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智慧课堂特点

智慧课堂特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智慧课堂特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智慧课堂特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智慧教育;智慧课堂;教学设计;实践策略

0前言

信息技术与多媒体的飞速发展,给学生的学习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培养学生智慧的学习也成为当前的研究目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1]。智慧教育理念在教育界不断推进的同时,新技术环境也迅速地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在新技术环境支持下的智慧教育如何开展,新形式的智慧课堂应如何构建[2]。

1智慧课堂的概述

“智慧教育”一词起源于2008年IBM公司提出的“智慧地球(SmartPlanet)”的概念。对于智慧课堂的界定,国内外的文献中尚没有统一的论述,智慧课堂由智慧教育衍生而来。华东师范大学祝智庭教授提出智慧教育,主张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创建具有一定智慧的(如感知、推理、辅助决策)的学习时空环境,旨在促进学习者的智慧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3]。国内关于智慧课堂的学习模式研究主要依托融合于课堂的自主的、泛在的和个性化的智慧学习方式进行[4]。

2智慧课堂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2.1智慧课堂的技术特征

智慧课堂可以应用资源共享、学习情境采集、实时内容推送、智能学习分析、移动通信互联、合作交流、即时反馈等技术进行教学,形成开放、高效的信息化学习模式,智慧学习满足了多层次教育的需求。

2.2智慧课堂的教学设计

智慧课堂为“教”与“学”的融合和统一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基于智慧课堂信息技术平台,增进师生互动和协作交流,使“教”与“学”相互渗透、融合一体,因而对智慧课堂的实用教学流程结构设计,应把“教”与“学”作为一个统一的系统整体来考虑[5]。教师设计了三个教学阶段(课前、课堂、课后)结合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情采集、实时内容推送、探究学习、智能学习分析、课后作业、信息化辅导、反馈测评等教学步骤构成智慧课堂完整的教学过程。

2.3智慧课堂的教学实践

2.3.1课前

利用信息技术平台,教师对学生进行学情分析,教学设计,放送预习内容、教学微视频、教学课件。学生也可以利用此平台进行交流,问题讨论。

2.3.2课堂

课堂上,教师根据学情采集,导入新课,讲解学生课前自学时的疑问,进行探究学习。课上主要为互动式教学,智能学情分析,布置课后作业。

2.3.3课后

课后,教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信息化辅导,督促学生完成作业,利用网络资源采用网络试卷问答、在线提问、作业视频等方式反馈测评。

3智慧课堂实践教学的讨论

3.1技术支持

智慧课堂实现的前提是学校构建的信息技术平台。目前,高校都配备微机室,大多数学生有笔记本电脑和智能手机,这就为实现智慧课堂提供前提。2017年锦州医科大学将实现全校区覆盖无线网络,在技术层面上满足智慧课堂的实施。智慧课堂模式利用多种技术手段,营造了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明确教学目标,产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3.2学习个性化,跟踪智能化

智慧课堂让每个学生按照自己的特点,结合自己时间,自由安排学习,让学习真正个性化。由于移动通信设备的可携带性,使随时学习成为可能,跟踪学习也更智能化,更真实的挖掘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效果。

3.3反馈即时性

智慧课堂教学是一种动态的学习评价,课前预习与反馈、课堂探究学习与反馈、课后作业测评与反馈,反馈信息贯穿着整个学习过程,即时性反馈形成科学教学评价体系。

3.4互动交流立体化

智慧课堂模式,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可以在各种网络平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全时空的实现互通。这种方式,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关系,消除了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对教师的陌生感、畏惧感,创造了平等、融洽的教学环境。

3.5学习资源推送的智能化、便捷化

智慧课堂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媒体资源,如微视频、教学课件、电子图片、语言教学、学习材料等,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喜欢的方式学习。智能化的学习资源,便捷的推送方式,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求,让学生个性学习、快乐学习。

4结语

随着数字终端的兴起和网络应用的日趋成熟,智慧课堂的设计与应用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6],其核心在于用最新的信息技术变革和改进课堂教学“打造智能、高效的课堂”[7]。智慧课堂作为新型学习环境,正在深刻地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能够满足“数字土著”能力倾向、学习风格等方面的要求,在促进学生高级思维能力发展方面具有应用价值[6]。此次,将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引入高校教学中,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了学生能力培养,增加了师生、生生互动,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主要参考文献

[1]庞敬文,张宇航,王梦雪,等.基于微课的初中数学智慧课堂构建及案例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5):65-71.

[2]庞敬文,王梦雪,唐烨伟,等.电子书包环境下小学英语智慧课堂构建及案例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9):63-70.

[3]唐烨伟,庞敬文,钟绍春,等.信息技术环境下智慧课堂构建方法及案例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11):23-34.

[4]卞金金,徐福荫.基于智慧课堂的学习模式设计与效果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2):64-68.

[5]刘邦奇.“互联网+”时代智慧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10):51-56.

[6]李丽娟,郑晓丹.基于智慧课堂的学生高级思维能力发展策略研究[J].数字教育,2015(4):40-48.

