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范文第1篇

盗传必究

一、论述题

题目1

新技术革命的意义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新技术革命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对整个社会的影响(10分)

信息技术作为新技术革命的先导与核心,对改变整个人类社会的面貌起了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的主要应用成果可以概括为“3C”革命和“3A”革命。“3C”革命是指通信、计算机化和自动控制技术革命,它们将人类社会推向了划时代的信息社会。“3A”革命是指工厂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和家庭自动化,“3A”革命的深入发展,将整个人类社会全面推向自动化。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遍及全球的计算机网络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使电话、电视、计算机连为一体,将世界变成为地球村。

其他高新技术也同样改变了世界图景。材料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新材料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将加速社会发展的进程;生物技术的进展,使人类获得了主动创造新生物和新生命的创造力;新能源技术将解决困扰人类社会的能源危机;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人类社会从被束缚于地球表面的“地球公民时代”,进入一个陆海空立体新时期。

(2)对世界经济的影响(10分)

新技术革命对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新技术革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新技术革命通过对社会生产力各要素的变革,充分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另一方面,新技术革命使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新技术革命推动了传统产业部门的改造,使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迅速崛起,并且推动了第三产业(通信、运输、商业、金融等服务性行业)迅速发展。总体来说,新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使世界经济的运行进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

(3)对人类生活的影响(10分)

新技术革命不仅带来了人类生活方式的现代化,还引发了人的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更新。如:现代交通工具大大缩短了人们交往的空间距离和时间跨度,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

现代传媒手段的普及和推广,加强了人们的社会联系,互联网络更加扩大了人们交往的范围和信息交流的速度,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关系更加密切并日趋一体化;

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导致社会生活和业余活动内容及结构的变化;

家庭电气化和家务劳动自动化,从而改变了人们的家庭生活方式。

总之,新技术革命为人类生活提供了先进而高质量的物质条件。

新技术革命的成果还对人类的传统观念带来巨大的冲击和挑战。人们的伦理观念、价值观念和需求观念也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变化。与此同时,人们的思维方式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一维走向多维,从单层次走向多层次多角度,从片面走向全面,人们视野将变得更开阔。人类还将更加重视创造性思维,富于创新精神。

新技术革命的发展一方面扩大了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领域,提高了人类向自然作斗争的能力,从而把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推进到一个前人所无法想象的新高度;另一方面也带来一系列棘手的社会问题,如: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资源和能源的过度消耗以及核灾难的威胁,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将使人类的处境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困扰。

题目2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它的核心内容是什么?你是如何体会的?

答:(1)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布了一份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人类应当享有与自然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权利,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也不损害、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可持续发展是指社会、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以及长期延续的发展,它是一种健康的、公正的发展。(10分)

(2)其中心思想可以表述如下: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这种发展应是不断满足当代人和后代人的生产、生活和发展,以及他们对于物质、能量、信息和文化的需求。

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是“公平”,这种公平体现在代际之间用公平的原则,去使用和管理属于全人类的资源和环境,每代人都要以公正的原则担负起各自的责任,当代人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发展为代价。

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合作”,在国际社会和地区际之间应体现均富、合作、平等的原则,在空间范围内,缩短同代人之间的差距,不应造成物质上、能量上、信息上乃至心理上的鸿沟,以实现“资源—生产—市场”内部之间的协调和统一。

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协调”。人类社会要营造“自然—社会—经济”支持系统适宜的外部条件,使得人类生活在一种更严格、更有序、更健康、更愉悦的环境之中。(10分)

(3)可结合近几年频发的自然灾害,谈谈自己的感想。(10分)

题目3

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答:(1)19世纪的下半叶,马克思在考察了近代欧洲科学技术发展和产业革命的历史以后,提出了生产力包括科学技术的著名论断。邓小平同志坚持马克思主义,进一步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邓小平同志的论断强调了在现阶段科学技术不仅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当今,高科技及其产业不仅可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而且高科技领域的每一个突破都会带动一大批新产业的建立,深刻地改变着传统产业的技术面貌。因此,两者的关系应该是指数规律,即:

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传播文化革命;新媒体;知识经济;媒体融合现象

【中图分类号】G209【文献标识码】A

传播文化三次革命展现了辉煌图景:首次革命从印刷到报业,再到大众电子传播;广播电视是再度传播革命;网络新媒体是突如其来的第三次传播革命[1],电脑帝国风暴席卷全球,世界顿时变成“电视村”,电视功能多样化、频道专业化、覆盖全球化和传媒一体化。从有线电视到卫星电视、数字电视,再到高清晰度电视,发展神速。“上网”和“在线”使人类真正感受到信息化和全球化带来的新景观、新档次和势不可挡的新趋势,造就思维观念和生活方式与20世纪大相径庭的新一代成长。同时,传播文化革命迅猛冲击社会各阶层。因欠缺充分准备,中国目前难以走出媒体陷阱,应针对其动向,及时采取相应对策。

一、银河新时代

人类处于突如其来的变动中,接近巨变的颠峰。传播文化革命是柄双刃剑,带给人类福音的同时也伴随灾祸。

1.人类首次面临资源约束性矛盾

在人类文明历史长河中,我们为求不断成长,首次面临资源约束性矛盾:地球资源无法再生,而人口若依目前比率膨胀,人类基本生存资源不断耗竭,将无法维持生计;地球环境污染若再蔓延,人类将被开除球籍。其实,今天所遭遇的种种约束早在半个多世纪前就已被卡逊言中[2],应当未雨绸缪。当今如何应对,持“少做少错”态度?或希望凭借“知性”科技突破难关,就成为辩论焦点。许多人切身感受到资源约束性矛盾的严重后果“兵临城下”,迫在眉睫,已陷入四面楚歌困境。

2. 传播科技突飞猛进

全球化改变了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西方发达国家后工业社会姗姗来迟。服务业与信息工业取代制造业,健康、休闲、金融、传播等领域蓬勃发展;科技影响力与日俱增。

50万年前人类发明语言,4000年前发明文字,500多年前发明印刷。公元1041年北宋毕升发明中国的活版印刷;按照西洋说法,德人谷腾堡(Gutrnberg)1453年发明印刷机;韩国人则自认为是活版印刷的发明人。这是人类数千年文字历史以来的第一次传播文化革命。从1900年至今,短短一个世纪,现代传播科技陆续涌现,大大改变了人类生活面貌。发明一种重大传播科技所需时间愈来愈短,尤其是二战结束以来,几乎每隔数年,就有传播科技的重大突破。美国传播学者施兰姆曾把地球上人类诞生以来的100万年,浓缩在24小时。午夜零时相当于34000年前人类懂得使用语言,从此时开始到公元2009年,传播科技大多在这一天结束前的数分钟发明。下面略举影响深远的几项发明:

时 分 秒传 播 科 技

23:55:47―无线电报电影摄影机

23:56:48―商业广播电台

23:57:40―电脑

23:57:52―电晶体

23:58:02―彩色电视机

23:58:16―史泼尼克卫星升空

23:58:28―第一颗商用卫星

23:58:46―集成电路广泛使用

23:58:58―电脑记忆量大增

23:58:59―家庭电视录影机镭射传真

23:59:11―传播革命加速推行:手提电脑售价在300美元以下、宇宙飞船划破银河、发射式卫星、数字电话捷报频传、高清晰度电视日益普及

上述浓缩的时间表,说明大多数人有幸在一生中目睹此起彼伏的传播科技革命;并躬逢由此引起的信息爆炸,崭新的生活环境大大改变人类生活方式。这种由传播文化扮演重要角色的新社会,经济学家称之为“信息社会”。

传播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并非新世纪巨变的唯一征兆,经济、社会和价值观也在转变。回顾传播文化发展历史发现:每一种重大传播科技发明与创造,都与社会变迁息息相关,社会学家称之为“另一只看不见的手操纵的转轨变型” [3]。

二、传播文化革命历程审视

自19世纪以来,上承中世纪以后的各种社会变革,传播文化无所不在,负载大量信息,改变人类生活方式[4]。

1. 首次传播文化革命

语言文字的发明,与人类文明发展密不可分。全民混沌时期,具有读写能力的人,便拥有权力和影响力。印刷机发明以前,书籍是昂贵稀有物品。西洋印刷机问世以后,首先刊印的便是圣经。书籍便于储藏、累积知识,与口语传播时代全赖声音不可同日而语。威廉斯(Williams,1982)认为,人类书写历史至少已有5000年,但至到文艺复兴以后,西方世界的读写人口才大量增加。

蒸汽机发明带动产业革命,掀起都市文化浪潮,印刷机的发明与应用推波助澜,现代大众化报业,报纸、杂志和书籍纷纷问世,使教育普及,知识世俗化,造就大批中产阶段,促进民主政治勃兴,奠定西方国家工业发展基础。史称印刷机发明为首次传播文化革命[5]。

2. 第二次传播文化革命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随之而来的是电子传播科技问世,电话、电影、广播、电视的技艺不断翻新[6]。这些传播科技不仅提供更多信息,也提供声音和动态画面,为文字印刷所不能。千里相隔,音讯瞬间可达,更为印刷媒介始料不及。尤其是集声光画面于一体的电视机,为人类社会建成一个崭新的传播文化环境。一系列重大事件,像登陆火星、克林顿绯闻、教皇保禄二世访问世界各地、少达特和比金会谈、“9・11恐怖活动”等,都在世人注视下翻开历史新页;至于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等盛会,更是从头到尾搬进数亿家庭客厅。这是第二次传播文化革命[7]。

