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家庭生态系统理论

家庭生态系统理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家庭生态系统理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家庭生态系统理论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生态系统理论 个案实践 社会工作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0-0027-02

一、接案与建立关系

案主林静,今年22岁,弟弟21岁,林静的父亲跑运输经常在外,母亲在林静读大二时突发脑溢血不幸去世,弟弟在外打工,但是每个月仍要向家里要钱,父亲由于要承担林静和弟弟的日常花销,因此家里经济比较紧张。

林静一直无法接受母亲去世的事实,做什么事都打不起精神。现在大学毕业了,同学们都积极地在找工作,但是林静每天都很萎靡,把自己关在家里,不与外界接触,朋友打电话给她,她觉得自己现在工作没有着落,一事无成,在朋友面前没面子,因此总是三言两语敷衍了事,从不愿多聊。父亲劝她去找工作,她觉得是父亲嫌她不做事,只会花钱,厌烦她了,因此与父亲大吵了一架,再不与父亲交流。最近,林静发现自己的父亲与一个中年女人来往密切,经常通电话,并且自从和父亲吵架后,父亲也不像以前那样关心自己了,林静感到非常害怕,担心那个中年女人会把父亲从自己身边抢走。社区工作者了解了此事之后,想与林静谈一谈,但被林静拒绝了,因为林静觉得大家都是想看他们家笑话才这么做的,根本就不是想帮她。

社区工作者通过居委会的协助以及对林静和父亲生活上的帮助,终于取得了她的信任,并与林静建立了专业关系。

二、预估与问题界定

(一)预估

个人发展是成长中的个人与其环境间长期交流的结果。个人与环境的调和程度以及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是受到个人生活环境中的微观、中观和宏观系统所影响的。在本案例中,案主林静是一个处在家庭、同期群体以及社区之中的个体,因此本案例采用社会生态图的预估方法。

1.生态系统图的理论依据。社会生态系统图也简称为生态系统图,是根据生态系统理论发展出来的。生态系统理论认为有机体或有生命力的系统和其所处环境间维持着持续且交流的关系。个人与他们所处的环境也被视为相互依赖且彼此辅助的一个整体,任何环境在这个整体里互为对方进行持续的改变和塑造。许多现实的案例指出个人与家人、朋友、亲戚、邻居、工作机构以及所在社区的互动所产生的支持网络,能够减轻压力对个人造成的负面影响,从而帮助个人走出困境,提升自身能力。

社工工作者必须致力于为案主搜寻有益的支持网络,改变案主所处的环境,增强环境对个人需求的回应度,促进个人与环境之间的调和程度。

2.林静的生态系统图。

(二)问题界定

依据社会生态理论发展而来的“人在情境中”的理论视角和认知行为理论来看,林静个人问题的产生是由于其与环境的不恰当互动,对环境产生错误认知而产生的,环境因素是林静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本案例中,环境因素包括微观(个人)、中观(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和宏观(社区)三个方面。综合人在情境中、认知行为理论以及生态系统图,我们可以诊断出林静的问题主要有:

1.亲子关系问题。案主林静在毕业后由于情绪持续低迷而无心找工作,其父劝其工作,林静便与父亲发生争吵,从而导致父女关系紧张。

2.行为偏差问题。案主林静在母亲去世后便陷入低迷,把自己关在家中,不与外界接触,毕业后也不去找工作。

3.社会交往问题。朋辈群体对个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必要时能为个人提供情感及物质上的支持。本案例中案主林静在朋友打来电话时,觉得自己一事无成而感到没面子,因此与朋友交流不多,甚至逃避交流。

4.心理情绪问题。在母爱突然缺失以及林静在之后出现的拒绝与外界交流的现象表明,林静的心理遭受了极大的创伤,极有可能对感情的需求会更高。林静对于父亲找女友一事,表现出担心与焦虑,更说明在周围环境的变化中所遭受的感情创伤对林静产生了极大的负面情绪影响。

三、介入目标

(一)缓解父女间紧张关系

帮助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强化父亲对林静的支持作用,加强父女之间的相互理解。

(二)改变偏差行为

帮助案主改变拒绝与外界沟通的情况,鼓励其外出找工作。

(三)促进案主的社会交往

鼓励案主与朋辈群体、邻居等进行交流。从而加强案主的社会支持。

(四)消除案主不良情绪,建立积极正面的情绪

帮助案主接受母亲去世以及父亲需要异性感情依靠的事实,增加其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以及抗逆力。

四、理论基础

(一)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个体要有掌握资源的机会,否则将无法建立自己的生活空间。个人的发展是成长中个人与其所处环境间长期交流的结果,而不是单一的个人特征的产物。个人的行为会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这里的环境指的是社会性的环境,持续对处于系统中的个人产生影响。个人所在的各个系统层次是一个层层相扣的巢状结构,大致分为三个系统:微观系统,是指个人在亲密情境下的人际关系活动形态与角色扮演,它包括影响个人的生活、心理和社会系统;中观系统,是指对个人有影响的小群体,包括家庭、工作群体和社会群体;宏观系统,是指比家庭等中观系统更大的群体和系统,包括组织、机构、社区和文化。

社会工作者在介入个案时,应该从微观、中观及宏观三个层面对案主的社会支持系统进行综合的评估。生态系统理论的关键在于将服务对象放在一个系统之中加以考虑,并将服务对象与其所生活的环境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来看待,通过改变系统来实现个人需求的满足。①社会工作者需要从案主的社会系统中找出各个系统产生作用的方式以及这些系统是如何影响案主本身的。

(二)ABC人格理论

ABC人格理论是认知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A代表“行为事件”;B代表“信念系统”;C代表“情绪结果”。该理论认为行为事件会使个体产生一种信念系统,这一信念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歪曲的,消极的情绪结果就是由于歪曲的信念所导致的,因此只要使个体认识到自身不正确的信念,就有改变偏差行为的可能性。

社工在介入时,需要对案主的歪曲信念进行干预,使案主对自己的不合理信念产生质疑,进而通过社工的帮助,产生新的合理的信念,这样就会引导案主产生积极的情绪结果。在这个过程中,社工要清楚案主的不合理信念是如何产生的,并且要辨识这种不合理信念与不良情绪结果是否存在直接因果关系。

五、介入策略

(一)微观系统(案主个人)

1.对案主进行情绪疏导,可以带案主进入情绪发泄室,做适当的情绪发泄活动。在发泄过程中,社工可以引导林静将人形充气玩偶想象成某个让自己有受挫感的人,鼓励林静将所有的愤怒都发泄在人偶的身上。通过情绪发泄,可以帮助林静更加理性、平静地看待所发生的事,从而做出更加理性的判断。

2.叙事治疗法的运用。由于案主的问题与困扰并不是一直都存在的,而是出现在母亲去世之后,并且在父亲有了女友后有加重的趋势,社会工作者引导案主将事情外化,即把问题和案主本身分离,并通过案主对事件的叙述与解构来重塑生活,唤起案主的能力意识,最终重构主流故事,引导事件向积极的方向发展。

在介入过程中,社工要倾听和了解案主的故事,以叙事的方式帮助案主辨识挑战并一起寻求这些挑战对于案主的意义,让案主提升对自身应对挫折能力的认知度,协助案主外化他们的挑战,促使案主重构具有能力和优势的个人主流故事,社工可以通过适当的自我表露来鼓励案主对故事的重塑。

(二)中观系统(家人、朋友)

1.家庭书信。鉴于案例中案主已经与父亲发生冷战,所以不宜让父女两人面对面的交流,但可以通过比较婉转的书信方式沟通。具体措施:林静与父亲每周要写一封信给对方并且要回信,内容可以是这周所做的事情,也可以是想对对方说的话。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增进父女间的了解和沟通,缓和矛盾。

2.家庭活动。在一段时间的书信沟通后,社会工作者可以在适当的时候组织家庭活动,最好能有林静弟弟的参加。例如可以全家一起吃饭,看电视或出游,增进家庭成员间的感情。

3.朋友聚会。社会工作者与林静的朋友取得联系,进行定期的朋友聚会,如果确实难以做到,也可以定期地进行电话或网络联络。

(三)宏观系统(社区)

社会工作者联系当地的就业服务中心,帮助林静获取就业信息和就业机会。动用社区力量(居委会等)开展大学生就业培训及宣讲会等活动,为案主营造良好的社区氛围促进案主的改变与成长。

六、评估

(一)基线测量

在介入初期,对林静的行为、社会关系与社会环境等信息进行记录,每周通过与林静访谈更新这些记录,并反思介入过程的有效性,及时改进介入策略。

(二)服务对象满意度测量

由本案例中服务对象林静用口头形式表达对介入的看法,并表述自己在介入过程中的变化,然后社工需要区分哪些变化是由于介入带来的,哪些变化是由其他原因导致的。

七、结案

评估整个服务过程,介入目标已经达成,林静与父亲和朋友的关系已经得到缓和、提升,同时林静也正在努力的寻找工作,经常参加社区内组织的一些就业宣讲会。社工帮助林静回顾了介入初期林静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方法策略,巩固林静在服务过程中所取得的改变和成功,巩固林静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告知林静结案后,社工表达了积极的支持态度,强调之前的进步是由林静完成的,鼓励林静今后自己解决问题,强化林静的信心。

注释:

①王思斌.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127.

