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物医学工程概论

生物医学工程概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生物医学工程概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生物医学工程概论范文第1篇

理工类院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教育,主要体现于理学、工学及二者有机结合的特色和优势,如理工类院校在数学、生物、材料、机械、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组织工程等学科,具有坚实的教学基础、丰富的教学经验、良好的教学资源与条件。研究和解决生命科学及医学中的重要问题,是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教育与发展的宗旨,因此,利用理工科院校的教学资源优势,培养能利用工程学手段,解决人类生命及健康问题的研究和应用型人才,是理工科院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育的重要目标。因教学资源与条件的不同,理工科院校与医科院校、综合性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亦相异。理工科院校侧重于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包括数学、物理、电子、机械、生物等学科;熟悉医学电子仪器、生物医学信息、计算机、生物材料等相关学科专业知识;善于利用工程学方法与手段,解决专业相关领域的问题。培养目标具有准确的定位与时代性,即一方面能充分利用理工科院校的优势,体现其在工程学科方面的特色,另一方面,根据学科的交叉性与涉及领域的广泛性,密切跟踪学科的发展与社会需求变化,从而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高级专业科技人才。

根据教学与科研条件、研究方向的不同,国内理工类院校关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既具有上述共性,又各有侧重与特色。如清华大学提出旨在培养能将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物理、化学、数学和其它工程学原理,应用于研究生命科学的基本问题,能利用工程技术方法解决疾病预防、诊治及改善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等的高级专业人才;浙江大学则明确培养具有生命科学、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及信息科学等理论知识、医学知识和工程技术紧密结合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能力,能在生物医学电子、医疗仪器、计算机技术、信息产业等部门从事研究、开发、教学及管理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东南大学强调以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学、化学和材料学为知识基础,使学生具备开展与人类健康相关的科学研究及应用开发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具备宽阔视野、思维活跃的精英人才和领军人才;上海交通大学依托其强大且基础雄厚的工科和医学背景,重点培养在生物、医学和工程技术领域中具有开展交叉研究能力的有创新精神的,能应用物理、化学、材料、电子信息和工程等领域的技术解决生命科学问题的创新型交叉学科人才。华中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培养具备生命科学与光、电、计算机等信息科学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医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在医疗器械、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等产业部门从事研究、开发、教学及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始于从硕士研究生人才的培养,我校于1993年获生物力学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将生物力学硕士点(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与生物电子学硕士点(电子与信息学院)整合为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并开始正式招收硕士生,2002年招收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生,2004成立生物医学工程系,2006年获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根据我校生物、电子、材料等学科在科研教学方面的多年积累的与优势,结合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产业的发展与需求,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培养目标,按要求掌握的知识与具体的能力确定为:

目标1(扎实的基础知识):培养掌握扎实的专业基本原理、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包括生物医学、电子技术、信息科学、计算机技术、生物材料、生物信息等相关学科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复合型高级科技人才。

目标2(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能够创造性地利用生物医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研究开发能力,以服务于国内外生物医学工程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目标3(团队合作与领导能力):培养学生在团队中的沟通和合作能力,学会按分工要求在团队中从事具体工作,完成指定任务,进行组织协调,进而能够具备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领导能力。

目标4(工程系统认知能力):让学生认识生物医学工程的多学科交叉特性,从系统的角度认识与领会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核心与特点。要求从工程系统的角度,运用多种工程技术手段与方法,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

目标5(专业的社会影响评价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理解生物医学工程对人们日常生活、人类健康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目标6(全球意识能力):培养学生能够在全球化的环境里保持清晰意识,积极跟踪新理论方法、技术的发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认识与把握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现状与发展。

目标7(终身学习能力):生物医学工程毕业生在职业生涯中,需要根据学科、行业发展与岗位要求,不断更新知识,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并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综观理工科院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既反映了各校的学科优势、特色与定位,又具明显的共性,即强调学科的交叉复合特性,培养能将工程技术和医学、生物等基础理论相结合,解决人类生命健康中的问题、提高生活质量的综合性人才,尤其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理工类院校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培养特色

在专业特色建设方面,各高校依托各自的学科建设与教学资源优势,逐渐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如清华大学持之以恒地进行教学建设与改革,形成了"注重质量,强调实践,紧密结合科研"的教学特色,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科2001年被评为全国重点学科,2006年被评为国家重点一级学科;浙江大学则强调系统掌握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电子技术、仪器技术和生命科学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多学科交叉应用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为国家级生物医学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点;东南大学从1988年开始与南京医科大学合作,进行7年制工医双学位人才培养,2000年开始进行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七年制)本硕连读人才培养。2007年建立医工结合生物医学工程长学制创新人才培养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08年成为生物医学工程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形成了工医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特色,并形成了生物医学电子学和现代生物技术两个重要的特色方向;上海交通大学则充分利用附属医院的临床资源,建立与基础课程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学生实践训练,培养动手操作与创新研发能力,大力推进医工(理)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积极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自1997年起系统地开展了生物医学光子学特色方向本科教学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基于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特点,借鉴国内外最新教学成果,建立了一套具有生物医学光子学特色方向的本科教学体系。2011年开始招收“医疗器械”卓越工程师实验班,按照全新的教育大纲和创新的实验模式培养面向医疗器械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端领军型人才。