3. 第三次传播文化革命

伴随现代化、全球化和市场化社会来临,国际传播体系建立,太空卫星延伸和扩展传统电子传播,再与电脑相联,社区电视和有线电视入户,宽带网和高速公路形成信息密集社会,传播文化扩散领域更为广泛,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提升了经济、政治、文化、教育、交通、商业等百业品质。就社会变迁观点来看,传播文化加速发展,超越时空限制,淡化国界和领土,地球半径距离愈来愈小,形成由传播文化凝聚在一起的世界社区――“地球村”。标志具有国际新秩序及新的游戏规则的第三次传播文化革命不期而至[8]。

三、传播文化发展规律分析

自古以来,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从未像今天这样牵一发而动全身。审时度势,传播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固然与传播技术发明有关,但深层原因是由社会文化发展规律使然。

1. 传播文化发展特征

第一,传播文化革命在人类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每一个新媒介的出现都会使社会发生显著变化,带给社会组织文化上的冲击,并酝酿成文化的一种累积。

第二,传播文化革命发生在最近几个世纪,尤其是电子传播仅发生于最近一个世纪。这种急速的变化形态,成为社会变迁的主要因素。而传播文化本身发展仍在延续之中,未来的影响将更为广泛深入。

2. 传播文化革命前提及其社会变迁

当代传播科技爆炸与数万年人类诞生史比较,只是弹指一挥间,然而其发展速度未曾稍缓,非同以往。传播文化革命基本前提是当代各种传播科技的突破―电脑、卫星、磁带、磁碟、微处理机、新式电话与无线电设备。其科技创新对传统生活领域冲击巨大;并由传播工具逐渐幻化为虚拟世界,日益改变人类环境本质,带来的不仅是骄车、花园别墅和高尔夫球场;也不仅是现代生活与工作环境日益人工化、电子化及其流行时尚,而是全新的人类行为方式。现代传播文化与其说是“未来的震撼”;倒不如说是对变迁的认识与观察。现代化是数千年来环境冶炼结果的脱壳,变迁是人类传播科技竞赛的别名;从而要求我们学习适应社会变迁,建构一个全面适应的心理环境[9]。

3. 传播文化革命巨大影响及其利弊

任何其他科学都未像传播文化那样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力。尖端科技发展如宇宙飞船在太空漫步,扩充人们的生活空间和视野,也使人们更加了解自然与社会真象。传播文化不仅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伴侣,而且在某种意义上几乎成为生活主宰。年轻一代每周超过30小时以电脑或电视屏幕为精神食粮[10]。

4. 传播文化革命浪潮及其抉择

如果我们要做最佳抉择,必须从长计议,三思而行。我们迈向未来的方向是什么?后工业主义抑或“最后审判论”?传播文化进步将如何与这些方向交互作用?可供选择的未来景观又是什么?

无论何种决定,传播文化革命浪潮必将更加汹涌澎湃,加速全球化进程,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中国可望逐步取代美国和日本居全球电子传播科技领袖地位。如果以“控制变迁”政策为导向,中国则能稳操胜券,以新科技成果应对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并以此为契机做好充分准备迈向后工业世纪,跃居世界经济强国行列;同时使心理环境保持健康发展。

未来的一切是璀灿抑或黯淡,取决于今天如何抉择。

四、传播文化与知识经济社会

在传播文化革命浪潮冲击与推动下,知识经济社会瓜熟蒂落,应运而生。知识经济强调创新、应用和教育的作用;并将知识创新、知识扩散和知识利用放在同等重要位置[11]。

1. 知识形态以及与信息的关系

知识可分为事实知识(Know-what)、原理知识(Know-what)、技能知识(Know-what)和人力知识(Know-what)等四种。通过知识形态划分可大致把握知识和信息的关系,信息包括知识体系中事实知识和原理知识两大部分,而技能知识和人力知识则难以编码和估量;且处于公司和个人的边界之内。

2. 知识经济特征

第一,知识经济的特征是需要对编码好的信息和利用这一信息的能力两者进行不断学习。从某种意义上说,知识经济也是学习经济(Learning E-conomy)。因此,教育将是知识经济的中心。是个人和机构进步的工具。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获得正规教育,在知识经济中,“在干中学”是最重要的[12]。

第二,知识经济不仅强调技术创新,而且强调信息和知识传播及利用的重要性。在知识经济中,科学体系所起的关键作用是:知识生产――开发和提供新知识,即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日益成为知识经济的重要基础;知识传播――训练和开发人力资源,即人力素质和技能成为知识经济实现的先决条件;知识转换――普及知识用以解决问题,即信息和通信技术在知识经济发展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同时,服务业在知识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

3. 知识经济时代促使人们对传播文化需求日益增长

中国在传播文化革命浪潮影响下,掀起知识经济热。我国已提前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人民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人们对传播文化需求日益增长,飞速发展的传播文化为人们提供全方位服务。通信电子计算机技术市场化、民用化、技术化,对传播文化与知识经济发展影响深远[13]。

五、传播文化发展趋势

1. 传播文化发展新亮点

第一,现有媒体之间界线瓦解,传送和接收信息对等与互动。

第二,非电子通信系统媒体与电子通信系统融合。如邮寄与电子通信融合产生的电子邮件、报纸与电子通信融合产生的电子报纸等新媒体。

第三,个人系统媒体与大众传播系统媒体融合。新型综合信息技术系统及其专业术语推陈出新;文字图形信息网络系统、文字及静止画面的多重广播、传真报纸、收费电视、卫星广播、双向通信有线电视、双向文字图形电子出版物等新媒体日益普及。倍受关注、家喻户晓的新媒体是大规模、多频道、多用途的“都市型”有线电视,在中国,每100户中就有超过半数安装有线电视,略称CATV。

2. 传播文化发展新档次

第一,电脑与磁碟片结合。文字、声音、影像等积存量呈几何数猛增。卫星和光纤电缆的出现使知识信息爆炸。 一条光纤电缆容量相当于6000条电话线;一个256千比特的超大规模积体电路可记忆2万字,而且功能仍在继续扩展。人类由石版粘土版木版活版、照片电影、电视等,逐步积存文化信息,提升传播技术。由于铅字和印刷机发明,文字变成活字;由于光学透镜发明,照片和电影诞生;而今由于电子与磁碟、光纤与卫星结合,文字、声音和影像又被赋予新的生命。 第二:主动选取讯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新型信息通讯技术应用范围越变越宽,使民众从“接受者”变成“传送者”,可主动选取讯息。

第三,超越国境障壁。网络信息充分发挥多元化功能,瓦解传统媒体围墙,超越国境障壁,加速全球化进程,形成全球新文化圈。

3. 传播文化发展新动态

在开放卫星和通讯器材市场情况下,中国多媒体硬件略胜一筹,有席卷世界市场之势。

然而,与欧美等传播科技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软件市场疲软乏力、步履维艰,成为新媒体发展“瓶颈”。中国社会虽具有潜在“经济活力”,但在资本尚不充足情况下,计划贸然超前,欠缺预估,盲目抢搭巴士,如同“造港的费用由捕鱼的负担”,有再商榷余地。中国能否跻身于世界新媒体发展前列,关键在于填补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巨大差距。

参考文献

[1]李睿.Internet:文化传播的第三次革命[J]. 党政干部学刊,2006,(8):37-38

[2]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科学出版社[M],2007..8

[3]克里斯廷•苏亚雷斯(Christine Soares). 传播科技,就是传播财富[J]. 环球科学, 2008,(3):

[4]雷启立. 传播革命:历史中的一股力量[J]. 编辑学刊, 2008,(5):16-19

[5]林娜. 论文化与传播的相互影响[J]. 河南社会科学,2008,16(4):186-188

[6]周广挥. 电视媒介在文化传播中的角色[J]. 新闻爱好者,2008,11(21):14-15

[7]陈海霞. 电影与文化传播[J]. 电影文学,2008,10(3):32-34

[8]孙振虎. 技术革新背景下的电视传播革命――试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电视的变革[J].中国电视, 2008,(12):22-27

[9]任晓敏. 媒介文化传播中,网络媒介的“聚合力”和“扩张性”分析[J]. 科教文汇, 2008,(4):144-145

[10]郎国华,吴自力. 纸质媒体与典籍传播及新媒体的关系[J]. 岭南新闻探索,2008, 9(2):52-54

[11]关明伟. 发展知识经济与促进生产力发展[J]. 商业经济(哈尔滨)2008, 301(4):105-106

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范文第3篇

1科技进步与战后资本主义新发展

资本主义的发展,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已有360多年的历史。资本主义从产生时起,就存在着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这一基本矛盾导致资本主义经常发生经济危机,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严重障碍。但是,自19世纪70年代起,世界资本主义就进入了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实力显著增强,资本主义继续发展,其主要原因就是注重了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利用。资本主义在发展科学技术方面具有优势,它通过资本的原始积累获得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并利用这些物质财富投入科研和技术发明,因此,能够更好地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使现代资本主义,特别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保持了较长时期的相对稳定发展。在二战后的半个多世纪里,世界经济的年平均增长率接近4%,世界国民生产总值达30万亿美元,其中西方发达国家所占比重为3/4;同20世纪初相比,资本主义世界社会生产率提高了约100倍。现代资本主义取得的成就及其优势地位,主要是通过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实现的,据统计,西方发达国家二战以来经济增长的70%~80%产生于科学技术创新。

