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家庭养老优缺点

家庭养老优缺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家庭养老优缺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家庭养老优缺点范文第1篇

摘要:失地农民安置补偿问题关系社会的和谐与国家的长治久安,目前单一的安置补偿方式不利于改善失地农民的生存现状。本文通过分析不同类型失地农户的生存现状以及现行安置补偿方式优缺点比较,探究不同类型失地农民适宜的安置补偿方式,提出依据失地农民不同类型、征地不同地区建立不同安置补偿方式等建议。

关键词:失地农民类型;生存现状;安置方式

一、引言

根据专家估计,目前全国各地失地农民的数量约在4000万人,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1990到2000的十年里,我国城市化率提高9.86个百分点,农村失地人口约4300万,一般每征用一亩地,就伴随1.5个农民失业[1]。

根据国家统计局对2942户失地农民家庭的调查,耕地被占用前年人均收入为2765元,耕地被占用后年人均收入为1907元,下降了31%,其中,年人均纯收入增加的有1265户,约占调查总数的43%,持平的有324户,约占11%,下降的有1353户,约占46%,土地占用后收入减少的农户,大多是传统农业人地区的纯农业户,他们除了农业人生产活动外,基本没有其他的生产经营活动,因此,耕地减少后,收入也随之下降①。

失地农民由农业产业向非农产业转移过渡的过程中,除了一小部分的农民能够抓住机会,成功转型,完成了由农民向城镇居民转变的过程,大部分的失地农民由于缺乏劳动技能以及科学文化素质,在日益激烈的岗位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很难找到除农业岗位以外的其他就业岗位,即使找到,也容易再次失业。

由于目前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不完善,失地农民缺乏安全有效的生存保障机制,从而成为社会的边缘群体,处在最弱势、最边缘化的的状态中,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影响了和谐社会、小康社会的建设。对此,理论界对于征地的安置补偿制度作了大量研究,从现有的研究来看,目前对失地农民及征地安置补偿制度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规范政府行为、提高补偿标准、完善征地补偿机制和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比如说陈泉生认为存在标准过低,补偿范围过窄,补偿方式单一等问题[2],黄贤金认为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征地补偿标准的测算未采用科学的方法[3]。也有学者如周诚认为利用市场价格补偿的方式也不尽合理,他认为土地增值可分为自力增值和外力增值[4]。

但是对不同类型农民补偿安置方式的研究不够充分,由于不同类型失地农民之间资源禀赋的差异,不同的征地方式对他们来说具有不同的效用,若按照不同类型失地农民的生存现状结合不同类型安置补偿方式的优缺点来进行补偿安置则可以使征地补偿效率达到帕累托最优[5]。

二、失地农民的类型及生存现状

农户类型是按非农业收入占家庭收入的比重进行划分的不同农户类型,根据根据谭淑豪等的研究,将我国农户划分为纯农户(家庭劳力以经营农业为主的纯农业户)、兼业农户(同时从事农业和非农业,但是农业劳力投入多的农业兼业户)和非农户(投入非农业劳力多的非农兼业户)三个类型[6]。

(一)纯农户及生存现状。

对于纯农户而言,土地是他们唯一的生产资料和收入来源。由于他们缺乏一定的生产技能和就业能力,使得他们在离开土地之后很难再找到其他工作,既进入不了企业也无法进城务工,失地后没有能力转移到其他非农业类型的企业,只能过分依赖国家给予的征地补偿金。然而,尽管国家给予再多的征地补偿金,但是,由于缺乏固定的其他收入,这些失地农民在将来也难以改变沦为城市边缘的贫民的命运。所以,纯农户失去土地后的生活状况不容乐观。

(二)兼农户及生存现状。

兼业农户的生存现状是介于纯农户与非农户之间的一种类型,因为兼业农户的家庭成员中有一部分已经从事非农产业,并具有一定的非农技能和经验,但是,由于资金的缺乏以及充足的就业机会,这部分人还不能完全离开土地以及农业。然而,当这部分人的土地被征用之后,他们将获得一笔不少的征地补偿金,而失去的则是越来越不重要的一部分收入。

(三)非农户及生存现状。

对于非农户来讲,他们的收入早已不在依赖农业收入或者农业收入仅占其中很小的比例。对于非农户而言,土地早已不是保障他们生活的必需品,土地对他们来说可有可无,甚至成为家庭经营的一种负担,为了防止土地荒废他们必须在土地上投入一定的不必要的人力、物力。但是,土地被征用后,他们将会从土地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而且还可以得到一系列的征地补偿。所以,这部分非农户坚定支持征地,成为我国征地推动过程中的中坚力量。

不同类型农民失去土地后面临不同类型的生存现状,这种现状决定我国在实行征地安置补偿方式时应有的放矢、有所侧重。但是,我国现行的补偿方式以单一的货币补偿为主,随着社会发展,生活成本的不断提高,单一的货币安置补偿方式弊端逐步显露,对于纯农户来说,他们失去的不仅仅是土地,更是就业岗位以及稳定的收入来源,而对于兼业农户,特别是非农户来说,他们则甩掉了一个大包袱,因此,我们应充分考虑不同类型失地农民的生存现状,并且结合不同类型征地补偿方式的优缺点,从而建立起适合于不同类型失地农民的安置补偿方式。

三、不同安置方式优缺点比较

(一)我国主要的征地补偿安置方式

我国现行征地补偿安置方式主要分为完全货币补偿安置方式和不完全货币补偿方式两种形式[7]。

家庭养老优缺点范文第2篇

按制度特点,国外建立起来的养老保险模式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投保资助型、福利国家型、国家保险型和储蓄积累型等。目前,德国等欧洲大陆国家、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属于投保资助型,英国、瑞典等北欧国家是福利国家,前苏联、东欧诸国以及澳大利亚等国实行国家保险模式,智利和新加坡等国则实施储蓄积累模式。这些模式在具体设计上各有特点,实施的效果及对经济的影响也有很大差异,以下对它们进行具体的比较。

(一)资金来源

在这一问题上,主要涉及到两方面问题,即缴费由几方负担和缴费基金具体以何种方式筹集。就养老基金的负担方这一问题来说,一般以雇主、雇员及政府三方出资为主或至少是其中两方出资。就各国实际而言,投保资助型国家主要以三方负担为主,政府的责任主要是间接的;而储蓄型模式中,政府基本不承担责任。

具体来看,福利国家的基金来源于一般税收,基本上由国家和企业负担,个人不缴纳保险费或缴纳低标准的养老保险费。例如,瑞典退休者在工作期间不必缴纳任何保险金或保险税。在投保互助型的美、德、日等国中,美国的养老金以社会保障税的形式负担,主要由雇员和雇主缴纳,国库原则上不负担,典型的依靠目的税负担费用,根据所得最高税率可达27%;欧洲大陆国家养老金来源比较多样,主要来自保险费,但以国库的部分负担为补充,其中德国除主要由保险费(占所得比例的17.7%)负担外,国库也分别负担12-15%;东亚的日本也是雇主、雇员、国家三方负担型,日本对其基础部分除有定额保险费负担外,国库负担高达33%。储蓄型模式的典型代表东南亚的新加坡,不需要国家在财政上给予拨款,强制雇员和雇主同时投保,以形成保险基金,并制定个人账户,记载个人缴纳保险费情况,国家在银行利息上给予优惠。

(二)财政方式

主要有现收现付制和基金积累制两大类,各有优缺点。从根源上说,现收现付制是用工作一代人所创造的财富为同一时期的退休一代人的养老金进行支付,所以它是一个跨代的收入再分配问题,会影响到不同代人之间的福利,并且这种方式可能会“挤出”部分个人储蓄。基金积累制的融资部分或全部来自于参加者个人的缴费,而由缴费集中起来的基金又要用来进行投资,所以参加者最后的养老金是根据个人的缴费记录及基金会的投资回报而定的,对个人储蓄没有太大影响。

