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物多样性灭绝的原因

生物多样性灭绝的原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生物多样性灭绝的原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生物多样性灭绝的原因范文第1篇

关键词:物种;保护物种;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1-0061-01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对可持续发展作了明确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发展: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其丰富的内涵概括起来有三点: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了一个复合系统,而在这个系统中,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要求人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建立公平性原则,要求人类合理利用和保护生物种群,生态才可能持续发展,才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一个并非耸人听闻的统计是:由于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近百年来地球物种灭绝速度超出自然灭绝速度一千倍。这种速度今天有增无减,还在不断加快,不少珍稀动物的数量已经到了屈指可数的地步,比如华南虎只剩下五十只,东北虎也只有二百余只。科学家警告:动物数量在一百只以内时,抢救难度相当大。因此,科学家呼吁:树立生态道德,重建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一种完全平等的朋友关系。1997年“世界环境日”这天,在位于北京大兴县的北京濒危动物训养繁殖中心,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面向全社会发出了《保护地球、保护大自然,拯救濒危野生动物》的倡议。

一、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每一种生物便是一个物种。生物界多种多样的物种是大自然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全人类共有的宝贵财富。物种不仅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还有无法以金钱估算的科学和精神方面的价值。物种为人类提供了食物的来源。在这个星球上,除了动植物,人类难以找到其他可以果腹的东西。

据统计,我国可供药用的植物有五千多种,常见的有人参、刺五加、三七、川贝、黄莲、七叶、一枝花等。不少动物也可入药,如牛黄、土鳖虫、蝉蜕、全蝎、蜈蚣等,都是重要的动物性药材。随着医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物种被发现有药用价值。

物种资源能提供大量的工作原料。野生生物可制造橡胶、油、树脂、染料、蜡、杀虫剂等,其价值十分可观。芦苇、芝杆、龙须草等是重要的造纸原料;鲸类油脂在工业上被用作高级渍等。

物种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每一个物种都是一座独特的基因库。在遗传工种迅速发展的今天,野生生物基因库的作用越来越重要。1970年,美国的玉米由于受一种叶菌危害,导致农场主损失超过20亿美元。后来在墨西哥发现了对这种病菌有抵抗性的野生植物从而为改良玉米品种找到了必要的基因。此外,许多的野生动植物还有令人赏心悦目的观赏价值,可以美化人们的生活,陶冶人们的情操。

二、生物多样性锐减的原因

据生物学家估计,地球上曾经有过四十亿种生物,而现在只有400万―800万种。在过去的二亿年中,平均每年灭绝一个物种,而现在发展到每天消失一个物种甚至每小时消失一个物种的可能。物种灭绝给人类造成的损失是不可弥补的。一个物种的消失,就意味着一座独特的基因库永远消失。

物种灭绝的原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而人为因素无疑是最重要的。栖息环境的改变和破坏,是多数动植物物种濒危或灭绝的主要原因。我国大熊猫的急剧减少就是一个突出的实例。对森林的乱砍滥伐,城市的发展,草地滥垦和过度的放牧等,都会导致动植物环境的改变,进而危及物种的生存。

对动物的滥捕乱猎,对植的滥采乱伐,是造成物种濒危或灭绝的又一重要原因。内蒙古草原上的黄羊,在20世纪60年代,一群可达上千头。后来由于大规模围猎,黄羊的数量迅速下降。尤其是近些年来野味店的兴起和皮草热进一步加剧了人们的乱捕滥杀。

三、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策

面对人类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这呼唤是何等的迫在眉睫,何等的刻不容缓。面对自然界的物种加速灭绝的现实,人类不能再无动于衷。因为,物种的危机最终会导致人类的危机。

生物多样性灭绝的原因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原因可持续利用保护对策

引言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基础,也是当今国际社会环境和发展的研究热点问题之一。中国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家之一,它有的生物物种数量约占全球的十分之一,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地区。但是由于自然、人为及制度方面的原因,中国的生物多样性正遭受着严重的损失和破坏,保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急中之急、重中之重的事情。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些原因的分析,提出建设性意见,以资探讨。

1.生物多样性概述

1.1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含义

1992年6月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各国签署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二条对生物多样性作如下解释:

所有来源的形形**生物体,这些来源除其他外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

1994年我国政府制订并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对生物多样性作如下概念:

所谓生物多样性就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所构成的综合体。

但上述对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缺乏全面性、准确性和简练性,故本文将生物多样性定义为反映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境和所包含的组成部分的综合体。

生物多样性包含三层含义,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三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遗传多样性是指某个物种内个体的变异性;物种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命有机体的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生境、生态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内生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三者之中生态系统多样性是基础,而物种多样性是关键,遗传多样性含有的潜在价值最大。

1.2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每个层次生物多样性的都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和意义。物种的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大量野生和养殖的植物、鱼类及动物产品;遗传多样性则对培育新品种、改良老品种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人们可利用一些农作物的原始种群、野生亲远种和地方品种培育高产、优质和抗病的作物。在生态系统中的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改善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维持生态平衡。因此生物多样性不仅能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自然资源,满足人类社会对食品、药物、能源、工业原料、旅游、娱乐、科学研究、教育等的直接需求,而且能维持生态系统的功能、调节气候、保持土壤肥力、净化空气和水,从而支持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和其它活动。此外生物多样性直接影响着中国的文化多样性.

1.3我国生物多样性现状

我国在1987年公布的《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第一期中,公布的濒危种类有121种,受威胁的158种,稀有的110种,共计389种,其中一类保护植物8种、二类的157种、三类的22种。另据中国红皮书的估计显示,超过1/10即500多种脊椎动物物种和15%~20%即400~500种高等植物已经受到威胁。而我国对境内的物种及其数量尚无确切的统计数字,尤其对濒危物种的调查尚不全面。出现的问题是有些国家未列入濒危物种名录的物种面临生存威胁,有的甚至濒临灭绝,而另一些则由于人为的保护、繁育、利用而使种群数量有所增减,因而有必要调整其保护级别或划出、划入保护之列,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药用动植物,如黄草,急待保护。

此外,近年来野生生物贸易已经对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产生了较大影响。由于粮食、中医药、服装等对野生生物的需求日益增加,野生动植物的非法交易也急剧增长,对几种濒危动植物物种以及一些没有列入国家保护名单之内的动植物物种数量已经构成威胁。如:藏羚羊。

2.生物多样性损失的主要原因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既有自然发生的,也有因自然发生的,但就目前而言,人类活动(特别是近两个世纪以来)无疑是生物多样性的损失的最主要原因。此外制度特别是法律制度的不健全,则是引起损失的另一主要原因。

2.1自然原因

一是物种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其一是物种的形成与灭绝是一种自然过程,化石记录表明,多数物种的限定寿命平均为100~1000万年。其二是物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或变异性、适应性比较差,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难以适应,因此而面临灭绝的危险。如大熊猫,其濒危的原因除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以外,与其本身食性狭窄、生殖能力低等身体特征有关。二是环境突变(天灾),如地震、水灾、火灾、暴风雪、干旱等自然灾害。

2.2人为原因

由于人类对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同时又过多的重视经济发展,而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淡薄,从而导致生境破坏时有发生;对生物资源开发过度,有些甚至是掠夺式的开发;环境污染严重;对外来物种入侵问题重视不够以及制度的不健全,这些都是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主要原因。

2.2.1生境的丧失、片断化、退化

栖息地破坏和片段化已成为我国一些兽类数量减少、分布区缩小和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伐木和占地是中国生境被破坏的两大主要原因。天然林的大幅度减少直接威胁到从苔藓、地衣到高等物种的生存。此外伐木也是导致森林火灾的一个主要原因,中国在过去25年内因森林火灾共损失了860万公顷的森林。以农业和建设为目的的占用森林、湿地和草原则是生境破坏的另一个原因。据估计,中国目前农田的1/3本来是**林,这一问题在中国热带地区尤为严重。而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沿海湿地的一半左右已经发生改变,高原湖泊周围的湿地也损失严重。另外,1950~1980年间中国湖泊面积减少1/10。

