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粮食安全报告

粮食安全报告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粮食安全报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粮食安全报告范文第1篇

为了全面落实粮食安全生产,切实保障粮食安全,我镇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不断巩固和提高全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落实地方粮食储备。根据射粮安办发〔2019〕6号《关于开展2019年度射洪县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考核工作的通知》要求,进行自查,考核分100分,自评得分96.5分。现将2019年度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工作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领导,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

镇党政领导高度重视粮食安全生产工作,年初对粮食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该工作由镇长亲自主抓,分管农业副镇长具体抓粮食安全生产工作,由农业服务中心负责落实相关日常工作,与各村(居)委会签订了《助农增收目标责任书》,分解全镇目标任务,把计划任务分解到了各村(居)委会,及时做好粮油种植布局,将粮食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到全镇各村组。

(二)立足基础,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为实现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对全镇的耕地和农田以及耕种情况进行了摸底,全面完成两区划定工作。镇农技人员结合日常工作对群众的耕种技术和种子使用进行全面指导,全面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结合水利项目建设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对我镇去年遭受水毁的农田进行修复复垦,极大的稳定了粮食种植面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完成支斗毛渠掏淤60余公里,整治山坪塘10口,新建蓄水池4口。近年来,全镇已经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1万余亩的建设任务。通过项目实施,建成一批灌溉水源稳定、田间设施完善、规模化、集中连片的高产稳产粮田。大规模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土地利用率,充分挖掘粮食增产潜力,增加粮食产量。

(三)强化质量保证,确保粮食生产安全无公害

我镇十分注重粮食生产的安全性,加大对耕地污染的防范力度和销售渠道监管。全体镇干部在包村下组工作中,积极开展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加强食品生产安全性的引导,引导群众要充分利用有机肥,稳定和减少农药的使用,切实做到量上负增长,质上有保障。镇政府加强与县直相关部门合作,大力提升粮食质检能力建设。以农业服务中心为主力,联合相关部门不断加强粮食生产指导、重大技术推广、环境监测治理、统计信息服务、行政执法和监督检查、质量安全监管、农业投入品监管等方面的工作力度。

(四)增强储备,保障市场粮食供应

指导国有粮食企业带头执行国家粮食宏观调控政策,因地制宜、因企制宜,采取多种方式开展收购经营,扩展粮源。并引导其他社会主体理性入市收购,合理定价,既要积极入市收购农民手中余粮,又要防范经营风险,做到不抬价、不抢购、企业不囤积、秩序不混乱。积极培育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社会化服务力度,服务面积达万亩以上,对其用于晾晒、烘干、仓储、加工等配套设施用地给予支持。支持土地股份合作社和“土地托管”合作社发展多种形式粮食适度规模经营;

加大力度培育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市场主体。

(五)落实惠农政策,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一是广泛宣传,让粮食补贴政策家喻户晓,让广大农民掌握政策,配合发放工作。二是坚持综合补贴原则,扎实开展粮食种植面积的核实工作,严格把关,做到不多报,不漏报,使广大种粮农户都能足额享受党和政府的惠农政策。通过一卡通系统及时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完成99%以上。全年开展农业技术培训会30余次,发放技术资料800余份,发送技术短信500余条,培训农民800余人次,极大的提高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六)形成合力,落实粮食安全保障措施

一是落实耕地占补平衡。落实建设占用耕地“先补后占、占补平衡”制度,补充耕地面积和质量均达到各类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面积和质量。根据“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要求,通过严格项目立项选址,提高规划设计标准,加强工程实施监管,提高财政奖补政策等措施,切实提高垦造水田标准和质量。二是加强粮食市场监管。加强粮食监测预警,健全粮食生产、流通、加工和消费调查统计体系,督促各类涉粮企业认真执行国家粮食流通统计制度有关规定。坚决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粮价、以次充好、掺杂使假、计量作弊等扰乱粮食市场秩序的行为。加强粮食流通监督检查队伍建设,提高执法素质和能力。三是加强舆论宣传。围绕建立健全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工作措施等内容,制定宣传方案,采取了多种形式做好宣传工作。加强了爱粮节粮文化建设,深入开展爱粮节粮宣传教育,大力普及营养健康知识,引导全镇居民养成讲健康、讲节约的粮食消费习惯,形成厉行节粮的社会风尚,制止粮食浪费行为。我镇的粮食生产和销售市场稳定,未发生因粮油生产、销售、消费的事件。

二、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粮食面积产量保持稳定。全镇2019年粮食面积与上一年粮食面积基本持平,粮食产量与上一年粮食产量基本持平。确保了粮食生产能力基础不下降,能力不减弱。

(二)生产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全镇通过广泛宣传动员,通过项目支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2019年发展种粮大户16户,达到面积约3300余亩。通过种粮大户的示范带动,以及技术的指导,全镇减少撂荒地200余亩,新发展农民专合社和家庭农场都在1家以上,新培育合格职业农民1个以上。

(三)土地流转规模质量提升。全镇以瓮城、浸水垭等村为核心,大力推进优质粮油基地建设,土地流转规模日益扩大,全镇实现土地流转1.5万余亩,其中:2019年新增200余亩,深入开展“大棚房”清理,严格控制土地非农化经营,集约化经营程度不断提高。

(四)农事服务能力日趋增强。青岗村充分发挥产业周转金的带动作用,再加上村集体现有农机具等资产,与青岗山种植合作社合股建立农事服务超市连锁店,村集体委托合作社全权经营和管理,实行收益分成。今年,农事服务超市服务粮油面积达到1万余亩,合作社流转自营面积500余亩。

三、存在主要问题及原因

我镇粮食行政首长负责制各项工作虽然落实到位,取得较好成绩,但清醒认识到我镇粮食工作与上级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主要表现在:一是产业结构调整和稳定粮食生产冲突性仍然存在,稳定粮食生产面积压力较大,;二是粮食价格没有完全体现其价值,种粮成本高,种粮优越性未充分体现,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市场对粮食生产的正导向不明显:三是外出务工人员多,缺少年轻力壮的劳动力,技术推广上有难度。

四、整改措施

我镇将进一步强化粮食行政首长负责制工作推进,全面抓好粮食生产工作,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重点抓好以下几个

方面:

一是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落实各村各部门职责,齐抓共管,加大考核督查力度,切实把粮食行政首长负责工作抓好。

二是加大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力度,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加快高稳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现代农业科技推广步伐,不断提高粮食生产综合能力。

三是不折不扣地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等惠农强农政策,努力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粮食安全报告范文第2篇

据了解,《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社会责任报告2005-2009》主要阐述了中储粮总公司作为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在2005-2009年间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服务宏观调控、维护农民利益,在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绩效,同时也适当报告公司2000年以来的工作成果。