一般来说,投保资助型、福利型国家及保险型国家的法定养老保险多采用现收现付制,储蓄积累模式国家采取完全积累制。同时,采取现收现付制的国家一般也会留有少量的基金积累。大部分发达国家都从完全积累制开始,之后由于经济上不能维持,转而向现收现付制,使其在一段时间内成为工业国家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主要模式。例如,德国吸取了“二战”前积累制管理社会保险资金的教训,认为它易受经济周期变动、通货膨胀、战争等不可预测因素的影响,因此战后主要采取现收现付制。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全球性的人口老龄化给选择现收现付制的国家带来日益加重的财政压力,西欧发生“福利国家危机”,日本惊呼“年金制度将崩溃”,连小心谨慎的美国也进入“福利困境”。因此,养老保险私有化的浪潮席卷全球,以智利为代表的养老基金私有化改革倍受推崇。相比而言,发展中国家较多采用积累制,典型的代表国家是实行中央公积金制度的新加坡。

(三)给付水平

1.计算基数的对比,即按照不同期间的平均所得作为养老金计算的基数,一般采用的期间越短,给付水平越高。有的国家以加入养老金计划的整个期间为基数,例如德国就以加入全期间平均所得为基数,还有些国家以退休前几年的平均所得为基数,例如意大利仅以退休前5年间平均所得为基数。

2.调整指数的对比,即按照相应的指数来调整养老金有利于提高给付水平。一般有以下几种:一是按工资水平予以调整。经济繁荣、物价稳定时,养老金额随一定时期内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的变动而调整,符合分配的效率原则,20世纪60年代之前的许多发达国家都流行这种做法。二是按物价水平予以调整。经济衰退、物价飞涨时,以物价水平作为养老金调整的基础,总体上能补偿物价上扬对退休人员生活的影响,效果比较直观,简便而易行。20世纪70年代之后,剧烈的通货膨胀导致发达国家开始起用这一调整机制。

3.替代率标准的对比。替代率是养老金额相对于过去所得的比例,是有效的衡量给付水平的工具,替代率越高,给付水平越高。并且计算替代率的标准也各不相同。由于依据不同的计算基准,不仅会使替代率大相径庭,而且使养老金的实质水准相差悬殊,无论各国采取什么办法,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尽量不让替代率过高,以防止福利刚性。

4.给付基准的对比,可分为受益基准制与缴费基准制。受益基准制的受益标准与受益人过去的缴费多少无关,而是“各尽所能,按需再分配”,具有较强的公平性和共济性,但可能会以牺牲经济效率为代价。例如,瑞典的基本养老金用于保证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支出,凡年满65的公民,都可以享受基本养老金,是一种典型的受益基准制。

(四)支付条件

享受养老金待遇的条件通常有四个:

一是退休,大多数国家规定的最基本条件就是必须完全退休或基本退休。既要减轻养老金支出带来的过重负担,又要妥善解决社会就业问题,退休年龄问题是重要的政策问题。西欧、北欧国家和美国、加拿大、智利、澳大利亚等国,均规定法定退休年龄为65岁,而亚洲、非洲等国家规定的年龄为55或60岁。二是工龄,即必须达到一定的工作年限,通常为男25年左右,女20年左右。三是缴费年限,即缴够规定期限的保险费,如10年、20年等,各国规定不同。四是居住期限,即参保人须达到规定年龄,并符合居住国所规定的居住期限,方可领取养老金。这四个条件不一定要同时具备,有些国家只要符合其中一至几项即可。

二、国外养老保险改革的路径选择

随着全球性老龄化浪潮的到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大潮开始席卷全球,各国改革的路径大相径庭、各具特色,但总的来说,各国都十分注重发展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制,积极进行私有化改革。

美国的养老保险改革主要是结构性的改革辅之以有限的制度改革,即建立混合制的多层次养老保险模式。因为该国有强调个人责任和自助的历史传统,长期寻求把政府作用局限在尽量小的范围内,因而改革的方向是以私营个人账户制度为主体模式。

拉美等国的改革则是根本性的制度改革,即彻底否定现收现付制的财务机制,建立以商业化管理为特征的基金制。这是由于这些国家的经

济比较落后,现收现付制下企业和国家的负担相对沉重,没能力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支付危机,现收现付制破产是迟早的事。

瑞典等福利国家致力于向名义账户制度为主转变。因其改革的压力较大,长期实行现收现付制,要想立刻建立积累制,遇到了两方面的困难和阻力:一是经济上的,即需要巨额转制成本;二是非经济领域的社会政治问题。且这些国家一贯强调社会和谐与互助,长期把寻求平等和消灭贫困作为重要政治目标,所以选择以名义账户为主的模式(瑞典、意大利、波兰等六国)。

德国等国家福利支出的财政压力也很大,但任何私有化改革常常会引起激烈的社会反弹甚至遭到工会和社会各阶层的一致反对,从而使改革举步维艰,因此进行了温和的改革。主要是削减给付的标准,提高退休年龄,严格给付资格,且过渡期长。这种边际性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家在社会养老政策中一贯担任的“国家保护人”角色,养老风险的负担不断向个人身上转移。

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一贯强调社会稳定,长期主张政府在经济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因而选择了中央公积金制度。

三、国外经验对我国养老保险的借鉴

(一)根据目标确定明确的模式

无论何种制度模式都应以是否能更好地实现公平(实现公平原则)还是实现效率(实现养老)这两大目标为基础。各国在构建养老保险制度时,其依据和出发点是不同的,如北欧国家强调以公民权平等为基础;而英国强调养老保险应保障居民的最基本生活条件;德国、日本强调受益人对社会贡献的大小;美国则更注重效率。

公平与社会互助是建立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目标,因此我国养老保险的模式选择应首先考虑实现公平性,在当前城乡及地区发展极不平衡的情况下,更应侧重于公平的实现,即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并大力发展农村养老保险。当然,公平也不排除效率,为更好的实现养老目标,我国应建立国家基本保险、企业补充保险和个人储蓄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保险模式。目前需要加强的是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补充养老保险。

(二)根据国情建立完善的制度

各国政府都以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作为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重要任务,但没有哪个国家能够一次性全部构建所有的支柱层次,大都是分阶段地建立了不同程度的适应本国国情的养老保险体系。因此,根据国情来建立完善的制度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构建的关键。

首先,应根据经济实力。国民经济能提供的物质资源及政府与社会的承受能力决定养老保险制度的设计,例如,结合我国国民经济的现状,应坚持低标准的养老保险水平,随着经济的增长再逐步提高,而不能像福利国家那样开始标准定得过高,等到通胀后再来压缩则非常被动。其次,应根据文化传统。应该很好地利用某些传统遗产,如在新加坡,养老保险非常注重家庭养老,并将其写入法律,使之从道德层面上升到法律的层面,就是充分利用东方人文化的产物,值得我国借鉴。

(三)根据效果设计有效的改革

通过对国外养老保险改革的比较,可以看出,现有的各种养老保险计划各有优缺点,人们可以运用构成这些方案的“砖”或新发现的其他“砖”构建更多的模式。我们认为,应该根据我国正在进行的养老保险改革的效果对改革进行修正,不能因为某些模式在某些国家实施而盲目照搬。我国目前选择的“统账结合”的办法虽然在以前的实行过程中出现过个人账户“空账”现象,但不能因此否定“统账结合”的办法,而应该进一步完善这一制度。欧洲一些国家近年来开始实行的名义账户制,尽管从理论上看有不少优点,但在借鉴这种制度前,要慎重考虑,需要时间和实践的检验。

参考文献:

[1]罗元文.国际社会保障制度比较[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2]郭士征.社会保障基本理论与国际比较[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

[3]穆怀中.社会保障国际比较[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

[4]佟爱琴.养老保险国际比较及其借鉴[J].财贸研究,2003,(1).

