研究相对比较缺乏,处于“表面化”和“形式化”层面,[1]这对刺绣工艺的传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刺绣的全面认识、刺绣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表现形式,以及刺绣在现代服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思路。

1 传统刺绣工艺的认识

有学者指出,“中原传统服饰是面料的自然风、盘扣的休闲风以及刺绣的和谐统一”。[2]传统刺绣工艺最早起源于纹身,人们为了辟邪消灾将民族的图腾刻在身上。后来经过女红的创造,逐渐从纹身向服装刺绣转变。那么如何定义刺绣呢?刺绣从简单定义上来看,指通过针线的方式在底布上面穿梭绣出图案的一门技法。刺绣发展可追溯的历史较长,在每一个时期都存在不同的发展和变化。刺绣工艺经历了较长时期的历史演绎,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财富,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风格特征。中国较为出名的苏、蜀、粤、湘刺绣被誉为“四大名绣”,它们有着各自的特点,深受现代人的喜爱。同时,在我国其他少数民族身上也有各自独特的刺绣特点和刺绣文化。刺绣的用途比较广泛,如可以用于绣荷包、可以用于家居装饰、可以用于服装设计等。

关于刺绣教育的问题,可以追溯到清末著名刺绣大师沈寿,其最先打破了传统的“艺徒制”,采用了“学堂制”。[3]在现代服装设计当中,设计师们一方面超越时代,汲取先进思想和技术;另一方面,从传统民族元素中寻找灵感,传统刺绣工艺就成了重要的灵感对象。刺绣艺术博大精深,在中国文化世界传播的背景下受到了各国设计师的青睐。作为一种传统的视觉元素,刺绣具有独特、纷繁、古朴的美丽图案,而且色彩鲜明、对比强烈、艺术效果上佳等优点,因此在当前现代服装设计教学中值得进一步研究。

2 传统刺绣工艺在现代服饰中的表现与形成

把传统刺绣工艺引入现代服装设计教学,是对这门民族手工艺传承和赋予其新的时代意义的一次有益尝试。在现代人的服装意识中,更多强调的是时尚、个性、简单,因此如何把传统刺绣的技艺和现代人对服装的审美需求,以及现代服装工业发展相融合,成为这次教学尝试探讨的主要课题。刺绣工艺在现代服装设计当中需要针对造型设计做好装饰性和实用性的统一,根据不同类别的服装、不同服装市场消费层次的需求,在技法、图案以及造型上设计得更具针对性。

服装分为成衣和高级时装两大类别。所谓“成衣”,即人们普遍穿着的日常服装,我们知道传统刺绣主要是依靠手工完成的,而且由于需要刺绣针法多种多样,为了满足批量生产的需要,降低生产成本和工序,逐渐地诞生了电脑刺绣和机器刺绣。设计师可以将服装店款式特点、造型特点、图案特点、色彩、技法等均输入电脑和机器中,从而实现批量生产。这种设计广泛地运用于当前的时尚女装、牛仔裤、童装以及毛衫当中,往往在色彩、图案以及布局上都需要与布料和风格相匹配。

高级定制服装属于精美纯手工制作的服饰,对手工时长有严格规定是其最为显著的特点。大部分这类服装都是针对个人需要进行设计的,如演出服装、礼服等。以我国著名定制服装设计师郭培为例,复杂的手工刺绣工艺在其设计的服饰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她设计的服装往往是传统刺绣工艺与现代服装剪裁工艺的融合。浓郁的民族特色,让刺绣服饰更好地诠释了她的个人魅力和气息。当然,郭培在服装设计方面并不是单纯地选择传统刺绣工艺,而是融合了时代潮流,借鉴了西方的剪裁技术和独有的审美理念,与设计师团队一起打造的纯手工刺绣服饰,很好地诠释了传统与时尚的完美融合。

3 传统刺绣工艺在现代服装设计教学中的意义

传统刺绣工艺在现代服装设计教学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艺术价值,其二是经济价值。因此,教学中应当特别注意传统刺绣工艺的价值和地位。

3.1 艺术价值

刺绣艺术是我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千余年沧桑不变,以鲜明的民族特色和顽强的生命力向世界展示了它的风采。传统刺绣工艺在现代服装设计中有着较高的艺术价值。[4]艺术价值是不能够用金钱衡量的,生活中人们往往将艺术品视为无价之宝,对传统刺绣工艺更是如此。尽管刺绣是传统民族服饰的一种表现语言,但随着现代设计师融入更多的时尚元素和现念,其逐渐出现在世界各大时尚舞台之上,凭借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出色的工艺技巧,吸引了世界各地人们的青睐,展现了独有的艺术魅力。近年来,以国内影视明星为代表的高端消费群体频繁穿着刺绣工艺服饰,出席各种交流颁奖活动,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广泛关注。例如,范冰冰曾经身着“东方祥云”的龙袍服出席活动,使得世人对中国刺绣服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今该礼服已经被收藏于杜莎夫人蜡像馆和英国维多利亚博物馆。由此可见,这不只是设计师个人的成功,更是传统刺绣工艺作为中国传统民间工艺的代表获得世界的认可的表现。

3.2 经济价值

在信息化的今天,有必要将民族艺术既看作经济产业又看作文化产业,将其作为文化术事业来认识、理解、研究和发展,多方面、多角度地认识其本质和特征。[5]当然,刺绣工艺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存在的艺术价值,也为其带来了更高的经济价值。不同的刺绣工艺和手法都会间接或者直接作用于服装本身,不管是体现在大众成衣上,还是高级定制服装上,刺绣工艺的融入都提升了服装的市场价值,同时也提升了穿着服装的个人的价值。那些设计在衣服局部的精美刺绣细节装饰,不仅体现了着装者独有的审美理念,精致的手工艺更是高品质的表现。这类型的服装在售卖价格上往往比普通成衣要高,也是刺绣工艺为服饰产品带来更多的产品附加价值的一种体现。

传统刺绣工艺本身就拥有着古朴、艳丽、针法独特等特点,而现在经过现代设计师的匠心独运,设计更上一层楼,自然在服务于人民生活的同时,也创造出了更多的经济价值。这在现代服装设计教学中应该引起思考和重视。

4 传统刺绣工艺在现代服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传统刺绣工艺在现代服b设计中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对现代服装设计教学中的重视,因此加强刺绣工艺在现代服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分析非常重要。对于刺绣作为传统工艺如何通过设计师再设计、再创造,而不是传统工艺的翻版,本文从刺绣图案、刺绣色彩、刺绣材质三个方面对传统刺绣工艺在现代服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4.1 刺绣图案的应用

