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一代“老铁路”的铁路情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一代“老铁路”的铁路情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郑(州)徐(州)高铁很快就要开通运营了,郑州铁路局专门组织从工作岗位退下来的“老铁路”乘车,亲身体验郑徐高铁,共谋发展大计。

这天一大早,一辆崭新的“宇通”大巴,停在京广路铁路住宅小区院内,等候着一个个参加体验高铁活动的老一代铁路人。

刚过6点半,大家陆续向大巴车走来。已是90岁高龄的何保国老人来了,86岁的胡怀忠老人来了,年逾“古稀”的张清晨、杨占山、左金成……也都来了,他们都是我很敬重的一代人。我也是这次活动的参与者,随后上车,一路同行。

大巴车按时从铁路小区开出,沿京广路、航海路、黄河南路向郑州东站驶去。

“宇通”大巴是汽车市场上的“大哥大”,宽敞明亮,走起来平稳坐着舒适。我和何保国、胡怀忠二位长者同坐一起,他们都是1949年脱下军装来到郑州参加铁路建设,在中原千里铁道线上留下了许多难忘的记忆。说来也巧,二老都出生在山西农村,受先进思想的影响,他们在少年时代就加入了革命队伍,是名副其实的“红小鬼”。那些年他们冒着敌人的炮火冲锋陷阵,在枪林弹雨中成长,经受战火的考验,一路走来,一路艰辛。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二位老人离职休养享受天伦之乐。尽管现在他们年事已高,却依然关心着铁路的建设和发展,通过媒体报道、透过电视屏幕上的一幕幕画面感受铁路的新变化。

我们边走边聊。每每说到那些记忆犹新的事,二位老人总是若有所思,给他们带来无尽的思念。

大约有一个多小时的光景,我们的汽车到了郑州东站。

郑州东站是中原大地上的一个高铁站。2009年6月29日,占地面积40000多平方米的高铁郑州东站破土动工,历时三年半竣工交付使用。这是一个有着全新理念的高铁站,其造型体现了郑州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特点,展现出庄重、沉稳、宏大的气质,是郑州古城一座标志性建筑。它那独特复杂的建筑结构和新工艺在国内首次使用,集科学性、实用性、美观性于一体,构成了一幅和谐中原的立体画面。郑州东站建筑面积达41万多平方米,共有5层,地上三层,地下两层,功能齐全,出入方便。地上第三层是候车大厅,透光性能好,温度自动调控,一年四季保持恒温,旅客集中在这里候车。第二层是乘车站台,旅客可以乘电梯乘车,16座站台32股道整齐排列,场面壮观,气势恢弘。第一层是出站口,到达旅客从这里出站可以直接转换,乘地铁、公交、出租车和社会车辆,被大家称之为“零换乘”,为人们出行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我们走进宽敞的大厅,整洁明亮,给人以舒心的感觉。电子大屏幕不时地变换显示内容,通过人们的视觉向旅客及时通报列车来往的信息;大厅设有自动售票机和人工售票窗口,网上购票、自动购票和人工售票任意自选,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旅客随时都可以拿到所需要的车票,平时再也不受排队购票之苦了;车站还专门设有电视监控中心,值班人员通过多面电视屏幕观察到全站各个部位,为旅客提供更好的服务。郑州东站是一座现代化的车站,一代老铁路人顿感眼前一亮,感慨万千。何老说他是第一次来郑州东站,怎么也没想到现在的车站这么漂亮。他两眼不停地转动着,瞅瞅这儿,看看那儿,他那炯炯有神的眼光,折射出老人家对铁路的一片深情。

开车的时间快要到了,我们这拨儿“老铁路”一一通过检票口进入站台等待上车。现在的检票方式与过去大不相同,旅客手持车票只要贴在入口处的电子验票闸机上识别车票,入口闸门即可自动打开进入,不再是人工检票,这套系统全程由微机控制。计算机技术的开发使用改变了人们生活,大家感到更加方便快捷。