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强化军事和政治,发展经济和教育,争夺科技人才,抢占科技制高点,使战后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了新的变化。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现代科技的发展提高了生产力水平,改变了生产力的规模和结构,使战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诸要素及其结构、产业结构、经济形态发生根本性变化,出现了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第二,现代科技革命的发展促使战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了重大调整,出现了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垄断资本国际化、中产阶层队伍扩大、劳资关系缓和等一系列新现象、新特点。第三,战后资本主义社会的上层建筑在现代科技革命的影响和作用下,在军事、国家职能、民主形式、阶级结构、政权结构及运行机制等方面都发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第四,现代科技革命促使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中的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失业和经济危机等社会矛盾呈现出新特点和新形式。

2科技进步与战后社会主义运动

历史昭示我们,科学技术的发展同社会主义的发展命运紧密相联。如果说,蒸汽技术革命催生了科学社会主义的话,那么电气技术革命则大大加速了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进程。正是在科学技术革命及其带来的产业革命的狂飚推动下,科学社会主义从昨天走向今天。但是二战后,新科技革命向当代社会主义提出了严峻的挑战。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率先掀起了以原子能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发明与应用为先导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战后新科技革命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外部条件,从而既向世界社会主义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为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动力。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到来之初,由于历史的原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在了前头,社会主义国家暂时落后。但到50年代中期,社会主义国家普遍感受到了这次科技革命的挑战,纷纷发起“向科学进军”,进行改革调整的尝试,初期颇见成效。历史的不幸在于1957年以后,欧洲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领导人开始从右的方面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而中国等其他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也一度忽视经济建设,特别是放松了科技的发展,而以“阶级斗争”、“路线斗争”为纲,结果走进了“左”倾教条主义甚至是“内乱”的死胡同。右倾机会主义和“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两极相通,殊途同归,都没有实现社会主义理论和制度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新联盟。60年代以后,第三次科技革命在西方国家进入高潮,而在社会主义国家则日见衰退。直到70年代中期,社会主义国家也取得了某些高科技的成就,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科技发展的总体差距愈来愈大,更没有使新科技遍地开花,形成新的产业。到了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后,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基础上,全世界范围内的新科技革命再次掀起高潮。这场以微电子技术、生物工程、新型材料、宇航工程、海洋工程、核能技术等尖端技术的应用为主要标志的新技术革命,使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都难以长期脱离科技和经济发展的潮流,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包括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竞争和斗争,日益从军事对抗和较量转入经济领域,尤其是高科技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和重要。面对这样的新挑战,欧洲社会主义国家在80年代不仅还是没有找到加速经济发展、尤其是科技革命的路子,没有正确地发展社会主义理论和改革社会主义体制,而且经济出现了全面衰退,其中一些国家长期拒绝改革,固守僵化的体制。80年代中期以后,在没有实现经济稳定发展的情况下,又转而搞没有限度的“公开性”、“民主化”,以所谓的“政治改革”为中心,结果使加速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成为一句空话,从经济衰退发展到经济危机,又从经济危机发展到政治危机、政治动荡,最后导致社会危机的总爆发。

另一方面,新科技革命的发展不仅向社会主义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且同样也为世界社会主义的大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契机和条件。每次科技革命及其带来的产业革命,都会给各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尤其是会给后发展国家创造一个跳跃式前进的环境。社会主义国家由于建立了比资本主义更为先进的社会制度,因而更有条件也更有可能充分利用科技革命带来的新的条件加速发展、加速走向现代化。80年代末90年代初,正当大多数执政的共产党没有能经受住战后新科技革命和资本主义推行的“和平演变”战略的考验时,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却一枝独秀,经受住狂风巨浪的吹打,而且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抓住了世界新科技革命再次来潮的时代大机遇,进行了2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社会主义制度增添了活力和吸引力,而且发展了社会主义理论,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从而使科学社会主义焕发了青春。

3科技进步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近代国际关系产生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一直对国际关系发挥着积极的影响和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科技革命的浪潮蓬勃兴起、方兴未艾、深入发展化。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及其在人类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对战后国际关系产了巨大影响。

首先,科学技术的进步改变了传统的国家概念,制约着国家的行使范围。国家历来是国际关系中神圣不可侵犯的核心领地。不过,随着当今世界新兴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以及科技进步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从国际制度的层面去观察,国家正在日渐受到挑战和侵蚀,变得相对弱化。特别是科学技术发展到了今天,人造卫星、宇宙飞船和电子技术,克服了自然地理因素的限制进行信息的自由传递,使得每个国家在严格意义上讲已经没有了秘密。此外,地理上边界的重要性也被国际分工、国际市场体系和科学技术在国际间的转移和流动,极大地削弱了,并且将整个世界逐渐地纳入到了一个单一的政治统治之中,因而给每个国家维护自己的带来了威胁,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

其次,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战后,科学技术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越来越大,在科学技术的导引下各国的综合国力对比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从而导致世界格局从两极向多极化方向发展。70年代中期以后,现代科技革命的迅速发展使科技力在国力中逐步取代军事力成为国际较量的一个制高点。在新的形势下,苏联与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科技、经济实力的差距逐渐拉大,并最终解体,由此导致两极格局的终结。与此同时,现代科技革命不仅使日本、西欧等西方发达国家缩短了与美国的差距,而且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综合国力也在近20年来急剧上升。这些国家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并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而使国际关系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第三,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国际关系越来越具有全球高度。先进的科学技术如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航空航天技术、通讯卫星技术等提供的先进的交往和联系手段使全球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世界各国,无论其社会制度、经济制度、发展水平如何,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相互渗透和相互依存的程度越来越高,各国越来越多地成为国际社会之整体部分。

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范文第4篇

关键词:科技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系统外包HER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由于科技的发展、市场范围和种类的扩大,对大规模组织的强调、日益增加的劳动分工等一系列因素,促使人与工作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科技的发展,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产生巨大的影响,已经多次带来了明显的转变。

科技发展对人员管理影响的历史考察

在科技革命前的历程中,生产力水平低下,信息传播途径闭塞,手工技术生产相互之间的学习、借鉴比较困难,科技创新发展的进程十分缓慢。所以,这个阶段的科技对组织形式以及人的管理影响不大,变化周期比较缓慢。自从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以后,组织变迁越来越受制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几乎科学技术的每一次大的变革都导致了组织的一次大变迁,组织的每一次变迁又导致组织对人员管理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

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使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操作,其结果是使人的体能获得了解放,相应地,组织对人的管理方式也由原来那种单纯依靠增加劳动强度、延长劳动时间来提高劳动效率的管理方式转向雇佣管理。工业革命之后,机器大生产的出现,使得人与工作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早期雇佣双方之间家长式、宗教式或者部落式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大规模组织和机械化大生产淡漠、疏远了双方之间感情纽带。在利益、工作环境和劳动保护等方面渐起纷争,工厂成为了冲突和暴力的场所。控制和安抚是这个时期人员管理的主要特征。

第二次科技革命始于19世纪60年代、70年代,以新能源、新材料、新产品的发明发现和使用为特征,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核心。第二次科技革命后,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劳动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的结合程度对生产的影响日益明显,出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股份公司。以泰罗为首的科学管理学派和以梅奥为代表的人际关系学派对此做出了重大贡献,直接导致了人事管理的产生。人事管理强调以“事”为中心,人员管理活动是被动的、反应性的,但这种机械式的组织管理方式是与当时科技发展下形成的企业组织方式相一致的。

现代技术革命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现正以迅猛的速度向前发展着,它的主要标志是原子能空间技术和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其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领域里的革命,现代科技革命的强大浪潮正冲击着当今社会的各个层面,对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面对科技不断创新、顾客需要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企业纷纷进行变革和再造,频繁的变化使得“事”不断变化,只有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活动才能主动应对变化、适应变化,抓住变化中的市场机遇。因此,人力资源管理甚至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成为了理论和实践的主导。

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人与人之间、人与技术之间、人与资本之间的关系,因而,带动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实践的转变。

科技发展对工作系统的影响

在历史上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在经济社会的很多领域内,我们对科技发展是持肯定态度的。科学技术曾是我们用以减少人类辛劳、提高生产和获得更好生活质量的基本手段。但近来有人对这种看法产生了怀疑,而且开始强调科技“进步”的消极方面。所有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只是在不同的时期、阶段两者的势力对比处于不同的状态,因此,科技发展对工作系统的影响也需要从正反两个方面分别进行分析。

科技与工作系统之间的适配关系,成为了融入和利用科技成果的关键。科技对工作系统的体现在三个方面:科技是组织决定所要求人力资源投入的重要因素,间接地讲,它是人力资源素质的重要因素;科技是组织结构和程序的某些总特点的决定因素;科技是单个或者群体工作设计中的直接决定因素,因而是社会结构和准则的间接决定因素。