中华纹样在七千多年历史中的兴衰演变,其中浓缩的智慧和深厚的人文情怀也将对学生的设计审美产生一定的影响。[6]授课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借古开今,利用传统刺绣图案,结合当代设计的理念和元素进行创新,是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从刺绣图案的纹样出发,注重纹样与服装设计风格的统一。

图案具有自己独特的设计语言,并不是所有服装风格都能选择同一种图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让学生明白在引入图案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地固化思想、照搬照抄。借鉴图案就是将图案当中的整体形式或者某一具有鲜明特点的部分用于相应的服装局部之中,这种借鉴方式一方面能够很好地保留图案中本色的民族文化气息,另一方面也能创造出独特的东方神韵。日本设计师高田贤三在为自有品牌Kenzo设计的成衣作品中均保留了刺绣图案原始的样本,受到了市场的广泛关注。此外,对图案形式进行解构重组,这需要建立在服装的风格和造型上,如可以进行图案的简化、重新组合或者是根据图案的某个部分进行夸张变形处理。采用这种方法对原本复杂的刺绣中常见的传统纹样再次设计,使其变得简单概括又独具个性,更好地体现现代服装时尚化的特色,以符合当代人的审美追求。

4.2 刺绣色彩的应用

地域类别不同的传统刺绣拥有各自鲜明的用色手法,造就了迥异的民俗之美。以写实风格见长的苏绣通常是将五彩的绣线混合,调配成细腻的色彩,以模仿、升华自然物象之美,使花鸟、山水、人物等皆栩栩如生、精妙绝伦。[7]而以装饰风格见长的湘绣则用色明快夸张,色彩饱和,对比强烈,仅选取3~5种颜色,充分保留了单一色的张力,通过这些纯色的对比并置达到了视觉上的丰富性。在把传统刺绣引入现代服装设计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对不同风格刺绣的色彩加以利用,这样既能保留传统刺绣色彩的象征性寓意,又能打破对刺绣传统固有色彩的单纯利用,与现代服装的流行色彩相结合,提升服装的表现力,把握现代人对服装色彩的情感认知和心理诉求。

4.3 刺绣材质的应用

装饰艺术风格展现了高雅、魅力、功能性和现代性,这些都离不开对材质的要求。[8]在把刺绣工艺引入服装设计教学的过程中,用新的服装辅料与传统刺绣材料相结合,如不同几何形状具有现代工艺特点的亚克力材料,不同质地和光泽的珠片、华丽的锆石,不拘泥于传统刺绣较为单一的丝线材料。由于刺绣的选用标准就是要能将服装上的装饰点缀感表现出来,材料的选择在风格上必须与服装风格、刺绣图案整体的设计保持统一。材质的不同会对绣线创造出来的光泽感和肌理效果产生不同的作用,因此还需要将材质与服饰面料统一,并充分运用到服饰设计当中,突出个性、展现美感。

5 结语

现代设计方法学是一门综合性、开放性的学科,它从哲学、文化、意识形态和消费心理等诸多方面为研究传统文化元素提供了方向。[9]存在并发展了几千年的中国传统刺绣工艺并没有因为现代服装工业的发展而远去,也没有被人们遗忘,它所代表的民族文化特有的精神品质,仍可以作为现代服装设计的设计理念。同时,传承不是一层不变的沿袭,在现代服装设计教学当中,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和保护传统刺绣工艺。一方面,收集民间保留的精美刺绣服饰,加以借鉴;另一方面,把现代服装设计教学体系中的艺术观念、表现手法和创作技巧的新观念融入其中,按现代审美心理进行重组和时尚化的处理,[10]开创出刺绣工艺的新气象。

参考文献:

[1] 彭容.中国传统元素在中式品牌服装中的运用研究[J].设计艺术,2013.

[2] 李克兢,田合伟.中原传统服饰面料及手工艺的传承研究[J].设计与产品,2013.

[3] 林书羽.沈寿对于中国刺绣教育的贡献[J].刺绣教育,2013.

[4] 梁敏玲.挖掘刺绣教育内涵提升幼儿综合素质[J].中国教师,2014.

[5] 彭红.中国民族艺术在时尚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和创新研究[J].艺术百家,2012.

[6] 琦岩,郝李.中国传统纹样课程教学探索与设计[J].装饰,2015.

[7] 王勇.潍坊民间刺绣的色彩美感解析[J].装饰,2013.

[8] 韩亮,朱琳.永不消失的线条――装饰艺术运动概述[J].时空,2013.

传统工艺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范文第3篇

关键词:霞帔;面料再造;手工扎染;陕西秦绣

1 霞帔的应用价值与当代再研究的意义

1.1 霞帔的当代应用价值

据记载,霞帔形式的服装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时期,在隋唐时期得以定型。到宋代将它列入礼服行列之中,是女性社会身份的一种标志。明代时得此名――由于其形美如彩霞,故得名“霞帔”。霞帔形式的服饰在中西方的服装体系里虽然名称不同,但都属于女性最常用且用途广泛的辅衣物。在名称上中国传统有霞帔的称谓,也有叫“云肩”的相似服饰。它是披风、斗篷的传统演变形式。在现代服装中,以大披肩款式加一字领开口的形式出现得比较多,既可作为大围巾围裹在身上,也可以穿在身上做各种款式的变化,更可作为一种裹被使用。由于这种极强的实用性,故在当代服装体系中被广泛运用,而国内外大多是结合本国服装传统的特色或以传统工艺加以改造,或用现代加工工艺予以处理,在应用研究上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方法,总的来说是实用性与艺术性高度结合,即实用又极易与各种工艺相结合,所以传统霞帔在当代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与价值。

1.2 霞帔当代再研究的意义

对霞帔应用价值的再研究能在当代服装业中起到一个以小见大、以点寓面的实例示范作用,对服装业能起到重要的启发与研究样板意义。它本身也具有很大的实用性与多用性。霞帔在当代的实用作用是多样的,既可围、裹,也可穿、盖。若能利用当代面料再造艺术把传统扎染与秦绣工艺运用进来就能以传统服装经典充实当代服装设计。在实用性较强的衣物上注入品质内涵,丰富其文化艺术的品质精神,就可以逐渐占据服装设计的上游环节,为发展具有民族文化特色且具有艺术内涵的高档品牌服装作基础,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与时代精神的当代服装典范。

