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传统媒体的优势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近年来新媒体的发展有目共睹,这得力与其技术性和社会性特点。传统媒体权威性强,社会公信力高,同时也存在时互动性差、效性差等弊端。数字化时代,新媒体似乎更具竞争优势,这是不是靠意味着传统媒体的衰败?本文分析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如何共同发展;最后重点从内容和经营策略两个方面就传统媒体的转型提出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传统媒体 新媒体 发展
1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共同发展
1.1新媒体的升级方向
内容瓶颈是新媒体升级过程中的首要障碍。新媒体虽然有着先进的互动传播方式和平台,但是普遍缺少原创内容。事实上,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依赖性很强,其大部分信息是对传统媒体的整合,如果新媒体不跟传统媒体合作,又无法开展策划,推出富有吸引力的内容,获得独家信息和进行深度报道,新媒体的发展也是举步维艰的。从新媒体之间的竞争来看,由于技术已不再是门槛,新媒体的竞争之后将从平台争夺升级到内容争夺,没有优质信息内容,必然被淘汰。因此,新媒体一方面应该注重人才吸收和培养,提升自身获取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互动性强的优势,吸收的受众的原创内容,丰富新媒体内容。
1.2传统媒体的升级方向
传统媒体的升级方向首先应该指向凸显自身优势。在优势资源基础上形成的超强的公信力是传统媒体最为显著的优势。传统媒体的资源优势包括政策优势、原创新闻信息资源优势和人才资源优势。政策优势体现在国家政策法规对传统媒体的扶植和新信息权利的优先给予和支持;原创新闻信息资源优势得力于传统媒体畅通的信息渠道;人才资源优势是指传统媒体拥有一批富有职业素养的专业新闻人才。超强的社会公信力无疑是加强传统媒体的品牌力量的有力基石。没有社会公信力的信息不仅为受众多诟病,也有损其对该媒体的质疑和挑战。面对新媒体的来势汹汹,传统媒体只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做好本职工作,就完全没必要自惭形秽,其地位也不会被取代。
1.3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
1.3.1 新媒体的传统化。新媒体的传统化凸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信息内容的获取和整理,二是所传信息必须遵守一定的原则。为了保证各类信息的即时、快速采集,新媒体必须学习各种信息内容采访编辑技巧;为了确立自身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新媒体必须认真学习如何处理与政府机构乃至企业的公共关系。在新媒体机构中,依旧有着平常熟悉的新闻部、编辑部、专题部、技术部、行政部或类似的部门划分;新媒体内容建设上依旧有着编前策划、快速采访、后期编辑、专题深化等传统的模式。另外,用于媒体传播的信息必须遵守一定的原则,如真实性、正确性、公正性、权威性等。
1.3.2 传统媒体的新媒体化。传统媒体的新媒体化表现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形式方面是传播方式的发展和创新,内容主要指提升信息传播价值。
1.3.3 传播方式的发展和创新。新媒体既是传统传媒的有力竞争对手,也可以成为传统促进传统传媒创新的推动力。目前,传统媒体的传播形式仍局限于纸张印刷品。事实上,这一传播形式有着新媒体无法比拟的优越性。精化、简化、趣味化是发展传统媒体传播形式的重要原则,这是根据现代人生活状况提出的针对性策略。实现与新媒体的传播联动是实现传统传媒创新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传统传媒影响力的有效突进。传统观传媒可以利用新媒体提升其对受众的权威性和可信度,通过新媒体了解受众反应和信息反馈,进而创新传播理念和报道角度。
1.3.4 提升媒体的信息传播价值
新媒体最主要的价值在于它的出现和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而新媒体也在此过程中成为人们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一部分。传统媒体也应该开发自身的这一价值,不能仅是单一的了解国情民意的窗口,更要成为人们人们分享和享受生活、发散创新思维方式的窗口。
2传统媒体的转型策略
2.1 以提供个性化信息为代表的内容转型
内容是媒体的核心竞争力,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是碎片化、肤浅化的新媒体信息内容所不能企及的。所以,精良的传统媒体制作是不会被草根阶层的新媒体冲击的,传统媒体应该继续保持这种优势。传统媒体应充分利用自身原有的内容优势,利用科技手段深入采集挖掘用户数据,分析掌握用户偏好,为其提供高度个性化的服务。谁满足了用户需求,谁就拥有了市场,谁拥有了市场,谁就是竞争中的胜利者。
2.2 经营策略转型
从目前的基本市场格局来看,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内,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尚可兼容并进,共享市场份额。但需要关注的是,传统媒体已经面临着市场份额缩减、市场容量狭小等方面的现实挑战,无疑,若不进行经营策略的转型,传统媒体必然走向衰败。
2.2.1 利用品牌优势,开拓营销市场
传统媒体作为一个已经相当完备成熟的信息媒介,拥有丰富的经验、搞职业技能和素养的从业人员和机构化的生产流程,其信息质量是有保证的。新媒体的产生与其说是冲击了传统媒体,不如说是加速了传统媒体的优胜劣汰。传统媒体应该强化市场竞争意识,深化改革,并依靠其内容优势以及长期以来积累的品牌资源优势,借助新兴媒介平台拓宽并加速信息采集、生产、的渠道和过程,重新塑造品牌资产,积累品牌价值,占领品牌高端市场。
2.2.2 开拓新型营销策略
品牌提升与开发、广告包装、价格调整等都是典型的传统营销策略,这些策略在传统媒体的市场营销曾经并将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的营销策略的开拓能够助力传统媒体的市场繁荣进程。如今,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资源整合已然成为媒体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事实上,现在这两种媒体已经开始融合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索,很多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已经建立其自己的新媒体平台。通过技术共用、资源共享弱化媒体形态区隔,实现跨媒体经营必将成为传统媒体生存好发展的主流趋势。
参考文献:
[1]杨杰.浅析综合性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设置[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严宝平.数字媒体艺术课程体系中的软件工程应用[J].大家.2012年06期
关键词:传统媒体;新媒体;应对;发展
目前,人类已经进入网络信息时代,出现网络媒体之后,人类的传统活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促使手机或者互联网等通讯工具的使用越来越普遍。有调查显示,在21世纪,西方发达国家只有40%的人们通过传统媒体获取信息,相比以往的人数明显减少,而且其中通过传统媒体获取信息的年轻人更少。由此可见,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正冲击传统媒体的地位,使传统媒体产品的销量锐减,这种情况已经十分常见。所以,新媒体的发展对传统而言,在带来挑战的同时,实际上也带来发展机遇。
一、新时代背景下新媒体的利弊分析
