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生活垃圾分类概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发展趋势
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大致经过了单一的末端处置、以末端处理为主的处置、等级制度下的处置、城市生活垃圾综合管理(Integrated Waste Mangagement,IWM)等阶段。自从1962年Lym W R提出了垃圾综合管理系统的概念开始,城市垃圾处理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废物处理程序,还是涉及到各方面优化问题的系统工程,它要求为公众健康和环境质量进行管理,立足于优化垃圾管理方式,重视对垃圾的回收和再利用,把垃圾作为一种资源进行综合管理,谋求整个垃圾管理过程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二、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现状
为了妥善解决我国城市生活垃圾问题,借助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有力条件及垃圾问题日突显的特点,城市生活垃圾综合管理系统成为了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案。在城市生活垃圾综合管理系统中,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政策是首要解决的难点问题,也是可持续城市生活垃圾综合管理系统的核心。分类的细致程度因资源化利用的工艺不同而有所不同,用分类类别数来衡量,类别数越多,分类越细,能够分类出来的物质越多,资源化程度得到的提高越大。
垃圾收集方式及分类方式决定了后续垃圾管理的取舍,尤其是决定了某些方式,如物质再生、生物处理和热处理,在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方面是否可行。收集方法显著地影响所获得的回收物质、堆肥或燃料的质量,这反过来又决定了是否能找到市场。
目前, 我国城市垃圾管理的体制性质, 还是以政企合一为主的, 主管城市垃圾清运处置工作的归口部门是建设部。各城市由城建环境卫生部门主管垃圾的收集、清运和处置, 这种体制的存在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国现阶段城市垃圾的收集、清运和处置工作处于一种较为被动的局面, 总体的生产效率低, 技术含量少, 管理不规范。我国垃圾分类处理的状况并未明朗,很多城市、农村并没有落到实处。目前我国并未有统一标准的垃圾箱,导致各个地方有各自的标准,让垃圾的分类不能完善,很多居民都不清楚垃圾的具体分类,以至于扔垃圾的时候把所有的垃圾扔在一起,然后就拿去扔了。归根到底,是一个标准化的问题。我们可以参照发达国家的先进生活垃圾分类模式:英国的垃圾箱有半间房子大,主要分为花园的杂草树枝、报纸期刊、瓶瓶罐罐、不可回收利用的生活垃圾,而且垃圾箱垃圾都用不同颜色区分;日本严格规定了分类标准,而且各种生活垃圾必须由专用的垃圾袋来装再分别扔进各类垃圾箱;法国每年80%的废弃包装类垃圾都得到了循环处理,63%的废弃包装类垃圾经再处理后被制成了纸板、金属、玻璃瓶和塑料等初级材料,17%被转成了石油、热力等能源;芬兰要求垃圾制造者必须将垃圾进行分类,有《家庭垃圾指南》等小册子指导居民如何对垃圾进行分类和回收。从上述国家的生活垃圾分类执行管理可以分析,要做到生活垃圾的分类管理必须“以人为本”,从小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垃圾分类意识,并借助一些强制的制度和规范去约束人们的行为。
三、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模式举例
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是实现垃圾减量最科学、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推行垃圾分类需要多方面的有机结合。如垃圾按法定类别数分类的政策,从量收费政策,宣传教育政策等,这些策略各有优缺点,相互影响,特别市当分类类别数增多时,人类话费在分类的时间成本增加,人们分类的愿意度就会降低,导致人们分类的难度增加,分类的正确率也下降,分类职务的纯度下降。因此选择一种科学合理的分类模式是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关键,我们认为分类模式的选择要因地、因人、因物而易。下面就通过某街道片区地方垃圾分类管理模式及取得的效果进行分析比较,从而进一步对垃圾分类管理策略进行研究。
某城市街道片区主要常驻人口是当地的年龄较大的居民以及外来务工人员,以上人群所占比例超过85%。该街道管辖区域生活垃圾管理由街道居委会和某垃圾分类回收公司共同承担。街道居委会正确认识到垃圾分类回收的重要性,主动地把分类得公司的业务介绍给当地居民,积极配合分类得公司开展业务,举办各种宣讲活动,把垃圾回收,环保处理的理念逐渐地传播到居民心中,为共同构建绿色和谐社区而共同努力。
经过近一年时间的推广和实践,经过调查分析后发现,垃圾分类管理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
(1)从调查显示来看居民对垃圾分类了解程不太高,这跟居民组成有直接关系,是由于人们所处环境和工作对生活垃圾分类的认识有一定的局限。其中了解生活垃圾分类的人群中有39%认为按可燃垃圾和不可燃垃圾来分类,26%的人认为按厨房垃圾来分类,19%认为按干湿垃圾来分类,有16%的认为按其他标准分类。
(2)对生活垃圾处理的途径调查发现,43%把垃圾卖给回收人员,28%的居民将垃圾混合倒入垃圾桶,16%看情况而定,13%的倒入回收站。表明人们有分类、回收的意识,将近半数的居民会将其废品卖给回收人员,这种处理方式相对把垃圾不经分类统一扔掉来说是比较环保的。
(3)对分类垃圾箱的作用调查发现,65%居民对垃圾箱的作用认识不足,所以在处理生活垃圾的时候也会出现很大的问题,只有35%人认为垃圾有作用,由此看出居民对垃圾箱了解很少。
(4)对垃圾分类的态度调查发现,62%的居民的态度是生活垃圾分类是环保行为且在一定程度下会遵守,25%的居民认为配套措施还未成熟目前很难做到分类,13%的居民认为大家都这样尊不遵守无所谓。大部分居民愿意按照生活垃圾分类,其次垃圾分类的硬件设施也不完善,部门应加强相应的完善措施,创建垃圾分类回收“一条龙”系统;宣传媒体应当发挥相应作用,改变市民的思想观念树立科学的环保意识。
由以上调查分析发现,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模式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是否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去满足他们的需求,去关心他们的问题,去帮助他们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当然也不离不开先进技术的帮助。各地政府都应该以政府主导,规范垃圾回收市场,让回收成为法规,把清运与回收融为一体,并加强公众的参与。
四、结束语
城市生活垃圾综合管理系统是城市环境整治的关键,但光靠政府不行,要让公众都有足够的热情来从事这项事业,要融合各方力量,做到源头上公众参与分类,回收上企业完成,整体流程由政府做好配套措施和政策建设,这样才能真正使得垃圾分类管理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1]李兵,赵由才等,上海市生活垃圾分选模式研究,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4)
[2] 王子彦,关于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产业化的分析,东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0.5(2)
关键词:垃圾;分类;应对措施
垃圾分类是对垃圾进行科学、综合、高效处理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垃圾的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可以把垃圾中多种有用的部分分离出来重新回收利用,变废为宝。对垃圾进行分类后再进行处理既能够大大地提高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效率,同时又可以减少垃圾最终的处置量。它是实现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垃圾经过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后为垃圾地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提供了可能。例如对垃圾中的有机成分可以进行堆肥发酵处理,制成有机肥用于城市绿化建设;对餐馆厨余垃圾进行单独收集可以提炼生产油脂,用于工业生产,其残余部分进行堆肥发酵处理再利用;对热值较高的可燃垃圾进行焚烧发电,对没有回收价值的无机垃圾进行填埋处置。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利用处理后,可以减少污染,节省资源,有利于清洁生产和排废减量化[1]。