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科技对组织结构具有直接的影响。科技发展与组织中的多种特性相关:组织命令——控制层级的长短;管理人员的管理跨度;组织人员之间的比例关系;甚至组织的薪酬成本比例等。研究表明,在不同的科技发展水平下,不同类型的组织都有一个最佳的结构。科技革命一度使得企业的组织结构不断扩张,各种巨型组织不断形成,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的组织结构又开始不断缩小。

对组织社会心理系统的影响

科技以多种方式影响着组织中的个人。科技是确定任务和专业化程度的关键因素。工作群体的大小和构成以及与其他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相互作用的范围等,往往都是由科技水平决定的。科技影响组织中人的各种作用和身份地位,同时,对每个员工的认为的具体设计具有重要影响。

科技的变革会引起人们工作的不安全感和忧虑感。科技进步的加快,导致员工知识、技能半衰期的缩短,社会对不断学习、更新技术的要求提高,严重影响了人们在工作中的安全感,对生存、发展的忧虑逐渐增大。

对管理系统的影响

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知识不断专门化,致使组织内的专业化分工程度不断深入,职能分工更加细致,从业人员的专业化知识、技术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管理系统的基本关注使将活动分解或分割开来,以便由各分系统完成,但是,科技的加速发展,管理系统的重点发生了改变。随着复杂组织中的差异性的不断发展,各个职能之间的合作问题成为了发展趋势,创新要求各个专业之间知识的碰撞和共享,竞争要求各个职能之间更加灵活、快速的协作反应。对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以及对科技的迅速引进、吸收,导致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呈现出跳跃式发展趋势,形成管理水平极其不均衡的态势,管理理念、操作方法、基础平台方面千差万别。科技的发展对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尤为强烈,站在总体的角度上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简单的归纳。

思维方式的转变

人力资源管理呈现两级分化趋势。两级分化趋势是指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性职能得到加强,需要更多参与到组织的战略决策中来,共同寻求人力资源与其它资源之间的整合;而事务性职能更加弱化,很多职能比如招聘、考核、人员配置等会更多由直线部门负责人承担。结果,人力资源部门要么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升,更加积极融入到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去,以客户服务的理念进行管理操作;要么人力资源部门就会弱化甚至消失,战略职能由高层管理人员承担,行政事务工作由直线部门承担。前者更多出现在我国本土大型企业中,而后者多出现在外资性质或者民营企业中。

人力资源管理在科技发展引发变革中的作用。信息技术的普及发展,导致科技的学习、共享更加方便,各个方面的创新活动更加活跃,变革也就成为组织中的常事,并且变革的周期越来越短。人力资源管理顺理成章地负起了变革的发动和管理的责任,利用各种心理激励和社会互动方法,规划变革进程,引导雇员的态度和行为。

管理的对象向知识和能力倾斜。我国的人员管理一直重视资历、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因素,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影响下,正在向人职匹配迈进。但是,随着组织发展对科技的依赖程度增加,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也会发生转移:由强调人职匹配向以人为载体的知识和能力倾斜,这是全球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思维方式又会被置于多层次的转变发展之中。

人力资源外包。人力资源外包是指依据双方签定的服务协议,将企业人力资源部分业务的持续管理责任转包给第三方服务商进行管理的活动。这是科技推动专业化分工在组织层次的体现,“回归核心”不仅是组织战略决策,也是企业职能战略决策,企业会逐步把不涉及企业机密、要求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程序较繁琐和经常性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外包出去。外包业务需要遵循一个原则才能最大限度地为公司业务服务:企业核心人力资源管理业务,即有关公司文化建设、机构设置、核心决策等事项不能外包;只要是常规事务性的工作都能够外包。

基础平台的升级—EHR

科技的发展为人类创新的生产工具和运作平台,在信息通信技术的推动下,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平台得到了升级,EHR成为了国外先进公司的发展趋势,这也是我国今后发展转变的方向。

EHR(Electronic-HumanResource)即电子化人力资源,是将先进的技术运用于人力资源管理,为企业建立人力资源服务的网络系统,使人员管理流程电子化。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之所以有价值,就在于它能将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通过数字化的信息系统与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大幅提升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在我国企业人才战略实施中的功效会更加明显,理解并运用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中所蕴涵的管理理念,将会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操作技术的转变

招聘。招聘是在统一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下为企业引入合格人才的活动,招聘活动将从现在的岗位导向标准向重视潜力、发展转变,内部招聘更加受到青睐,招聘渠道更加丰富,招聘、猎头公司在未来扮演的角色更加重要。

培训开发。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会更加重视培训开发活动,特别是对组织所需的专用知识的培训力度。科技带动技术价值的提升,企业培训开发的潜在收益与成本的比例增加,企业在培训开发投资上的积极性增强。另外,培训开发也是企业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有效手段,从总体上还会降低企业的人员成本。

员工援助计划。科技虽然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环境和水平,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类有所控制和伤害。在我国,由于历史文化原因,对员工工作生活质量的关注是比较高的,但关注的重心主要是个人道德和家庭伦理方面。随着科技影响的加大,系统的员工援助计划将会得到广泛发展,特别是基于工作变革的员工心理和情绪方面的专门咨询活动,在我国今后人力资源管理中将会占有较大的比重。

能力工资。科技的发展,使得知识和技能在社会组织中的重要性增加,创新对于市场竞争和利润增长的意义重大,组织对能力和人员之间的结合和更新程度要求增加,因此,薪酬制度将会从以职位为基础向以能力为基础过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为两者的结合。

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范文第5篇

科学革命的实质是思想革命

历史上一切科学革命都具有以下基本特点:科学革命是由旧理论与新实验观察所获得的感性材料不一致所引起的。科学革命发生在科学理论、科学概念和科学原理的范围内,发生在其原有的表述遭到根本摧毁的各有关科学的观念范围内;科学革命要求破坏和抛弃过去在科学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和观点,但是,这些东西并不是完全错了,它们只是在新的认识面前,显露出严重的局限性。它们自身依然包含着真理的部分,这些部分将在以后科学的发展过程中保留下来,并有机地深化在新的观念中,只是不作为新观念的主导部分,而是作为从属的、被新的观念所限制的部分;科学革命迅速地扩展了人们的自然知识,使科学认识进入以往尚未达到的自然界的新领域。其中,新观念、新工具和新仪器起着重大的作用,为观察者突破以往认识的局限提供了可能。

科学革命是由新发现引起的,但更重要的是,每次革命都与新经验和新理论的解释相关联,即摧毁旧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进入新的认识领域。因此,每一次科学革命都是科学思想发展中的一次飞跃,即科学革命的实质是思想革命。

技术革命产生引发力巨大变革

认识世界的飞跃是科学革命,它必然引起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的飞跃,也就是将这种认识的飞跃转化为技术和生产力,引发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巨大变革,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变革。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生产力中的主导因素,科学技术可以形成第一生产力、而不是说一切科学理论、定律、知识、一切技术都是现实的生产力。科学技术成为现实生产力必须经过一系列的转化过程。这种转化首先是科学向技术的转化,通过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从科学技术成为现实生产力的角度看,科学向技术的转化可大致分为三个过程:技术原理阶段、技术发明阶段、生产技术阶段。

技术原理的形成是将科学原理(自然规律)和人们的目的相结合,进而转化为技术原理;从技术原理转化为技术发明,其关键加入功效性的要求,能实现特定的目的并能满足一定的功效要求,在技术上可行的构想、方案、装置就形成了技术发明;从发明到生产技术的转化,又加入了经济、人文社会等多方面的条件。具有社会、经济可行性的发明才能转化为生产技术。

科学向技术的转化过程是科学形态转化的过程、技术形态的转化过程、人的目的性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

从科学原理向技术原理再向发明的转化,实际上是科学形态从只反映客观因果的基础自然利学转化为反映适合目的的自然规律性的技术科学再转化为工程科学,这一过程还是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从适合目的的自然规律转化为特定功效的技术发明,既是认识的深化过程,又是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技术革命直接引发生产力发生质的改变。从广义上讲,生产力革命是生产力总体结构的革命。生产力革命是技术革命过程中,劳动者在物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作用和职能以及他们的熟练程度和训练水平发生变化,劳动对象,生产过程的组织管理发生变革,并以生产工具为代表的劳动资料也发生变革。新工具的出现、新的劳动资料的出现,是新生产力出现的重要标志。

从生产力方面看,技术革命的核心是技术本身的革新。工业革命或产业革命不仅包括生产力方面的内容,而且包括了其他方面的重大变革,如生产关系,管理体制等方面。

技术革命首先是与生产力革命相联系的。在“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产业革命社会革命”这个链条中,技术革命是核心,是中间环节,也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兴起之变革的实质内容,其他都是围绕着技术革命展开的。科学革命是技术革命的基础;产业革命是技术革命的直接结果;社会革命是技术革命的必然结果。

科学革命引发技术和生产的变革,而技术革命和生产革命的变革成果又反过来成为现代科学前进的强大工具,促进和加速科学革命进程,这是现代革命与技术革命的相互联系的一个重要特征。这个特征使现代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在更高的基础上融合统一的过程。

现代科技革命的实质是生产力革命

现代科技革命是将科学在现代社会条件下转化为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的主导因素,并引发对生产力的彻底的本质上的改造,即:现代科技革命的实质是生产力革命。

在现代科技革命中,不但要求在全面应用科学的基础上改造生产力结构,而且要求更新生产力的技术水准以及人在生产过程中的关系。科技革命改变着社会生产的整个面貌和劳动条件、性质和内容,同样也改变着劳动分工的形式;它还通过这些变化对社会结构产生影响。

