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铁路货运的特点

铁路货运的特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铁路货运的特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铁路货运的特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整体路网;铁路货运;产品开发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商品供应和交流日益丰富,现代物流业呈现高速发展的现状。交通运输工作作为商品的重要载体,在运输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铁路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运量大、速度快、安全性能高等特点著称,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在产品运输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1.整体路网条件下铁路货运产品分析

在整体路网的背景下 ,铁路货运承载运输货物的责任,为了保证运输量,需要了解货运产品的特性。以下将对铁路货运产品差异性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1.1整体路网条件下铁路货运产品差异性分析

差异性是市场商品最大的特征。产品的差异性指的是企业向市场提供的产品、服务或者销售过程中与其他企业相比,产品的款式、质量、性能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由于不同商品具有不同的特征,因此每种商品都是不可替代的,在市场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企业可以通过增加产品的差异性,扩展市场占有率[1]。

1.1.1货源

铁路运能紧张,货源主要集中在大宗物物资运输方面,要求铁路根据自身特点和在战略市场中的地位,确定货源的类型和价格。当前大宗货物主要包括:煤炭、石油、粮食、建材等,铁路运输价格低廉,货运产品价值性能较低。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货物种类不仅包括大宗货物,小批量产品应运而生。就当前工业体系来说,工业结构不仅以原材料为主,而是以加工、组装工业为中心,对原材料依赖度明显减少。

1.1.2运输需求

当前我国货运市场主体是企业,企业对货运需求的标准是左右市场发展的主导力量。当前各行各业市场竞争趋于白热化,物流飞速发展,为了控制整体发展速度,需要改变运输方式。从单纯的运输转化为与企业整个生产经营过程相关联的物流服务,在选择货运方式时,从物流全过程为考虑基础,认识到物流变化,满足相关需求。

1.2整体路网条件下铁路在货运产品发展趋势

近些年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逐渐形成完善的发展体。当前我国铁路货运逐渐向专业化、制度化、物流化的方向发展,为了提升整体的运行能力,开展多种物流管理方式。具体发展方向如下[2]。

1.2.1集中化

货运业务集中化是当前铁路货运的基本发展方向。所谓集中化指的是路网上货运营业站和部分运输线路的整体布局,将货运作业放置于较大的处理中心办理手续,便于发展重载运输、集装运输及直达运输,进而实现现代化发展。

1.2.2重载化

重载运输是指铁路在大宗散装货物运输领域取得的重大技术成就,铁路重载化已经成为提升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的关键。为了扩展铁路发展路径,需要掌握正确的发展方向。

1.2.3快捷化

在最短的时间内运输大量的货物是整体路网条件下的首要任务。快捷运输在满足了大家对不同商品的需求,铁路具有速度快、费用低等优势,和其他运输方式有一定的竞争压力,提升了列车运行速度,取得令大家满意的实践效果。

2.整体路网条件下铁路货运产品开发策略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及铁路的循序发展,高速铁路网的逐步形成及货运分线运输方式不断优化。当前成为铁路货运的最佳发展时机,我国货运运输将会向集约化方向发展。在技术不断革新的背景下,要求优化发展策略,改变运行方式。具体实践策略如下。

2.1提升货运集约化发展水平

当前小运量的货运站呈现出一体化的发展趋势,通过引进现代物流观点,将普通物品放入车中运输,多个运输箱进行整合,达到理想的运输效果。其次小运量货运站的整合,能将零散的货物堆积起来,实现统一的发放。特定区域的货物放送是当前战略装车点的发展趋势,在建立区域性在战略经营装车点时,需要充分利用现有的600多个装车点及200多个直通物流中心的集散能力,形成一个可以覆盖各个行业的运输网络。对货源充足、交通方便的地区开设专门运输在路线,改建专用铁路和其他路线,满足铁路运输的基本条件。其次对货源少,货物去向分散的地区以车站为中心,在路网条件下,建立符合实际运行路线的线路,保证货物及时到达[3]。

2.2开展多元化经营方式

多元化发展方式是当前货运系统整体发展方向,充分利用客运分线的作用提升货运基本运输能力。合理安排货物列车开行方案,尽量满足多方面需求,吸引更多的货源,为重点物资提供强有力的保证。其次要创新铁路物流经营方式,利用电子商贸的特点提高货物运输质量,保证运输和生产的一体化。

2.3保证货运设施的现代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铁路运输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科学技术是保证运输速度的关键。因此在实践中要提高仓储设施自动化水平,尽量采用网性大型编制组站,进而体综合性自动化水平。为了保证货源定位的准确性,需要采用列车、机车、实现实时追踪。应该以调度智能化、营销社会化及经营管理现代化为重点,建立完善的铁路信息系统[4]。

2.4利用市场营销手段

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如何采用新型市场手段对铁路货运进行整体的监督是摆在当前货运市场面前的重要难题。首先要建立适合当前物流发展的市场营销机制,实现运输方式的多样化。其次为其他客户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建立相对应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利用多种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客户,提升铁路货运的整体发展能力。

3.结束语

整体路网条件下,铁路货运站产品开发是摆在货运交通面前的重要难题。为了提升铁路运输的影响力,需要从当前发展体系出发,加强创新,构建与实践相符合战略合作目标,实现一体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宗平,张志宇.铁路运输产品生产决策模型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2(23):90-92.

[2]肖建明.西南铁路客运市场需求分析及产品营销对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12):190-192.

