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媒介融合概念

媒介融合概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媒介融合概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媒介融合概念范文第1篇

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肩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U高校媒体是社会信息系统的重要分支,在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方面具有深远影响。一些学者就高校媒体媒介融合的宏观研究、报网融合研究、媒介管理研究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对媒介融合和内涵与外延的认知

(一)媒介融合概念的提出

“媒介融合”的概念最早于1983年由美国学者I?浦尔首次提出,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Nachison将“媒介融合”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美国西北大学教授戈登归纳了所有权融合、策略性融合、结构性融合、信息采集融合、新闻表达融合等五种媒介融合的类型。

陶喜红进一步指出,“融合”这一概念与大众传播真正意义上的联姻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中叶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郑保卫、樊亚平、彭艳萍研究发现,“媒介融合”属于互联网兴起之初所产生的取代论和共存共荣论相互争论时期。这里所说的融合,是指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和平共处,联合发展,显然它与现在舶来意义上的媒体融合属于不同的概念。

(二)认识的深化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新闻实践的不断发展,我国学术界对媒介融合这一概念的认知已不再停留于表面上的理解。吴海荣从研究个案出发,认为媒介融合既可指宏观的产业、人力层面的相对集中,又可指微观的新闻制作的各个环节的资源共享。⑴李红祥认为媒介融合的界定要从技术/软件融合、产业/市场融合、内容/服务三个层面加以界定。m蔡雯则认为媒介融合的深层次含义是指在数字技术和网络传播推动下的通过新介质形成的各类型媒介的汇聚融合。

在表现形式上,媒介融合应该既包括硬的新闻实体的融合,又表现为软的媒介技术、管理体制的融合。王闻俊从动态过程的角度出发,认为媒介融合包括组织结合、收购合并、传播手段、媒介形态等四个阶段,孟建、赵元珂认为,媒介融合既包括在传媒业界跨领域的整合并购,并借此组建大型的跨媒介传媒集团;媒介技术的融合,将新的媒介技术与旧的媒介技术联合起来形成新的传播手段,甚至是全新的媒介形态。

二、高校媒体融合研究现状

相比之下,学界对高校新闻媒体的媒介融合研究相当薄弱。当前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宏观媒介融合研究、报网融合研究、媒介管理研究。

(一)宏观高校媒体融合研究

张文莉研究指出,高校媒体的媒介融合主要体现在内容、终端、组织和管理方式等方面。作者认为,高校校园媒体应该从内容重整和组织重构两方面人手。在内容重整上,重视整体策划,注重互动。在组织重构上,组建全校统一的新闻管理机构,建设一支专业化、全能型的采编队伍。娄雷认为,高校的校园媒体资源融合,既包括不同新闻主体、经营主体的融合,也包括不同传播技术、传播方式的融合,在组织构成、人员配备、职责分工等方面相互协调,优势互补。

°高校传媒整合既符合高校媒体的发展诉求,又是当代高校宣传工作的发展需要。梁燕燕认为,高校传媒可探索构建“新闻中心——实训基地”模式,将新闻中心开放为高校新闻学科的实践教学平台,将校园宣传任务分解为高校新闻学课程的实训作业。此举既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高校传媒缺乏专业人才的问题,同时又极大改善高校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困境。

(二)高校报网融合研究

高校“报网融合”是不同新闻主体、传播技术、传播方式的融合,以信息资源共享为基础,实现立体化的新闻报道、捆绑化的客户服务和多样化的传播手段。李秀芹认为,高校报网互动有利于校报与网络的“快”与“慢”、“容量大”与“容量小”、“交互性”与“单向性”的优势互补,是高校校报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工作理念上,张碧红认为应该实现媒体的重心从报纸转移到网络,搭建读者网友的互动社区,通过打造“新式在线编辑部”、注重校园网事“深加工”、整合校园宣传资源等方面,推进高校“报网融合”创新发展。

赵立兵,杨宝珠研究了高校校报与微博的融合发展,认为微博等新媒体的及时性、现场性、互动性等优势,能够与高校平面媒体的权威性、深度性、全面性进行有效互补。在具体融合路径上,主要表现为“微新闻”、“微专题”、“微采访”、“微活动”、“微服务”等形态,推动高校校报的新发展。"

(°三)媒介管理融合研究

在媒介经营管理层面,高校校园媒介融合,有利于实现新闻业务上的资源共享,增强校园新闻的舆论引导能力。赵明认为,高校校园媒体的融合应该从新闻媒体从业者及新闻工作体制人手,在新闻工作体制方面,整合校园媒体,实现资源共享,学校宣传部门在体制上保证组织运作。

王世华认为,从传播内容、组织架构与人员构成来看,高校的媒体融合远没有成功,作者指出,应明确现有媒体的主从关系,不同媒体形成优势互补,避免同质化,同时还要实现组织机构、运行模式与从业人员的有机融合,从理念、组织机构、运行模式、从业人员等多方面全力打造多媒体融合的髙校“全媒体”。

三、结语

媒介融合是当前学界的研究热点,从一开始被引人的舶来品,到结合我国具体国情的本土化研究,学界都有较为深人的分析,研究视角也十分丰富多元。相比较而言,高校新闻媒体的媒介融合研究过于薄弱,这与高校新闻媒体及其在宣传思想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不匹配,而且与高校新闻媒体的实际发展状况不符。媒介融合是包括高校新闻媒体在内的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所以有必要加大对该问题的研究和思考。

对髙校新闻媒体的媒介融合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研究、报网融合研究、媒介管理融合研究等内容,呈现纵深化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但是总体上数量不多,力度和深度均不足,这一定程度上说明学界对于高校的新闻媒体及其媒介融合领域不够重视。高校是意识形态建设的前沿阵地,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宣传工作,巳经上升为党和国家的战略工程。而高校新闻媒体及其媒介融合的实践发展,是这一战略工程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有必要加强对这一领域的实践探索和学术研究。

媒介融合概念范文第2篇

一、媒介融合的概念

在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媒介融合的概念被最早提了出来,其简单定义就是将不同形式、不同类别的媒介结合统一起来。形成的新一代媒介即“融合媒介”,就是印刷媒介、音频媒介、视频媒介和多种互动形式的数字媒体组织之间形成的战略性、可操作性、文化性的结盟体。媒介融合包括多种类型,有媒介的所有权融合、策略融合、结构融合、信息采集融合、新闻表达融合。五种类型划分方式有所不同,前三种类型是通过媒介组织行为方式的角度进行划分,后两种是以媒体行业的从业人员角度进行划分。这种类型区分的做法,表达了媒介融合的广泛性质,不仅仅是包括媒介形态的结合,更深层次地对传播手段、媒介功能、组织结构形式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要素的融合①。

二、催生广告传播的作用

有句话叫“广告是企业的化妆师”,企业通过广告传播的形式向外宣传自己的产品,美化的推销使人们对产品产生强烈的购买欲望,因此广告的发展给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催化剂的作用,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广告是目前传播速度较快、涉及范围较广、群众接受度较高的一种媒体传播方式。通过广告进行推广企业或企业产品,能更全面的对产品性质、功能、用途等进行美化包装,比如运用卡通动漫、当下热点话题、明星偶像等吸引眼球、讨论度高的形式进行传播,足够的勾起消费者的兴趣和购买欲望,加快产品销售和供应,也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②。

三、媒介融合催生广告传播的十大方式

(一)引用生物体的传播方式每个生物个体都是独一无二存在于世界上的,每个生物个体都具有生长、变化,以及成熟的过程。媒介也是一种生物体,也具有生态位特殊的特性,因此,适应和融合生态位发展是客观规律。坚持传统媒介与新媒介的高度融合,传承传统的同时不断创新,就是生态位广告传播的重要思想,是媒介繁荣发展的重要途径。生态位的广告传递方式,能够适应市场的需求,进行全面的市场掌握。