1 垃圾分类方法
从各城市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来看,大致都是根据垃圾的成分构成、产生量,以及本地垃圾资源化利用和处理的方式来进行分类。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尝试中国的生活垃圾,存在多种的分类方式,有的分为两大类即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在城市街道上可看到许多这类垃圾桶。有的分为三大类即可回收物、有害垃圾以及其他垃圾。目前比较普遍的分类方式是把垃圾分为四类,分别是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它垃圾。(1)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不包括卫生间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2)厨余垃圾主要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废物。(3)有害垃圾主要包括废电池,废灯管,过期药品,医院垃圾等。(4)其它垃圾主要包括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垃圾。
2 垃圾分类现状
生活垃圾是否分类收集及如何分类跟一个国家的经济生产水平,人的素质及政府的推广力度密不可分。发达国家的垃圾分类主要经历不分类,简单分类,精细分类三个阶段,而这个过程是相当漫长的,有的发达国家从提出垃圾分类到最终实现精细分类竟然花了数十年的时间,经历一两代人的努力才达到最终目标[2]。
多年来,我国许多城市在垃圾分类这一领域做了各类尝试和努力,例如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渠道进行垃圾分类知识和意义的宣传教育,环卫、街道、社区等部门走进居民进行直接性的号召,在学校、单位等团体进行专题教育活动,以及政府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等,但至今收效甚微。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2.1 居民在思想上缺乏垃圾分类的意识,在行动上缺乏垃圾分类投放的自觉性。据调查,近八成的居民表示,平日扔垃圾时没有分类的意识和想法,居民对于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的概念仍然比较模糊。仅仅认为可用的,能够用来卖钱的就是可回收垃圾,而对于电池一类的有害垃圾但却很少将其单独分出来投放,或想分出来却不知道该投放在哪里,在扔垃圾时也很少关注垃圾桶的分类标识,仅仅是寻求方便,甚至有部分人认为将垃圾放入垃圾桶就已经很环保了,以至于形成了垃圾桶有分类但垃圾桶内的垃圾几乎都是混装的结果。
2.2 垃圾分类仍然以宣传、教育、引导为主要手段,缺乏相应的奖惩措施及监督机制来保证垃圾分类工作的落实。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在法律法规方面没有相应的约束机制,也没有相应的鼓励机制,虽然社会上经常会举行一些宣传性质的活动,也会对参加人员实行适当的奖励,但这仅仅是一个短期的、局部的行为,难以形成长期的、广泛的社会统一行动。
2.3 用于垃圾分类的资金投入匮乏。由于人力物力所限,环卫部门都是采用单一的垃圾车收集垃圾。受此情况的影响,居民则产生了即使分类投放垃圾环卫部门也是混合收集垃圾的想法,导致垃圾分类工作的恶性循环。
3 垃圾分类应对措施
在现阶段我国要做好垃圾分类的宣传,普及工作,制定一些垃圾分类的法规政策,标准,因为对很多市民来讲不但没有垃圾分类意识,而且没有垃圾分类知识,做好垃圾分类宣传和普及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3-4]。
3.1 号召社区、志愿者和社会团体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的宣传,普及事业中,充分调动社会各种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以营造一个人人参与垃圾分类宣传工作的氛围。
3.2 注重从国民教育入手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尽快将生活垃圾分类的意义,知识普及到学校中,将垃圾分类知识纳入中小学教材和课外读物,在大学也开设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培训讲座,把这项工作逐渐渗透推广至市民家庭,引导市民树立“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人人有责”的观念。
3.3 结合日常管理工作进行分类宣传。目前,很多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仍处于起步阶段,管理还很薄弱,因此可以发动所有城管工作者当好宣传队,做好指导员,帮市民逐步养成生活垃圾分类习惯,而且,垃圾分类的执行需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同时,还要意识到,垃圾分类是一项长期的环保举措,要求市民垃圾分类,是要全体市民放弃旧生活习惯,养成新生活习惯,这绝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实现的。只是在街头摆几个分类垃圾桶,或在小区里发几份宣传材料就认为万事大吉,这种想法和做法是不可取的。其实,要真正实现一个城市的垃圾分类,需要从立法立规到宣传教育,从物质和精神准备到分类垃圾出路安排,经历长期艰苦的努力,才有可能真正实现。最后,要做好一些必要的科研工作,为垃圾分类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做好垃圾物理成份分析,通过做垃圾物理成分分析,可以了解城市生活垃圾的特点为:垃圾成份复杂,含水率高,厨余垃圾比重大,低回收价值的可回收垃圾多,高回收价值的可回收垃圾少。总之,实行垃圾分类绝不是小事一桩,对广大市民和各级领导来说,更不是举手之劳。这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只有认真规划,认真实施,垃圾分类才可能真正在城市立根,成为市民自觉遵守的一项工作。
4 结束语
实行垃圾分类是必要的,更重要的是后面应该有相应的处理设施,不能只讲分类收集垃圾,不讲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垃圾,因为收集上来的垃圾,最终是要被处理的。同时要认识到垃圾分类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
参考文献
[1]曹腾元.谈如何做好垃圾的分类收集与集中处理[J].才智,2011(31):20-24.
[2]李晶,华珞,王学江.国内外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分析与比较[J].2009,5.
关键词:城市垃圾 回收物流 现状浅析 发展探讨
中图分类号: R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前言
城市垃圾是指城市区划内人们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包括生活垃圾、公共场所和街道清扫垃圾、医院垃圾、商业垃圾等。随着城市发展,垃圾的数量和成分变得复杂,其无机物成分及有毒有害残留物增多,给城市生活垃圾的收集、分类、运输、处置增添了难度。处置不当会影响城市景观、占用土地、污染土壤、污染地下水资源、影响空气质量、传播疾病、影响环境卫生和居民健康。目前,卫生填埋是我国处理城市垃圾主要方式,无害化处理水平较低,虽然此工艺投资和运行费用较低,但垃圾倾倒和填埋的危害己日益显现。因此,城市垃圾的回收及再利用意义尤为重要。
2.城市生活垃圾的回收物流概况及意义
2.1概况
城市垃圾的回收及物流是对垃圾进行收集、分类、再使用、再制造、再循环、再分配的过程。良好的回收物流可有效利用资源和能源,保护环境,利于可持续发展。城市生活垃圾回收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由之路,是城市环境建设和管理的基础工作。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
2.2意义
人类社会越来越重视通过回收物流将可以利用的废弃物收集、加工、重新补充到生产、消费的系统中去。它是节约能源、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不仅从经济效益考虑,也要为社会效益考虑,回收物资重新进人生产领域作为原材料会带来很高的经济效益。由于废弃物的大量产生严重地影响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必须有效地组织回收物流与废弃物流,使废弃物得以重新进入生产、生活循环或得到妥善处理。回收物流的目标在经济利益目标之外,还追求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这一既具经济属性又有社会属性的环境效益目标。