【参考文献】

[1]冯丽婕等.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儿童个案实践及反思[J].社会工作理论探索,2010,(9):21.

[2]何雪松.社会工作理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4).

[3]马尔科姆·派恩.现代社会工作理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6).

[4]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命题研究中心.社会工作实务[M].中国石化出版社,2011.

家庭生态系统理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生态系统理论;女研究生;就业困难;性别歧视

一、生态系统理论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在社会工作学、社会学界内往往被简称为生态系统理论。系统理论分为一般生态理论和系统理论,梅叶将生态论和系统论统称为生态系统理论(何雪松,2007),该理论是用以考察社会环境与人类行为交互关系的理论。

(一)系统理论

一般系统理论是将环境与个体看作是一个整体,这个理论认为,由要素和实体构成了整体的这一系统,这一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系统内部会有一套固定的机制用来维持内部功能的正常运行。

(二)一般生态理论

而生态学所关注的则是有机体在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及有机体在环境中获得的动力平衡与成熟的过程,注重人类生命有机体与其周遭环境之间的互动。在这个系统中,个人的行为不仅仅只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而且受突发事件和政策改变等宏观世界的影响。

二、女研究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女研究生生理原因

由于女性生理结构问题,导致女性在体力和注意力方面不如男性,男性可以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做一些体力劳动,而女性则不能。女性在家庭中更多的承担着延续后代的责任,休产假会更多的分散女性的注意力,使其不能更多的投入到工作中。

(二)遭遇性别歧视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男尊女卑的观念早已根深蒂固,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明确规定要男女平等,但“女研究生不如男本科生”等之类的话都反映了社会上人们的大多数思想还是对女研究生存在一定的性别歧视的。

三、缓解女研究生就业困难的相关对策

(一)政府提供相应法律法规支撑

当今社会民众对女性的隐性性别歧视现象还很严重,而女研究生遭遇就业性别歧视不仅会影响到女性群体的可持续发展,也会影响整个社会文明化的程度(谭花蓉,2010)。政府应完善平等就业的相关法规,保护女性权益。针对女研究生的诉求提出相关法规并明确处罚措施。

(二)女研究生自身建立信心并培养竞争意识

在社会的大风气下,许多女研究生自我认识不足,自卑心理较重,所以女研究生要建立自信心。而解决性别歧视的关键是促进女性意识的觉醒(余秀兰,2011)。要明确自己的就业目标,培养自己的竞争意识。

四、女研究生就业困境的社工介入

(一)对女研究生进行情绪疏导

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遭受性别歧视的女研究生在就业问题上的压力大于研究生整体的就业压力。此时,社会工作者需大力发挥治疗者的角色(彭振,2015),对女研究生针对其问题进行相应的情绪上的疏导,更好的为就业做准备。

(二)倡导高校为女研究生链接社会资源

校园招聘很受研究生们的喜爱,女研究生更可以通过校招寻找到适合自己的相应工作。社会工作者需要配合高校去链接企业资源,发挥传达者的角色(蔡文丽,2014),促进各方面的沟通交流。

五、社工介入方法

(一)个案方法的介入

个案工作是社会工作的重要工作方法之一,是以个人或家庭为服务对象,帮助其解决问题(王思斌,2007)。在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强调与案主之间建立一对一的专业关系,帮助案主解决问题,并促进案主个人的成长。运用个案方法解决女研究生就业困境,可以通过以下几点:①发挥个人潜能。②增进生活适应能力。③协调社会关系。

(二)小组工作方法的介入

小组工作也是社会工作的重要工作方法之一,是以小组为服务对象,通过小组活动为成员提供服务。小组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利用成员间的相互影响,实现小组成员间的互助。在介入女研究生的就业困境时,可以通过建立女研究生的互助小组,实现面对同样困境的女研究生之间的互助。

六、结语

择业作为一项个体行为,一直以来都受到社会所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属于不同的社会系统层次而这些层次影响了个体的就业选择。生态系统理论将环境视为个体成长发展过程中不断变化的要素,通过利用这一视角分析女研究生的就业行为,了解影响女研究生就业选择的要素,社工通过了解其就业过程中所遇到的困境,为其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陈聪.职业女性生涯转换的叙事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2]何雪松.2007.《社会工作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家庭生态系统理论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生态系统理论;心理健康教育;学校文化;初中生心里

一、传统的校园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其局限

初中生心理健康是个体的各种心理状态保持正常或良好水平,自身内部(如自我意识、自我控制、自我体验等)及其自我与环境之间保持和谐一致的良好状态。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则是在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个性特点的前提下,以促进初中学生心理健全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心理咨询和治疗等途径,使用各种技术手段来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的教育活动。传统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以精神分析、行为主义、认知主义或人本主义理论为基础展开,所采用的典型技术就是心理操作,即通过心理调适来预防或矫治人的心理问题。

个体的发展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传统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过分依赖心理操作技术,忽视环境因素对心理健康的作用,导致在心理调适过程中难以排除环境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因此,要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和质量,在使用传统心理教育方法和技术的同时,尽力控制环境因素势在必行。

二、生态系统理论简介

生态系统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于1993年提出。该理论认为个体发展受到自身与其周围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进一步扩展了人们对环境的认识。把人们生活在其中的环境看成一个复杂的行为系统,并根据其对个体影响程度,由内向外依次分为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宏观系统、外层系统和历时系统五个子系统。环境不是静止的力量,而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是一个“动力变化系统”。构成生态环境系统的各个子系统之间紧密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个体的发展。其中任何子系统的变化都会波及其他子系统,进而影响到个体的行为和发展。通过对环境影响的详细分析,能够找到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进而为及时、有效的干预提供相关的信息。

三、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新举措

生态系统理论把个体生活其中并与其相互作用的环境分为五个子系统,扩展了人们对环境的认识,也为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营造良好的环境指明了方向。

1.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

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庭,是其成长和发展的主要场所。学校的文化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甚大。因此,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构建和谐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微观环境尤为重要。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也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如果师生之间关系和谐,学生就可以心情愉悦地学习知识、享受生活之趣。如果师生之间关系紧张、矛盾重重,则会使学生注意力涣散、胡思乱想,既影响学生学习、破坏学生心情,也会给其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造成心理不适。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和沟通,增进师生间的理解和信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营造和谐的班级文化。如果说学校是学生的大家庭,那么班级就是学生的小家庭。班级文化对学生的心理有着更为直接的影响。所以,在日常教学中,要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打造一个同学之间团结互助、关心同学、共同奋进的互助集体。在这样的“小家庭”中生活,每个学生都心情舒畅、困有所助,能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3)完善学校基础设施,美化校园环境。环境对人的情绪和行为影响甚大。生活于山清水秀、风景优美之地会油然而生心旷神怡、宠辱皆忘之感,从而使人情绪愉快、精神焕发。相反,身处污秽、嘈杂的环境之中会使人心绪不宁。因此,美化校园环境,营造优美、舒适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对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大有裨益。校园环境的美化可以从完善基础设施、种植花草树木、修建人工花园和清洁校园卫生等方面展开。

2.加强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教育须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上。要想深入地了解学生,除平时观察和交流沟通之外,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也极其重要。而且家长和教师之间的联系作为学生成长中的系统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有必要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只有向家长全面了解学生的具体状况和发展潜能后才能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与家长交流既可以了解影响学生发展的家庭因素,又可以一定程度上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调节其心理困扰,预防其他心理困扰的发生。

3.全面落实新课改的要求

社会文化、习俗和法律等作为学生成长的最外层环境,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儿童的发展及其心理健康水平。素质教育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促进学生各种智能的全面发展也是智能多元理论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这些都已成为一种社会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如果学校的培养目标与社会文化的要求一致,将会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如果学校的培养目标背离社会文化的要求,学生就会产生不适感和抵触心理,长此以往将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消极影响。所以,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需要学校积极落实新课改的要求,保证学校各项举措与社会文化的总体要求具有同步性。

4.关注突发事件给学生心理带来的冲击

家庭生态系统理论范文第4篇

一、问题取向的流动儿童研究和实践

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民工家庭迁移成为人口流动新的趋势,大批适龄儿童随其父母进入城市,成为“流动儿童”。流动给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带来了新的风险和问题。学术界针对这一现象,展开了大量的研究,除了详实地描述流动儿童的生活和生存状况外,还深入地探讨了流动儿童在教育、社会融合、卫生保健等方面的问题。然而这些数量庞大的研究,主要都是“问题取向”的(deficit-orientation),也即是将流动儿童本身视为一种“社会问题”而提出,无论是研究者、实践者还是社会政策制定者将注意力大多放在流动儿童面临的问题上。“问题取向”视角影响下的流动儿童研究大都聚焦于儿童及其家庭的劣势,与此相对应的干预实践和社会政策的焦点也在于如何帮助流动儿童解决他们的问题,缓解其不足。无论采取何种模式(社会捐助或者政府帮扶),“问题取向”下的实践和社会政策的基本做法都是期望透过他者的救助,来实现流动儿童生活、学习环境的改善,从而实现流动儿童教育公平、社会融合和个人发展。这种实践和政策干预具有以下的特点:

(一)是补缺型和补救型的1994年和1995年,《天津教育》和《中国教育报》率先刊发了两篇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文章,这激发了教育部流动人口适龄儿童就学状况的调研,也为1998年联合颁布的《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提供了现实依据。其后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条例,以及近年来大量的社会组织投入到流动儿童社会服务,均是在将流动儿童视为问题的研究的基础上,政府或社会作为流动儿童条件改善的关键性力量而不断地得到强化。

(二)是分散化和孤立化的补缺型和补救型的特点,注定“问题取向”的干预和实践的分散化和孤立化。笔者以“社会工作”和“流动儿童”为篇名在中国期刊网上搜索到的5篇论文,主题分别是流动儿童社会融入与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心理健康与社会工作、流动儿童问题与社会工作回应、流动儿童学校和家庭教育对社会工作的启示。这些干预实践明显呈现分散化和孤立化倾向,缺乏从系统的角度来考虑。这导致仅仅将社会工作作为一种方法,单纯强调个案、小组和社区工作在流动儿童服务中的应用,从而陷入了“方法为本”和“工作者为本”的陷阱中。①

(三)儿童主体性缺乏如前文所述,问题取向的干预实践和社会政策特别强调外界的介入,如:政府、非政府组织、社区、学校等,往往忽视了儿童的主体性,导致干预动力不足,造成很多干预不能发挥有效的作用。这使得我们一方面质疑政府政策和社会工作的有效性,另一方面流动儿童面临的各种问题并没有缓解。所以,本文认为问题取向的流动儿童干预实践和政策,不利于充分发挥流动儿童及其生态系统的主体性,这对于增强儿童抵抗流动所带来的风险的能力,是不可持续性的。儿童抗逆力作为一个社会工作新的实践模式,可以有效地避免问题取向下的研究和实践所带来的问题。

二、儿童抗逆力与社会工作实践

(一)儿童抗逆力:儿童研究从问题取向到优势视角的转型抗逆力(resilience,又翻译为弹性、复原力、心理韧性)研究的兴起与学者对风险(risk)的关注有关。在儿童和青少年研究中,风险用以形容表现不符合主流价值规范的学生,如:失学、犯罪、疾病等。早期的研究者主要采用“问题取向”的分析范式,关注风险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往往认为部分儿童在风险中所展示出的良好适应模式是非典型的,因此并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随着研究的深入,问题取向研究范式受到了学者的批判,认为由于聚焦到儿童及其环境的消极因素,容易造成问题化倾向,对儿童或者青少年的发展反而会造成不利的影响,如:有学者指出将儿童标签化为“精神分裂症儿童”比其行为偏差本身还要严重。①正是因为问题取向研究范式的不足,抗逆力理论由于采用一个全新的视角———优势视角(strengthperspective)———引导研究者关注风险中个体的资源或优势,从而实现了范式的转换,激发了预防和干预的全新理念。对有抗逆力的儿童的研究也随后展开,如:加梅齐和鲁特(Garmezy&Rutter)通过追踪研究发现,大多数的儿童,尽管生活在高危的环境中,仍然发展为健康的,符合传统意义上的“成功”的年轻人②;韦尔内和史密斯(Werner&Smith)认为大多数儿童具有自我矫正的倾向(self-rightingtendency),即使在逆境中,仍然能够发展出能力、自信和照顾等技能。③儿童抗逆力成为困境儿童研究和干预的新范式。儿童抗逆力概念在四十多年的研究历程中,也发生了演变。儿童抗逆力最初被视为个体抵抗逆境的固定品质,主要是指在个体发展过程中提升其适应高危环境的成功的适应力。④但有学者认为抗逆力并不是一种要么有,要么没有的固定品质,儿童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或多或少都具备一定程度的抗逆力。⑤鉴于此,有学者将儿童抗逆力视为儿童成功适应的结果⑥或者是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相互博弈的过程。⑦虽然抗逆力的概念还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但是其核心始终包括三个部分:暴露在困境中;抵消困境影响的资源或者优势的出现;展示积极适应结果。⑧所以,本文认为儿童抗逆力是指儿童在逆境中依靠自身和环境系统的资源或优势,克服困难,展示积极适应结果的能力。这种能力受到个体和外部环境系统的影响,并且在儿童生命的不同阶段表现出不一样的形式。

(二)儿童抗逆力视角下的社会工作实践20世纪80年代,儿童抗逆力研究者开始尝试将研究成果用于推动高危儿童或青少年的干预和预防计划,如:抗逆力在学校教育和精神健康服务传递中的应用等。有学者就提出抗逆力研究是对教育、青少年服务和以优势为本的社会工作的真正回馈,它给那些为儿童、青少年和家庭服务的工作者提供了以研究为本的答案:找出能够促使青少年的保护性因素,即可以促进青少年在面对压力、不利和创伤之时健康和成功发展的发展性支持和机会。⑨儿童抗逆力视角下的社会工作实践具有不同以往的干预理念、干预系统和干预原则。首先,在实践理念方面,儿童抗逆力视角下的社会工作实践聚焦于寻找困境儿童内在能力和系统优势。有学者认为青少年抗逆力的核心理念是:高危青少年可以做得到、所有的个人都有内在的抗逆力、人和地方可以创造差异、言传身教胜于一切、所有的工作都是以我们对内在能力的信念开始的。①这种对儿童自身能力、资产的关注,直接回应了儿童时期的发展性任务,这同减少儿童暴露在逆境中的危险一样,都可以有效地帮助儿童克服发展中的挑战。其次,在干预系统方面,儿童抗逆力视角下的社会工作实践系统为儿童生活的所有系统。早期的儿童抗逆力提升实务计划,很多干预计划都在学校推行。因为儿童在学校呆的时间很长,所以学校是实施支持儿童和协助儿童克服环境压力的干预计划的极佳场所。在学校推行抗逆力干预计划,能够有效地推动儿童抗逆力的提升,并取得明显的效果。②随着抗逆力研究从个体取向逐步向系统取向转变,有学者就指出,没有任何一个单个的系统或者实践能够推动儿童抗逆力的成长,成功的实践的关键因素是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和实践地点的优势和劣势,制定出整合传递系统。③这种整合性的服务系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儿童所处的系统出发,从多个层面———学校、家庭、社区———实施干预;二是儿童抗逆力提升实践应该与现有的儿童服务相整合(如: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等)。再次,在干预原则方面,儿童抗逆力视角下的社会工作实践遵循综合的行动原则。儿童抗逆力理论要求社会工作者在服务中遵守以下原则:在干预基础方面,关注与儿童相关的理论和研究证据,强调理论和经验研究的结合;在干预方法方面,认为儿童发展面临的消极因素的减少和积极因素的提升同样重要;在干预目标设定方面,关注干预儿童所处环境的影响,将干预目标和儿童的背景有效地整合;在干预手段方面,提供整合的而不是碎片似的服务,提升干预的可持续性。④#p#分页标题#e#

三、“抗逆小童星”:一项提升流动儿童抗逆力的社会工作实践

(一)项目简介

“抗逆小童星”是南京大学社会工作硕士(MSW)教育中心与南京市建邺区民政局共同合作的“增强儿童抗逆力实务项目”,服务时间为2010年10月—2011年10月。1.项目实施社区基本情况南京市建邺区HY社区,现有居民4015户,10562人,该社区主要是失地农民安置社区,整体收入水平偏低。HY社区内有一所外来工子弟小学,兴办于1999年,校舍在HY社区居委会楼上,共两层楼,整个学校没有操场、图书室等基础设施,只有一间活动室,供学生课间休息使用。该校共有学生600名,教师11人。由于南京市建邺区2005年逐步实施“将流动儿童纳入公办教育”的规定,该校规模不断缩小,且将于2012年上半年停办。所以,对于在这一学校就读的流动儿童而言,他们面临的困境更突出,选取该校作为抗逆力提升实务项目的实施地,比较合适。2.服务对象基本情况“抗逆小童星”项目组通过前期评估,选取其中100名流动儿童参加“抗逆小童星”抗逆力提升社会工作实践活动。服务对象的基本情况为:男生占64.0%,女生占36.0%;平均年龄为12岁;农村户口占84.2%,非农户口为15.8%;父母文化水平较低,在高中及以上的分别为19.1%,8.5%;家庭经济条件较差,比较好或者好的仅占16.1%;流动儿童父母职业等级相对较低,大多数都是非正式就业,职业类型主要是卖菜、清洁工、卸货工等。