现代科技革命在生产力革命中主要表现为:科学在生产进步中起直接作用;现代科技革命能及时并充分预见到科技革命在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所产生的各种后果,以及对社会、对人和自然所产生的各种影响;现代科技革命为深刻改变劳动者的劳动内容和职能创造了先决条件。

现代科技革命深刻影响并改变着生产力的诸多方面,推动生产力不断发展,成生产力革命的核心因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一、科学是生产力

马克思“把科学首先看成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即使它的实际应用甚至还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由衷的喜悦,但是当有了立即会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产生革命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完全不同了。”恩格斯高度评价马克思的科学观关于科学的基本思想,认为这是马克思的与唯物史观、剩余价值理论一样重要的贡献。

首先,马克思的“科学是生产力”的思想,正确揭示了科学的生产力性质。在他看来,科学不仅表现社会发展的一般精神成果,以知识形态而存在(他称为“一般的生产力”),而且他从资本主义大生产的实践中洞察到:“一般社会知识已经在多么大程度上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从而社会生产过程的条件本身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受到一般智力的控制并按照这种智力得到改造”。当科学以一般知识形态存在,尚未并人生产过程时,它是以知识形态存在的一般社会生产力;而当科学转化为劳动者的劳动技能、物化为具体的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通过管理在生产结构中发挥作用时,它就直接进入生产过程,成为社会劳动生产力,即直接生产

力。

其次,马克思透彻分析了科学在生产力中的地位和作用。马克思认为科学是生产力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因素,它能够促进整个生产力的巨大发展。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的应用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他非常注意科学的力量对资本主义生产的作用,强调科学是“生产过程的对立因素”,是“不费资本家分文的另一种生产力”。马克思的这些论断,既有助于我们理解科学是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源泉之一、劳动生产力各要素的提高决定于科学技术的水平这个重要思想,又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秘密: “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人生产过程,必然大大提高生产率,这一点是一目了然的。但是生产力的这种提高并不是靠在另一地方增加劳动消耗换来的,这一点绝不是同样一目了然的。”

再次,马克思深刻指出了科学与生产的互动关系以及科学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基本途径。科学既是观念的财富又是实际的财富,同时还是“生产财富的手段”和“致富的手段”。科学的发生和发展一开始就是由生产决定的,现代科学更需要大工业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反过来,科学并人生产,又使整个生产结构、生产过程、生产面貌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按照马克思的理解,作为一般社会生产力的科学知识,具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即“不费资本家分文”,这种“不需花钱的生产力”,当它被应用到生产过程后,将“使商品绝对降价”。转化的关键在于将科学并人生产,或者说将科学转化为直接生产力。转化的途径主要有:物化、人格化和科学管理。物化是自然科学和技术转比为新的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人格化是以科学武装劳动者,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科学水平,提高他们的技能和科学素质;科学管理则是应用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建立合理的生产结构和生产过程,改善劳动者之间的关系,通过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生产力。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我们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重视科技发展。早在1988年,正当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关键阶段,邓小平及时告诫大家:“从长远看,要注意教育和科学技术。否则,我们已经耽误了二十年,还要再耽误二十年,后果不堪设想。”接着,他深谋远虑地指出:“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非常正确,现在看来这样说来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此后,邓小平多次重申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科学论断,1992年初,他进一步指出科学技术是解决经济建设问题的根本出路。

科学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独立因素和主导因素,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以后的事情。马克思指出:“自然因素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自然因素被列入资本的组成部分是同科学作为生产过程的独立因素的发展相一致的。生产过程成了科学的应用,而科学反过来成为生产过程的因素即所谓职能,每一项发现都成为新的发明或生产方法新的改进的基础。只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第一次使自然科学为直接的生产过程服务。”

当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并不排斥劳动者是“首要”生产力。前者是就生产中尤其是劳动者本身智能因素和体力因素的关系而言,智能因素日趋重要,位于第一;后者是就生产力中人与物的关系而言,劳动者是生产的主体,是惟一具有能动性的因素,因而处于首位。总之,两者是一致的,即当代生产力发展主要依靠劳动者科技素质的提高,掌握科学技术的劳动者是现代生产力的主体。

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范文第6篇

(一)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1.主要内容:

2.智者学派思想的主要特点:

(1)专业性。智者学派多是知识渊博、才能出众的职业教师。

(2)狡辩性。智者学派常用各式各样的狡辩语言和方法阐释其观点。

(3)进步性。智者学派对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起了积极作用。

3.古希腊哲学中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以人为本;洞察宇宙;探索人生;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

(二)文艺复兴

1.主要内容:

2.人文主义思想的主要特点:

(1)以人和自然为研究对象,肯定人的价值和权利。

(2)批判封建教会的禁欲主义,提倡人们对现实生活的追求。

(3)主张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潜力,反对消极的人生态度。

(4)提出和论证了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和国家学说,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统一的国内市场。

(5)重视科学实践,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6)在文学艺术上表达人的真实感情,反对虚伪造作,欣赏新的文学艺术和新文化的表现形式。

(三)宗教改革

1.背景:

(1)文艺复兴的影响。

(2)德意志四分五裂导致天主教会的掠夺。

(3)罗马教皇在德意志出售赎罪券。

2.主要内容:

(1)马丁・路德认为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获得拯救;主张每个基督教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而不是盲目听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

(2)其他新教:简化宗教仪式,否定罗马教廷权威,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3.影响:

民众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和发展。

(四)启蒙运动

1.兴起原因:

(1)自然科学取得重大成就。

(2)资本主义的发展。

2.主要内容:

3.基本特征:

(1)从批判对象看,矛头指向专制主义、教权主义。

(2)从批判领域看,集中在政治、思想领域。

(3)从批判方式看,摆脱宗教的束缚,强调“理性”。

(4)从历史作用看,为资产阶级革命和统治做了思想动员和理论准备。

六、近现代西方科学发展历程

(一)物理学

1.发展历程:

(1)伽利略通过实验证明了哥白尼学说的正确性;证实了匀速运动定律和匀加速运动定律。他的发现以及他开始运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伟大的成就之一,标志着近代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2)牛顿提出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形成了一个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的力学体系,标志着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对解释和预见物理学现象有着决定性意义,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

(3)爱因斯坦打破了传统的绝对时空观,于1905年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和光速不变原理,指出时间、空间和物体的质量不是绝对不变的,而是随着物体的运动而发生变化的。1916年,爱因斯坦提出了广义相对论,认为空间和时间不可能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空间结构和性质取决于物质的分布,由此使人类进一步深化了对时间、空间和引力现象的认识,将物理学发展推到全新的高度。

(4)1900年普朗克提出了物质的辐射能不是连续的,而是以最小的、不可再分的能量单位即能量量子的整数倍跳跃式变化的量子假说。这一假说宣告了量子论的诞生。量子力学是研究微观世界粒子运动规律的科学,标志着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开始从宏观世界深入到了微观世界。

2.牛顿学说的主要影响:

(1)牛顿在物理学、数学、天文学等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并确立了相关学科的科学体系和科学的研究与思维方法。

(2)为心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学科发展树立了楷模。

(3)推动了启蒙运动。

(4)当然,牛顿的机械决定论对某些社会科学研究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生物学

1.主要内容:

生物是进化的,一切生物都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①物种不断地变异,新物种产生,旧物种灭绝。②生物的进化是连续的,没有不连续的突变,自然界没有飞跃。③生物间有共同祖先,彼此间有一定的血缘关系。④自然选择是变异最重要的途径。

2.重大影响:

进化论思想对欧洲思想界产生了巨大影响。达尔文进化论的提出,是人类思想史上划时代的大事。它有力地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结束了上帝造人类的神话。它所揭示的关于生命自然界辩证发展的规律,不仅结束了生物学中物种不变论的统治,也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创立提供了重要的自然史的基础。它不仅丰富、发展了生物学本身,也使生物学各分支学科统一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并使它们获得了新的发展方向。进化论思想对处于国家危亡时期的中国思想界也产生了巨大震动。当时先进的中国人把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当作改造社会的利器,掀起了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三)科技革命

1.概况:

2.三次科技革命的异同点:

(1)相同点:①都加速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②都引起了社会关系的巨变。第一次工业革命导致两大直接对立阶级的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了垄断组织的形成;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人类社会生活结构的变革。③都对世界格局的变化产生了巨大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列强的殖民扩张造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局面;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④受到多国政府的重视。

(2)不同点:①从发明者看,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是劳动者生产经验的积累,发明成果绝大部分是对生产实践经验的总结;后两次科技革命的主导者是科学家和工程师,各种发明几乎都是在精确的自然科学研究成果之上取得的。②从发源地看,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英国,之后慢慢传播到其他国家;后两次科技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国家。③从突破口来看,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轻工业为突破口;第二次工业革命以重工业为突破口,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军事工业为突破口。④从社会环境看,前两次工业革命都处于一个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中,第三次科技革命则开始于二战期间。

3.科技革命的主要作用: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蒸汽成为新动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促使工场手工业转变为机器大工业,使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大生产逐步形成,促进了近代城市的产生,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电力成为新能源,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更多的工业部门涌现出来,也使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从而导致了垄断组织的形成,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进一步推动了生产的社会化,同时也极大改变了城市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方式。

