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未来孩子的核心竞争力

未来孩子的核心竞争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未来孩子的核心竞争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未来孩子的核心竞争力范文第1篇

童年的主要任务不是向外延展,而是向内积累。一个人内在力量强大,才能很好地把控自己,未来才有可能处理好自己和外部世界的关系,在人生事务中获得主动权――这才是培养竞争力的正常顺序和逻辑。

成年人的责任则是不打扰孩子的自我发展,有条件的情况下给孩子一些助推力――即我们常说的要给孩子良好的启蒙教育,呵护好儿童的好奇心,发展孩子的自由意志,让孩子有幸福感――这些教育学上恒定的真理,正是发掘儿童内在潜力、成全他未来竞争力的最简单却最重要的手段。

可惜的是,现在,很多人看不到这些简单教育要素中深藏的力量,却更愿意把精力花在一些眼前的竞争事务上。其理由是,社会需要竞争,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不能不说,这看似长远的想法,实际上是短视。

有这样心理的家长,往往自己的攀比心比较重,喜欢给孩子灌输一些弱肉强食的道理,喜欢计较一些可量化的外部得失,如会背的唐诗比别人多几首,是否上了重点校,成绩排名如何,获得了多少种证书……等等,不仅引导孩子和他人比,更推动孩子和自己较劲,较少关心孩子内在的感受。表面看来这些家长站得高,其实不过是揠苗助长而已。

早早地把孩子推入竞争的洪流,除了上面提及的削弱孩子内在的力量,让他变得羸弱无力,还有以下几方面损害。

会破坏孩子的合作能力

我们知道,一个人的合作能力正是他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合作能力的内涵是友善、诚实、宽容等,所以培养孩子的竞争力,首先要培养好品行,打下合作的基础。可现在的情况是,当孩子开始上学时,他们对竞争的准备远比对合作的准备充足。有位家长忧心忡忡地对我讲了这样一件事。他儿子所在班级的班主任每天给作业、考试、纪律等方面“表现好”的学生发放小红花,定期评比谁的小红花多,多的人受表扬,少的人挨批评。最近老师找他告状,说他儿子居然偷同学的小红花,还数次向老师打同学的小报告,尤其是小红花比他多的同学,明显嫉妒这些同学。

各种各样的评价一会儿把孩子抬到天上,一会儿把他贬到地下。在这样的评价中,孩子的内心能不乱吗,他的道德能不被损坏吗?有的孩子学会了表演,有的自我认知被搞乱,有的变得满不在乎……如果孩子在童年时代没有机会发展诚实、友善和宽容,成年后,如何能要求他具有合作的品行?没有合作能力的人,竞争力又有几何呢?

会培养出病态的奋斗者

有些孩子确实能被训练得很有“竞争意识”,从小表现出极度的争强好胜,但它的副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这样的孩子被训练得在生活的各种选项中,会不假思索地放弃内在的愿望,只以社会评价作为价值判断标准。例如有位小学生,他每节课都坐得笔挺,蚊子落到胳膊上,都不肯去打一下,生怕给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宁可让蚊子叮一个大包。这个孩子可能会得到老师的赏识,但这种反天性的行为肯定会在生命中留下硬伤,病灶不一定在什么地方暴露出来。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的自我活动能力是有限的,努力自我控制的人(强迫或压抑自己的思想和行为)随后在遇到无解的难题时,会更快放弃。有意的自我控制会耗尽我们有限的意志力储备。

哲学家弗洛姆认为,懒惰与过度的勤奋并不对立,它们是人的全面功能受到干扰的两种症状。的确,过度勤奋不是懒惰的对立面,而是它的补充,它们都是人内在的和谐遭到破坏的后果。

会损害身体健康

长久的、超过承受力的压力首先会在情绪上积淀毒素,影响做事效率和生活品质。而情绪上的毒素太多了,又会影响到生理健康。儿童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双重发育当中,太大的精神压力不仅影响到他们的心理,也会影响到生理发育。研究发现,压力或睡眠不足会影响儿童脑垂体生长激素的分泌,影响孩子身高,也有可能表现在机体其它方面,比如皮肤病。

事实上现在很多人已察觉到社会竞争心理对孩子的伤害,希望还孩子一个童年,希望孩子愉快轻松地成长。但不少人只能在孩子尚小,尤其还没上学时会这样想。一旦孩子上了学,面对学校各种各样的奖励及排名,尤其是老师经常通过手机短信群发给家长们的信息――几乎都是各种评价的通报――很多人开始无法淡定了,不知不觉地提高了对孩子的要求,开始一边抱怨孩子的压力太大,一边又配合学校给孩子施压。理由是,现在教育就这样,不能不竞争,我们也没办法。

其实,我们不要一味地去抱怨大环境,我们可以先解决小环境的问题。成人自己要反思竞争的尺度和意义,成人淡定了,孩子才能淡定。

设想一个孩子体质好,心理健康,有求知欲,开朗友善,自信平和,那么即使他从未听说过“竞争”这回事,在未来的人生中,有什么样的竞争会打败他呢?

未来孩子的核心竞争力范文第2篇

一、园长文化与园所文化发展

当一园所用文化的方式确立发展战略,不管你是什么样的特色的园所,园所的建设必须贯彻党的德智体美的教育方针。幼儿园育儿文化理念,就是幼儿园的价值取向,就是文化立园的思想在文化上的体现。园长是带着理念来的使者,正是理念带来的文化创新形成了文化创新发展的魂。园长文化要把握发展点,要在这个过程中形成语言,在理念的建构中让环境育人,让墙壁说话。

幼儿园的特色模式是办园者追求的价值取向和办园模式所体现出的精神高度。一个园所追求的特色目标越高,其发展越快,品牌就越被社会认可。幼儿园的办园愿景是园所描绘未来终极价值取向的图景,其目的是打造特色品牌,凝聚人心。这不只是想体现出特色,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出思想自由。我们幼儿园在探讨特色的时候实际上就是探讨思想自由。因为自由的思想,我们在孩子心里和个性中挖掘,当你挖掘出了孩子的各种兴趣和思想的时候他才会独立行走于世界。人和人之间的差距由兴趣而产生。我们园所为孩子们创造各种思想自由的、寓教于乐的活动,正是为了开发孩子那种天分。文化育人理念是以文化人的方式对儿童进行美德打造,是从文化立园的角度来发展特色品牌的新思路。文化立园的终极目的就是培养人性美德,文化育人最重要的就是挖掘人性当中的这些美德。人性有美德,也有恶德。我们倡导幼儿园进行文化育人正是为了扬善避恶。