(二)提升流动儿童抗逆力的社会工作实践:理念、评估和干预策略

1.理念:生态系统理论与优势视角结合下的整合型社会工作20世纪70年代,社会工作领域中生态系统理论(EcologicalSystemsTheory)得到广泛应用,其对个体和环境系统双重聚焦的整合视角,挑战了传统社会工作实践中个体心理聚焦的视角。生态系统理论是强调个体和社会系统之间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一种思考和组织的知识系统,其认为人类的发展不是在真空中,而是个体与社会、物理环境、阶层和文化环境连续交换的产物,并且依赖于服务使用者的参与和分享。①该理论认为个体发展的生态系统共分为四个部分:微观系统(micro-system)、中系统(meso-system)、外系统(exo-system)和宏系统(macro-system)。②生态系统理论对系统之间互动的强调,使得“人在环境中”的核心概念得以复苏,为整合型的、通用的社会工作实践模式奠定了基础。20世纪80年代,社会工作领域中优势视角成为新的范式,其被广泛应用于儿童福利、家庭和老年人服务中。优势视角聚焦于服务对象的资产(asset)或优势,关注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相互协作,而不是社会工作者作为专家的角色来主导干预活动,同时干预任务也转变为协助服务对象发现和增强他们潜在的能力,从而在逆境中成功地获得发展。③抗逆力作为优势视角的基本信念之一,自然也成为社会工作实践的主题。20世纪90年代,将生态系统理论和优势视角整合在一起,越来越成为社会工作实践的主流模式④,此时期兴起的抗逆力提升实践,就是生态系统理论和优势视角结合的产物。受这一社会工作实践理念的启发,本文将流动儿童问题置于广阔的社会文化和制度背景下予以审视,将流动儿童抗逆力视为特定环境中各种力量互动的结果。图1反映的是优势视角下的流动儿童生态系统:一方面流动儿童抗逆力直接受到微观系统中家庭、学校和邻里的影响,宏系统中的社会文化、社会制度和政治经济状况以及外系统中社会服务组织、基层政府、社工高校也会间接地影响流动儿童;另一方面流动儿童抗逆力还是各种力量互动的结果,如:系统之间的互动,或者是系统内部的互动。无论是系统本身还是系统内部或系统之间的互动,均包含影响流动儿童抗逆力水平的保护因素和危险因素(优势/劣势)。生态系统理论和优势视角结合下的整合型社会工作包括两方面的整合:一是系统整合,充分考虑宏系统、外系统、中系统和微观系统对流动儿童的影响以及各组成部分的优势/劣势,发掘流动儿童及其环境系统的主体性;二是方法整合,从流动儿童及其系统的优势/劣势出发,综合应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专业社会工作方法,而不是专注于外部干预,割裂地考虑哪些适合个案工作,哪些适合小组工作,哪些适合社区工作。

2.评估:流动儿童抗逆力及其危险/保护因素的评估在抗逆力研究和干预过程中,对服务对象及其环境系统危险/保护因素的界定和评估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流动儿童宏系统作为其成长和发展的背景,基于个体维度的抗逆力—易感性(vulnerability),系统维度的危险—保护因素两个维度,评估流动儿童个体及其外系统、中系统、微观系统的优势和劣势。①具体结论如下:

(1)个体抗逆力—易感性方面。流动儿童在面对风险时具备一定程度的抗逆力,但是54.3%的流动儿童的抗逆力水平较低,也就是说超过一半的流动儿童抵抗风险的能力较差,具有明显的易感性。具体而言,流动儿童的乐观感明显好于归属感和效能感,低水平乐观感的流动儿童占9.1%,而归属感的低水平率为26.8%,效能感为34.8%。这说明流动儿童对自我和周围现状积极的认知能力,明显高于其对环境的归属感,而流动儿童对自我生活的管理能力是最差的。

(2)系统危险—保护因素方面。流动儿童生活系统中保护因素较少,危险因素较多。流动儿童生活系统中无论是危险因素还是保护因素主要集中于微观系统,中系统和外系统的作用不够明显,系统之间的互动和连接也较少,这更恶化了流动儿童的生态系统。通过分析可知,直接的保护因素包括:连续的家庭照顾、父母稳定的婚姻关系、较好的父母关系、较高的学业期待、较高的班干部担任率、良好的同辈关系;直接的危险因素包括:家校合作较少、父母较低的文化水平、较差的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居住方式、粗暴的教育方式、较少鼓励子女能力发展、较少参与子女生活、家庭文化氛围不足等;潜在的保护因素有:社会服务组织、社区居委会、社会工作高校;潜在的危险因素有:社会支持因素缺乏等。

3.策略:危险聚焦/资产聚焦/过程聚焦流动给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带来一系列的压力事件。已有研究表明,如果儿童面临的危险因素较大,保护因素不能很好地调节危险因素的影响,则儿童有可能出现情绪失调、行为失范、行为等问题;相反,如果儿童具有的保护因素能够有效地调节危险因素,则儿童即使是在逆境下,同样能够获得良好的适应结果。流动儿童抗逆力提升的主要目标就是:增强儿童个体和系统的保护因素、减轻儿童个体和系统的危险因素。抗逆力为本的儿童干预实践,提供了一个干预的替代性框架,聚焦到儿童生活系统中的资源或者优势,通过建立儿童的保护网络和提升儿童能力,最大化儿童良性发展的可能。抗逆力提升综合起来有三种干预策略:危险聚焦策略(risk-focusedstrategies)、资产聚焦策略(Asset-focusedstrategies)、过程聚焦策略(process-focusedstrategies)。①本项目综合应用了这三种策略,提升流动儿童抗逆力,如图2所示。#p#分页标题#e#

(1)危险聚焦策略,聚焦到减少或预防危险因素及其影响,主要涉及微观系统的干预。这是指减少儿童暴露在危险中的经验,针对流动儿童而言,主要是减少流动儿童家庭危险因素(亲子关系链接不够、父母投入子女生活较少等)、流动儿童学校和社区危险因素(较低的学业成就、单一的成就来源、社会支持缺乏等)。本项目采取的干预方法有:针对家庭危险因素,实施的方法有推动儿童亲密关系的建立、增加父母投入子女生活的机会,比如:通过布置家庭作业的形式,让子女和父母共同完成;在结束和开始时举办庆典,邀请家长参加,共同见证子女的成长;针对学校和社区危险因素,则是增加儿童的学业成就,扩大其成就来源,比如:让儿童加入英语课外学习班、增加儿童上台表演的机会、扩大其资源网络。

家庭生态系统理论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演化路径;阿里巴巴

我国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引入电子商务应用系统后,一直受到社会广泛关注。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完善,电子商务经历了初步认知、广泛关注、广泛应用、爆发式发展四个阶段。在我国,电子商务高速发展主要表现为交易额的逐年攀升,网民网购数量成爆发式增长,电子商务相关网站大幅增加。电子商务逐渐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移动通信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得网络购物更加便捷,诸多传统企业集体加入到电子商务行业中,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除开电子商务网站与企业井喷式增加,电子商务的发展也吸引了与网络交易相关的其他企业,例如生产厂商、贸易公司、物流企业、金额企业、软件公司等纷纷加入到电子商务大家庭中。电子商务覆盖的交易物品种类也随之增多,除去传统一般零售业,新兴的服务类与信息类产品,也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火了一把。电子商务产业在日益壮大的过程中,通过网络关联平台,集群化产业模式特征越来越明显,诸多企业集合在一起形成了产业部落,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集群化产业模式发展标志着我国电子商务行业中各产业链的日益成熟,各参与主体之间联系紧密,互动频繁,存在着共赢局面。

一、电子商务生态系统

(一)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定义。经济研究史中出现生态学理论学的时间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由熊彼特《经济进化论》最先提出。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詹姆斯莫瑞才第一次阐述了商业生态系统概念,并将其定义为“给予组织互动的经济联合体”。该理论将生态学理论与经济学战略结合在一起,为企业发展与市场开拓奠定了新路线,并初步形成了商业生态系统的研究框架。后世学者在此理论基础上研究发现,商业生态系统实质上是一个动态结构系统,此系统由具有一定关联性的组织共同组成。这些组织有可能是企业或者高校,亦或社会公共服务机构以及研究类机构。之后的国内外学者们针对系统内部主体之间复杂的关联与价值,展开了深刻讨论,商业生态系统得到了广泛应用。电子商务产业产生集群化现象,是我国电子商务与共有客户链之间共生关系的最好证明。

(二)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内涵。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是商业生态系统理论应用于电子商务领域的产物。文中所阐述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即为关联紧密的企业机构,这些企业不受地域限制,通过互联网进行沟通,以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为核心,内部进行优势互补与资源共享。系统内部企业各司其职,促进企业之间产品、现金、信息的交换与循环,共同组成一个多层次系统。在当前市场环境之下,企业发展具有很强的复杂性。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作为一项新型管理理念,为企业完成战略目标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特点与演化路径

