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技进步的意义

科技进步的意义

科技进步的意义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江泽民;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丰富和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领导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结合当代中国和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准确把握时代脉搏,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为我国在新时期制定发展科学技术的基本方针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江泽民作为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始终敏锐关注着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对科学技术问题提出一系列新的思想和观点,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在新的世纪,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突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指引下确定的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早在1998年12月,江泽民就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题为《推动科技进步是全党全民的历史性任务》的讲话中阐明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意义。他说:“11年前,在我们党号召全国人民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奋斗的时候,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发表了具有深远意义的讲话,精辟地阐述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马克思主义观点。最近,他在谈到经济发展时又一再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是了不起的事情,要重视科学,最终可能是科学解决问题。

我们坚持把科学技术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依靠科学技术来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党和政府根据我国国情和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确定的这项国策,必须在各级干部的思想上牢固树立起来,切实贯彻下去,长期坚持下去。”作为“国策”,1990年5月江泽民邀请出席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科学家座谈会的24位科学家到中南海座谈并指出,“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作出的科学论断,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因此,必须唤起全党、全民对科学技术重要性的认识。”1992年10月,江泽民在党的报告中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振兴经济首先要振兴科技。只有坚定地推进科技进步,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主动。”而“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人才。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此后,科技和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作为全党的共识被进一步确定下来。

1995年,为顺利制定和实施“九五”计划及顺利实现2010年远景目标,在5月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江泽民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主要内容等问题作了精辟的阐述,他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总结历史经验和根据我国现实情况所作出的重大部署。没有强大的科技实力,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同年9月,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召开,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了全面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并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指导方针和主要任务,“科教兴国”战略作为党中央的决策正式在党的文件中提出。

1997年9月,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再次把科教兴国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方面加以强调。他重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要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科技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1999年1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金融研究班结束时的讲话中,江泽民特别提醒各级领导干部,“当今时代,科技进步对一个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具有决定性作用。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兴国战略,真正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发展的关键地位。”2001年4月29日,江泽民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9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再次重申:“纵观世界,经济全球化正在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突出。科学技术越来越显示出第一生产力的巨大作用。我们必须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

二、科技创新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科技的本质就是创新。在新的世纪,科技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是近年来江泽民反复强调的一个重要命题。1989年12月,从领导科技工作逐步走上党和国家主要领导岗位的江泽民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明确指出:“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科学技术的竞争。科学技术长期落后的国家和民族,不可能繁荣昌盛,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1992年10月,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江泽民又进一步强调,“振兴经济首先要振兴科技。只有坚定地推进科技进步,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主动。”1993年10月,在欧美同学会成立80周年庆祝大会上他再次强调“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竞争的世界,国际社会竞争是综合治理国力的竞争。要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治理国力,我们必须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博采各国之长,为我发展所用。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我们要努力跟踪和创新,力争在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i91995年5月,江泽民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鲜明地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的重要命题。他指出,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作为一个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大国,我们必须在科技方向掌握自己的命运。”“叫基础性研究是科技进步的先导和源泉。江泽民一贯对基础性研究工作极为重视。1997年8月,他在《国家科技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纪要》中作出重要指示,“基础研究是科学之本和技术之源,它的发展水平是一个民族的智慧、能力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的基本标志之一。从事基础研究工作的科研人员,要把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动力作为中心任务,不断探索自然界的规律,追求新的发现和创立新的学说,丰富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理论和方法。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统筹规划,大力协同,集中力量,重点突破,为我国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作出更大的贡献。”…

90年代末,知识经济问题的讨论在全世界范围内逐步展开,建立国家创新体系,迎接知识经济时代挑战,是江泽民倍加关注的问题。1998年2月4日,他在中科院《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制》的报告上作了重要批示:“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二十一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要“真正搞出我们自己的创新体系。”之后,他在同全国政协科技界委员共商大计时指出:“现在我们更要十分重视创新。要树立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建立国家的创新体系,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把科技进步和创新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6月1日,江泽民在接见出席中国科学院第九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四次院士大会部分院与外籍院士时,明确提出,“希望两院院士和广大科学技术工作者,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创新精神,加快建立当代中国的科技创新体系。全面增强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这对于实现我国跨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至关重要的。”

1999年8月,在全国技术创新大会上,江泽民全面阐述了科技创新问题,他强调:“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与标志,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如果不能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兴盛,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对这个问题,不仅各级领导干部要有很强的政治意识,而且要使全社会都树立这样的意识。”

科技进步的意义范文第2篇

[关键词]科技发展伦理科技伦理

生态

[中图分类号]B8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539(2012)01-0107-05

在2007年南京召开的阿登纳跨学科伦理会议和国际生命伦理学会议上,以韦钰院士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明确指出,当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或一定高度时,制约科技发展的“瓶颈”不再是知识问题或智力因素,而是道德问题或伦理环境因素;同样,以恩格哈特为代表的西方道德哲学家也认为,科学技术的最新进展如生殖干预技术、克隆技术、生物医学技术、信息网络技术、新能源利用技术等不断突破我们原有的伦理架构和道德底线,使社会的伦理环境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这反过来又会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21世纪科技伦理问题越来越突出,我们时代的智识之士已经深刻意识到对科学技术进行伦理思考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因此,这使得在什么层面上思考和以什么方式切入科技伦理问题变得紧要起来,这意味着,唯有先思入科技伦理之所以成为问题的本质,才能真正进入思考科技伦理问题的视野,展现出科技与伦理相互关联和相互契合的内在维度,进而探究出科技伦理在21世纪发展的可能路向。

一、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视景下的科技发展之困境

古希腊科学通过沉思性的观察方式,以“理论”的样态呈现出来,不关涉与人们生活相关的技艺制作。在重视“思”的精神生活氛围中,科学根本不屑于为技能和技艺的改进发挥理论驱动功能,它只是用来满足人们的好奇心,让人们知道真实的原因,通过这种方式服务于人们对世界观的理解和确立。作为“理论”的古希腊科学切近的是人的内在精神生活,没有涉及与技艺制作之间的功能关系,而近代科学把实用目的引入到知识的基本功能之中,开启了崭新的维度“力量化、控制化、预测化”,这一维度彰显出科学在现实生活和实践行为中的效用性,建立了科学和技术之间的功能关系,科学技术化和技术科学化是它固有的张力。近代已经架构出它们相关联和进一步发展的桥梁,高科技的出现是这个基础完善的结果,也是使得这个基础进一步完善的新起点,它彰显出了科学技术化和技术科学化的特征。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今天科学理论研究水平的每次突破和提高都是在与技术的每次发现和突破的相互作用中得以实现的,这意味着“科学为了其自己的理论目的,需要一个日益精巧的、有强大物质力量的现代技术作为它的工具,这种工具是科学自己给自己生产的,就是说,科学向技术订购了这种工具”。今天的科学自身具备着技术的本质特征,科学向技术订购的自产自销的工具来自科学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科学凭借技术这种工具所进行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成就,将开启出为世界所角逐的新领域。反过来说,技术将以此领域为新的起点进行实践并在整个世界内发挥作用,它以其经验为科学提供滋生问胚的温床,科学以此为手段提高理论水平。从这个层面上讲,科学是为解决技术在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而产生的,沿着技术实践给定的方向来完成自己的使命,科学在借助工具完成使命的过程中又会发现新的东西,而这些新东西又将成为技术实践的新起点。这个过程无须假借外力,自身就具有无限循环的动力机制,科学和技术在这种相互反馈的运动过程中共生共长、相互依存。

在这种相互反馈的运动过程中,科学和技术之间的功能关系以非常醒目的方式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力量化、控制化、预测化通过科学和技术完全嵌入相互之间的功能关系中体现出来,而它们的完成只能借助于科学和技术的功能关系在现实生活中的落实,并且这种落实反过来又会深化科学和技术之间的功能关系,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体性的链条式关系,不能在它们之间进行明确的区分。科学不再与技艺制作无涉,而是与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应用领域相关联,与技术紧密联系在一起,它们的突破以彼此的发展为前提,且这种突破被迅速地应用到生产领域。通过这种方式,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和突破找到了实验和证实的平台,以这个平台为基础,科学和技术为这个平台提出的问题寻求新的解决之道,谋求自身的进一步发展,而它们之间的每次突破都会被快速地应用到生产领域中。

这一点即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无疑是当代科技发展最典型的特征,它的生命力源自于三者之间的彼此相互允诺,“进步”是它们可以相互允诺和得以继续相互允诺的动力和目标。自培根以来,知识给予人类的允诺是它能够不断地促进人类进步,“隐藏在这一看法背后的,是认为知识或者认识的历史可能是一个不断的、直线发展的,即进步的历史”。科学的无限期的进步为技术的不断进步开拓发展和选择的空间,这一反馈的结果就是技术的进步为科学的进步拓展了提升的平台。它们进步的内在动力对人们的现实生活的允诺,就是不断地把它们的成果投入到生活的实践领域和生产领域,所带来的显著后果是生产力的提高,而这一行为将被视作它们持续进步的新起点,以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为特征的科技发展向世人允诺的理想是它能够给人类带来巨大的进步。

但“‘进步’并不是一个中立的术语,它是有特定的前进目标的,这些目标是根据人类处境的种种可能性来确定的”。进步并非中立性地携带着特定目标前进决定了进步具有特定的意图,它的特定意图建立在改善人类处境的种种可能性的基础之上,这意味着它的某些特定意图终将以改善人类处境的某种或某些其他可能性为代价,因为它不可能穷尽改善人类处境的所有可能性,并且从逻辑上来看,它也没有办法和能力来预先断定哪种可能性能从根本上改善人类的处境而不至于遭受严重的负面效应。因此,科技发展的持续进步为了实现特定目标,对现有的生活状况的改变或破坏,将面临着失去从整体上真正改善人类处境的可能性,遗漏能够真正改善人类处境的条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失去和遗漏会形成强大的负面效应,冲击着科技发展所允诺的持续进步,并让这种允诺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甚至有可能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当科技发展趋近这个临界点时,它就会遭遇生存的悖论。由为着实现进步的理想要求而来的特定目标,可能会在某个方面甚至从根本上摧毁进步的理想;悖论的产生不是来自于外部,而是来自于内部。遵照科技发展内在逻辑的要求允诺进步并确定某些特定目标,势必会把科技发展推向悖论的生存境地,因为它不可能一劳永逸地确定某些特定目标,它要求的是无限地进步和不断地确定某些特

