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提高市场竞争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中小企业 经济管理 竞争力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8-0126-02
前言
随着经济环境的变换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当前我国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已不适应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金融危机之后,依靠低端的加工和低人工成本的获利模式、粗放型管理模式在新的经济发展条件下已经限制中小企业的发展和壮大,也不符合当前我国发展战略的方案。在今后新的经济环境下,中小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特别是在国际竞争中能够有立足之地,必须改变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以做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企业整体工作效率,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中小企业的经济管理水平,研究中小企业经济管理的市场竞争力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经济管理是企业在围绕切实可行、有长远规划的战略目标的工作中引入经济管理体系,用管理的系统方法去发现和解决管理企业的问题,通过适当的管理系统去保持企业利润的稳定实现。经济管理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核心,是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和实现盈利的重要基本手段。每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既受内部条件的制约,又受各种外部条件的制约。经济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了财务管理、生产运作管理、市场营销管理、战略管理、商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管理的框架,而这些管理工作又包含了计划、组织、控制等基本内容。经济管理的内涵和手段多样,中小企业必须结合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才能够找到合适的管理方法,制定经济管理方针和经济目标,让企业的管理方针与企业的宗旨相适应,确保经济管理所需资源的获得,进行经济管理体系策划。只有建立一套完善的经济管理体系,才能够形成真正的核心竞争优势,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中小企业长期处于粗放型的管理下,虽然在改革开放之后依靠低成本的优势得到了一定的成长,但是在新的经济条件下,这些手段已经明显落后,很难帮助企业形成市场竞争能力,所以很有必要全面系统地对我国中小企业的经济管理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为以后的策略制定打下好的基础。
一、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管理者的经济管理意识淡薄,管理理念差,手段落后,模式单一
我国中小企业的企业所有者一般也是企业的经营者,根据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的成长历程来看,其经营者是依靠市场的机会而建立企业,而且近二十年来,我国的市场处速发展的时期,企业随着市场的发展而发展,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掩盖了管理低下的水平问题。在这种环境下,本身很多中小企业管理者没有接受过正规的管理学教育,又忙于企业的繁琐事务而疏忽了对自身管理能力的加强,管理意识上认为只要有市场就能够发展和生存,没有好的企业战略管理意识,对企业发展的方向不明确,企业的战略管理水平较低;在管理手段上,依靠一些基本的经验和老的管理手段,比如通过追加投资、扩大规模、降低成本的手段来创造效益,而没有依靠管理信息化、产品开发创新、管理内涵提高等新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很难形成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高新技术的发展,传统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需求,研究表明,在管理模式上,经济管理组织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效益,大多数中小企业具有规模小、业务单一的特点。使得企业经济管理职能之间相互交叉和冲突,工作效率较低、信息的不流畅会对企业新市场的发现和新产品的开发十分不利,进而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
(二)财务管理水平过低
财务管理作为现代化管理的重点内容,对企业的投融资十分重要,关系到企业资金的正常运转。中小企业由于经营权和所有权往往没有分离,致使企业的管理权限不明确,常出现管理权凌驾于会计制度、准则之上的现象,从根源上降低了财务管理的水平。此外,会计部门的不健全、分工不明确,以及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也会造成财务内部控制水平的下降。在外部融资渠道上,我国的中小企业同样存在着融资困难的问题,对企业的发展都有着十分大的限制。
(三)人力资源管理落后
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在中小企业中,由于缺乏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有效的绩效评估机制、必要的激励管理手段,使得企业人员流动过于频繁,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特别是对一些技术要求较高的企业,很难保证产品的质量。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没有对工作人员进行技能和经验的培训、教育,使得企业员工工作水平难以提升,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四)缺乏市场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企业管理 战略管理 企业发展 重要影响 意义
在现代企业的经营与发展中,受传统管理理论影响我国企业精细化管理以及现金管理理念的引入与应用起步较晚。这也使得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以及国外企业进驻后收到了极大的冲击。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下,我国企业的管理工作也必须针对市场环境的变化进行调整。以企业战略管理为企业经营与发展奠定基础,促进企业的发展。在现代企业的经营与管理中,企业战略管理必须将战略思想与理论应用到实际的管理工作当中,以此为企业经营、发展指明方向,以此实现企业目标化经营与管理,促进企业综合市场竞争力的提高。
1、企业战略管理基础探讨
企业战略受市场快速变化的影响,其一般分为3年、5年以及10年等不同的时间跨度。根据企业行业特点按照短期、中长期战略进行企业经营战略的制定。并在企业经营战略基础上对各分项战略进行制定,以此确保企业各项战略制定的合理性与适用性。首先,企业应明确战略指导思想,以市场导向、需求为基础,针对行业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总体战略的制定。同时注重以长远观点实现企业长期盈利木笔。避免急功近利对企业市场口碑、市场销售渠道的影响。通过明确战略目标、科学定性与定量、强化战略重点等实现企业战略管理的有效实施,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2、企业战略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企业战略管理对企业发展中各项工作的影响分析论述了战略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2.1企业战略管理对企业经营优势与市场优势的影响分析
在现代企业战略管理实施中,企业战略重点对企业实现战略目标、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有着和总要的意义。通过企业科学的总体战略制定能够使企业经营过程中以战略优势促进企业提高实力与市场竞争力。通过企业总体战略的科学制定以及实施使企业在长期经营中获得经营优势,以此促进企业的经营与发展。通过企业战略的明确使企业在市场争夺中能够具有超过对手实力的优势。以战略优势促进企业的发展。
2.2企业战略分析对企业经营与发展的影响探讨
企业战略分析是在企业对市场变化、行业发展前景的科学预测基础上进行的战略基础分析工作。科学的战略分析能够使企业在未来的战略实施中具有市场前瞻性,提高企业市场快速反应能力,促进企业的发展。根据企业外部环境分析以及内部条件分析使企业认识到行业环境的变化与发展反向,同时也能够使企业认识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帮助企业发挥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通过企业战略制定与实施中的外部环境分析与评测,能够使企业在未来的经营发展中针对外部环境变化进行经营调整,实现企业发展机遇与发展前景的科学化,促进企业市场反应能力的提高,促进企业的发展。内部条件的分析能够使企业在自身特点、优势与不足的了解基础上进行战略的制定与实施,以此发挥自身优势提高企业综合市场竞争力。
2.3企业发展战略对企业经营与发展的影响分析