1.3 面料再造在霞帔设计中的当代特色

面料再造是当代服装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就是如何运用现代手法将特色的材料及特色面料运用于当代服装,并挖掘本民族的服装特色。此次是以传统霞帔为研究对象,研究传统服装形式的当代性改造问题,研究如何利用当代纤维面料再造艺术把传统扎染工艺以及陕西秦绣绣法表现出来,以两种传统手工艺作为面料再造艺术的基因元素而进行当代性的应用研究。以传统霞帔为范例,利用传统服装因素进行当代的面料再造处理,从面料、实用性、形式三个方面完成传统服装向当代的转换。

2 面料再造在霞帔设计环节中的研究

2.1 面料再造在霞帔设计中的应用

传统霞帔现存的形式即大方巾加一字领开口,在基本款式造型不变的前提下,发挥面料再造工艺在扎染的面料上施以陕西秦绣的技艺,解决如何使扎染较自由的效果与具体的秦绣相结合的关键问题,有机地融合这两种面料再造的方式并使之浑然天成,发挥各自的工艺特点,实现优势互补,达到高品质服装的自身质量与触摸、视觉等感官效果的统一,形成一种独特的服饰形式,既是延续也是创新、融合、再造,传承纯手工工艺表现形式的工匠文化精神。

2.2 面料再造在霞帔制作工艺上的应用

面料再造在霞帔上表现的方式方法很多,就面料再造自身这方面就有非常丰富的再造手法。例如,面料之间的加减法再造手段的应用,各类刺绣技法的应用,印染技术的应用,丰富多样的装饰材料的应用等等,这些都可以应用于霞帔或者说服饰面料之中。本次工艺特色主要是以陕西地域特色的刺绣――秦绣和手工扎染进行的有机且独特的结合法进行霞帔的面料再造上的创新与设计,视觉上既有一种平面的抽象晕染效果,又体现了秦绣工艺针法的立体视觉感。

陕西秦绣是一种高品质工艺手段,它的特点是技法精粹、效果丰富、针感具体,但霞帔是相对休闲与自由的服饰形式。而以扎染自然天成的秦绣施针前的底纹基料基础后将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并综合各自的工艺优势。先行处理的扎染过程将以方巾的大小确定扎染的大小图案,确定形态与分布密度并完成其色彩的处理,这一过程是在设计前提下进行的。

扎染的效果往往带有较多的偶然性、随意性以及不确定性,使用扎染是霞帔面料再造过程的第一步,即在原始面料上先再造一个较自由幻化的基底图案。陕西秦绣是面料再造的第二步,是在此基础上展开的,此时的秦绣图案是以纯抽象方式进行的,即不施可视的具象图案,而以扎染图案为蓝本,抽象地运用秦绣的施针方式,选择好的面料纤维施针,发挥秦绣施针的抽象针法美,使绣线以针法的形式沿扎染的自由抽象图案展开来,抽象地解构了秦绣的传统针绣图案外形,保留了它工艺美里的形式美,即面料本身的纤维美感、抽象的针法美、绣线的材料美,并结合扎染幻化神奇的自由性或自然性。

把扎染与秦绣以面料再造的形式运用到“霞帔”的设计上是本论文的重点。这两种传统工艺不是被动简单相加在一起,而是一种重构,一种打破原本结体的重组。扎染只是取其浑然天成的基底,虽然用的是传统手艺,但扎染不是最终的目的与效果,而秦绣才是本次应用研究的核心。此条件下的秦绣已经是一种被附以当下意义的传统工艺,它已没有形的躯体,更没有外形的约束,在扎染的框架下它只有形式美、工艺美以及材质美,它有了更多的美的精神与现代感,只保留了秦绣的抽象针法与材料,秦绣有了更纯粹的意义,它们又是以实用的霞帔为蓝本的,达到了实用性与工艺美的完美结合。

传统工艺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范文第4篇

关键词:唐代女装,色彩,图案,现代服装设计

一、唐代女装色彩图案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现状

在现代服装设计领域中,诸多国家都从我国唐朝女装造型与颜色搭配中寻找灵感,在现代设计中融入传统元素,设计出诸多颇具盛名的大作。日本和服设计便是在借鉴唐代女装色彩与图案风格的基础上而作;甚至是韩国服装的设计,也深受着我国唐朝女装文化的影响。例如2004年欧洲著名设计师TomFord在秋冬YvesSaintLaurentRiveGauche时装秀中,巧妙结合唐代女装元素,在皮草大衣的表面模拟出龙的纹理,再运用刺绣、提花等表现手法将中国团花、云纹、祥龙等传统图案体现出来;其设计的旗袍则在胸口处镂出水滴形状的空处,继承了唐朝盛世的开放风格,立领则演变为扼领礼服在脖颈处的襻带,这样既有唐代女装的文化元素又能满足西方现代的审美需求,是复古与现代的完美结合体,彰显出唐代霸气而优雅贵族的气息,将亮丽奢华的中国风淋漓尽致的展现在我们眼前,如图1-图2所示。又如中国青年设计师祈刚,在2009年的春夏系列新品服装中就大胆的运用了唐代女装的服饰元素,如图3所示,他以“幻境”为主题,以丝绸为主面料,采用刺绣、珠绣以及面料再造等多种表现方法。在色彩方面,他采用了类似于大地、石头的地质色彩;在装饰方面,他创造性的将中国传统戏曲有的流苏加入发饰,从局部细节中流露出浓厚的中国情调。而在2002年,中国另一位青年服装设计师邓浩了充满中国情调的“古兰中国红”系列。如图4所示,其设计风格主要效仿古代女性的穿衣模式,在服装上,主要运用了细腻的刺绣、镂空、镶花等工艺,在服装配色方面则利用了红绿对比色,张扬开放之中,又兼具天然本色,是中国主图。

二、唐代女装色彩图案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吸收与借鉴

服饰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不可或缺的一种民族文明。尽管在历史的不同时期,服装所呈现的风格特色有所差异,但其色彩、款式及纹样等却始终与民族文化的发展一脉相承、遵循着特有的文化发展规律。今天,我们所研究得唐代女装色彩图案,其目的并不仅仅在于给人们认识与欣赏,而是在于它是我们华夏千古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的载体与符号,通过对唐代女装色彩图案的研究折射出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还可以促进我们对服装设计传统演变过程的正确认识,给现代服装设计提供借鉴并使其更好的传承和创新。

1、现代服装设计对唐代女装色彩的吸收与借鉴

服装设计中的色彩可以先声夺人。唐代女装在色彩所采用的对比色会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感受。裙、裤是唐代女子比较喜欢的服装形制之一,在现代服装设计中,随着女性审美的多变和对时尚的追求,裤子的形制相对多变,出现高腰裤、喇叭裤等多种裤型,如图5-图6。初唐盛行的间色裙和条纹裤多以红绿、红白及黑白等对比色为主要色彩,对比强烈,色调鲜明,给人以兴奋强烈的视觉冲击感。当下风行的复古热,使得间色裙和条纹裤这两个设计元素被常常运用于服装设计中,载体不同但相似的流行色运用,更好的展现了传统服装设计元素,这些并非是传统色彩的再现,而是贴近现代生活,体现了现代女性的时尚之美。如图7-图8所示。

