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医养结合的总结

医养结合的总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医养结合的总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医养结合的总结范文第1篇

我国社会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为应对由于老龄化引起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人们不断探索创新多元化的养老服务模式。其中,“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服务模式,通过有效整合多种养老资源,可以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社会目标。文中从社会工作的学科视角出发,对“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的内涵特质、发展困境和解决策略进行了分析,并指出:社会工作的角色功能,能够最大程度地整合各种资源,实现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的链接,为“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服务模式提供有效支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在“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服务模式中发挥纽带作用,服务于老年人群体以更好地发挥其角色功能。

[关键词]

社会工作;角色功能;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老年人口的平均寿命延长,数量也在逐渐增多,人口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在2015年1月13日召开的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全体会议上,国务委员、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主任王勇指出,截至2014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12亿,占总人口的15.5%。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将呈现出以下五个特点:老年人口增长快,规模大;高龄、失能老人增长快,社会负担重;农村老龄问题突出;老年人家庭空巢化、独居化加速;未富先老矛盾凸显。而山东省自1994年进入老龄化社会后,老年人口总量位居全国第一,成为全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省份之一。目前,山东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700万,占全省总人口的17%,高龄老人、失能老人、空巢老人、失独老人等逐年增加。据山东省老龄办抽样调查,全省65岁以上空巢老人有710多万人,有近200万失能老年人,这一群体对医养存在很大的需求。在医疗机构方面,不论公立医院还是民办医院,大部分都没有专门针对老年人进行长期护理的科室,对老年患者也仅提供门诊和病重时的短期住院。老年病专科医院和专科门诊规模小、数量少,成为当前老年医疗面临的突出问题,也远远无法满足老年人医养护理的需求。2014年,山东省政府在的11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中指出:加快推进医养结合,大力发展老年养护型、医护型养老机构,提升养老机构的医疗服务功能。同时,文件还强调,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利用医疗资源建设老年护理院、康复院,辐射周边社区,为社区老年人提供上门诊视、健康查体、保健咨询、家庭病床等服务,从而推进面向养老机构和老年人的远程医疗服务。迫于当前山东省老龄化的严峻形势,以及老年人养老、医疗衔接不充分而导致资源无法优化整合的社会问题,探索“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服务模式是十分必要而紧迫的。

一“、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服务模式的内涵

何谓“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服务模式?“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是指在医疗机构设立养老科室,或者与养老机构合作助其成立较高水平的医疗门诊设施,为社区、养老机构内的老年人提供医疗技术指导,进行健康管理;同时,根据老年人病情的实际情况,灵活地提供急救服务和技术帮扶。它是医疗、康复和养老有机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区别于传统的居家、社区、机构等三大养老模式,除单纯地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之外,还为其提供较为全面的医疗服务,优势在于整合医疗和养老两方面的资源,提供持续性的老人照顾服务。“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服务模式的主要类型包括在养老机构内开设医疗机构、在医疗机构内开设养老机构、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三种类型。例如,青岛福山老年公寓的医疗中心,就是在养老机构内开设医疗机构的典型案例。青岛市福山老年公寓是2012年筹建的新型民办养老机构,其最突出的特色就是内设二级康复专科医院———青岛福山康复医院,并于2013年10月被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医院配有专业康复治疗专家、康复医生、主治医师、护士和护理员团队。福山老年公寓专门收住半失能和完全失能老人,是山东省规模最大、设施最完备,集医、护、养于一体的现代化养老机构。但由于其建筑高端、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并能提供较为专业的医护服务,收费标准也较高,只有部分经济条件好的老人才能承担得起。因此机构建成两年来,入住率仍然在低水平徘徊[1]。总之,“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服务模式,可以将医疗资源较好地融入养老服务中,从而极大地提升老年人的生命健康水平和晚年生活质量。同时,这种养老服务模式还可以减轻家庭的养老负担,促进家庭和谐,为家庭和社区做出贡献,是促进健康老龄化的可行途径。那么,在“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服务模式中,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可以担当怎样的角色职能呢?社会工作是一门实务性较强的学科,服务领域广泛。王思斌对现代社会工作的定义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职业性的助人服务活动[2]。社会工作专业涉及的工作领域包括民政、司法、教育、卫生、社区、、计生、人民调解、残疾人、老人、妇女、儿童、禁毒等多个方面。其中,卫生、老人都是社会工作传统的服务领域。因此,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作为服务提供者、资源整合者、协作者、教育者等角色,在“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服务模式中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服务模式中,社会工作者的服务对象是老年人,为健康自理、半自理、失能老年人提供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包括个案支持、危机干预、康乐服务、构建社会支持体系、心理疏导等。社会工作者的合作者是社区工作人员、养老机构工作人员以及医务工作人员,整合社区、养老机构、医疗机构的优势资源,促进各方进行良好的沟通,满足老年人养老、医护的需求,实现互惠互利和多边共赢。

二“、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发展存在的困境

1.服务收费高,服务内容单一一方面,在普通养老院或者单纯的医疗机构因为只收取单方面的服务费用,费用较低;而“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或者医疗机构,由于其更高层次、更专业的医疗服务导致收费较高。这是大多数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残疾老年人、患病老年人、高龄老年人的经济收入所不能承受的。对合肥市3000位老年人的抽样调查显示,62.91%的老年人每月可承受的服务价格(包括伙食、床位、护理等)不超过500元,20.94%的老年人每月可承受的服务价格在500—800元之间,只有16.15%的老年人可以承受800元以上的服务价格[3]。“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或者医疗机构的收费水平与老年人消费水平低之间的矛盾,导致老年人对医养结合服务的需求不高,进而导致“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服务模式的床位利用率不高、医疗资源浪费的现象。另一方面,当前“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或者医疗机构发展还不完善,其所提供的医护服务主要以简单治疗为主,无法为老年人提供疾病预防、治疗、康复、护理、心理疏导和临终关怀等更高层次的专业医疗保健服务。因此,“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所提供的医护服务内容还无法与老年人的医护需求相吻合,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完善。

2.医疗保险政策不完善,养老床位不予报销目前国家所推行的医疗保险制度,由于其保障范围并不涵盖“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或者医疗机构的养老床位,使老年人在医养过程中无法享受医保。例如,济南市第一养老公寓(济南职业病防治院)是1998年由公立医院建成的养老公寓,较早地开启了“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医院的部分病区转化为老年公寓,但是该院2013年却被撤除医疗保险资格,老人无法在养老床位上享受医保,导致大部分老年人离开老年公寓[4]。“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受到医疗保险制度报销的限制,这是对其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因此,建立完善相关的医疗保险制度政策是有效推行“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重要保障。在相关制度政策的依托下“,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或者医疗机构可以让老年人在养老床位进行医疗报销,使老年人的医疗和休养更有效率,保证老年人的生命健康,减轻其家庭经济负担。