定目标,而这些目标有可能会在下一个阶段被断然地否弃。否弃是它的内在旨趣,它指向某些特定的外在目标,而不会为这些外在目标作任何停留,它需要的是不断地实现和不断地否弃。在这个过程中,任何存在的目标都不能体现出存在的目的和意义,对进步的允诺而言,这些特定目标都是作为手段而被希求的,意欲改善人类处境的最初目的竟然沦落为使得游戏得以永恒进行的筹码。

手段和目标之间没有平衡点和饱和点,手段逼迫目标无法确定自己的最终方向和停住自己的脚步。在控制化和预测化的框架中,对手段的意欲和偏好使得目标的实现成了“一种促逼”。这种“促逼”是在挑战和挑衅的意义上被提出的,它不是由事物的本性而来,使其本性在事物实现过程中完全真实地展现出来,而是以另外一种方式展现事物自身,这种方式是通过“摆置着该事物的订造”表现出来的。控制化和预测化两个维度决定了科技发展之进步所确定的目标以促逼的方式在摆置和订造中实现,通过摆置和订造的方式实现的目标不再能碰到它自身,亦即它的本质,它已经失去了它自身,它只是手段链条的一个环节,作为存货和持存物而存在,这是它在该逻辑框架中的命运。

在促逼的意义上接受摆置和订造,再也碰不到事物自身和人类自身,只能在控制和预测的层面算计和遭遇事物,它们的本性已经逃遁而不见踪迹,这将成为人类生活中无法散去的阴霾,给人类带来深度的恐惧,更遑论改善人类的处境。在促逼的意义上实现和展现的事物,被赋予的是摆置和订造链条上的意义和价值。作为目标,它不是从整体方面被赋予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因此,它可能就丧失了从整体上理解事物本性的全面维度,而这将会虚空某些事物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按照自身的内在逻辑,科技发展没有顾及个体存在的价值和它们的整体意义,无法周全生活的意义,与整个生活的目的产生冲突,把自己卷进生存和发展的悖论之漩涡。依靠科技发展自身的力量已经无法摆脱这种困境,因为困境的根源来自于科技发展的内在逻辑引起的悖论。因此,要走出困境,我们必须改变由科技发展内在逻辑而来的思维方式,借助另外一种思维方式对这种思维方式的渗透,寻找摆脱困境的出路。

二、揖别困境之路展现出科技一伦理的相契之维

伦理学和伦理的思维方式为我们揖别这种困境提供了契机。在海德格尔对古希腊的精神本义的考察中,伦理学被理解为“深思人的居留”,伦理被视作人的居留地和居所,伦理学的本义是深思如何能把人带到自己栖所的近处,如何把人的本质扣留在归属于自己本性的居所之中,由此维度而来的伦理学和伦理思考就是原始的伦理学和原始的伦理学运思,它关注的是事物如何怡然地归属于自己的本性,而不是被蛮横地要求接受摆置和订造。伦理思维作为一种相与思维,关注的是现实的生活本身,寻求的是万事万物共属一体的相与之道,而不是仅仅从控制和主宰的角度对万事万物提出蛮横的要求,从而使它们的价值和本性以一种异化的方式在场和敞开。真实的在场和敞开发生于对话和参与的共属一体的嬉戏中,理性和知识的进步带来的在促逼意义上的到场和在场从根本上偏离了自己的栖所和居所。

科技发展的内在逻辑缺乏相与式的伦理之维。在它的思维方式中只有作为手段的存货不断地得以实现和到场,而没有考虑整体相与和体贴的运作方式。“相与”的伦理思维是一种态度、一种考虑和尊重每个个体的目的及意义的态度;它也是一种度量,一种把每个个体和每种可能性尽可能都纳入到整体中来的度量。没有了这种态度和度量自然会产生科技在发展过程中的悖论。伦理思维对科技发展过程中的思维方式的渗透,可以从根本上纠偏科技发展内在的思维方式所引起的悖论。在伦理思维的渗透作用下,科技发展内在的思维方式在为进步而确定某些特定目标的时候,应该考虑到这些目标本身存在的目的、意义和它在人类整体生活中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生活的整体意义是不能丢失的,个体的价值也必须得到体现,个体和整体如何相与纳入了科技发展的内在思维之中。以这种思维方式运作的科技发展就不至于在摆置和订造的意义上使每个个体作为存货而到场,也不至于用某种或多种改善人类处境的可能性对另外的可能性形成某种程度上的霸权。因此,科技发展带来的持续进步就会到达伦理学深思的居所的近处。真正改善人类的处境,让他们体验在家的幸福。

科学、技术、生存的一体化特征使得科技发展走下了“理论”的神坛,走进了人的现实生活;为着进步理想而实现的每一个特定目标都会对人的现实生活产生错综复杂的影响,它不是摆置和订造过程中的一个链条,而是作为与整体共与的个体真实地存在着。科技发展的内在逻辑无法处理个体与整体共生共与的问题,伦理思维方式的渗透,让科学、技术、生产在一体化的运作过程中能思及它们的运作是否有助于事物的本性扣留在自己的居所之中、是否偏离了个体与整体、个体与生活本身的相与性,处理好它们的运作对现实生活造成的影响及出现的问题。凭借手段与目标两者相互作用和反馈的单线思维和单向逻辑无法应对整体的生活本身出现的问题,以伦理思维为特征的伦理学为科技在发展的过程中如何揖别悖论和生产困境指明了方向。其实,“伦理所以存在只是因为我们大家都是超个体的整体的成员,伦理主要是来处理同他人之间的关系,即使对自己所负有的责任也同个体对整体的义务以及从整体那里所获得的利益有关”。科技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从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自然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使人类基本上生活在科技产品时代,但它无法以正确的方式对待和适应自然界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无法妥善地处理在改变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冲突和不均衡以及个体与整体的权利和责任问题,导致它最后偏离了幸福的轨道。伦理学的渗透,让科技在发展的过程中看到了如何周全整体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而不至于为了某个目标的实现失去整个生活的重心。

无论是科学理论水平的提高,还是技术成就的进步,甚或是生产力的提高和生产的扩大,最终都应该服务于生活的整体目的和意义,这是它们生命的源泉,唯有这样,科技发展才会真正改善人类的处境。因为科技在发展的过程中每次确定的特定目标都意味着依靠科技的内在力量去实现它,并且对象化到现实世界并对人们的生活世界产生影响,所以科技发展允诺的进步不是一个中立性的术语,它不仅意味着目标和方向的设定,更重要的是意味着目标和方向的实现、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实践和应用。科技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目标和方向的设定和实现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把实践和应用过程中产生的影响纳入考虑的范围,对影响的好坏进行权衡,以此做出相应的改变和应对。伦理对科技发展的渗透是来自科技发展内在力量的要求。科技发展的内在逻辑引起的悖论会从根基上把科技发展推向自我毁灭的深渊,因此,科技发展内在地具有把伦理的渗透和调节机制引入自身进一步发展过程中的诉求,以之转换发展路向,揖别自身内

在逻辑中存在的悖论和困境。

三、科技与伦理的生态整合和生态发展

科学、技术、生产的一体化使得科技发展内在的控制逻辑偏好于手段,它的直接后果就是科技在发展的过程中将会偏离生活本身的目的轨道,出现意义偏差,滑向自我坠毁的深渊;伦理在科技发展的内在理论诉求下渗入进来,伦理对科技发展的内在渗透展现出改变和拯救科技发展坠入深渊的命运的视野。从这个角度出发,科技伦理之所以成为问题就进入了我们的视野,科技伦理问题起初就是在这个层面上被提出来的。伦理如何在渗透的过程中与科技发展一起解决科技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悖论问题?随着对问题的深入理解和两者相互作用的加深,科技发展引起的悖论将会对伦理的渗透形成某种程度上的反馈作用和冲击力,因此,伦理在渗透的过程中同样面临着在对方的反向作用力下对自己的理论诉求和精神旨趣予以考虑并作出改变,有时甚至是革命性的变化。当我们的时代从这两个方面的相互作用中理解和切入问题的时候,科技伦理已完全展现了它之所以成为时代问题的本质。科技伦理成为时代问题的本质和缘由向我们开启了进入科技伦理问题的视野,拓展出了科技伦理在21世纪发展的可能路向。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或一定高度,制约它发展的“瓶颈”问题是伦理道德问题,它的内在理论张力要求伦理对它自身的发展逻辑进行渗透;科学技术的最新进展将会使社会的道德底线和伦理环境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引起伦理在渗透的过程中反向深思自己的价值指向和精神旨趣,这二者是我们理解科技伦理之所以成为问题的维度和切入点,它们同时开启了我们进入科技伦理问题的生态视野,在此视野内,科技伦理的生态发展路向便彰显出来。