长期以来,新媒体的传统方式相比于传统媒体体现出无可比拟的优势,例如新媒体的传播信息量大,以及信息获取十分便捷。新媒体的网络传播集成声音、图像以及视频等,在时间方面十分自由,能够实现全球网络传播,由于网络交流具有其互动性,促使接收者和传达者的地位平等。但是,网络的开放性较为显著,可使某些不法分子通过网络进行非主流思想的宣传,对党和国家的主流思想造成冲击,不法分子利用网络的开发性,进行虚假不良信息的,混淆人们的视听,这是新媒体的一个弊端。就受众而言,其可借助互联网渠道与外界沟通,基于这样的发展形势,将可能出现机器人取代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这不利于人类沟通技巧的进步,并且如果网络缺乏有力的监管,将导致网络中不良信息泛滥,对人们的健康思想品位产生腐蚀。
二、新媒体给传统媒体造成的冲击
(一)传统媒体的地位发生变化
新媒体得到发展之前,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在新闻界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成为世界媒体的主流,受到人们的热捧。但是,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与壮大,传统媒体的市场地位已经逐渐被取代。目前,人们更加热衷于新媒体的传播表现形式,这些形式相比于传统媒体更加新颖。这也逐渐表明,在新媒体背景下,传统媒体的主导地位已经不复存在。
(二)广告数量锐减
广告对传统媒体的发展十分重要。例如报纸,其经济来源主要是报纸的二次销售,也就是消费者关注广告而产生的效益。目前,广告的刊登更加倾向于新媒体渠道,从而导致传统媒体的广告数量大幅下降。近两年,笔者所在的媒体每年广告收入以亿元为单位在不断下滑。
(三)相比于新媒体信息传播方式落后
新媒体的发展,使信息传播方式更加丰富,因此也受到广大受众的热捧。例如,手机、电脑等新媒体在人们工作、生活中的使用更加广泛,为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带来诸多便利。然而与新媒体相比,传统媒体中报纸、广播等传播方式仍然单调、乏味,不能有效地引人受众的眼球。
三、相比于新媒体,传统媒体所具有的优势
(一)传统媒体是新媒体信息资源获取的重要渠道
就目前而言,包括手机阅读在内,其他例如网络媒体以及移动电视等,其具有的主要优势还是体现在传播的快捷,能够使受众实现实时信息的获取。但是,新媒体的缺点也不容忽视,例如其信息真实性有待考究。换言之,信息的来源是否可靠尚且不可得知,例如现在的微博,存在大量的信息无法确认其真实性,就信息的真实性方面而言,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网络信息仍然主要来源于传统媒体。实际意义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二)传统媒体的社会公信力较强
某种媒体公信力的衡量,可根据其信息之后的情况进行判断,例如观察受众对媒体信息是否认可,换言之,即公众认可程度越高、认可人数越多,其公信力也就越强。就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而言,两者之间存在差异。其中,传统媒体对版面的要求较高,例如版面必须精简。而新媒体恰恰相反,其内容十分丰富,但是缺乏合理的编辑,导致新媒体给人们一种不够权威的感觉。根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在广大社会民众中,相信传统媒体的达到60%左右,而相信网络新闻的民众相比于相信传统媒体的明显更少,只有大约40%。
(三)传统媒体在人才方面占据优势
企业或者行业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与人才之间的竞争,换句话说,随着传统媒体的长期发展,传统媒体的专业记者或者编辑已经人才济济。例如新闻采编,传统媒体由于信息海量且复杂的影响,以及播报实时性的要求,在新闻采编方面要求较高。而新媒体对新闻采编要求不严,因此,可能导致新闻内容的质量失去控制,在报道后可能出现深度不足的情况。并且,现代受众十分排斥新闻的抄袭转载,十分热衷于新闻的独家报道,尤其是针对某些重大的新闻事件。就这方面而言,传统媒体的新闻其原创性均较高,能够使受众获得的信息更加全面,能够形成主流的舆论思想。
四、新媒体背景下传统媒体的应对措施
(一)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两者结合寻求发展
就目前的形势来看,新媒体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传统媒体,其中包括商业性的新媒体,其新闻信息来源也需要传统媒体进行提供。传统媒体具有更长的发展,其信息资源也十分丰富。传统媒体丰富的资源以及具有的相关优势,对新媒体而言,都是十分珍贵的财富。新媒体和传统媒体有效融合,也是新媒体寻求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途径。其中涉及的理由也比较简单:首先,信息来源方面。虽然目前网络信息的丰富程度已经超出人们的想象,但是许多信息的主要来源仍然是传统媒体。受众平时获取的网络新闻,很有可能就是转载于某家传统媒体。其次,采编能力方面。传统媒体的记者队伍,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十分强大。然而就新媒体而言,专属新闻采编队伍的建设存在较大的困难,包括政策方面存在限制,也包括采编队伍的组建成本较高,最重要的是新闻采编队伍的组建以及队伍水平的提升不可能一蹴而就。再者,新闻经验方面。最初因特网的创建,需要技术人才作为支撑。现阶段,网络逐渐将目光转向具有新闻工作经验的人员,传统的新闻实践、经验以及规律等均被因特网所接纳。传统媒体的采编手段、方法以及经验等,如果与网络的特性有效结合,使这些因素得到创造性地运用,必将取得出人意料的效果。最后,大众的认识度方面。传统媒体中,特别是社会大众普遍认同的传统媒体,在权威性以及品牌等方面均得到较高的认可,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与之相比,新媒体网络内容的可信度仍然有待考证,这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二)传统媒体坚持“内容为王”的原则
经过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两者的比较,可以得知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均有各自的优势。例如新媒体在报道过程中,其报道的信息具有实时性与海量性。但是,就传播内容这方面而言,新媒体相比于传统媒体存在较大的欠缺,主要体现在新媒体的内容不够严谨。因此,也就使新媒体信息报道的真实性成为一大问题,并且新媒体在文字排版方面也容易出现问题,例如语法错误以及错别字十分常见。对此,传统媒体要想寻求发展,可坚持内容方面优势的发挥,也就是坚持“内容为王”的原则,注重媒体内容质量的控制,确保其规范、真实以及严谨,才能提高社会公众对传统媒体的认可,促使受众对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得到提高。
(三)对传统媒体商业模式进行创新
就商业模式而言,是指企业借助哪些途径和方法进行利益的获取。近些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传统媒体受到新媒体强烈的冲击,使传统媒体在市场竞争中占据劣势,所取得的利益也不断减少,不利于传统模式商业模式的发展。针对这种情况,在新媒体大力发展的形势下,传统媒体的商业模式需要进行改革,唯有如此,才能使传统媒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更多的优势。首先可以对网络平台技术进行利用,将内容向新媒体延伸,促使纸质内容数字化和内容化,并且对网络的广告平台进行利用,将传统媒体的广告向新媒体平台上投放寻求,从而使传统媒体的经济效益得到提升,借此使传统媒体的资金链问题得到解决。最后,借助互联网进行各种新型增值服务的开展,例如面向受众进行天气预报以及健康指南等信息的提供。
五、结语
总而言之,目前新媒体已经得到显著的发展,这对传统媒体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新媒体背景下,传统媒体要想实现新媒体冲击的有效应对,寻求长远长远,必须认清自身优势与不足,扬长避短,可寻求与新媒体之间的合作,融合发展,并且也可发挥自身内容等方面的优势,再接再励。除此之外,也可以对传统媒体商业模式进行改革,通过这些可行措施的采取,增强传统媒体的市场竞争力,寻求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蒋颖.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应对策略与发展之势[J].新闻界,2011.
