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文教育的本质

人文教育的本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人文教育的本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人文教育的本质范文第1篇

【关键词】语文新课程标准;“新语文教育”;语文学科性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学科是什么性质的学科?这是语文教育的首要问题,历来莫衷一是。1993年1月,韩军发表《限制科学主义,张扬人文精神》,在中国语文教育界第一次呼唤“人文精神”。教育部在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03年推出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给语文课程性质作出了定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人文精神”被语文新课标所吸纳并认定为语文教育的基本特点之一(表述为“人文性”)。“新语文教育”中还有一些主张与语文新课标的精神契合,但细究起来二者存在着根本分歧,集中体现在对语文课程性质的界定上。

一、语文新课程标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新课标将语文学科的性质界定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一定程度上平息了上世纪90年代末的工具论与人文论之争,维护了课程改革发展相对稳定的环境,从而保证了一段时期内语文课程的实践沿着既定规范化方向发展。

(一)语文学科的工具属性

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工具性,这是自“五四”以来语文教育界的一个基本信条,我们至少可从三方面来认识:从语言的本质作用来看,语言是交际工具,语文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概而言之的语言学科。学校语文教育实质上就是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语言这个人类交际和交流的工具;从言语的心理特点来看,在学校语文教育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言训练,语言是进行思维和开发智力的工具;从语文的基础作用来看,语文是“百科之母”,是学习知识和增长才干的工具。

在新课标中,不乏体现语文学科工具属性的地方,如在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应……使他们(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二)语文学科的人文属性

语文是一种表情达意的工具,一经掌握和运用就很自然地产生思想和情感,因此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从理论上看,“思想不能空无依傍,思想依傍语言。思想是脑子里在说话———说那不出声的话,如果说出来,就是语言,如果写出来,就是文字。”[1]从实践上看,语文教学内容具有人文性,主要体现在语文教材和教学富于思想性、文学性、社会性、教育性、情感性、审美性、文化性等特点上;从历史来看,“任何阶级、任何社会、任何历史时期的语文学科教学目标都具有人文性,古今中外概莫能外。”[2]从现实来看,语文教材是以文学作品为主体组成的。学生从中不仅学习了语言,而且受到了思想教育、道德陶冶和美感熏陶,提高了思想觉悟和审美情趣。由此可见,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是自然形成的,是语文教学题中应有之义。

语文学科的人文属性在新课标中也多有体现。如在高中语文新课标中指出“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新课标未给“工具性”和“人文性”下定义,但我们仍能从具体的条款中意会得到。如何在教学中体现两者的统一,新课标并没有给出具体的方法,只是从整体上给人留下这样的感受:新课标所设想的语文课程像一口钟,“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如同钟摆,在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不停摆动,而非机械移动;若要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应当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基本规律和要求,借助语言和言语产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尽管新课标对语文学科性质的界定只是标志着改革的一次转折,并未使人们对于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质疑、探寻尘埃落定,因此不意味着对语文学科本质探索的真正成熟。但和此前颁布的语文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比起来,却是毋庸置疑的进步。

二、“新语文教育”:语文教学的基本属性是人文精神;语言(言语)即精神,文就是道

李海林指出,“韩军批判的矛头直指现代语文教育的理论基点。……这种彻底的批判意味着,韩军试图为新世纪的语文教育寻找新的理论基点”[3]。将语文学科属性确定为人文精神——这便是韩军所找到的理论基点。

(一)语文教学的基本属性是人文精神

在《限制科学主义,张扬人文精神》一文中,韩军还率先提出“人文精神是语言的基本属性”这一论断。韩军在文中指出“语文教学是一门社会科学,人文精神是它的基本属性”[4]。韩军的这一论断并没否定语言的工具性,只是说人文精神是语言的本质属性,而工具性是从属的非本质属性。

(二)语言(言语)即精神,文就是道

新世纪伊始,韩军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新语文教育”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首先,他认为“母语教育,说到底,实际就是‘人的精神培植’,……——这是母语教育最根本的内在本质”[5]。这就明确了语言(言语)与精神二体一名的关系。其次,韩军认为中国现当代语文教育的全局性失误在于“文以载‘道’”的社会政治形态本位语言观和“文以交际”的科学主义本位语言观。针对此症结,他从语文学科性质的角度提出“文就是道”的语文教育观。他认为,“母语教育,内在本质是人的主体精神教育和人的精神经验的教育。外在效能上才是语言技能教育。内在本质总是制约着外在效能。我从不认为语言是所谓‘文化的载体’,它应该是‘文化的本体’。”[6]在对语文学科性质的探究方面,韩军的上述提法虽有过于拔高“人文”的地位之嫌,却在一定程度上对时弊起到了纠偏的作用。

乐观之余我们也不能回避“新语文教育”理念中存在的偏颇。在理论上,“新语文教育”对“精神”的过分强调可能会引起对语文基本知识和能力教学的弱化,从而走向另一个极端。在实践中,韩军也未能彻底地实践“文就是道”的理念。譬如他所创的“三环节强化教学法”就属于他所批驳的“科学主义泛滥”。另外,老师恰到好处地给学生一点语言知识是当今语文教学高于传统语文教学之处。若偏重“人文”,全然回归“大传统”的大量阅读,背诵、吟唱、抄书、不求甚解和“小传统”的读读诵诵、讨究讨究,怎能确保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更好地增强语感和提高素养,更好地表达以防出现或减少说话和写作上的毛病呢?

我们应明白在考查对语文学科性质的不同观点时,应时刻不忘语文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衡量一种教育理念是否科学、可行、有效并与时俱进的标尺。在此衡量标准下,我们大致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新语文教育”是在重建语文教育的时代精神,不但对应试教育下的语文教育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和颠覆,而且对新世纪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是对中国语文教育瞻前顾后的历史之思。但在“瞻前”且“顾后”之时,“新语文教育”忘了“当下”。我国正处在文化崛起、教育改革过渡的时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至今语文性质观确认与阐释的最高阶段,是最符合我国国情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就像语文教育界进行新课程改革不可或缺的两条腿。只有使语文教育学会用两条腿走路,我们的语文教育和语文新课程改革才能够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才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448.