科技伦理成为问题的维度和切入点开启了我们进入科技伦理问题的生态视野,生态视野要求我们以生态的方式进入此维度和切入点,它们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以生态的方式进入科技伦理的问题域,要求我们在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的时代观察和思入科技与伦理之间的关联。科学、技术、生产的一体化使科技研究和科技成果迅速地与自然界和人们的生活建立了紧密的利害关系,因此,科研的方向和成果的运用必须周全到自然界和人们的生活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在科研执行和成果的取得过程中遇到的科学性难题可以依靠科学和技术之间的互动反馈机制以及由此激起的知识进步来解决,但在对科研方向的制定、科研过程中和成果的运用中面临的一系列生活难题和好性难题,却无法凭借科技发展的内在逻辑给以应答。生活难题和好性难题关乎的是生活的意义和价值问题,虽然科技发展的渊薮也是为着体现生活的意义和价值,但是科技发展自身却无法处理它的内在机理和发展机制给自然界和现实生活造成的巨大落差和不平衡,无措于如何平衡这些差异和如何葆有切近生活的意义的体贴。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显现出科技和伦理之间的相互关联。伦理思考的是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什么是好的以及如何才能体现这种好性,伦理最终的目的是思考如何在我们的所思和行动中临近生命和生活的近处,栖息于它们的自然本性中,借助科技发展的成果和影响,伦理的深思焕发出现实的生命活力。科技与伦理生态关联的是生活的真正意义和生命的终极价值,在此视阈中科技与伦理进行生态整合。真正的生活不仅关注物质的进步,而且关注物质进步对人的生命和自然界的生命赋予的意义和价值;生活的舒适不仅体现为物欲的满足,而且还体现在活得更体面和精神更成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不在于它的个体性,而在于它的整体性;整体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不是建立在促逼和手段偏好的基础上,而是发生于相互尊重和相互维护的和谐共处中。

科技伦理的生态视野开拓出科技伦理的生态整合和生态发展路向。在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的时代,面对科学的现代化,科技伦理转向了生态的发展路径。科技不再是与伦理无涉的存在,不再仅仅是为了满足我们的好奇心的理论和知识,它来到了我们的生活中。科技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在实验和实践的过程中对我们的生活和生命的整体存在肩负着人文性的责任。肩负着的人文性责任和对责任的承担已经彰显出了科技伦理的生态发展路向。

在科学理论、技术制作、经济生产的一体化中,科技发展全方位地渗进自然界和人们的生活世界,全球被整合为一个整体,科技的实验、实践、应用不再是个人的事,而是事关整个世界和整个人类的利益,因此,如何分担和承受责任,如何分配和享受科技发展的资源和成果,如何保护好我们生活的整个自然环境和促进社会的进步,如何在不损及后代生存的权利和利益的情况下促进整个人类的进步,唯有在科技与伦理的生态发展路向上才能得到充分彰显。在科技与伦理的生态互动和生态发展的维度上厘定这些问题的底蕴,由此应对这些问题向我们的存在和我们的生活提出的各种诘难。在生态互动和生态发展中,科技发展提供的物质平台和现代化的技术手段突破了原有的伦理架构,变革了社会的伦理环境,伦理在科技时代面临着如何重新界定它的时代意义和存在价值以及赋予上述问题以时代性和新的伦理底蕴的任务。对问题的时代性和伦理底蕴的重新厘定,把科技发展带到了葆有生命力和发展的根源――科技一伦理的生态发展。科技与伦理的生态整合和生态发展是科技在发展过程中揖别自身面临的各种悖论和困境的最佳路向。

参考文献

[1]吴国盛,让科学回归人文[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16

[2][德]汉斯・约纳斯,技术、医学与伦理学――责任原理的实践[M],张荣,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12

[3][德]汉斯・波塞尔,科学:什么是科学[M],李文潮,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110

[4][美]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16

[5][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下)[M],孙周兴・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932

科技进步的意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哈贝马斯;科学技术;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G3(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2)06-0035-05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9BKS04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XKS014);广西师范大学青年基金项目(师政科技[2008]9号)。

作者简介:廖和平(1977-),男,广西桂林人,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讲师;谭培文(1948-),男,湖南衡山人,哲学博士,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二战后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掀起了一场以核能和电子信息技术为核心的规模空前巨大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使得资本主义进入到所谓的“黄金二十年”的高速发展时期,资本主义国家繁荣稳定,革命偃旗息鼓。高新科技在彰显人的本质力量,提高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了人本身。科技进而成为衡量人的精神世界的终极标准,成为统治人的外在力量,于是便产生了技术理性与传统的价值理性之间尖锐的矛盾冲突。当代德国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哈贝马斯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并对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进行了批判,并论证科学技术在现代已成了意识形态,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起着“合法化”、“合理化”的作用。

一、哈贝马斯科学技术意识形态理论的主要内容

哈贝马斯在1968年纪念马尔库塞诞辰70周年所作的长篇演讲中说:“自19世纪后25年以来,在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出现了两种引人注目的发展趋势:其一。强化国家干预,这确保了制度的稳定;其二,推进科学研究与技术之间的相互依存,这使科学成了第一位的生产力。”在这里哈贝马斯断定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

在科学技术成为第一位的生产力后,科学技术与人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科学技术作为一种渗透性的生产力组成要素,其作用本来是隐而不显的,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但现在它在生产力中的作用越来越显现出来,越来越彰显出其在改造世界以满足人类自身需要方面的威力,这与科学、技术、生产的越来越合一是相关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很难分清科学与技术的差别,进而也很难分出科学技术与生产的差别,生产的自动化与智能化就是其最重要的体现。在直接的生产中,人似乎已经隐于幕后。变成了可有可无的组成部分,不再是生产中的主体,反而是作为生产工具的技术设备越来越成为主体本身,甚至就是主体,似乎生产已经成为生产设备的事情,而不是作为生产者的人的事情了。主体不在场,客体成为主体。

哈贝马斯认为,在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阶段,“公平交换”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观点,它起着对资本主义合法性的辩护和维系作用,但是进入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以后,国家的干预使得原有的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辩护已经失效。哈贝马斯断定,国家干预使“公平交换的意识形态瓦解了,人们也就不能再用生产关系直接地批判统治制度了。”他认为,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履行着意识形态职能,实现着对人的统治,不仅不是人类解放的力量,反而成为人类解放的梗桔。这与国家的“科技立国”的战略政策是直接相关的。哈贝马斯认为,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中,科学技术的决定性作用成为了当代生产力新的增长点。人的素质的高低,劳动对象的拓展都决定于科学技术水平的高低。人的价值与企业的效益的高低也是由科学技术决定的。由于企业生存的需要,也由于国家实力竞争的需要,社会对科技需求急剧增长。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再仅仅是为了企业获得超额剩余价值的需要,更多的是为了强国的需要,是为了国家现代化的需要。为了提升本国的综合实力,提升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国家作为一个主体积极介入到科技的研发之中,纷纷出台“科技立国”、“科教强国”战略。“科技立国”战略的出台使得各国纷纷增加科研投入,科技迅速发展,使得其发展和规模也只有国家才能控制。也就是说,科学技术发展本身成为了国家意识形态的产物。受到国家意识形态的控制。反过来,科学技术越发展,运用越广泛,国家的统治也越容易。科技的发展使得社会向“合理化”方向发展,影响和改变人的思维方式,进而使得人们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问题都归结为科技问题,归结为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认为一切问题的缘由在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否合理。却忽视了人与人之间关系是否合理的根源在于社会制度。这就使人对社会的关注转移为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关注,消解了人对社会制度的不满和反抗,使得科学技术具有了意识形态的功能,起着使资本主义合法化的支撑作用。他说道:“如果合法化力量能成功地把实践问题重新界定为技术问题,甚至能成功地阻止资产阶级社会的价值普遍主义激进化问题产生,那么,这样一类与合法化相关的问题甚至不需要被考虑。”但哈贝马斯也认为,不能无限夸大科技的社会作用,科技本身并不能完全消除原有社会制度中出现的各种“危机”,无法真正实现社会的完全合理化,无法赋予“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以彻底的新的合法性。而且科技成为第一生产力,成为意识形态必然会走向“科技统治”,使人的目的、利益和价值观念,人对人的统治都内化于科学技术之中,导致人的主体性缺失和异化,导致国家政治民主化进程受挫,进而使得人们最终会质疑科学技术,对科技理性的批判成了唯一的选择。

二、哈贝马斯科学技术意识形态理论的思想渊源

理论的发展有着自身的历史渊源。哈贝马斯科学技术意识形态理论来源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相关理论。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1857-1858)》中指出:“资本是以生产力的一定的现有的历史发展为前提的,——_在这些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科学的力量也是不费资本家分文的另一种生产力。”并认为“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恩格斯也认为“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不仅如此,马克思更是明确指出:“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已消费的劳动量,较多地取决于在劳动时间内所适用的动因自身……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或者说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很明显,马克思恩格斯已经确定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看到和肯定了科学技术在物质财富创造方面的作用。不仅如此,其实马克思也看到了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之间可能的联系。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已经论述了科学技术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影响,在《资本论》中,进一步论述了科学技术对意识形态的影响:“工艺学(Die Technologie)会揭示出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人的生活的直接生产过程,以及人的社会生活条件和由此产生的精神观念的直接生产过程。”但是马克思也并不因此认为科学技术是意识形态。马克思认为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作为社会存在的一部分,科学技术对人的意识的影响是必然的,只是相比其它社会存在的影响更加深刻而已。

哈贝马斯接受马克思有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思想并进行了系统“发挥”。他说,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哈贝马斯进一步指出,“这种经验的最深刻的证明,至今依旧是《共产党宣言》”哈贝马斯认为马克思有关科技是生产力的思想,在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仍然适用的。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赞扬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也看到了科学技术对资本主义的维护与摧毁的辩证作用,但是其维护作用却不是意识形态上的辩护作用。而哈贝马斯把他引申到意识形态上去了。

