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美丽乡村建设的现状及建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园林花卉
(1)攀西地区荚蓬属植物资源 潘天春 李佩华 梁剑 罗强
信息荟萃
园林花卉
(6)自贡彩灯公园规划设计探析 张军昌 张建林
信息荟萃
(12)重庆市农产品将建“户口档案” 无
园林花卉
(13)城市绿地对热岛效应的缓解作用及其研究进展 邹敏 刘奕清 先旭东
信息荟萃
(16)重庆市南川区全力打造休闲旅游度假胜地 无
园林花卉
(17)升钟水利工程废碴场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探讨 罗建碧 邱建华
(21)华北地区盐碱地白玉兰栽培技术 桂炳中 徐现杰 马晓辉 黄韬 及瑞芬
信息荟萃
(23)重庆市永川区扎实推进六大农业产业发展 无
园林花卉
(24)影响市街桂花开花的因素及解决对策 马跃 刘华敏
栽培与植保
(26)乌皮樱桃大棚避雨栽培效果初报 唐元华 张敬
(29)浅谈全膜玉米在榆林市榆阳区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高飞宇
(31)马铃薯晚疫病综合防控示范效果初报 张亚东 胡成香 周远秀 袁文斌 谭监润 冉峰
(32)“水稻-大蒜”轮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许洪富 杨秀洪 郭忠印
(35)我国菠萝水肥管理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研究展望 郑良永 郑龙
(38)水稻主要病虫害为害特点及防治措施 杨淑兰
(41)云阳县花椒栽培技术要点 李大成 黄丙春
产业发展
(42)重庆技术市场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设对策 唐双福 史思茹 黄永东 唐维超
(46)柳江县青花梨产业现状、优势分析及发展对策 梁志全 喻忠刚 韦初举 韦启光 梁丽梅
(50)重庆市永川区粮油产业化发展思考 彭南飞
信息荟萃
(52)重庆市农委五项措施确保蔬菜供应不断档价格稳 无
产业发展
(53)梁平县黑花生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方绪彪 刘兆俊
农业经济
(56)垫江县全力推进“五点三区”特色效益农业的思考 黄晓容 周杨 王金涛 张东 黄静
(61)试论重庆市南川区农业品牌建设与保护 程勇
(65)从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视角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 樊兴丽 布海东
(68)酉阳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现状及发展思路 黄修文 冉强
&nbs
p; (71)农村土地撂荒的原因及对策 喻小倩
城乡统筹
(74)巫溪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思考 王继平
品种推介
(77)双低杂交油菜‘种都油998'品种特性及栽培要点 石有明 邓武明 周燕 文凤君 黄华磊 唐尚同
信息荟萃
(78)第三届重庆采茶节开幕 无
品种推介
(79)杂交一代新品系‘惠丰'苦瓜栽培技术 谷九益 胡道荣 陈兴瑜
农事月历
(81)重庆市3月农事建议 无
无
(84)陕西扶风县瑞欣果树苗木专业合作社 无
编委/专家风采
(85)编委风采 无
(85)专家风采 无
无
广西乡村旅游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是示范效应,各种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模式和经营模式的创新发展,将为广西各地方市县的乡村旅游发展和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了参考和借鉴,结合本地自身资源特色、发展环境和市场需求来决策选择适合的开发经营模式。
一、广西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现状分析
广西乡村旅游经济经过多年的开发和发展,在借鉴国内外成功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结合自身特点,主要形成了以地域发展模式和开发经营模式两种模式。
(一)广西乡村旅游地域发展模式现状
乡村旅游发展的地域模式主要收区位论、交通条件和经济地理的影响等影响因子来进行划分的。当前,广西乡村旅游的发展的地域模式主要体现在如下三种模式:
1.环都市发展模式
环都市发展模式是依托毗邻都市的区位优越条件、发达的经济和交通条件,利用近郊的优美生态环境、农业景观、乡村景观等来吸引都市市民前来观光、休闲、体验、度假等需求而形成的一种发展模式。这种模式突出特点是都市市场稳定、交通条件好、自驾车方便、回头客多、参与性强、花费不高等特点。这类模式具有代表性的是桂林大圩毛洲岛、草莓岛、桃花江鲁家村、阳朔荷兰饭店等;柳州市添发花果山生态园;南宁市美丽乡村、乡村大世界等属于这种类型。
2.景区依托型发展模式
景区依托型发展模式是以重点景区为依托,以乡村农业景观资源或民俗民族文化为依托,突出乡村农家风情风味特点,重在参与体验一种发展模式。如桂林阳朔兴坪农家乐、遇龙河农家乐、月亮山历村;桂林龙胜龙脊梯田的金竹壮寨、黄落瑶寨、龙脊古壮寨、龙胜温泉大唐湾民俗山寨以及钦州三娘湾农家乐、北海银滩周边的农家乐等,这类模式发展较为成熟。
3.远郊型发展模式
远郊型发展模式是远离中心城市或为城市的边缘或山区,区位条件不明显、交通不便,地方经济发展不发达,但乡村乡土景观、生态环境、民族民俗文化特色明显。这种发展模式对游客形成巨大的吸引力,如桂林恭城红岩村、灵川江头洲村、阳朔石头城、兴安秦家大院、柳州三江程阳八寨、贺州黄姚古镇等乡村旅游点属于这样发展模式。
(二)广西乡村旅游开发经营管理模式现状
乡村旅游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开发经营管理模式,每种模式各具自身的开发经营管理特点,其重点都侧重突出当地社区的参与管理模式。广西乡村旅游开发经过多年的发展总结,主要形成以下4种经营管理模式:
1.个体经营模式
个体经营模式又分为当地农民投资个体经营和城镇企业老板投资个体经营两种模式。
一是当地农民投资个体经营。主要以农民个人或家庭为单位开展旅游接待,这种经营模式适合开展家庭旅馆、餐饮、农副产品、手艺品等旅游服务项目,他们除了为旅游者提供食宿外,还可为其提供参与农村劳作和挑夫、向导、讲解等服务。因投资少、经营灵活,农活和旅游服务可以兼顾,是农民开发旅游行之有效的起步方式。如柳城县沙埔镇景泉农庄就是该村农民蓝柳屏尝试投资农业旅游成功的例子。该旅游点年接待游客近7万人次,年旅游收入约230万元,2006年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这种模式约占全区乡村旅游点总数的五分之一左右。
二是城镇企业老板投资个体经营。这些投资者原先经营着自己的一份产业(如房地产、培育果木种苗、或做生意有了较好地积累等),从中拿出一部分投资旅游项目并直接参与经营。如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北海田野科技种业园、桂林临桂县刘三姐茶园等。
2.股份集资模式
股份集资模式一般以乡村为单位,或若干个家庭(个人)自愿集资、出资源、出劳力,组成产权明确,资产、责任与利益相关联的联合开发、自主经营的旅游区(点)或旅游企业(如有限公司等)。这是一种具有集体所有制性质的企业形式,实现了资金、人力和智力的结合,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实力,是引导农民共同致富的有效形式。如广西农业旅游示范点宾阳蔡氏书香古宅、融水县四荣乡田头村等。
3.公司+农户模式
公司+农户模式是指具有旅游特色的村镇,通过引进有经济实力和市场经营能力的企业,进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改善,以重点旅游景区为核心,把旅游景区的部分服务功能分离出来,指导周边和旅游区内乡村的农民参与旅游接待和服务,形成具有浓郁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吸引和招徕国内外旅游者。公司与农户各司其职、各有所为、各得其利,既解决了资金来源,又能使较少资金得到有效地利用。
这种模式把城市旅游企业的资金、市场和经营管理人才与乡村中的景观资源、人力资源和物产资源结合起来,是城乡结合、旅游支农的一种新形式,亦是统筹城乡旅游互动的一大创造。如桂林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与龙胜龙脊的平安壮寨、黄洛红瑶村寨的合作;龙胜森林旅行社与龙胜镇金车村的合作,桂林蝴蝶谷景区与当地瑶族村寨的合作等,均为此类经营模式的成功范例。
4.综合开发模式
综合开发模式是指以具有丰富旅游资源、交通通达条件较好,又有一定经济发展基础的乡村为依托,县、乡政府有组织地引导农民经营户按照统一规划和建设要求,利用当地生态、民俗、建筑、人文等旅游资源,有组织、有规范地进行旅游经营与服务。如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恭城红岩瑶族生态新村、南宁杨美古镇、钦州灵山大芦村等。
