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资本市场优缺点

资本市场优缺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资本市场优缺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资本市场优缺点范文第1篇

资本,在经济学意义上,指的是用于生产的基本生产要素,即资金、厂房、设备、材料等物质资源。在金融学和会计领域,资本通常用来代表金融财富,特别是用于经商、兴办企业的金融资产。广义上,资本也可作为人类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各种社会经济资源的总称。资本作为一种经济资源,对企业的发展非常重要。资本配置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外部资本市场和内部资本市场。外部资本市场则是解决资金在不同企业之间的分配问题,而内部资本市场是解决资金在企业内不同分部之间的分配问题。因此,内、外部资本市场的主要区别在于融资渠道的不同。在外部资本市场中,融资则是由股票或者债券市场上的外部投资者或者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而在内部资本市场中,融资是由企业自身提供的。按照新制度经济学派的解释,单一经营企业缺乏内部资本市场调节,必须依靠外源融资。而多元化企业通过内部资本市场投融资,既可节约信息搜寻成本,又可降低投融资风险。目前的形势下,在多元化公司中,由于内部资本市场具有很多的内部化优势而引起市场的广泛关注,特别多的单一企业开始组建多元化企业集团,想利用内部资本市场的优势来解决企业自身的外部融资困难的问题。

二、内部资本市场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从理论上讲,对内部资本市场的研究源于新制度经济学派的交易成本理论。内部资本市场是在美国伴随着企业组织结构的创新和多元化经营浪潮的兴起而出现的学术名词。由于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的存在,企业外部的投资者不清楚企业各项目的投资情况。因此,企业在外部资本市场上进行投融资必须承担较高的交易成本。而相对于外部投资者,企业可以利用其信息优势及激励优势进行投融资,这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投资风险。

Alchian、WiUiamson、Myers和Majhlf等对内部资本市场进行了早期研究。Alchian(1969)认为,GE内部投资基金市场的竞争是十分激烈的,但是内部的资金提供者比外部控制力有限的市场更容易获得信息。由于信息不对称,从而使得内部资本的配置相对于外部市场更有效率。Williamson(1970、1975)从外部资本市场不完善的角度研究了联合大企业,认为外部资本市场履行资金的流量调节和提供奖惩激励的两项基本职能均受到限制或存在缺陷,而联合大企事业将这两项功能都实现了内部化,从而促进内部资本配置效率的提高。由内部组织对市场组织替代而存在的联合大企业,其CEO可以定期对各成员企业进行审计,并做出决定性的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对成员企业其进行奖励或者惩罚,同时也可以理性地依照预期收益,进行成员企业之间的现金流量配置,而不是取之于谁,就再用之于谁。因此,可以把联合大企业看成是一个微型资本市场。由此可以看出,“内部资本市场”是在美国近现代企业发展史上,伴随着企业组织创新带来的效率的提高,使企业能够更有效地进行多元化投资和内部资本配置而产生的。

Dahlman(1979)从交易成本的角度分析了企业与外部资本市场的摩擦,认为外部资本市场存在两方面主要问题:一是政府对利率水平、信用市场配置的限制;二是市场的低流动性,结构性市场不完全导致的信息不对称。外部资本市场发展不完全导致了企业与外部资本市场之间的交易障碍和交易成本过高等问题,而内部资本市场可以减少企业与外部资本市场的摩擦,降低交易成本。

张维迎(1995)认为,从外部资本市场向内部资本市场的转变实际上是一个制度变迁问题,在企业产权可以转让和交易之后,企业间的并购使得一些资源配置行为从市场转向企业内部,形成内部资本市场。

近年来,国内外很多学者进一步拓展了上述思想并进行了实证研究,内部资本市场理论也逐渐成为研究企业内部资金配置最重要的理论之一。在东亚等新兴市场国家也正在逐步理解并接受这些理论,并将之运用到本国的经济发展中。

三、内部资本市场与外部资本市场的区别与联系

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内外部资本市场各有其优缺点。当外部资本市场不健全,出现信息不对称等情况时,内部资本市场就会作为一种融资渠道,弥补外部资本市场的不足;当内部资本市场的边际效率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外部资本市场就会取而代之。因此,内部资本市场和外部资本市场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替代的关系。

