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互联网环境的特点

互联网环境的特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互联网环境的特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互联网环境的特点范文第1篇

>> 移动互联网络中位置隐私保护研究 基于用户隐私保护行为模型的互联网企业营销策略研究 浅谈移动互联网隐私保护技术 移动互联网上的个人隐私保护研究 互联网环境下网络入侵检测算法研究与应用 互联网环境下公民隐私权的保护研究 移动互联网用户继续使用意愿研究 移动互联网用户信息行为实证研究 移动互联网产品设计及用户研究 国信冠群 保护用户隐私 构建互联网信息云长城 浅析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网络公共知识分子特征与话语力量 互联网环境下网络商务信息的调研 基于移动互联网络环境的MOOC微课程研究 移动互联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自主合作学习模式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研究 浅谈新时期互联网环境下公民隐私权的保护 移动互联网环境学习内容推荐研究 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舆情传播特点研究 互联网下网络综合布线的研究 “互联网+”语义下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 王利明.人格法权[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149.

[3] NARDIB,O’DAY V.Information ecologies:Using technology with heart[M]. Cambridge:MIT Press,1999:132-135.

互联网环境的特点范文第2篇

一、“互联网+”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结构优化新动力

“互联网+”是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融合发展的新业态,互联网与诸多行业的融合,将有效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能力,逐步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结构优化的新动力。

“互联网+”带来了新一轮互联网产业变革创新。互联网行业内部正在发生变革,互联网应用形态不断扩展,新媒体、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使互联网应用范围空前提升,社会化网络和大规模交互式协同将不断扩大创新空间。互联网逐渐与日常生活相融合。随着“互联网+”理念的不断扩展和应用,越来越多互联网企业开始利用互联网向社会大众提供日常生活的便民服务。网络餐饮、网络娱乐、网络家政、生活本地化O2O(线上线下电子商务)等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互联网应用,已经成为互联网产业的一个主要增长点。

“互联网+”重构传统产业组织体系。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个传统产业都在探索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道路。互联网已经从一个技术性工具逐步演变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在融合的过程中,传统行业被注入互联网的基因,这是一个全新的产业组织体系的变革过程,迅速转型的企业将产生与互联网高度融合的产业新形态。“互联网+”行动计划将重点促进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生产业等的融合创新,发展新兴业态,形成新的产业增长点。

“互联网+”优化组合区域资源。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环境下,区域经济的边界已超越了传统的地理空间范围,区域经济的发展不断延伸,呈现出动态化、开放性的特点。“互联网+”极大地延伸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互联网具有渗透性强,产业链长、关联度高等特点,为区域产业结构扩展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催生出一批新兴产业,形成了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结合,将打破地区性产业壁垒限制,让传统产业面向全国和全球市场。

二、“互联网+”推进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发展观念落后。“互联网+”不仅是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的融合,更是互联网思维与传统发展观念的融合。一些政府部门、企业对“互联网+”了解不深,对“互联网+”引发的变革不主动跟进,这已成为“互联网+”发展的最大瓶颈。如果不转变观念、不树立互联网思维,将会落后于整个时代的发展。

基础设施落后。“互联网+”的前提是互联网作为一种社会基础设施得到广泛普及,而目前我国的互联网基础设施还有待提升。互联网流量资费高、速度慢已经成为制约“互联网+”发展的瓶颈,互联网基础设施普及程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互联网+”时代信息的传播、商品的流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

监管方式落后。互联网企业在生产、生活领域的快速发展,使政府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是监管制度滞后,已经不能适应“互联网+”环境下新兴业态发展的新需求、新变化,容易出现监管盲区。二是监管手段落后,现行监管仍以人力监管为主,缺乏便捷有效的技术化手段,很大程度影响了监管范围、监管效率和监管效果,从而容易导致监管漏洞。

三、为“互联网+”发展营造环境

要转变观念适应“互联网+”。“互联网+”时代,传统产业要通过互联网思维完成对自身的改造。目前国内许多传统行业的“互联网+”还仅仅停留在开辟电商平台阶段。“互联网+”意味着融合、分享、改造和提升,传统行业应利用新的技术去改变传统行业,形成新的商业模式。对各级政府管理部门而言,“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要以“互联网+”的思维不断改革创新,使各方面工作更好地适应“互联网+”时代。

要建立与“互联网+”相适应的监管制度。“互联网+”环境下应制定与市场相适应的监管框架,为“互联网+”的发展创造一种公平、合规的外部环境。一是修订完善现有监管法律和监管制度,使其与“互联网+”时代需求相适应。二是创新监管手段。由以人力监管为主的传统监管方法逐步向以信息化技术和互联网平台为支撑的新型监管方式转型。三是打造多层次监管格局。不断拓展深化党政部门和互联网企业、科研机构、行业组织以及网民的参与合作,共同形成多层次的监管格局。

要为“互联网+”环境搭建开放的平台。在“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融合的早期,平台化战略是一个重要选择。一是大型互联网企业应搭建开放的平台,以便多方能够在此平台上深度协作、利益共享,给传统企业发展提供各种资源。二是互联网企业还要对行业需求进行定位分析,如过分依靠人力的行业、创造新产品和服务的行业、用户需求波动大的行业等,从而不断完善平台的功能。三是互联网企业要遵照共享经济模式,在核心价值和制度层面建立起极致诚信,为“互联网+”创建共赢的局面,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

互联网环境的特点范文第3篇

和总理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发展,也多次作出过重要的指示。讲,“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总理在6月15日还专门到工业和信息化部视察,提到《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工作时,他特别强调,必须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之路,要拓展“互联网+”来实现中国经济迈向中高端,形成新优势。国务院的领导也多次对“互联网+”给予了重视和指示。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实体经济与网络虚拟经济的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国内外整个发展的趋势,并呈现出三个基本特征:第一个特征,现在社会比较流行的术语叫“跨界融合”,互联网的特点是开放、共享,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科技的跨界与融合发展成为当代社会的主流特征;这个特征引发了第二个特点,就是技术与经济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它们的深度融合对社会的发展会创造无限的空间;第三个是互联网本身自有的特征,开放和共享,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营造了极其适宜的空间和成长的环境。这三个特征结合“互联网+”指导意见,为建立生态环境,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积极实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融合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宽松环境和政策支持,这对我们国家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经济向更高的程度发展,以及实施 “走出去”的战略,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中国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经初步具备了推动“互联网+”发展和不断壮大的基础准备。第一个表现是中国的互联网企业、产业应用规模在世界上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全球10大互联网公司中国占4家,前30家我国占40%以上。第二个表现是互联网的跨界融合,已经开始从过去的与新闻媒体、商业流通等第三产业的融合向第二产业转移,如研发、设计、制造,以及能源等等,并且也涌现出一批典型的企业。第三个表现是一个基本共识,即没有实体经济发展和制造业的充分发展,很难推动生产服务业的有效发展,没有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和新经济形态的发展,实体经济和制造业也很难再进一步发展壮大。

