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对策
1引言
宿迁市地处长三角地区,是淮海经济圈、沿海经济带、沿江经济带交叉辐射区,也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互动的重要节点。建市以来,宿迁市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始终坚持“生态立市”的发展战略,突出生态富民,加快转型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特别是立足自身独特的生态优势,全面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加快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积极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生态资源转化为富民资源。
2宿迁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
2.1坚持生态优先,着力凝聚思想共识
生态优势是宿迁的最大优势,宿迁始终坚持把生态立市作为第一战略,按照省委、省政府对宿迁发展指出的“建设生态大公园”大方向,加强生态保护治理,加快发展生态经济,推动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互利共赢。在规划引领上,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印发宿迁市生态文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和《关于试行开展绿色发展评估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形成独具特色的“1+1+N”生态文明建设推进机制。注重从根本上转变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进一步提高公众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激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情。在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百姓满意度调查中,宿迁生态文明建设满意率和政府重视程度评价值均位列全省第二。
2.2补齐生态短板,着力抓好环境治理
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深入开展“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全面推进污水治理、洪水防范、涝水外排、供水安全、节水管理“五水共治”,控制水土流失、防治土壤污染、防控土壤退化、治理地力透支、控制面源污染“五土整治”,燃煤烟气、车船尾气、工业废气、扬尘灰气、餐饮排气“五气治理”,坚决消除各种环境风险隐患,不断提升宿迁生态环境质量。在中央环保督察组督察江苏期间,累计交办宿迁市48件环境件,案件数量全省最少,占比不足2%,全部按时办结。在召开的督察情况反馈会上,宿迁市是2个未被点名通报的设区市之一。去年,按照“彻底禁、禁彻底”的要求,全面开展耿车片区废旧物资回收加工综合整治,全市6978户废旧物资回收加工户全部整改到位,清理废旧物资60余万t,清运填埋垃圾14.4万t,用3个月时间,彻底解决了被国家环保部挂号、困扰城区30年、涵盖气水土多要素污染的历史顽疾,耿车片区的“耿车味”已经变成了“耿车蓝”,“垃圾镇”转型成了“淘宝镇”,整治成果被《新华日报》头版头条、中国环境报专版进行报道。
2.3强化生态优势,着力提升环境质量
深入实施“生态文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沿大运河、沿古黄河、环洪泽湖、环骆马湖和环中心城市等“五大生态走廊”建设,大力推进沿河、沿湖、沿路和农田林网建设,积极实施林相改造和树种更新,加快构建布局合理、林种多样、景观优美的绿色生态屏障,全市林木覆盖率达31%,居全国平原城市前列。集中禁止洪泽湖和骆马湖采砂,整治716条非法采砂船,非法采砂得到全面控制。加大退渔还湿还湖和渔民上岸工程推进力度,新增受保护自然湿地10万亩,湿地总面积达到256万亩。围绕林荫、彩色、花园、海绵“四个城市”建设目标,着力推进景观、生态、休憩相融合的复合型绿化,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2.6%;大力整治镇村环境,创成国家级生态乡镇16个、省级生态乡镇46个。优化生态红线,全市生态红线区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0.73%,位居全省第二,为发展生态经济留足了生态资产。
2.4发展生态经济,着力加快绿色转型
坚持把发展生态经济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积极探索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的发展新路,加快推进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实现产业竞争力和生态竞争力“双提升”。科学编制《生态经济示范区发展规划》,以生态为基因,把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与转变生产方式结合起来,大力推进“生态+”,推动生态与工业、农业、旅游、养生、文化等进行跨界融合,创造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实现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坚持以生态经济示范镇建设为突破口,在扶贫重点片区选取8个乡镇进行试点,推动人口向镇区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建设生态宜居新家园、生态环保创业园、生态农业示范园,加快农民向股东转变、务农向务工转变、打工向创业转变。近期,正在推进沿大运河、古黄河“两河”生态富民先行带建设,实施建设百万亩生态成片林、百万亩生态湿地、百万亩生态高效农业、百条生态河道、百个风情旅游景点、百项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等“六百”工程。
3宿迁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更是一项长期任务。虽然宿迁市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受政策、资金等诸多因素制约,生态文明建设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3.1个别地方落实责任不够主动
个别地方对环境污染问题仍采取遮遮掩掩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和方式来处理,或有案不查、有罪不究,或降格处理、以罚代刑。重地方发展、轻环境保护,对待环保问题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说起来重要、喊起来响亮、做起来挂空挡”的现象,不能真正做到“两手抓、两手硬”。尤其是少数基层党委政府履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不力;相关职能部门对自己承担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认识不到位。
3.2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滞后
一是农业结构不够优化,与其他地区相比,养殖数量大,但产出效益低,且粪污收集、处理和利用设施缺乏有效投入,导致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比较突出。二是产业发展配套设施不够健全,比如:产业链式集聚需要配套的金属表面处理中心、纺织印染服务中心等公共处理平台尚未建设到位,其他产业链式集聚需要的公共处理设施也较为缺乏。三是城市集中供热覆盖范围不大,城市集中供热尚未实现全覆盖,工业园区供热管网覆盖率为80%,整体供热能力不足,供热缺口较大。四是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不到位,乡镇污水处理覆盖范围不足50%,村居不足25%。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管网密度仅达到8.7km/km2,与10km/km2的合理密度仍有一定差距。五是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及终端处理设施规划与建设相对滞后,乡镇中转站垃圾渗滤液未处理,餐厨垃圾处置场等设施建设也比较滞后。
3.3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任重道远