(一) 内外部资本市场之间的区别 内外部资本市场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信息效率不同。企业理论认为,企业的产生是为了规避外部市场过高的交易成本。由于外部资本市场存在较大的信息不对称,使得企业与外部资本市场之间存在较大的摩擦,导致较高的交易成本。因而,企业通过兼并、收购、重组等方式来实现外部市场的内部化,以缓解过高的外部交易成本。内部资本市场上的总部相对于外部投资者而更了解项目经理人的经营能力,也更了解项目的情况,而且可以随时进行内部审计,这些大大提高了总部get属部门或子公司的监督能力。因此,内部资本市场比外部资本市场更加具有信息效率优势。

其二,配置效率不同。外部资本市场主要从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或者是银行信贷市场等金融中介进行资本配置,这些金融市场或金融中介是企业最主要的外源融资渠道。因此,资本市场的成熟程度、经济环境发展状况、文化水平等因素都会影响外部资本市场的配置效率。内部资本市场的效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融资约束缓解。由于外部投资者和公司管理层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即使公司拥有好的投资机会,由于外部投资者不了解项目情况,可能放弃对公司投资。此时如果没有内部资本市场的资金供给,公司将放弃这些投资机会,但是由于有内部资本市场的存在,通过内部资本市场的资金调配,缓解了融资约束;二是胜者选拔机制。在内部资本市场的情况下,公司总部相比外部投资者更加具备信息优势,可以通过选拔竞争机制,将资金进行最有效的分配。

其三,最优规模不同。企业集团内部形成的资本市场具有降低交易成本、进行有效监督、优化资本配置、放松外部融资约束等方面的优势。内部资本市场与外部资本市场一个显著的区别就是内部资本市场存在一个最优规模,而外部资本市场却没有。但内部资本市场规模并非越大越好,超过一定规模会降低企业集团整体的运作效率,随着其内部资本市场规模的扩大,成本也会相应增加,超过一定规模会降低企业集团整体的运作效率。

(二) 内外部资本市场之间的联系内外部资本市场存在着一种天然的联系。内、外资本市场协调有效对企业集团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内部资本和外部资本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外部资本可以以权益资本的形式进入企业而形成企业的内部资本,内部资本也可以让渡其所代表的所有权的形式重新进入外部资本市场,二者的性质也会因此经常发生转换。内外部资本市场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四、多元化与内部资本市场配置效率之间的关系

(一)多元化对内部资本市场的促进作用在内部资本市场中,

企业集团总部对企业的资产拥有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能够进行更有效的监督、控制和激励,通过减少信息不对称,有效的降低了企业的交易成本,缓解了的融资约束。同时也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增加企业价值。在多元化企业集团中,内部资本市场的优势表现如下:提高了多元化企业的债务融资能力;降低了融资成本;分散了企业的财务风险;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

(二) 过度的多元化会降低内部资本市场效率

自从80年代以来。美国出现了多元化集团解体成为独立公司,集团化公司普遍存在折价现象。1995年,Berger和Ofek计算出多元化公司价值要低于相同投资组合的专业化公司价值。这一折价被认为是多元化公司内部资本市场失效,并没有将公司资源进行最有效的配置。

其一,内部资本市场导致投资过度。1986年,Jensen分析认为,管理者将利用自由现金流进行过度投资,而且多元化的大企业增加了管理者以自由现金流权运作便利,因而导致了更严重的过度投资问题。

其二,内部资本市场导致投资不足。2000年,Seharfstein和Stein分析得出,由于部门经理的寻租行为。这种不正常的行为通常发生在不具有发展前景的部门,通过部门经理的寻租活动,而使其继续保留下来并获得更多的融资,从而造成内部资本市场资本配置的扭曲。

其三,内部资本市场引发问题和寻租行为。由于组织内部管理权威的存在,可能直接导致企业内部管理者实施寻租行为。邹薇和钱雪松(2005),对双层模型进行了拓展,通过引入企业融资成本将企业融资数量的决策内生化,分析了外部资本市场运作不完善对内部资本市场中部门经理寻租行为的影响,他们认为部门经理的寻租行为扭曲了内部资本配置,从而降低了内部资本市场的配置效率。

其四,降低内部管理者的激励效应。1996年,Bolton et a1分析认为,由于管理者没有能力保证事后不与公司内部部门就实际情况实施再谈判,集中融资带来的“软预算约束”问题只会弱化公司分部经理事前的激励效应。