[2]周庆元.语文教育研究概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26.

人文教育的本质范文第2篇

关键词:转型 省属高校 职业人文教育 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64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6-0043-01

职业人文教育是一种特殊形态的人文教育,是省属高校大学生养成职业精神和素养的教育,体现的是对职业和人文素养的双重要求。在转型时期省属高校开展职业人文教育可以促进高校将职业教育与素质教育、专业教育融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正确规划职业生涯,提高高校的人文教育教学。

一、职业人文教育内涵

职业人文教育的提出,是为了纠正传统职业教育中人是手段的价值观追求,让教育回归到职业本质。首先,职业人文教育是一种存在性教育。其次,职业人文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最后,职业人文教育是一种生态教育。

二、职业人文教育内容

1.职业价值观

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劳动者的基本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价值观和对待职业的态度成为未来人在职场竞争的关键因素。职业价值观是一个人对人生目标和职业选择的表现,是一个人对职业的认识,对人的职业选择有决定性作用。一个人的理想和对待世界的态度都体现在职业价值观的树立上。目前,以职业忠诚度、职业责任感、团队协作和职业道德规范为主要衡量标准的职业价值观内容成为企业选人、用人的重要标准。

2.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的表面意义是职业规范,是对一个人从事一个职业的基本要求。但是细分析,职业道德的本质是职业理念的体现,主要是在对职业价值的内涵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对待职业的态度。省属高校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是与专业技能密切相关的,职业道德主要解决人在职业行为中的问题,不仅是做事,主要是做人。职业道德主要包含对他人的服务和关心,所以职业道德的本质是认真做好分内事和真诚对待每一人的和谐统一。做好分内事的原则是敬业、尊重他人,同时也要真诚热情地做好自己。

3.职业能力和职业生涯规划

省属高校学生职业能力主要包括专业技术、行业技术和核心技术,核心技术是最重要的职业能力。核心技术是专业技术和行业技能之外的其他能力,是从事一种职业必须具备的包括学习、社交和受挫能力等的能力。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人在对自己和外界环境分析的基A上确定从事的行业,并进行相应的教育、培训等。职业生涯规划主要是一个人的职业战略规划,是对自己较长时期的职业发展的总的规划和设计,包括职业定位、目标设定等。学生在作职业规划时一定要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社会大环境,以制定出最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

三、职业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1.职业人文教育是职业教育的灵魂

省属高校职业人文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认知和生存素养,这要求学生除了具备必需的基础知识、技能之外,还要有健康的职业心理,能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存、就业、创业。职业人文教育是职业教育的灵魂,它能帮助高校建立一个机制,将高技能、高素质培养目标纳入其中,通过对职业生涯的不断完善实现社会价值。所以可以说职业人文教育是职业教育的灵魂。

2.职业人文教育能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职业人文教育在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同时还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增加社会服务意识和职业规范意识。职业人文教育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帮助学生提高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对未来职业的适应能力。

3.职业人文教育为学生职业能力发展提供动力

职业发展动力的持久性是职业人文教育的目标。职业人文教育在强调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同时,也要帮助学生在智力、精神、审美和道德等方面得到自由充分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职工管理意识是职业化意识,职业化意识的标准是职工的知识能力要与岗位需求相适应,职工要以职业生活作为自己的生活途径。因此,我们的省属高校要加强职业人文教育,让职业的开放性和渗透性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原动力。

4.职业人文教育帮助学生的劳动技能得到有效发挥

社会发展对人才要求有所提高,它要求人才除了要掌握具体的操作方法和技能外,还要具有科学的价值观和对社会文化的认知能力,这样能帮助劳动者在职业进程中有所创新。技术和技能训练不能使学生形成综合的职业人文素质,只有通过职业人文教育才能让学生体验到责任感、敬业精神和团队意识在社会生活和职业生涯中的重要作用。职业人文素养还能帮助职业人改善与人、社会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

参考文献:

人文教育的本质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人文精神人文教育体育教育方法与途径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实施,体育教育地位得到了提升。它不再仅仅局限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开发学生的智力及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上,而更深远地强调了人文教育。新的体育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体育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体育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法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由此可见,注重体育文化的学习、提高体育文化素养是体育学科追求人文素养的核心。

一、认识人文教育

人文,广泛地讲,它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概括地讲,“人文”是“人”与“文”的统一。“人”,强调的是“以人为本”,“文”,强调的是“以文化人”。所谓“以人为本”,就是强调人的根本地位。也就是说,人既是根本目的,又是根本手段。在处理任何事物的过程中,始终把人作为出发点和归宿,这就是以人为本。所谓“以文化人”,就是通过文化的方式教化、涵养和培育人,也就是通过教育和文化的手段不断地更新人的思想观念,进而转变人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最终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

人文精神:是人类为争取自身的生存、发展和自由,以真善美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不断追求自身解放的一种自觉文化精神[2]。人文精神高扬人的意义和价值,反映着主体内在的精神特征。从总体上说,人文精神是一种人的主体精神,是一种关注人的主体价值的精神。

人文教育就是要通过各种教育活动,使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被内化为受教育者的人格、气质和修养,从而成为维系社会平衡发展的重要因素。人文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是培养“全人”的教育,它是不能脱离人文精神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

提到人文教育许多人都认为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似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他们认为人文教育的内容很广,我们中学老师难以胜任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其实不然,这是对人文教育的肤浅认识。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遇到的许多问题都属于人文范畴,如道德、思想、心理、情感等都是以人的情感和精神状态为基础的,还有我们新课程中的三维目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是人文,教师加强学生这方面的培养就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二、体育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

1、对真、善、美有共同的追求

体育学科的理论表述和建立过程体现着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如体育中的人们对“公正、公平”的追求,体育的竞争精神与合作精神,以及对“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的追求;而人文精神的本质就是对真、善、美的追求。