(二)信息流动性为主的传播方式互动式的广告传播方式就是将传统的广告模式进行改革,要求传统的广告模式能够脱离单一的传递性,成功地向数字支持的效果进行转化。新媒介方式支持下的数字广告更具有先进性,能够为大众提供更多信息,改变落后的技术局限性,精密的进行准确数据的传递。互动式的广告传播,能够支持的信息流动性更强,可以在报纸、网络上进行传递,面向的族群更加多样化。

(三)广告多样化的传播方式实现媒介融合的重要改革,就是要求进行新媒体的发展,实现多样性的广告传播方式。集成式的广告传播,能够为市场竞争提供有效的拓展技术。将传统的广告模式进行改革,以此来促进新媒介的发展,完善传统媒介的发展体系。集成式的广告传播方式,更加有利于市场竞争,能够获得更高的经济价值,实现媒体传播的先进性。促进数字媒介的发展,要求建立完善的媒介经济平台,能够满足未来发展计划实施。

(四)增强广告宣传度的传播方式通过媒体产品的传播实现植入方式的广告传递,更加有利于广告内容形象的宣传,能够更加切实有效的促使大众注意和了解品牌的形象,达到广告宣传的目的。通过影视影响力,促进广告产品的出镜率,以此来影响大众的关注度,进而产生潜意识中的接纳感受,激发市场需求量,促进销售和经济收益。

(五)以市场为主导的广告传播方式广告的传递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也会受到制约力。因为关注广告的人群不同,接受的程度也存在差异。个性化的广告不能够适应大众的需求,但依然能够为小众所喜爱,因此,调整广告的整体宣传作用能够影响市场传播的能力。分钟方式的传播,更加适合市场营销的目的,能够准确的针对不同的族群进行广告的宣传,达到广告传递的作用力③。

(六)扩张数据覆盖的广告传播方式所谓病毒式的广告传播方式,就是符合新媒介支持下的广告数据传播。因为网络的覆盖面积广阔,能够随意的转载和复制广告类信息,可以通过无限网页进行数据的传递,实现广泛传播的重要目的。在数据信息传播的过程中,通过反复的营销,让人们思维模式中出现固定的形象,以此来满足市场战略性目标达成,也实现了新媒介广告传播的重要意义。

(七)增强广告体验感的传播方式实体感受更加有利于产品的宣传,能够达到市场营销的目的。大众能够通过体验式的广告传播满足对商品的实际体验,在感受产品实用性的过程中,了解到产品的效果,激发购买的欲望。这种广告方式受到大众的喜爱,通过实际的感受接纳产品的宣传。

(八)多方位感官体验的传播方式融合式的广告传播方式,能够满足多方面、多媒介的传播意图。在广告传播的过程中,可以成功的转换成多种方式,进行数据的传递,以此来满足产品宣传的途径多样化,迎合市场需求,被大众熟识产品性能。多样化的传播手段融合,更加激发广告宣传的作用,满足了大众视觉、听觉,以及体验感受的多重需要。

(九)建立广告搜索引擎的传播方式针对产品的特性拟定广告宣传的内容,让大众容易铭记产品的名称、特性,以及作用,激发大众对产品的认知度。大众认知产品名称后,会积极地选择相关产品的信息,能够通过多媒介的方式进行搜索,可以在网络媒介上查找到产品的相关信息,更加有利于产品的销售。

(十)提升广告品牌效应的传播方式在媒体融合的大环境下,实现广告传播能力的改革,要求进行多样化的宣传手段,统一市场营销的目标性,成功的树立品牌的协同作用。不单独依靠网络的力量,综合媒介的全部优势,进行产品的宣传,实现品牌效应的综合作用,达到产品的市场营销目的,让广告成就产品的市场销售,满足大众对于商品的要求,激发购买欲望④。

四、结论

媒介融合概念范文第3篇

媒介融合(MediaConvergence)的概念最早起源于美国,指各种类型媒体的相互结合。经过30几年的发展,现代化信息技术地不断进步,媒体融合的内涵有所扩展,指各种媒介一体化发展。媒体融合包含媒介发展策略的融合,也包括媒介结构、信息采集、表达方式等的融合。采编即是指新闻工作中对信息的采集和编辑,媒介融合促使新闻信息采集融合(Information-gatheringconvergence),同时也对电视新闻采编业务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二、媒介融合带给媒体生态环境的影响

(1)媒介融合促进媒介一体化,扩大竞争市场。媒介融合也被称为媒体融合,此概念最早由美国一位教授提出,指各种类型的媒介打破边界,相互融合并形成一个整体。[1]媒介融合有利于促进媒介的一体化,使各媒介共同形成新的竞争市场。该竞争市场具有明显的优势特征:第一,新市场的主体更加广泛。媒介融合产生的新的竞争市场包括众多的媒介主体,如电视、广播、新闻、报纸、数字媒体等等,甚至还包括现代新发展出的草根媒体,所有类型的媒介都将是该市场的主体。第二,竞争空间更大。与传统的媒介发展模式相比,媒介融合下的市场竞争空间将会更大,即使是不同类型的媒介也能够借助科学技术实现信息共享并获取新闻播报的机会。新市场的竞争空间更大,竞争也将会更加激烈。

(2)媒介融合使新闻资源发生了改变。第一,新闻资源更加丰富。数字技术、网络信息技术以及通讯技术地发展是媒介融合产生的前提,这三者的不断发展与融合缩小了媒介之间的壁垒,使媒介逐渐形成一体化市场。也正是由于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得各媒介之间的信息资源传播速度加快,新闻资源更加丰富。第二,新闻资源的导向变化。媒介融合使媒介相互之间的信息更加便捷,新闻资源更加丰富,与此同时,新闻资源的导向将从信息本身转换为用户的需求。掌握用户的阅读需求,争取最大程度吸引用户的关注和时间将会是各媒介在新市场中取得有利竞争地位的前提。第三,新闻资源的获取方式发生改变。传统的电视新闻采编业务需要到新闻现场获取所需信息,继而做好后期编辑工作。[2]媒介融合改变了新闻的采编方式,采编人员只需要利用各种先进的科技在网络中迅速获取多方资源,对资源进行提取、整合,最后进行编辑即可。新的采编工作方式可以有效减少采编时间,所获取的资源较以往更加丰富、全面,后期工作也可以随时根据需要对前期的工作进行指导,提升新闻质量。

三、媒介融合下电视新闻采编业务需做出的调整

(1)加强信息获取和整合的能力。媒介融合使市场新闻资源更加丰富化,各媒介都能够在信息网络中获取大量丰富的信息资源,此时,加强的信息获取能力和整合能力将成为保证新闻质量的前提。[3]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媒介融合环境下的电视新闻采编工作人员必须要加强对信息获取和整合的能力。这主要是因为:第一,媒介融合环境下,观念输出将成为电视新闻业的主要竞争力。过去大众媒体发展的年代,由于人们对信息的获取渠道不足,读者和受众对观点正确性的区别有一定的难度,大众媒体需要对新闻信息进行严格仔细的区分。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用户可获取信息的渠道广,所掌握的信息量也十分大,已经具备对信息进行区分的能力,媒体的信息可以不必经过严格的区分。[4]因此,观点输出就成为当代媒体提高自身影响力的关键。第二,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各媒介在对信息进行报道时更加具有优势。例如,将报道的规模扩大化、信息整合中运用创新思维等都能够帮助媒体在媒介市场中获取有利地位。换句话说,未来电视新闻采编业务主要的发展方向为对信息的整合与原创,不仅要加大新闻的规模还要对信息进行各方面的创新,适应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促进本行业的发展。