报告从六大方面全面披露了中储粮总公司的社会责任实践状况。首先是维护粮食安全责任,该部分主要介绍了中储粮的垂直管理体系、强化粮食管理、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维护粮食安全新举措和为国家制定粮食政策提供信息支持五大板块。

其次是支持三农发展责任,主要包含执行惠农政策,保障农民利益;推进农业产业化,保障种粮经济效益;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满足偏远和非主产区农民卖粮需要三大板块。

第三是促进粮食流通责任,主要包含提高流通效率,构建流通新格局;保障流通顺畅,服务产业链伙伴;延伸粮食产业链,满足消费者需求三大板块。

第四是强化稳健经营责任,主要包含完善经营模式、加强内部管理、推进信息化建设、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四大板块。

第五是践行节约环保责任,主要包含绿色储粮、节能减排、节约用地、倡导绿色种植销售、绿色办公五大板块。

第六是建设和谐社会责任,主要包含建立和谐劳动关系、追求共同发展、共建和谐社区三大板块。

粮食安全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粮食 数量 质量 卫生 安全 措施

中图分类号:S18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5-0266-03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introduces the meaning of "food security",Emphatically from the two aspects discuss the number of food safety and quality and safety measures to protect the safety of food.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food quantity measures include :Food crops production, food storage, food consumption, grain supply emergency security system establishment and perfect, the improvement of the food market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market order, etc ;Ensure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measures include: cultivation of grain production, management of after harvest of grain, grain purchase inventory, food storage, food sales, dispatch, food processing, food consumption of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Key words]Food The number of The quality of Health Security Measures

前言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说明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我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对粮食生产和供给始终是党和政府关注的头等大事。十余年来,我国粮食生产能力和水平持续提升,粮食产量实现了“十二连增”,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由于汽车尾气、工业废气污染等导致的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已使我国的粮食安全面临最大挑战,因此如何确保粮食安全,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一大问题。

粮食安全事关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社会经济发展与和谐稳定,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和保障【1】。《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省长负责制的若干意见》等法规和相关文件,明确了中央和地方政府要积极采取必要措施,保障粮食安全。

联合国粮农组织对粮食安全的定义是“保证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能够得到未来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其包括三个具体内容:一是确保生产足够数量的粮食;二是最大限度地稳定粮食供应;三是确保所有需要粮食的人都能获得粮食。

通俗理解粮食安全包括两层涵义,即粮食数量安全和粮食质量安全。在我国,粮食数量安全可理解为:一是要保证粮食产量满足食用、饲用等需要,二是确保粮食市场供应平稳,三是消费者能够买到自己所需的粮食品种;粮食质量安全可理解为:粮食质量符合国家粮食质量标准、储存品质标准和食品卫生安全标准及有关规定等,确保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1 保障粮食数量安全的措施

2016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在资源环境约束趋紧背景下,如何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论述,明确提出了今后如何确保粮食数量安全。

1.1 粮食种植生产环节措施

一要加强耕地保护,保证我市要足够的耕地面积,保住基本农田不被侵占,确保耕地这条红线不被突破,确保粮食稳产增产,这是保障粮食数量安全的根本;二是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有条件的地区要多打深井、兴修水库,实现农田灌溉,解决农民靠天吃饭的问题,尽量减少我市因干旱造成的粮食减产;三是认真调查统计我市主要粮食品种的需求量,指导农民调整种植机构,以便使主要粮食品种的产量满足需求;四是大力支持我市农科院和种子公司等单位积极研发、培育和推广“高产、优质、高抗”的粮油种子品种,大力推广农民种植,达到粮食高产稳产的目的;五是积极提倡粮食作物科学间种和轮作,尽量提高我市粮食总产量;六是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山坡地要修梯田,防治水土流失,低洼地要修排水沟,防治洪涝,降低我市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粮食产量的减产;七是研发推广高效的化学肥料,积极推广使用高效无害的农家肥,促进粮食增产;八是对种粮者实行经济补偿,做到补贴到位、多种多补、多种多收,这样有利提高农民及其他种粮者种粮的积极性。

1.2 粮食储存环节措施

一是适度增加地方粮食储备数量;二是调整地方储备粮的品种及数量结构;三是辖区内各类性质的粮食经营企业,要积极采用科学储粮新技术,减少粮食保管损耗,防止粮食质量劣变造成数量损失;四是粮食科技工作者,要经常深入农户指导农民采取有利于粮食干燥降水、减少老鼠为害、减少粮食霉变、减少储粮害虫为害的科学保粮方式,以降低农户储粮损失;四是实行粮食经营者保证粮食最低库存制度,确保粮食库存充足。

1.3 粮食加工环节的保障措施

政府要在大力扶持粮食加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同时,积极引导中小型粮食加工企业通过改造设备、改进工艺等措施来提高产量,确保企业生产出质量合格、数量足的成品粮油。

1.4 粮食消费入口环节措施

市农委、教育局、科技局、市广播电台电视台等部门要积极开展“爱粮节粮,健康消费”为主题的爱粮节粮宣传活动,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的文件精神,围绕消费环节促进节粮减损,深入推进粮食科普宣传活动,以提高人民群众节粮减损的自觉性,同时普及膳食平衡、合理营养、科学消费等理念和知识,引导消费者树立节俭养德意识、营养健康意识,真正做到不浪费一粒粮食【2】。

1.5 食应急供应保障体系的建立

根据国务院《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关于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省长负责制的若干意见》要求,为确保我市在遭受严重自然灾害或紧急状态时的粮食供应,应建立和完善粮食供应应急保障体系。

为满足粮食应急供应保障工作的需要,我市要建立以市县(区)所在地为重点、网点遍布全市乡(镇)布局合理的粮食应急供应保障网络体系,真正做到粮食应急供应网点无盲区全覆盖,确保严重自然灾害或紧急状态时的粮食供应,国有粮食企业应在粮食流通中发挥主渠道作用,带头执行国家粮食政策【3】。

1.6 粮食市场经营体系的完善与市场新秩序的的建立

《粮食流通管理条例》明确指出,要鼓励多种所有制市场主体从事粮食经营活动,因此应积极培育种粮农民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粮食经纪人等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市县农委(粮食局)、工商局等部门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对粮食市场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规范经营的粮食市场经营体系,坚决打击无证经营、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一切扰乱粮食市场经营秩序的行为,努力建立繁荣有序的粮食市场新秩序【4】。

1.7 建立粮食监测预警系统

在深入认真调查分析我市粮食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现状的基础上,建立我市粮食安全预警系统,责任单位和部门要及时监测并上报我市粮食产供销各环节的粮食安全状况,让政府及时准确掌握粮食安全现状和动态,当我市粮食生产、流通【5】、消费等环节存在粮食不安全隐患时,为市政府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信息。为此应做好以下工作:

1.7.1确定重点监测的粮食种类

在我市,主要种植粮食作物有玉米、水稻、花生、大豆等;消费环节主要有玉米及其制品、大米、小麦粉、花生、大豆、大豆油等粮油品种。综合考虑,我市应将玉米、稻谷、大米、小麦粉、大豆油等粮油品种做为重点监测对象。