新媒体来了,只是传播史上正常的技术更新所带来的产物,所以新媒体来了不是“狼来了”,但是新媒体带来的改变是传统媒体不容忽视的。媒体之间的竞争是必然的,但是媒介之间的融合更是必然的。新媒体环境下的传统媒体、传统新闻应该多思考如何应对这样的变化。
一、加强与新媒体合作,取新媒体的长处补短
新媒体的平台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比如网络媒体出现并显示出巨大的优势之后,几乎所有的传统媒体都在网络上建立了自己的信息平台,这些平台一方面能够借助传统媒体的母体优势,比如新闻信息的来源上的优势,而另一方面也能够借助网络媒体的优势,以弥补传播的即时性方面的不足,突发事件的反应速度上以及互动性上的不足,从而兼具了新旧媒体的双重优势。比如人民网、央视国际就是通过传统媒体的新媒体改造形成了新的媒介优势。有数据显示《纽约时报》在网上已经拥有1600万注册用户,并正以每月50万的速度增长。报网结合,也正是当今美国报纸的主流运作模式。
利用新媒体互动性好的特点,新闻后面大量的议论、跟帖,博客等等可以成为传统媒体迅速捕捉民意的信息平台,弥补传统媒体互动性弱的不足,并且可以根据反馈而做出新的报道角度跟进。这方面最突出的例子就是近两年火热的选秀节目的短信投票,电视节目在用短信参与的方式赢得了观众参与的同时,也开辟了一种新形式的与新媒体合作的盈利模式。
2006年4月14日,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开始在全球范围内首次试验推出电子报纸,最近,长春《新文化报》的手机报纸正在推广使用当中,这也是传统媒体寻求新媒体合作的一种方式,它实现了比报纸更便捷的携带与及时性,而且不受时空限制,随时随地提供个性化服务(如天气情况等资讯),这是借助于新媒体优势,传统媒体的新生机。传统媒体可以利用新媒体的技术,建立新的信息采编系统,实现更加快速地对信息源作出反应,使对新闻源的甄别、报道、审查、一系列的流程尽可能地缩短时间,反应更加迅速。
新媒体的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媒体与其的互动形式在不断创新,目前电视台、电台、报纸等与新媒体的互动,单靠传统媒体内部的资源已经很难整合出更大的竞争优势。例如超女现象是电视运用新媒体的一个范例,它是传统电视加手机短信的产物,通过网络炒作,通过手机集聚人气,然后在电视上完成亮相争得收视率。
媒介间的互相融合,使它们之间实现了优势互补,取长补短,给彼此的发展带来了机遇。而新媒体环境下媒介间的合作共赢方式会有更多种,还有待于实践中的不断磨合。
二、发挥自身优势,利用公信度以及长时间培养的受众的忠诚度
可以说面对新媒体的压力,传统媒体能否守护自己的生存空间,关键的一点就是它能否在新媒体的环境下把自身优势保持或者转化。相比新媒体,传统媒体的优势一是在内容上,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还是信息提供源的角色;另一个优势是传统媒体因其在传播领域里长时间的存在,与受众接触的历史更长,因而在媒体的公信度和受众忠诚度上较强。
1、内容为王。在新媒体的时代,传统媒体的角色到底是什么?时任百度副总裁的梁东的观点是“数字化时代,传统报刊的角色应该是数字内容的提供商。”这一观点代表了很多人的想法。
尽管新媒体以其技术方面的优势不断给传播领域带来变化,但是从根本上说,新技术更多的还是在改变传播的手段、方式,改变传播的速度和信息接收的便捷度,而真正能够证明媒体能力的还是内容。如果没有高质量的、吸引受众的内容出现,各种新媒体技术带来的改变仍然是毫无意义的,现在还是内容为王的时代。道琼斯公司主席兼《华尔街日报》的发行人彼得卡恩说,虽然电子发行已经占据了该公司收入的一半,但是他仍然认为道琼斯是个“内容公司”,卡恩认为:发行的形式不是最重要的,内容才是!内容第一!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做新闻方面,内容是传统媒体的杀手锏,新媒体更多的还是平台,信息处理平台,而它们的内容支撑,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传统媒体的提供,传统媒体在这方面还是有优势的。在独家新闻很难做时,可以有独家的视角,独家的分析等等,传统媒体在时效性及时性上拼不过时,可以在提供的内容特点上表现自己的实力。
2、利用自身公信度、权威性及受众的忠诚度的优势。在第三届传媒竞争力年会上,参会的搜狐CEO张朝阳曾经坦言:与网络相比,报纸的品牌与权威性是其最大的优势,“互联网的公信力建立我觉得还需要5年以上的时间。”像搜狐这样的门户网站也不敢小觑传统媒体在权威性和公信度方面长时间形成的品牌效应,这充分地说明传统媒体在这方面还有着至少是现在还有着让各新媒体望尘莫及的优势。
因此传统媒体必须在新媒体蓄势努力建立公信力的时候,充分发挥信息权威的特点,并在深度报道和特色报道以及差异化的内容上作出新的努力。可以充分地利用这一点,可以成为内容的提供者,可以利用传统媒体特有的新闻资源,比如遍布各地的采编网络等等。
新媒体在把关人环节的弱点,也是其在建立权威与公信方面的一大障碍。本文在前面提到的新媒体实现了比传统的媒体更加广泛的言论自由度,但是,事有两面,新媒体由于其信息者的广泛性和不确定性,这种自由度实际上考验的是媒介的把关人的作用。者的信息很大程度上是未经准确的核实就在互联网或其它终端,给假新闻以滋生的土壤。正因此大大降低了新媒体的可信度。
虽然前面提到了新媒体的整合链的优势,但是它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也就是其身份并不能得到广泛的认可,因为至少到现在为止,多数的国家还未对手机、博客等等的新媒体的采编身份予以认可。所以新媒体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还是要依靠传统主流媒体提供的更加可靠的新闻资讯赢得受众的信赖,传统媒体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形成的公信度与权威性是很大的优势。传统的新闻正可以利用这一点,培养起受众的忠诚度和新闻信息的接收习惯。
传播史上还未出现一种媒体完全取代另一种媒体的现象,没有哪一种老的媒体因新的媒介形式产生而消亡。传媒的未来必定不是新媒体独自占领的世界,而是以新技术的进步作为动力带来的各媒体根据自身的优势劣势特点,不断调整自己以不断适应市场的需要而形成的媒介的融合。但传统媒体必然是要在一种压力与困境中生存,因为新媒体正以强大的影响力开始抢占传媒市场。媒介竞争将越来越激烈。在新老媒体选手互搏的过程中,看起来是承载信息的介质发生了改变,实际上在传播模式、话语习惯、报道手段以及受众的接收习惯等等方面都发生了更为深层的变化。分众、互动、开放、多元、博大的新媒体用新的气质、内涵和文化,继续推动传播领域的进步。
关键词:网络媒体;传统媒体;信息共享;发展历程 建议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5-0049-01
传统的观点认为网络媒体的出现对传统媒体产生巨大冲击,但这并不意味着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站在水火不容、无法共存的对立面,也不意味着传统媒体在今后将失去价值,完全被网络媒体取代。相反,许多传统媒体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勇于寻求改变,积极与网络媒体建立合作关系,越发显现出新的活力。网络媒体也在于传统媒体的信息共享中不断发展,日益兴盛。媒体信息共享这一破冰之举,推动了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共存共荣。
一、网媒与传统媒体信息共享基础
1.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优势对比。建立在现代通信技术上的网络媒体具有信息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内容丰富,信息量大,交互性强等优势。不同于传统媒体,传播速度上要受印刷、运输、发行等条件的限制,信息量上受到版面或播出时间的限制,尤其是在于用户联系上受到通信方式的限制,无法从受众处取得即时的反馈,用户由于联系方式局限,向媒体反馈意见的热情也受到打击。
同样地,传统媒体能发展至今仍然存在必有其合理之处。一般而言,传统媒体比网络媒体更具权威性和可信度。这是由于网络信息真伪难辨,且信息者具有隐蔽性和私人化的而传统媒体都是由国家事业单位主管的法人机构。另外,传统媒体出现在网络媒体之前,所以在受众基础上存在一定优势;从内容上看,传统媒体有着掌握专业媒体传播知识的编辑,信息内容更为深刻。就媒体而言,还是“内容为王”,毕竟受众最需要从媒体处获得的是信息内容本身;最后,传统媒体虽然缺乏与读者的交互,但是传统媒体品牌在网络空间上同样具有无与伦比的号召力,反观网络媒体,虽然交互性强的,但是缺乏组织性和专业性。
2.媒体间信息共享的必然性。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各有特点、各具优势。两者的互补性决定了信息共享的必然性。双方不仅仅只有竞争的关系,在合作基础上的竞争更能是实现共赢。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的一致性也为信息共享奠定基础。无论是网络媒体还是传统媒体,基本职能都是一致的,都要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