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经过近10年的本科教育实践,以电子技术为基础,以生物医学电子仪器与生物医学信息为主,兼顾生物医学材料、分子生物学及生物信息学,基本形成了多学科方向交叉的知识体系。尤其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根据广东地区生物医学工程产业的优势与市场需求,着力培养具有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基本素养、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广的复合型高级技术和专业管理人才。近年来,积极与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领域领军企业、医疗、科研机构开展联合培养人才的改革,如自2009年开始,华南理工大学与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共同成立了华南理工大学-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并开设基因组科学创新班,生物医学工程专业部分优秀学生从大学三年级开始,即有机会进入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从事生命学科的学习与科学研究;2011年,华南理工大学携手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共建“华南干细胞与再生医学英才班”,实行“2.5+1.5”的培养模式,“英才班”将根据学生所属专业本科培养计划和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的专业培养要求,为学生制订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学习和科学研究相结合。此外,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与深圳迈瑞电子有限公司、汕头超声仪器研究所、广州总院、南方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和广州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等单位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为学生的实践、实习提供优越的资源和条件,同时,为学生的就业不断开拓新的渠道;从大学二年级开始,学生即有机会加入“学生研究计划SRP(StudentResearchProject)”,参与老师指导的科研实践,进入实验室与研究生共同学习研究。学习、研究期间,取得优异成绩或成果的学生,推荐参加“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近年来进行各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有益探索与实践,进一步扩宽学生的知识面,显著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强化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主动服务行业企业需求的意识,确立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观念,创新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改革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主要体现于四个方面:(1)工程教育服务国家发展战略;(2)加强与工业界的密切合作;(2)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4)注重工程人才培养国际化。近年来,各高校都在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和实践,主要包括(1)重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大类培养模式。如上海交通大学实行按院系招生、学生入校两年后再分专业的培养模式,从而有利于学生根据个性、特长选择专业,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有利于资源的优化整合;中国科技大学秉承“基础与创新并重”的办学理念,实行重基础、“轻”专业,注重基础“宽、厚、实”,专业“精、新、活”的宽口径个性化培养模式。浙江大学提出“以人为本、整合培养、求实创新、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确立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以3M(多规格、多通道、模块化)和“宽、专、交”为特征的KAQ(知识、能力、素质)并重,将本科专业分成若干学科大类,实行前期按大类培养,实施通识教育,后期实行宽口径专业教育的新模式。华南理工大学的培养模式与浙江大学既具相似性,又各有侧重。华南理工大学以注重精英人才与个性化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为特色,如按大类分电子、机械、化工、材料、经贸等各大类专业精英班,“基因组科学创新班”和"华南干细胞与再生医学英才班"等。

(2)注重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如卓越人才培养、产学研相结合人才培养、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近几年,各高校均十分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卓越人才计划旨在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遵循“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形式多样”的原则,其特点包括: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其中,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包括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等61所高校,第二批共有133所年高校加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3)国际化人才培养,通过与国外知名高校建立人才培养合作项目,进行联合培养。如教育部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CEAIE),中教国际教育交流中心(CCIEE)和美国州立大学与学院协会(AASCU)共同合作的“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积极推动中美高校学分学历互认,促进中美高校师生双向交流、共同制定大学本科专业教学计划等。此外,近年来,各校纷纷与欧美、澳洲著名大学建立了各种灵活的本科人才联合培养机制,推进教师双向交流,专业课程实行双语教学或全英教学等。

(4)个性化人才培养,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培养学生过程中,根据学生知识结构与特长,注重个性化培养,如,一方面鼓励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生修读“双学位”,另一方面,也接受其它专业学生修读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双学位”;通过“学生研究计划(SRP)”,“百步梯攀登计划”、“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大赛”等,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科研能力。

课程建设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为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人才培养的规范化提供重要的指导性意见。根据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发展趋势与社会需求、以及各高校的教学和科研优势,理工科院校设置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的课程体系,既存在共性,又各具特色。其中,理论教学部分,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领域课,实践部分,包括实验课程、课程设计、认识实习、工程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各理工院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培养计划中的公共基础课颇为相似,主要有政治类课程、大学英语、大学物理、大学化学、数学(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工程制图、大学体育,以及人文、社会和技术类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大多数高校以生物医学电子与信息为主,包括电路、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等主干课程,并设置解剖生理学、临床医学概论、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重要基础课程;各校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课程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专业领域课,同时也最能体现其专业特色。一般以其优势学科方向开设不同的专业必修或选修课程,如浙江大学按数字医学信息、生物传感器与医学仪器、定量与系统生理学三个方向设置专业课程,东南大学则分生物传感与生物电子学、生物信息学、生物医学材料与纳米技术、医学信息工程等四个方向,上海交通大学包括生物医疗仪器、神经科学与神经工程、医学成像与图像处理、生物材料与纳米生物医学等几个方向课程;清华大学按学科方向分为医疗仪器、神经工程、医学影像和微纳医学等四个主要方向,分别设置不同的专业课程。

华中科技大学则包括按生物医学光子学、医学影像学、生物信息学、纳米生物材料和组织工程等方向的专业课程;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本科课程,主要涵盖了医学电子仪器、医学影像、医学信息、生物力学和生物医学材料等五个方向,分别开设了医学传感器、医疗仪器设计、生物医学测量、医学超声学、生物医学信号处理、医学成像技术、医学图像处理、医院信息系统、远程医疗、生理系统仿真建模、生物力学、生物医学材料等重要课程。

实践环节主要包括综合实验、课程设计、临床实习、金工实习、电子工艺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其中综实验包括工程生理学、生物医学工程、医学仪器与信息工程3门综合实验课程,设置了数字电路、微机原理与应用、医学仪器等3门课程设计。由于广东省医学资源和生物医学工程产业具有较强的特色和优势,尤其在医疗仪器行业拥有一批实力雄厚的企业,华南理工大学充分利用这种地域的产业优势,知名企业联合建立了本科实习基地,和具优越医疗资源的医院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为本科生的临床实习与毕业实习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此外,华南理工大学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暑期实习计划”,即由老师或学生自行联系实习单位,经院系和老师推荐,学生有机会在暑期到相关高校或科研院所实验室、企事业单位实习。

在双语课程、全英语课程、新型课程和特色课程方面,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也正在积极进行建设,如《医学图像处理》和《医院信息系统》已经实行双语教学,正在为全英文授课做准备;不定期地邀请国内外有影响的专家和企业负责人进行专题讲座或创业教育;为新生开设《生物医学工程概论》课程,计划进一步开展新生研讨课、系列专题研讨课。