文化的特征在于创新。创新的特征于幼儿园的建设,就是用与众不同的思维进行园所特色品牌的发展。园所之间的差异由特色决定,园所的社会认可度也与园所的发展战略有关。园所的品质影响儿童的个性成长和性格塑造,影响园所发展的程度。幼儿园要对内形成一种凝聚力,对外形成一种社会品牌的价值,以展示我们用文化的方式来发展。可以这样认为,一个园所的特色越突出,特点特征越明显,方向越明确,对孩子的个性成长的影响就越深刻;一个园所的特色越平庸,对孩子影响越少。文化立园的理念越短浅,园所发展潜力也越少。我们今天的家长大多受到各种艺术的熏陶,拥有较高的学历,他们对幼儿园的文化育人环境和特色文化环境,寄予了很高期望。家长舍得花钱的前提是,让我们的孩子在幼儿园学有所成,学有所报。社会对园所的要求给幼儿园的环境建设提出了文化育人的新要求。正是社会上这些想法以及精神文明的需要,给我们的环境建设提出了文化育人的新要求,给园所的理念建设提出了开发人性美德的新方向,给园所的精神建设提出以文化的方式打造有灵魂的下一代的新思路。

幼儿园的文化战略建设是建设文化育人理念的需要,也是内涵发展的需要,是创新特色品牌的需要。幼儿园文化立园的战略规划告诉我们,幼儿教育不是家庭教育,也不是学校教育。用文化的视角观察幼儿园的幼儿教育工作,我们可以看到,幼儿园对上承担为学校输送充满灵性、天真活泼儿童的重任,对下承担着对孩子性格培养和兴趣开发的重担。重任是社会寄予的希望,重担是家庭寄予的厚望。既然走上社会,幼儿园有责任让儿童学会人和人之间的礼让关怀与沟通,有责任培养孩子独立健全的人格和人性的美德。

从开发性格角度来讲,幼儿园教育要使孩子性情开朗,学会做事坚韧。性格是儿童对外的敲门砖,性格决定孩子的一生,性格决定命运。孩子性格的培养影响孩子一生,而其最重要的因素在于文化育人的理念。文化育人的意义在于从小培养孩子内心的人文情感,文化立园的意义在于把握文化创造的特征和适应社会动态变化的功能,增强园所发展的竞争力,并以园长文化为总揽,以幼儿园文化立园为导向,以教师文化为载体,以环境文化为己任,以寓教于乐为规律把握构成幼儿园鲜活的文化和生命集体。孩子的性格、品德和人格是家庭和幼儿园合力塑造出来的,是家庭的亲情、幼儿园的寓教于乐的育人方式共同铸造了孩子的情感世界。

从文化的视角来看今天的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还有一个问题必须要提出来,就是在孩子的成长中,不能把家庭变成第二课堂,幼儿园不能变成学校的基础教育。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幼儿教育必须依据人的成长规律进行。家庭于孩子的成长,在于教会儿童做人做事的人性美德和修为,做人的核心是仁慈和包容,做事的核心是诚信和认真,这是家庭要做的,这就是家庭育人规律;幼儿园于孩子成长,在于寓教于乐,在个性培养中让孩子明白什么是美和丑,这是幼儿园教育要把握的规律;而学校于孩子的成长则在于知识能力,这是学校要把握的教育规律。不管是谁,无论哪个层面违背了教育规律,培养出来的人都可能是“单向度人”。很多年轻人没有胸怀,不会感恩,其深层次的原因就在于从小缺少这种教育。

园长文化对教师文化的引领,在于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念的确立。就幼儿园的发展而言,必须以儿童的素养提升为本,因为幼儿园的文化建设要把握儿童兴趣的开发,培养儿童的认知能力;就幼儿园特色而言,要以教师素养提升为本。教师是园所特色文化的执行者,是园所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没有以特长著称的教师,就没有园所的特色,也就没有儿童的特长发展。因此要关心教师的发展,引领教师的师德,提升教师的专业业务。幼儿园是文化的旅馆,儿童只能暂住不能永留,要注重师德,注重教育的过程,注重孩子的兴趣开发,培养孩子的美德。幼儿园教育要在园长文化的培养下不断发展,寓教于乐。

二、园所特色发展和儿童的性情培养

我来谈第二个问题,园所特色发展和儿童性情培养。我们说人是一个有意识、有情感、有想象力的存在物,教师在引导儿童成长的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发现孩子的各种天赋。教育必须利用环境的力量,这里所说的环境一种是静态的环境,如摆上各种绘画、素描;一种是动态的环境,如创造一种讲故事、放音乐的氛围,最大程度激发孩子的审美情绪,触动孩子灵性和悟性的发挥。

幼儿园开展特色活动不能盲目,要有鲜明的目的性,在竞争中体现多样化,在形式多样的特色教学当中奠定儿童的性情发展方向。特色,因为特别而难以模仿,因为特点而产生品牌的价值。特色需要长久稳定,实现文化的传统;特色需要环境氛围,形成文化的责任。学习型幼教的建设首先是以学习型园长确立文化立园理念为基础的学习。

如果说特色决定发展,目前幼儿园的品牌建设有一个耐人寻味的奥秘,这就是凡是高收费的园所几乎都高质量、有特色。他们都具有某一方面的特点或特色,如硬件规模大、设备新奇或者理念高远。而不受欢迎的落后园所缺少以上的文化形态。换句话说,落后的园所缺少核心竞争力,缺少主导发展的特点和特色。凡是以自身特点形成发展特点的园所,都是新、奇、特的发展圈。这种发展对内产生凝聚人心的力量,对外产生辐射力量,以此统领发展的话语权。

园所的新奇现象可以体现在文化立园的理念和特色上,我们说它预示着未来的发展趋势。园所特色可以表现在园所的现代化硬件、师资优秀品质上,这种特色蕴藏着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也就是说没有这种东西,你这个园所难以做大。园所的文化现象可以表现在适应动态社会的创新发展中,比如说文化立园的战略中蕴含着事物发展的本质。幼儿园设立文化发展战略和学校设立文化发展战略是一样的,这是时代的必然。也就是说,办学的高质量由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体现出来。而这种发展怎样接受社会监督,怎样接受大家的认可?必须用文化发展战略方式把它表达出来。文化立园是文化兴校的基础和文化兴国的开端,文化立园在于输送从小有灵性、有灵感的个性的少年儿童。

未来孩子的核心竞争力范文第3篇

关键词:班主任;心理辅导;认识与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5-382-01

一、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反思

21世纪是知识和人才竞争的世纪,人们工作和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学生、家长、学校、社会普遍关注高中教育,关注高考,高中学生学习成为大家的聚焦点,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对高中生的期盼所转化给学生的压力越来越大,学生心理承担的负荷与日俱增,因人们对学生心理缺少足够的认识,心理疏通渠道单一和疏通方法简单浅显,学生产生的心理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疏导,导致由学生心理问题引发的各种悲剧不断发生。如2013年江西省高三学生因不满班主任管理将班主任杀死案,2014年浙江省高三学生原本在安静的教室里面学习突然一名男生快步跑到窗口跳了下去案等。在一个个年轻生命陨落的背后,不得不让我们班主任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引起深思。

心理健康是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内心屏障,是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因素。高中生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心灵,可以自主快乐地学习和生活,可以用坚强的意志战胜困难,用乐观的心态面对困难与挫折,在顺境中如鱼得水,成绩显著,同时也会在逆境中磨练奋发,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创造辉煌。

二、高中学生心理问题的诱因及行为表现

马克思说人在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学习、工作和生活总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在知识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社会对人才的渴求日益高涨,高考成为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机制,是一个家庭对孩子的人生期盼,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地方综合实力的展示。有了高考的存在,高中学生的学习被置于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聚光灯”之下,学生因求学而心理背负的压力不断加重,其主要诱因有三点:

一是社会发展的需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发展依赖人才,人才培养在教育。高考仍然是我国选拔人才的首要机制,面对高考招生指标有限和考生无限的矛盾,以及优秀教育资源的稀缺,众多高中生渴求通过高考能够迈进大学校门,甚至获得一个更高的人生发展平台,日日夜夜挑灯奋战,负重拼搏,不惜放弃自己爱好,透支身体,不愿和同学、家人分享内心的喜与悲,将自己内心锁在冰冷灰暗的小胡同里。

二是家庭环境影响。家庭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温暖港湾,可面对社会的需求和高考的选拔,父母渴望自己子女成龙成凤,从“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到拼高考进名校,许多父母逐步变成“唯分数论”,分数成为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忽略了尊重孩子人格、学习实际和闪光点,造成孩子内心埋怨叛逆封闭。另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留守学生大多存在自强、自卑、内向等多重心理,离异家庭孩子往往会对生活丧失信心,自我约束能力差,学习缺乏目标和动力。

三是学校因素。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石,高考成绩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家长、学校、社会关注度最高。因此,高中学校为了在高考中角逐,将学生分类分层教学,将高考指标分解到班,以教学成绩优劣评价老师和班级,社会、家长给学校的压力传输给老师,老师把压力转给学生,且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拼时间、拼体力、拼智力,一句话“只要成绩能上来”怎么做都是合理的。为此,因老师们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对学生只压不导、只学不导,只见分数不见学生,导致师生关系恶化以生恶果。

三、高中班主任对学生心理辅导策略

当代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教师不仅“传道授业解惑”,“教师更应当是心理医生”,这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班主任作为一班之“主”,班主任不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人格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班主任是学生一生中的“贵人”,贵在增长了学生智力、培养了学生人格、呵护了学生心灵。

高考是学生高中学习的“航向灯”,也是高中班主任做好学生心理辅导的切入点和信任点。为此,围绕高考这个总的目标,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按照早准备、早发现、早解决、以及持续辅导的原则,为高中班主任做好学生心理辅导提出如下策略:一是爱学生。

未来孩子的核心竞争力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高校国际化教学模式 留学小龄化 积极作用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部分个人家庭的富裕,同时,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人民币的升值,出国留学的费用相对下降,预计2010年,中国的留学人数将达到20万。其中,留学人群的年龄分布主要在18岁以下和19―22岁之间。这两个年龄区间正是学生即将踏入大学或大学在读的年龄段,而出国留学对学生是一个综合能力的考验。与此同时,国内高校也陆续开设了不同类型层次的国际项目,为有志出国留学的学生提供一个过渡的平台,并在创办国际化教学班的同时加强了与海外高校的学术及教学模式、课程设置等多方面的交流,促进了高校的教学、科研等方面的进步。

一、留学小龄化的利弊

留学年龄小,虽然对语言的运用和掌握,文化的融合比起大龄学生而言要有利得多,但如果在14―18岁之间,出国留学就是一个比较“危险”的年龄阶段。因为在该年龄阶段的学生社会经历不足,心智尚未成熟,对个人的自控能力比较弱,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研究发现,语言学习的起始年龄应该在4―10岁,原因在于其大脑的可塑性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衰弱。14―18岁年龄段的学生语言能力已经基本定型,中文已经成为母语,在发音等多个方面无法像学前儿童那样将另一门语言快速掌握,在自然语言的环境中,掌握第二语言的能力要比小孩子低很多。同时,固有的学习方式方法已经养成,在适应国外学生生活的过程中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去改变。如果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学习或生活等多方面的不适应,便容易产生厌学心理,再加上自控能力比较差,逃学等现象就随之产生。且他们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绝大多数都没有独立的生活经验,缺乏自我照顾的基本能力,一旦脱离父母或家庭,在一个全新的海外环境中,受到学习、经济、生活、个人情感等多方面的影响,更容易产生情绪上的孤独感等消极思想。当然,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地说这个年龄出国都将是如此悲观的结局,但大量事实证明,问题确实主要出现在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身上。

二、国际化教学模式对学生的积极方面

对学生,特别是高中毕业生而言,进入某所高校的国际化教学模式班是其将来海外学习、生活最好的一个过渡期和适应期。

1.大学的生活不同于高中,学生在大学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逐步摆脱以往老师、家长“跟班”式的“被人管”的模式,开始自我学习、自我照顾的生活能力的培养。

2.国际化教学模式通常采用国外先进的教学模式及相辅助的教材、实验。在此学生可以提前体验国外的教学方法和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的适应性调整。

3.国际化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而在中国老师的辅导下,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往往比纯外教的形式有效得多。

4.费用的大幅下降。在国内的学习阶段,其费用的开支必然比在发达国家要低得多。

5.国际化教学模式以专业知识强化,语言能力快速提高为目标。学生在逐步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也有机会选择自己将来的专业,或尝试不同的专业的喜好度,逐步具备中文和英文的思维能力,为将来的海外学习奠定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

6.学生在完成专业学业后,通常可以通过学分转换的形式,转入海外大学,这样不但节省了学生在海外学习的时间,而且节省的海外的学习开支,一举两得。

7.学生在国内学习阶段,心理压力远比在海外求学低得多。在一个相对轻松的环境下学习对学生,特别是14―18岁年龄段的学生而言,成功的激励远比失败的打击要重要得多。

三、国际化教学模式对高校的积极作用

国内现有的国际合作项目中存在着良莠不齐,鱼目混珠的现象,我在这里不讨论如何改善该现象的问题,主要讨论国际化教学模式对高校的积极作用。

首先,开展国际化教学模式可以拓展办学的资源。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中国经济快速融入国际市场,教育业也面临国际化的可行性和可能性。高校通过国际化教学模式,积极开展与海外高校的交流与合作,探索新的办学思路,扩大教育资源,有着积极的作用。

其次,通过国际化教学,引入海外高校不同与国内的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对各高校固有的、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带来新的挑战和考验。在两个不同的培养模式下,将真正考验哪种更适合、更适时,或进行互相的补充吸收,对培养新的实用型人才更为有利。

再次,在国际化教学模式中,各高校通常会进行海外的师资培训和教师之间的交流。这个过程对提高师资水平、促进教学改革、课程设置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最后,国际化教学模式有利于高校立足本地区,开展特色教育,引入结合地方经济的合作课程,提升自身及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培养有特色的毕业生。因为,地方性大学通常以教学为主,在人才培养的时候,需要结合社会需要导向,培养基层人才。在专业设置及课程安排上结合或引入海外相关的实用课程体系,打造具有地方经济特色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班或课程,将大大提升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及本身的核心竞争力。

四、结语

留学不仅仅是一个投资行为,投资孩子的未来,在开始阶段是完全需要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规划的,否则,将会使一个初衷很好的“投资”计划最后因为没有合理的规划而成为失败的案例。国际化教学模式对有志出国留学的学生而言,就是一个投资前的“试金石”,通过这样的课程学习,对学生给予合理的留学建议和参考指标。同时,高校通过国际化教学模式的开设,对教育资源的扩大、教学体系、课程设置、师资培养、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等多个方面也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对个别的国际教学中出现的不良影响,我认为,应当更多地看到其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Stern,H.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9.

