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改善温室效应的措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使命在中学化学的教学中,化学教师要做到学以致用,在对学生进行化学知识教育的同时,将环保的知识渗透在课堂教学之中,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环保知识。
一、以 “硫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引出“酸雨”的形成及危害的拓展
酸雨的成分:硫酸(H2SO4 ),硝酸(HNO3 ),有机酸等。
酸雨形成:含硫、氮燃料的燃烧,化工生产中废气的任意排放。
酸雨危害:40年代英国工业城市伦敦的“酸雨”,50年代美国某工业城市的“酸雨”。80年代以来我国南方重庆、贵阳等工业城市大面积的“酸雨”以及1994年重庆市连续的四嘲黑雨”。“酸雨”可以使工业机械锈蚀,寿命缩短;可以使河流、湖泊中沉积的某些重金属元素化合物溶出,从而进入鱼、贝体中,这些有毒的重金属元素通过食物链而危害人类的健康;可以使土壤酸化,造成农作物的大幅度减产;可以使一些价值很高的古文物腐蚀。
消除措施:①减少污染源,采用低硫的煤,或者对含硫燃料进行加工脱硫。②开辟新能源,如太阳能、原子能的开发利用。③优化产业结构,对工业废气进行综合处理,提高回收利用率,化害为益。
在学生深刻地认识化学与环境的关系,了解环境污染的原因,可能造成什么样的恶果,以及如何保护环境,改善环境的首理,深入浅出地阐明环保工作的重要意义。
二、以“烃、石油、煤”知识学习,进行“温室效应”的形成及危害拓展
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我们称为“温室气体”。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增长速度最快的是氟氯代烷。
形成:含碳燃料(如石油煤)的燃烧,动物的呼吸,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工业生产中废气的任意排放。更重要的是森林的大面积毁坏,绿色植物的减少,破坏了人与自然界及生态系统之间的固有平衡,导致二氧化碳过剩并不断增加。
危害:由于“温室气体”阻碍了地球上能量的扩散,使地球表面的温度升高,气温变暖,水的蒸发速度加快,大气环流紊乱,造成旱、涝等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温室环境使害虫、老鼠的繁殖速度加快,严重地危害人类的健康和植物的生长。有资料报道,由于地表温度的升高,极地及高山的冰川和冰冠开始融化,加之温度的升高引起海水体积的膨胀,可能导致海平面水位上升,使一些沿海平原和三角洲淹没,土地减少,引起世界性的人口流动,增大了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消除措施:最简单、最实在的措施首先是大力发展绿色植物,植树造林,还地球山青水秀的本来面目,恢复生态系统之间的固有平衡。其次,控制污染源,减少含碳燃料的燃烧,寻找新的、无污染的燃料,开辟新能源。
三、在教学的具体活动环节,开展环境教育渗透与拓展
《化学教学大纲》明确指书: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实际,以使学生更好控制所学的知识和技巧,以及这些知识和技巧在工农业生产、第三产业、科学技术和日常生活的利用。
可见,环境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原理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并应着重于理论联实际和基础知识面的扩散上。要以地球化学知识为基础,讲解空气,水体、土壤、森林、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展示好的生态小环境和污染严重区的对比,简明介绍当今世界关注的环境问题,以讲座、竞赛等情势让学生提高认识,使学生深切地感到环境化学就在自己身边。
初中化学教材,涉及环保知识的内容很多。如:空气、氧气、水、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金属的冶炼、煤、石油等。怎样能将这些内容的教学与环境保护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就应做到适时,适当。在教学过程,当讲到涉及环保知识的内容时,就应及时向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强调环境与人类生活亲密相关,使学生明确,为了不让环境污染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就一定要保护环境。
在学氧化碳的知识后,引导学生剖析“温室效应”,使学生了放到由于大气层中二氧化碳浓度逐年上升,太阳能辐射的一部分――地球红外辐射热不能透过大气层,因而造成“温室效应”,使地球表面升温,冰川溶化,直接影响着现代文明社会发展以提高对控制“温室效应”等生态问题的认识。学生通过讨论剖析得出结论:人类必须控制战争和固体废物燃烧,开发,使用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积极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在学习“爱护水资源”时让学生收集地球上,我国各地区、包括琼海的水资源,水污染情况,在课堂上由同窗们自己来讲述。
教学《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采用做如下法: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团结合作完成以下问题:(1)你家里及邻居使用的燃料有哪些?它们燃烧会对环境有什么影响?(2)酸雨和温室效应是怎样形成的?它们对环境有什么影响?(3)目前可以开发和使用的新能源有哪些?……每组选一名代表将本组收集整顿的材料在班上论述,对表现好的小组,给予及时的确定和表扬,对整顿得较差的小组,给予激励。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学到不少环保知识,增强了环保意识。
[关键词] 低碳农业经济 意义 措施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8-0021-01
目前,由于受到温室效应的影响,全球正经历着一场气温变暖的气候现象。人类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另一方面农业生产中产生的气体排放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我们要意识到发展低碳农业的重要性,积极的实现低碳经济长期发展战略。
一、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的意义
1.发展低碳农业是现代化农业发展要求
在农业生产中,会排放出大量的碳化合气体,如农业中农用化肥的使用、农业废弃物的不合理利用、农作物的加工和疏通等都需要对能源进行消耗。对于目前的农业生产水平而言,其生产过程中的能源也基本是化石能源,属于高碳农业发展模式,与现行的低碳农业发展理念有着很大的差距。因此,只有大力发展节能源型,生态环保型农业技术,才能提高能源的有效利用率,降低能源的消耗量。只有低消耗,低排量、高收益的农业发展模式,才能够长期的生存,才能在农业生产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低碳农业符合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因此在现代农业建设中起着非常大的作用:一是推广节能技术,开发生物质能源,有利于对能源结构的优化,从而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二是提高效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能够有效降低环境污染,降低治理成本。三是促进农业发展的水平,有利于农业发展方向的转变。因此,以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的低碳农业发展模式,更符合的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2.发展低碳农业有利于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