(一)电子商务系统特点。1、系统更新速度快。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正处于成熟与完善阶段。这个阶段内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具备持续更新与优化的能力,主体多样化与环境多样化是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不断升级的基本条件。而传统的商业生态系统,极速更新换代意味着该系统正处在衰退过程之中。2、核心企业具有领导地位。互联网环境下,由于网络效应的影响,核心企业对客户的价值随着客户的数量增加而成指数型上涨。因此,电子商务集群产业随着生态系统的扩大,会不断壮大自身实力,外界更多支撑性与寄生性因素的加入,会随着核心企业所创造价值的共享而共同进化。3、系统边界具有模糊性。信息共享成本随着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参与和市场环境的扩张而不断降低,最终突破地域限制,从而产生了与之相关的各项增值类服务。相对于一般商业生态系统,电子商务系统不局限于特定的领域,而是通过其多样性促使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边界在发展中不断延伸。电子商务通过这种方法,才能满足更多客户的需求。4、环境威胁程度较高。当前社会经济环境内,电子商务是发展势头最为迅猛的行业之一。原因在于电子商务发展模式与技术支持还没有定型,时刻伴随着技术与系统的更新。而相对的,各种不确定性环境因素也会随之而来。

(二)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演化路径。经济学家莫瑞从商业生态系统均衡演化角度出发,将商业系统从产生到衰退的过程分为了四个阶段。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作为新型商业生态系统,本质上具有相同的演化路径。1、产生阶段。电子商务核心企业为了满足特定客户需求,通过新型运营模式和提供附加条件来吸引参与者和协作者。如果该企业运营模式是成功的,那么这个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将会存活下来,并通过前期积累与扩张,达到一定规模。2、成长阶段。系统核心会随着初期积累与扩张而不断成长,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也会进入增长与扩展的阶段,系统内部主体将涌现出来。生态系统中新的价值链条又将吸引更多的客户,达到扩大生产的目的。以不同领导核心为主的同性质生态系统之间竞争将愈发激烈,市场竞争格局基本被确定下来。3、协调阶段。系统内部阶段性业务的增长会导致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内部各个主体之间关系更加复杂,此时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应该处于协调发展阶段。处理不同方面利益纠葛,维持系统稳定发展。这一过程中,市场资源与角色会随着系统内部演化而开始新一轮的协调与再分配活动。4、革新阶段。当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受到新模式或者外界政治经济等因素冲击时,整个系统将面临演化终止的结局,从而走向革新道路。革新即为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内部的革命,颠覆一切现有模式,通过新兴技术与新型模式,对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完成改造。实际上,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与外界环境联系十分紧密,时刻都遭受着外界环境的威胁。这种特性使得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在任何一个发展阶段,都面临着突发状况的威胁,随时都有可能进入到革新阶段。

三、案例分析,以阿里巴巴为例

(一)产生阶段(99~02年)。阿里巴巴集团产生阶段,经历过互联网泡沫破灭威胁,集团通过大量探索与尝试后,才摆脱了单一网络销售平台结构,转向帮助中小型企业进行营销贸易的平台模式,得以存活下来。

(二)成长阶段(03~07年)。阿里巴巴生态系统随着网络设施的普及与技术的进步,呈现了一段时间爆炸式成员规模增长情况,系统边界随之不断扩大。从03年建立淘宝网开始,阿里巴巴一系列收购举措充分展现了其业务能力正在不断拓展与完善。

(三)协调阶段(08~11年)。随着类似电子商务平台的增多以及网购人群的增长,阿里巴巴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关系利益日渐复杂。集团于09年10年连续进行了两次调整,即阿里云公司的成立与淘宝网的独立运营。其目的依旧是为了给客户提供精准的电子商务服务。在这一段时期内阿里巴巴作为生态系统核心敢于调整自身战略,使集团由电子商务服务商转为电子商务基础设施运营商。保证了生态系统内部的良性成长。

(四)革新阶段(11年至今)。当前阿里巴巴发展势头正旺,集团总裁马云也一度成为中国首富,但该集团仍然为潜在的威胁做好了一系列准备。11年阿里巴巴开始仓储网络建设,12年从香港证券交易所退市,14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集团始终维持着生态系统内部良心进化。在这个过程中,网络上各类社交互联应用的出现也颠覆了一些传统交易模式。阿里巴巴生态系统中各个成员齐心协力,秉承合作共赢的理念,通过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成功避免了恶性竞争。然而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与前身商业生态系统存在相同的内在规律,因此,即使阿里巴巴正处于成熟时期,但未来一旦出现新的商业模式,阿里巴巴集团为了保证其生态系统的发展,势必会颠覆现有模式。综上所述,创意赋予了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交易主体强大的生命力,同时增值了系统在传递与循环过程中所产生的价值。在新型商业模式出现之前,电子商务生态系统通过其独有的行业吸引力以及共生共荣的内部联系,不断加固着内部稳定性。当今时代下,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凭借其高效率的交易活动与多样化的需求满足能力,保证了该集群结构的发展与壮大。

参考文献:

[1]纪淑娴,李军艳.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演化与平衡研究[J].现代情报,2012(32)

[2]刘惠珠,高功步.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4(1)

[3]刘雷.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演进的影响因素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22)

家庭生态系统理论范文第6篇

[关键词] 金融生态 三维四元结构 生态功能

一、引言

金融生态研究的初始动机、研究人员自身的学科背景,使金融生态与“生态”概念所内在蕴含的系统整体性、和谐互动性、可持续发展性之间存在明显的差距。通过对自然生态与金融生态的比较研究,笔者认为,金融生态的研究出现了一些确需完善的不足之处,金融生态的基本内涵仍有待进一步商榷。

二、现有金融生态理论的不足

1.金融生态的总体结构不完整

不良贷款、金融风险及相关金融问题的深入分析,使人们意识到其原因远比直观感受到的要复杂得多,引发人们从金融体系之外探讨金融发展问题,尤其是借鉴生态学原理引入金融生态环境来谋求解决途径。金融生态环境论基于自然生态中物种的生存和活动环境,侧重“生物群落赖以生存的物理环境”,强调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但绝不能忽视金融体系自身的因子条件在金融生态变迁中的作用。金融生态系统论在关注外部环境的同时,认为金融生态是一种开放复杂巨系统,侧重“生物群落”,强调金融生态主体的自主性和自然成长规律,因而比金融生态环境论具有更好地合理性。

2.金融生态的生态主体不健全

研究金融生态的学者以金融领域尤其是银行界人士为主,自身的学科背景导致金融生态主体的构成存在两方面的不足。一是金融体系的主体不健全。金融活动既包括通过银行进行的间接金融交易,也包括通过证券市场进行的直接金融交易。因此,金融生态首先应该以金融业为研究主体,研究整个金融业的发展及其生态环境,它们是有机互补的整体,而不仅仅是单独的银行业。二是金融功能的主体不健全。金融的基本职能就是服务于企业的资金融通,企业是资金融通的一个最基本的主体要素,企业要素缺失将难以达成现实的金融交易和实现特定的金融生态功能。因此研究金融生态不仅要以金融机构为着眼点,还必须关注企业。

3.金融生态的研究内容不深入

金融生态的理论基础是群落生态学和生态系统生态学,研究的关键在于如何培育各类金融生态主体、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和完善金融生态系统的调节机制,研究的目的在于如何实现金融生态系统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和谐发展。但现有研究仅引入了一些生态学基本概念。有的学者尝试探讨金融生态的能量和物质循环,很有借鉴意义,但囿于自身行业背景因素,仅强调金融体系自身的循环过程,从而使促进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金融资源,也就退化为局限在金融领域的单纯货币,促进经济增长的核心主体――企业,也就沦落为金融生态中的分解者。断裂了经济增长链路,也就谈不上金融生态各主体乃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我们需要探讨如何运用生态学理论完善金融生态主体构成,把企业作为一个重要的生态主体而贯通经济增长循环链路,探讨金融生态的物质能量循环过程和生态演进规律。

三、金融生态的三维四元结构

1.金融生态的三维四元结构模型

借鉴自然生态系统理论,基于经济增长这个最终目标,遵循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循环链路,一个完整的金融生态系统首先包括金融生态环境和具有生命特征的金融生态主体两大部分;其次,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各类金融生态主体及其外部金融环境之间,通过信用流动和资金循环所形成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具有一定结构特征并执行一定功能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金融生态主体进而依据其功能又可依次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调控者。金融生态主体与金融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依存、互利共生,其关系是立体的、多维的、交互的,通过剔除一些次要的枝蔓性因素,将其三维四元结构描述如图1。

图1:金融生态的三维四元结构

2.三维保障的生态环境

金融运行及金融生态和谐发展所依托的最为重要的生态环境要素是:

(1)经济基础(土壤)。土壤是生物生长发育和栖居的场所,是生物所需营养物质的重要来源,也是生物种类和数量分布的制约因素。而在金融生态系统中,金融发展的动力也主要来自于所依存的经济基础,因此,经济基础同样发挥着类似于土壤的生态作用,决定着能为金融生态主体提供“食物”的总量和结构,决定着金融资产的整体质量,也决定着金融生态主体的生存空间及可持续发展能力。金融生态系统的产生和发展是源于金融部门的产品与服务可以吸收和转化家庭部门的储蓄,缓解生产部门的预算约束,满足其扩大投资和再生产的需要。