生境的片断化是指一个面积大而连续的生境被分割成两个或更多小块残片并逐渐缩小的过程。多种人类活动都可能导致生境的片断化。如铁路、公路、水沟、电话网络、农田以及其他可能限制--生物自由活动的分隔物,和自然保护区内修筑公路等人为设施。特别是由于这些人为设施的建立,使得动物的活动受到限制,从而影响其觅食、迁徙和繁殖,而且植物的花粉和种子的散布也会受到影响。因而引起动植物种群数量下降并引起局部灭绝。同时由于生境的片断化,阳光、温度、湿度及风的变化,也会导致一些物种濒危、甚至灭绝。另外生境的片断化有助于外来物种的入侵,进而威胁到原由物种的生存。

生境退化则是生境部分的失去原有功能,如由于经济发展、过度放牧等原因,使得草场退化严重,引起草原生物生理机能衰退,从而对其生存构成威胁。

草原的退化。

2.2.2掠夺式的过度开发

许多生物资源对人类具有直接的经济价值。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全球商业化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人类对之的需求随之迅速上升,其结果导致对这些资源的过度开发并使生物多样性下降。

而当商业市场对某种野生生物资源有较大需求,通常会导致对该种生物的过度开发。典型的实例是人类对海洋鲸类的猎捕活动与鲸类数量的消长之间的关系。我国许多药用植物,如人参、天麻、砂仁、七叶一枝花、黄草、罗汉果等,野生的植株都已经很有限了,如果仍不加限制必然导致灭绝。其中偷猎、滥挖走私野生动物行为对生物的多样性威胁最严重。

2.2.3环境污染

2.2.3.1水体污染

水体污染能够对水生生物(特别是鱼类)生命周期的任何发展阶段,产生亚致死或致死作用,影响他们的捕食、寻食和繁殖。其中亚致死的水体污染对水体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更为突出、普遍、久远。在这种环境中的生物繁殖能力下降、生长缓慢或者死于环境胁迫有关的疾病。而水体富营养化能使水体生物多样性显著下降,昆明滇池即是一例。

2.2.3.2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通常会使当地植被退化,甚至变成不毛之地,同时土壤动物也会变的稀少甚至绝迹,其生物多样性比未受污染区显著下降。如矿区、尾矿堆积地一、矿区废弃地以及垃圾填埋废弃地都少有树木生长。

2.2.3.3空气污染

人类排放到大气中的各种有毒有害物质均能对生物体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失,并对生态系统构成危害。经各种途径进入空气的二氧化硫、氨、臭氧等能直接杀死生物。来自冶炼厂废气中的有毒金属能直接毒害植物。而由于臭氧空洞、酸雨以及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所引发的温室效应等造成的生物多样性损害、减少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关注和重视,特别是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变暖和酸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2.2.4外来物种入侵

外来物种入侵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很大威胁。其入侵方式有三种:一是由于农林牧渔业生产,城市公园和绿化、景观美化、观赏等目的的有意引进或改进,如在滇池泛滥的水葫芦、转基因生物;二是随贸易运输旅游等活动传入的物种,即无意引进,如因船舶压仓水、土等带来得新物种;三是靠自身传播能力或借助自然力而传入,即自然入侵,如在西南地区危害深广的紫茎泽兰、飞机草。在全球濒危物种植物名录中,大约有35%~46%是部分或完全有外来物种入侵引起的。2002年来自南美洲亚马逊河的食人鱼又名食人鲳在我国掀起轩然大波。其一旦流入某一水域达到一定规模时,可能会大量屠杀其他鱼类,给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带来危机,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2.3制度原因

虽然我国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但由于制度特别是法律制度的不健全,使生物多样性遭受了不必要的损失。主要表现在:虽然国家已把环境保护的成效纳入政绩考核之中,但有些地方政府并未把此真正纳入工作计划;对生物多样性有影响的重要部门(如农业、林业、渔业、科研机构等)对此重视够,缺少相关具体实施细则、行动及专业人员。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物种及其生境的有效方法,我国已建立数目众多的保护区,但相对与国土总面积而言是不够的,而且部分保护区管理混乱、土地权属不清等也需要完善。在法律制度方面,虽已实施《自然保护区条例》多年,但毕竟在法律效力上位阶较低,调整面窄,处罚力度不够,故需要进行新的立法以保护自然保护区、物种及其生境。而在外来生物入侵问题上,虽有一些法规涉及,如《进出境动物检疫法》但没有专门法规对此做相应调整,法律漏洞较大。

此外,由于经济发展;新的城镇、水坝、水库、矿区的开发、建设;旅游活动以及国际合作不充分也会对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

3.保护对策

保护生物样多性不仅需要加快治理环境污染,把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更重要的是在生态系统水平上采取保护措施,传统的做法主要是建立自然保护,通过排除或减少人为干扰来保护生态脆弱区,在一般情况下,确是保护某些物种或生态系统的有效途径。但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加以完善,有必要通过立法的途径解决,主要是对自然保护区进行立法。鉴于外来物种对生物样多性的影响日益严重,而我国却没有专门立法保护措施,故建议建立外来物种管理法规体系。而且随着人口和用地的不断增长,被动的保护已很难真正达到保护的目的,为此提出可持续利用生物资源。同时生物多样性对全人类都有着深远的意义,需要各国政府和人民的积极参与,故特别强调国际合作和加强国民教育。

3.1建立、完善自然保护区和制定《自然保护区立法》

自然保护区是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双重性质,并且是一定的空间范围的区域。在我国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惜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和具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地的陆地水域和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据《世界资源》1997年的统计,全世界已建立较大面积的保护区1.04万个多,其无论在保有物种、遗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还是在保护物种生境上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各国也意识到,由于缺法相关法律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混乱,保护区内开发与保护矛盾突出,乱砍、滥挖偷猎行为时有不断,造成一些自然保护区破坏严重。

因此,许多国家对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进行了专门立法。如,英国《国家公园和乡土利用法》,日本的《自然公园法〉澳大利亚的国家公园与野生生物保护法》加拿大的《国家公园法》,韩国的《自然公园法》等。另外,一些国家制定了自然保护区或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综合性法律,并将自然保护区纳入其中。例如,日本的《自然保全法》、新西兰的《自然保护法》、韩国的《自然环境保护法》等。这些法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上取得很大成效。

所以无论是按国际通行做法还是从我国国情出发,都有必要抓紧制定一部《自然保护区法》,对由于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建设、管理、开发和利用而产生和存在的社会关系进行调整。建议在原有法规中法律制度:如审批制度、分级分区制度、管理制度、检查应急制度的基础上,修改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如分类性保护和管理制度、监督管理体制、投入保障制度,借鉴国外相关先进经验,创设新的法律制度,如功能区划制度和社会影响评价制度。

3.2防止外来物种和建立外来物种管理法规体系

外来物种入侵不仅对当地生物构成威胁,同时对经济和人体健康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一些国家对此进行了立法。如美国先后颁布或制修订了《野生动物保护法》、《外来物种预防和执行法》、《国家入侵生物法》、《外来有害生物预防和控制法》、《联邦有害杂草法》等;新西兰《生物安全法》等。

我国虽有一些法律法规涉及外来物种管理,如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1988)农业和林业局分别建立了水生和陆生野生动物引进审批制度;《野生植物保护条例》(1996)、《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动物防疫法》和《植物检疫条例》。但是目前尚无针对外来物种入侵的专门法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涉及到外来入侵物种物种,但未制定专门针对外来物种入侵的行动计划,所以中国急待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以确保生态安全和保护本国生物多样性。如设立引种许可证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立外来物种入侵预警机制。

另外,对外来物种进行普查和有计划清除,也很有必要。

3.3在保护中持续利用生物资源

虽然全世界已建立众多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等多形式保护方法方式,但相对于地球生物圈而言,其保护的生物多样性是有限的。因此人们认识到,有效和长期可信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是持续利用生物资源。指对生物资源的利用应以使生物多样性在所有层次上得以保护、再生和发展。对保护而言,没有合理利用也就没有保护。利用自然保护和发展旅游业就是一例。不但有经济效益,实际上也是宣传群众、教育群众,从而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这本身就是社会效益的体现,也是自然保护的价值体现。