铁路货运的特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铁路货运;铁路物流;经营管理

进入我国社会发展新时期后,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增长,对运输的需求也随之增长,近几年来我国的运输行业进入了快速、高效的发展阶段,尤其是铁路运输行业的发展速度更是名列前茅,不断改革我国的经济体制、调整经济产业的结构,有利于各大运输方式的良性竞争。铁路运输方式作为一种传统的运营方式要想满足当今的市场需要,就应整合传统的货运方式、改革经营体制、调整运营战略,形成适应现代运输发展的新铁路运营模式。我国加入了WTO后,铁路运输行业承担着重要的运输任务,并面临着更高、更新的机遇和挑战,货运物流成为了铁路运输重点发展的环节,同时铁路运营由原来的运输企业转变成现代化的物流企业,成为了我国目前运输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一、我国铁路货运向物流发展面临的挑战

(1)市场需求不同。经过30年的改革历程,我国的市场经济在宏观调控下稳定的进步,受这一变革的影响,运输行业也在进行日新月异的改变,大宗的货流的运输逐渐减少,而小批量、高价值的运输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对于货物的运输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铁路运输应向快捷化、准确化、安全化、机动化的全面发展,目前,我国铁路运输在满足新货运的运输要求上还存在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在一些经济发展快、公路密度大的城市,公路运输以便捷、灵活的优点在很大程度上分流了铁路的运营量,造成铁路货源不足,在运输市场的占有率呈下降趋势,这大大冲击了铁路物流在运输行业中的地位。(2)运输对象不同。我国的运输产业结构在进行着不断的调整,同时一些高新技术产业也在快速兴起,铁路运输对象发生了改变,组装工业、电子工业以及第三产业的产品在运输上具有 “轻、薄、短”的特点,消费者更加追求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服务,对市场的需求呈现出“小批量、短周期、多批次”的趋势。顾客更多要求运输市场能提供储存、打包、上门配送等一条龙服务,这对我国的铁路运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跟上现代物流发展的步伐,就应及时的调整产业结构,创新出新的发展道路,从而提高铁路货运的市场占有率。(3)管理体制不同。随着铁路货运向物流的逐渐发展,我国的铁路管理部门已经过多次的经验总结,从服务的内容、价格、标准、合同等方面落实政策,进一步修改管理制度,明确了有关部门的责任,提出适应铁路货运发展的改进策略,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对于物流运输的服务理念和经营模式上定位不清晰,使得铁路运输发展滞留在一个模糊体制阶段,出现“吃大锅饭”的现象,严重的阻碍了铁路物流的进步,因此进行有效的体制改革和深化是关键目标。(4)信息标准不同。在铁路运输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信息交流,可以说没有信息化管理平台,就难以完成现代化的物流运输,物流的信息化体现在将数据、代码以及要传递的信息通过计算机网络平台进行传递,从而提高物流运输的工作效率,实现信息的标准化、实时化、数字化等特点,近年来,我国的铁路运输行业也在快速的发展,并进行了6次规模提速,达到集装箱的海铁联运、五定班列等运输体系。

二、铁路货运向物流的发展思路

(1)转变服务经营理念。物流是产品由供运地流向接收地的实物运输过程,以消费者的实际需求为准,实行运输、装卸、储存、包装、加工、配送等功能的全面结合。打破了传统铁路运输单一的仓储、运输范畴,我国运输应不断创新出更优的服务模式、开拓更广的服务空间,从而引导我国的铁路运输向物流方向的转变,这里要从两个方面努力,一是坚持先进的物流理念,充分发挥铁路货运灵活性的优势,集合多种服务项目,实现货物的门对门配送。二是扩大铁路货物的运输功能,可涉及货物的保价、保险、索赔以及报关等多个流程的办理,提供更多的软功能。明确铁路运输在市场中的定位和物流经营中存在的制约因素,从而提高核心竞争力。(2)完善运输组织体系。铁路物流具有便捷、快速、准时、安全等特点,我国的铁路货物的运输形式由粗放型经营转向了集约型管理,在方便上,要做到承运、手续、窗口、服务等程序的完善,并与其他运输的企业密切联合;在速度上,对于货物的运输速度也有了进一步的要求,建立速度机制为准的运输组织;在实效上,对于机车、工电、作业等方面进行及时的考核;在安全上,以保证货物的运输安全作为铁路货物运营的基本前提。同时,铁路货运应与空运、公路、海运等其他的运输方式进行密切合作,建立有效的上门运输体系,更好的实现铁路运输向铁路物流的发展。(3)设立货运机构。铁路货运要不断的开拓运输市场,通过货运的方式在全国各地设立经营机构,这样可以将加强货主与铁路之间的合作,铁路与用户建立长期的关系,使得铁路有了稳定的货源和客源,货运可以有效的提高铁路运输的市场占有率、节约了用户的办理时间;货运在各地建立了分支办事点和客户网,把小批次的货物进行集合,再成组的打包运输,有利于降低运输成本。(4)提高服务品牌效应。随着我国市场经营模式的转变,国内的多个领域的市场不再停留在产品竞争的阶段,更把焦点放在品牌的竞争上,物流服务产品的品牌具有无专利性、无形性的特点,用户考量服务质量的标准往往取决于品牌,我国的铁路物流要充分发挥品牌效应,实现货运与物流管理的统一,物流管理的品牌策略是营销的重要手段。因此要通过提高物流服务品牌的知名度,来扩大物流营销的规模,实现物流服务的低成本化,并能保障铁路物流的服务质量。(5)加强网络信息化。运输过程中分散的客流、物流、信息流需要利用计算机技术才能达到网络信息的传播,即货流、信息流、采购、商流、仓储、运输、配送等环节的资料,从而通过网络形成一个完善的供应系统,这与物流发达、快捷、灵活的特点有密切的关系,涉及到整个系统信息的整合和调配,因此要增加对信息网络建设的成本投入和管理力度,并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讨,力求开发出更加适应行业发展的运输系统和资源计划,满足现行市场需求的功能软件主要有仓储管理系统、物资计划系统以及电子网络系统,这些软件系统有利于企业更好的为客户提供全面、强大的信息源头,由于目前我国运输产业信息的网络发展速度慢和信息平台落后,导致铁路运输系统的信息共享率低,在信息的管理上缺乏完整的供应链,物资流与货流没有同时得到衔接,严重阻碍运输行业发展的速度,更难以达到门对门的服务要求。因此,要想做好铁路货运输向物流的高效转变,应加强信息网络的建设成本,设立综合的铁路物流信息化系统,开发出更多先进、效率高的功能软件,形成网上统一的交易、查询、支付、提取、仓储、商、个性化服务等信息平台,使得铁路运输信息达到最大的共享率,有效的提高资源利用力度,加强智能化、信息化的仓储管理质量,借鉴国际上高端成熟的物流技术,提高铁路物流技术和行业研究效益。

