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粮食增产的主要措施

粮食增产的主要措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粮食增产的主要措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粮食增产的主要措施范文第1篇

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各村要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县扶持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要认真落实粮食生产行政首长负责制,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全力抓。切实加强对粮食生产的组织领导,把发展粮食生产列入村级年终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各村要把抓好粮食生产的着力点放在保护耕地,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综合效益上来。要加强指导、检查和服务,对近来休耕、闲置的耕地鼓励农民进行复垦、复耕,严禁耕地抛荒、撂荒,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的完成。在千方百计稳定大宗粮食作物面积同时,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努力扩大杂粮面积(大豆、玉米、花生)。各村要将生产计划及早分解落实到户,及早谋划,及早安排,抓紧春耕备耕工作,把发展粮食生产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二、加强基础建设,着力提高单产

各村要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修复农田水毁工程,继续实施土地整理,重视改良土壤和培肥地力。要以粮食高产创建活动为抓手,大力推广一批科技含量高、增产效果好的粮食“五新”成果送村、入户、到田,重点抓好超级稻高产栽培。充分挖掘粮食增产潜力,推动大面积均衡增产。水稻重点推广“一增二改三推”,就是要增加种植密度;改重施蘖肥为重施穗肥,改串漫灌为湿润灌溉;推广优质高产品种,推广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推广机械插秧。甘薯重点推广施足基肥和夹边肥,防治小象鼻虫技术;马铃薯重点推广脱毒种薯和稻草包芯栽培。要继续做好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控等关键措施的推广应用,推进良种良法配套。要结合当地实际,依靠科技措施,充分利用温、光、水资源,优化耕作模式,实行合理间套种,扩大复种,引导“单改双”,提高粮食复种指数,发挥科技增粮作用。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促进耕地适度规模经营。

三、推广优质品种,提升优质品率

要进一步实施粮食“种子工程”,加快高产、优质粮食品种的推广。要立足于改善作物品质,在搞好试验示范的基础上,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支持、示范带动等办法,加大推广力度,引导农民积极应用优良品种,进一步提高良种覆盖率。

粮食增产的主要措施范文第2篇

本项目分布于当地广大地区,这些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侯,适宜水稻、玉米高产种植。近年来,一些地方和农民重工轻农,不重视粮食生产,大量耕地粮食产量不高,粮食生产安全受到严重影响。为了发挥农业新品种和新技术在粮食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以期促进广大农民增收增效,我们组织实施了本次粮食安全生产工程项目。

二、项目指标

(一)规模与单产

水稻增产规模15000亩,平均亩产达615公斤,比前三年平均亩增产105公斤,增长17.1%;玉米增产规模4000亩,平均亩产达380公斤,比前三年平均亩增产80公斤,增长21.1%。

(二)核心技术和配套技术

1.水稻核心技术和配套技术

(1)水稻优良品种覆盖率达100%;(2)水稻规范化栽培达100%;(3)水稻测土配方施肥达90%;(4)水稻旱育保姆覆盖率达80%;(5)水稻生态旱育秧覆盖率达80%;(6)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达100%。

2.玉米核心技术和配套技术

(1)玉米优良品种推广达100%;(2)玉米育苗移栽达90%;(3)玉米测土配方施肥达90%;(4)玉米规范化定向移栽覆盖率达80%;(5)玉米种子包衣推广应用达90%。(6)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达100%;

三、项目技术

(一)水稻生产技术

水稻以推广杂交水稻优良品种和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为核心,配套应用规范化栽培技术,配套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着力狠抓品种布局和增密、增钾、调氮等“两增一调”关键措施,确保整个水稻生产的安全。

(二)玉米生产技术

玉米以推广杂交玉米优良品种和玉米育苗移栽技术为核心,配套应用宽窄行单株定向栽培技术,配套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突出合理增密、改低产品种为高产品种,改粗放施肥为配方施肥等“一增二改”关键措施,确保整个玉米生产的穗足穗大和高产稳产。

四、技术措施

(一)水稻增产技术措施

1.项目区全面选用优质高产杂交品种:中9优838选、中优169、内香优8518、香早优2017等杂交水稻组合;2、大力实施旱育稀植,狠抓苗床增肥、苗期管理、规范浅插、合理密植、蘖穗肥施用、病虫害综合防治和管水用水关键环节,提高技术到位率;3、适时播种,播期为3月25日—4月12日;4、规范化栽插,一律拉绳规范化插秧,密度控制在1.1—1.3万窝/亩;5、大力推广应用旱育保姆和无纺布等物化高新技术,技物结合,促进推广与自我发展;6、着力狠抓病虫害综合防治,加大项目区病虫害监测,适时组织机防联防,减少农药污染和残留;7、大力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坚持“有机无机结合,重施基肥,适追蘖肥,巧施穗肥,配方施肥,增施硅肥”的大田施肥原则,一般田块N:P2O5:K2O 比例为1:0.5:0.8,高产田为1:0.8:1.5。基肥氮肥占总施肥量的50%,追蘖肥占15%—25%,追穗肥占25%—35%,酸性田块适当增施硅肥;8、抓好“增钾、调氮”技术,拔节前亩增施8—10公斤钾肥,后期看苗增施5—8公斤尿素。

(二)玉米增产技术措施

粮食增产的主要措施范文第3篇

关键词:延安;生态农业;粮食增产

1延安生态农业建设的现状

目前,延安地区的沟壑面积约占总土地面积的39%,面积广大的沟壑,既是水土流失的主要源头,同时广阔的土地面积也意味着丰富的农田耕作资源。据统计,延安地区的沟壑耕地潜力达到了150万hm2,可通过生态建设和农田改造等方式获得新增和恢复可利用耕地100多万hm2。为此,国家和政府近10a在延安地区实行了一系列生态措施和改造计划,例如在2011年,治沟造地工程项目首先在延安开始进行试点工作;2012年9月,国家有关部门将延安的治沟造地工程纳入国家土地整治重大工程,整个项目覆盖了全区13个县区,改造规模达到50.4万hm2,项目时间从2013年持续至2017年,总资金投资达到了450亿元。截至2015年年底,改造项目已经完成投资17亿元,实现治沟造地20.8万hm2。通过治沟造地项目的生态改造,使原本不适宜耕作的沟壑地带转变为符合粮食生产高标准的农田耕作土地,并在改造的同时进行多项改善农田耕作环境的技术措施,使整个地区的耕地质量大幅度提升,项目地区累计增产粮食达到3.5万t。