另外建议对生物多样性有影响的重要部门(如农业、林业、渔业、科研机构)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并将其纳入他们的生产计划中,鼓励生物的资源利用方式的多样化。包括根据当地资源的实际情况实施传统的农业和林业措施;推进科研与教育;采取必要的办法使保护区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和进行迁地保护。

3.4国家合作与行动

在生物多样性问题上,世界各国的共识是生物多样性问题不是局部的、地区的问题,而是全球性的问题。联合国有关组织、世界科学界和各国政府部门认为国际合作是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方面。因此我国政府应积极的参与国际合作加入协定,联合打击跨国非法贸易与捕猎。加强科研协作,但要注意与产权问题。

我国已加入的公约协定有《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国际捕鲸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热带木材协定》、《关于保护特别水禽的重要湿地公约》等等,为了更好的保护我国生物多样性,应积极的开展国际合作,并制定相关的实施计划与细则,在必要的情况下制定相关行政法规或法律。

3.5加强环保教育

从整体和局部看,国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的好坏,大量资料表明,凡是受环保教育程度越低的国家和地区,通常生态环境破坏频率越高、程度越深、问题也越多。而对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社会问题来说,除发展外,更多的应加强民众教育,广泛、通俗、持之以恒地开展与环境相关的文化教育、法律宣传,培育本地化的亲生态人口。特别值得重视和提倡的是利用当地文化、习俗、传统、信仰、宗教和习惯中的环保意识和思想,如民族地区的龙山、凤水,进行宣传教育。另建议在中小学中专门开设环境课程或在自然、化学、生物、地理及中进行环保教育,尤其值得重视的是课外活动。

此外,加快对全国生物多样性的清查;根据实际情况变更动植物保护级别;恢复破坏的生态系统;及对一些重点珍稀濒危物种进行人工繁育和扩群工作,也很有必要。总之,一个物种的消亡往往不是单个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是一件综合性的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参与,不仅需要政府,更需要民众;不仅需要单个学科,更需要多学科;不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而是全球的共同参与与合作。

参考文献:

[1]王羲国际环境法法律出版社1998

[2]韩德培主编环境保护法教程法律出版社1998

[3]曹志平生态环境可持续管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4]毛文永、刘剑平全球环境问题与对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5]伊武军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海洋出版社2001

[6]熊治延环境生物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7]中国外来物种黑名单科学生活2004(3)

生物多样性灭绝的原因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现状;原因;法律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X1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3-0044-03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System

Xing Ruo-mu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Harbin China 116023)

Abstract: Based on the threatened current situation of biodiversity, this paper analyzes China's current biodiversity protection system, all the reasons and causes of inadequate protection, and finally combines the problems of China's specific biodiversity protection system, to propose recommendation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legal system for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Keywords: Biodiversity; current situation; reasons; legal issues; measures

根据《生物多样性公约》的规定,生物多样性即为所有来源的活的生物体中的变异性,这些来源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它包括物种内、物种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通常所说的生物多样性,就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体及其所构成的综合体,它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3个层次。

一、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现状

生物资源支撑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并且使人们能够适应环境和需求的变化。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估计,全球大约有3000万种生物,目前人类描述过的生物大约有140多万种,长期利用的仅150种左右。人类食物的90%是来自被驯化和培育的20种动植物。生物资源是人类财富的巨大宝库。然而,由于人类普遍缺乏对生态价值的认识,长期以来实行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以破坏自然生态系统为代价来获得短期或局部的效益。而在这过程中,原有生物物种的人为消失和生态环境的急剧改变,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无法弥补的损失。

(一)遗传多样性丧失

当前,全球大约492个遗传上显著不同的乔木种群受到威胁。在美国西北部,159个遗传上显著不同的海洋回游鱼类种群已经处于高度或中等程度的灭绝危险中。自20世纪50年代,玉米、小麦、水稻和其他农作物品种的传播很快排挤了很多本地品种。印度尼西亚1500个当地水稻品种在过去15年里消失,这种遗传多样性丧失造成农业生产系统抵抗力下降。1991年,巴西桔子树遗传相似性导致了历史上最大的柑橘溃烂。1972年前苏联小麦大面积损失,1984年佛罗里达柑桔的溃烂的大爆发,皆起因于遗传多样性的减少。

(二)物种多样性丧失

专家估计,自6500万年前恐龙消失以来,当前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损失的速度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快,鸟类和哺乳动物的灭绝速度是它们在未受干扰的自然界中的100倍至1000倍。自1600年以来,大约有113种鸟类和83种哺乳动物已经消失,而且还有许多其他物种濒临绝灭或面临严酷的生存威胁。20世纪90年代初,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首次评估生物多样性得到的一个结论是:如果按目前的趋势继续下去,在可以预见的未来,5%-20%的动植物种群可能受到灭绝的威胁。

(三)生态系统多样性丧失

就生态系统而言,最大规模的物种灭绝发生在包含全球物种50%以上的热带森林。在今后30年内,物种极其丰富的热带森林可能要毁在当代人手里,大量的热带森林物种将面临灭绝。温带森林的破坏同样严重,许多物种丰富的原始森林被单一的次生林和人工林代替,导致大量野生物种濒临灭绝。除非立即减缓毁林,否则大约60000种植物在今后的30年里可能绝灭,脊椎动物和昆虫的消失比例可能更高。海洋和淡水生态系统也在不断丧失和严重退化,其中受到冲击最严重的是处于相对封闭环境的淡水生态系统。另外,一些岛屿物种的生存也面临严重的威胁,现存物种中11%的哺乳动物和40%的鸟类的生存受到威胁。

二、现行生物多样性保护制度及法律问题分析

尽管在我国其他法律中散见了一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规定,但是,至今没有一部完整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没有建立起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制度。

(一)生物多样性保护立法的不足

首先,单纯依靠国家公园或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手段是不够的。我国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立法在自然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基因多样性等方面都己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涉及。目前我国的立法和实践对生物多样性确实有一定的保护功效,但是,由于生物多样性所受主要威胁的特定性,这些规定在目前只有有限的价值,对于掌握着毁灭性技术,为了直接的经济利益而事实上正在无限制地开发地球资源的人们影响甚微。不同的经济增长阶段,需要不同的环境政策。在现阶段工业化进程中,我国的生态立法虽已开始关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问题,但仅着眼于国家公园或自然保护区的管理,这是远远不够的。目前,我国涉及到外来物种控制问题的相关法律主要有:《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动物防疫法》《家畜家禽防疫条例》和《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同时还有一些用以配套的名录及审批制度。此外,在《海洋环境保护法》中也有相关的法律条款。然而,这些法律、条例及组织体系主要集中在人类健康、病虫害检疫等有关方面,并没有充分包含入侵物种对生物多样性或生态环境破坏的相关内容,与从生物多样性保护角度出发控制外来物种的目标还相差甚远。

(二)法律制度不完善

事实上,我国虽然对于外来物种问题采取了一些控制措施,但远没有建立起一整套的外来物种控制体系,对于外来入侵物种的早期监测控制和迅速反应,都没有相关的规定。同时,我国幅员辽阔,生态系统类型众多,有些入侵生物虽然在短期内还没有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但依然会对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构成潜在威胁,而这一点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外来物种管理的法律制度只是刚刚起步,而且法规级别较低,已有的措施并不十分得力,缺乏专门性、系统性的法律法规,防治监管体系也有待建立。总的来说,我国现行的外来入侵物种管理水平与我国面临的生物安全的严峻形势很不相称。

(三)执法力度不够

在机构设置方面,在环境保护部门中没有专门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执行机构,很多相关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行为都是由环境保护部门和其他相关单位联合执法。由于没有专门的执行机构,造成很多保护工作的进行效率低下,权责不明,出现问题时极易出现推诿责任的现象。在执法人员的素质要求方面,没有规定相关的执法人员从业资格标准,导致现有的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普遍专业素质不高,使国家相关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定无法被执法人员准确理解贯彻和执行,造成相关法规政策的预期社会效应难以得到应有的发挥。在生物多样性保护观念的推广方面,当前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观念的推广力度不够,整个社会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较为淡薄,人们更多的是看到各类生物资源的经济价值,而没有看到生物多样性的生态价值。在资金投入方面,财政部门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经济投入与实际保护工作的资金需求相比仍有相当大的缺口,很多刻不容缓的、生态价值巨大的保护工作因为资金问题而迟迟难以进行。