3.养老医护专业人才短缺,流失率高“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服务模式面临发展的另一制约因素是人才流失问题。在养老机构中,医护人员和护理员的工资待遇普遍较低,社会认可度低,尤其是护理员,他们的工作强度高,承受心理压力较大,其工作价值没有通过薪酬得以实现,致使养老机构的医护人员和护理员的流失率居高不下。而在医疗机构中,医护人员更倾向于去较为热门的科室,如外科门诊、妇产科等,工作虽忙但工资更为可观,较少的医护人员会选择老年退休科室,一方面是因为工作加班少工资低,另一方面是因为服务对象是老年人。同时,在“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或者医疗机构中,社会工作师、营养师、心理咨询师等相关方面的专业人才也存在不足,很少有养老机构或者医疗机构为老年人配备专门的社会工作师、营养师等,因而也就无法为老年人的心理、社会参与、饮食营养等方面提供专业服务。

三“、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发展的对策研究

(1)有效控制服务费用,丰富服务内容首先,“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或者医疗机构在收取服务费用时,在考虑基本成本之外,更应该考虑老年人的收入水平及经济承受能力,合理制定服务费用收取标准,让更多的老年人能够享受到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其次,依据老年人的不同需求设定相应的服务内容:对于健康老年人、患有慢性病但生活仍能自理的普通老年人,可以住在社区或普通养老院,以生活照料为主,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医务室提供疾病预防保健、健康管理、文化娱乐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对于患有恶性疾病、易复发疾病、大病初愈或晚期绝症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需要高端复杂的治疗服务及长期的医疗护理服务,“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或者医疗机构除了需要提供日常生活照料、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基础养老服务外,还需要提供疾病诊治、康复理疗、临终关怀等医疗服务[5]。老年人在医疗系统中属于服务边缘群体,较少医院有独立的老年医疗科室,社会工作是一个实用性较强的专业,而且它以助人自助为价值理念,因而社会工作者作为服务提供者、资源整合者,可以为老年人提供医疗信息资讯、康乐服务以及构建社会支持体系等服务内容。社会工作者的介入能够帮助老年人争取更多的医疗资源、医疗救助、减少医疗纠纷,减轻老年人的精神压力和经济压力,同时也可以帮助医务工作者更好地照顾老年人。(2)建立健全医疗保险支持体系首先,推进医疗保险覆盖养老机构,对符合医疗定点条件的、依申请纳入定点范围的“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放宽政策,及时准予开通医保定点资格和批准实行医保定点刷卡结算,并将现行的养老机构的门诊医保改为住院医保。其次,创新养老保险产品服务,将长期医护服务纳入医疗保险,全面推行养老机构综合责任保险,建立养老志愿服务时间储蓄制度。最后,尽快出台医养结合政策,加强对养老机构内设置的医疗机构或者医疗机构内设置的老年科室进行规范管理,并开展将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内设的医疗机构纳入医院的远程医疗试点。社会工作者需联系社会福利保障、民政等政府部门,为养老机构争取落实相应的医疗援助政策,便于机构内的老年人就医。社会工作者作为资源整合者、协作者、策划者,可以为养老机构或者老年人提供个案支持、权益维护等服务内容。社会工作者的介入能够帮助老年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为享受应有的医疗经济救助提供支持。此外,还能将基层实践经验进行总结,为相关政府部门制定政策法规提供建议。(3)加大养老护理机构的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大养老护理机构建设、人才队伍培养,为“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提供专业人才支持。首先,鼓励医学院校设置医养结合型老年护理、老年服务管理、康复治疗学、老年方向社会工作等相关专业,同时加强养老服务相关专业的课程建设。其次,加强养老服务相关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最后,加强现有的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职业教育培训,争取做到持证上岗,提高“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社会工作者作为教育者、研究者、辅导者,可以提供职业教育培训、辅助人才培养等服务内容。社会工作者的介入能对养老机构内的护理员进行相关的职业教育培训,帮助他们获得老年护理证书,或者对医疗机构内的护士进行相关老年知识的科学普及,可以提高两者对老年人的整体服务水平。

四、结论

“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服务模式,在做好老年人生活照料、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服务的基础上,着重提高疾病诊治护理、健康管理、大病康复、临终关怀等医疗服务质量的一种养老与医疗有机结合的养老服务方式。医疗结构和养老机构二者之间相互独立、自成系统为时已久,推行“医养结合”,使两者有效协调运作起来,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社会工作者这一特殊群体,是两种机制协作运行的有机结合点和剂。社会工作者作为资源整合者与协作者能够将养老机构、医疗机构的服务资源进行最优化整合,使各方面资源最大限度地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同时,社会工作者作为两个系统的衔接者在两个系统进行整合的过程中,能更清楚地看到“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服务模式发展的瓶颈和存在的问题,能够为其提供有益的视角分析和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1】赵晓芳.健康老龄化背景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研究[J]兰州学刊,2014,(9).

【2】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黄佳豪,孟昉“.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必要性、困境与对策[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4,(6).

【4】赵晓芳.健康老龄化背景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研究[J]兰州学刊,2014,(9).

【5】梁春武.医养结合:养老新模式政策需给力[J].人民政协报,2014,(9).

【6】孙雯芊,丁先存.公立医院医养结合模式可行性研究———以合肥市滨湖医院老年科为例[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9).

【7】周国明.宁波市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发展政策路径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4,(11).

【8】刘清发,孙瑞玲.嵌入性视角下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初探[J]西北人口,2014,(6).

【9】.深化“医养融合”创新养老模式———以上海市为例[J].江南论坛,2014,(9).

【10】刘琼.谈医养结合养老新模式[J].企业家天地,2013,(8).

【11】吴宏洛.探索实行医养结合养老模式[J].福建日报,2013,(12).

【12】邵德兴.医养护一体化健康养老模式探析———以上海市佘山镇为例[J].浙江社会科学,2014,(6).

【13】李增良.医养结合大有可为[J].中国卫生,2014,(10).

【14】王素英,张作森,孙文灿.医养结合的模式与路径———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调研报告[J].社会福利,2013,(12).

【15】赵艺,马欣婷,曾玉娟.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的运营问题研究[J].管理观察,2014,(8).

【16】米虹,袁晓航,李皞.医养结合养老机构面临的内忧外患[J].中国劳动保障报,2013,(12).

【17】高小芬,于卫华.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下我国长期护理分级制度的不足与建议[J].护理学杂志,2014,(6).

【18】张旭.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2014,(3).

【19】杨景亮.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探究[D].东北大学,2012,(6).

【20】伍国铭.福建省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研究———基于永安、厦门两地的调查[D].福建师范大学,2013,(6).