未来孩子的核心竞争力范文第5篇

而在这个世界上,最容易学到的东西是外在的东西,最不容易学到的东西是隐性的东西。而越是内涵的东西就越是能够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品牌,更不例外。古语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运用到品牌中,也是同样的道理。那么在当今这个商业时代、这个市场经济下的“小小”的儿童服装行业,该如何做到决胜市场?

源起小“衣”大爱

据添翔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裴厉介绍,添翔服饰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是一家专注于儿童服装、服饰时尚产业的现代化企业集团。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目前添翔旗下拥有 “Pencil Mini”、 “Andy Party”、“Best Wear”和 PENCIL CLUB四大儿童服饰品牌,年产值近四亿元。在如今实为国际品牌之争的中国童装市场上,达到如此市场份额实属不易。添翔一直在塑造以“品牌”形象为核心竞争力,因为他们坚信品牌才是让企业拥有生命力的有力支撑。

既然打品牌这张牌,那就必须面对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都在面临着这一课题:在拥有有形价值的同时,需要更完善的塑造品牌无形价值。在记者解读添翔目前隆重推出的PENCIL CLUB(铅笔俱乐部)这一品牌时,不得不承认,这“无形胜有形”早已经在添翔的经营者那里从概念层面垂直到了执行层面。

品牌能为消费者、为社会传达怎样的价值,更取决于经营者品牌。做童装的人最应该关注的是什么?真的只是市场格局、是所得份额、是质检标准吗?如果说做药的人做的是一份“良心”,那做童装的做的则是一份“爱心”。当记者问及添翔董事长何丽芳最初为何选择做童装时,她的回答很简单:为了“爱”。当年,因为自己的孩子要摆满月酒,她想为孩子买一件应景的童装,但当时市场上的童装都不尽人意。作为一个母亲,非常想表达对孩子的爱与呵护,同时,自己拥有多年绘画的基础,审美的天赋,所以有了做童装的冲动,她想要做自己的童装品牌。

“做童装一定要有爱心,设计师要心中有爱,才能设计出饱含爱的童装。我们很多同事在来公司之前都不喜欢小孩,但是来到公司之后,都会被企业爱的文化所熏染,不但自己会喜欢孩子,也会在他们生活的周围传播这份爱心。”何董说这些话时面带幸福的笑容,作为企业的创始人,作为一个集团的领军者,此时传达给记者的并不是企业家的精明与霸气,反而是一份饱含“爱意”的温情与发自肺腑的快乐。或许这才是她创立童装品牌的真正初衷:把自己内心中的“爱”灌注在品牌中,用品牌将那份爱再传达给更多的母亲、孩子。从PENCIL CLUB(铅笔俱乐部)的产品设计中,我们可以读到这份爱的传达:将女孩视为公主般的美化与呵护,这应该就是“铅笔俱乐部”被越来越多消费者认可的原因所在。

在这个世界上,品牌与品牌之间差异的最终根源都在于人,在于企业经营者的思想与眼界。无论是哪个层面的品牌,面对同样领域,面对同样机遇与市场,眼界高低决定事业的大小。添翔这种小衣大爱的无形价值,是从品牌诞生之初就被高度重视,并延续至今,乃至永远。

解读“童装无小事”

不论是国际奢侈品品牌,还是国内高端童装品牌,品牌知名度与品牌价值更容易让童装产品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在传统的消费观念中,出于对孩子个人健康的考虑,童装的安全与质量问题往往受到更多的关注。所以说,在做童装品牌人的心里:童装无小事。

裴厉从两个方面解读了“童装无小事”,一方面是从企业版图与战略角度;另一方面是品牌理念与价值角度。

作为企业的决策者,对于市场有着清晰的思路:产业升级、市场变化致使服装品牌两极分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产业资源也是越来越靠向优势企业和规模企业。尤其童装品牌,竞争将不再局限于产品层面,而是企业与企业之间资源整合实力较量。要想在目前市场格局下赢得未来,上市或许是许多企业进行资源整合、重组的最有效方式。同时,裴厉心中也有一幅如雪域高峰般的拓展版图:当企业品牌的市场销售达到两亿时,可称为“生命之花”,此时品牌之力刚刚开始绽放;四亿时为“快马加鞭”;六亿时为“风花雪月”;十亿时为“阳春白雪”,进入这一阶段,就意味着品牌的发展登上了一个新层次;二十亿时则为“跑马圈地”,此时对企业而言,赚钱与否已不再是头等大事,最重要的是先把有限的商业资源抢占下来;五十亿时为“华山论剑”,发展到这一阶段,市场的第一阵营基本上是由数家领军企业来掌控;八十亿时为“王者归来”;百亿时的境界即为:“见山即山”了。

大气的拓展版图让人们看到了品牌实力与魄力,而作为品牌专家,裴厉的品牌观念又是缜密而细腻的。一句肺腑之言道出了裴厉对于品牌的情感:“做品牌就是走上了一条不归路”。这句带有调侃又饱含执着的话确实道出了他的心声。他不仅带着一份爱心来做童装,更是在品牌维度的点点滴滴上,做到了无微不至的程度,单看旗下一个品牌的塑造即可领略。PENCIL CLUB(铅笔俱乐部)是添翔服饰有限公司专为1-15岁孩子创立的中高端童装品牌产品,系列包括男女童装、鞋、帽、袜等。从品牌的名称“铅笔”二字,便能对品牌文化有所感悟。铅笔二字首先传达了文化与艺术的内涵,儿童时期我们学习写字是从铅笔开始的;而学习美术,我们也是从铅笔开始的。铅笔有着对理想美好开始的象征意义,所有人的童年乐趣都离不开它。所以,从“铅笔俱乐部”这个名字开始,已经感受到了品牌的底蕴所在。

在记者与裴厉有关“铅笔俱乐部”的更多交谈后,更加体会到了在他心中:童装无小事的职业态度。在裴厉心中:“铅笔俱乐部”是要在引领新一代儿童服饰潮流的同时,更把关注度集中到对孩子的教育,倡导孩子应具备“独立、自主”的能力,引导孩子从小树立“独立、自主”理念。为孩子的童年添色彩,全心照顾儿童的身体需求,赋予儿童个性、纯真、欢乐、智慧,让儿童尽享健康快乐的童年。此时此刻,裴总传达出也是一份爱心,是一种父亲大于商人的真性情。包括:“铅笔俱乐部”在环保用料、时尚色彩、精致版型、先进工艺、健康舒适等方面追求尽善尽美;设计风格上充分吸收欧亚流行元素,并在此基础上紧密迎合国际流行趋势,符合现代人追新求异的需求;每年均会根据童装流行趋势,推出与众不同的设计概念和技术产品,在国内童装领域拥有绝对的竞争优势。“铅笔俱乐部”目标是国际化童装品牌,不仅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完善的售后服务,并有良好的品牌形象,完美的终端体验。及至今日,正是因为品牌的点滴付出才让“铅笔俱乐部”,在中国大陆区域已拥有连锁品牌专卖店680余家,实现了对主要市场的初步覆盖。