总结

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具有鲜明的交叉与复合特性,它对解决人类生命与健康中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与相关产业发展亦极为迅速,如何培养适应学科发展需求和符合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是各高校生物医学专业面临的重要问题。理工科院校在电子、计算机、信息、生物、材料、制造等学科具有一定的优势,充分利用理工科的资源优势,培养研究与应用兼顾的高级专业人才,亦是理工科院校本科教学的重要目标。

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本科专业,经过近十年的教学实践,逐渐形成以生物医学电子、医学信息工程、生物力学为主导的培养体系,十分注重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并充分利用广东省的医学资源和生物医学工程产业的地域优势,努力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近年来,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医学材料方向发展迅速,先后成立了国家人体组织工程重建工程中心、特种功能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实验室,在生物医学材料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为此,华南理工大学正在为利用生物医学材料方面的优势,加强生物医学材料方向的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积极地进行探索。

生物医学工程概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生物医学工程;核心课程群;整合优化课程;教学方式改革;教学评价体系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是生物学、医学及工程学交叉构成的一门综合学科。[1]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医疗器械(设备)的设计、研发、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等岗位的需求量逐渐增多,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面也在逐步加宽。[2-3]目前,长治医学院(以下简称“我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共设三个方向,分别是康复器械工程、医疗设备管理维护和医学物理三个方向。这三个专业方向各有侧重,如康复器械工程方向侧重于临床康复器械的开发、设计、维护与管理等;医学物理方向侧重于医用放疗设备的临床应用及维护管理等;医疗设备管理维护方向侧重于医学仪器的研究、设计、维修和维护等。三个方向培养的人才均服务于医学。为让我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毕业生在医疗器械行业获得较高的匹配度和认可度[4-5],学校必须从实际出发,从基础做起,从专业建设上寻求突破,而加强专业建设的基础就需加强课程建设与改革,从教学的源头直接与社会需求对接。我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开设的课程包含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专业选修课及实践教学环节。但在这五部分的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上存在一些不足,如:课程独立性较强,课程与课程之间衔接不好;部分课程内容存在重复;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等。因此,整合优化本专业的课程结构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基于此,本文以我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医疗设备管理维护方向为例,结合本专业方向的培养特色、本专业人才需求以及本专业已毕业学生的就业情况,构建核心课程群。

一、核心课程群初构

医疗设备管理维护方向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既满足临床需要的工程人员,又能够从事医学仪器的研究、设计、制造以及能够从事医疗器械产品的经营、技术服务[3]等工作的人才。根据本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企业对本专业学生的基本要求、已毕业学生对本专业课程设置的反馈及就业情况,我校设置了相互衔接,但各有侧重、特色突出的核心课程群。按照本专业方向课程之间的互通性、独立性及综合性,我校将本专业方向课程划分为基础医学课程群、医疗设备课程群及医学信号课程群,每个课程群所包含的课程如图1所示。基础医学课程群是本专业方向学生了解、掌握基础医学的入门课程,学生通过学习医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人体正常功能活动的基本规律、了解生物体的代谢规律及其与各种生命现象之间的联系,为后续医疗仪器在临床上的使用及临床上各类医学信号的分析处理奠定基础。医疗设备课程群是上述三大课程群中的核心,具体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介绍影像类仪器(如X线机、超声、MRI、CT等仪器)、检验类仪器(如光谱分析仪、电化学分析仪、色谱分析仪等)及测量与监护类仪器(如心电图机、呼吸机、病房监护系统等)等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性能、使用方法、故障分析处理以及仪器的设计;另一方面介绍如何购置医疗仪器、购置完成后仪器设备的验收及安装、临床使用过程中设备的维护保养、管理及质量控制。[6]医学信号课程群着重培养学生掌握医疗仪器采集生理信号的原理、过程,以及对采集到的医学生理信号进行分析处理,从而辅助医生完成对疾病的诊断治疗。为打破各核心课程群之间的壁垒,加强核心课程群之间的联系,我校在开设各核心课程群之前,首先开设了生物医学工程导论课程作为本专业方向的学科概论课。一方面,该课程为学生介绍与本专业方向相关的基本理论、本专业方向的发展现状、应用领域及发展方向;另一方面,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各个核心课程群在本专业方向中所起的作用及相互之间的联系。

二、核心课程群的教学改革

(一)整合、优化核心课程群的课程本专业方向核心课程群以生物医学工程导论课程为主线,设置了基础医学、医疗设备及医学信号三大课程群。各核心课程群中均设有自身的基础或核心课程,其他课程在此课程上进行延伸或扩展。但是,各课程存在内容多且部分课程内容重复等现象,因此,学校首先需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及优化,具体优化策略如下。第一,每个核心课程群的教师团队成立相应教研室,并设立课程群的主要责任人。责任人与承担该核心课程的教师、企业技术人员共同研讨教学内容,对各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优化,使其相互交融,又各具特色。如医学信号课程群中信号与系统课程与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在“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Z变换与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等内容上存在重复。因此,根据设置课程的先后学期,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不再开设重复的内容,而加强突出具有本课程自身特色的教学内容。第二,结合本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医工学生,适当调整更新课程群中部分课程的总学时及理论与实验的学时分配比例。[7]如实用传感器课程由原来6/21(理论/实验)学时调整为24(实验);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由原来总学时54(42/12)调整为32(20/12)。通过总学时调整,学校更加精炼了课程内容,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用于探索、发现自身感兴趣的课题。此外,适当增加实验在总学时中的占比,尤其是增加设计或综合性实验所占的学时,可以使学生通过实验的设计、调试等阶段,锻炼并挖掘自身的动手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激发自我主动分析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实验成果的展示,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成就感,激励学生在原有作品的基础上继续扩展或融入更多可实现的设计或功能。

生物医学工程概论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生物技术导论 特色教学 模块式教学 互动讨论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Q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166-01

生物技术导论是专为生物技术专业新生开设的一门导论性质的专业基础课。内容涉及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及在农业、工业、人类健康、能源、环境等方面应用的内容。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现代生物技术基本概念、原理和基本操作技术,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对现代生物技术这一新兴行业有较深入的认识并培养其对未来专业课程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1.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