1.7.2 确定粮食安全监测预警指标

从确保粮食数量安全的角度讲,监测预警指标应包括能够反映粮食生产安全的数量指标(全市平年粮食总产量)、能够反映粮食流通安全的数量指标(全市平年粮食商品流通总量)、能够反映粮食消费安全的数量指标(本地区社会粮食总需求量)。

1.7.3 确定可靠的信息来源

我市粮食安全监测预警信息主要来源不外乎这几方面:一是来源国家统计局、国家粮食局、商务部等国家层面的信息,二是来源省农委、省统计局等省级层面的信息,三是来源市县农委(粮食局)、统计局等的信息,四是来源国际粮食市场的信息,有关责任单位和部门部门要及时准确收集并上报这些信息。

2 保障粮食质量安全的措施

2016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快完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到2020年农兽药残留限量指标基本与国际食品法典标准接轨;加强产地环境保护和源头治理,实行严格的农业投入品使用管理制度;加快健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联共享的信息平台,加强标准体系建设,健全风险监测评估和检验检测体系;落实生产经营主体责任,严惩各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强化食品安全责任制,把保障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作为衡量党政领导班子政绩的重要考核指标,这些充分说明了粮食质量安全的重要性。

2.1 粮食种植生产环节措施

一是市环保局要加强对辖区内的“工业三废”治理工作,杜绝或减少“工业三废”对耕地、水资源、空气的污染,降低粮食作物在田间生长过程中受污染程度,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机构要会同环境保护监测部门,根据环保部门的监测结果结合每年秋季国家粮食局组织开展的国家级粮食质量卫生安全监测结果,确定本辖区内的污染地域;二是市农科院和种子管理公司要积极培育和引进推广种植对田间真菌毒素(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等)具有较高抗性的粮食品种,以减少粮食作物在田间生长过程中遭受田间真菌毒素的污染【6】;三是加强农业转基因技术研发和监管,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慎重推广转基因粮油品种;四是有关部门培育推广种植对农作物病虫害有较高抗性的品种,以降低农药的使用量;五是大力开发推广使用高效低残留的农药品种,减少农药残留对粮食的污染;六是推广使用高效农家肥、高效低毒的复合肥,降低粮食田间污染。

2.2 粮食收获后待售环节措施

粮食成熟收获后,一要积极采取科学有效的干燥降水措施,尽快将粮食水分降到安全水分,以减少真菌毒素的感染【7】;二在进行粮食脱粒时,要尽量采取选棒(穗)脱粒,即将生霉粒含量较多的粮食棒(穗)挑选出来,然后单独脱粒,单独存放;三是有条件的种粮户要采用真菌毒素快速检测仪对脱粒后的粮食进行检测,经检测真菌毒素超标的粮食单独储存,定向销售。

2.3 粮食收购入库环节措施

粮食企业要对收购入库的粮食的质量卫生安全指标进行批次检验(重金属、真菌毒素、农药残留等可采用相应的快速检测仪进行检测),经检验合格才能入库;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机构要对企业收购入库的粮食卫生安全指标进行监测,对监测结果不合格的粮食批次要责令企业单独保存、督促企业积极整理,经整理合格方可入库,否则要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指导督促企业改变该批次的粮食用途。

2.4 粮食储存环节措施

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机构要经常派人深入粮食企业,监测企业库存粮食质量变化情况,指导企业科学保粮,尤其是对经过熏蒸或已知污染的粮食要做相应卫生安全指标的监测,确保粮食储存安全。

2.5 粮食销售出库环节措施

粮食销售出库前,企业应对出库的粮食质量指标实行批次检验,出具质量检验报告单(包括质量指标、卫生安全指标),企业不具备卫生安全指标检测能力的要经过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机构对出库粮食的卫生安全指标进行监测,并出具合格的检验报告单后,粮食方可销售出库[8],严禁卫生安全指标不合格的粮食流入口粮市场。

2.6 粮食加工环节措施

粮食加工前,首先要对原料粮进行认真清理筛选,加工环节的卫生条件要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成品粮出库时,加工企业要出具合格成品粮的质量检验报告(内容包括质量指标和卫生安全指标),企业不具备卫生安全指标检验能力的,要经过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机构进行批次检验并出具合格的检验报告单【9】。

2.7 粮食消费入口环节措施

粮食科技工作者要积极向城乡居民宣传如何选购优质的粮油及其制品知识,积极宣传推广普及及家庭科学储粮方法[10],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市场成品粮油的质量卫生安全监管,确保入口的粮油质量完好、卫生安全。

粮食科技工作者要积极向城乡居民宣传如何选购优质的粮油及其制品知识,积极宣传推广普及及家庭科学储粮方法,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市场成品粮油的质量卫生安全监管,确保入口的粮油质量完好、卫生安全。

2.8 建立健全粮食质量安全监测体系

建立健全粮食质量安全监测体系,提升粮食企业及市县级粮食质量安全监测监测机构的检验监测能力,是确保有效实施粮食质量安全监管的必要手段。《辽宁省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办法(试行)》中关于“加强耕地污染防治,提高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能力和超标粮食处置能力,禁止不合格食品安全标准的粮食流入口粮市场”的考核内容,将“健全粮食质量安全监测体系”作为重点考核事项,将“粮食质量监测机构建设,粮食质量安全监测业务经费保障,库存粮食质量监管”等作为重点考核指标。为完成“健全粮食质量安全监测体系”这一工作目标,应做好以下工作。

2.8.1确定市县级粮食质量安全检验检查机构的性质

在事业单位进行机构改革的过程中,我市应该将市县级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机构,全部认定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本级财政全额拨款、财务独立的事业单位。

2.8.2 保证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机构的业务经费来源

目前我市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机构的经费来源基本情况是:性质为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本级财政只拨付“人头费”及少量的办公经费,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将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机构的业务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2.8.3提升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机构的监测能力

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机构的监测能力,直接决定粮食质量安全监测工作的成果,建议政府有关部门为检验监测机构做好这些事情:一是质量监测机构拥有满足工作需要的实验环境,需要财政投入资金;二是实验室要配齐配好监测用仪器设备,需要财政投入专项资金支持;三是配奇满足工作需要的检验人员。

2.8.4对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机构工作实行目标管理

为做好粮食质量安全监测与监管工作,最大限度调动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机构的工作积极性,建议对其工作情况实行目标管理,即年初由其行政主管部门与其签订工作目标管理责任状,年终对其完成的粮食质量检验监测工作情况,按照目标管理责任状的内容进行认真考核,对经考核达标机构的领导给予适当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对考核不达标的机构领导给予相应的行政和经济处罚。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省长负责制的若干意见[Z].2014-12-31.