良好的环境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过程。目前在不少地方出现环境问题,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会对土地和水源造成污染,且此污染还具有持久性,如很多土壤可以检测到多年前施用的农药成分。农膜的使用需要长时间才能降解,给土壤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农场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于废物的排放也为农村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影响,部分农机对于能量消耗高。废弃排放较多;农村日常生活中对于秸秆等材料的燃烧也会污染大气。这些问题普遍且广泛存在,如果长期不能够得到处理,不仅会影响环境而且会影响农民生活的质量。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加大对于生态环境治理的力度,遇到问题及时解决。树立发展低碳农业经济理念,利用低耗能,高收益的农业发展模式,让农民群众不仅能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能够又有良好的生活环境,切实的提高农村的生活质量。
3.发展低碳农业是我国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丰富,特色农产品也较多,且品质优良,在国际上也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是,随着食品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加剧,国际市场对于农产品质量标准要求越来越高。这种机制的形成,更要求我国要大力发展低碳农业,在生产过程中要减少碳等污染物的排放量,形成低碳环保的农业发展模式,既能够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又能够控制农业生产中的技术指标,以提高农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
二、发展农业经济的措施
1.营造良好的发展低碳农业氛围
目前许多人对于低碳经济农业还不够了解,尤其是农民,可能从来没有听过。因此,需要我们加大宣传的力度,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如报刊、电视、培训等,转变农民陈旧的思想观念,增强对于农业经济的认识,重点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通过一些媒介,大力宣传发展低碳农业经济的重要性:低碳农业不仅能够改善当代人的生活质量和环境,而且关系到后代的生存。其次加强教育力度,让广大民众认识到生活环境恶化后所带来的危害性和严重性,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我国农村的传统思维是“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投入物质和能源,经过人工作用转化为产品,未能被利用的物质将被丢弃,不会考虑到环境的污染问题。因此,这种生产是一种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对于资源会造成很大的浪费。对于废弃物没有进行合理的利用,直接造成了环境的污染与浪费。三是让民众了解到低碳生活方式在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中所起到的作用,低碳的生活方式可以维持生态平衡,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它要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注意到各个细节,自觉改变在日常生活中浪费资源的行为,自觉改变能源高度消耗与随意环境污染等行为,以此来改变人们不良的生活习惯,促进生态平衡,保持一个健康稳定的农业生态环境。
2.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充分发挥能源节约技术的作用
首先加大低碳农业发展的规模,让农民群众在农业发展中能够得到切实的好处。同时,要强化无公害食品的发展力度,保证产品的品质。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的条件。其次做好能源节能和废弃排放措施,为改善全球气候变暖,做出实在的贡献。同时,要努力进行农业绿色能源的发展,运用太阳能、秸秆气化供气等新能源,大力发展农村中的沼气工程,对于高消耗与落后的能源予以淘汰,加快农业灌溉设施的改造,尽可能的减少有害投入品的使用,做好农业废弃物和产品废弃物的处理。
3.改善农村能源的消费结构
目前,在农村大部分地区缺乏相应的污水处理设备,农村产业机构不合理,农产品附加值低的生产模式所占比重较大,农业生产方式比较落后,农业和化肥等不能被科学的利用,资源浪费的现象比较严重。同时,农村能源消费机构不够合理,能源消费主要是以煤为主要消费能源,石油和天然气等优质能源利用比例较少。家庭用柴,主要是秸秆等农作物材料,对于环境的污染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这与世界结构能源发展理念相违背。所以,要加快先进煤炭替代产品的研究,尤其是发电转换技术的研究,在此研究过程中,掌握新的技术,可再一些地区设立试验点,把天然气作为重点的开发项目,建立一套天然气输配管网络系统,大力进行一次电力(核电、水电、风电)的开发。
参考文献
关键词:节能减碳产业;节能减碳;温室效应;温室气体;能源节约
abstract:scientific evidence of climate change puts the reality of human-induced global war- ming beyond any doubt. various innovative industries have been established in order to develop techniques and markets addressing global warming. the business opportunities are subsequently induced by the actions of greenhouse gases reduction and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the scope of these industries relating to energy saving and co2emission reduction include the development of energy saving materials; the fabrication of facilities and products; the integration service of ener- gy system; the certification and verification services; and the management of carbon asset. the assessment of potential for ghg-related industries is essential to establish strategies for promo- ting these industries.
key words:ghg-related industries;co2emission reduction and energy saving;global war- ming;greenhouse gases;energy saving
人为温室气体的排放所引发的全球暖化及气候 变迁现象,似乎比过去的预估发生得更快、更显着.
但由于国际间对于后京都议定书时期管制执行架构 之共识不足,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并没有签署有约 束力的任何协议,最后达成所谓“认知哥本哈根协议 (copenhagen accord)”,系由美国、中国、印度、巴 西、南非五国最后磋商的共识,并未得到所有与会国 的支持。协议支持应将全球升温控制在2℃以下之 观点,但并未明订具体之减量目标,但各方的底线已 大致浮现,有助于营造未来后续谈判、甚至达成协议 的气氛.
由于全球暖化议题影响涵盖的层面相当广泛, 与能源供需、产业发展之关连性相当高,这几次气候 变迁纲要公约会议有许多讨论议程,都与经济工具 相关议题有关,许多国家都将投入大量资源以积极 推动节能减碳相关产业的发展,据粗估未来每年需 投入全球暖化减缓与调适之经费约为总生产毛额的 1%以上,亦即未来应对全球暖化可能需要 约每年4,000亿美元以上的资金投入[1]。其背后意 涵隐现着未来在全球节能减碳领域的庞大新商机.
以韩国为例,将推动绿能产业与温室气体减量合并 为绿色成长基本法,成为韩国未来国家发展的重要 目标。因应全球暖化议题的急迫性及各国政府的积 极推动,国际间对于科技及产业发展趋势的看法已 有大幅变化。各种形式之节能减碳科技的发展相当 快速,整体而言,节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包括交通、 住家、商业、产业等部门)仍被认为是主要对策,而低 碳能源、碳封存技术已逐渐进入实用阶段.