2、人文精神是体育的思想基础,体育是人文精神的形象表现

人文教育应被教育中的各个学科所关注,而作为关注身心健康的体育学科更不能忽视人文教育的渗透,作为体育教育工作者不仅仅要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更应该关注学生的精神。体育教育应该弘扬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意义,着眼于塑造良好发展的理想人格,关怀人的困难和痛苦,容忍人的弱点和缺点,发展人的自主和自觉,鼓励和促进人的创造才能,激励个性与民主发挥等,使体育在人的良好发展中,体现对人健康成长的关怀,成为人的一种高质量的生活方式以达到人类自我实现的崇高目标,其表现能通过体育来展现。

3.、都以实践为主

体育教学是实践课程,而人文精神主要靠体验与感受;体育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各种活动达到体育的目的,而人文精神的培育不是靠说教所能达到的,它同样注重学生的体验与感受,在活动中去感悟,即它们都是以实践为基础。

三、在体育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1、创造人文示范

示范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不言而喻,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替代的最有用的阳光。”所以,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在教学中教师要创造人文示范。人文教育最本质的方式方法就是浸润,就是润物细无声,就是“穆如春风”、耳濡目染、率先垂范、躬行实践,所以教师本身就应该是人文教育的典范,教师的衣着、教学语言、示范,这些言传身教的“活教材”都能成为渗透人文教育的教学内容。首先教师应具有责任意识与职业理想,有责任意识才能把教育当作自己的事来做,才能主动去做,而职业理想是一个人的目标,有了这两点教师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其次,教师明确自己的教学观与学生的发展观,从传统的“知识、技能本位”转向“育人为本”,让课堂充满生命的互动,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提升教学人文品位。教师具备这两点是做好教师的最基本品质,这样的教师才有慈母般的爱生之心,才有执着的敬业精神与高尚的人格品质。这样,在实施教学任务时教师才能真正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学生也才能感受到教师身上强烈的人文气息,而学生这种感悟到的东西要比教师的说教效果更有效。

2、营造人文环境

人文环境包括自然环境,教学环境,社会环境,人际环境;在学校体育课堂教学环境中,其要素应该是学校体育文化、教学内容、身体活动、教师、学生、场地、器材等,它们相互作用构成学校体育的教学环境。体育课程是一种“活动课程”,与其它“非活动课程”的教学在课堂教学上有明显不同的运作形式。体育教学课堂不同于一般文化课的非活动教学课堂,教学场所相对宽阔开放,场景丰富,师生沐浴在自然的阳光、空气之中,即便是场馆,也有丰富的色彩、声音、器材摆放的和谐环境;教师、学生、器材、教材、教师输出信息,学生接受信息,教师的示范,手把手地教,教学效果直观,学生之间的互相练习,情感的交流等,均体现着体育老师与学生的贴近,体现着与环境诸因素的相互融合,构成了和谐的画卷,这一景象正是体育教育切入人文教育思想的优势之所在。另外,教师在具体的实施中要营造出和谐的人文环境,如自然环境中的温度、光线、色彩等;社会环境中的情感培养与审美教育;教学环境中的场地器材与班级人数等;还有人际环境中的生生关系与师生关系;营造出和谐的人文环境学生才能在人文教育的课堂中健康的成长。

3、开展人文实践

人文教育是实践课程,不是靠说教所能做到的,它需要学生在实践中感悟与体验。那就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利用各种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人文教育应该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体育运动是一种社会现象,一种特殊的社会交往活动。学生可以在体育活动中认识体育的本质,打开一个认识人生、认识社会的窗口,培养竞争意识、拼搏进取精神。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体育项目,让学生体验体育运动中的不同角色,学习体育角色的技能,体会体育角色的责任,处理角色与同伴、与全队、与对手的各种关系;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学会尊重、学会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从而发展社会认知能力。这是一个现代人应具备的重要素质和人格品质。

4、传授人文知识

学校教育是一种坚持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知识积累过程,积累的过程是灌输性的,通过灌输把它送入人的主观世界里去,使人慢慢地丰富起来,那就需要长期的熏陶和教育,所以在课堂中渗透人文知识的教育对学生的人文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人文知识是人类总体知识构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语言(符号)的方式对人文世界的把握、体验、解释和表达。它是人文素质中最基本的内容和层次,是生精神的首要路径。人文知识的内容较为广泛,在体育教学中提倡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人文知识的传授,如奥运知识、相关项目的知识等,以拓展学生的体育文化视野,提高学生鉴赏能力与文化素养。

5、倡导人文价值

因为体育本身具有很强的人文价值,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倡导人文价值是具有现实意义的。课程改革纲要和新课程标准,都特别强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新课程内容不但增加了人文知识的比重,而且新课程标准在所有课程的“课程目标”或内容标准中,都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列为其中的一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就是“人文”,关注和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就是重视人文教育,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能够促进人文教育并促进人文精神的回归。因此,倡导人文价值,挖掘体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资源,就能对学生进行很好的人文教育。

作为一名体育教育工作者,在体育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创设人文视野下开放的、多元的综合体育教育理念的课堂教学形式势在必行。(3500字)

参考文献:

[1]高焕祥.人文教育:理念与实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2

人文教育的本质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科学教育 人文教育 中和之道

中图分类号:G301 文献标识码:A

1 问题的提出

当今,中国教育关注更多的是人对科学知识的学习、理解与掌握,科学知识的教育和学科专业的教育被日益强化,智商的开发与利用受到顶礼膜拜。而教育的本质是关于“人”的教育,作为人的基本素质如仁爱之心、公民素质等涉及人的精神与灵魂的情商的开发与养成,却被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这种 “机器人”式的教育,把人视为工具,强调人知识习得和专业训练即片面发展,忽略了人的身心全面而和谐的发展,致使我国在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同时,却出现有不少受过正规教育的人素质低下、诚信丧失、名利至上等不良社会表征。毒奶粉、地沟油、冰毒等利用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进行制假贩假、毒害生命的社会问题即是具体例证。渴望人生幸福体验的人们不禁会反思:片面专注向人类传输科学知识的教育是否是科学的教育?忽视了受教育者作为“人”的本体教育即“人文”教育是否是科学的教育?由此,引出本文探讨的问题:科学与人文的必然理路究竟为何?是否需要对二者进行人为整合?