二、网媒与传统媒体信息共享发展历程
1.汲取式信息共享阶段。汲取式信息共享是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信息共享的前期阶段。实质上,在这种模式下,只存在传统媒体单方面的信息输出和网络媒体单方面的信息利用。在这个阶段,传统媒体刚刚面临网络媒体带来的冲击,希望通过以网络媒体为平台,尽可能地传播推广其信息产品,在第四媒体的包围下维持自身的媒体价值和在传播界的地位。而网络媒体则处于开始发展的阶段,虽然势头很迅猛,但毕竟“底气不足”,网络媒体并不具备传统媒体在新闻信息制造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专业人才,只能大量从传统媒体处获得专业的新闻信息,在网络平台上传播以吸引读者,扩大受众。
汲取式的信息共享模式的结果可想而知。传统媒体以非常低廉的价格甚至是免费向网络媒体提供新闻信息,促成了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受众日益增加,且受众的信息获取渠道逐渐向网络媒体转变。相应地,传统媒体不仅没有达到推广“信息产品”,获得年轻群体青睐,实现品牌和资讯跨平台传播的目标,反而白白流失资讯价值,引发生存危机。
2.跨媒体信息共享阶段。以开屏传媒为例,这是传统媒体与桌面媒体之间的一种新兴的媒体形式。桌面媒体作为传统媒体的传播平台,通过自身的网络平台运营经验和商业模式为传统媒体开辟新的发行途径,在用户闲暇时间信息内容主动在桌面上显现,进行信息传播,传播范围更广泛,内容也更容易被接受。同时这种模式维护了传统媒体独立的品牌形象,在独立自主的平台上传播,而不是作为门户网站的某一个频道或者栏目。对于桌面媒体而言,满足了桌面用户的信息需求,用户在使用其桌面时可以在闲暇时间获得快速的新闻资讯,了解讯息,如果有兴趣进一步阅读,还可以通过网络桌面进入相关网址深入了解,进行互动。便捷的信息获取功能,更加强了桌面媒体的吸引力。这种跨媒体的信息共享合作,实现了合作双方的共存共荣。
三、未来信息共享建议
1.推进报网一体化进程。传统媒体转变资讯传播平台已然成为必然趋势。传统媒体要适应信息时展的要求,需要转变和网络媒体的信息合作方式。网报一体化是当前背景下发展趋势日益明朗的一种方式。许多有着广泛的受众基础,公信力和权威性的报纸开始通过“报网互动”的方式维持报社品牌,继续发挥影响。网报一体化进程不应停留在将报纸电子化,完全以报纸为主导,网站只是报纸内容的翻版的阶段,而应该跳出这种仅具有“象征意义”的模式,以报纸品牌为核心,真正作为一个网络的咨询平台来经营。例如,内容和更新周期上护卫补充,使报纸和网络媒体真正融合。
2.加快与新媒体的合作。新媒体的出现使得信息不再局限于在个人电脑用户间传播,手机网络用户同样成为一个庞大的受众群体,且有着无限的发展潜力。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的信息共享要与时俱进,充分发挥新媒体这个信息传播平台的优势,更新媒介形态,拓宽平台宽度。而关于如何利用新媒体,许多传统媒体已经进行相当多的尝试。如今各地的手机报业务也得到广泛的推广,手机平台的潜力可见一斑。
3.跨媒体整合共享。跨媒体的信息整合共享是指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双方建立在平等关系上的信息共享,信息不只局限于一两种传播方式,而是综合整合各种传播媒介,共享双方互利互惠,相互影响,实现共赢。例如广播电台在网络上开辟的互动性强的音乐点歌台,凤凰卫视和其他网站的合作互动,齐鲁晚报则将报纸、电视、网站、杂志、手机等众多信息传播方式整合,形成了“两报一网一刊”的立体化综合传播服务。
四、结论
由于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各具优势,存在互补性和职能的一致性,信息合作成为可能。为适应新形势下传播格局的发展,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应当实现信息共享,共荣共存。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新媒体;传统媒体;融合路径
中图分类号 TP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5-0158-02
1 全媒体时代新媒体对传统媒体所带来的挑战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日臻成熟,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媒体正在冲击着传统媒体的运营方式和能力,而且颠覆着媒介传播的传统格局。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媒体信息和话语权的垄断局面,进而预示着全媒体时代的来临。全媒体时代的来临对于传媒格局的冲击不言而喻,对传播内容的丰富化、传播受众的细分化、传播模式的多样化、媒体运营能力的先进化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借助于信息传播互动性、信息内容丰富化以及信息阅读便携化等优势,新媒体迅速占领了传统媒体固有的传播领域,悄然改变着媒体传播方式和人们信息获取方式。新媒体有着传播内容丰富,覆盖面广,而且信息传播及时迅速,传播具有双向性,注重受众的心理需求的优点。新媒体依托互联网、手机、数字媒体等多种平台,把传播的话语权逐渐还给了受众,改变了以往传统媒体只有少数“精英”把握话语权的形势,给传统媒体带了巨大的挑战和冲击。
1.1新媒体分流传统媒体的受众,挤压生存空间
传统媒体正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承载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新媒体对信息传播的时间及空间的依存度越来越微弱,而且便捷的阅读方式适应了当下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尤其对青年群体更具有吸引力。传统媒体的信息生产链条从采集、编辑、走的都是一种脱离群众的精英路线,话语权掌握在少数的“精英”手中。而新媒体则完全与之相反,人人都可以是信息的者,新媒体把话语权交到了广大的公众手中,尤其是微博、微信等媒介方式的出现让人们更加倾向于新媒体。新媒体正在改变着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以及阅读信息的习惯,并逐渐抢夺着传统媒体的受众。2014年的《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中国网民规模已达6.3亿,网络普及率高达46.9%。互联网的普及率逐年增长,预示着传统媒体逐渐被打入“冷宫”,人们已经厌倦了模式化的信息传播,纸质化的阅读方式已经逐渐被人们所抛弃,新兴的电子阅读占据了主导地位。
1.2新媒体多元化的经营方式蚕食着传统媒体的广告份额
数字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着传统媒体的生存环境,传统媒体的赖以生存的广告份额也逐渐被新媒体所蚕食。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广告投放资金高的门槛,而且新技术的使用使得多种信息形式在新媒体上得以承载,图片、文字、音像、影视等融为一体向受众传达广告的内容,向人们兜售新的理念和创意。新媒体有着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传播模式,注重受众的心理需求和互动性。而且传统媒体的广告效益取决于受众的数量或者发行量,传统媒体在面临新媒体分流、抢占更多受众的情况下,它的广告市场份额势必会下降。有数据显示,我国2013年度网络广告市场份额达到1100亿元,同比增长46.1%,增速远远高于传统媒体。新媒体已成为了广告市场的“宠儿”,而且在未来更是会成为中国广告市场的主力军。
1.3新媒体的出现逐渐削弱着传统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
在传统媒介状态下,传统媒体对于“话语权”具有垄断性的地位,对于舆论导向具有主导作用。传统媒体在过去被誉为党政机关的“喉舌”,信息的采集到往往经过层层审核,它的权威性以及专业性毋庸置疑,但是时效性、交互性以及内容的丰富性与新媒体相比则相形见绌。而新媒体具有开放性的平台,利用手中的工具,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者,尤其是在重大或突发新闻上,新媒体的信息的迅速性就展露无疑。而且在新媒体时代,人们可以就某一新闻或者事件来畅谈自己的感受和意见,交互性的特点改变着传统媒体只注重“点对点”的传播方式。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传统媒体舆论主导权逐渐被瓦解,独家信息与话语权掌握地位被打破,新媒体成为了引导舆论导向的新阵地。
2 全媒体时代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关系