中国经济领域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并没有“物流”这一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后,物流一词从日本进入中国,并在随后的日子中被经济研究领域所重视,在理论环境中完成实践。经过20多年的进步与发展,物流作为我国的第三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为企业创造了源源不断的利润源泉。铁路货运在时代的发展需求中不断向物流方向发展。铁路部门在面对这样的机遇与挑战时,应该以自身优势为基础,运用符合时展的物流理念,让铁路朝着快速、健康、便捷的方向发展。我国传统的铁路货运朝着现代物流的方向发展,是促进铁路改革的需求,是时展的趋势,也是运输市场开放的要求。通过完善铁路货运系统的标准化体系和加快其物流信息化建设,实现铁路货运向物流服务的改革,是铁路货运发展的重要改革途径。

参考文献

铁路货运的特点范文第3篇

1.国际物流经济发展特点及趋势

1.1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逐步形成,而现代物流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同时也对物流经济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1.2国际物流经济发展具备以下特点:集约化、系统化、市场化、国际化、物流服务内涵继续拓展、专业化物流服务不断壮大、物流服务过程继续延伸、物流规模不断扩大、不断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推进物流系统的标准化、具备完善的配送中心、物流效率整体提高。

1.3国际物流经济发展的趋势:国际物流系统更加集中、国际物流管理更加网络化、国际物流标准更加统一化、国际物流配送更加精细化、国际物流园区更加便利化、国际物流运输更加现代化。

2.我国铁路物流经济发展及未来趋势

2.1我国铁路物流的现状:经营管理信息化水平较低、运能不足,铁路运输总体能力紧张、物流设施的标准化程度低、物流人才缺乏,设施落后。

2.2我国铁路物流经济发展的未来趋势:

铁路联运将进一步加强、集装箱运输将得到大力发展、物流可视化系统将发挥重要作用、物流设备的性能将大幅提高、物流专业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

二、铁路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

1. 铁路物流园区规划特点

1)园区目标市场与铁路运输市场关系密切; 2)物流园区与综合铁路货场紧密结合;3)货物仓库与铁路专用线便捷连接;4)园区路网布局及场坪需要与铁路运输统筹考虑。

2.如何处理好铁路货运量与园区物流量的关系

2.1铁路物流园区货运量预测。“物流量”是物流活动各环节产生的实物在物流活动中数量的总和,是物流园区生产过程中重要的概念,包括库存量、货运量、配送量等部分。由于铁路物流园区以铁路运输为重点,因此园区的货运量就成为影响园区规划的最重要因素。对货运量的预测,一方面能为园区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同时还能为建设基础设施、合理规划物流园区规模、改进作业条件提供科学依据。

2.2控制好铁路物流园区规模:园区建设要跟据实际情况去逐步实施,园区的规划要以园区的“物流量”为依据,当然可以作适当的超前预算。

3.物流园区与铁路货运中心的布局研究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铁路运输已不能满足现代物流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向提供运输、仓储、配送、包装、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多种服务的现代物流园区转变,由此,传统铁路货场将发生巨大转变,未来将形成大型综合货运站向物流中心发展、专业型货场向配送中心发展、规模较小的货场向集货或分货中心发展。整合铁路货运资源,统筹规划,建设一批符合现代物流理念,与城市规划布局和产业发展相结合的功能完善、作业高效的铁路货运中心,从而便于实现各物流节点间的合理分工与协调布局,优化铁路货源结构,切实发挥铁路在货物运输物流市场中的较强优势。目前,铁路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物流业在全国各大城市迅速兴起,这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物流园区和铁路货运中心是两种互补的基础设施,物流园区功能布局要根据物流园区的战略定位和经营目标,在相应的空间场所对物流所需要的空间作最合理的分配和最有效的组合,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物流园区要结合城市规划建设,环绕货运中心布局,遵循各自功能区域,结合地形地物就近集中设置。

在规划设计中,铁路货运中心与铁路物流园区既要独立规划又要将两者进行有机结合,统筹研究,有机抽取两者功能的共同点进行统筹规划,以降低社会物流成本,相得益彰。

三、铁路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对城市物流经济发展的推动

1.铁路的地位

就整个社会物流体系而言,铁路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运载能力强,成本低,适合规模化、集约化经济,现代化物流体系的建设提供了通道;二是有无可比拟的可持续发展特性。在现代物流体系中,铁路被定位在发展战略的核心位置。三是铁路已经成为国内集装箱运输的骨干,但是在国际集装箱运输中所占的比例不算很高。四是就目前来看,铁路是我国西部开发、东西双向对外开放和促进欧亚大陆经济一体化进程的物流通道,是支撑现代化物流体系大陆化的主要载体。

2.推动作用

铁路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促使城市物流产业发展。铁路物流业是一个复合型的企业。1)由于物流园区的建设投资巨大,一般企业无法独立开发。物流园区通过政府的投资帮助大大减轻了物流企业发展的前期投入成本,从而促进企业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物流园区的开发建设中去,在高质量的竞争优势中,在获得的优势的同时为服务者带来丰厚的利润,促进了物流业的发展,形成良好的资金循环。2)加强人才培养既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物流专业人才,同时也可以为园区内企业输送人才,推动物流国际化的进程;物流园区通过企业生产辅助设施,统一条形码、托盘、电子标签等的价格,将标准化的技术综合到物流产业中,推动信息化管理、产业的进程。3)信息化管理物流园区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系统,一方面将企业在能力和管理上整合起来,形成统一的指挥中心,同时也提高了园区的工作效率。4)铁路货运具有完备的物资管理机构和系统。它具备了一定的物流服务流管理基础,具有货运和延伸服务的机构和管理经验,对于开展现代物流服务具备一定的物质和组织基础。

铁路货运的特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铁路运输 人才培养 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

一、高职院校铁路运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一)职业面向。主要面向铁路运输企业、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企业、物流运输企业生产一线。

(二)主要就业岗位。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主要有铁路行车组织、铁路货运组织、铁路客运组织三大岗位群,岗位繁多,通过现场调研、毕业生跟踪调查,高职学生毕业后从事的突出岗位分别是车站值班员、客运值班员、货运值班员。