3.城市生活垃圾回收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城市生活垃圾回收物流的发展现状
目前的回收物流体系将大量废旧品仅回收到填埋场或焚烧处理,这样不但达不到重新利用的效果,也达不到无害化处理的要求,反而对环境形成了很大的破坏。没有处理的大量废旧品占用大面积的山谷、沟壑和土地,造成了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而在积极推行循环经济的西方发达国家里,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正朝着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方向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我国城市生活废弃物回收主要有两个渠道,即国有回收公司和个体回收。在进行垃圾分类收集实现回收的途径上,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进行垃圾分类收集和废品回收,这种方式以政府行为和政府委托企业行为为主,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采用此种形式。另一种是通过设立废品回收单位,面向单位和个人收购资源垃圾,我国绝大部分城市采用的是此种方式进行资源垃圾回收再利用。
3.2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回收物流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治理水平还较低,基本处于无序状态,缺乏统一的组织和管理,给资源回收带来了不利影响,存在许多问题和矛盾。
1、管理体制问题。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体制不健全,体制变更频繁,政企不分,管干不合一,缺乏管理与监督的权威性。环境卫生部门既是垃圾治理的监督管理部门,又是垃圾收运和处理业务的执行单位,这种体制不能在环卫行业形成有效的监督和竞争机制。
2、垃圾管理问题。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是一直被忽视的薄弱环节,我们一贯把着眼点放在生活垃圾末端处理上,很少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从垃圾源头消减、资源循环利用和垃圾处理过程中的资源再生等方面进行集成化的全程管理。
3、法律规章制度问题。近年,我国各级政府都很重视城市生活垃圾的立法工作,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和行政规章,但只限制在宏观控制上,在经济上缺乏效益性,技术上缺乏科学性,而且分布分散,执法上缺乏可操作性。
4、技术政策问题。目前,我国垃圾处理技术水平还很低,技术、装备和材料尚不够配备和成熟,处理所需要的标准(规范)不够健全。技术、设备产品、材料的市场准入制度没有建立,市场秩序混乱。垃圾回收方法原始化,物流技术含量低。
5、资金投入问题。完全依靠政府投资来解决垃圾处理问题是不可能的,必须实施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投资的多元化,运营的市场化,尽可能多渠道筹措垃圾处理资金,以保证垃圾处理资金及时供应。
3.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回收物流的发展策略
3.1国外的城市垃圾回收策略
通过美国、日本、德国、法国等国家的考察分析,得出以下经验结论:一是加强立法,规范管理;二是资源循环利用,可持续发展;三是建立回收链的中介组织,提供畅通的、规范化的物流服务与信息服务;四是明确责任,建立具体制度和回收体系。
3.2我国城市垃圾回收物流发展策略
1、改革现有政策管理体制,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理体系
加强城市生活垃圾治理的全过程管理,首先是减少生活垃圾的产生,其次是对产生的生活垃圾进行回收利用和综合治理,最后的目标应该是达到与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此外,我国现行的政企合一的垃圾管理体制不利于垃圾管理业的发展,也需进一步完善,实行环保部门监督、环卫部门管理、专业公司提供社会化服务的管理模式,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体系。
2、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回收有效措施
优先做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规划,如:建立家庭有害垃圾如废旧电池、日光灯管等分类收集系统;对垃圾进行堆肥和焚烧相结合。加强分类收集配套设施的建设,配套设施应实现垃圾收集容器化、密闭化,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同时,推广城市的清洁燃料使用和改变生活服务方式。
3、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新问题的不断出现,原有法律法规显现出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宏观控制有余,微观操作性不强,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无法可依。应在宏观法规政策的调控下,制定应用于具体问题的、可操作性强的支持性法规制度。逐步建立以法律的手段影响生活废弃物回收的市场行为和市场结构,使资源的分配产生倾斜,促进产业组织的变化的生活废弃物回收链的法律保障体系。
4、进行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实现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的关键环节,包括设计理念创新和材料的创新。原有传统产品设计理念是设计出独特的、非重复且能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而我们现在要的设计理念则要求在设计中考虑产品在生产和使用的整个过程中,是否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即引用废弃物产生量的概念对产品设计加以约束。技术的创新主要集中在对可回收、可循环利用材料的开发与运用上。通过创新研究发现新的节能材料,来代替传统的污染大、难处理的材料,并在产品设计中优先使用高效、环保材料。
5、以产业化促进城市生活垃圾的回收物流
可以通过建立和完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产业发展的收费、税收、财政、金融信贷、融资等经济政策体系,以及强化相关的执法力度,从而推动城市固体废物处理产业市场的形成和发育,培育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技术产品市场、社会资本和投资市场、社会化的技术服务市场和经营市场为企业营造城市固体废物处理产业的市场空间,为企业在城市固体废物处理产业领域进行生产、投资、建设、经营等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培育贯穿城市生活垃圾的收集、分类、运输和处理全过程的产业链。紧紧依靠市场,把城市生活垃圾的收集、分类、运输和处理等环节有机地连接起来,建立处理“一条龙”式的产业链,减少各环节脱节、掣肘和过高的中间成本,提高产业规模化水平和效益。
4.结束语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and the increase of urban population of our county,house refuse logistics system in many big cities become difficult to satisfied the increasingly requirements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This article starts from the logistics operation processes of the metropolitan house refuse:collection、classification、transportation、terminal treatment to analyze the bottleneck of the whole operation processes of the house refuse logistics system,and raises the countermeasures to build an efficient logistics system of the municipal solid waste based on this.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物流系统;瓶颈分析;对策
Key words: urban house refuse;logistics system;bottlenecks analysis;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1-0004-03
0引言