大气污染防治形势严峻。2016年宿迁市PM2.5浓度减降率和空气质量达标率均达到省级考核要求,但秋冬季节受不良气象条件和北方集中采暖燃煤影响,加之市区工业企业布局不合理、燃煤较多、机动车增长较快、道路和工地扬尘管控难度大等因素,导致宿迁容易产生污染天气,持续减降的目标任务十分艰巨。水环境质量提升空间较大。列入省考的26个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虽好于省考要求,但没有Ⅱ类水体,且劣Ⅴ类水质比例高。局部地区土壤污染问题不容忽视。
3.4经济发展绿色水平需要提升
目前,宿迁依靠资源消耗支撑经济发展的方式还未彻底转变,资源利用效率较低,集约节约化发展水平不高,扩大增量、盘活存量、增大绿量压力很大。单位GDP能耗下降率未完成省下达的目标,2016年生态文明建设工程主要目标要求达到0.524t标准煤/万元,而宿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为0.368t标准煤/万元。三产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仍然较低,服务业发展的层次和品质也需要提升。
4加强宿迁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
4.1加快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
建市以来,宿迁一直秉持生态立市战略,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宿迁得天独厚的优势。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宿迁在江苏省率先建设生态经济示范区,加快发展生态经济,走出一条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发展新路。利用3-5年时间在全市开展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到2020年,力争建成5个生态富民片区、8个生态经济示范乡镇、5个生态特色产业园,50个生态农业示范园、50个生态经济示范企业、50个生态养殖示范项目、5个生态旅游示范景区、5大生态走廊、25个美丽乡村,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系列创建,全面治理大气、水、土壤和异味等突出环境问题,在生态环境、创新能力、生态产业、绿色发展等领域力争取得重大进展。
4.2推进重点生态治理工程建设
按时序进度推进尾水导流工程建设,做好马陵河水环境治理工程扫尾工作、马陵河水生态系统构建、马陵河沿线智慧系统构建等。加快推进市区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项目建设,尽快完成可研编制、项目立项、实施方案编制等工作。督促骆马湖宿迁大控制三角区退田还湖生态建设工程尽快开工。加快大运河、古黄河、环洪泽湖、环骆马湖和环中心城市“五大生态廊道”建设,落实各项生态保护单项规划编制工作,依据规划细化方案,推进五大廊道重点生态保护项目建设。
4.3提升“四大能力”水平
环境承载力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对于宿迁来讲,必须加大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通过加强“四个能力”建设,增强生态环境承载力。(1)提升污染物收集能力。加强污水收集,加快城市雨污分流和老旧污水管网改造,推进镇村污水管网建设;加强污物收集,着眼垃圾分类和收运,构建城乡一体大环卫格局。(2)提升污染物处置能力。强化生活污染处置,大力推进污水处理厂建设;着眼污染物处置,加快餐厨废弃物处置终端和建筑垃圾处理中心、垃圾焚烧处理工程、危废焚烧处置项目等建设;强化生产污染处置,开展畜禽养殖场提标改造建设,从源头上控制农村面源污染。(3)提升清洁能源供应能力。推行集中供热,加强供气设施建设,提高供气能力;严格使用合格煤、优质煤,全面提高煤质和燃用效率。(4)提升碳汇能力。全面构建生态保护林网,大力推进碳汇造林项目,切实提高碳汇水平。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积极推进100万亩生态经济林、100万亩生态湿地建设。
4.4建设重点绿色生态屏障
重点围绕洪泽湖、骆马湖周边,古黄河、京杭大运河、新沂河等流域性河流两侧,高速公路、国省干道、城乡道路两侧等“三沿”区域,以及沭阳县新河、庙头、颜集、扎下、潼阳等西南花木产业林片区,泗阳县卢集、高渡、裴圩、城厢等成子湖林果苗木片区,泗洪县峰山、天岗湖、双沟西南岗经济林果片区“三大”片区生态林建设目标,全面排查确认林木种类面积,掌握并确定好规划的任务数据,按计划推进秋冬绿化造林工作,为打造特色生态林区、推进生态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周文华.北京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问题及对策[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5,13(3).
[2]程杨.宿迁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研究[J].科技展望,2016(35).
[3]张琥.以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造福于民[N].宿迁日报,2015-12-22.
一、特殊的水资源情势决定了江苏必须要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
(一)江苏水资源的特点
一是本地水资源不足,多年平均入境水量达到9492亿立方米。二是降水量大,产水率比较低。江苏多年平均降水量994.5毫米,折合水量达1017亿立方米,但由于江苏属于水网地区,水域面积大,蒸发也大,实际降水所产径流仅为降水量的1/4,低于全国,也低于长江和淮河流域平均的产水模数。三是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水的利用效率不高。在江苏,汛期集中了全年60%—70%的降水量,流域上中游来水也主要集中在汛期,大部分排泄入江入海,形成弃水而不能利用。
(二)水生态面临重大挑战
一是水体污染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矛盾十分突出。由于人口多,经济总量大,单位面积污染物排放量达到全国平均值的11倍,许多河湖水体超量纳污,水体污染十分严重,三分之二的水域因水质恶化,使用功能受到严重影响。虽然近几年来加大了治理力度,但治理速度还跟不上污染物排放的增加速度。以太湖为例,2012年实际入湖污染负荷中,总磷为0.204万吨、总氮为4.8万吨,分别是全湖允许纳污量的3.0和2.7倍。水污染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是水生态环境退化依然十分严重。一方面,河湖生物种群锐减,并以耐污型种群逐渐成为优势种,湖泊普遍富营养化,导致蓝藻持续大规模暴发;另一方面,河湖萎缩,水域面积锐减。同时,沼泽化趋势明显。由于长期围垦、淤积和养殖,大部分湖泊都存在沼泽化现象,生态调节功能日趋退化。大量污染物滞留河湖,在河湖内部沉淀,日积月累,形成严重内源污染。以太湖为例,污染淤泥淤积面积达到1960平方公里,占整个湖体面积的60%,严重区域淤积的污染底泥达1.5米以上,太湖湖泛生态危害的发生,一个重要原因是与太湖严重的底泥污染有直接关系。
三是洪涝灾害和局部水资源短缺的矛盾依然存在。尽管江苏跨流域调水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是在沿海地区、淮北地区和丘陵山区水资源量不足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根据江苏水资源综合规划成果,中等干旱年份,全省缺水量为28.9亿立方米,特殊干旱年份,全省缺水51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全省缺水10.3亿立方米。
四是水资源浪费现象依然十分普遍。用水效率不高,2012年,江苏万元GDP用水量102立方米,高于发达国家50立方米的水平;现状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约为0.5左右,发达国家为0.7—0.8;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9立方米,而发达国家为7—9立方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不足60%,远低于发达国家75%—85%的水平;城镇供水综合漏失率达20%,而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早已降至10%以下。大量的水资源消耗直接导致废污水的大量排放,严重破坏了水生态环境,加剧了水体污染,形成恶性循环。