全媒体时代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融合是大势所趋。虽然传统媒体在当下不断受到新媒体的挑战和冲击,但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是水火不容,不能并存的对立关系。在新媒体的身上到处可以发现传统媒体的影子,网络电视、移动电视、网络视频等很大程度上是将传统电视的内容依靠新技术储存于网络平台播放,即使像微博、微信等具有完整传播形态的新媒体,也不过是将传统媒体的某些功能和形态整合而已。从中的信息描述能看到报纸化的简评的影子,而且风格也类似于杂志化。重要的是,在网络环境下,“话语权”的扩大化导致了信息的门槛降低,以致网络虚假信息、虚假新闻层出不穷。而传统媒体则基于社会责任,以其专业化的知识,精英化的团队,树立其权威性。传统媒体虽然在传播渠道、内容丰富、传播时间和空间以及灵活度上与新媒体有着不小的差距,但是传统媒体在信息可靠度、权威性、品牌效应以及舆论导向上也有着新媒体不可比拟的优势。
虽然当下对于“全媒体”尚未有确切的定义,但媒介融合无疑是属于全媒体范畴。伊契尔・索勒・普尔认为,“媒介融合是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从本质上讲是不同技术的结合,是两种和更多种技术融合后形成的某种新传播技术,由融合产生的新传播技术和新媒体的功能大于原先各部分之和。”[1]传统媒体不断受到新媒体的挑战,但这也是一种机遇。传统媒体若与新媒体平台相融合,扩大传播的方式和渠道,将会大大提升其覆盖范围和影响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搭建“全媒体平台”,能够节约资源,提高平台开放性,实现资源共享;能够适应时展的潮流,满足人们对于信息的个性化和碎片化需求;能够优势互补,实施优势品牌战略,实现集约化发展,促进产业转型。新媒体的出现不但不会将传统媒体推向消亡,反而会带领传统媒体“涅重生”。
3 全媒体时代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路径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融合已成为了时代的潮流,正像新闻集团的默多克先生在一次演讲中说的那样,“权力正在发生转移,从我们这些拥有和管理媒体的人转移到正在变得日益挑剔的读者和观众那里,这些读者和观众年轻而富有朝气,对新技术极其敏感,不愿意被领导,并且知道在这个媒体充满竞争的世界里他们可以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用任何他们喜欢的方式获得任何他们想要得到的资讯。”[2]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普及以及市场化的需求使得传统媒体不能在抱残守缺,应该敢于创新,迎接挑战,拥抱新媒体带来的新机遇,实现媒介融合,建立全媒体机制,实现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借鉴国外经验和国内成功案例,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相融合是必由之路,而融合途径主要靠“物理融合”和“化学融合”,物理融合主要是技术层面的融合,包括内容融合、传播渠道融合、市场融合。而化学融合则是深层次的融合,主要是理念的融合。基于这两个层面的融合才能引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殊途同归,在融合中发展。
3.1内容融合
无论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内容都是第一位的,优质内容更是吸引受众的关键,是生存的王道。新媒体之所以能分流传统媒体受众群体,就是因为它了解受众的需求,能知道他们需要什么,向他们提供什么内容,与受众之间保持着一种高度的黏性。因此传统媒体在保持自己权威性、公信力和信息高度化、深度化的优势前提下,与新媒体的信息丰富的宽度、传播的速度以及互动性相结合,进行资源整合。传统媒体要将新媒体“为我所用”,积极开发新媒体中受众资源,从新媒体接收群体中发现和挖掘话题,随时关注新媒体受众群体所感兴趣的内容,及时的跟进报道并且进行深度的挖掘。利用微博、微信、社交网站等新媒体搜索、寻找人们所感兴趣的话题,注重受众的心理需求来进行新闻的编辑和制作,强化信息的互动性。新媒体在信息传播的公信力以及权威性上有所欠缺,但是可以充分利用传统媒体权威性的优势,将其的信息进行二次加工,充分利用新媒体交互性的特点,引导受众之间的讨论。
3.2渠道融合
全媒体时代的来临不仅影响着信息传播的方式,受众的阅读习惯也悄然的发生改变。传统媒体只注重于内容的建设是远远不够的,内容的获取是否方便,传播方式是否与受众的阅读习惯和方式相一致,在某种意义上比内容的受重视程度更为重要。新媒体具有信息覆盖广、即时性、便捷性、交互性、传播成本低、方式多样化等优势,不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而传统媒体的传播渠道过于单一,而且受到时空限制,导致传媒产品资源重复浪费,效益低下。传统媒体寻求与新媒体合作建立互联网与数字技术平台,将传统媒体所制作的媒体资源全部放置在新媒体平台,方便用户点击查阅;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进行内容宣传,不仅可以降低传播成本,扩大传播的受众群体和覆盖范围,提高传统媒体的品牌影响力。建立自己的手机、网络等终端平台,“将传统媒体的内容优势转化为新媒体的市场利润,实现信息一次性采集、多格式生成、多介质的局面。”而且利用新媒体宣传能够及时信息,了解用户需求,而有针对性的进行内容宣传,与用户进行互动,弥补了传统媒体的即时性与互动性的不足。
3.3市场化运作融合
市场化运作融合主要是通过个性化服务来整合资源,实行经营的融合。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受众细分化,信息碎片化,传统媒体以往受众一体化的传播方式逐渐被淘汰。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单纯依靠广告的经营战略模式,采用了多元化的经营方式。针对不同的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满足用户需求,用户付费来进行盈利。在当下技术已经发展成熟的前提下,占领市场依靠的就是服务。了解受众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关注受众需求,为受众提供个性化服务,是当下传统媒体市场化经营的理念。传统媒体应当依托新媒体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媒体,立足市场,针对用户需求来做出市场化经营的改变。“传统媒体也应该积极进行多元化地经营,可以跨媒介、跨行业地发展,通过集团化融合资源,形成规模效应。”
3.4创新观念的融合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关键在于创新观念的融合。新媒体对于传统媒体的挑战和冲击,使得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面对这种状况一些传统媒体痛定思痛切实做出了改变,以积极的姿态去迎接新媒体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而一些媒体则走进了误区,简单的以为建立了网络平台、微信、微博平台、移动客户端等就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以为将传统媒体与互联网相结合就是融合;出现这些误区的症结在于观念的落后,面对挑战,传统媒体若依旧墨守成规,抱残守缺,仅仅依靠转型来独善其身,那么其命运只能是走向灭亡。“微博使自媒体迅猛发展、新闻即刻传播,微信公众账号则改变了新闻生产方式,成为深度报道的新兴载体。随着4G 技术的广泛应用,每部手机都可能成为一个移动的电视台,每个手机用户都可能成为一个现场直播的记者。”[3]“内容的拥有和终端的占有作为传媒产业链上的两个端点,体现了未来传媒竞争的两大战略制高点,而新媒体则早已占领了这个制高点。”[4]所以传统媒体必须更新观念迎合时代潮流,与时代同步,以全新的姿态去与新媒体融合,发挥自身优势,打造战略品牌。而新媒体也需要转变观念,尤其注重打造网络公信力。
总之,全媒体的发展必须建立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融合的基础之上,全媒体并不是两种媒体简单的相互叠加,注重的是传播理念、传播方式等融合,二者只有再融合当中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才能殊途同归,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利平.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介融合渠道与路径选择[J].湖南大学学报,2013(11):45.
[2]黄霞.关于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思考[J].教育观察,2013(34):34.