通过前几年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实践发现,该课程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首先,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大一的新生,他们仅有高中生物学的背景知识,还未进入生物技术相关基础专业课程的学习,很多专业名词和专业技术学生根本没有接触过,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这样无异于给这些新人当头一棒,葬送了他们学习专业的热情和积极性,无法实现我们开设课程的目标。

其次,本课程的内容又几乎涵盖了整个生物技术行业的所有领域,而任何一个老师都不是全才,都不可能完全深入认识每一个领域。单人承担该课程的教学,对老师来说压力会非常大,而且很难讲每一章都讲得生动有趣,学生听起来也会枯燥乏味。

最后,本课程学习的内容都是生物技术专业课程的高度概括的内容,每章内容都将是以后的一门课程,并且都将在学生修完专业基础课程后单独开始,都会详细讲解其具体内容,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应该有所取舍,应该“轻原理和理论、重实际应用”。

2.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究

基于上述主要问题,我们认为必须建立一套符合教情和学情的新型教学模式。

2.1课程组织形式的改革

基于课程涉及内容之多,对任课老师的要求之高,我们打破单人承担的传统模式,采用一人负责,多人共同完成的模块式教学进行课程组织。通过组建一支由多个专业背景的优秀教学团队,根据不同教师的专业背景和教学科研经历,在“五大工程”的教学中,不同内容分别安排优势教师教学,进行模块式教学。要求老师深入浅出介绍各大工程的主要技术,结合自身科研经历,理论联系实际重点讲述其应用和发展前景,充分吸引学生的眼球,提高学生对本专业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思想。

2.2 教学方法的改革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性,在针对生物技术应用等内容的教学采用互动式讨论教学法。首先由教学团队商榷给出讨论的主题,然后根据学生的兴趣分成互动小组,每个小组在主题之下选取某个感兴趣的点,集体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准备20分钟的PPT汇报,每组推出一个汇报人。具体实施程序如下:(1)先由主持人(一般由任课教师亲自担任)介绍,概要地介绍主题所涉及的基本问题,不做任何学理的界定与评价,以免观念先行,为下面的讨论定了调子,影响学生的自我判断。(2)由报告人进行专题发言。(3)限时辩论与交流。在这一部分,围绕交流主题,针对报告人和回应人的发言,课程参与者可以向报告人提问,对报告人提出自己的相反观点,对发言者的观点、论据提出批评意见,对相对立的命题进行辩论,报告人也可以进行解释、补充甚至反批评。这是课程中最精彩的部分,将充分展示学生们的思维才智。(4)最后由主持教师进行专题评点,简短地总结当天的讨论。同时还将根据学生报告和讨论的情况对学生进行评分,作为相应的平时成绩。通过该训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同时还使学生能体会其中的快乐,学会独立学习的方法,并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2.3 教学实践的改革

生物技术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新兴学科,涉及到生活、军事、医药、能源等各行各业。由于我们是医学院校的生物技术专业,培养的学生大都是进入医药行业,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和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未来出路,我们将邀请成都知名生物制药企业的专家就生物技术在医药行业的发展前景做专题报告一到两次,分析生物制药目前发展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在课程结束后,带来学生参观制药企业的生产、科研车间,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生物技术发展的潜力。

总之, 我们通过多方面的探索,建立了一套适合大一新生开设《生物技术导论》课程的新型教学模式,通过该模式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达到了我们预期所设置的教学目标。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加深学生对整个生物技术领域的认识,使学生对生物技术行业的发展充满信心,从而树立扎实的专业思想和培养学生学习专业的热情和积极性。这一模式的建立不仅适用于《生物技术导论》课程的教学,而且还可以推广为其它专业“导论”性质课程的教学。

参考文献:

[1]宋思杨, 楼士林.生物技术概论(第三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5.

[2]林娜, 魏琴, 张超, 尹礼国, 王涛, 周黎军, 罗通. 《生物技术概论》课程特色教学实践[J]. 中国科技信息, 2008,16:240-241.

[3]胥华伟 施江 史国安. 谈提高生物技术概论教学质量的几点体会[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10:64-65.

生物医学工程概论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综合化 山东大学 创新探索

杜威曾经说过:“通过教育,社会却能够明确地表达它自己的目的,能够组织它自己的方法和手段,因而明确地和有效地朝着它所希望的前进目标塑造自身。”从这种意义上说,社会前进的步伐时刻牵引着高等教育的脉动。纵观中国高等教育今后一个阶段的发展,明显呈现出综合化的趋势。

所谓综合化趋势,是指培养内容、方法、目标,特别是知识加以综合以提高教育质量的趋势。高等教育的综合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大学的综合化、学科的综合化和课程的综合化。

一、大学的综合化

大学的综合化是人才培养的需要,是学科发展的需要,是社会进步的需要。中国的综合性大学主要是通过两种方式形成的:一种是通过合并,融合多所大学的办学力量,如四川大学由原四川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原华西医科大学三所全国重点大学经过两次合并而成,山东大学由原山东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和山东工业大学三所大学合并而成等;另一种是大学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壮大,如上海交通大学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先后恢复和兴建了理科、管理学科、生命学科、法学和人文学科,清华大学1999年建法学院、2001年建医学院、2002年建新闻与传播学院、2008年建学院,都呈现出向综合性大学迈进的态势。

二、学科的综合化

体现为大学不断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扩大服务面向,推动学科建设向综合交叉的方向发展。这种调整和改革有几种类型:(1)调整合并原有学科专业。尤其是在教育部1998年颁布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普遍进行了本科专业整理和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创办交叉综合学科专业。如山东大学2000年设立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以及2004年在全国率先创办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3)跨学科整合已有的优势资源,通过交叉与融合,形成新的学科专业。如山东大学以彭实戈院士为首的团队,整合数学学院与经济学院师资力量与教学资源,创立了国内一流、国际上有重大影响的金融数学学科,构建了从本科到研究生多层次、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跨学科、交叉型金融数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三、课程的综合化