二、广西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的选择建议
关键词:城镇;规划建设;中心镇;对策建议
近年来,龙岩市在推进城镇化进程工作中,认真贯彻党的十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构建中心城市、县域城市、中心镇三个层面城市体系,村镇规划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很多问题仍然存在。本文主要分析龙岩市全市村镇规划建设的现状,探讨科学推进中心镇建设的建议对策,为加快龙岩市推进城镇化进程方面提供借鉴。
一、龙岩市全市村镇规划建设现状
1、规划编制不断完善。完成了龙岩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各县(市)城镇体系规划编制;至2012年底完成了75个乡镇和1448个村庄的规划编制工作,完成了6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镇总体规划、9个市级重点中心镇、11个市级美丽乡村试点规划编制工作,至2012年底,全市城镇化水平为49.5%。
2、开展村镇住宅小区建设,累计42个新村被列为省级建设试点,其中13个新村被列为省级村镇住宅优秀小区。
3、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及传统村落保护取得新进展。先后有上杭县古田镇、永定县湖坑镇、连城县四堡乡、漳平市双洋镇、新罗区适中镇、武平县中山镇、连城县宣和乡培田村、庙前镇芷溪村、新罗区万安镇竹贯村、永定县下洋镇初溪村被评为国家、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2012年连城宣和乡培田村等11个村被列为首届中国传统村落。
4、村庄环境整治工作不断推进,龙岩市农村“家园清洁行动”扎实开展。至2012年底,累计完成117个乡镇、1600个村庄垃圾治理任务,达到省市级合格乡镇、合格村庄标准,分别占全市城市规划区外117个乡镇的100%和1620个建制村的98.8%。
5、重视绿色乡镇创建工作。从2010年起至2012年底,三年来我市共有35个乡镇通过省级绿色乡镇验收标准,7个县(市、区)乡镇绿化覆盖率22.04%,乡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7.69平方米。
6、开展了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编制了高坎、古蛟、龙雁3个新城概念规划和古田镇、白沙镇、高陂镇、才溪镇、永福镇、河田镇等6个省级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镇总体规划,6个试点镇总体规划通过市规委会审议并上报福建省住建厅组织了技术审查,并报市政府批准实施。新罗东肖镇、永定下洋镇、上杭南阳、连城朋口镇、武平十方镇、长汀新桥镇、漳平西园乡、古蛟蛟洋镇、龙雁雁石镇等9个市级重点中心镇均已完成总体规划修编工作。龙岩市将15个省级、市级试点中心镇列入我市小城镇战役项目,加大城乡一体化进程。
二、我市重点中心镇规划建设面临的问题
1、城镇化水平偏低。至2012年底,龙岩市全市城镇化水平仅49.5%,比全省59.6%低近10个百分点,而且我市地区差异较大,其中新罗区最高,武平最低,因此加快推进我市城镇化任务相当繁重。目前我市重点中心镇的职能未能充分发挥,城镇特色不够鲜明,乡镇的工业化、农业现代化进程较慢,城镇化水平偏低,难以承担向周边镇、村庄辐射,由此产生的聚集带动效应不明显。
2、城镇规划编制工作仍然滞后,“龙头”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近年来,中心城市规划编制力度不断加大,但中心镇总规调整跟不上经济发展要求,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面偏小,城镇设计尚未很好展开,难以有效指导城镇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3、中心镇发展不平衡,部分中心镇规模偏小,难以发挥集聚和辐射效应。有关研究认为,小城镇镇区人口在3~5万人左右,才能正常发挥集聚功能。我市农村镇区平均人口才6337人,农村小城镇离此标准尚相差5~8倍以上,超小规模的小城镇,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不经济,人口和企业的集聚效益十分低下。
4、小城镇建设“先天不足”。个别乡镇领导过于重视眼前利益,把小城镇建设单纯理解为修路筑桥,建商场店面、农贸市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没有从完善城镇的整体功能去规划和实施小城镇建设,忽略了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些城镇规划水平低,规划定位不准确,缺乏特色和时代气息,对原有规划未按形势发展要求进行及时调整;还有的地方无视规划的严肃性,不按规划建设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加快龙岩市重点中心镇规划建设的对策建议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理清发展思路。
中心镇规划建设是加快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一项战略性、全局性工作。要提升中心镇的规划建设档次,要把中心镇发展纳入市域发展的总体规划,突出集聚和辐射功能的提升,完善各项配套功能,发挥中心镇在城乡一体发展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2、抓好规划编制,明确发展定位。
中心镇的建设是农村城镇化自然发展的结果。其形成过程不是规划出来的,但要更好的发展,就离不开科学的规划。科学、合理的中心镇规划必须体现“超前性、综合性、本土性”。同时,产业是城镇的重要支撑,以“一业特强,多业发展”为原则,发展特色产业。
3、突出中心镇特色和亮点打造,提升建设品位。
特色就是优势,特色就是品位,特色就是发展的动力。要注重中心镇的建筑风貌研究,在编制规划时要特别注意对建筑风貌的研究和重视人文习惯、当地建筑元素的提取等,尤其是重视弘扬龙岩市的红色文化资源、绿色生态资源保护,确定好建筑形式和建筑色彩,真正体现特色之特。一是要找准中心镇建设的切入点,集中力量把对中心镇发展具有“画龙点睛”作用的关键项目建设好;二是努力营造自然景观和建筑风貌相和谐的特色。中心镇建设要发挥与山水等自然环境要素结合的优势,尽可能地顺应、利用和尊重富有特色的自然因素,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环境。三要开展客家建筑文化元素、闽西河洛文化的专题研究。深入发掘、整理、弘扬当地民居建筑风格,继承传统,延续文脉,建设具有闽西特色文化的中心镇。
4、抓好我市试点镇及重点中心镇的示范工作,以点带面。
我市重点抓好6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镇和9个市级重点镇,根据自身的发展定位和特色优势,加快小城镇集中连片示范区的建设,加大对基础设施、教育、文化等设施配套建设,不断完善小城镇的功能,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小城镇综合体,塑造示范典型,推动龙岩市小城镇的发展。
5、做大做强中心镇,稳步推进撤乡并镇工作。
当前,随着交通改善、产业壮大以及经济快速发展,龙岩正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但随着城镇化的加速,一些新的问题也开始出现,我市乡镇规模小、等级低、经济实力弱、带动辐射能力不足等问题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的提高。因此,必须做大做强中心镇,有机整合乡镇,提高乡镇发展的集约水平。开展撤乡并镇工作涉及面广,工作复杂,建议成立龙岩市撤乡并镇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专职人员,编制撤乡并镇中远期规划,制定撤乡并镇工作方案。由于我省撤乡并镇工作还未起步,建议我市在高坎、古蛟、龙雁三个新城先行先试,取得经验后再进行推广。
结束语:
龙岩市着手的中心镇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并存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基于中心镇建设过程中面临的观念、用地和资金等方面的压力,笔者认为要针对龙岩市的实际,从体制、机制、制度等方面进行创新。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把中心镇建设成为宜居、宜业的充满现代气息的乡村都市,使之成为一定区域经济的“中心”,成为带动一方经济和传播现代文明的“中心”。
参考文献:
[1]王福定.城中村改造模式研究[J].城市管理.