科学的企业发展战略制定能够使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根据战略指导进行各项工作的开展,使企业各项工作能够适应市场需求、使用企业内部条件。在现代企业经营中,企业战略的科学制定将直接影响企业发展的方向、影响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开展。只有科学的企业发展战略才能够为企业的经营指明方向、指导企业各项工作的开展,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市场、提高市场竞争力奠定基础。
2.4企业战略管理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企业战略管理的实施能够预防企业短期行为的发生。以企业筹划未来为基础,综合考虑企业战略应用目标、考虑企业未来发展方向、考虑企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通过企业战略的科学制定与实施能够使企业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下强化市场变化预见性、提高企业市场反应能力,促进企业的发展。另外,企业战略的制定与实施还将印象企业经营管理的成本、决定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在现代企业注重工作效率的今天,如果企业发展战略方向不明确。那么企业工作效率越高、企业的发展方向将越偏离原有轨道,造成企业经营与市场的不适应,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按照德鲁克企业管理效能公式可以看出,如果企业发展方向出现偏差,工作效率的提高反而会降低管理效能,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3、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原则决定了其对企业发展的重要影响
在现代企业战略管理实施中,企业战略管理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原则也使得战略管理工作对企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与促进意义。战略管理适应环境原则能够帮助企业在市场多变、国家政策改革的环境下明确企业发展方向。避免外部环境变化造成的企业不适应,影响企业的发生。同时企业战略管理中的全程管理原则还将使得企业各部分管理工作收到战略指导的影响,提高管理效能,了促进企业的发展。整体最优原则是企业战略管理中的重要基础,其将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强调整体的最优化,实现企业综合能力、综合市场竞争能力的提高,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另外,企业战略管理中的全员参与原则使企业能够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实现各部门岗位工作积极性的提高,促进企业全局性、全员参与的战略管理实施,以此促进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开展,提高了企业的综合市场竞争力。
4、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战略管理工作的科学开展将严重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企业战略管理工作是现代企业发展过程中必须正确认识与实施的关键。通过企业战略管理的开展能够使企业以预见性管理避免经营过程中突况造成的经济损失、避免企业与市场、政策等外部环境不适应造成的问题。以企业管理中战略管理的科学实施能够使企业在预见性、指导性以及科学分析下的战略指导下实现企业经营与发展的根本目的,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实现企业长期持续盈利的目标。
参考文献
乍一看,上述措施的确不为错。然而仔细分析过后,又觉得似乎并不尽然。要不在农业生产连年丰收、尤其粮食生产实现“八年增”之后,为何还会出现关于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讨论呢?为何一些地区生产出来的农产品的确质量优、价格低、安全性强,但仍然会在市场上遭遇销售难,难以引发消费者的消费偏好,进而实现其经济价值呢?显然内中还应该有着一些不为常人所知晓的“硬道理”存在。而既然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属于经济活动,那么要解释清楚农产品生产经济活动中的种种乱象,依然还是要回到经济学说中的最一般原理。
所谓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大抵可以作如下通俗理解。首先,农产品生产能够有效满足消费者的数量需求。这或许可以看作是农产品是否有市场竞争力的最起码要求。如果农产品从数量上都不能满足市场之需,自然竞争力也就无从谈起。其次,农产品生产应该能够满足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也即食品安全问题。因此,一般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有保证,就能让消费者放心消费、无顾虑接受,相应也就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再次,农产品生产能够顺应市场上消费者需求的变动趋势,适时提供消费者偏好的农产品品种。最后,在己方农产品与他方产品相比较时,能体现出更愿意让消费者接受的特点与优势。这应该是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最高境界,毕竟此时己方农产品的生产已经超越了单纯的等待“市场青睐”阶段,过渡到可以“笑傲江湖”、“舍我其谁”的悠然自得境地。由此可知,影响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因素,既包括农产品自身如何生产加工,又包括市场上消费者的消费意愿,还与同类农产品的生产情形密切相关联。与经济学原理相对应,就应该牵涉到经济学一般原理中的供给决定学说、需求决定学说、价格杠杆原理与市场细分理论,甚至有时候还得考虑到外部经济与外部不经济的问题。
供给决定学说的核心观点是,供给决定需求,供给处于主动的地位,需求则是被动地屈服、受制于供给的状态。有供给就有需求,有供给就“酒香不怕巷子深”;反之,无供给,无市场,自然也就无需求。显然供给学说的成立必须具备一个先决条件,即生产方处于市场独家垄断的优势地位。具体到农产品生产而言,就是生产者所提供的这种农产品在市场上或品种单一、或数量极其稀少、或优势独占鳌头、或质量无与伦比,如此情形下,该种农产品自然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毕竟这时的市场处于需求强势阶段,该种农产品的市场销量自然成直线上升。不过在此种市场状况下,其他农产品生产者不可能不积极寻求类似农产品的生产,以求分享供求严重失衡下的高额利润。是以供给决定需求的时间持续下去,随着同类农产品的数量急剧上升,供给决定需求的力度将渐渐疲软,终致供给与需求趋于一致,市场重又回到充分竞争情形。同时还要看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市场行为人(含厂家、消费者等)大都具有充分的市场理性,在一种农产品处于市场独家提供阶段时,会选择不购买或寻找替代品的行为。毕竟独家经营的市场上,该种农产品的价格也一定高得吓人。与供给学说的理论相左,需求决定学说的中心思想则是,需求拉动供给,需求创造供给,需求派生供给。意即此时的市场态势是,供给完全受制于需求的强弱。当然如果上述结论始终成立的话,也应该有一个必备前提,就是此时市场上的供给已经处于饱和,市场上的消费者真正处于我们常常所说的“消费者是上帝”的位置。对于农产品生产而言,显然此时谈市场竞争力是一件颇为尴尬而又无奈的事情,毕竟其对那时的市场已经完全失去掌控左右的能力。如果要想比同类农产品畅销的话,就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一切生产以消费者喜欢不喜欢、满意不满意为根本出发点,去极力迎合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努力研判消费者的消费意愿,或推陈出新、或改良品种结构、或增加产品附加值。换言之,这时候来谈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就不能“闭门造车”或主观臆断,须真正做到以消费者为中心。
不过,作为成熟的“经济人”,在现代科技信息特别灵敏、便捷的今天,农产品生产者并非傻子,商品逐利的天性会使一些农产品选择退出既定的市场,让本来饱和的市场重又回到相对较为饥饿的状态。如是,市场上一些留存的农产品便又会回到充分竞争状态,并试图再次制造供给决定需求的火爆局面。当然也应看到,即使是在市场完全饱和的情形下,我们所指的饱和也只是农产品数量的饱和,甚至更有可能的是,饱和只是某一地区市场的饱和。
如此一来,只要生产者所提供的农产品在质量上更胜一筹,或将农产品供给来一个“中国移动”、甚至“全球移动”,一样可以提升市场竞争力,获得相应的市场利润。只不过此时的市场竞争力是被动的市场竞争力,也要主动出来积极自我营销。其实谈到某种商品的市场竞争力,应该直观地看到有一个价格的因素在内中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
一般情况下,同类商品在市场上展开竞争,价格低廉者胜出,反映到农产品市场上也是如此。在质量、安全、营养科学成分等指标大致一样的情形下,某种农产品率先降低市场销售价格,自然会引发消费者的青睐,较快获得市场份额。不过,千万别以为降价是促销的一剂良药,我们经常能体察到“怪异”的现象。
【关键词】 施工企业 成本管理 成本核算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外施工企业进军国内市场,国内施工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日益加剧,施工企业在施工项目价值链中的市场议价能力变弱,企业提高利润不能从收入入手。再者,由于施工企业产品的特殊性,为单一的施工项目,施工企业需要按照建设单位的要求进行项目施工,不能采取差异化竞争战略,施工企业要想提高市场竞争力,需要走成本领先战略,因此,施工企业应当努力降低施工成本,提高企业经营利润,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一、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概述