(三)应具备的知识、技能、素质。

(1)知识结构:①掌握专科层次毕业生必需的高等数学、应用文写作、英语阅读、计算机操作等文化基础知识;②掌握岗位所必需的铁路线路站场、机车车辆、信号设备等专业基础知识;③掌握岗位所必需的铁路运输组织等专业知识;④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

(2)技能结构:①能够按照操作规程完成接发列车、车站技术工作组织、列车调度指挥、铁路行车安全管理、一般条件下货物运输的组织、特殊条件下货物运输的组织、货运安全管理、旅客运输服务、铁路客运应急事件处理等作业;②能够根据行车组织、客货运作业的要求,合理选择完成接发列车、车站技术工作组织、列车调度指挥、铁路行车安全管理、一般条件下货物运输的组织、特殊条件下货物运输的组织、货运安全管理、旅客运输服务、铁路客运应急事件处理等作业的工具;③能够针对不同的应急事件采取合理的方法正确处理;④能够按照铁路运输企业作业组织方式组织行车、客货运作业;⑤能够按照行车、客运、货运规章的基本要求检查、评价运输作业。

(3)素质要求:①具有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②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和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协作意识;③具有终身学习理念和学习能力;④具有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⑤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⑥具有节约资源和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⑦具有人民铁路为人民的职业情操;⑧具有作风严谨、反应灵敏的职业素质;⑨具有“安全高于一切,责任重于泰山,服从统一指挥”的职业道德。

二、铁路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高职院校铁路运输专业的课程体系基本沿用的原来中职专业的课程体系,原来中职专业是沿袭的是本科院校课程体系,课程设置与本科院校基本相同,以学科体系为主;教学内容都是按照知识的逻辑关系进行编排,基本上都属于本科教学内容的“压缩饼干”与简化,仍然以知识体系为主,没有把职业场景、职业氛围、职业人角色和工作过程等职业要素融人到教学内容中。无法满足高职教学对岗位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和专业知识进行全面系统训练的整体性要求。

三、铁路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设计理念

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所涉及的行车组织、货运组织、客运组织三大工种对应的三个岗位群,各岗位群内部岗位之间由低到高呈递进关系,岗位之间的递进关系是由不同岗位所需要的不同能力形成的,能力与岗位的递进关系成正相关联系。针对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所涉及的行车、货运、客运三大工种对应的岗位群能力递进的特点,推行“循岗施教”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明晰岗位与能力的递进关系,确定构成各岗位能力的要素,构建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学生知识、能力、素质体系,设置递进式人才培养教学内容,始终围绕岗位与能力,实施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职业岗位技能分阶段、分层次逐步递进。

四、铁路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设计思路

(1)以岗位任务为导向,开发“双证书课程”。主要分析国家中级车站值班员、中级货运值班员、中级客运值班员岗位任务,兼顾铁路行车组织、铁路货运组织、铁路客运组织三大岗位群的其他岗位任务,开发既体现铁路运输行业发展特点,同时又符合学历教育要求的“双证书课程”,促使学生的知识、技能步同提高。使学生在毕业时可以通过相应的职业技能鉴定,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从而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2)以岗位能力为核心,参照职业资格标准,组织教学内容。以中级车站值班员、中级货运值班员、中级客运值班员岗位能力为核心,考虑铁路行车组织、铁路货运组织、铁路客运组织三大岗位群的其他岗位能力要求,参照中级车站值班员、中级货运值班员、中级客运值班员国家职业资格标准,整合应相应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将中级车站值班员、中级货运值班员、中级客运值班员岗位职业资格标准融入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3)以岗位任务难度为线索,序化课程安排。行车、货运、客运三大岗位群所主要从事的工作任务分别具有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难度逐步递增的内在关系,据此将相对应的学习领域课程合理排序,学生系统学习后,可以获得完整的岗位能力,为学生职业成长奠定基础。

(4)以运输组织模式为依据,组织实施教学。以旅客运输服务、货运组织、列车运行指挥等运输生产任务为载体,依据铁道交通运输生产半军事化及高度集中、统一指挥、岗位联控的组织特点,创设真实的工作情境;以铁路行车组织、铁路货运组织、铁路客运组织模式为依据,主要采用角色扮演法,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过程,融“教、学、做”为一体;在逐步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增强动手能力,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能力,逐步养成岗位能力与职业素养。

铁路货运的特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铁物流;民航物流;高铁发展

中图分类号:F5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1-000-01

前言

我国处于高速铁路事业的发展阶段,铁路物流运输能力也随之得到不断提高。但与此同时,民航物流企业的发展也在受到冲击。如何在高铁发展背景下,有效协调铁路物流与民航物流间的关系是本文关注的重点。

一、高铁发展的意义及其特点

(一)高铁发展的意义

1.运能大

高铁的最小车间隔为3min,每小时可运行20列,每列运输人流量巨大。总体来说,运输能力高、运输成本低。

2.安全性佳

高铁具备良好的维护修理机制及完备的诊断检测系统。通过安置预警设备,可有效预防人为事故及非人为事故。

(二)物流视角下的高铁发展特点

1.高速化

随着高铁事业的不断发展,客运、货运速度得到了飞速的提高。很多货运火车的速度在120km/h以上,客运火车最快的有350km/h。这样一来,铁路物流事业也会随之更加便捷。

2.重载化

随着运输技术的不断提高,铁路货运量也在不断提高。这样一来,铁路的速递物流及大宗运输方面竞争优势更加明显。

3.分线化

我国高铁发展呈分线化趋势,客、货运网络已逐渐形成。这样一来,物流货运质量及效率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日益专业化。

4.网络化

我国高铁建设的网络化,表现为铁路覆盖更为广泛、网点越来越多,铁路物流服务具备网络效应[1]。这样一来,我国物流格局变化深刻,铁路物流的竞争能力大大增强了。

二、高铁发展下的铁路与民航物流间的关系

随着高铁物流的不断发展,民航物流受到很大冲击。高铁物流与民航物流间主要有竞争与合作两种关系[2]。高铁物流服务与民航物流服务有时功能上存在重叠,具备可替代性,就是所谓的竞争关系;有时候二者服务可以互为补充与合作,就是所谓的合作关系。下面分别对替代性关系与合作性关系加以分析:

(一)替代性关系

民航货运属于高速运输,铁路货运属于中低速运输,二者服务领域并不尽相同。但高铁时代的迅速到来,使得二者服务范围重叠性增大了。图1为普铁、高铁、民航物流服务重合度示意图:

由图1可知,若运输距离大于200km,则民航服务较普铁服务更为便捷。原因在于,民航货运的时间把控性较佳、更易守时,使得物流服务的效率性及便捷性得到保证。

(二)互补性关系

高铁物流的发展,扩大了铁路与民航物流的服务范围的重叠性。但同时,铁路物流仍与民航物流间互补性较强[3]。原因在于:第一,因很多城市中同时存在着民航节点和铁路节点,使得二者的运输接续性较强,民航物流与铁路物流的配合度较佳;第二,我国商品出口中会较多的应用到民航物流服务,此时可先使用铁路运输组织集散物流,再依“轴辐结构”使用民航物流,让铁路物流与民航物流得以有效的配合。

三、民航物流应对高铁发展的对策

虽然在很多时候,铁路物流与航空物流间互为补充,但仍在某些领域存在竞争。为降低铁路物流对民航物流的冲击,民航物流应当采取一定的应对策略。总的说来,民航物流应当力图使自己的服务功能具备独特性,能够在其特点、作用、价值等处明显不同于铁路物流。图2为民航物流产品分析图:

由上图可知,民航物流可细分为核心功能、基本特性、附加价值三部分。若针对此三部分着手改善,则可以有效提高与铁路物流的区分度,利于其参与市场竞争。具体方法主要有:第一,政府部门应当采取措施,促进市场的良性竞争;第二,加强民航企业建设,加强信息管理、提高物流效率,实现服务专业化;第三,强化建设航空产品体系、增强创新力度,进一步打开市场。

四、结论

在高铁发展的背景下,铁路物流与民航物流间同时存在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如何在这种情况下,有效协调二者间的关系,使得它们得以有序竞争与发展是人们关注的重点。本文初步提出了民航物流应对高铁发展的对策,有关部门还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完善。

参考文献:

[1]周燕,林彦,秦秀婷.浅谈民航应对高速铁路发展的对策[J].江苏航空,2011,04(6):28-29.

[2]陈政.我国铁路运输业产业创新系统模式及创新因素研究[D].天津:河北工业大学,2013.

铁路货运的特点范文第6篇

(一)铁路物流的经济环境

长期以来,铁路货运量和宏观经济运行密切相关。宏观经济的景气程度和铁路货运量呈正相关关系。2015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全年GDP增长6.9%,实现了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市场需求出现积极变化。5月以来,出现了投资、消费转好的局面,出口虽有波动,但总体降幅收窄。经济结构继续优化,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上升为50.5%,比上年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10.0个百分点。以上宏观经济情况的变化对铁路物流的影响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铁路大宗物流业务收缩的压力仍然比较明显经济新常态下,对粗放发展、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冲击巨大。煤炭、钢铁等产业的产能过剩日益严重,整体发展形势严峻。煤炭和铁矿石在铁路货运中占比达70%,经济新常态意味着大宗货物运量的大幅萎缩。2.铁路“白货”市场大有可为投资、消费的上升说明经济增长的潜力仍然很大。从工业用品角度,通用设备、计算机通讯设备等的产值增长幅度都在10%~20%之间。政府计划2020年国内消费在GDP中的占比从目前的35%提升到50%。消费品如汽车、家电、数码产品、加工食品、饮料、酒类等的产量近十年增速均超过10%。“白货”市场应成为铁路今后重点拓展的市场。另外随着铁路路网的逐渐完善以及中欧、中亚班列的开通,铁路在进出口物流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潜力。

(二)铁路物流的政策环境

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对于铁路物流的发展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以“一带一路”为契机进入国际物流市场将使铁路获得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发展国际集装箱物流、多式联运,可以发掘更多市场机会。同时“一带一路”对改革中的铁路而言是实现自我提升的大好时机,面对国际市场,铁路可以发现自身问题,学习国际物流先进经验。

(三)铁路物流的竞争环境

铁路物流的竞争者包括公路、航空、水运和管道。目前铁路货运市场份额在整个物流市场中呈逐年下降趋势。2014年铁路、公路、水路的货运量占比分别为8.8%、77.4%和12.1%,铁路、公路、水路的货运量周转量占比分别为21.2%、47.2%、28.4%,铁路货运在全社会物流中的骨干作用已经受到很大挑战。

二、新常态下铁路物流的SWOT分析

(一)铁路物流的优势

安全、准时的优势。铁路货运受自然条件限制较少、连续性强,线路和货场相对封闭,管理严格,不易受到外界干扰,安全平稳。铁路的每一趟货运列车都严格按照运行图的规定运行,规律性强,准点率高。多种类、大运力的优势。目前铁路物流可以为客户提供适合各类货物的运输服务,并且车辆类型和装卸设备还可以根据客户要求不断创新。运输价格的优势。按照国际惯例,铁路和公路的运价比是1∶3,铁路运输的价格优势比较明显。目前我国公路运输价格在0.5元/吨公里左右,铁路货运的发改委指导价为0.1551元/吨公里,允许适当上浮,上浮幅度最高不超10%,下浮不限。货运组织改革后推行“一口价”收费原则,规范了装卸费、上门费等。节能减排的优势。发展绿色经济和节能经济是经济新常态的主题之一,铁路物流在这方面的优势非常明显。铁路运输的能耗仅占公路运输的1/37、水运的1/3、航空的1/140。铁路电力机车几乎不会排放有害气体,同时,单位运量下公路和航空运输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铁路的4~12倍。

