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浅谈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浅谈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浅谈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浅谈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范文第1篇

关键词:土地整理;资源环境效益;评价指标;评价体系

土地整理是指人类在土地利用中不断建设、改造,并重新配置土地资源的过程,是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土地产出率的重要途径。它泛指人们为了一定目的对土地进行调整、安排和整治的生产实践活动,是一项涉及工程与技术、经济与法律、行政与管理的系统工程,其实质是合理组织土地利用。

土地整理作为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率及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手段,在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保障食物安全和生态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日益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平衡在土地整理活动中的重要性,这方面的研究也相应出现。本文基于我国土地整理的实践,综合目前所学的知识,探索构建一个土地整理资源环境效应评估的指标体系,以求为土地整理中资源环境效益的评估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土地整理资源环境影响分析

土地整理在增加耕地有效利用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益,在当前的土地管理以及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目前增加耕地数量仍然是土地整理的主要目标和动力,因而出现了片面追求新增耕地数量,而不重视土地整理活动可能对所在区域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的情况,存在着诸生物多样性、水资源、土壤资源和景观多样性等方面未能同步增强的问题。

(一)对生物资源的影响――生物多样性

土地整理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增加耕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因此,原有未利用地上的原生、次生自然生态系统将被单一的农作物所替代,景观多样性将降低,某些生物的生存空间遭到破坏,导致植物、动物的物种多样性的降低、病虫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增加。在土地平整工程中,机械对土壤的扰动,使土壤环境发生了剧烈变化,破坏了土壤中的微生物生境,从而导致土壤微生物大量死亡;混凝土渠道的修建虽然提高了水的利用率,但却导致渠道中水生生物的死亡。

为了营造水生生物生存的环境,通过排水沟设计为水生生物提供避难所。土地整理中排水沟通常不加衬砌,而且在田块的较低部位,由于地下水的渗漏,即使在最干旱的晒田期也能涵蓄一定的水量来保证水生生物的存活;田块间的田埂、道路两侧的农田防护林则可以成为一些动植物的栖息地,对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维持农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有着积极作用。

(二)对水资源的影响――水资源短缺与地下水位

土地整理中土地质量的提高、耕地和经济林面积增加,都要求有足够的灌溉水源作保证,土地的生产潜力必须依靠水分保障才能发挥,这样就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同时,如果水资源利用不当,也会导致大量水资源浪费、水源短缺、土地质量下降等诸多问题。同时不同的土地整理方式对地下水位也有直接影响,进一步影响到灌溉水源的稳定及土壤的盐碱度。因此在土地整理的过程中要防止滥用水资源,合理高效地运用水在土地整理过程中的作用。

(三)对大气资源的影响――大气状况

土地整理活动对大气及相关生态过程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变地表植被覆盖状况、土壤结构与质地,以及改变水文结构、地形地貌等间接方式表现出来。主要反映在造成大气污染、影响局地小气候过程及区域大气质量状况等方面。前者如荒地开垦、林地砍伐、草地过牧等导致地表,从而造成大气中粉尘、杂物的浓度增加;后者如农田防护林带网的建设,不仅可防风固沙和改善农田小气候,还会通过涵养水分、净化空气等改善农田周围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

(四)对土壤资源的影响――土壤结构、质地、肥力

在土地整理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土壤的各种性质及相关生态过程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首先,土地整理改变土壤结构。如荒地垦殖改变原有土层结构;筑路及村镇建设机械压实土壤破坏土壤结构;坡地开垦扰动地表、坡面,引起或加剧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其次,改变土壤质地。农地耕作势必导致地表土层土质疏松和粒度细化,在山地区将易导致水土流失,在干旱地区又可能为扬尘、沙尘暴等。再次,土地整理对土壤肥力也有巨大影响。为追求提高耕地产出率而一味加大耕地垦殖力度或不顾土地适宜性要求调整土地整理利用方式,反而会造成土壤肥力和生产力降低,甚至引发一系列灾害,如造成土壤侵蚀、土地荒漠化。最后,在土地整理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不仅会对土壤造成污染,还会杀害土壤中丰富的微生物,造成土壤污染并加剧土壤退化。

(五)对生态资源的影响――景观多样性

在土地整理中,各种灌溉排水设施、农村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未利用土地的开发,会减少生物的栖息地,使生物生存环境破碎化和土地利用景观单一化,在一定程度上使区域内土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简化,破坏生物多样性。特别是当前在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进行土地整理时,过分追求高品位的设计,在田间大量铺设混凝土路面和沟渠,减少了绿地面积和生物栖息的场所,使得区域生态系统简化,影响了景观多样性。

二、土地整理资源环境效应评价研究

土地整理资源环境效应评价是指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根据选定的指标体系,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从资源环境系统层次上,运用综合评价的方法评定土地整理实施后带来的生态环境的性质及状态变化的结果。它对于全面系统地分析土地整理的资源环境影响、保护区域生态系统及其资源环境平衡、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1、典型性原则。资源环境的组成因子多,各因子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构成一个复杂的综合体。评价指标体系不可能包括生态环境的全部因子,只能从中选择最具有代表性、与土地整理活动有关的最能反映生态环境本质特征的指标。

2、全面性原则。土地整理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多方面,多维度的,包括了大气、水文、生物、土壤、生态等各个方面,各因素共同组合成一个复杂综合题,每一部分都不能孤立。因此,选取指标要尽可能地反映生态系统各个方面的特征。

3、综合性原则。资源环境是自然、生物和社会构成的复合系统,各组成因子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每一个状态或过程都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每个指标都应是反映本质特征的综合信息因子,能反映资源环境的整体性和综合性特征。

4、简明性原则。指标选取以能说明问题为目的,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有用的指标,评价方法尽可能地简单。

(二)评价指标的构建过程

1、明确研究对象――土地整理资源环境效应。

2、内涵分析――土地整理资源环境具体影响因素及内涵。资源环境是有众多因素组成的复杂综合系统,包括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及其他资源数量与质量,充分认识这些可能影响将有助于综合分析总体的资源环境效应(见图1)。

3、指标选择。在分析完内涵与具体的因素方面后,便是针对各方面大指标选取一个合理且具有代表性的二级指标,进而细化出各量化的三级指标(即末级指标)。各指标的具体细化及分类有利于资源环境效应的量化研究。

(三)评价指标的建立

1、生物多样性指数指评价区域内生物多样性的丰贫程度。生物多样性是资源环境系统最显著的特征之一。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物丰度决定着资源环境系统的面貌,是反映资源环境质量最本质的特征之一。生物的多样性可依据其种类分为植物及动物。植物的分布及其数目、总类共同构成植物的多样性,而动物的多样性则以动物的种类数量和人类居民点的分布及密度为代表。综合以上植物、动物(一般动物与人)的各方面,生物的多样性丰贫程度也就一览无余。

2、水资源指数用于反映被评价区域水的丰富程度。水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是生态系统物质流与能量流的重要载体,也是人类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尤其在西部干旱、半干旱生态系统中,水是资源环境系统的决定因素。在土地整理的具体实践中,水资源的分布又被划分为滩涂、河流、湖泊三个方面。单从这三者的数目上笔者难以断言水资源的丰贫,因此笔者引入了流量、储蓄量和湿度等动态因素,以便更直观全面的把握水资源的总量多少。

3、大气状况指数主要用于反映土地整理对大气的影响。其质量的高低及气候的差异。由于从根本上土地整理区域中的大气状况是由通过改变地表植被覆盖状况、土壤结构与质地,以及改变水文结构、地形地貌等间接方式表现出来。所以笔者将最直接的决定因素植被覆盖状况及数目引入指标,以便于更全面的了解大气状况的指数高低。