施工企业项目管理就是在预定的成本、计划的工期内实现预定的目标质量,成本、质量及工期是施工企业管理的三大基本目标。其中保证施工项目的质量是基础,在保证施工工期的同时降低施工项目的成本是最终目标,这是由于在保证质量及工期的基础上降低施工成本能够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及项目管理水平,最终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1、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含义及特点
企业成本管理是指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项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决策、成本控制、成本考核等一系列科学管理的总称。企业进行成本管理的目的是充分调动和组织企业全体成员,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对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力求以最少生产耗费取得最大的生产成果。
与其他企业相比,施工企业的产品具有单一性及特殊性,为施工项目。施工项目分布较为广泛、项目施工周期长、资金投入量大,这给施工企业成本的集中管理带来困难。
2、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在施工项目生产过程中,加强对工程成本管理,不断降低成本对于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工程成本的降低表示企业生产节约,能够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工程成本是反映企业经营效益的综合指标,企业经营的好坏,最终能够通过成本进行反映,企业进行成本控制,能够提高工程毛利率及利润,最终增加企业利润,增强企业的经营效益。其次,施工企业进行成本控制能够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在当前环境下,外国施工企业进军国内市场,使国内施工企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施工企业要想提高市场竞争力,必须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降低施工成本,提高企业经营利润,保证企业成本领先战略的实施。最后,加强施工企业成本控制,能够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增强企业成本控制能力。施工企业的产品分布范围较为广泛、施工周期长、资金投入量大,企业总部难以进行统一管理,因此,企业可以以成本、质量及工期为控制目标加强对各个施工项目的考核与控制,增强企业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及技术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能力。
二、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需要企业在保证工程质量及工期的基础上尽可能的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而当前施工企业普遍存在一系列问题,影响企业成本管理水平及控制能力,降低企业经营效益。具体来说,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意识不足,降低成本管理水平
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较多的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意识淡薄或者成本管理技术较低,在项目施工中忽略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企业重成本的事前控制及事后考核,忽略成本的事中控制,重成本的预算及考核,忽略成本分析及成本决策,重局部利益轻整体利益,重短期利益忽略长期利益等现象普遍存在,企业成本管理意识不足是成本管理存在所有问题的源泉。再者,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企业较为关注收入、重视项目投资,忽略项目给企业带来的价值增值,最终使得项目的施工带来企业价值减损,降低企业的股东财富及企业市场竞争力。
2、成本管理环节片面,忽略成本的事中控制成本
成本控制是一系列的过程,企业应当将事前、事中及事后控制相结合,而当前施工企业较为注重成本的事前控制及事后控制,忽略成本事中控制的重要性。施工企业在实际经营中较为关注成本预算、成本预测、成本计划及成本考核等,仅仅将成本预算作为成本考核的依据,而忽略企业进行成本控制最重要的目标。企业进行成本控制最重要的目标是通过一系列的过程降低项目的实际生产成本,提高项目毛利率,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而企业忽略成本的事中控制,不能及时对成本偏离进行分析并修正,致使成本预算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造成企业成本浪费,降低企业成本管理水平。
3、成本预算体系不完善,缺乏可操作的成本考核依据
成本预算就是按照预算期的项目生产情况制定预定成本,能够作为企业项目施工过程及事后考核过程的依据,而当前施工企业缺乏完善的成本预算体系,致使制定的预算不合理,缺乏可执行标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企业在制定预算时,员工认为这是财务部门的任务,与其他部门没有相关关系,这致使企业在制定预算时,相关部门不能及时的予以配合,降低预算的准确性及合理性,使得预算一纸空文,发挥不到应有的作用,也致使企业缺乏可操作的成本考核依据。
4、成本的考核机制存在问题,不能发挥成本考核的激励作用
成本考核是成本管理的最终环节,但是该环节实施的好坏会影响企业下一次成本管理水平。当前企业考核机制普遍存在问题,岗位人员的责权利不对等,奖罚不到位或奖罚不明,挫伤员工成本控制的积极性。又或者,企业考核机制不健全,干好干坏对员工不会造成任何影响,企业员工实行固定工资水平,没有考核激励机制,这样会致使企业责任成本落实不到位。成本考核机制存在问题会带来连锁反应,给今后企业成本管理带来重大损失,降低企业长期的成本管理水平。
三、完善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体系,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
企业应当从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及成本考核等角度加强企业成本控制水平,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增强企业的经营效益及市场竞争力。
1、提高成本管理意识,增强企业成本管理水平
施工企业应当提高员工成本管理意识,增强成本的全员管理理念。首先,企业应当定期对管理层进行培训,对于施工企业来说,就是要对项目负责人进行定期培训,增强其成本管理意识,让管理层明确成本管理对增加企业经营业绩的重要性;再次,管理层应当起着领头羊的作用,带领全体员工落实成本管理理念,对此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信息传递系统,将领导层理念传递到基层员工意识中去,完善责任成本管理及目标成本管理体系,增强企业成本管理水平及经营管理能力,最终提高企业经营业绩。
2、完善施工项目的全过程控制,将事前、事中及事后控制相结合
企业应当将事前、事中及事后控制相结合,增强企业全过程控制水平。首先,企业在事前控制时应当制定目标成本,再逐级想总体目标控制成本进行分解,建立责任成本中心,并将成本落实到个人,这也是成本考核的依据;其次,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控制,当实际施工成本与计划或者预算成本相偏离时,及时分析偏离的原因,对于因通货膨胀等原因引起的成本增加应当对预算进行调整,对于因工程施工时个人失误导致的成本增加应当及时的予以修正,促使实际项目成本在预算内进行施工,防止无缘由的超支;最后,在事后控制时,及时竣工结算,加强成本核算,并对项目实际成本进行分析及考核。成本控制是一个一系列的过程,是一个全过程的控制,企业加强成本控制不仅仅应当注重事前控制及事后考核,而更应当注重事中控制过程,降低施工成本。
3、健全施工项目的成本预算体系,增强施工项目考核依据的合理性
施工企业应当完善施工项目的成本预算体系,增强施工项目考核依据的合理性及可靠性。企业应当明确预算的制定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事情,而需要其他部门予以积极配合,提高预算的准确性。企业在编制预算时,应当确定项目成本费用控制的重点及薄弱环节,保证预算的严肃性,确保预算制定的全面性、准确性、合理性及合规性,增强预算的可执行性。再者,企业应当明确预算并不是一层不变的,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比如通货膨胀的影响,企业应当对不合理的预算进行调整,只有合理的预算才能作为成本考核的依据。
4、完善企业成本考核机制,充分发挥成本考核的激励作用
良好的成本考核机制能够激励员工,提高员工成本管理及控制的积极性及参与度,落实责任成本管理体系,充分发挥成本考核的激励作用,提高企业成本管理及控制水平。首先,良好的责任成本管理体系是成本考核的依据,企业应当在事前制定目标成本并依次进行分解,落实到个人,这是企业成本考核激励的依据,企业应当制定合理的责任成本,责任成本不可太高,否则会挫伤员工积极性,责任成本也不可太低,否则不能发挥成本控制的作用。其次,项目施工完毕后,对责任成本与实际成本进行分析,对于成本节约应当及时的对员工进行奖励,对发生的成本超支,应当分析成本超支的原因,只有因员工的失误带来的成本超支才可对员工进行处罚。
总之,施工企业应当制定合理的目标成本及责任成本,完善企业成本管理体系,从成本管理角度提高企业经营利润,增强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及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周静萍: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1).