品牌决胜千里之外

在添翔,有这样一个理念:因为爱心,所以选择童装;因为梦想,所以相互合作。爱心、梦想是这一理念的关键词,而里面蕴含的最可贵的是一份纯心。当越来越多的人在向往那些复杂的、多元的、常变的、欢娱的方式时;作为童装的专业人,更愿意相信那些单纯的、纯粹的、用心的、坚持的做法是具生命的情调与力量的。这也是品牌价值塑造,品牌决胜千里的最大法宝。

据不完全统计,在国内童装市场,国外品牌占据了近五成的市场份额,同时,国内有数千家童装生产企业,其中70%处于无品牌竞争状态,少数有品牌的童装也只占国内市场份额的三成左右,可以说国内童装市场仍有巨大发展空间。而从细分市场看,在国内童装市场上,婴幼儿服居多,中大童服偏少,尤其是大童服装可谓基本断档。面对市场现状添翔公司凭借创新的营销理念,成熟的销售网络,精准的市场定位,相继推出定位于0—5岁婴幼儿服饰产品的“Pencil Mini”;3—12岁时尚、童趣为代表的“Andy Party”;1—12岁休闲、舒适的“Best Wear和1-15岁孩子创立的中高端童装品牌PENCIL CLUB四大儿童服饰品牌,逐步形成全方位儿童服饰品牌集群;近年来,添翔也是不断致力于企业运营和终端操作精益化,努力提高终端的快速反应能力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添翔始终是以品牌的初衷为宗旨,不急功近利,在如今国际化纷争的童装市场上仍然保留一份纯心做品牌的品德,这也是添翔通过各品牌传达给消费者的最大价值。

未来孩子的核心竞争力范文第6篇

贝恩资本是在一年半以前以18亿美元收购了这家在美国有36年历史的公司。金宝贝的主营业务为早教以及童装两部分,去年全球销售额达到了11.6亿美元,在美国经济萧条的环境下同比增长了9%。贝恩的眼光的确不错,金宝贝在品牌和财务方面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势头。2006年,现任金宝贝全球CEO 马修·麦考利(Matthew McCauley)在上任6个月内,将金宝贝的毛利率从40.1%提升到46.2%。“我们当时在战略方面做了很多改变,但最重要的是我们也回到最基础的核心,就是专注于照顾好客户,在此之后我们业绩增长,同时有效率地提升利润。”麦考利说。

贝恩当然也不会忽略中国这块涂满奶油的大蛋糕。目前,中国14岁以下的儿童有3亿多,其中城市占1亿左右。“现在儿童行业中尽管竞争激烈,但是缺乏领导性品牌。”孙一丁对《环球企业家》说,“当有实力、投入大的品牌进入,就会逐渐淘汰掉分散力量,进而改变市场格局。”

贝恩入股金宝贝最重要的贡献在于方法论的重建。比如从金宝贝童装的发展方向来看,市场的前景是良好的,但是,应该在什么时候进入,如何进入,如何规划它未来5年的发展,以及如何定价,都有详细的数据和财务模型作为支持和判断。再者,贝恩有派驻代表进驻公司董事会,从财务管理到人力资源,以及经营业务的开拓,开始全面国际化的运作。

金宝贝的早教课程进入中国市场正好第十年了,目前中国门店数量已经达到了200多家,在中国早教品牌中名列第一。据金宝贝提供的一项市场调查显示,2011年其市场知名度达到了42%,也就是说100个受访人当中有42个人知道金宝贝,比两年前增长了14个百分点。

服装的进入也与早教产生了良好的互动。原先上海南方商城金宝贝服装店中,会适时开展一些早教活动。同时,购买了金宝贝服装的消费者会获得一张可以免费上课5次的优惠券,以不断吸引新的客源。而在早教中心中,也会有金宝贝服装的介绍资料,以让妈妈获得新品的最新信息。

更何况,金宝贝早教已经为服装积累了60万的会员基础。此前,金宝贝早教加盟商大会在上海召开,近350个与会人员、门店人员与会时,都对金宝贝服装表现出了巨大热情,在加盟商大会结束后,他们还纷纷到虹口金宝贝门店扫货。

对于金宝贝来说,早教业务就像是家中的姐姐,而童装业务则是弟弟。当姐弟俩联手起来的时候,就会产生超越双倍的效应—中国的早教和童装品牌们需要警惕了,未来最大的竞争对手现在开始发力。

文化冲突

但中国特有的育儿理念,足以让任何一个国际早教品牌清晰地感到拓展市场的难度。让金宝贝早教业务总经理陈炜感到最痛苦的是,如何让中国家长更为直观地看到参加金宝贝早教课程的收获。200元45分钟的课程对于中国的家长来说并非是一个小支出。更何况“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中国父母更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课堂上学到“真真切切”的知识。“比起美国家长,中国家长期望值更高,他们希望自己付出的金钱和时间能换回他们对于孩子的各种现实性期望。”陈炜说。

中国家长这些需求无法在金宝贝获得。为了实践“让孩子成为孩子”的理念,金宝贝在0至3岁的课程中从不教孩子最实际的知识,而是希望通过各种“玩”的方式释放孩子的潜能。金宝贝加盟运营副经理李柏辉印象极其深刻的一件事是,有一次他问一个中国孩子,“What’s your name?”那个孩子竟然回答说:“Leo, NO。”“孩子小的时候不知道单个词语的意思,只会跟着家长发音,说明这个孩子说什么,家长都会对他说‘No’。”

和美国的教育方式一样,金宝贝提倡“Yes Environment”,在课程中间,老师会不断寻找孩子做得好的地方,哪怕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能获得老师举起大拇指表扬。“后来有很多家长和我们反馈,因为上了早教课程,所以自己的孩子不惧怕上幼儿园了。”李柏辉说。

这种不同的理念使得一些家长离开了,但也有大部分家长留下了。尽管中国家长对于美式玩法还有存疑,但是金宝贝仍然坚持课程的全球统一标准化。而进行改变的是,在中国的课堂上,需要额外配备一名教师来告诉家长每一个环节对于孩子成长的意义。

加入金宝贝十年、担任金宝贝两家门店的运营总监滕红梅说,她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举行家长沙龙和讲座,不断寻找家长在育儿中有兴趣的话题,以更好地吸引客户资源。“现在家长选择早教中心,90%都会货比三家。特别是上海等南方地区,即使是朋友推荐过来的,也不会当场签约。”滕红梅说。

金宝贝的产品和服装都有一个同样的特点,产品中体现的都是孩子的视角。“这可能对你来说有点讶异。但看看很多儿童服装品牌,他们做的只是小大人,把成人的衣服改成小号。而在这点上金宝贝是独特的。我们相信孩子就应该是孩子。正因为我们为童年喝彩,我们不希望孩子成长太快。”麦考利说。