2延安生态农业建设中粮食增产技术体系的应用

2.1抗旱保苗管理技术

采取有效的抗旱保苗管理技术运用到粮食生产中,对于全年气候干燥、降雨多变的延安来说显得十分必要。应从粮食幼苗期开始增加磷肥和钾肥在所施肥料中的比例,以此使幼苗的抗逆性增强。由于延安地区长时间处于干旱,土壤含水量不高,粮食作物的蒸腾作用在幼苗出土后增强,这时应该避免按常规施肥量,以免引起肥害。实际施肥量应该在传统施肥量的1/2~2/3前提下,依据具体的土壤情况及作物生长状况来确定施肥量。如果当年的旱期较长,应该在缺水严重的地区尽量减少叶面的施肥量,以减缓粮食作物的生长速度,从而降低对水的需求量。同时可增施使粮食作物的蒸腾作用减弱的抗旱剂。目前,具有一定抗旱作用的抗旱剂仍以腐植酸和腐植酸盐类产品为主,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可根据具体土壤情况添加一定数量的KH2PO4。

2.2覆盖栽培技术

以延安安塞区的农业技术改进为例,该地区自从采取独特的覆盖栽培技术后,至2015年秋,全区粮食平均产量393.3kg/667m2,达到增产206.07%,获得了巨大的项目试验成功。安塞区主要采取了“良种+全膜覆盖穴播免间苗栽培技术+机械化+病虫绿色防控”的方法,彰显了谷子覆上膜、蓄水保墒增产量,穴播免间苗、全程机械化、省时省力提效率,绿色防治病虫害的操作是该项目技术的特点。该技术对传统种植技术进行了大幅创新,打破谷物栽培必须留单株的传统观念,借鉴水稻栽培模式,改过去条播为穴播,通过一穴多株的办法解决间苗难题,将种植密度由1.8~2.5万株/hm2提高到3.5~4.3万株/hm2,实现了群体增产;通过全膜覆盖抑制蒸发和膜面集雨积温的双重作用,解决田间提墒、保墒和温度蓄积难题,改善粮食品质,大幅提高粮食产量。同时,通过一系列农机、农艺技术的嫁接组合,达到覆膜、施肥、播种一次完成,中耕、收获全程机械化,在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的同时,使粮食规模化种植成为现实。该技术可在延安生态农业建设地区进一步扩大耕作面积,并进行广泛的推广。

2.3膜上灌溉技术

所谓膜上灌溉,就是在地膜栽培的基础上,利用地膜防渗输水,把地膜铺在垄背上改为铺在垄沟里,在膜侧面筑埂,通过薄膜上的苗孔和经专门设计的渗水孔进行渗水灌溉的方法。黄土高原的大部分农作物,包括棉花、玉米、花生、小麦及豆类都适合采用膜上灌溉技术。以棉麦套种为例,若采用3行小麦、1行棉花的套种方式,则小麦行距16cm,棉花行距1m,麦棉间距应为34cm。播种后盖上宽40cm的膜,1行棉花盖1个膜,两边膜侧各留5cm宽作为推土压膜用。棉花播种后覆盖地膜,并用土压实成5~8cm小埂。这就形成了以地膜为底的输水、渗水垄沟。水漫过沟顶向两侧麦行灌水,同时在输水中水沿苗孔下渗为棉苗利用。待小麦收割后,再开浅沟培土筑成垄成高为10~5cm小埂,对棉花进行膜上渗灌。

2.4微灌抗旱节水技术

将灌水进行加压、过滤,经各级管道和灌水器具灌于作物根部附近。比地面灌溉相比,可节水80%~85%,节水效益显著。同时还可与施肥结合,将可溶性肥料随水施入作物根区,及时补充作物所需要的水分和养分,增产效果好,目前,微灌一般应用于大棚栽培和经济作物的栽培。

3小结

截至2015年年底,延安地区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已经达到302万hm2,122个乡镇建立起了农业综合服务站、专业合作社,包括洛川苹果试验站、延安小米研发中心、延安马铃薯试验示范基地等6个农业科技试验基地开始投入生产运行。在配合国家的治沟造地的政策下,不断创新土地利用模式,采用先进技术进行优质耕地,实现了延安粮食的大幅增产。

参考文献

[1]张建平.论旱作农业与生态建设的关系[J].甘肃农业,2013(06):27-28.

粮食增产的主要措施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粮食;绿色;高产;高效;措施;成效;陕西大荔

中图分类号 F32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6-0074-02

大荔县地处关中平原东部,属温带半干旱大陆季风区,年平均日照时数2 385.2 h,年平均太阳辐射量526.4 kJ/cm2,平均气温13.4 ℃,年降水量514 mm,无霜期212 d[1]。境内黄、洛、渭3条河流穿过,光热资源丰富,水利条件优越,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大荔县粮食种植历史悠久,栽培经验丰富,具有“陕西粮仓”之称,是国家优质商品粮基地县。

1 大荔县粮食生产现状

小麦、玉米是大荔县的传统优势作物,常年粮食播种面积6.67万hm2以上,总产量45万t左右(表1)。其中,小麦面积4万hm2左右,总产量20万t以上;玉米面积4.33万hm2左右,总产量22万t以上。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黄河滩、渭河滩区。

十二五期间,大荔县连续5年实施农业部小麦、玉米高产创建项目。创建小麦万亩示范片13个、面积9 266.67 hm2,平均产量7 959 kg/hm2,较非项目区平均产量6 783 kg/hm2增产1 176 kg/hm2,增幅17.3%;创建玉米万亩示范片14个、面积9 866.67 hm2,平均产量9 520.5 kg/hm2,较非项目区平均产量8 169 kg/hm2增产1 351.5 kg/hm2,增幅16.5%。累计增产粮食22 500.8 t。粮食单产水平和总产大幅度提升,通过高产创建项目实施的辐射示范带动,对大荔县粮食均衡增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2 项目实施基本情况

十三五开局年也是农业部进一步提升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优化升级的第1年。促进粮食产业稳定发展,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以提升小麦、玉米生a能力为目的,组装成熟绿色的高产高效技术,构建攻关体系,积极开展新品种新技术引进、不同播期播量、种植模式等试验示范研究,深化机制创新,推广绿色高产高效集成技术模式,突出节本增效、高产稳产。2016年共建立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核心示范区2 000 hm2,其中小麦万亩核心示范片2个,实施面积为1 523.87 hm2,辐射带动6 666.67 hm2;玉米万亩示范片1个,实施面积为768.47 hm2,辐射带动3 333.33 hm2。实施地点在粮食面积集中的韦林镇、赵渡镇、兰空农场、沙苑农场。