五、结论与启示

资本市场优缺点范文第2篇

在当今发达的经济体系中,存在着两种基本的公司治理机制。一种是“基于市场的”英美模式,其特征是:股权高度分散,并且存在相当活跃的公司控制(或接管)市场;另一种是以日本和德国为代表的“基于关系的”体制,其特征是:存在主银行,并且公司间相互持股(以及明显的缺乏接管市场)。由于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公司治理已成为国际性的热门话题,因此,研究和借鉴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公司治理经验,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和国际惯例相适应的公司治理结构就显得尤为迫切。

一、“基于市场的”英美模式

“基于市场的”英美模式是一种以“股东加竞争性资本市场”的外部控制模式。英美模式主要是按英美法系的基本要求订立公司法的国家普遍实行的一种公司治理结构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一)股权高度分散。在英美国家,上市公司的股权是高度分散的。在美国,公众参与股市交易的程度相当高,约有51%的美国家庭持有股票。但近年来,机构投资者越来越多地参与到股市中来,其持股比重已超过个人股东。机构持股者中退休基金的规模最大;信托机构次之。从原则上讲,机构本身不拥有股权,股权应属于最终所有人――信托收益人,但由于最终所有人通过信托关系授权机构行使股权,因此,机构投资者支配的资本大都是属于私人委托者的,以机构代表所有者即股东的身份进行证券投资。

(二)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为治理目标。由于企业融资结构是以股权资本为主,其公司治理就必须遵循“股东至上”逻辑,以股东控制为主,债权人一般不参与公司治理。这是因为英美法律禁止银行持有公司股份,银行对公司治理的参与主要表现为通过相机治理机制来运行,即当公司破产时可以接管公司,将债权转为股权,从而由银行对公司进行整顿;当公司经营好转时银行则及时退出,无法好转时才进入破产程序。

(三)健全的董事会制度。英美公司重视独立董事的作用,纽约证交所要求上市公司在董事会中引入非执行独立董事。以独立董事为主的审计委员会负责监督公司的财务工作。独立董事与公司没有任何经济关系,出于中立地位,不受公司左右,能够客观、公正地维护股东权益。目前,美国绝大多数公司实行独立董事制度。同时,董事会下设若干个专业委员会,分别代表董事会执行不同的功能。这样一种制度安排,既可充分照顾所有股东的利益,又会对经理层实施有效的制约和监督,为公司正确决策提供制度保证。

(四)企业控制权市场活跃,外部控制机制高度发达。英美国家资本市场高度发达,股票流动性高,公司治理表现为由外部控制来实现。在美国,股票市场聚集于股票价格。股票价格不仅反映今天的收益,还反映市场对上市公司未来收益的期望。股东投资公司的股票,希望获得理想的回报。股东的投资回报来自公司的股息和红利分配,在证券市场上股价升值中获得的资本增值收益。投资回报的多少和所有者权益是评价经理业绩的重要指标,当公司由于经营管理不善,造成公司业绩下滑时,股东就会选择“用脚投票”,在资本市场上出售股票走人。当股东大量抛售股票,公司的股价就会下跌,导致公司价值贬值,这就为资本市场上的战略投资者提供了低成本接管购并的机会。一旦公司被接管购并,原有公司的经营战略就会重新调整,管理不善的状况就会得以矫正。在接管购并重组过程中,对于原有公司董事会和经理层中的不称职成员来说,就面临着被解聘的危险。因此,经营者就必须尽职尽责,通过提高公司业绩来回报股东,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为目标。

(五)采取“股票期权制”的激励机制,力图实现投资者与经营者的利益结合。在英美国家,由于股权过于分散,股权结构相对不稳定,使股东对高级管理人员的监控力度大为降低,而企业管理者拥有信息的优势,容易产生与所有者目标不一致的行为,这些行为很可能会侵害所有者的利益。为了有效约束管理层的行为,尽可能地使管理者的利益与投资者的利益结合起来,激励管理者努力为股东创造更多的财富,英美国家的股东们设计了“股票期权制”的激励机制。股票期权设计的创意之一是将企业提供的内部激励外部化与市场化,激励大小取决于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与期权行权价格的差额。这样,就把经理个人利益与企业发展捆绑起来,促使经理只有把公司经营管理好才能获取个人的最大利益。