《“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的出台,对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一个难得的发展空间,对管理机制体制、管理方式的改革创新也会推进政府服务形态的转化。工业和信息化部会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在基础能力的建设、软硬件发展方面,更有效的做好“互联网+”制造业、互联网服务于中小企业,来为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空间做好基础工作。下一步的工作中,工业和信息化部会积极的配合各个部门,特别是结合市场和企业发展的规律和需求,做好政府服务、营造环境等工作,并肩合作,务实推进。

《中国制造2025》与“互联网+”的目标一致

苗圩部长经常讲,工业和信息化部的英文缩写词叫MIIT,所以有两个IT,一个是工业技术,一个是信息技术,它们的融合对产业有影响。今年对中国的经济发展,特别是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发展,是一个难得的历史发展机会。

5月了《中国制造2025》,6月《“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在《指导意见》当中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基本就绪在2018年形成格局;第二个阶段是在2025年要具备能力。从时间的周期来看,和《中国制造2025》的“三步走”策略当中的第一步不仅是时间上的巧合,更重要的是推动实体与互联网发展,也正是切合总理的指示,要走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之路。所以在《中国制造2025》当中,提出要建立以提质增效为基础,突破高端装备,组织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同时提出强化协同创新,开展一系列的工作,并超前谋划相关工作。

在“互联网+”遇到《中国制造2025》的时候,将会通过多种政策、多种生态环境机制的形成,更有效地来推动提质增效的工作。所以从“互联网+”本身的工作来看,11项行动中的第二个就是“互联网+”协同制造。在“互联网+”制造业方面将会通过制造业能力的提升,特别是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来配置和部署技术的攻关、技术的改造以及相应生态环境的建设。

“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有一定的交集。因为“互联网+”将会基于互联网特有的形式,特别是逆向整合设计、生产、流通、制造、维护这样几个关键的环节,通过逆向整合要素这样一种有效的方式,既提升制造业的能力,增强竞争力,同时延伸发展生产服务业,形成有效的互动局面,切合了当前互联网从第三产业转型发展到第二产业的一个重要的内容。而中国作为制造大国,很多领域的产品都处于世界第一的位置,如何提质增效,如何更有效的实现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在这方面是一个难得的契合点。对于技术的发展、经济社会新的业态的形成和有效释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群体智慧,将会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同时也对中国制造业“走出去”、装备 “走出去”,像高铁等重大装备的“走出去”,提供有效的支撑。所以,《中国制造2025》与“互联网+”在发展方式上,可能侧重的角度有所不同,但是所面对的中国走向中高端发展和形成强国的梦想是一致的。

关于工业互联网,现在有几种不同的叫法,有叫工业互联网,以对比现在的通讯互联网,有叫能源互联网,以对应互联网在工业领域、制造业领域的发展。作为工业互联网,它要求和通讯互联网有一些差别。如何借助于互联网的优势,借助于互联网技术和应用快速发展所形成的新的生态环境,来更有效地推动和增强制造业的能力,在“互联网+”和中国制造当中进一步突出了智能制造,推动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实现制造业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和协同化,这对未来中国在技术、工业和生态环境建设是有非常积极的意义的。

在工业互联网当中,要积极部署对工业互联网的系统研究、试验网络的研制,以及在重要的工业行业领域开始应用示范。特别是在工业互联网尚未成型,国际上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和技术的规范、产品平台的时候,中国应该、也能够与主要的国家在合作当中形成共识的标准和相应的平台。在下一步发展中,中国也会组建制造业创新中心,以进一步提升技术的引领、科技的创新,服务于产业的发展。

《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作为中国发展的经济转型方式,特别是把工业和信息产业结合起来,是国家对工业和信息化部的要求和社会的期待。作为行业管理部门,要在未来发展当中,在机制和资源配置上努力为社会营造更好的空间。

“互联网+”行动会带来实在的好处

《“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中涉及一、二、三产业,“互联网+”行动会带来很具体的、实实在在的好处。首先,“互联网+”带来了一个新的生态环境,这种生态环境带有体验经济、分享经济和社区经济为主要的特征。这个特征带来一个特点,从制造业来看,老百姓不是远离制造业,而是近了。过去企业是所谓的B2C模式,设计、制造、定价、营销,传统的工业经济是这样一个基本特点,是以B2C为主,到商店买衣服、家具、彩电、日常消费品,做出来什么消费者选什么。而在体验经济和共享经济的环境下,个人定制化出现了,所以衣食住行有了配套和选择。比如想学什么课,可以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包括学分的内容等。对制造业而言,提出来是从C到B的转型,就是客户为中心的定制化,是当下时代和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所以衣食住行对于生活和曾经远离的制造业有新的要求。比如依靠3D打印技术,可以在家里,设计打印出专属于自己的产品,这样的一些技术已经从一些玩具开始,到可以在家里做一些小型的生产。

第二是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互联网+”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环境,不仅仅是降低价格,同时提质增效。中小企业原来的融资、信息化成本都很高,现在有了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在互联网可以进行众包设计,进行众筹资金,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机会。

第三是为产业或者生活提供更大的便利。过去人们看到的是被动的,现在是个人主动化,就是定制时代开始来临,也出现了零边际成本社会。这对整个社会发展、消费能力提升和国家整体建设有很大的促进。

面对“互联网+”也要有规范的监管

“互联网+”的发展,使得过去的一些认识会发生变化,生活的方式和工作的模式会发生变化,这可能是要做好的最重要的准备。

互联网环境的特点范文第4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7)03-0093-05

与生态在对待科技问题上都主张科技要为人类生产生活服务,但人自身不能在此过程中被科技束缚。而推动“互联网+”行动在生态治理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促使互联网不再是作为最初刚刚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科学技术,而是可以真正融入到社会领域的各个方面,像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众多伟大科学技术一样,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1]为改进生态治理思路,增强生态治理能力提供新的思路和创见。