哈贝马斯的科学技术意识形态理论不仅源于马克思恩格斯,更直接的是继承和发展了法兰克福学派的法兰克福研究所所长霍克海默的关于生产力的思想。在《科学及其危机札记》中,霍克海默提出了科学是意识形态的观点。他写道:“不仅形而上学,而且还有它所批评的科学,皆为意识形态的东西;之所以说科学是意识形态,是因为它保留着一种阻碍它发现社会危机真正原因的形式。说它是意识形态,并不是说它的参与者不关心纯粹真理。任何一种掩盖社会真实本性的人类行为方式。即使是建立在相互争执的基础上,皆为意识形态的东西。认为信仰、科学理论、法规、文化体制这些哲学的、道德的、宗教的活动皆具有意识形态功能的说法。并不是攻击那些发明这些行当的个人。而仅仅是陈述了这些实在在社会中所起的客观作用。”霍克海默指出,科学技术成为意识形态,并没有使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看起来更少意识形态性,“相反,在特定的意义上,发达的工业文化较之它的前身是更为意识形态性的。因为今天的意识形态就包含在生产过程本身之中。”而且“以某种富有争议的形式,该命题揭示出现行技术合理性的政治成份。”霍克海默在自己的著作中揭示了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和意识形态中的巨大作用。哈贝马斯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后期的一份子,接着霍克海默的论述提出科学技术意识形态理论既是合情合理的,也是理论发展自身要求的必然。

三、哈贝马斯科学技术意识形态理论的价值和缺陷

(一)哈贝马斯科学技术意识形态理论的价值

1.揭示了技术的负面作用,使我们对科学技术的开发应用上的态度更加谨慎。科学是对自然界的规律的真理性认识。其社会效应是中性的。但其应用即技术则会产生或正面或负面的功效。科学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是贯彻着人的意图的,是人们利用真理以达到价值目标。不同的社会制度价值追求是不一样的,必然导致从真理问题到价值问题的转化的不同。当代资本主义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的异化的加深是同时的,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哈贝马斯虽然也看到并论述了科学技术的巨大的正面作用,但是主要关注和揭示的是其负面的功能,尤其是意识形态的功能。哈贝马斯注意到了科技进步对人的理性观念和思维方式的重大影响,以及科学技术被资产阶级作为统治工具加以利用的局面,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接触到科学技术的消极社会功能与特定制度有关,这是值得肯定的。哈贝马斯认为“科学技术即是意识形态”,虽然错误地夸大了科学技术中价值因素的存在和作用,用价值因素和主体性消解了科学的真理性和客观性,滑向了相对主义。但是,不可否认,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之间确实存在着某种联系。一方面,意识形态作为一种社会价值背景,会渗入到科学中,对科学研究和科学发展起导向作用;另一方面,科学本身也向意识形态渗透,从而变革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部分地执行着意识形态的功能。因此,科学技术确实起着意识形态的功能。当今时代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碰撞与融合,导致对科学的意义与人生的价值的追问,哈贝马斯对科学技术所作的批判性思考,确实给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论资源。有助于我们深刻地汲取西方发达工业社会发展历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建立和完善符合科学技术发展客观规律的新的运行机制,有效地协调科学技术与政治、经济、文化的相互关系,更好地发挥它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社会中的伟大作用从而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它提醒我们,社会主义在对待科学技术的态度上也要慎重。

2.给了我们一个分析资本主义得以生存的另一种理由和解释。我们在分析资本主义何以没有灭亡时。常常就是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容纳能力还没有释放完,还有继续发展的潜力,资本主义的经济还在快速发展。这些都没有错,可是事情并不是如此般的简单。哈贝马斯进一步揭示了其中的原因:原来是科学技术不单单是由于它自身的发展而使得生产力发展,而是科学技术本身就是第一生产力,它不但因为自身的发展满足了人们的需要,并且在这种需要中让人们沉沦到物欲的享受中去,自觉认可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科学技术发展起到了一种意识形态的功能,它使得人们认同资本主义,为资本主义提供了“合法性”。

科学技术意识形态的操纵功能不可抗拒,它不是一种幻觉,它对人的宰制与操纵极有“说服力”,容不得人们作出反思。哈贝马斯说:科学技术这种意识形态“不是一种被理性化的,能满足欲望的幻想(fantasy)、不是这样一种弗洛伊德意义上的幻觉(illusion),可以用这种‘幻觉’来表示、解释和建立相互作用的体系。即使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也可以被归结为一种公平的、摆脱了统治的、双方都会满意的相互作用的基本方式。正是这些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与那些实现欲望和满足补偿的标准相符。它们赖以存在的交往是如此地受到压抑的限制,以致于不能直言曾经作为资本——劳动关系被制度化了的强权关系。但是。科学技术这种意识形态不是以同样的方式建立在分裂的符号与无意识动机的因果关系的基础之上的,这种因果关系既形成了虚假的意识又产生了意识形态批判所欠缺的反思力量,它不大容易被人们所反思,因为它不再仅仅是意识形态。它并不按照意识形态的方式代表一种对‘美好生活’的规划(‘美好生活’不能与糟糕的现实同日而语,它至少可以获得事实上的与这种糟糕的现实相符的满足)。当然,这种新意识形态像老的意识形态一样,所起的作用是阻碍把社会基础作为思维和反思的对象。先前,社会暴力是资本家与雇佣劳动者之间关系的基础。如今,基础是由预先就赋予维护制度的任务的下述结构性条件所提供的:资本利用的私有形式以及分配可以确保群众忠诚的社会补偿的政治形式。”由此可见,科学技术意识形态不仅行使着操纵与控制的功能,而且这种功能的发挥带有很强的欺骗性,披着一层虚伪的面纱。而“在技术面纱的背后,在民主政治面纱的背后,显现出了现实:全面的奴役,人的尊严在作预先规定的自由选择时的沦丧。”

(二)哈贝马斯科学技术意识形态理论的缺陷

1.它的片面的深刻偏离了科学技术的本质。科学技术是作为主体的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力量的彰显,它标志着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广度和深度。科学技术的进步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的增强。科学技术有它自身的辩证性,既有积极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积极是主要的,消极的是次要的。而且消极大都还不是它本身造成的,而是制度和人的使用所造成的。虽然这一理论较为深刻地看到了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但却走向了极端,最终否定了它促进社会进步的功能。这就歪曲了科学技术的本质,走向了技术悲观主义,进而走向对科学技术本质的彻底怀疑。这是错误的,是与马克思主义对科学技术的看法背道而驰的。马克思恩格斯都非常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认为科学技术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之一,是生产力的重要构成部分,科学技术所渗透的生产工具和所武装的劳动者推动着历史前进的步伐。科学技术进步使得人能够创造更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自身的需要。它使得“世界历史”成为可能,使得资本主义的物质生产快速提高,使得人类能够尽可能的减少必要劳动时间以拥有尽可能多的自由时间,它是人类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基本前提或物质保证。人类不应该惧怕科学技术的发展,反而应该更加快速地发展科学技术。科技理性对人的控制诚然体现了它的消极作用,却也使得人的能力得以提高,使人的素质得到增强。科学技术对资本主义的合法只是表面的。它指出了科学技术发展导致的物质丰富使得人们跌入消费的欲望中消解了人的反抗意识,但却从一开始就误解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从不认为贫穷或者没有消费品是革命的根本原因,革命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2.把科学技术看做意识形态偏离了“两个必然”。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不是因为资本主义的贫穷,不是因为资本主义的生产力、科学技术不发展,恰恰相反,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正是以科学技术为代表的生产力快速发展、产品和财富的快速增加才是资本主义灭亡的原因。当然这同时也是资本主义得以存在的原因。这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的辩证法。对于马克思主义来说,促使资本主义灭亡的不是他的财富、商品的少,而是“多”,是相对于无产阶级的购买力来说的过剩,而不是商品缺乏。相反,是因为资本家对无产阶级剩余价值的无偿剥削使得资本家对剩余价值最大化的追求导致的生产的商品不限扩大与无产阶级有支付能力的购买力之间的差额使得资本主义的再生产无法维系。进而导致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的产生。经济危机使得再生产无法维系,同时也使得消费无法继续。无产阶级就必然要起来资产阶级的统治。而哈贝马斯认为,马克思针对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的生产社会化和私人占有制之间这个资本主义社会所固有的基本矛盾不可能由资本主义本身来解决的结论,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已不适用。继而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范畴也不再起作用,因为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国家干预,生产和交换领域变得越来越重要,结果,“经济基础”的功能中也包含有政治活动和政治斗争,“如果社会不再是‘独立的’……那么,社会和国家也就不会长期地处于马克思的理论所说的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之中”。最后,顺理成章的结论是阶级斗争理论也不能到处搬用了。“国家管理的资本主义,就是从对阶级冲突的危害所作的反应中产生的,它平息了阶级冲突。”这样资本主义的灭亡就是不可能的了。

3.把科学技术当作唯一的剩余价值的源泉偏离了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哈贝马斯的“第一位”有“独立变数”、“独立剩余价值来源”之意。有排除其他要素之嫌。哈贝马斯是从本原意义上来界定科学技术是第一位生产力,“他强调科学技术是唯一生产力,是生产力,社会财富的唯一创造者。”哈贝马斯认为,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里,“随着科学技术成了第一位的生产力,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应用前提便从此告吹”。因为“当科学技术的进步变成一种独立的剩余价值来源时,在非熟练的(简单的)劳动力的价值基础上来计算和研究发展方面的资本投资总额,是没有多大意义的;而同这种独立的剩余价值来源相比较,马克思本人在考察中所得出的剩余价值来源,即直接的生产者的劳动力,就愈来愈不重要了。”劳动力只在社会的前工业阶段才有决定意义。这显然是偏离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的。在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中,剩余价值唯一的来源是劳动者的活劳动。是劳动力。邓小平的“第一”是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但科学技术并不是生产力的唯一源泉和动力。”科学技术作为潜在的生产力,日益渗透到生产力的实体要素中去,因而起到变数的作用。“生产力的这种发展。归根结底来源于发挥着作用的劳动的社会性质,来源于社会内部的分工,来源于智力劳动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发展”。而在哈贝马斯这里,劳动力已经于剩余价值的来源无关了。与此同时,既然科学技术才是剩余价值的创造者。而不是工人阶级才是剩余价值的创造者,那么无产阶级就没有受到资产阶级的剥削就成为逻辑的必然。无产阶级没有受到剥削,进而有可能与资产阶级一起享有了科学技术创造的剩余价值,成为“共犯”,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统治就是没有必要和不可能的。