(2)采编关系优化。传统的采编业务包括对新闻信息如文字资料、视频、音频资料、图像等的收集,以及后期对新闻进行的深度加工相关类工作。电视新闻主要视频、音频、图像等资料为主,可以使受众获取信息更加直观,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优势。然而,媒介融合改变了众多媒介传播新闻信息的方式,相应地,对电视新闻采编业务人员的素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媒介融合环境下,电视新闻行业在前方负责报道的记者必须要具备较高的素质,包括独立完成信息采集的能力,而负责后期编辑的工作者也必须以全媒体的角度进行编辑和整理,甚至部分驻外的记者需要同时做到前期和后期的所有工作,这对采编工人人员而言是个很大的难度,无形中会给记者增加了很大的压力。为了缓解这种问题,必须将信息采集与报道相分离,促进采编关系优化组合。

四、结语

媒介融合概念范文第4篇

一、媒介融合与广播领域的变革

“媒介融合”这一概念据称最早是由麻省理工学院的政治学教授Ithiel de Sola Pool在其1983年出版的著作《自由之技术》中提出。他将“融合”视作媒体工业的变革力量,认为模式的融合模糊了媒介之间的界限,包括点对点传播与大众传播的界限。国内许多学者也就媒介融合的多层面、多阶段进行论证。学者们认为,媒介融合的多层面体现在以多媒体化为主要诉求的业务形态融合,并将媒介融合阶段进行划分,指出媒介融合的大融合层次就是不同媒介形态集中到一个多媒体数字平台上。

无论专家学者对媒介融合概念理论怎么论证,身处其中的我们确实感受到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冲击了传统的媒介市场。经由新媒介的介入,使传统的电视、报纸、广播、杂志从内容生产和媒介运营层面都发生了巨大变革。相对于其他三大传统媒体纷纷推出数字报、IPTV、数字电视、电子杂志等新型媒介形态,但就整体而言,广播媒介仍旧处于弱势地位。

广播媒介与新媒介的竞合过程,主要有4种尝试:

1.网络广播。即传统广播与互联网的结合;

2.“播客”广播。即以播客为平台进行信息传播的广播媒介;

3.数字音频广播。基于数字技术,是继AM/FM调频广播后的第三代广播,不仅能为用户提供图文影音的多元化信息形式,海量的信息内容, CD级的广播音质,而且还通过更为智能化的终端产品有效加强用户与广播媒介之间的互动;

4.移动广播。即以收音机以外的载体进行传播的广播形式,如车载广播,手机、MP3、MP4等。

从全球媒介市场来看,近年来,广播媒介涉及的媒介市场资本运作日趋加剧,并购案例日渐增多。而在国内,大规模的商业并购并未出现,但政策与传媒的不断碰撞也爆发出新的传媒效益。

自2001年在“十五”计划纲要中首次提出“三网融合”这一概念以来,10年时间里,国家先后5次下发相关文件,三网融合日趋明朗,为中国的传媒市场带来新的机遇。2010年1月13日,国务院总理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会议认为,目前我国已基本具备进一步开展三网融合的技术条件、网络基础和市场空间,加快推进三网融合已进入关键时期。三网融合发展,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将为用户提供话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对于促进信息和文化产业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

二、媒介融合给广播领域带来的机遇

尽管媒介融合给广播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就整体而言,媒介融合也拓展并深化了广播业的发展。

(一)媒介融合中广播媒体的新特点

第一,从媒介传播形式来看。传统的单一音频广播形式正逐步向多元化的传播形式过渡,集图文影音的数字音频广播市场前景广阔,不仅能提供海量的信息,还能实现信息的实时播报。

第二,从媒介技术来看。传统的模拟广播正逐步向数字广播过渡。

第三,从终端设备表现形式来看。呈现出多元化、智能化和便携化的特征。

第四,从传播方式来看。互动性都大大增强。

第五,从媒介产品及服务来看。媒介融合带来了产品的极大繁荣,新的增值服务类型日新月异。

(二)媒介融合给广播媒体带来的机遇

借由媒介领域的融合,广播媒体在内涵和外延上都得以拓展和深化。媒介融合为广播媒体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机遇。

1.构建了新的传媒平台。如网络广播、播客广播、数字广播等,稳固受众市场,并获得新的经济利益增长点。

2.最大化利用了广播的媒介优势。视听一体的新广播形态的出现,综合广播媒介的低成本便携优势,将有效促进广播业的发展。

3.提升了广播的市场价值。广播媒介小型、低廉、快速、极易推广,在全国范围内本就具有极大的市场潜力。

4.优化了广播的管理体系。健全管理机构,在遵守国家政策的前提下,适应传媒业的市场化,为提高在国际传媒市场上的竞争力提供了机遇。

三、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媒介融合”策略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媒介融合探索是与其产业化改革相伴前行的。在过去几年里,北京电台面对瞬息万变的媒介技术环境,积极应对挑战,在“媒介融合”方面做了多方面的有益探索,包括在媒介内容产品生产、跨媒体经营、内容合作、数字化发展等,为媒介环境下广播媒体的策略开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一) 利用前沿技术,抢占数字市场先机

技术是媒介变革的推动力,也是媒介变革的重要标志。在新媒介环境下,数字技术是各媒介升级更新,实现媒介融合的主要技术力量。抢占数字技术,应用到传媒的发展变革中,也成了各媒体的当务之急。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在这一层面上,始终走在行业前列。

1.构建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官方网站

近年来不断加大对北京广播网的投入,突出了“汇九台之精华,扬e网之优势”的办网理念,使其成为继9个专业广播之后新崛起的又一个新闻宣传阵地。

北京广播网还和北京团市委合作,开设了国内第一家面向大学生群体的网络电台――青檬网络电台。听众不仅能在线收听广播,还可以通过网站社区与主持人互动,真正实现了网络交流和电台节目的融合。

2.构建数字音频广播市场

在国内市场上,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率先将数字技术与广播媒介的变革融合起来,充分利用前沿技术,借鉴国外经验,为数字广播在国内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在终端产品研发上,2008年7月31日,继DAB手机上市后,由北京广播公司下属的北京交广汽车俱乐部有限责任公司历经一年半研发推出的,具有国内首创的自主知识产权的服务于科技奥运的新产品――1039新媒体机正式投放市场。上市不到两个月,销量即达5000多台。产品共有3种型号,既可便携、也可车载。产品除了实时路况信息、GPS导航、DMB数字电视收看、DAB数字音频广播收听之外,其最显著的特色就是公共服务信息平台的实时资讯更新功能,可以及时提供最新最快的新闻、政务、财经、娱乐、体育、天气、旅游、购物、出行等实用信息,尽力满足消费者的多种需求。

在内容生产上,北京电台已经实现了DAB数字多媒体广播正式播出,现有16套广播节目、6套电视节目。

3.增强互动性和专业性,加强内容建设

随着新媒介环境下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增加,北京人民广播电台针对受众的细分趋势,加强节目的互动性和专业性,一方面通过网络、短信等平台增加用户与主持人,以及用户之间的互动频率,另一方面,通过细分化节目,增强节目内容的专业性和原创性。

4.发挥主持人和精品栏目优势,培育新兴市场

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采编播队伍中,就有一批优秀主持人,具有极高的人气和品牌形象。在进行媒介融合拓展的过程中,电台也充分考虑到这一优势,将新旧资源进行融合,相互促进,以稳固原有市场,培育新市场。在推广DAB数字音频广播路况导航系统时,就以交通台“一路畅通”几位主持人的声音作为导航提示音,用户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主持人,进行导航提示。