2、现代服装设计对唐代女装图案的吸收与借鉴

纵观我国整个封建社会时期,唐朝毋庸置疑是其中纺织物发展程度最高的时期,该时期的纺织物一改过去以天赋神权为主的创作题材,更趋于平民化、生活化,题材多样,造型构图活泼、圆润丰满、典雅大方、疏密有致,款式新颖,颜色靓丽多彩、纹样种类繁多,包括宝相花纹、缠枝花、卷草纹、陵阳公样、联珠纹、散点纹以及团窠纹等多种盛行纹样。以唐朝女装上宝花纹整体图案在现代服装设计的使用为例,通过如刺绣、提花、编结盘绕、印染等传统工艺加入现代设计中,这并不说明照搬唐朝服饰上的宝花纹图案就可以,那是复制,而是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现代的审美风范,对宝花纹的整体图案元素进行提练、重组,焕发出现有的时代生机。如表9所示,根据传统的编结盘绕工艺,借鉴宝花纹的整体图案(a)进行设计应用,通过简化和重组,在其圆形辐射基型的基础上形成编结宝花装饰(b),在对图案进行意化处理时更偏向于几何化、色块化、视错化等纹样,或者运用新材料、新结构来加以组合创新,这样的设计就可以以传统服饰纹样为灵感来源但成果却充满现代艺术感。如对表9(c)中的宝花纹进行正菱形几何化处理得到(d),再运用精致的针织提花工艺,进行宝花纹在结构和内容上的创新应用得到(e)。宝花纹应用于现代女装设计时,要强调整体图案的层次和秩序感、追求整体组合图案的对称与和谐,使宝花纹圆润饱满和充满层次感。

参考文献

[1]徐宾著,图案纹样基础[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年5月;

[2]张树新著,服饰图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

[3]徐连达著,唐朝文化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4]宫媛媛、刘忠玉著,唐代服饰元素在现代女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德州:国际纺织导报,2011年第11期;

[5]张苗苗著,浅析唐代服饰图案在现代女装中的应用[J]淄博:山东纺织经济,2012年;

传统工艺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华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服饰符号。为促进华服设计的创新和研究,从纹样、造型、面料、裁剪、装饰及色彩方面分析了华服设计中的传统寓意与现代元素。主要表现在传统纹样与现代造型彰显的东方内敛与西方热情,丝织品与立体裁剪工艺造就的“意”和“形”,传统艺术与奢侈的现代装饰元素表现的民族性和时尚性,传统色彩与时尚流行色彩体现的绚丽多彩。指出华服设计师应恰当地处理传统与现代2个概念的关系,以展现华服的民族精神和现代韵味。

据《左传·定公十年》记载:“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华夏礼服”即为华服,是具有中华民族服饰特征的服装,代表着华夏民族精神的礼服。印度有婀娜摇曳的纱丽,韩国有端庄淡雅的韩服,日本有纹样丰富的和服,而华服正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凝结和象征。华服并不是历代服饰的简单重现,而是贯通历朝历代服饰之精华,融合国际先进的服饰工艺和技术再创新的艺术品。NE·TIGER设计师及艺术总监张志峰将华服设计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锦绣国色”2008高级华服系列及“国色天香”2009NE·TIGER华服高级定制作品采用具有1600年历史的云锦,辅以中国传统的四大名绣,在设计上汲取汉、藏、苗、傣、彝、纳西等50多个民族的服装艺术元素,兼容并蓄,巧妙地将各个民族的服装文化融会贯通,形成恢宏的华服神韵-z。华服设计中所蕴含的传统工艺和纹样所渗透的文化寓意,与现代革新的纺织材料、制作工艺、时尚的造型共同诠释着其独有的文化象征和现代气息。

华服领域相关的理论和创新研究始终伴随着华服的发展。从相关的研究来看,华服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华服本身具有的民族文化和精神内涵方面。对华服创新设计也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即华服设计必须融合东西方文化,适应消费市场的需求,注重结构的创新设计以及新型材料的应用,但是对于华服设计如何能够发扬传承文化,并且进行创新性设计的具体实现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本文从华服设计中蕴含的中国传统寓意和现代元素2方面人手,对传统纹样、面料、艺术形式和色彩与现代的立体造型、裁剪工艺、装饰艺术和流行色彩进行了综合分析。

一、传统纹样与现代造型

1-1传统纹样的装点

服饰是时代历史的折射,华服融合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粹,寓意深刻的纹样设计辅以现代时尚的造型给予了传统服饰更多的时尚韵味。传统纹样是华服设计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独立纹样和二方连续纹样是华服设计中应用最多的装饰元素。贵为中国国花的牡丹,在华服的完美造型衬托下,多了些许时尚感。如果说旗袍的立领、历代的型大敞袖造型、肚兜款式与传统纹样的结合是民族特色的体现,那时尚而新颖的服装造型与传统纹样的结合无疑也是对华服设计的再创新。现代服装设计师将牡丹、梅、菊、兰等花卉的形、色、态表现得淋漓尽致,西式半杯礼服造型的设计,胸前印染、刺绣的牡丹、梅等纹样,或有立体造型的衬托,或大摆裙裙身布满的印染纹样,婀娜摇曳,将传统与时尚演绎到了极致。

龙凤纹样是皇家的专属,装饰手法也以刺绣为主。现代服装设计中的龙凤纹样已不再是权力的象征,而是折射出一种中华民族精神的光芒与生命力,是民族文化的体现与升华。吊带式的裙装款式,胸前抽褶的造型设计,牡丹花开至裙摆,尽显女性曲线美,轻盈飘逸,给人以惊艳的魅力。简洁的圆领、短袖、挺括的大摆裙裙身上仔细雕琢的青花瓷纹样,无论动静都显得静谧而神奇。旗袍款式与下摆微翘的造型,装饰有梅或菊,宁静而悠然。无带公主裙胸前的连续纹样设计,百褶裙裙身上时隐时现的牡丹花卉等纹样装点,似乎在诉说着历史和现代的故事。中国结、团花、吉祥云纹、福禄寿喜等纹样作为中国传统纹样中的精粹,在华服设计中较多地装饰在胸前、肩部、裙身前后或者作为装饰腰带的纹样。器皿纹样或者花边等装饰纹样也没能逃脱华服设计人员的视野,传统的剪纸纹样同样也成了华服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时尚的礼服造型,及膝裙或者飘逸的长裙上装饰精致的剪纸纹样,现代浪漫中渗透着婉约之感。