4、土壤资源指数指评价区域内土壤质量、结构及污染情况。土地整理的直接对象是土地,这也是土地整理资源环境影响效应中最关键的因素。人类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对资源环境系统产生的压力超过了资源环境系统的承载能力,资源环境系统功能不断衰退,土地污染是生态系统退化的重要表征之一。与此同时,土壤的质量、结构及肥力也是评价指标的重要方面,通过实验调查易于获得数据。

5、景观多样性指数是指不同类型的景观要素或生态系统在结构、功能方面的多样性。景观是一个大尺度的宏观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的景观要素组成的,具有高度空间异质性的区域。笔者主要从其数量结构及空间格局两方面选区指标分析(见表1)。

(四)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

1、赋予评价指标权重。通过对每个因素的性质、特点及对土地整理过程的影响的分析,确定每类及各项指标及其中各项在整体指标体系中的重要程度,赋予相应的权重,以达到评价的科学合理。首先,评价出个大类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在整体影响中的权重。主要方法为专家打分法,以此对各一级指标权重赋值。其次,在依据各二级指标在各自相关领域中的重要性程度进一步对其赋值,三级指标赋值也采用的类似效果。

在具体的权重确定过程中,除了采用特尔菲法以外,还参考了文献,以此确立的权重具有说服力和科学性(见表2)。

2、评价指标分值的计算。在对具体土地整理的项目进行打分时,先按各指标分别进行评定,再进行加总评价。

首先,依据土地整理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打分。针对其调查结果,以100分为总分评分。在评分过程中,分为四个等级,其中等级一≥85;等级二为≥70并

其次,采用加权法求和。各指标分值为权重乘以分数,其后对其进行加总。即:总分值=∑权重*各指标分值

再次,评价。依据总分值对土地整理中的资源环境效应进行评价。其等级分类与上述分等类似。即分为四个等级,其中等级一≥85;等级二为≥70并

三、总结

土地整理投资项目涉及面广、综合性强,且项目类型多样。总体来看,我国土地整理项目的资源环境评价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未形成规范化、制度化的体系,资源环境评价的地位还没有法律规定,国家级的资源环境评价机构尚未建立,项目的持续性评价和环境、社会影响评价还很薄弱,评价数据尚未建立,资源环境评价的信息反馈机制还不完善等等。

本文仅根据土地整理项目相关因素分析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土壤、生态环境、景观等方面的指标尚难准确把握,构建的指标体系有待于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李永川.浅谈土地整理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以北京市为例[J].资源与产业,2008(10).

2、赵庚星.土地整理效益评价研究及应用[D].山东农业大学,2004.

3、牛传军,贾芳芳,马好霞,王秀茹.土地整理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08(1).

4、贾丽,张雅杰,於忠祥,王廷.土地整理中的生态安全问题[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8(3).

5、苏少青,林碧珊,曾晓舵.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J].生态环境,2006(4).

6、张超,高敏华,黄昭权,都伟新.土地整理效益评价指标建立及方法应用[J].资源・产业,2005(5).

7、黄霄羽,毕银丽,张占录.土地整理中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系统构建[J].资源与产业,2008(10).

浅谈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范文第2篇

关键词:水利设计;生态化;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

将水利设计与生态化的理念相结合,是我国水利设计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在水利设计中引入生态化的理念,对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在水利设计中引入生态化理念的必要性

为了满足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近年来,我国水利设施的的数量与规模也在不断增大。水利设施的兴建能够在防洪排涝、蓄水发电、农业灌溉以及航运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极大地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但是在水利设施的建设过程中,如果未能加以科学的设计与规划便盲目的进行修建,便很容易对河流、湖泊等生态环境造成负面的影响,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最终导致水利工程周边的生态环境恶化,干扰到水利设施的正常运行,也会对当地经济的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

在水利设计当中引入生态化的理念,能够有效的改变原有水利工程设计当中对生态环境重视不足的问题,将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思想纳入到水利设计当中,令水资源得到科学合理的利用。以生态化的理念设计水利设施,不仅能够保证水利设施实现其原有的功能,还可以令水利设施与原有的水环境和谐相处,确保水体的生态功能得以完整的实现,水利设施周边的生态平衡不被破坏。

二、生态化的水利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首先,生态化理念要求水利设计遵循安全性与经济性的原则。生态化的水利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到水利设施所在地的自然环境状况和水文特征,结合水利设施的具体功能,充分利用当地水环境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设计与规划,在确保水利设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的同时,尽可能的利用自然条件来完成水利设施的建设,从而降低工程的造价。在对水利设施进行设计时,设施的运行安全是应当考虑的重要问题。河流的泥沙堆积与转移情况、河流的水文特征以及河流的变化规律等,都是影响水利设施使用安全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进行生态化的水利设计时,应当考虑到水利设施的建设对河流带来的影响,确保设施的安全性与经济性。、

其次,生态化的设计理念要求水利设计以恢复河流的生态环境为主,促进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和谐。在应用生态化的理念进行水利设计时,应当尽可能的保持河流原有的生态结构,尊重河流的空间异质性,确保水体本身的生态多样性不被破坏,增强河流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使水利设施建成之后,生态系统能够迅速的恢复原有的平衡。同时,生态化的水利设计还应当考虑到如何恢复已被破坏的生态系统。通过可续的规划和合理的设计,生态化的水利设计能够增强当地水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将原本较为单一的食物链变成更加复杂的食物网,从而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强水体的自净能力,并充分的发挥生态系统自设计与自组织的功能,形成稳定的生物结构,保证生态结构的合理性。此外,在利用生态化的设计理念进行水利设施的设计时,应当尽量使用当地的乡土物种,从而缩短物种对环境的适应时间,而在引入外来物种时,则应慎重的进行考虑,避免因外来物种入侵而破坏生态系统现有的结构。

最后,生态化的水利设计应当尊重河流的整体性,并根据运行的效果进行不断地调整,以保证水利设施与生态环境达到了良好的平衡。生态化的水利设计要从宏观的角度进行考虑,立足于河流现有的生态结构与生态工程,考虑到时间与空间因素的影响,全面的建立稳定的生态系统。其中的生态系统不单单是指水环境内部的生态,也包括沿河两岸的陆地。而水利设施在设计与运行的过程中应当随时的调整自身的状态,根据环境的反应作出恰当的调整,最终形成人与自然相协调的生态水利设施。

三、水利设计中生态化理念的应用

1.信息的收集与整理

在应用生态化理念进行水利设计时,首先应当了解工程所在地的自然状况与社会状况,包括当地的气候条件、水文条件、经济状况、交通状况、生态环境的状况以及有无环境敏感区等。并结合工程的实际进行综合的考虑,确保在进行生态化的水利设计时,能够最大限度的保护当地的自然环境不被破坏,同时实现水利设施的使用功能与生态功能。

2.科学的进行规划与设计

利用生态化的理念进行水利设计,要充分的考虑到当地的自然状况与经济状况,结合水利设施的实际功能进行科学的规划与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要注重保持当地原有生态系统的稳定,并充分发挥其优势,尽可能减少人为的干涉,而是对自然的生态系统进行调整,来实现水利设施的使用功能,从而保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不少破坏,同时也可以起到降低工程造价的作用。

3.注重环境敏感的生态保护

在进行生态化水利设计的过程当中,应当注意对环境敏感点的保护。例如,在水利设施所在河道为鱼类洄游的通道时,应当谨慎的进行设计与施工,确保鱼类的洄游不受水利设施的影响。同样,在环境较为脆弱的地区建设水利设施时,也应对当地的生态系统继续拧细致的考察,使水利设施的建设成为增加当地物种多样性的有效措施,确保水生生态系统机器周边环境的稳定。

4.将生态功能与使用功能良好结合

水利设施建设的初衷便是为了实现一定的使用功能,因此,遵循生态化理念水利设计也应当注重水利设施在生态功能与使用功能上的协调,并充分的利用陷阱的理论与技术,使水利设施能够为当地带来丰富的使用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

总结:

在水利设计中引入生态化的理念,能够有效地促进水利设施与生态环境的协调,使水利设施实现原有使用功能的同时,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恢复起到积极地作用,为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发展战略的实施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霍凤双,王鸿飞.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应对措施[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1,(2)

[2]曾红鹰,刘四芳.浅谈生态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2)

浅谈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范文第3篇

关键词:更新;造林;天然;人工;发展

引言

在针对森林进行相应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其中所存在的经济效益,实际上就是通过采伐林木贩卖所得到的,但如此一来,其森林资源如果说与采伐量之间存在了断档现象,那么就可能会导致无林可伐的现象出现,这无论是对于经济体系来说,还是对于自然环境来说,都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森林资源采伐期间,务必要对于资源进行合理的使用,并且加大科学管理林场的力度,促使森林资源的再生能力得到极大的强化。下文主要针对天然更新在更新造林之中所具有的重要性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探讨。

1 更新造林的认知

更新造林方式有三种:人工更新、天然更新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这三种更新方式是互相联系、有机结合的整体,在更新造林事业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其中的天然更新在人们的认知中往往不被重视,并且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对天然林的破坏程度占据了很大的比例。人们认为对于天然林的利用价值不及人工林高,其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也比较低,并且天然林的遗产性较差,得不到有利的改造,这些观念的存在,致使天然林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而实际上,这种观念是片面的,是不具备科学性的,因为在我国的林业组成中,天然林还是占据很大比例的,其所具有的很多价值是人工林所无法实现的,其所发挥的生态功能也是巨大的。所以说在我国现有的对林业改造能力不足的现状下,要保护天然林的存在,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人工林的培育,实现二者的协调统一,对于我国的林业资源培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更新造林的发展

在我国的更新造林体系持续发展的过程中,绝大多数都是通过人工方式来进行更新,并且占据了主导地位,同时我国也是世界上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一个国家。由于人工造林形式,可以通过对先进的树种进行培育的方式,来针对树种进行科学化的管理,同时在树种生长过程中,还能够直接通过人为措施加以调节,促使其能够从人们的方向进行生长。通过这种方式培育出来的树木具有非常高的质量,在树种方面具有很高的优势,所以在世界上应用的比较广泛。

3 天然更新的作用

我国那方区域之中,绝大部分森林都是常绿阔叶林生态圈,这些植物都是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之下所形成的地带状植物群体,这些植物群体和当期的自然环境构成了良好的协调关系。在各个部分地区,都还存在着天然林,这些天然林都能够作为原生类型或者是原生类型雏形加以应用。虽然说部分阔叶次生林本身并没有恢复到原生类型的状态下,但是这却是恢复原生类型过程中所无法的一个重要部分,有着较高的适应性。合理性,在利用人工方式进行相应的树种调整之后,便能够达到迅速恢复原生的目的。这部分天然林之中所包含的物种极为丰富,是避免水土流失、减少风沙、确保农业生产的核心保障措施,同时还给人民的木制品生产提供了大量原料。

4 不同更新造林方式的比较

4.1 天然更新

完全依靠林木本身的种子、幼树或萌芽来完成更新过程,结合采伐方式选留母树,清理伐区以及幼林抚育管理措施等。

4.2 人工更新

人工造林则可以按照要求、选择目的树种,合理密度或合理混交等加速更新过程。①造林树种及其比重和混交式;②整地方式;③造林密度,造林方法;④幼林抚育,管理制度;⑤所需种苗量及工作量。

4.3 人工促进天然更新

则是利用森林自行再生产特性,再加上人为干涉,为天然更新过程创造有利条件,以便顺利完成更新的一种方式,该方式也是主要的更新造林方式。①清理伐区、松土、除草等;②补植或补播;③抚育管理措施;④种苗量和工作量。

5 天然更新的重要性

在我国当前的林业经营建设过程中,其中所存在的林业资源实际上所分布的范围极为广泛,不仅数量多、种类也极为繁杂,但也正是由于这方面因素的存在,导致对于林场进行管理有着较大的难度。而林木更新作为林业管理体系之中所存在的关键,是确保林业本身是否能够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如果说仅仅是通过人工的方式来进行更新,虽然说可以达到对树木生产速度、生长质量进行控制的目的,并且利用先进的技术措施,还能够得到极其优秀的木质资源,但是人工更新措施之中所需要浪费的财力、人力、物理较大,在某些方面的生物多样性也无法得到完善的保护。但是,天然更新措施除了需要人工进行促进以外,并不需要消耗过多的人力、物力,并且能够确保自然生物多样性的延续。特别是我国当前林地生产范围较为广泛的情况下,其中所呈现出来的生长能力更加的完善。因此,天然更新在林业发展体系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展开人工和天然更新方式相结合的措施。

6 对天然林的更新保护措施

6.1 对天然林中近熟龄林,严禁皆伐,抚育间伐也只能在林分郁闭度0.7以上的林分中进行,抚育后确保郁闭度在0.5以上。抚育目的就要是改善林木生长环境,提高林木质量和生长量,促进天然更新。

6.2 对郁闭度0.5以上,林木分布均匀,树种组,成基本适宜的天然幼中龄林,实行封山育林。若林木分布不均匀,只将成丛状的林木等间伐掉,辅以人工松土整地,促进天然更新。

6.3 郁闭度0.3-0.5的天然幼中龄林,原则上都应进行人工补植。目前无力补植的,可暂时进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或天然更新。

6.4 对无培育前途的稀林或疏林地,在充分保留良好的天然林木的前提下,可进行改造,进行人工更新。

7 结束语

综上所述,更新造林实际上在我国的林业体系之中,发挥出了较为重要的作用,这是确保我国林业能够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关键所在,天然更新实际上有着较大的优势,不仅更新范围大,作用面积也极大,这是通过人工更新方式所无法达到的,因此,必须要针对天然更新所具备的优势加以利用。特别是我国如今林业发展不景气的情况下,更应当要利用最少的资金投入量来达到最大生态效益、最大经济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E.F.舒马赫.更新造林的发展与方式[M].北京:译林出版社,2007.

浅谈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范文第4篇

【关键词】森林抚育;间伐;生态环境;影响

森林抚育间伐是维持森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探究森林抚育间伐对生态系统环境的影响,可以为森林间伐措施提供可靠的依据,这对维持生态平衡以及森林经营效率都有重要意义。

1.森林抚育间伐需要遵循的原则

森林抚育间伐又称抚育采伐,简称间伐。是在未成熟的森林中通过去除非目的树木等措施,来合理分配树木的生长空间和资源,其主要目的是培育形态和质量较好的树木。因此,在进行森林抚育间伐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概括来说就是去除非目的树木,留下目的树木;去除小的树木留下大的树木;去除密度大地方的树木;在间伐时也要注意维持生态平衡。

1.1砍坏留好

对树木的好坏进行判断的原则主要是以种植树木的目的为主的,例如,作为建筑材料的树木,生长健壮,干型良好的树木就是好的树木;如果树木用于风景观赏,那么就需要根据树木的观赏价值来评定树木的好坏;如果防护林,需要以防护效益为准则。

1.2砍小留大

此原则适应于用材纯林,一些形体小的树木都是在环境竞争中处于弱势的树木,这样的树木无法培育成良材,可以合理去除,避免其浪费资源,有利于其他树木的成长。

1.3砍密留稀

树木的分布密度对其的生长也具有很大的影响,一些树木分布较为密集的地方养料、阳光以及水分会不足,不利于树木的生长,需要对这一片区域的树木进行合理的砍伐,保证树木有合理的生长空间,让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1.4保留维持生态平衡有益的植物