(二) 革新盈利模式,实现多元化盈利

传统的广播媒体主要依靠广告盈利,媒介融合环境下,围绕广告收入的多元化盈利创收模式正在形成。多元化的盈利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增值服务和产品;二是无线增值服务及产品;三是网络互动服务及产品;四是终端产品及周边市场;五是数字产品版权盈利;六是经由内容和服务提供增值服务和产品从而实现盈利;七是其他由广播品牌衍生出的盈利形式。

近年来,北京人民广播电台通过产业化改革,不断探索广播业,尤其是数字广播领域的多元化盈利模式并取得一定进展:一是建立网上数字化平台,如北京交通广播所提供的在电脑上“看广播”的服务。二是形成了具有一定市场基础和品牌效应的终端产品,及相应的产品服务市场。如DAB数字广播接收机,已经自2008年开始销售。三是增值服务及产品,如打折服务、生活信息服务、路况导航服务等。四是网络互动服务及产品,如新闻线索提供、产品及音视频信息下载等。其他还包括通过1039品牌效应而形成的卡务、自驾游活动等,以及电台投资的北京广播公司所带来的其他经济增长点。这些都是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探索多元化盈利的有效举措。

(三)优化管理运营体系,提升核心竞争力

媒介融合是媒介市场化运作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必然涉及对媒介传统管理体系的冲击,媒介融合本身就是一个对管理体系进行优化和调整,降低生产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核心竞争力的过程。

就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而言,产业化改革和产业化运营一直是与媒介融合同步进行的,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投资兴办北京广播公司,探索跨地域跨行业运营

近年来,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投资兴办了国有独资的北京广播公司,公司遵循电台的产业化发展规划,在新媒体及数字广播领域、平面媒体领域、数字电视和网络电视领域、酒店管理领域以及其他文化领域等都进行了有益尝试。成为电台与新媒体对接,实现媒介融合的成功案例;是电台多元化盈利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电台管理运营创新的重要体现。

2.根据市场和行业变化不断调整广告运营策略

多年来,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广告经营业绩在全国电台中一直遥遥领先。这主要得力于电台在广告运营策略和经营管理模式上的推陈出新。在运营模式上,从2003年以前的“统一管理、分散经营”到2003年的“统一管理、分散经营、集中操作、分别核算”,并成立广告管理部和广告经营部,将广告经营和管理分开;在制度上,从独家、多家联合、多家联合承包、全台分行业到总台分项目。电台始终根据广告市场需求的变化进行调整。优化管理运营体系,实现利益最大化。

3.加强内部管理,尤其是播音主持人业务素质和职业素养的提高

媒介融合环境下,用户的碎片化、个性化趋势需求增强,对内容产品的专业性和互动性要求增加,窄播和小众化传播成为趋势。

对电台的播音员主持人来说,媒介融合给他们带来的最直接影响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播音主持平台的延伸,从单一媒介到多种媒介;二是与听众互动关系的增强增多;三是播音主持过程中新技术手段的辅助利用。如直播中的短信互动平台,为主持人与听众的实时沟通提供崭新便捷的渠道。

媒介环境的这些巨大变化首先对在岗的播音员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新闻敏感性、个性魅力、专业技能,同时还必须及时了解新的传播技术,学会使用各种新技术工具,掌握媒介融合下新媒介的传播特点,熟悉多种媒介传播形式,更加关注受众的需求,增强与受众的互动性。其次,这一变化还要求电台在进行人力资源选拔和培训的过程中,形成科学成熟,适应市场变化,符合行业需求的评估体系和培训体系,提高采编播队伍的业务素质和职业素养。

媒介融合概念范文第5篇

[关键词]微电影;媒介融合;新媒体技术;互联网

随着移动新媒体平台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视频传播技术及业务的不断壮大,微博、微信、微小说、微经济等微媒介、微文化可谓大行其道,我们的社会俨然跨入了“微时代”。就微电影而言,从其首次出现到广为传播不过短短的几年时间,但却成为当下赤手可热的新名词和关注的焦点。

一、微电影概念界定及其成长背景

(一)微电影概念的界定

微电影,又称微影,即微型电影。它是指专门运用各种新媒体平台进行播放、适合在移动或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并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超短)时(30~300)秒放映”“微(超短)周期制作(一般1~7天或数周)” 和 “微 (超小) 规模投资(几千~ 数千/万元每部)”的视频 (“类” 电影)短片, 内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主题,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1]

上述是摘自百度百科中有关微电影概念的描述,也是目前被广泛引用最多的,但定义的出处及源头已无从考证。由于微电影是近几年才被广大受众以及业内人士所关注和热议的焦点,因此在概念的界定上目前还没有一个公开且较为统一和完整成型的定义。如陆川所言,“微电影就是由早期的影视短片演变而来,只不过微博诞生后,短片也赶时髦换上了‘微电影’的新名称”[2]。时至今日,微电影相关概念还有些含糊不清,在学界和业界仍存在较大争议,只能说微电影还处在概念含义(定义)的体系形成和进一步明确化的进程中。

(二)微电影的成长背景

与缺乏明确的概念类似的,微电影的雏形或者说微电影起源于何时,就目前来讲也难以界定。孟志军在《微电影的传播学解析》一文中谈道:“微电影的原型最早可以追溯到1995年,美国广告人斯科特・扎卡林说服Fattal Collins 公司按照当时热播的电视剧《飞跃情海》的故事,制作连续剧 《地点》 投放于各大网站播放,创造了日点击量1万人次的纪录,这应该是历史上最早‘微电影’雏形。 ”[3]

对于国内来讲,2005年由著名网络制作人胡戈通过截取电影《无极》中的片段,进行恶搞的网络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 短短20分钟的片长以及两天内40万下载量,该片可谓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被网民普遍认为是中国微电影的源头或雏形。

而真正将微电影推到风头浪尖上或是被关注的高峰点,应该是2010 年由凯迪拉克投资定制,由香港影视明星吴彦祖主演的《一触即发》在全国上线、火爆放映。看到微电影所带来的巨大商业利益,众多广告商家、影视制作机构、各大主流视频网站在2011年纷纷强势介入、集体爆发,并将2011年称为中国的“微电影元年”。

二、微电影与传统媒介的融合之路

随着微电影产业化的不断推进和壮大,传统媒介在看到自身危机感的同时也悄悄向新媒体特别是微电影产业链靠拢,并适时抛出愿意与其友好合作、相互融合的橄榄枝。一些原本高高在上的各大院线、原本有着根深蒂固、家喻户晓的电视媒体、原本不愁“钱路”的广告媒介都不甘寂寞,在挖掘自身优势的同时寻求着突破及融合之路。微电影要凝聚受众注意力,就不能仅仅依赖某一种单一传播模式、单一传播平台,而要采取全方位、立体化、多平台,以求得“传播合力”,达至最佳传播效果,下面从三个方面来探讨关于微电影与传统媒体的融合。

(一)微电影与电视媒介“顺应潮流”式融合

为了扩展微电影的播出平台,打破互联网单一渠道,微电影与传统电视媒体的融合或者说相互合作,从早期的悄悄尝试到现在的渐渐成型,这方面有很多的成功案例。如安徽网络电视台在2010年开播时就和优酷、酷6网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将在内容建设、品牌推广、版权运营、广告营销方面展开全面合作等。

为了能更好地与电视媒体进行融合,很多微电影创作团队采用高清技术进行拍摄和后期处理。几乎所有的主流视频网站也都为微电影的播出提供了高清模式,应该说是顺应了这一趋势。包括央视在内的各地方台也在着手开展这方面的工作。相继就有多家电视媒体尝试着进行关于微电影方面的播出及栏目制作。如中央电视台制作了2012年网络春晚微电影宣传片;山西电视台2012年9月12日晚播放了首部微电影;泉州电视台第四频道,播出了泉州微电影《等待》等。