(六)英美国家公司治理模式框架。英美国家公司治理模式的框架由股东大会、董事会及首席执行官三者构成。其中股东大会是公司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是公司最高决策机构,董事会大多由外部独立董事组成,董事长一般由外部董事兼任,既是决策机构,又承担监督功能,首席执行官依附于董事会,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英美国家公司治理结构中不单设监事会,其监督功能由董事会下的内部审计委员会承担,内部审计委员会全部由外部独立董事组成。值得一提的是,英美国家公司治理结构中对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主要是借助于证券市场而设计的激励股票期权制和恶意收购接管约束机制。

二、“基于关系的”德日模式

“基于关系的”德日模式是以德国和日本为代表的“股权加债权共同治理的银行导向型”内部控制模式,其主要特点在于金融机构的全面参与和普遍存在的公司交叉控股,一般侧重于公司的内部治理,较少依赖证券市场“用脚投票”的外部治理机制。虽然德日都属于“银行导向型”的内部治理模式,但两国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又存在一些差异。德日模式的特征主要是:

(一)广泛的法人之间交叉持股。法人和银行是股份公司最大的股东,股权集中程度较高。德国是全能银行的典型,商业银行可以经营包括各种期限和种类的存贷款、各种证券买卖以及信托保险等一切金融服务,银行持有公司股票的10%以上,并且掌握着股票的权;而日本银行则实行主银行制度,企业与银行之间形成了长期、稳定、综合的交易关系,与企业形成这种关系的银行就是主力银行,银行持有公司股票高达20%左右。

(二)以债权人及利益相关者作为公司治理的目标。由于企业融资结构以股权加债权相结合和以间接融资为主,其公司治理就必须遵循“利益相关者”逻辑,形成了股权与债权共同控制公司。

(三)以大量非契约的方式来维持长期商业关系。德日两国企业依靠大量的非契约的保护措施来防止利己主义的危害,以促进建立和维持长期的商业关系。由于能建立起牢固和持久的商业伙伴关系,企业更乐意投资于专用性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增强企业竞争力,来降低风险。

(四)广泛的信息共享起监督作用。在日本,主银行握有客户公司的股票,同时主银行、供应商和客户之间频繁地进行经理层互换,形成一张信息共享网络,减少了隐瞒信息的数量,缩小了秘密行动发生的范围,实际上起到了监督作用。而德国情况也基本类似。德国公司中的外部董事通常来自于其他大公司的经理层和有重要利益关系银行的经理层,能代表利益相关者进行监督。

(五)外部治理机制较弱,银行有选择的内部干预较强。德日银行作为企业的大股东,以持有公司的股票直接参与公司内部治理。以日本为例,主银行会在必要时为了纠正问题,直接地、正式地干预公司的事务。但这些干预不限于银行,只是银行较多地实施而已。可以看出,德日银行通过债权和股权共同参与公司内部治理,由此形成了银行导向型的公司治理模式。

(六)采取经营者年薪制和年功序列制的激励机制。经理的报酬设计主要是年薪而非股票和股票期权制。以日本为例,主要是通过年功序列制度的刺激实现对经理人员的有效刺激。所谓年功序列制,是指经理人员的报酬主要是工资和奖金,奖励的金额与经理人员的贡献挂钩,公司经营业绩越显著,经理人员的报酬就越高。这种激励制度还包括职务晋升、终身雇佣和荣誉称号等精神性激励为主,不是短期利润增长和股价上扬,而是更着重于结合公司的长期目标绩效。

(七)德日国家公司治理模式框架。德日公司治理结构虽然都属于债权加股权的共同治理型,但德国雇员在很大程度上参与公司治理。这样,德日的公司治理结构框架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德国的治理结构为特殊的“双层董事会”制度,即监督董事会和管理董事会,其中监事会的地位高于管理董事会,监督董事会主要代表股东利益监督管理董事会,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但并不直接参加企业的具体经营管理,其职能相当于美国公司的董事会;管理董事会由监督董事会招聘组成且具体负责日常经营活动,其职能相当于美国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而日本公司治理结构的框架则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和独立监察人所组成。实际上,股东大会在日本是名存实亡的,真正发挥决策作用的是由经营者专家组成的内部董事会,董事会成员主要来自公司内部,不设外部独立董事,共同治理在日本已演变成了由经营者和内部人控制的局面。