2 科学与人文解读

探讨科学与人文关系的前提是对科学与人文有比较清晰的理解。从科学与人文的内涵和特征进行分析,是认识科学与人文的有效路径。

2.1 科学的内涵及特征

“‘科学’这个概念严格说是在1842年才产生的,在这之前没有‘science’这个概念”,①此概念于1842年由法国实证主义学者孔哲提出,并阐明科学产生的前提是实物永恒性、自然一致性和因果性。那么该如何理解科学呢?《辞海》里科学的定义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②另外,有学者认为对科学的理解应持动态发展的观点,将科学看作是人类获取知识、探索自然的认识活动,是创造知识的过程。因此,科学的内涵包括“作为探究与思维的科学、作为态度与精神的科学以及作为知识与能力的科学”。③由此可见,科学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对客观事物的探索过程,以实验为基础探求世界真理,其目的在于求真,理性是科学的思想基石。科学的特征在于:可重复性,即科学实验的结果可以多次重复求证获得;确定性,即科学研究过程和结果是确定的,可计量且唯一,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客观性,则充分体现在科学研究的问题的界定、科学假设的提出、科学验证的过程以及科学结论的呈现上。

2.2 人文的内涵与特征

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对人文的理解也是见仁见智。《辞海》对人文的阐释为 “旧指诗书礼乐等,《易经》,‘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今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④可见,这里的人文指与文化相关的人类活动和各种社会现象,包括人的情感、文化、教养、教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等。人的感情、欲望、理念、动机、心理、野心等一系列主观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人文的进程。人文经常使用在人文知识、人文主义与人文精神中,从而区别于自然科学、科学主义和科学精神。人文的特征主要由其实质决定,人文或者说人文精神首先是指向于人的,脱离了人就无从说起人文和人文精神,因此人文是基于人并指向于人或人的精神的。其次,人文是外显性和内隐性的统一,外显性主要是相对于各种人文现象、人文事物、人文活动而言的,通过物质形态的人文载体,人们能够感性或初步接触人文。内隐性是指各种物化人文载体所蕴藏的人文精神、人文意义,即具体物质性载体所隐含着的作者思维、价值追求和精神状况。这种人文精神需要主体的体察、经验、思考才能感受到的,属于精神层面的体验。再次,人文具有主观性和不确定性,人文不管是其物化载体还是内隐精神,往往体现的都是一种主观再造,是一种艺术化的表达,关涉的是人的精神层面,因而人文往往需要情境性的解读和生成性的理解。由此,我们可以将人文理解为:人类文化中先进的核心成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规范,强调的是,关注人、爱护人、重视人、发展人;一句话,人文即重视并弘扬人的先进文化。

从科学与人文的内涵解读和特征的理解中,可以明显地看出科学与人文各有其独特内涵和特征,它们之间的差异是由其自身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环境、社会和历史等诸多因素作用的结果。科学与人文本身不存在冲突,冲突是由人造成的,究其因是人的欲望以及对欲望的无限追逐。因此,简单的整合并不能消除科学与人文的对立及危机。

3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审思

3.1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发展历程

从广义而言,伴随着人类的产生,人文就开始呈现,人类的活动体现着人文并创造着人文,人类也因此得以开化,文明也愈发进步。早在15世纪,自然科学尚未分化、成熟,“人文科学”就有了较准确和专门的定义,人文教育早于科学教育而专业化并在大学里占据了主导地位。人文思想在于培养智慧之人、自然之人,“它把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合在一起,甚至不排除神学教育,表现出兼容并包的气度”。⑤人文及以此为基础的人文教育极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近代科学的兴起做好直接准备。尽管人文、人文思想以及文艺复兴时期所形成的人文主义思潮在历史发展历程中受到了科学、科学思想乃至科学主义的冲击,但人文教育始终向前发展。从古希腊先哲关于世界本源的思考(原子说、理念说等)到近代经验论与唯理论的抗衡,再到实证主义以及后来的存在主义、人本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在整个过程中,人文教育都贯穿始终,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受到的关注度和影响力不同而已。

现代意义上的科学产生于西方,从科学发展史的角度来说,文艺复兴使科学得以大放光彩,文艺复兴颠覆宗教神学的主要手段就是宣扬科学,通过科学教育反对神学主义,把人们从神学宗教的枷锁下解放出来。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科学教育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使人们为之惊叹,随之而来的几次工业革命充分体现和证明了科学教育的巨大潜力。因此,人们开始崇拜科学,最终形成声势浩大的科学教育运动,影响到社会各个领域。直至19世纪后半叶,对科学的崇拜已发展成为对科学极端迷信的泛科学主义,科学以其不可阻挡的功利效应为工具理性的泛滥提供了依据,从而导致对价值理性的淹没。人、人的主体精神已经不再存在,人已经沦为科学的奴隶和仆从。因此,一大批学者极力呼吁关注人、关注人的精神世界,如:胡塞尔在《欧洲科学的危机和先验现象学》中主张回归生活世界,关注人的日常生活实践和个体事件,找寻人的意义;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关注人的存在、生命的意义、精神世界等,一直到后现代主义思潮等都要求反基础主义、反本质主义、去中心化,关注人,关注主体的意义。

3.2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审思

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二者各有其独特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背景,基于此形成了各自的品性特征。因而,对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解读不能将其混为一谈,而应当区别对待,方可真正把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实质。

可以得出,简单地对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进行人为整合是没有合理依据的,因为二者的存在和发展机制是不一样的。并且,也无法对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进行简单整合,只能通过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才能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和谐发展。当去除人为因素作用,回归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本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是相通的,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都是主体对对象物认识或作用的结果,都蕴含着人的理性与情感,都是人的主体性的体现。著名学者萨顿认为:“自然的研究必然是由人研究的。尽管这种研究是客观的,并且科学家们试图使它尽可能地客观,但是它仍然是以人类的经验和观察来解释一切的。……科学不过是自然界以人为镜的反映。……无论我们是研究人的历史还是研究自然的历史,我们研究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人”。⑥基于人的发展来考虑,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最终都是指向于人并实现人的发展,正如有学者认为:“人文文化是‘为人之本’,科学文化是‘立世之基’……人文为科学导向,科学为人文奠基;善为真导向,真为善奠基”。⑦也就是说,通过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共同作用,使人成为具有真善美品性的人,由此可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实现完满的人、幸福的人服务的。因此,就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本质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终极目标而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是相通的,故而不存在整合之说。