[5]尹丹莉.养老保险制度的国际比较及其借鉴[J].现代财经,2002,(12).

[6]李珍,孙永勇.养老保险制度的国际比较[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4).

家庭养老优缺点范文第3篇

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城市化已经经历了一个半世纪的发展。郊区化作为城市发展的一个必然阶段,郊区化养老也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城市发展的一个普遍现象。维也纳老龄问题世界大会所提出的“年长者的住处切不可被视为仅仅是一个容身之地。除物质部分外,它还有心理和社会的意义应予以考虑。”在我国郊区化发展只有十几年时间,主要相关老龄化居住理论研究更多是从既有经典传统理论和国外养老模式的援引,缺少对相关学科研究理论的引介,也缺少从当下实际老龄居住问题出发的考察分析。

二、杭州郊区化背景下老龄群体居住规划现状

(一)郊区化养老现状的制约因素

杭州的居住郊区化发展趋势非常迅猛,地价、房价高企和土地资源紧张等多种社会和经济因素推动了城市住区的远城发展,很多为了改善居住环境的老年群体、随子女迁居的老龄群体以及很多外来老龄人口在郊区居住,郊区化养老趋势已经出现。但是这一发展趋势具有很大的现实阻力,根据对城西近远郊150户老龄群体的反馈调查,看病就医(44%)、生活便利(30%)、生活圈子网络(14%)、生活习惯(5%)、家庭关系(8%)占到影响郊区化问题的多种因素的前5名,郊区化养老模式存在很多制约因素,并直接影响到城市郊区老龄化问题的解决成效,成为城市住区统筹发展的关键问题。

从调研反馈来看,交通不便、医疗配套设施相对薄弱是当前杭州老龄居住郊区化发展的瓶颈。需要从老龄服务系统的平衡、医疗保障布点、公共交通服务的完善等方面研究考察住区老年人的生活服务设施配置。其次,整个地区分级配置的老年服务设施也尚不成熟,急需建立完善老人的社会支持网络。相对于市中心健全的全市性的老年大学、社团组织、康复中心、老人公寓等,在住区郊区化层面为老年人服务的基层公共设施如老年俱乐部、老人之家、托老所、养老院,老年人咨询中心、医疗站等亦十分薄弱。

从现状考察来看,老龄群体的养老和安居矛盾不少,远远比城市成熟地段的养老问题突出。从本文访谈结果来看,不仅存在很多诸如基础设施、生活配套、老年服务设施等问题,也存在着很多诸如老龄心理需求缺位、传统邻里关系疏离、社区社会组织的匮乏等多种急需研究的社会问题。这里的突出矛盾还没有纳入到应有的研究体系中。如果老龄人口郊区化的养老模式得以优化,将很大程度上改善城市中心日益突出的老龄化问题。同时能更好地为城市主城区纾解人口规划压力,实现良好的人口分布,带动郊区人口的协调发展,实现土地高效利用,将带来很大的社会效益。

(二)改善策略探讨

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及其指标必须从居家养老的新问题和新角度进行重新修订,配套项目与服务内容需要全面加强和完善,不要盲目参考某些流行的国外养老模式。要根据现实老龄群体的居住情况、文化特点,紧密结合我国传统的养老观念和当代社会生活方式来进行。研究适合于城市中不同的经济条件、文化水平、行动能力的老年人需要的多层次、多样化的设施和服务系统的配置可行模式和现实现状之间的缺位和对策。

对于以上问题的反馈,不仅需要在政府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投入进行前期分析,避免盲目投资,同时从规划政策面上,在当前大配套不太容易达成的现状下,可以建议对于社会化投资和多元化建设相关老龄化社区产品市场提供发展机会。杭州城郊的老龄人口发展受配套因素制约,建议在人口比较成熟的社区鼓励配置,并建设成开放的公共设施,尽量形成比较集中的老龄服务设施,有利于经营,形成对客户群体的吸引力。

居家养老环境的优化需要社会学、心理学广泛的研究支持,而这方面的研究并未引起足够重视,且很难进入规划制约层面和实践推广层面形成实际的建设效益。例如如何对楼盘开发、环境设计、政府政策管理与规划引导等方面进行系统调研,形成富有建设性的框架指导建议。通过住宅开发、设计等环节来改善,并在后期物业管理、使用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协调,这些将成为今后老龄化住区研究的重点。

三、住区环境景观空间的改善

(一)辨识住区建设的误区

人们越来越注重老龄居住的环境问题,许多设计概念把“环境优美”作为老龄人群选房的首要条件。这对于郊区住宅的选址、环境设计等方面有非常明显的趋向,但往往也忽略了适合老年人社会心理的多样化空间。实际上,很多老年人对户外环境的要求更需要能直接得到许多社会信息、便于到达和自然聚集的场所。他们户外的活动绝大部分是一种社会性的、集体性的活动,我们常常看到在住宅区的主入口处、主干道两侧热闹地段等场所,众多老年人聚集在一起展开各种活动,即使条件十分简陋。而那些环境幽静的小花园,却鲜有老年人光顾,不符合老龄群体的心理需求。 通过相关住区环境的考察和调研,以下问题比较普遍:功能分区过死,老龄人群活动空间功能的划定不够灵活;老年人热衷的近宅空间和建筑灰空间的利用不够充分,某些环境设施过于单调枯燥等。这些问题通常是由于设计者对于老龄人群环境需求的认知不足和观念误区所造成。

(二)环境设计规范的完善

老年人的衣、食、住、行都是养老问题的基本构成,这些方面都与他们的居住场所和居住方式密不可分。在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间内仍以家庭养老为主的状况下,相关规划依据和设计规范就非常需求针对老年人生活居住问题的对策。例如,目前仅有《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和《住宅设计规范》中有部分针对老年人的相关规定,并大多只是停留在某些行动障碍方面,在许多方面存在着有违于老年人心理生活需要的问题很难得以关注解决。

四、老龄化社区文化及其空间的营造

(一)促进混合居住

从社会学角度来讲,单一化的居住群体容易引发心理社会问题。养老问题是关系到整个社会群体的整合问题,综合运用和谐住区的构建策略,不仅要打造人性化居住环境、体现住区的人文关怀,还要提供多样化的户型选择、住区配套等硬性支持,例如创新“两代居”的居住生活模式。同时更要营造面向老龄群体需求的兼容性公共空间,激发住区的持久活力,整合社会群体,消除文化冲突和代际矛盾,使得老龄居家养老问题纳入到城市和谐环境营造中来。例如在老年居住模式中,合居式、独居式、毗邻式都以家庭居住为核心,但鉴于三种形式的优缺点,毗邻式模式无疑是目前最优形式。“分得开、住得近”、“分而不远”的代际互助型老年住宅,有其它类型不可替代的优点。它既符合家庭养老的中国传统模式,又同社会养老相结合,保证了子女家庭的独立性,真正体现了代际间的“互助”。

当前城市新区楼盘为吸引“目标群体”,人口特征常趋向单一化,环境建设陷入模式化批量生产的困境,常常投资巨大却无法获得预期的社会效果,也无法提供多样化的微观居住环境。需要纠正这种不良倾向,达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统一的可持续发展。建设老龄住宅需要注重“适度规模”、“合理配置”以及“综合平衡”的科学指标体系,促进环境的硬件和软件评价体系建设。

(二)社区文化氛围和环境空间的营造

居住离不开住宅,住宅脱离不开社区。以社区为单位的专为老年人服务的设施和机构,既可为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也可提供深层的入宅服务。社区服务是对家庭功能的补充和完善,是家庭居住形式的扩大和延伸。对于空巢老年家庭,社区服务的作用尤其重要。提倡以家庭居住为核心的同时必须兼顾社区服务,以便为老年人创造一个优越、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与居住环境。