1.2现代立体纹样的修饰

平面的传统纹样似乎不能完全表达设计师的心思,立体造型的牡丹、梅等花卉纹样显得精致而有生气,就如花丛绽放的美丽,装饰在蓬蓬裙、灯笼裙的裙身位置,增添了不少趣味。覆盖上半身的立体纹样装饰与轻飘的褶裙相互呼应,肩袖造型以刺绣或立体纹样装饰,再点缀流苏,动静皆宜。立领露背的束腰长摆裙后身设计也少不了这些传统纹样的装饰,或单独的印染,或连续的刺绣纹样配以胸前简约的合体设计,或立体的蝴蝶结配以胸前细致的云纹图样,让人不得不敬佩设计师的用心。华服设计中所凝聚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是无法用语言阐述的,需要仔细地去品味和理解。

二、传统面料与现代裁剪

服饰业的发展离不开纺织材料的开发和设计。早在秦汉时期就有了丰富多彩的丝织品,如绫、罗、绸、缎、纱、绢、绉、绒、葛、绨等,并且出现了有浮雕效果的织锦面料。唐代丝织品发展更为快速,尤其是当时的罗、绡、织锦及精湛的缂丝工艺,使当时的服饰更为绚丽多彩。称之为中国服装中奢侈品的华服,采用的面料必须能够展现服饰本身的高贵典雅和华丽感,而丝织品所具有的优雅珍珠光泽、柔和飘逸的手感、高雅的质地、华丽的色彩就成了华服面料的首选。新型仿丝织物的出现,可以说为华服设计提供了更加多样的材质选择。如涤丝绉、闪光提花缎、塔夫绸、乔其纱等仿丝织物都是以合成纤维为原料生产的,结合不同的生产工艺使其在手感、外观及服用性能方面接近于丝织品,作为华服的材料其效果不亚于桑蚕丝织品。

材料选择得当,还需要完美的裁剪工艺来实现设计师的创意。清代帝王的服饰多以锦为材质,皇帝朝服前胸至后背采用无缝织法,真正做到了天衣无缝。历代传统服饰无论是商周服装的质朴,魏晋人士的自由洒脱,唐代装扮的雍容华贵,明清穿戴的富丽细腻,满清旗袍的端庄,大都采用的是“十”字剪裁,是平面裁剪的一种方式,其结构特点是无肩缝、无装袖、无省缝,是有史以来中国一贯沿用的基本服装结构,这也是因为丝织品不宜多破缝否则会影响到面料的牢固性。随着现代丝织品的开发,其牢固性和服用性能都有所提高,因此源自西方的立体裁剪也被运用到了华服裁剪中。立体裁剪在法国称之为“抄近裁剪”,在美国和英国称之为“覆盖裁剪”,即在服装结构设计中应用省、褶、归拔、剪切分割等服装立体成型手段实现服装的轮廓美和内部造型。现代华服的设计比较注重女性体型的自然流露,立体裁剪的直观性便于设计师对服装造型进行塑造和调整,同时也激发设计师更多的灵感。华服设计中的褶皱、蝴蝶结、蓬蓬裙、立体装饰、面料拼接等立体造型的实现都需要借助立体裁剪工艺来实现。借助这些立体裁剪工艺增添了华服的灵动性并且丰富了华服的造型,无论宽松大气的款式,还是合体典雅的旗袍或礼服款式,都可以通过立体裁剪工艺来实现,当然必须结合平面裁剪才能表达华服所具有的中式服装的“形”。具有几千年发展历史的丝织品依托现代立体裁剪技术使华服设计获得了全新的发展,做到了“意”和“形”的完美结合并且体现了华服的内在精神。

三、传统艺术与现代装饰

当代的华服设计既要体现民族韵味,又要有国际化的视野,因此在设计中少不了运用传统的民族工艺和时尚奢华的现代装饰元素。华服之所以为华服,是因为其本身展现了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传统工艺:刺绣、剪纸、手绘、扎染、蜡染。华服是代表中华民族文化的服饰符号,当然与这些传统工艺无法脱节。

3.1传统艺术形式的表现

据《尚书》记载,4000多年前的“章服制度”就规定了服装“衣画裳绣”的装饰。刺绣又名“女红”,中国有传统的四大名绣为苏绣、湘绣、蜀绣、粤绣,还有众多的少数民族刺绣艺术。华服中的纹样多以刺绣工艺完成,尤其是花卉纹样的表现。作为华服纹样的工艺表现方式,苏绣的精细雅洁、湘绣的层次感、蜀绣的多样针法、粤绣的浮雕效果,与华服本身传递的民族理念完美结合。随着现代刺绣工艺的不断发展,先进的电脑刺绣技术将牡丹、梅、菊等花卉纹样表现得更具层次感,色彩效果表现得细致人微,器皿、花边纹样的细节表现得更为精致,团花、云纹等纹样衬托得更富传统寓意。剪纸工艺作为传统艺术在华服设计中以不同的纹样出现,表现方式以印染、拼贴工艺为主,多以单独纹样装饰。手绘艺术同样也是华服设计中的亮点。纸出现以前的绘画作品是在丝帛上完成的,别具艺术价值,将其原本不变地转移到华服设计上也成为自然。手绘艺术所展现的花鸟山水画、书法极具民族特色。扎染、蜡染因其工艺特点所表现的纹样风格极为独特。扎染随意的色晕变化,蜡染独特的冰纹效果为华服的风格表现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3.2现代装饰艺术的表达

随着现代华服的设计创新,华服设计中需要注入更多的国际化元素、时尚元素、个性元素,以充分展示华服鲜明的活力和独特的魅力。除了大量采用传统工艺外,富有奢侈华丽感的现代装饰元素,如珠宝、钻石、水晶等在华服装饰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传统的纹样、工艺、面料相匹配,选择质地、色泽适合的珠宝等元素提升和点缀传统纹样,这些元素与现代的服装造型设计不谋而合,可以用来装饰华服的腰部,点缀肩部造型,修饰领口设计,或者作为配饰使用,或者用来修饰较大面积的纹样,都能起到强调和烘托的效果。现代的钉珠工艺就是其中的一种表现手段。钉珠工艺用角珠、圆珠、管珠、珠片、树脂石、水晶等按照纹样的形状、色彩进行大面积钉珠或者小面积的点缀设计,应用在华服设计另是选择高档的珠宝等材质进行装饰,就更能彰显华服的高贵和华丽。另外,蕾丝作为服饰设计中应用广泛的装饰素材,在华服设计中与织锦、绸缎等面料对比,体现华服的奢华和高雅。正因为有传统工艺与现代装饰手法的结合,才成就了华服现今的民族性和时尚性。