关键词:社会工作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课程地图
2015年10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并从四个层面提出了转型发展改革主要任务,要求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服务区域行业发展需求,深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改革。
因此,为应对高校应用型教学改革的要求,探索我校社会工作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专业人才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与核心能力,本次调研从分析本专业对应行业及岗位的人才需求状况入手,以海南本地为主、兼顾珠三角地区,一方面对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从业人员基本情况等进行调研,另一方面对高校社工专业的建设情况,特别是省内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院校进行考察,以期全面研究分析我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基本素养及核心能力,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实现主动适应并引领行业、回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一、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
(一)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1.行业发展现状
表1所示,截至2015年底,通过职业水平考试、高校教育和专业培训,全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近50万人,已成为发展社会服务、创新社会治理、加强社会建设的重要新兴力量。全国民办社工服务机构已达4600多家。
2.行业发展趋势
2012年,中央19部门联合出台《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更为明确的目标任务。《中长期规划》中提出到2020年,我国一线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总量增加到145万人,其中中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达到20万人。
中央政策的传导效应,让全国各地加快了制定社会工作政策的步伐。海南省由民政厅牵头,联合11个部门印发了《海南省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文件指出,到2020年,社会工作人才总量增加到2.1万人,其中初、中级社会工作人才达到2.02万人。同时,实施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孵化基地建设工程,到2020年,力争培育发展100家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
从实际发展来看,海南社会工作的发展相较全国平均水平而言是比较缓慢的,体现在社工队伍建设、社工教育培训、政府服务购买、社会大众认知等多个方面。也正因为如此,海南社工的发展才大有可为,社工的岗位需求尚存很大空缺,我们要抓住这一机遇,助力海南的社会工作发展。
(二)行业从业人员基本情况
人才是社会工作事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截止目前,全国持证助理社会工作师和社会工作师达206183人,各方面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数量突破50万人。目前,开设社会工作专业本、专科的高校已有390多所,每年培养3万多名毕业生,104所高校和研究机构招收社会工作专业硕士,为高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储备力量。
海南省社会工作处于教育先行、实务落后的尴尬阶段,全省社会工作服务组织、政府购买服务的项目和资金、通过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考试的人数均非常滞后。具体从专业社工人数和政府购买服务的项目、资金两个方面考查。截止2015年,全省通过助理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的有303人,中级社会工作师的有159人,合计462人。
(三)社会工作者岗位分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年版)》的最新岗位设置,社会工作专业人员(GBM20709)是指在社区、社会服务机构和社会组织中,从事社区建设、社会服务、社会组织发展等工作的专业人员,其中包括“社会工作者”、“社会组织专业人员”、“心理咨询师”三个职业。与社工行业高度相关的前两个岗位具体描述如下:
1.社会工作者(2-07-09-01)
从事社会服务项目开发设计、个案服务、小组服务、社区建设等专门化社会服务的专业人员。
主要工作任务:
(1)调查、分析社会服务需求,开发、设计社会服务项目;
(2)预估服务对象需求,制定服务计划;
(3)进行困难帮扶、情绪疏导、危机干预、行为矫治、关系调适、资源链接、能力建设、社会融入等服务;
(4)帮助面临共同困境或需求的群体建立同伴支持系统;
(5)培育社会组织,组织社区活动,参与社区协商,化解社区矛盾,促进社区发展;
(6)进行专业督导,提升服务团队专业反思和专业服务能力;
(7)进行服务成效评估。
2.社会组织专业人员(2-07-09-02)
在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内部,从事机构运营和业务督导的专业人员。
主要工作任务:
(1)制定社会组织发展战略;
(2)指导并建立分支代表机构、办事机构等管理机构;
(3)研究、制订非营利市场营销策略;
(4)创建、维护由捐赠者和志愿者组成的社会组织支持群体;
(5)制订社会组织预、决算实施细则;
(6)制订、应用行业标准和规范;
(7)监督社会组织活动执行情况;
(8)制订志愿者招募、培训、激励、使用及评估方案。
(四)职业资格证书分析
在行业调查过程中发现,多数机构在招聘社工岗位时,对于持有助理社工师及以上资格证者优先录用,说明“考证”对于毕业生应聘相关岗位时有一定的帮助。对于社会工作专业本科学生,鼓励考取以下三类证书。
二、人才培养方向即课程设置调整建议
(一)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方向调整建议
本次调研收集和分析了行业、高校以及毕业生走向等相关信息,拟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做出一定的调整,使其更加注重专业能力的培养以及实务技能的应用。具体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如下: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敏锐的观察力、组织协调能力、较强人际沟通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掌握扎实的社会工作基础知识和基本法律实务知识,拥有较强的社会工作实务综合运用能力,能在城市与社区治理,社区营造、旅游扶贫、美丽乡村建设等领域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非营利组织、公益组织等各种社会服务组织中,从事社会工作直接服务与福利行政的应用型人才。
2.人才规格
(1)基本素养
掌握社会学、社会工作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具备较好的专业应用能力。具有以社会工作的视角,正确分析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能力,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具有较强的文书撰写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核心能力
a.社会工作伦理思辨能力;
b.发掘与分析社会问题能力;
c.助人的专业知识与技巧;
d.直接服务能力;
e.社会福利行政与管理的能力。
(二)教学改革调整建议
1.“订单式”培养模式的探索
加强培养目标定位的针对性,根据目前一线社工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设置课程和确定教学内容。与机构对接,与行业的发展趋势对接,争取校企合作、院地合作的联合人才培养模式,有针对性的调整课程体系和授课内容,更好地为行业、为社会发展服务。