第三次科技革命使核能成为新能源,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网络时代。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引起人类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革命性的变化,同时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全球化进程。

七、近现代世界文学艺术发展历程

(一)文学

1.浪漫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的比较:

2.现实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的比较:

(二)美术

1.新古典主义美术与浪漫主义美术的比较:

新古典主义美术主张绘画要选择严峻的重大题材,在古代历史和现实重大事件中寻找创作题材;在表现形式上,强调理性,注重画面的严整与和谐。浪漫主义美术主张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注重表现人的感情,强调画面整体的完整和统一,不拘泥于局部和细节的过分描绘与刻画,特别强调色彩的作用,使画面丰富多彩,辉煌瑰丽。

2.现实主义美术与现代主义美术的比较:

(三)音乐

1.发展历程:

2.现代主义音乐的主要特点:

(1)多样性。有摇滚、蓝调和爵士乐等。

(2)时代性。一战后爵士乐成为主流;二战后摇滚乐成为主流;20世纪70年代后出现更多风格。

(3)音乐的商业化趋势日益明显。

(4)音乐发展呈现大众化和多元化趋势。

(四)影视艺术

1.发展历程:

2.社会影响:

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范文第7篇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近现代三次技术革命的历史轨迹及其影响

(一)近代两次技术革命及其影响 ―是近代第一次技术革命。第一次技术革命始于十八世纪60年代,是以牛顿经典力学体系为背景,革命的中心在英国和意大利。这次技术革命揭开其序幕的是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而主要标志是蒸汽机的广泛应用。1712年第一台蒸汽机的出现,使热能转变成为机械能。后经瓦特的改进和创新,在1765年首创单动式蒸汽机和在1782年制成双动式蒸汽机,并能够驱动机器直接进行生产。其大大推动了纺织、采矿、冶炼、机械加工等工业的迅猛发展和交通运输工具实现蒸汽动力化,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英国工业革命也正是从新兴的纺织业开始并于1830年达到高潮,到十九世纪60、70年代,美、法、德等国也基本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技术革命使资本主义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转变,将社会生产推进到机器时代。二是近代第二次技术革命。第二次技术革命发生在十九世纪70年代,主要标志是以电机为代表的电力技术的广泛应用。1866年,号称近代德国科技之父的西门子,以电磁铁制成了发电机,为电器工程的大发展开辟了广阔天地。1866年电机发明并在1875年前后用于工业生产,大大改变了动力设备和生产过程,随后又解决了远距离输电问题,使工业生产摆脱了地方条件的限制。1876年贝尔发明了电话;1879年爱迪生发明了电灯,电机、电话和电灯这三大发明在美国兴起了一场电力技术革命。1882年美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发电厂,实现了电力技术产业化,完善了欧洲的钢铁、化工和电力三大技术,钢铁工业发展很快,也完成和发展了汽车、飞机和无线电技术这“三大发明”。人类历史跨进了以电作为动力、照明、通讯生产的“电气时代”,使资本主义生产力迅速扩张,并由自由竞争走向垄断。人类社会生产、生活发生了飞跃。

(二)现代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基本状况及其影响 第三次技术革命发生在二十世纪40年代,是以原子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为主要内容的,首先发生于美国,其后发展至欧洲及世界各地,世界科技的中心转向美国,美国开始领导世界科技的潮流。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自然科学又有了重大的理论突破,发生了原子物理学的革命,为第三次技术革命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并揭开了序幕。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建成第一座原子反应堆并制成了第一颗原子弹,开始了人类利用原子能的新时代。1945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诞生,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给人类带来了生产自动化、科学实验自动化、信息自动化,生产效率成倍增长。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空间技术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方式。第三次技术革命规模之大、速度之快、内容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历史上空前的。它不仅显著地改变着生产方式、社会结构,而且改变着社会阶级状况和国家关系,为战后资本主义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了契机,第一产业急剧下降,第三产业迅速上升。

二、新科技革命的基本特点及其对学科发展影响

(一)新科技革命的概况与基本特点 二十世纪中叶以来,以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为代表的第四次科学革命兴起于美国,然后扩展到其他国家乃至全球。在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新形势下,在以信息科学为代表的横向科学、综合科学发展的推动和影响下,一场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新的技术革命――信息科技(IT)革命(有人称其为第四次技术革命)于二十世纪70年代兴起,并在二十世纪90年代后得到发展。新技术革命的主要内容集中体现在以下九大技术: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新能源新技术、激光技术、新材料技术、航天技术、生物技术、海洋技术、环保技术。新科技革命的特点表现在:一是规模大、范围广。这次新科技革命在自然科学的所有学科和生产技术的所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二是整体化趋势更加明显。一方面,科学揭示了自然界更深、更广、更久远的层次和各种极限状态下的物质运动规律;另一方面,系统科学与生命科学正逐步阐明与人类关系更密切的各类复杂系统的行为规律。三是综合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以基础自然科学新成果为先导的高新技术成为现代技术体系中的领导者。各门类技术相互渗透与促进,并在某些技术领域围绕一个大问题或大目标的解决与实现而形成庞大的综合性技术群。四是科学对技术的影响越来越大。科学指导了技术革命,而技术革命又推动了科学的发展;科学转化为技术、技术转化为生产的过程大大缩短,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的趋势已经出现。如果说前三次科技革命的结果是建立了一个工业化社会,那么这次新科技革命的目标就是建立一个“后工业化社会”,即信息社会。它导致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迅速崛起,科学技术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使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全球化、交易方式和货币电子化、企业虚拟化和学习化的趋势大大加强。

(二)新科技革命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科学出现了高度的分化和综合的趋势:一方面科学的分支越来越多且细;另一方面,在各个学科之间又出现了一系列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这些学科的产生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生产技术和日常生活等各个领域迅速广泛应用并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是边缘学科。边缘学科是对现实世界不同层次的交错点进行研究,在两门以上学科的结合上成长起来的学科。它们是应用一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另外一门科学的研究对象,使不同的科学方法和对象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揭示物质世界不同层次的运动形式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二是综合学科。综合学科是以特定的物质世界的客体为对象,采用多学科的理论知识对之进行研究的学科。例如:计算机科学、空间科学、环境科学和材料科学等,它们都是原有学科在相互交叉、互相渗透的基础上又产生的一批综合性学科。这标志着现代科学向综合化、整体化方向发展的趋势,反映了人们希望更加全面、系统、深入地认识客观世界。三是横断科学。它不是以客观物质世界的某种物质结构及其运动形式为对象,而是以许多种物质结构及其运动形式的某一个特定的共同方面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因此其研究对象覆盖各门学科的横断面,带有方法论的性质。例如:

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老三论”)与突变论、协同论、耗散结构理论(“新三论”)等。“三论”所代表的新兴基础科学不同于以往的天文、地理、生物、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科学,研究对象是许多物质运动形态和过程中某一共同的侧面,即从不同侧面揭示客观世界的本质联系和运动规律,以达到高度的和谐统一。