(三)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对保障江苏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江苏人口多、工农业发达,单位面积出产的经济总量大,排污量也大。据2012年资料测算,当年向河湖排放的废污水总量与本地径流之比达到1‥1.7,为全国平均的15倍多。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用水条件,河湖根本无法承受如此巨大的人口和经济发展对环境造成的压力。
国家正在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控制用水总量。因此,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靠无限制的增加用水总量满足用水需要不现实,也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精神要求。现在全省用水总量已突破500亿立方米,占全国的约1/10,江苏必将是国家取水总量控制的重点地区。因此,要继续保障全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实施用水总量控制,通过提高用水效率、加强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来满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
二、江苏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思路与途径
确立水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要求在城乡规划、工程设计、项目建设,工程调度和运行管理等各个方面,确立水生态文明的理念,比如城市规划上,要增加透水面积,包括规划理念和建设材料选取上都要考虑生态的需要等等。要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系,主动适应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
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强调要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控制和考核制度,严格水行政许可和节水管理制度,进一步强化地下水统一管理,严格规范水资源费等规费征收,全面强化水功能区管理等。
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要求从强化节水立法、健全管理机构、推进规划水资源论证、大力推进农业节水、深入推进载体建设和节水技改、鼓励非常规水源利用等方面,将节约用水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进一步优化用水结构,切实转变用水方式,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建设节水型社会。
严格水资源保护。要求从水资源保护的顶层设计入手,做好水资源保护规划和制度设计,并从严格水功能区管理、严格入河排污口审批管理、加快水源地达标和备用水源建设、加大城乡统筹区域供水力度、实施农村饮水健康工程、加大县乡河道和村庄河塘疏浚整治、推进地下水控采压采和污染防治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
全面加强河湖水域管理。从实施河湖水域“占补平衡”,建立健全湖泊保护联席会议制度、“河长制”,统筹河湖岸线开发利用,加大河湖保护执法、清水通道建设,开展重点河湖健康评估工作等方面,提出全面加强河湖水域管理的要求与措施。
大力实施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要大力倡导国家级和省级水利风景区和水文化宣传教育示范基地建设,大力实施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建设,建设城市活水清水工程,推进城市黑臭河道整治,深入推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积极开展小流域生态治理,大力开展生态健康河流、湖泊、水库、小流域和水生态文明乡镇、水环境优美乡村建设,大力推进退圩退渔退养、还林还湖还湿地工程,积极开展水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大力实施水生态保护与修复。
加强水生态文明能力建设。对提升水生态文明建设能力提出要求,包括加快推进全省水资源管理现代化建设,建立健全水生态监测评价相关技术标准体系,加强监测能力和全省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建立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的控制监测网络和评价指标体系,建设水资源、水生态和水环境共享平台,利用遥感、物联网等先进技术进行水生态监测评估,加强水生态方面的专业人才培养和使用等。
积极开展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明确以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为抓手,开展国家级和省级两个层次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工作。制订水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出台管理制度和办法,指导市、县(市、区)开展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省水利厅会同有关部门定期组织评审验收,对达到标准的命名为水生态文明城市。
三、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省水利厅已经成立了水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并要求市、县政府成立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协调机构,强化水生态文明建设统一管理,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对城乡供水、水资源综合利用、河湖生态保护和防洪排涝等实行统筹规划、综合治理,完成水生态文明建设任务。
加强科技支撑。强调必须加强水生态领域的科学研究,组织开展与水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基础理论、宏观战略、关键技术研究,重点加强水资源保护、水生态修复、水生态补偿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充分发挥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和行业协会等各方力量的作用。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加快科研成果转化。
落实经费保障。要求各级政府将水生态文明建设经费列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各级财政的专项资金和经费要加大对水生态文明工程建设的支持力度,省水利建设投资切块专项用于水生态文明相关工程建设,省级水资源费重点支持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积极推进政府引导、市场推动、多元化投入的水生态文明投融资机制。
强化监督考核。强调建立健全水生态文明建设考核体系,将水生态文明建设机制保障、评价指标达标和重点工程实施等情况和指标纳入全省水利现代化建设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体系。要求市、县政府将水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年度重点工作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每年要向上级政府报告水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向省水利厅通报水生态文明建设进展情况。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法》环境权
十对生态文明建设作了重大部署,强调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环境法治建设就显得刻不容缓,首当其冲的就是环境立法的不断完善。目前《环境保护法》修改正在热议中,人们从不同角度对《环境保护法修正案草稿》提出自己的若干意见和建议,试图以此为契机来加强中国环境法治建设,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在法律层面的跨越性发展。