2.提升社工学生专业认同度
社工专业学生大多是由其专业调剂而来,因而其认同度、归属感都相对较低,这一特点也是社工机构对社工学生的普遍评价。因此,为了培养社会工作学生的价值理念和专业认同,拟从以下两个方面对教学进行改革。
第一,加强专业入门指导教育。
a.邀请专业知名学者、行业骨干社工开展“入学教育第一课”;b.细化专业入门指导课程,从职业规划、社工机构实地体验等方面深入挖掘学生兴趣所在。
第二,建立“导师制培养模式”。
a.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职业能力测试量表等工具,以此为基础,每位专业教师挑选若干名大一新生,作为其专业学习导师,帮助和带领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培养专业认同。我们相信,通过四年的不断努力,一定会提高专业学生的就业对口率、一定会提高社工专业学生留在海南从事社工的比例,一定会促进海南社工人才的发展。
(三)专业实习配套改革的建议
1.存在的问题
目前社工专业的实习以学校实习要求为主:一年级夏季学期进行专业认识实习(一周),二、三年级夏季学期进行专业实习(各四周),四年级春季学期进行毕业实习(八周);以及部分课程的课程实践(e.g. 社区社会工作)。这种实习模式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第一,非教学时间段的实习很难做到真正的专业督导,学生实习实训的质量很难监管;
第二,实习基本处于“无目的、无监督、无效果”的三无状态,学生应付了事、老师鞭长莫及。
2.教改建议
基于此,建议改夏季学期实习为学期内实习,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缩短二年级、三年级春季学期的课堂教学时间,集中前八周完成课程教学。后八周学生进入机构,按照学校老师和机构督导的要求,完成规定的实训任务。
第二,毕业实习可提前至四年级秋季学期开始,既可以为学生留出更充足的应聘时间,也能错开二三年级集中实习时老师督导任务重的矛盾。
关键词:农村;环境保护;对策
1 我国农村环境保护问题现状
1.1 农业的现代化程度提高造成环境的污染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业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污染。主要表现在耕种过程中化肥和农药的过量不合理使用,造成污染和农业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目前我国化肥、农药单位面积的施用量普遍高于发达国家的水平,而且使用率低,流失量高。一方面农业活动过程中伴随化肥、农药的使用,很多垃圾被随意丢弃未能得到及时处理,如化肥袋、塑料膜、农药包装瓶等,其后期处理难、降解时间长,严重影响土壤土地问题,不利于农作物高产、优质的实现;另一方面化学肥料的大量营养物质被流失到湖泊、河流,导致湖泊与河流水发生富营养化,极大破坏生态环境。
1.2 农村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使得土壤环境恶化
伴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现代化设备进入农村,如日常洗浴电器、抽水马桶等用水器具日益普遍,许多洗涤剂的使用极大增加致使农村居民的污水排放量、用水量与污水中的污染物含量快速增长。目前由于农村地区没有污水处理装备,生活污水大多未经过任何处理就直接排放,污水中各指标浓度很高,期间变化幅度较大,对周围环境特别是水体的污染有的超过了城市水平。同时也影响了农田土壤的污染,并对水资源与空气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当前我国农村水污染现象严重,部分村庄农业废水、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三水合一,污染的水资源被用作土地灌溉和生活用水,直接威胁群众的健康及生命。
1.3 农民环保意识的薄弱对农村环境影响极大
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农村劳动力成本低廉、自然资源丰富,许多企业因政府设置壁垒较低纷纷由城市向农村转移,我国的乡镇企业更是异军突起。由于农村经济基础薄弱、配套设施基础差,而且在乡镇立足企业多集中化工、造纸、建材等行业,这些设备较落后、行业技术低且产品层次低,再加上地方政府环保意识差,忽略对地方企业环境保护的重视,从而造成了农村环境的污染。
另一方面目前在农村,畜禽散养、生活污水排放随意、生活垃圾随意丢放等现象较为普遍。我国农民由于历史、地域、经济等各种原因普通文化水平低下,生活垃圾随意丢弃堆放,无任何环保意识,没有进行分类和后期处理,垃圾中的难降解有机物质大量增加,长期放置会产生有毒的气体,且垃圾发酵腐烂过程会渗透污染地表水。生活污水情况亦日趋严重。另外农村资金、技术有限,垃圾处理厂建设不能满足需要,再加上农村居住密度大,没有专门污水处理系统,污水流向田间、路旁,破坏农村的生态环境的平衡;农村畜禽养殖污染亦不容忽略,大量的有机废水、粪污未经处理随意排放,严重污染了水源和环境。
2 农业环境保护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2.1 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
要改变当前我国农村环境保护的现状,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来提高农民的环境宣传是一项重要的途径之一。当前,农村环境宣传使用的方法主要通过依靠发放传单、使用标语等手段,一些宣传单、墙体标语用词太过专业化,并且宣传缺乏持续性,因此,在开展农村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同时,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宣传、教育手段,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方针、政策,提过农民对环境的重视;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环境保护理念的培养,孩子是家庭的重要组成,他们能潜移默化的影响父辈,将环境保护理念传递给家长,通过学生在学校接受的环境教育影响家长的环境意识。
2.2 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
大力科学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努力在农业资源开发过程中将节地、节水、节能、节肥等结合起来,实现循环农业的有效实施。一是变废为宝,将传统污染物作为有机肥料对土壤进行增肥,降低畜牧养殖、农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二是推广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实施秸秆还田和沼气发电,完善免耕覆盖还田、机械粉碎翻压还田、留高茬还田、秸秆生物反应堆等技术模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土壤肥力和有机质,逐步消除焚烧和弃置乱堆秸秆现象。减轻农业生产对化学肥料的过度依赖,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2.3 加大农村环保资金的投入和技术扶持,逐步完善环保技术
农业污染问题受多方面的影响,政府投入影响,技术亦是农业污染解决的重要手段。政府应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开展秸秆气化等生物能源技术攻关推广,大力提高秸秆气化效率,以维护农村生态环境的稳定,大力引进和发展现代科技型产业,用生物基地膜替换传统的化学塑料膜,减少塑料膜不降解对土地的污染;同时农业部门应派出专家教授农户科学作物栽培、种植技术,指导农民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尽量采取物理、生物、低毒性的防治病虫害方法,降低对农村环境污染。
参考文献
[1] 陆新元,熊跃辉,曹立平,等.对当前农村环境保护问题的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06,19(12):115-119.
[2]陆新元,熊跃辉,曹立平,等.农村环境保护与“三农”问题[J].环境保护,2005,11(5):15-21.
[3]李加军,黄晓丽.我国农村环境保护现状及其对策[J].环境管理,2007,(04):94-97.
[4]储小曼.中国农村环境问题现状及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10):19-20.
[5]江苏省环保厅.充分发挥环保专项资金引导效应 着力提升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水平[J].环境保护,2012,(8):41-44.