三、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制度的对策

(一)确定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的基本制度

1.生物资源评估制度。国家对生物资源总体和各种生物多样性资源类型的状况定期进行评估,以作为生物多样性资源保护可利用管理工作的本底数据。

2.生物资源产权制度。明确规定生物资源的产权(包括所有权和使用权)的主体、客体和内容。产权的取得、利用、转让和散失方式,规定对产权的基本保障措施和对产权转让的基本管理措施。

3.有偿使用制度。以税、费等形式规定对国家所有生物多样性资源的有偿使用。

4.综合利用制度。确定综合利用的基本要求。提倡生物资源节约使用、废旧利用、、循环利用,发展和推广综合利用技术。

(二)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监督管理机制

1.各生物多样性资源行政部门的职责。各生物多样性资源管理部门负责与之相适应的生物多样性及自然环境的保护工作。环境保护部门负责综合性自然资源、自然条件和自然区域的保护和无具体管理部门的自然资源、自然条件的保护。其他有关部门依照法定职责行使其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监督管理权。

2.环境保护部门的统一协调。环境保护部门是国家负责环境保护(包括生物多样性资源保护)的专门行政机构,应负责生物多样性资源保护的全面统一协调工作,包括生物多样性保护全面规划和政策方针的制定,在整体上协调各有关部门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

3.人大专门委员会的监督。加强人大环境与资源委员会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作用,通过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进行实质性的监督,保证生物多样性法律法规的实施。

4.制定监督管理部门法律。以专门法律的形式确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监督管理机制,明确各有关部门的职责范围、统一协调方式和法律规范,实施监督程序。

(三)建立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查询制度

生物多样性的监测最主要的目的是为管理者服务,为他们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制定土地利用规划、评价环境影响等问题上提供必要的信息。同时,生物多样性的编目和监测提供了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生物学信息,可应用于一些基础学科,如系统学、生态学、行为生物学等领域,也可应用于一些应用学科,如生物技术、土壤学、农学、林学、水产学、保护生物学及环境科学等方面。建立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就是将原来分散、零散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可持续利用信息汇总,在保证准确、可靠的前提下以适当的方式电子化,并提供完备的数据检索和查询工具,以适应不同目的的查询需要。

(四)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制度

自然保护区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途径和希望。因此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制度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一项重要制度。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区是对就地保护原则的具体贯彻落实。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地区,根据不同区域的不同要求,建立不同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区,进行有效的管理。

(五)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制度

《生物多样性保护法》中应规定各地区的有关部门应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一方面通过接受有关生物资源开发利用部门和其他企业部门自愿捐款的支持,另一方面也可通过举办各种展览、培训、资源开发和各种服务积累资金,再投入到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中去。再者,随着公民对生物多样性保护认识的加强,还可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捐款。同时,积极争取国际社会的资金援助。要将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纳入各级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制度是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的重要财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张桂萍.生物多样性现状及其保护[J].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1(3):38- 40.

[2] Miller DR and Rossman AY. Systematics,biodiversity and Agriculture[J]. Bioscience,2005(2).

[3] 朱文玉. 我国生态农业政策面临的挑战—协调农业和生物多样性[J].求是学刊, 2007(1): 65- 69.

[4] 尚占环,姚爱兴. 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几个热点问题的研究现状[J].自然杂志,2003(2): 105- 110.

[5] Tilman D,Fargione J,Wolff B,et al. Forecasting agriculturaldriven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s[J].Science,2001(3),292.

[6] 张步,李凤民.生物多样性与种群数量动态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探讨[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5,13 (1):32- 34.

[7] Reid W.How many species will there be?[J].Conservation Biology,1992,(4):101-106.

[8] 世界资源研究所,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资源报告(1994-1995)[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1995:28-27.

[9] 钱迎倩.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C]//.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首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文集.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 1995:15-23.

[10] 郭中伟,李典谟.生物多样性的经济价值[J].生物多样性,2008(11).

[12] Medellin R A.True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J].Conservation Biology,2008(2).

[13] 世界资源研究所,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8-11.

[14] 杨源.论我国动物保护法律体系地完善[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3(1):70,72.

[15] 钭晓东.西部大开发中生物多样性法律保护及理念构建[J].社会科学研究,2001(5):46.

[16] 宋延龄,杨亲二,黄永青.物种多样性研究与保护[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27.

生物多样性灭绝的原因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生物研究性学习 人文精神 尊重生命 提高生态意识

1 注重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意义

当今时代生物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克隆技术、基因工程等等这些一个又一个足以造福人类也足以毁灭人类的科学进展,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如何使这些科学技术真正地为人类服务?这就要求我们在科学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合二为一。

而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学生人文精神的现状是令人担忧的,甚至发生了中学生殴打乞丐致死,大学生用硫酸泼黑熊等令人触目惊心的事件。究其原因,这与中国的基础教育过于偏重科学知识,而忽略人文教育有直接的关系。人文教育、人文精神的缺失直接导致社会的价值观、道德水准普遍降低,这已成为社会各界对现行教育的忧虑。时代需要具有科学、技术和人文精神相结合的人,针对基础教育中人文精神培养的现状,倡导新世纪人文主义教育价值取向的呼声愈来愈高。可见,人文精神的培养是时展的需要,也是学生成长的需要,更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当前,我国的学科教学已开始注重渗透人文精神的教育,在生物新教材中有许多人文素材等待我们去挖掘,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亮点,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能够引导学生接触自然,走入社会,增进学生的社会认识和社会实践能力,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人文理念,改善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因此,人文精神的培养,理应成为生物学科教学和开展研究性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目标。

2 在生物研究性学习活动中人文精神的培养重点

生物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可以渗透许多方面的人文精神,但是结合学科特点,应该有所侧重。

2.1 对学生生命意识的培养。尊重生命,热爱生命,这是一切科学研究的出发点。生物科学旨在揭示生命的奥秘,在生物教学中,要充分发挥生物学科优势,引导学生认识生命这一自然界最为奇妙、最富魅力的自然现象,学生们在观察研究生物的种种生命现象时,直接感受到生命法则的伟大、神奇和美妙,从内心产生了对生命的崇敬之情,产生了尊重所有生命的思想意识。只有关爱所有的生命,保持地球上生物的多样性,才能维持人与其它生物间的平衡发展,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2 对学生生态意识的培养。生态环境是全球共同面临的最突出问题之一,直接威胁着地球上生物的生存。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十分严重,为此,在生物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增强环境意识的教育既是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提高人文素质的要求,更是保护环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中学生生态意识的培养关系到我国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

2.3 对学生实证精神的培养。实事求是的精神是科学研究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因为生物是客观存在的,其属性与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在研究过程中,决不允许任何空想和臆测,一定要有严肃认真、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实事求是的精神,超出了科学的范畴,具有人文内涵。作为一种工作态度与研究方法,要求我们在认识、处理问题时,要以事实为依据,要尊重客观规律。所以,在指导学生开展生物研究性学习中,不能就科学研究而论科学研究,应该有所引申,将之引申到人文领域,这对中学生养成从客观实际出发,而不是从人的主观愿望出发的实证精神极为重要。

3 在生物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培养人文精神的实施策略

3.1 教师要加强学习,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生物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普通高中教育的任务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与人生规划能力等素养与能力。上述目标的达成对于国家的兴盛、社会的进步、个人的终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必须把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列入教学目标,重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反思现行的生物教学,我们痛感到在现行的应试教学体系中,一切知识都被量化成一道道习题、一个个标准答案,与丰富多彩的自然界和鲜活的生命都了无瓜葛。团结互助、爱护幼小、尊重生命,以及真、善、美这些人性的种子在这种教育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与体现。