医养结合的总结范文第2篇

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曾印发通知,要求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经过近5年时间的试点、推广,现在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应属水到渠成,并不令人意外。值得思考的倒是,在那些早就取消药品加成的医院,病人看病的费用有没有大幅降低,换言之,取消药品加成能否真正造福患者,有助于解决“看病贵”?

药品加成一度被认为是医院以药养医的重要推手,为了多挣名正言顺的15%的药品加成,很多医院故意购买价格昂贵的药品,在很大程度推高了药价。而在当初试点取消药品加成的医院,短时间内是实现了药品价格的大幅度下跌。

可问题在于,为了让取消药品加成顺利推进,保证医院和医生的收入,往往都配套增O了医事服务费。患者支付的药价少了,服务费增加了,一减一增之间,患者看病的总费用并没有减少太多。这可能也是虽然公立医院药品加成普遍已经取消,但患者并没有感觉到看病变便宜的原因。

更值得关注的是,还有一些医院因为取消药品加成,医院为了避免收入急剧下跌,又想出了别的暗度陈仓的办法。药品不能加价做文章,医院就在检查、化验等环节想心思,患者不管大病小病,进了医院就是一大堆昂贵的检查。一个感冒就能花掉好几百元,钱就用在了各种没必要的检查和化验上。以药养医的问题是缓解了,但是“以检查养医”的新问题又出现。

所以,全面取消药品加成,虽然是值得肯定的改革成果,但并不意味着彻底解决了看病贵的问题。如果说取消药品加成只是治标,那么现在更有必要深入关注治本的问题。医院或者医生卖高价药、开高价检查的目的,简单划分的话,有两个层次的原因。

浅层次的原因,是为了谋取私利。在这个层面,需要的是更严格的监管。在取消药品加成之后,医院和医生明面上谋利的空间少了,但如果医生被“公关”,他还是可以通过开特定的药,来暗中谋取不正当的利益,把负担转嫁给患者。

更深层次的原因,则要看公立医院的制度定位。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公立医院医生的正当收入偏低,和他们的劳动付出极不相称,刺激了医生个人的灰色挣钱的欲望;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投入严重不足,医院的发展要靠自谋生路。这是以药养医变成“明规则”的重要制度原因。

现在取消药品加成容易,但必须要有善后的制度安排,让医生的正当收入相对合理,让医院整体的发展没有后顾之忧。只有解决了这些深层次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破解以药养医的顽疾。

从国际趋势来看,公立医院的收入来源,除了正常的药品收费之外,还有医生服务收费和政府财政补助等渠道。过去因为服务收费偏低和政府补助不足,所以药价变成医院创收的“主力”,现在全民盯着药价,希望通过改革把药价降下来,那么相应的,另两项来源就要有相应的提升。

现在的改革设计中,医院普遍增设了医事服务费,也就是医生服务收费,但这确实也面临两难――收费太高,患者负担不起,而且如果只是把高药价换成高服务费,对患者来说改革就失去意义;收费太低,又无法补偿减少的药价收入,无法满足医院发展需求,最终会“逼”出其他创收办法,改革变成了白折腾。

医养结合的总结范文第3篇

1关于形成性评价

     1967年美国著名评论学家斯克里芬最初在《评 价方法论》中提出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 性评价不同,强调教师把从学生中采集到的一些数 据给予学生及时反馈,帮助学生针对反馈信息进行 分析,促使学生主动反思建构提高学习效果。

在这一理念下形成了形成性评价常用FED 口 诀[1] : (Feedback 为反馈,E (Encouragemen)为鼓励, D (Direction)为指导。在学生和教师的互动中,如果 上述3个方面都能做到,那么教学和学习均会取得 成功。H ancock等运用形成性反馈定量评测,通过对 学生自主演讲科目三阶段的评价及反馈,促进了其 学习责任感、思考严谨性、认知灵活性及职业素养和 沟通能力的形成E]。

2中医内科学课程临床课程中形成性评价的具体 运用

     2.1 医学教育模式正从传统的知识传递向能力培 养转变,这就要求教师采用形成性评价对学生的学 习状况进行及时评估。中医内科学是一门理论性和 实践性都很强的临床基础学科,其涉及的学科范围 广,理论抽象,逻辑性强,牵涉到各种中医基础理论 的综合理解和运用。2.1对象的选择与分类将选修中医内科学的04、6级中医临床专业学 生60人,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对照组30人,采取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实验组 30人,采用了布鲁姆的目标教学法,在反馈-矫正 的教学环节中,开展形成性评价教学方法。

2.2中医内科学形成性评价法方案总体设计在形成性评价教学活动中,病案设计是关键。 病例的选择主要采取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病例前 后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或病情发展上的必然趋势、 或病机演变的过程符合辩证规律。教学活动共包括 2~3个病例,可由同一个患者病程组成,兼顾《中医 内科学》教材中的不同病症。任课教师在充分熟悉 所选病例和相关课程内容的前提下,根据每一个具 体病例提出结构性或非结构性问题,通常每一病例 包括10个问题,问题根据病例的辩证思路程序及复 杂性由浅入深进行设计。题目内容要精,简短易答, 难度适中,使之能够体现“三基”反馈重点、难点知 识的掌握情况,促进学生理解、应用和知识迁移。

2.3中医内科学形成性评价法方案实施的过程设计形成性教学评价设计由病例设计、资料收集和 学习部分、课堂反馈、教师促进部分等四大部分组 成。

病例设计部分由教师按要求在课前两周把第一 份病例内容下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在一周内完成病 例后所提出的问题,学生完成后统一打印。

信息搜集和案例学习部分,学生可通过网络、期 刊等搜集资料、查找答案,并对资料加以整理后以书 面作业的形式上交。经教师批阅后选8_10名学生 作为代表,并于课前5天,联系学生请其做好演讲准 备,演讲题材、角度不限。

课堂反馈部分则通过第二、第三份病例采取同 样的方法操作,但选择的学生不与前重复。在选择 学生时可参考以往的学习成绩,做到不同层次均有 列入,尽可能让中下游学生有发言机会。每一次教 学活动用时为3课时,其中1、课时由学生发言,第 3课时由教师进行点评,注重反馈、指导,并总结该 课时的主要知识点。课程结束前由学生进行自评、 互评,师生互评。在每次教学活动中,均安排10位 同学上台发言,发言过程中允许与台下的同学互动, 要求学生均能围绕每一病例的问题要点展开讨论, 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讲解内容之丰富、文献检索质 量普遍较高。

教师促进部分,以同行、专家、领导相结合的形 式开展。同一专业的教师进行旁听观摩,教学评议, 可以起到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改进方法的作用。组 织本学科专家、教育专家,进行横向教学质量评估检 查,可以提出建议,督促教学,推广成功经验。由教研 室、教务部门、学校领导组成评议小组,通过听课、检 查教案、同教师及学生代表座谈等形式,同时结合课 堂录像进行教师自我反思分析,帮助查找不足,促进 教师能力发展。