课程改革的综合化主要表现在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应用技术和基础理论、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工程技术与经济管理等互相渗透,交叉综合形成了一系列新的课程体系,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掌握综合性知识,具有解决各类复杂问题的技能。如上述提到的我校金融数学学科,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学科交叉融合,既突出重点课程如倒向随机方程和非线性期望等前沿数学理论课程的学习,又注重多学科如概率论、统计学、控制论与金融类学科的交叉融合,同时加强金融实践的培养训练,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

总之,重视综合素质教育,在课程安排上把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在对学生的指导上把关心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心结合起来,培养更加全面发展的人才,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普遍趋势。

四、山东大学利用综合优势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

山东大学是一所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学校的学科门类齐全,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5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专业19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6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74个,本科专业114个,涵盖了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理学、工学、医学、教育学、军事学等11大学科门类。如何发挥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优势,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宽口径、复合型、新兴学科人才,是学校近年来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我们的设想与举措主要如下:

1.推进大类和宽口径招生培养。从2004年起,改变以往按专业招生、培养的做法,除了部分特殊专业(如语言、艺术、体育等)外,学校均按照大类招生,学生入校后先进行一至两年通识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的宽口径培养,到二年级末再进行专业分流。

2.创办复合型人才培养班。利用学校学科综合优势,催生学科交叉的新专业,努力办出特色。如整合能源与动力、生命与环境、经管等学科的力量,与瑞典皇家工学院合作,新建工业生态专业;艺术和计算机、软件工程等学科合作,共建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自动控制工程与生命、医学等学科合作,建设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在总结金融+数学、英语+法学、英语+国政等实验班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数学、计算机、外语三个平台,搞好“嫁接”。如计算机与美术、机械设计、工业设计等结合,外语与国际贸易、新闻学结合。面向校内外学生举办双学位班和辅修班。

3.改革完善课程结构。学校多年来一直按照“宽口径、厚基础、强素质、重能力”的思路,着力建设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文化素质课等四大类课程,充分体现通专结合、夯实基础的思想。

4.实施通识教育。依托学校综合优势,拓展中国传统文化资源,打造富有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特色课程,提升学生综合素质。通过多年探索,逐步构建起了富有本校特色的融文化素质与民族精神教育为一体的大学人文教育公共课程体系。两门精心设计的全校学生必修的通识教育课程――《中华民族精神概论》和《中华传统文学修养》自2001年开设以来,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赢得了一系列荣誉,先后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其中一本教材入选“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05年获第五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同时,《中国审美文化史》、《中国经学概说》、《犹太文化导论》、《中国文学名家名作纵横谈》等一大批高质量全校选修通识教育课程备受学生青睐。

参考文献:

[1]高荣进.面向21世纪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交通高教研究,1996,(4).

[2]樊丽明.开放、综合、研究环境下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中国大学教学,2009,(11).

[3]谢和平.国际高等教育的创新趋势与高水平大学的跨越发展.中国高教研究,2008,(9).

[4]蔡克勇.就业结构的变化趋势与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下).理工高教研究,2002,(5).

[5]刘向信.漫议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六个趋势.中国高等教育,2009,(22).

生物医学工程概论范文第5篇

南通大学地处江部的南通市,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交通运输部共建的综合性大学,南通大学的办学历史始于近代著名教育家、实业家张謇先生于1912年创办的私立南通医学专门学校,其“父教育、母实业”的教育思想与实践,为南通的教育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南通医学院是国内最早开设面向临床信息学本科教学的高校。该校学科带头人董建成是较早就耕耘在医学信息学领域的知名教授之一,现任南通大学医学信息学系主任、数字医学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华医学会医学信息学会常委等职。据董建成教授介绍,南通医学院早在2002年就开设医学信息学本科专业方向,是在综合分析了国内外相关发展信息的基础上作出的抉择。其后历经了“非典”、汶川地震和我国新医改的推动,不但证实了当初选择的正确性,而且即使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也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明确目标:确立医学信息学专业教育方向

医学信息学(Medical Informatics)是一门典型的交叉学科,涉及到生物医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和管理科学等学科。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董建成教授的教育背景了,董建成教授是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后南通医学院医学系第一届大学生,经过五年的临床医学理论和实践学习后获得医学学士学位,毕业后留在了南通医学院任教。“一晃几年过去了,当时总觉得除了不断地学习和工作之外,我还应该再做点儿事业”,董建成教授如是说。就在这种“做点儿事业”的信念下,董建成教授考取了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的研究生。在北大,他如鱼得水,穿梭于不同的学院,白天听课、做实验,晚上还经常来往于清华、人大等不同的院校去听讲座和学术报告。也是从那时起,他开始接触医学信息学这个独特的学科。

1. 深入学习,立志从事医学信息学事业

“我是学医的,当时我就想如果将医学知识和信息技术结合起来,一定能够提高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效率,避免不少医疗差错。”董建成教授说,“这个思想在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中都对我影响很大。”

之后,得益于北大课程的开放性,董建成教授不但读完了信息管理学的全部课程,还在北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修读了大量的计算机课程。“那时对知识的欲望已经到了如饥似渴的地步。当时协和医大的本科生前三年是在北大读的,我就跟着他们听生物医学工程、医学电子学等课程。”虽然当时非常辛苦,但董建成教授坦言那时的学习是他收获最大的阶段。

在导师的指导下,董建成教授看到了交叉学科的发展前景。他的毕业论文选择了《艾滋病数据库的建立与信息学分析》,建立了当时最全的艾滋病文献数据库,并开展了一系列的相关研究。“我把毕业论文工作当作我医学信息学研究的第一次实践,投入了我的全部时间和精力。从那个时候起,我真正感觉到了我这一生的‘一点儿事业’,就是要把医学和信息科学结合起来。”

2. 目标明确后,开垦医学信息学荒地

从北大研究生毕业后,董建成教授回到了南通医学院,在“立志从事医学信息学事业”的信念下,他于1992年在南通创建了国内第一个医学信息学会,一年后,中华医学会增设了医学信息学分会。从此,我国的医学信息学研究从传统的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开始了朝向临床医学和数字医学的迈进。