站台是大理石铺面,明光发亮,一尘不染。旁边停靠着一列崭新的“和谐”号动车组列车,这就是我们即将乘坐的G55488次试验列车。站长余晓月向我们介绍,路局特意为我们加开了这趟专列,准备工作全部到位,9点整准时发车。郑州客运段高铁车队的姑娘们,统一着装,面带微笑,彬彬有礼,迎候人们上车。她们都是高铁时代的佼佼者,个个光彩靓丽。我看时间还早,没有急于上车,带着一种好奇心仔细打量眼前这列动车组。我对动车组列车并不陌生,长春、青岛、唐山都有我国“和谐”号动车组的生产基地,我曾到长春客车厂参观过我国1984年研制的第一列小编组动车组,在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工厂观摩过“和谐”号动车组生产的全过程,“和谐”号就是我国高铁上的一张名片。2007年初,铁道部配属给我局的第一列“和谐”号动车组列车来到郑州,我们在提速试验中,时速跑到254公里。现在看起来时速254公里算不了什么,当年在既有线经过提速改造列车时速能达到250公里,也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当我看清楚面前这列动车组的标识“CRH380B”时,一下子明白了。这是我国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新产品,运营时速380公里,最高速度可达400KM/H。崭新的“和谐”号,一流的新设备,展示了我国高铁装备技术的新风采。

我登上即将开动的动车组列车。大家争先恐后地要到司机驾驶室看一看。我明白,他们是要看看这动车组是咋开的,与过去的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有啥不同。担当这趟列车的司机是郑州机务段的杨震和朱云龙,两个小伙子年龄不大,刚过“而立”之年。巧了,俩人都是2003年从部队复员,经过专业技术培训被安排在新乡机务段学开电力机车,2008年参加提职考试,成绩优异拿到了司机驾驶证。2010年他们来到郑州机务段,在西南交大学习高铁列车操纵新技术,2013年经考试合格成为驾驶“和谐”号的火车司机。

司机室不大,如同飞机驾驶舱。操纵台上各仪表显示着不同数字,微机屏幕显示一切正常,杨震坐在司机座位上,等待开车指令。9时整,我们乘坐的G55488次接到开车指令,杨震轻轻扳动操纵手柄,“和谐”号列车悄悄起动,慢慢离开了郑州东站。车速在加快,以每小时50公里、80公里、120公里前行……大约只有1分钟,列车速度很快上到了300KM/H。当车速达到每小时309公里的时候,小杨说:“这是今天规定的最高速了,不能再提升了。”我知道,司机的职责必须严守速度,确保安全,执行命令,一切按规定办。我看着线路两旁物体一闪而过,什么都没有看清楚。就这么一小会儿,我们的“和谐”号就驶过了开封,驶过了兰考……

走出司机室,我看到这拨儿“老铁路”兴趣正浓。有的在体验座椅不同角度的感受,有的在测试车厢端门的感应距离,还有的围在一起探讨、展望高铁发展的未来前景。还没等我走到另一车厢,我们的“和谐”号到达砀山南站停车了。我一看表,300来公里的路程只用了58分钟。心想,不久郑州到徐州高铁就要开通了,两地来往坐高铁也就是一个多小时,郑州到上海全程不超过4个小时。稍停片刻,我们的“和谐”号又起动返程了,列车以每小时300公里的速度向着郑州东站疾驰而去。

车上你一言,我一语,大家兴致勃勃谈论铁路的昨天、今天和未来,个个信心满满,描绘着新的蓝图。我悄悄走到何老面前与他聊了起来,老人家满脸笑容,说:“那年我离开部队来到郑州,干了六七十年铁路,现在还经常回想起以往的事,过去的事情好像就在昨天,昨天的事情又似乎变得很遥远。不管怎么变,我对铁路的情意不会变。”是啊,我们都是铁路人,无论是老一辈还是新一代,我们的根子在铁路,我们的事业在铁路。干铁路,爱铁路,我们这颗心永远不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