    3.中医内科学课程形成性评价的实施效果

     3.1中医内科学课程形成性评价的元评价方法 课程结束前采取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分 相结合的方法,学生本学科评价成绩,占总成绩的 20% ;课程结束时,实验组学生对形成性评价教学进 行评议,填写形成性评价教学反馈意见表(包括学生 对形成性评价教学的整体评价,与传统的教学相比 较,对形成性评价导师的专业水平的评价,对我科形 成性评价教学方法的其他建议和要求等)。期中和期 末,进行中医内科学书面理论考试,共占总成绩的 80%。

3.2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 forW indows软件包进行统计。 计量资料如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性,采用t检验,非正 态分布资料用非参数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 用x2检验。

医养结合的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7-000-01

一、人口老龄化现状

2014年末我国总人口数13.678亿人,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已超2亿。60周岁以上人口2.12亿人占总人口数15.5%,65周岁以上人口数为1.37亿人,占总人口数10.1%。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高速发展阶段。

2010-2014年我国老年抚养比从11.9%上升到13.7%,劳动年龄人口需要抚养老年人数量增多,加重了家庭抚养负担。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尚未实现现代化、经济尚不发达却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未富先老、未备已老特征明显。

二、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发展我国居家养老服务体系重要性

“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我国老年人口数量持续增加,空巢、失能老人分e占老年人口总数51.3%、18.3%。经济新常态下,人口老龄化加大经济发展压力,我国人口红利渐逝成为不争事实。发展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的多层次养老服务具有现实意义。其一就目前养老服务市场看,老年人服务需求呈现多样化态势,老龄事业发展前景广阔,通过发展老龄事业能够为待业人员提供就业岗位,在一定程度缓解就业压力。其次老年人对家庭依赖重,人口流动性强导致越来越多老人不能与子女生活在一起,无法得到子女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居家养老是把服务项目延伸进家庭使老人能够得到服务又满足其精神慰藉需求。最后城镇化和现代化推动下,我国家庭呈现出规模微型化、结构扁平化特征,家庭养老功能急剧下降,传统家庭养老方式不足以应对高速发展的人口老龄化。

三、我国居家养老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1.养老设施不健全,养老服务供需不对称

老人对照料、护理、医疗、康复、精神关爱、文化娱乐服务需求增加,但目前大部分养老服务设施规模小、功能少。有些社区只能提供社区工作人员日常办公用地,没有多余场地建设养老设施。

2.缺乏医养护专业人才,存在医养分离现象

随着养老服务事业逐渐兴起,社会养老领域面临护理与医疗康复专业人才短缺的严峻挑战。虽然有些成功的养老服务试点中逐渐将医疗和养老相结合,但仍然没有普遍实现“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我国养老存在“看病地方不养老,养老地方不看病”现状,不能有效整合医疗与养老服务资源。

3.缺乏社区养老服务信息交流平台

社区养老中的信息交流主要以社区管理中心为载体,有服务需求的老年人向社区提出申请并登记,社区派出工作人员进行上门服务。社区人手不够或可用资源不足不能及时为有需求的老人提供服务或者忽略老人需求造成信息交流不畅通、服务不到位等现象,影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有效开展。

4.政府在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中定位模糊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大部分都是政府负责完成建设,基础服务工作也多由政府工作人员从事,政府定位不明确出现大包大揽、越位等现象。不能充分发挥市场对养老资源整合的基础作用、积压了社会组织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的市场份额,压抑企业和社会组织活力和积极性。

四、关于完善我国居家养老服务的对策

1.合理规划用地,建立配套的养老设施增加有效供给

土地征用方面,政府、国土资源局要合理规划土地将养老公益性用地与商业用地区别对待,政府要求开发商在进行住宅规划时,小区内要建立适应老年人需求的配套养老设施,确保社区养老能够真正从空间层面上落实。

2.培养专业养老服务人才,建立医养护相结合的专业化养老服务

第一,通过政府补贴对现有人员进行定向专业培训,提供不同社区服务人员交流学习机会不断提高其专业技能。第二,在高校开设与养老、护理相关课程培育专业人才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专业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加强对专业学生培养,使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专业服务团队人员数量和技能的不足。

3.打造“互联网”+居家养老联动平台,发展智慧化养老

在大数据时代下打造互联网+居家养老平台,逐步建立与老年人沟通便捷、服务及时的信息化服务网络。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OTO)可以使老人足不出户享受居家养老带来的一系列便利服务。为社区中需要提供服务的老人安装一键通电话,设置儿女电话、社区电话、急救中心、报警电话、火警中心等快捷键解决子女上班无人照顾老人的后顾之忧。

4.构建“看护四边形”养老方式,发挥多元主体参与居家养老服务

通过构建以政府、市场、非盈利组织/社区、家庭四方联动的“看护四边形”养老方式,加强政府、市场、社会“三元合作”与社工、义工、护工“三工联动”的整体效果并进一步推动养老产业发展。

从政府角度看,政府要从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并分清有效需求与潜在需求。通过制定和提供政策支持、宏观指导、评估、监督等方式促进供给侧与需求侧结构性改革,帮助有需要但没能力获得服务的老人获得合适服务,改善养老服务供需不平衡现状。

从市场和社会角度看,要发挥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作用。充分挖掘社会闲置资源,将城镇中闲置的土地等资源经过一定程序,加以改造成养老机构、社区养老设施等增加养老服务供给量。

五、对未来居家养老服务的总结与展望

医养结合的总结范文第5篇

  医院妇产科医生总结1

  本人主持妇产科工作至今。始终从事妇幼保健工作,作为一名妇产科医生,现将本人今年的妇产科工作总结如下。

  一、思想政治方面

  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主导思想,存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力,积极缭绕妇幼卫生工作方针,以提高管理水温和业务才能为条件,以加强理论知识和提高业务技巧为基本,坚持走临床和社会工作相联合的途径,积极率领全院职工群策群力、努力工作,美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义务。

  二、理论方面的学习

  在工作中,本人深切的意识到一个及格的妇产科医生应具备的素质和前提。尽力提高本身的业务水平,不断增强业务理论学习,通过订阅大批业务杂志及书刊,学习有关妇幼卫生常识,写下了端详的读书笔记,丰盛了自己的理论知识。始终坚持用新的理论技巧领导业务工作,能纯熟把握妇产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症的诊治技术,能纯熟诊断处置产科失血性休克、沾染性休克、羊水栓塞及其他产科并发症及合并症,纯熟诊治妇科各种急症、重症,独破进行妇产科常用手术及各种规划生养手术。