四、传统色彩与流行时尚

色彩是服装设计中最敏感的设计元素,对服装风格有着直接的影响,也是每年流行趋势中的关键点。华服起源于历代服饰,必然受到历代服饰色彩的影响,秦汉尚黑、魏晋尚蓝、隋唐尚橙、宋代尚绿、清朝尚黄、近代尚紫,每一个时期服饰制度中都有着明显的色彩区分,朝服和常服中的色彩具有明显的象征意义。现代华服设计很好地再现了历代服饰缤纷的色彩,传统的中国红是华服最为亮丽的色彩,也最能表达中国传统文化。同样,宁静清雅的绿色、古朴典雅的蓝色、高贵奢华的黄色也在传递着华服所具有的民族色彩和情感。

在现代时尚、个性的消费环境下,传统的色彩有着自己的市场,而流行时尚中的色彩也为华服所用。随着国际时尚流行趋势的影响,华服的设计更为国际化,这一点在色彩的选择上就可以看出。西式婚纱经典的白色、西方庄重的黑色、流行时尚中的紫色、桃红色、粉色、金属色也成为受众讨论的焦点,华服设计师自然也不能错过这样的色彩,带有传统味道的华服在这些色彩的烘托下多了份时尚感和现代感。无论华服选择何种色彩,最主要的是能够体现华服的内涵和本质。

传统工艺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范文第6篇

[关键词] 服装 传统 服装设计 应用

服装,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它反映了社会文化的发展状况,“衣食住行”成为人们关注评价社会文化发展状况的四个重要指标,因为这是所有社会共有的基本元素,是老百姓生活中最重要的,无论你翻天地覆改朝换代,这都是永恒不变的主题。中国是一个古老的民族,5000年的文明孕育了独特的中国文化,由于中国传统的服装与西方服装体系相互交融,使得服装界更加注目于东方古老的文化精粹,使得服装舞台上的东方情节闪烁不灭。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充分将传统中的式样、局部、面料特点、图案和各种小的元素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伟大民族精髓在时装舞台上刮起了长久的中国风。由于时装带有鲜明的时代个性,因此,复古的流行也决不会是简单的重复过去,而是以现代的形式予以新的包装和诠释,所以现代的时装设计不仅要体现传统的文化韵律,更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要求。具体中国传统服装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我归结出以下五点:

一、现代服装设计中对于传统服装款式式样的应用

在中装设计中对于中国传统服装的式样应用,无非是展现其宽大的风貌和复古的兴起。例如较有代表性的(1977~1978秋冬)圣罗朗的中国风格的作品。其所表现的上衣都是宽松型的,传统的平面结构手段能够迎合简约的风格,但如果将传统的平面结构完全再现的话是很难在现代设计中全面再现,所以,除了式样上的设计承袭宽大之风外,更多的是用传统的领、襟、扣等局部设计加以有效强调。

二、现代服装设计中对于中国传统服装中局部应用

在中国服装设计中通常较为常见的是将中装中的立领或门襟、盘扣等因素通过有效的再现,来表达设计的风格,这几个点的应用最具有说服力和征服性,让人一眼就能深刻体会到中国传统服装的精粹所在,并能通过西方服装体系中的以人体为根本的合体裁剪,更好地表现女性的优雅、含蓄的特点,在设计过程中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作用。

三、传统丝绸面料在现代服装中的应用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传统丝绸面料要在日常装中经久不衰,就需要与新型化纤材料进行混纺,以改善其服务性能,使得在服装设计中有更广的应用领域。面料上的花纹及其各种美好的寓意都是西方服装所不可比拟的。

四、传统图案、装饰在中国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传统的图案和装饰是中国服装文化的出新之处,其相对的独立性使它们可以大量地移植到现代服装中去,但是,中国传统纹样和装饰对于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往往过于繁杂,所以,在应用时必须加以简化,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宜男百草,吉庆(馨)有余(鱼)”的吉祥意境,但要放弃满地花的纷繁格式。绣花、滚边、挖嵌等传统工艺是中国装的有效再现手段,但不能照搬清末花俏复杂的十八镶滚。

五、中国传统华美精巧的配件及搭配方法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的配伍方法是塑造中国风情的捷径,但要视服装场合而定,在日常服装中可能更多的是中国风格的口袋和西式裙相配,甚至只有一个精巧的中国结,旗袍或全套的中式衣裤或许只能在礼服中出现。精致含蓄的中国传统服装理念是中国古代人和现代人衣着审美的最大锲合点,可以在现代中国装设计中得以充分张扬。在晚清的上海,两件粗看非常类似的男装袍,可以用在梅、兰、竹纹样中的花蕾开放与否区分晚装,这种中国式的耐看、美好,同样值得现代中国装借鉴。

六、结论

以中国传统服饰作为灵感来源的时装,表现出不同凡响的生命力,这些时装的外形虽以现代的设计方法进行包装,却充满了中国文化特有的青烟淡墨,超尘出世的气质,在这些中国味十足的时装中,有的很难说清,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的哪个朝代,但是大襟、对襟、盘扣、开衩、滚边、及中国结饰等则是这些时装共同拥有的细节处理。于是突然对“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你的,是我的,也是世界的。

参考文献:

传统工艺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范文第7篇

【关键词】扎染;再生;织物;染色;图案

扎染是一种传统织物染色技法,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叫扎缬、绞缬、夹缬和染缬,出现在秦汉时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得到高速发展。它的染色方法是织物在染色时部分结扎起来使之不能着色的一种染色方法。主要分为扎结和染色两部分。

扎结通常利用纱、线、等材料,对需要染色的织物先进行扎、缝、缚、缀、夹等处理,然后染色。扎染图案一般从自然界的花纹图案中寻找灵感,用针线等工具将面料扎缝成所需要的造型,或者直接用线绳捆扎(注意捆扎一定要牢固),这样褶皱或重叠部分才不会上染着色。而缝,扎,捆处理后的织物会出现归拢或重叠,这样未扎结的地方会上染着色,形成别有韵味的色晕效果。

扎染变化技法大约有一百多种变化技法,各有不同韵味。就拿常见的 “卷上绞”来说,染色效果变幻无穷,色晕丰富,古朴自然。由于早期扎染是纯手工作业,有着不可复制性。也就是说即使是同一种花卉图案,染色后也不会出现相同的效果。染色效果的独特性是现代机械印染难以做到的。