微电影与传统电视媒体正在寻求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之路。随着微电影的不断发展,这种融合对广大受众来讲是喜得乐见的,可以在家里与亲朋好友共享微电影这一新生事物,或许会有他们的草根作品,在被互联网网民们认可的同时,在电视中播放,那将会是一个令人开心而愉悦的事情。

(二)微电影与院线平台“扩展共赢”式融合

对于院线来讲,主要是播放传统商业影片的平台,但是他们似乎嗅到了微电影带来的无限商机,也纷纷尝试在影院中播放微电影。2012年7月由原国家广电总局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管理的通知》,鼓励制作优秀的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分析认为,这将给国内微电影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壮大微电影制作团队。

2012年7月,作为国内最大的微电影出品方,芭乐传媒影院推出芭乐院线,尝试视频行业新的盈利模式,为微电影制作团队提供在线播放平台。此外,由《江南晚报》、江南晚报网、无锡电视台和无锡和平电影院共同打造的中国首部院线网络,同步播放微电影;还有福州微电影联盟首次在院线公映微电影,等等。微电影与院线平台正在展开一种“扩展共赢”式的项目融合,对于院线来讲是扩展其挖掘资金的利好项目,而对于微电影来讲,则是走出单一网络平台,创建立体传播渠道的共赢之举。

(三)微电影与广告媒介“舍我其谁”之完美融合

其实在众多的媒介融合当中,微电影与广告媒介的融合是最为完美的,微电影的主要播出平台是互联网以及移动终端,而这些平台都是免费提供播出影片的,但是微电影的创作及制作是需要成本的,特别是产业化后的微电影,尤其是那些由明星出演、名导拍摄的具有专业化水准的微电影,更是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那些资金如何收回,或者能否有所盈余,势必要找到一个资金回笼渠道和后续运营发展,而广告商或商业品牌机构的介入,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这其中的案例可以说不胜枚举:早在2001年,宝马北美公司集结八位世界一流的导演,推出八部有鲜明个人风格和创新性的电影短片;2011年,凯迪拉克出品的《一触即发》《66号公路》等;雪佛兰赞助的《老男孩》;苹果的Find Me等,众多知名品牌纷纷进军微电影市场,他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微电影广告所带来的无比巨大的商机和威力,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微电影广告摒弃了传统电视广告的生硬灌输和功能罗列,取而代之的是软性植入和吸引眼球的故事情节,使受众容易接受并期待观看,并且会在观看中得到精神的享受和娱乐的消遣。

2.品牌效应的精准定位,年轻人和中年人更加钟情于个性的品牌需求,而这部分群体正是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忠实使用者和推广者,他们每天会花费大部分时间在网上冲浪和浏览,经意或不经意间关注着钟爱的品牌及其产品。

3.微电影广告植入的是品牌理念和品牌意识而非单一的某款商品的样式或外在特征,而这种理念和意识一旦在受众中得到认可和接受,其效益会是根深蒂固和无法忘怀的。

广告媒介的参与,为微电影提供运作资金的同时,更为微电影的后续发展输送着源源不断的“血液源脉”和无形推手,因此微电影与广告媒介的融合可谓“舍我其谁”之完美融合。

三、微电影未来发展展望

(一)微电影的背后是文化的记录

拍摄微电影的起步是文化基础,要有一种对文化的强烈感受。微电影可以迅速与国际接轨。和所有的文化艺术不同的是,微电影需要的是心灵的真正感受。第四代导演黄健中,在出席首届微电影大赛时说过“微电影所有的艺术,文学是基础,文学是人学,对人的认识越深刻,你拍的东西就越好。文学的基础加上对社会真实的感受,通过微电影可以实现文化强国”。

非专业非职业的人拍摄微电影的好处在于无条条框框的限制,少了很多保守的东西。但是微电影要想从稚嫩走向茁壮,必须要脚踏实地的感受体悟生活。用微电影来记录正在起步的瞬间,记录历史。

(二)原创力是微电影的未来和生命力

国内为数不多的华语女导演,曾经拍摄过《观音山》的年轻导演李玉,她在谈到微电影创作的时候说过一句话:“原创力是微电影的未来和生命力!”现在网络上的微电影的数量可谓浩如烟海,其作品如果要想突出重围得到关注和认可,原创力是不可或缺的,也是微电影的生存之道。

(三)融合是微电影的特征,创意是灵魂

创办江苏电视台著名综艺节目《非常周末》,任策划、编剧的杨骏,在一次采访中谈到,他说“我的身份似乎很符合微电影的特征,既是传媒人,又是电影人。我始终认为,微电影是个动态发展的符号, 它与“ 媒体创意” 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如果说融合是微电影的特征,那么创意是它的灵魂”。

微电影要得到更广阔的发展,就需要摆脱单一的传播模式,采取全方位、立体化、多平台的融合传播,以求获得“传播合力”,实现最佳传播效果。

(四)微电影须向产业化发展迈进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传媒学院院长杨溟,谈到微电影的发展时说道:“产业化运作,是推动微电影良性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推良品、塑精品的无形推力”。随着微电影的不断发展,众多传媒机构、广告运营商、品牌推广公司纷纷进驻微电影行业,对于原本只是一个“小众市场”的微电影行业,要想摆脱各种无序的恶意的竞争,求得壮大和发展,就需要向产业化步伐迈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微电影是视频播放技术及移动通信终端不断发展的新生事物,同时也是信息互联化、时间“碎片化”下受众的必然需求。虽然其出现的时间不长,概念也比较模糊,正处于自身发展和不断完善之中,但这并没有影响受众对其的喜爱和创作热情。微电影是否能够得到更广阔的发展,一个较为关键的问题就是要力争摆脱单一的互联网平台传播模式,与传统媒体进行全方位、立体化、多平台的融合传播和产业化运作,借助这种 “传播合力”,在实现最佳的传播效果的同时,达到共赢、共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微电影[OL].http:///view/4342291.htm.

[2] 熊莉.“5W”论微电影(上)[J].成功营销,2012(07).

媒介融合概念范文第6篇

论文关键词: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内容与策略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和网络技术在教育和教学中广泛运用,改变了百年依旧的教学环境,创新了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和生活,已逐渐成为信息化时代人们新的学习方式和生活习惯。但与此同时,主宰着家庭教育的家长,主导着学校教育的校长和一线教师们,“谈网色变”的现象却十分普遍,一方面,学生们极其喜欢在网络环境中进行学习与探究;而另一方面,家长和学校又总是严格限制或者禁止学生上网,这种矛盾人人皆知。究其原因,因为家长和学校都担心学生在网络虚拟世界里做着与学习无关的事,担心学生会网络成瘾,担心学生会轻信广告信息被骗等等。这种担心不无道理,一方面媒体对于青少年网络成瘾等现象进行过强化报道,为家长和学校担心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更为关键的是,我国中小学生的媒介素养令人担忧,他们缺少对媒介的分析与批判能力。因而,大力倡导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增强中小学生的媒介素质,已成为中小学素质教育一项新的课题。