[2]国家粮食局 教育部 .关于举办2014年粮食科技活动周的通知[Z].2014-04-24.

[3]国务院. 粮食流通管理条例[Z].2004-05-26.

[4]国务院. 粮食流通管理条例[Z].2004-05-26.

[5]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省长负责制的若干意见[Z].2014-12-31.

[6]美国谷物协会.谷物储藏[M].2011-11:236-237.

[7]预防与降低谷物中真菌毒素污染操作规程[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1-3.

[8]国务院.粮食流通管理条例[Z].2004-05-26.

[9]国务院.粮食流通管理条例[Z].2004-05-26.

[10]国家粮食局 教育部 .关于举办2015年粮食科技活动周的通知[Z].2015-04-24.

粮食安全报告范文第4篇

我们认为,积极探索适合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战略,采取科学有效的政策措施,确保粮食安全不出任何闪失,永远是我国改革开放发展中的一项重要课题。中国人口众多,粮食需求总量巨大,保障粮食安全首先应该建立在稳定增加国内生产供给的基础之上。但是仅此一项还远远不够,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国际资本自由流动,我国的粮食市场不可能完全游离于国际市场之外,不受国际市场的影响。所以,确保中国粮食安全,还需要科学地利用国际资源和国际粮食市场。在强调增加国内粮食生产的同时,要建立有效的粮食进出口储备调控机制,加强对粮食市场的监督和管理。鼓励我国企业“走出去”从事粮食生产经营,增加世界粮食供给,以新思维新战略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

一、确保粮食安全永远至关重要

1、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确保粮食安全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

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通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目前我国粮食安全有了较好的保障,但是农业仍然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比较薄弱的环节,一些长期困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还远没有根本解决,粮食安全仍然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

一是人口和食物消费需求增长的压力与日俱增。目前我国的人口总数约为13.3亿,预计到2020年达到14.5亿左右。按照现在的粮食消费结构和需求总量测算,到2020年,粮食年需求量至少为5.8亿吨。目前中国的粮食生产能力刚刚突破5亿吨大关,要想在今后lO年左右使粮食生产能力达到5.8亿吨,在物质和技术条件上都存在较大的难度。如何保障规模巨大人口的粮食安全问题,是今后中国农业不能回避的战略问题。

二是增加粮食生产资源的刚性约束矛盾日益突出。人多地少是中国的基本国情,目前中国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4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从长期看,人口增加、耕地减少,耕地资源紧张的矛盾将始终存在。人均水资源也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干旱和严重缺水已经成为制约西北、华北和中部地区农业发展的瓶颈。今后农业资源紧张的矛盾对农业发展的约束将越来越突出,直接威胁中国的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给。

三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粮食储备和市场管理能力在短期内难有明显的提高。在日益融入世界贸易体系的趋势下,我国农业不仅在技术进步、产品质量和整体竞争力方面与世界其他主要的农产品贸易国家之间的差距较大,而且在粮食进出口储备调控、国内市场管理、参与国际竞争方面的差距更大。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粮食安全问题还将面临国际市场的影响。

2、粮食不仅是人类维持生存的基本商品,而且也是重要的战略武器

早在我国的春秋战国时代,就曾经发生过利用粮食武器战胜邻国的故事。据《战国策》记载,在我国的春秋时期,齐国国王先是要求大臣们都必须穿丝制衣服,但国内只准种粮食而不准种桑树。于是,齐国丝价猛涨,邻近的鲁、梁等小国就纷纷放弃粮食生产而改种桑树,卖丝赚钱。过了几年,齐国大臣又改为只能穿布衣,而不准卖粮食给其他小国。于是,鲁、梁等国纷纷自毙,齐国占领了这些小国。这可能是一个使用粮食武器的经典故事。

现在一些西方国家仍然将粮食作为武器来使用,主要形式有两种:一个是粮食援助,一个是农产品贸易自由化。伴随着资本在农业领域的扩张和全球化的兴起,诸多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生产和食物消费体系,被粮食武器摧毁了。粮食援助,使得许多亚非拉国家不需要,也不能够生产粮食。原有的农地,多数转作发达国家需要的咖啡、香蕉、香料等作物的生产。大量的农民,也在这样的种植结构调整和土地兼并过程中,被赶出土地,流荡在城市的边缘。农产品贸易自由化,使得美国等主要粮食生产国,可以将其经过高额补贴的商品粮,低价在全球范围内倾销,使得其他国家的粮食生产,基本无利可图。由此,又带来了市场交易条件下的大规模种植结构调整和土地兼并。发展中国家的大量农民,又在市场机制的吸引下,被拽出土地,成为工业化的边缘人群。

失去了独立的粮食生产体系的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粮食上产生了对美国的依赖,其食物体系,同样因美国建立在廉价粮食基础上的工业化食品体系的强大竞争力,也被美国等国家替代。在丧失了国家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之后,这些国家更进一步丧失了国家,产生了对美国的政治与军事依赖。实际上,发展中国家之所以在世界粮食价格上涨中,出现粮食危机甚至社会危机与政治动荡,与他们失去了独立的粮食生产体系直接相关。粮农组织总干事迪乌夫在不断地提醒着世界:粮食危机已在一些国家引发了政治和社会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有可能进一步危及世界和平与安全。

3、近年来国际粮食市场动荡频繁,许多国家面临粮食危机,再次为我国的粮食安全敲响了警钟

近几年来,国际粮食价格持续上涨,世界粮食储备降到了30年来的最低点,许多发展中国家出现粮食危机,甚至损害了经济增长并危及政治安全。2010年6月,经济合作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在其的《2010-2019年农业展望》报告中指出,未来十年世界平均粮食价格仍将居于较高水平,粮食安全状况仍令人担忧。报告预测,在未来十年里,小麦和粗粮的平均价格将比1997-2006年期间的平均水平上涨15%至40%(通胀调整后的实际价格),植物油的实际价格预计将上涨40%,奶制品价格的平均涨幅将在16%至45%之间。

报告还指出,尽管全球生产的粮食能够养活其人口,但最近出现的粮食产量和库存的下降、石油价格波动、全球经济衰退等,导致饥饿和粮食不安全状况进一步恶化。尽管199 6年的世界粮食首脑会议和2000年的联合国千年峰会,都提出了在2015年之前将世界饥饿人口减半的目标,但是本世纪以来,全球饥饿人口数量有增无减,世界粮食问题依然十分严峻。2000年全球有8亿人处于饥饿状态,2007年达到9.23亿,2009年突破了10亿,2010年比去年略有减少,仍然有9.25亿。如果食品价格继续高涨,将会进一步影响世界的粮食安全。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刚刚公布了《2010年粮食安全风险指数》,这是按照谷物产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极端天气发生风险、农作物品质、粮食分派的基础设施、地区冲突,以及政府效率等12个主要指标,对全球163个经济体的粮食安全问题做出的评估,其中在阿富汗和非洲9个