郊区化居住环境在文化环境和社区组织方面较为缺乏。在本次调查中,老人对社区服务设施的要求中增加老年人活动场所占第一位,为45%。在社区应管的事情中,除增加医疗健康服务外就是增加文化娱乐场所问题。此外,73%的人表示渴望参加社区组织的文体活动,可见老年人对与人交往、实现自身价值等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日益增长。 对于闲暇时间的调查表明,28.1%的老人闲暇时间是呆在家里,20.8%参加早晚的文体活动,基本以家庭内部活动为主,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少。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人组织和缺乏活动场地。在调查和访谈中,依年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反馈强度,年龄越轻的老人社会交往的愿望越强烈。

考虑到杭州城西住区在初始入住率较低的情况下,社区建设也相对滞后,不同新住区组织零散,互动性极差。当前迫切需要提升街道、社区、居委会等社会组织职能之间的服务功能体系,针对老龄群体的文化生活供求现状,进一步发挥社区养老功能的实效作用。

家庭养老优缺点范文第4篇

我谈了好多年恋爱,有七年了吧。现在,我们都工作了,收入也不错。于是我想结婚,跟他组成一个合法的家庭。可他不愿意结婚,他说他不是不爱我,而是觉得不甘心!这让我很难理解。曾经有一段时间,他上学,我工作。这样的困难我们都经历了。现在我们稳定了下来,无论是年龄还是阅历,我们都应该步入比较成熟的时期,也该谈婚论嫁了,他却觉得不甘心,这真让我很苦恼。我27岁了,而且一个人远离家乡,我从心底里渴望一个人能够照顾我,陪伴我,可现在看来,他不是那个人。

我现在处于两难境地,我想离开他找一个爱我的人结婚,但我舍不得他,我很爱他。我该怎么办?

你似乎是一个对程式看得很重的人。就像大多数传统的中国人一样,什么年龄该找朋友,什么时候该结婚,什么时候生孩子……

至于这种形式下的实质有无,倒不是很在乎。你说婚姻的时候用了“合法家庭”的词,好像只有领到那张婚纸,爱情才有保障,而27岁不领那张纸,就要惶恐终日了。

大可不必如此。我觉得你的男友对婚姻实质的追求,是值得尊重的。只要这种感觉还没有到位,就宁愿不结婚。在婚前越挑剔,才越是对婚姻的珍惜,这没什么好苦恼的。他爱你,你也爱他,继续爱下去就是了。直到所有关于婚姻的困惑都消失,再结婚才最好。也许你会说,到了所有的困惑都结束,我都50了。有可能啊,那又怎么样,即使是72岁才拥有第一次幸福的婚姻,也比27岁就得到第一次不幸婚姻要好得多。

我们在生活中确实看到,有婚姻的两个人比较不容易分开,因为有了太多现实的拖累,不如将就着。这种无爱婚姻、无性婚姻确实存在。两人也许是在一起了,但他们没了爱情,就像一条线上的两只蚱蜢。那条线也许是金子做的、合法的,但这两只蚱蜢之间的关系不能叫情。(连岳)

结婚就是跟物质有关的事

和女友交往近6年,终于要谈婚论嫁了,没想到最后关头竟然谈僵了。

我现在买了一套60平方米的小房子(产权人是我和父母),还在还贷期间。对方父母要我写她女儿的名字进去,我很快答应了,没想到交易中心告知未交清还贷不允许变更债权人,就是说即便交1万元税也不让加进去。我父母商量后打算把他们养老的房子做商业贷款抵押,贷款30万先还清房贷。本以为这样就解决了,但女方家人又提出写名字进去的同时要把我父母的名字从房产证上划掉。对此,我感到很不可思议。这不仅意味着我在结婚前就要划拨50万(市值100万)给女方,在感情上我也不能这么对待我父母啊。

谈到最后,我做了让步,我打算接受他们的条件。但问及结婚的具体操作时,比如两家相应承担的费用等,他们却认为按照传统,所有的一切操办都是我们男方承担,他们养了女儿那么大,自然不用出其他费用了……我以为我所知的“结婚传统”是错的,原来女家是不用出彩礼的。

好吧,我确实不缺任何家具家电,我彩礼不要了……我突然不想结婚了,感到很悲哀。

是不是爱情一谈及物质就会变质?

其实,结婚本来就是一件跟物质有关的事。我年轻的时候,也以为婚姻就是两情相悦,但愿长相厮守。后来我才想通,如果仅仅为此,那确实没必要浪费国家机关给我登记、办户口,我们俩自己把被子一抱就可以了。结婚的目的:性,伴侣,孩子,不爱之后的财产保障……无非如此。

放在你的问题上,就是你的女朋友家里太担心这个“不爱”了。他们一心要保护女儿的权益,所以,要求你在房产证上加上她的名字,同时拒绝给你彩礼。老实说,这一切,其实都是人之常情。大家都是把自己的孩子看得如珠似宝,而因此视对方的孩子为草芥,也是常有之事。

但,你与之共度一生的,不是“女方”,而是你“女友”――她怎么想?加名字可以,但是婚前加,还是婚后加;加了之后,是四个人共同存在,还是她也主张划掉你父母;嫁妆或者彩礼,我不知道你们俩的年纪,她难道毫无私蓄?

就是说,在这件事情中,也许更重要的是她的态度:她是否爱你,信任你。她当然也希望得到更多的保障,但同时,她是否考虑到了你的利益与感受?人类共有的贪婪,是否因为对爱人一刹那的“不忍”而略略改变?

这才是你需要了解和掌握的问题。

还是与她――你女友而非她父母,好好沟通吧,争取能取得一个双方都认同的平衡。毕竟,结婚就是掉井里了,只不过有些人是坐井看着一块圆圆的天而心满意足,有些却不幸掉进了腹蛇井。

而如果确实觉得无法认同,那我只能说,分手其实比离婚来得好。(虎莲)

买错了裙子就错着穿吧

走到今天离婚这个地步,我不知是对还是错。我跟他是在朋友的介绍下认识的。就因为朋友说他好,在拍拖时明知他不如他们说的好,也不适合我,我还是跟他结婚了。他从小就有病,他家人把他当宝一样供着,所以日常的很小一件事他都不会处理。他心情不好,还经常对我发脾气,我都是忍让着他。每次他有什么决定,无论我如何劝他,他就是不听。但他姐一句“不行”他就听了。就算他姐经常骂他,他还是什么都听他姐的。而且他姐出嫁了还带着孩子跟我们一起住,经常在他妈面前说三道四,煽风点火。所以他妈一会儿对我好,一会儿又不理不睬。

最气人的是,他一点都不尊重我的家人,到我亲戚家吃饭,饭碗还没收,他就喊着要走。但他亲戚来了,我一次不陪吃饭,他就说我搞得他们全家没面子,他们全家都生气了。我姐的女儿满月请他去,怎么请,他都不去,我一点都没生气。我对他都尽量让着,但好累。有一次,我生他的气,收拾衣服要回娘家,他见我收拾衣服,就喊:“走了以后就不要回来。”我就真的走了,到现在他都没找过我。我还能怎样呢?

今天我去法院提出离婚了。我都不知道走到今天是对是错。

我困惑的是:你到底为什么要和他结婚呢?你的结婚理由多么荒谬:“就因为朋友说他好,在拍拖时明知他不如他们说的好,也不适合我,我还是跟他结婚了。”假设,假设我买了一件很丑的裙子,我给朋友们的解释是:“就因为导购说它好,在试穿时明知它不如她说的好,也不适合我,我还是买了它。”你猜朋友们会给我什么样的评价?一场婚姻,不应该比一条裙子更昂贵、更珍重吗?