生活垃圾是整个社会经济生产、分配、消费再循环过程环节的必然产物,与所有社会成员均密切相关,与城市的现代化进程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各大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居民生活垃圾产生量也随之增长,建立高效的城市生活垃圾物流系统是改变城市生态环境、保证和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
目前,我国关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垃圾处理技术、垃圾处理模式、垃圾管理体制、垃圾处理产业化、垃圾处理资源化、垃圾处理模式的选择等方面[1-6]。城市生活垃圾问题是个物流系统问题,但只有少数文献从物流系统的角度对城市垃圾进行了研究,例如文献[7]综合考虑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历史、人文环境、成本核算、技术可靠性、先进性以及处理未来不确定因素的灵活性等方面因素,全面制定城市生活垃圾收运物流系统的发展规划;文献[8]借鉴物流系统理论,对城市生活垃圾收运系统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城市生活垃圾物流系统的概念,并对城市生活垃圾物流系统的主要特殊性、发展阶段等进行了研究;文献[9]以北京市为例对城市垃圾物流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进资源垃圾物流现状的建议。
虽然各大城市已建立了城市生活垃圾物流系统,但其运作效率并不高。本文在对城市垃圾物流系统运作瓶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建立高效的城市生活垃圾物流系统的对策,为城区生活垃圾物流系统高效运作提供科学根据。
1我国大城市生活垃圾物流系统运作瓶颈分析
大城市生活垃圾物流系统运作一般需经过如图1所示的三个环节,每个环节运作出现瓶颈都会影响到整个城市垃圾物流系统运作效率,下面就上述三个环节瓶颈分析。
1.1 大城市生活垃圾收集、分类环节瓶颈
1.1.1 垃圾收集点多,但比较分散垃圾收集点是整个城市生活垃圾物流系统的起点,垃圾收集点的数量和布局对其后的整个垃圾物流系统具有重要的影响。目前我国各大城市已有较多的固定和不固定的垃圾站(点),虽然大量分散的垃圾收集点可以保证城市居民处理生活垃圾的需要,但过于分散的垃圾收集点不能满足收集集中化、运输大型化的要求,给城市生活垃圾物流的顺利开展带来了不便。另外,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受外界因素影响,部分垃圾收集点的布局不尽合理,不能有效结合已有的行车路径、规模和档次,不能满足未来的发展要求。
1.1.2 部分收集设施落后,二次污染依然严重良好的收集设施可以使城市生活垃圾快速进入运输系统,是生活垃圾安全合理存放和快速及时装运的基础。目前,我国各大城市生活垃圾的初始收集设施主要为楼式垃圾站、摆臂式垃圾站、压缩站和举升式垃圾站,以西安市为例,这些垃圾初始收集设施的比率如表1所示。
从表1可知楼式垃圾站所占初始收集设施的大多数,但楼式垃圾站收集方式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一是严重污染周边环境,垃圾一般要在站内存放近20个小时。一遇较热天气,垃圾极易腐烂,产生大量臭气,污染周边环境,影响百姓生活。二是环卫工人劳动强度大、工作卫生条件差。在垃圾装车过程中,极易造成灰尘飞扬、臭气弥漫,直接影响环卫工人身心健康。三是垃圾装车时间长、效率低。通常需要0.5-1.5小时才能完成装车。
1.1.3 部分初始收集手段落后,作业水平有待提高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一些垃圾初始收集多采用人力挑运或人力拉车,作业手段落后,作业水平低下;垃圾收运至垃圾站依靠清洁工人肩挑背驮或利用小板车,劳动强度较大。这样的初始收集手段作业效率低、物流成本高,使其在源头上就大大降低了城市生活垃圾物流系统水平。另外,落后的初始收集手段还会带来其他一些负面影响。如由于尚未全面实现垃圾袋装化,垃圾进站途中存在漏撒现象,污染沿途环境,容易造成环境卫生质量低下,并对周围的环境形成二次污染。
1.1.4 垃圾分类条件不甚成熟,分类回收难度仍很大垃圾分类收集是实现垃圾资源化的最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分类收集和分类运输可在最大程度上从整体降低生活垃圾的物流成本和处理成本。在发达国家(特别是日本和德国)垃圾分类收集和分类运输已经十分普及,而且运行效果也相当良好,逐渐成为世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趋势之一。但在我国垃圾分类回收起步晚,目前只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南京、厦门、桂林8个城市试点。这些城市将生活垃圾按可再生、不可再生垃圾分开贮存和处理。
1.2 城市生活垃圾运输环节瓶颈
1.2.1 部分垃圾运输系统陈旧在城市垃圾物流系统中,负责运输任务主要是各式垃圾运输车,其中压缩式垃圾车可以实现城市生活垃圾的密封压缩运输,在整个运输的过程中有效防止生活垃圾和垃圾渗滤液洒漏。而其他一些翻斗式运输车虽然实现了顶部简易密闭运输,但垃圾渗滤液依然严重污染城市道路,特别是在进场公路附近形成了城市的黑白道路。另外,在部分社会化垃圾运输系统中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定,同样存在着垃圾运输系统陈旧的现象,有些运输车辆甚至已经超期服役,不但会带来运输过程中暴露、散落和滴漏的现象,而且还会对作业人员造成潜在的危害。
1.2.2 运输作业效率较低,运输成本仍偏高在城市生活垃圾物流系统的运输环节中,较高的装卸、搬运、运输作业效率也是非常必要,这不仅可以有效地利用现有的运输资源,进而保证主城区城市生活垃圾的日产日清;同时,较高的垃圾运输效率还可以从整体上降低运输成本。城市生活垃圾的运输中依然存在运输作业效率低下,运输成本高的现象,造成了运输资源利用的不充分,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未经压缩后的生活垃圾运输降低了运输作业的效率,增大了生活垃圾的运输成本;二是,生活垃圾运输距离的增大也是影响运输成本的重要因素。
1.2.3 垃圾运输作业安排缺乏统筹规划目前,我国各大城市垃圾运输作业中,对于运输路线的安排、运输车次的调度统筹等方面都缺乏统一的参考标准,多根据实际垃圾量随机决策。虽然存在着垃圾运输作业的原则和行车要求等,但在实际运行中仍然存在着较大偏差。同时,由于管理体制的限制,各区环卫部门仅负责本辖区内垃圾运输作业。难以统筹调运垃圾,特别是当一个系统出现故障或问题时,主城区内难以实现环卫运输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调配,也难以高效、快速地实现生活垃圾的统一运输调度。
1.2.4 城乡接合部的垃圾及时日清运率不高城市生活垃圾物流系统建立的目标之一就是使得主城区的所有垃圾纳入到其物流系统中,提高主城区城市生活垃圾的清运率,真正做到日产日清。若未做到及时日清就会产生很多不良的影响,容易造成垃圾乱丢乱弃的现象,大部分垃圾被露天堆放在路旁河边,甚至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未经任何处理的垃圾也很容易对周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但在目前,各大城市城乡结合部的垃圾及时清运率不高,依然存在很大的提高空间,这主要表现以下两点:一是,城市生活垃圾的日产生量与日处理量存在着差距;二是城市生活垃圾的清运覆盖范围不足。
1.3 城市生活垃圾末端处理瓶颈
1.3.1 资源垃圾回收方式过于简单目前,虽然大多数城市范围内自发形成了一些废旧品收购站,使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产生的废旧品等资源垃圾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一些利用。但是,仔细研究现有废旧品回收利用情况,在很多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其中,废旧品收购站环境的“脏、乱、差”问题就十分突出。据调查,大多数废旧物资回收站点是沿街为市或沿路为市。废旧品基本是露天堆放,堆放废旧品的地面没有进行硬化处理,没有排水系统,使得地面污水横溢,苍蝇、害虫到处可见,异味熏人。并且,从业人员的食宿与废品收购站混杂在一起,这种状况严重地影响了市容市貌。
1.3.2 资源垃圾回收渠道过于狭窄在末端处理的垃圾中,会存在一些可以回收利用的资源垃圾,对这部分资源垃圾的吸收通常要快于对其它垃圾的处理速度,而且更有价值。但从目前来看,各大城市生活垃圾的回收利用不足,回收渠道过于狭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环卫部门投资回收渠道的负担日益增大;二是,社会化回收渠道利用不足。我国采用设立废品回收点方式虽然能够有效地鼓励全民回收资源垃圾,但并不具有强制性,对一些经济效益较低的资源垃圾无法实现规模效益,资源垃圾的回收状况没有大的改观,回收率依然较低。另外,一个小型的废品回收站的年收入尚且不够购买一台现代化分拣装置,更无法支付设施投入使用产生的费用。小型的废品回收站以其不正规经营方式很难获得风险投资商的信赖,这也更进一步限制社会化回收渠道的发展。