一、生态科技观“人类尺度”的思想核心

即使是在经济社会发展伴随着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当今时代,马克思有关科技的思想对解决现实问题仍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即以科技的发展和创新为中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工业是自然界对人,因而也是自然科学对人的现实的历史关系。” 自然科学“通过工业日益在实践上进入人的生活,改造人的生活,并为人的解放做准备,尽管它不得不直接地使非人化充分发展”。[2]马克思的这种“人文科技”思想把人类社会所存在的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之间的对立巧妙融合,在当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之下,科技不再仅仅是被当作一种脱离人的单纯工具,互联网时代下的生态治理就不是单纯地利用互联网工具进行生态治理的模式,而是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从这个层面上说,用马克思的科技观点分析当下互联网技术仍然是一种社会活动,一种特殊的生产力对未来社会以及人的全面发展所产生的重大推动作用。

20世纪60年代以后,许多生态学者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立场和思维方法,对当代生态危机和环境问题进行了深刻分析和尖锐批判,尤其是在对技术非理性使用的批判尤为深刻,提出了许多合理利用科技的主张,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人文科技”思想。

1.反对科技“控制自然”导致生态问题。生态学者既反对单纯依靠科技的进步就能够解决当前生态环境问题的观点,也反对认为科技进步是当前生态环境问题产生根源的观点,他们认为技术的运用并不是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在生态危机发生之初,一些思想家把生态环境问题归结为科学技术本身,生态代表人物威廉?莱斯就激烈批评了把科技和控制自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观点。在现实社会中,科技履行控制自然的功能仅仅是表面现象,真正导致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还在于人类自身的思想观念和由此采取的一系列的社会制度安排。[3]科学技术不能再被视为控制自然的工具,从社会进步的角度来说,人类面临的最迫切的挑战不是征服外部自然,而是可以发展一种理智地使用科学技术手段来提高生活水平的能力,以及培养和保护这种能力的社会制度环境。[4]所以并不是不需要科学技术,而是必须改变人类利用科技的方式,本质上仍然要从人自身找到生态问题的原因。

2.主张科技的“生态化”需要发挥科技的多重价值。生态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科技应该建立在对人的自主权利和自然应有的价值权利的尊重之上。即使是持“科技并非中性”观点的安德瑞?高兹也认为,科技反映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他高度评价了当时还处在发展萌芽阶段的计算机网络化和机器人技术,认为这是以尽可能有效地使用生产要素的经济需求为主要特征。[5]高兹所主张的“经济理性”和生态观念的普及,这也正是可以通过当今互联网、大数据科技的发展来实现的。在传统的工业社会,人们只看到并运用了科技的经济价值,忽略了科技的社会价值和人文价值,这就会导致诸多的生态环境问题。在当今社会,我们必须重新审视科学技术的多重价值,让经济价值的实现以科技的“生态化”为前提,即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条件下,努力实现科技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人文价值之间的统一。在社会主义的科技发展中,这种多重价值也最终表现为人与自然都可以实现真正的自由与解放。

3.认为科技必须遵循“人类尺度”,核心是实现“人的解放”。生态学者侧重于从生态角度对科学技术进行批判,詹姆斯?奥康纳就认为高度集中化的大型科学技术发展模式应该向科技发展的“分散化”与“民主化”转型,使生产过程也可以分散化、民主化。本?阿格尔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消费方式、经济组织形式的批判,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稳态经济”模式,这种“稳态经济”并不是让大部分人回到过去那种以穷?l僻壤为特征的艰苦生活环境中,而是要把现代技术分散地运用于环境之中。约翰?贝拉米?福斯特则直接阐明技术在“某种特定生产和积累方式”中是无法为我们独自解决生态问题的,必须要结合“人民和社会”的需求。[6]这些思想都可以看作是马克思“人文科技”思想的延伸与发展,科学技术的实质任务就是必须遵循“人类尺度”,使用具有“人性的技术”,可以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性,让每个个体参与其中,核心就是要实现人自身的解放。在此之后的戴维?佩珀也强调了实施生态社会主义的主要特征就是新的“人类中心主义”。区别于以前的名义上是把人而实际上是把技术至于中心位置的人类中心主义。它强调人自身精神的重要性,但这种重要性依赖于与其他自然物的非物质性的交往。这实际上与马克思所说的人道主义同义,即人与自然形成一种和谐的关系,实现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高度统一。

二、互联网科技在生态科技观视角下的重新考量

从及生态马克思对待科技问题的观点来看,以生态与人文视角利用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可能带来生态文明的巨大进步。而将当下推动“互联网+”行动的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科学技术,置于生态治理之中进行重新考量,对于实现生态治理真正的“善治”就有了新一层的内容和意义。

1.互联网自身具有“人性的技术”特点。互联网同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类似,虽然在基础设备制造和上游能源利用环节存在环境污染问题,然而在自身环节并不产生环境问题,属于生态学者描述的可以使用的具有“人性的技术”, 或者是一种“软技术”。首先,互联网具备“分散化”“碎片化”的特征。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接入网络,使在生态治理方面的信息交流极为通常,每个地方、每个个人的诉求也能得到充分表达。其次,互联网渗透多领域的特点使科技的多重价值得到深刻体现。互联网发挥的作用从最初的经济领域渗透到生态环境领域,从改造制造业到环保产业趋向柔性化和智能化,互联网发展到大数据阶段对不同国家、地方环境数据的监控与整合,又可以减少生态治理的成本,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从而使互联网在生态治理方面发挥的作用日益明显。最后,互联网发展到今天的一个最为重要特点就是“大众化”和“去中心化”,这同样符合生态要求科技“民主化”“非官僚化”的特征。所谓“去中心化”并不是中心与实质的丧失,而是多核心多实质的“共治”。互联网技术在一开始的发展仅仅是“小众拥有”,是社会精英们娱乐的工具,还谈不上网民共享,更不可能有什么“共治”。但当互联网发展到成熟阶段,随着网民数量的增加和素质的提高,“共享共治”自然也有了必要性,在生态治理方面也不例外。在未来,互联网的共享共治精神也会逐渐趋向理性,对改善生态治理将发挥重要作用。