你糊里糊涂结了婚,现在你又糊里糊涂要离婚。你列出来的,都是些小事,比如他更听姐姐的,更尊重他的家人,这些连是非对错都谈不上。因为说不定他姐姐真比你明白事理、进退得宜。你闹着要回家,他就由你去,你们不像两个有意见的成年夫妻,反而像两个幼儿园小班的小朋友,闹别扭了,吵翻了,就宣布:“我不和你玩了,我不和你做朋友了。”过两天,你们自己忘了,又玩在一起了。

感觉上,你和你的老公,心智都尚未成熟。婚姻、责任、家庭、契约……这一切对你们来说,都是似是而非、会写但不知道意思的字眼。但,往好处想:过去的童养媳,不也就是从两小无猜一起成长的吗?

家庭养老优缺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养老金投资体制;投资渠道;风险规避;社会效益;理论框架;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9-0108-03

养老金是保证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顺利运行的重要物质保障,而养老保险制度朝多层次方向发展则是世界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趋势所向。尽管现阶段中国基本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未必需要太多借鉴国外较成熟的投资管理经验,但对养老金投资管理研究进行总结至少可以提炼出一般规律,以期对未来其他层次养老保险的制度设计和运作提供借鉴。

一、投资体制之争

许多文献都提到全球范围内养老金制度正从集中投资体制转到分散投资体制(私有化、多元化)。如果不进行改革,美国的养老金制度将在2012年收不抵支,并于2030年被耗尽,而通过提高税率、减少给付和对养老金进行私有化都能够解决制度偿付能力问题[1]。过高的养老金承诺导致了现收现付制养老金制度的偿付问题,以个人账户投资来替代诚然是一种备选方案;但向个人账户投资为本的制度转向时,参保人退休后的收入风险将因此急剧增大,甚至达到大部分富裕工业化国家能够承受的程度[2]。

值得注意的是,将积累下来的养老金投入并参与股票市场的分红必然需要花费一些固定成本,从而往往是那些高收入家庭倾向于进入股票市场,而低收入家庭则因而减少储蓄增加当期消费,这将使总体资本积累减少[3]。与更加集中的投资管理体制相比,这正是分散投资体制的弊端:不可能要求每个参保人都是投资专家,而亲自委托其他机构投资必然产生固定成本,这一固定成本因为无法形成规模效应显然要高于集中投资的固定成本,从而导致社会福利净损失。

二、投资渠道

有的实证研究将美国股票市场和债券作为投资的渠道进行讨论。养老金改革对国债和股票回报率的影响,主要通过将部分美国养老金投资转向信托股票市场并观察发生的变化,并揭示了回报率与社保信托基金的规模的关系,以及回报率与信托基金投资组合的关系[4]。这两组关系表明,如果养老金信托基金的规模减少,或者通过由国债向股票投资转化的方式,投资回报率都将提高。

期权也是养老金可以利用的金融衍生工具。Feldstein展示了在美国现有制度下,期权工具如何以一种新型衍生工具保障退休金给付水平。参保人可以通过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来有效地保本增值。通过风险中立的定价技术作者计算了这一金融工具的效用,并假定2/3的养老金由PAYG制度提供,发现将额外的3%收入存起来将极大地提高退休后的养老金水平,与现行水平比给付多了45%[5]。

养老金对外投资也是重要的投资渠道之一。有学者从加拿大现有制度规定入手,考察“对外国投资不得超过10%的资产”的规定。多元化投资理论认为,增加对外投资有可能增加投资绩效。结合国外市场的经验数据可以证明:加拿大养老金制度能因此显著增加投资回报率而不用招致额外风险[6]。Pink也考察了这一限制对加拿大互助基金投资绩效的影响,这些基金中有的受该限制影响,有的不受影响。结果表明,从股票市场指数看不受限制的基金绩效优于受限制的基金绩效,前者的终值也显著高于后者,这表明过低(10%)的对外投资比例无益于保障参保人的养老权益[7]。其他学者则通过引入回报率与社保信托基金的规模的关系,以及回报率与信托基金投资组合的关系这两个因素影响力大小的调整指数,对模型预测值进行进一步评估,发现将养老金投入股票市场并非万金油;美国人的转移支付有可能被转嫁到外汇持有者手中,这不是养老金入市后令人满意的影响[8]。

三、投资风险规避

有文章通过考察不同代人在部分积累制下的风险规避,得到以下三个结论。首先,如果退休后的收入风险规避比整个人生周期的风险规避更小,则年老一代在社会生产率出现较大变化时将承担更大的风险。其次,哪怕是人口增长出现大的停滞,年轻一代和年老一代的消费总是向相同的方向变化。这与完全积累的、无代际风险分担机制的分散投资体制正相反。最后,预期寿命的持续增长将导致年老一代和年轻一代较低的总消费(从而必然有着更短的消费周期),并使得年轻一代的须工作得更多。而多出来的储蓄、生产剩余等资源则被用于增加现在与未来的产出,使得未来几代的消费将更高[9]。

积累制改革可能会使得工作时参保人付出的牺牲,比起维持PAYG制度而不得不增加的税率要小得多。但积累制也有潜在缺陷,比如将退休者暴露于股票和债券回报率的不确定性风险之中。有实证研究以现收现付的给付承诺为基准,表明完全积累-确定缴费制之下退休者所得将少于此基准给付;而完全积累-确定缴费制对储蓄率的要求则小于未来支撑现收现付制度所需的税率。通过应用混合了PAYG和积累制,股票和债券市场的效益变化带来的投资风险降低了[10]。

四、投资的社会效益

影响投资绩效的因素有外生和内生之分。前者涉及经济周期变化、生育率、预期寿命等,并非投资管理制度改革能够影响的,比如人口红利这一外生变量对投资绩效的短期推动就不应该被高估。有学者提出应将婴儿潮对资本价格的影响分为长期和短期两种。短期内婴儿潮通过影响资本和投资增量来提高资本价格,但从长期来看婴儿潮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是不明显的[11]。

在分清短期和长期的影响后,还应该认识到养老金投资的财富增加功能并非第一要务,实现再分配职能、保障一生消费平滑等社会效益才是其应有之义。Abel通过一组效用函数试图解释股价溢出之谜(equity premium puzzle)[12]。这有助于理解为何只开放投资管理体制并不能完全解决养老金投资管理社会效益不足的问题:经济体的总资本积累减少,股价将因此上升,长此以往形成的恶性循环,本应缩小收入差距的养老保险制度,反而使高收入阶层通过股票市场参与社会发展分享的成果越来越多,而低收入阶层则分享得少甚至倾向于不通过股票市场参与,并在短期理性选择下忽略退休后的储蓄[3]。

制度内生因素对投资绩效的影响方面主要表现为消费平滑这一目标在某些情况下无法实现。有学者讨论了年轻一代和年老一代在内生增长因素下的风险规避,表明投资管理体制内生因素在某些情况下也会导致消费不平滑,影响制度的社会效益[9]。具体地说,就是如果年老风险的规避比整个人生周期的风险规避更小,则年老一代在社会生产率出现较大变化时将承担更大的风险,因此年轻一代并不总是比年老一代更能保证平滑的消费;此外,预期寿命的持续增长将导致年老一代和年轻一代较低的总消费(从而必然有着更短的消费周期),并使得年轻一代的须工作得更多,而多出来的储蓄、生产剩余等资源则被用于增加现在与未来的产出,使得未来几代的消费将更高。

也有学者基于储蓄、产出、资产和税收这些内生变量,研究了养老金通过信托资金或个人账户进行多样化投资时的个人风险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有限的多样化投资将微弱的增加回报率,并减少短期的预期投资回报率与股价,进而减少安全性高的投资而增加风险较大的投资,最终产生一个合理考虑了权重的社会福利效应。但是,对总投资、长期资本价值和年轻一代的储蓄效用则取决于对科技进步的设想,总投资和长期资产价值也有可能呈相反的变动方向[13]。