智慧课堂特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教学智慧;智慧教学

赫尔巴特曾说过:“关于你究竟是一位优秀的教育者,还是拙劣的教师,这个问题非常简单,你是否发展了一种机智感呢”?其实细细分析,这里所提到的机智感就是教学智慧。教学智慧是一把无形的钥匙,开启着学生的思维,这是教师期待和学生发展的目标。智慧的研究、智慧的创造,在课堂教学中智慧无处不在,更体现着他特有的魅力。只有教育智慧环绕的课堂才是充满活力并焕发朝气的课堂。

课堂是一个舞台,这个舞台之所以七彩,是因为这里有变化的灵动,有生成的高效,更有生命期待的绽放。在这个过程中,教育的智慧便成了这个特殊舞台最灵动的音符,它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智慧。正是因为有了教师的教育智慧,在这种智慧更好地发挥了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作用,也将更深刻的影响学生的主体作用。

1 教学智慧的具体体现

教学智慧其实不是一个抽象的词语,它贯穿在课堂教学的每个角落,从始至终。如何使教学设计精美绝伦是教育的智慧;如何使教学过程精彩纷呈是教育的智慧;如何使课堂评价深入人心是教育的智慧;如何使课堂检测有的放矢是教育的智慧;如何使课堂小结精益求精是种智慧;如何是课堂表达言简意赅是中教学智慧。这些都是一门艺术,更是教师智慧所激发的教育智慧,会给师生带来无穷无尽的享受和无穷无尽的乐趣,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扬起风帆。

数学教师华应龙曾经说过:“觉得能像农民种地那样教书是一件很踏实、很惬意、很幸福的事”。而这里我们能够感受到的幸福可能更多的还是源自于教师的教育智慧。数学新课程所倡导的是主动、探究、合作和体验。对于长久以来习惯于老师讲解,学生被动听课的学习主题来说,想做到主动探索和体验也是一个挑战。这个时候教师可以采取启发式和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对于枯燥的数学知识来讲,可能建立良好的赏识教育,也是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的关键。或者在抽象的二次函数性质探索的课例中,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教学内同形象化、直观化,是学生可以在先进的教学手段下与老师一起走进数学知识的殿堂。

2 教育智慧的实施源泉

教育智慧有着无限的魅力,可以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教育智慧源于一种爱――是教师对三尺讲台和莘莘学子的爱;教育智慧源于一种执着――是教师对教育事业终身热爱的执着;教育智慧源于以后总感悟――是教师走过教育的风风雨雨对教育事业的一种内心体验;教育的智慧源于一种理解――是教师对教育神圣的心灵触动;教育智慧源于一种追求――是教师对教育的可塑性的一种美好的向往。为学生开启一扇窗,激发学生的思维,为学生铺就一条路,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办法;为学生搭建一个平台,使学生逐步深化感受到学习知识的奇妙。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希望学生是积极主动的学习主题,教师会巧妙借助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用学生渴望知识解决的欲望来激发学生。比如,在讲解位置的确定这一刻,有的老师用一部世界电影史上的名著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首先播放泰坦尼克号的沉船事件片断,然后假设同学们是船长,怎么处理这个事件?教师智慧的引导一下子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起来,自然的引入到位置确定的知识点。在备课、备学生,以及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一双发现的眼睛去发现学生身上的课挖掘点,突破学科本位,让学生在一个开放的过程中学习,并收获学习的成果。

3 教师是教育智慧实施的传播者

人们常说用智慧开启智慧,教师的智慧是开启学生智慧的钥匙。突出一个“情”字,以情入心、以情育人以情启智,以情激趣;突出一个“趣”字,让学生品尝学科教学带给自己的独特味道,并在学习中留下坚实的探究的足迹突出一个“活”字,不同的课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探索。让学生在学习的感悟中提升品质;突出一个“境”字,让课堂在学生向往的境界中开展,入境的课堂,浸润学生的心灵,感悟各个学科的人文和精神价值。

而以上这种种,都是需要用教师的双手去播种,靠教师的表达去传播。所以,教师的学习力是重中之重,更是教育智慧得以开花结果的根源。数学课堂有着自身的特点,由于数学抽象,需要极强的逻辑思维,于是有很多同学对数学的学习感到恐惧和为难,为此,教师要充分的抓住学生这个心理特点,从学生感兴趣的知识开始切入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数学来源于生活有为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找到解决方案的数学价值渗透于教学中,学生会在比较真实的环境里感受和体验数学的生活化,进而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让学生的学校效果得到保障。

4 教育智慧创造孩子们喜欢的课堂

人们常常喜欢用好和不好来评价一堂课的好坏,到底什么样的课堂是最科学的课堂,是学生们喜欢的课堂,站在成人的角度和学生的角度给出的答案确实完全不同的。但无论怎样,智慧型的教师一定可以造就出学生们喜欢的课堂,只有有生命力的课堂,生态的课堂,突出以人为本的课堂,强调人的生命价值的课堂才是学生喜欢的课堂。

一节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是教师教育智慧的一种再现。意味着平等、共享;意味着宽松、和谐;意味着提升、拓展。他充满了思维,闪耀着智慧。孩子们的世界往往和成人的世界有着很大的区别,一个智慧的教师是完全可以意识到这一点的,于是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用心学习,智慧思考,智慧引领学生的成长。

在数学学科的教育中,教师的教育智慧更多的提点在掌握好三维目标的评价上,既要注重知识的结果,更要关注知识发生的过程中,这样可以给学生更深刻的体验,让学生能够在思中学,在学生悟;既要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更要关注学生能力的提升,比如,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发现问题的能力,都是课堂高效的一个增长点;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数学知识本身的增长,更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变化,在教师的悉心引导下,让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更要有钻研和持续探究的态度。做到了一上课,学生边张开了思维的翅膀迎接数学学习的无限乐趣。

5 教育智慧激发课堂生命的活力

课堂是一个精彩而有值得期待的场所,课堂教学是一曲动听的旋律,每个音阶的调动都会使整个乐章波澜壮阔;课堂是一眼无垠的大海,每一滴浪花的涌动都会影响大海的汹涌澎湃;课堂更是广阔蔚蓝的天空,每一片云彩的变幻都会影响天空的千姿百态。教育智慧体现在课堂细节里,从课堂的导入到课程的探索,从知识的提升到知识的更新,从课堂的评价到课堂的检测,教育智慧都如一种无形的力量让教与学的双方都体验着知识的魅力,享受着学习的收获,感受着学习的快乐。