4.“科学技术就是意识形态”是非历史性和超越性的。哈贝马斯注意到了科技进步对人的理性观念和思维方式的重大影响,以及科学技术被资产阶级作为统治工具加以利用的局面,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接触到科学技术的消极社会功能与特定制度有关,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哈贝马斯认为科学技术即是意识形态,这就错误地夸大了科学技术中价值因素的存在和作用。不可否认,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之间确实存在着某种联系。意识形态作为一种社会价值背景与科学本身有双向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人类提供改变世界的巨大的物质力量,并不必然导致它对人们的控制,成为意识形态。起意识形态功能的科学技术只是在科学技术一体化后的晚期资本主义特有的现象,而且在晚期资本主义也只是暂时的和表面的,也无法起到真正的长期的意识形态的作用,它的主要作用仍然是冲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容纳极限,导致资本主义的灭亡。其实科学技术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与它应用于什么样的社会制度是直接相关的,它的意识形态功能也好,剩余价值的生产功能也罢,还是使人异化的功能都是只在资本主义社会才会出现,在真正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里是不会有的。把科学技术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出现的现象,不加限制的说成是科学技术本身必然会出现的后果,进而攻击科学技术本身,这就是一种非历史性和超越性的对待科学技术不科学的态度。

5.它实际上是反马克思主义的。哈贝马斯认为,在马克思唯物史观看来,推动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力量——生产力,在它的“连续提高依赖于本身也具有使统治合理化的功能的科技进步以来”,已不再是“一般情况下解放的潜力,而且都能引起解放运动”。哈贝马斯关于科学技术成了“第一位生产力”的三种表述。都内涵着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剩余价值学说的否定和对科学技术是意识形态的肯定。如哈贝马斯说“运用马克思根据自由资本主义社会正确提出的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条件消失了。”“运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的条件也就不存在了……马克思本人在考察中所得出的剩余价值来源就愈来愈不重要了。”科学技术“已成了统治的合法性的基础”。哈贝马斯“第一位生产力”在理论来源上虽然接受了马克思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思想,实质上他是站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改良主义立场之上来表述他的思想的。哈贝马斯“主张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单向决定性’、‘唯一决定性’、‘孤立决定性’。这样,他就把科学技术及其作用偶像化和绝对化,置于社会经济根源之上,看成是决定着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原因。”很显然,如果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直接动力都只能归结为本属于智力或知识形态的科学技术,这也就偏离了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哈贝马斯把批判的矛头指向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一切矛盾的根源,经济危机即使有意义也微不足道。如果社会的好坏决定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决定于科学技术,那么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切消极因素都不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结果,而是科学技术的原因,那么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斗争就是无理无知的,是没有意义的。这一理论直接的就是为资本主义辩护的,与马克思主义要资本主义是截然相反的。这样。哈贝马斯完全站到了维护资本主义的立场上去了。哈贝马斯确实是维护资本主义的。他对资本主义社会现象的批判不是为了资本主义,而是为了延续资本主义的存在。

参考文献:

[1][2][10][11][17][20][21][22]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3]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4][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6][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12]霍克海默,科学及其危机札记,批判理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13]单向度的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14]哈贝马斯,走向一个合理的社会[M],渡士顿,1970.

[15]马尔库塞,工业社会和新左派[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16][23]任皑,哈贝马斯“科学技米是第一生产力”命题的评析[J],哲学动态,1999,(3).

科技进步的意义范文第4篇

[时政热点]

材料一:2005年10月12日9时39分,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开始了中国人的又一次太空之旅。10月17日4时32分,神舟六号飞船,在平安飞行115个小时32分后重返神州,在内蒙古成功着陆,两位翱翔太空的航天员平安出舱——我国首次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材料二:吴邦国委员长宣读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对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成功的贺电指出,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在发展载人航天技术、进行有人参与的空间实验活动方面取得了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胜利。这对于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鼓舞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与教材知识的结合]

1.伟大的创业实践需要伟大的创业精神,伟大的精神成就伟大的事业。民族精神是一

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有着崇高的使命感和高度的责任感,他们用拼搏创新凝结而成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是“两弹一星”精神的延续和发展,是我们伟大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 是“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进行空间科学试验圆满成功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实

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是我国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试验,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进入第二步任务的重要开局,对于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提高国际地位都具有重要意义。

3.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

竞争,人才资源已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是决定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因素。“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正是大批高素质航天工作者努力的结果。我国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4.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整个人类历史,就

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过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创新,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就难以兴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载人航天是当今世界高新科技中最具挑战性的领域之一,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六号,我国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方针,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又迈出了重要一步,突破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在一些重要技术领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并锻炼和培养出一大批能够站在世界科技前沿、勇于创新的高素质人才,推动我国航天事业和国防科技实现跨越式发展,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注入强大动力。

5.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实施载人航天工程,是党中央几代领导集体高瞻远瞩,

审时度势,将发展航天事业作为强国兴邦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载人航天工程的顺利推进,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载人航天事业坚强领导的结果,是航天战线的全体同志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最新成果,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巨大优越性,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载人航天工程不断取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突破,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增强。

6.发展是硬道理,是我国当前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正是我们坚持了党在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才使得现代化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为“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再次证明党的基本路线是正确的,只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才能不断地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科技进步的意义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企业科协作用促进人才成长

Abstract:17 big report core contents take carry out the science development view,the construction harmonious society as the centers,implements the rely on science and education to rejuvenate the nation strategy and the talented person powerful nation strategy comprehensively,speeds up the reform and open policy and the independent innovation,exerts oneself key technologies which the breakthrough restriction economic society develops,advances the readjustment of the economic structure and the growth way transformation.Develops practically the economic society changes over to humanist,coordinate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track to come up comprehensively,impels the technical enterprise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further emphasized scientists and technicians in construction harmonious society process vital role.The entire party entire society all highly takes the popular science work to integrate the legalization management track,integrates the knowledge innovation,the technical innovation system,pays great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talent to the economical development and the social progress significant function,the enterprise Science association took the advance in technology the important social strength,to strengthens all the people innovative ideology,enhances all the people to innovate the status and the function which ability has cannot be substituted.Must bring honor vigorously take reforms the innovation as the core spirit of the age,the enhancement nationality selfconfidence and the sense of pride,the enhancement attacks a fortified position the gram difficult,the unremitting struggle,to dare to climb the worl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eak the confidence and the courage,makes th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the cutting edge,does strives for success the offer model,provides the formidable energetic power and the intelligence support for the construction innovation country.

Keywords:The enterprise Science association function Promotion Talented person grows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是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七大报告的核心内容以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为中心,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推动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进一步强调了科技人才在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为落实十七大报告精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积极发挥好企业科协的重大作用,着力促进企业中各类人才的成长速度,切实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贡献。

1.倡导创新精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推进科技进步,培养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

发展是硬道理,发展需要新思路。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科技的社会化和社会的科学化不可逆转,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把握先机,掌握主动,赢得发展,有所作为,关键要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企业科协一定要站在深入学习和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的道路,用科学的发展观,充分认识自主创新能力的重大意义,大力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为实现现代化企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找到“金钥匙”和插上有力的“金翅膀”。为此,必须着力把握好一条主线,搭建两个平台。

1.1搭建交流平台,拓宽学术交流作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新途径。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学术交流,学术交流是科技团体与生俱来的基本职能之一。企业科协要坚持“双百”方针,坚持学术交流作为科技进步、人才成长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方向,把握好学术交流作为提高自主创新的主线,积极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聆听国内外专家、学者、教授的学术报告,与之交流科技信息,以繁荣学术园地,活跃学术思想,促进学科发展,促进人才成长,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科技人员要勇于探索新领域,提出新理论,创立新学说,为提高企业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实现跨跃式发展提供动力和智力支持。要大力提倡敢为人先、敢冒风险、勇于竞争和宽容失败的精神,设计科技人才成长的阶梯,鼓励科技人员潜心钻研,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完善创新机制,努力营造鼓励科技人员创新、支持科技人员创新,以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不断开创百舸争流、千帆竞发、万马奔腾的人才工作和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1.2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搭建为领导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提高企业持续创新能力的平台。人才是企业发展之源、成功之本。要充分发挥科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横向联系独特的优势,紧密围绕科技发展中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企业党政领导关切的问题,制约企业发展的重大问题,科技进步、技术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实现现代化企业及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等超前发展的策略问题等组织高层次、高质量、高水平、综合性、跨学科、开放式的科技月谈会、科技恳谈会、科技研讨会、专家论证会等提出决策咨询和政策建议,使科技人员步入经济圈、进入决策圈,努力当好领导的智囊团和参谋部,把科技人员的科学思想变成领导决策的实际行动,促进企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形成,促进领导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推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

1.3以人为本,积极搭建为科技工作者施展才华、建功立业的平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也是自主创新的主体,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对科技工作者工作来说,事业就是感召力,环境就是吸引力,服务就是凝聚力。企业科协要积极搭建为科技工作者施展才华、建功立业的平台,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要求,紧密围绕企业循环经济、节能降耗、技术难点、技改重点、技术创新等课题,深入开展“讲理想、比贡献”竞赛活动,组织实施“金桥工程”,进行“厂会协作”和“四技服务”等各项科技活动,鼓励科技人员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以最广泛地团结广大科技工作者,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为他们实现自身价值提供舞台和良机,使科协成为推动企业科技进步的活跃力量、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全面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稳步、持续、快速增长,推进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进程,确保企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有较大增长,使科学技术真正发挥第一生产的主力军作用,实现跨跃式发展。