3 主推关键技术

3.1 在播种质量上下功夫

推广土壤深松深翻技术,提高小麦玉米播种质量。小麦种植时深翻深耕与旋耕结合,播前整地深松、旋耕、施肥、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每隔2~3年小麦播种前土壤深翻1次。通过深松深翻(翻深25~33 cm)打破犁底层加深耕层厚度,有效地疏松土壤、改善土壤通透性,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玉米推广免耕硬茬直播技术,提倡大型机具耕作,播种深度4~5 cm,开沟深度6 cm,达到标准化作业。

3.2 在种子选用上下功夫

推广优质高产稳产品种,建立合理群体结构[2]。稳定提升小麦单产,主攻玉米高产,保证小麦、玉米整体增产。玉米品种推广增产潜力大、耐密紧凑型的优质高产品种,如隆平285、联创808等,种植密度6.75万~7.50万株/hm2;小麦品种推广稳产、抗逆性强的陕垦224、中育12等品种。小麦高产的群体动态指标:基本苗225万~270万株/hm2,冬前总茎数1 200万~1 500万个/hm2,春季最高总茎数不超过1 800万个/hm2,成穗数570万~630万穗/hm2。

3.3 在水肥管理上下功夫

推广水肥一体化,提高水分和肥料的利用率。小麦、玉米的施肥量根据土壤肥力及产量指标而定,根据测定的土壤基础肥力确定施肥量,并把玉米需要补充的磷钾肥在小麦播种整地时一次性施入,隔年利用。小麦田推广玉米秸秆粉碎还田,培肥地力,提高肥料利用率;推广小麦氮肥后移技术;确保冬灌和拔节水[3]。夏玉米保障“四水”,即保证出苗水、巧灌拔节水、饱灌抽雄水、灌好升浆水。根据夏玉米需水规律和各生育期降水情况,推广节水补灌及节水灌溉技术。

3.4 在病虫害防治上下功夫

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一体化技术,防治“四虫四病”最关键。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认真做好病虫害的监测与预报,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4]。小麦主要防治对象有白粉病、赤霉病、蚜虫、吸浆虫;玉米主要防治对象有大斑病、小斑病、穗腐病、粘虫、玉米螟。做好物理和化学综合防控,从而减少污染,降低成本,提高品质。

3.5 在推进标准化管理上下功夫

推广小麦、玉米一体化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模式,提升粮食综合效益。以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为载体,促进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统一规范化作业[5],推进标准化生产方式。加强农机农艺结合,实现七分种三分管,达到一播全苗,为丰产打下基础;针对小麦、玉米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栽培、育种、植保、土肥等多学科协作,科学制定实施标准,集成并推广小麦、玉米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4 工作措施

4.1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各方责任

一是成立了以主管农业县长为组长,农业局局长、农技中心主任和示范镇韦林镇镇长为副组长的行政领导小组,主要负责督促项目实施、组织协调等工作。二是成立了技术指导小组,农技中心农技站站长为组长,技术小组成员由农技、土肥、植保等方面的技术人员组成,具体负责方案的制定、示范点面积的落实、资料编印、宣传培训、技术指导、病虫害综合防治、物资发放等工作,做到了行政推动有力,技术服务到位。

4.2 抓好宣传培训,推广小麦、玉米一体化集成技术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组织技术人员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围绕品种选用、田间管理、科学灌溉、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抗冻防灾等关键技术,通过现场指导、举办专题培训会、印发技术资料等多种方式,一层一层搞好服务,一环一环抓管理,开展培训。建立了小麦、玉米苗情、墒情和病情监测点,全面做好监测,根据监测结果研究制定管理意见,指导农民抓好落实高效生产。在小麦、玉米整个生育期编发宣传材料,举办培训会,通过宣传培训、交流指导等宣传模式,实现了方式上、内容上、形式上、方向上的创新,确保技术培训、技术服务、物化补贴、信息和机械化到位。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意识和科学种田水平,为小麦、玉米绿色高产高效生产奠定坚实基础。

4.3 强化技物结合服务,实行物化补贴

在项目建设中,精心制定补贴方案,按照补贴标准提早筹划、提早安排、提早准备,抓好每一个关键技术环节现场培训,结合每项关键技术在种子、化肥、农药等方面给农户实行物化补贴。项目资金80%以上用于关键技术推广补助,以此充分调动农户生产积极性,确保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扩大技术措施的覆盖率。

4.4 集成粮食基地试验示范研究

在韦林镇庆沣村通过土地流转承包7.2 hm2,对试验地实施灌溉暗管铺设,路面硬化和绿化,设立试验示范基地展示牌,全力打造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试验基地。2016年承担上级业务部门安排的小麦试验6个,包括小麦新品种展示试验、小麦新品种展示示范、农大1108不同播期播量试验、农大399不同播期播量试验、小麦宽幅播效果对比试验、小麦超高产试验示范等;承担玉米试验2个:不同玉米品种密度试验、玉米密度高产宜机收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试验与示范。对不同种植品种、不同播期、不同播量等系统攻关技术开展研究,认真调查、分析、总结,为绿色高产创建提供第一手资料,储备技术力量。

4.5 整合资源,强化辐射带动效应

以高产攻关田为载体,针对小麦、玉米生产中存在的技术瓶颈,积极加强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协作攻关,加强栽培、育种、植保、土肥、农机等多学科协作,强化技术支撑,研究集成了小麦绿色高产高效品种+深松深耕+规范化播种+氮肥后移+“一喷三防”的增产模式,以及玉米增产潜力大、耐密品种+免耕硬茬直播+合理密植+综合运筹水肥+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增产模式。整合r业系统农技、种子、土肥、植保各专业的技术力量,促进了技术的有效集成。拓展粮食专业合作社、专业服务队功能,做好技术服务工作。扶持培育种粮大户,发展规模化种植,实现集约化经营、标准化生产。

5 工作成效

5.1 示范辐射成效突出

围绕实施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推广应用“主导品种合理搭配、土壤深松深翻耕作、高质量播种、配方施肥、病虫防控”等小麦、玉米一体化栽培技术,集成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模式,达到节本增效、提高单产的目的。小麦2个万亩示范片平均产量为7 797 kg/hm2,较非项目区增产778.5 kg/hm2,增幅10.9%;分别辐射带动韦林镇3 333.3 hm2、赵渡镇3 333.3 hm2辐射带动田,平均产量分别为7 444.5、7 008.0 kg/hm2,较前3年平均产量(6 750、6 300 kg/hm2)分别增产10.3%、11.2%。玉米1个万亩示范片平均产量9 532.5 kg/hm2,较非项目区增产14.2%;辐射带动韦林镇3 333.3 hm2辐射带动田,平均产量为8 634.0 kg/hm2,较前3年平均产量(7 800 kg/hm2)增产10.7%。通过实施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推广绿色高产高效集成技术模式,辐射带动渭河滩区、黄河滩区粮食均衡增产,提高了大荔县粮食生产水平。