在森林中的生态平衡非常重要,在森林抚育间伐中也需要维持生态平衡。生物和非生物对生态系统都有着重要影响,森林中的生物都是以食物链的形式相互依赖和生存的,食物链的各个环节都是紧密相连的,其中的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影响。例如,一些灌木和次要的树种,虽然不具有经济价值,但是可以为森林中的鸟类提供栖息的场所和食物,对维持生态平衡有很大帮助,也需要进行合理的保留,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保障森林育林的正常进行。

2.抚育间伐的强度

2.1强度确定的重要性

森林抚育间伐的强度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关系到保留木的多少以及对林分内环境条件的改善。如果间伐的强度太小,对森林植株成分的改善程度不够,就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如果强度太大,可能会对森林的生态平衡造成破坏,或者使森林的土地面积无法得到有效的利用,导致资源浪费。因此,把握好森林间伐的强度,对营林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2.2确定抚育间伐强度的方法

2.2.1定性间伐依据不同树种的特性、树龄等来提前计划好抚育间伐方法。依据林木的等级来确定需要砍伐的树木,然后根据这种树木的总体数量来计算需要砍伐的具体数量。在下层疏伐时,可用林木分级确定间伐强度,分为弱度间伐、中度间伐和强度间伐。另外,可以根据林分的疏密度和郁闭度来确定,当林分的郁闭度达到0.9%时,就需要对林木进行间伐,这是为了能够让树冠得以到伸展,应当以林分的郁闭度在0.6到0.7的标准来计算需要保留的植株数量,。2.2.2定量间伐定量间伐是指利用林木的生长与数量的关系,在林木不同的生长阶段按照林木的生长密度来确定需要保留的植株数量。树木的冠幅反映了单位林木营养面积的大小,因此,可以根据植株树干直径和冠幅的相关规律来确定采伐和保留的树木量,或者根据树高与冠幅的的相关规律来确定,例如树冠系数,也就是树冠与树高的比值。

3.森林抚育间伐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

实施森林抚育间伐是森林经营中最常用的措施,对林木的成长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对动物,微生物也有重要的影响,通过抚育间伐降低单位面积上的植株数量,使植株得到足够的阳光和养分,有利于林木的生长,提升林木的质量和产量,森林抚育改善了光照、水分、土壤等条件,进而也对动物和微生物造成影响。

3.1对于单位植株生长影响

森林间伐对于林分的影响是必然的,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间伐,会对林分产生不同的影响。间伐对树木的各个部分的生长都有很大的影响,如树叶、树干等,同一类型的植株,间伐过的树木与没有进行间伐的树木相比,在外形和生长状况上都有明显的不同,间伐对于植株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3.2对于森林稳定性的影响

实施抚育间伐有利于调整森林密度和改善林木的生长环境。据有关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表明,实施了抚育间伐的森林相比没有实施间伐的森林,其植物量更加丰富。以落叶松下草本植物的为例,有研究表明实施抚育间伐的森林中,落叶松下草本植物的多样性指数明显高于没有实施抚育间伐的森林。进行抚育间伐森林中植物更具多样性,森林稳定性也更强。多样性与阳光的照射有直接的关系,实施间伐的森林可以使植物得到充分的阳光,这十分有利于森林中各种植物的生长,可以增加草本植物的数量和物种的数量,让生态系统更加稳定。

3.3对于土壤的影响

森林抚育间伐措施对土壤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可以有效保障土壤中的养分。土壤中所含的养分是植物生长的重要条件,一般养分丰富的土壤中,林木的生长状况也会很好。因此,在森林抚育过程中,要保证林木具有充足的养分,除了需要对林木进行施肥以外,还需要采用间伐的方式来合理分配种植密度,保证单位林木能够得到足够的养分,另外,间伐还可以提高土壤的透气性。在间伐后,土壤环境出现了很大的变化,这也影响到土壤中微生物的生存条件,包括水汽、热量、氧气等,土壤的性质也发生变化。可见,抚育采伐对土壤产生较大的影响,使土壤各方面都出现一定的变化,土壤会根据间伐的频率、方式以及森林的种类的不同而出现相应的变化。因此,在进行森林间伐时,要因地制宜,保证间伐起到最好的效果。

4.结束语

森林抚育间伐需要遵循的原则主要有砍坏留好,砍小留大,砍密留稀,保留维持生态平衡有益的植物。确定抚育间伐强度的方法主要有定性间伐和定量间伐。森林抚育间伐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对单位植株生长,森林稳定性影以及对于土壤的造成影响等。总之,在进行森林抚育间伐时,要采取合理的措施,在保证林木质量和产量的同时也要注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刘典雄,徐永波.森林抚育间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绿色科技,2015(10):35-36.

[2]米玉涛.浅谈洮河林区森林抚育间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科研,2015(10):00244-00244.

浅谈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范文第5篇

关键词:可持续林业;森林保护;策略

一、当前我国森林保护的现状

(一)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的不断下降

当前我国的森林资源数量在不断减少的同时,也伴随着森林资源质量的快速下降,这是由于当前我国生态自然环境差,且自然灾害频发以及人为原因所导致的。目前,我国已经认识到可持续发展观念对森林资源的重要性,已经开始将这一观念以及相关的生态平衡观念与森林保护结合起来,但由于我国林业基础薄弱和经济在生产能力差等客观原因,导致森林保护工作的效率依然处在较低水平。

(二)森林病虫灾害频发

森林资源的保护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看到效果的,它是一项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的工作,在实际的森林资源保护操作过程中,森林病害虫和鸟兽害虫泛滥成灾。尤其是人工林资源中很多的病虫灾害具有顽固型和渐变性,导致森林病虫害问题难以解决。这一结果往往要比自然灾害所带来的结果更加严重,其中最常见的病虫灾害就是松毛虫成灾,导致树叶掉落,树枝腐烂等[1]。当前,我们的森林工作人员往往对生态防止所采取的策略不科学,防治体系也不健全,导致森林质量和数量下降快。

(三)森林生态生物群体简单

当前,我国对森林保护工程的所投入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都非常的大,但往往在这些森林保护工程中,忽略了森林资源物种单一的现象,导致依托于森林资源生存的生态生物群体简单。昆虫和微生物等大量的生物群体,都是在森林这一生态系统中繁衍生存的,而由于森林资源物种的单一化,导致昆虫和微生物的物种丰富性也逐渐下降。

二、可持续林业对森林保护的意义

(一)实现森林生态效益最大化

可持续林业将森林的生态效益发挥到最大,大规模的恢复了森林的植被,不断提高着森林的林分质量,有效地治理了生态环境问题,保护了生物多样性,在对森林资源和生物资源合理利用的基础上,有效改善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空间。

(二)保证森林资源的有效开发

可持续林业不仅保护了森林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不受损害,还通过对森林资源的有效开发,发挥了森林作用的多样性,保证了当前人类对社会和生存的需要,也避免了损害到未来对森林资源的需求。

(三) 是实现森林资源管理的最终目标

可持续林业发展的关键,是对森林资源的培育。做好资源的培育,能够有效解决当前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不足的现状,不断地提高森林资源的质量,从而实现对森林生态和物产进行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同时,可持续林业发展也是实现森林资源管理的最终目标。

三、加强可持续林业保护工作的策略

(一) 不断丰富森林资源的物种种类和总量

丰富的森林物种资源,是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新时期对森林物种资源的培育和发展,需要将当前的先进技术融入其中,采取科学的方法丰富森林资源的物种,提高森林资源的质量。在对森林资源进行分类经营、造林设计、无性繁殖、适地造林、集约经营、幼林抚育和现代化栽培等过程中,要将先进的培育技术和传统的培育技术结合起来,并根据当地森林资源发展的实际,在技术上不断突破,在管理上不断完善,将林业技术充分的转化为森林生产力[2]。除了要培育新林业,也要加强对现有林业资源的扶育与改造,将低产林和残次林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造,不断调整森林资源的树种和树龄,不断提高森林资源的物种和产量。