随着产业化的发展,传统民间特色技艺逐渐开始退化,传统扎染技艺也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市场经济的发展滋生了对经济利益的过度追求,同时植物染料供不应求。这种情况下,扎染技艺的传承受到困扰。

(一)手工扎染市场日渐缩小

手工扎染要求在织物上呈现多层次,特殊的色彩韵味,是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过程中智慧的体现。是我国古代印染技术的一个巨大成就。但由于制造业的发展和机器印染技术的输入,扎染这一传统染色技术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1)随着现代染色工艺的发展,便捷、快速的工业化印染技术随之快速发展,扎染这种纯手工艺的染色技术,染色图案(如:蝴蝶纹、腊梅纹、海棠纹、鱼子缬、玛瑙缬、鹿胎缬等花纹)逐渐跟不上时代的脉搏,久而久之慢慢也淡出人们的生活视野。

(2)我国传统扎染一般使用纯天然植物染料(纯天然植物染料对人体无害,如:板蓝根),植物染料种植发展制约了扎染技术的发展。

“现代扎染是在不同织物或成衣上运用防染技术或特殊工艺手法,区别于传统扎染、蜡染、蓝印花布的新型染色技艺。伴随信息化、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实现平面、立体或单色和多色交融。数字化处理技术为现代扎染提供艺术借鉴,是设计师创造现代扎染色彩图案的重要工具。

(二)手工扎染再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活节奏逐渐加快。人们开始崇尚自然,时尚,清新的生活方式。而生活方式又是由衣食住行来体现,于是古朴清新的扎染在经历了古代、近代、现代的发展与演变,以新的形式再生,成为一种新的时尚元素。

扎染工艺凝结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为现代印染技术发展奠定了基础。扎染织物上呈现多级染色、色晕效果主要通过物理、化学原理来实现。这种染色、色晕效果受到许多设计师和印染工作者的青睐。设计师在传统扎染工艺基础上,大胆创新,采用新面料,新的生产工艺,使传统扎染工艺实现再生,焕发青春活力。

(1)工艺再生

传统扎染主要以“蓝白”为主色调,以色彩对比突出清新古朴的意境,体现平和与宽容。传统扎染工艺首先运用缝,扎,捆等手工工艺对面料进行局部防染处理,然后染色显花。扎染作品简单实用,朴实美观,营造出自然清新的意境。现代扎染工艺突破了手工扎染的局限,解决了传统手工印染色彩单一的问题,实现多次缝,扎,多次染色。形成全新的印染效果,并开发出拔染,注染等染色技术。

(2)风格再生

早期的扎染工艺,一般以点、线、面的几何形式构成。通过捆扎和绞扎等来塑造生动具象的艺术形态,图案手工味十足,呈现质朴清新却又耐人寻味的形象。随着科技和人文文化的发展,传统民间扎染技法与现代印染科技相综合,扎染的艺术风格发生重大变革,风格趋向多元化,东方写意与西方抽象审美融合的现代扎染艺术变得流行。

(3)色彩图案再生

传统扎染主要表现劳动人民勤劳、善良、朴实的品格以及对生活的热情和向往。所以多以 “蓝白”为主色调,朴实、自然、贴近生活,图案质朴,毫不张扬。而现代扎染色绚烂多姿,可以是清新典雅,也可以是热情浓烈。图案可以是具象的动植物,也可以抽象的离奇。符合现代人追求个性,追求时尚的需求。

(三)扎染工艺在现代服装中的再生

扎染在现代服装设计上的再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由于扎染面料或成衣扎染具有特殊的肌理效果及视觉形象,能够吸引更多追求个性化,时尚化消费者的眼球,因此扎染在现代服装设计中有着较高的附加值;其次图案在平面设计上具有一定的方向,间隔,连续反复使服装产生节奏,韵律感。在变化中寻求统一,散发个性魅力,符合现代人回归自然,追求个性的需求。最后,扎染以服装为媒介,通过服饰穿着,赋予扎染新的生命。现代服装设计中借鉴或运用传统扎染图案,不同的图案运用到不同织物或成衣上,会实现不同的视觉效果。突出服饰的民族性,个性化及时尚性的特点.2.现代扎染更新传统工艺,不断增加花色品种,在服装设计中表现出民族性,时尚个性化的特征。在服装设计中体现了很高的附加值。传统扎染与机械染整相结合,体现出现代科技与追求淳朴自然的成衣染整的效果。以扎染图案为例来说:(1)将传统扎染图案直接运用到现代服装设计中: 成衣扎染中运用蝴蝶纹样与散点扎结,底色采用传统的靛蓝或者大红,使图案与服装实现统一。(2)面料与款式造型相结合;不同面料款式造型结合会产生不同的着装风格,在保持原有扎染特点的同时,焕发新的活力。

总之:扎染工艺技法,既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体现,又是个性时尚的体现。其独特的艺术性和时尚性,是其它染织技法所不能替代和实现的。扎染作品体现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勤劳、诚实、乐观、开朗、热情好客等美好品格;体现生活情趣,充满人性色彩,淳朴自然,毫不张扬,贴近现代人的生活。是一种文化象征同时也是民族传统艺术的标志。

扎染工艺以其独特性、人文性、多元化、工艺性等特点,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实现了再生,实现了传统技艺的附加值。因此,扎染作为一种民间传统技艺,在现代服装设计中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

[1]董斯琪.扎染技术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东北师范大学》, 2014

[2]郑淑敏.浅谈扎染工艺及其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赤子》, 2013(23):47-47

[3]王靓,王羿.扎染的时尚再现”中国概念&创意产业”国际服饰文化暨教育研讨会, 2010

[4]胡欣蕊.现代扎染成衣及其设计的研究《江南大学》2007

传统工艺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范文第8篇

关键词:织物;衣服;形成;刺绣;关联;运用;传承;创新;发展

一、衣服的形成

对于古代衣服的来源,由于史前没有文字记载,因而后人得知的一切都是依靠历史遗存和发掘,经过史学家的推算分析得出的结论。

我国发现最早的衣服有关的记载是殷商时期青铜器上面的铭文和甲骨文,后人从中发现古人创造了一些来源于生活的象形文学,其中就有与衣物有关的蚕、桑、丝、帛字样。从“卜辞”的文字中可以证明商代纺织类已有丝、帛、衣、裘、巾等字样,周代文字表达能力的加强之后,甲骨文也出现了衣、裘等,反映服饰的字样。