一、制定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性、政策性的环境保护基本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总量已雄踞世界第二位,但与此同时,环境污染状况也十分严重,全国各地都深陷雾霾之中,难见蓝天白云。面对严峻的环境形势,为了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党的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五位一体和突出地位的高度,确立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目标和任务。党的十所阐述的生态文明,是继承工业文明、超越工业文明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包括清洁健康的环境和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公平正义、良性运行、协调发展的社会机制和生态治理规范体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意识和文化伦理形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功在当代、福泽后人的伟大工程,对中华民族的持久健康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
我们应该全面贯彻十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明确《环境保护法》修改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制定一部适合我国国情的、能够促进和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性的、政策性的环境保护基本法。
(一)明确指导思想
在修改《环境保护法》时,应全面贯彻“十”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关部署,从我国环境资源问题、环境立法现状和我国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的实际需要出发,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维护生态公平正义为宗旨,以环境生态安全为前提,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修改后的《环境保护法》应是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对我国今后环境资源生态保护工作具有基础指导作用、长期引导作用、全面激励作用的综合性、政策性法律。
(二)宣示基本理念、基本原则
主要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理念:生态正义、生态公平的理念;生态安全第一的原则;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原则坚持损害预防和风险防范原则,坚持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坚持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改善相结合的原则;
坚持资源合理开发、可持续利用的原则;坚持环境民主和公众参与的原则;坚持国际环境合作开发、共同治理的原则。
(三)明确规定公民基本环境权利和政府基本环境责任
公众享有清洁、健康的环境的权利,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公众有获取环境信息、参与环境决策和环境监督管理的权利,对污染和破坏环境、损害环境的行为,有检举、监督和依法提讼的权利(环境公益诉讼已在《民事诉讼法》中规定)。国家提倡和鼓励环境公益诉讼。各级政府对其管辖的环境质量负责,对保障提供环境公共产品和环境服务负责,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考核评价制和离任追究制度。在明确公民基本环境权利的同时,也使政府肩负起其应承担的基本环境责任,改变以往单纯以GDP论英雄、评政绩的不良做法,将地方环境资源保护的成果纳入官员考核中来。
(四)明确规定基本的环境法律制度和措施
国家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环境有影响的公共决策和建设项目应该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国家对污染物控制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环境标准控制制度、排污申报登记制度、总量控制制度和富余的排污削减量交易制度。国家提倡和促进生态经济的发展,大力发展清洁生产技术、节能减排技术和环境友好技术。
二、大力促进公民环境权入法
(一)环境权的作用和意义
1、环境权是维护公众环境利益的法律基础和有效武器。
在法治社会和权利本位的语境中,环境权入法,特别是规定公民环境权,是使公民环境权益得到保障的前提条件,这不仅可以彰显我国综合性环境法是保护公民切身利益的法、是关乎民生的法、是维护公民基本权利的法、是依靠公众参与和公民诉讼以保护环境的法,而且可以向世界昭示我国积极保障人权和承担环境责任的大国态度。规定环境权,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环境质量水平的需要,是改善公众生态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是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更舒适生活,使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的需要。
2、环境权是环境立法、执法和司法诉讼的基础。
规定公众环境权,可以为其他环境权利和环境义务奠定扎实的基本权利基础,并全面带动环境法治建设。此外,明确规定公民基本环境权,有利于建立健全一整套富有环境法特色并符合我国国情的环境法律规范和环境法律制度,诸如公众参与环境决策和环境监管制度,环境损害预防、资源修复和补偿制度,生态修复和补偿制度,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等。
3、有利于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提高政府环保管理的效率。
规定环境权,有利于公众真正参与到保护环境和生态治理的进程中,从根本上确定了国家环境保护的义务,提高政府对环境保护的力度和效率,将我国现行的“环保靠政府,轻公众参与”的治理模式转变为“政府主导和公众参与相结合”的合作模式;有利于“加强政府责任和责任监督”,从根本上建立健全政府环境责任制和政府环境责任问责制。
(二)环境权入法有国际经验和国内基础
国际法方面,不少国际环境条约和法律政策文件均有环境权的规定。《奥胡斯公约》不仅在其序言中明确宣布“确认每个人既有权在适合其健康和福祉的环境中生活,又有责任单独和他人共同为今世后代保护和改善环境;考虑到公民为了享受上述权利并履行上述责任,在环境问题上必须能够获得信息,有权参与决策和诉诸法律,并在此方面承认公民为行使自己的权利可能需要得到援助”;而且在其具体条文中明确规定,“为促进保护今世后代人人得在适合其健康和福祉的环境中生活的权利,每个缔约方应按照本公约的规定保障在环境问题上获得信息、参与决策和诉诸法律的权利”。
国内法方面,自1989年以来,我国有关环境权的立法已经在某些地方立法和军队立法方面获得局部发展。吉林市、宁夏回族自治区、福建省、上海市、珠海市、深圳经济特区等地方环境保护条例,以及《中国人民环境保护条例》(2004年修订)等法规已经明确规定单位和个人的环境权。我们应该以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契机,并全面贯彻其精神,将公民环境权早日入法,从根本上扭转我国环境质量继续恶化的趋势。
(三)环境权条款的建议及解释
1、环境条款中的“环境”,是指《环境保护法》中界定的环境。
环境是环境权的客体。从总体上讲,除某些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财产外,环境基本上或大部分属于公众共用物的范畴,它不同于我国《物权法》中规定作为物权客体的“物”。所谓公共共用物,是指不特定多数人可以非排他性使用的物,包括可以非排他性使用的财产、环境要素、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等;其主要特点就是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国务院总理在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曾指出,基本的环境质量是一种公共产品,是政府必须确保的公共服务。
2、环境权条款中的主体,指一切个人和单位,也可以指公民、法人和组织。