教学智慧可以激发课堂中每个个体生命的活力,促进人的生命发展,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教师和学生都会在共同研究和创造中交流和互动,形成教育的资源。在数学教学中,一个智慧的教师会多一双发现的眼睛,既从理论认知上给学生指引,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更会以课堂评价、师生互动等方式来给学生人文关怀,让学生从外而内感受到数学学习是最求真的一个过程,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是一种享受。

6 教师的教学探究力是教学智慧提升的助推器

很多人把探究力、学习力、思考力和反思力作为提升学校品质和教学品质的重要途径,在很多国家,合作探究的能力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倡导的良好精神风貌。同样,在智慧教育中,教师的探究力就像一个助推器,一样引领着教师在教育的智慧中与孩子的生命成长共舞。

智慧课堂特点范文第3篇

在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与深化的背景下,我们的语文课堂已逐步迸发出活力,绽放出光彩,但我们同时也注意到,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痼疾仍然存在。在新课程理念下,为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运用教学智慧来改善教学艺术、构筑智慧课堂,是每个语文教师都应该思考与实践的问题。

智慧的语文课堂是充满情趣、灵性的课堂,是主动、互动、生动的课堂;智慧的语文课堂是充满思想的课堂,是动态、多维的课堂;智慧的语文课堂是充满活力的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的多元对话的课堂;智慧的语文课堂是促进学生成长的课堂,引发学生对生活、对人生的思考的课堂。总之,构筑智慧课堂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由之路。

要构筑智慧课堂,就需要语文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和文本的价值取向,结合学情,调动自身的教学智慧,发现动态的教学资源,因势利导,创造性地组织开展教学活动,从而让语文课堂绽放出教师与学生智慧的火花。

一、利用课前预设孕育智慧

课前预设是教学的起点,对教学的展开和推进有促进作用,是智慧课堂的铺垫。在课前预设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若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把握不到位,就会大大削弱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难以进入情境。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前要深入研究文本,从深度、广度等方面进行研读,挖掘丰富的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才能真正发挥语文课本的资源作用。

在课前预设中,教师的智慧还体现在研究学情,达到“以学定教”的目的。进行学情调查能提高教师对学生了解的准确性和深度,告诉我们什么不需要讲,什么需要重点讲,什么地方需要设置情境帮助学生理解,从而帮助学生高效率获取知识,这样,课堂有效教学就完成一半了。

在文本解读与研究学情的基础上,课前预设还要精心准备好每一个45分钟所要讲授的内容,如设计课堂的导入、设计有效的教学程序、选择教学策略、突出难点与重点以及设计什么深度的问题能引发学生思考等等。

这样的课前预设把关键点放在学生外在需求与内在欲求的交汇点上,决不等同于简单的备课,其能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从而将课堂引向精彩与智慧。

二、利用问题情境生成智慧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教师对课堂提问的有效把握上,利用问题情境,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生成课堂智慧。有效的课堂提问应致力于能诱发学生思维的发展,可以说,“语文教师若不熟谙提问的艺术,他的教学是不易成功的。”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问题的设置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难易适中,把知识的果实放在让学生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位置,不要为了营造热烈的课堂气氛而设置一些过浅、过易的问题,学生只需回答“对不对”、“是不是”,或是不需概括地、简单地从文本中找出答案。二是要宜精而恰当,提问多了、浅了,形成“满堂问”,就会割裂教材,淹没重点,智慧课堂要杜绝老师的问题一个接一个,而学生却没有思考的时间。三是求多维开放,可以在一些文本情节的“空白”处设置问题,激发学生思考,给他们留下自由发挥的余地。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注重设计问题的层次性,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如笔者在教学《祝福》时,就用一个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如果‘我’不对祥林嫂说什么灵魂的问题,祥林嫂会死去吗?”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人物的命运,从而对小说主题有更强烈的体验;在教学《滕王阁序》时,为了引导学生认识骈文的特点,笔者请学生按照骈偶的句式找出骈偶的句子,并谈一谈自己喜欢这些句子的理由。学生的主动参与性被调动起来了,自然会去分析其中的要点,这比直接讲解文体知识的效果要好得多。

总之,语文课堂提问没有固定的模式,其间有道不尽的奥妙、写不完的体验,只有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课堂提问才能有的放矢,才能展现更多的课堂智慧。

三、利用对话交流挖掘智慧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是给学生讲语文,也不是带着学生学语文,而是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开放的、多向的交流机会,通过“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来挖掘智慧。

要让语文课堂教学真正充满智慧,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果学生主体没有参与教学或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再好的教学设计也是徒劳的。特别是在新课改的今天,我们的教师要走下权威的讲台,和学生一起求知探索,最大限度地捕捉和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学习的灵感,发现和挖掘学生发展的潜能,使教学真正有效实施。在课堂上,既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参与时间,又要给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

笔者在进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时,就注重了三个层面的对话:一是学生与文本对话,让学生搜集材料,细读文本,走进作品;二是学生与教师对话,教师引导、点拨、总结,与学生互相交流、互相理解,解读阅读教学中常常容易忽视的人文性、多元性,达到真正的“教学相长”;三是学生与经典对话,在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阅读相关经典作品,与经典对话,从而达到拓展课堂的目的。笔者通过这一次次、一层层的对话,逐步构筑了阅读的智慧课堂,也提高了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四、利用反思体验提升智慧

语文的智慧课堂也是基于体验学习的课堂,除了课堂教学外,语文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参与各种体验性、实践性活动,并在活动中获得各种感受、体味、领悟,从而提升智慧。如结合高中必修的专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提升学生的探究智慧;利用社团、兴趣小组开展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等,提升学生的写作智慧;提倡学生课外阅读,提升学生的心灵的高度。

总之,这些反思实践与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相整合,从而逐步引导学生参与到思考、积累、反思、实践的语文智慧课堂中来。

五、结语

智慧课堂的构筑既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理念,作为高中语文教师的我们,必须树立“以生为本”的观念,发挥自己的智慧,激发起学生的智慧,让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获,学有所用,真正让我们的课堂与智慧同行,与高效相伴!