5.2 项目区经济效益显著

通过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的实施,在种子、肥料、灌水、农药、机耕、人工等方面约节省675元/hm2,2种作物需要成本约1.2万元/hm2,节本增效5.6%;小麦增产778.5 kg/hm2,2个万亩片共增产1 186 t,增值213.5万元(小麦按1.8元/kg计算);玉米增产834 kg/hm2,1个万亩片共增产611t,增值85.5万元(玉米按1.4元/kg计算)。项目区共增产粮食17 97 t,增值299万元。完成了项目目标任务,项目区基本达到了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经营、产业化带动,实现了区域性绿色高产高效。

5.3 培养了一批新型职业农民

立足粮食技术集成基地,以科技示范户为主体,做好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工作,定期宣传培训、下田技术指导,推广栽培技术;以规模化种植带动集约化经营,实施统一机耕,培肥地力、平衡施肥,指导专业化统防统治,推进全程标准化管理。培养了一批懂技术、重实践、热心为农民传授新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示范区种植小麦66.7 hm2以上农户2户,33.3 hm2以上农户6户,6.7 hm2以上农户40户。

5.4 验证修正了小麦、玉米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以实施高产创建与增产模式攻关为载体,集成了成熟可操作的标准化高产高效技术模式。主要是在原有关键技术的基础上,高度重视了农药、化肥零增长相关技术的运用,重视了不良天气应对技术的应用,完成了小麦、玉米绿色高产栽培技术的修正。

6 启示

粮食绿色高产创建项目的实施,加快了优良品种的推广和新品种的更新换代,改善了农田基础设施,提高了耕地产出能力,加快了机械化推广步伐,形成了一系列现代农业生产种植模式,培养了一大批高产典型等。但也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如何拓宽合作社服务领域,发挥合作社的职能效应;如何依靠科技培养健康土壤,提高作物的单产水平;如何加强农艺农机相结合等问题,有待于在今后工作上继续研究和深挖[5]。

7 参考文献

[1] 康聪丽,王娟玲,李晓红,等.大荔县小麦高产创建的实践与成效[J].中国农技推广,2013(10):18-19.

[2] 成红梅.大荔县2010年玉米产量形势分析报告[J].现代农村科技,2010(24):13.

[3] 赵广才,朱新开,王法宏,等.黄淮冬麦区水地小麦高产高效技术模式[J].作物杂志,2015(1):163-164.

粮食增产的主要措施范文第5篇

1.机械深松作业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

吉林省是国家重点商品粮生产基地,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肩负着重要职责。按照中央要求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今后5年,吉林省的粮食生产能力要再增加100亿斤,达到600亿斤,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更大贡献。实现这一目标任务,需要农机农艺更好地结合,进一步挖掘农业增产潜力,进一步发挥农业机械的作用。

目前,吉林省耕地板结,土壤耕层变浅,保水保肥能力差,中低产田占一半以上,中西部干旱地区玉米每公顷产量达到5000公斤,明显低于全省6500公斤的平均水平。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是地力差、降水少、春旱严重。西部旱区2000多万亩耕地,较差年份保苗率只有70%,提高保苗率增加产量潜力很大。

机械深松作业能够打破犁底层、加深耕层、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机械深松超过30厘米,土壤每小时内就可接纳300~400毫米降水,比不深松的地块每公顷多蓄水400吨左右,相当于建立一个“土壤水库”,抗旱抗涝能力明显增强。深松作业后的土地,透气和保肥性能得到改善,地温提高,有机质含量增加,植物根系可以得到广阔的伸展,进而实现增加产量的效果。

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主攻西部、提高中部、稳定东部的粮食发展战略,2008年,省政府决定对自愿实施机械深松作业的农民进行补贴,补贴标准为每亩5元,并确立了总体工作目标,力争用3年时间对全省5000万亩宜机耕地全部机械深松一遍,平均每年1700万亩。通过开展机械深松作业,改造中低产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将对我省今后5年实现增产百亿斤粮食的目标,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大局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机械深松作业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需要

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工作的根本任务。近几年吉林省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但增收难度也在加大。目前吉林省农民收入当中仍有70%左右来自种植业和养殖业,今后要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一方面要积极推进劳动力转移,发展劳务经济,增加非农产业收入;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挖掘粮食增产潜力,努力提高单产,增加粮食生产收入,而这两方面都需要农业机械发挥更大作用。

机械深松作业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措施,在深松作业的基础上进行机械播种,可以实现节本增效。实践证明,机械深松作业可使玉米每公顷增产1000公斤左右,如辅之以灌溉、保护性耕作等措施,每公顷可增产2000公斤以上,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因此,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在改造中低产田等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当中的作用,对实现今后5年全省农民人均收入增长2000元的奋斗目标至关重要。

3.机械深松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现代农业的需要

粮食增产的主要措施范文第6篇

我国人多、地少、水缺,全国人均占有水量为世界的1/4,华北地区仅为世界的1/24。为世界13个贫水国之一。有限的水资源在时空分布上又很不均匀,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夏秋多、冬春少,季节性、区域性干旱缺水问题十分严重,我国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已十分突出。我国目前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为7.5亿亩,但由于缺水,每年实际灌溉面积只有6.5亿亩左右。全国灌区年缺水约300亿米3,因缺水而少收粮食350—400亿公斤。由于水资源不足且不科学引用,近十多年来黄河连续断流,且断流时间和断流河段越来越长,1997年黄河下游利津站断流时间累计达226天,295天无水入海,断流上延到开封柳园口,长达704公里,是历史上没有的。而且,黄河中游各主要支流沁河、伊河、汾河、大汶河、延河、渭河等相继出现断流,影响了沿黄两岸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导致油田缩小生产的规模,居民供水紧张,粮食大幅度减产,加剧了主河槽的泥沙淤积,使下游防汛日益艰难,断流也加剧了河流水质污染。华北平原地区由于地下水超采致使地下水位平均每年下降1米多,渤海湾地区因地下水位下降,已有1450平方公里的地区受海水入侵,一些地区已出现井水量减少的趋势。