法律上的一切人包括自然人和由自然人组成的集体;单位包括企事业单位、法人组织和非法人组织、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社会团体);个人指自然人,包括作为国家公民的自然人和作为外国国籍、无国籍的自然人。这里的公众不是抽象的“全体人民”或由某个组织代表的“抽象的人民”,而是包括具体的自然人以及由自然人组成的组织和团体。
3、环境权条款中环境权的主体所享用的环境是指“清洁、健康的环境”。
判断或评价环境是否清洁、健康的主要依据是国家制定的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法律规定的其他依据,不是靠我们单纯的主观感受和感性认识。
三、建立高效运行的环境监管体制
(一)依法完善环境监管立法
为完善我国的环境监管体制,需要靠立法推进其改革。我国目前的环境监管体制法规存在诸多问题,法律缺位及冲突使其有许多弊病。因此,完善环境监管立法首先应从立法出发,清理现存法律体系,进而完善环境监管体制。在综合性立法基础上,再由各监管机构、各地方环境保护机构将自己依法承担的职能具体化,保障环境监管职能的顺利执行,进而建立完整的环境监管体制,对环境监管机构的设立、运行、变更等做出明确规定,以保持环境监管机构的稳定和工作的持续性。
(二)科学合理设置监管机构
环境监管过程中药明确各环境监管机构的权限和职责,明确其行使职权的法定程序,协调各机构在环境监管中的关系。实践证明,协调机制是提高环境监管效率的必要手段,避免部门之间为了利益之争相互压制,各自为政。当涉及多个部门共同管理的事项,环境保护部应作为领导部门,组织协调其他环境监管机构的工作,提高决策和执法效率。
(三)明确划分环境监管职能
环境监管体制改革就是环境监管职能的重新分配。首先应该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对统管部门和分管部门的职责权限进行合理划分,这样才能科学合理地解释环境保护监管职能。环境监管的统管部门和分管部门应当配合彼此的工作,这样才能促进环境监管效率的提高。
加强环境监管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保障,完善环境监管体制是加强环境监管的基础和关键。新的国际国内形势对我国环境监管体制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我们在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环境监管方面的经验的同时更要立足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站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高度,全面贯彻十精神,结合我国经济社会等现状,从科学合理设置监管机构、明确划分环境监管职能等方面入手,改革我国的环境监管体制,真正实现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这一伟大目标。(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参考文献:
[1] 蔡守秋:《论修改〈环境保护法〉的几个问题》,《政法论丛》2013年8月。
[2] 张程:《美丽中国的环境法治保障――以环境监管体制改革为视角》,《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13年6月。
[3] 韩德培:《环境保护法教程》,法律出版社,2007年。
[4] 周玉华:《环境行政法学》,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2年。
一、德钦生态文明建设现状
1.树立生态建设目标。近年来,我县提出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全国藏区生态经济示范县、旅游文化精品县、长治久安模范县为目标,以深入推进全民创业、环境创优和机制创新为抓手,着力构建“六个德钦、六个家园”依托优势资源,以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为抓手,促进经济增长由资源消耗型向资源利用效能型转变。以生态、环保、节能为突破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发展、生态环保和社会和谐的有机统一。
2.推进生态工程建设。近年来,德钦县以构建国家生态屏障为目标,连续五年实施“七彩云南香格里拉保护行动”,认真实施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陡坡治理和农村能源建设等工程,促使全县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认真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仅2013年,我县有效管护天然林面积达854.18万亩,落实管护人员97人,聘请护林员734人,签订县管护合同781份。认真组织、实施了公益林建设项目,全县共实施人工造林1万亩;封山育林2万亩;森林抚育2万亩。二是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全县3.8万亩退耕还林地成果进一步得到巩固。2013年,共完成种植业2200亩、补植补造2000亩、优化树种2000亩,安装太阳能700座、实施生态移民90人、完成技术培训500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投入资金达369.58万元,项目涉及六乡两镇。三是认真实施陡坡地生态治理和石漠化治理工程。2013年共实施石漠化治理人工造林5000亩,封山育林24177亩。四是积极开展义务植树活动。2013年,全县共有44109人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完成义务植树35万株,成活率达96%,有力地推进了县乡绿化造林的步伐。五是稳步推进农村能源建设。2013年,德钦县共完成沼气池建设300口,节柴灶3000眼,安装太阳能热水器1100台。
二、我县生态文明建设的制约因素
1.自然条件制约。地质灾害是我县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以滑坡、泥石流、不稳定边坡和崩塌为主。根据2011年编制的《云南省德钦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11-2020)》,目前我县有地质灾害隐患点358处,其中滑坡212处、泥石流86条、不稳定斜坡21处、崩塌24处、地面塌陷15处。
2.经济条件制约。一是经济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长期以来,经济工作中重速度、轻效益,忽视节约资源与环境保护。二是市场主体引进和培育举步维艰。受资金、技术、人才和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的制约,我县工业发展和招商引资困难重重,原始资本积累严重不足,市场主体培植效果不明显,经济发展缺乏引擎,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步伐缓慢。三是经济总量不足,发展相对滞后。我县经济规模小、质量差、结构不合理,加快发展动力不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制约因素多,新的经济增长点培植任务重,发展压力大。四是公共服务水平亟待提高。我县城镇公共服务功能亟待提升,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上存在着明显的城乡差别,就业、社保、教育、医疗、文体等公共服务水平总体偏低。
3.思想观念制约。与大多欠发达地区一样,我县信息比较封闭,在一定程度上思想观念相对滞后。一是生态意识不强。受传统生活方式影响,部分群众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不足,生态意识和绿色消费观念仍较淡薄。二是生态保护意识缺失。农业上,虽然大力提倡节肥、节药、节水,但真正能做到的却很少,化肥、农药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有加大的趋势。
三、我县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我县有着良好的地缘优势和生态环境,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大力建设高质量、高速度、高效益、低污染的生态文明。