(二)铁路物流的劣势

“门到门”服务尚未达到客户要求。2013年铁路货运改革以来,适应“门到门”服务要求的铁路全程物流服务体系已初步建立,具备接取送达服务能力的车站基本覆盖了全国大中城市,但是其中存在的问题很多。首先,接取送达的费用相对于公路运输明显偏高,以至于抵消了铁路运输的运价优势。其次,响应时间过长,无法保证按时接取,客户在时效方面的体验普遍较差。物流产品单一,服务主要集中在运输环节。时至今日,现代物流企业可以为客户提供的服务十分丰富。除了传统的仓储、运输、分拣、包装、订单处理和配送服务之外,还可以提供各类增值服务,但铁路企业目前产品还比较单一,不能全面满足客户需求。物流网络有待完善,“最后一公里”的车辆、人员不能到位,直接导致客户流失。缺乏铁路物流市场营销的专业人才。中国铁路总公司作为市场主体的时间还不长,缺乏市场营销人才的储备。另外由于行业和体制的原因,物流市场营销从业人员的培养和激励机制都不完善,也不利于人才队伍的建设。

(三)铁路物流面临的机会

“一带一路”为我国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带来了新的契机,有望成为世界上跨度最长的经济大走廊。在这样一个世纪性机遇面前,铁路推出中欧班列、中亚班列、铁水联运班列等对应产品。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5年铁路投资要保持在8000亿元以上,新投产里程8000公里以上。这一建设任务已超额完成。2016年国家将加大中西部铁路建设。我国中西部幅员辽阔、矿产资源丰富,同时随着经济新常态下制造业向中西部转移,铁路在中西部的布局将有利于区域物流的发展。这种新的布局将有效解决中西部各地之间的物流通道缺乏的问题,为铁路在物流产业中奠定更强的竞争地位。2013年6月15日中国铁路总公司启动货运改革,铁路走向市场步伐不断加快。同时发改委等行政主管部门不断给铁路总公司“松绑”,为铁路物流市场营销提供了更加宽松的环境。由电子商务带动的中国快递业已经连续三年保持了超过两位数的增长,且长期增速超过50%,铁路总公司抓住机遇开通了电商班列,拓展快递市场。

(四)铁路物流面临的威胁

铁路物流的竞争对手包括公路、航空、水运等都在不断发展创新。2001-2014年我国高速公路的通车总里程增幅达到476%,而铁路营业里程增幅仅为60%。同期公路载运工具总吨位数增幅达494%,而铁路增幅仅为71%。公路物流企业积极采用信息技术,实现了货车的实时追踪。甩挂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公路运输的时效性,提高了货车的利用率。水运领域研发的快船技术,有效弥补了水运速度上的短板。随着国际油价持续下跌,公路、航空的运价有了较大下降空间,铁路物流的价格优势受到了威胁。

三、新常态下铁路物流的市场营销组合策略

(一)铁路物流的整体产品策略

整体产品的概念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即核心产品、形式产品和延伸产品。1.铁路物流核心产品核心产品是指产品的基本效用和利益。铁路物流的核心产品就是使货物发生符合客户要求的位移。客户对货物位移的要求涵盖安全性、准确性、时效性等方面。对于铁路物流的客户来说,符合要求的位移是最核心、最基本的要求。铁路很长时间以来以大宗货物运输为主,货运组织改革后大规模进入“白货”物流市场,在控制“白货”货损货差方面还有待加强。铁路应加强场站基础设施改造和建设,引进先进的装卸、分拣设备,整合流程,以满足客户在货差货损方面的要求。随着各行各业利润空间的压缩,很多企业要减少库存量以节约成本,铁路物流客户对物流的时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铁路应充分了解客户的生产和销售计划,针对客户需求提供准时制物流服务,实现物流服务与客户生产经营的严密对接。2.铁路物流形式产品形式产品是指产品可见的外在形态,或核心产品借以实现的形式或目标市场对需求的特定满足形式。铁路物流通过物流载体的外在特性,将位移核心产品转化为可以被客户感知的形式产品。同时客户由感知形式产品来判断和评估铁路物流能够给自己提供的效用和利益。铁路物流的形式产品包括品牌、线路、列车的种类型号、物流设备、场站仓库等基础设施的布局、货物在途信息展示、运营组织工作以及员工服务质量等。铁路物流服务不像实体产品可以向客户充分展示,让客户观察和试用,客户在选择时是有感知风险的。良好的形式产品能够帮助客户消除和控制感知风险,使客户做出有利于铁路企业的决定。铁路企业要加强物流品牌建设和宣传,让客户了解货运改革后铁路物流的新动向。完善受理方式,坚决实行敞开受理。优化铁路线路设计、在充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编制运行图。针对不同行业客户的需求,创新货运列车开行模式。积极改造和新建符合“白货”物流要求的基础设施,采购先进的物流设备。加强信息化建设,明确各路局上传货物在途信息的权责,使客户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获取货物在途信息。重视员工培训和形象塑造,向客户展示良好的职业素养。3.铁路物流延伸产品铁路物流延伸产品是客户在购买位移产品时附带获得的各种服务和利益。物流业只有和客户的供应链、价值链充分融合,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铁路物流企业可以为客户提供的增值服务包括:采购、咨询、金融、培训、供应链管理、保税物流、运输等。

(二)铁路物流的渠道策略

渠道建设是铁路物流的短板之一。铁路货改之前零散货物运输已经停办了十年,期间很多货运网络节点被撤销。货改后恢复零散货物运输,全力开拓“白货”市场,铁路物流为保证向客户提供快速、全方位的物流服务,需要重新构建覆盖全国的物流网络。新建的物流服务网络必须跟客户对接,不断调整、强化和完善。铁路应该进一步完善电子商务这一新兴渠道。铁路物流客户均可依托12306网站平台查询货运信息、提报运输需求、预约物流服务、预订货运产品。自2015年4月开始试运营的铁路95306网站将会逐步取代12306网站的货运功能。铁路应加强宣传,使“买票到12306,发货到95306”的消费习惯深入人心。

(三)铁路物流的价格策略

2014年2月国家发改委下发通知,铁路货物运价由政府定价改为政府指导价。2015年1月国家发改委宣布放开铁路散货快运、铁路包裹运输价格,以及社会资本投资控股新建铁路的货物运价。拥有了更大定价权的铁路企业,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根据成本、市场需求程度和竞争态势决定货物运输价格。铁路物流定价时应综合考虑客户类型、运输距离、货物品类、计费重量、所用车型、批量大小、物流时效、运输方向、回程空载等因素。