董建成教授组建的医学信息学研究团队,在学校的支持下,于1996年成立了国内医学院校中第一个“医学信息学教研室”。并在其后的国内外相关学术交流中,开展了医学信息学的研究内容、方法、技术等多方面的探索,确立开设医学信息学专业培养专门人才的思想。通过整合学校的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公共卫生学、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等多方资源,于2002年通过教育部组织的专家论证,正式开设了医学信息学专业方向,面向全国招收本科生,成为了国内第一所面向临床和医院信息化开展医学信息学教育的高等院校。国家教育部随后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外增添了医学信息学专业,专业代码为070408W。加快了我国的医学信息学教育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持之以恒:完善医学信息学专业教学内容

在国内,面向临床的医学信息学专业教学没有先例。董建成教授的团队于2000年就开始到美国、欧洲、澳大利亚等国考察其专业教学体系的建设。从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直至师资配备、教材建设、实验指导、生产实习等各个环节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分析。建立了适合当时国情的医学信息学专业教学体系,为其后医学信息学专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我国其他高等院校开展医学信息学专业教育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1. 教学体系建设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基础

董建成教授对记者说:“在确立医学信息学专业教学体系后,师资力量是办好医学信息学专业的基本保障。”面对当初师资力量不足的局面,董建成教授利用自己在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做高级访问学者的机会,一边提高自己,一边坚持教学,还一边在南京的高校中“大肆地‘挖’人、‘抢’人”,先后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以及日本德岛大学引进博士、硕士若干人。同时通过自身培养和送出去培养等多种方式,确保了该专业师资力量的可持续发展。

在专业教学课程的设置上,董建成教授说,南通大学医学信息学专业的课程设计参考了八所国外高校的课程内容,是在医学信息学专业教学委员会和国内其他知名专家的论证后确定的,不仅包含有国外的原版教材、国内的统编教材和规划教材,也有该系自己主编并在人民卫生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自编教材,如《医学信息学概论》、《医学信息检索教程》等,后者在2009年获得国家级精品教材。本科生主修的学位课程覆盖了信息技术、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管理科学等多个领域,确保了医学信息学专业毕业生知识结构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2. 动手能力培养是医疗卫生信息化的急需

考虑到大四的学生在医院实习期间不能操作医院信息系统的现实,如何将学生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是学校急需考虑的问题。有鉴于此,董建成教授又于2006年率先建立了国内第一个医院信息系统(HIS)模拟实验室,由于教学效果显著,该实验室于2007年获得了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的200万元资助,使得南通大学医学信息学专业的实验教学条件如虎添翼,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关注。

“我们在后续的项目资助下,将原有的实验室扩大为数字医学实验室,成立了南通大学数字医学研究所,为研究生的培养提高了更好的条件。”据董建成教授介绍,他们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如何让医学信息学教育真正与国际接轨,真正面向当前的实际应用,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医学信息学人才培养之路。

面向应用:不断探索医学信息学创新之路

生物医学工程概论范文第6篇

关键词:胃卡他;胃肠炎;腺炎;灌肠疗法;喂养护理要点

中图分类号:S858.292 文献标识码:A

1.绪论

犬的消化系统疾病是最常见而最重要的犬类疾病,而这其中大多疾病都是由于其主人缺乏科学合理的营养、喂养、护理知识而引起的。尤其是在爱犬患病或病愈恢复过程中,犬的消化功能。必然受到了很大的削弱。由于胃肠功能的削弱及紊乱,犬机体所摄入的营养必然减少,容易对机。体产生各种不利的影响。

2.犬易发的三种消化系统疾病

犬病门诊中,消化系统疾病最为多见,现结合临床实践,介绍犬易发的胃卡他、胃肠炎、腺炎三种疾病。

2.1胃卡他

胃卡他是指胃粘膜表面的炎症,临床以呕吐、胃痛、脱水为特征,常呈急性经过。

2.1.1病因

多因一次性过食难以消化的食物或采食了污秽、腐败的食物,或食物过冷过热,或喂给刺激性药物引起。也可继发于某些传染病、寄生虫病等。

2.1.2症状

病犬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饮欲增加,但喝后即吐,呕吐频繁,初吐食糜,以后吐出带泡沫的粘液。弓背,触压腹前部胃区敏感疼痛,常伸展前肢卧于冷暗处,眼泪增加,舌苔黄白,口臭。呕吐严重时出现眼球凹陷、皮肤弹性降低等脱水症状。

2.1.3治疗

保护胃粘膜,消除炎症,纠正脱水及酸碱平衡紊乱。

①禁食。由食物原因引起的胃卡他,应禁食24小时并限制饮水,24小时后,只给少量温水、稀饭、温奶等。

②对症治疗。维持消化机能可肌注维生素B100毫克/次,止吐可肌注胃复安2~4毫升/次,解痉止痛可肌注盐酸山莨菪碱(654-2)1毫克/公斤体重。脱水严重者,静脉注射5%葡萄糖生理盐水50~80毫升/公斤体重,维生素C 0.5克/次,维生素B2毫升,每天1~2次。

③抗菌消炎。肌注庆大霉素或氨苄青霉素1万~2万单位/公斤体重,地塞米松2~4毫克/次。也可并用犬病消,0.3~0.4毫升/公斤体重。

④健胃。病情好转后,可口服多酶片1~2片/次,中药保和丸1~2丸/次。

2.2胃肠炎

胃肠炎为胃和小肠粘膜及粘膜下组织的重剧炎症,以腹泻、腹痛、发热、毒血症为特征。临床上多见粘液性、出血性胃肠炎。

2.2.1病因

原发性胃肠炎由单纯的胃肠卡他发展而来,如采食了发霉变质的肉类、鱼类,很快发生腹痛、腹泻、发热等症状。B族维生素缺乏,机体抵抗力降低,外感风寒也可引起。继发性胃肠炎可见于某些病毒病(如犬瘟热、犬细小病毒病)、细菌病(如大肠杆菌病、沙门氏杆菌病)、寄生虫病(如绦虫、蛔虫感染)以及滥用抗生素等。