三、科技创新对会计科学体系发展及会计管理范式的影响

(一)科技创新对近现代会计科学发展的影响 一是近代会计。会计之所以能从古代会计跃进到近代会计阶段,科技进步发挥很大的作用。中世纪意大利城市商业和金融业的繁荣要求改进和提高记账方法。1494年,卢卡・巴其阿勒《算术、几何、比与比例概要》的出版被认为是近代会计开始的里程碑。但从十五世纪到十八世纪,会计理论与方法的发展仍比较缓慢,直到第一次工业革命才有了较大地发展。特别是适应大生产需要的股份公司的出现,对会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引起了会计服务对象和内容的变化。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产业革命加速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生产规模社会化和激烈的竞争要求改变传统的经验管理方法,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应运而生,核心是提高生产和工作效率。随着泰罗制的广泛应用,“会计如何为提高企业的生产和工作效率服务”的问题产生。作为初步尝试,一些与此相联系的方法开始引进人到会计中来,如“标准人工成本”及其延伸出的“标准材料成本”、“标准制造费用”和“成本差异”等。1919年美国成本会计师协会成立,推动着标准成本会计突飞猛进。这一时期,会计方法比较完善,会计科学也比较成熟,而成本会计的产生也被认为是会计学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二是现代会计。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分离。从二十世纪50年代起,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进入战后期,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并广泛应用于生产,使生产力迅速提高;资本进一步集中,企业规模日趋扩大,跨国公司大量涌现,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企业经营更趋复杂。特别是股份公司这一经济组织形式得到很快的发展。股份公司是以资本的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相分离为特征的,为保护“外部利益人”所有者的利益,逐渐形成了以对外提供信息为主、接受“公认会计原则”约束的会计,即财务会计。同时,为适应企业内部管理更加合理化、科学化的需要,管理当局对会计信息提出了新的要求。这直接冲击了泰罗科学管理理论而代之以现代管理科学。现代管理科学的发展及其成功应用,为现代管理会计发展奠定了基础。一方面,早期管理会计的技术方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另一方面,拓展了会计的管理职能,即从解释过去转为控制现在和筹划未来。基于管理当局的对内部会计信息的需要,管理会计逐渐地同传统会计相分离并形成一个与财务会计相独立的领域。二十世纪60年代,管理会计的各种专门方法和基本体系初步确定,现代管理会计的出现是近代会计发展为现代会计的重要标志。会计新学科的出现。自从进入二十世纪中后期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开始显现,信息技术特别是Intemet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广泛应用,更是使人类跨入到信息时代。作为国际通用商业语言的会计也必须融入到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潮流中,以适应和服务于经济的运行与发展。所以会计呈现出新的趋势,出现了一些新的会计分支。如国际会计的产生发展被认为是二十世纪会计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电算化会计,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运用,会计信息处理从手工逐渐发展到电算化,这是会计操作技术和信息处理方式的重大变革。它对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提出一系列新的课题,促进电算化会计的产生和发展;电子商务会计,电子商务作为商品贸易形式中的新兴方式,已逐渐深入到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它打破了传统贸易形式的时空间限制,使企业与消费者、合作伙伴及供应商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得到极大的增强,大大加速了全球信息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作为电子商务与传统会计的结合物――电子商务会计的出现,对传统会计的确认基础、计量标准、报告内容及至整个财务会计的理论框架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二)科技创新对会计管理范式的影响 如果说第一次科技革命使簿记完成了向近代会计的历史跨越,第二次科技革命促进了近代会计向现代会计质的飞跃,那么,第三次科技革命则使现代会计理论方法体系得以建立从而形成现代会计学科体系,而新的科技革命则使企业管理向集成化和知识化方向发展,会计管理范式趋于虚拟化。我国学者王开田指出,会计管理范式的创新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会计假设虚拟化与会计反映客体的虚拟性。会计假设虚拟化。会计主体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企业之间相互渗透,很难分清会计主体的边界,传统意义上的会计主体假设已不复存在,相应地持续经营与分期核算假设也就失去了基础。二是会计程序及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创新。会计程序的创新。由于会计假设的动摇,传统“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报表”的会计行为程序已不再适用,而是改为事件驱动方式(Event Driven),即平时只是将原始信息分类输入数据库中,把信息使用者所需信息按其动机分类,并按分类设计程序。当使用者需要某种信息时,使用不同的事件程序,就可获得不同的信息,实现会计信息的及时组合。三是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创新。传统的现金制和权责发生制已经不适应信息化和知识化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现金流动制的确认机制。这种机制既能全面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的损益状况,又能反映现金流量、存量、流向和流速以及企业的偿付能力和应变能力,能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客观的信息并帮助他们做出正确的决策。在此基础上,公允价值、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等计量属性也必然更广泛使用。四是会计反映客体的虚拟性。在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信息成为主要的经济资源,因而无形资产或虚拟资产已经成为会计反映的主要对象。五是会计规范的创新。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社会中,会计规范标准有逐步趋同的趋势,逐步趋同的高质量会计准则应该成为全球会计规范的准绳。六是会计报表的创新。会计报表格式上多样化,项目编制上按会计要素创新能力和获取知识能力、信誉度进行排列,体现会计要素的质的区别;内容上不仅反映有形资产、历史成本信息、财务信息,还应反映无形资产、公允价值信息和非财务信息;方式上即采用适时报告、互动式按需报告和报告的无纸化。

四、科技创新对会计技术和方法的影响:以成本管理会计为例

(一)科技创新带来的新制造环境及其对成本管理会计的冲击科技创新与发展带来的新制造环境具体体现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上。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是由各计算机功能软件集合成的一个整体系统,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测试(CAT)、电脑辅助工程(CAE)、弹性制造系统(FMS)和管理信息系统(MIS)等多个系统,将“人”、“设备”、“信息”汇成一个协同的整体,以实现生产自动化、弹性化,达到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和灵活生产的目的。其主要特点是:生产弹性

化适应了市场消费的个体化;企业中对信息系统特别是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准确性要求更高;使企业生产高度自动化,大量需求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企业的生产管理组织也要重组,改变以往的部门而以作业组(Work Team)为中心组织。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发展使成本管理受到冲击。主要体现在:一是成本结构的变化将导致产品成本计算不正确。在新制造环境下,成本的构成比例发生了变化,电脑辅助生产系统使得人工成本比重大大降低。但制造费用剧增并多样化,其分摊标准如果只用人工小时已难以正确反映各种产品的成本。另外,企业研究开发费用也会大幅增加。二是成本控制与管理困难,控制方法发生变化。传统成本管理会计,将预算与实际业绩编成差异报告,即将实际发生的成本与标准成本相比较。在新制造环境下,这一控制系统将产生变化。例如,为获得有利的效率差异,可能导致企业片面追求大量生产,造成存货的增加;为获得有利价格差异,采购部门可能购买低质量的原材料,或进行大宗采购,造成质量问题或材料库存积压等。因此,成本控制方法将发生变化。例如:成本控制中心由各责任中心变为作业组;作业成本法得到应用等。

(二)科技创新引发的管理理论与方法创新及其带给成本管理会计的新技术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管理理论与方法也在不断创新,成本管理会计的发展就源于企业制造环境的变化以及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创新。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成本管理会计技术手段与方法不断更新;成本管理会计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

一是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asting,ABC)与作业基础管理(Activity-Based Management,ABM)。作业成本计算是指以作业为间接费用归集对象,通过资源动因的确认、计量,归集资源费用到作业上,再通过作业动因的确认计量,归集作业成本到产品或顾客上去的间接费用分配方法。作业成本计算法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制造费用的分配上,它克服了单纯以直接人工成本等标准分配制造费用的局限性,按引起制造费用发生的各种成本动因将间接费用和辅助成本更准确的分配到作业、生产过程、产品、服务及顾客中。因此,ABC法较传统成本计算方法更为精细,成本数据更加准确。作业基础管理就是利用作业成本计算所提供的信息,将成本管理的起点和核心由“产品”转移到“作业”层次的一种管理方法。其基本思想是:企业是一个为最终满足顾客需求、实现投资者报酬价值最大化而运行的一系列有密切联系的作业的集合体,企业生产商品或提供劳务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而资源消耗的同时又是价值的积累过程,即价值从一个作业转移到下一个作业,最后全部累积到最终的产品或劳务―全部作业的集合也是全部价值的集合。因此,作业链又表现为价值链。从购买产品或接受劳务的顾客那里收回的价值,形成企业实现的收入,收入补偿完成各有关作业所消耗资源价值总和后的差额,即为企业利润。作业成本管理要求成本管理深入到每一作业,尽可能消除不能创造价值的作业,防止资源的消费,最大限度地提高从顾客那里回收的价值,以实现预定的经营目标。它将企业的工作流程视为一系列作业的集合,根据市场的需求,以顾客订单为起点,从后向前确定相关作业,核定作业消耗量、作业成本,揭示成本动因,进行成本动因管理、作业管理,以提高作业运行效率,提高公司的经营效益。

二是适时制(Just In Time System,JIT)与全面质量管理(TotalQuality Management,TQM)。JIT是一种严格的需求带动生产制度。要求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各环节紧密协调配合,原材料、零部件、产成品要保质、保量并适时地送到后一加工(或销售)环节。其目的是使原材料、在产品及产成品等各类存货保持在最低水平,尽可能实现“零存货”,以降低存货成本。在存货水平很低的情况下,会计人员为简化存货计价,可能采用倒推成本法,即当产品完工或销售时,倒过头来计算在产品、产成品等生产成本。TQM是二十世纪60年代从传统质量管理发展起来的,目前已经成为一种企业竞争的战略武器和由顾客的需要和期望驱动的、持续改进产品质量的管理哲学。TQM是一项通过多种政策和实务确保产品或服务超过顾客期望的技术,包括提高产品功能、可靠性、耐用性和服务性。成本管理被用来分析不同设计的成本后果、质量和提高质量的各个方面,包括停产、生产缺陷、浪费的人工和原料、服务电话的数量、顾客抱怨的性质、质量担保成本和产品召回。TQM的目标就是公司在生产的各环节追求产品“零缺陷”,并由顾客最终界定质量,从而建立品牌忠诚度并帮助企业更快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三是是目标成本法(Target Costing)与生命周期成本法(Life-cycle costing)。目标成本法是从一些竞争激烈的行业中直接产生的一种方法,它以给定的竞争价格为基础决定产品的成本,以保证实现预期的利润。即以具有竞争性的市场价格和企业目标利润倒推出目标成本。生命周期成本法是估计和累计产品或设备整个生命周期成本的方法和程序。这里的“生命周期成本”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只是从产品和生产企业角度看成本问题,即所谓生产者成本,而进一步拓展到同时从产品的使用者视野看成本问题,即使用者成本。也就是说,生命周期成本识别的是一项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从产品设计、原料采购到产成品的配送及服务的全部步骤),而传统的成本仅仅关注第三个步骤生产成本。

四是标杆管理(Benchmarking management,又称基准管理)与持续改进(日文为Kaizen)。所谓标杆(或基准)就是以公司外部或内部最优的业绩标准来衡量自身的生产活动。标杆管理是一个过程,企业通过它识别关键成功因素,研究其他企业(或企业内其他部门)的最佳实践,然后实行改进措施以追赶或打败竞争对手。Kaizen具有“持续不断改进”之意,持续改进是一种管理技术,起源于日本生产商对质量的孜孜不倦的追求。所以,持续改进常与标杆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联系起来。它意味着管理人员不是一次性地确定基准,而是持续不断改进提高的过程。基准和持续改进被称为“永无终点”的比赛。Kaizen成本计算是指通过持续不断的改进而致力于现有产品的制造阶段逐步降低成本。为此,经理人员和管理会计师必须深刻洞察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进一步改进的潜力,尽可能采取有效措施使生产经营经常处于不断改进的状态中。