1.3.3 资源垃圾回收渠道过于冗长,回收物流系统尚未建立资源垃圾回收渠道过于冗长的一种表现是资源垃圾的回收环节过多。过多的回收环节就会带来资源垃圾回收利用的产业链上下游信息严重的不对称和低水平、低效率的重复竞争,进而导致了资源垃圾的回收成本过高,在各个环节都产生浪费,而且循环周期较长本身就造成了不经济。资源垃圾回收渠道过于冗长的另一种表现是城市生活垃圾的源头减量化不足,缺乏有效的源头减量化措施。从源头吸收可以利用的资源垃圾也是一种重要的垃圾回收渠道,它可以缩短资源垃圾的回收渠道,从源头减少垃圾的处理成本。
2建立大城市生活垃圾物流系统的对策
2.1 更新垃圾收运设施设备,提高物流作业效率取消垃圾圈等简易垃圾堆放点,逐步拆除部分作业效率低下的楼式垃圾站和摆臂式垃圾站,或改进其收集分类的功能,对其进行密封处理,引入机械化程度较高的设备,将其改建为具有现代收集分类功能的小型收集站(点),以避免生活垃圾在其中对环境再次造成污染,并提高物流作业的效率。
对垃圾运输系统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定,根据该标准定期对运输系统中的运输车状况进行检测,淘汰超期服役的车辆。另外,市环卫部门可以组织集中采购一批压缩式、密闭式垃圾车等环保型垃圾运输车,逐步替代原有的翻斗式运输车,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2.2 控制垃圾产量,实现垃圾源头减量化国外大城市对城市垃圾处理的最优策略是采取各种措施从源头上减少垃圾产量,在垃圾处理过程中可借鉴该策略,具体措施如下:
2.2.1 加强对瓜果蔬菜等食品的采后处理、包装、保鲜等方面的建设,逐步推行净菜进城措施,减少厨余类垃圾的产生。
2.2.2 鼓励相关厂家生产并在市场、超市等场所推广具有大容量、可降解的塑料袋或可回收、反复使用的纸质口袋,在保证市民便利的情况下,减少塑料类垃圾的产生。
2.2.3 逐步推广产品绿色包装和绿色设计,减少垃圾特别是有害垃圾的产量。
2.2.4 提高市民的环卫意识,通过宣传让市民更加关注到环境卫生方面来,使其产生较高的自觉性,主动减少生活垃圾的产量和乱扔垃圾现象的发生。
2.3 逐步细化垃圾分类标准,实现垃圾分类回收处理
2.3.1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通过多种渠道的宣传和教育活动,帮助市民理解垃圾分类投放的原因、意义和方法,例如可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介对市民进行垃圾源头分类收集的宣传教育,或是由环保部门定期向市民免费印制介绍垃圾分类的小册子,专门指导市民对垃圾的分类投放;另外可在学校适当开设介绍垃圾分类投放和回收的环保类课程,开展环保教育、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市民的自觉意识和环保品质。
2.3.2 设计合理的垃圾分类标准由于垃圾分类标准的确立是一项复杂而渐进的工作,不可能一步到位。应先易后难,初期分类不宜过细,可根据各城市现状和垃圾处置方式确定分类种类,一般以2-3类为宜,可按A:可回收物(含危毒物)/不可回收物;B:可回收物/危毒物/不可回收物;C:可回收物(含危毒物)/厨余垃圾/不可回收物等方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市民垃圾分类投放意识的提高,逐渐细化源头和垃圾分拣中心的分类种类,设计更加科学合理的分类标准。
2.3.3 设立垃圾分类收集试点环卫部门可选择一些基础条件好、经济文化水平高的小区,作为垃圾分类收集的试点。这样不仅可以积累经验,还可以“以点带线,以线带面”逐步在全市推动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的开展。
2.3.4 推进垃圾袋装化用不同颜色的垃圾袋存放不同类别的垃圾,由环卫部门在固定的时间收集不同类别的垃圾袋,从而在源头上实现对垃圾的分类收集,提高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的效率。
2.3.5 成立监管机构,完善相应的分类处理管理体系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对市民投放垃圾的行为进行指导和监督,并建立与分类收集相配套的分类处理管理体系,确保垃圾分类处理的实现,进而调动广大市民主动分类投放垃圾的积极性,保障垃圾分类收集的逐步推广。
2.4 完善收运制度,整合运输资源,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
2.4.1 突破区域限制,成立专业运输公司,优化资源配置当前各区各自为营的运输作业方式,不仅难以实现统筹调运,而且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为了降低生活垃圾物流系统的运输成本,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运输环节应打破区域限制,由市环卫集团统筹配置作业资源,监控运输作业流程。
将垃圾运输车等设备与市环卫集团联合组建成垃圾运输专业公司,对主城区生活垃圾实施统一收集、运输调度。同时,运输可采用同种车型多次收运或车型分类分别收运及一车多格分类收运,转运站按处置要求采用分类转运和混合转运。此外,由市委和主城各区政府核定垃圾运输单价,由运输公司根据垃圾运输量和运输单价向有关区政府按月结算运输费用。
2.4.2 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发挥其专业优势和规模效益,逐步实现社会化随着城市生活垃圾物流系统生存的市场环境及管理环境的变革,其作业社会化和市场化已成大势所趋,第三方物流的规模效益和专业优势在其社会化过程中必将发挥重要的作用。而且,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加入,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运输环节的资金短缺问题。
因此,环卫部门应通过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签订委托运输协议,鼓励并扶持其积极参与到垃圾回收运输行业中,利用其专业优势,优化运输路线、设施设备和技术。此外,环卫部门还可以让有条件的企业参与垃圾处理权的公平竞争,从而促进垃圾处理技术的发展,建立垃圾分类――收运――处置“产业链”。
2.5 建立有效回收网络,积极拓宽回收渠道
2.5.1 在分类收集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资源垃圾回收网络鼓励在源头上对垃圾进行初次分类,将资源垃圾分拣出来使其快速进入再利用环节,为此可以考虑在居民区建立小型的垃圾回收点以结成回收网络子系统,回收网络子系统对废旧铁料、塑料、玻璃等资源垃圾进行分拣,之后再将其分类运输至可再利用的相关部门。这样不但便于居民处理生活垃圾,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了实现了垃圾源头减量化,资源循环利用的目的。
2.5.2 积极推行“资源垃圾有偿回收”,不断拓宽回收渠道在环卫部门不断增大其处理生活垃圾能力的同时,积极推行“资源垃圾有偿回收”制度,鼓励全民回收资源垃圾。环卫部门对当前的走街串巷的回收行为进行积极引导,通过把城市的拾荒者组织起来,统一着装,参与垃圾的收集、运输和分拣。并组合城市拾荒者,成立具有一定规模的垃圾回收公司,并逐步建立起有效的社会化回收渠道。这样不但可以拓宽垃圾的回收渠道,同时也提高了垃圾的回收效率。
3结束语
解决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理技术,改变现有城市垃圾管理体制,建立有效的城市生活垃圾物流系统,实现城市生活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是提高城市环境卫生水平的关键环节,其对于提升城市形象,改变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莫大的好处。
参考文献:
[1]何慧君.城市垃圾分类收集与分类处理的科学性与前景[J].环境保护,1997,2(1):24-27.
[2]李亚新,吴育华,刘庆锋.集成化城市垃圾供应链管理系统的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2):175-178.
[3]赵岩,刘京媛,陈芳.运用循环经济理念治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J].环境卫生工程,2006,12(4):21-23.
[4]王里奥,马曦,刘元元.西部小城镇生活垃圾处理模式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2):33-37.
[5]李定龙,王晋等.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J].环境卫生工程,2004,4(4):223-226.
[6]红光.日本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做法及启示[J].内蒙古环境保护,2006,18(4):42-46.
[7]陶渊,黄兴华,成效良.城市生活垃圾收运物流系统规划的编制[J].环境卫生工程,2004,12(2):81-83.
[8]陶渊,黄兴华,邱江.城市生活垃圾物流系统研究[J].环境卫生工程,2004,12(1):52-55.