美国成熟的经验则让那些可以适应全球市场的产品和服务得以迅速推广。比如服装产品设计上,新生儿在学步阶段,可能带有尿不湿,因此在裤子设计上相当宽松。还有考虑到孩子容易摔跤的特点,童装裤子的膝盖上都有加厚设计。而对于这些细节设计的把握,是源于美国过去36年早教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同时,设计颇为可爱的发饰、小太阳眼镜等产品更是深受欢迎—占到销售额的15%至20%。

但即使服装,也有深深的“文化冲突”。比如,白色的外套和发饰在美国象征着天真,非常受欢迎。但是引入中国之后,大部分家长认为白色“不吉祥”,销路不好—白色的头饰更是一个也卖不出去。

墨迹式发展

对于孙一丁来说,迅速开张门店是最重要,但也是最不担心的工作—在国美十几年的从业经历使他在零售渠道方面有着深厚的Know-how以及人脉。从第一家门店开始,在短短的3个月中,金宝贝童装又开出了另外两家门店,而每家门店的选址都颇有深意。

为了保证门店终端质量,虹口龙之梦是标准的样本店,店中陈列全盘从美国复制过来。同时,又是开在了金宝贝早教旁边,试行了早教与服装互相联合的促销方式。孙一丁透露,开业4个多月,这家100平米的童装店已经完成了全年60%的目标,在同楼层的品牌销售中排在前5。其中有20%是通过早教会员完成的,其他也有相当一部分消费者是由早教会员带来。

第二家开张的南方商城店对于金宝贝来说是考验“短兵相接”的能力。位于上海市区南部的这幢百货大楼中集中了96个童装品牌。通过与竞争对手的直接交接,金宝贝开始掌握如何在门店中推荐主打产品、选择合适的时机以及方式打折,并且根据商圈的特点,减少了新生儿的产品,主打3至6岁岁以上儿童的服装。

而安亭店位于上海的郊区,是一个以产业经济为主的乡镇,与中国三四线的城市的人口布局比较相似。孙希望可以通过这家门店为未来深入三四线城市预先了解消费者的习惯和需求。由于那片区域的消费者的目标性比较强,因此这家门店中鲜有过渡性产品,例如泳衣、发饰等。

这三家门店给孙带来的是“以一代十”的市场经验回报,也为孙下半年开始采用“墨迹式发展”的战略打下基础。所谓的“墨迹式发展”,就是以一个主要的城市为中心,在短期内向周边二线城市规模扩张。在上海的门店成熟后,接下来会在苏州、常州和南京开店,通过这样的发展方式,可以在区域性领域迅速提高门店的数量,形成规模效应。“以后还会在北京、广州、深圳设立分公司,之后再由这些城市向外扩张。”孙说。

金宝贝店面引入早教的理念,更重视孩子的参与感。金宝贝每个店面上的投资达到30万左右,细节考虑得很周到。金宝贝推崇的是“传奇式服务”,店员被要求有小孩进门店时,需要和小孩说话,鼓励尊重孩子的意见。门店中设有电视机,播放的是幼儿节目以及金宝贝TV节目,店后端有小孩的板凳,可以让孩子坐着观看电视,过道的宽度设计需要满足童车通过。

“为了保证品质和形象的一致性,我们将坚持直营的方式。”孙一丁说。

精耕细作

在早教激烈竞争的环境下,不断有竞争对手出高薪挖去金宝贝的老师,尽管为他们“做了嫁衣”,但是老师的质量仍然是金宝贝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因为妈妈都是很敏感的,老师爱不爱孩子是直觉可以观察出的。”陈炜说。有一位台湾妈妈跑遍了上海的金宝贝,就为了寻找最爱孩子的一位老师。

金宝贝有14种培训,其中专门针对老师的,就有6种不同的培训。一个老师招进来后,首先进行为期2周的全封闭式培训,培训内容由总部提供,培训过程中会由总部观察这个人是否适合金宝贝,符合要求的话,才会录用。总部观察首先是性格,其次是英语能力。曾经有洋老师英语特别好,但是培训时不记笔记不参与课堂练习,自大又处不好老师间的关系,最后被淘汰。

在接受完总部培训后,新老师必须从助教做起(45分钟的课程,只能教课15分钟),只有教育质量达到一定标准后,才能晋升为金宝贝正式的老师。从助教到成熟期一般需要1年,而有一些老师甚至需要花费整整2年的时间才完成转正。

陈炜还需要在课程上保持不断创新。近期,金宝贝增加了“Global Kids”的课程,主要内容是让孩子体验全球国家的文化、艺术、风景甚至美食,深受家长的喜爱。除此之外,还增加了诸如“Yoga Fun”等带有运动特色的课程。

而每次从全球引入新的课程在中国落地都需要不断地验证才会进行正式推广。一般来说,首先召集全国优秀有经验的老师全部来总部开展研讨会,然后由上海中心先进行试点,再向全国铺开,以保证新课程能有良好的上课率。

相对于早教较为成熟的体系,在童装的初步拓展阶段,让孙更为头疼的是如何管理好平均每个门店将近4000至6000个商品的供应链。在美国,光设计部门就占金宝贝大楼10层楼中的2层。总部的产品每两周就会推出新的设计,翻新率赶上了ZARA和H&M等快时尚的水平。目前中国金宝贝的速度是每月更新一次,每年保持10至12次新品更迭。

未来孩子的核心竞争力范文第7篇

关键词 高校社团 战略管理 可持续发展

随着社会的改革开放、经济的腾飞发展、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家长越来越注重孩子的特长培养,当代大学生可谓是思维敏捷、生动活泼、多才多艺。走进大学校园,没有了高考压力,课程学习相比高中轻松许多,为了拓宽视野、扩大交际范围、强化能力,很多大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特长优势自发组建成立了不同类别的社团。高校社团可谓是种类多样,规模不一,当然,每个社团的发展历程、持续时间也各不相同。“高校社团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培养与发展社团人成为自主性和合作性、自由性和责任性、科学性与人文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继承性和创造性相统一的校园社团文化建设主体,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高校社团的优势功能不言而喻,因此,如何实现高校社团的可持续发展,打造精品社团,这对高校学风、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 高校学生社团的性质及功能

(1)高校学生社团是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自发组建、并报学校团委审批后成立的学生组织。根据高校学生社团的特点可以将其大致分为以下几类:理论研究型,如思仲社(张仲景),政治思想型,如先锋社等;文体娱乐健身型,如网球社、羽乒社、瑜伽社、武术社等;网络科技型,如计算机协会;社会公益型,如爱心社;技能训练型,如书法社、美术社、棋社。

(2)高校学生社团承载着思想引领、文化育人、创新服务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功能。

高校学生社团能够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如展板宣传、庆祝晚会、学子论坛等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这对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信仰、崇高的理想信念,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起着潜移默化的推动作用。

高校学生社团是学生自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非正式组织,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主体。在高校党团组织的指引下,它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得以扩大交际范围、认识社会、强体益智、陶冶情操,形成一种“文化场”,营造一种特定的健康优美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帮助学生树立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同时,培养了学生在活动中的策划设计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