从科学与人文的发展过程中,科学最终走向科学主义并使科学泛滥,从而危及到人类的生存,使人们精神之源走向干涸,使丰富多彩的生活走向无聊单调,这并非科学本性使然,而是人,是人自己为自己设计的陷阱,无意中人自己成为自己的掘墓人。从工业革命的发展中,可以看到正是人对无限欲望的穷极,对无限利益的追逐,而导致滥用科学,滥用科技,使科学成为实现自己欲望的工具,与此同时,自己也不由地成为了科学的附庸和奴隶。工具理性的高扬,征服欲望的实现使价值理性不断势微,由此激发人文学者的觉醒,高呼人的存在和价值。于是上演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之争。因此,需要整合的是人,是人的欲望和贪婪,而非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本身。

4 中和之道: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必然理路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必然理路为何?有学者主张通过探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机制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也有学者主张通过教化实现科学与人的理性发展。我们认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理路必须基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本身的特点,遵循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自身发展规律,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凌驾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之上。因此,“中和”之道,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必然理路。“中和”思想源于《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⑧由此可见,“中”是万物的最大根本;“和”是万物共行的普遍原则。达到了“中和”的境地,天地便各在其位而运行不息,万物便各得其所繁衍生息。因此,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理路必须是通过“中”、“和”之路实现“中和”之境地,以推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和谐发展,达到天地各安其位,万物相育相生的境地。

4.1 “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独立之路

《甲骨文字典》里“中”的解释是:“本为氏族社会之徽帜,古时有大事,聚众于广地先建中焉,群众望见‘中’而赶赴,群众来自四方则建中之地为中央矣”。⑨可见,这里“中”有旗帜之意,立中即立旗,立中以聚众,又可观测风向;中间,相对于左右上下而言。此外,还有中用、中听之意。因此,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发展的“中”之路,就在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根据其自身的背景、特点、环境实现其自身发展,这种发展不会造成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相悖,正如“喜怒哀乐之未发”,当然这也体现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起源时期的形态,他们各自在自身的范围内,在自己的场域中独自发展而互不相碍。正是经过“中'之路的发展,才使得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各自形成自己的语言体系、逻辑体系、表达体系和运行机制。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同样需要走“中”的道路,这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自身不断实现新生和创新的必由之路。

4.2 “和”——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对话之路

“和”有和谐、协调之意。“和则生物,同则不继”。对“和”的理解需要基于唯物辩证法中矛盾论来分析。“和”即是矛盾的对立与统一,是一个不断变化、动态发展的过程。由此可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发展的“和”之路就在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发展过程中的对立与统一。也就是说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相互冲突、碰撞中实现对话,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丧失了一方,另一方也不复存在。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和历史背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所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所处的主流位置不同,所受到的关注就不同。尽管近代科学的发展在反对宗教神性方面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其后工业革命的发展也使科学走向了科学主义以致造成科学的一度泛滥,这从反面说明了科学的发展不能够脱离人文的发展,脱离人文的科学的发展注定是迷失方向的、单向度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培养教育出来的人必定是单向度的人,丧失人文精神的人。因此,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发展走“和”之路,必然要求在发展过程中应“发而皆中节”。尽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发展是在二者的不断冲突、冲突中超越、新的冲突形成这样一个螺旋式过程里实现的,但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自身的发展中要适度、协调,在对话中实现共同发展,而不能否定对方的存在和发展。

4.3 “中和”——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共生共谐共存之道

通过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相互对话、发展,实现 “中和”,从而达到“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之境地,即人类与自然的相融共生。此时,人们追求的不再是利益的最大化,而是实现精神的无限自由、思想的无限畅想;科学不再是奴役人们的工具,而是为人类谋福利的必要手段。人文不再与科学对抗,而是为科学导航,指明方向,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携手并进实现共生共存。此时,人不再是宇宙的中心,不再是万物的主宰。相反,人是自然朴实的一员,因为,每一个人都是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相容相存的个体,不再单纯满足于物质享受,而是追求思想的超越、精神的升华。因此,“中和”之道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必然理路,是对二者实质的充分理解,是遵循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实现人类与自然相融共生的必然选择。

注释

① 劳凯声.中国教育学研究的问题转向——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学发展的新生长点.教育研究,2004(4).

② 夏征农.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919,1399.

③ 陈琴,庞丽娟.论科学的本质与科学教育.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2).

④ 夏征农.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1399.

⑤ 林杰.人文主义教育与科学主义教育教育思潮评析.江苏高教,2002(3).

⑥ 乔治·萨顿.科学史和新人文主义.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28.

⑦ 杨叔子.时代的必然趋势: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交融.中国高教研究,2004(8).

人文教育的本质范文第5篇

自主、探究”这四个字,对于一名教师来说并不陌生,这也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好方法。但是,在语文教学中,要能够真正实现“自主探究”,老师们往往很难做到。在很多教师的心目中,只要自己所教的学科成绩优秀就可以了,往往却忽略了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高效课堂”不应该仅仅是指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增进,而且还应该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及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要求。也就是说,高效的课堂要做到信息量大、思维含量高,情感培育要真正触及人格与灵魂。高效课堂是以学生终身发展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以规范具体的教学目标为导向。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是高效课堂教学所遵循的理念。高效课堂教学就应该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爱学习”;促进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使学生“会学习”。从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应还语文课程“人文性”的本来面目,高扬人文精神旗帜的观点出发,提出了语文必须深刻理解人文教育的基本内涵,充分利用和挖掘语文课程中的人文精神.凭借作品以及多元资源,让中学生受到文学、文化、情感、思想等方面的熏陶,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语文教学一个最具权威性的基本观点是:语文学科是工具学科,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另一种观点则是片面强调性为其基本属性,抑或是强调“文”(工具性)、“道”(思想性)统一而把人文精神拒之于语文学科的门外。