1 国际间节能减碳相关产业之发展趋势 针对全球气候变迁冲击,各项节能减碳相关创 新技术及推动策略相继发展,其中节约能源技术以 及高效率产品之应用推广,为其中发展之重点。因 此有关节能减碳产业是藉由材料替换或改良、制程 设备改良、制程系统整合以及节能产品之应用等方 式,达到减少节能减碳目的之产业,在此定义下所衍 生出的产业范畴可以大致分为节能材料、节能设备 及产品、系统能源整合、节能减碳验认证及碳资产管 理等。本文针对节能减碳产业在国际间发展现况进 行汇整,为推动相关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1·1 节能材料 随着节能减碳意识的高涨,许多产业纷纷投入节 能、绝热及高热传导效率材料的研发。节能建筑材料 为节能材料产业中重要的一环,目前建筑外壳材料之 发展应用重点包括:轻质隔热外墙板,隔热涂料,玻璃 透光/隔热涂层以及调光薄膜等节能建材。美国为建 筑外壳涂料发展之主要国家,其白色及浅色系隔热涂 料之节能特性已被列入美国“能源之星”之产品要求; 窗户组件主要包括玻璃以及窗框,一般搭配隔热贴膜 以达到隔热的需求。除此之外,高散热效率材料以及 高效能组件材料亦需研发,高散热效率材料是用来替 换制程中各项设备之散热材料,以增进散热效率;而 高效能组件材料则可以增加各项组件之能源使用效 率,以达到有效节能的效果.
应对全球暖化之材料研发产业目前尚属于已发 展产业,要推动该产业的发展,需先整合现有研究成 果,积极研究如何提升各项材料之性能,并针对新开 发之节能材料进行环境测试,加强各项材料之推广 运用,同时配合各项节能技术的发展,以达到节能的 目的.
1.2 节能设备及产品业 节能设备及产品可提供制程耗能之改良,以提 升能源使用效率。工业制程设备(如马达、锅炉及冷 冻空调)所占耗能量远高于其他项目,其中又以转动 马达所需耗电量最大,用电约占工业部门之64%~ 70%.
马达为工业主要动力来源,用于帮浦、空压机、 风机等多种转动机械设备。国际能源署(iea)估 算马达系统之改造,节能潜力可达20%~25%。因 此若能全面提升马达能源使用效率,将可大幅节能.
目前已将马达效率纳入强制管理的国家和地区包 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及台湾等,其高效率马达 之普及率(37%~70%)较未纳入强制性管理国家之 普及率(如欧盟、巴西及日本等,仅1%~15%)高出 甚多.
冷冻空调设备及产品所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 从冷冻空调器具制造业、中央空调主机以及系统设 计施工、工厂与建筑的通风、高科技制程环境所需的 无尘无菌室、产业制程所需的冷冻技术乃至电子产 品散热所需的微型冷却系统均属于冷冻空调的范 畴,因此冷冻空调势必会朝节约能源以及提高能源 效率的趋势发展,各项散热及温度控制技术亦相应 而生,以达到有效的设备节能的目的.
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2005年全球照明用电 占总发电量19%,其中住商照明用电占总照明用电 的74%。全球照明节约能源潜力约为37%~57%.
白光led技术运用于一般照明可有效省电且使用 寿命长,可取代低效能的白炽灯和荧光灯,将为未来 一般照明市场主流.
1.3 系统能源整合 系统能源整合产业可积极整合冷冻空调、压缩 空气、热能与燃烧、电力及照明、远程监控与预知维 护保养等技术,提供节能改善、策略分析及系统规划 评估,并针对各设备系统效率之改善、系统之监控、 维护及调整、适当规格之选择以及电力质量之改善 等方式,协助有效利用能源、提升机组效率.
1970年代能源危机后,整合型的能源技术服务 业(esco)应运而生,主要提供能源用户诊断咨询、 改善评估、设计及节能改善工程等,并对节能绩效给 予保证、量测与验证。目前全世界已有超过40个以 上国家积极推动能源技术服务业,政府的积极推动 是能源技术服务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诸如要求公 共部门节能,使政府成为能源服务产业最有规模经 济效益的客户;订立节能相关规范与配套措施;提供 奖励或财务补助措施等.
1.4 节能减碳认证 目前在进行温室气体排放量盘查认证工作,主 要依据系参考包括政府部门之法规规范、联合国气 候变化纲要公约及ipcc指引、iso 14064及14065 等国际温室气体盘查系列标准、温室气体盘查议定 书(ghg protocol),以及国际间许多产业团体与非 营利组织所开发之相关盘查方法。因此温室气体认 验证需熟悉各项相关规范内容,以提业温室气 体之登录、盘查及查证以及各项方法论之拟定及撰 写之协助,作为其进行温室气体排放量盘查、减量计 划与提出相关报告的参考.
国际间也发展出的各类能源效率标章,大致可 分为三大类:认证标章(endorsement labels)、比较 性标章(comparative labels)以及信息标章(infor- mation-only labels)。认证标章属于认可标志,设 定特定的能源效率标准(通常以市场能源效率前 15%~20%之产品型号为门坎),针对符合或超过此 标准之产品授予标章;比较性标章是指提供相关信 息,以利消费者将特定型式之产品与市场相似型式 产品进行能源效率之相对比较,通常为法规强制性 之规范;信息标章则仅提供消费者产品之能源消费 量、能源效率指针等数据,产品间之能源效率比较则 由消费者自己进行数据收集与分析。欧盟各国则启 动绿色能源认证,评估并认证再生能源发电是否满 足规范。透过绿色认证的建立,以区分再生能源发 电的电力与其他来源之电力。产业未来要进行相关 能源效率标章申请文件的撰写及能源效率的查证 等,都需要相关服务的协助.
1.5 碳资产管理 京都议定书生效后,温室气体的管制与交易俨 然形成新的探讨热潮。若企业可以通过国际间认可 的弹性减量机制,自国际上获得资金和技术,进行节 能减碳工作,温室气体减量将成为有价值且可交易 的资产。碳资产管理的主要目的,是评估温室气 体减排项目的潜在效益,以期协助产业开发其在碳 市场的潜在价值、规划执行项目所需的资金来源、取 得温室气体减排认证(cers/vers)以及出售温室 气体减排认证等。碳资产管理业务范围可包括: 国际碳资产交易、碳资产规划等服务项目。国际碳 资产交易的部分,可协助业界进行温室气体交易策 略,寻找与筛选最合适的减量项目,进行实地核查并 确定项目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协助完成温室气体减 量采购协商等服务。此外碳资产规划则包括协助温 室气体减量项目方法学撰写、碳市场投资的风险评 估,协助进行碳市场开发策略的制订,协助建立关于 碳市场的操作能力以及投资咨询至购买cers的服 务等.
2 结论 鉴于温室效应对于全球各地气候变化的影响已 经相当明显,人类开始体会到,唯有确保环境生态资 源的稳定,才能维持人类社会经济的永续发展,因此 必须同时考虑并选择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节能减 碳相关产业多属新兴产业,建议负责相关产业发展 的政府单位应确实评估节能减碳相关新产业之发展 潜力,确定发展对象,擘划出因应节能减碳议题之产 业发展策略及措施.