2.对互联网的认识过程体现“人类尺度”与“人的解放”。马克思论述人类自身发展需要经历人对人的依赖,人对物的依赖,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三个阶段,而人类利用包括互联网在内的很多科技的发展同样也经历了从“他人依赖”到“工具依赖”到“人的解放”三个层次,在生态治理过程中对互联网的认识也大致需要经历这三个阶段,即在一开始的“原始阶段”,人们利用互联网仅?H是把其作为传递生态治理信息最基本的工具,实际上还是处在互联网最初的应用阶段。而在其后发展到较高一层次后,人们开始把互联网当作自己达成生态治理目的某种“渠道”和“基础设施”,[7]这时互联网成为名副其实的生态治理工具,正是在这个阶段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人们开始审视利用科技所带来的许多负面影响,比如片面强调科技的作用而导致缺乏人文关怀、过分强调工具的治理作用从而忽略了人自身的主动性等问题。只有当这些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后,就达到了第三个层次,即互联网下的“人的解放”,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科技不再只是人类单纯利用进行治理的工具、渠道和基础设施,它已经不是处于某一层次的发展之中,而是整个层次的包含之中。此时人们已经习惯社会治理活动中网络工具的存在,互联网科技也真正内化到了人们达成自我实现和发展的需要之中,即互联网下的“人的解放”。人们在利用科技中寻找到了人的本质,而科技是实实在在地已经融入到整个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也真正内化到了人们达成自我实现和发展的需要之中。

3.互联网的发展与生态科技观紧密结合。在以及生态看来,科学技术就是人借之将自己的需求和目的转移至劳动对象的力量和手段,是人类意志的产物,并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生态环境问题本质上仍然是由于人类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技术,是人自身局限性的反映,生态问题不是单纯的“自然”问题,也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一个亟待重视和解决的社会问题。因此,在当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科学技术无疑是改善生态环境,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8]阐发生态科技思想中的生态维度是很有价值的,利用科技来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应该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理性选择。也只有真正把互联网的发展融合到生态治理之中,实现在国家治理能力在生态层面上的改善,才能使人摆脱“科技异化”,实现社会与环境的协同发展。

所以,我们重视科学技术在人类与自然共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对互联网科技也不例外,最终都是把着眼点放在了人类社会的未来――生态文明的建设上去。不单单是把互联网技术作为参与生态治理与实现生态文明的工具,而是让互联网真正融入到生态治理本身之中,让科技也成为生态文明的一部分,也就是人们未来社会生活的一部分,使生态治理也能“互联互通”,实现生态治理的专业化与大众化融合,达到“共享共治”,即每个人都是生态治理的主体,这也就达到了马克思所描述的人类发展三个阶段的最高一层。

三、互联网科技在生态治理中的路径转变

现阶段互联网已经广泛进入了世界以及中国人民的社会生活。截止2015年,全球网民已达30亿,人类全面进入互联网时代。而我国网民规模达到6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9]中国拥有着全球最大规模的网民群体,早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国,互联网科技运用到环境治理已经有了雄厚的群体基础。互联网虽然不是中国的原创发明,但就如同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能够造就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辉煌一样,中国完全可以借助互联网实现创新生态治理模式,为世界生态环境的改善做出贡献。

当前,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代表着信息技术最新的发展方向,是中国增强生态治理能力的现实需求,也为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生态的科学技术观念融入到互联网的发展,使互联网科技不仅可以发挥提高相关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的功能,同时也开始在社会各个层面发挥维护生态环境、提高生态效率的作用,这正是我国完善和发展生态治理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契机。中国当前正在大力推动的“互联网+”行动,在生态环境领域内就是要“推动互联网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实现生态环境数据互联互通和开放共享,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10]整个生态治理动态过程中的“互联互通”以及每个社会成员参与此过程中的“共享共治”,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在生态治理过程中的“人的解放”。

1.?纳?态治理区域个体决策到“互联互通”。互联网表现出来的科技形态几乎是无形的,但它对整个人类的影响却是有形的。人类惊人的创造力再次通过发明互联网以及越来越廉价的接入设备为解决包括生态环境问题在内的各种社会问题提供了更多可能的方案。如同批判“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狭隘观念,强调人与自然界的辩证统一关系一样,互联网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简单地让其成员知道自己的某些努力既不是孤立的,也不是无用的,而且这种努力不是靠强制、义务、物质激励或社会契约联系在一起,最重要的是依靠共同的价值观联系在一起。人们知道有些任务和成就只能通过共同参与、共同努力来完成。[11]

当今生态环境问题如同互联网一样,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并且也随着接入互联网地区和人数的爆炸式增长,互联网科技在国家生态治理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互联网无视地域、没有边界的特点使得每个不同地方的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反映环境问题,整个“地球村”中的“一个村落”中的“一个人”发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就会波及到整个国家乃至世界,真正实现了生态环境问题不仅仅是在自然地理领域,而且还可以在人类社会领域的“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必然倒逼地方政府进行生态环境治理和产业政策改革,同时也要求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世界不同国家政府之间的生态治理统筹协调,生态环境问题就有了更加系统性的解决方案。对生态治理的相关决策不会再是某个国家、某个地区的区域性行动,同时,人们在网络上也自发形成了环保型组织共同监督不同地区发生的生态环境问题,从而实现生态治理的“互联互通”。

2.从生态治理政府组织主导到“共享共治”。互联网科技虽然使社会更加多样化,但社会成员因为使用互联网仍然要共同遵守规则,仍然有共同认可的价值观,政府转型与 “共享共治”成为可能。[12]在未来,永不下线的互联网将对包括生态文明在内的大多数社会进程产生重大影响,人们自身创造性和自主性的潜力将得到极大的挖掘和发展,以自身智慧汇聚集体智慧,将用于任何有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项目。[13]个人自发的努力也可以汇聚成庞大的体系,最后形成“受启发的个人结成的集体网络”和“智慧型的共同体”,这就为“共享共治”提供了基础。这种“共治共享”的转变主要表现在动机与形式上。一方面,由于互联网极大拓宽了人的交往空间,无论是在现实还是在互联网中哪怕只是取得的些许成就,也会让人很有“获得感”。此时,经济利益的满足已经不再是人们首要或者唯一的行动目的,人人都可以参与生态治理的热情大大增强。另一方面,生态治理的主体也不再只是以传统的政府和一些非政府组织,互联网使每个公民和自发形成的环保群体可以表达意愿,创新了进行环保活动的平台,大大降低了形成环保组织的门槛和开展保护环境活动的宣传成本,同时一些互联网最新的创新成果――“互联网众筹”模式与“环保”相结合,其开放性与去中心化的特点,使环境保护运动更加透明和高效,给了生态治理以新的生命,从而实现了人们在互联网条件下环境治理的“共享共治”。