1.树立生态意识,营造生态文明建设良好氛围。一是要在思想观念上树立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理念。良好的自然生态是生存之本、发展之本,是生产力的基本要素,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建设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破坏生态,就是破坏生产力,破坏经济发展。要改善生态,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来摆脱贫困,使农村走出贫困加剧与生态恶化的怪圈。二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以生态保护为基础。结合我县实际,按照“小康德钦、平安德钦、生态德钦、开放德钦、人文德钦、团结德钦”的总体发展思路,突出地方特色大力发展经济。三是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和支持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将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结合起来,推进农村生态建设,实现“村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新农村人居环境。在城市新建、扩建、改建工程中,融合园林绿化和生态理念,努力创建生态园林城市。
2.切实加强领导,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组织机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创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切实加强领导。要成立专门的领导班子,设立生态环境建设综合管理机构,将生态环境建设的任务分解到有关部门,实行目标管理。各相关部门要积极发挥自身优势,统筹规划,各司其职,相互协作,工作一盘棋,形成生态文明建设合力。
关键词:城市绿化;大树苗进城;建议
中图分类号:S-1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就为各地进一步抓好生态建设创造了新的重大战略机遇,也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良好的生态宜居环境提出了更加艰巨的任务和更高的要求。
四平位于吉林省南部大黑山脚下,是一个正处于赶超隆起关键时期的发展中城市。近年来,四平市提出了打造生态宜居城市的口号和目标,把生态建设纳入全市发展规划,作为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之一。在这目标指引下,全市每年的造林增量都在1.3万hm2以上,相当于每年增加近1个森林覆盖率百分点。与此同时,城市生态建设突飞猛进,以植树为主导、以项目为载体的城市绿化不断取得新的突破,近2a来有60多万株各类大树苗进入城中,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居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招商环境不断优化,成为四平绿色发展的一大亮点。
1 城市生态建设现状
几年来,四平紧紧围绕“一核三带”,以项目为带动,大力推进“四绿工程”建设,全市共谋划和动作绿化项目981个。2a来,全市共完成造林3.127万hm2,投入资金6.2亿元,投放苗木3568万株,造林绿化工作在领导重视程度、用地机制创新、造林数量质量、社会参与广度、资金投入力度、绿化建设效果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全市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
特别是在四平城区,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生态宜居城市的建设目标和要求,我们把城区改造、新城区建设、内河治理等与城市绿化有机地结合起来,牢固树立以栽树为主的思想,大力推进大树苗进城,通过选择高品位绿化观赏树种、优势优良种苗,同时坚持高位运作、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施工、高规格验收,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参与,不但有效地推进了绿化进度,超额完成了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绿化任务,完成大树苗进城60余万株,而且还提升了绿化质量,造林成活率达到了95%以上。城区出口和城郊绿化带、西南城郊森林公园绿化带、滨河景观绿化带、市区道路绿化带、东湖公园、东南新城水系、两河四岸、高铁车站、西湖水上公园、小区和庭院绿化小品等一大批绿化亮点工程纷纷涌现,不但成为人们生活、休闲、娱乐的舒适场所,极大地改善了民生状况,而且成为文人墨客笔下的妙文诗篇,活跃和丰富了生态文化。现在的四平城区,绿树成荫、花团锦簇,可以说城在森林中,人在绿中行,城市的生态环境、人们的生活环境、市民的居住环境都发生了有目共睹的显著变化,生态文明的理念已经深深扎根在这片英雄的沃土上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心中。
由于生态建设成绩突出,四平先后被国家评为全国绿化先进集体,被省政府、三北局评为造林绿化先进单位,在全省造林绿化现场会上介绍了经验。
2 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四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生态宜居城市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前行的道路上还有很多难题需要破解。
2.1 绿化进展不平衡
东部新城区绿化建设由于受到基础设施建设的进程影响推进速度还不够快,老城区绿化与居民意愿的结合点还没有完全结合好,绿化和管护难度很大。
2.2 绿化用地瓶颈性制约还将长期存在
城市用地的高价和持续上涨与有限的财政能力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清、征、租等方式解决造林用地既受到土地面积的制约,更受到财政承担能力的影响。
2.3 社会投入机制还不够完善
社会投入绿化意识还很薄弱,中国绿化基金四平森林基金还没有充分运作起来,招商绿化还处于雏形阶段,招投标开展绿化的市场化模式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2.4 毁林毁绿现象存在
个别短视的部门、单位、商铺和个人有毁林毁绿现象。
3 几点建议
造林绿化是一项造福子孙的公益事业,也是一项改善民生的基础产业,应该充分调动全党全民的力量、社会资源的力量和公共财政的力量,才能把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好、保护好,最终才能实现生态宜居、生态文明的愿景目标。具体操作措施上,应该注重以下几点:
3.1 探索建立公共财政长效投入机制
林业的公益属性决定了生态建设必须要依靠公共财政的有力支撑。各级财政应该大力争取国家生态建设资金,并把生态建设支出纳入预算,充分发挥公共财政投入的引导作用,引领更多的专项资金、社会资金进入生态建设领域。
3.2 出台优惠政策引导社会投入
按照“谁造谁有、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制定扶持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广大群众参与绿化,认养认治,通过建立和完善林业市场,大力推进城市绿化的市场化进程,使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造林绿化,扩展就业,增加收入。
3.3 加强绿化建设成果的保护
为加快推进全县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竹江乡紧紧围绕实现“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上做样板”的目标要求,践行绿色理念,积极发扬“担当实干、马上就办”工作作风,坚持问题导向,扎实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现将有关工作报告如下:
一、注重加强生态治理
(一)着力推进“净空”行动。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安排部署、组织落实和督导检查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行政村签订了大气污染防治责任状,严格责任落实,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二是强化宣传引导。通过发放宣传单、悬挂条幅、播放电子标语等形式宣传当前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形势,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到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来,形成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三是扎实做好秸秆焚烧工作。继续实行党委、政府班子成员包片,机关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三级联包督查体系,加大预防和巡查力度,每日开展定期巡查。