全国50%的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131个大中型湖泊中,富营养化的达65个,78%的城市河段已不适合做饮用水源;情况还在继续恶化,水体污染使有限的水资源更加短缺。21世纪将是我国从发展中国家转变为世界中等发达国家,也是我国人口增到16亿高峰时代,工、农业和城市生活用水将与日俱增,工业、生活用水将挤占农业用水,农业用水危机将更为严峻。如何认真科学地解决水资源问题,将影响中国粮食安全,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采取果断有力的措施,对水资源实施科学管理和有效利用。

(一)21世纪中国粮食安全的内涵及评价

1.粮食安全。联合国粮农组织于1974年在世界粮食大会上定义为:粮食安全即“保证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经济学家阿尔伯托.瓦尔德斯定义的粮食安全是“缺粮国家或这些国家的某些地区或家庭逐年满足标准粮食消费水平的能力”。

2.粮食安全的变量指标体系。粮食安全状况用什么指标来衡量,目前FAO、世界银行及各国学者所采用的计算方法和标准比较一致。(1)粮食贸易依从度:α=(D-S)/D×100%粮食自给率:β=S/D=1-α式中:D——粮食总需求量;S——一国的粮食供给量α≤5%表明一国已经基本上实现了粮食自给。α≤10%即达到可以接受的粮食安全水平。(2)粮食储备水平。粮食储备是在新的作物年度开始时可以从上一年收获的作物中得到(包括进口)的粮食储备量。(3)粮食产量波动系数。粮食生产受气候、投入、价格政策等不确定因素影响,年际间往往有较大波动,波动幅度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粮食安全程度。亚洲国家的不稳定指数大都比较低,中国位于较低国家之列。(4)人均粮食占有量。每个国民粮食占有量越大,表示粮食安全水平越高。(5)低收入阶层的粮食保障水平。一个国家总体上粮食供给有余,而一部分低收入者可能吃不饱饭或者营养不足,增加低收入阶层的粮食供给,可以显著地提高一个国家粮食安全水平,扶贫计划与此有关。

3.中国粮食安全的评价。根据上述五个粮食安全度量指标对中国和世界主要粮食生产和消费国的粮食安全状况进行评估结果:目前中国粮食安全水平低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法国,但高于日本、印度和俄罗斯,并且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然而如果因人口增长和不测事件,未来粮食自给率下降,外贸依从度提高,以及人均占有量增大缓慢,预示着我国粮食安全水平有可能下降。

(二)21世纪中国粮食供需的变动趋势

1.中国人口的发展。中国人口从1980年的9.87亿,增到1995年的12.11亿。15年平均每年增加近1500万人,年平均增长率1.28%。到2000、2010、2020、2030年,根据国内外权威机构预测,中国人口将由1995年的12.11亿先后增加到13亿人,14.0—14.3亿人,14.7—15.4亿人和15.3—16.3亿人,需要严格地控制人口的增长。2.中国对粮食的需求。到2000年,主要动物性食物的消费水平提高,居民的食物消费结构将达到或超过小康水平,人均每日供给热能基本维持在2660大卡,蛋白质72克,其中优质蛋白质超过30%,粮食总需求量5.20亿吨,人均需求量400公斤,人均消费量(口粮)213公斤。到2010年,居民的食物消费结构和水平将进入水康水平中期阶段,人民的食物质量显著改善。粮食总需求量5.6—5.9亿吨,人均需求量400—420公斤,人均消费量(口粮)193公斤。到2020年居民的膳食营养结构将可能接近亚洲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的膳食营养结构和水平。粮食总需求量6.0—6.4亿吨,人均需求量410—430公斤,人均消费量(口粮)173公斤。到2030年由于先进技术推广和管理工作的改善,提高畜禽出栏率、出肉率,人均粮食消费可能接近日本80年代的水平。粮食总需求6.15—7.2亿吨,人均需求量420—450公斤,人均消费量(口粮)140公斤。

(三)粮食增长对水的需求

从1995年我国粮食总产4.65亿吨,相应的灌溉面积7.5亿亩,到2000年粮食增长到5.2亿吨,灌溉面积需要发展到8.0亿亩。2010年粮食增长到5.4—5.6亿吨,灌溉面积需要发展到8.5亿亩。2020年粮食增长到5.8—6.2亿吨,灌溉面积要发展到9亿亩。2030年粮食增长到6.2—6.9亿吨,则需要灌溉面积发展到9.5亿亩。用水量将从现状的4000亿米3增长到6650亿米3。

二、21世纪中国粮食安全和水问题的对策

(一)全面节水的重点是农业节水

1.提高农业水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73.4%,加上农村生活用水占81.7%。长期以来,由于技术和管理水平落后,灌溉设施老化失修等方面原因,当前灌溉水的利用率只有0.3—0.4,与发达国家0.7—0.9的利用率相差甚远,农作物水分利用率(WUE)不足1公斤/米3(0.87公斤/米3)、以色列为2.32公斤/米3。如果科学地发展节水农业,到2030年使我国灌溉水的利用率达到0.6—0.7,水分生产率达到1.5公斤/米3。即在30年内,灌溉水的利用率提高0.3,按现状4000亿米3农业用水计算,则可节水1200亿米3,如果其中2/3用来生产粮食,按1.5公斤/米3计,可增产1.2亿吨粮食。因此搞好农业节水,提高水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是可以解决21世纪粮食安全重要途径之一。

2.农业节水技术体系。提高水的利用率和水的利用效率不是靠一项或几项工程措施能实现的,而是要建立包括合理利用水资源,节水灌溉工程,节水管理和节水农艺措施相结合的技术体系。举两个实例说明,通过努力,上述指标是可以达到的。例如:(1)山东省恒台县是老井灌区。水资源不足,地下水位连续下降,该县采取充分利用降水,引黄河水补源,开发利用土壤水,降低灌溉定额,以提高用水效率,降低地下水开采量,调控地下水位,三年来达到基本平衡并略有回升。节水灌溉工程狠抓平地配套,渠道防渗和低压管道输水,短窄畦灌,喷灌和低压管喷灌溉,该县把节水灌溉管理做为关键,建立县、乡、村三级管理体系,以法管水,按方收费,三年来办培训班1038期,受训人员25万人次。在节水农艺方面实行节水高产栽培措施,促控结合科学用水,该县实现了节水吨粮县,灌溉水的利用率达0.9,水的利用效率粮食达到2.43公斤/米3。成为我国节水农业高效用水典范。(2)陕西省泾惠渠灌区是我国古老的大型河水灌区。耕地135万亩,每年引泾河水4亿米3,灌区内有机井1.3万眼,每年提取地下水1.2—2亿米3。实现渠井结合,渠系配套,渠道防渗,平整土地,长畦改短等措施,并在用水管理上,实行水权集中,统一管理,三级调配,以斗渠量水为基础,水费按量计算,按成本核收,使全灌区平均灌溉水的利用率达0.505,接近国家大型灌区节水标准。结合节水农艺措施,从1981年以来灌区粮食亩产连续超过500公斤。1994年灌区的高陵县成为西北地区第一个吨粮县,水的利用效率超过1.5公斤/米3。若能在引黄灌区广泛推广,可使灌溉水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有大幅度提高。