参考文献:

[1]王晓珍.新课改环境下语文教学的智慧[J].中学语文(下旬・大语文论坛),2008,(5).

智慧课堂特点范文第4篇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作为语文教师,必须开启学生的语文智慧,让他们爱上语文,并从语文学习中有所收获,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首先,课堂,是智慧碰撞的阵地,要充分利用语文课堂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其次,作业是启迪智慧的摇篮,要充分利用课后作业开发学生的潜能;再次,阅读是探索智慧的途径,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引导其积极思考。总之,要智慧地教语文,不断培养学生的语文智慧。

【关键词】

语文智慧 课堂 作业 阅读

语文中有智慧,智慧地教语文,智慧地学语文才能显现教学的智慧,才能培养出智慧的人,所以迫切呼唤智慧教育,迫切呼唤智慧语文。

一、课堂,智慧碰撞的阵地

课堂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阵地,他们许多的思考习惯都是在这里养成的。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毋庸置疑,只有“学”的继承,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得不到锻炼的,只有加上了“思”的创造,才有利于思维品质的提高。只有“学”与“思”水融,才是我们语文课堂追求的目标。

当我们在课堂上,面对一双双求知的双眼,一个个紧锁的眉头时,那不就是一个为人师者的自豪吗?那是学生在沉思啊!反观有些课堂,老师问:“对不对?”学生答:“对!”看似热闹,可学生的思维却在这异口同声中被束缚住了。

《牛郎织女》的故事众所周知,所有人都赞扬牛郎和织女的勤劳、善良,同情他们的悲惨遭遇,鞭挞王母娘娘的无情、专制。但在学习这篇课文时,却有学生提出:“王母娘娘其实才是值得赞扬的,因为她秉公执法,织女触犯天规,就像我们犯了法一样,当然要受到惩罚,而且织女是王母娘娘的亲戚,王母娘娘却还是把她抓了回来,这更说明了她的大公无私。再说王母娘娘也不是无情,她不是允许牛郎和织女每年见一次面吗!”

出乎意料的回答,可这却是学生智慧的火花在闪现。教学过程中的预设固然重要,但精彩的生成更令人激赏。如果僵化保守,而置学生的个性于不顾,那就是非智慧的课堂。教学的对象是能动的人,他们的思维是我们无法掌控的。我们老师不应要求他们必须跟着所谓的标准答案走,给学生一片自由的天空,让情感的河流浪花翻卷,表达的欲望自由绽放……

二、作业,启迪智慧的摇篮

如果说充满智慧的课堂,让学生在交流中盈满睿智的灵光。那么洋溢着智慧的作业,则能让学生感受灵感的锤炼。作为教师,我们心里并不愿意让学生在繁重的作业和过长的学习时间中失去快乐和自由,但是,为了让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我们不得不布置学生一遍又一遍地抄写、背诵,反反复复地做着相同类型的作业。

因此,新课程提出,作业的根本功能在于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发展。要知道,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程度是不同的,只有适合他们自身的作业,才更利于学生的发展。这时候的作业,就可以活一些,除了老师规定的作业,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来选择作业。试想,如果他已将基础知识牢牢地掌握了,再让他一遍又一遍地去抄写,这有什么意义呢?

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要用智慧去对待差异。基础差的同学以书本为主,打好扎实的基础;有一定能力的同学不要再埋头于重复烦琐的练习中,将思维解放出来,以获得更大的发展。

形式多样的作业,摒弃了呆板枯燥的面目,把作业的效果进一步深化了,不仅要使学生深入掌握,更重要的是引导和培养创新能力。这样的作业,渗透了教师的教育智慧,帮助学生摆脱了在作业堆里挣扎的困境,给了他们发展的空间,让学生思维的天空云开日出,想象的旌旗猎猎飞扬……

三、阅读,探索智慧的途径

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注重课内和课外的有机结合。

语文课本上的内容包罗万象,天文历史、人物传记、散文诗歌……这些,为学生指点了阅读方向。如教学李白的古诗――《赠汪论》,课前可先布置学生去搜集相关资料,了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感受李白的语言特点……这种铺垫型的课外阅读,既可以提供背景信息,帮助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认识,又在阅读、加工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参与了阅读实践。使学生从外部接受知识的过程,转变为激发智慧的过程。

再如学习了《望月》《月光启蒙》等课文后,推荐学生阅读一些描写月亮的文章、片段。像这类拓展性的阅读,学生在欣赏范文佳作时,会逐步形成对语言文字的悟性,有了这种悟性,必将迁移于表达,智慧将随之而生。

高尔基说:“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的过程,实际是人的心灵与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所以引导学生热爱读书,指导学生学会读书,应是我们语文老师的神圣使命!让学生在读书中成熟长大,成为一条有“源”之河,时时流动着智慧的光芒。

【参考文献】

【1】冯莉.生活,开启学生语文智慧的不二法门【J】.语数外学习,2013(6)

【2】吴云洁.语文智慧课堂之我见【J】.语文学习,2012(7)

【3】许宝忠.语文智慧课堂呼唤有效提问【J】.语文教学之友,2012(2)

【4】叶金宝.引导学生有效参与语文智慧课堂【J】.语文教学与研究(大众版),2011(7)