五是企业流程再造(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与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BPR是一种创造企业竞争优势的过程,企业按客户的需求对现有经营过程进行思考和再设计,重新组织其生产与管理职能,利用新的制造、信息技术及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打破传统的职能型组织结构,建立全新的过程型组织结构。在全球竞争压力激增的情况下,许多企业都视流

程再造为降低管理生产成本的一种途径,同时也是对企业战略竞争优势的再思考,而成本管理通过提供相关的信息支持流程再造实施。与科技创新与发展历程相联系。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经历了从MRP、MRPⅡ到ERP的不同发展阶段。其中,MPR主要对制造环节中的物流进行管理,使企业达到“既要保证生产又要控制库存”的目的;而MRPⅡ则集成了物流和资金流,将人、财、物,时间等各种资源进行周密计划,合理利用,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二十世纪90年代,随着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MRPⅡ主要面向企业内部资源计划管理的思想逐步发展为怎样有效利用和管理整体资源的管理思想,ERP随之产生。ERP在功能和技术上超越了传统的MRPⅡ,它是以顾客驱动的、基于时间的、面向整个供应链管理的企业资源计划,将供应链、企业业务流程和信息流程都囊括其中。ERP的核心管理思想就是实现对整个供应链的有效管理,将设计、制造、销售、运输通过集成进行各种相关的作业,为企业提供了对质量、适应变化、客户满意等关键问题的实时分析能力,是实现制造企业整体效益的有效模式。也为企业的成本管理提供了工具,将财务和成本管理纳入到系统中来,对企业的生产成本进行预测、计划、决策、控制、分析与考核,并进行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分析。

六是约束理论(Theory 0f Constraints,TOC)。约束理论是帮助企业有效改进“周期(cycle time)”即原材料转换为产成品所需要的时间的一种战略技术。根据TOC,每个公司至少有一个瓶颈制约着其发展,约束理论可以识别并消除这些瓶颈。约束理论把企业看成一系列链状相连的过程,如果薄弱的联结处得到了加强,那么整个链也就得到了加强。约束理论认为产品开发、配送和生产的速度是最重要的。约束理论使得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认识到,在有些情况下不能一味强调降低成本和费用,要在企业的薄弱环节加大投入量,“为了省钱而花钱”,以求得总体效益增加,这也是“成本―效益”原则的另一种诠释。

七是大规模定制(MassCustermization)与战略成本管理(StrategicCosting Management)。许多企业发现,顾客希望产品和服务能够满足他们各自独特的需求。大规模定制(或称作大规模个性化生产)中,营销与生产流程均被设计以解决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问题。这些重新设计包括大量小型的生产流程和特别的营销服务职能。在大规模定制下,多样化复杂生产会增加生产成本,尽管其营销和服务成本会降低。对于顾客众多且顾客对价格和质量期望不一的行业,大规模定制十分适合,也贯彻了顾客为本的理念。战略成本管理是运用成本数据和信息,为了获得和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而进行的成本管理,其基本要求就是要明确企业成本管理在企业战略中的定位,开展企业价值链和成本分析,重视和控制战略成本动因,从战略上寻求取得成本优势的途径。在战略管理的分析框架中同成本因素紧密相关的分析工具主要有三个:价值链分析、战略定位分析和成本动因分析。

五、科技创新与会计科学理论发展的结论及启示

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范文第8篇

钱学森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两弹一星元勋,共和国永远的丰碑。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科学界的一代伟人,钱学森不仅给我们留下了彪炳史册的科学成就,还留下了弥足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收看文献影视片《钱学森》,了解了钱学森追求科学、执著爱国的一生,学习了钱学森的感人事迹以及钱学森精神的深刻内涵,心中感触颇多。

钱学森是一代科学巨人、中华优秀儿女的典范,他的成就可以说是高山仰止、大海无边,对于像我们这些普通的兵工人而言,穷尽毕生的精力可能也不能达其十之一、二。有些人会说,既然我们可能永远不能取得钱学森那样的成就,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学习钱学森,又学习他什么呢?我认为:虽然我们可能永远取不到钱学森那么大的成就,但要学习他那已被注入丰富内涵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什么?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坚定的爱国精神

他在国家贫穿落后的时候萌生赴美国学习以图国强的远大理想,在美国学成后又不畏艰险、冲破重重阻挠回到祖国。他说: "我在美国前3、4年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在做准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因为我是中国人。""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这是对党和人民无限的忠诚,对伟大祖国无限热爱的"惟图国强、不图己荣"的足以感动天地的爱国情怀,是把个人的理想、抱负、追求与党、国家和人民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的崇高精神。我们应该向钱学森学习,在确立个人理想、追求以及平常的实际工作中真正做到时刻以祖国、人民为念,始终把祖国利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使我们的爱国情怀不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或是蜗居于我们的脑子里,而是具体地落实到行动中。

二、密切联系实际的精神

科学就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包括认识人类自己的知识和学问;而探索未知领域的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就是科学的任务。钱学森早年在美国从事导弹控制研究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动控制技术的重要性,在维纳《控制论》的基础上,于1954年写出了享誉国际学术界的《工程控制论》,讲的主要就是对系统的调节与控制。这可以说是钱老系统思想的萌芽。1955年回国后,在主导"两弹一星"的成功实践中,钱老运用、发展了这一思想和方法,提出了系统工程的管理理论,继而又把它推广到社会、经济等各个管理领域,开创了系统科学这一大的学科门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钱学森说:"管理科学是密切联系实际的一门科学,它有很大的作用。它一旦起作用,就了不起,就会出现很大的变化。""无论出国考察还是在国内工作,只有一条,联系实际。" "实践是人认识客观的唯一途径。" "我一生工作的中心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只有科学研究联系实际,才能让科学服务于社会。

三、始终坚持革命的精神

钱学森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同时也是一位始终坚持革命的伟大的思想家。他说,生产力的发展是因为生产技术的提高,而生产技术的提高则是技术革命引起的,而产业革命是由技术革命推动的。系统工程在管理技术和方法上的革命作用,也属于技术革命。技术革命是人改造世界的飞跃,是由科学革命引起的。人要改造世界必须先认识世界,而认识世界的学问知识即科学。16世纪的文艺复兴引出了现代意义的科学,即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飞跃,即科学革命。"人类社会的发展,事物的发展,当然不止于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还有社会革命,我们一般讲革命是指社会革命,社会革命是社会制度的飞跃,从原始社会的崩溃到奴隶社会的建立,从奴隶社会制度变为封建社会制度,从封建社会制度变为资本主义制度,都有是社会制度的变革、飞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一次人类社会的飞跃。这是大家熟悉的,叫社会革命。""我们不仅看到新的技术革命,同时也要看到人认识客观世界的科学革命,还要看到生产体系的变化,这个非常重要,因为科学革命、技术革命、生产体系的变化或者叫产业革命,这些对我们的经济、国防建设和社会主义发展都有密切关系。新的科学革命,将会大大开阔我们的眼界,给我们新的力量。马克思主义者就是要有科学的预见性,我们不是等着事情来了,再应付一下,我们要有预见,有计划地推动这些科学的发展,来迎接这些新的科学革命。"

坚持科学性的科学家,旗帜鲜明地大谈技术革命、科学革命、产业革命和社会革命革命性。这种精神是是难能可贵的。

四、善于开拓创新的精神

钱学森说"中国人为什么不敢闯?科学在于创新,在老圈子里兜是没有出路的。"他还说,"跨度越大,创新程度也越大。而这里的障碍是人们习惯中的部门分割、分隔、打不通。大成智慧教我们总揽全局,洞察关系,所以能促使我们突破障碍,从而做到大跨度地触类旁通,完成创新。"

正是由于钱学森具有极为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善于开拓创新的精神,他才对我国航天事业、对"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作出了杰出贡献。在上世纪退居国防科研领导岗位后,他有了许多的理论创新。他开创和积极参加了系统科学、思维科学、人体科学等大的科学部门的研究。钱学森到了晚年,他的思想又有了新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达到了新高度,形成了钱学森综合集成思想,其意义和影响是广泛和深远的。

五、谦虚好学的精神

知识无涯而学有涯。钱学森涉猎的学科门类与领域广、学术思想活跃、创新性强,但钱学森总是说:"我不知道的实在太多";"科学技术是无止境的,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人类智慧的结晶,我更是一个学生。""认知过程是无穷的,知识是无穷的。历史、发展、前进,永无止境。我们现在知道的只是一小块,我们不知道的才是大海!"

看看目前在我们社会,什么"某某大师"啊、什么"某某之父"之类称呼,真是令人目眩神迷啊。称呼者大多是吹捧,而被称呼者,却大多又听之任之,这里哪里还有一点谦虚好学的精神呢? 谦虚使人进步,钱老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钱学森50年来,不贪图名利,默默奉献,尽职、尽心,将毕生献给了他热爱的祖国和钟情的科研事业,从未向祖国和人民索取任何回报。像春蚕一样为人民吐尽了蚕丝。伟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伟人的精神是无限的,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科学精神。这种精神更值得年轻一代学习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