3.节水灌溉的重点在渠灌区。我国实现农业节水的难点在渠灌区,也是灌溉面积最大,浪费水最多,节水潜力最大的灌区。但由于量大、面广、欠帐多、基础差,在抓节水灌溉的力度上,远不如井灌区。近十多年来,在井灌区发展低压管道输水,提倡喷灌、滴灌都做出了成绩,甚至有的项目计划过于超前;而在渠灌区仅进行了大中型灌区调查,对中小灌区以及田间节水抓得很少,有些不敢问津之势。为了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21世纪粮食安全,节水灌溉的重点应适当地向渠灌区节水转移。像泾惠渠灌区那样狠抓渠井结合、渠系配套、渠道防渗、平整土地、接方按成本收费,农民自动灌关键水,改变大水漫灌的习惯,大型渠灌区通过努力农业节水也可达标。

(二)全面节水和增援工业及生活用水,减轻农业用水的压力

1.工业和生活节约用水。提高工业和生活用水的重复利用率是关系到21世纪我国粮食安全的因素之一,布朗先生提出:在1995—2030年的35年间,中国生活和工业需水之和将要比现在净增加3200亿立方米,并提到在北方缺水地区无其他水源可用,只有挤占农业用水,构成农业用水最大的威胁之一。因此,非要十分重视工业和生活节水不可。我国工业节水潜力很大,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不高,大部分城市在30%—40%,中小城市更低,只有青岛、大连、北京、天津等城市达到70%,而日本、美国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在75%以上。1978年到1984年,北京、天津工业总产值分别增长了1.8倍和1.6倍,但由于采取了措施,使水的重复利用率从30%、40%提高到72%,73%。从而万元产值耗水量却减少了。如果全国能达到北京、天津的用水水平,每年可在现在用水量中节水150多亿米3。城市生活用水现人均161升/日水平虽然不高,但浪费仍比较严重,关键是缺少节水意识。到21世纪城市人口达8亿,生活水平提高,如果采取节水措施,可节水1/2或1/3。另外,对工业和生活用水排出的污水进行处理,实现污水资源化,做为灌溉用水,返为农用,也是减少对农业用水压力的重要措施。

2.修建南水北调工程,增加对北方工业和城市生活的供水量。从我国北方地多水少和南方地少水多的国情出发,从长远工、农业发展着眼,南水北调是必需的,应积极地作好前期工作,选择适宜的时机兴建。东线、中线明确为工业和城市生活供水是正确的。调来的水农民用不起,增加了工业、生活用水,可少挤占农业用水,对粮食安全有重要关系。调水增加工业、生活用水,也增加排出水量,可供农业利用。西线调水是解决黄河断流先天不足的问题,黄河横贯我国北方九省,是今后我国工农业发展的重要基地,关键问题是缺水,因此应加快和加强西线的前期工作。

(三)充分利用降水,发展节水增产高效的旱地农业

1.加大推广旱地农业增产技术力度。我国耕地面积19.5亿亩,其中灌溉面积7.5亿亩,旱地农业12亿亩,旱地农业是非灌溉农业,是充分利用降水的农业,因此它是节水农业的组成部分,和节水灌溉农业一样都有提高用水有效性的内涵。旱地农业在国际上受到许多国家重视,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粮食出口大国,粮食生产主要和全部靠旱地农业。我国黄淮海平原建国初期灌溉农业只占8%,92%为旱地农业。80年代初开始重视旱地农业,从“六五”开始国家列为攻关项目,在不同类型区建立了八个试验示范区。经过十多年试验研究取得许多成果。这些试区是:辽西风沙半干旱区(阜新),辽西低山丘陵半干旱区(喀左),陕西渭北半湿润偏旱区(合阳),晋东豫西旱农地区(寿阳),内蒙古后山半干旱偏旱区(武川),冀西北高寒半干旱区(张北),陇东高原半湿润偏旱区(镇原),宁南半干旱偏旱区(海源)。根据各试区的成果中国农科院归纳如下表的内容,随着雨量增加,增产的幅度增大,各试区增产都在每亩60公斤以上,高者增产235.8公斤。当前的问题是缺乏有力的组织领导和推广投入。旱地农业增产技术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目前又有不同类型地区发展现代旱地农业的试验成果,如将这些成果在6亿亩的旱农地区推广应用,按每亩增产粮食25—50公斤估算,则可增产1.5—3.0亿吨粮食,将对我国21世纪粮食安全做出更大贡献。

2.旱地农业加抗旱灌溉。旱地农业基本经验:蓄水保墒建立土壤水库,选用耐旱作物和品种,提高作物自身抗逆能力,培肥施肥增加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加上抗旱灌溉,增产防大旱。利用集雨蓄水工程或有限的水源发展抗旱灌溉,是投资少、实施快,节水增产明显的有效途径。如华北地区推行的打吊管井提取浅层淡水,以塑料软管(小白龙)直接灌溉到作物根部,每亩次灌水18立方米。东北地区推行的“坐水种”,从车拉人担发展到半机械化,已发展坐水种面积约5000万亩。在西北丘陵旱农地区近年发展迅速的集雨、窖水、微灌工程。如甘肃采取坡地铺地膜半亩,集雨约80米3,分蓄2—3个窖内,用手压泵,提水灌溉4亩地的模式,使粮食成倍增长。在宁夏半干旱地区也在大规模修建集雨水窖,如能和旱地农业采用的等高耕作、垄作、坑田、丰产沟种植等聚水保肥提高水分利用率功效的旱地农业增产措施结合起来,则增产效果更为明显,每亩可增产50公斤以上。

(四)加强管理和科技投入

粮食增产的主要措施范文第7篇

赵其国:当前全国耕地资源保护面临形势可总结为“四难”:即耕地资源的扩量难、提质难、增效难以及耕地资源的持续增产难。因此,要保障18亿亩耕地红线以及粮食安全的土壤(耕地),应采取“扩量、提质、增效、持续增产”的十字战略方针。

记者:耕地资源“扩量”要从哪些方面入手,有具体措施吗?如果施行的话会增加多少耕地?