智慧课堂特点范文第5篇

(重庆师范大学教育与科技学院重庆4000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高效课堂”日益成为教育人士关注的重点。而高效课堂的打造离不开教师智慧的运用。本文阐释了教学智慧、高效课堂的内涵以及高效课堂和教师智慧的联系,教师智慧在平时课堂教学以及课后作业布置中的体现。

关键词:教学智慧;高效课堂;联系;体现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强调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减负”的诉求下,教学开始追求“高效课堂”。教师是打造高效课堂的灵魂人物,在备课、授课、课后巩固的各个环节中,都要运用自己的教学智慧,合理安排,引领学生全面发展。同时新课改也强调教师成长,依据新课程评价目标的要求,课堂教学评价要沿着促进教师成长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发展自己的教学智慧,精进专业技能。

一、教学智慧的内涵

什么是智慧?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智慧”被解释为“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1]《辞海》上解释为“对事物能认识、辨析、判断处理和发明创造的能力。”[2]

教学智慧是一种特殊的智慧。教学智慧在《教育大辞典》中被定义为:“教师面临复杂教学情境所表现出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如,在处理事前难以预料、必须特殊对待的问题时,以及对待一时处于激情状态的学生时,教师所表现的能力。”[3]

教学智慧有“复杂性”“情境性”和“实践性”。教学智慧的“复杂性”在于“教学实践领域具有两重性:它是自然的又是属人的,它是客体的又是观念性的,它是必然的又是自由的,它是因果性的又是目的性的。”[4]第二,教学智慧强调“教学情境”。教学智慧大都是教师个人应变能力与意外情况撞击而迅速迸发的火花,是“急中生智”的产物。我们知道,教学活动既是一种科学活动同时又是一种艺术活动。前者就会形成和发展我们所学的教学理论,后者就会形成和发展教师的教育智慧,即教师在教育情境中对个别的、特殊的教学现象的理解与处理,并成为教育实践性知识的重要组成内容,反映的是教学的偶然性。[5]第三,教学智慧同时强调教学情境中的“实践性”。教师在课堂上对教学所做的观念运筹、经验调度、操作设计等的种种努力最终体现于教学实践、课堂教学各环节中。平时教师无论是直接经验或是间接经验的获得,以及知识技巧的积累都会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得到锻炼、磨合、升华。在课堂教学中,新的问题和新的情况随时出现,教学实践者需要“当机立断”、“急中生智”,才有可能避免教学实践活动的混乱或不协调。[6]

综上所诉,教学智慧是教师在课程设计、课堂教学中运用自己已生成的智慧知识经验,在课堂教学中,灵活应对学生的各种状况,并且做出及时准确的反应,达到完成教学任务,保证课堂质量以及学生对知识快速吸收的目的。

二、打造高效课堂

(一)高效课堂的内涵

高效课堂是指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完成教学任务、教学目标,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高效课堂的内涵包括三方面:一是提高课堂效率;二是实现课堂效益最大;三是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1.科学的教学设计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基础。教师在备课时候对整堂课进行精细设计,使学生逻辑清晰得到接受知识。

2.改变传统授受式模式,让学生自主探究。转变传统“教师教学生学”的角色定位,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教师起到“答疑解惑”的作用。

3.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愉悦融洽的课堂氛围。师生关系良好有利于相互间的交流、沟通老师能对学生的各类问题及时作出引导。

4.生动有趣、旁征博引的教学语言。第斯多惠曾经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教师的语言应当有严密的逻辑性,生动有趣,能吸引学生;旁征博引,内涵丰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高效课堂与教师智慧

一个高效的课堂,需要老师在有限的时间传授学生尽可能多的知识,与此同时,教学方法要开拓创新,让学生乐于接受。所谓有智慧的老师才能培养出有智慧的学生,一个头脑机敏内涵丰富的老师不仅能提升课堂效率,对学生的一生求知的影响更为深远。

(一)教学设计环节中教师教学智慧的体现

教学设计是教学的基石,一个充满智慧型的老师在其教学设计中会充分展露自己的高瞻远瞩。课前精心的准备才能宏观把控整个知识点。无论是教学环节的巧妙设计还是板书的构思无不展现着教师的匠心独运。

(二)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智慧的体现

实际课堂中有学生会有各种各样、始料未及的问题,更加考验教师综合能力。如对整个教学节奏的把控、反应、逻辑、观察、表达等等。具有教学智慧的老师懂得在小知识点上少讲,在重点知识上精讲。在以学生自学为主的课堂上,教师要以更加敏锐的观察,攻克难点,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扩充知识。

(三)课后作业设计中教师教学智慧的体现

课后作业不仅起着温故知新作用,还能开阔学生视野。作为一个教师,不仅要通过作业让学生夯实基础,也要让学生触类旁通。一个传统类型的老师只会机械训练,而一个智慧型教师,他拥有全新的视角,布置有意义的作业,让学生到“学而不厌”。

四、总结

在面对教育改革、转型的关键点,教师必须靠“智慧”去统率、处理知识信息,用教师智慧去引领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把“高效课堂”落到实处,减轻学生负担,培养良好的思维模式、事半功倍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625、921

[2]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中)[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3209

[3]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上)[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716.

[4]徐继存.论教学智慧及其养成[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28―32.