参考文献: [1] climate capital network.csr news-climate capital network launches global market for climate change investments[db/ ol].http:∥csrwire.com/news/11435.html,2008.
林唐裕,吴再益,梁启源.发展减温产业之潜力及其对总体经济之影响[r].台北:行政院经济建设委员会,2006.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energy technology perspectives 2008[m]. france: oecd/iea, 2008.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world energy outlook 2008[m]. france: oecd/iea, 2008.
李丽玲. led照明技术及标准发展现况[j].能源报导月刊,2008(6):20-22.
吕锡民,陈发林,张忆琳.由美日节能成功案例规划台湾未来节能策略[j].能源报导月刊,2007(7):14-16.
关键词:森林培育;生态环境建设;重要性
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它要求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即遵循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达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实现良性循环、全面发展和持续繁荣。而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由于不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和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层出不穷,因此加强森林培育,建设生态环境刻不容缓。
1森林培育
森林是人类必不可缺的自然资源,森林培育是保护利用森林资源的重要方式,从科学的含义来讲,森林培育是通过种植大量树木,形成规模效应,借助树木和森林能够将太阳能和其它物质进行生物能量转化,从而为人类生产大量所需的食物、工业原料、生物能源等资源的过程,与此同时能够创造并保护人类和各类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在森林培育过程中,能够给人类带来木材、林副产品,从而产生经济效益,同时改善生态环境带来生态效益,还能够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更多就业岗位产生社会效益。
2生态环境建设
生态环境是人类与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共同基础条件,也是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协调发展的基础。目前,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的基本方针。因此这要求我们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资源,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加强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治理,倡导生态农业建设,致力于将我国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生态和谐的社会。目前我国正面临着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耕地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水旱灾害频发、雾霾、沙尘暴等各种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它们已经严重的影响了我国居民的各类生产生活活动,极大地降低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3森林培育在我国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重要性
生态环境建设总是离不开植树造林,通过森林培育实现生态环境友好发展。森林中的各类植物、动物在生态环境中的物质生产、能量储备以及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就是森林的价值体现。森林具有复杂的结构、广阔的分布和空间占有量大的特点,因此它能够深刻影响生态环境建设。
3.1森林是天然的空气净化器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对煤矿、石油等矿产资源的使用量剧增,由于缺乏有效的环保措施,或矿物燃料的使用不当,使得空气造成巨大污染。空气中夹杂的烟灰、粉尘、有害气体若是被人体吸入,将严重危害人类呼吸系统,严重的可能致癌甚至威胁生命安全。近年来的雾霾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工业污染形成的废气、微小颗粒造成的。森林中的生物就能够有效的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比如植物的叶子叶片面积大,利用叶片上的褶皱和绒毛即分泌的粘性油脂和汁液能够拦截微小颗粒的移动,对其有明显的过滤和附着作用。同时森林中的各种树木也能够利用旺盛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能够有效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达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3.2森林能够调节气候,减缓温室效应
森林可谓是一个天然的氧气制造厂。氧气是人类维持生命活动的必需物质,人们在一呼一吸之中需要大量的氧气同时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并且在人类各类工业活动中大量使用煤炭、石油天热气,这些物质在燃烧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一旦大气中蕴含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超出自然可承受范围就会导致温室效应的形成。温室效应会带来全球气温升高,进而产生暴雨、海平面上升、冰川融化等问题,对人类威胁极大。森林中的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就能够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并且这种吸收能力远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强得多。全球气温得到良好控制,减缓温室效应的同时也增加空气湿度,调节了气候。
3.3森林有助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目前我国水土流失较为严重且分布区域广,受灾面积大,尤其是地形复杂的山岭山丘地区。森林培育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一项重要措施。森林植物的树枝树叶在枯萎落地之后经过微生物的分解会在土壤中形成一层较厚的腐质层,就像是一块海绵,拥有强大的吸水作用,能够吸收雨水、减缓水流速度,起到削弱洪峰的作用。同时繁茂的植物又能够截留雨水,减缓雨水对地表的冲击力,保持水土。另外,处于地底下的植物庞大根系的作用也不容小觑,它们能够紧紧地抓住土壤,减少土壤随雨水的流失。因此,植树造林一直以来都是我国保持水土的重要措施。
3.4森林能够防风固沙,抑制土地荒漠化,提高土地利用率
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是我国沙尘暴、土地沙漠化十分严重的地区。沙尘暴严重影响人类身体健康,土地沙漠化则侵占我国大量耕地,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森林在遏制沙尘暴过程中起着一道屏障的作用。森林作为一条天然的防护带,能够降低风速、改变风向,其根系可以加固土壤,进而可以缓解沙尘暴肆虐。沙尘暴得到控制一定程度上也缓解土地沙漠化,减少我国耕地、草地、林地的损失。
3.5森林是一个庞大的生物系统,有助于保护生态多样性
生态环境建设离不开整个生物群体的参与。我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世界上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但也有不少物种正濒临灭绝。森林培育能够为这些濒临灭绝的珍惜动植物建立一个适合它们的栖息地,这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有着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白成斌.浅析森林培育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重要性[J].农林科研,2016(6).