语文教育难,“误尽苍生是语文”这虽然偏激却也不乏缘由的责难仍犹在耳,语文教育已深深地感受到它所不能承受之重。之所以如此,其原因之一还在于对语文学科基本属性的论争。有学者称:把工具性作为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是导致语文学科人文价值、人文底蕴严重流失的根本原因,中学语文教学的种种问题一言以蔽之,是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趣味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变成一种应试训练。从这种意义上讲,这一切也是“应试教育”价值取向下语文教育浓厚的功利主义使然。如今,随着国务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实施,语文教育也迎来了它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这是语文教育改革的春天,而认真解读《语文课程标准》则是广大语文教育者的必修课。笔者以为,《语文课程标准》的观点之一便是摈弃了语文的功利色彩,还之以“人文”的本来面目,高扬起了人文精神的旗帜。它明确地提出语文教育要在培养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那么.在语文课程改革中如何才能高扬人文精神的旗帜.实施好人文教育,则成了广大语文教师不容回避、也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学生预习,教师备课。备课过程中,教师根据大纲系统把握教材外,更要以身作则,熟练掌握教材的内容;相关的知识要充分学习。教学方案是教师对整个一课教学设计意图的体现。教学方案设计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一定要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与思想水平,符合学校现有的实际条件。这样设计出的教学方案才切合实际,才具有可操作性。

我们今天所说的张扬人文精神,就是要尊重人的尊严。一是人的生命尊严.包括精神尊严和灵魂尊严;二是人的生活尊严,包括人的精神自由愿望、个性舒展愿望、多元愿望。按照这一理解.在语文教育中.人的精神自由、情感自由、思想自由、言语自由,人的个性独立、生命舒展、灵魂生长,则成为非常重要的。诚然,语文教育要学习,但绝不是学习那些纯粹的无精神内涵的语言字码本身(事实上,那种纯粹的无实际价值意义的语言字码也不存在)。学习语言本质上就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人的独立的自我精神与人格,并在此过程中陶冶人的情感和情操,塑造一个有着独特的精神、情感、思想、个性,绝对不同于他人.而又与他人、与、与时代相互融洽的真正的自我。换句话说,语文教育就是人的教育,学语言也是学做人,语文教育的本质就是以语言树人!这正是语文教育的灵魂所在、魅力所在、价值所在。着名特级教师于漪在谈到对语文课程的认识时强调:“一定要改变对语文学科的陈旧看法,认为语文只是渎读、写写等技术性、技巧性的小事,对人的培养无足轻重。殊不知语言、思想、情感同时发生,语言这个交际工具不仅是文化的载体,而且还是意识、思维、心灵、人格的组成部分。”按照于漪老师的这个思路,具体到语文教育本身,其“人文精神’’教育实质上可分为两类:一是基于语言文字本身内容的人文教育·即语言文字动人的韵律、美妙的笔形、或朴素或华丽的辞采以及积淀于语言文字本身的深刻而丰富的文化内涵等;二是基于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如对祖国的忠诚、对自然的赞美、对人类的博爱、对他人的关心、对集体的热爱、对社会的责任、对父母的报答、对朋友的真诚、对爱情的真挚等等。事实上,语文教育所涵盖的内容还不止这些。唯其如此,这样的语文教育才是真正的“人文”教育

在理解人文教育内涵的同时,还必须深刻地认识到,我们所倡导的人文教育绝不是那种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内核的“伪圣化”、统一化、模式化的所谓的“人文教育”。于漪老师对此曾说过:“过去我们反对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提倡人文性。当然不能把语文课教成思想修养课、道德品质课或其他课等等,语文课就是语文课,须把握它的本质属性在语文知识教学、语文能力训练中贯彻人文精神,以培养学生,收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之功效。”一度时期,“工具性与思想性统一”的语文教育为“应试”而进行的近似于“技术化”的语文训练总是在消解着学生作为“人”的思想与情感,扼杀了学生作为鲜活个体的个性与精神,而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内核的“灌输式”教育由于它远离学生的内心需求,远离当今的社会生活.使学生对此有着强烈的排斥倾向。加之现代社会市场、商业文化大潮所带来的肤浅、飘浮甚至于颓废的社会人生意识对学生的影响,从而造成学生思想贫乏、情感苍白。这也有力地支撑了语文教育需要真正的“人文教育”这一新课程理念。

人文教育的本质范文第6篇

关键词:语文教育;尴尬;桎梏

首先是考试评价体制和教育本质的矛盾。“”以后恢复高考,只解决了竞争的平等参与问题,未解决考试规格化和人才不拘一格的矛盾问题,高考的量化畸型地细

化。它注意了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但未能完全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独特体验而给予了学生整齐划一的分值的考核,它在促进语文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的转变方面未能起到正面有效的引导作用。这样的考核现实,使一线的教师陷入尴尬境地。语文教学本来是领悟作者独有的美丽境界,是分享作者独有的深刻的具有哲理的见解,

但面临考试必须用各种自认为接近高考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这就偏离了语文的方向和语文教育追求的本质。

语文教育的尴尬远远不止这些。

还有社会现实和语文教育的尴尬。语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但工具是载体,承载着语文的灵魂――人文性,人文性是语文教育的灵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下,感受历史积淀下的传统文化,领悟时下各领域精英的解读,品读作者蕴含的丰富情感和深刻的、积极健康的情感,认识历史传承的真善美的真谛。这应该是所有的语文教师努力的方向,是在有限的课堂上影响学生的方向,这

也是校园教育努力的方向。但这些努力远远不及社会的耳濡目染,远远抵挡不了社会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庞大的社会现状让语文课堂教育和校园教育显得多么苍白和无力,这尴尬也让一线的语文教师无奈和得过且过。

目前我们最缺的是人文教育。中学语文教育落实到人文教育上就是给人建立一种精神底子,这种底子应是浪漫的、理想的,能给人的生命一种亮色的,因为青年时代应是做梦的季节。别林斯基说:“人年轻时要追求虚幻的东西,不能过早地把人培养成太现实的人;到成熟以后,美梦破灭,在破灭中升华,这样方能上升,达到永恒的精神和谐。”人文教育给予的这点光亮,帮助我们在遇到沉重黑暗的东西时不绝望也不走向虚无。现在的语文教育却忽略了这一教育,这种损失一旦过了青春期则无法补偿;由于缺少这种生命亮色作底,当代学生过于懂得现实,过早面对世俗丑恶,过早学会世故了,这是十分可怕的事。

语文教育的尴尬仅仅只有这些吗?