[2] 张丽霞:浅议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2).
[3] 张平平:基于水电施工企业特点的成本管理研究[J].时代金融,2009(12).
电力行业作为我国经济建设的基础产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及工业生产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随着电力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市场营销策略在电力企业的运营和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电力企业只有完善自身结构及生产运营模式,通过向客户提供全面优质的服务,提高其满意度,才能充分提高市场份额,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提高。
1 我国电力市场的现状
我国传统意义上的电力行业为垄断性质的行业,计划型的经济体制模式也逐渐被人们接受并应用,电力市场基本上为卖方提供服务,电力企业生产出多少电,用户就用多少电。然而,电力企业的建设进程缓慢,难以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电量需求。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宏观经济的调控,尤其是国家采取的一系列能源产业优先发展的政策,所有行业的垄断格局都将被打破,电力市场也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从计划经济转化为市场经济。在此种发展形势下,电力企业必须以优质服务为生产运营导向,加快经济市场的建立。
目前,我国电力市场具有以下三项特点:(1)人们的法律意识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增强。《电力法》颁布实施后,用户对供电双方的责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电力企业的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加大了对电力企业不符合法规行为的投诉力度,因此,电力企业在市场营销中开展优质服务具有重要意义。(2)现阶段的发电、供电具有非常大的潜力,促进用电需求的增长已成为电力企业发展的核心,因此,加大电力市场的开拓力度,已成为电力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3)国民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电力增长的影响,因此,在一定时期内,电力消费的增长率与国民经济的增长保持着一定的比值,电力供电量的增长也大大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2 电力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2.1 品牌营销
电力企业在市场营销过程中需加大自身品牌的建设力度。首先,将电能具有的环保、安全、便捷等优点向用户进行宣传,引导其传统消费理念的转变;其次,从自身优势出发,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并逐步向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发生转变。电力企业只有加大品牌营销力度,才能获得客户的认可和支持,最终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
2.2 价格营销
电力市场在对产品进行营销时,由于产品已经基本统一化,因而价格为其差异所在。因此,当电能处于同一电网时,电力企业应统一价格,进而进一步开拓整个市场。此外,电力企业应当以实际市场状况为基准,根据用电客户人群、用电时间、同电量的不同,对电力进行差异定价,在弥补利润的同时,又实现了扩展力度的加大。
2.3 服务营销
目前,产品同质化的现象十分严重,企业为突显自身个性,加大服务创新力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服务营销层面出发,电力企业首先需将社会服务保障进行完善,其次根据用户的特性和级别给予不同的服务。与此同时,电力企业应加大输电网络的改造力度,保障电能输送的优质性、安全性。最后,电力企业建立健全的电能服务系统,并对客户的各项需求进行全面的了解,做好与客户的沟通工作,推动电力企业服务营销工作的顺利开展,在为用电客户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的基础上,充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国民经济的
增长。
3 优质服务是电力企业发展的重要核心
3.1 电力市场营销中优质服务发挥出的作用
由于电力行业的特殊性,电力企业的服务也比较特殊。在电力企业中,用户的电力消费情况与电能生产同步,在为用户提供必要服务的同时,电力企业还应加大新型业务的研发力度,从而为电力用户及市场提供高层次、多样化的优质服务。电力企业的市场拓展、品牌打造以及长远发展均离不开优质服务的支持。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电力市场的变革,大部分企业已转变生产、运营方式,树立了以优质服务为宗旨,推动企业发展的管理理念,通过不断提高企业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实现了电力市场地位的提高。此外,电力企业还应充分认识到优质服务为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企业要想转变运营体制,提高技术水平,加强管理能力,就必须以优质服务为基础。因此,优质服务的开展既是电力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保障,同时也是企业发展的需求。
3.2 电力企业如何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3.2.1 转变思想观念。电力企业应将优质服务作为生产运营的宗旨,加强企业员工的优质服务意识,充分提高企业的服务水平,通过向电力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优质服务,实现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增强及信誉程度的有效提高。电力企业在市场营销中开展优质服务时,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提出的“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要求,将高效、优质的服务作为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措施。由于电力企业的服务工作与自身的经济效益和未来发展有着紧密联系,因此,在进行市场营销时,企业应充分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牢固树立以客户为核心的营销策略,并将其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3.2.2 充分保证电网安全、可靠运行。安全输送不同等级的电压,保证变电运行及用电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为电力企业向用户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和保障。因此,在电力生产、运行,以及设备的维修保养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程和要求开展工作,严禁出现违章操作现象,通过保障电网安全、可靠运行,从而为用户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3.2.3 加强市场营销技术服务管理体系的建立。目前,市场营销服务已成为众多行业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电力企业为了满足电力用户不同的用电需求,就必须在规范各项营业行为的基础上,建立富有特色的营销服务技术管理体系,促进企业的营销服务流程不断朝着现代化、自动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电力市场营销技术服务管理体系应包括用户需求预测,负荷、流程、合同、电费、电能表的资产运行以及划账付费等多项管理内容。电力企业还应在管理系统中有机结合用户服务与市场营销,并通过对用户的用电需求、可能面临的问题等进行全面了解和分析,在大力拓展服务项目、充分满足用户电力需求的基础上,充分提高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