  工作中严格履行各种工作轨制、诊疗惯例和操作规程,精打细算的处理每一位病人,在最大水平上防止了误诊误治。自任现职以来,本人诊治的妇产科疾病诊断医治正确率在98%以上、独立实现数百例剖宫产及其余妇产科手术,病人都能按时出院,从无错误的产生。

  三、人才培育方面

  注重人才的培育,自任职以来,积极指导下一级医师的工作。在妇幼卫生人员的培训中,担当组织和教养任务,由本人详细指导培训的各级妇幼人员达5360余人次,提高了各级妇幼人员的工作能力,真正发挥了业务骨干作用。自己在分管保健工作期间,严厉依照上级妇幼工作请求,认真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指标和打算,实现了妇女、儿童体系化治理,有力保障了妇女、儿童的身材健康。

  配合主管领导,完成各项目的任务,认真组织学习,培训业务骨干,深刻各乡镇,配合各级领导,当好顾问,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措施,积聚了大量的实施材料,收拾收集有关材料,书写版面,组织职员应用宣传车到各集市、乡镇宣传,披发宣扬资料,带领同志们办起宣教室,并辅助指点各乡镇办宣教室或宣传栏,进行新婚保健知识及优生优育知识的宣教,提高了孕产妇自我保健能力,下降了孕产妇及新生儿的发病率和逝世亡率,为提高我县的人口素质奠定了基础。

  四、管理经验方面

  不断吸取先进的管理经验,坚持走临床与保健相结合的门路,通过改良院容院貌,增加医疗设施,提高医疗水平,使临床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增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在管理方面,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行风建设,重视思想教导,任人唯亲,积极施展业务骨干带头人的作用,通过岗位义务制,职称评聘离开等办法的实行,极大的提高了宽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强化了主人翁意识。

  医院妇产科医生总结2

  我参加工作以来,在科室的密切配合和支持下,在上级护士及科主任的正确领导下,我本着“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服务理念,发扬救死扶伤的革命精神,踏踏实实做好医疗护理工作,认真地完成了工作任务,积极主动认真地学习妇产专业知识。

  近年来,在妇产岗位上,我积极围绕妇幼卫生工作方针,以提高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为前提,以增强理论知识和提高业务技能为基础,坚持走临床和社会工作相结合的道路,积极参与本院妇产各项工作,圆满完了医院和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执业道德方面

  本人能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执行领导安排和布置的各项工作和任务,履行了一名医师的工作职责,按区卫生局指派于2019年x月至2019年x月在夷陵区樟村坪镇卫生院下乡支医。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全力以赴地在临床一线工作。作为一名医务人员,恪守行医准则,牢记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在临床工作中热忱服务患者,忠于一个医生的圣神使命。

  在执业中,能遵守单位规章制度,遵守各项行医规范,坚决抵制医疗行业中的不正之风,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不做损害患者利益的事情,无损害医院的行为。对待患者一视同仁,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节约医疗费用,不开大处方、合理检查,合理用药,让患者得到最好的服务。

  二、业务水平方面

  本人一贯能够认真并负责地做好医疗工作,在工作中,本人深切的认识到作为一个合格的医生应具备较高的素质和条件。因此,在工作中能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不断加强业务x月至2019年x月在xx市xx医院妇产科、2007年01月至04月在广州市中山医院妇产科进修学习,极大地开阔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始终坚持用新的理论和技术指导业务工作,促进自己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始终坚持用新的理论技术指导业务工作,从而使自己能够熟练掌握多种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处理技术和方法。工作中能严格执行核心制度、诊疗常规和操作规程,认真负责地处理每一位病人,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误诊误治发生。

  三、工作成绩方面

  作为一名妇产科主治医师,本考核期间能认认真真工作,踏踏实实做事,从未发生一起差错事故。尽最大能力完成了作为一个医生的各项工作和任务。热情接待每一位前来就诊的患者,严格要求自己,不骄傲自满,尊重领导,团结同事,相互学习,共同提高,遵守医院各项纪律,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树立了自身良好形象。

  我觉得妇产科事业是一项崇高而神圣的事业,我为自己是妇产队伍中的一员而自豪,在今后工作中,我将加倍努力,为人类的妇产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医院妇产科医生总结3

  从我怀着忐忑的心情走进妇二科,到如今自信的走出妇二科,期间有太多的话想说。

  在如此温馨又紧张的环境中,我看到了一支优秀的护理团队,老师们分工合作,有一套自己的工作流程和方法,从开始上班起,老师们每一分钟都有自己的工作,不同的铃声,“喂,您好,请问有什么事儿吗?

医养结合的总结范文第6篇

我国胃癌猝死率为25.2/10万,占全部恶性肿瘤的23.2%,占恶性肿瘤死亡率中的第一位 [1] 。中医药在治疗胃癌上具有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等作用。并且,与化疗合用能够起到增效减毒作用 [2,3] 。笔者总结运用中医药治疗胃癌有一些体会如下。

1 坚持辨证论治的原则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精髓所在,亦最能体现中医学的学术思想。胃癌属于中医脾胃病范畴,但非一般脾胃病所能相比,虽然不能按一般的脾胃病论治,但亦必须坚持辨证论治的原则。抗癌中草药常常以清热解毒为多,常在辨证加减中运用,临床中屡见不予辨证而大量堆积使用,结果适得其反。抗癌中医药的运用当谨慎,察舌脉、辨阴阳而后用之。如舌淡苔白提示阴寒偏盛者,或见舌淡胖边有齿痕、脉沉紧而见脾胃虚寒者,苦寒之品当慎用,如苦参、白花蛇舌草、龙葵、蒲公英、白英、椿树皮、马鞭草等,即使性凉之品如半支莲、藤梨根、蛇莓、八角莲、黄药子等亦当慎用。若见舌质红无苔或苔燥、脉细或数提示胃阴不足或兼阴虚火旺者,苦寒、辛温之品当慎用,且利水渗湿药亦不宜多用,如泽漆、半边莲、野葡萄根、茯苓、猪苓等。若见舌红苔黄燥、脉弦滑者,提示阳热亢盛,则温热药当慎用,如铁树叶、雄黄、温莪术、斑蝥、蟾酥(干蟾皮)、蜈蚣等。若见舌苔黄腻或灰厚、脉滑数而见湿热内蕴者,滋补药如人参、黄芪、龟版、天冬、当归、熟地等当慎用。总之,以辨证分型、分阶段论治为宜,忌盲目堆积使用抗癌中药。