垃圾是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垃圾的排出量越来越大,成分也复杂多样。垃圾且具有污染性,需要无进行害化、资源化、减量化和社会化的处理,如不能妥善处理,就会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破坏生产生活安全,影响人体健康。
2.我国的城市垃圾现状
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过亿吨,占世界垃圾总产生量的26.5%,且每年以8%~9%的速度增长,2010年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3.52亿,居世界首位。城市历年的垃圾退存量高达66亿吨,侵占35亿多平方米的土地,已有2/3的大中城市被垃圾包围。今后30~50年是我国人口和城市化的高峰期,可以预见:城市生活垃圾清运和处理能力都日益受到严峻挑战。
3.垃圾处理方式
目前通行的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有填埋、焚烧和综合利用(再生循环利用)三种。填埋是一种极其消极、万般无奈、没有处理的处理方法。虽然该处理方法投资少、工艺简单、处理量大,但填埋的垃圾并没有实现无害化处理,更没有实现资源化利用。堆填区中的垃圾如果处理不当,还会污染地下水和发出臭味。我国是一个土地稀缺的国家,特别是在人口密集、垃圾产生量大的城市地区,填埋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限制。
当前处理垃圾的国际潮流是“综合性废物管理”,就是动员全体民众参与三R行动,把垃圾的产生量减少下来。三个R的行动口号是:减少浪费(Reduce)、物尽其用(Reuse)、回收利用(Recycle)。当全社会的消费者都这样做时,生活垃圾的总量和城市处理垃圾的负担就会大大减少,垃圾填埋场的使用寿命就会延长。由此节约土地,降低垃圾污染的威胁。
4.国外垃圾处理案例
面对日益增长的垃圾产量和环境状况恶化的局面,如何通过垃圾分类管理,最大限度地实现垃圾资源利用,减少垃圾处置量,改善生存环境质量,是当前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迫切问题之一。
发达国家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也随着处理技术和经济的发展而变化。本篇论文,汇集了美国、瑞典、德国以及日本等几个发达国家的垃圾收集处理案例。希望这些相对成熟和先进的垃圾处理经验,能对我国解决垃圾处理问题,真正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4.1日本:严格进行垃圾分类
日本是世界上人均垃圾生产量最少的国家,每年只有410公斤;同时,也是世界上垃圾分类回收做得最好的国家。从1980年开始,日本逐步建立起一套近乎苛刻的垃圾分类制度,标准严格而细致,包括资源垃圾、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危险垃圾、塑料垃圾、金属垃圾和粗大垃圾等等。
日本垃圾的“生命”历程,从垃圾分类投放开始,居民把分好的垃圾投放到指定地点,由垃圾车运往垃圾收集站,经过人工分选、压缩后再送往大型转运站。大型垃圾转运站实际上也是一个资源回收中心,在这里通过机械与人工分选的方式,垃圾量进一步减少。下一步,在大型综合处理厂,分选预处理后的垃圾进入最后的处理阶段,要么直接焚烧发电,或者制成RDF(垃圾燃料库)焚烧发电,最终的残渣被送去填埋。
日本垃圾的处理方式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机制,处理方法也日趋多元化,主要运用气化焚烧、生化处理、综合利用等;处理方式因地制宜,方式灵活,较好地解决了无害化处理垃圾的问题。
日本的垃圾运营模式,完完全全是政府主导型,政府切实担当了应尽之责,垃圾处理的员工全部是国家公务人员。由此可见日本政府不仅仅重视垃圾处理,而且也为保护环境舍得投入,使岛国日本永葆靓丽的春色。
4.2美国:百分百被利用的建筑垃圾
据了解,美国城市每年产生建筑垃圾超过3.25亿吨,经过分拣、加工进行转化,再生利用的约占百分之七十,其余百分之三十的建筑垃圾填埋在需要的地方。可以说,美国的建筑垃圾百分之百地得到综合利用。
美国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级别:一是“低级利用”,如现场分拣利用,一般性回填等,占建筑垃圾总量的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六十;二是“中级利用”,如用作建筑物或道路的基础材料,经处理厂加工成骨料,再制成各种建筑用砖等,约占建筑垃圾总量的百分之四十;三是“高级利用”,如将建筑垃圾还原成水泥、沥青等再利用。使建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产业化”。
美国城市对建筑垃圾减量化特别重视,从标准、规范到政策、法规,从建筑设计到现场施工,无一不是限制建筑垃圾的产生。这种源头控制方式可减少资源开采、减少建筑成本、运输、对环境的破坏,比各种末端治理更有效。
4.3瑞典:垃圾处理系统全球领先
垃圾分类回收是瑞典垃圾处理系统的一大特色。每户人家都有好几个垃圾筒,对应不同的垃圾分类。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基本分类外,为了进一步提高废弃物的利用效率,还设置了很多细小分类。譬如同样是纸,在垃圾回收的时候,报纸、打印用纸是一类,而牛奶、果汁的包装纸则是另外一类。
瑞典处理废弃物有四个层次,首先考虑回收再利用;回收再利用有困难的,尝试生物技术处理;生物技术处理不了的,焚烧处理;如果确实不适合焚烧的,再掩埋。由于在废弃物回收、生物处理、垃圾焚烧领域都技术先进,最后填埋处理的比例很低。
相比填埋垃圾,垃圾焚烧技术在瑞典的应用就广泛得多了。垃圾焚烧处理产生的能量大多用作取暖。同时,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投入,目前瑞典垃圾焚烧厂的有害气体排放已大幅下降。全年瑞典焚烧垃圾排放的二英总量相比其他二英来源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瑞典遍布全国的垃圾发电厂,每年要烧掉550万吨垃圾。由于本国垃圾不能满足需要,每年还要进口80多万吨垃圾,而且预计2016年这一数值还将翻一番。瑞典的垃圾发电,可供应25万户家庭需要。
4.4德国:首都生活垃圾变“绿色煤炭”
德国首都柏林市拥有两座“绿色煤炭”技术的生活垃圾处理工厂,处理着当地近一半的生活垃圾。
一、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现状
1、城市生活垃圾的概念及分类
城市生活垃圾是指城市人口在日常生活中产生或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而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城市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包括建筑垃圾和渣土,但不包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根据垃圾的不同产生来源和性质,普通垃圾:指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产生的废物的总称。包括废纸品,废塑料、废木材、碎玻璃、废金属制品等。主要来源于居民小区、机关事业单位、学校、商业集中区等。食品垃圾:指人们在加工、存贮、买卖、食用各种食品过程中所产生的残余废物的总称。包括彩页、剩余饭菜、腐败过期食品等。主要特征是易腐烂,易产生恶臭气体,生物降解性强。主要来源是居民小区、饭店、商业集中区和农贸市场等。建筑垃圾:指城市基础建设施工过程急救建筑拆除改造过程中产生的废物的总称。包括砖瓦、碎石块、混凝土块、废木材、废管线等。清扫垃圾:指清扫街道、公园等公共场所收集的废物。包括泥沙、落叶、果皮纸屑等。主要特征是易腐烂物质少、含水量少、热量较高。
2、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及特征
近年来,由于人口的增加、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平均以8.98%的速度持续大幅度增长,少数城市如包头的增长率达15-20%。2005年我国城市垃圾清运量已达1.15亿吨,预测2011年将达1.2-1.4亿吨。
我国城市垃圾在产量迅速增加的同时,垃圾构成及其理化问题也相应地发生了很大变化。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构成拥有以下变化趋势:(1)有机物增加;(2)可燃物增多;(3)可回收利用物增多;(4)可利用价值增大。
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措施
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应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目前主要有填埋、堆肥及焚烧三种处理方法。
1、填埋处理法 填埋法是指利用天然地形或人工构造,形成一定空间,将垃圾填充、压实、覆盖达到储存的目的。垃圾填埋处理具有投资小、运行费用低、操作设备简单、可以处理多种类型的垃圾等特点。填埋法存在以下问题:混合垃圾中的大部分可回收物、可焚烧垃圾或可堆肥组分等被一并填埋,不能再生利用,资源利用率低;混合垃圾渗出液会污染地下水及土壤,处理成本高;垃圾堆放产生的臭气严重影响周边环境的空气质量,大多数垃圾填埋场产生的填埋气体直接排入大气,即污染环境、浪费资源又造成安全隐患。