大化。
摘要:
基于2009—2014年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国际竞争力数据,在构建“制度环境—市场效率和资本成本—市场活力—经济发展”的资本市场竞争力评价路径基础上,构造资本市场竞争力结构方程模型,计算影响资本市场竞争力各潜变量的路径系数及潜变量指数并进行国家间对比。结果发现:良好的制度环境可以显著降低资本成本,提高资本效率,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经济发展;美国资本市场竞争力在全球范围内具有绝对优势,中国的资本市场表现活跃,但金融制度和法治建设还不够完善,资本市场效率仍需提高,资本成本有待降低。
关键词:
资本市场;国际竞争力;制度环境;市场活力
一、引言及相关文献回顾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资本市场已经跃升为全球第二大市值。以资本市场为核心构建的现代金融体系具有存量资源调整、分散风险和财富成长与分享三大功能,推动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吴晓求,2012﹚。但与发达国家成熟的资本市场相比,中国的资本市场仍处于“新型加转轨”阶段,存在监管力度不足、市场透明度不高和投资者风险防范意识不够等诸多问题。2008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使各国资本市场竞争力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危机过后全球资本市场的重塑展现新格局。因此,研究后金融危机时期各国资本市场竞争力,理顺当前国际资本市场发展脉络及其影响因素,对于借鉴国际经验,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构建一个制度完善、高效率的资本市场,以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增强中国的综合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关于资本市场的研究很多,但针对资本市场竞争力评价和比较的相对较少。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nstituteofInternationalManagementandDevelopment,IMD﹚和世界经济论坛﹙WorldEconom-icForum,WEF﹚均将金融竞争力视为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IMD体系将金融竞争力细分为银行效率竞争力、股票市场效率竞争力和金融管理竞争力;WEF体系将金融服务可得性和负担能力、风险资本可得性、贷款容易程度等8项因素作为金融市场竞争力的评价指标。赵彦云等﹙2000﹚将资本市场竞争力作为金融竞争力的一部分,并构建了金融体系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和指标体系,认为金融体系国际竞争力主要体现在资本与银行服务效率方面。骆玲﹙2004﹚认为,多层次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为资本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实体基础,而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也为国家、产业和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赵彦云﹙2005﹚认为,国际竞争力和金融体系竞争力均有显著影响,对于发达的资本市场,国际竞争力的作用更大,而对于其它的资本市场,金融体系竞争力的影响更大。吴晓求﹙2010﹚认为,发达的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是中国构建国际金融中心的关键,提高市场透明度、发展民主法制、建设良好的信用体系是推进大国金融建设的重要因素。
已有资本市场竞争力的研究集中在理论描述和指标体系构建方面,实证分析较少,且在测度竞争力设置权重时多采用平均加权或专家评分法,主观性较大,难以进行客观评价。基于上述分析,本文引入结构方程模型法对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的国际资本市场进行评价,并采用偏最小二乘法估计模型,这样不仅可以挖掘影响资本市场发展的潜变量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关系,而且能算出各潜变量指数。在此基础上,对各国资本市场竞争力进行比较,以揭示各国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的相对优劣势,进一步分析中国资本市场的竞争力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实证分析
(一)研究方法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为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EquationModeling,SEM﹚。模型由结构方程和测量方程两部分组成,结构方程用于描述潜变量之间的关系,测量方程反映的是观测变量和潜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构方程模型除用于传统的结构分析、发展预测外,还可拓展用于竞争力综合评价,其优势主要在于:一是,通过设定观测变量反映竞争力评价中一些不能被准确或直接测量的潜变量﹙即定性变量﹚;二是,通过模型估计得到潜变量路径系数,分析外生潜变量对内生潜变量以及内生潜变量之间复杂的影响路径,有效揭示经验世界中的多元因果关系链条;三是,通过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LeastSquares,PLS﹚①得到观测变量对应权重,进而计算各潜变量的指数,进行竞争力整体评价。第i个潜变量指数的计算公式。
(二)资本市场竞争力结构方程模型构建本文借鉴IMD国家竞争力指标体系,充分考虑资本市场的各种影响因素,构建“制度环境”、“市场效率”、“资本成本”、“市场活力”和“经济发展”五个潜变量来评价研究资本市场的竞争力。“制度环境”用以反映金融制度的完善程度和资本市场整体的外部环境,包括金融监管有效性、股东权益保护情况、央行政策促进经济发展的效果、法律制度的执行效果等。一般认为,良好的金融制度环境可以为资本市场发展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市场效率”反映了在资本市场上投资者或企业获取资本的难易程度,用以衡量金融体系的开放程度和运行效率。一般认为,高效率的资本市场可以提升资本市场的筹资能力,激发投资者或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活力。“资本成本”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获取资本所需付出的代价,用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金融体系对资本市场和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大小。一般认为,获得资本的成本越低,则资本市场的活跃度越高,从而越有利于促进资本市场发展。“市场活力”反映了股票市场和一级市场的筹资能力和活跃度,资本市场的活力最能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资本市场的竞争力,反映域内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的融资状况、风险释放和资本运作水平。“经济发展”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其经济发展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是基于全球视角衡量各国或地区的经济实力。资本市场竞争力结构方程模型路径作用机制如图1所示。在模型中,“制度环境”由于不受系统内其他因素的影响,故设定为外生潜变量,而其他潜变量均设定为内生变量,且将“制度环境”、“市场效率”和“资本成本”作为“市场活力”的前因变量,“经济发展”作为“市场活力”的后导变量。