(2)诚信文化(太阳辐射)。地球上所有生命归根结底都是由太阳能驱动的,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的不均匀分布会影响光合作用和温度,使动植物形成不同的生态习性。而在金融生态系统中,诚信是金融活动之本,失去了诚信的金融活动就如同自然界失去了阳光的普照。我国目前金融生态恶化在很大程度上就源于信用的缺失。因此,诚信文化同样发挥着类似于太阳辐射的生态作用。诚信文化涵盖金融资源生产、消费的各个领域,是金融主体“人身安全”内在保障,直接对金融生态主体的活动产生激励和约束作用。诚实守信是企业参与市场交易的基本条件,更是其进入融资市场的必要条件。正如破坏自然环境所影响的不只是某一类物种的生存,不诚信的行为不仅会导致银行不良资产居高不下,还会使企业融资的难度和成本大幅增加,整个经济金融发展将处于高风险的恶性循环之中。

(3)法律体系(温度调控)。地球表面温度随空间和时间而不同,由此产生不同的气候带,成为温度习性各不相同的生物地理分布的限制因素。而在金融生态系统中,政治、经济、文化的许多特征是通过法律制度来体现和塑造的,因此,法律制度同样发挥着类似于温度调控的生态作用,是生态主体“生命活动”的行为准则和“人身安全”的根本保障。只有在完善的法律环境下,金融主体的产权才能得到有效保护。金融活动的良性发展既要求必须拥有完善且适宜的规范金融主体行为的法律法规体系,也要求实行严格的执法以制裁各种违法犯罪行为。

3.四元主体的生态链网

完整且合理的金融生态食物链网结构,贯通了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循环链路,相应涉及如下四元生态主体:

(1)生产者。含银行、金融市场在内的各种金融机构作为生产者,凭借其金融信用从经济基础中吸收所需的资金原料(闲散货币、物化资金)并转化为有效资金(金融资源)。初级生产者直接在经济基础这个土壤中从居民、企业手中吸收暂时闲置的零散货币,将净吸纳的货币――沉淀的资金,转化为其他主体可长期投资使用的有效资金。复合生产者虽直接吸纳闲散货币,但主要间接地从其他生产者获取资金。催化性生产者是为了增强资金流动性、分散金融风险、提供专业化辅助服务或加强政策性引导,其本质是催化、促进前两种生产者的发展及功能。

(2)消费者。以企业为主的消费者则凭借其商业信用来运用这些金融资源实现自身乃至经济基础的扩张,并以收益回报带动金融机构共同成长。企业是金融资源最主要消费者,金融资源将以资本的形式转化为企业――这个经济领域“生物”机体的主要构成部分。如同自然生态中人类为了自身生存必须在向自然索取的同时要合理回馈自然、注意水土保持一样,作为筹资者的企业即使从自身生存发展角度出发,也应自觉维护与金融资源生产者的和谐关系,并不断给以合理的投资回报。

(3)分解者。从自然生态的原始意义角度看,经营不善的企业、金融机构通过资产评估、清算、法律等金融中介组织分解为资金原料并归还到原始投资者和经济基础中,从而被金融资源生产者再利用而实现金融生态循环。但随着金融市场和中介组织的发展,通过并购将经营不善或优势互补的企业重组为一个新的更具生命力企业,成为更为理想、更具经济效率的选择。良好的金融市场中介服务会使金融生态主体降低成本并提高金融生态系统的效率,此时凸显出转化者相对于分解者的灵活优势。

(4)调控者。生态系统中,关键物种在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各类监管机构就是金融生态中的关键物种,其存在意义在于调控而非生产,通过金融调控政策、金融支持政策、市场退出机制等,主动调控金融资源的生产和消费,以及金融机构和企业的产生与成长、准入与退出。各类监管机构的监管是金融生态的自调节,主要通过利率机制、市场机制、竞争机制、吞并机制、演进机制、自律机制等途径进行。高效率的监管不仅为金融生态的良性循环掌舵护航,而且能够缩短金融生态自调节时间和提高金融生态自调节质量,还可以适度控制生态主体的总量、结构并形成良好的市场竞争和演进秩序。

四、三维四元结构下的金融生态功能

金融生态通过有序转换和无限循环,把各个生态主体紧密结合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而实现我们切实所需的完整的生态经济功能。

1.物质循环机制

在自然生态中,物质沿着食物链中的营养级依次转化并无限循环。而在金融生态中,物质循环相应表现为资金循环。首先,经济基础中的闲散货币及物化的资金原料流入系统,然后以金融资产为媒介,经由生产者、消费者、中介组织所组成的营养级依次转化,从资金原料到各种生态主体可以利用的有效资金,再回到资金原料,构成一个循环流动的资金链网。资金流是整个金融生态系统的骨架,没有资金流,金融生态系统就会陷入瘫痪,同时,链路丰富的资金链网有助于形成稳定且多样化的资金服务,其作用和功能等同于自然生态的物质循环。但与自然生态不同的是,各主体之间不是捕食关系而是互利共生的关系,构成各主体自身机体的其成长所需的食物营养来自于其贡献的回报,每个营养级的主体也必须以收益来回报上一营养级的主体,因而金融体系支持企业成长,尤其是扶持企业以技术创新实现企业乃至相关生态主体快速发展,成为整个生态系统共同成长的重要源动力。此外,金融资源的生产者不是简单地将基础货币转化为资金,而是在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控下成倍地创造存款货币,放大其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2.能量流转机制

能量在食物链中的传递推动了自然生态的物质循环。而在金融生态中,推动资金循环的动力则是信用。从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金融市场的资金运作,到企业间的商业信用,信用已经渗透到资金循环的每个环节,成为推动资金循环的基本动力,没有它系统就无法牵动和运转。但与自然生态不同的是,信用的来源不存在“太阳中心”而是分散的,是各主体在诚信文化中逐步培养并由法律体系通过惩戒来提供根本保障;信用的流动是双向交互的,任何一方的信用缺失都不可能达成现实的金融交易和实现资金的流动;单个主体的信用流动不是纵贯全程而是区间性的,是通过相关主体的“信用对接”推动资金的连续循环,随着营养级数的递增,资金的复利增殖同时伴随着显著的林德曼效应和巨大的风险积累。

3.信息传递机制

生态系统中的有序运动是借助信息传递、控制过程来进行和完成的。金融生态的运动过程中同样充满了信息传递。信息具有知识的秉性,能给人们提供关于事物存在的方式或运动状态的表述,是金融生态协调的基础之一,通过引导信用流动而实现资金的有序循环。金融生态的运行机制实际就是一个信息交换和调整的过程,通过各主体对信息的反馈而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尽量简化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复杂性和运行成本,以复合型的金融体系和健全的中介服务体系搭建金融生态各主体之间的信息高速路,不仅促进金融生态的自我调节,还能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所引发的信用能量流转中的衰减效应。

家庭生态系统理论范文第7篇

关键词:特殊学校 脑瘫学生 康复 支持系统

分类号:G764

随着国家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在新世纪也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2007年2月2日,教育部颁发了盲、聋和培智三类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标志着我国特殊教育的课程改革从研究阶段进入了实验阶段。在三类学校的课改实验方案中都强调“从残疾学生身心特点出发,注重学生的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2010年7月29日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提出“提高残疾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培养残疾学生积极面对人生、全面融入社会的意识和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这些都促使特教工作者去思考:面对特殊教育学校招生对象的变化;面对类型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程度越来越重的特殊学生,如何实施有效教育教学与康复?尤其是面对入学率日益提高的脑瘫学生,如何提供有针对性的康复?这些问题已非学校一己之力能得以解决,必须构建有效的康复支持系统,集各方所长,发挥合力的作用,才能保证所有脑瘫学生都能获得适性的康复。

1 研究目的

随着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Disability and Health,简称ICF)系统,脑瘫的定义也被国际康复学界修订为:脑瘫是指一组持续存在的导致活动受限的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症候群,这种症候群是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儿脑部受到非进行性损伤而引起的。脑瘫的运动障碍常伴有感觉、知觉、认知、交流和/或行为障碍、和/或癫痫、和/或继发性肌肉骨骼障碍。对于脑瘫学生而言,要改善这些障碍离不开康复。康复是指采用医学的、工程的、心理的、社会的和教育的各种手段,使残疾人的功能恢复到尽可能好的水平,以便在身体、精神、社会活动、教育、就业等方面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回归社会。广义的康复就是全面康复,它包括医学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和社会康复,也即本文所探讨的核心所在。

对脑瘫学生施行康复也离不开支持系统的保证。何谓支持系统?2010年美国智能及发展障碍协会出版的《美国智能及发展障碍协会定义指南》(第十一版)中明确指出:“支持系统是指有计划且统整地使用个别化支持策略和资源,这些策略和资源包含在人类表现的多元面向的不同情境中”。因此,脑瘫学生的康复支持系统是指为在校的脑瘫学生得到全面的康复而有计划地配置的各种支持策略和资源,是脑瘫学生改善功能、独立生活、更好的融入社会的基本保证。