关键词:阳极效应 环境工程 铝电生产
一、阳极效应的发生机理及对环境的危害
工业铝电解槽里氧化铝含量低于1%时,氟离子和氧离子共同在碳阳极上放电,形成氧氟化合物(COF),随后和其他吸附化合物一起积聚在阳极表面上。此时,电解质对碳阳极的湿润性变坏,电解质会在更大程度上为阳极所排斥,于是阳极的有效电流密度逐渐增加,达到临界电流密度时,便发生阳极效应。阳极效应是熔盐电解特有的现象,而以电解铝生产表现尤为明显。阳极效应的产生是多种因素耦合产生的结果,主要表现出电解槽在物料和能量转换过程中不相匹配的因素,因此导致阳极效应发生的主要有设备、原料供应、电解槽情况、操作控制等方面的因素。
阳极效应的最大危害在于阳极效应发生过程中产生的全氟化碳(简称PFCs,主要是CF4和C2F6)对环境的影响。CF4和C2F6是高温室潜势气体,其C-F键非常稳定、不易分解,并且具有很强的红外光线吸收能力,能吸收大量的地表及低空热辐射能,对全球温室效应影响很大。铝电解生产中,阳极效应还伴随着对大气臭氧层有破坏性的PFCs气体的产生。当今西方发达国家对铝电解的环保要求极为严格,已从传统的对氟化盐挥发控制,转向效应发生的PFCs=CF4+C2F6的控制,而控制PFCs(CF4·C2F6)气体是极为困难的。因此西方国家将电解铝技术输出到第三世界国家也是由于这方面的原因。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倡导和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减少温室效应,严格控制有害气体排放成为当前环境工程面临的重要任务。近些年来我国原铝工业的快速发展,产能、产量均居世界首位,减少PFCs (CF4·C2F6)排放是铝行业面对节能减排的现实问题。
二、控制阳极效应发生的具体措施
阳极效应发生的主要有设备、原料供应、电解槽情况、操作控制等方面的因素,因此,降低阳极效应系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主要可以从重视设备管理、优化技术条件和改变管理观念等方面入手解决生产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1.保证槽内原料的及时补充
电解质中氧化铝的含量是诱发阳极效应发生的关键要素。实现氧化铝的有效补充,氧化铝控制策略优化、氧化铝供配料方式优化、打壳下料机构的适时维护、氧化铝砂状含量的比例控制等都是在生产中要密切注意的内容。对氧化铝浓度的控制是通过分析电解质电阻变化引起的槽电压变化,进而控制槽电压来实现的。一般的控制策略下,物料平衡与能量平衡之间是存在缺陷的:在氧化铝投入量加大时控制电压是下降的,并且在电解质中氧化铝浓度达到最大时控制电压达到最小值。由于客观限制,解决这一缺陷是困难的。因此在控制过程中常出现失控情况。净化系统投料工艺、超浓相输送系统输送、现场包括卡锤头、堵料、冒料、下料器漏料和不下料等,都会对电解槽内氧化铝的补充产生影响。实际生产中,要对净化系统投料工艺、超浓相输送系统输送进行不断优化,针对氧化铝状况进行调整,避免出现载氟不均匀、结块、结渣等影响输送。为避免卡锤头、堵料、冒料、下料器漏料和不下料等影响生产,要指定专门人员通过及时分析电压与下料曲线过欠量的关系,经常进行现场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迅速处理。
2.改善技术条件,优化控制程序
槽型其技术条件的保持各不相同,要通过不断的实践来摸索本槽型不同阶段各项技术条件之间的匹配关系,寻求最优的技术条件保持范围,有利于降低效应系数。控制程序随着电解铝生产的不断发展在逐步升级,从最初的简单的下料控制到浓度控制、再到物料平衡和能量平衡控制,控制程序逐步科学化、智能化、人性化,操作界面更为友好。通过优化控制程序,能够更好的控制电解槽的物料平衡和能量平衡,降低阳极效应系数。阳极状况也是控制阳极效应一个环节。阳极状况分为阳极物化质量和阳极表面状态两方面。阳极物化质量对阳极掉渣、阳极消耗异常等有直接影响,进而成为阳极效应发生的诱因之一。因此在生产中要尽量使用高质量阳极。阳极表面状态主要是阳极表面的形状,改变阳极气体的溢出性质,目前主要的措施有梯形阳极、开槽阳极、开孔阳极等,采用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减少气泡挠动,降低二次反应而提高电流效率或减小无效极距实现降低电解槽工作电压达到低电耗生产的目的,但实践表明这些措施对控制阳极效应也有贡献。电解工艺技术条件的合理配置是控制阳极效应的重要内容。平稳有序的工艺运行状况对降低阳极效应系数非常必要。铝量及铝水平、电解质高度、电压、覆盖料、分子比、引风量、槽温等技术条件对合理的能量耗散分布规整的炉膛内形有重要影响,同时也直接影响阳极效应的产生,因此在生产中要合理配置并尽可能保持稳定。
3.改变管理理念,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并重
摒弃以往对电解槽效应优缺点参半的错误认识,追求零效应系数管理理念。传统的观念认为阳极效应具有消耗炉底沉淀、清理阳极底掌、判定电解槽冷热状态的功能,大型预焙电解槽具有点式定容下料方式炉底沉淀少,单块阳极底掌面积小,炭渣容易排出,可采集和测量的参数多等特点,阳极效应对电解槽的热平衡和炉膛破坏严重,因此要树立零效应控制理念。通过对员工的操作技能和操作方法的培训,使之具备对电压曲线监控、下料系统异常处理、设备运行异常及时发现的能力,从而保证基础管理工作。
三、结束语
铝电生产中产生的阳极效应不仅影响生产,还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随着时代的进步,节能降耗已成为大势所趋,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传统的铝电解生产及对阳极效应的理解和管理已经无法适应当前形势的要求,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深入,铝电解生产实现零效应管理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大气污染;治理;措施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economy, people get life material satisfac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quality also paid a heavy price, air pollution effects on human health life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Air pollution treatment is not only our country also is the world of common concern to a more problems. In this paper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air pollution in China is analyzed to show the meaning of atmospheric pollution, and put forward the control measure, this to raise peopl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nsciousness has stimulative effect.