国家出现粮食短缺的风险最高,中国被列为“中度风险”的国家,排在第96位。

二、必须立足于增加国内的粮食供给

中国是一个粮食生产大国,也是一个粮食消费大国,我国每年的粮食需求量约为世界粮食生产总量的四分之一。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必须立足于基本自给,决不能依赖于国际市场。

1、世界粮食消费不断增长,粮食储备持续下降

长期以来世界粮食总产量一直徘徊在每年20亿吨左右。而世界人口却以每年1.3%的速度增长。在短期内粮食生产与供应不能相应增长的条件下,粮食需求与消费的不断增加,必然导致粮食库存的大量消耗。近年来世界粮食储备量已经多次低于国际社会公认的世界粮食库存消费比17%~18%的安全线。

作为粮食生产最重要的约束条件,耕地供给减少与粮食需求增加之间的矛盾是世界粮食安全面临的一个愈来愈严峻的挑战。总体来看,不论是耕地面积还是粮食种植面积,都基本没有大幅增加的可能性,相反,由于城镇化、工业化的加快,极有可能出现全球范围内的耕地数量下降。据粮农组织的最新统计,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耕地总面积虽然略有增加,但是增幅越来越小,个别年份还出现了耕地总量下降的情况。从1961年的13.7亿公顷增加到2005年的15.6亿公顷(含长期作物用地),增加了14%,年均增长率为O.39%。但是在2001~2005年之间,世界耕地总面积只增加了626万公顷,年均增长率仅为O.08%,大大低于20世纪后半叶近50年的平均增长水平。

世界耕地总量增长的减缓,显示后备耕地供给已进入偏紧的通道。目前,绝大部分发达国家的后备耕地资源很少,扩大耕地面积的潜力不大,许多发达国家的耕地面积已开始下降。如美国的耕地面积已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1.878亿公顷下降至2005年的1.772亿公顷,下降幅度超过5.6%;俄罗斯的耕地面积从独立时的1.337亿公顷大幅减少至1.236亿公顷,下降幅度超过7.5%;日本的耕地面积则从1988年的531.7万公顷锐减至今的469.2万公顷,下降幅度接近12%。只有法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少数发达国家粮食主产国的耕地面积尚未出现下降趋势,但多数已增长乏力。

发展中国家目前仍有约18亿公顷的后备可耕地面积,其中多数位于南美洲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而南亚、东亚、北非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也已基本没有后备耕地资源可供开垦。而且出于环境保护的需要,这些可耕地面积也不能全部视为耕地储备。有关研究显示,发展中国家耕地面积年均增长率将从1963~1999年的0.68%下降至1999~2030年的0.37%。

在耕地面积增长缓慢的情况下,如果要满足增加的粮食需求,则只能依靠提高单位面积耕地的粮食产量。有关研究发现,如果把影响农作物产量增加的因素划分为扩大耕地面积、改进耕种方式、扩大收获面积、提高单产,那么在1961~1999年之间,发展中国家农作物产量增长中的71%来自于提高单产的贡献,若考虑全世界,这一比例更上升为78%。但是,世界粮食单产的年均增长率也呈下降趋势。世界粮食单产增长率已由20世纪60年代的年均2.7%下降至目前的1.02%。据预测,如果世界各国保持目前的农业投入水平,今后30年,世界粮食单产的年均增长率将进一步减缓,发展中国家粮食单产增长率将从1961~1999年间的2.5%下降至1%以下。

2、粮食分布极不平衡,50%的粮源控制在发达国家的手中

目前发达国家的人口保持在12亿左右,生产的粮食接近全球粮食总产量的一半:而全球新增加的人口几乎都来自发展中国家。人口的非均衡增长造成了粮食分配与消费的严重失衡,世界粮食出口主要集中在少数发达国家。1996年以前,发达国家谷物出口量占世界出口总量的80%以上,现在略有下降但仍在70%以上。美国是世界第一大谷物出口国,美国和欧盟谷物出口量占世界出口总量的50%左右。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谷物出口中的所占的份额很小。

以稻米、小麦、玉米三种主要粮食品种为例,绝大部分出口量均被少数几个国家占据,出口大国数量少,份额大。六大小麦出口国(美国、加拿大、俄罗斯、阿根廷、澳大利亚、哈萨克斯坦)2007年共计出口小麦8480万吨,占世界小麦贸易总量的80.19%;三大玉米出口国(美国、阿根廷、巴西)2007年共计出口玉米8369万吨,占世界玉米贸易总量的91.08%;六大稻米出口国(泰国、越南、印度、美国、巴基斯坦、中国)2007年共计出口稻米2599万吨,占世界稻米贸易总量的87.54%。

而绝大多数粮食净进口国均为发展中国家,且多为中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如埃塞俄比亚、津巴布韦、赞比亚等大部分非洲国家,老挝、不丹等亚洲国家,洪都拉斯、委内瑞拉等拉丁美洲国家。同时世界上受饥饿威胁最严重的国家和地区均分布在非洲和亚洲,而且每年都有部分国家由于自然灾害、内战和冲突、贸易封锁等原因,陷入不同程度的粮食危机之中。

3、在粮食供给短缺的时候,许多国家都采取了限制出口的措施

姑且不论世界市场是否有能力供应中国粮食,当粮食供给出现短缺的情况下,我们很快就看到了主要产粮国相继宣布禁止粮食出口,我们有钱也买不到粮食。几年以前中国国内有“专家”曾提出加入国际经济循环后,中国的粮食生产没有比较优势,建议将中国的粮食需求交给国际市场去解决。幸好中国的决策人头脑清醒,没有相信那些天真的“高论”。不难想象,一旦中国发生严重的粮食短缺,那将是一个无法承受的灾难。

世界粮食安全形势正面临传统和非传统的多种挑战。除受人口增长、土地匮乏、水资源紧缺等传统因素制约外,全球气候变化、生物能源的发展也给世界粮食安全带来更加长期和深远的影响。首先,气候变化正在对世界农业、渔业等造成重大影响,使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农村人口生活状况恶化。气候变化还对生物多样性构成严重威胁。采取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重要。其次,利用粮食等农产品生产生物燃料加剧了粮食供求矛盾。据粮农组织统计,2000年至2007年,以农产品为原料的生物燃料生产增长了两倍以上;在今后10年或更长的时间里,用于生物燃料生产的甘蔗、玉米等农产品需求将会持续增加,给粮价上涨带来压力。

最近几年发生的世界粮食危机,再次给我国敲响了警钟,我们再也无法想象一旦中国遭遇粮食短缺问题,哪个国家有能力或愿意施以援助之手,我们倒是可以坚信,如果中国出现粮食短缺,这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有能力救13亿中国人。“布朗问题”只有一个答案:中国人只能靠中国人养活,13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必须依靠增加国内的粮食供给。