2 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胃癌的症状除表现为胃之纳化升降失常外,还突出特定表现为积(癌肿)的病变,其自身病变的发展有一定的规律性。因此,可以采取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方法运用中医药。胃为阳明之腑,以通为用,以降为和,积极采取软坚消积的治疗,符合胃腑的生理病理特点,又能达到祛除病邪的目的。一般而言,早期以攻为主,中期攻补兼施,晚期扶正为主。诚如《医宗必读》概括“积聚”的治则为攻补两法,提出根据病程的初中末三期有机地结合运用,并指出治积不可急于求成,而当“屡攻屡补,以平为期”。这一两法三期的治疗法则,极其符合胃癌的治疗,可作借鉴。如病之早期正气未衰时,在辨证的基础上,可以结合现代中药药理学对胃癌细胞抑制作用的结果,病证结合,则针对性更强。如补益胃气,选择生黄芪、党参、苡仁、白术、山药、白扁豆等;滋补阴津,选用玄参、地黄、百合、沙参等;清热解毒选用半支莲、白花蛇舌草、藤梨根、蛇莓、八角莲、绞股蓝等;活血祛瘀选用生莪术、白屈菜、水红花子、急性子、露蜂房等;软坚化痰散结选用蛇六谷、半夏、胆南星、牡蛎等。这些药物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其对胃癌细胞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如此既辨证又辨病,体现了继承与发展相结合的思想。

3 药物剂量之掌握

胃癌用药剂量的权衡至关重要,正确掌握大剂量和常用量的运用直接关系到胃癌的疗效,以及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胃癌,尤其晚期胃癌,病迁日久,病邪缠绕,正虚邪盛,一些药性平和的药物按照常规剂量施治于胃癌,恐难应验。此时,若药轻量弱,则虽补而不足匡正,欲攻亦难驱病邪。故在胃能收纳的前提下,一些药物必须超常用量,方能中的回生。如补益药黄芪、山药、苡仁、扁豆、黄精等,每可处以20~30g,扁豆、苡仁和山药甚至可用至50g以上,但党参、白术的用量则不宜超过20g,以免导致恶心胀满。理气消滞药如枳实、枳壳、槟榔、佛手、厚朴花等,可适当加重剂量。尤其在补气与理气并用时,宽中理气药物加大用量,有利于脾胃之气的补益,同时使得胃脘胀满得减,脾胃之气得生。抗癌中草药用于胃癌,用量往往可偏大,如半支莲、白花蛇舌草、半边莲、仙鹤草、莪术、藤梨根、七叶一枝花、绞股蓝等;但对有毒性的药物如蟾酥(或干蟾皮)、山慈姑、黄药子、斑蝥、蜈蚣、马钱子、雄黄、龙葵等,用量应恰当掌握,防止出现中毒反应,或损害肝肾功能。

4 靶向治疗的观念

中药的引经与归经理论,可谓是药物靶向治疗的先驱。胃癌的用药配伍中,恰当地加入归经和引经药物,显得相当重要,尤其选择入于脾胃经和肝经的药物,是胃癌用药的特点之一。如每在药方中加入八月札、木香、青皮、陈皮、沉香、佛手、郁金、香橼皮等,疏肝理气、调和脾胃,冀肝气之条达,有助于脾胃之气升降有序,经络之气通畅,进而引药入于胃经,更好地发挥作用,达到靶向治疗之目的。此外,如 将药物煎汁加藕粉调服或将药粉装入特制的胃释放胶囊后服用均是胃癌的靶向治疗的方法。

5 顾护胃气的重要性

脾胃为后天之本,水谷生化之源。五脏皆秉气于胃,胃气一旦衰弱,人体元气必将失去充养而衰。古训云:“得水谷者昌,失水谷者亡”,“胃气一败,百药难治”。因此,胃癌的治疗中必须时刻牢记顾护胃气。临床顾护胃气的方法主要有:(1)慎一味厚腻滋补而碍胃,胃癌病人,尤其在晚期往往表现出不同程度阴阳气血不足之象,若因此而投大量十全大补、参芪等不免妨碍胃气,适得其反。(2)抓住胃气以通为用,以降为和的生理特征,在治疗中无论攻邪或扶正,不忘配伍适量运气和胃之品,如半夏、陈皮、枳壳、佛手、绿梅花、木香、砂仁等,选择1~2味配伍运用。(3)坚持少而精的用药原则。“凡药三分毒”,尤其抗肿瘤中药往往药性猛烈或有一定毒性,因此药味少、剂量轻,则胃腑易于容纳,从而达到顾护胃气的目的。反之,若药物庞杂,胃腑不受,则难以言效。这就要求临证中尽可能选择一药双效或多效的药物。此外,分阶段抓住主要矛盾,兼顾次要矛盾亦是精选用药的一种方法。如辨证为脾胃虚寒证,即使见有瘀血之象,也不宜轻投四物桃红或血腑逐瘀,而是在温补脾胃的基础上处以能行瘀化滞之焦山楂、莪术等。(4)存得一份津液,救得一份胃气。晚期胃癌,尤其贲门部肿瘤,表现为“噎嗝”,容易形成“关格”。中医认为乃三阳热结,肾水受煎。存阴救液对于预后极其关键。古人谓:存得一份津液,救得一份胃气。赵献可在《医贯・噎嗝》中云:“盖肾主五液,又肾主大小便,肾与膀胱一脏一腑,肾水既干,阳火偏盛,熬煎津液,三阳热结,则前后闭涩,下既不通,必反于上,直犯清道,上冲吸门咽喉,所以噎食不下也。”在治疗上强调,“直须以六味地黄丸料大剂煎饮,久服可挽于十中一二。”注重滋养肾水,实为胃癌治疗中治本之图。

参考文献

1 孙秀娣,牧人,周有尚,等.中国1990-1992胃癌死亡调查分析.中华肿瘤杂志,2002,24(1):8.

医养结合的总结范文第7篇

景子琳,教授、骨科主任医师。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曾任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从医四十余载,对中医治疗骨痛有独到见解,发表骨科文献多篇。为“超导靶向定位松解疗法”、“五行经络疗法”专家组组长,擅长运用传统中医、中药调理脏腑,以内养外治疗颈椎痛引起的颈项及手臂部疼痛、麻木,头晕头痛等症;腰椎病引起的腰背部及下肢疼痛麻木、行动不便等症;各种关节疾病引起的疼痛肿胀、屈伸不利、关节变形、积液、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等骨科疑难杂症,疗效显著。其立竿见影的治疗效果深受患者好评。擅长医治:颈椎病及颈椎病引起的各种疼痛疾病,各种关节疾病引起的疼痛肿胀、屈伸不利、关节变形、积液等骨科病症。

从医40余载的骨科景子琳主任医师,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曾任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对中医治疗骨病有独到见解。为“超导靶向定位松解疗法”、“五行经络疗法”专家组组长。她擅长运用传统中医、中药调理脏腑,以内养外治疗颈椎病引起的颈项及手臂部疼痛、麻木,头晕头痛等症;腰椎病引起的腰背部及下肢疼痛麻木、行动不便等症;各种关节疾病引起的疼痛肿胀、屈伸不利、关节变形、积液、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等骨科疑难杂症,疗效显著。其立竿见影的治疗效果深受患者的好评。