智慧课堂特点范文第6篇

关键词:智慧教师 ;生命课堂;前提;熔炉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深刻转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向纵深发展,对教师和课堂提出了新要求。新课程中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角色,就像叶澜教授提出的:“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因此,中小学教师应把“争做智慧教师,构建生命课堂”作为努力的方向。

一、智慧教师和生命课堂的内涵

(一)智慧教师具有的五种基本品质

1.从思想品质角度说,智慧教师应该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师德在构成教师素质的元素中,居于核心位置。叶澜教授精辟地指出,教育在本质上是生命与生命的交流。而教师的生命价值,在本质上,通过千万个学生的生命,甚至可以说通过民族的生命得以延续和发展。因此智慧教师应建立在教师职业道德信念的基础上。

2.从情感品质角度说,智慧教师应该有职业认同感和幸福感

职业认同感是指一个人对所从事的职业从内心上认为它有价值、有意义,并能够从中找到乐趣。职业幸福感是指主体在从事某一职业时基于需要得到满足、潜能得到发挥、力量得以增长所获得的持续快乐体验。申继亮教授认为,职业认同感正在成为教师能否实现自我成长的内在动力。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是职业幸福感的基础。

3.从文化品质角度说,智慧教师应该有博专的学科知识和文化素养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教师所知道的东西,就应当比他在课堂上要讲的东西多十倍。”的确,作为一名教师,如果视野不宽,就会知识贫乏,不善举例、比喻和联想,不能把知识扩展和深化,教不活、化不开;如果底蕴不厚,就会智慧疲软,欠缺深度和厚度;如果修养不足,就会育人乏术,责任心虽强,艺术性却差,貌似很优秀,其实问题多;如果情趣不多,就会生活乏味,类似套中人,难与学生沟通。还何谈智慧教师?

4.从意志品质角度说,智慧教师应该勇于实践和不断创新

叶澜教授说:“教师是使人类和自己都变得更美好的职业……生命的本质就是创造,内在的魅力就是创造的魅力,也就是生命的魅力……”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只有丰富和积累经验、总结和提升能力、提炼和形成智慧,同时要求教师不断地去创新,才可能逐步由一般教师成长为智慧教师。

5.从行为品质角度说,智慧教师应该善于思考和经常总结

肖川博士在《教育探索:从自我反思开始》中说道:许多的教育探索并不需要高精尖的仪器与设备,它只需要一颗忠诚、明锐的心,只需要我们对那些习以为常的事物进行批判性审视,只需要我们不断咀嚼那些理所当然的常规说辞,只需要我们试图去改变那些貌似合理的想法与做法,哪怕一点点。

(二)生命课堂的主要标志

1.生命课堂是教育教学目标全面明晰的课堂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三维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新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分别立足于让学生学会、会学和乐学。任何割裂 “三维目标”的教学都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生命课堂是学生喜欢的课堂

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说明了兴趣和态度的重要性。教学内容生动有趣,教学形式灵活多样;教师风采纷呈、魅力无限;学生情趣被激发、智慧被开启、创造力得到发挥,主体地位凸显。这些无疑是生命课堂的重要特征。

3.生命课堂是激情澎湃、生动活泼、和谐发展的课堂

课堂教学应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构成部分;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职业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基于此,生命课堂对于参与者具有个体生命价值,应该激情澎湃、生动活泼、和谐发展。

4.生命课堂是教学预设巧妙、生成精彩的课堂

新课程倡导在互动中,教师、学生的思想和教学文本交汇碰撞,火花不断迸发。新的信息、新的问题不断产生,通过讨论、辩论,认识不断提高,体验不断加深,情感不断升华,这就是生成性的课堂。叶澜教授曾说过,教师只要思想上真正顾及了学生多方面成长,顾及了生命活动的多面性和师生共同活动中多种组合和发展方式的可能性,就能发现课堂教学具有生成性的特征。

二、智慧教师与生命课堂的关系

智慧教师是构建生命课堂的前提,生命课堂是锤炼智慧教师的熔炉。教师是在课堂中“学会教学”的,是和学生一起在教室里成长进步的,课堂是教育思想生长和实践的土壤,这是教师成长和发展的规律。

三、争做智慧教师,构建生命课堂

(1)不断学习。古诗有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习是教师维持其职业生命连续性的重要手段。

(2)不断实践。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学习只是培养智慧教师的前提,教育实践才是教师成为智慧教师的不竭动力和源泉。

(3)不断反思。教师的反思,主要是指教师对其教育教学及其管理实践的过程和结果,不断进行自我诊断与修正的过程。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思想的芦苇。”教师应该是个思想者。

成为智慧教师是教师一生的追求,只要不断地学习、实践和反思,最终会成为一名智慧教师。

四、智慧教师构建生命课堂的主要策略

策略之一:在学习目标确定的基础上,应基于学情设计教学过程、环节。在“教”与“学”的活动中,教师应从“独奏者”向“伴奏者”的角色转变。

策略之二:根据学习内容,巧妙设计师生、生生交谈以及辩论内容,牵一发而动全身,激活学生思维。

策略之三:设法把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增强教学中的实践活动,引入情境教学。

策略之四:借助传媒、肢体语言等手段,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兴趣。

策略之五:尊重基于个体差异的学习方式、方法。

综上所述,伴随着新课改向纵深发展,争做智慧教师,构建生命课堂,应该成为广大中小学教师追求的目标,成为教育人的共同理想。

参考文献:

[1]叶 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9).

[2]王 鉴.教学智慧内涵、特点与类型[J].课程・教材・教法,2006(6).

[3]高江海,高瑞娟.教师专业成长的三境界[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18).

[4]刘良华.成为有教学智慧的教师[N].中国教育报,2007-4-29.