(三)变量说明与数据选取基于资本市场竞争力结构方程模型中潜变量的内涵,现选择相应的观测变量予以反映,具体如表1所示。本文选取60个国家或地区的20个观测变量﹙11个软指标、9个硬指标﹚数据作为样本,数据来自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编制的2009—2014年《国际竞争力年鉴》。该年鉴中的硬指标数据来自有关国际机构;软指标数据则由IMD每年通过向全球5000位左右中高层管理者进行问卷调查所得﹙用S表示﹚。为使硬指标与软指标具有相同的量纲,需在估计模型参数前对硬指标数据进行取值为110的标准化处理。
(四)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利用R软件和偏最小二乘法对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估计,得到相关检验统计量的值,具体见表2、表3和表4。Gof﹙GOODNESSOFFIT﹚指标可用以检验模型的拟合优度,即评判结构方程和测量方程的共同解释能力,一般认为该指标值越大模型拟合效果越好。本文模型的Gof值为0.61,可认为总体解释能力较好,且比较稳定。Cranach'salpha或DillonGoldstein'srho指标可用以检验观测变量对潜变量的测量是否存在单向关系。一般认为,该指标值大于0.7时,观测变量是单向的。表2显示,模型中各个潜变量的单向度除资本成本外均都大于0.7,虽然资本成本的C.alpha为0.61,但其DG.rho大于0.7,故也可视为满足要求,说明模型中观测变量对潜变量的测量是单向的,效果较好。载荷系数用以检验各观测变量对潜变量的反映能力,当载荷系数大于0.7时,可以认为观测变量对潜变量有较好的代表性。表3显示,反映“资本成本”的观测变量“短期实际利率”和“利差”的载荷分别为0.56和0.58,略小于0.7但均大于0.5,故可以与“资本成本促进发展”一起作为“资本成本”的观测变量;反映“经济发展”的观测变量“实际GDP增长率”的载荷仅为0.31,但考虑到其实际意义的重要性,故保留在模型中。总体而言,模型大部分观测变量的载荷大于0.7,说明选取的观测变量能较好地反映构建的资本市场潜变量。表4显示了潜变量之间的影响效应。直接效应说明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的直接影响,用变量间的路径系数衡量。间接效应指的是一个变量通过影响一个或多个中介变量对另一个变量产生的间接影响,当只有一个中介变量时,间接效应的大小是两个路径系数的乘积。﹙1﹚各潜变量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制度环境”每提升1个单位,对“经济发展”的间接促进作用为0.34个单位;“市场效率”每提升1个单位,对“经济发展”的间接促进作用0.30个单位;“资本成本”每提升1个单位,对“经济发展”的间接促进作用为0.08个单位;“市场活力”对“经济发展”的直接促进作用为0.63个单位。从总效应可以看到,“市场活力”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最大,说明资本市场的规模和活跃程度对经济发展具有显著影响。﹙2﹚各潜变量对“市场活力”的影响效应。“制度环境”每提升1个单位,对“市场活力”的间接促进作用为0.54个单位;“市场效率”每提升1个单位,对“市场活力”的直接促进作用为0.48个单位;“资本成本”每提升1个单位,对“市场活力”的直接促进作用为0.13个单位。从总效应来看,“制度环境”虽然要通过调节市场效率和资本成本间接作用于“市场活力”,但是其总影响最大,说明金融管理机构的制度和政策环境对资本市场的繁荣发展至关重要。﹙3﹚各潜变量对“市场效率”的影响效应。“制度环境”每提升1个单位,对“市场效率”的直接促进作用为0.93。﹙4﹚各潜变量对“资本成本”的影响效应。“制度环境”每提升1个单位,对“资本成本”的直接促进作用为0.73个单位。由此可见,制度环境对资本市场的效率和国内企业资本成本的影响很大,良好的金融制度和资本环境有助于提升市场效率,降低企业成本。
(五)资本市场竞争力潜变量指数的国际比较依据前述潜变量指数公式,可以算出后金融危机时期60个国家和地区的各潜变量指数,反映资本市场主体某一方面竞争力的强弱。由模型分析可知,资本市场竞争力中“市场活力”对于一国经济发展具有主要的直接影响,且这一潜变量包括“股票市场筹资额”等代表股票市场发展规模和活跃度的核心指标作为观测变量,可近似代表该国资本市场的发达程度,故将其作为资本市场竞争力指数;“制度环境”、“市场效率”和“资本成本”作为“市场活力”的前因变量,其指数代表了资本市场竞争力不同方面影响因素的表现,“经济发展”作为“市场活力”的后导变量,其指数代表了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整体情况。现从60个国家或地区中抽选出资本市场“市场活力”前20名的国家或地区,分别计算各潜变量指数并进行对比分析﹙见表5、表6﹚。表5直观地展示了这些国家或地区资本市场“市场活力”各个观测变量的排名关系。美国“市场活力”指数最高,其股票市场筹资额位列第1,国内上市公司数和股市人均交易额分别排名第2、第3,仅企业证券融资占GDP比重相对略低,位列11名,印证了美国资本市场的筹资能力和活跃度在全球范围内的绝对优势。
中国香港“市场活力”指数值位居第2,观测变量中企业证券融资占GDP比重和股市的人均交易额均排名第1,上市公司数和股市筹资额排名10和14,显示出资本市场对于中国香港整体经济的突出贡献以及香港资本市场的高度活跃。同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瑞士,股市人均交易额和企业证券融资占比位于世界前列,排名第2和第3,股票市场筹资额排名12,但国内上市公司数仅排在中等位置,市场活力整体排名第6。加拿大和英国各观测变量均位于前10,说明其资本市场的活跃程度综合水平较高。发展中大国印度和中国大陆潜变量“市场活力”排名分列第9和第10位,两者资本市场发展具有一些共性:印度国内上市公司数在60个经济体中位列第1,股市筹资额也跻身前10,但其他两个观测指标表现一般;中国大陆地区的股市筹资额仅次于美国,上市公司数量位列第6,但企业证券融资占GDP的比重和股市的人均交易额均处于中等,说明印度和中国大陆资本市场发展的总量规模较大,但相比于经济整体发展,均存在企业筹资规模不足和人均市场参与度偏低的状况。在“制度环境”方面,新加坡指数最高,其后依次是瑞典和中国香港,指数在90分以上的还有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士和马来西亚,说明这些地区金融制度完善、法治环境较好,能够为资本市场健康有序的运行创造良好的环境,具体表现为央行政策和金融制度较为有效,法治保障较高,贸易自由程度高,能很好地保护股东权益且国家形象较好。指数较低﹙60分以下﹚的国家或地区有法国、韩国、中国大陆和西班牙,中国大陆在央行政策有效性、金融制度有效性和保护股东权益方面表现较差,在法治框架和国家形象表现一般。在“市场效率”方面,中国香港指数最高,其后依次是瑞士、瑞典和新加坡,指数均在90分以上,说明这几个地区金融体系的开放程度和运行效率较高,风险资本较易进入,企业可以高效地在资本市场进行筹资,负债对企业竞争的影响较小。指数较低的有韩国、中国大陆和西班牙,均在60分以下,说明这些地区资本市场准入门槛较高,股票市场和风险资本为企业融资较不充分,负债对企业竞争的负面影响较大。