2.大力开展科普工作,建立新时期社会主义荣辱观和价值取向,提高全民科技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基础性社会工程。科协作为科普工作的主要社会力量,普及现代科学知识责无旁贷,切实履行好科协是科普工作的主要社会力量的职责,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同愚昧无知封建迷信作斗争是科协工作长远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坚持不懈地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传播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任务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使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不断提高。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以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为契机,充分发挥科普工作主力军的组织网络优势,使科普工作真正惠及人民群众,让反对封建迷信和愚昧无知成为公众的自觉行为。为此,我们要唱响一根主旋律,打好三个攻坚战。

2.1以“八荣八耻”教育为主线,建立新时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和价值取向。胡锦涛总书记高屋建瓴、旗帜鲜明地提出“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规范了树立新时期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价值取向。“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作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就要不断地用科学知识武装头脑,提高公众科学文化水平,增强科学文化素养,引导人们告别迷信、走向科学,告别愚昧、走向文明,形成“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的良好风尚。企业科协要认真组织学习、深刻领会胡锦涛总书记“八荣八耻”重要论述的深刻思想内涵,唱响以“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的主旋律,努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科协组织的“三个服务”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中谱写新篇章。

2.2结合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把实践科学发展观作为科普活动核心内容。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也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次飞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企业科协要把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新时期的重大任务。在全社会大力普及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知识,让全社会都了解科学发展观、掌握科学发展观、实践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才能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才能真正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使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生产观和生活观,树立节约资源的意识、保护环境的意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2.3创新科普活动内容,拓展科普活动阵地,打好科普活动提高全民素质的攻坚战。科学知识是基础,科学思想是灵魂,科学方法是能力,科学精神是动力。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切实把经济发展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和普及科学知识,使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更多地了解科技知识,更好地接受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的武装。企业科协要搞好对领导干部、科技人员、广大职工的科普工作,邀请各类专家、学者、教授作科普报告、科技讲座,进一步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要抓好科技人员的继续再教育和职工的技术培训,以提高科技人员的持续创新能力和职工的操作技能。要精心筹办好每年一度的科技宣传周、科普活动日活动,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方式,促进科普工作的群众化、经常化、社会化。要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不断拓展科普工作新领域,改变传统的科普方式,紧跟时代脉搏,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把科普工作推向更高的层次。要充分利用现有的闭路电视、有线广播、科普期刊、科普展览、科普小报、科普画廊、科技灯谜、成果展览馆、标本陈列馆、科普车间等作为科普教育阵地,以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宣传、普及现代科学知识,大力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促进全社会形成爱科学、学科学、信科学、用科学、讲科学的浓厚氛围,以推进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提高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增强公民的科学文化素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充分发挥科技的桥梁纽带职责,开展科技工作者之家建设,促进人才成长,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科协是党领导下的群众团体,是党政领导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是科技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企业科协要切实履行桥梁纽带职责,时刻牢固“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代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根本利益,突出科技工作者的主体地位,把建好科技工作者之家作为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具体行动,切实加强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激情和活力,把团结广大科技工作者献身于科教兴国的伟大事业作为根本任务,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为此,我们要牢记一个宗旨,强化四种意识。

3.1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时刻牢记科协为科技工作者服务的宗旨。科技的灵魂在创新,科技的活力在改革,科技的根本在人才。企业科协要始终牢记科协宗旨,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和动员科技工作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科学技术的繁荣和发展,促进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促进科学技术人才的成长和提高,促进科学技术与经济的结合,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反映科学技术工作者的意见,维护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合法权益,竭诚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3.2建立沟通机制,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人才是兴国之本、富民之基、发展之源,是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探索者、实践者、推动者。企业科协要将加强党和科技工作者的紧密联系作为核心工作,树立甘当人梯,乐于奉献的精神,以满腔的热情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从制度层面完善沟通机制,建立通畅、稳定的沟通渠道,主动、全面地向科技工作者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加强与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联系和沟通。对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在政治上信任,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及时准确地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愿望,倾听他们的呼声与要求,在任何情况下与科技工作者同呼吸、共命运,时刻保持与科技人员的血肉联系,与科技人员结成推心置腹的密友。要积极探索研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工作者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向党政领导反映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千方百计地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维护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权益,以赢得科技工作者的信赖与支持,努力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工作环境、学术环境、人际环境和生活环境,积极搭建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抱负的平台。要有爱才之心、识才之能、容才之量、用才之策,不拘一格选贤任能,使各类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为科技工作者长入经济建设主战场保驾护航,使他们能全身心地投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3.3营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强化为科技工作者服务意识。科协作为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作为党政领导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服务是科协的天职。企业科协要进一步明确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中的重要位置,以最好的服务来集聚最好的人才,以最优的环境来吸引最优的人才,以最大的诚意来留住最需要的人才,以人才工作的振兴来促进企业的振兴。要时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科技工作者服务的观念,破除一切不利于人才自由成长的观念,改革一切不利于人才施展才华的体制,调整一切不利于人才创新创业的政策,积极参与制定有利于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有利于各类科技人才成长和发展的条件、有利于科技工作者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的方针和政策,有利于科技创新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和各种奖励措施,营造让科技工作者焕发报国热忱和抒展才智的环境和条件。要积极推进搞活企业的分配制度,建立健全人才激励保障机制,努力实现一流人才、一流贡献、一流报酬,以体现出知识的价值,达到充分挖掘智力资源,大力开发人才资源,以智力换取财力。要大力宣传、举荐、表彰、奖励优秀科技英才,促进“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风尚的进一步形成。要积极帮助广大科技工作者各展所长、各尽所能,更加充分地发挥作用,努力为企业振兴的实践中不断开创出优秀人才广泛集聚、人才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的新局面。

3.4建好科技工作者之家,切实作好科技工作者的贴心人。科协作为科技工作者之家,建好科技工作者之家是科协的神圣职责。企业科协要把建好科技工作者之家作为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倍加珍惜人才,倍加关心科技工作者的工作与生活,倍加关心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与提高。要牢牢把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长效机制,不断创新组织体制,拓宽联系渠道,转变活动方式,激发自身活力,使科协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企业科协要自觉地为各类人才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干事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营造一种栓心留人、人在心在的良好氛围,真正使他们有用武之地而无后顾之忧。要想科技人员之所想,急科技人员之所急,密切与科技工作者的联系,做科技人员的贴心人。通过组织科技人员进修深造、科学考察、短期疗养、定期体检,看望慰问病、困难科技人员等活动,为科技工作者送去党的温暖和亲切的关怀,使科技工作者有了温暖的家。要按照开展建设“科技工作者之家”活动要求,不断加大“建家”工作力度,把建家的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使企业科协充满生机与活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3.5加强科协自身建设,提高为科技工作者服务的能力。做好为科技服务,自身建设是关键。企业科协要从全局出发,强化服务意识,增强服务能力,做到以服务求发展,以作为求地位,发挥好科协有为有位的作用,正确处理好与行政的关系,找准自己的着力点,发挥科协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加强组织建设、制度建设,搞好企业科协换届工作,克服行政化倾向,坚持民主办会,充分尊重代表大会、全委会、常委会的权威,不断增强科协对科技工作者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科协的同志要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提高业务素质、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以推进企业科协事业不断发展,努力开创企业科协工作新局面。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已经成为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题。全面落实全国科技、科普大会精神,努力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普法》、《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全党全社会都高度重视把科普工作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纳入知识创新、科技创新体系,注重人才开发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使科教兴国真正成为全民族的广泛共识和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加强自主创新,提高国民科学素质。人才是科技生产力最核心、最活跃的要素,也是自主创新决定性的因素。企业科协作为科技进步的重要社会力量,对增强全民创新意识,提高全民创新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要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攻坚克难、不懈奋斗、勇于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信心和勇气,做自主创新的先锋,做拼搏奉献的楷模,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科技进步的意义范文第6篇

[关键词]科技的发展;艺术的进步;相互融合;关系密切

中图分类号:TV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30-0114-01

引言

现如今,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科技对生活乃至艺术在内的多方面领域的渗透和影响日趋强大。科技在发展的同时也在改变着社会、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改变着人们对审美的要求,艺术自然也囊括其中。影响变化总是双方的,互为的。因此,科学和艺术之间的交叉融合是当代的一种必然趋势。

一、哲学中的“科学主义”

科学主义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出现,其主要的学说是逻辑实证主义。科学主义从自然科学的观点解释人和人的问题,企图以现在科学技术改造人和社会。艺术中的科学主义是在19世纪后期酝酿,并在20世纪初期发展成形的。与科学主义的“客观”相对的“主观”的人文主义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形成。是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思想体系、世界观或思想武器,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同时也是西方艺术史的第二个辉煌时代。相对于中世纪神学艺术推崇精神、压抑感性,文艺复兴艺术肯定感性、推崇科学,并在此前提下创造了可与古希腊艺术比美的成就。它主张一切以人为本,反对神的权威,把人从中世纪的神学枷锁下解放出来。宣扬个性解放,追求现实人生幸福,追求自由平等,反对等级观念,崇尚理性,反对蒙昧。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并不像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那样尖锐的对立着。科学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科学概念是指科学知识体系,即通过人们理性的认识活动,得出的经过社会实践检验过的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在这一点上,科学与真理几乎是同义词。由于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所获得的真理都是相对真理。正如恩格斯所说:每一个在今天认为是真理的那种认识,都有可能为以后的社会实践所修正。所以,在科学的殿堂中,知识是经常变动的。在科学史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F象:今天被实践证明是真理的那些知识,被人们请进了科学的殿堂,明天被新的实践发现其有错误的方面,而部分的或整体的又被请出科学的殿堂。广义的科学除了包括科学知识体系外,还包括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和科学的活动。