智慧课堂特点范文第7篇

一、智慧课堂是基于以问题为载体的知识学习的课堂。

知识来自问题。我校的语文“智慧课堂”突出强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我们知道学生求知的过程就是求问的过程,在学“问”的过程中获得学问。问得多,学的东西就多,问得深,学得也深。

在《听听那冷雨》一课中,戎老师在一步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余光中先生在文中表达的内涵的时候,就非常注意提问的智慧。佐藤学《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中明确提出,教学是否出现和维持某种对话式的、互动式的状态,取决于教师能否有效地“提问”。戎老师在与学生对话过程中,时时注意对话的目标性和有效性,与此同时,通过倾听,让学生感到教师在倾听,倾听是对学生的关注、对学生的欣赏,能够极大地激励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这种对话即充分表现出了教师的实践性智慧。教师的实践性智慧是存在于教师个人实践经验之中的知识。课堂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场景性,即此时,此地,此人,此事。在这样的场景中,师生之间以促进发展为目标进行会话。教师在其中就要让这种对话务求高效,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所提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可以检查已达到的教学效果,可以使学生意识到问题所在。在这样的教师与学生高效参与的对话中,问题逐渐得以解决,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在一次次这样的对话中慢慢提高。

一个有价值的问题,特别是学生提出的问题,能有效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吸引学生倾情投入,激发出生命的活力,产生探究的欲望。在两位名师的课堂上常能听到“谁能谈谈自己的看法?”“对这一问题有这样一种认识……,你还有其他看法吗?”等声音。除了有两位名师对教材的分析和准确地把握而设疑、激疑外,更有学生的质疑答疑。这种质疑答疑的课堂氛围不仅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也能激发教师灵感的产生,促使教师进一步地思考和学习,提高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在实践中,笔者以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人人都有质疑、解疑的责任感;创设“你问,我问,他问”的热烈氛围,形成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勾起学生的求知欲。同时,给学生留有思考问题的空间,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得出结论,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产生创造性的学习动机,才能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空间,让学生在学习的舞台上,成为一个出色的表演者。

二、智慧课堂是基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课堂。

我校的语文“智慧课堂”并不是一种固定教学模式,其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活动的过程,整个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师的根本任务是“导”,即教师通过因势利导,以自己的睿智点亮学生创造的天空,唤起学生的参与欲,使学生积极构建他们的知识,焕发学生探究与创新的智慧活力。教学中,两位名师努力营造和谐的课堂心理环境,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心理。和谐的课堂心理环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围绕课堂教学内容、教学任务而形成的积极探究、主动参与的精神环境,是在课堂教学中影响学生认知效率的师生心理互动。课堂上,和谐、合作的氛围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得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地展开。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两位名师都有很强的动态把握课堂的能力,提出了一些核心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问题的探求和研究,他们不仅调动学生的兴趣、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还考虑到对学生的正确评价。

语文“智慧课堂”强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有效状态直接相关,有效地主动参与是教学有效性的内在要求,也是充满灵性的,有思想碰撞的德性智慧的内在要求。我觉得两位名师在课堂上还有效地做到了“适时登场引导点拨”和“主动撤离”,突出了学生在获得知识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因此,两位名师的智慧课堂给了我更多的启发并指导我付之实践。在语文“智慧课堂”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至少在以下两个方面有较好的处理:

1.有效地处理主动参与与接受学习的关系。采用接受式学习,可以将概念知识全盘托出,要求学生死记硬背,通过模仿记忆和大量的练习,让学生快速熟悉知识和技能,但学生可能记得快也忘得快。而笔者主要通过学生熟悉的情境化手段,通过问题的呈现,通过练习比较,在课内让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产生极具思维化的师生互动场,调动和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去与新知产生联系,激活以往的经验,让学生在“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中接受学习,强化了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形成了具有意义而不机械的学习。注重了认知结构的动态生成――“方法让学生悟”,让学生养成主动思维的习惯。

2.有效地处理主动参与与有效指导的关系。课堂上,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在系列问题中自主探究学习,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活动,感悟学习内容,形成学习结果。在这一系列学习活动中,老师只是以一个合作者、倾听者的身份出现,通过适当的问题点拨、引领、点评、激励,让学生主动参与,归纳学习重点,突破难点,突出易错、易漏、易混的薄弱环节,做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在语文“智慧课堂”的教学实践中,针对语文学科内容的丰富性与广阔性,笔者还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大量的思考与参与的有效载体,如设置情境、角色扮演、口语交际训练等,而不是用一些固定的答案有意地压抑或剥夺学生的参与思维的欲望。正是这样的参与,产生的是勉励、鼓舞、振奋、图强的力量;产生的是求异、求同、求新、求优的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的智慧火花。

三、智慧课堂是基于学生体验学习的课堂。

我校的语文“智慧课堂”强调体验学习是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各种体验性活动并在活动中获得各种感受、体味、领悟的一种学习方式。要求整个教学程序的安排和组织要围绕着学生的主动体验而展开,强调对学生生命的关怀和对其生活的关注,启发和教育学生以自己的需要、情感、认知、亲身经历等,去理解教学内容,去感受教学过程,去建构知识。我们知道,学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不是知识的接收器,他们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一个个有着独立认识和情感的生命体。所以智慧课堂应该是学生充分参与、主动体验的活动场。唐江澎老师在《白发的期盼――学会倾听》一课的教学时,让学生在这样的一个活动场中始终处于知识的感知与运用、情感的体验与升华之中。教学不是灌输一堆固定的知识、几条现成的结论,而是要把教材作为凭借,在听说读写多样的实践中去思考、去探索,发展学生读写的技能。唐老师在课堂上通过一些音频的播放,通过与学生近距离的对话,让同学们去倾听,去感受,这样的课堂教学程序,在安排和组织上始终围绕着学生的主动体验而展开,既使学生享有更充分的自由和机会,又有利于创设师生间相互倾听、沟通、信任、合作的教学氛围。这样让学生在感受生活气息的同时,学会运用自己的语文知识,并在运用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和素养。唐老师运用自己的教学智慧,使学生感受到他们与社会之间、与生活之间距离的拉近和活动的自由,突出对学生生活的关注和生命的关怀,使学生的天性得以展现,精神得以张扬,生命力得以开发。