三、科学利用国际资源和国际粮食市场

中国粮食安全不能依赖于国际市场,但是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国际资本自由流动,我国的粮食市场也不可能完全游离于国际市场之外,不受国际市场的影响。所以,确保中国的粮食安全,还需要科学地利用国际资源和国际粮食市场。

1、尽快建立完善我国粮食进出口调控储备机制,加强对国内粮食市场的监控和管理

与国际粮食市场价格相比,我国目前的粮食价格还比较低。截至今年5月,我国的大米价格只有国际市场价格的1/4,面粉价格也比国际市场价格低近20%。但是,巨大的消费能力、低廉的成本和丰厚的获利空间,使我国的粮食市场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国际热钱的追逐。一段时间以来,已经出现国际游资介入粮食市场,通过购买粮食期货,或将直接从我国产粮区低价购买的粮食转手出口到欧洲等地,从中获利。这种现象,必须引起我国有关部门的重视。

另外,随着农业资源的稀缺,大量的国际资本已经开始渗透到我国农业的有关加工产业,如面粉、大米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甚至利用土地股份化和农民破产的时机收购、租用农耕地,进行长期投资。最近我国有关媒体报道的一些情况,特别令人担忧。一是美国和新加坡合资的益海集团,在我国内直接控股的粮油加工工厂和贸易公司已达38家,工厂遍及12个省市;二是我国最大的93家大豆压榨(炼油)厂中,约60%都已经被外资控制,控制产能达85%;三是河南双汇这个中国最大的屠宰及肉制品加工公司,也已由美国高盛集团控股。

国际资本在我国粮食生产、加工和流通领域的迅速扩张,不仅从我国粮食市场获取了高额的利润,还将对我国粮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为此,我们建议我国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国际资本流向的监控和管理,根据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和粮食安全的需要,尽快制定在我国农业以及相关产业投资、入股和企业收购兼并的法律和制度,严防我国的粮食命脉被国际资本控制。

同时,在粮食生产、加工和流通的各个环节,借鉴国际经验,培植我国自己的大型粮食企业,以及种子、农药、化肥等行业的龙头企业。并参照国际市场价格,进一步调整我国粮食的指导价格,保证粮食生产者的根本利益。通过稳定生产成本、理顺流通渠道,真正发挥粮食市场的主导作用。

此外,还要进一步加强对粮食期货市场的监管,防止出现过度交易现象,强化对中央及地方专项粮食储备部门之外的粮食购销、加工企业的库存和销售价格的管理,防止非国家储备库之外的任何企业、个人大量囤积粮食,打击粮食投机活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2、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从事粮食生产经营,结合我国与发展中国家加强农业合作的工作,科学利用国际资源,确保我国粮食安全

在2006年11月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我国政府承诺将在非洲建立一系列有特色的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旨在向非洲兄弟国家传授和推广中国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为非洲国家培养专家型的农业科技人才,通过示范和技术推广,提高当地粮食产量,改善当地农民生活,带动整个东南部非洲的农业生产发展。到目前为止,这项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中国已在非洲建成援非农业示范中心14个,并向摩洛哥、塞拉利昂、纳米比亚等33个非洲国家派遣了上百名的高级农业专家。今后的工作是如何在目前官方农业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把中非之间的农业合作项目企业化和规范化。

非洲被称为“热带大陆”,光热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20℃以上的地带约占全洲总面积的95%。非洲土地资源开发潜力大,仅刚果(金)一国可耕地面积即与中国相当具有发展农业的自然优势。与此同时,非洲雨量充沛,江河湖泊众多,据联合国粮农组织2003年统计,非洲灌溉耕地面积仅占已耕地面积的5%,发展灌溉农业潜力巨大。再者,非洲劳动力储备丰富,人口结构年轻,劳动力价格低廉,土地出让成本低,具备着发展劳动密集型农牧业的得天独厚优势。20世纪60年代初以前,非洲曾是粮食净出口地区。此后30年间,由于人口增速过快、施行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战略、相对忽视农业发展,以及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等原因,非洲逐渐成为粮食净进口地区,成为当今世界上粮食问题最为严重的地区。

2007年爆发的世界粮食危机和随后的金融危机,更使得非洲粮食安全状况进一步恶化。当前,非洲消费稻米的80%的和小麦的45%依赖进口,许多国家的粮食自给率在50%以下。2009年非洲饥饿和营养不良人口达2.65亿,约有500万人死于与饥饿有关的疾病。53个非洲国家中,需要粮食援助的有21个。非洲每年花费在进口粮食上的支出接近200亿美元。

粮食安全报告范文第5篇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近日发表的《世界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状况》第二份报告指出,粮食作物基因的多样性正面临气候变化等威胁,如果不加大保护力度,预计到2055年,全球花生、土豆和豆类等重要粮食作物将失去22%的野生近缘物种,这将威胁到人类未来的粮食安全。

报告指出,到2050年,世界对粮食产量的需要将翻一番,可是实现该目标所依赖的耕地面积却无法增加,且未来的水资源又将有所减少,气候变化也正不断改变着农作物种植的环境,这些都给全球农业带来了新的挑战,但提高对粮食作物多样性的保存和利用水平将有助于这些问题的切实解决。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表示,人类耕种和食用的粮食、豆类、蔬菜和水果的遗传多样性通常称为“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它们是粮食生产的根本所在,是粮食安全、人类生计和经济发展的生物基础。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在帮助农民适应当前和今后的挑战方面仍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挑战中就包括了气候变化的影响。因此对这一多样性加以妥善保存并以可持续和高效的方式提高其利用水平至为攸关。

根据联合国的统计,从1900年到2000年的一个世纪里,世界粮食和农业植物多样性已经损失了75%,由于全球84%的粮食作物种类来源于植物基因资源,如果不对基因资源加以保护,全球粮食就得不到保障。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报告说,目前全球有1750个作物基因库,共收集了740万种基因标本,其中45%集中在少数7个国家。为此,该组织呼吁加强制度建设,确保其他国家能够获取农作物基因资源。

报告强调,全球应加强对植物基因的保护,提高各国的植物育种能力,提高未得到充分利用的作物和作物野生亲缘物种在育种计划中的利用水平,并建立切实有效的种子体系,改善农民获取优质种子和市场的渠道,制定可靠的标准和指标,监测评估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对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另外,还要提高发展中国家信息交流的能力,协助其建立和实施种子政策,为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管理制定综合性国家战略。

粮食安全报告范文第6篇

一、提高认识,树立防大汛意识

各市(区)粮食局和有关单位要充分认清做好防汛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加强领导,强化措施,落实责任,用非常态措施、非常态力度,确保仓房不进水、仓顶不渗漏、地坪不回潮、粮食不浸泡、员工不伤亡。