关键词:渔洞水库;径流区;生态环境;治理措施
1 渔洞水库概况
昭通渔洞水库位于金沙江下段横江支流洒渔河上游乐居河上。距昭通市23km,是一座以农业灌溉为主,兼有发电、防洪、工矿和城市生活供水及向下游补水等综合利用的国家大(二)型水利工程。渔洞水库坝高87m,径流区总面积709km2,总库容3.64亿m3,正常蓄水位水面面积12.6km3。
昭通渔洞水库是昭通市昭阳区、鲁甸县唯一稳定和可靠的城市生产生活供水水源,以及昭鲁坝区农业灌溉的重要水源,功能覆盖昭鲁坝区3个办事处、17个乡镇,约90万人。水库建成至今,在防汛、供水、发电、改善生态等功能上发挥了巨大作用,特别是在2003、2005年和2010年,昭通遭遇的特大干旱中,水库在保证城市供水、保障农业灌溉上作用巨大、效益显著,为昭阳区中心城市的发展承担了重要的基础保障作用。
2鲁甸县渔洞水库径流区基本情况
2.1自然地理概况
2.1.1地理位置。鲁甸县渔洞水库径流区位于鲁甸县中部,主河龙树河源于水磨镇滴水村大海子村民小组,自南往北经水磨、龙树、新街3个乡,从新街乡叉河流入昭阳区境内,径流区界于东经103°18′~103°30′,北纬27°11′~27°31′之间,东与昭阳区苏家院乡顺山村接壤,西与昭阳区大山包乡老林村相连,北接永善县码口乡车则村,南与本县水磨镇蒿屏村,乐红乡官寨村相连,总面积371.37km2。
2.1.2地形地貌。径流区地貌东西高,中间低平。东面是阿鲁伯梁子,西面是五莲峰山脉,中间是龙树坝子,地势从平地向四周波状起伏过渡,四周有陡坡或崖壁与底丘相分开,西部和北部低丘多,龙树河从坝子中间流过。径流区最高海拔水磨镇滴水村大海子村民小组架马石3111.4m,最低海拔新街镇坪地营村叉河2067m,海拔高差1044.4m。
2.1.3河流水系。龙树河源于水磨镇滴水村大海子村民小组,由南向北流经水磨镇滴水、黄泥寨、铁厂、新棚、水磨村,龙树镇龙树、新乐、照壁、塘房村,新街镇酒房、新街、闪桥、坪地营村共3镇13个村,从新街乡坪地营岔河出境进入昭阳区地界,全长42.8km,流域面积371.37km3,年平均流量6.13 m3/s,河床宽15~30m。自南往北有铁厂村小河,新棚村纳黑租河、独山河,水磨村白水洞河、黑鲁河,照壁村木瓜冲河、石龙河,塘房村塘房河,新街村毕家沟河,闪桥村断箐沟河,坪地营村铁匠沟河11条主要支流汇入龙树河。
2.1.4气候条件。径流区属低纬高原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气候湿润温和,热量强度差,积温不足,年均温10~10.9℃,≥10℃年积温2860℃,无霜期198天,年降雨量1047mm。
2.1.5土壤。境内土壤主要由玄武岩、石灰岩、页岩发育而成的黄壤、黄棕壤、棕壤、紫色土、水稻土等。
2.1.6森林植被。主要乔木树种有华山松、云南松、杉木、滇杨、旱冬瓜、毛白杨、高山栎、大叶石栎、木姜子等;灌木树种有野八角、大白花杜鹃、碎米花杜鹃、野山茶、峨眉蔷薇、救军粮、胡秃子等;草本植物有蕨类、翻白叶、火绒草、过山龙、透骨草、禾本科茅草类等。
2.1.7水土流失情况。由于降雨量多而集中,地形陡斜,坡陡而长,土壤质地疏松,抗蚀力弱;人口密度大,垦殖率高,森林覆盖率低。因此,水土流失严重,流失面广、量大,使坡地表土,土壤瘠薄,肥力下降。
表1鲁甸县渔洞水库径流区水土流失现状统计表(单位:hm2)
2.2土地利用现状及森林资源状况
径流区国土面积37137 hm2,林业用地13683 hm2占36.8%,农业用地21009 hm2,占56.6%,其它用地2445 hm2占6.6%。
表2鲁甸县渔洞水库径流区土地林业现状表(单位:hm2)
2.3社会经济状况
径流区人口密度较大达231人/km2,经济贫困,人均纯收入仅2140元,未达国家脱贫标准2300元。
表3 鲁甸县渔洞水库径流区社会经济情况统计表
3鲁甸县渔洞水库径流区生态环境评价
3.1 人口密度大、贫困程度深、生态意识薄弱
径流区总人口85643人,人口密度达231人/ km2,地下无矿产资源,地上无工业企业,全靠农业生产生活,气候冷凉,农业产业发展滞后,群众生活困难,在国家规定的贫困线以下。人民受教育程度较低,文化水平总体低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薄弱,甚至缺失。
3.2 陡坡垦植面大、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
径流区耕地面积21008km2占国土面积的56.6%,森林覆盖率仅31%,有林地覆盖率仅28.7%,水土流失面积达10320 km2,占总面积的27.8%,其中水土流失级在强度级以上的面积是8301km2,占总面积的22.35%。根据水文观测资料显示,每年有108万t泥沙淤积在水库内,相当于1年就报废了一座小(二)型水库,损失资金近千万元。
3.3 森林资源少,森林覆盖率低且森林分布零星森林生态效益不高
径流区有林地仅有10647 hm2占28.7%。森林资源较少且分布不均,总的看来径流区森林主要分布在东部阿鲁伯梁子,其它分布较少;森林分布零星呈小块状,连续千亩以上的较少。
3.4树种单一、林分质量低生态效能低下
林分以云南松、华山松针叶纯林为主,没有针阔混交林;以人工华山松纯林居多,天然次生云南松纯林次之;林地立地条件较差,林分生长缓慢。
3.5侵蚀沟、河堤未得到治理泥沙直接冲入水库
径流区主河龙树河、大小支流及侵蚀沟没有得到综合治理,河堤沟坡冬季冰凌剥蚀,雨季洪水冲刷塌方,泥沙淤塞河道或直接冲入水库。
4径流区生态环境治理措施建议
4.1加大径流区扶贫力度,改善群众生活质量,提高径流区群众生态文明水平
抓住国家实施乌蒙山片区扶贫开发的机遇,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绿色、生态、环保的农业产业、旅游业等发展经济,改善群众生活质量,实施电网改造、改厕改圈、建设沼气池、推广太阳能等民生工程改善群众生活卫生条件,提高群众生态文明水平。
4.2实施退耕还林、陡坡地生态治理等项目增加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覆盖率(下转第168页)
(上接第166页)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等工程,营造人工混交林7500 hm2,提高森林覆盖率20%,使径流区森林覆盖率达51%,有林地覆盖率达48.7%。人工造林工程合理布局尽可能把现有零星的森林连接起来,形成万亩以上,甚至几万亩以上的连片森林,使森林发挥更大的生态效益。
4.3实施森林抚育、低效林改造,提高林分质量
实施生态疏伐、卫生伐、修枝等抚育方式进行森林抚育,以抚育、抽针补阔、栽针保阔、灌木改造乔木、封山育林等措施实施低效林改造,大幅度提高林分的质量,提高森林防护效能。
4.5对侵蚀沟及河道进行综合治理
对侵蚀沟和河道治理,要以生物治理和工程治理相结合的综合治理原则进行。对侵蚀沟的沟坡种植刺槐、峨眉蔷薇等小乔木和灌木,沟内种植滇杨等适生树种,适宜的地段打简易拦砂坝;对河道支流的沟坡种植树木阻止沟坡塌方,适宜的地段修筑拦砂坝拦截泥沙;对河道修筑河堤,种植垂柳等护堤林。
1市土地流转的基本情况
一是政府重视,成效初显。近年来,市不断加大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力度,2012年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工作的实施意见》,县区也结合当地土地流转情况出台了系列激励办法,积极引导农民进行土地流转,提升土地使用效益。截止2016年底,市土地流转面积197.82万亩,占家庭承包面积的19.02%。二是形式多样,经营适度。目前,市土地流转形式主要有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托管等形式,其中以转包、出租为主,全市转包、出租面积158.62万亩,占流转总面积的80%左右。从调查情况看,市土地流转后经营规模整体合理,梯次发展,形成了由小到大,从企业到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与农民的有机连接。三是财政扶持,潜力巨大。市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适合各种农作物生长,为推进土地流转提供了有力支撑。尤其十以来,市加大财政扶持,农业基础设施得到不断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后土地试用效益得到彰显,农民对土地流转的认识得到提升,土地流转的规模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土地流转率仍低于全省、全国水平,土地流转还有很大的空间和潜力。
2市财政支持农村土地流转情况分析