科学的态度是实事求是,敢于怀疑一切,勇于创新的态度。科学是追求真理,真理来不得半点虚假。

艺术中的科学主义主张艺术创作要以客观原则和数理抽象为主导,将艺术创作转化为科学性的艺术实验。在西方艺术发展中,艺术的伟大成就,无疑是与艺术家在艺术探索中自觉的科学态度分不开的。

二、当代艺术中的科学

(一)当代艺术表现形式多元化

艺术创作的表现形式,材料运用,技术手段随着时代的变迁已越来越丰富。用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来形容并不为过。这种多元化的表现形式其实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由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激发了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以及对美的渴望。因此,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艺术喜爱艺术。艺术源于生活,艺术家们通过释放自己的情感创造出属于自己并区别于他人的作品影响着人们的意识形态。如果从精神层面解读艺术的话,艺术作为文化的一个领域或文化价值的一种形态,可以与宗教,哲学,伦理等并列。从活动过程的层面来表现艺术可以是艺术家的自我表现,创造活动,或是现实的模仿活动。还可以从活动结果的层面去表现艺术,强调艺术的客观存在。基于上述提到的三点,艺术家们通过对自身的认识,选择不同的方式来表现和传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和审美思想。正因为社会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而生活的改变又提高了人们对审美的需求,所以审美需求的多样性最终促成艺术的多元化。

(二)现今科技的迅猛发展态势

科技,对我来说是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词。科技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渗透到每个角落让我们再熟悉不过 了。但又有谁能预测未来的科技能发展到什么程度,一想到这就让人觉得好陌生。电子产品,人工智能等一系列高端科技产品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交流更加迅捷。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人们日常生活方式的改变,拉近了人们在空间上的距离,为人们提供了更多接触新鲜事物的途径和手段。

人们也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也作出了回应:那就是接受。人们接受科技为我们带来的种种便利,并且运用智慧把科技发挥得淋漓尽致,探索更多的领域已变为可能。

(三)当代艺术与科技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艺术的创造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科技创新一样与生活密不可分。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表达艺术的方式,拓展了艺术的表现空间,丰富了艺术表现力。科技对艺术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但能极大地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同时也为科学普及提供了更多精彩的表现作品。随着当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前沿科技对于大众而言也越趋生涩。而利用当代科技创造的艺术作品恰好是最能体现当代现科技魅力的载体。如今,各种形式的新媒体艺术(new media art)让人目不暇接。新媒体艺术的概念极广,它可以包含人工智能;也可以运用电子机械艺术,数据库美学、映射等数据形成可视化呈现;装置艺术、 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游戏和超媒体下的叙事、手机和区域性媒介、社交网络以及虚拟世界等等,这些都是新媒体艺术探索的范畴。就虚拟现实技术而言,近年来技术日趋成熟,随着硬件配套设施的完善以及大众使用反馈对其服务的不断完善,虚拟现实的体验仿佛给人们带来了新的空间维度。在自构建的虚拟空间内进行AI交互,对天马行空的艺术创作提供更多可能性。

当代艺术与科技的结合而引起的新媒体艺术方兴未艾。未来,这种艺术与科技结合的新艺术形式也会以推陈出新的方式层出不穷。无疑,这是人类在迈向更美好明天航程中所掀起的又一波美丽的涟漪。

参考文献

[1] 当代科技艺术(科学出版社2007).

科技进步的意义范文第7篇

材料1、2003年11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讨论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问题。会议指出,新世纪新阶段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要把做好人才工作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努力造就数以千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

材料2、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04年2月20日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首先向获得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科院院士、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东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颁发奖励证书和奖金。国务院总理表示祝贺并发表讲话。他说:“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提升和竞争,愈益取决于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要立足全局,精心规划,加大投入,深化改革,加快科技事业的发展。”他强调,科学的本质在于创新,科技创新,人才为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培养、积极引进、合理使用科技人才,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体制和机制。

[相关知识点]

1、我国为什么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国情)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发展中国家,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另外要注意材料中的要求)

(教育)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发展教育和科学,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科技是关健,基础是教育。只有教育事业切实得到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大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

(科技)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②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高度重视人才问题,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能否在科技发展上取和得优势,增强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最终决定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③新科技革命对于各国的发展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关键是能不能及时制定有效的发展战略,提高本国的创新能力。④当前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科学技术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只有抓住机遇,在高新科技方面有所作为,才能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2、怎样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或提建议)

(教育角度)①必须大力推进教育创新,不断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②加强基础教育,大力推行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③落实义务教育。

(科技角度)①国家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同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②大力弘扬科学精神,鼓励创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③加大科技投入,改革科技体制。④抓住科技革命所带来的机遇,在发展高新技术方面有所作为,实现跨越式的发展。⑤普及科学技术,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

(青少年)青少年要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确立正确成才目标,承担时代赋予的使命,为建设小康社会做贡献。(具体行动:积极参与小发明、小制作活动;培养自己的科技意识和创新意识;向获奖的科学家学习科学精神)

3、运用有关知识,谈谈对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国家科技奖励大会重奖科技工作者的认识。

(1)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成为重要的生产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越来越决定各国在全球政治、经济舞台上的地位和尊严,科学技术是一个国家经济腾飞的关键因素,我们能否在科技发展上取得优势,增强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最终将决定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2)重奖科学家是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轨道上来的重要举措。

加快科技创新与进步,关键在人才,重奖科学家体现了党和国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有利于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聪明智慧,热情鼓励科技人才的成长,有利于全面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和科学技术水平;防止人才流失,有利于我国科研事业的发展。

(3)(我们青少年应当怎样做)我们青少年要从小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深切关注祖国的前任和命运;向获奖的科学家学习,从小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学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为将来从事科技工作打好基础;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技能,在小发明、小制作等活动中努力提高科技意识、创新意识和能力等。

*设立国家科技奖是因为:

(1)国际竞争其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2)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3)科技、经济、军事乃至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高度重视人才问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4)表明了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坚强信心和决心

*党中央、国务院为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中作出杰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隆重授奖表明了:党和国家对科技事业的高度重视,热情鼓励科技人才的成长,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良好氛围,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

*重奖科学家的重要意义:⑴重奖科学家是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轨道上来的重要举措。⑵加快科技创新与进步,关键在人才,重奖科学家体现了党和国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⑶有利于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聪明智慧,热情鼓励科技人才的成长。⑷有利于全面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和科学技术水平。

4、国家为什么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①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而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具决定性的因素,因而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②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增强综合国力的需要。当今世界,科技竞争、经济竞争、军事竞争乃至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③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④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

5、什么是人才?社会主义条件下衡量人才的标准是什么?

所谓人才,是指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进行了创造性劳动,在某一领域、某一行业、某一工作中作出较大贡献的人。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衡量人才的标准是德才兼备。所谓德才兼备,是指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6、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过程中应当怎么做?

(国家)(1)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

(2)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3)重视教育的优先发展,深化教育改革,努力培养大批高素质的人才。

(4)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和奖励机制,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造就大批高尖人才。

(5)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

(青少年学生)青年少年应树立远大理想,正确把握成才目标,把个人的前途和命运同祖国、民族的兴衰荣辱紧密联系在一起,按照“德才兼备”和“四有”的标准要求自己,努力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把自己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1、结合国情,谈谈为什么要培养创新精神?(或为什么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答: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②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③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越来越决定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进程。④想不想创新,敢不敢创新,能不能创新,关系到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⑤贯彻“三个代表”的关键是与时俱进,这就必须不断地开拓创新。(具体参看题目要求选择其中一方面。创新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提高企业竞争能力,促进企业的发展;有利于实现跨越式发展;有利于小康目标的实现;也有利于青少年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用的人才。)

2、为什么当代青年要树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

青年人朝气蓬勃,思维敏捷,敢为人先,最少陈旧观念,最具创造活力,只有提高青年人的创新能力,才能提高国家的创新能力。

3、怎样培养创新精神?(给政府提建议)

科技进步的意义范文第8篇

科学技术极大地提高了人类控制自然和自身的能力,但是,科学技术在实际运用中所产生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工业的发展带来的水体和空气污染问题,大规模开垦和过度放牧造成的森林与草原的生态破坏问题,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发展所引起的人类自身尊严、健康、遗传以及生态安全和环境保护等伦理问题,等等,引起了世人的高度关注。同志指出:“在21世纪,科技伦理的问题将越来越突出。核心问题是,科学技术进步应服务于全人类,服务于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的崇高事业,而不能危害人类自身。建立和完善高尚的科学伦理,尊重并合理保护知识产权,对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利用实行符合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的政策引导,是21世纪人们应该注重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3]同志这一具有前瞻性的科学论断,深刻地阐明了科学技术工作的价值目标和善恶标准,是建构社会主义科技伦理体系的核心内容。

1.科学技术要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于人类的进步事业

科学技术研究和应用的最终目的是造福于人类。为全人类服务是科技伦理的核心内容。1946年,世界科学工作者协会宗旨规定,充分利用科学,促进和平和人类幸福,尤其要保证科学应用,要有利于解决当前的迫切问题。1949年,国际科学协会联合理事会通过的《科学家》中,对科学家的义务和责任也作了明确规定:最大限度地发挥作为科学家的影响力,用最有益于人类的方法促进科学的发展,防止对科学的错误利用。科学技术本身是中性的,但对它的运用则是必须做出价值评价。同志在接受美国《科学杂志》主编采访时郑重地指出:“科学自由的原则一定要坚持,但科学的发展要为人类服务,不能危害人类自身。”他还指出:“我们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捍卫国家和安全,维护和平,实现最大多数人民的利益。”[4]“科学技术门类众多,服务对象广泛,但是为经济建设服务,要摆在首要的地位。”[5]这就为科学技术的价值取向问题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即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维护人类的利益,为经济建设服务,施善于广大人民。在我国,科技工作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要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转变观念,改革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导向的作用,加强科技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联系,努力使科技成果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更好地为促进我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服务,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服务。科技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在认识自然和社会的基础上,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科技工作只有把现代化经济建设作为自己的主战场,紧密结合社会经济的现实需要,为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国防实力服务,才能取得不竭的动力资源,也才能最终实现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