因此,基于前述研究与界定,本研究试图从理论上构建特殊学校脑瘫学生的康复支持系统——教医合作、政府支持、社区参与、家庭配合、人人关心的“多层级、跨组织、多学科、跨专业”的生态支持系统模式,以解决当前脑瘫学生康复中的一系列问题,如康复和教育脱节、家庭康复和社区康复脱节、家庭与学校的沟通脱节、康复的专业性与脑瘫学生的实际需求脱节等问题。

2 康复支持系统模式构建的依据

2.1 政策依据

从2001年《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纲要》的颁布开始,我国脑瘫儿童的社区康复得到了重视;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意见》,提出到2015年我国要全面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战略目标;2008年,国务院又《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健全残疾人康复服务保障措施,逐步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大力开展社区康复,推进康复进社区、服务到家庭。2011年,国务院转发《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明确提出“普遍开展社区康复服务,初步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这些政策、举措大大促进了我国社区康复事业的发展,为在校脑瘫学生的康复训练提供了支持条件,也为学校教育与社区康复的合作提供了保障。同时,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和201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都提出“全社会要关心支持特殊教育”。这些都为脑瘫学生康复支持系统的建立奠定了政策基础。

2.2 康复医学事业的发展

康复医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残疾人,以及其他有各种功能障碍影响其生活、学习与工作的人群。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国引进了现代康复医学的理论和方法,并同中国传统康复医学相结合,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这门新兴学科,既吸收了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又具有了中国特色。目前,我国除了设立独立的康复中心外,大多数综合医院、疗养院、社区医院等都设立了康复医学科。这些为脑瘫学生康复支持系统的建立奠定了专业资源基础。

2.3 教育理念的转变

新课改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教育与康复相结合。针对学生的障碍及成因,课程注意吸收现代医学和康复技术的新成果,融人物理治疗、言语治疗、心理咨询和辅导、职业康复和社会康复等相关专业的知识,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对脑瘫学生的康复是一个系统性、综合性的康复工程,它需要多学科、跨专业和跨行业的多方人员的合作,这些并非学校能凭一己之力独自解决,需要更多外力的支持,更需要政府、其他团体或机构的支持。学校不能脱离这个生态系统而独立存在,“以人为本”必须以学校为中心构建切实、可行的康复支持系统,才能使脑瘫学生得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康复。

2.4 理论依据

2.4.1 ICF框架

ICF是WHO提出的国际通用的在个体和群体水平上描述和测量健康的框架,它是由身体功能和结构、活动和参与、环境因素和个人因素4种成分组成的理论性结构,如图1。

在ICF分类系统中,对身体功能和结构、活动和参与、环境因素和个人因素分别作了界定。分类系统还肯定环境和支持也是ICF的构成成分,构成个体生活背景的外部或外在世界的所有方面,并对个体的功能发生影响。环境和支持包括生活中的自然界及其特征、人造自然界、与个体有不同关系和作用的其他人员、态度和价值、社会体制和服务以及政策、规则和法律。

因此,依据ICF分类系统,脑瘫学生要改善身体功能受限制的状况,提高活动参与度,则必须建立所需的支持系统,通过一定时期适当的、有针对性的支持,脑瘫学生的生活功能通常会得到改善。

2.4.2 生态系统理论

布朗芬布伦纳认为:个体发展的环境是一个由小到大层层扩散的生态系统,每一个系统都会通过一定的方式对个体的发展施以影响。这些环境以学校、家庭、社区、整个社会文化以及个体与其环境之间、环境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与联系等不同的形式存在于个体发展的生活中,在个体发展的不同时期在不同方面施加不同的影响。因此,对脑瘫学生的康复也要考虑其生活、学习与适应的各种不同环境和时期,而在脑瘫学生接受康复的时期,学校、医院、社区、家庭等环境因素在其康复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为其提供多种支持策略和资源。

3 “多层级、跨组织、多学科、跨专业”的康复生态支持系统模式构建

理论与实践研究证明,对脑瘫学生的康复不单是学校或家庭的责任,而是全社会的责任。依据生态系统理论和ICF分类系统的解释,只有当脑瘫学生所处的环境能给予其所需要的适切的支持,其功能限制才能减低到最小,康复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因此,结合我国的国情,构建教医合作、政府支持、社区参与、家庭配合、人人关心的“多层级、跨组织、多学科、跨专业”的生态支持系统,是特殊学校脑瘫学生获得有效康复的必然之举。

3.1 “多层级、跨组织、多学科、跨专业”康复生态支持系统模式的总体框架

基于ICF和生态系统等理论构建的脑瘫学生康复的“多层级、跨组织、多学科、跨专业”的生态支持系统模式,其总体框架如图2。从整体架构来看,脑瘫学生的康复与发展处于各种支持与环境因素包围之中。这些因素包括学校、医院、社区、家庭、相关的主管部门、其他相关组织(机构)、社会团体等,以及与脑瘫学生有不同关系和作用的其他人员、态度和价值、社会体制和服务以及政策、规则和法律等。这些支持与环境因素将有序地对脑瘫学生的身体功能、活动与参与发生积极的影响。

在这个生态支持系统模式中,从影响脑瘫学生康复的组织机构的隶属关系来看具有多层级性,如:国家层级的教育部一各省市的教育厅一各地区、县市的教育局一学校,这几者之间存在着事实上的隶属关系,他们都对脑瘫学生的康复发生影响,但各自发挥的作用不同。影响脑瘫学生康复的组织来看,其性质具有跨行业性,包括:教育部门、卫生医疗部门、社区管理部门、残联以及其他民间团体、基金会等社会组织以及脑瘫学生的家庭和义工个人等。从影响脑瘫学生康复的专业来看,其性质也具有跨专业性,如:特殊教育、课程与教学论、学校管理、学前教育、运动康复、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社会工作、社区管理、行政管理等等。因此,脑瘫学生的康复工作并非某一学校、医院或者家庭能独立完成之事,它必须依靠“教医合作、政府支持、社区参与、家庭配合、人人关心”的团队合作模式,集多方、众人之力,才能取得理想的康复效果。

3.2 “多层级、跨组织、多学科、跨专业”康复生态支持系统模式的运行

为了提高康复的效果,最大限度地发挥脑瘫学生的潜能,改善其功能限制,构建了脑瘫学生康复的“多层级、跨组织、多学科、跨专业”的生态支持系统模式。一方面,该模式清晰地呈现了脑瘫学生康复支持系统的运作流程;另一方面,在“多层级、跨组织、多学科、跨专业”的生态支持系统模式中,强调多种策略和资源的支持在脑瘫学生康复中的重要作用,对各资源的功能给予了界定,以此明确相关主管部门、学校、医院、社区、家庭、残联及其他社会团体在脑瘫学生康复中各自的功能。同时,该模式在具体运行时,应根据脑瘫学生的个别化支持需求选择相应的支持策略和资源,切记一刀切、生搬硬套。

3.2.1 学校在脑瘫学生康复生态支持系统运行中的角色与功能

脑瘫学生的康复需要多方支持,才能充分发挥康复的作用,改善其身体功能。在“多层级、跨组织、多学科、跨专业”的康复生态支持系统中,学校是整个支持系统的核心,相当于电脑的处理器。一方面,负责搜集脑瘫学生和各方资源的信息,并进行分析;另一方面,要根据脑瘫学生的需要组织、匹配支持资源,明确各支持资源的具体任务、要求;再者,要负责各方支持资源的落实、管理、协调、监督、评估与反馈等;最后,还要对脑瘫学生的康复提供直接的服务支持。

3.2.2 各级主管部门在脑瘫学生康复生态支持系统运行中的功能

在“多层级、跨组织、多学科、跨专业”的康复生态支持系统中,各级主管部门主要包括来自教育系统、卫生系统、民政系统、残联系统的各级部门。大部分上级主管部门不直接为脑瘫学生的康复提供具体的支持服务,主要是制定、颁发的政策、法规、文件,下级的厅和局要制定具体的配套措施去落实中央政策。学校、医院、社区和家庭等则具体执行。但是,中残联除外,在脑瘫学生康复系统中,中残联也提供专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康复器材的配备以及必要的康复经费的支持。

3.2.3 医院在脑瘫学生康复生态支持系统运行中的功能

医院在“多层级、跨组织、多学科、跨专业”的康复生态支持系统中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其一方面与学校互动,形成中观系统,影响脑瘫学生;另一方面直接对脑瘫学生提供支持,发挥微观系统的作用。在该支持系统中,医院既要为脑瘫学生的评估提供支持,如:身体检查、视力和听力检测、运动能力评定等,还要为脑瘫学生的个别化康复计划的制定以及言语治疗、物理治疗、作业治疗等专业性康复提供直接的服务与指导。尤其是对程度较重的脑瘫学生,医院对其运动与语言康复的直接支持更重要。