赵其国:我国农业开发历史悠久,绝大部分优质土壤早已垦种,建国后又历经数次大规模开垦,宜农后备土壤资源所剩无几,耕地资源扩量难度大。要破解“扩量”难题,应该从土壤资源的“替代”和“改性”扩量两个方面入手。

土壤资源的“替代”扩量,包括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土地整理和土地复垦等三大举措。

当前我国耕地后备资源总量为1.13亿亩,大部分位于北方和西部干旱地区。其中,新疆及甘肃河西的耕地后备资源最为丰富;东部耕地后备资源主要为分布于江苏和山东的滨海滩涂湿地;此外,西部和西南地区大面积的水土流失撂荒、弃耕地占有一定比例,也是重要后备耕地资源。据研究,在这些耕地后备资源中,实际可以开发成耕地的仅约0.3亿亩。土地整理的重点在农村地区,其基本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综合整治,即对畸零不整的农田、废弃地、零星分散的村庄等,按照统一规划,同步实施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整治;另一种是专项整理,即本着先易后难、重点突破的原则,对其中的某一项或几项进行专项整治。全国土地整理补充耕地潜力约0.9亿亩,但考虑到经济、社会投入、生态环境需求等多方面因素,全国通过土地整理可实现补充耕地的面积约0.4亿亩。

另外,从复垦情况看,我国因采矿破坏的土地面积达8790万亩,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华南、西北青藏和西南区,土地复垦率仅12%。据测算,通过复垦可增加的耕地面积约0.3亿亩。

这样,通过上述土壤资源“替代”三大措施并举,共可新增耕地约1亿亩。

记者:土壤资源的“改性”扩量要如何进行呢?

赵其国:主要通过对盐渍化、沙化、酸化和侵蚀等障碍性土壤改性治理,实现耕地资源的扩量。

有资料显示,我国盐碱荒地和盐碱障碍耕地总面积超过5亿亩,其中具有农业利用潜力的盐碱地面积近2亿亩,现阶段可改性治理的不同程度盐渍化耕地面积为1.15亿亩,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东北松嫩平原、黄河上中游、沿海地区和华北平原;盐碱地治理改造工作尚缺乏全国层面的系统技术研发支撑和针对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盐碱地的治理与农业高效利用的配套技术模式方面的研究工作,目前在一系列重大课题支撑下,海涂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已取得一定成效。据测算,通过“盐土农业”整治,可在我国盐渍化地区,新增耕地约0.3亿亩。

我国受风沙干旱影响的土壤面积约1.1亿亩,主要分布在东北松嫩平原西部、华北平原北部、黄土高原及西北地区等直接或间接受风沙危害的地区,且每年以150万亩的速度增加。目前在主要耕地沙化分布区域,都开展了不同程度的沙化耕地治理与改造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取得较好的成绩与经验。据调查,通过风沙干旱治理,可在干旱土壤中,新增耕地约0.25亿-0.3亿亩。

有学者研究表明,我国土壤酸化面积达耕地面积的40%以上。今后酸化土壤改造将以重庆、贵阳为中心的西南地区,以长沙等为中心的华南地区和以福州为中心的东南地区安排土壤酸化治理工作。据测算,通过酸化治理,可在我国南方酸化地区,新增耕地约0.35亿亩。

水土流失是耕地退化最主要障碍因子,目前我国耕地水土流失治理改造重点是总面积3.59亿亩的坡耕地,主要分布在长江上游、黄河中游、珠江上游和黄土高原地区。近年来,国内已研发了一系列耕地水土流失治理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水土流失治理,可新增耕地约0.3亿亩。

这样,通过上述土壤资源“改性”四大措施并举,共可以新增耕地约1.2亿亩。

记者:耕地资源“提质”都包含哪些方面?

赵其国:具体说来就是要实行“三增二减”的措施。

“一增”是增加10%-15%的水肥效率。我国每年农业灌溉用水约3500-亿3900亿方,而灌溉水生产效率仅0.8公斤/方,不到美国、以色列等发达国家的一半;国际公认的化肥施用安全上限是225千克/公顷,但目前我国农用化肥单位面积平均施用量达到434.3千克/公顷,是安全上限的1.93倍……农资利用水平有限,水肥效率低下,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耕地资源的“提质”首先就是要提高水肥的使用效率,农用灌溉用水有效利用效率达到0.55以上,通过全膜覆盖集雨保墒等新型土肥综合利用技术,提高水资源和化肥使用效率10%-15%,在现有水资源和化肥施用量条件下,可有效提高耕地利用效率。

“一减”是减少10%-15%水肥能耗。在水肥利用效率不高情况下,为了保障粮食生产能力,就必须大量消耗各种能资来确保施用效率。因此提升水肥效率,就能有效地减少各种物资能耗使用,保护耕种不受污染,保障生态环境和粮食安全。

“二增”是增加10%-15%的复种指数。复种是区域粮食增产最简单直接并且行之有效的方式。如1986-1995年的10年内,我国复种指数增加了9.7个百分点,其中75%种粮食,年增产粮食达0.24亿吨,占同期粮食总增产数的36.5%。相关研究亦指出,我国的耕地复种指数潜力为198%。目前我国华南、华东大部分省份,耕地的复种指数水平超过200%;华中地区的湖北、湖南,以及西南地区的云南耕地复种指数水平在200%左右;东北、华北、西北大部分省区耕地的复种指数在100%左右。通过各省的复种指数比较可以发现,我国复种指数尚有提升能力。今后复种指数提升重点地区将是黄淮海平原、成都平原、长江中下游北部、华南南部等地区产粮大县。

“二减”是减少30%-40%的中低产田。我国中低产田面积约占耕地面积的70%,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仅为1.8%,比欧洲同类土壤低1.5至3个百分点,这些耕地产量只有高产田的40%-60%,改善耕地生产条件的潜力很大。根据2009年《中国农用地(耕地)等别调查与评定》的结果,我国农用地平均等别为9.8等,高于平均值的耕地占42.95%,低于平均值的耕地占57.05%。其中平均等别东部和中部地区要高于西部和东北部地区,而东部和中部地区耕地数量要低于西部和东北部地区。从耕地利用方针而言,东部和中部地区土地生产条件好,经济发展应尽量避免占用优、高质量耕地,确保耕地资源安全与生产能力稳定;东北地区应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注重基本农田规模化保护;西部地区应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从技术层面讲,在今后一段时期内,通过一系列的物理、生物、化学、工程技术等手段改善中低产田耕地土壤理化性质,提高有机质含量,变中低产田为高产田,在耕地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大大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

“三增”是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我国农业科技投入只占农业生产毛额的0.19%,与欧美国家2%的投入相比,相差了10余倍。在我国现有的农业生产条件下,要确保耕地产出,保障粮食安全,协调农业与二、三产关系,农业耕种与生态环境矛盾,将面临很多技术难关。可以预见,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培育新型农产品,培养具有现代意识的农业生产方式,增强水、肥、能资利用和新肥料研发水平,提高农产品及其产品附加值,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将是保障我国耕地保护面积和粮食安全,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

记者:在耕地资源“增效”方面您觉得有哪些工作要做?