因此,生物学科教育必须统筹兼顾,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教师必须摈弃单一的智育观,在生物教学活动中,关注学生生命意识、生态意识与实证精神的培养,使学生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3.2 结合生物新教材中的人文资源,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实施新课程后,新教材增加了许多与人体及人类社会有关的内容: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及营养和免疫、人类基因组计划、人类遗传病与优生、人类的起源与发展、人与生物圈、城市生态系统等,都与人类自身生活密切相关,使教学内容更加人性化,体现 “以人为本” 的人文理念。

生物多样性灭绝的原因范文第5篇

水温变化与水生生物

水温是影响鱼类生长的重要因素。在最适水温范围内,温度升高,持续时间越长,生长越好。通常,水温升高10℃,可使鱼类生长速度增加1~2倍。但过高水温却可能使鱼类死亡。当然,水温下降对鱼类也不利,因为这时鱼类代谢活动降低,食欲下降,生长缓慢,水温低于极限,也会导致鱼类死亡。

德国不莱梅的阿尔弗雷德・魏格纳与极地和海洋研究所的汉斯・波特等人对瓦登海(沿丹麦、德国西部、荷兰西部和北部的浅海区域,是世界第二大的国际重要湿地)的长绵进行研究时发现,当夏天海水温度达到20摄氏度时,这种鱼活得有滋有味。但是,在温度达到25摄氏度时,它们的种群增长就下降到几乎为零。原因在于,这种鱼的心血管系统在其感到舒适的温度下才能正常工作。而在较高温度下,这种鱼的代谢速度增高,它们就需要更多的氧,但是它们的心脏无法搏动得更快以供给身体大量的氧,所以它们无法在较高温度下生存。 每个物种都有其适宜的生存温度,在这样的温度下它们才能舒适地呼吸。但瓦登海的长绵现在的生存环境已经处于其保温窗的上限,而它们又不喜欢游得离其自然栖息地太远,所以不可能向北面的更冷的水域转移,因此它们在全球气候变暖的环境下只有窒息。最大的长绵会首先死去,因为它们比小长绵鲥需要获取更多的能量以泵出氧气供应较大的躯体。更糟的是,温暖的水里包含了低溶解度的气体,包括氧气,因此不足以供给水生生物呼吸。而未来全球气温升高将更为常见,科学家推算在过去40年内海水平均上升了1.13摄氏度,未来还会大幅上升,因而长绵可能成为气候变暖而灭绝的许多物种之一。

中国研究人员对中国沿海主要鱼种(带鱼、小黄鱼、大黄鱼)进行研究发现,气候变化引起的海水温度升高对鱼类生长和渔业生产会产生不利影响。水温的变化会直接影响鱼类的生长、摄食、产卵、洄游、死亡等,从而导致鱼类种群的变化,并最终影响到渔业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开发利用。

总体上看,由于环境变暖水温升高,可能使冷水性鱼分布范围缩小,鱼的性成熟年龄提前,减少怀卵排卵量,降低幼鱼成活率,进而导致成鱼鱼龄缩短,体重减轻和出现“逃避行动”,最后造成成鱼数量减少、渔获量下降。

同时气温升高对于暖水性、温水性以及广温性鱼类也有影响,主要是对其生长、繁殖有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研究人员认为,我国四大海区主要经济鱼种的产量在气候变暖后将降低5%~15%,渔获量将降低1%~8‰

寒冷极地生物的命运

受到全球变暖负面影响最深的应当数极地寒带的生物,其中北极熊和南极的企鹅岌岌可危。

2005年8月13日北极一个叫艾里斯的相当于1.1万个足球场大的巨型冰架完全断裂,形成浮冰岛,漂浮在海面上。这是全球变暖加速的一个根本性标记。由此研究人员预测,北极地区的夏季冰川到2040年有可能全部融化。

北极的变暖对于北极熊的影响首先是造成其种群减少。世界自然基金会(WWF)2006年警告说,北极熊种群数正在加速减少,从2001年减少1个增加到2006年减少5个,目前世界上北极熊种群数目仅剩19个。根本原因在于北极地区变暖的速度变快,该地区变暖的速度是世界其他地区的2倍。

由于北极熊依赖冰块生存、猎食及繁殖,在变暖的气候下,它们的生存必然受到巨大影响。在过去20年中,加拿大哈德逊湾的北极熊及位于美国和加拿大之间的南波弗特海的北极熊分别减少了22%和17%。

另一方面,现在幸存的北极熊也处于生存困难的境地。由于冰面融化,北极熊的觅食发生困难,它们必须长途跋涉才能找到食物。

英国海洋生态学家查尔斯・莫奈特博士的调查组发现,在美国阿拉斯加北部海岸,短短1个月间出现了4具北极熊尸体。莫奈特等人的观察表明,这些北极熊很可能是因为长途跋涉觅食而被淹死在途中的。随着全球平均气温的升高,北极周围冰层融化速度加快,北极熊的地盘不断受到“蚕食”,找寻食物也越来越困难。为了觅食,它们不得不在海里游上大约100千米。虽说北极熊也是游泳好手,但它们更擅长在靠近海岸的地方游泳。而且,漫长的海上觅食会导致它们精疲力竭、体温降低、抵抗力相当虚弱,如果碰到海里的大风浪,很容易淹死在海里。

北极熊主要捕食海豹、幼海象及其他各种海生动物。海冰是他们觅食、和生产_的场所。但由于全球变暖的加剧,北极冰块减少,北极熊的生存也因此受到威胁。由于缺少食物,北极熊陷入自相残杀的境地。

美国地质调查局阿拉斯加科学中心的史蒂文・阿姆斯托普等人调查了2004年1月到4月发生在阿拉斯加北部及加拿大西部的3起北极熊同类相食的案例。2004年1月,一只公北极熊冲进洞穴,对一只母北极熊发起突袭。之后,公北极熊把它的猎物拖到75米远的地方,开始食用母熊的尸体。2004年4月,在加拿大的赫斯切尔岛,一路跟踪北极熊脚印的科学家发现了一具成年母北极熊的残骸。没过几天,加拿大研究人员又发现了另一只1岁的北极熊残骸。

而研究人员在对阿拉斯加北部波弗特海24年的跟踪研究及加拿大西北部34年的研究中,还没见过北极熊像这样围捕、杀害然后食用同类的例子。这说明白极熊的生存面临食物短缺的绝境,因而不得不蚕食同类。面对北极熊的生存窘境,一些人预测,北极熊很有可能逐渐消亡。

在极地生存的企鹅,变暖的日子对于它们同样不利。南极的帝企鹅遭遇了在地球最北端北极熊的相同危机。帝企鹅和其他企鹅也需要浮冰作为猎食的平台。帝企鹅可潜入水下1640英尺深处寻找食物,能在水下屏息游泳20分钟之久。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冰山融化,它们的栖息地不可避免地减少。帝企鹅一般在隆冬季节繁殖,这一过程必须是在冰天雪地中进行。如果海冰秋天结冰过晚,或春天裂开过早,新降世的小企鹅由于发育尚未完全,此时还不能潜入水中游泳,就会威胁它们的生存。

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统计,在全世界19个企鹅种类中,其中12个受到气候变暖的威胁,需要受到特殊保护。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正向美国鱼类和野生生物管理局提出申请,要求其列出的所有12种企鹅应受到美国《濒危物种法》保护。这其中就包括世界

上体形最大的企鹅――帝企鹅。

气候变暖下的生物多样性

《自然》杂志发表的文章称,由多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对地球上6个地区的研究表明,全球变暖将导致世界上25%的陆地生物在未来50年内灭绝,也就是说,在半个世纪后,约100万个物种将从地球上消失。

美国和中国研究人员也认为,本世纪将是全球变暖最恶化的一个世纪。伴随着其他一些因素,全球变暖将引起物种的大灭绝。这将比6500万年前恐龙大灭绝还恐怖。甚至许多非濒危物种都会在数量上急剧下降,从而造成物种间基因多样性的逐渐消失。虽然一些物种,尤其是昆虫,也许能够适应变暖的环境,甚至在全球变暖的情况下继续进化。但是对大多数物种,尤其是那些濒危物种来说,全球变暖只能是一种灾难。