景子琳主任医师介绍,常见的颈椎病大都由于感受寒凉,过度劳累、姿势不良等原因,长期不能得到改善可导致颈椎退行性改变,骨质增生或生理曲度改变后刺激而引起的一些综合症状,临床可见颈椎病压迫神经引起头、颈、臂、手及前胸等部位疼痛、麻木,重者可致肢体软弱无力、行走受限等,累及交感神经可有心慌心跳、血压升高、耳鸣、眼花等相应临床表现,压迫脊髓,可有跛行,无力或瘫痪,因此,颈椎病须早防早治,以免后患无穷。

“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纯良不可信也。”在与景子琳主任医师的交流中,记者也深切地感受到这位骨科“疼痛克星”的钻研刻苦、精湛医术、高尚医德。

誓解疾苦立医志

8年的支援三线建设,如同人生的一次大考

景子琳从小就对医学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她说,自己从小就很崇拜被称为“人民医学家”的林巧稚大夫,当时她的名字家喻户晓,她的事迹有口皆碑。记忆最深刻的是,景子琳上小学时,老师布置他们写《长大干什么》的作文,她就写到了自己今后要从事医学工作,“誓解疾苦立医志”。当时她的母亲体弱,常年被病痛折磨,她感到非常苦恼,有时弄得她心情一直很沉重,为此更让她定下心来学医。

18岁那年,景子琳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首都医科大学医疗系。大学5年期间,她勤奋苦学,又很注重医学基础理论的学习及临床实践。大学毕业后,怀着为中国国防军工事业奉献青春与生命的热情,她服从组织分配,离开自己的故土,来到偏僻山区贵州,支援三线建设。“那是我一生当中的黄金时代,如同人生的一次大考。无论多少辛苦,经历是财富。”她清楚地记得,由于当地气候较为潮湿,来医院诊疗的患者中患骨关节炎症的人居多,腿脚肿痛的患者比比皆是。在她所救治的患者中,有些病人还常年卧床不起。“在那些日子里,我也下乡去诊疗。看到那些连门都出不了的骨科病患者觉得特别心疼。尤其是那些到了晚上总是整宿整宿疼得睡不着觉的患者很是担忧……”从那时起,景子琳就暗下决心,自己一定要攻克此类病症难题,解决颈肩腰腿等伤痛,为患者减轻痛苦。35岁那年,景子琳大夫又选择脱产去学中医,为其以后的中西医结合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大全新特色疗法

超导靶向定位松解疗法——

景子琳主任医师根据骨科特有的临床特点,经过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了“超导靶向定位松解疗法”。据介绍,这是多种骨科微创治疗技术结合的统称,泛指在可视设备的引导下进行的一系列微创治骨技术的全新疗法,巧妙地运用大量无创、微创的技术体系,将现代医学微创技术与传统中医经络思想相结合,巧妙融合了针孔闭合术,纳米激光,射频热凝靶点治疗,等离子刀、针刺疗法,穴位注射,骶疗,pldd,椎间盘旋切术等多种治疗技术,在合理的安排后对患者病情的有效治疗,一般可分为三个步骤:

其一、通过微创技术针对痛点和局部组织粘连、钙化等情况起到松解剥离局部粘连软组织、减轻关节腔内压力、解除神经卡压症状,达到快速止痛,帮助病变组织重建的作用。

其二、结合纳米激光照射达到改善局部软组织血液循环,促进局部深层组织炎症代谢,快速消除无菌性炎症,达到促进患病部位快速修复的作用。

其三、配合传统“五行经络疗法”刺激相应经络穴位、通经活络,达到激发人体自身阳气巡行于经络腠理之间,驱邪外出、增强卫外的作用。

五行经络疗法——

“五行经络疗法”,是按照外邪侵入机体必按照由表及里的顺序侵入,根据骨病特殊的病变情况由本院专业治疗医师将针刺、手法、脉冲、药物导入、中药热敷等多种物理疗法相结合,其中蕴含了中医金、木、水、火、土五行理论系统,按照相应患病部位所涉及的经络、穴位进行治疗,达到从皮肤腠理到肌肉组织至肌腱骨骼的多层次治疗。应用于颈椎病、腰椎病、各种骨关节病疼痛及肌肉劳损等病的治疗。医院骨科专家介绍,由于“五行经络疗法”是以物理疗法为主,有疏通经络、祛湿避寒、提高自身免疫功能的作用,配合在“超导靶向定位松解疗法”术后效果尤为明显。如能按照疗程治疗,不但可以治疗各种骨关节疾病,还能疏通脉络,强身健体,防病复发。

中药熥法——

景子琳主任医师介绍,中药熥法也就是中药热敷疗法。它对慢性骨关节病及软组织损伤和各类骨关节炎的效果非常好,中药热敷疗法属于干敷法,其中所用熥药都是经过粗加工粉碎的,先把药倒进盆里,淋上白酒、倒入大青盐(如果没有大青盐可用食盐代替),搅拌均匀,盖上盖子让酒被药物充分吸收。将药分成二份,装入两个布袋,布袋的口扎紧做成药包,上蒸锅蒸,开锅后再蒸5分钟即可,蒸时不要盖锅盖,而是用一条毛巾代替,这样蒸出来的药包只热不烫,还不会影响药性。蒸好后取出凉一下,待温度适合时放在患处热敷,觉微温时可再换另一个药包,这样把两个药包反复交替热敷。

颈椎病的热敷,根据不同的病症热敷的部位也略有不同:①头晕头痛为主症的病人,热敷时往上,以颈椎上段为主(敷在风池穴周围)②颈部疼痛伴上肢串麻串疼的病人,热敷时偏下,以颈椎下段为主。同时也可针对性的放在肩膀、手臂上热敷;手指麻木明显时,可以用手去握着药包。

那么,膝关节的热敷,应该敷在什么位置呢?