五、投资管理的分析框架

OLG无疑是分析养老金投资的重要理论框架[9]。此外,有的文章运用了由三道效用方程组成的效益函数来解释股权溢价这一支持分散化投资的重要投资绩效指标[12]。还有的文章则运用期权理论评估政府在公共养老金制度保证金上的成本[14]。

Feldstein提出了比较系统的分析框架提出的净社会收益模型[15],指出公共投资决策的成本收益分析中,既要考虑社会机会成本(SOC,如基金对其他公共事业的各种投资),又要考虑整个社会“时机偏好”(STP,对整个社会而言最优的实施时机)。该模型可用于决定是否实施某一公共项目、如何在互不兼容的项目中进行选择以及如何评估推迟部分或全部公共支出的合理性。这就使得分析范围比以往模型扩大了——是否采取措施,如何在不兼容项目中抉择,评估延迟项目的可能性;能够适用于更多的条件——预算限制不可知时和多种预算限制的抉择均可使用。此外,这个模型克服了以往分析框架的主观偏见——资本密集程度不同、寿命不同或投入产出的时间特征不同,将使得整个社会本应持中立对待的两个项目之间面临不同的评价标准。

也有学者提出私有化改革的分析框架。私有化改革如何影响家庭面临的风险、如何改变家庭行为以及分配效应如何?其他宏观经济问题:如何转制、对国民储蓄的影响、回报率比较?管理成本会否提高?这些问题为私有化改革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提供了分析的框架[16]。

六、结语

国外已有的研究已经非常丰富,但应该注意到的是对普适性理论的研究较少而基于经验数据的实证研究较多。这就提醒我们,在研究中国养老金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之时不能照搬照抄。投资体制方面,应该看到两种体制都各有优缺点:分散投资型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群体风险偏好多样化的需求,但集中投资型则可以显著降低低收入群体的投资成本,从而是一种更加适合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投资体制。投资渠道方面,不同的投资方式在养老金规模不同的情况下会有不同回报率,所以并不存在所谓最优的养老金投资渠道,而可能存在最优的资产组合。风险规避方面,应当承认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人、同一时期不同年龄组别的群体其风险偏好不同,但至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最终目标毕竟在于低于年老收入减少的风险而不应以收益率为由追求一生总收入最大化。投资的社会效益方面,尽管完善成熟的养老金投资体制不仅直接为养老保险制度提供了物质保障,在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体系下还可能为资本市场的稳定、有序和健康成长做出贡献,但也应当认识到前者才是首要的、本职的社会效益目标,而不应本末倒置将资本市场的发展寄希望于养老金入市,甚至把养老金入市当做“救市良方”。

无论是集中—分散投资体制之抉择,还是各种投资渠道的开拓,抑或风险规避技术的借鉴,这些都只是起着工具作用的技术,从而最终都要服务于规避年老风险、实现老有所养这一制度目标,都要与公平、正义和共享这一制度理念契合。具体而言,微观上要注意借鉴对象采取了什么样的金融市场样本数据,而这样的数据对中国至少在规模上是否相称。宏观上还要注意进行养老金投资管理体制顶层设计时,应当充分遵循普适的社会保障规律、投资规律和公共政策规律,充分考虑一国之国情和历史发展进程,而不是将不同学科范畴、不同国别和不同层次的经验进行机械的叠加。总之,在包括养老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研究中,如果没有国际视野的宽度则不可能全面总结社会保障制度运行的一般规律,但如果没有历史视野的长度也不可能将制度目标和一国具体国情、发展进程更好地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Mitchell,O.S.and S.P.Zeldes.Social Security Privatization:A Structure for Analysis[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6,86(2).

[2]Burtless,G.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Risk of Individual Account Pensions? Evidence from Industrial Countries[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3,93(2).

[3]Abel,A.B.The Effects of Investing Social Security Funds in the Stock Market When Fixed Costs Prevent Some Households from Holding Stocks[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1,91(1).

[4]Elder, E. and L. Holland.Implications of Social Security Reform on Interest Rates: Theory and Evidence[J].The Journal of Risk and Insurance,2002,69(2).

[5]Feldstein,M.and E.Ranguelova.Accumulated Pension Collars: A Market Approach to Reducing the Risk of Investment-Based Social Security Reform[J].Tax Policy and the Economy,2001,(15).

[6]Michas,N.A.Pension Funds: More Diversification.[J].Canadian Public Policy/Analyse de Politiques,1984,10(1).

[7]Pink,G.H.Government Restriction on Foreign Investment by Pension Funds: An Empirical Evaluation[J].Canadian Public Policy/Analyse de Politiques,1989,15(3).

[8]Elder,E.and L.Holland.Implications of Social Security Reform on Interest Rates: Theory and Evidence[J].The Journal of Risk and Insurance,2002,69(2).

[9]Bovenberg, L.,H.Uhlig,et al.Pension Systems and the Allocati-

on of Macroeconomic Risk [with Comments[C].NBER Internat-

ional Seminar on Macroeconomics,2006:241-344.

[10]Feldstein,M.and E.Ranguelova.Individual Risk in an Inves-

tment-Based Social Security System[J].The American Econ-

omic Review,2001,91(4).

[11]Abel,A.B.The Effects of a Baby Boom on Stock Prices and Ca-

pital Accumul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Social Security[J]. Econometrica,2003,71(2).

[12]Abel,A.B.Asset Prices under Habit Formation and Catching up with the Joneses[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0,80(2).

[13]Diamond,P.and J.Geanakoplos.Social Security Investment in

Equities[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3,93(4).

[14]Smetters,K.The Equivalence between State Contingent Tax Po-

licy and Options and Forwards: An Application to Investing the Social Security Trust Fund in Equities[J].The Journal of Risk and Insurance,2000,67(3).

家庭养老优缺点范文第6篇

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法在税率设计上采用了超额累进税率和比率税率两种形式。在超额累进税率中,工资薪金所得实行3%-45%的七级超额累进税率,最高边际税率达到了45%。这样的税率设计会造成一些负面影响:一是税率级数过多、过于繁杂,计算难度较大;二是税率级数过多,会使纳税人为了降低边际税率级次而有意隐瞒各项所得;三是在现行税收制度和税收征管水平下,真正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正是处于中下收入水平的工薪阶层,个人所得税的主要来源正是他们的工资薪金所得,如此会背离收入调节的公平性。

现行的个人所得税是以个人作为纳税单位,没有考虑家庭因素。即使两个自然人的收入相同,包括金额和类型相同,就会缴纳相同的税额。但是没有考虑这两个人为之而付出的成本费用不同,两个家庭成员人数不同,生活开支不同,教育支出不同,医疗支出不同,是否需要赡养老人等等不同,按照同种扣除额、扣除率计算税额就会造成税负不公。如今看来,上述弊端的存在,对实现“缩小贫富差距、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是有影响,因此对于现行个人所得税进行改革是十分必要的。

二、个人所得税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一)选择分类综合税制模式

纯粹的分类税制与综合税制方式,各有优缺点。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混合税制。我国可以先实行分类综合课征模式,采取按年征收和按此征收相结合的方式。对于连续性、劳务性的所得,采用超额累进税率,实行综合征收,按年计算,按月预缴,年末汇算清算。对于偶然性、资本性的所得,继续按现行的分类方式征收,采用比例税率,按次计算,代扣代缴,年末不再汇算。