气候变暖主要是通过改变生物的生存方式和生活习性来影响生物的多样性。比如,全球变暖的一个明显的后果是春天提早到来。这对赤道到两极的动植物都有巨大影响。

比如,植物开花、卵孵化、青蛙产卵都提早了。在欧洲,树木呈现秋色的时间每10年晚0.3到1.6天,许多迁徙的鸟类正在改变它们的旅行日程。在英国,蝴蝶在春天的出现较20年前平均提前了6天。而动植物为了适应气候的变化,正不断地改变着其活动范围和行为。许多情况下,这样的变迁正在引起生态混乱。例如,迁徙的鸟类到达欧洲的时间太晚,因此,它们产下的后代会错过了毛虫生长旺季,严重影响到后代的生存。

动植物对气候的适应体现在地理分布、生理、生活周期、迁徙习性和栖息地,由于全球变暖,在这些方面它们会有很大变化,而种种变化则导致其生存能力降低。比如,美洲哥斯达黎加的鸟类濒临威胁,坦桑尼亚和印度尼西亚的蚊子向高海拔地区扩展,美国加利福尼亚的蝴蝶栖息地在丧失,不能耐受霜冻的植物上升到新的海拔高度,英国彩龟后代的性别比例受到7月平均温度升高的影响。而珊瑚礁大量死亡的原因则直指气候变暖。

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海洋植物生态学家迈克尔・贝伦非尔德发现,海洋生命系统的存在依靠一个平衡的生态链,这一生态平衡的微妙程度超过了任何人的想像。海水的温度即使上升一点点,海洋浮游生物的光合作用也会明显下降。温度越高,这种下降的趋势越明显。

海洋浮游生物活动所需的氮、磷、铁等营养物存在于海洋深处的冷水之中。而气候变暖使得海洋表面的水温上升,这一原因导致浮游生物和它们生长所需的营养物之间产生了一个屏障,水温越高这个屏障越坚固。这一屏障的形成使海水难以和大气层进行必要的流通,浮游生物也因此吸收不到足够的营养物。如果温度持续升高,将会对以浮游生物为食的生物产生巨大影响,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下降。

气候变暖也有好处?

不过,也有一些人认为全球变暖并非一无是处,有些好处是我们还未觉察到的。比如,上面所说的海洋浮游生物因气温变暖可能导致其种群减少。但是,也许海洋水温变暖会促使浮游生物在地球两极频繁活动,同时水温升高也可能会增加海洋生态系统多样性。但这还需要通过进一步研究来证明。

而对于北极来说,气温升高也许有利于一些生物的生长和生存。格陵兰的严寒超乎想像,中部地区的最冷月平均温度为摄氏零下47度,绝对最低温度达到摄氏零下70度,是地球上仅次于南极洲的第二个“寒极”。然而这样恶劣的环境中,依然有勇敢的生命。夏天,格陵兰的南部低地,野花像五彩的地毯满满地铺遍原野,黄春菊、蒲公英、蓝铃、北极罂粟、野草莓……即使是在北纬80度左右的北部地区,仍然可以找到90多种开花植物,它们无疑是地球上纬度最高的开花植物。尽管格陵兰的植被大都十分矮小,但却顽强地生存着。

而气温的上升几度,也许有利于这些植物的生长和生存。比如,美国《华尔街日报》记者劳瑞・艾特曾写道,由于全球变暖,原来被冰雪覆盖的土地逐渐显露出来,一些格陵兰人开始种植一些蔬菜,这对于长期依赖进口的格陵兰而言是个惊人的变化。格陵兰代表了一个没有被意识到的全球变暖的另一面……尽管大家在纷纷议论全球变暖后,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但对于居住在这里的格陵兰人来说,全球变暖不是威胁而是恩惠。

当然,全球变暖对于极地动物北极熊是负面影响,但对于其他动物,如驯鹿、麝牛、旅鼠、北极狐,以及在蓝色的海水下的可爱的逆戟鲸、凶猛的杀人鲸、美丽的白鲸、稀罕的独角鲸等是祸还是福还需要观察和研究来得出结论。

另一方面,美国研究人员也认为气候变暖还可以产生进化大爆炸,产生更多的物种并使一些物种产生新的适应。

生物多样性灭绝的原因范文第6篇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总工程师宋慧刚说,在湖南这条迁徙路线上,大多是小型鸟,每只只有100克左右。如果按每天1吨捕杀的话,差不多就是10 000只野生鸟。

鸟儿保护环境和粮食

英国的拉夫·洛克提出的“盖娅理论”认为,地球是一个整体,也是一个自我调节的生态系统。细菌、原生生物、动物(包括人类和鸟类)、真菌和植物是在一个系统里和谐发展,生物、岩石、空气和水之间以微妙的方式相互作用,从而保证了环境的稳定。如果一种动物,如鸟类灭绝或濒临灭绝,人类的日子也不会好过。

人类的好日子是通过鸟类的多种功能和作用来实现的。鸟儿能消灭害虫,保护粮食;鸟儿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的平衡;鸟儿具有多种使用价值,例如,可以为人类提供仿生学的丰富内容;鸟儿同时是监测环境的有力工具;鸟儿在地震预测和生物遗传方面,也拥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此外,鸟类也为人类提供了生活之便。

世界上85%以上的鸟类可以程度不同地捕食害虫,即便是小小的麻雀每年也能捕食许多害虫。燕子能吃苍蝇、飞蛾和蚊子;啄木鸟能吃天牛幼虫;灰喜鹊能吃松毛虫等。1只大山雀在繁殖季节每天喂小鸟100余次,平均每窝按3只小鸟喂食,再加上大鸟自己的捕食,一天能消灭害虫400~500条,一窝大山雀在喂养幼鸟期间就可消灭害虫10000余条。一只白脸山雀的幼鸟每天可啄食松毛虫1800条,吃蛾子30只。欧洲的粉红椋鸟能够追踪蝗虫并沿途啄食。1000只紫翅椋鸟在繁殖期间能消灭22吨蝗虫。而1吨蝗虫一天的食物量与2500人一天的食物量相当。

猫头鹰和鹰等猛禽大多以老鼠等啮齿类动物为食,对控制农业、林业鼠害以及危险疫病的传播,有着重要的贡献。猫头鹰的食物中99%是啮齿类动物,1只猫头鹰一个夏季所消灭的老鼠,相当于保护了1吨粮食;1年所吃掉的老鼠等于保护了一两万斤粮食。以此观之,每年鸟儿吃掉害虫保护的粮食足以供给地球上的人们吃好几个月。

鸟类与生态

鸟儿维护生物多样性的作用体现在与其他动、植物的共生和相互依存上。例如,每消失一种鸟类,意味着与其伴生的90种昆虫消失,35种植物消失,2~3种鱼类消失。在鸟类与植物的共生关系中有一种特别重要的依存关系,即许多植物的种子是靠鸟类来播散的。雁鸭类、鸠鸽、啄木鸟、乌鸦等,是植物种子的重要播散者,而且,很多植物种子经过鸟类消化后,更容易萌生和成长。蜂鸟、食蜂鸟、太阳鸟、啄花鸟、锈眼鸟、鹦鹉等鸟类嗜食花蜜,对有花植物的传粉有明显作用,因此能增加农作物的产量。

毛里求斯渡渡鸟的灭绝就让人类在今天如大梦初醒。与渡渡鸟一样,大颅榄树也是毛里求斯特产的一种珍贵树木。但是渡渡鸟灭绝后,大颅榄树也渐渐稀少,似乎患上了不孕症。本来渡渡鸟是喜欢在大颅榄树的林中生活的,在渡渡鸟生活的地方,大颅榄树总是枝繁叶茂,因此,两者相依为命。但是,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渡渡鸟的灭绝,毛里求斯的大颅榄树也从地球上消失了。

今天人们才知道,大颅榄树的种子必须靠渡渡鸟消化过后才能发芽,没有了渡渡鸟对大颅榄树种子的首先孕育和催化,大颅榄树就再也不会生儿育女和繁衍后代。这也是为何一种鸟类消失,就伴随着有35种植物消失的原因。如果大量植物随着鸟儿的消失而灭绝,植被减少和没有了植被,人类将面临沙漠化和无氧化,生存自然会陷入危机。