2、堆肥处理法 堆肥法是利用自然界广泛分布的细菌、真菌和放射菌等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在适宜的水分、通气条件下,进行微生物的自身繁殖,从而将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向稳定的腐殖质转化。目前堆肥处理主要采用静态通风好氧发酵技术。堆肥技术适合于易腐烂、有机物质含量较高的垃圾处理,具有工艺简单,使用机械设备少,投资少,运行费用低,操作简单等特点。利用生活垃圾堆肥在我国已有较长时期,但存在如下问题:不能处理不可腐烂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垃圾中石块、金属、玻璃、塑料等不可降解部分必须分拣出来,另行处理,分选工艺复杂,费用高,因此减容、减量及无害化程度低;堆肥周期长,卫生条件差;堆肥处理后产生的肥料肥效低、成本高,与化肥比,销售困难、经济效益差;许多有毒、有害物质会进入堆肥,农田长期大量使用堆肥,可能会造成潜在污染。
3、焚烧处理法 焚烧法是一种高温热处理技术,即以一定的过剩空气量与被处理的有机废物在焚烧炉内进行氧化燃烧反应,废物中的有毒物质在高温下氧化、热解而被破坏,是一种可同时实现废物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处理技术。焚烧法具有厂址选择灵活,占地面积小,处理量大,处理速度快。减容减量性好(减重一般达70%,减容一般达90%。)无害化彻底,可回收能源等特点,因此是世界各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垃圾处理技术。近年来焚烧法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但应用并不普遍,主要存在如下问题:建设焚烧厂投资大,建成后运行成本高;混合生活垃圾成分复杂,燃烧的效率低,焚烧尾气污染严重;混合垃圾中餐厨类垃圾含盐量较高,烟气中的氯化氢会腐蚀焚烧炉,增加烟气处理的难度和污染控制成本。
三、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对策建议
1、实行城市生活垃圾的综合处理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城市处理的都是混合原生垃圾,垃圾成分复杂,有机物、人工合成材料较多。这不仅加大了处理的难度,而且造成了大量资源和能源的浪费。目前我国采用的垃圾处理技术,没有一种方法能够独立地实现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的总目标。这就要求垃圾处理技术应由单一销毁方法向多种方法、互相配合、共同处理的综合处理转变。
关键词:城市垃圾;危害;现状;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城市垃圾的排放量迅速增加。全国城市历年垃圾堆存量已达66亿t,占用耕地达35亿多m2,已有2/3的大中城市被垃圾包围,有1/4的城市不得不把解决垃圾危机的途径延伸到乡村。垃圾已是泛滥成灾的问题,目前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如何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城市环境保护,并科学地处理、利用垃圾,向垃圾要资源、要能源、要效益,值得我们研究探讨。
1城市垃圾的概念及其危害
1.1城市垃圾的概念
城市垃圾主要是指城市居民的生活垃圾、商业垃圾、市政维护和管理中产生的垃圾,而不包括工厂所排出的工业固体废物。城市垃圾的成分很复杂,但大致可分为有机物、无机物和可回收废品等。属于有机物的垃圾主要是动植物的废弃物,属于无机物的垃圾主要为炉灰、庭院灰土、碎砖瓦等,可回收的废品主要为金属、橡胶、塑料、废纸、玻璃等。
1.2城市垃圾的危害
1.2.1对土壤的污染
固体废物及其滤出或滤涸液中所含的有害物质会改变土壤结构和土质,影响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妨碍植物生长;有时还会在植物体内积蓄,在人蓄食用时危及人蓄健康。城市生活垃圾和其他固体废物长期露天堆放,其有害成分在地表径流和雨水的淋溶、渗透作用下通过土壤孔隙向四周和纵深的土壤迁移。在迁移过程中,有害成分要经受土壤的吸附和其他作用。由于土壤的吸附能力和吸附容量很大,随着渗滤水的迁移,使有害成分在土壤固相中呈现不同程度的积累,导致土壤成分和结构的改变,进而对土壤中生长的植物产生污染,污染严重的土地甚至无法耕种。
1.2.2对大气的污染
城市生活垃圾和其他固体废物在运输、处理过程中如缺乏相应的防护和净化措施,将会造成细末和粉尘随风扬散;堆放和填埋的废物以及渗入土壤的废物,经过挥发和化学反应释放出有害气体,都会严重污染大气并使大气质量下降。例如:生活垃圾填埋后,其中的有机成分在地下厌氧的环境下,将会分解产生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进入大气中,如果任其聚集会引发火灾和爆炸的危险。垃圾焚烧炉运行时会排放出颗粒物、酸性气体、未燃尽的废物、重金属与微量有机化合物等。
1.2.3对水体的污染
如果将城市生活垃圾和其他固体废物直接排入河流、湖泊等地,或是露天堆放的废物经雨水冲刷被地表径流携带进入水体,或是飘入空中的细小颗粒通过降雨及重力沉降落入地表水体,水体都可溶解出有害成分,污染水质、毒害生物。有些简易垃圾填埋场,经雨水的淋滤作用,或废物的生化降解产生的渗沥液,含有高浓度悬浮固态物和各种有机与无机成分。如果这种渗沥液进入地下水或浅蓄水层,将导致严重的水源污染,而且很难得到治理。
1.2.4对人体的危害
生活在环境中的人,以大气、水、土壤为媒介,可以将环境中的有害废物直接由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肤摄入人体,使人致病。2对城市垃圾的处理现状
2.1国外对城市垃圾的处理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是垃圾污染矛盾激化的年代。60年代中期以后,大体形成了填埋、焚化、堆肥等一系列处置方法。如在美国,垃圾用填埋法处理的占85%,焚化法处理的仅占10%。日本国土不大,填埋法处理的只占26.9%,而焚化法处理的占61%。瑞士也是以焚化法为主,占53%。西欧几个国家以填埋法为主,并多为有控制的填埋法。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美、英、法等国,由于受资源和能源危机的影响,对废物采取了“资源化”的方针,垃圾、粪便的处理不断向“资源化”的方向发展。尤其对于废物,日本已有25.3%的城市开展了从垃圾中分选回收物品的活动,1976年回收废物达3900万t,占当年废物排量的49.5%。近年来,有些国家还发展了无机垃圾堆山法,并在垃圾山的表面种植树木、花草,发展街心公园,起到美化城市的作用。
2.2我国城市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
2.2.1城市垃圾混合回收的方式加大了垃圾资源化的难度
我国城市垃圾基本上属混合回收,从回收的垃圾中分选有用物质,在目前分选技术差的情况下需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利于城市垃圾的资源化。
2.2.2城市垃圾资源化技术较落后
我国城市垃圾中的无机成分多于有机成分,不可燃成分多于可燃成分,不可堆腐成分多于可堆腐成分,且大中小城市又各有不同,因而资源化难度大,经济效益较差。
2.2.3城市垃圾资源化的资金不足
我国城市垃圾处理费用主要来自于政府,金额有限,而建大型的卫生填埋厂或焚烧发电厂均需大量资金,从而造成城市垃圾资源化基础设施差。
2.2.4法规不健全,管理不善
当前,我国把垃圾处理的重点放在减量上,对垃圾资源化不够重视,无相应的资源回收法,管理差,且目前的管理体制不利于垃圾的资源化。
2.2.5资源化意识淡薄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随之改变,资源的回收观念淡薄,回收难度大。
3加强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的对策
3.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环保意识
环境保护意识对人的环境行为有指导作用,能够使环境行为具有目的性、方向性和预见性,从而对环境保护的进程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长期以来,人们都注重各自家庭的小环境而忽视了公共的大环境,如果能够将市民们的小环境意识延伸到社会公共环境上来,城市垃圾的资源化必将得到市民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我们要通过各种媒介不断地利用环境观、垃圾资源观、资源危机观等来教育市民,让市民了解保护环境的重大意义。
3.2加强城市垃圾分类回收
城市垃圾分类回收是实现城市垃圾资源化的重要前提,这就要求在居民区和商业、文化及娱乐中心放置不同标志的垃圾容器,制定相应的制度和奖惩措施来保证居民自觉地分类放置垃圾,实现垃圾的分类收集。
3.3征收城市垃圾费
长期以来,我国的环保费用都是由政府提供,资金来源有限,限制了城市垃圾的资源化处理。而市民征收城市垃圾费符合“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既为城市垃圾的资源化筹措了资金,又能减少城市垃圾的排放量。
3.4发展城市垃圾资源化技术
科技的进步可增加可利用废物的种类及其利用深度,提高综合利用率,从而推动垃圾资源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加强垃圾资源化技术的研究,为城市垃圾资源化提供硬件支持是非常必要的。
3.5加强城市垃圾资源化管理
城市垃圾资源化管理,首先,必须建立和完善城市垃圾资源化的法规体系,如资源回收法、废弃物处理法等,用法律的手段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资源综合利用行为,并把它变为自觉行动。其次,要改变目前政企合一的垃圾管理体制,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宜的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体系,将垃圾清运单位和处置单位从政府部门独立出来转变为企业,自负盈亏,实行有偿的社会化服务,环卫部门进行管理、监督。再次,建立城市垃圾资源化的信息管理系统,提高管理能力。