2016年,全市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分别达到1541亿元、85.7亿元和350.2亿元,分别是2012年的1.5倍、2.4倍和2.0倍,经济和财力的增长为支持土地流转奠定了坚实的资金基础。2.1市财政支持土地流转现状长期以来,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有关农村改革、土地流转等方针政策,积极发挥公共财政在促进农村土地流转方面的职能作用。通过支持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相关配套设施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营造良好的土地流转环境;通过支持高标准良田建设,支持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培育工程建设,支持农业综合开发,提升土地流转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通过加大支农补贴力度,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建立完善财政引导金融、社会资本支持土地流转制度,调动土地承包者、经营者的积极性;通过完善农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社保体系建设,建立完善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体系,解决土地流转后农民后顾之忧;加大扶持乡镇企业和农业企业力度,支持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为农村土地流转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2.2市财政支持土地流转中存在问题一是财力支持总量不足。市用于支持农村土地流转的财政资金绝对量呈逐年增加趋势,但增长速度相对缓慢,从2013年的1916万增加到2016年的3583万元,增长仅87%,年增长速度远低于财政支农资金增长速度;从财政支持土地流转资金占财政支农资金的比重看,并无明显加大,一直徘徊于1.1%~1.5%之间。二是财政支持土地流转结构不合理。调查中发现,市各县区财政在支持土地流转时,都偏向于城乡结合处及交通便利的农村,而对交通不便但具有较好的土地流转条件较好的农村支持力度不大。其次,财政资金在支持土地流转的扶持对象方面不合理。为调动种粮农民的积极性,国家针对种粮农民进行补贴,但由于财政对土地流转缺乏配套的支持措施,在土地流转后,这些补贴仍然归以前农户所用,新的土地承包者难以获得国家补贴,增加了土地承包商的经营成本,不利于土地流转的推进。另外,财政资金支持土地流转投入结构上不合理。财政支持土地流转资金用于工作经费比重过大,用于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比重则较小,同时,还存在补贴资金过于分散,补贴被挪用、撒胡椒面等现象。三是财政杠杆作用不明显。就现有市财力而言,仅靠财政很难为土地流转后剩余劳动力的安置及转移、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构建和谐乡村等问题提供足够的资金保障,这就要发挥财政的杠杆作用,充分调动银行、信贷、保险及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利用各种资金为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但由于受管理体制、经营范围、政策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只有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涉农金融机构及产品为农村土地流转提供资金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度更低。这足以表明财政杠杆作用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没有起到地两拨千金的作用,致使大多数金融机构、金融产品、社会资金还徘徊在土地流转之外,没有在土地流转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四是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低。目前,市财政支持土地流转资金使用效率普遍偏低,资金的使用缺乏统筹安排,没有形成合力,而且不同渠道的支持土地流转资金使用方向、实施范围、研究建设内容、项目安排存在重复和交叉。如农村公益事业资金和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均可用于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项目存在重复交叉,资金未能统筹安排,资金拨付与项目建设进度存在时空差,财政支持土地流转的作用没有得到体现。此外,财政支持土地流转资金到位率低、资金被挤占、挪用、预算执行缓慢,非生产性支出挤占生产性的资金等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了支农资金的流失,影响了农业资金的投入使用效益。2.3影响市财政支持土地流转的成因分析一是地方财力有限。从2012~2016年市GDP和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表可以看出,市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绝对值持续增长,但增度却没有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近三年而成下降趋势,由2014年的58.9%下降到2016年的19.1%,下降了39.8个百分点。一般情况下,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反映了地方财力是否充足的一个重要指标,反映了财政对宏观经济运行和资源优化配置的调控能力。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GDP的比重从2012年3.4%上升到2016年的5.1%,而2016年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22.28%,可见市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远低于全国水平,政府可支配的财力十分有限,严重制约着财政对土地流转的支持力度。二是资金管理不到位。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财政支农资金长期存在着多头管理的问题。从管理部门上说,市财政支持土地流转资金涉及到农业、水利、农业综合开发、交通等部门,这些部门都有项目申报和资金使用权,资金管理上的分散化,不可避免地造成资金使用上的分散化和低效化。从资金使用说,资金的来源渠道多元化,必然造成资金使用、管理的多元化。同时,由于缺乏对涉农资金的协调机制和规范统一的管理机制,以及部门之间沟通和协调不到位,各施其职、各行其政,造成项目重复建设,资金交叉使用以及资金分配不合理和资金浪费等现象,增加了财政支持农村土地流转成本,影响了财政支持土地流转资金使用效益。另外,对财政支持土地流转资金的监督不到位,缺乏对财政资金的绩效评价,占用、挪用财政支农资金成本较低等,也加剧了财政支持土地流转资金的低效率使用。
3财政支持市土地流转的对策建议
一是积极争取上级扶持力度。紧紧抓住国家大力推进中西部建设、推进农村改革的历史机遇,认真研判中央、省有关土地流转精神,准确把握政策动向;深入开展调研,摸清市土地流转实情,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土地流转方案,并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争取更大的政策和资金支持;积极组织申报基础好、条件成熟的项目,争取中央、省政府给予更多专项资金扶持,加快推进市土地流转进程。二是拓宽支农资金融资渠道。从前文分析可以看出,资金问题一直是困扰市推进土地流转的一个重要因素。要加大对土地流转扶持力度,加快推进土地流转进程,必须发挥财政杠杆作用,充分利用财政政策,拓宽支农资金融资渠道。通过财政资金的正确引导,改进完善抵押担保机制,鼓励引导国有、股份制银行加强提供针对性金融服务;通过财政补贴,大力发展农业保险,鼓励各财险机构参与开展相关业务;充分利用财税优惠政策,激活社会沉积资本,激发社会资金的参与农村土地流转的热情,助推土地流转进程。三是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扶持奖励政策,对土地流转较好的经营规模主体给予奖补、项目倾斜、资金倾斜、税收减免、补贴等优惠措施,对积极配合土地流转并自愿放弃承包地的农户给予奖励、就业培训、创业扶持、最低生活保障补助等;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完善现代农业产业化配套设施;调整财政支农预算结构,加大财政资金向土地流转倾斜,建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帮助解决土地流转中的资金问题。四是加强支农资金监管管理。支农资金使用效益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支农资金条块管理,因此,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已成为各级政府推进土地流转,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有效手段,及时成立由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的涉农资金统筹使用管理办公室,将分散于各部门的涉农财政资金进行整合,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完善资金管理制度,建立“项目设立-资金预算-拨付-使用-评估”为一体的资金管理体系。同时,还要加强资金监管力度,转变资金监管方式,从被动事后检查向主动事前、事中监管转变,从合规性检查向预算绩效监督转变,建立全覆盖、全过程的财政大监督机制,加大违规使用资金的惩罚力度,强化对资金使用者的责任约束。
作者:孙海霞 单位:河南省平舆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参考文献
[1]梁莉.财政金融对农村土地流转情况的影响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3):26.