3.从生态治理的科学技术依赖到“人的解放”。生态污染、传统意义上“美”的丧失,这些从来都不是科技与生俱来的问题,科技同样可以给人带来更加奇妙的东西,这需要我们用新的文化重新塑造技术。技术本身不会创造需要,但我们可以强化与我们真正想要的所对应的目标,从而决定我们真正想要到达何处。[14]在当今时代,由于人们的这种科技式生存方式,各种问题无论缘由如何,其改善和解决都不可能再离开科技的影响。但也绝非简单地依赖科技,互联网科技也不再仅仅是人类进入网络领域的工具,而是相对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的各个系统造成的整体性效果和价值取向。[15]无论在哪个系统中,其价值取向的根本是指向“人的解放”,这是未来利用互联网改造生态治理体系所应采取的最根本路径。

互联网环境的特点范文第5篇

1.互联网金融的概念。

1.1互联网金融是指依托于互联网等一系列的现代科技技术,实现资金融通的一种新兴金融服务。它具有“互联网”和“金融”的双重身份,将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神渗透到了传统金融业务。理论上任何涉及到广义金融的互联网应用,都应该是互联网金融。

1.2互联网金融具体可以分为六大模式:(1)第三方支付。指具有一定实力和信誉的非银行机构通过互联网技术与银行进行合作,成为用户和银行支付业务的中介,目前该模式已经不局限于互联网,更是覆盖了线上线下的各种生活场景。典型代表:支付宝、财付通。(2)P2P网贷。也叫做点对点信贷。第三方互联网公司负责搭建交易平台,借贷双方通过平台寻找到合适的交易伙伴。网站平台通过合理的机制设置来尽量保证交易的公平和安全。目前有纯线上模式和线上线下结合模式两种。两种模式的主要区别是前者不结合线下审核,后者需要平台采取入户调查的方式进行审核。(3)大数据金融。指海量的数据通过系统的分析,为互联网金融机构提供全方位的信息,通过数据的分析可以掌握交易和客户习惯、特点等信息,并进行科学的预测,使得金融机构的营销更加有效率。(4)众筹。指项目发起人依靠互联网传播的特点向网友筹集项目资金,向公众展示创意项目的同时,还可以获得所需要的资金。众筹的项目种类繁多,包括新产品研发项目、艺术展览等。(5)信息化金融机构。指运用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对传统运营流程、服务产品进行改造或重构,从而实现经营、管理全面化的金融机构。(6)互联网金融门户。指利用互联网进行金融产品的销售以及为金融产品销售提供第三方服务的平台。通常采用金融产品垂直比价的方式,将各家金融机构的产品放在平台上,用户通过对比挑选合适的金融产品。

1.3互联网金融的特点。(1)金融服务基于大数据。大数据是信息时代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金融行业是大数据的生产者,同时也是高度依赖大数据的行业,互联网金融更是将大数据作为自己的核心资产,与传统金融业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互联网行业中“用户行为分析”是指通过数据统计分析用户的习惯甚至身份特征,从而进行网络营销活动,这一切也是基于大数据基础之上的。(2)服务小众化。传统银行的金融服务主要是针对有一定规模的客户,就是经典的“二八定律”:百分之二十的客户创造百分之八十的利润,处于“长尾”的客户是不创造利润或者创造很少的利润。而互联网金融则更多地在争取小微用户,由于小微用户有需求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因此与传统金融往往格格不入,互联网金融在服务小微用户时有着天然的优势。(3)金融服务高效、便捷化。互联网金融业务主要通过网络系统完成,用户不用到银行进行排队办理业务,只需要简单的操作就可以省去大量的时间和物质成本。以支付宝钱包为例,用户购物可以不需要事先开通网上银行,只要通过淘宝账户就可以完成购物到付款等一系列的活动。(4)成本低。资金供求双方可以在网上自行进行交易,不需要传统中介,免去了很多交易成本。金融机构也可以避免实体营业店的投入和运营成本。

2.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概念。

由于互联网金融具有“互联网”和“金融”双重身份,因此它在面临传统金融风险的同时还要面临互联网自身的风险。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决定了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特征。

2.1技术风险。互联网技术本身存在着缺陷,防火墙以及反黑客技术并不完善,因此很容易被病毒或者不法分子攻击造成损失。此外,计算机操作系统本身存在漏洞,容易受到计算机病毒的入侵,使得用户信息被盗取。病毒的快速扩散和传染性使得风险范围更加难以控制。除此以外交易平台的缺陷也会对交易的双方带来不确定的风险,例如当打折促销日来临,由于数据量的集中处理,容易出现交易平台不稳定,服务器宕机等现象。

2.2系统性风险。系统性风险指由于单个或少数金融机构破产或损失使整个金融体系崩溃的风险。系统风险往往是由经济波动等突发事件导致的一连串效应,并且持续产生恶性循环的后果。互联网金融风险的出现不仅仅对自身造成危险,同时也将风险传递给传统金融行业。

2.3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金融机构(如商业银行)虽然有清偿能力,但无法及时获得足够资金应付资产增长或支付到期债务的风险。流动风险形成的原因更加复杂和广泛,它具有不确定性、冲击破坏力大等特点。互联网金融交易更加频繁,价格波动性强,流动性风险更高。2.4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金融市场中最为典型的风险之一。它主要是指交易对手未能履行契约的义务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互联网金融中的信用风险与传统金融一样,会出现借款人违约的情况,例如P2P借贷,电子商务平台帮助双方确立借贷关系之前应当有一套合理的模式防止信用风险,例如对借款人资质的审查应当必不可少。互联网金融不断涌出各种创新产品,新的产品也隐藏着新的风险,例如相关的协议条款不完善,会导致用户的损失。2.5金融监管滞后。互联网金融企业推出的运作方式和标准尚无专业的法律规范,因此网民在享用互联网金融服务的同时,要面临着法律空白的风险,出现业务纠纷时没有法律条文作为依据。