(二)提高森林植被自身的耐害能力和抗害能力

随着可持续林业观点不断深入,森林工作人员在森林保护中,越来越重视对森林病虫灾害的防治,不断重视发掘病虫灾害的本质和特点,同时在不断地认知过程中,也不断做好森林资源植被防灾能力的提升和耐害能力的提升。在森林植被无疾病的时候,进行及时的植被保健与管理,不断地提高森林植被自身的耐害能力和抗害能力,从而有效地防止森林植被的疾病和病虫害灾难。

(三) 引入病虫害天敌有益生物

提高了森林植被自身的耐害能力和抗害能力还不够,还要适当的引入病虫害天敌有益生物,进行生物防治。利用生物链的循环关系,不断深入地研究病虫害的天敌或寄生虫天敌,将生物学、生态学和先进技术相结合,引进能够有效克制病虫害的有益生物,有效地控制害虫的繁衍速度和破坏程度,从根本的上发挥生物防止的长久性和持续性,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森林资源不仅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也是关系到我国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只有不断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不断丰富森林资源的物种和总量,提高森林植被自身的耐害能力和抗害能力,引入病虫害天敌有益生物等,才能实现对森林资源与林地的可持续管理,更好的对森林进行保护,满足人们对生态和社会的基本需求。

参考文献:

浅谈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收集;地域状况;实施做法;成效;湖北阳新

中图分类号 S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1-0063-03

以山、丘、河、湖、江为格局的山丘湖区的县域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简称“作物普查”),既与平原、高原县(市)不十分雷同,又与山区、湖区、丘陵县(市)有所区别。山丘湖区的鄂东南阳新县生物多样性有其多彩的特色,作物普查有其独具的地域与特点、实施与作法、成效与建议。本文所论仅供商榷,以促进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及其可持续发展。

1 地域状况与特点

1.1 状况

1.1.1 地形复杂――山丘河湖江相互交错区。阳新县位于幕阜山北麓,湖北省东南部。父子山横陈县北,七峰山等10余座大山绵亘县西、南边界。长江流过县东北边缘,富水河自西向东横穿县境,网湖等100余个大小湖泊星罗棋布。县中部及沿江滨湖地域多平原、岗地。“多山之乡,百湖之县,富河连长江”,推进了境内峰峦叠翠、湖泊纵横、丘陵岗地、冲积平原、滨湖洼地相互交错区的形成。

1.1.2 气候独特――亚热带北缘地区季风区。阳新县年均温16.2~21.0 ℃,年总降雨量1 281~1 821 mm,无霜期240~300 d。绝对最低气温-11.0~1.1 ℃,7月平均气温27.7~29.2 ℃。仅从1981―2014年相隔33年相比,年总降雨量、年均气温每年分别以5.718 18 mm和0.048 49 ℃的速度递增。不容忽视的小变化加剧了独特气候的形成[1-2]。

阳新县属于亚热带季风区,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分布不匀,冬寒夏热,四季分明。这种独特的地貌、气候造就了境内生物多样性,特别是果树各类资源丰富多种,属于亚热带常绿果树带北缘地区。境内既适合柑橘、枇杷等常绿果树种植,又适合某些落叶果树中南方品种群的种植,如桃、李、枣、柿、板栗、石榴等。

依据我国果树带的划分,阳新县处于亚热带常绿果树带北缘地区。因此,阳新县既具有亚热带季风区的共性,又具有热带北缘季风区的特殊性,对农作物种植、引种等更具有境内气候的严格敏感性。中稻是20世纪阳新境内最大宗粮食作物,为了顺应气候的特殊性,群众自觉改为“早二季”。

1.1.3 生态脆弱――灾害频发的地域贫困区。阳新县的山崩、地陷时有发生,丘陵地区的水土流失现象普遍而严重。雨量充沛,但分配极不均匀,常常有洪涝和干旱发生。气候温和,但往往有周期性冻害威胁常绿果树和农作物[3-4]。脆弱的生态环境所引起的灾害频发、强度大、持续时间长是导致阳新县多年来未脱贫的重要因素之一。

1.2 特点

1.2.1 农业大县,多乡之县。全县海拔为8.7~860.0 m,地理坐标为东经114°43′~115°30′、北纬29°30′~30°9′。全县22个镇区场418个村。全县人口105.9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8.75万人。土地面积2 782.80 km2,其中耕地6.53万hm2。2014年农业总产值288.20亿元,占生产总值460.58亿元的62.57%,“农业大县”特点十分突出。

在地域状况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农业大县”及其“油菜大县”“水产大县”基础上,还是全国、全省有名的“多乡之县”,如杂粮之乡、“红薯半年粮”之乡、花果之乡、枇杷之乡、柑橘故乡、苎麻之乡、国家地理标志――阳新山茶油之乡、金竹云雾茶之乡、阳新豚(番鸭)之乡、阳新猪(狮子头)之乡。这是粮、油、果、麻、茶、饲等品种资源多样性的生存基础[5]。

1.2.2 生态退化,资源流失。在20世纪90年代多次调查,并撰写“浅谈‘自然生态角’的保护问题”一文。文中指出:湖北省阳新县农作物资源逐年下降,其中33%的资源是自然生态角上养育的资源。

农作物及其野生资源流失源于20世纪60年代“森林乱砍乱伐,水土流失”造成的生态破坏、70年代“以稻为纲,全面遭殃”的人为破坏和“管理体制多次变更,网湖水域大量缩减”的生态功能逐步退化、湿地生物总量减少[6]。湖北网湖湿地原有维管束植物131科397属595种,现存在不多,其中假稻、歪头菜、野芝麻、野豌豆等名贵珍稀资源近乎灭绝。

1.2.3 污染严重,结构变化。随着县域经济的工业化快速发展,加之意识淡薄、重视不够,规划缺位、管理落后,投入不足、扶持乏力,各种污染交叉、叠加,造成了农业环境污染现状的严重性[5]、土壤酸化的广泛性、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加剧性[7]。特别是近些年来的农业发展,如农业新品种更新、经济作物快速发展、农业集约化不断提高、土地流转速度加快、规模化养殖迅猛发展[5]等。所有这些因素,动摇了农、饲作物当地品种抗逆性全面、适应性广、质量好的优势,放大了“追求产量的人”说其产量低的缺陷,导致了其数量由多变少、面积由大面积连片种植为小面积零星分散种植等品种资源结构变化。受这种“结构变化”的影响,该县在1981年第二次农作物资源普查中有大量种植的阳新御谷、木港大麦、洋港白玉米、糯高粱、中棉、鱼籽黄油菜、细叶绿苎麻等名牌品种消失殆尽。

总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结构调整及气候环境变化,导致野生近缘植物资源因栖息地环境变化而急剧减少,一些地方品种和特异资源濒临灭绝,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8]。

2 具体实施与做法

2.1 实施

2.1.1 宣传发动,统一认识。在宣传发动中,首先学习国家三部委颁发的“农种发[2015]2号文件”、农业部办公厅印发的“农发办[2015]26号文件”及其有关《技术规范》。通过学习,统一了认识,进一步认识到作物普查的必要性、重要性。农作物种质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保障食品安全、建设生态文明、支撑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加大对濒临灭绝的野生种质资源进行抢救性调查和收集,深化基础研究,确保种质资源安全保存,实现可持续共享利用[8]。丰富我国农作物种资源基因库,能够为未来国家生物产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资源,提升国际竞争力。全县种质资源丰富,应为我国的基因库进一步完善做出贡献,选出优质高产的地方品种作为本县的“精准扶贫”提出新的思路。

2.1.2 培训学习,熟悉业务。在认真学习的基础上,办好各种培训班,并动用县域内广播、电视、各种行政会议、系统内业务骨干会议和科技网站、种子网站精心广泛宣传,为本次普查打下舆论基础。