Keywords: air pollution; Management;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 R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空气是自然界中最宝贵的资源之一,空气的清新洁净与否对人类的生活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大气污染属于环境污染的范畴,它与土壤污染、水污染等共同构成了环境污染的要素。一般将空气污染定义为: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引起某种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或危害了环境的现象。随着人们对绿色发展的需求,环保事业越来越受到社会广泛的重视,环保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也得到了改善。大气污染治理作为环保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存在巨大的市场潜力和投资机会。
1. 大气污染的种类与特点
(1)种类
由于大气污染物的种类繁多,排放量大,范围广,按性质分有化学性物质、放射性物质和生物性物质三类。按污染物的存在状态可以分为气态污染物和颗粒性污染物。按照与污染源的关系可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所谓的一次污染物即原始的物质进入大气后其性质和状态没有发生变化则称为一次污染物。常见的有颗粒物质如尘埃,无机金属粉尘等;以及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氮等。而二次污染物是指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的成分发生化学或光化学反应所得物质称为二次污染物。如烟尘,硫酸烟雾,光化学烟雾等。
(2)特点
大气污染物主要停留在距地面12 km的范围内,可以随风向和大气环流的移动而漂移。所以大气污染具有流动性的特定,而且扩散速度快,传播范围广,持续时间长,造成的损失重大等特点。
2. 大气污染所造成的影响
大气污染一个最直接的危害就是,通过人体的呼吸作用、直接接触或者在饮食饮水中等途径使人们呼吸不畅,损害人体健康,导致癌症,甚至夺走人的生命。另外一方面可以对大气环境造成影响。我们知道大气中存在着微量气体,它们可以让太阳短波辐射自由通过,同时强烈吸收地面和空气放出长波辐射,从而造成地层增温,这就是所谓的温室效应。温室效应可以使冰川融化,水平面上涨,降雨形态改变等现象,飓风、干旱、海洋风暴、沙漠面积增大等自然灾害就会伴随而来。所有这些都会对人类的财产及生命产生难以估量的损失。
3. 我国大气污染的现状
据2005年的环境监测报告,在522个城市中空气质量达到一级标准的城市仅占4.2%,二级标准城市占56.1%,三级标准城市占29.1%,低于三级标准的城市占10.6%。而且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居世界第二,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居世界前列。我国的大气污染现状十分严峻,万万不可小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提出,我国的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保护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4. 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现状及措施
4.1 治理现状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大气环境的保护,在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同时统领大气污染治理行业,坚持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策略,着力为人民的生命健康着想。坚持依靠科技技术,强化环境法制,发挥社会的积极因素。其主要表现在国家积极制定环境保护标准其中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26项,国家环境标准样品24项,国家环境保护行业标准53项,国家污染防治技术政策1项,地方环境标准12项。中国在环保行业的投入逐年增多,其中各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3226个,从事环境行政管理、监测、科学研究、宣传教育等工作的总人数16.7万;各级环境监察执法机构3854个,总人数达5万多。还有一些环保机构,从业人员达30多万。
在国家积极投入的环保事业的同时,大气污染治理也得到了满意的效果,据统计,目前,全国主要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基本完成,全国的23万多家有污染的企业中,90%以上的实现了达标排放。46个环境保护的重点城市中,25个城市实现了达标,而有19个城市被授予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4.2 治理措施
大气污染治理作为一项发杂的工程,必须动员全社会进行积极的合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指导下,制定并实施具体的治理措施。
(1)改善能源结构。目前,我国的主要能源消耗是利用煤炭,污染严重。所以必须积
极开辟第二、第三能源如天然气、电能、太阳能、风能等。
(2)改善经济结构。对于污染严重的企业,应对其进行相应的改整,要实施关、停、
转、迁等有效措施。
(3)建立科学的减污体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应注重人才培养,大力加强科技研
究。实施有效的节能,减污技术。
(4)植树造林、绿化环境。植树造林不仅能美化环境,而且能减少温室气体,这是一项永久性的措施,应大力发展造林事业。
(5)管理到位、严格遵守法律。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严格管理,责任细化。
(6)开展国际环保合作。大气污染是个全球性的问题。中国政府应当积极加强和推动与周边国家或相关地区的合作,积极参与区域合作机制化建设。
总之,大气污染的治理问题是关系到国家民族的未来,关系到社会上每一个人的生活质量与生命健康。因此在面对这一问题时,全社会都要予以重视,法律法规要全面细致、科学严格的落实。
5. 展望
环保产业不是微利产业,它既是防治环境污染的技术保障和物质基础,又能兼顾环境推动经济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环境保护事业每年的固定资产都以15%-17%的速度递增。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北京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对中国的环保产业发展起了重大促进作用。中国正在绿色发展的轨道上,对进出口企业全面开展的环境管理、生产、安全的认证工作。当然,在全球温室气体的减排上,新能源技术的突破与创新才是根本的出路。
参考文献
[1]何彬.中国大气污染治理行业现状与投资机会研究[D].2006.
[2]陈卓.大气污染治理简论[J].活力,2010,(2)
[3]李春瑛.大气污染及计量对大气污染治理所起的作用[J].中国计量,2010,(2)
关键词:碳交易;cdm项目;交易风险
一、碳交易
(一)碳交易对象
碳交易实质是碳排放权交易。随着人类工业的发展,向大自然排放的温室气体越来越多,温室效应已经对人类生活与生产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为了遏制温室效应的严重化,国际对温室气体排放达成减排共识,自此碳排放成为一种标准化权利,形成企业的一种资产――碳资产,可以购买或卖出。
(二)碳交易的三种交易机制
碳交易是碳金融的核心组成部分,是碳资产和其他形式的资产沟通的渠道。
碳交易机制是指碳金融市场的交易规则规范以及保证交易规则实施的各项技术。当前碳金融交易机制主要是 2005 年《京都议定书》中规定的三种减排机制:国际排放贸易(IET)、联合履行机制(JI)和清洁发展机制(CDM)。
二、碳交易的需求分析
(一)国家需求
首先,是我国经济实现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在国际金融危机大背景下,是挑战更是机遇,我国可以抓住有利时机对结构早已失衡的经济做出调整,淘汰落后产能,发展新能源。我国是世界上二氧化碳排放大国,有巨大的减排空间。发展碳交易,不仅能使碳排放产生价值,给我国带来巨大的收益,而且可以促进我国经济转型,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使我国经济走上健康可持续的轨道。
其次,参与碳金融是我国担当大国责任,塑造大国形象的需要。国际社会对碳金融的重视度不断提升基于人类应对气候的责任和各国抢占低碳经济制高点的双重目的,各国围绕碳排放权展开了竞争,谋求在碳金融市场中的话语权。各国纷纷出台减排措施,欧盟宣布在 2020 年的基础上减排 20%,并通过率先进行政策与技术创新,主导国际碳金融市场;日本政府设定了低碳目标,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和长远计划,调整工业结构,鼓励节能技术,并提倡碳金融的私人投资,同时设立多项相关的文件和法案。
(二)企业需求
从企业来说,企业是国家经济的微观主体,应该顺应国家经济调整政策,积极调整自身发展方向。未来的企业,一定是环境友好型的企业。聪明的企业会发现,少量的环境保护投入虽然影响到当期利润,但是对将来企业发展将会产生巨大到推动作用。企业积极参加碳交易,可以发掘企业另一种资产――碳资产,企业自身节能减排所产生的碳排放权,拿到碳交易市场交易,又能给企业带了巨大收益,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与社会形象。