3.2.4 社区在脑瘫学生康复生态支持系统运行中的功能

社区是脑瘫学生生活、学习、康复的重要环境,在脑瘫学生的康复生态支持系统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一方面,社区要为学校提供脑瘫学生康复所需要的资源支持,如超市、菜场、车站、邮局、银行、公园、活动室等公共设施与场所;另一方面,社区还要为脑瘫学生提供直接的支持服务,如运动康复的器材与场所、康复人员、社工或服务人员、交通、生活服务等。对于中、重度脑瘫学生来说,仅有医院、学校的定期运动康复,不能满足其康复需求,必须每天坚持才能巩固训练效果,因此,必须依赖社区的支持,相关的康复训练才能得以进行。

3.2.5 家庭在脑瘫学生康复生态支持系统运行中的功能

家庭是脑瘫学生生活和康复的最主要环境,在“多层级、跨组织、多学科、跨专业”的康复生态支持系统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该模式的运行中,家庭需对脑瘫学生的康复进行全方位的支持,一方面,支持学校的康复工作,如:脑瘫学生的评估与个别化教育计划制定、康复工作的监督与反馈、学生权益的维护等;另一方面,直接对脑瘫学生的康复提供支持,如:家庭康复计划的实施,学生在学校、医院或其它机构康复训练的延续与巩固,等等。家庭是与脑瘫学生康复最密切的微观系统,家庭支持度的大小、支持方式的正确与否等都会直接影响到脑瘫学生康复的效果。

3.2.6 专业社团在脑瘫学生康复生态支持系统运行中的功能

社会团体是指中国公民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与脑瘫学生康复相关的专业社会团体主要有国家和地方的肢残人协会、残疾人康复协会、特殊教育学会、特殊儿童康复协会等。这些团体因行业、专业、学术的不同,在脑瘫学生的康复中所发挥的作用也不相同。各级肢残人协会主要提供权利维护、专业研讨及家长的培训与咨询等;特殊教育学会则主要提供特殊学校的师资培训、专业问题研讨、特殊教育专家咨询与指导等服务;各地特殊儿童康复协会主要提供特殊学校、医院及康复机构等师资的康复技术培训、脑瘫儿童康复问题的研讨与交流、以及脑瘫学生家长的咨询与指导。这些团体并不直接为脑瘫学生提供服务支持,通过与学校和家庭的互动实现对脑瘫学生康复的支持,发挥着中观系统的作用。

3.2.7 其他组织在脑瘫学生康复生态支持系统运行中的功能

在脑瘫学生的康复中,除了需要学校、医院、家庭、社区、各级管理部门以及社会团体等组织的支持以外,工商企业、基金会、义工和志愿者社团等其他组织的支持作用也不可忽视。已有调查显示,在目前脑瘫学生的康复工作中,工商企业、社会团体、各种基金会以及义工和志愿者团体的支持作用发挥不足。目前,我国的基金会等公益性组织很多,国内外资源也很丰富,学校可以充分发挥其支持作用,如:为脑瘫学生的科技辅具的配备提供支持,学校附近的工商企业可以成为脑瘫学生康复的环境资源,其部分工作人员可以成为义工或志愿者为脑瘫学生的康复提供支持等。

家庭生态系统理论范文第8篇

关键词:收养 身份认同 家庭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9-0052-02

一、问题的提出

美国收养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72%的被收养人到了青春期的时候,渴望知道他们当初为什么会被收养;65%的人想要见到他们的亲生父母,94%的人想知道亲生父母到底长什么样。我们所感兴趣的问题是这一事实对他们的自身的人格的发展,自我的身份的认同上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而又有哪些因素将影响这些被收养子女对收养家庭和原生家庭的认同归属。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探讨,因此本文希望通过质性研究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度访谈,深层次挖掘关于收养子女对收养家庭和原生家庭的认同归属问题。

二、研究对象

本文选取了两个研究对象,下面简单介绍一下两位案主的基本情况。

A,出生在江南农村,女,25岁,大学二年级,刚出生便被送到了母亲的亲姐姐,也是就A的姨妈家中。养母和生母家就是相隔不远的两个村子里。收养家庭中有两个哥哥,分别比她大10岁和8岁。原生家庭中有一个大2岁的姐姐,和小1岁的弟弟。A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她是被收养的。原生家庭迫于传宗接代的压力,要生个儿子,但是家庭经济条件有限,而A的姨妈家里已经有了两个儿子,想要个女儿,于是生母的母亲,也就是A的外婆便做主将A送至姨妈家抚养。

B,同样出生江南农村,女,21岁。出生时因为算命先生说这个女儿将会给家里带来厄运,于是,父母通过外地亲戚的关系将女儿送给了外地一户人家收养。B在16岁时,偶然得知自己的身世,于是一个人千里迢迢找到亲生父母家中。收养家庭只有作为养女的B这一个孩子。原生家庭中有一个哥哥,一个妹妹。

三、研究分析

(一)收养儿童的身份认同困境表现

同普通青少年相比,被收养者会面临更为艰巨的自我认同发展任务——收养角色认同1。案例中的两位被收养者,得知自己的收养事实以后,内心一直处于矛盾的变化中。一方面,对收养家庭充满感情,但同样又对于自己是被收养的这个事实难以接受;另一方面,对亲生父母的那种夹杂怨恨,却又在见到他们后感到无比欣喜的情感,让她们极为矛盾。

事实上,两位被收养者的依恋关系已经被重建,但显然收养这个事实对她们来说是极为重要的,所以她们开始探索收养的意义。在这过程中,她们因为“我是谁”这个问题感到不安,无法认定自己属于哪个家庭。A不喜欢弟弟,只是这个弟弟的存在让她被迫离开了原生家庭,这也充分说明了A对于收养这件事的在意度。而B则是对自己的亲生父母的身份充满了好奇。在收养家庭中,她觉得孤单,而同自己的哥哥妹妹生活在同一个家庭中,让她找到了她内心想要的家的温暖和真实。

(二)影响收养子女身份认同的因素

根据生态系统理论,人们的心理和行为受到其所生活的环境的直接影响。正常的生态系统应当是和谐的,平衡的;如果所处的生态系统不和谐,不平衡,那就意味着系统失调,而系统失调又意味着个人和环境的配合失败,即个人能力与环境的要求和期待不一致。2影响人们心理和行为的环境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的子系统组成的。

1、个体

个人的身份认同,首先在于个体的自我定位。为何被收养者会卷入身份呈现和身份归属的困惑中呢?首先是因为收养事件本身所造成的身份确认和情感依附方面的混乱;另一方面是因为个体自身的角色领会和角色构造。心理学方法强调在身份认同中个体的作用,社会认同理论也认为个体对积极的社会身份或自我认知有所需求3。因此,血缘和身世是自我身份认同的一个重要方面。

对于A而言,亲生父母对其并无养育之恩,但她在叫养母为妈妈的的时候,却觉得这是对生母的一种背叛,这是来自于个体“内里”的反应。在A的心中,无论如何,生母都是自己的母亲。纵使有怨恨,却并不妨碍她在内心依然把他们当成父母。

而B去寻找亲生父母则是瞒着养父母的纯个人行为。一路上,她都觉得自己其实十分介意父母把自己送人,可是当她终于找到父母,并同他们在一起生活了几天,那种家庭的温情,尤其是来自兄妹的手足之情让她感受到了另一种家庭的爱。而这种家庭之爱却又让她觉得对不起养父母。

2、外在与环境

来自个体外部环境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就是个体所处的家庭或者家族,另一方面是来自邻居学校等。无论是A或者B,他们对两个家庭的认同度都同家庭成员对其的态度有关,对A来说,养母的态度对其影响很大;而对B来说,同时来自两个家庭的温暖让她有点迷失了。关于邻居和学校,A的邻居和学校对于被收养这件事情很早就知道,所以邻居们也自然会询问;而B可能是由于养父母对其保护的比较好,没有太出现这方面的问题。但是不可否认,外在的因素还是对两位研究对象对自己身份的认同归属上产生了影响。

(三)对于未来身份认同的思考

对两位研究对象来说,他们目前依然是在迷惘中,在收养家庭和原生家庭中徘徊。她们自身承受了很大的压力,有来自收养家庭的,也有来自周围的社会环境的,如邻居等或者舆论的压力。寻根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可是寻得之后到底要如何处理却让研究对象深为苦恼。最主要的,这种身份认同虽然是研究对象个人的问题,但是要解决这个模糊尴尬的局面,却需要两个家庭间的协调。在访谈中我们发现,两个家庭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关系。这也是使得被收养人对于当前的身份认同深感困惑和迷惘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讨论与探索

身份认知的变动会带来很大的创伤——不仅需要调用大量的情感,而且还会促使人们去重新定义他们自身和情景。被收养人因为收养关系导致其出现身份认同的困惑。如果他们没有很好的处理这种困惑,则很容易在两个家庭中陷入挣扎,如上文所说,两个家庭之间也会为孩子而出现冲突和争夺,这会让被收养人陷入两难的抉择之中。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从家庭社会工作的角度来看,我们还是应该深入到两个家庭内部,去深入探索及了解两个家庭对于孩子成长的发展性因素。

注释:

[1]马艺丹,薛威峰,郑涌.儿童收养研究中的心理学问题[J].心理科学进展,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