(二)着力推进“净水”行动。严格落实河长制,加强河库管理与保护,推进农村水环境治理工程,集中组织了3次“清河行动”,对3座水库进行维修加固,陂头、老陂头两座水库完成生禽养殖退养,促进河库生态修复和保护。开展河库沿岸绿化造林,在金鸡山水库组织开展了“绿色竹江”义务植树活动,种植茶树80余亩。加强水土流失预防监督和综合整治,改善河库生态环境。强化日常监管,杜绝非法侵占水域岸线、非法采砂、乱采乱挖等现象,确保河水清澈,河道畅通。
(三)着力推进“净土”行动。一是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加强对退养护的日常监管,实行挂点领导包片、驻村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的“一对一”监管方式。巩固生猪退养成果,组织开展了1次生猪退养“回头看”行动,退养户未发生复养行为。二是开展农药化肥污染治理专项行动,各村组织保洁员、贫困户深入田间地头、池塘周边,清理塑料薄膜、农药瓶。
(四)推进农村清洁工程。一是出台《竹江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方案》,明确侨银公司与各村的责任划分,加强对侨银公司的监督和管理。二是以打造“清净整洁、精细秀美”农村人居环境为目标,深入学习推广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在实现日常保洁工作到位的同时,发动全乡党员领导干部、人大代表、志愿者全面开展“三清二改一管护”整治行动,将农村房前屋后乱堆乱放、菜园乱围乱盖、废弃物乱扔乱弃等内容作为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的重点治理对象,全面提升我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水平。三是每月召开全乡人居环境整治流动现场会,组织乡、村两级干部进行现场打分,结合日常督查结果,对各村环境整治成果进行排名,严格兑现奖惩制度。
(五)打响“厕所革命”攻坚战。一是迅速成立农村改厕工作领导小组,开展全面排查摸底工作,全乡3089户农户中,无厕所农户数34户,旱厕2户,已全部纳入改造计划。二是要求国土资源所将“三格式”无害化化粪池纳入农户建房保证金监管和综合验收的硬性指标,保障新建房厕所真正达到“三格式”无害化标准,不断提升三格式无害化户厕的普及率。三是结合高村乡村3A旅游景点创建工作,在高村新建了一座旅游厕所。
二、着力巩固生态优势
(一)持续推动移风易俗。持续推进绿色殡葬改革,完成“三沿六区”散埋乱葬坟墓整治1124座,整改率100%。严格执行丧事报告制度,实现“火化率、入公墓率”达到100%。持续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积极宣传和开展反封建迷信、反活动、严厉打击“黄、赌、毒”。通过村红白理事积极宣传,初步形成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农村新风。提升村民自治水平,全乡各行政村村规民约实现全覆盖,将具体项目和办理流程写入村规民约中,通过广泛宣传,得到广大村民自觉遵守。
(二)全面落实林长制工作。成立了林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竹江乡林长制工作方案》,积极落实四项机制。充实护林队伍,各村书记担任村级林长,全乡聘请了11名护林防火员、12名公益林护林员和2名生态林护林员交叉管护,实现全天候开展防火、防盗、防病虫等保护资源的巡防工作,乡级林长每月巡查不少于2次,村级林长不少于3次,并做好巡查记录。竖立乡级林长公示牌1块和村级林长公示牌11块。整合基层执法力量,组建由林管站、派出所等多部门组成的联合执法队,对区域内毁林开荒、乱采乱挖野生植物、滥捕滥猎野生动物等违法行为统一严厉打击。
(三)不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在泸水河、陈山河竹江段开展水域日常巡查,增设禁捕宣传牌21块,严厉打击非法捕捞和过度捕捞行为。强化对松材线虫病的防控力度,上半年,在观溪村清理松材线虫病役木林1100余亩。
三、着力提升绿色发展水平
(一)大力发展特色绿色生态产业。一是持续做优做强龙脑樟种植这张名片,在原有中团、观溪两村的基础上继续引导农户流转土地的形式扩大至5000亩;二是在矮屋村发展螺旋藻种植300亩,带动当地农户发展产业;三是在小车村引进安福县农友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投资350多万元发展稻虾共作基地300亩,目前已经投产。四是各村利用荒坡、旱地种植耐旱经济作物花生、大豆、黑芝麻约5900亩。
(二)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利用竹江老街情怀精品点和高村香樟园美丽乡村示范点,吸引客流,通过鼓励本地村民开办农家乐,目前已经开办了18家各类型的农家乐。
(三)大力发展生态养殖产业。大力推进观溪村、中团村生态养殖小区建设。其中观溪村生态养殖小区已完成投资3400万元,中团生态养殖小区已完成投资8500万元。其中观溪村生态养殖小区已正常运营开始投产,中团村生态养殖小区一切前期准备工作已完成,计划于今年10月份开始投产运营。
四、工作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乡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取得一定成绩,但与县委、县政府的要求以及广大群众的期盼还存在差距,主要体现在:一是工作宣传不够深入,宣传工作存在角度不广、形式不多、渠道不宽、手段单一等问题。二是工作中对一些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在乡级层面缺乏强有力的手段或权力进行处置,导致管不住、管不好。三是乡级资金紧张,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投入资金不足,基础设施较薄弱。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并在今后工作中努力加以解决。
五、下一步工作思路
下一步,我乡将继续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一)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按照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要求,把农业产业化作为富民强乡的重要手段来抓,积极做好井冈蜜柚、高产油茶、龙脑樟、白莲等富民产业。下一步,继续巩固扩大稻虾共作基地养殖规模,推进中团村生猪生态养殖小区按期投产运营。在严格“三区划分”的基础上,做好生猪复养工作,在保证生态环保的基础上,促进生猪养殖。继续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完成高标准农田管护工作。
(二)大力发展“生态+服务业”。进一步打造高村乡级精品旅游点,持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按照“农旅+休闲”的模式,依托高村优美的生态环境和农家乐资源,积极创建省级AAA乡村旅游点。精心打造竹江老街县级精品点,促进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融合,争取引入社会资本进行市场化运作,如开办码头特色民宿、农家乐等,形成生态旅游名片。
(三)大力发展“生态+家园”。一是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严格落实“河长制”“库长制”“林长制”,完成泸水河竹江老街段河堤护坡工程,做好全乡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二是持续推进绿色殡葬改革,破除殡葬陋习,倡导文明殡葬。三是建立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长效管护机制,进一步提升城乡环境面貌。四是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行动”,完成11个新农村点的建设,全面提升村组基础设施水平。五是大力推进“厕所革命”,整村推进高村、洋口、店上三村启动厕所改革,完成预期目标。
地处祖国北疆的内蒙古,不仅因雄浑壮美的自然风光驰名中外,更因其极为重要的生态安全战略地位备受瞩目。打造祖北疆生态文明的亮丽风景线,进一步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内蒙古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内蒙古发展的潜力所在。
打造生态文明的亮丽风景线,就是要坚持让绿色成为发展的主色调,走生态文明和经济发展的双赢共进之路。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十三五”时期,我区将加快促进绿色化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融合互动,加大主体功能区战略实施力度,加快转变资源开发利用方式,推动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