在“资本成本”方面,指数最高的是瑞士,中国香港、德国和美国也在90分以上,这些地区资本成本较低,成本优势对全球投资者产生了较强的吸引力,促进了其市场活力的提高。指数60分以下的包括南非、中国大陆和巴西,代表资本成本的观测变量均排名中等偏下,较高的成本阻碍了竞争性企业的发展,应结合国情科学适度降低资本成本,从而为提高资本市场活力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在“经济发展”方面,位列前3名的依次是中国大陆、美国和日本,且从发展速度来看,中国大陆表现突出,与近年来中国经济实力迅速提升的事实相符。美国和日本作为发达国家,拥有发达的证券交易所,集中了全球大量的金融资产,资本市场发展已经相对成熟,市场体系较为完善。其中,美国除“制度环境”排名中等外,其他潜变量指数均排名前10,强劲的资本市场竞争力与高度发达的经济水平相符;日本“制度环境”和“市场效率”表现一般,其他潜变量指数名列前10,资本市场发展水平与经济水平的提高整体一致。中国大陆虽然“经济发展”排名第1,资本市场活力凭借股票市场筹资规模和上市公司数目的优势排名第10,但“制度环境”、“市场效率”和“资本成本”均表现较差﹙排在40名以后﹚。由此可见,中国资本市场“晴雨表”并未有效反映实体经济,资本市场竞争力与经济实力仍差距较大。
三、结论与建议
本文基于IMD国际竞争力年鉴2009—2014年60个国家或地区的数据构建了一条“制度环境—市场效率和资本成本—市场活力—经济发展”的资本市场竞争力评价路径,在此基础上,构造资本市场竞争力的结构方程模型,采用偏最小二乘法估计模型,得到影响资本市场竞争力各潜变量的路径系数以及潜变量指数,从而进行资本市场竞争力国际比较。结果发现:良好的制度环境可以显著降低资本成本,提高资本效率,进而提升市场活力,有效促进经济发展;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的资本市场竞争力在全球范围内具有绝对优势;中国香港和瑞士虽然经济总体规模不大,但是作为全球金融中心,拥有较为完善的金融制度、良好的融资环境、高效的资本运作模式,资本市场竞争力在全球也处于领先地位;中国大陆除“经济发展”排名第一,资本市场活力表现较好外,“制度环境”、“市场效率”和“资本成本”均表现较差,与发达的资本市场具有较大差距,这说明中国经济长期以来依靠低成本和出口导向得以快速发展,并积累了大量的金融资源,但金融制度和法治建设还不够完善,资本市场效率仍需提高,资本成本有待降低。当前,面对不断开放和国际化的内在需求,中国要积极借鉴世界各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经验,在制度环境、市场效率、资本成本、市场活力等方面做出更大努力,致力于建设一个低成本、高效率、充满活力的发达资本市场。具体而言,要净化资本市场环境,建立公开透明的披露和监管制度;在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和利率市场化改革背景下,提高央行政策定向调控和改革创新的效率,促进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协调发展;借鉴中国香港资本市场的发展经验,推进沪港通、深港通等业务,增加资本账户的开放程度,实现共赢发展,并着力提升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提高股票市场为提供企业融资的效率,改革股票发行制度和退市制度,让有需求的企业高效融资,经营不善的企业退出股票市场;加快建设风险资本融资体系,完善国家和个人信用,科学调控资本成本,增强公众投资信心;充分发挥中国经济平稳发展、在全球经济地位不断提升的优势,为资本市场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吸引更多的外资流入,增强资本市场的国际化程度,提升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金碚.2003.竞争力经济学[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59334.
骆玲.2004.多层次国际竞争力与资本市场[J].财经科学﹙3﹚:8487.
吴喜之.2012.复杂数据统计方法:基于R的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59173.
吴晓求.2010.中国构建国际金融中心的路径探讨[J].金融研究﹙8﹚:199206.
吴晓求.2012.中国资本市场未来10年发展的战略目标与政策重心[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3240.
赵彦云.2005.国际竞争力统计模型及应用研究[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59174.
关键词:医药市场;营销战略;对策
中图分类号:F71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9-000-01
当前,我国药品生产企业众多,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除了生产需求药品和提高药品质量外,还要提高服务水平,树立医药市场的良好形象。同时,随着世界和跨国医药的发展,我国的医药行业的生产、销售与消费都面临着巨大的竞争与挑战。这就需要医药行业把握市场的发展方向,确定市场定位,制定适合市场的营销战略。
一、我国医药市场营销的现状及问题
(一)当前医药营销的现状
据统计,我国医药市场中,利润占30%的普通药占市场份额的70%;而市场占有30%份额的新药,利润却高达70%[1]。通过GMP认证后,新药的价格会越来越高。一直以来,我国医药市场中仿制药占主导地位。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我国医药消费主要是以大众人民为主,普通药的研发成本低,可以满足大众的消费水平与需求。2.我国体制原因,使医药企业对研发新药品不够重视,而没有生产新的产品。同时,医药企业在GMP项目上投入了大量资金,而很多资金是来自贷款,所以研发资金较少。3.医药企业由于长时期医药研发经费不足,对于新药研发的高成本更愿意研发同等效力、低成本的普通药。所以在长时间内,我国医药市场仍是以低价格、低水平的仿制药为主。
(二)药品营销存在的问题
我国医药企业研发新药的能力差,只能仿制来开发新药品,而且新药审批制度存在漏洞,造成一种产品多家企业生产销售而混乱竞争的市场。通过GMP认证的企业,药品的生产成本、运营成本都大幅度提高,因此药品的价格也不断提高,由于价格较高,从而减弱了市场竞争力。医药企业的营销手段比较单一,多以大量广告进行促销,但是很多企业在大力广告宣传时,却忽略了药品的药效与质量,使企业信誉度大大降低。可见,我国医药企业要想立足市场不败地位,还需要改变现状、解决存在的问题。
二、医药企业市场营销的主要策略
随着国际医药企业进入我国医药市场,跨国医药公司的组建,对我国医药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竞争与挑战。医药企业必须制定有效的市场营销战略,以此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一)产品方面的解决对策
产品是营销的基础,医药企业应立足市场,制定产品营销战略。对于医药生产企业来说,研发新药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现在企业还不能做到,都是以仿制药品为主,可以引进新药改进产品水平。因此企业要扩大规模,增强基金基础,开发真正属于自己产权的药品。企业可以通过调整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缓解资金压力,如缩减产品组合、扩大产品组合等。同时,企业可以开发资金投入较少的保健食品。对于非处方药产品的销售,可以通过企业品牌广告进行宣传,带动销售量。而广告应以公益性、口碑为目标,发挥出产品的特点,挖掘独特的产品销售和竞争优势。
(二)价格方面的对策
消费者往往较关注产品的价格,在选购时,总是以价值高、成本低的产品作为购买对象。这就需要医药企业考虑消费者心中产品的价值。为提高市场的占有率,必须制定合理的价格战略。药企应优化市场定价,划分自己的产品,制定与区分能涨价与能降价的药品。另外,提高药品生产人员的效率,进行规模化生产,控制成本支出。而通过GMP的药企,可组织技术人员攻关,掌握生产流程的关键,使产生过程的时间与原材料的成本得到降低。以市场为向导,灵活把握药品价格调整幅度及调整的时间。
(三)建立医药品牌