二、互联网金融监管概述

1.互联网金融监管的理论基础。

1.1金融监管是指政府通过特定机构(如中央银行)对金融交易行为主体进行某种限制或规定。监管的对象包括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金融监管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少金融行业的风险,避免由于金融机构倒闭等风险波及整体经济。互联网金融监管在传统的金融监管基础之上又具备了互联网的特点。由于互联网金融多与网络技术相关,因此交易的"虚拟化"使得交易对象和交易过程更加不透明,信息的更加不对称性是互联网金融监管突出的一个难点。

1.2面对互联网金融风险,金融监管机构应当根据其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监管措施。

(1)严抓技术安全。互联网安全技术是金融行业在互联网上健康发展的基础,金融机构应当加大金融系统安全性的投入。监管当局也应当建立配套的监管制度,将信息安全科学化、规范化。除此以外,从事金融服务的互联网公司也应当加强自身系统的健壮性,包括紧急情况的处理方法等,从互联网技术环节尽量避免互联网金融的技术风险。

(2)加强信息透明度。互联网金融交易的虚拟化使得交易双方的身份难以确定,并且由于交易过程的网络化使得其缺少严格的线下监督。监管当局应当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将实体的交易场所搬到互联网上,从事互联网服务的企业也应当积极配合监管当局收集交易对象的信息、交易内容的信息,使得信息更加的透明更加地准确,增加信息的真实性。

(3)建立完善法律法规。法律法规是金融监管法制化、规范化的前提保障。针对互联网金融的特点,法律法规应当具有可操作性,规范操作细节。除此以外,应当加大违法违纪行为的处罚力度。

(4)加强金融监管国际合作。金融市场有全球一体化的特点,因此应当对各国金融服务制定统一的监管标准,并且加强各国金融监管机构的合作性,使得跨国金融交易更加安全可靠。

2.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分析。

2.1在我国的互联网金融环境中,由于第三方支付发展时间较长,发展相对成熟,针对另外五种金融模式的相关法律定位并不明确。

2.2国外的互联网金融起步较早,监管体系相对成熟,借鉴学习国外金融监管经验对于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有很大的益处。

(1)优胜劣汰是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有效法则。监管当局应当及时清除不合格的互联网金融企业,而作为消费者应当理性地选择规范的互联网金融企业进行业务的交易,保证交易双方处在透明公正的交易环境中。

(2)大数据的检测与分析。监管当局应当及时掌握最大限度的真实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做出有效的分析,明确监管的计量标准、风险识别的标准。

(3)确定监管主体,加强流程监管。明确各个模式的法律定位以及监管主体,监管职责明确清晰。

(4)加强信息披露。监管当局应当建立充分的信息披露框架,使得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经营信息、财政信息等公开化,消费者可以根据真实的信息进行交易。该框架有助于提高交易双方的信任度,使得交易更加频繁,也为监管当局制定监管制度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5)严厉打击非法行为。在维护良好的互联网环境的同时,应当对任何非法的行为“零容忍”,必须及时整治各类的金融违法行为,推动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

(6)加强消费者金融行业知识以及法律保护意识。培养消费者互联网行业专业知识,也是金融监管的一个重要目标,在此基础之上同时引导消费者具有清晰的法律意识,提升风险的预判性。监管当局也应当维护消费者的权利,加大损害消费者权益的打击力度。

三、总结

互联网环境的特点范文第6篇

生态位理论为互联网金融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两者的发展呈现出高度的理论契合性。(1)从整体来看两者之间在理论上存在高度契合。生态位理论本质上通过强化生态因子增强环境适应性和资源获取能力来实现自身发展;而要实现这个目标,生态因子就必须不断通过环境选择机制进行变异,从某种程度看,生态因子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不断变异的结果。如果把金融系统视为生态系统,那么互联网金融则是金融系统内部各个生态因子在不断竞合和环境选择过程中,依靠不断创新发展而变异的情况;从单独依靠信息技术发展网络金融服务到建立专门的网络金融服务平台和模式,互联网金融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小变大的曲折历程,这个历程从本质上可以用生态位理论给予完全的解释和描述。(2)生态位理论适应性和资源获取能力有效解释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适应性是生态因子在系统内占据有利生态位置的基础。(3)衡量互联网金融生态位适应性有两个重要指标:适应深度和适应宽度。适应深度和适应宽度呈负相关关系,即生态位适应深度越小则更倾向泛化类;相反生态位越窄,而适应深度就越强,更倾向特化类。从目前金融系统态势来看,传统金融属于泛化类,具有很宽的生态位,未来一段时间内,传统金融还会以消释狭窄范围内的资源利用效率(即适应深度)来换取对较大范围内资源的利用能力。比如,在传统金融上大力发展网上支付、网络银行、网络理财与互联网金融不断合作等,就全面地印证了这一思维。综合来看,环境的变迁将对互联网金融的产生与发展发挥重要的影响,而金融生态系统内生态因子,为了增强自身适应性和资源获取能力,通过不断变革为互联网金融的形成与发展提供根本动力。