远远不只,还有母语和其他学科的尴尬。母语的地位已经受到其他学科的威胁。语文人文性在语文教育上的体现就是文化性、思想性、情趣性。语文教学是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和文字,将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人才。“文以载道”也使语文教育兼顾了政治、经济、科学、思维等任务,一方面反映了人类创造的文明;另一方面体现出语文教育在培养人格发展中的作用,注重人文教育让学生在教师的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但这些重要性都没有引起学生家长和社会的足够重视。学生的语文时间之少和社会上大大小小的数理化补课班都可以说明这一点。

人文教育的本质范文第7篇

【关键词】大学使命;人文教育;人文精神

一、解读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内涵

我国具有悠久的人文传统。对于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最早出现“人文”一词的《易・贲》中说:“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二字主要指礼教文化;所谓“文明以止”,就是要求人们内以践行道德伦理,外以恪守立法制度。中国古代的大学理念,体现于《大学》之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意即大学的精神在于发扬人性之善,培养健全人格,改良社会风气。这里的“大学之道”,典型地反映了中国古代为人、为教、为学的“大学”理念,体现着一种强烈的人文意识和人文精神。通俗的讲,人文精神无非是指人要学会处理好三种关系:人的自律、人的创造力;人与人的关心、关爱、和谐;人对自然怎么样有一种感恩。

二、中国大学人文精神的现状

(一)区域环境的急剧变迁给人文精神带来较大冲击

大学是社会的缩影,转型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迅速反馈到校园。市场经济的建立正在不断解构传统价值体系, 但新的价值体系尚未形成。在社会面临价值彷徨的情况下, 纯粹的物质功利主义不断向大学渗透, 超越既得利益的精神诉求在大学里不断失去自己的领地,缺乏直接经济效益的人文学科倍受冷落。

(二)现存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及公共决策机制不利于人文精神培育

当前高校的教育管理评价体系不利于大学人文教育的开展,人文精神缺乏生长的土壤。首先, 人文精神难以量化,当前大学评价指标体系对人文精神的关注不够,缺乏开展人文教育和培育人文精神的激励机制和制度保障。其次,高等教育决策及其资源配置过多强调了公共政策部门的价值倾向,大学对于资源配置和制度安排缺乏足够的自主性, 不利于人文精神的培育和人文教育的开展。

三、人文精神的构筑有助于大学使命的实现

(一)大学要以包容的态度促进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互融合

历史证明了科学本身就是人文精神的产物,二者并不存在截然的对立。文化传授和科学研究始终都是大学的重要任务。在中国这个传统极其深厚的国度,科学的作用是巨大的,但科学显示出来的力量及其给人类物质生活带来的改善使人们产生了对科学的盲目乐观精神。这反映在大学里,就是理、工科成为显学,人文科学备受冷落, 这直接导致了人文教育的困境。今天,大学所要的人文精神是在科学视野下的人文精神;作为实践的存在,人文精神应该关照现实,只有在实践的层面上,我们才能真正解读人文精神。大学是人文精神的载体,而人文精神的培育最终要回归到大学人文教育,这也正是在中国高等教育体制下的大学使命。

(二)大学要重建人文学科教育的精神内涵,避免传统形式化

当前中国人文教育最大的弊端在于形式化。流于形式的人文教育不仅不能促进人文精神的培育,反而是人文精神的毒害者。为此, 大学必须采取切实的行动,改变人文教育的现状。首先,大学人文教育要避免仅仅满足一些硬性指标。大学人文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将文、史、哲等学科内容内化为学生的自我体验和内在需求,这不仅需要进一步优化人文学科的教学内容,同时还需进行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的变革。其次,人文学科应该加强对非人文学科的穿透力。第三,大学要建立开展人文教育和培育人文精神的制度保障。人文精神及其人文教育是大学存在的本质要求,必须上升到制度建设的层面进行考量。

(三)大学要对自身进行准确的定位,恢复其本质特征

在中国高等教育体制下的大学始终保持着自身特有的精神气质,那就是对社会进步的关注、对丑恶的批判和对人类自身命运的反思,这是大学人文精神的内核。今天,大学已经开始从社会的边缘向社会的中心迈进,大学被推向了国家政治、经济生活的前台。但对于大学而言,需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自律意识。唯有这样,大学才能维系其独特的人文精神气质。

四、提升大学人文精神的有效路径

(一)推进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并举的重要理念

注重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和交叉,形成一种文理相通教育模式。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是大学教育的双翼,只有科学教育,缺乏人文精神的大学,失去了大学的灵魂,大学沦为职业训练的场地;只讲人文教育,没有科学理性和科学精神的大学,称不上大学,只能是政治教化的场所。

(二)自觉形式下的人文教育渗透大学人文精神

人文教育的实施要依托于文化知识的实体之上,通过文化的选择、继承、融合和创造,使知识内化成人的思想和个性品质。人文素质提高的过程是大学生文化知识的获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身处良好的人文教育环境,接受传统文化、科学知识、大学文化的熏陶,身心不断成长,逐步接受民族的、传统的、大众的优秀文化,使外在的、有形的文化载体转变为内在的、无形的精神理念。因此,人文教育成为学生自主、自愿的民主教育,这样才能使人文教育真正体现它应有的人文精神。

(三)挖掘学科专业精髓中的人文精神内涵

在专业课教学中,除了开设必要的专业课程, 让学生掌握该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外,还应该让学生感受和领悟到本学科的学科精神,这才是学科的基础和精髓,学生可以从中得到熏陶和教化的良好效果。如果强制性开设的人文课程不能和真正的人文精神联系在一起,只是流于形式和死背教条,脱离实际的感性生活,那我们的人文教育只能是事倍功半,知识的因素被学生接受了,但人性的因素却越来越被遮掩了。