(二)合理调整税率

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有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两种,种类多、档次多,不利税收征管。在设计个人所得税的税率时,应考虑“少级次、低税率”的原则。首先,在实行分类综合所得税制的模式下,对综合所得征税考虑实行5%、10%、15%、20%、30%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通过税率调整,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加大对高收入者的调节,缩小收入差距。其次,考虑通货膨胀、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等因素,改变现有固定费用扣除方法,设计灵活的税制要素。如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将费用扣除标准每年随物价指数进行调整,允许各地区根据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相应确定各税目的减除费用标准和税率,并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备案,这样既可以更好地符合各地实际状况,也有利于调节个人收入水平。另外,可以根据客观需要,综合考虑家庭人口、住房、教育、医疗、保险等因素,适当增加一些扣除项目,使费用扣除更接近纳税人的实际生活开支。

(三)以家庭为纳税主体单位

从个税的国际经验看,个税按家庭年收入计征,充分考虑了家庭的实际收入和负担的家庭人口数,比较符合科学发展观。由于个人的家庭人数不同、劳动力多少和收入高低不同、家庭费用项目和开支多少不同,以“家庭”为纳税主体单位征收个人所得税比以“个人”为纳税主体单位征收个人所得税,更能体现纳税能力确定税收负担的公平原则。具体可以采用个人独立申报和夫妻联合申报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家庭扣除标准。

(四)切实加强税收征管

我国目前实行了纳税编号制度,但是纳税人的纳税编号只在办理纳税事宜时有效,而对其他办理事项,如银行业务办理、房屋贷款业务办理等则没有法律效力,而且税务机关、银行、社保、教育、医疗等机构的信息没能实现共享。因此,我们应该借鉴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做法,给所有的公民建立个人税号,与储蓄存款实名制对接个人税号完整记录所有个人信息、个人交易行为和信用状况等,做到个人收入申报、信用消费、财产登记等全过程监控。

(五)完善征税的社会环境

现阶段,我国税收征管手段还不够先进,对个人所得税实行源泉扣缴和个人申报的方式。完善征税的社会环境,首先做好税收宣传的长效机制,增强纳税人的纳税意识。源泉扣缴应该充分利用扣缴义务人在扣缴税方面的优势,规范扣缴义务人扣缴税款和申报的程序。个人申报需要加强纳税人的纳税意识,同时加强社会的各项保障制度建设,让纳税人切实感受到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其次大力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实现纳税业务专业化。大力推进个人银行卡结算制度,逐步减少现金交易。

三、个人所得税改革的难点

家庭养老优缺点范文第7篇

(1.云南大学 国际关系研究院,云南 昆明 650500;2.南京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摘 要:西方福利制度最先起于英国,为了应对经济危机造成的巨大损害,英国建立了“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制度,并且日益完善。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很不完善,因此,借鉴英国的福利制度,分析其优缺点并加以改造利用,可为健全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切实可行的对策,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与发展。

关键词 :英国;福利制度;社会保障;对策

中图分类号:D5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7-0073-02

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起步晚,经过近来年来的持续努力,虽然进展迅速,但无需讳言,还很不完善,借鉴国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经验,是不断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举措。英国是西方福利制度的发源地,为了应对经济危机造成的巨大损害,英国建立了“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制度,并且日益完善。因此,借鉴英国的福利制度,分析其优缺点并加以改造利用,为健全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切实可行的对策,以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

一、英国福利制度的演进与改革

欧洲早期的福利救济多是由教会提供,而且福利也是作为一种富人对弱者的帮助形式体现的。到1946年,社会福利发生了巨大变化,英国的福利制度最终确立。1946年的英格兰议会通过《国民保险》和《国民医疗保健》,以此为起点,完善的社会福利体系得以建立。福利成为社会全体成员的制度,并且成为一种浪潮在欧洲国家推行开来[1]。

一战后,英国经济有所发展,但紧接着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英国经济进入萧条期。工人不断失业,贫困人口急剧增加,人们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出现了大规模的罢工潮,社会矛盾不断激化。在这种形势下,传统的自由经济思想已不能满足现实的需求,因此,凯恩斯主义应运而生。凯恩斯主义是经济危机的产物,他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主张主要是从挽救资本主义角度出发的,但他有效地论证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必要性和具体的技术手段,这对实行社会福利是至关重要的,好比为三条腿的凳子提供了一条腿,使社会福利能够稳固地建立起来[2]。由此可见,凯恩斯主义否定了资本主义经济有效自我调节的机制,为国家干预经济、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对于战后重建的问题,英国政府提出了维持充分就业、认真执行国民卫生保险和社会保险等主张,主要展开了以下工作:第一,解决失业问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失业成为妨碍工人获得保障的重要原因,英国政府通过加强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在苏格兰、威尔士等地创建了许多现代化工业用以创造就业机会,减少失业率。第二,医疗卫生。1946年5月,英国议会通过了《国民医疗保健法》,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全面的免费医疗服务。第三,英国“公共福利”型的经济系统核心内容是社会保障。1946年,英国议会先后通过了《工业伤害法》和《国民保险法》等一系列法律。其中《国民保险法》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社会立法方面最为重要的一项,要求凡是英国公民一律投保,并且按照不同的投保类别来领取工业伤残、家庭、妇产、疾病、失业等补助。于1948年通过了《国民补助法》,主要用以救助没有资格领取国民保险并处于特殊状况下的群体,这是对《国民保险法》的重要补充。1948年英国又颁布了《儿童保障法》,对那些被抛弃的孩子提供安全、健康保障服务,后来其服务对象又逐渐扩大到了精神失常者、丧失生活能力者、老人等特殊群体。第四,住房和教育也是社会福利中重要的方面。英国政府在基本克服劳动力和原材料欠缺等一系列困难条件下,于1945—1951年间为人民提供住房90.2万套,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战后住房短缺的困境。在教育方面,政府基本上执行1944年颁布的《教育法》规定,在全国范围普及中等教育。经过长期的完善和发展,英国终于建立了一个全面、系统的福利体系,这就是以社会保障为主体,包括医疗卫生服务、充分就业、住房、教育在内的国家福利制度。

二、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虽然已初步建成,但是水平十分有限,问题也比较繁杂,表现在多个方面:第一,覆盖范围小、保障水平低。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要覆盖全体公民,并且不同形式社会保障的财政支出也需要均衡。然而在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在居民社会保障支出中占大头,并且呈逐年递增的趋势,而其他三项在社会保障支出总量中所占比重偏少[3]。第二,管理体制不完善。我国目前一直存在城乡间户口流动不畅通的难题,并且,社会保障也存在着便携性不佳问题, 例如,许多参加社保的农民工不能携带它在全国范围自由流动, 从而妨碍了劳动力在全国的流动。管理不协调,部门间“各自为政”也是目前我国社会保障体制长期存在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行政管理的主体众多,责任不明确,产生了如下问题:(1)社会保险的责任者标准不一,造成企业负担轻重不一;(2)“多龙治水”对部分保障项目的出台、实施以及执行产生了不良影响;(3)管理部门机构设立重叠、社会保险管理成本的过高,效率低下;(4)社会保险资金经过在各个环节的克扣,运营效率低[4]。第三,法律体系不健全。过去的社会保障工作完全靠行政法规、决定、文件、命令等方式进行规范,这就在实际工作中产生了极大的弊端,导致社会保障工作执行的随意性,并且缺乏强制性和连续性,这些问题均不利于维护人们社会保障权利,阻碍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第四,资金和监管不到位。在社会保障金方面,既存在国家投资较少的问题,也存在着在社会、企业方面的筹措不到位问题。与此同时,社会保障金的监管更是一大难题,我们没有一个统一有力的机构来监督管理社会保障金的使用,这点也给投资者留下心理隐患,从而更加大了资金筹措的困难[5]。

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社会保障的成效,那么怎样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纵观历史,英国的福利制度值得我们学习、借鉴[5]。