2.1.3 做好采购,备足物质。严格按照“技术规范”的规定,采购和备足电子设备类、工具类、文具类、交通工具共4类、42种及其他系统调查所需物质,以保障作物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2.1.4 加强领导,成立专班。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县农业局成立了“阳新县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领导小组”专班。同时,种子管理局还聘请了2名长期在农村蹲点驻队的农学、果蔬方面品德好、身体好的退休老专家为顾问,以提高普查效果。

2.1.5 查阅资料,明晰种源。聘请人员查阅了在20世纪在区、公社农技站工作时不定期组织开展的种质资源调查原始资料、著作、论文汇集;保存的《阳新县志》(2本)、《阳新县农业志》(1本)。熟悉思路,明晰种源,制定《阳新县农业品种资源普查与收集初稿》,以提高普查效能。

2.1.6 制定方案,明确目标。制定“作物普查”方案(预案),主要内容是普点的18个镇场区关于粮、棉、油、麻、丝、茶、糖、菜、烟、果、药、杂、绿肥、饲料等14类作物地方品种及其野生近缘品种312个;制定普查路线,走访干群;预约座谈人员;采收(购)标本、种子对象等。明确、锁定基本目标后,不走或少走弯路,以提高普查效率。

2.2 做法

2.2.1 搞好部门调查,认真填表分析。按照《作物普查表》的要求,组织专班在全县12个部门及有关单位,着重对1956年、1981年、2014年的县名、历史沿革、行政区划、地理系统、人口及民族状况、土地状况、经济状况、特有资源与农业生产状况等8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反复而认真的15 d调查、填表和分析,为以后的普查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2.2.2 因县制宜展开,重点村组普查。县域“作物普查”方法:一是因县制宜,普查8个区有关村组,即开发区、托管区、旅游区、高山区、丘陵区、湿地区、经纬度边缘区、海拔最高与最低区的2~3个重点村组。二是因地制宜,重点普查县域内水稻、红薯、豆类、蔬菜4种主要作物。三是因特制宜,注重果树、r麻、桑茶、湿地植物4个方面的特异资源寻找。本阶段对8个镇区场16个村进行了普查。

2.2.3 资源收集整理。及时鉴定上交。普查农作物当地老品种、特异资源时,就地商定、确认、编号、区位登记、植株包扎、种子(果实)晾晒和枝条封蜡收集,严防漏登、损耗。收集后,及时送交省农科院鉴定、保管(贮存)、入库、入圃。

2.2.4 翌年四季复查,全面系统总结。由于农作物有春、夏、秋、冬四季播种、收获等区别,故此次历时逾2个月的第一阶段普查不能代表全面普查,有许多遗漏的农作物资源品种,必须进行翌年四季复查,并进行系统全面总结。

3 普查成效与建议

3.1 成效

3.1.1 完善与纠错。在完成作物普查1956年、1981年、2014年《基本情况普查表》和第三次《作物普查》的种质资源征集表及其全部数据录入电脑数据库基础上,完善了1956年第一次普查应补登的种质资源203份,纠错了1981年第二次普查登记“新品种选育”人为造成的错处3份、漏处6份。填补了全县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历史空白和遗误。

3.1.2 普查与征集。本次第1阶段普查全县共征集农作物种质资源122份,其中已登记、定位、编号79份,目前回收送省入库的种子(果实)、块茎、枝条等40份,超额完成了上级标定的任务20~30份。

3.1.3 名优与珍稀品种。在本阶段“作物普查”中,征集到阳新名优与珍稀品种资源30份,如黄颡菖湖晚糯105、洋港车虐卓桥础⒀蟾墼律酱罅E础⒀蟾鄢怕懿肥怼⒀蟾鄢哦烫俸炱ず煨氖怼⒒乞菖湖绿豆、洋港车帕月爆黄豆、龙港大力冬豆(小蚕豆)、洋港月山青皮黄豆(七月绿)、洋港月山黑皮黄豆、枫林月朗鸡眼豆(背虱豆)、洋港大力秤砣结(齐头黄)白芝麻、黄颡菖湖红禾芋头、洋港车抛虾逃笸贰⒒乞花果丝瓜、红扁豆等。

3.1.4 古老与特有品种。在第1次、第2次“作物普查”中未捕捉到的古老与特有的本地果树品种资源,本次本阶段已征集到14份,其中100年以上的果树品种有黄颡花果朱红橘(常橘)、川橘、臭柑、甜橙(橘红)、朱砂李和沙港撑皮柑;200年以上的有黄颡花果土枇杷、沙港园枇杷、沙港洋枇杷(大金钟)、沙港石滚枣、牛奶枣、花果棉絮坨枣、凤凰酸枣、鸡心枣。

3.1.5 野生与近缘品种。本次查获到的野生资源共有56份,其中已定位、入数据库的有33份。如:黄颡菖湖野莲藕和野生桑叶树(百年古神树)及其附着生长3个野生大灵芝、龙港月山老蟹眼野绿豆(黑豆)、洋港车乓笆磷印⒘港岩泉野生八月撑(炸)猕猴桃和野生茶叶树、枫林五合野生板栗和野生山茶(油)树、源尧治多角型野菱角、多粉型野莲藕和野菱白、网湖五爪咀(光叶)野豇豆和金莲苞(芡实)、网湖金湖野参和野葱(胡葱)、群生野r麻、野椿刁树、综合新塘网湖野湖蒿(蒌蒿)和野黄豆、野绿豆、野牡蒿、野芥菜(油菜)等。阳新独特的古老野生近缘品种有2个:黄颡花果花红和(野)柿子。

3.1.6 选育与其他品种。近些年来,阳新县干群通过嫁接、单株选择等方法或与省有关单位、院校合作而长期选育成的新品种有5个:阳新军垦柑桔“新兴杂柑”(爱缓28号)、阳新吴茱萸、阳新油茶、阳新金竹尖云雾茶、阳新浮屠山下华阳1号竹笋。其共同特点是产高质优,深受群众欢迎。其他方面还有阳新有本地的地方品种和野生的绿肥、饲料、药材类品种资源100余个。

3.2 建议

3.2.1 调查表格应科学设计。调查表格要切合县情、科学设计。3年调查表中土地状况、经济状况、受教育状况不是设计者想象的有资料来源而好填。原来只有农民人均纯收入统计,缺少人均收入的统计。“年均降雨量”提法不妥,气象部门只有“年总雨量”的数据资料。

3.2.2 上级加大支持力度。在普查旺季的专班、专车、专时、专款和录音笔、摄像机、记录、收集、登记等“四专”“五配套”保障问题及其“县域两套普查专班”等难度较大,应在再宣传发动、争取上级支持等方面加大力度和普查人员的刻苦工作下功夫。

3.2.3 植物检索表发送基层。植物(作物)分类检索表应作为作物普查必备工具下发基层或电脑信息传递给县种子管理局“种子资料库”网站。否则,无法填表。因资源复杂,原大学教科书无法查全,电脑无法进入高校图书馆查找。

3.2.4 制定精准扶贫品种规划。利用县域农作物当地农家品种资源优势,制定精准扶贫品种规划与实施方案。

3.2.5 完善种子法规建设。制定县域《农作物种质资源管理办法》,以完善种子法律法规建设。在全国《种子法》《农作物种质资源管理办法》和《生物多样性公约》《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的基础上,省区级、地市级,特别是县(市)级的法规建设与完善问题,应加快步伐,为我国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法律保障。

3.2.6 设立作物普查奖惩机制。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应设立“作物普查”奖惩机制,如作物重大资源“发现奖”“青年贡献奖”“老年奉献奖”或“特殊贡献奖”;对工作失误者进行批评教育、责任追责制;对纂改成果者进行行政记过、职称警告处分等。

4 参考文献

[1] 方达福.山丘湖区种植业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鄂东南贫困山区阳新县为例[J].现代农业科技,2014(14):312-313.