鸟类对人类的其他作用

鸟儿在仿生学中的作用不仅可以让人类获得更大的生存能力,而且能启发人们防御疾病的思路和增强人们防病治病的能力。海鸟眼睛附近有一条盐腺,能把喝下去的海水中的盐分排出,如果模仿这一功能,就能把地球上占总水量97%的海水进行淡化,以解决地球上淡水资源的短缺。蜂鸟不仅能垂直起落,而且在吸吮花蜜时能以直立姿势悬在空中进退自如,灵活异常。为此,未来飞机的设计可以模仿蜂鸟的垂直起降、空中悬停及掉头等特性。还有一些鸟类能飞越几千米的高空而保持脑血管供血畅通,不会缺氧,这也为人类提供了在供氧不足的高原环境中正常生活和延长生命的重要线索。

至于环境监测,鸟儿的作用也不容忽视。鸟类特别是小鸟对污染物质非常敏感,它们每天吸入大量的空气,进食相当于其体重的食物。在呼吸和进食的同时,鸟类具有较强的富集有害物质的功能,空气和食物如果被污染,就会在鸟儿体内富集,通过收集鸟类胃内容物的方法,进行实验分析,就可知道环境的污染状况。

当然,直接利用鸟类是指有序而理性地利用鸟类,而不是残忍地滥杀。例如,对鸟儿的利用可以分为多种。一是利用一些狩猎禽,包括野生的鸭类和鸡类,其肉可食,羽毛可做羽扇、头饰、羽绒服、羽绒被等,只要处理好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就可以成为一种可以再生的重要资源。二是利用粪肥禽。鸟类集中的栖息地、迁飞落脚地,往往是磷肥的主要产地。如西沙群岛鲣鸟留下的粪堆积达几米厚。三是利用药用禽,如乌骨鸡,还有禽类产品,如鸡内金、白丁香等。四是利用役用禽,如苍鹰、雀鹰、鸬鹚等,它们是人们渔猎活动的好助手。五是利用观赏禽,如孔雀、鸳鸯、画眉、百灵、鹦鹉等。

鸟类与人类共同进化

人、动物和其他生物都是自然之子,人不可能离开动物而生存。如果鸟类灭绝了,人也会走上绝路。

最早的鸟类大约出现在2.2亿年前。鸟类可能是由侏罗纪近鸟类演化而来。 最早的鸟类表现出与恐龙中的恐爪龙类明显的相似性。鸟类在白垩纪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到新生代开始,已与现代鸟类的结构无明显差别。可以推测,大约在2亿年前,旧大陆的一支古爬行类动物进化成鸟类,随着鸟类逐渐繁盛而扩展到新大陆。它们的身体呈纺锤形,前肢特化为翼,体表有羽毛,体温恒定,胸肌发达,脑比较发达,有气囊可以进行双重呼吸,没有膀胱和直肠而不能储存粪便(可以减少身体重量)。这些身体特征都很适应飞翔。

今天已知的鸟类有9775种,其中约4000种是候鸟,比哺乳动物种类几乎要多一 倍。鸟类虽然种类繁多,但不同鸟类之间的差异却远比哺 乳动物要小。在这9775种鸟类中已有1212种灭绝,占所有鸟类的约1/8,此外,还有179种鸟类面临严重威胁,344种面临高度灭绝危机,另外688种鸟类目前已非常罕见。其中,渡渡鸟在被人类发现后仅仅 200年的时间里,便由于人类的捕杀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而彻底灭绝。

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大量挥霍以及对生物栖息地的不断破坏,人类身边的自然世界正在恶化和消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称,1/8的鸟类和1/4的哺乳动物濒临灭绝。而鱼类、贝类和甲壳纲动物濒临灭绝的数量达2/3,并且,2/3的海龟和陆龟可能在20年内消失。

鸟类濒临灭绝的原因中,栖息地破坏和改变占60%,人类捕杀占29%,其次是外来物种竞争、国际贸易、污染等。不过,伴随着鸟类的消失,人类也会付出代价。因为,每消失一种鸟类,意味着大量的植物和动物也消失,甚至殃及鱼类。例如,每两种鸟类灭绝,必然有一种哺乳动物随之消亡。失去了这些为数众多的生物资源,人类的生存将变得拮据。

即便是利用鸟类来满足人们的生存需求,也需要保护鸟儿的生物多样性资源。今天,鸡、鸭、鹅、鸽子、鹌鹑等,主要是为人类提供蛋白质。但是,这些家禽都是由野禽驯化而来,家鸡的祖先是原鸡,家鸭的祖先是绿头鸭,家鹅的祖先是大雁。因此,今天可利用野鸟来不断改良家禽的品种。而且,由于野鸡具有体型大、生长快、抗病力强等特点,是一个十分丰富的基因库,可用以对家禽的杂交育种。同时,驯化野鸡可以扩大家禽的品种。今天,人们开始饲养大鸨、天鹅、褐马鸡等,将来又可能成为家禽的新品种,因此,保护野禽就是在保护人类。

鸟儿与人类的共生关系也正如人与人体内的微生物群落的关系。每个人的体内有100万亿个小生命(微生物),这就形成了人与微生物共存的关系。如果我们尊重它们、爱护它们、呵护它们,它们也会反过来爱护、尊重和呵护我们,并对我们的机体负责,在稳定的生态平衡中,人们会不得病或少得病。人与包括鸟类在内的其他动物和植物是一个共生体,如果人类保护包括鸟类在内的其他动物和植物,人类也就在为自己铺就永续生存之道。

保护鸟类刻不容缓

现在,世界许多国家都采取了相应措施,制定法规保护鸟类。许多国家不仅为保护鸟儿选出了自己国家的国鸟,而且国际上已缔结了40多个国际间保护鸟类的协议和公约,如《国际重要湿地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湿地公约》、《野生动物迁徙物种保护公约》等。对于鸟儿保护和研究,国际上也相继成立了许多学术性组织,如总部设在瑞士的“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WWF)、总部设在英国的“国际水禽研究总局”(IWRB)、“国际鸟类保护理事会”(ICBP)以及总部设在美国的“国际鹤类基金会”(ICF)等,以求通过对鸟儿的深入研究,保护和合理利用鸟儿。

针对中国人特别喜欢吃野味中的野鸟,如今,北京、广东、深圳、上海等地都纷纷立法禁食野生动物。早在2003年,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就通过了《广东省爱国卫生工作条例》。在该条例中,曾引发巨大争议的“公民应不吃野生动物”条款最终被改定为“公民应摒弃吃野生动物的习俗,不吃法律法规保护、容易传播疾病或者未经检疫的野生动物”。

保护鸟类和其他动植物,也就是在保护人类自己。

相关链接

生物多样性灭绝的原因范文第7篇

    濒危种类是指那些在其整个分布区或分布区的重要地带,处于灭绝危险中的植物。这些植物居群不多,植株稀少,地理分布有很大的局限性,仅生存在特殊的生境或有限的地方。它们濒临灭绝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生殖能力很弱,或是它们所要求的特殊生境被破坏或退化到不再适宜它们生长,或是由于毁灭性开发和病虫害危害等多种原因所致。即使致危因素已排除,并采取了保护恢复措施,这类植物数量仍然继续下降或难以恢复。如水松、水杉、银杉、杜仲等植物。

    渐危(即脆弱或受威胁)种类是指那些由于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很可能成为濒危的植物。它们的分布范围和居群、植株数量正随森林被砍伐、生境的恶化或过度开发利用而日益缩减。如我国广东西南部石灰岩山地广泛分布的蚬木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里的蚬木原是群落的建群种或优势种,分布相当广泛,更新能力也很强。但是由于过分采伐,而且采取皆伐方式,使许多地方大树已经很少,环境越来越不适宜蚬木的更新,如果这些不利因素得不到改善,它将很快就会衰退为濒危状态。

    稀有种类是指那些并不是立即就有灭绝危险的、特有的单种属或少种属的代表植物。它们分布区有限,居群不多,植株也较稀少。或者虽有较大的分布范围,但是零星存在。只要其分布区域发生对其生长和繁殖不利的因素,就很容易造成渐危或濒危的状态,而且较难补救。高山、深谷、海岛、湖沼上的许多植物属于这一类。