打造生态文明的亮丽风景线,就是要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扎实推进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多年来,经过全区上下的不懈努力,内蒙古实现了森林覆盖率和草原植被盖度“双提高”,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双减少”。与此同时,内蒙古的生态文明建设依然面临着一系列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因此,我们要严守生态底线,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组织实施好重点生态工程,着力解决好突出环境问题,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
关键词:旅游;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
一、琼海生态构建之曲:建立健全政策法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琼海有个家喻户晓的"三不一就"发展理念,即围绕"田园城市"建设,琼海坚持"不砍树、不占田、不拆迁,就地城镇化"的原则。琼海为实现这个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终极目标,从源头入手:
(一)以规划引领生态保护建设
作为第一批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琼海不断加强生态文明规划工作,先后编制《琼海生态市建设规划》、《琼海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及《海南博鳌乐城医疗旅游先行区APEC低碳示范城镇发展规划》等,极力做好生态保护与建设、县级文明城市建设申请工作。
(二)制度创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琼海市在资源节约、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方面,大胆探索、大胆突破,创新考核评价制度。探索建立"两型"社会建设的体制机制,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制度。创新生态环境激励和生态建设补偿机制。着力推进珍爱自然、发展生态的经济发展模式。
(三)构建生态功能分区体系
琼海构建三级生态功能分区体系,打造以旅游为引领的生态产业体系,着力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水平,同时抓好万泉河流域、森林保护区等生态保护工作,建设天然林、水源林、海防林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等生态工程。
(四)基础设施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
琼海在建设文明生态村的基础上,全面进行提升和改造,朝"六化"即村路巷道硬板化、村庄环境公园化、农业生产集约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农民收入多样化、农民生活现代化的等方向发展,使生活设施、生产条件、生态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琼海生态美化之曲:打造生态环境,重构琼海生态新格局
琼海建设文明生态村的思路明确清晰,即将整个琼海当做一个大景区来打造,在城区形成"园在城中"、在镇场形成"城在园中"、在农村形成"人在园中"的自然、朴素、生态、和谐之美,形成城乡一体、多中心、走廊式、组团化、网络状的城乡空间布局,形成城市与农村和谐相融、良好民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青山绿水抱林盘,大城小镇嵌田园"的整体风貌。
(一)以绿化工程打造原生态环境
琼海因地制宜实施"村庄林"工程。在绿化工程中,坚持因地制宜,优选乡土树种、珍贵树种和经济果树,兼顾生态效益、景观效益和经济效益,村庄绿化以增加群众收入的经济林种植为主,滨海、滨河绿化以保护生态为主,高速公路两旁和城区内绿化以景观林种植为主。
(二)以万泉河再建打造生态新景观
琼海充分利用万泉河流域自然资源,依托万泉河流域内的自然资源、人文景观、风俗民情、生态环境等优势资源,在原先建设万泉河文明生态村长廊的基础上,重点打造万泉河流域旅游慢道和乡村风景道,设计融入文宗皇帝渡口等琼海本地文化元素,使旅游景观和地方历史文化深度交融,彰显地方特色。
(三)以博鳌创建生态村打造论坛新景点
博鳌镇是博鳌亚洲论坛所在地,在论坛配套设施建设的推动下,该镇以"道路硬化、环境净化、村庄绿化"为重点,在沿途村口、路口进行绿化美化改造及花木品种点缀,在各村庄大面积植树造林,大力种植用材林和生态园艺林,有效地改善了生态环境,镇区空气环境质量达到环境规划要求,为论坛创造良好的会议环境。
三、生态产业之曲:积极转变生产方式,加快发展生态经济
琼海文明生态村建设坚持"好看又好用",通过改善环境和创造条件,大力发展"田园经济"。着力打造生态农业观光型、田园观光旅游型、民俗风情型、农家乐休闲度假型等不同风格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形成特色风情旅游乡村。
(一)生态村成为受欢迎新兴旅游点
嘉积镇大园古村,长坡镇文屯村,博鳌镇南强村、大路坡村、美雅村、北山村、留客村,塔洋镇上坡村,阳江镇上科村,彬村山华侨农场的"印尼村"等,既是文明生态村示范村,又是乡村游特色村,受到众多海内外客人的青睐,吸引一批批团队来参观旅游,琼海文明生态村逐步成为受海内外游客欢迎的新兴旅游点。
(二)环境优化促农旅融合形成新业态
琼海对村镇进行田园化改造后,一条条蜿蜒的绿道,在槟榔、椰树、园林小品和田园绿野中穿越而过,将镇区和乡村串联起来。特别是乡村带状公园沿途带入5个村庄,形成了"农家乐"、"家庭旅馆"、"休闲慢道"、"农产品采摘体验"等新业态,注入经济价值元素,加速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三)传统农业逐步向第三产业融合
琼海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不仅实现"六化",还完成村内小品景观绿化美化工作,完善农村供水、垃圾处理和污水湿地化处理等工作,使社会公共服务逐步向农村延伸,提升村民生活品质,增加村民收入,就地实现城镇化,不少乡村农民从传统农民向市民融合,其传统农业也逐步向第三产业融合。
四、生态启示之曲:创造优美人居环境,让环境产生效益
琼海深入贯彻"绿色崛起",保护生态并作为发展过程中的最大资本,优化生态、美化环境为当地特色旅游发展提供了保障,两者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优美的乡村生态环境产生了良好的乡村经济效益,同时良好的乡村经济效益使乡村生态环境得到可持续性的发展。
(一)美丽家园也能创造价值
琼海把全市规划为龙寿洋国家农业公园、热带滨海国家农业公园和万泉河国家农业公园等3个大片区。通过连片完善充实提升田洋及周边农村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打造具有现代农业产业化功能、旅游功能、休闲功能和运动功能的城镇化乡村综合载体,使农业公园成为老百姓发家致富的产业支撑的园区,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二)优美生态环境产生良好效益
龙寿洋万亩田野公园创办起一批农家乐、农家旅馆、咖啡屋、观光及瓜果采摘等乡村游项目,这些项目大都采取"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运作,农民从中获得财产、生产、经营、工资4种收入,他们深切地体会到"优美的环境也是价值"。这三大农业公园,无疑成为琼海集中展示生态景观的最佳窗口。
(三)发展特色产业增收致富
琼海潭门镇在风情小镇建设中,抓住国家海洋发展战略机遇,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依托特色资源,全镇基础设施和生活设施得到全面改造,风情小镇变身旅游小镇,大批游客慕名而来,成为继博鳌之后又一旅游热点。据统计,政府投入1.2亿元的基础设施改造资金,短时间内就带来本地和外来投资近5亿元,潭门群众尝到文明村镇建设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甜头。
参考文献:
1.岳波,吴小卉,黄启飞,孟伟,张林波.生态文明建设国内外经验总结分析[J].中国工程科学,2015
2.李百顺.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地方政府行为研究[J];价值工程;2010年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