赵其国:耕地资源“增效”并不是简单的粮食生产能力提高,它实际上是农业生产效益、农民生活效益、农村生态环境安全效益的有机组合,是现代农业和生态高值农业所追求的目标。通过建立耕地的“扩量”和“提质”工程,2010-2025年,全国可增耕地约2.20亿亩,即在18亿亩基础上,增长到20亿亩水平可以有效增加和提高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确保粮食生产能力稳步增强;通过提质工程,2010-2025年,全国粮食产量可增加0.5%-1%,即每年增加1000亿斤,在现有粮食生产能力基础上,达到6亿6.5亿吨,确保满足粮食需求。同时,耕地数量和质量的提高,既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对空间的需求,又为农业多种经营、构建完善的农产品产业链奠定了基础,保障了农业从传统的农产品生产,向农业一产、农业二产及农业三产综合经营的合理转变,通过对耕地资源的合理保护和开发,在粮食和农产品生产中充分体现农业产业化的价值、加工的价值、产品的价值,不仅把水土弄好,更重要的是确保农业生产者有合理的收入,体现出耕地资源和农业生产的价值所在,这才是“增效”的本质。

记者:在前面您提到耕地资源“持续增产”,那么您认为我国粮食增产还存在哪些隐患?要实现“持续增产”需要做哪些工作?

粮食增产的主要措施范文第8篇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丝毫不能松劲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粮食总产量基本上呈现了“一年减两年增”3年一次的周期性波动。但是,从1997年开始,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波动周期和波动幅度都有了明显的负向调整:增产的时间缩短、增产幅度减小,减产的时间拉长、减产幅度变大。从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的变化态势看,近年来,我国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已经开始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因此,对于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不可等闲视之。此外,下列三方面的原因,决定了我国对于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更应未雨绸缪、警钟长鸣,做好预防不测的准备。一是最近二三十年来,世界粮食产量增长趋缓、农业技术的增产效应减弱,这种现象极有可能继续下去;二是自1999年以来,各年粮食减产及粮食产不及需的情况,不仅出现在我国,同样出现在世界;三是从中长期的角度看,我国从世界市场上适度扩大粮食进口,即使不会面临进口总量的限制,也要防止面临运输可能性的制约。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应该突出重点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涉及的内容很多,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应该突出重点。就我国而言,重点应该在于三个方面:

第一,稳定或适度增加耕地面积,通过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防止工业化、城镇化过度挤占耕地,破坏基本农田,损害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在此方面,近年来中央采取的宏观调控和治理整顿措施,已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应该始终不渝地贯彻执行。

第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的抗灾减灾能力。我国近10年来各年粮食产量与成灾面积的关系,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我国粮食增产的年份,同时也是成灾面积减少的年份;减产幅度比较大的年份,同时也是成灾面积比较大的年份。粮食产量与成灾面积之间呈现了高度一致的反向变动关系。比如,2000年和2003年的粮食减产幅度分别达到9.1%和5.8%,这两年的成灾面积分别比上年增加764万公顷和520万公顷;2002年的粮食产量比上年增加近1%,该年的成灾面积也比上年减少447万公顷。2003年,我国较上年减产粮食2600多万吨。有关专家估计,该年因灾比常年多减产1000万吨。可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的抗灾减灾能力,对于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积极意义。

第三,强化科学技术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的支撑作用。水资源短缺对我国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制约,可能大于耕地面积的影响。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和水资源浪费都比较严重的国家;今后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还将导致工业与农业之间、城镇与农村之间的水资源竞争日趋激烈。因此,在普及科学的发展观、增强全社会节水意识的同时,加大对水资源等紧缺资源利用技术的研究开发、组装集成及其推广应用力度,提高耕地质量和基本农田的产出能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的抗灾减灾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进一步为增强粮食产业的综合竞争力提供科技支撑。

用市场化的思路加强综合生产能力建设

我国粮食价格长期低迷,而粮食种植成本却在不断攀升,挫伤了农民从事粮食生产的积极性,是导致近年来粮食连年减产的重要原因。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有三个。第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其抗灾减灾的能力,以降低农民的粮食生产成本和粮食经营风险。二是加强对种粮农民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如今年出台的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和农业税减免等措施,对于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第三,积极促进粮食的转化和加工,通过延长农业产业链,来拓展粮食的市场空间,提高其增值能力。

按照市场化的思路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需要协调处理好粮食主产区与粮食主销区之间的关系。粮食主产区增加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际上是对粮食主销区的粮食安全做贡献。在鼓励粮食主产区稳定增加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要适度强化主销区在维护国家或省域粮食安全中的责任,包括投入责任;鼓励粮食主销区的地方政府及其储备粮系统,甚至农产品加工企业按照“优势互补、互利互惠”的原则,与主产区之间加强合作,在主产区建立稳定的粮食生产基地。当然,对于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在国家粮食安全体系中的定位、作用和相互关系,也应将市场化的思路和国际化的视角结合起来,加强中长期研究。

按照市场化的思路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要协调处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与粮食增产的关系。各年的粮食产量,不仅受到粮食生产能力的决定性影响,还受到气候等自然条件和农民投入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如果其他因素保持不变,那么,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增强,必然导致一定时期内粮食产量的趋势性上涨。鉴于近年来我国粮食连年减产,2003年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三大主要粮食品种(水稻、玉米和小麦)同时减产的格局。所以,在短期内促进粮食生产的稳定回升,是其必要性,但是,促进粮食产量的稳定回升,应以尊重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农民对粮食种植的选择权为条件;在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的同时,对此也应从长计议,由“藏粮于仓”适度转向“藏粮于地”、“藏粮于农业科技的支撑能力”、“藏粮于农民的粮食生产积极性”、“藏粮于适应农村发展新阶段要求的健全的粮食市场宏观调控体系”;将主要通过生产环节要粮食安全,同通过改善粮食物流体系和流通体系要粮食安全有机结合起来,不应苛求通过层层下指标的方式,保证每年的粮食增产。

协调处理粮食增产与粮食优质化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