三、两种模式的优缺点分析

(一)英美模式的优缺点

1.优点:公司控制权市场十分活跃,对经营管理者的行为起到了重要的激励作用;与业绩紧密关联的股票期权制的报酬机制对管理者行为有着很强的约束机制,能对业绩不良的经营者产生持续的替代威胁。这种模式不仅有利于保护股东的利益,而且有利于以最具生产性方式分配稀缺性资源。

2.缺点:易导致经营者的短期行为,且过分担心来自市场的威胁,缺乏内部直接监督约束,经营者追求企业规模的过度扩张行为得不到有效制约。由于股权过于分散,股权结构就会变得不稳定。一般股东不可能联合起来对公司实施有效的影响,使股东对高级管理人员的监控力度大为降低,形成弱股东强管理层的现象。

(二)德日模式的优缺点

1.优点:大规模相互持股和股权高度集中有利于公司关注长期投资;公司内部管理人员流动的独特性使董事会对管理层具有很强的监督约束作用;股权和债权参与机制有利于稳定银企关系,使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相结合,避免资源的浪费。

2.缺点:市场治理机制的薄弱,缺乏活跃的控制权市场,无法使某些问题从根本上加以解决;证券市场对公司筹资以及监控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很有限,企业负债率高,较容易形成冗员、不相关业务投资过度、生产力过剩和现金余额管理不善等。

四、公司治理的发展趋势

分析比较美、英、德、日公司治理可以看出,两种模式的区别在于:

(一)依托和控制机制不同。英美治理主要依托证券市场,借助证券市场“用脚投票”来实行外部治理。而德日则主要借助和依托银行,直接进入企业“用手投票”进行控制。

(二)由于融资结构基础不同,从而形成了美英股东型与德日股权加债权的共同治理型这两种不同的治理结构。

(三)由于对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同,美英国家借助证券市场而设计的股票期权作为激励机制,而收购接管则是作为对经理人员的约束机制。而在德日国家对公司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大多表现为自我激励与自我约束,公司对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主要体现为年薪和企业的实际绩效。

资本市场优缺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外币报表拆算;方法

中图分类号:F8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2

一、时态法与现行汇率法介绍

(一)时态法

时态法是美国会计学者L.洛伦森从会计计量理论的角度进一步推导出时态法,1975年美国在其颁布的第八号准则《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与外币财务报表折算》中以时态法作为唯一的外币报表折算方法。该方法下,现金和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长期借款等货币性项目统一按现时汇率折算;按历史成本计价的非货币项目按历史汇率折算,按现时成本计价的非货币性项目按现行汇率折算;所有者权益中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等按历史汇率折算,留存收益项目是平衡扎算的数额;利润表中除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和无形资产摊销费用按取得有关资产日的历史汇率折算外,其他收入费用项目按报表当期的平均汇率折算,销货成本需要在期初存货、期末存货、当期购货分别按适用的汇率进行折算的基础上,按照“当期销货成本=期初存货+当期购进存货-期末存货”的公式计算确定(根据存货的计量属性确定采用的折算汇率),折算损益记入利润表。

该方法的优点是它以会计计量基础作为折算汇率的选择依据,在理论上是最具有科学性及合理性,根据会计要素的计量方法对货币性项目与非货币项目分别采用相适用的汇率进行折算,未改变报表项目的计量属性,外币报表折算的结果与外币交易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与资产、负债发生时的方法一致,相对来说比较真实的反映了企业的资产负债情况,管理层根据汇总合并后资产负债表能够清晰的了解整个集团的资产负债情况,有利于管理层根据资产负债表信息做出比较准确的决策。同时该方法与合并报表的母公司理论要求相吻合。

时态法理论上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并不能掩盖其实务中的缺陷。该方法的缺点是外币报表折算差额记入利润表,影响当期损益,在汇率波动较大的情况下将严重的歪曲企业真实的盈利,不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对利润表的使用,在没有其他信息的提供下,无法正确的评价企业盈利能力;改变了企业的原有的财务比率,由于财务报表项目采用不同的折算汇率,改变了财务报表项目之间的比例关系,从而影响财务比率的分析;实务操作较为复杂,成本较高,对会计人员的要求较高。