2 战略管理视域下的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的提出

高校社团种类多,数量大,但是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社团为数不多。以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以下简称翰林学院)为例,翰林学院于2010年8月份移至素有“文昌水秀、祥泰之州”的泰州办学,坐落在中国医药城内,2010级新生为入泰以来的第一届新同学。开学不久,仅有1000名学生的校园,在不到三个月内申请成立了20个学生社团,2011年将近2000名学生,社团数量也由20个升至25个。

目前就单个社团来说,往往存在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社团发起人兴致高、热衷于社团活动,从策划、组织、外联、总结等一人包办,整个社团对其成员的约束力不够,社团成员的归属感、凝聚力不强。第二,申请材料齐全,活动开展极少,社团名存实亡;第三,还有些社团活动丰富多彩,但是在管理上资金使用不清晰、人员流失严重,致使社团成立一年内就出现了重组现象,虽然社团名称没变,但是这对社团文化的积淀、“社团人”理念的提升、成员安全感、归属感的培养有弊而无利,不利于社团的可持续发展。“这就犹如走下坡路的企业要么没有生产,要么有了生产,管理又跟不上。”因此要借鉴现代化企业战略管理思想,确定社团当前的使命、愿景和目标,分析外部环境的机会和威胁,识别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制定社团发展战略,调动社员的积极主动性,增强成员的归属感和凝聚力,组织管理好活动,力使社团稳定有序传承,实现社团的可持续发展。

3 高校社团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战略化管理分析

战略管理(Strategic management)是指对一个企业或组织在一定时期的全局的、长远的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和政策,以及资源调配做出的决策和管理艺术。它是一组管理决策和行动,是企业确定其使命,根据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设定企业的战略目标,为保证目标的正确落实和实施进度谋划,并依靠企业内部能力将这种谋划和决策付诸实施,以及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控制的一个动态管理过程。战略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使企业面临竞争环境得到长远的发展。战略管理思想同样适应于高校学生社团,社团发起人和社团成员只有明白了“什么是社团,建设怎样的社团”这两个问题,才能真正投入社团建设,实现社团的长远发展。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3.1 确定社团的使命、愿景和目标

彼得·德鲁克曾说过,“所谓使命(mission),就是企业存在的根本理由,即回答‘我们的企业是什么’的问题。使命是核心经营理念的一部分,它反映了人们在组织中从事工作的理想动力。”“所谓愿景(vision),就是组织内人们‘发自内心的意愿’,是企业渴求的未来状态,即回答企业在未来将成为什么样的企业,它是在人们心中一股令人深受感召的力量。”

社团发起人在创立社团之时要明确我们所创的社团是什么,在未来要将社团发展成什么样。社团的宗旨和管理条例也应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而不是脑子一热模仿来的,批准成立后应严格按照宗旨和管理条例运转,而不是形同虚设,管理松散。组织开展活动时应将社团的使命和愿景形成社团成员的内心感召力量,渴求社团按照预设的理想蓝图越来越好。

3.2 将SWOT分析运用于社团管理

社团在成立和运转过程中要进行外部分析(external analysis),即通过对社团的运转环境进行考察分析社团所面临的各种战略机会以及所受到的各种战略威胁。一般来说,社团的外部环境可以大体分为两个层次:宏观环境、微观环境。宏观环境包括高校的发展规划、政策纪律、校风、学风等。微观环境对社团的影响更直接,主要包括校团委、社团联合会等的社团管理政策。同类社团的相互取代、合并整合是一个社团生存的主要威胁之一,这种威胁主要来自同类或相近社团提供服务,创造校园文化的品质,品质竞争是社团竞争的主要手段,对于学生来说,退出社团、不关注社团是其考虑的结果之一。因此,如何增大对于同类社团或相近社团的品质竞争是社团发展考虑的战略因素。同时,还必须把学生对同类或相近社团的关注倾向考虑在内。

品质竞争主要是核心竞争力的竞争,这就需要对社团进行内部分析(internal analysis)。判断核心竞争力的标准包括有价值的能力、稀缺的能力、难以模仿的能力和不可替代的能力。

因此,高校社团应将外部分析和内部分析,即SWOT分析应用于社团管理中,抓住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各种机会,创新活动载体,培养核心竞争力,才能扎实地推进社团发展。

3.3 制定社团发展规划

在社团主体了解分析了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后,确定了本身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以及面临的机会和威胁后,应拟定并设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团发展规划,并对规划进行评价,做出最终决策。同时,围绕社团发展规划的要求列明社团管理的细则,为发展规划实施提供条件。

3.4 社团发展规划实施与评估

未来孩子的核心竞争力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国际商务专业;教师竞争力;多元化评价;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0-0064-03

引言

教师的竞争力是以其所拥有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知识为基础,能够在教学业务、人才培养以及科研实践中整合各种资源以持续获取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的能力,是在长期的学习、教学、科研和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反映教师自身核心价值观的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能力。职业院校的教师竞争力就是将行业、企业中不断变化的、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转化为学生易于学习、易于掌握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并通过教学与研究有效实施这种转化,使之为学生掌握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其他基础性教育学校的教师无法替代的,是职业院校教师的“看家本领”和职业特色。国际商务专业教师竞争力和其他专业教师竞争力一样,作为一个有机的系统,有其共通的特性,但又有其独特的结构模式。国际商务专业教师竞争力评价是对国际商务专业教师从事专业教研活动水平和能力的衡量和评价。系统全面的评价体系应由一系列的评价指标考核来构建。但实践证明,目前评价体系在评价主体、评价标准、评价内容等方面大都带有不同程度的片面性,无法真实全面评价国际商务专业教师的竞争力。本文试图从竞争力的概念出发,分析国际商务专业教师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大量的实证调研,构建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一、国际商务专业教师竞争力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笔者通过对惠州市各大职业院校的问卷调查分析,推定当前职业院校的国际商务教师专业竞争力评价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对评价的认识和研究分析不够。根据教育部的中职招生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国际商务专业是财经商贸类专业中最重要的专业之一,培养的是具有中等专业操作技术技能型水平的国际商务从业人员。由于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以服务地区经济为主,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地处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具有其他落后地区无法比拟的优越的地理环境和经济条件,能为专业实训及就业提供便利,各大院校竞相开设国际商务专业,而边远偏僻地区的院校却较少开设。专业设置分布不均衡导致教育学界、社会对专业的认识程度不够,尤其对专业教师的职业特征缺乏全面系统的认识。第二,评价主体单一,忽视了评价主体多元性。一直以来,国际商务专业教师教学水平评定大多采用学生主体的评定模式,利用期末学生满意度调查打分模式来评判教师该学期的教学情况,以此反映其竞争力水平,没有形成教师团队、学生群体和校外机构共同参与的评价体系,忽视了自我评定和第三方评定共同评价竞争力水准,导致最终评价缺乏客观性和公正性。第三,评价内容片面,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问卷调查显示,大多数职业院校认为,衡量一名国际商务专业教师竞争力主要考察其教研水平,充其量只是反映了其核心的职业竞争力,并非从职业素养出发,评价教师的师德师风、教学方法、科研能力和实践指导能力等诸多要素的综合竞争力。