一、媒体、媒介、传媒与媒介素养概念

由于媒体、媒介、传媒这三个名词是来自于英文“Medium”(Media的复数)一词。英文中“Medium”的意思是指“一种中介物、工具或机构:它是一种用来承载或传递效果或信息的物质或渠道”。但译成中文后,对应出现多个名词,在应用中就出现了疑惑的现象。“媒介”是“使双方(人或物)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它是以语言、音效、图像等符号来承载信息的物质实体。“传媒”是指“传播媒介,特指报纸、广播、电视等各种新闻工具”。由于“媒体”、“传媒”两个概念的侧重点为“组织机构”,而“媒介”的侧重点在于“产品”或“渠道”,对机构无法进行教育,而对已成为现实环境中的有机组成部分的媒介,探讨其与人的关系却十分必要。因此,从教育角度出发,更侧重于使用“媒介”这个概念。关于“媒介素养”的概念,国内外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诠释。其中中国传媒大学媒介研究学者张开于2003年就给出了定义:“媒介素养(Media Literacy)是传统素养(听、说、读、写)能力的延伸,它包括人们对各种形式的媒介信息的解读能力,除了现在的听、说、读、写能力外,还有批判性地观看、收听、并解读影视、广播、网络、报纸、杂志、广告等媒介所传输的各种信息的能力,当然还包括使用宽泛的信息技术来制作各种媒体信息的能力”。2008年又对该定义进行了更新。另外,媒介教育研究者白传之、闫欢认为“媒介素养是指人们批判性地解读和欣赏多种媒介讯息与作品以及利用媒介获得自身和谐发展的能力”。相对来说,张开的定义较为清晰,易懂,把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表述其中。而后一种定义相对简洁,其中白传之和闫欢的定义中不仅强调了“批判性解读能力”,还强调了“利用媒介发展自己”的观点。综合以上定义,我们可以析出,“媒介素养”最为关键的素养就是“批判性地解读信息”、“创造和制作媒介信息”、“利用媒介发展自己”等。显然,这种素养是信息社会中人人必备的一种素养,它有别于传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需要急待提升的一种新型基本素养。

二、媒介素养内涵的发展

媒介素养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初期的欧洲,在过去几十年间,媒介素养经历了四次大的范式转移。最初是基于保护主义立场。当时,报纸、广播、电影等大众传媒刚刚开始普及,基于大众媒介对人们的负面影响这一背景,为了对青少年“保护”而采取的一种“免疫”措施,媒介素养教育的职责是给公众打预防针,防止侵害;20世纪60年代,媒介素养强调提升对媒介内容的选择和辨别力。这一时期,电影电视进一步普及,多元文化观念渐渐被人们接受。因而媒介素养教育由简单拒斥向辨别鉴赏转型,人们需要提升的不再是免疫力而是分辨力,以辨别不同媒介内容、品质、品位的高下,并根据自身的需要进行选择;20世纪80年代,媒介素养的重点是对媒介文本的批判性解读,强调大众媒介制造假性意识的巨大潜力,使受众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一种由外部文化强加的价值观念,而媒介正好代表了这种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文化,所以媒介素养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批判解读能力;20世纪90年代,对媒介文本批判性解读转为“赋权”教育。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在于通过分析、推理、传播和自我表达技能的发展来提升自主权。在国际上有关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的同时,中国大陆有关媒介素养的研究近年来重要性也不断凸显。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学者卜卫1997年第一次将媒介素养的概念引入中国大陆,到今天媒介素养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媒介素养理论与实践方面也进行了积极的探讨。但到目前为止,大陆无论是面向公众,还是面向中小学和幼儿园都还很少开展正规的、系统化的媒介素养教育,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远,就是和台湾地区相比差距也非常大。因此,将媒介素养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新领域,全面培养中小学生媒介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媒介素养教育目标与内容

自20世纪60年代起,随着媒介素养研究的深入,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媒介素养教育运动,许多国家将媒介素养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科目纳入学校课程内。尤其是世纪之交,媒介素养研究与教育更是进入了一个新的,1990年和1992年加拿大的媒介素养协会主办了两次国际会议,1996年后美国各州中小学课程标准,开始大量融入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尽管如此,有关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与内容国内外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世界上,许多国家已根据自身的国情,确立了不同价值取向和教育内容的媒介素养教育,如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侧重于“批判性教育”,而日本媒介素养最突出的一个特征就是侧重于对媒介信息的接受和利用的“传播能力”。 加拿大媒介素养教育就侧重于平衡媒介内容、媒介生产和受众三者之间的关系,其核心是引导青少年对媒体文本进行正确的解读。在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目标主要有两种观念:一是“赋权”式的启蒙导向与“适应”式的宏大价值导向。前一类观念主张以“赋权”作为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赋予权力是一个过程,受众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批判地运用存在于他们直接经验之外的知识与方法,目的是加深他们对自身和世界的理解。以“赋权”作为媒介素养教育目标,具有借助媒介启发人们摆脱蒙昧的意义,能够启蒙受教育者个人的权利意识,引导人们以批判的思维解构媒介,从而理解自身的社会处境,学会利用媒介维护自身利益,积极主动地争取个人的自由幸福以及社会的民主公正;后一类观念主张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要“适应”国情并体现宏大价值。主张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首先是要教育我们的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守望者和捍卫者。这类主张致力于通过媒介素养教育引导受教育者维护民族的传统的“文化意义”,偏重于社会层面的诉求。我们认为在媒介素养教育中这两者都需要考虑,既要培养受众个体的自由和利益诉求的主动性,同时也必须考虑国家社会层面的需要,做到“赋权”与“适应”兼容。我们认为,媒介素养教育应重点关注“批判性地解读信息”、“创造和制作媒介信息”、“利用媒介发展自己”三个方面重要素养的培养。要养成这三个方面的媒介素养,可借助美国媒介素养教育专家、媒介素养中心创立者伊丽莎白。托曼提出的“五个核心概念”和“五个关键问题”来阐释和剖析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五个核心概念是:所有的媒介信息都是建构的;媒介信息是用媒介语言按其自身规则来被建构的;不同的人对同一信息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媒介包含价值和观点大多数媒介信息是为了获取利润或权力被建构的。五个关键问题是:谁创造了这个信息?应用了什么创新技术来吸引我们的注意?不同的人对这个信息理解与我可能会有怎样的差别?在这个信息上,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价值和观点被表达或略去?为什么这个信息被发送?对“五大核心概念”和“五大关键问题”的深刻理解过程,就是受众的“批判性地解读信息”、“创造和制作媒介信息”、“利用媒介发展自己”三个方面媒介素养的培养过程,这也正是我们进行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内容。

四、媒介素养教育策略

参照其它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经验,在我国中小学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普及和弥补过程中,建议采取如下策略。

1.政府部门通过立法来推进“媒介素养教育”,高校提供“媒介素养教育”的专业支持。在我国,政府是教育的主导部门,因而从政策和体制层面保证媒介素养教育体系的开展是关键因素。政府可以通过成立专门机构来负责推动媒介素养教育活动,建立相关的评估和监督机制保证媒介素养教育的有效推行。同时,高校应为政府决策机关提供专业上的支持,提供媒介素养教育的师资培训和培养资源,只有这样才保证媒介素养教育真正落实到中小学的素质教育中去。实际上,这种做法在国外已有很多先例:如20世纪80、90年代,由于加拿大媒介素养协会的努力,安大略省最先将媒介素养教育引入课堂教育,成为北美第一个正式从法律上规定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为必修课的地区。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第一个通过法令使媒介素养教育成为K-12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国家。

媒介融合概念范文第7篇

关键词:媒介融合;融合动力;融合效应

一、媒介融合的概念及其现状分析

随着“博客”、“微博”等新兴媒体的迅速涌现和日益成熟,媒介间的融合在新兴媒介环境中的作用也变得日益重要。目前学术界关于媒介融合现象最为普遍的看法是:媒介融合即是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总体联盟。

媒介间融合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①不同媒介形态的媒介通力合作完成整合和并购以形成大型的传媒集团,提高实力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②新旧媒介技术手段进行融合形成新的传媒形态,以推动社会的发展。