二、完善预案,切实做好防大汛应急准备

要进一步完善防汛预案,加强应急演练,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对堤坝堤岸、库区低洼地带、药品库、在建工程等重点部位实现“一处一预案、一事一预案”。全面检查本单位(包括代管库点)的排水设备、明阴沟疏通情况、防汛墙等,立即整改存在的薄弱环节,切实把防汛隐患排查和整改贯穿于整个汛期的始终。加强抢险队伍建设和防汛物资储备,企业要成立应急抢险队,加强演练,备齐备足照明设备、铅丝、麻绳、篷布、麻袋、编织袋等防汛抗灾物资。

三、加强检查,切实消除安全隐患

各市(区)粮食局和各单位要结合夏季安全生产大检查,及时清理疏通库区排水沟渠,对低洼易涝的储存库点,及时在仓门处修建“防水墙”;加强老旧仓房和房顶、墙、门、窗的检查与维修,确保上不漏、侧不渗、下不沉;全面检查、维修加固简易罩棚、防汛堤坝和码头,全面检查、清理老旧电线电器;全面检查露天货位、配电室、药剂库等部位,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加强危险化学药剂管理,严防磷化铝遇水燃爆和磷化氢中毒事故。随时监测掌控正在熏蒸的粮食,必要时结束熏蒸,确保安全。要定点定时和不定点不定时开展巡查,并充分发挥电子监控等科技手段,加强库区安全监控。

四、严格制度,及时准确报告灾情

各市(区)粮食局和有关单位要落实防汛责任制,明确分工,责任到岗到人。要加强汛期值班工作,建立严格的值班制度,实行24小时值班。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靠前指挥,加强对仓库、工地、防汛墙等重点部位的巡查,及时处理各类突发事件。企业主要负责人要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一旦发生人员伤亡、库区大面积积水、房屋设施坍塌、储存粮食水淹雨淋、防洪堤坝漫溢等险情,各单位要立即组织抢险,并报告当地政府防汛指挥部门,同时报告市粮食局。

粮食安全报告范文第7篇

粮食问题是民生之本,牵一发动全身,粮食安全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的战略性问题。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国际粮食大环境剧烈变化,确保粮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党的十七大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写进了报告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粮食安全始终要做到警钟长鸣”,把粮食安全提高到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高度,制订了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2*0),为我国今后一段时期粮食工作做出了明确的方向指引,也为我县粮食系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我县粮食购、供、销、监管实际,开展下一步粮食工作做出了指引。

一、我县粮食行业基本情况及变革历程

(一)粮食行政管理情况。*年前粮食局属“政企合一”的一级局,隶属政府组成部门,职工人数29人。*年县级体制改革,粮食局行政管理职能划并贸易局,贸易局内设粮食局,原粮食局更名为粮贸总公司,职工25人,其中行政编制12人,*年职工减为9人。2001年县级机构改革,粮食局合并发展计划局,在发展计划局中设“经贸流通与粮食管理股”。20*年5月粮食局单独办公,核定编制8人,领导职数一正一副,目前设有“三股一室”,现实有人数9人。

20*年5月26日《粮食流通管理条例》正式公布实施,赋予了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全社会粮食流通管理和对市场主体准入资格审核的职能,进一步明确了粮食局的行政职责。

(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历程

从20*年开始,我县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分两块进行,对4户商业性经营企业(粮油加工厂、粮贸宾馆、粮油议价公司、粮贸钢铁厂)实行终止解散改革,至20*年底4家企业共安置职工79人,其中解除劳动合同25人,退休职工交付托管46人,一次性安置供养人员8人。其次是政策性经营的粟源粮食购销有限公司,逐步实行减员分流改革,历年来自愿办理解除劳动合同关系41人,办理提前退休50人,公司职工人数从*年末的364人减至20*年底的242人,其中退休职工111人,供养人员47人,在职82人。

20*年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16号)文件,省州也分别于20*年、20*年制定《*省人民政府转发国务院关于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措施文件的通知》(云政发〔20*〕176号)和《楚雄州人民政府关于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楚政发〔20*〕7号)等文件作为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指导性文件。要求对粮食企业进行全员改制,彻底打破国有人员身份,所有人员实行聘用合同制,实行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

20*年8月*县人民政府以武政复(20*)29号文件批准了公司的改革实施方案,*县粮食局积极争取改制资金和各方支持,至20*年10月底,协商签订了123名退休职工的托管协议,与61名在职职工解除劳动合同关系,与49名供养人员签订了一次性供养协议,人员身份全部置换完成。

20*年10月*县人民政府以武政复(20*)14号文件批复成立新的*县粮食储备有限公司,公司于20*年11月5日成立,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管理的公司的成立标志着我县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告一段落,与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的机制体制被全面打破。*县粮食储备有限公司是粮食企业改制后全县唯一的一户国有粮食购销、收储企业,承担各级储备粮的收储、全县救灾粮、农村低保粮、军队用粮的调供任务,通过面向社会招考,现有人员11人。

二、取得的经验和成效

回顾十年改革改制之路,虽充满艰难险阻,但在粮食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始终坚持执行国家政策,做出巨大牺牲,基本做到平稳改制;始终得到县委、政府和州粮食局的大力帮助和指导;始终得到各有关部门的协助,千方百计向上争取优惠政策,真心为粮食系统职工谋福利;历届粮食局领导班子及干部始终身体力行,亲自参与改革,化解各种矛盾,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汗水。总结成绩有以下三点:

(一)始终坚持把以人为本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化解矛盾,做好稳定工作。

(二)始终坚持改革发展并重,以变革求发展,以发展促变革,在变革中始终做到保证我县粮食安全不放松。

(三)始终保持良好的机关工作作风,历届领导班子以身作则,一心为公,保障了改革改制的顺利进行。

三、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一)粮食行政管理体制经多次撤并分合,人员减少,经费不足,与新时期全社会粮食流通监管要求存在差距,体制机制上存在不适应的地方,许多工作仅能应付日常业务和事务,粮食执法、社会粮食供求平衡统计调查及社会粮食监管检查工作开展存在滞后。

(二)原购销公司改制后所欠的养老保险及123名退休职工的托管费合计270万元尚无资金缴纳,还需各方努力,尽快筹集资金缴纳;

(三)困扰粮食系统的一些遗留问题还未完全处理,新的问题又在酝酿,上访问题不断出现,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任重道远,需要积极协调解决。

(四)由于受长期粮食计划经济的影响,国有粮食企业人员及其管理者在思想观念上还有较大差距。国有粮食储备有限公司在改革改制后正常经营时间较短,抗御经营风险能力弱,企业做大做强能力不足,企业制度化存在差距,阻碍企业发展的困难还比较多。

(五)仓储功能低,管理水平落后,企业发展后劲不足。现有仓储设施均为上世纪七十--八十年代所建,仓储方面的管理手段也是几十年一贯制,由于资金投入不足,仓储设施(包括仓库)无法改造,必要的设备(机械通风设备、环流熏蒸设备、电子测温设备、粮食入库整理和输送机械设备等)不足,适应现代管理水平要求的仓储功能发挥和仓储管理水平的提升迫在眉睫。