2.2.2症状

病初呈急性胃肠卡他症状,以后呈胃肠炎症状。病犬精神不振,食欲废绝,呕吐喜饮,饮后即吐。发展为肠炎时,表现频繁水样下痢,并混有粘液、血液,体温升高到40~40.5℃,松弛,排便失禁。随腹泻的发展,病犬眼球下陷,皮肤弹性降低,结膜发绀,出现脱水和酸中毒症状。

2.2.3治疗

排除病因,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①饮食疗法。禁食24小时,只给少量口服补液盐饮水,配方为氯化钠3.5克、碳酸氢钠2.5克、氯化钾1.5克、葡萄糖20克、水1000毫升,混合溶解,每次每公斤体重50~100毫升,饮服或灌服。

②对症治疗。止吐:胃复安10毫克/次,肌注;止血:止血敏15~20毫克/公斤体重,肌注;增强抵抗力:维生素B100毫克/次,维生素C0.5克/次,肌注;久泻不止:口服复方苯乙哌啶片2.5毫克/次,一日2~3次。

③强心,补液,防止酸中毒。5%葡萄糖生理盐水50毫升/公斤体重,50%葡萄糖10~20毫升,维生素C0.5克,盐酸山莨蓉碱1毫克/公斤体重,混合静注。心衰时加入10%安钠咖0.5~2毫升。伴随酸中毒时,可将5%碳酸氢钠注射液按3~5毫升/公斤体重用5%葡萄糖稀释至1.25%,静脉注射。

2.3腺炎

是犬腺排泄管阻塞,分泌物积聚,发生感染而引起的炎症。

2.3.1病因

犬腺位于内外括约肌之间的腹侧,呈球形,直径约1厘米,左右各1个。腺以2~4厘米长的管道开口于粘膜与皮肤交界处,相当于时钟4点和8点的位置,将犬尾提起易看到。其分泌物为灰色或褐色油脂状,具强烈臭味。当腺过度分泌时,腺导管阻塞或括约肌功能不良,均易致腺体内分泌物滞留,引起感染、发炎、肿胀。

2.3.2症状

早期患犬表现不安,食欲减少或废绝,不断回头试图啃、舔部位,或后躯坐地有擦肛动作。有的病犬排粪困难,不时努责但仅能排出少量干硬粪便。日久则红肿,向外突出,流灰褐色液体,附近有多量灰褐色分泌物附着。挤压腺,可从中排出多量灰褐色液体,有的呈化脓性感染,形成脓肿,易破溃与外界相通。

2.3.3治疗

彻底挤出腺内液体,并用生理盐水或0.1%高锰酸钾溶液反复冲洗,然后注入青霉素溶液10万~20万单位。也可用庆大霉素8万单位、2%盐酸普鲁卡因4毫升混合注入腺内。配合肌注清开灵、犬病康等,效果更好。

3、巧用灌肠疗法治疗犬消化系统疾病

在宠物治疗中最多碰到是犬的消化系统疾病,针对病情采用的简单的灌肠法可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3.1灌肠疗法的适用范围

①犬表现为上吐下泻,粪便带血腥臭等肠胃炎症状时,可以应用灌肠疗法进行治疗,排除稀粪,清空肠道,直肠直接给药。

②犬发生大便干燥,排便困难等粪便秘结时,可应用灌肠治疗软化粪便,肠道。

③犬表现强烈的呕吐,食欲废绝,按压腹壁可以摸到香肠状的有弹性的硬物等肠套叠症状时,可以用深部灌肠法来治疗。

④在犬口服给药困难的情况下,可以用直肠灌肠进行给药。

3.2具体操作方法

取输液空瓶一只,内装温热[35度左右]的灌肠液,安装上输液器,把输液器下方的连接头剪去,将塑料管的端插入人用14号导尿管中。打开输液开关,检查插头处是否漏水,如有漏水,可将塑料管再向内插紧,关上输液开关。

将犬俯卧保定在治疗台上,把治疗台的后两只腿垫起,使犬呈前低后高的。如果犬较为驯服,可让其站立进行灌肠。剪去犬周围的污浊被毛,把导尿管的圆头端从插入,边插边放液,以肠道易于插入。尽量多地插入导尿管,尤其是作保留灌肠时,利于药物深入肠管。如发现堵塞,可来回抽动导尿管,或让犬将积粪排除后再继续灌肠。

作用是通便驱气和清洁肠道。灌肠溶液较大,一般一次用量250-1000毫升[根据犬体形大小而定],常将溶液瓶抬高,使罐入压力增大,灌肠速度较快。灌完后立即让犬排泄。

3.2.1留液灌肠法

作用是输入治疗药物,补充营养物质或软化硬结的粪便,灌肠速度不宜过快,溶液量不宜过大,灌完后仍保持前低后高的,并用犬尾根堵塞一段时间。在做输入药物和补充营养物质的保留灌肠之前,最好先用温水进行洗肠,将积粪排出。

3.2.2常用的灌肠溶液

①生理盐水刺激性轻,可用于肠道有疾患的清肠通便。

② 0.1%-0.2%肥皂水(在开水中加入肥皂至乳白色为止),用于手术前清肠或分娩前催产,同时可起驱气作用。

③松节油溶液(松节油4毫升加入500毫升肥皂水搅匀),可以驱出肠内积气。

3.2.3留液灌肠的灌肠液

①在生理盐水中加入抗菌消炎药物,可以治疗急慢性肠炎。

②30-60毫升甘油或植物油,加温水至100-200毫升[盛和林等编著:哺乳动物学概论,华东师范出版社,1985];用5%硫酸镁30毫升、甘油60毫升,加入90毫升温水配制成1:2:3灌肠液;用食盐10克溶于100毫升温水中,配制成10%高渗盐水,可以用来软化粪便,肠道,促使积粪排出。