2.弘扬创新精神,勇攀科技高峰

同志在多次讲话中反复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人民日报》,1995年6月5日)科学技术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性劳动的产物,是认识与改造世界的智慧结晶,尤其需要发扬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新的精神,正如同志所指出的,“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是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崇尚科学,弘扬科学精神,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

创新也是时代的需要。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正在发生新的重大突破,以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我们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世界政治走向多极化、经济日趋全球化的条件下,我们要实现新世纪发展目标,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大力追赶世界科技的先进潮流,努力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与时俱进,加紧推进科技的进步和创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持。大胆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是时代的呼唤,是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历史使命,也是新时期科技工作者应具备的道德品格。

实现科技创新,必须从世界科技发展和我国科技发展的实际出发。同志指出:“我们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瞄准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力争在有条件的领域实现突破,力争在基础科学上有所发现,在技术上有所发明,努力实现我国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6]他的关于我国科技发展前景的这一高瞻远瞩的论述鼓舞着广大科技工作者发扬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优良传统,敢于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敢于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勇攀科技高峰。

3.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

随着科技进步,人类不仅要运用科技手段从自然界中取得各种物质资料,以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且还要有控制地利用自然,使自然界能够进行“再生产”,以维持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心大自然,就是关心人类的利益,呵护大自然,就是维护人类的生活权力。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质上也是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当今,人类已进入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但资源、环境、人口等一系列问题一直是困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痼疾。因此,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实现人—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无疑具有深刻的伦理意义。

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1992年我国正式将环境保护确定为社会发展的基本国策;同年国务院批准制定了《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1994年,我国政府响应国际《21世纪议程》的号召,制定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纲领——《中国21世纪议程》,向世界表明了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决心和决策;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和1996年第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发展规划纲要,将可持续发展与科教兴国确定为基本发展战略。1995年9月28日,同志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闭幕时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必须切实保护资源和环境,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他把建设和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看做是功在当代、惠及子孙的伟大事业。他在2001年“七一”讲话中,进一步提出“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在这里,同志深刻揭示了可持续发展伦理意义,论述了以平等的原则调整人们利益关系的代际伦理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德观念。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机会、利益均等的发展,在处理人类与环境、资源的关系上人与人、国家与国家,都应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互相尊重,互不侵害对方的合法权益。平等的原则不仅包括代内平等原则,而且也包括代际间的平等原则。代际平等的道德原则要求,社会经济的发展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还要顾及子孙后代的需要。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现代的发展不能对后代的生存发展构成威胁。如果我们目光短浅,仅顾一时一世的利益,无所顾忌地暴殄天物,即便有幸逃脱大自然的惩罚,但最终只会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笔孽债。因此,我们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既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也是科技伦理的重要内容。“和谐”是我国古代“仁”、“爱”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在我国古代,孔子讲“仁”,讲“泛爱众”,墨子讲“兼爱”。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把这一传统的伦理思想引申至人与自然的关系,十分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德原则。这一和谐发展的道德原则,在凸现人的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强调了道德主体对大自然的责任和义务。这种能动的和谐原则,要求我们在利用科技手段,对大自然进行开发的同时,也要通过发展科技对自然环境进行治理和保护,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在通过科学普及提高认识能力和开发能力的同时,增强人的自我控制和理性思考能力;在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加强素质教育,提高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实践证明这是实现人—环境—社会同步发展的重要的思想道德保证。

4.发扬“四种精神”,加强科技职业道德建设

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其核心是科学技术现代化,而科技工作者的道德水平是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的保证。因此,努力提高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实现社会主义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同志指出,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求实创新精神、拼搏奉献精神、团结协作精神。这四种精神,是我国数代科技工作者崇高品质的结晶,也是科技事业繁荣的重要保证”[7]。

爱国主义是一面光辉的旗帜,是我国广大知识分子的光荣传统。同志称赞钱学森同志是一位具有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坚定不移地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战士。他号召广大科技工作者向钱学森同志学习,希望科技工作者特别是青年科技工作者,自觉地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全部力量。

爱国主义是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在处理个人与国家、民族利益关系时应坚持的基本原则,是衡量行为主体的政治尺度和道德尺度。爱国主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今天,讲爱国就是要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把个人的理想和事业融会于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这是因为我国人民从切身体验中深深懂得,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历史的经验一再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科技事业与这个国家的命运休戚相关,科学家的事业与自己祖国和民族的兴衰休戚与共。只有在实现国家独立、安全、稳定的前提下,科技事业才能不断发展,只有献身于祖国和人民的事业,科学家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人生价值。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施展才华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促进科技工作发展开辟了广阔天地。广大科技工作者只有自觉地把个人理想与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的志向与民族的振兴紧紧联系在一起,才能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求实是科学之本,创新是科技发展的生命力所在。同志指出:“科学研究来不得半点虚假,必须以求实的态度,尊重客观规律,探索真理,开拓创新。”[8]科技工作者应率先垂范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克服急于事功的浮躁心态,反对一切虚假行为,努力成为先进文化的实践者。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决定性因素。在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面前,我们只有坚持创新才能不断前进,只有不断前进才能始终掌握主动。同志指出:“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人民日报》,1995年6月5日)因此,我们在科技领域,必须做到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只有这样,才不会辜负时展对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殷切期望。

拼搏奉献是所有科技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品德。探索科学真理是一项极其艰巨、复杂的劳动,只有不畏艰险、勇于在崎岖的小路上辛勤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二弹一星”的研制工作者们,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队伍。他们依靠科学,顽强拼搏,发愤图强,锐意创新,所表现出的惊人毅力和勇气,成为新中国科技战线的一面旗帜,展现出科技工作者的时代风貌。在社会主义社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科技工作者的道德责任。研究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科技问题,以推动社会进步,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是为人民服务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具体体现。坚持为人民服务是科技道德建设的核心,广大科技工作者只有坚持为人类造福的宗旨,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身于无限的为人民服务的伟大事业中去,才能创造出更高的社会价值。

团结协作是现代化生产条件下科学技术研究活动的内在要求,也是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具体体现。在科技工作中,既要倡导学术上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又要提倡相互尊重,团结合作,取长补短,发挥集体优势,协同攻关。社会主义社会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在科技工作中也要利用这种优势,集中集体智慧,去攻克科技难关,在一些重大科技项目上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加强团结协作必须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摒弃落后生产方式所形成的陈旧观念,扫除小生产者“平均主义”的思想残余。要树立全局意识,识大体,顾大局;要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精诚团结;要谦逊礼让,尽心竭力,忠于职守;要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博采众长。总之,在科技工作中坚持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就是要既注意发挥个人专长,又善于集中集体智慧,调整好各种利益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强大的合力,增强整体竞争实力。

5.社会科学家的道德责任

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一个民族要兴旺发达,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能没有创新的理论思维。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同志2001年8月7日在北戴河与部分国防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的座谈会上和今年4月27日视察中国人民大学时,对社会科学的地位、作用及学风建设问题进行了精辟的论述。他提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方面。

同志深刻指出,社会科学是帮助人们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理论认识和科学思维,解决对社会发展、社会管理规律的认识和运用的科学。对于正确认识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提高道德素养和精神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见《人民日报》,2001年8月8日)这些重要论断,科学地阐明了社会科学的功能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理论来源于实践,同时对实践又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列宁曾经指出:“先进的理论一旦被群众所掌握,就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为了推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我国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深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抓住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课题,做出科学的理论的回答,以帮助人们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掌握和运用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于在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重要时期,所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社会科学工作者也需要进行深入的思考,进行创造性的理论探索,为发展我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包括先进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为维护和发展我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发挥作用。同志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在实践理论上不懈进行探索,不断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创新的理论,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实践。”(《人民日报》,2002年7月17日)特别是当前,世界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需要社会科学工作者对时代变化的特点和纷繁复杂的国际关系进行深入的观察和研究,通过理论的创新,帮助人们提高认识能力,掌握应对各种变化的主动权。所有这些艰巨而光荣的重任已经历史地落在了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肩上,这也是社会科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面对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和庄严的道德责任,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同志结合社会科学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对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学风和职业道德建设问题,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他指出,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要坚持严谨治学、实事求是、民主求实的学风。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甘于寂寞,淡泊名利,力戒浮躁,潜心钻研;要认真读书,多思慎思,关注现实世界,注重学术积累;要厚积薄发,出精品,出上品;要加强团结,和谐合作,在学术研究中相互切磋,共同进步。(见《人民日报》,2002年4月28日)2002年7月16日,他在考察中国社科院时再次强调指出,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建设,要坚持优良的学风。要坚持严谨而不保守,活跃而不轻浮,锐意创新而不哗众取宠,追求真理而不追逐名利。坚持老老实实地做人,踏踏实实地做事,扎扎实实地做学问。(见《人民日报》,2002年7月17日)所有这些都为社会科学的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是社会科学界思想道德建设重要的指导方针。同志特别强调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不断增强贯彻“三个代表”要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指出,“三个代表”是衡量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性质、方向和水平的根本尺度。(见《人民日报》,2002年4月28日)我国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应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为己任,为繁荣我国社会科学事业,为促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7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