(二)现行汇率法

现行汇率法的理论基础从子企业观点出发的,海外子企业是一个高度独立的实体,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开展一系列的经营活动,母公司仅仅关注对该子企业的净投资。现行汇率法衡量的是母公司在子企业的投资净额上汇率变动的影响。该方法又称单一汇率法,它是对所有资产负债表项目统一按期末汇率进行折算;所有者者权益中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等按历史汇率折算,留存收益项目是平衡扎算的数额;利润表项目按平均汇率折算,外币报表折算差额放入资产负债表中作为权益项目单独列示。该方法下将外币报表折算差额计入资产负债表,使得该方法背离了会计全面收益的原则;外币报表折算理论上是一种计量单位之间的转换,不涉及计量属性的改变,但该方法对所有的资产负债项目采用一致的汇率,则改变了按历史成本计价的资产、负债的计量属性。

该方法的优点是由于资产负债表采用单一汇率进行折算,保证了资产负债项目的比例;与实体理论相吻合;实务操作简便,实施成本较低。

该方法的缺点是,资产负债表项目采用单一的汇率进行折算,使得企业所有的资产负债项目承受相同的汇率风险,没有反映各个项目真实的汇率变动风险。同时,由于对资产、负债采用单一的期末汇率折算,使得折算后资产、负债既无法代表历史成本、又无法代表其现行价格,只是简单的一个数据的累加,无法代表其真实的意义,特别在汇率波动较大的情况下,严重影响报表信息的使用;该折算方法与外币业务处理的方法不一致。

二、我国的现实环境分析

(一)我国对外投资经营情况

境外投资规模扩大,独立自主境外经营实体增多。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初实施的“引进来”战略下,实现了国外资本、技术、人才的引进,促成了我国经济30年来的高速增长。经过30年的经济发展,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革,中央政府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适时提出了“走出去”的战略,在国家战略指导下及政府的支持下,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经营取得可喜的成就。根据商务部《2010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的最新数据显示,截止2010年底,中国13000多家境内投资者在国(境)外设立境外企业1.6万家,分布在全球178个国家(地区),对外投资累计净额3172.1亿美元,年末境外企业资产总额达到1.5万亿美元。2010年中国对外投资流量名列按全球国家(地区)排名第五位(含香港则为第二位),存量投资位居第17位。伴随我国国内成本的上升、国内市场竞争激烈、优秀人才难于获得等因素,导致我国企业国内发展空间受限,为扩大发展空间,获取境外的人才、资金、技术、原材料,我国企业已经由过去的贸易领域投资为主,逐步扩展到资源开发、生产制造、农业开发、咨询服务、信息技术开发等各个领域。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趋势逐步加强,并成为我国海外投资的主要方式,对外投资的企业不再是我国国内企业的对外延伸,简单从事国内商品的销售,而是在境外具有独立自主经营能力的经济实体。

(二)资本市场情况

我国资本市场逐步发展,形成一定规模。我国资本市场相对西方发达国家起步较晚,始于上世纪90年代,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逐步发展壮大,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借鉴西方资本市场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情况,走过了西方国家上百年的发展道路。在 2011 年全球交易所全年成交额排行榜上,上海证券交易所名列第三,成为全球六大交易所中唯一一家来自新兴市场的交易所。

我国逐步建立了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满足不同资本交易需求。1998年我国《证券法》颁布实施,这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正式步入了规范化、法制化的发展道路,为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国的资本市场上世纪90年代随着上海证券交易所与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逐步发展壮大,证券交易由最初的主板交易市场,发展到现在的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交易市场,以及场外的三板交易市场、产权交易市场、股权交易市场,实现了多种股份交易平台,具备了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雏形。随着经济的发展,为满足我国产业发展初期优秀中小企业的资本需求,以便使中小企业做大做强,2004年5月深圳证券交易所承办的中小板市场正式开设,为中小企业搭建了一个融资平台,同时也迈出了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第一步。为创新型和成长型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以及自主创新型企业提供融资平台,并为风险投资企业和私募股权投资者建立新的退出机制,2009年3月,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启动创业板。为了保障其他股权的交易,我国在上海、深圳两家证券交易所之外创立了三板市场、产权交易市场、股权交易市场。这些资本交易市场的成立与发展,为我国企业的发展与壮大,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而我国企业的发展、壮大又反过来推动了我国资本市场的成长与发展。资本市场的发展离不开会计信息的提供,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客观性将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在资本市场上投资的决策。