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医药企业要想有长远的发展,必须要制定有效的营销战略方法,而良好的品牌形象可以使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建立稳定的关系。品牌是一个企业商品的表现方式,是与其他商品区分的标志。药品与食品有很大的区别,人们更看重药品的效果与质量。对于消费者以及临床用药来说,都会选择有知名度的品牌。因此,药品企业结合自身产品,做好市场调研,根据消费者的特点,制定真实产品的形象,建立与其他企业不同的品牌。同时,以自身药品的质量提高为基本,树立在消费者心中的医药品牌,进而提高竞争力。
(四)改善营销策略
企业应根据市场营销的环境,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以满足消费群体、医院的具体需求为出发点,改善营销策略。企业要应用多种医药营销方法,分析客户及医院的特点,根据需求制定不同的药品及销售,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策略。同时,在药品流通渠道上,应从不同的地区市场的特点与需求,制定有效的销售方式和售后服务方针,稳固市场提高销售额。随着当代网络传媒的发展,还要制定新的广告形式与网络推广,提高市场的运行效率。同时要注重药品的药效与质量,以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
(五)加强培养营销人员
我国不断改革的医疗体制,药品行业也必须不断规范与改善。因此对从事医药行业人员应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医药营销人员是连接消费者与企业的桥梁,所以,医药企业要重视对营销人员的培养[2]。除了聘用相关的营销人员外,还要定期对市场营销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开展各种培训活动,强化营销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销售人员的专业技能。同时,企业还应制定相关的管理机制,不仅要对营销人员定期进行考核,还要注重营销人员的整体素质与销售质量进行评价。
三、结束语
医药行业关系到人民的健康,涉及社会安定与经济发展,是我国非常重要的行业。我国有较多的药品生产企业,但随着世界和跨国医药的发展与进入,医药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愈发激烈。因此对药品价格、成本、质量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国医药企业必须认清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掌握行业的营销思路,根据市场特点,创新营销模式,制定适合发展的市场营销战略,还应不断地壮大自身的实力,提高药品质量,全面提升市场竞争力,给医药企业带来新的行业增长。
参考文献:
[1]贾雪峰.浅谈新时期医药营销策略及实施[J].商业文化(下半月), 2012(09).
1.国际石油市场的威胁。
随着国际间联系的日益加强,我国的石化公司已在海外成功上市。为了促进石油企业的国际化,在市场经营中我们是按照国际市场经济条规进行的,一切都严格遵守国际资本市场的监督。企业为了兑现承诺,不断深化体制改革,力求增加企业的赢利能力,为国家和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但同时也面临着经济安全问题。与此同时,我国石油资源并不丰富,随着汽车等工业的发展,对原油进口的依赖性逐渐增加。近年来,跨国石油公司为争夺石油控制权,扩大市场份额,相继提高市场价格,造成国际原油价格不断攀升。而且,经济危机在全球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造成了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多变性。这就意味着在能源危机的影响下,我国石油企业所面临的来自国际石油市场的威胁逐渐增大,石油企业的经济安全问题逐渐突出。
2.石油跨国公司重组的威胁。
资产重组是指企业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对企业资产的分布状态进行重新组合和配置的过程,它主要是企业资产的拥有者、控制者和企业外部的经济主体在企业资产上的权利进行重新配置。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石油跨国公司开始进行资产重组,实现资本积累向技术积累的转变。兼并和联合是近年来跨国石油公司进行重组的主要形式,为了提高其国际市场竞争力。重组后的石油跨国企业可以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通过打造自己的核心技术,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和更大的利润空间。这些完成重组的跨国公司给我国的石油企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安全威胁。
3.石油化工产品的安全经济挑战。
石油化工产品作为石油企业产生利润的主要部分,目前也面对着巨大的安全经济挑战。首先,中东地区石油蕴含量丰富,近些年来迅速在国际石油市场中崛起,是我国石油化工领域强劲的竞争对手;其次,日本和韩国等周边国家的石油企业在技术上占据领先地位,石油化工产品生产过剩,出口额逐渐增加,占据了部分国内石油化工产品市场份额。中国是坚持对外开放的国家,随着加入世界经贸组织,更是取消了非关税壁垒,加大了成品油的市场开放程度。但是,跨国公司企业等加入国内市场竞争给我国石油企业安全经济问题带来了巨大威胁。
二、加强石油企业安全经济管理的措施。
1.建立安全经济管理系统模型。
建立安全经济管理系统模型,可以根据石油企业的事故损失和各项安全投入的统计,研究安全成本内在的规律,用最小的安全成本实现最大的安全效益,保障石油企业的经济安全。石油安全投入与经济效益是制约石油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的关键因素,通常情况下包括一线员工的劳动保护投入和工具设备的投入等等。如何创建安全经济管理系统模型,这就要求石油企业首先要具有创造经济效益额能力。有利的外部环境可以降低石油的生产成本,如果该企业拥有资源和技术方面的优势,将会以最小的成本创造超额的利润,保障安全经济系统的平衡;其次,石油企业应具备获取资源的能力。石油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其储存量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至关重要,拥有国内现有储藏的勘探开采权和开拓国外石油市场资源的能力,很大程度上有利于企业占据优势竞争地势,提高市场竞争力。
2.设立安全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合理的安全评价体系有利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石油企业应开展培训教育,制定相关的规章条例,确保企业员工拥有识别、防范和操作的能力。石油企业目前还属于国有控制,还没有安全工作的经济评价体系,也没有引进有关这方面的技术人才。随着石油企业的市场化发展,企业逐渐认识到安全经济的重要性,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可以减少或避免工伤事故或者职业病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充分体现了安全经济管理工作的经济效益。引进安全评价方面的人才可以确保企业活动措施方案的合理性和技术的先进可行性。
3.经济手段与安全管理相结合。
行政管理仍然是石油企业进行安全生产的主要手段,经济安全管理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仍然鲜少应用于企业管理中。但是,仅通过行政命令和组织检查等方式加强安全工作,资金投入大,达不到预期效果。经济手段和安全管理相结合,可以使企业的生产效益与一线员工的物质利益结合起来,增强企业员工的责任感,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此外,运用经济手段管理安全生产工作,可以与行政管理优势互补,共同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