3.6建立城市垃圾市场化运行机制
一个产业的发展,除了先进的技术,更重要的是市场的培育,垃圾处理要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要有适于产业发展的土壤和环境。因此,要打破目前垃圾处理中政企不分、垄断经营、非市场化运作的现状。由原来的政府环卫部门的运作转变为市场机制企业化运作,让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政府通过税收、能源、土地等方面为企业提供优惠政策。
4结束语
垃圾对我国城市造成的危害,已不容忽视。我们必须采用强有力的措施加强垃圾的处理。特别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成分愈发复杂,有机物、人工合成材料增多。这种现状要求垃圾处理技术,应由单一销毁方法向多种方法互助配合、共同处理的综合处理转变。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垃圾的变废为宝,为社会提供可利用资源。
参考文献
1逄磊、倪桂才、闫光绪.城市生活垃圾的危害及污染综合防治对策[J].环境科学动态,2004(02)
2张新.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与可持续发展[J].苏州城建环保学院学报,1999(03)
3吴晟志.试析城市垃圾分类回收处理[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01)
4朱永安.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法评述及综合处理方法的设想[J].环境工程,1997(2)
循环经济理念的内涵一般指“3R”,也有进一步提炼成“5R”的提法。3R理念主要包括:减量化(Re-duce):除了原有的改变旧生产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土地、能源、水和材料的投入的概念外,还延伸到在提高人类生活水准中,合理地减少物质需求;再使用(Reuse):除了原有的尽量延长产品寿命、做到一物多用、减少废物排放的概念外,还延伸到合理消费、科学消费的消费领域;再循环(Recy-cle):除了原有的废物利用,形成资源循环的循环外,还延伸到经济体系由粗放的开链变为集约的闭环,形成循环经济的技术与产业体系。5R理念再增加二方面,再思考(Rethink):改变旧经济理论。新经济理论的重点是不仅研究资本循环、劳力循环,也要研究资源循环,生产的目的除了创造社会新财富以外,还要保护被破坏的最重要的社会财富,维系生态系统;再修复(Repair):修复生态系统与自然和谐,不断地修复被人类活动破坏的生态系统。
2固废循环经济产业园的重要内容和基本原则
武汉市陈家冲循环经济产业园属于固体废弃物循环经济产业园类型,是立足于现有陈家冲垃圾填埋场的改造型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因此陈家冲循环经济产业园以各种固体废弃物处理项目为主要内容,以处理城市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为原则,以节能环保、降低消耗为目标,通过对各项目之间水、电、气、热等资源进行整合重组,实现各项资源的循环利用。
2.1以资源投入最小化为目标的减量化原则
减量化原则针对的是输入端,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物质和能源流量,对废弃物的产生,是通过预防的方式而不是未端治理的方式来避免。城市固体废弃物生活垃圾的处理也应该遵循此原则,因此在园区规划建设上要考虑垃圾的前端减量,从而达到分类处理、资源利用的目的。对于垃圾分类设施的建设,要充分考虑节能及经济合理性,避免过度分选,造成其他能源的浪费。
2.2以废弃物利用最大化为目标的再循环原则
针对固废处理各个单元环节,在通过物质能量换算后,对各种废弃物及处理过程中的产物进行最大化的再利用,应采取设施间的精密分工和高效协作,加大废弃物的转化效率,实现资源使用效率最大化,同时注重成本,关注经济效益。
2.3以污染排放最小化为目标的资源化原则
通过对固体废弃物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处理,形成闭合式良性循环,实现废弃物的最小排放。资源化原则是输出端方法,能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最终处理量,增强再生物的再利用意识,促进整个循环经济的实现。
3陈家冲循环经济产业园需承担的功能
经过近几年快速发展,武汉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布局格局初步形成,但城市粪便、市政污泥、建筑垃圾、餐厨垃圾等其他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亟需破题或加快发展,以全面提升武汉市的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陈家冲垃圾卫生填埋场场区作为既有环卫设施建设用地,又具备集中建设垃圾处理等环卫设施的良好条件。而陈家冲垃圾卫生填埋场区域已建成项目和规划建设的固体废物处置项目,为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提供了基础项目支撑。根据武汉市已经形成的垃圾处理设施布局和垃圾固废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全市将按“三镇鼎立”格局,形成分别服务于“三镇”的3个以垃圾处理为主体的循环经济产业园。已经初具规模的长山口垃圾综合处理基地将发展成为长山口循环经济产业园,服务于长江以南地区。2014年已启动建设的千子山循环经济产业园将主要服务于“汉阳”地区。而陈家冲循环经济产业园则将主要服务于“大汉口”地区,具体服务范围包括:汉口的江岸区、江汉区、口区等中心城区,东西湖区、黄陂区、新洲区等新城区,以及武汉市规划发展的“大临空”(武汉临空经济技术开发区)、“大临港”(武汉临港经济开发区)两大板块,集中承担生活垃圾、城市粪便、市政污泥、建筑垃圾、餐厨垃圾等功能。
4陈家冲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规划
根据陈家冲垃圾卫生填埋场场地条件、武汉市生活垃圾与固体废弃物处理需求和专项规划、设施建设规划,陈家冲循环经济产业园规划范围内,在完善陈家冲垃圾卫生填埋场已建填埋区建设的基础上,近期规划建设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城市粪便无害化处理、水泥窑协同处置综合预处理项目二期、市政污泥深度脱水与资源化处理、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等项目,构建产业园垃圾固废处置项目核心生产区。同时,对陈家冲垃圾卫生填埋场已建综合管理区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引进技术协同创新和实证基地形成技术依托,引进环保宣教基地形成对外开放的窗口,引进垃圾固废产业联盟形成驱动力,构建产业园综合管理服务和产业发展中心,促进产业园的可持续发展。在陈家冲循环经济产业园的服务范围内,除陈家冲垃圾卫生填埋场、水泥窑协同处置综合预处理厂(一期)外,还建有新沟垃圾焚烧发电厂、汉口北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及汉口西部餐厨废弃物集中处理厂。因此,园区近期规划建设项目设置,必须充分予以统筹考虑,结合汉口地区餐厨废弃物、建筑垃圾、市政污泥、城市粪便、生活垃圾等产生与处理情况,合理规划处置类别与规模及其中长期发展。
5园区循环经济的实现途径
5.1坚持循环经济实现的总体要求
从技术手段角度,全面推行污染治理技术、废物利用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拒绝二次污染;从资源利用角度,通过各处理单元的产出、使用调配,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相互利用和再造利用;从市场服务角度,依托产业发展中心搭建节能环保技术市场、社会废弃物回收再造市场、循环经济咨询服务市场等平台;从产业发展角度,单个企业应做到清洁生产和污染排放最小化,企业间促进物质和能源的充分循环;从园区建设角度,明确入园企业投资强度、建设水平、节能和环保指标等门槛要求,并服从园区循环经济措施的整体要求。
5.2建立能量循环利用系统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对原生垃圾进行充分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提供核心能源,实现园区内能量自给。同时,发电余热用于污泥干化、餐厨垃圾生物处理。垃圾卫生填埋、污泥处置、餐厨垃圾处理等产生的沼气引入垃圾焚烧炉内辅燃,实现能量的循环利用。
5.3构建物料流动利用体系
生活垃圾、市政污泥、餐厨垃圾、建筑垃圾、粪便等,通过相对独立的通道进入对应专业处理厂,然后餐厨垃圾残渣、粪便残渣与污泥合并处理,焚烧底渣又可与建筑垃圾合并处理,不可利用余渣进入卫生填埋场处理,实现园区固体废物对外零排放。
5.4配套完善的公用设施
集中建设污水处理厂、除臭系统,对园区内产生的污水及有害气体进行集中处理达标排放;建设园区综合管理服务与产业发展中心,满足园区行政、后勤、技术服务、企业孵化、宣教等需要;以园区为整体,实施风险防范范围内居民迁建工作,有效防范“邻避效应”,提高资金效益;建立数字化监控平台和应急干预机制,对企业运行质量、安全防范、排放指标、园区生态环境等进行实时监控、管理和应急干预。高标准建设园区道路和绿化隔离带,形成干净、快速、有序、优美的园区环境。
6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