三、英国福利制度对健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借鉴价值

第一,加强社会保障方面的立法工作,这是做好社会保障工作的基础。在法治社会,保证社会有序运行的第一步就是完密的立法保障。要从根源上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首先必须使其有法可依,建立细致的法律制度。同时,在执行上也要有法必依。做到这两点就要求我国必须要加大监管力度,指定相关部门进行监管,并且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第二,加大教育投资。西方发达国家对于教育事业的投资远远高于我国,从国家的长远发展来看,只有全民素质的普遍提高才能保障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但是,我国人民的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高新技术人员短缺,因此,提高全民的受教育水平不仅有助于国家的发展,也有利于解决失业问题。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分析,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反过来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巨大的反作用,因此,一国人民素质的提高必定对经济的进步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提高全民素质一方面会降低不必要的社会冲突,另一方面,全民素质的提高对于劳动效率的提升也有不可言喻的意义。第三,努力缩小贫富差距。贫富差距是我国最尖锐最突出的社会问题,最近几年的数据统计都表明我国的收入差距已经到了危险的程度,这不仅增强了社会的不稳定性,对社会保障制度的顺利实施也是一大阻碍。要想社会保障制度实施起来更加简易,最大限度地缩小收入差距是首要选择。解决贫富差距的最佳法宝是增加就业机会。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发展经济,创造就业岗位。另一方面,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是我国目前社会保障中所占比例较多的两项,但是两者的水平和覆盖面积仍然太有限,我们要不断扩大覆盖面。第四,要切实解决人民所关心的住房问题。中国“居者有其屋”的观念很重,一时间根本无法改变,因此对于中国人而言住房带来的安全感是其他任何东西都无法取代的。目前的高房价给大部分中国人都加重了负担,包括身体和心理上的,因而住房问题是必须解决的。一方面,要加强对房价的控制,打击哄抬房价的行为,调控市场,增加经济适用房的建设比例;另一方面,出台相应政策对购房进行调控,包括对于第一套住房的补贴和通过税务手段对第二套以上的住房的限制购买。

西方的福利制度固然能给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带来很多借鉴意义,但是,西方福利制度本身也有自己的缺陷。从根本上讲,这种缺陷是与资本主义国家性质息息相关的,也是无法完全克服的[7]。另一方面,这种缺陷在某种程度上是源于社会制度的缺陷,是可以在一定程度改善的。比如减轻政府对社会保障的财政负担,加入市场的参与,增大企业的投资比例,这不仅有利于刺激劳动力质量的提高,也有利于增强经济活力。除了借鉴西方制度的优势点,结合我国自身特色,发展自己的社会保障体系才是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何雪梅.成就与危机:英国福利制度的演变[D].四川大学,2002.

〔2〕徐延辉.福利国家运行的经济社会学分析[J].社会主义研究,2005,(1):88-90.

〔3〕杨英法.构建和谐社会在城乡接合部面临的难题及其破解[J].中国市场,2008,(31):88-91.

〔4〕徐佳.浅析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经济与管理评论,2007,(2):53-56.

〔5〕赵秦莲,杜振汉.社会公平与维护弱势群体利益[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6,(1):33-37.

〔6〕穆怀中.社会保障国际比较[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

家庭养老优缺点范文第8篇

德育教育是小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个人思想品质和思想道德认识水平都大有裨益。在小学阶段,通过德育教师正确的教学引导,能够保证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也有助于良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低年级学生因为年纪尚小,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及辨别是非的能力皆处于发展阶段,并不成熟,对社会上的善恶分辨能力较弱,因此,需要教师引导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念,因此,教师需要采取各种方式来加强德育工作的进行。

一、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资源,构建和谐的德育课堂

教育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就是课堂资源,因此挖掘教材中的德育资源是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资源的重要任务。既要着重在课堂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又要充分发挥其他学科的丰富的德育资源,如语文、品德和社会、综合实践等学科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人文学科优势,在同教学目标相结合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其他的一些学科如数学、音乐、美术、体育,也可以结合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和顽强拼搏精神的教育,有利于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形成,又有助于学生科学的思考能力的形成,还能磨练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

除了对不同学科的品德教育的渗透,教师还应该有效地利用不同的多媒体技术,以使学生能直接快速的获得信息资料。这主要是基于小学生的理解力较薄弱但想象丰富的特点,教师应该灵活运用现代技术,采取灵活的教学手段。Flas、PPT课件以及有教育意义的电影等,都是可以充分利用的品德教育道具。可以从网络上下载相关资料来为学生提供丰富全面的学习资料。通过这些方式,可以很快地抓住他们的注意力,在观看这些多媒体资源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中去,迅速抓取到正确的品德教育资源,以使德育教育避免死板的教条主义,更生动具体有助于理解。

除此之外,在课堂中,老师还可以通过对身边学生的优秀事迹进行表彰,来为大家树立正确的目标榜样。这样,能够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优秀学生会继续发扬好的品质,多做好事。同时,又能激励其他学生向这些榜样们学习,使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二、学校德育教育要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品德形成。因此,德育教育应该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在家长的配合下,使思想品德教育贯彻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方面,学校需要及时通家长沟通交流,使家长了解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也了解到自己子女在学校的品德表现情况。这样,才能实现学校和家长的互动,提高家长的教育责任感,为提高学生德育水平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学校需要定期组织家长和学生一起参加教育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家长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孩子,发现孩子的优缺点。可以定期组织家长开放日,让学生家长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以让家长切实体会到教育活动中孩子的品德需要改进的地方,认识到品德教育的重大作用和意义。

同时,学校也要向家长贯彻学校的德育目标和德育方针,使家长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和规范化管理。也让家长可以吸取到学校教育制度的精华,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以正确的德育培养方向为指导,采用正确的管理方式,做到家长和学校共同参与,共同研究探讨切实可行的德育教育方法。只有学校和家长积极沟通交流,才能为学生形成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使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形成新的互动模式,从而将德育教育落到实处。

三、加强综合实践活动

进行德育教育,单纯地靠外界的说服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学校还要不断地开拓创新,努力寻找德育的新方法,让大家在实践活动中提高道德修养。只有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才能让学生们真正领会到品德教育带来的益处。小学生的生活环境比较简单,而他们却憧憬比较丰富多彩的生活,希望能更多的同这个社会和大自然接触,因此,学校老师应该多安排适当的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满足孩子们的意愿;另一方面,可以把品德教育渗透到实实在在的社会实践活动中。

学校应该定期地组织安排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如带领学生去养老院探望老年人,亲手制作一些小礼物送给他们,这样既可以给老年人带来温暖,又能让学生们在同老年人的接触中得到思想品德的提升。再就是带领大家到大自然中,进行环境观察记录活动。让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切身体会到乱扔垃圾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从而学生们会自然而然地形成正确的环境保护观念。还还可以组织学生到农田去劳动,这样既可以让他们体验丰收的喜悦,又能让他们认识到劳动果实的得来不易,从而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节约粮食的好习惯。类似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为孩子们提供了非常好的身临其中的体验经历,而且能提高学生独立动手能力和吃苦耐劳能力。

四、结语

作为小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以满足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从过去的强制性说教,慢慢转变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人性化教育。小学生德育工作的完善不能仅仅依靠学校单方面的努力,还需要其他方面的共同参与。在充分利用学校教学资源的基础上,积极地做好学校和家长的沟通交流工作。让家长真正意识到学生的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家长同学校联起手来,一起监督孩子德育工作的进行。在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品德教育环境。与此同时,也要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社会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并从中提升孩子们的综合素质,加强他们的品德素养。

参考文献:

[1]丁宝宏,傅氏仁.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管理\[J\].江海纵横,1997,(06).

\[2\]李鑫峰.德育是一切教育的永恒主题\[J\].徐特立研究,2003,(04).

\[3\]陈宏.转变教育观念,是德育工作和管理工作的灵魂\[J\].德阳教育学院学报,2001,(S3).

\[4\]王呈祥.浅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及学校德育建设\[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