按《古今图书集成》的《礼仪典》中记载着“伏羲氏化蚕丝为穗帛”,是指我们的伏羲氏用蚕吐出来的丝织成稀疏的制衣原料。

按王逸《机赋说》记载:“古者衣皮即服装也,特衣裳未辨羲、炎以来,裳衣已分”,至皇帝而衮等,大力非谓始衣服也。”大意是说,古代围皮毛就是服装,从伏羲氏和神农氏起始,衣裳开始分开,到S帝时期出现君主的礼服后,衣服从此开始形成。

二、中国刺绣的起源

中刺绣起源很早。主要是由于丝织的产生和完美,社会等级制度的强化和人类审美感的提高,商品的形成而产生。在原始社会,人们用纹身、纹面来进行装饰。自从有了麻布、毛纺织品、丝织品,有了衣服,人们就开始在衣服上刺绣图腾等各式纹样。据《尚书》记载,早在四千多年前的章服制度就规定"衣画而裳绣"。

三、中国刺绣的发展史

现今能见到的最早的刺绣出现在殷商和西周时期,1982年湖北江陵马山一号楚墓中,出土了绣衾和禅衣,上面绣有各种精美的图案。

汉代王充《论衡》记有“齐郡世刺绣,恒女无不能”,足以说明当时刺绣技艺和生产的普及。因为刺绣工艺的成熟,汉代已经在无形中开始区分使用刺绣的人群等级和种类。

唐代刺绣应用很广,针法也有新的发展。刺绣一般用作服饰用品的装饰,做工精巧,色彩华美,在唐代的文献和诗文中都有所反映。如李白诗“翡翠黄金缕,绣成歌舞衣”、白居易诗“红楼富家女,金缕刺罗襦”等,唐代的刺绣除了作为服饰用品外,还用于绣作佛经和佛像,为宗教服务。

宋代刺绣工艺发展到唐宋时期已有数十种针法,其风格也逐渐形成了各个地域的不同特色。刺绣从服饰上发展到了纯欣赏性的刺绣画、刺绣佛经、刺绣佛像等。

元代刺绣除了作一般的服饰点缀外,更多的则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明代,刺绣工艺广用流行社会各阶层,制作无所不有,一般实用绣作,品质普遍提高,材料改进精良,技巧娴熟洗练,能够推陈出新,衍生其它绣类。

清代初中时期,刺绣工艺得到了进一步地发展和提高,所绣物像变化较大,富于很高的写实性和装饰效果。地方绣兴起,著名的除有“四大名绣”苏绣、粤绣、蜀绣、湘绣,还有京绣、鲁绣、汴绣、瓯绣、杭绣、汉绣、闽绣等地方名绣,我国的少数民族如维吾尔、彝、傣、布依、哈萨克、瑶、苗、土家、景颇、侗、白、壮、蒙古、藏等也都有自己特色的民族刺绣。

到了19世纪,欧式花边传入我国,发展至今,我国的刺绣服装的风格有了很大的改变,以雕绣、抽纱工艺以及浮垫绣加上透雕工艺形成多层次的半浮雕效果的服装成为我国绣衣生产的主流之后混合多种针法的运用,利用蕾丝花边、盘带工艺、补花工艺、十字绣工艺、嵌珠及珠片工艺、影绣工艺、剪绒绣工艺等,拓宽了绣衣的设计空间。

从古到今刺绣都是手工制作,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出现了机器绣花,有最初借助脚踏式缝纫机重复机械的运动,手移动绷上面料的绣花绷框做辅助,使穿有彩色绣线的机针在面料上反复穿刺,以达到完成在面料或服装上进行刺绣的目的。到后来发明了电动工业缝纫机和专业电动绣花机,再到20世纪末世界科技进步的飞跃发展,丝织机械中出现了电脑绣花机,能够加工生产出效果各异的刺绣产品及面料。随着数码时代的到来,数码技术的应用日益普及,这是与传统工艺完全不同的另一个领域,先进的机器设备要靠电脑程序来控制,而最终的控制权还是人,人的思想、设计的原创构思者是最重要的。

四、刺绣在服装服饰中运用

刺绣工艺这种古老的装饰形式一直是在纺织品服装上进行美化和加工的基本方法。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为了更好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服务,已开始将现代的设计理念和刺绣作品的创作相融合。利用传统与现代的先进设备和技术,把刺绣工艺及其相关的工艺,如印染、手绘、编织等相结合,让丰富、独特的工艺、画面、图案呈现在各种不同的纺织材料上面,创造出适合现代人们审美需要的刺绣作品,并把它运用到服装服饰中,如时装、礼服、披肩、围巾、鞋帽、腰带、包类、饰品等,使其既具有实用性又具有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

五、刺绣服装服饰在世界

因为世界本身就是由不同民族的多元文化组成的,世界的本质就是多样化,而每个民族文化都是独一无二的,只有尊重自己的文化,保持自己文化的独特性,才能获得文化在世界上生存的权利,世界也才称其为世界。各个民族之间需要交流,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在我们注重精神回归,赏味我们的刺绣精粹时,世界其他国家的民族也在关注、吸收、借鉴着我们的传统民族刺绣,大胆的把中国的刺绣运用到服装服饰中,更增加了我们对自己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我国服装设计师把蕴涵着中国文化的传统民族刺绣运用在服装服饰中,体现着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

六、刺绣在服装服饰运用中得以传承创新与发展

我国传统刺绣艺术历史悠久,因地域文化不同更显丰富多彩。在漫长历史发展中,与岁时风俗、人生礼仪以及文学、绘画、宗教等文化现象相融合,也与人们的衣、食、住、行相联系,刺绣工艺兼有物质与精神双重功能,并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各民族的物质生活、社会生活、精神生活的传承与发展。

从衣服的形成,中国刺绣的起源,中国刺绣的发展史,让我们了解到刺绣与服装服饰相辅相成的关联,刺绣需要各族人民共同来传承。现代服装设计师在把刺绣运用到服装服饰设计的过程中,意识到传承刺绣文化的重要性,运用刺绣的领域越多越有利于刺绣文化的发展,增加了服装设计师对刺绣传承的使命感。设计师利用他们独特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把刺绣工艺应用到服装款式上,赋予服装款式以灵魂,使服装在具有实用性的同时,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观赏价值。中国传统手工刺绣得到推崇,高科技的刺绣方式同时存在,传统与现代相互融合,展现着东方风格。使刺绣服装服饰得到共同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袁杰英.中国历代服饰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2]百度百科

[3]陈立.《刺绣艺术设计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4]刘燕..网校论文中心,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