(四)铁路物流的促销策略

铁路货运的特点范文第7篇

关键词:铁路货运;水路;公路;航空;管道

一、绪论

铁路货运在联系区域贸易,促进区域货物运输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区域铁路货运交流对于分析省际区域间贸易联系程度以及区域间经济协作性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利于实现区域间贸易的协调性发展,减少因为行政区域限制的贸易壁垒。张敏(2012)考察省际铁路流量与流向特征是评估省份之间经济联系密切程度的重要指标,是揭示物流流动规律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以安徽省际铁路运输数据为基础数据源,以安徽省为主体研究对象,探讨安徽省际铁路货物流量与流向差异的特征、成因。徐现祥(2012)采用了1985-2008年中国省际双边铁路货运贸易数据,并选择合理的预测方法:理论假说法、引力模型法,对中国省际贸易模式进行分析,并探究中国省际贸易的特征。

从学者的研究都从不同研究角度阐释了货流空间流动的格局和规律,并基于面板数据进行较好的实证研究,本文基于区域铁路货运交流量的面板数据对广东省与其他省份的贸易交流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在2004年到2012年间,广东省际间物流盈余空间分布较为固定;在省际物流中存在本地偏好、临近偏好、跨区偏好和省际边界效应。

二、货运交流量分析

本文采用了2004年-2012年中国行政区域间的铁路货运交流量计算广东的物流盈余情况,通过整理面板数据,将2009-2012年作柱状图,呈现广东与其他省份的货运交流情况,如下图1所示:

从上图及数据面板分析,广东省与湖南省通过铁路的货运贸易量最大,2012年为2166万吨,较2010年的2592万吨下降了约20%,下降幅度较大,仍是广东省对外铁路货运贸易的主要地区;其次是广西,2012年达到1950万吨,在2009年的基础上上升了50%,超出了广东省省内铁路货运贸易量;再次就是西南地区(云南、贵州),与公路相比,铁路运输更适合长距离的货运贸易,而通过数据分析,铁路货运贸易在省际交流间呈现出空间梯度特征。

三、省际货运盈余分析

参照国际贸易平衡的分类,把广东与其他省之间的物流平衡情况分为三类:省际物流顺差,即广东的出口大于广东的进口;省际物流平衡,即广东出口等于进口;广东的省际物流逆差,即广东的出口小于省际进口。即:

y=∑31i=2xt1i-∑31i=2xti1(1)

其中,1表示广东省,i表示除广东省外的其他30个省区市,t表示时间,x1i表示从广东省向其他省区市的出口量,xi1表示其他省区市向广东省出口的铁路货运量。

本文采用该式计算2004年-2012年广东铁路货运盈余情况,整理结果如图2所示:

结果发现,广东省在2004年到2008年属于物流逆差,逆差额较为波动,在这几年间,没有呈现出一定的规律;但是从2009年开始变为顺差,且顺差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此种现象的发生一个可能的解释是2008年金融危机,中国出口受阻,另外国家4万亿投资拉动内需,作为外贸大省的广东寻求转型,进一步开拓国内市场,使得物流省际出口量变大。另一方面,据徐现祥(2009)等人的研究表明,中国沿海地区出现因外贸需求而进行省际贸易,由于出口受阻,这一部分为出口而发往广东省的货运量也进而出现下降。

(一)广东省与周边省份的铁路物流盈余分析

根据上述计算方法,分析广东与其他各个省区市之间的物流盈余情况,结果发现,在2004-2012年期间,广东省与河北省、山西省、、吉林省、江苏省,福建省、安徽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甘肃省、青海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这13各省区市长期保持逆差关系;与天津市则除了其中有三年保持平衡外,其余年份都属于物流逆差;与黑龙江省除了2009年保持基本平衡外,其他年份都属于逆差关系。即可以说,与广东省保持长期逆差关系的省区市多达15个,而与广东长期保持顺差关系的却只有广西,重庆,(2006年才通铁路,不计2004,2005年的货运情况)、陕西这4个省区市,其他省区市则各有盈余。由此可以发现,广东在与国内其他城市的货运贸易中以逆差为主,而与广东发生逆差的城市又以内陆城市为主,中国的省际贸易呈现以内陆流向沿海为主的特征(李善同,2013)。在与广东贸易由顺差转向逆差的城市中有北京、辽宁、上海、浙江、海南中,除了北京其余全部都是沿海地区,而北京背靠天津,可以说是近海地区。而由逆差转为顺差的省份中只有江西、湖南这两省,而这两省全部都是广东的邻省地区。

四、本地偏好和临近偏好

广东省铁路货运贸易临近贸易量指广东省与周边邻省的铁路货运贸易之和。从2004-20012年面板数据来看,广东铁路货运本地偏好和临近偏好特点显著,

根据上表数据显示,2012年,广东省内铁路贸易和与邻省铁路货运贸易占比分别为12.41%和29.89%。在2004年到2012年期间,本地及邻省区域的货运交流量最低占比为2004年的38.66%,最高为2012年42.29%,占比与邻省的贸易占比虽然有波动,但是较为稳定,省内铁路货运贸易则是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从中可以看出,广东的货运交流以本地及周边省份为主,这也反应出铁路货运贸易的存在着本地偏好和临近偏好。

从实际数据研究中也可以发现,通过铁路与广东省贸易交流量最大的是湖南省,临近效应比较显著,铁路运输的优势在中长途运输中,结合广东省所处的地理位置,广东铁路对外交流的方向可以分为东北、西北、西南三个主要方向,往东北方向的铁路运输,由于受到海运的竞争,铁路优势无法显现,距离越远,双边贸易的递减趋势也就越明显。西北、西南方向的贸易运输主要是以铁路为主,据张少军(2013)等人的研究表明,GDP规模对贸易的影响大于距离对贸易的影响,结合西北西南相关省市的GDP规模,可断定,由于其经济规模的制约导致贸易总量总体偏低,双边铁路贸易关系的距离边际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有沿海向内陆递减的趋势一致。