二、互联网金融生态位的提升与运行模式

互联网金融作为金融系统新的生态因子,应通过提升生态位实现可持续发展,有三种运行方式可供选择:(1)向上运动方式。向上运动方式是互联网金融通过自身规模的扩大,沿着金融生态系统不断变革的需要,通过自身创新和资源整合而提高其生态位的方式。例如互联网金融结合信息技术发展和顾客需要开展的移动支付业务、自金融的P2P信贷公司模式以及众筹资模式等。通过开展移动支付业务、构建网络贷款平台及创新融资新模式,互联网金融服务范围和对象得到极大提升,进一步夯实了在金融生态系统的位置。(2)横向运动方式。横向运动方式是指跨越职能边界横向运动的方式,是互联网金融通过与其他产业尤其是同传统金融的合作来实现自身发展。根据长尾理论,将零散的碎片式的需求综合起来就会形成一个比较大的市场。互联网金融通过与传统金融密切合作,实现横向运动,提升生态位。(3)中心培育方式。中心培育方式是互联网金融通过充分发挥自身特征和不断改变经营策略来实现。中心培育方式主要是通过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盈利模式创新等不断发挥互联网金融优势,达到提高自身适应度和获取资源的能力,从而提升其生态位。中心培育方式最典型的例子是互联网金融的业务整合和分化。业务整合是互联网金融企业将零散的业务通过整合形成规模市场。业务分化是互联网金融企业将凸显自身优势的业务保留,进行横向发展,而不具竞争优势的业务则抛弃。这种方式能尽可能地发挥技术和资源优势,聚核式的发展更好地弥补了市场空缺,从整体上提高了互联网金融的延展性和伸缩性。互联网金融生态位运动模式关系及综合特征:向上运动、横向运动、中心培育模式是互联网金融在提高生态位过程中常用的模式,但是这些模式通常不是单独运用的,而是综合运用,因此表现出一定的综合性特征,具体反映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虚线把互联网金融生态环境分成许多个区域,每一区域反映了不同环境运行特征。假设图1中:e1、e2、e3、e4代表不同的生态因子,t代表时间,p代表生态系因子适应度与重叠度。从图1中可以看出,不同的生态因子由于适应性和资源获取能力不同,处在不同生态位。同时,笔者通过分析认为,图中反映的是互联网金融生态系统的生态因子及其生态位情况,e1、e2、e3、e4描述了互联网金融作为生态因子采取不同运行模式下的生态水平。发现随着时间推移,互联网金融由L0生态位向L1方向渐进,此时采取的模式为向上模式,因为向上模式有助于互联网金融从萌芽状态向生长状态过渡,此时其生态适应性仍然较低,重叠度高。最初互联网金融发展速度比较缓慢,原因是生态因子飞跃式的发展需要能量的积累和竞争优势的积淀。通过长期积累、特色竞争及速度竞争,互联网金融生态位从L1提升为L2,此时采取横向运行模式。在生长阶段,跃迁和跨生态位需要在整合自身资源的同时,更广泛地参与同其他生态因子的竞争,因此横向运行模式成为互联网金融生态位提升的最佳选择。在互联网金融由L2上升到L3一般采取中心培育模式,事实上中心培育是向上和横向模式的升华版,意味着互联网金融不但需要突破环境和资源的限制,同时也要通过创新和整合提高自身适应性。e3处于L1和L2之间,e2处于L2和L3之间的两种情况,说明互联网金融发展生态位是螺旋上升的,其具有渐进、反复、跳跃与非连续的特征。互联网金融在提高生态位过程中不同的运动方式,反映出其在生态系统中生态位构建产生的路径依赖;不同运动方式反映出互联网金融作为生态因子在不同阶段的非等价性及限制性,为进一步优化其生态位体系提供了思路。

三、全面推进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策略

在多维度生态框架内,互联网金融必须要依靠自身特点来提升适应资源获取能力,在竞争中不断发展。

(一)金融生态维度:政府监管有效引导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合规性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运行模式,互联网金融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良莠不齐的特征,在生态系统内,变革、分化与整合都是必须按照一定规则来进行的。不符合规律、不按照资源与环境维度的内在要求办事,互联网金融将注定是昙花一现。我国三大金融监管部门对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已经初步形成共识,目前银监会主要负责P2P监管,保监会负责互联网保险业务的监管,中国证监会则负责众筹资金的全面监管。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有助于确立其金融系统内的地位,引导其良性发展,但在监管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1)监管的目标是促使互联网金融良性发展,而不是将其“管死”,停止不前。互联网金融作为新生事物,在早期经历了星星可以燎原的发展态势,未来针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要抱着开放和包容的态度,既要对互联网金融创新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又要有从严管理的决心。(2)通过建立系统的监管体系,全面控制互联网风险。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背后也蕴藏巨大金融风险,因此在不断发展实体经济的同时,加强风险监管成为互联网金融监管的重点。(3)监督管理系统必须全面契合互联网金融的运行特点。在监管上要充分结合互联网具体特征,在保持一致性原则的基础上,将现有的规则按照互联网监管的需要,适当进行延伸和深化。例如互联网金融服务客户信息的保护,不但要强调互联网金融企业对客户信息的道德性保护,还应该针对技术性保护进行监管。

(二)金融合作维度:互联网努力提升资源获取能力,提高与实体经济及其金融产业的融合力度提高互联网金融资源获取能力,并强化服务实体经济是其主要发展路径,主要有三种发展手段。(1)移动化服务模式。移动化服务模式源于实现互联网金融不断弥补满足顾客需要的空间和时间限制,通过强化移动服务,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二维限制,比如像微信的红包、打车软件等方式。(2)横向和纵向延伸及矩阵金融服务。最初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对象是草根阶层(包括消费能力一般的个体和融资难的中小微企业),从年龄来看主要是80、90后等年轻群体。未来互联网金融要提升其资源获取能力,必须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不断完善金融服务能力,构建矩阵服务体系。从横向看,互联网金融应将服务对象从草根向社会各个阶层延伸;从纵向看,服务群体应从80、90后向社会全部群体延伸。(3)提升与其他重要产业融合力度。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取决于资源获取能力和环境的适应能力。提升互联网与其他产业融合度是关键路径之一,互联网金融可以将其触角延伸到诸多产业领域,以为自身发展提供更多能量。例如房地产、汽车、新能源及农业等领域,提高与其他产业融合度将是未来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主要路径。在产业融合方面,为中小企业融资是个典型做法,以51资金项目网为例,该网站以信息匹配为特征构建融资服务平台。

互联网环境的特点范文第7篇

核心产品观:奉承拿来主义,进一步微创新

若要论中国的互联网的核心产品观,那当属中国的互联网企业极度奉承拿来主义,通过复制外国成熟的产品或者模式,然后在此基础上对产品和模式进行微创新,关于这方面最具说服力的例子就是腾讯QQ。作为即时通讯工具的QQ在早期成功地模仿了微软的MSN,并根据中国特定的市场环境对QQ进行改良和微创新,围绕着QQ推出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国人使用习惯的周边产品,依靠此微创新的方式QQ后来居上打败了曾经盛极一时的微软MSN。