全球性的媒体世界中,以《纽约时报》、《今日美国》、BBC等为代表的大型传媒集团已经开始了打破隔阂、实现媒介融合的实践。九十年代中后期,以凤凰卫视为代表的国内大型传媒集团就已经开始竭力拓展传媒报道新领域,竭力加强传统电视媒体、纸质媒体与新兴互联网媒体的互动,以推进媒介间的融合。中央电视合全国各省级电视台相继推出了各自媒介的网络电子版,操作模式也日渐成熟。中国的传统媒体已经逐步开始了与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合作,共享资源,各自发挥所长的新时代。

二、媒介融合的现实条件分析

媒介间的相互融合综合了多方面的客观现实因素。

首先,媒介自身局限性的要求。纸质媒体对受众的文化程度要求较高,电视媒体声容并茂,直观强势。广播媒体专业、小众。网络媒体虽然发展势头迅猛,但短时间内难以撼动传统媒体的强势地位。因此,各媒体间优势互补、彼此融合、互利共赢显然是大势所趋。

其次,政府良好政策氛围的促进作用。政府多项媒介改革措施的有利实施,深刻拓展了媒介的纵深发展空间。

再次,信息传播渐趋小众化,要求各媒体形态必须就其信息来源、传播方式等做出调整以适应其新形势和新变化。

最后,传媒科学技术手段的迅猛发展,催生了新的传媒形态,正面引导着媒介融合的发展方向及其融合进程。

三、媒介融合的动力分析

首先,适应不断变化的受众的需要。媒介间的融合满足了不同受众对于各类信息的消费偏爱及其自由选择,使得受众综合性的消费各种不同的媒介内容成为可能。现代传播技术手段下的受众更加倾向于使用单一的网络方式来获取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所覆盖的一切信息,这就客观上推动了媒介间的融合。

另外,传统受众地位的改变加速了媒介融合。受众的需求日趋小众化和个性化,客观上要求媒介间的互通有无、优势互补。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数字新媒体的发展渐趋规模化,媒介形态日益成熟。尤其是,网络媒介及时、迅速及其海量的信息传播,为媒介间的融合提供了新的平台。

再次,政策法规的支持。媒介融合需要统合产业内外来平衡其所涉及的多方面利益因素,因此,来自国际、国家甚至地区的法规政策以及市场竞争规则的支持是至关重要的。这些政策上的支持,既包含了经济上管制的解除,又包含了对新媒体和传统媒体融合的促进。近年来,中西方国家纷纷调整传媒政策,改换思路,刺激三网融合,鼓励新的传媒发展模式的确立和发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第三,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需要。企业意在于发展中领先市场竞争,这就要求企业可以十分敏锐的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并及时做出改进来满足这种需求。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使用使得不同媒介间的交叉业务日益增多,受众对于信息的迫切需要刺激了媒介企业的融合,形成了大型跨媒体集团。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媒产业分立的格局并成为了企业应对竞争的首要选择。媒介融合降低了传媒运营的风险,满足了其最大化追求商业利益的需求,掀起了我国媒介发展的新浪潮。

四、媒介融合的效应分析

首先,刺激了媒介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升级带来的高科技含量客观上赢得了受众,合理化媒介运营推动了媒介规制的改革,最大程度的刺激了信息产业的发展。

其次,拓宽了传媒的盈利渠道。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多渠道盈利模式变单一广告盈利为多支点盈利格局,逐渐改变着传统依赖“卖广告”来支撑运营的格局,增强了集团的抗风险能力。

第四,形成新的传媒经营理念。媒介融合所提倡的互动式服务,更新了受众传统的服务理念,减少了受众媒介接触的盲目性,增强了互动性和主体性。

在媒介产业格局快速发展和改革的时代背景下,这种融合必将带给媒介市场以新的变化和挑战。我们应扬长避短,在最大限度发挥媒介融合积极效应的基础上促进传媒产业的改革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漱蔚.媒介融合―传媒业发展的必然趋势[J].当代传播.2009年,第2期

媒介融合概念范文第8篇

“媒介融合”的两个层次

媒介融合的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指的是形式与规模层面的融合,第二个层次指的是功能与结构层面的融合,第二个层次的融合是更深层次的融合。而这两个层次的融合,第一个层次与国内的媒介产业化息息相关,第二个层次和数字化是密不可分的。

国内的媒介产业化,自1978年恢复媒体广告经营以来,已经进行了三十余年。①虽然媒介产业化是以“媒介事业转企业自主经营”的名义诞生,然而客观上对媒介融合,尤其是广电媒体的融合起到的作用却是巨大的,这其中最重要的是从1999年开始的“集团化”。② 1999年,“82号文件”出台,③对原有的广播电视单位进行了行政重组,使得原来各自独立的电视台、广播电台、有线电视台被整合到了一起,形成了一个规模更大、资源更丰富的传媒集团。集团化在客观上促成了一种电视、广播、报纸等不同媒介在形式上和规模上的一次“融合”,并且这一“融合”普遍在全国范围中迅速完成,反应出不同媒介经营者对于优化配置资源、强化竞争优势的心态。④然而,在行政命令驱使下的这种“集团化”,终究是一种形式与规模上的媒介融合,集团大而不强,并没有很好发挥出其应有的优势。第一个层次的媒介融合,以媒介所承载的信息形态为区分,“合”有余而“融”不足。

媒介融合的第二层次,与数字技术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在数字技术被广泛应用之前,媒介消费者通过各种不同的媒介来满足各自不同的媒介消费需求,通过电视台、电视机来满足看电视的需求,通过广播电台和收音机来满足听广播的需求。然而,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原来任何一种媒介所承载的信息都能够被转换成标准和统一的“0”和“1”。媒介消费者不再只是用收音机才能听广播、不再只是用电视机才能看电视,甚至以文字为表现形式的新闻、文学作品都不只是用报纸和杂志作载体。这不禁让人反思:“媒介消费者”,其实消费的不是“媒介”,而是“媒介”所承载的“内容”。正是由于数字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使得“需求”摆脱了“途径”的束缚,清晰地让媒介经营者认识到传统意义上的“媒介”其实包含了两大内核:一是“内容”,二是“渠道”。

数字技术从根本上改造了传统“媒介”的格局,使传统的“媒介产业”演进到“内容产业”与“大众传媒产业”两个庞大的产业――大众传媒产业具备大规模向社会传递信息的技术手段和产业组织,而其产品形式就是内容产品。⑤从这个意义上讲,数字化在“媒介”内部进行了结构和功能上的区分,将媒介逐步分裂成“传输渠道”和“内容生产”两类(下文简称“渠道”和“内容”)。而这两类媒介的界限并不完全清晰,同时它们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点,与同类或不同类的媒介进行合作与互补,于是形成了第二个层次的媒介融合――功能与结构层面的媒介融合。

“媒介融合”的三个阶段

在媒介产业化与数字化的背景下,媒介融合的两个层次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笔者认为,虽然从时间维度具体提出媒介融合进程的里程碑有一定难度,但是,媒介融合发展至今,从“内容”与“渠道”的角度入手,总体上可以分成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分别具有其鲜明的特征。

首先,内容的渠道拓展与延伸。这一阶段主要发生在互联网在国内早期发展的若干年时间里。这一阶段,一方面,国内互联网市场基本形成了以新浪、网易、搜狐等门户网站为代表的互联网市场格局,这些网站从传统媒体中分流了大量的用户和流量,成为了媒介消费者消费“内容”的一条重要“渠道”,给传统媒体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另一方面,以广播、电视、报刊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内容生产是其与生俱来的特征,尽管在互联网的冲击下,通往媒介消费者的渠道――广播频率、电视频道、报纸、杂志逐渐萎缩,但媒介消费者消费的终究是内容而非渠道。因此,在彼时彼刻,传统媒体为了应对互联网的挑战,展开了渠道的拓展与延伸,上文所提到的地方广电集团化,就是“渠道的拓展与延伸”的一种表现。而从报业方面来看,自办网站、“报网互动”成为当时报业发行渠道的拓展和延伸。⑥