进而将全国各个省区市与广东的交流量进行排序,并将与广东的交流量由高到低的顺序,按颜色深浅在中国地图上标出来,颜色越深,代表货运交流量越高,如图3,图4所示:

在这里本文只报告了2004年跟2012年的广东与其他省份的货运交流情况,从图中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出,广东省及广东省的周边地区颜色最深,随着距离的加大,颜色越来越浅,呈现出空间梯度特征。从整体上看,广东省铁路货运交流量存在着明显的本地偏好和临近偏好。广东与海南福建这两省铁路货运量偏低,这与两省间的GDP规模、距离和是否沿海而造成的。这也与李善同(2013)等人的研究相类似,其研究表明,中国省际贸易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减少,但是省际间的GDP规模对双方贸易的规模的影响要大于距离对双方间贸易规模的影响。

五、结论

基于2004年-2012年中国行政区域间铁路交流量,本文构建广东省际货运面板数据库,发现广东的省际货运存在着以下几个特征:

广东的铁路货运省际盈余存在着不对称性,由逆差转为顺差,转为顺差的主要原因是广西对广东的进口量在不断增加,广西对广东的逆差额较大所致,而广东对其他省区市的主要盈余方式为逆差,但是逆差额逐渐减小,在2012年转为顺差。照这种趋势下去,可能会带来广东顺差额越来越大的结果。

广东的省内贸易占比逐渐上升,省际贸易占比逐渐下降。虽然如此,广东的省际铁路贸易占仍占据着绝对优势。但以广东省内货运贸易与省际货运贸易比重为货运贸易边界效应的话,广东的货运贸易边界系数是逐渐上升的。这与徐现祥(2009)年,李善同(2013)等人关于中国省际贸易边界下降,省际贸易占比逐渐上升不同,这也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相违背。

广东省际货运流向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存在和明显的本地偏好和临近偏好。这意味着广东主要的货运交流量发生在本地及附近区域。这与Melittz(2003)所说的企业异质性理论推断一致。该理论表明,企业根据生产率的高低,依次开拓本地市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作者单位:广州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Melitz,Marc J.The impact of trade in intra-industry reallocations and aggregate industry productivity[J].Econometrica,2002,71(6):1695-1725.

[2]行伟波、李善同,本地偏好、边界效应与市场一体化――基于中国地区间增值税流动数据的实证研究[J].经济学,2009.07.15

[3]徐现祥、李郁,中国省际贸易模式:基于铁路货运的研究[J].世界经济,2012.09.10

铁路货运的特点范文第8篇

关键词:铁路运输;现代物流;融合;发展

一、铁路运输与现代物流的关系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代物流与交通运输都是实现人和物资空间位移的服务活动,但现代物流的服务范围更广,而交通运输提供的服务更狭窄点。新形势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服务呈现出网络化的发展趋势,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协调发展并根据市场需求提供具有指导性的部分供应链服务,运输和物流在这个节点上形成了交融。

二、铁路运输与现代物流的融合

首先,积极发挥铁路的干线运输优势,走专业化道路。铁路运输本身属于功能性物流,走专业化道路就是不断加强铁路的专业化特点,突出铁路的强大优势,提高铁路在运输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这就要求铁路运输应充分发挥在干线上的运输优势,充分体现其运量大并安全,还有不受气候和自然条件影响的天然优势,以承揽长距离和大运量的运输业务,只有这样充分利用优势,抛开劣势,才能将铁路运输业做成强大的功能型物流企业。

其次,构建铁路运输发展物流的运行网络体系。建立和完善铁路物流运行网络体系是铁路运输发展现代物流的基础和必备条件。一方面,铁路具有天然的网络优势,已经形成全国范围内的最大交通网络,另一方面,要不断在现有铁路运输体制条件下形成区域性物流业务网络,还要尽快实现对铁路货运的实时跟踪,努力通过信息平台将企业连接起来,实现电子化现代物流。

再次,对铁路闲置的货场设施、装卸机械及仓库等进行整合,组建地区性的以仓储、配送和运输为服务特色的铁路物流公司。新形势下可以有选择地对部分地处大、中城市和区域性物资流通中心的铁路货场进行改造整合,以仓储为基础,完善配送、流通加工和协助销售功能,从而实现铁路运输向现代物流质的转变。

最后,组建专业化的铁路物流公司。可以整合现有的行包运输、行包经营资源,将铁路局的行包车辆、行李房设施及相应的装卸力量与中铁快运进行重组,成立全路性的行包快运公司,另外重新布局全国铁路集装箱营运系统,组建全路性的集装箱运输公司。

三、铁路运输与现代物流的适应与发展

首先,加快完善物流服务功能,尽快实施物流企业战略合作。新形势下要进一步发挥铁路大中型货运营业站的仓储优势,鼓励和引导企业创造条件发展仓储及配送等物流服务,利用铁路货运营销系统的便利性,可以为客户提供市场分析预测等信息服务。另外,铁路应加强与海运、内河航运及公路、民航等其他交通行业的合作,充分发挥各自运输优势,全面推动现代物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其次,通过改革铁路货运管理推动发展现代物流。新形势下,随着现代物流的发展,铁路货运管理部门必须围绕物流企业关心的运输价格、服务质量等问题进行改革。

最后,改变运输组织方式实行分类运输,将货运站布置成物流中心,以满足不同货物的不同需求。新形势下我国的现代物流需求要求铁路部门必须大量启用专用车辆,并组成各种按货物品类划分的专管特定货物运输的货运中心,大力发展专门运输,同时兼顾普通运输。另外,很长时间以来,铁路货场都只是注重其内部作业功能,而严重忽视了外部社会所需功能,特别是社会所需的物流服务一体化功能。其实铁路货运站场大多分布在大中城市郊区,且有强大的铁路运输支持。新形势下为适应社会化生产以及物流业的发展,铁路货场必须走出固有的内部作业功能服务范畴,而应充分利用其各项资源为社会提供所需各种物流服务,把货运站布置成现代物流中心,使铁路货运站日益发挥集约化物流据点的作用,以发挥铁路在社会物流体系中的应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