景子琳主任医师建议主要以关节的内侧、外侧和后侧为主。为什么不把药包敷在膝盖上呢?因为膝盖前面有髌骨,如果把药包放在膝盖上,髌骨会挡住,从而影响药物的吸收。

腰椎熥药方又具有那些优势呢?它具有温通经络、活血止痛的功效。腰椎热敷时,以腰带处和腰椎这个交点为主,秋冬季节尤其适合热敷。针对网球肘、手肘、手腕关节损伤等,可以局部热敷,具有活血去瘀、温通经络的功效。

中医养骨伤能为患者带去福音

中医骨科疾病统称为痹症,与风、寒、湿三种邪气侵袭人体关系最为密切,风主流窜与肝木相应,病症范围较广,变化为快,发病多与筋脉相应,有游走不定、麻木以及动摇不宁等症状。寒邪致病与肾脏关系密切,寒性凝滞,主收引、疼痛,易伤阳气,易致气滞血瘀,使经脉不通,“不通则痛”,出现周身疼痛,发病与肌肉经络有关,则拘急不伸、冷厥不仁、脉浮紧。湿属阴邪,性质重浊而黏腻,妨碍脾的运化,发病可见四肢困倦、关节肌肉疼痛等症状,湿邪可和其他病邪夹杂发病,发病后症状反复难治。由风寒湿邪气致病采用中医传统疗法治疗可以起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消炎止痛的作用。因为中药热敷讲究:一通皮,二通肉,三通血脉,四通筋骨,五六七八直通病处,所以中药热敷需要按疗程连续治疗才能达到效果,最终为患者带去福音。

在墙上有这样一面写着“名医圣手景子琳,草药三服针灸通;药力推动站立行,医患体谅心连心……”的锦旗,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原来在今年2月,60多岁的高老太太是家人推着轮椅来就医的,因长年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行走困难,病情严重。景主任医师悉心为其治疗,通过两个疗程的诊治,老人逐渐脱离了轮椅,脱离了拐杖。“真是多亏了景大夫!是我的大福星!”痊愈后的老人感动地为景主任诊所送上了锦旗。

景主任医师介绍了一例典型病例:李老师50岁,因工作关系,经常脖子酸痛、头痛、头晕、上肢麻木,她一直以为是轻微风湿,没太当回事,前不久突然头晕、恶心、走路不稳,直到有天突然晕倒跌破了胳膊才被同事送到东城中医院,经景子琳主任医师明确诊断为颈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其头晕、恶心以至于跌倒都是因为颈椎病引起的。经过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后来,李老师在家人的呵护和配合医治下,最后摆脱了病痛。

亲情,是支持她走向成功的无限动力

医养结合的总结范文第8篇

1 明确管理目标 细化组织分工

1.1 明确医疗保险管理目标:定点医疗机构是医疗保险制度的直接实施者,医疗保险方与医疗提供方在费用总量控制上存在着矛盾与统一,作为医疗保险政府管理方,对医院医保支付费用实行了具体指标考核、总量控制等,以确保医保基金的合理应用。参照北京市的医疗保险管理总目标确定了本院医保管理目标,突出指标—质量—信誉意识。重点管控次均费用增长率、个人自费比例、平均住院日、药费比例等考核指标,通过病历质量、处方合格率等医疗质量管理,评定科室的医疗信誉等级(治愈率、满意率、个人自付比例),以优质低价医疗服务保障基本医疗保险总体的目标。

1.2 建立建全组织领导结构:建立三级责任制,成立医院医保工作领导小组,院长任组长,主管副院长具体分管,医务处、医保办、信息科负责分类工作。基层管理到每个科室都有医保协管员,负责科室具体医保工作。要求做到“日监控、周检查、月评估、季分析、年总结”,达到了组织严密,人员落实,分工明确,各负其责的总体要求。

2 严格过程管理 重点环节监控

2.1 严格控制参保人员就诊

2.1.1 门急诊就医:门急诊就医管理重点把握好门急诊处方的规范化管理和“大”、“假”处方的严抓严控。门诊患者是否有“替代”治疗行为等骗取医保基金的医疗操作。

2.1.2 住院类:住院就医管理重点把握好“四个合理”和 “三个一致”,既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合理收费;病情记录和医嘱一致、医嘱和收费清单一致、收费清单和价格一致。

2.2 完善信息网络系统

2.2.1 动态维护信息数据库:信息科专人及时准确维护药品库、诊疗库和服务设施库的相关条目,确保费用信息及时准确,保障参保人员的利益。

2.2.2 建立信息网络监控系统,:结合本院HIS系统特点,开发本地医保数据统计外挂程序,能够随时对医院每个科室的各项医保指标完成情况进行监控和反馈,每月对科室完成指标情况进行汇总,并全院通报。

2.2.3 通过病案网络监控系统对住院医保患者的医嘱、病历书写、收费情况等随时检查。

2.3 关注药品使用的管理:为了杜绝“以药养医”,将合理用药做为控制医保费用的一个重要手段。重点监督、自查抗生素类、心血管药、营养类、中成药等几类费用高和临床疗效不明确的药品。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对每个科室、每个医生用药情况进行动态监控,每月对使用的药物品种和数量进行统计分析,重点讲评,并将药品考核情况纳入科室质量监控标准中,与科室绩效工资挂钩。同时对有倾向性使用的药品,由医院采取强制性的干预,有效实施药品使用的监管。通过自查—发现问题—反馈—落实整改,全院药品比例有所下降,药品使用的合理性、科学性有了明显提高。

3 他查自查结合 强化激励机制

3.1 多种形式检查相结合:采取自查与他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检查。一级核查是临床科室自查,科室协管员对每份医保病历认真核对,必须做到医嘱单、清单、检查回执单要统一。临床科室主任或副主任要对每份病历进行检查,合格并签字方可留存病案室;二级核查由医保办执行,对每份医保清单里项目逐一审核;三级核查主动邀请或虚心接受上级医保部门的随时检查与指导。

3.2 奖惩结合共同进步

3.2.1 针对每月门诊和住院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由医保办发放整改通知单,提出整改意见和预防措施,对违规行为惩罚均在当事人当月绩效工资中兑现。

3.2.2 对每月医保指标均完成科室在月质控考核中给予加分,没有完成指标科室按照相应比例扣除月质控考核分,责令写出整改报告,分析费用增长原因,次月整改。年底医院根据累计考评分情况评医保管理优秀科室和先进个人,给予物资奖励。科室医保管理与科室主任的年度绩效考核挂钩,对指标考核不合格者予以相应的经济处罚。

3.2.3 上级部门检查发现的问题,按照计价项金额,扣除相关科室双倍,以示惩罚。

4 实施效果

4.1 医保过程管理充分实现了实时性和有效性:将一切工作看作过程,通过有效管理手段可以在现有工作状态下随时发现存在的问题,管理体系上下连动及时有效解决问题,将过程环节有效衔接。同时过程管理对医保工作有着前瞻指导作用,通过对当前医保运行指标和质量监控,是对医保政策的可操作性的检验,对今后相关政策有现实指导意义。

4.2 医保管理各项指标得到较好控制:自从本院实行了循环模式管理医保工作以来,注重过程管理,关注服务对象,强调事前质控,坚持不断改进,强化了指标—质量—信誉意识。使医保各项指标均达标,人均费用位于北京市同级医院偏低水平,平均住院日缩短,自费比例比指标数低近55个百分点,药品比例也在指标范围内,同时医保服务人次翻了一番,医院经济收入有了较大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