为此,笔者也开展了以体验为目标,以体验为中介,以体验为过程,以体验为结果的学习方式的实践研究,逐步引导学生参与到思考、认识、积累、感悟、反思、实践的语文“智慧课堂”中来。这样的课堂系列活动,让我的学生有了以下五个方面的体验:(1)体验语文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感受到语文来源于生活,体验到语文的应用价值。(2)体验语文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从根本上加深了对语文的理解,体会到语文课浓郁的“生活味”。(3)体验到再创造的美,通过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培养创新意识和听说读写等能力。(4)体验学习成功的愉悦,通过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内驱力,让学生积极投入到探究活动中,从成功中体验学习的快乐。(5)体验语文教人追求真善美,教人理智,以事实和逻辑与人沟通的真谛。

总之,我校的语文“智慧课堂”要求教师“先研后教”,对学科知识不仅要懂,更要“透”,还要“活”,能准确而全面地把握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充分了解学生的问题所在,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寻找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策略”,在教学中不断透渗科学的学习方法,不断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要求教师了解学生,研究学生,热爱学生,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晓之以理,导之以趣,动之以情,传之以神,持之以恒。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去发现规律。创造机会让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满足自尊,增强自信。

智慧课堂特点范文第8篇

我带着这样的想法重新回味了《周长是多少》,有了以下的思考:

一、高效课堂需要高效教学设计

在试教的过程中,多次提到了如何对这节课的教学内容的重组,直到确定过程为:围一围——量一量——拼一拼——摆一摆。

如何为课堂合理的组织安排教学活动呢?我有以下的体会:

(1)我们要“用教材教”,对教材做出理性且合理、合度的加工与改造。真正高效的课堂,需要对教材有一个深度、全面、系统的解读。我们一直倡导“深入浅出”,“深入”是“浅出”的前提,把教材钻研得越深,课上起来就越简单、越得心应手,越能把复杂的内容教得很简单。只有真正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才能吃透教材的精神,也才能实现对教材的必要超越,高效教学也才不至于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2)认识学生,把握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已经成为我们开展数学教学的重要前提。学生达到了一个什么程度,这对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预设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像一次试教中,学生刚刚学习周长的知识,对这个知识掌握的还不到位,学生在量一量这个环节中,移一移这个概念还不是很熟练,所以就进行了充分的引导,其中量一量的两道练习题,就一题一题的出示,这样就花费了很多的时间。而到正式执教的时候,学生已经对周长这个单元学的较扎实了,在了解到这个情况下,就直接出示两道练习题,加快了教学的速度。在这个一快一慢的改变中,我们可以看出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的情况下,可以更加有效的开展教学。所以对学生生活经验积累、学习心理、学习品质、认知风格等,都会影响我们老师的教学设计。

(3)关于教学方法的种类有很多:以语言形式获得间接经验的教学方法,以直观形式获得间接经验的教学方法,以实际训练形式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等。而在这节实践课上,对于处理:摆一摆:用4根3厘米,4根5厘米,摆成长方形或者正方形。教师在让学生摆的过程中,也纠结于先讨论再摆,还是先摆再讨论上。这里老师又该如何运用讨论法(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围绕某一种中心问题通过发表各自意见和看法,共同研讨,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地进行学习的一种方法。)先讨论,可以让学生更加明确题意;后讨论,可以让学生放手自己做一做。而作为最后一个内容,我们老师应该体现出学生的自主性,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发展。所以,最后选择了让学生充分的摆一摆之后,再让学生感受数学的有序思考。其实任何教学方法都不是万能的,它需要教者必须切实把握各种常用教学方法的特点、作用、适用范围和条件,以及应注意的问题等,使其在教学实践中有效的发挥作用。

二、高效课堂需要智慧

对于我这样的年轻教师来说:如何让课堂充满智慧?让老师处理得有智慧?如何让学生领悟智慧?带着这个问题我在课堂上寻找和学习着。

教育智慧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主要表现为教师对于教育教学工作的规律性把握、创造性驾驭和深刻洞悉、敏锐反应以及灵活机智应对的综合能力。

(1)智慧的课堂:

智慧的数学课堂应努力体现“问题情境——建立模型——寻求结论——应用推广”的探究过程,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知识水平,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逐步发展探究与应用意识,形成初步的数学化思维能力;让学生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和拓展”的过程,培养数感、符号感及空间观念,认识数学化的思维方法,能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智慧的教师

智慧的教师又要有一定的教学机智。教学机智是教师面临复杂教学情况所表现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

其一,教师要注重预设和生成。没有精心的预设就没有精彩生成,精心预设是精彩生成的前提和基础,动态生成是课堂中智慧的集中体现。智慧课堂不但要求教师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更要求教师在随机应变中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根据教学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根据随机生成的教学资源灵活应对。

其二,教师要始终把握课堂的方向。智慧的课堂绝不是教师单向灌输、简单告诉和重复操练,而应是在教师引领下,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的过程。因此,课堂要走向对话交流。所谓对话交流,是双向的,互动的、平等的,对话交流要从了解对方的意图开始。这就需要首先倾听对方的话语,从中寻找共同的话题,决定谈论的方向和内容。然后教师应通过‘重复’‘确认’‘淡化’等方法很好地去把握课程的前进方向,而不能放任自流。

(3)智慧的学生

教师在一系列的教学中帮助学生构建一种自我组织、自我进化、自我完善、自我构建、自我发展的,具有独特个性的、完整的集成智慧体系,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到“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最后把课堂让给学生,让学生充满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