二、国际商务专业教师竞争力多元化评价体系构建

竞争力评价是衡量国际商务专业教师职业能力的重要尺度。科学、客观、合理的评价机制可以更好地反映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水平,为实现提升专业教师的职业水平提供指导方向。国际商务专业教师竞争力评价有其特有的评价主体、评价内容和评价手段,它们共同构建成一个系统、全面的多元化评价体系。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

国际商务专业教师竞争力评价主体可分为学校内部评价、学校外部评价以及校内外合作评价,学校内部评价又可分为教师自我评价、学校管理层评价、教师群体评价和学生对教学满意度测评,学校外部评价一般指同行校外专家评价以及第三方认证机构评价。不同评价主体共同参与,可以从多方面从维度对专业教师竞争力进行客观评价。

作为国际商务专业教师,本身必须十分清楚自身的竞争力状况,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对自我进行合理的评价。学校管理层则从管理角度出发,对师资的师德师风、职业素养等宏观要素组织考察。学校内部教师群体进行日常听评课、教研活动对专业教师的教研能力、教学组织能力、课堂管控能力等实施评价。实施定期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满意度测评,了解学生反馈,进一步了解教师的教学状况,并据此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实现教与学相长。学校外部评价可以通过校企合作企业方面的同行专家对其实践实训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也可引进同行教师调研问卷评价,了解其综合竞争能力,通过第三方机构进行职业执业资质认证考核,认定职业技能水平。

(二) 评价手段多元化

国际商务专业是以培养掌握一定的对外经贸知识和技能的外向型人才为目标的专业。专业对知识和技能的高标准要求促使专业教师在素养、语言、知识和技能方面要有很强的竞争力。竞争力的评价是全面系统的,不能采用单一的手段来评价,而需采用自我鉴定法、问卷调查法、小组讨论法、头脑风暴法、技能测试法、现场实践检定法等手段来评定,以更加科学客观对专业教师的竞争力进行评价。

(三) 评价内容多元化

一方面,当今世界正处于价值观多元化时代,各种价值观思潮对专业教师的教育观产生巨大影响,需要专业教师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和辨别是非能力,学会追随正能量的符合时展教学育人观,抵制非主流的对师生和谐不利的负面思想;另一方面,随着国际商务交往越来越频繁以及交易的手段越来越现代化,需要国际商务专业教师在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实践指导等综合能力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符合专业发展规律,顺应专业发展趋势。竞争力评价内容是对教师综合素质的科学评价,不能光从教学能力衡量,还应评测其包括职业素养在内的多元化内容评价机制。

第一,在职业素养评价方面,职业素养是在职业实践活动过程反映出来的道德、思想、知识、技能、实践能力的综合表现。职业素养的优劣关系到个人和组织机构的工作效率,关乎到一个行业乃至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对于教师而言,良好的职业素养,关系到千千万万孩子的未来前途,对教育行业的百年大计和国家的命运产生深远的影响。国际商务教师职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专业人才培养的成败。在新形势下,国际商务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职业素养包括职业道德素养、专业知识素养、专业教学素养、职业修养、专业实践指导能力素养等。

第二,在双语教学与研究方面,双语教学在职业教育领域尚处于探索阶段,没有现行的模式可供借鉴,国际商务专业教师的双语能力是综合竞争力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专业教学水平提升的重要途径之一。双语能力评价不仅是评测自身的专业语言水准,还要综合考虑现实教学环境问题。首先从双语教学的内涵和功能出发,了解语言功能与专业学习关系,总结出双语教学模式。专业教师双语模式教学的竞争力与当前教学现状关系密切,因此首先要评价当前双语教学存在的现状问题。(1)中职学生外语基础薄弱。(2)可供使用的双语教学匮乏。(3)师资匮乏与认知存在偏差。通过调查研究分析,解决当前现状问题有如下对策:(1)明确教学目标、灵活设置双语课程。(2)开发适用配套教材。(3)加大双语师资的培养,特别要注重提高自身双语水平和双语教学能力。(4)注重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5)激发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营造双语教与学的氛围。

第三,课程设置能力及教学法能力也是综合评价能力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国际商务专业作为涉外型的商贸类专业,培养的是外向型的德能兼备人才,在课程设置方面既要紧扣技能锻造,也要兼顾道德文化的熏陶、人格的培养。职业人格是指一个人为适应社会职业所需要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的独特结合。职业人格由个人的生活环境,所受的教育以及所从事的实践活动的性质所决定的。良好的职业人格一经形成,往往能使职业价值观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表现,反映在行动上表现出有自制力、创造力、坚定、果断、自信、守信等优良品质。国际商务专业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对人应从道德人格、素养人格以及技术人格视角,遵循职业需求的原则,构建的职业教育国际商务专业“三位一体”的职业人格课程设置框架,并由此确定课程对接的技能证书。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专业教师应始终围绕以打造完善“职业人格”为目标,根据国际商务专业课程的性质特点、学生的反馈情况,灵活运用各种不同类型的教学方法,如任务驱动法、案例分析教学法、角色扮演法、项目小组讨论法、竞赛教学法、双语教学法、情景重现仿真教学法等,使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活跃学生思维和课堂气氛,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与团队合作能力,提高了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预定的课堂效果。

第四,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职业教育”的教育模式将成为教学新常态。职业院校教师需要更加注重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和研究,大胆创新思路、锐意改革,充分结合互联网新技术,将传统单一的线下教学转至线下和线上相结合,打破以往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使教学资源得以高效配置。国际商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发展顺应了信息时展趋势,紧跟国际经济发展步伐,这就要求国际商务专业教师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探索和使用新型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如微课教学、翻转课堂教学、云课堂教学等。

第五,职业实践指导能力是国际商务专业教师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之一。衡量一名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是否优秀,光有出色的教学能力是不够的,还要有卓越的实践指导能力。因此,积极倡导校企合作、推行新型学徒制办学模式,开展产研学结合的校企合作模式以提升教师自身的实践指导能力是当前职业教育的主导方向。首先,国际商务专业教师必须具备优秀的心理咨询能力。刚迈出校门走向企业的学生缺乏社会劳动经验,不了解社会的复杂性,也不清楚企业生产运行的规律,心理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实习困惑,亟须实践指导老师给予解决。其次,国际商务教师必须自身具备卓越的业务操作能力,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专业技术是职业教育老师的看家本领。另外,专业教师应具备高超的实践指导能力。学生带着满脑子的理论从校园出来,发现平时苦学的理论用不到职场,所学的与操作无法实现“无缝对接”,此时就需要职业指导老师进行解惑。

结语

职业院校国际商务专业教师的综合竞争力不是天然而成的,也不是随机形成的,而是由自身内力与外力共同作用形成的,内力作用取决于教师本体的主观能力动性,外力作用由学校与社会搭建平台,营造能力提升空间。调研数据表明,综合竞争力的评价不能是单一数据的评测,而是由一系列多元化要素综合构成的。目前,国际商务教师竞争力的评测模式没有现成的规范和标准,更多的评测只是从学生出发,较少关注教师本身。本研究从国际商务专业教师评价主体、评价手段和评价内容逐一深入剖析,力求构建一个比较系统科学的评价体系,如图1所示。希望本研究对国内的国际商务专业教师的客观评价研究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雷建龙.论高职教师的核心竞争力[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