关键词:核桃;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收稿日期:2011-08-05
基金项目:贵州省产业化财政扶贫发展项目(编号:黔开办[2010]70号)资助
作者简介:安元强(1969―),男,贵州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林木种子检测检验和经济林栽培管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S6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9-0017-03
1 引言
核桃(Juglandis)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林树种,其树体高大,树冠枝叶繁茂,具有较强的拦截烟尘、吸收CO2和净化空气的能力,可作行道树或观赏树种。核桃树木材色泽淡雅,花纹美丽,质地细韧,经打磨后光泽宜人,且可染上各种色彩,是制作高级家具、军工用材、高档商品包装箱及乐器的优良材料,许多国家非常重视核桃的栽培和利用,如意大利人十分尊崇核桃木材,认为是富贵和华丽的象征。核桃树根系发达,分布深而广,可以固结土壤、缓和径流、防止侵蚀冲刷,可作绿化荒山、保持水土的优良树种。核桃列为4大干果之首,在国外人称核桃为“大力士食品”、“营养丰富的坚果”、“益智果”,在国内享有“万岁子”、“长寿果”、“养人之宝”的美称。其卓著的健脑效果,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风味,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推崇和喜爱。
印江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铜仁地区西部,梵净山西麓,全县国土面积196 900hm 森林覆盖率达到49.16%;由于受历史、自然等客观因素影响,农业生产结构单一,农村贫困,农民收入低。全县的贫困人口多、贫困面比较大,基础设施条件薄弱,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属老、少、边、穷山区农业县。印江核桃栽培历史悠久,根据该县核桃栽培现状,分析本县核桃产业发展条件及存在的问题,积极探讨有效的对策措施,对大力推进核桃产业化发展有重要作用。
2 印江县核桃栽培现状分析
据报道[1],贵州省核桃主产区的赫章县栽培地方核桃品种7 666.7hm 结果面积为3 533hm 产量为1 500kg/hm 核桃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占15%,核桃收入占农民收入的10%。印江县现有核桃宜林地6 700hm 90%以上的土地适宜核桃栽培。长期以来,大多数农户采用单家独户的传统的生产方式,管理粗放,缺乏品质意识、商品意识和市场意识,生产管理水平十分落后,科技含量低,70%以上的挂果树零星分布于荒山、田边土坎或房前屋后,树势衰老,产量低下,谈不上集约化、规范化、园艺化的标准化生产。2010年通过整合项目资金,已发展核桃基地333hm2;2011年核桃发展总规模达1 000hm 栽植核桃苗木80万株,涉及种植农户1万余户,栽植是以散户为主,很难产生规模效应。另外,本县栽植的核桃品种混杂,引进品种繁多,当地适生资源和表现较好资源尚未得到选育、认定、应用和推广;缺少主栽品种和品牌效应。其次是零星的栽培没有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核桃这一重要经济树种对农业产业的经济贡献率低,农村对核桃产值的经济依赖不强。
3 印江县核桃产业生产发展存在的问题
据翟梅枝[2]研究,我国核桃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面积大,株数多,单产低,经营管理粗放,技术投入不足,产量低而不稳;实生繁殖,品种混杂,品质良莠不齐,商品性差;育种、选种标准有待改进;经济效益低,发展缓慢。目前,印江县核桃产业发展已迈出坚实的一步,但在发展过程中同样面临诸多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1)良种繁育和引种驯化工作滞后。在现有的核桃种植面积中,品种混杂,而且引进的核桃品种在原产地是良种,但尚未经过引种试验,就大面积的引进栽培,潜在危险性较大。而本地表现优良的核桃品种没有得到选育和认定。
(2)栽培技术力量薄弱。缺乏较好掌握核桃栽培技术和操作的人员,在经营管理方面,基本为放任生产,不施肥、不修剪、不防治病虫,不进行水肥和树体管理,成功的技术、经验不足。
(3)基地化和规模化程度低。从栽培现状分析,该县核桃栽培零星分散,不具规模。
(4)缺乏企业带动,没有产业链条,后续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呈现“重前期造林投入,轻后续经费到位”,“重造林阶段管理,轻后期技术指导”局面。其前因是核桃产量低下,形不成规模,不能吸引企业和客商投入资金进行后续管理,良性循环链条脱节。
4 印江县核桃产业的潜力分析
4.1 准确的定位,明晰的思路
印江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核桃发展,从实际出发,将核桃定位为县域经济的后续产业。 为做强做大核桃产业,县委、政府深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意见,认真总结经验,提出了核桃“抓质量、增效益”的产业化发展思路,在政策和资金方面出台扶持和鼓励政策。印江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发展核桃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潜力巨大,县委和政府将核桃产业确定为支柱产业,体现了干部群众和老百姓的愿望和要求,也符合市场的需求。
4.2 空前高涨的热情
加快核桃产业发展,已在印江成为共识,全县上下形成了乡村干部抓核桃、千家万户栽核桃的良好局面,项目区群众种植经济林积极性高,各乡镇不但有天然的核桃分布,而且农民历来就有在“四旁”栽植核桃的习惯,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部分农民通过零星栽培种植已经尝到了甜头,而且在栽培管理中总结了初步经验,广大群众栽培核桃的积极性得到了较快的提高,为我县核桃基地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3 适应核桃产业发展的自然气候和地理环境
印江核桃产业化扶贫项目规划区内,气候类型为亚热带温暖湿润性气候,小气候条件好,海拔在600~1 150m之间,主要生产和生活区域在850m左右,气候温和,光照条件好,年均气温16.1~16.8℃,绝对最高气温38℃,极端最低气温-9℃,年有效积温5 500~6 144℃,无霜期270~295d,年降雨量960~1 100mm,全年日照时数为1 288h。该区域多为河谷坝地,地势较为开阔,宜耕地多,水源充足,区域内土壤类型多为黄壤、黄砂壤,部分为河流冲积土,质地疏松,土壤肥力中等,pH值6~7,地理气候及土壤条件均适宜核桃的生长。
4.4 广阔的前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核桃经济、药用价值认识的深入,国内核桃始终保持产销两旺的良好势态,价格一直呈上升趋势,目前中国人均核桃消费量仅为0.2kg,而发达国家每年达到1.36kg,国内市场潜力巨大[3];国际上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未来30年核桃需求量将以年1%的速度增长[2,3]。在深加工方面,主要加工产品有核桃油、核桃营养粉、核桃乳饮料、核桃休闲小食品等,其中核桃油被列为近几年国际、国内市场需求量较高的3大植物油之一。因此,核桃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5 印江县核桃产业化发展对策及建议
5.1 坚持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实施