[2] 黄石市统计局.黄石市统计年鉴(2006―2014)[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2015.

[3] 湖北省阳新县县志编纂委员会.阳新县志[M].武汉:崇文书局(长江出版传媒),1986-2005.

[4] 赵知维,方永阳,方向亮,等.桃树流胶病与立地环境的关系[J].现代农业科技,2012(4):219.

[5] 方达福,方向亮,方永阳,等.鄂东南贫困山区阳新县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湖北农业科学,2012,51(3):629-632.

[6] 方向亮,董明锋,方达福.关于完善湖北网湖湿地生态与农业生态建设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5(5):291-293.

浅谈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范文第7篇

关键词:市规划;基本原则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从行政管理角度看,城市规划行政是“城市政府为了促进一定时期内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组织制定未来城市空间发展的战略、布局和政策,并依法对城市发展土地的使用和各项建设的空间安排,实施控制、引导和监督的行政管理活动。”

一、城市规划的本质——社会性

城市的发展主要是政府、经济组织、市民等动力主体的合力所致,从决策到行动,追求利益、满足需要的过程,就是动力主体发挥作用的过程,同时在各动力主体之间,也产生了利益的分化和冲突。在各利益主体博弈的前提下,有可能产生城市发展的目标偏离。而城市规划正是经济社会要求在城市土地使用过程中采取的“集体行动”,其本质是城市发展过程中防止目标偏离的一种作用机制,它通过控制城市土地使用及空间变化,来维护或改善城市空间环境秩序,使之更能符合城市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及要求。

二、市规划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坚持增强城市规划者的创新意识原则

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新事物必然要战胜旧事物。旧的城市规划设计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情况和人们的新要求,因此,城市规划者要在旧的城市规划基础上不断创新、勇于创新、敢于创新,设计出更科学、更合理的城市规划,服务于城市管理和市民生活。

2. 坚持提高城市规划队伍的专业素养的原则

城市规划队伍是城市规划的主导者,其专业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城市规划的可靠性、科学性和合理性。因此,应重点加强对城市规划队伍的建设,提高城市规划者的业务素养和全局意识。土地是实施城市规划的重要因素,而城市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应注意在城市规划中要严格控制建设土地的用地规模,对土地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充分做到节约用地、高效用地。

3.坚持充分利用城市自然条件构建立体的生态空间的原则

自然界是一个由山、水、天空、平地构成的立体空间。因此在生态城市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应该最大限度地恢复或构建接近自然的立体生态环境。但在城市的生态建设过程中却经常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对立体生态空间的重建。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到平面建设中,疏林草地、大草坪等景观不时出现。造成千城一面、地域不分、风格模糊的绿化局面这不仅不符合人的审美要求,也不利于保持城市的生态平衡,加剧城市的热岛效应,给城市居民生活常带来消极影响。因此城市的生态建设要以构建立体生态空间为切入点,充分利用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打造立体生态空间。

首先,充分利用和保护好城市周围的自然环境,把自然引入城市之中。自然山水是构成城市的骨架,自然山水与人居环境有着紧密关系。依山傍水既是陶渊明笔下理想家园的模式,也是城市选址的重要依据。我国的一些园林城市都得益于其周围美丽的自然环境,如南京有浓荫覆盖的紫金山,杭州有水光潋滟的西湖,厦门有碧波万顷的海滨,这些自然环境是我们城市生态建设的最重要资源。现代城市就是要充分利用这些天然景观进行生态建设,达到最佳生态效益。例如创建于1968年的日本东京筑波科学城,拥有50多个世界级的国立研究所以及很多属私人财团的研究机构、工厂,但到20世纪90年代初。该城仅建一座18层高楼,到处是绿地、森林、公园。连市中心都保留了农田、果园、池沼。所有的研究机关、工厂、商店、居民住宅都在森林、草坪和四季鲜花中时隐时现,他们自豪地称筑波是“以未来城市的姿态进入21世纪的入13”。

其次通过各种城市建筑打造新的绿色立体空间。把城市绿化由平面转向立体。城市天台绿化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这将极大地扩展城市的绿色生态空间,把生态建设真正与自然相融合。我们应将建筑与环境视为一个有机统一体,实施建筑形体与自然配合,即“与环境共生”的生态建筑,其中最重要的形式就是立体绿化。如用绿色植物把屋顶、墙面、阳台、平台、立交桥、高架线的柱和边沿等都包装起来,不但补偿了因建筑占用的绿地,更能取得良好的环境效果。这种城市建筑立体空间的重建在国外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早在1959年,美国已考虑到屋顶绿化的独特作用,在加州奥克兰市6层车库建了1,2hm的屋顶花园,被视为建筑与园林艺术“杂交”的奇葩;在德国。1990年已有绿化屋顶900万m ,仅汉诺威市用屋顶绿化法就复活了50%的绿地:法国巴黎、英国伦敦一幢幢高楼平顶上栽种各种树木与花草,美不胜收;邻近广州的香港也十分重视见缝插绿。新区屯门28层高楼屋顶就有花园27万m 。这种通过城市建筑打造的绿色空间使城市绿化有了空中庭园和垂直景观,成为高层建筑的“绿色肺脏”。为用户提供身处高楼拥抱自然的优美环境。

4.坚持对设计方案公平招投标、公开征集的原则

为了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提高规划设计的质量和水平,政府应禁止设计方案垄断行为,公平、公正、公开地对总体规划、城市设计、详细规划、项目前期研究、专项规划等重大规划研究项目和规划设计进行招投标和征集。该措施能促进市场竞争,促使各企业为了使自己的方案得到采纳而不严谨、认真、细致地设计规划方案,能大大提高城市规划的整体设计水平,促进整个国家城市规划的科学化。

5.坚持把可持续发展放在首位的原则

城市规划科学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全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设计城市规划方案时,应始终把可持续发展放在首位,使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完善、空间布局合理、环境优美整洁,市民生活舒适安逸,从而实现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三者的协调发展的目的。

6.坚持拓宽生态理念,维护生物的多样性的原则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一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综合体,是生物与其生存环境构成的综合体。所有物种都是各种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因此,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真正的生态空间应该是人、动物、植物和谐共存的环境。但在城市生态建设中却往往只把重点放在植物生态的建设上,绝少注意到城市动物的生存空间。虽然城市是人类为主导的环境,但也同时存在许多的城市动物。如天空中翱翔的小鸟、树上欢快跳跃的松鼠、水中畅泳的鱼儿等等。都是我们城市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惜的是我们在城市的建设中却有意无意地破坏了它们的生存空间,从而导致整个城市生态的不平衡。因此,我们在进行生态化建设的过程应该更多地考虑恢复城市动物的生态环境。

首先是要保护城市动物的生存环境,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持续利用的密切结合。城市绿化要与生物区域规划结合起来,通过建立保护区网络、实施生物区域规划和管理等手段,保护好现存的天然生态系统。同时搞好次生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建立自然保护区网络,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其次是要通过环境的改造为城市动物创造良好的生存空间。目前在城市绿化的过程中。对景观的创造往往侧重于美化环境方面,并没有考虑到对动物的影响。例如城市中过多地建设大草坪。却没有配植树木,使各种鸟类无法在此生活,极大地影响了绿化的生态效果。因此,在景观改造过程中加入城市动物生存环境的创造是十分必要的。另外是通过动物园使野生动物融入城市人的生活。城市的出现某种程度上使人与野生动物隔绝,而城市动物园的出现则给了城市人接触野生动物的一个场所,因此我们应该保护好城市动物园,并让它存在于城市之中,成为城市文化的组成部分。真正与城市融为一体。

7.坚持城市土地功能混合高效,规避职住分离、交通单向集中的原则

城市土地的功能定位方面,要提倡相邻地块的用地性质有效混合,紧凑发展。多发展多功能地块,使住宅、商业服务业、产业用地能够近距离开发,由此使得居民的居住、工作、购物休闲等活动尽可能在同一区域得到解决,尽量规避职住分离现象,从而使居民的生活半径能控制在较短范围,从根本上减少居民出行距离,节约交通资源和能源消耗,实现集约发展的目标。