关键词:融媒体环境;记者工作;策略
中图分类号:G2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079(2020)18-00-02
融媒体环境可以拥有较好的发展形势,与它为人们带来的各种方便密切相关。但与此同时,融媒体环境较传统的媒体相比,也有很多需要借鉴的地方。在当今的形势下,更加注重将融合媒体与传统媒体进行紧密结合,通过取长补短的方式,来打造更加适合媒体行业发展的主流品牌。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新闻记者的转型成为需要关注的点。
一、融媒体时代对记者科学转型的分析
(一)传统媒体人应对转型有清醒的认识
目前,传统媒体人在转型的过程中存在以下几点不足:①传统媒体记者在转型的过程中过于恐慌,没有自己的主见,别人干什么就跟随大众潮流做什么。②传统媒体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瓶颈,除了受大环境影响,与传统媒体从业者本身有一定关系。传统媒体记者应当提升自身的素养,否则转到哪里都没有用。③传统媒体记者对形势认识不够清醒。這类记者将新媒体发展前景想象的特别美好,意识不到新媒体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压力要比传统媒体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压力大。他们在日常观察的过程中只看到纸质媒体的灭亡,而没有看到新媒体的淘汰。
(二)在未来传统媒体仍是其他媒体发展的基础
无论融合时代如何发展与变化,从目前实际情况来讲,传统媒体仍是新闻原创的主力。尽管随着新技术和新理念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媒介会对新闻生产产生更多的影响。然而传统媒体才是新闻生产者的培养基地。他们相对于新媒体人有更多的专业知识,有更多的从业经验。更能遵循新闻规律,去传播新闻。并且传统媒体人占有更多的新闻资源,业务能力也强。传统媒体人将不断地占领新媒体,随之转型为全媒体人。他们不仅可以依靠收费阅读,或者是读者打赏来获取生活资金,同时也可以依靠他们的新闻生产能力在新媒体领域发展。虽然在市场快速发展的冲击和政策规定的情况下,传统门户的生存模式已经受到了很大的挑战。但是互联网媒介对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地扩大,并且也会吸引更多的优秀传统媒体人进入到新媒体新闻生产的过程中。
二、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优势
(一)传统媒体更具权威性
虽然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打击,但是由于网络信息位于虚拟的网络空间,很多信息真假难辨。人们想要得到一个确切的消息时,第一时间还是会想到传统媒体。
(二)传统媒体可信度高
与现在的网络媒体相比较,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不容挑战。纸上的新闻一旦就是白纸黑字不可更改,而网络上的信息可以说改就改、说删就删。因此,传统媒体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就读特性的权威机制、公信度,所以这是传统媒体在网络时代的优势。
(三)传统媒体受众门槛低
虽然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促使人们获得信息更加方便,但是中国还有很大一部分处于不上网的状态,所以需要通过传统的纸质媒体来获得相应的新闻和信息。因此,与网络媒体相比较,传统的媒体有利于信息的推广和普及。
三、融媒体时代新闻记者工作转型的主要策略
融媒体时代的发展,对于整个新闻行业来说都是前所未有的,在整个过程中,多个方面的变化都会为新闻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冲击,新闻记者身处在这种巨大转变的环境下,需要更加了解融媒体时代应该做出怎样的工作转型,更加有利于融何在现代生活工作中。
(一)增加对融媒体的认知,增强业务水平
为了使新闻工作可以做得更好,新闻记者应更加了解融媒体时代下,为新闻传播带来的优势,并通过自身的学习与努力,不断地与之融合在一起,促进自己与融媒体共同发展与进步。当今社会中信息的发展与传播十分迅速,在较为传统的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通过报纸与广播,受众了解信息的速度大概在一天或几个小时。但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发展,信息的传播速度已经大大增加,也许在几秒钟之内新闻就可以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这种传播方式为获得信息的受众带来了更快的信息获取渠道,这是融媒体发展下带来的积极作用。当今媒体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在一起,两者之间的关系更多是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前者可以为后者带来更大的新闻覆盖面积,使影响力逐渐扩大。后者与前者相比在权威性与说服力方面更胜一筹。因此在整个过程中,新闻记者应该将两者融合在一起,使具有的优势发挥到最大,使新闻的质量得到保障。除此之外,新闻记者的工作是与时俱进的,要不断地进行自身素养提升,才更有利于服务新闻行业,也可以通过掌握各类新媒体的应用技术,在工作过程中更加游刃有余的进行融合,制作出更多吸引受众眼球的好新闻。
(二)转变思想和角色,树立更好的新闻服务意识
融媒体时代的发展较为迅速,许多新闻记者在工作过程中没有进行意识转变,仍然停留在较为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上,这种行为抑制了自身的发展。在当今的社会中思想的转变是必然的,只有紧跟时代潮流的发展脚步,才更有利于屹立于新闻服务行业,为自身谋得更好地发展。因此,需要及时地树立起现代化的新闻服务意识。首先需要了解媒体融合的意义,了解媒体的融合已经成为现代新闻传播的主要流行方式,意识到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新闻记者与其他类型的人员相比本身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因此对于融媒体的创新性发展更容易接受,可以紧跟融媒体发展的步伐,创作出更加多元的信息产品,满足广大受众的各种需求。除此之外,在新闻的创作与传播上,新闻记者也更加注重新闻信息,展现出的真实性与时效性。对待新闻的态度永远保持敬畏之心,对新闻持有的立场和观点,也应在最大程度上站在绝大多数受众的角度,体现人民诉求,展现新闻媒体的真性情。
(三)在转型的过程中坚守传统的优势
传统媒体在转型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传统媒体的优势,并要自信地将这些传统的东西能够坚守下去。比如:传统媒体的内容优势,无论到什么时候,内容为王。传统媒体可以将一个新闻线索,做深做透,从写法上下功夫,吸引住固定的受众。同时可以利用排版,把真实可靠的新闻内容展现得更直观,让读者有更好阅读体验。
传统媒体处于媒体快速发展的大潮流中似乎有种很急躁的现象,为了能够有效地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很多传统媒体急于融合、急于转型,同时也着急采用各种各样的新技术概念包装自己。处于急躁的状态下跟随大潮流的发展不仅不能够融入新的潮流中,反而会让自己的优势被抛弃。
将传统媒体与新的媒体相比较可以看出,一些网络媒体处于潮流中比较沉稳和淡定,掌握了其中的技术和渠道之后,会慢慢地去将内容精细化,从而促使自己的传播率和品牌度可以大幅度提高,进而促使健康的发展。因此,传统媒体在转型的过程中要充分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传统媒体赶不上新媒体的速度,但是新媒体也做不到传统媒体的深度。传统媒体的优势就是深度评论和深度报道,把这一点做好,就能稳定住一部分受众。传统媒体在发展的过程中应当弥补自己的不足,发挥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才能使自己更长远的发展。
1.传播方式的创新转型
与传统媒体相比,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最主要优势就在于传播方式和传播手段上。数字和通信技术的应用,使新媒体一方面实现了传播形态的多样化,得以声音、文字、图片、影像、动画等多种传播形式于一体,另一方面实现了传播手段的多元互动、可追溯和可搜索。这些新传播技术优势,使新媒体比传统媒体更加顺应和满足公众需求,提升了公众参与度和主动性,扩大了其传播效果和传播范围,从而极大地增强了其媒体影响力,并对传统媒体直接造成了显著冲击。因此,当务之急,传统媒体必须充分利用先进的数字传播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进行传播技术转型,借鉴和应用多媒体综合信息处理方式和传播方式,革新传统媒体的传播手段,突破传统媒体的单一传播方式,从而实现信息产品的跨媒体、多格式传播,满足数字时代公众的多元、即时、互动化信息消费需求。