科学规划是核桃产业良性发展的前提。因此建议根据核桃生产的自然条件、种植基础和技术要求,反复分析、充分论证,在印江县2011~2015年核桃产业化扶贫项目发展规划的原则背景下,精心编制《印江县10万亩核桃产业专项发展规划》,明确指导思想,提出发展目标,明晰产业思路,广开资金渠道,落实工作办法;把核桃发展目标分年度下达到各乡镇,乡镇落实到农户。县乡两级分别成立核桃发展领导小组,实行核桃产业化发展目标管理责任制。要利用各种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核桃产业对发展县域经济、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意义,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采取各级各部门领导钒焓痉兜,有识之士承包种植,全县各级都把核桃产业化发展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换届不换目标,换人不换规划,一届接着一届抓落实。加强科学管理,推广先进经验,精心组织实施,切实做到“三分造、七分管”的成功经验。
5.2 推广良种良法,实施品牌战略
良种良法是核桃产业发展的基础。应充分利用本地较好的核桃品种,选育本地核桃采穗母树,建立良种采穗圃,为苗木繁育嫁接提供接穗。按照印江县发展面积和急需嫁接的需求,建立一个能满足该县核桃种苗生产和核桃建设需要的采穗圃,也可利用2年生本地核桃穗条嫁接的苗木作为繁植材料,解决良种苗木短缺问题,满足本县的核桃发展,同时为县外提供优质核桃苗木,增加农民收入。
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对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规范。因此必须大力加强品牌建设,实施品牌战略,引导果农通过土壤改良、品种改良、加强管理等,全面提升产品品质;必须选育2~3个有影响力的核桃市场品牌 ;尽快根据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参照国内外市场对核桃产品的质量严格要求。
5.3 强化科技培训,创新体制机制
机制创新和技术培训是核桃产业发展的关键。由于本县核桃栽培是较原始和粗放的生产管理,技术和经验都不成熟,因此必须制定严密的年度科技培训计划,组建科技推广体系,按照核桃的生长季节举办不同内容的栽培技术培训班,培训对象为农业技术人员,农民种植人员,核桃专业户,实现学用结合。印发《核桃种植技术》和《种植注意事项》到种植户,提高栽培技能。完善县、乡、村三级技术服务体系,加强技术服务;在每村培养3~5名乡土科技人才,带动群众尽快掌握核桃嫁接、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丰产栽培管理技术。
政府要抓好专业队伍和科研基地的建设,制定好鼓励核桃发展的政策措施,处理好栽植与管护的关系,研究制定科学的管理机制,才能改变重栽植轻管理抚育的现状,从育苗、种植、管护、防治病虫害采收和加工等方面规范了产业发展;制定目标管理、考核奖励和评比表彰等办法,县委办、县政府办下发相应文件,将任务、责任进行了分解,下发了《印江县核桃发展方案》,要确保实现工作目标。
5.4 加大扶持力度,保障资金投入
加大资金扶持是核桃产业发展的保障。核桃种植是高投入,高附加值的产业,整个生产过程都需要有相应的资金投入,才能保证各个环节正常运行,才能有足够的人力物力投入管理。因此必须制定切实有效、可行的长效投入机制,积极争取项目,保障资金投入。争取退耕还林、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扶贫项目等项目对核桃产业的支持,保障核桃产业的资金投入。
5.5 培植加工企业,延长产业链条
培植加工企业,延长产业链条,是核桃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农业产业化基本内涵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依靠龙头带动和科技进步,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农村经济的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历史经验证明:没有龙头企业的带动,地方的经济林产业就不可能得到快速健康发展;没有知名品牌,也不会有持久、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印江核桃产业发展必须要实行龙头企业带动战略,实现核桃生产、储藏、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组织形式。开展招商引资,加快引进、培植和扶持一家龙头企业带动核桃产业的健康发展,坚决防止企业短命和果贱伤农现象发生。
5.6 创新发展模式,促进治穷致富
5.6.1 创新发展模式
(1)“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如印江自治县净山特色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与农户签订购苗合同,农户自行选择种植品种(香玲、8518),并交纳订金后享受政府补助的苗款,苗款补助给苗木供应商,由公司统一供应种苗,不足部分种苗款由公司以苗木放贷,3年后种植户以果还贷。
(2)公司+农户发展模式,公司与农户签定种植合同,农户不缴纳定金,公司提供苗木,享受政府补助,提供技术服务,受益后5∶5分成。
(3)散户种植模式即种植户交4元,政府补助5元,以后不还贷。
5.6.2 发展多元化投入机制
(1)业主开发,在农户自愿的基础上,将农户分散的坡耕地集中起来实行业主开发。净山农业开发公司与村民签订联合经营协议,兴办核桃后续产业,8年后进入盛产期,亩产值3 600元;农户享受政府补贴政策,成效明显。
(2)大户带动,推进适度规模经营,促进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内流动和优化组合。通过支持大户发展,全县核桃等干果种植户已达2 000余户。
(3)企业参与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链,建设效果更加突出。净山公司投资100万元,在大云建立了13.3hm2核桃种苗基地,汇丰农资公司在新业投资120万元,在发展的同时,更注重本地优良品种的开发和繁育。
(4)股份合作。实行资金共投,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多元化股份合作制,根据种植户的各自情况可用土地与公司联营,农户出土地,公司出苗木,出技术,出资金,见效后双方按5∶5分成,投资多少确定股份和享受收益多少。农户相互之间实行股份合作的办法较多,不仅可以实现规模经营,而且增强了抵御风险的能力。
(5)个体承包。核桃的产业化发展群众是基础,全民参与是关键。2年来,全县通过核桃发展,个体承包户与0.5万户农户签订了个体承包合同,共新植核桃60万株。因势利导,积极创新发展模式,可以采取土地流转,林权入股等多种形式,盘活农村经济,促进治穷致富。
参考文献:
[1] 赵登超,候立群,韩传明.中国核桃主产县(市)核桃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商洛核桃,2009(7):67~68.
[2] 翟梅枝.我国核桃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商洛核桃,2009(7):18~19.
[3] 王 力,潘 英.洛南县核桃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学,2009,16(3):73~74.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and Suggestions of Walnut Industrialization
in Yinjiang County
An Yuanqiang Yang Yinming Ren Xiaoying2
(1.Tongren Forestry Bureau of Guizhou Province,Tongren 554300,China;2.Yinjiang County
Forestry Bureau of Guizhou Province,Tongren 555200,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