纵观国内的互联网市场,其中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产品或者商业模式在最初都是照搬国外已经成熟的产品或者模式,然后在其基础上进行改良和微创新,成就了符合国人使用、具备中国特色的产品,这已经成了国内大部分企业崛起的必经之路。然而有些产品做得很出色,经过微创新和改良后已经完全适应中国市场,如QQ,而有些产品则只是模仿了表面,深层的精髓却没能模仿,显得有些不适应中国市场,如人人网。

特色:着重打造外壳,用户体验是亮点

由于中国特色的市场环境和产品观,国内的互联网企业通常具备的一个特点就是抄袭内核,着重打造外壳,在操作习惯上简单易用,国内的浏览器便是最好的例子。我们都知道最初的微软IE6显得过于简陋,且在使用上显得有些繁琐,但是国内最早出现的基于IE内核的三方浏览器遨游浏览器在用户界面和操作习惯上相对于IE有了极大的改进,于是该浏览器一经,在没有任何推广行为的自然条件下迅速获得数百万用户,获得了大批用户的青睐。

目前炙手可热的360浏览器和搜狗浏览器都是直接照搬国外浏览器的内核,然后打造出漂亮的用户界面以及易用的操作界面来博取用户的欢心,就目前而言用户很少直接使用IE浏览器,而是使用经过包装和外壳加工的第三浏览器,这就是中国互联网产品最大的特色。总的来说,中国的用户似乎对内在的东西不太感兴趣,而是对能看到的摸得着的东西感兴趣,管你是什么样的内核,只要用得舒服,用户就喜欢,因此由于这种特殊的环境,中国的互联网产品往往很简单易用,用户体验水平往往会很高。

影响:符合国人使用习惯,国外产品很难进入国内市场

正是这种特殊的市场环境,造就了大批具有中国特色的互联网产品,用户更多的是追求和谐的外观和简易的操作,再加上中西方用户审美观、操作习惯上的不同以及国外互联网企业对于中国本土的特色互联网环境理解不够,造成了几乎没有哪一个国外的互联网产品能够在中国市场中站稳脚跟。试想一下一个在国外的新鲜产品未经发展壮大就已经被国内的互联网公司复制,当该企业在国外发展壮大后想要进入中国市场,被复制的产品已经在国内拥有了相当成熟的用户规模和盈利模式了,国外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显得有些不可能。

互联网环境的特点范文第8篇

P键词:互联网+教育;挑战;教学改革

当今时代,“互联网+”方兴未艾,互联网的发展对教育产业的影响有目共睹。作为一线教师,我们也从我市、我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行动中感受到了“互联网+”教育带给我们的机遇和挑战。“互联网+教育”环境下的教学改革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环境的改革

“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学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由于计算机的不断普及、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的不断成熟,我校根据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要求,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变了教学环境:

1.综合多媒体电教室。主要设备有:投影机、多媒体计算机、视频展示台等设备;2.多媒体CAI网络教室。这种教学环境建有几十个学生计算机工作站,并配有耳机等。网络教室功能强大,主要功能有广播教学、演示教学、分组教学、在线讨论等;3.多媒体电子阅览室、备课室、校园网等综合型电教设备。其功能强大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方向;4.闭路电视教学系统。有线电视信号网、录像机、VCD、计算机等设备,主要适应教学中播放音像资料。

基础设施的完善为教学实践活动的改革提供了平台。教师教学实践活动从传统的教师与学生面对面,桌椅、黑板、粉笔的现实环境,变革成了以互联网为媒体,现实的学生为主体的新形式,教学中运用许多多媒体技术、信息技术、模拟仿真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动态地呈现过程,收到良好的成效。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也变成随时随地地交流与讨论,避免一些教师不善于表达,学生不善于沟通的缺点。

二、教学方式的改革

在“互联网+教育”环境下,微课程、二维码等互联网技术的运用,让教学方式更加便利,并进一步引发了师生思维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微课程”作为颠倒的课堂(即翻转课堂),受到教师的广泛应用和学生的喜欢。教师从开放教学、分享式课堂、班级管理、主题活动、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各个方面的特色课程用手机或交互式电子白板制作成微课,并生成码书。把固定的课堂,变成随时可视的教学资源。

三、教师职能的转变

在“互联网+教育”环境下,作为教师仅具备自己专业的能力,已远远不能胜任。我们不但要提高自己的学历层次和专业水平,还要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意识、理论水平、操作技能是教师素质的基本要求。教师不再采用简单的教学设备及工具,向学生进行灌输式的教学,教师转变成领路者、服务者,随时为学生答疑解惑,创造广阔的、多样化的、互动的、个性化的教学环境。教师使用信息技术,采用数据挖掘技术,挖掘到每个学生的兴趣点、对课程的特点,学生的特点准确定位与把握,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并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资源,让学生的学习空间进一步地扩大,对学生的成长提供有利的条件。

四、学生的变革

“互联网 + 教育”打破了流水线式传统教育模式,让教育以学习者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体验,让学生真正成为教育中的主人。在教学实践中,我校教师实现了与学生在网络上的交流与互动。学生可以通过多种工具与教师进行在线沟通与研究。学生可以通过学习空间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与问题,在线与网络上的其他学生进行讨论,形成讨论空间,营造共同学习、自主学习、协助学习、探索学习等学习氛围。这样的学习形式,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了“互联网”带来的便捷,并主动地利用互联网上的优势资源来促进自身的发展。同时也让师生之间的关系变得更轻松与愉快。学习之外,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兴趣爱好的培养也在我校所构建的“互联网”环境中得到了提升和锻炼。

总之,我们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作为教育工作者,只有抓住“互联网+”所带来的时代机遇,在教学一线形成教学改革突破口,实现教育教学的创新,才能够顺应互联网发展的潮流。但是目前传统教育模式仍占据主导地位,互联网技术虽然对教育产生了一些影响,相比于其他被互联网改造的行业,仅仅是前进了一小步而已。究其原因还是在融合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难点。“互联网+教育”是教育发展的远景,为我们前行指明了方向。但是,路还在脚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作为教师我们只有充分利用互联网工具,提升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精神,去实践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才能实现“互联网+教育”的美好蓝图。

参考文献:

[1]《“互联网+教育”:机遇、挑战与对策》,平和光,现代教育管理,吉林省教育科学院,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