2.大力拓展信息内容
在激烈的媒介竞争中,新媒体正是以其信息量大、面广、多角度、延伸性强,同时又能够满足个性化的细分需求而胜出一筹。随着步入全媒体时代的媒介竞争日趋激烈,传统媒体必须充分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广泛数据应用,重新确立“全媒体信息服务商”的定位,并根据新媒体形态下的公共信息需求和传播的特点,加大信息资源整合,一方面通过全媒体数字化平台,实现一次采集、动态整合、多种渠道、立体、多次传播;另一方面,要大力扩展信息资源的深度、广度、维度和长尾效果,实现信息资源的价值最大化;要打破过去静态的信息内容,向全天候动态报道转变,并力争根据不同公众对信息内容的偏好,制成不同类型的产品供他们定制选择,以有效避免传统媒体的同质化现象,满足公众对信息的个性化需求。
3.加强营销创新与转型
面对新媒体不断推新的营销理念和营销模式,及其对传统媒体市场的不断侵蚀,传统媒体必须尽快突破传统单一的广告销售盈利模式,在市场营销方面加速融合与创新转型,引入更多创新的商业模式,利用多元立体化营销策略,实现渠道拓展与市场开拓,拓宽收入来源,赢得更大生存空间。目前,一些传统媒体在这方面已经开始进行了各种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例如,一些平面媒体利用自身网站和手机报进行广告一体化经营和线上订阅收费及点击收费的营销模式,也有一些媒体尝试利用新技术发掘传统媒体内容产品的深层价值,借助新媒体形态,提供增值服务,转化为市场价值。其中,烟台日报在全媒体转型实践中,则提出了从“报社”转型成为“新闻社”,从“营销报纸”转型为“营销内容”;开发“多形态”产品,如纸质报、多媒体数字报、手机报、电子纸移动报等;采用“多渠道”发行,比如传统报业分销网,互联网(包括WI-FI),移动通信运营商的GPRS或CDMA等传输手段等;发展“多终端”的阅读介质,如新闻纸、PC、阅读器或电子纸阅读器、手机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加快流程再造
今天的传媒发展趋势给整个媒介组织机构与工作流程都提出了新要求。“报纸的内容搬到网上这么简单的模式已不能拯救报纸。”?? 向全媒体转型,已经突破了较早时期美国学者戴默(Lori Demo)在《融合连续统一体:媒介新闻编辑部合作研究的模式》一书中所提出的交互推广、克隆、内容分享等模式??,即已不仅仅要求传统媒体在传播内容与形式上、营销模式上简单地嫁接新媒体,而是必须在内容的生产、传输、营销、再生产、资源配置与优化等管理流程上,进行根本的改变和创新。例如,在全媒体竞争态势下,以往传统媒体趋于静态的“新闻策划机制”和滞后迟钝的“采编流程”,以及单一的靠广告利润而后进行资源再分配并维持媒体运营的管理流程,显然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传媒生产和管理需要,而打造动态的全媒体采编组织,并以新技术为依托,加快内部生产流程再造和管理模式优化配套,实现“动态信息生产”和“动态流程管理”,已经成为传统媒体向全媒体转型的必然要求。
传统媒体的流程再造包括:要通过打造信息资源数据库或多媒体信息中心,协调整合和联动共享媒体资源,实现信息的采集、制作、、销售的全媒体运营;通过打造以投资决策、效益监管等宏观管理为职能的投资中心,以发行、基础设施安装、收费以及广告和相关业务经营为职能的经营中心,协调内外部资源分配与优化,复合多元经营,降低生产成本,实现报业集团的规模经济效应。在新的流程下,不再是一报一台一站各行其是,单一媒介各自进行“作坊式”生产,而是跨媒介的团队合作,全媒体记者、一次生产、立体,全介质广告销售、全品牌开发经营,实现产品和服务的产销一体化,大大延伸产品和品牌的价值链,增强全媒介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实现全媒介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5.理念变革和机制创新
新媒体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成长起来,其运营机制灵活,富有创新精神。但我国众多传统媒体大多是事业单位,市场经营意识薄弱,缺乏按照市场原则运作的机制和体制。机制的创新首先基于与之相应的理念创新与变革。暨南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范以锦认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实行市场化、公司化运作,走市场推动、资本整合、产业结合、事业融合之路,是传统媒体向全媒体转型经营的趋势和必然选择。全媒体转型意味着经营单位要同时掌控多种媒体形态,而传统媒体原有的企事业不分的属性显然无法完成这样的任务。因此,传统媒体应抓住当前报刊出版行业的政策改革机遇,加快改革,成为更加市场化、更有活力的市场主体,从而为全媒体的发展布局打下基础。??
打造传统媒体的核心竞争力
作为与新媒体不同的传媒介质,传统媒体必须在不断的转型与探索中,坚持创造自身差异化优势,努力打造自身核心竞争力,才能真正实现未来的生存与持续发展。
1.内容为王,保持差异化竞争优势
网络时代信息泛流,内容最终决胜千里。美国皮尤研究中心近日公布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虽然新媒体的崛起减少了报纸的销量,但大量首发新闻仍然来自报纸。该中心选取了去年某一时段中发生的6条重大新闻,收集了53个媒体渠道的报道数据,发现在这些新闻的最早报道中,报纸及其网站的报道占61%,地方电视台及其网站的报道占28%,广播电台及其网站的报道占7%,纯网络媒体的报道只占4%。显然,这项研究表明:虽然如今新媒体已经快速崛起,但是报纸、电视、电台等传统媒体的新闻内容生产能力依然强大。近期摩根士丹利的关于名为《内容为王,品牌为皇》媒体行业分析报告中分析认为,随着3G互联网、互动电视的普及,中国“内容为王”的时代已经来临,“在一个产业发展和更替的过程中,内容的意义会发生变化。在不同的产业发展阶段,比如在这个产业初期发展阶段,可能渠道的价值显得更大;当产业发展相对成熟,内容的价值必然要显现出来。”??随着新媒体的激增,传播渠道不断增多,内容将成为最稀缺的资源。因此,传统媒体要想成为全媒体空间的主流,也必须走个性化之路,这就是要不断开发优质的、原创性内容,避免同质化竞争,形成差异化优势。
作为媒体而言,内容永远是核心媒体的重要支撑,内容资源也一直是传统媒体引以自豪的核心竞争资源。目前,受相关政策限制,新媒体的内容在相当程度上仍很依赖传统媒体,由于网络媒体一般无采访权,致使其原创性大打折扣,不得不向传统媒体采购内容或与其合作谋求发展。因此传统媒体可以利用新技术的整合,在适应公众习惯变化的同时提供丰富多元信息内容服务,并通过最大限度地运用新技术和全媒体工具优势,延伸新闻资源的价值链,就会找到自身的优势和发展侧重点,获得不可小觑的影响力,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2.打造公信力,提升传统媒体品牌价值
随着新媒体数量的日益增加,信息传播将变得越来越宽泛、自由,网络和手机媒体在利用其海量信息资源和超级链接赢得公众青睐的同时,新媒体的公信力也受到自身挑战。尤其在网络泡沫经济的冲击下,人们对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程度不断降低,在这样的背景下,媒介公信力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比较而言,传统媒体由于自身长期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信息采集、编辑和把关机制,它的出版、发行也较为规范,已经在公众中长期积累形成了权威形象,具有短时间内无可替代的优势。因此,在未来的转型发展中,传统媒体应充分利用新技术,坚持打造公信力优势,不断提高公众信赖度,从而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不断扩大传播力和媒介影响力,提升自身的品牌价值,并使自身获得可持续发展。
3.优化人才队伍,确保未来核心竞争力
传统媒体一直是我国媒介人才队伍的摇篮,多年来,一方面一直不断培养和优化人才,为自身发展发挥作用,另一方面也不断向其他类型媒介输送人才。尤其是近几年,随着传统媒体不断向新兴媒体融合,培养和造就了一批跨媒体传播人才。由于媒介融合横跨诸多领域,这中间包括具备以多种形式进行写作和传播能力的融合采编人员以及科技含量很高的现代数字传媒工程专业人才,也有众多适应新旧媒体发展要求、懂得新媒体企业管理的经营策划人才,而这些人才正是传统媒体在未来全媒体转型经营和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基石,亦是其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注释:
??《聚焦媒介融合和公共新闻――密苏里新闻学院副院长Brain Brooks教授系列讲座》,《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5期,第73页。
??浮新才:《2009媒体高峰论坛实录之一》,http://news.163.com/09/1212/08/5QANHVMH000140LL.html
??蔡雯:《从超级记者到超级团队――西方媒体融合新闻的时间和理论》,《中国记者》,2007年第1期,第81页。
??徐沁:《媒介融合:新闻传播业的新趋势》,《东南传播》,2008年第6期,第71-73页。
??《解析媒介融合背景下报业转型的是与非》,http://www.ic98.com/info/yinshua/117/20091230/71981.Html
[关键词]微博 互动 传播模式
自微博2009年进入中国,仅3年时间,中国的微博用户就快速增长到近3亿,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已深刻地影响到了我们的生活。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微博的诞生既是挑战之源,也是机遇之所在。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后的第一次全国党代会,十的各项议程成为了微博的热议话题,各类媒体纷纷尝试用微博报道党代会,一些主流媒体更是在报道十的过程中与微博全方位融合,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开辟了新路径。
一、微博的新闻传播特性
(1) 信息简易化。微博给予用户的创作自由和去粗存精的文本内容让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都轻松传播信息。
(2) 文本碎片化。为了适应当下的生活节奏和人们的快速阅读习惯,微博用户多采用零碎化、个性化、生活化的新闻语言来满足受众对即时信息的需要。
(3) 传播速度的即时性和渗透性。作为跨媒体的传播工具,微博在新闻的时效性上有着超凡表现,其传播速度的即时化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进展;在强大的信息传播力和众多网民的参与下,微博在报道重大事件上的渗透性远远高于传统媒体。
(4) 开放性和透明度。作为一个开放性的交流平台,微博的每一位客户在个人信息时也成了公共媒体的一部分, 大凡关注相关信息的人都可以就某个事件彼此展开讨论,个人意见与公共意见互动转化,形成舆论导向,改变了传统媒体“新闻被加工”后再曝光的情况,提高了新闻的透明度。
(5)自媒体、草根性突出。微博的去中心化不仅为草根与精英的平等对话创造了可能,这一草根化和平民化特性进一步削弱了传统媒体中的精英话语权,激发了普通公民的表达欲望。
(6)“点—面—面”的裂变式传播。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线性传播模式,每一位微博用户都有其数量不等的追随者,这些追随者构成了网状传播结构,信息由一个个体向无限广泛的社会群体几何级扩散,使大量同主题的信息碎片迅速汇集成为强大的信息流,带动信息价值的升值及热门话题的产生。
(7) 传播渠道多元化。微博打通了互联网与移动通讯网的界限,用户可以通过手机上网、手机短信、IM、web 网页、电子邮件插件、客户端等多种移动介质传播信息,最大程度释放其便捷的媒体价值。
(8)表达方式的多元化。微博具有强大的通讯功能,用户不仅可以借用文字表达思想,还可配上图片、音频、视频等丰富新闻内容,使信息更加形象、具体、充实。
二、十报道中微博与传统媒体如何互动
(1)传统媒体通过微博平台第一时间十的相关新闻,提升相关话题新闻在实时搜索中的排名。@新华社中国网事打破了程序性报道的传统操作流程,在新华微博、腾讯微博、新浪微博上,全球首发了“、当选党的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的消息。该系列微博在新华微博首发后,在新浪等微博转发,阅读量超过5千万人次,转发量超过10万次,使党代会程序性报道这一新华社的“传统优势”,通过形式创新、流程创新,在新媒体领域发挥了独家优势,取得了历史性突破。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新兴传播媒介来获取与十有关的信息。
(2)有不少信息由于各种原因未能通过传统媒体报道,此时微博作为一个补充渠道,将那些没有报道的内容通过微博出来。十期间各传统媒体记者纷纷开通微博,实时报道所见趣闻,增强了娱乐性,让读者更深刻地体会到了现场氛围。以著名媒体人杨锦麟为代表的凤凰卫视的几名记者,在十期间通过微博向网友直播了其团队的工作状态、采访间遇到的趣闻、记者自己的感想感受等,让网民身临其境地参与到报道活动中。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花絮”让网民对新闻主题的认识更立体,更提升了网民对该媒体的认同感。
(3)发挥微博优势,打通会内会外、线上线下,提高新闻报道的深度。十开幕后,新华社中国网事和新华微博、腾讯微博合作,开设了“e哥问答十”栏目,设置了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位派驻微博的虚拟记者“e哥”。网民可通过转播、评论、私信等方式,把有关十的期望与问题告诉e哥,e哥带着相关问题采访代表,并把代表的解读和回应带给广大网友民。人民日报社等媒体也纷纷在新浪、腾讯、搜狐、网易微博平台上开设“@十代表,我用微博捎句话”、“你好,中国”等栏目,结合十会前、会中的不同热点,24小时滚动播发网民感兴趣的新闻。这一做法成功地打通了线上线下,联通了会内会外,并按照新媒体规律改造了重大时政新闻的生产流程,成功地进行了议程设置。
(4)传统媒体通过微博平台,邀请代表与网民即时沟通交流。人民网推出人民微博十专题,邀请多位十代表与网民在线交流;新华网打造的“十代表微博群”,为125位代表开通了微博。代表们频频通过微博与网民在线互动,畅言自己对此次党代会以及未来十年国家发展的感言与体会。微博为网民和代表搭建起了无障碍交流平台,让网民真正走近了十。
三、十报道中传统媒体与微博融合的启示
(1)传统媒体利用微博的传播方式,构建网上的“新闻社区”,在传播新闻信息的同时,也为公众提供话语表达的平台,让公众参与到新闻的生产、深度阐释、批评中。
(2)利用微博“点—面—面”的裂变式传播以及随意自由的网络特性,向读者透露报道之外的“花絮”,为主题新闻提供广阔的背景,增加新闻的广度和关注度。
(3)传统媒体改变此前“传—受”的单向传播观念,将所产生的信息利用微博的传播优势进行讨论公共化,将某些重大事件形成公共议题,引导公众形成参与公共事件时的主体意识。
(4)传统媒体利用微博双向互动的平等交流方式弥补单向交流的缺陷。传统媒体可以更好地了解受众心声,更好地获知受众对新闻的看法。
(5)微博信息的碎片化特征,正是传统媒体借以进行优势整合的机遇。微博信息的碎片化与传统主流媒体的价值整合,互动交汇,是未来传媒生态发展的趋势。
四、微博与传统媒体融合将成为趋势
当传统媒体信息滞后、信息源和方式单一等劣势遭遇微博的及时性、开放性、互动性等优势时,便决定了传统媒体在信息领域的垄断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但任何媒体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新生的微博信息浅表化影响新闻深度。在重大新闻事件发生初期,受众需要新闻以一种连续性和滚动性播放的形式予以即时呈现。但随着事件的发展,受众对深度报道的需求提高。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生产必须在速度和深度两方面寻找平衡,完全独立的媒介形式已经丧失了竞争力,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融合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必然产物。微博的产生和快速发展使我们更清晰地看到了媒介融合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徐宁:《微博客与传统媒的融合新闻报道研究》[J].《传媒视点》2012年第9期
[2]郭伟:《浅析传统媒体与微博议程设置互动关系》[J].《今传媒》2013年第1期
[3]杨立、陆欢:《试论名人微博的议程设置功能》[J].《传媒观察》2012年第2期
[5]高涵:《微博的新闻价值及对传统媒体的影响》[J].《新闻爱好者》2012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