③5毫升地塞米松、10毫升安痛定、40毫升鱼腥草,加生理盐水100毫升,配制成混合溶液,可以用来治疗犬的各种高热,能起到迅速退热的作用。

④生理盐水200毫升加入安乃近5毫升或加入0.5%阿托品1毫升,深部灌肠,可治疗早期的肠套叠,缓解肠痉挛,减轻疼痛,充盈肠管,可使套叠的肠管复位。

4、预防犬消化系统疾病的常识

犬的消化系统疾病是最常见而最重要的犬类疾病,而这其中大多疾病都是由于其主人缺乏科学合理的营养、喂养、护理知识而引起的。尤其是在爱犬患病或病愈恢复过程中,犬的消化功能 必然受到了很大的削弱。由于胃肠功能的削弱及紊乱,犬机体所摄入的营养必然减少,容易对机 体产生各种不利的影响。因此,主人在平时的喂养管理、患病期间及恢复过程应注意以下几点:

4.1健康犬只平时的喂养管理要点

4.1.1幼犬(出生-8月龄)

刚出生的幼犬由于其消化器官还未完全发育成熟,其消化能力极其有限,胃肠只能消化母乳。因而1月龄以内的幼犬最好喂母乳。在喂乳时可加入少许酵母片的水溶液,以帮助幼犬更好地消化吸收母乳。同时,喂母乳宜分多次进行,一般每天可以分6~8次喂食。

为了你的幼犬健康,请坚持母 乳哺乳幼犬原则。小犬断乳后,其身体的生长发育,尤其是自身骨骼、牙齿的生长形成往往需要充足而均衡的营养。特别是对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的需求较迫切,这些物质需求的满足与否会直接关系其日后能否长成一条健康体美的成犬。

普通的食物则很难完全搭配满足到幼犬的营养需要,这就需要给你的爱犬提供专门配置的优良犬粮了。因此,市面提供的各种专业特制的幼犬粮不妨用间隔搭配的方法喂给犬。这对减少幼犬胃肠道疾病和日后更好、更快的生长发育产生极为重要的作用。

此外,该时期幼犬的胃肠道疾病也可能由体内肠道寄生虫和感染外界的细菌、病毒引起。最常见的肠道寄生虫是蛔虫、钩虫和鞭虫,因而每月定期预防性驱虫是必要的。而细菌性胃肠道病则多是在机体劳累、衰弱、抵抗力下降时,被致病性菌种经污染的食物、呼吸道等途径入侵感染而致病的。因而,在日常喂养管理上应尽量保持犬食的清洁卫生,喂食时要做到定时、定量、定质的原则。对于病毒性胃肠道疾病,免疫接种是最安全和有效的预防解决办法。一般确认有效的免疫 程序是在小犬满2个月龄的时候进行首次免疫接种疫苗,必要时可以21日的间隔时段再注射2针,以确保幼犬获得足够的机体保护力。

许多其它因素也会直接或间接地诱发消化道的疾病,因而主人应尽量避免犬只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最常见是因天气突然变化、洗澡或吹冷气等引起的受冻感冒,又或者是食物转变过快引发的胃炎。幼犬的食物应尽量煮熟后方可食用,食用时 可加入些许含碘食盐,以帮助其调节胃口。切记不要让犬吃生鸡蛋、生肉、生肝及油腻的食物。

4.1.2成犬(8月龄-5岁)

对于生长的犬来说,其消化功能日趋完善,有较强的消化吸收能力,故其消化道疾病发病率也逐渐降低,但犬主也不应因此而放松对爱犬的护理。这个时期的胃肠道疾病多是继发于一些传 染病或内科病,例如:由于主人粗心喂了大块骨头而导致便秘或肠梗塞,犬细小病毒病引起出血 性肠食炎,过引起反复性胃肠炎等。

4.1.3老年犬(5岁以上)

当你的伴侣动物进入了老年期,它的消化、吸收能力将大大减退。同时伴随其牙齿的磨损、脱落,食物若过难咀嚼完全则会对其消化系统增加负担而导致胃肠道疾病的发生。老年犬易发生 便秘和消化不良等胃肠道功能紊乱疾病。为了避免这些疾病,对老年犬的喂养宜定时、少量,食 物要保证卫生干净、易消化。特别要注意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物质,例如水果、钙 片、肝脏等。尤其要注意的是让老年犬多些运动和提供充足的饮水。

4.2患有消化道疾病或病愈恢复期的犬只的喂养护理要点

①给予容易消化的流体食物,如:稀肉粥,肝脏拌稀饭,菜肉汤等。

②适当在犬食中加入少量健胃消食的保健性药物或一些维生素,如:酵 母片、维生素 C片、鱼肝油丸等。

③尽量避免过食,不要给予高脂肪、高蛋白,难以消化和加重胃肠负担的食物。

④每天喂食要少量多餐,同时要努力做到定时、定量、定质的大原则。

⑤患病期间应尽量减少洗澡的次数,以及加强保温护理工作。

⑥患便秘的犬只应给予充足的饮水和运动,以促进胃肠的蠕动、排空,减少食物在胃 肠内的积压负担。

⑦主人要多留意患病犬的饮食次数、食量、饮食欲,以及排便或尿的次数及其性状。

参考文献

[1]施新猷.医学动物实验方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

[2]施新猷编:现代实验动物在医学科学研究上的应用[M].北京:中国医科大学,1982.

[3]徐叔云.药理实验方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4]侯灿著.医学科学研究入门[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

[5]丁道芳,刘思诚编著.医学科学研究入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6]兽医大学.兽医临床处于手册[M].东北:吉林人民出版社,1965.

[7]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研究中心.实验动物科学论文集[A].第四军医大学,1986.

[8]上海实验动物研究中心等编.现代实验动物科学技术讲座汇编[C].上海实验动物科学研究会,1985.

[9]盛和林等.哺乳动物学概论[M].四川:华东师范出版社,1985.

[10]南开大学生物系中草药生物教研室.实验动物解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11]林熙.实验动物的育种繁殖[M].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条件处[M].1982.

[12]魏文汉.病理生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13]修瑞娟.微循环的动物实验研究[J].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198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