三、碳交易的风险
(一)政治风险
碳交易的政治风险可谓各类风险之首,由于碳交易的交易对象――碳排放权,是各国政治博弈的结果,假设各国对于碳排放权分配问题上各不相让,导致谈判破裂,那么,国际碳交易市场将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目前,美国不参与京都议定书,在德班会议之后,加拿大也决定退出京都议定书,给国际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
(二)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交易对方不能及时按约定完成义务,使得交易信用质量变差,使得合约价值发生影响,使得合约订立人处于违约的风险状态中。我国在从事碳金融业务时,也必然会产生信用风险,例如,CDM 项目借款人发生信用违约或是在从事与碳排放权相关的衍品交易时,对手不履行交易义务的风险等。对于 CDM 项目来讲,它要受到政策因素、项目复杂的审批程序以及 CERs价格变动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它对申请人的违约风险较大。
(三)操作风险
由于碳交易在我国还属于新兴事物,我国交易员对碳交易的流程还不太熟悉,交易规则也了解的不是很全面,另外,我国还未建立关于碳交易的规则章程,对碳交易还缺乏监管,操作风险不容小视,虽然发生频率较小,但一旦发生,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四)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由于汇率、利率、物价、股指等市场因子的变化而引起损失的风险,主要包含汇率风险、利率风险和股权资产波动的风险。首先,CDM 项目需要跨国境交易,这中间需要外汇结算,因此汇率的波动将影响到交易的达成。其次,cdm项目一般都需要一个很长的周期,从开发到审批,再到最后的交易,一般少则数月,多则数年,因此,这期间市场利率的波动会引起风险。再次,碳排放权价格波动十分剧烈,这与碳排放权发放、各国政府之间博弈有关。因此,这种剧烈的波动使得碳交易市场充满着市场风险。另外,由于经济出现衰退,资金的紧张,工厂倒闭,造成碳交易供求双方力量发生变化,给碳交易带来巨大风险。
四、参与碳交易的建议
(一)政府层面
应加快完善碳交易相关法律政策,鼓励本国企业积极投身碳交易。由于碳交易对于我国还是一个新鲜事物,相关的法律法规还很不完善,这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擦与碳交易的积极性。如:出台低碳项目税收减免以及低碳项目投资优惠等,增强政府对CDM 项目各个环节的风险管理,加大对跨行业、跨市场、跨国界的碳金融交易风险监管
(二)金融机构层面
应加大对碳交易的支持力度,对参与碳交易的企业提供咨询顾问等服务,同时对企业的碳交易风险也应做出积极及时的防范,例如,设立一套风险预警机制,对企业的资本充足率,流动性指标等进行监控,除此之外,由于碳交易存在一些特殊风险,如欧盟对配额的变动情况,未来大国博弈,以及汇率影响。还可以纳入一些新的指标,如,该企业在碳交易方面的人员素质情况,低碳项目的信用评级,碳交易市场的波动率,以及外汇波动等。
(三)企业层面
应该积极参与碳交易。众所周知,环境问题已经是人类在新世纪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企业在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应当担负起改善环境的责任。参与碳交易不仅能给企业带来收入,还能为企业树立环保的良好公众形象。据一家国际碳交易机构的预测,全球碳交易的交易额将在未来几年内超过石油的交易额,因此,许多跨国企业纷纷设立专门的碳交易部门,希望从中分一杯羹。在我国,参与碳cdm项目可以获得国际资金支持,而且在未来还能获得稳定的现金流,对企业的财务状况有很大帮助。有实力的企业应成立碳交易相关部门,对可以获得cers的项目进行投资,包括植树造林,不仅美化环境,而且形成了可观的碳资产。(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 魏一鸣,2010,碳金融与碳市场――方法与实证[M].北京:科学出版社,
[2] 王彬,2010,发达国家低碳转型的实践及对中国的启示[D].长春:吉林大学,
[3] Daniel Rittler ,september 2012,The carbon market,oil,and the macroeconomy[D].heiderlberg,
关键词:发展;低碳;农业经济
中图分类号:F323.2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7-0015-03
目前,全球正经历一场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人类的活动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温室效应。“低碳经济”成了2009年的岁末热词,低碳意味着环保、节能减排,意味着生产、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变,等等。但现在人们一谈到低碳经济,都是讲工业的多,讲农业的少,讲城市的多,讲乡村的少。事实上,联合国粮农组织新近指出,耕地释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超过全球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30%,相当于150亿吨的二氧化碳。同时,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生态农业系统可以抵消掉80%的因农业导致的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无须生产工业化肥,每年可为世界节省1%的石油能源,不再把这些化肥用在土地上还能降低30%的农业排放。所以,农业生产在全球温室气体循环中占有重要地位,农业既是碳汇也是温室气体的排放源。一方面,农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第二大重要来源,另一方面,由于温室效应而引起的气候变化又严重影响到农业生产。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农业潜力巨大,我们要深刻认识发展低碳农业经济的重要性,积极探索实践低碳农业经济。
一、发展低碳农业经济的重要性
(一)发展低碳农业经济是建设现代农业的现实要求
在发展农业的现实实践中,农业中的碳排放量也是非常大的,农业在农用化肥的使用、农业机械的发展和使用、农业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农产品的加工和流通等方面,都需要耗费能源。而目前的技术水平决定了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能源也基本为化石能源,形成了高碳农业发展模式,与建设现代化农业的低碳发展有很大差距。很显然,只有大力推广先进的节能降耗的资源节约型、生态环保的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能源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才能降低能源消耗;只有低能耗、低污染、低排出、高收益的农业机械才有生命力;只有用先进的高效农业、清洁农业、安全农业的理念武装管理者头脑、制度指导工作,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发展低碳农业顺应了这样的要求,并在现代农业建设有着巨大的作用:一是推广节能技术,开发生物质能源,有利于优化能源结构,降低能源成本;二是提高投入品使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有利于降低农业面源污染,降低环境治理成本;三是促进农业节本增效,有利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向,提高农业效益。由此可见,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农业经济模式,适应了现代农业建设的要求。
(二)发展低碳农业经济是改善农村环境的迫切需要
农村环境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当前,在不少地方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农药、化肥过量施用严重污染了农产品、土地、水源,在多数耕地中还能检出十多年前使用的农药成分;农膜使用率大幅提高使耕地中留有大量不能自然降解的农膜残片,造成土壤污染;乡村农产品生产企业“三废”排放给农村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部分农机能耗高、废气排放多;一些农户焚烧秸秆、污染大气;畜禽粪便等畜牧业废弃物难以处理,等等。这些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不仅影响了环境,而且降低了农民生活质量。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标本兼治。既要加大对农业生态环境和农村环境的监察和治理力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又要发展低碳农业经济,用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益的农业经济模式取代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低效益的粗放农业经济模式,让农民群众既发展了生产,又有良好的生活环境,真正全面提高农村环境的质量。
(三)低碳农业经济是我国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客观要求