    《根据中国生物多样性公约保护计划》的数据,我国的苔藓类植物有2200种、蕨类植物有2600种、裸子植物200种、被子植物25000种,分别占世界同类植物种类的13.3%、26.0%、37.8%、11.4%。

生物多样性灭绝的原因范文第8篇

1993年经典科幻电影《侏罗纪公园》描述这样一个故事:科学家们利用凝结在琥珀中的史前蚊子体内的恐龙血液提取出恐龙的遗传基因,加以修补和培育繁殖,将已经绝迹6500万年的史前庞然大物复活,使整个努布拉岛成为了恐龙的乐园。

如今,电视中的这些科幻情节已经被科学家列入议事日程。今年3月,美国首都华盛顿《国家地理》杂志总部举行的科学会议上,科学家们就探讨了复活已灭绝动物的问题。目前包括渡渡鸟和白氏斑马等24种已灭绝动物被列入讨论名单。或许以后不远的将来,像《侏罗纪公园》那样复活灭绝动物的事情将不再是幻想。

让灭绝动物重返地球

迄今为止地球因为火山喷发、气候日趋寒冷、氧气减少或重大灾难事件,例如行星撞击地球等原因而经历了五次物种大灭绝。现在,相关学者认为生物界已经进入了“第六次大灭绝”时期。

从17世纪到20世纪末的300年里,人类文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部分自然资源,让数以百计的物种从地球上彻底消失。每年10月份的最后一天,纽约动物园的大型草地上都会新竖起一排墓碑,每块石碑都是为新灭绝的一个物种而立。在消灭其他物种这件事上,人类一直 “不遗余力”——过度捕猎、对动物栖息地的侵占、人为原因造成的气候变化等,使濒危物种的灭绝率一直上涨。

所幸,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目前已经有足够的力量将消失的动物重新复活。今年3月《国家地理》杂志总部就举行一场主题为“抵抗灭绝活动”(De-extinction)的科学会议,会议目的是让已经消失的物种重返地球。

其实自十多年前,全世界已有各种各样抵抗物种灭绝的科学研究。2012年“复活与重建”(Revive&Restore,下文简称RR组织)非盈利机构成立,其功能就是让分散在世界各地研究室里的研究项目彼此联系,总体推进抵抗灭绝运动,让其有序运行。今年的抵抗灭绝活动大会便是推进此计划的活动之一。

侏罗纪公园有可能重现

抵抗灭绝活动与RR组织是否会像《侏罗纪公园》电影那样,将恐龙重新带回地球?这是所有听闻这一计划的人们最关心的问题。

不过,在现实中,随着克隆技术的进步,复活灭绝动物也并不需要像电影里那样,没有找到吸过恐龙血又被包进琥珀的蚊子,其实同样也能克隆恐龙。

最早期的克隆技术利用冻存的被克隆动物细胞,提取其中的DNA注入一个已经被除去自身遗传物质的卵子中,再通过电击让这个卵子开始分裂,等其自行发育成胚胎后,将胚胎植入近亲物种的代孕母体中进行繁育。

另一种复活物种的方法是反向繁育。比如欧洲野牛,这种庞大的古老生物已经被列入濒危名单,但它留下了非常多的后代,现在许多欧洲家养牛身上都留有它的基因。因此一些欧洲科学家认为,既然现在大部分家养牛身上都有其基因,如果大量繁育它们,再从中挑选最具有欧洲野牛特征的进行科学繁育,就可以不断地培育出越来越接近其老祖宗的牛来。

这两种方法虽然克隆出特种,但都各有缺点:反向繁育需要漫长的过程,得到的物种随机性也很强;而早期克隆方法的受孕率很低,克隆出的动物宝宝出生后很快就会因健康问题死去,而且这一方法也并非对所有动物都适用,比如鸟类,后者的胚胎是在卵壳里发育的,早期的克隆技术就很难应用上。

此外,还有第三种思路:那就是基因测序技术。基因测序技术是将灭绝物种的DNA和相近的现存物种DNA做比较,然后将灭绝物种的DN段替换到现存物种的细胞DNA上面,再用这些混合细胞进行克隆。经过长时间培育后的动物就有了足够多的灭绝物种的DNA特征,自然也就跟灭绝动物相似了。

RR组织的“反灭绝”项目第一个希望恢复的物种——旅鸽,就是准备采用第三种方法。19世纪之前在美国到处都能见到的旅鸽随着森林栖息地的破坏和人类的捕猎,在1914年便宣告灭绝。RR项目已经找到保存在博物馆的1500只旅鸽标本,并从它们身上提取了DNA。虽然DNA的质量并不太高,但是通过将它们排序组合,可以大致描绘出旅鸽的基因组。通过这些基因组,能复制出跟旅鸽一样的DNA序列,并将之连接到普通野鸽的干细胞基因组上,再让这些含有仿造基因组的干细胞转化为胚细胞。改造后的胚细胞再植入野鸽卵子内后,会发育成胚胎。孵出的雏鸟看起来虽然跟普通野鸽一样,但它们体内的或卵子已经带上了旅鸽的DNA。雏鸟长大后,育出的下一代就会表现出明显的旅鸽特征,如此一代代培育下去,科学家就能得出非常接近旅鸽的物种。

这种方法在理论上而言几乎所有物种都适用,即使是复活猛犸象这样的庞然史前巨物也是有可能的——只要将它的基因组尽可能地描绘和重建,再由亚洲象培育转化便可。

人们一直在努力

事实上,在克隆技术不断进步的同时,灭绝动物被成功复活的案例,早在十年前也已出现。

2003年,西班牙科学家们将一种1999年灭绝的西班牙野山羊的细胞植入普通母山羊的卵细胞中,然后让母山羊人工受孕。在进行了57例实验后,最终7只母山羊受孕成功,并有一只最终度过危险的孕期,产下一只4斤多重的西班牙野山羊。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克隆出已灭绝的动物。可惜的是不到10分钟,这只小羊因为肺部旁边多长了一个巨大的如肝脏一样硬的叶片而窒息死亡。

在《国家地理》杂志总部最近召开的这次科学会议上,澳大利亚古生物学家麦克·阿彻第一次公开了他正在实施的克隆胃育蛙研究成果。胃育蛙是生活在澳洲南部山脉的一种蛙类,但在1973年被发现并记载后的10年时间里它已经因为栖息地流失、污染及壶菌病等原因灭绝了,只有在科学家的冷冻箱里还残留着几只胃育蛙的标本。

“在2月份我们已见证了一个契机。其中有一个细胞已经开始分裂。”麦克·阿彻说。尽管还没有一个胚胎存活下来,但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其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已与灭绝的胃育蛙相同。至于为何没有突破胚胎阶段的瓶颈,麦克·阿彻分析可能是没有采取正确处理卵子的方式。如果实验成功,胃育蛙将是第一个重返地球的灭绝物种。

克隆技术还应用在拯救濒危物种上。2003年,美国研究人员利用冷冻20多年的爪哇野牛皮肤细胞成功克隆出了两头爪哇野牛,爪哇野牛是世界濒危物种,列合国《濒危野生动物名录》。

复活的意义何在?

“人们研究如何让猛犸象复活,同时却坐视其他象科动物濒临灭绝。”在难以计数的动植物都面临灭绝的现在,是否有必要花费如此多的资金去复活那些已经灭绝了的动物,成为不少环保人士反对“抵抗灭绝活动”的主要理由。

保护生物多样性,恢复不断减少的生态系统,推进防止动物灭绝的科学研究,并避免人类过去曾犯下的错误再次重演,是“抵抗灭绝活动”的主要目的。

有许多人质疑复活单只灭绝动物是否代表能够复活整个种群,而现存的生态环境又是否能给复活的灭绝动物提供合适的栖息地?但在科学家看来,即使复活的灭绝动物只能存在于实验室或动物园,对人类而言也有莫大用处。因为将灭绝动物复活后,许多有价值的科学问题也将得到解答。

比如对灭绝物种基因组的深入研究,可以揭开种群脆弱的原因:它们是否遇到了由于基因变异太少导致的演化瓶颈?它们与其他幸存下来的近亲又有何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