(四)校园文化对大学人文精神的提升起到举足轻重作用

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就是在这样有形与无形的资源中得到培养。例如大学校园内开展的晨读早操、演讲辩论比赛、文体比赛、青年志愿者活动以及学术性强的学术讲座,处处都可以培养大学生热爱集体、热爱祖国、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道德情操和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张涛;魏朝晖,论人文精神的实质与当前大学生人文教育,南昌高专学报,2012年版。

人文教育的本质范文第8篇

关键词 人文教育 高等院校 体育教学 综合素质 融合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0 前言

“人文”一词起源于西方,在专家学者的不懈努力下,1997年“人文”才最初在我国的体育人文社会学中显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与完善,我国的人文教育得到了本质上的发展,2008年还成功举办了以“人文奥运”为基本理念的北京奥运会。近年来,国家财政也不断增加体育项目的科研经费,为发展体育中的人文价值提供资金扶持,体现出了国家对人文教育的重视。

在提倡发展人文教育的社会环境下,我国高校也将教学改革的重点放在了人文教育上,以体现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为终极教学目标,培养全面发展、健康自由的现代型人才。虽然教育界已经充分认识到了人文教育在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是由于人文教育的独特性,人文教育在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学中仍然有所欠缺。①针对目前人文教育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的现状,笔者拟从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出发,论述人文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的运用。

1 人文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运用的重要性

21世纪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步伐加快,与以前任何时期相比现代大学生在毕业后面临着更多的压力和竞争,如果在高校期间缺少人文教育,很容易造成学生在精神上被现代社会科技的异化,缺乏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对民族和国家的发展造成消极的影响。在高校体育教育中增加人文教育的内容,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在提升自身人文素养的同时在心理建构了健康的人文世界,从而促进学生毕业后的生活幸福和终身发展。②另外,人文教育的运用还能解放自我,有利于自我价值、自我创造实现。在解放人的功能上人文教育与体育教育实现了意义上的统一,在“以人为本”体现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原则下开展“科学、人文、健康统一”的体育教学,更有利于高校体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2 人文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现状

2.1 缺乏对学生个性差异的关注

目前我国高校对教学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但是对教学的改革没有本质上的突破。教学过程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高校体育教学仍存在教师为主对学生“填鸭式”教学的局面,在统一的学习标准下,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没有充分体现,一方面打击了低素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降低了高素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能根据具体的心理、身体素质发挥学生潜能和特长。

2.2 缺乏对整个教学活动的整合

2.2.1 教学内容不能体现人文性

当前大多数高校的体育教学的内容仍局限于体育理论知识与运动技能的传授上,缺少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相关的知识和内容。高校体育的教学内容仍然是中小学体育教学的简单重复,例如篮球、足球、体操等训练项目在进高校之前学生已经接受了系统的学习。另外高校体育选用的教材也是全国统一的,内容的选择没有体现出区域性和特殊性,只是体育项目训练技能、技术的简单累加。③高校体育教学最大的问题在于课堂传授的知识与社会的需求脱节,这将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工作造成负面影响,高校体育的教学内容亟待调整。

2.2.2 教学组织形式缺乏人文性

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先进理念的指导下,我国高校根据体育发展的现状以及学生的个性差异,体育教学在“三自主”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又探索出了“课内外一体化”和“体育俱乐部”等新型的高效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模式对于高校体育的教学组织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是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教学目标来看,这些新型教学模式都没有体现现代体育教学的人文性,在学生的心理素质、体育道德感、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缺乏系统的组织教学。

2.2.3 教学评价不能体现人文性

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重在选拔功能的实现,体育成绩是否达标无疑成了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唯一目的,将体育教学的人文目标异化成单纯的体育成绩,不利于体育精神在现代社会的弘扬。在全国教学大纲的统一标准化,评价内容缺乏综合性,评价标准缺乏相对性,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不利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

3 加强人文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运用的有效方法

3.1 确立成熟的教学理念

加强人文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首先要明确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在教学实践活动之初确立成熟的教学理念。人文教学必然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这是人文教育的理论基础。以人为本在体育教学中极为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注重学生身心个性差异的基础上,教师因材施教,促进每一个学生个性潜能的挖掘与发挥,从而实现各个层次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有机结合是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有效途径。④

3.2 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

运动参与、运动技能、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和社会适应这五项是新课程标准为高校体育教学指定的教学目标,也是素质教育对高校体育教学的总体要求。从新课标的要求来看,现行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应该体现以下几点:一,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体育训练,以提高体育技能;二,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健康和卫生知识,以提高运动安全意识;三培养学生具备优良的体育人文精神,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3 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的教学方法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主要包括在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教学方法体系之内,注重体育教学科学性、健康性以及人文性的融合,通过人文知识的传授,帮助学生形成定期进行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在锻炼中加强与他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既能增加体育锻炼经验教训也能提高人际交往能力。⑤组织学生参与或参观大型的体育赛事,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

3.4 进行合理的教学评价

为了体现体育教学中的人文性,要改善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在教学评价阶段依然要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在教学评价中坚持“评价育人”的原则,教师要明确自身的指导地位,帮助学生学生对体育教学活动进行科学的反思和总结,既要注重体育技能的评价,也要突出对学生综合心理素质、社会适应能力的评价,对学生在体育技能和人文素养的评价要体现民主性和公平性,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4 总结

综上所述,加强人文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是时代和社会的需要,对于完善高校体育的教学体系和培养“完整的人”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目前,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发展不完善,人文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仍处在初步的探索阶段,需要我们在具体的体育教学实践活动进行更深入探索和研究。在高校体育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设置和选用上充分体现人文性,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将提高现代大学生的人文素养落到实处。

注释

① 符强.高等院校体育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可行性及对策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5(5):59-60.

② 王守力,范美丽.高校体育教学发展中的人文教育[J].考试周刊,2009(29):147.

③ 李彩平.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理论与实践[J].职业时空,2009.5(9):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