四、建议及采取的措施

(一)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清粮食工作面临的形势,坚定做好粮食工作的信心。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2*0)指出:“从今后发展趋势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以及人口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粮食消费需求将呈刚性增长,而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等对粮食生产的约束日益突出。我国粮食的供需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保障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党的十七大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写进了报告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粮食安全始终要做到警钟长鸣”,把粮食安全提高到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高度,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粮食工作,加强领导,为搞好粮食工作创造了条件,所以,全县粮食系统干部职工要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粮食工作,充分认识粮食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搞好粮食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坚定搞好粮食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以“三牢记,五争先”和“确保我县粮食安全”为主题,认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方法,创新管理体制。

(二)牢固树立“三大观念”,确立适应社会发展的新思维。

1、树立改革创新观念。应清楚认识现在的粮食行业管理和粮食企业经营上存在着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找准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不为既有的经验所束缚,不为传统模式所局限,进一步解放思想。要清醒认识发展阶段的变化和特征,要善于总结成绩,更要善于学习新的观念和方法,要敢于打破旧的观念,树立不创新就没有出路的观点,以科学发展观指引粮食工作。

2、树立依法行政的观念。切实转变职能,履行职责,搞好调控,确保粮食安全。加快粮食行政执法力度,完善执法流程,加强制度建设,做到依法管粮,依法行政。积极转变粮食行政职能,做好全社会粮食服务工作,变管理为服务,提高服务意识,增强依法行政能力。

3、以人为本的观念。粮食系统下岗职工多,历史遗留问题复杂,矛盾焦点集中,在处理各项工作上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切实站在人民群众的角度考虑问题,切实为群众解决问题,才能真正化解矛盾,处理好各种历史遗留问题,才能谋发展。

(三)抓住重点,解决好涉及面广,影响较大的几项突出问题。

1、多方协调,着力解决好历史遗留问题的化解,力求将矛盾化解于基层。一年来,共接待来访案件14件,经粮食局多方协调,正积极解决白伦、李健、李洪彬、腾何民等人事问题。妥善解决了改制企业患癌症职工黄雨馨身份及医疗费用问题,使其基本生活及医疗费用得到保障。安排专人负责清理*年粮食系统职工集资建房未办证遗留问题,积极与土地、城建部门协调,截止去年底已办理25户房产及土地证,其它户数因涉及多占住房正在清理中。积极解决落实了陈家延多年上访的住房问题。积极筹措资金归还了差欠吴祥工程款19.5万元。积极调处高桥等四处土地四至界限纠纷问题。加强与国土局协调,积极依法处理了环州他贞粮点土地纠纷问题。下一步积极向县委、政府汇报,加强与人事部门协调,制定方案,积极化解托管费用和养老保险欠款问题。继续清理粮食历史遗留问题,积极化解矛盾,做到妥善解决。

2、抓好新组建企业经营管理,确保企业发展壮大。理顺企业经营机制,在*,*年连续两年实现盈利的基础上,进一步抓好主营业务经营,做好粮食价格趋势变动分析,把握好粮源。同时积极开拓市场,跳出粮食发展粮食行业,充分利用国有粮食仓储优势,资金优势和规模优势,寻找利润增长点,提高国有粮食企业竞争力。

3、争取支持,加大投入,做好粮食仓储设施的功能提升。在*年粮食局投入100万进行仓储设施提升的基础上,为推进公司持续发展,09年提出了仓储功能、粮食植物油仓储功能、粮油批复交易市场功能提升项目,力争在“十一五”期末,在全县形成以市场为平台、以储备为重点、购销为中心的相辅相成的基础设施体系。要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给粮食企业物流建设新上项目带来的契机,推进公司基础设施,夯实公司发展的硬件基础。

4、严格落实粮食行政首长负责制,加强储备粮管理,确保我县粮食安全。必须贯彻落实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主线,按照“确保粮食安全”,“粮食行政首长负责制”的要求,落实好粮食行政首长负责制,落实好相关考核、奖惩和问责制度。加强储备粮管理工作,认真落实《*县储备粮管理办法》。力争做到储备粮管理法制化,轮换运作科学化。完善地方粮食应急预案。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粮食物流为载体,功能完善,布局合理,运行规范的开放、竞争、效率的现代粮食市场体系。

(四)建立粮食行业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推进粮食行业又好又快发展。

体制机制是推进工作的根本保证。必须坚持立足实际,着眼长远、注重实践、科学管理的原则,用改革创新的精神研究影响粮食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逐步打破影响粮食工作科学发展的障阻,积极构建富有时代特色、充满生机活力、相互衔接配套、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制度体系。

1、转变机关作风,构建依法行政,依法管粮的长效机制。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明确职责,建立内部责任追究制度和加强执法监督保障体系建设,积极推行政务公开,落实四项制度,建立透明、高效、廉洁的行政职能部门。加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的贯彻力度,提高依法管粮的水平。深入开展粮食行业诚信体系建设。构建信息管理平台,实现资源共享,运转高效的管理机制。

粮食安全报告范文第8篇

对土地需求的竞争

养育不断增长的人口的挑战与部分地区的日益富裕相混合。饮食结构改变以及对生物燃料和其他工业原料(比如木材)的需求不断增加加剧了对土地的竞争,增加了陆地生态系统的压力。

粮食安全

为了实现MDG 1c 中有关减少饥饿的目标,全球粮食生产必须要增加,粮食分配制度必须提高。为了实现MDG7 和其他环境目标,农业需要降低其当前的环境影响(图3.10)。

虽然估计各不相同,但是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预计为了到2050年将发展中国家长期营养不足的人口比例降低到4%,世界粮食生产需要比2005 年的水平增加70%(Bruinsma 2009)。尽管所有地区的人均粮食消费都在增加,但是粮食分配依然不均衡,由于越来越多的谷物用来生产肉类供应给可负担的高收入人群,因此营养不良人口的数量依然在增加。牲畜和家禽在长期粮食无保障的地区作为重要的蛋白质来源,可以在农作物减产时充当一个重要缓冲,但是发达国家中消费类肉类和奶制品生产所占用的农业用地比例出奇的高。就满足全球粮食需求而言,这种土地利用效率不高,并且比农田带来的环境影响要大(Steinfeld 等 2006)。比如,据估算,美国用来喂养牲畜的谷物数量是人类直接消费的谷物数量的七倍以上(Pimentel 及Pimentel 2003)。

同时,为人类消费而生产的粮食有大约三分之一被浪费或者损失—总量约每年1.3 亿吨(Toulmin 等2011)。粮食安全这一概念不仅指是否有充足的食物,还应当考虑人们是否可以在物理和经济上获得食物(FAO 2008)。这吸引人们关注与食物分配有关的一系列社会和政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