媒介融合的第一个阶段,传统媒体以“内容”为核心,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的资源和优势,面对互联网的“渠道”冲击,或主动或被动地寻求渠道的拓展与延伸。这样既符合自身发展的利益和需要,对当时的网站而言,能够低成本地获得大量内容,也是渠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其次,渠道的资源整合与优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国内网站的数量迅速增加,种类也日益丰富,搜索引擎、视频网站、社交网站不断涌现,使得“渠道”在短短几年内爆发式增长。然而,伴随着“渠道”的增长,渠道与渠道之间的竞争变得激烈和白热化。

渠道之间的竞争,也可以从两个层面来观察。其一是资本层面。在全球互联网投资热潮的影响下,国内的互联网市场,同样经历了大量的创业――上市――并购的案例。尤其是在视频网站领域,大量资本的涌入使得互联网视频行业经过几轮洗牌,形成了目前的竞争态势,不少曾经出现在网民面前的甚至红极一时的视频网站,而今早已淡出互联网视频渠道竞争的第一梯队。

在这一阶段,经过几轮资本层面的资源整合和优化,优胜劣汰,渠道竞争格局日益清晰和稳定。随着这一格局的清晰和稳定,在当前的几大类媒体中形成了一类以“内容生产”见长、渠道萎缩、受众流失的媒体,比如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纸等,和以一类“传输渠道”见长、缺乏原创内容、掌握大量用户的媒体,比如门户网站、视频网站等。两者相互依存也相互竞争,融合更加深入。

第三,以内容为核心的渠道竞合。渠道竞争的第二个层面,就是内容层面的竞争,因为媒介消费者本质上消费的是内容,而不是渠道。只有拥有优质内容的渠道,才能拥有更多的用户和流量,才能获得更多的收入。

目前,媒介融合就处于这一阶段――以内容为核心的渠道竞合。在经过资本层面的竞争后,依然生存的渠道,需要靠自身盈利才能继续发展,要盈利主要靠广告收入,广告收入的来源在于用户和流量,用户和流量则取决于渠道所承载的内容,这就是渠道运营的逻辑。因此,渠道需要内容,需要优质的内容,来帮助其在渠道竞争中获得长期而稳定的优势。

而作为内容生产者,尤其是优质内容的生产者,由于其产品的稀缺性,在“内容”与“渠道”的合作中往往占据更加主动的地位。不论是影视剧的网络版权、电视版权,还是新闻的转载成本,都在不断提高,这也迫使“渠道”为了节省长期采购成本而自行投资进行原创内容的研发与生产。从2013年至今,已有大量知名记者编辑、主持人、节目制作团队从以内容见长的传统媒体流动到以渠道见长急需优质内容的新媒体。

“渠道”和“内容”的关系从采购变成渗透,凸显当前内容资源的稀缺性和重要性,也反映了媒介融合进程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值得关注的两个问题

目前,我国的媒介融合正处于围绕内容而展开的渠道竞合阶段。在这一阶段,显而易见,内容在整个媒介融合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这意味着“渠道”强的一类媒体会围绕内容加大各方面投入,也意味着“内容”强的媒体会提高合作门槛,同时倚仗内容优势发展专属渠道。除此以外,围绕内容的核心地位,笔者认为这一阶段还有两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围绕内容版权的问题。内容版权市场在国内的发展较快,并且在不断完善和规范的过程中。由于对内容资源的竞争日趋激烈,所以围绕内容版权的问题也呈现出一些新的问题。最典型的案例就是今年上半年爱奇艺和芒果TV就《爸爸去哪儿》网络视频版权上演的一场版权大战。在这一案例中,有几个值得关注的点。

首先是湖南台台长吕焕斌表态:“今后,湖南卫视拥有完整知识产权的自制节目,将由‘芒果TV’独播出,在互联网版权上一律不分销,以此打造自己的互联网视频平台。”⑦这一表态传递出一个信息,不少电视台已经开始曲线布局独播策略,扶持自有平台,视频网站的内容资源萎缩趋势已经愈发明显。

其次是爱奇艺在网络播出过程中,对于植入广告的处理。作为渠道的爱奇艺将《爸爸去哪儿2》剧中的植入广告品牌乐视TV打上了马赛克,同时将伊利QQ星的角标模糊处理,剪掉了片尾特别鸣谢乐视TV部分,这种做法使得《爸爸去哪儿2》的网络收视对湖南卫视的经济效益大打折扣。

电视台与视频网站,前者属于“内容生产”型的媒体,后者属于“传输渠道”型的媒体,前者需要后者提供网络收视和版权收入,后者需要前者的内容来维持高流量和高广告收入。双方在这种合作关系中不断发生摩擦和矛盾,所以掌握内容的媒介将以内容为核心资源,借势发力建设自身渠道。但视频网站也不会坐以待毙,国内四大主流视频网站中,搜狐、优酷、土豆三家综艺版权购买力度不大,出于成本因素考虑,视频网站都加大对自制内容的投入,以减少对电视台内容的依赖。

二、围绕内容规制的问题。中国的媒介都是处于“可管可控”的范围内的,网络媒体也不例外。⑧这种“可管可控”,集中反映在对内容的规制方面。2011年,国家广电总局办公厅“181号文”的出台,⑨实际上对所有在电视屏幕上呈现的内容――不论是智能电视、机顶盒、手机或电脑的airplay功能,都具有监管的效力。这无疑给互联网视频又套上了一个紧箍咒,这一紧箍咒在今年7月再次发威,对百度、阿里、乐视等7家互联网电视服务提供商进行检查并要求对违规内容进行整改。

“渠道”型媒体从前的内容来源是以采购为主,采购内容的价格虽然高,但内容基本都已通过审查,播出风险低。而现今转投入大量资源进行内容生产或低成本集成UGC内容,因而不可避免接受政府部门的监管,内容受到政府部门的规制,面临更大的播出风险。由政府部门主导的内容规制,客观上对“渠道”型媒体向内容领域渗透与融合提高了门槛。

结语

综上所述,媒介融合起始于相同或不同形态媒介的合并、合作,随着这一进程的深入和扩大,并且在数字化的推动之下,不同形态媒介之间的壁垒被打破,媒介融合又发展成为一种不同媒介围绕内容而展开的更广泛和深层的竞争与合作。笔者猜想,在不远的未来,我们所说的传统意义上的“媒介”,将越来越有可能作为一种面对受众的渠道而存在,而在媒介的上游,则是无数与之紧密关联但不再隶属于媒介本身的内容生产者――这将是未来的传媒。(作者单位:浙江传媒学院)

注释:①②黄升民,马 涛:《“媒介产业化”再思考》,《中国广播》,2013(10)。

③1999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信息产业部和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加强广播电视有线网络建设管理的意见》(简称82号文件)。主要内容包括:电视与广播、有线电视台与无线电视台合并;停止县级办台;台和网分离。

④黄升民,周 艳:《1998:力量游戏与市场整合》,《国际广告》,1999(1)。

⑤赵子忠:《内容产业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第18页,内容产业与大众传媒产业的不同在于:大众传媒产业强调“传媒”,媒介是决定传媒产业的核心部分,产业内分类是按照媒介的形态进行的;而内容产业则强调“内容”,内容部分从媒介中独立出来,形成大规模的内容产品生产,并且通过更为广泛的传输渠道和信息终端,进行更大规模的交易。

⑥林如鹏,顾 宇:《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报网融合》,《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⑦http:///article/19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