我国农业资源丰富,特色优势农产品品种多样,品质优良,在国际上有很高的知名度。但随着食品安全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国际市场对农产品质量、单位能耗指标、环保指标要求越来越高。绿色壁垒形成的倒逼机制,促使我国发展低碳农业,形成在农业生产、加工等过程减少碳排放和环境污染的农业发展模式,既要保证农产品质量,又要强调农业生产、加工等环节的节能减排,严格控制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的环保指标,以提高农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提升区域国际竞争力。
二、发展低碳农业经济的措施
(一)转变四个观念
1.经济观要转变。发展农业经济要在生态的承载范围进行,否则会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只有在资源承载能力之内的农业经济活动,才能使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低碳农业经济是以先进生产技术、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共生链接技术、废旧资源利用技术和“零排放”技术等为支撑的经济,而不是低水平物质循环利用方式的经济,这就要求发展低碳农业的经济观要转变,应在建立循环经济的支撑技术体系上,创新循环经济发展方式。
2.价值观要转变。在利用自然资源时,不仅要把它看做造福人类的资源,而且还需从可持续的角度,让它在维护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的发挥作用;在选择科学技术时,不仅要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而且要充分考虑其对生态系统的维护和修复能力,使之成为有益于生态环境平衡的技术;在考虑人自身发展时,不仅要考虑人对自然的改造能力,而且更要尊重自然规律,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生产观要转变。低碳农业的含义就是要从循环意义上发展农业经济,以清洁生产、环保要求从事农业生产。它的生产观念是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而且,还要从生产的源头和全过程充分利用废弃资源,使每个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少投入、少排放、高利用,从而达到废物最小化、资源化、无害化。与此同时,要用若干生态链条把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区与郊区、行业与行业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可持续生产和消费,逐步构建低碳型社会。
4.消费观要转变。低碳农业的区域主要在广大乡村,而从事低碳农业的人员的消费观的转变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因为他们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因此,要提倡绿色消费,也就是提倡物质的适度消费、层次消费。这种消费模式的特点是:自然生态相平衡、节约型的低消耗物质资料以及注重保健、环保。在日常生活中,应鼓励多次性、耐用性消费,减少一次性消费,创立一种对环境不构成破坏或威胁的持续消费方式和消费习惯,在消费的同时还应考虑到废弃物的资源化,建立循环生产和适度消费的观念。
(二)营造发展低碳农业经济的良好氛围
目前,绝大多数人对低碳经济和低碳农业经济还了解不多,甚至不了解。对于许多人,特别是农民,可能是闻所未闻。因此,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培训、讲座等形式,转变公众和社会的观念,提高全面对低碳农业的认识。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
一是通过各种渠道和媒介,大力宣传发展低碳农业经济在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方面的重要性:不仅影响到当代人的生活,还涉及到子子孙孙的生活方式。
二是加强教育,让广大村民意识到生活环境恶化的现状和严重的危害性,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我国农村传统的思维模式是“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即在生产过程中,输入物质和能源,经过人力和自然力的共同作用输出产品,没有利用的物质被丢弃,污染环境。这种生产方式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型和一次性的,而且利用率低下;末端的“废弃物”没有加以合理有效的利用,直接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生活环境的污染与恶化。
三是让民众了解低碳生活方式在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作用。低碳生活方式是一种能够维系生态永不破坏、环境永不恶化,人与自然能够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它要求人们反思在其日常生活中的各个细节,自觉查找那些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生活行为中存在的高浪费、高能耗的巨大漏洞,自觉改变那些看似细微却是浪费能源、高碳排放的不良生活习惯。这样,就可以大大促进生态平衡,提高消费质量,促进消费和谐、社会和谐,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总之,通过宣传,让低碳经济和低碳农业经济的概念家喻户晓,让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和低碳农业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入人心,让低碳农业经济的各类形态大家清楚,让促进低碳经济和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的措施人人明白,并自觉行动。促使农业生产同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结合起来,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增长。
(三)提高农业发展的科技含量,充分发挥节能减排技术的示范作用
一是大力推进低碳高效农业规模化,让农民群众在低碳农业经济的发展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为此,要突出抓好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发展,继续在巩固发展“三品”基地,在提高“三品”品质上下工夫;继续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二是下大力气抓好农业节能减排,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为此,要积极推进农村绿色能源的发展,因地制宜发展风能、太阳能和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大力发展农村户用沼气和大中型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加快淘汰和更新高耗能落后农业机械和渔船装备,加快农业提水排灌机电设施更新改造,尽可能减少有害投入品的使用,做好农业废弃物和农产品加工废弃物的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无论哪一方面,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应用推广。因此,在低碳农业经济发展中,要重点抓好低碳高效农业技术、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施肥技术、绿肥饲用技术、沼气工程、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提升土地利用技术、新型农作物育种技术、优良反刍动物品种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低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加工技术、节水灌溉技术、水产生态健康养殖技术、农业机械节能减排技术等多项技术的研究应用,并在此基础上,选择模式,建立低碳农业实践园区、示范企业、示范农户,建立健全低碳农业经济生产技术指导推广体系,让农民群众及时得到必需的技术指导;充分发挥典型的传、帮、带作用,为减排技术的推广提供实践和技术理论支持。
(四)改善农村能源消费结构
当前,由于农村大部分地方缺乏基本的污水垃圾处理设备,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农村工业规划布局不合理、产品附加值低的产业模式占有很大的比重,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药、化肥使用不科学,资源浪费大量存在。目前,农村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能源消费以煤为主,石油、天然气等优质能源的比例很小;家庭用能主要是薪柴、秸秆等对环境威胁很大的非商品能源,这与世界能源结构发展趋势是相悖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能够依靠以煤为主的低效能源结构实现全面的现代化。
因此,要加快清洁、先进的煤炭转换应用技术的开发研究,尤其是发电转化技术的研究开发,掌握新技术手段,并在一定范围和地区进行试点;把天然气开发作为农村一次能源开发的重点,同时将全国性天然气输配管网系统的建设作为国家支持的一项重要基础设施内容;大力加快一次电力(核电、水电、风电)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