结语

为了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相关决策者需大力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合理性,认识城市规划的重要性,提高城市规划队伍专业素养,阳光执政,始终坚持把可持续发展放在首位。

参考文献:

浅谈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范文第8篇

关键词:城市规划。发展;设计;环境;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城市规划设计决定着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对城市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城市规划设计中,不能一味的注重环境装饰方面,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到人文因素,要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要符合发展规律,遵循自然环境生态平衡,在塑造良好城市景观的同时,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1城市规划设计目标与层次

1.1 规划设计目标

从环境管理学出发的城市景观规划设计通过建立区域与城市的生态系统观念,对景观资源、环境要素和生态过程进行分析,通过跨学科多专业的研究,谋求城市地区人工与自然景观的良好融合,环境要素的合理循环、流动,资源的最优利用,建立自然环境生态化规划体系,从而达到以下目标:

(1)探讨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环境适宜途径,从而使环境管理、景观塑造与城市建设等方面能在一个协调机制中进行,做到环境、社会、经济的效益统一,创造可持续的人类环境。

(2)重构生态链结,优化景观格局,使人居环境建设及社会经济活动与自然环境格局、过程相一致,塑造良好城市景观和环境质量,满足生活生产等各种要求。

1.2 规划设计层次

(1)宏观层次:宏观层次主要是对区域尺度整体景观的研究,包括城市景观、城郊景观、管理景观及周围区域的天然景观等,为下一层面的不同类型的景观规划设计提供基础。宏观层次研究较多以市域或县域行政区划或城市的经济辐射范围为范围,区域层面的景观规划遵循生态内在机制,以环境格局与过程的完整连续为原则,一般根据当地生态环境系统功能与格局所要求的空间范围而建立。(2)中观层次:中观层次研究范围包括城市建成区及周边郊区的总体景观,以城市规划区为范围,包括城市景观、城郊景观、农田、水系及山脉等。以市域景观环境格局为基础,保持市域自然环境格局在城市地区的连续性,并在城市内部进行景观环境综合建设。(3)微观层次:城市建成区是以人工设施环境为主的景观镶嵌体。这一层次以宏观与中观的环境格层为基础,通过对建成区景观的空间要素、结构、功能等进行分析,与旧城改造、新区开发相结合,增加自然要素,改善人工环境生态质量。内容包括街道、广场、绿地及公园等地段的景观设计。

2城市规划设计的环境管理途径

2.1 建立人居环境的生态平衡机制

自古以来,人居环境建设对周围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有很大的影响,是人类对自然环境不断占领与改造的一个过程。而区域也对城市的生态安全发挥重要作用。因此,针对区域的自然环境条件,要了解其演化过程,尊重自然格局,保护对维持环境安全至关重要的因素与部分,进而认识生态环境平衡的内在机制,使城市建设地区纳入这一环境体系。一方面,人居环境的生存依赖于区域自然环境系统提供物质与能量。另一方面,健全的生态环境系统是人居环境景观的重要构成要素,环境倒退形成的荒山秃岭、水土流失、局部气候恶化都对人居环境的建设与生存构成不利的影响,形成了人居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也形成了低劣的环境景观。因此,环境安全不仅是自然生态系统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也是人居环境建设的必要条件,城市规划与建设应力图维持规划区域及城市的环境安全机制。

2.2 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环境管理途径

针对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环境管理适宜途径在于尽量增加城市中的自然组分,增强城市景观异质性,以平衡城市环境收支,提高环境质量,消除过多人工硬质环境的不利影响,形成景观环境综合建设模式。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生态适宜途径主要包括:

(1)进行土地环境管理规划,保护城市环境敏感区与环境战略点:确定城市建设的适宜用地与适宜利用方式,建立环境管理区,如饮用水源地、野生动物栖息地等。

(2)以“开敞优先”原则进行生态绿地与开敞空间系统规划:使城市内部绿地与外界林地系统保持连续,保持大环境的生态格局在城市地区的连续与完整,同时增加城市环境的自然组分和异质性斑块。

(3)建设城市生态廊道系统:包括以河流为主的蓝道和以绿化为主的绿道,保持城市内部的各种自然与人工生态流的连续。

2.3 地段景观规划设计环境管理途径

针对具体的城市地段,在景观规划设计中也应尽量提高“自然”组分在城市用地构成中的比重,进行生态适宜技术层面考虑:

(1)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根据地段的自然环境特点预测规划对周围的影响,制定对策。(2)进行城市绿地、公园及滨水区具体环境景观设计:结合区域与城市生态绿地系统与廊道系统,提高各种绿地的生态功能,用廊道相互连通,构成绿地网络。

2.4 建立多层面立体化城市空间体系

随着城市规划的不断发展,环境的设计也在不断改进,建筑材料的使用也更加新颖,城市的旧面貌都已被翻新,人们的生活质量也随之提升,环境设计慢慢向多层面发展。

(1)建设多层次的道路公交系统

在许多比较发达的城市中,多层次的道路公交系统非常普遍,效果也非常明显。在城市规划中,它主要是解决因人口和建筑物的密集而造成的拥挤状况,这也是城市规划中的主要问题,因为人口在不断的增加,给环境造成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对于这样的现象,在环境设计中,我们应该采用分散人流量的方式来解决。例如将我们现在的道路建设成一般汽车通道、地铁和高速公路三条线路合一的状态,有效的减少了交通系统拥堵的难题,为城市规划作出贡献。

(2)合理建设高架步道系统

高架步道可以分成三种类别:露天式、有顶式和全天候式。在这三种步道中,露天式的步道投资是相对于较少的,应用也比较广泛,在城市中随处可见。全天候步道的设置一般是在温度比较寒冷的地区。所以对于步道的设置,这就要求步道的设计者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做出具体的分析,不要一味的生搬硬套,要对城市和城市里的人们负责。

3城市规划设计环境管理依据的原则及主要内容

3.1城市规划设计环境管理依据的原则。城市规划设计环境管理应以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学理论、系统学理论等为指导,既要维护好人类生存环境,又要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根据城市规划设计环境管理的内涵及目标,要作好城市园林生态规划设计,应当遵循如下原则:(1)整体优化原则;(2)协调共生原则;(3)环境敏感区保护优先原则;(4)景观地域性与文化性原则;(5)生态平衡原则;(6)生物多样性保护原则;(7)生态美学原则;(8)最适功能原则;(9)可持续发展原则。

3.2城市规划设计环境管理的主要内容。城市规划设计环境管理的主要内容应结合我国城市规划中环境管理的实际情况,环境管理规划的主要方法包括城市环境的视觉景观形象设计、体现地域文化与特征、城市景观的环境生态效应的体现(包括保护生物多样性、建立多样性生境、合理利用边缘效应、创造适宜大小的面积、保持种群一定的数量、城市自然景观的保护与重建、结合地域自然条件等)、达到城市环境的适宜性(安全性、可达性、舒适性)。

4结语

从城市发展规划的历史上可以看出,用以指导城市发展的规划体系是一个不断补充新元素、不断调整的发展过程,多目标的规划体系已经从“社会――经济”重心转移到了“社会一环境”重心上来。如果说城市规划侧重研究人类聚居的物质形态和社会经济作用,那么城市环境管理规划则是更广泛地探讨两者之间及其自身的互动作用关系,从中探寻一种客观上的动态平衡。它的相关规划理论与城市规划都是可持续规划体系的一部分内容,城市环境管理规划理论研究以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是可持续规划的多目的之一,是城市总体规划的有益补充。

参考文献:

[1]徐伟,张北艋.环境设计对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性[J].科技与生活,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