(三)会计准则现状

会计准则逐步完善,各种计量属性充分运用。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发1项基本准则与38项具体准则,形成比较完整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这些准则的制定和实施,规范了我国会计实务的核算,大大改善了我国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和企业财务状况的透明度,为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和证券市场的发展、国际间经济技术交流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了与国际准则的接轨,真实的反映企业的财务情况,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等会计计量属性及减值准备方法在新的准则中充分体现。这些方法是反映企业资产、负债的现时成本的一种计量方法。

目前多种计量属性的运用,使企业的资产或负债按现时成本或现时价值进行反映,减少了物价变动对会计要素价值的影响。目前可变现净值、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运用相对较广,企业的存货按可变现净值计量;投资性房地产、金融资产负债的计价可采用公允价值处理,在非货币交换及债务重组时应该运用公允价值对资产负债进行核算。同时对应收款、存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报表项目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计提减值准备。这些计量方法及减值准备的运用是强调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即会计信息应该真实的反映资产、负债的未来经济价值情况。

三、我国外币报表折算方法选择结论

时态法与现行汇率法各有优缺点,在理论上暂时还无法做出谁优谁劣的比较。在会计实务的运用中只能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折算方法。我国的会计准则《外币折算》中仅仅规定使用单一汇率的现行汇率法。笔者认为这是我国会计准则从我国现实情况做出的比较务实与合理的选择。

笔者认为,采用现行汇率法是从我国国情的现状出发,进行的必然选择。经上述分析可知,我国海外投资已经由贸易投资,逐步扩展到资源开发、生产制造、农业开发、咨询服务、信息技术开发等各个领域,并且跨国并购的趋势加强,海外投资企业不再是我国国内企业的对外延伸,而是在境外具有独立自主经营能力的经济实体;我国会计信息与资本市场收益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普通投资者比较关注企业的会计利润的实现情况,而时态法下,报表的折算差额计入当期损益,管理当局容易采用外币报表折算方法的选择来对企业的盈余进行操纵,容易导致会计信息使用者做出错误的判断;我国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可变现净值及减值准备的充分运用,使得企业的资产或负债按现时成本或现时价值进行反映,减少了物价变动对会计要素价值的影响。同时从实务的角度,采用现行汇率法可以简化外币报表折算工作,便于实务的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常勋.财务会计四大难题(第四版)[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8.

[3]梁杰,郭新.外币报表折算中的现行汇率法和时态法[J].商业研究,2002(02):66-67.

[4]王军法.外币报表折算方法选择之我见——简评时态法与现行汇率法[J].财务与会计,2011(02):30-32.

[5]卢曦,李钰.小议外币报表折算方法的比较和选择[J].计划与市场探索,2003(11):94-95.

[6]周海涛,丁艳涛.外币报表折算方法选择的多维分析[J].经济与管理,2005(04):62-64.

[7]林洁.“走出去”战略: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现状与思考[J].北方经济,2010(14):86-88.

[8]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10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R].2011.

[9]辛希.中国企业海外投资与经营面临升级中国贸促会《2011中国企业海外投资与经营情况调查报告》[J].中国对外贸易,2012(05):43-45.

[10]潘企忠.中国海外直接投资的新特点、新趋势及对策[J].大经贸,2007(06):86-87.

[11]詹骞,席敏.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构建及完善思路[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4):37-41.

[12]何亚楠.外币报表折算方法研究[D].厦门大学硕士论文,2010.

资本市场优缺点范文第4篇

业务组合管理是康采恩管理的首要任务,合理的业务组合配置可以分散总体风险。本文从康采恩内外部视角,用三个不同模型进行风险分析。发现总体风险由投资机会的协方差决定,业务组合风险取决于业务领域和业务组合的协方差。由于三个模型各有优缺点,建议应用时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

【关键词】

康采恩;业务组合;风险

0 引言

康采恩,又称多种企业集团,由法律上独立的公司联合而成,接受统一领导,以业务领域的多元化为特点。对各种业务领域的选择和整合是康采恩管理的首要任务。宏微观经济环境的快速发展要求企业持续主动地进行业务组合管理。康采恩面临各种风险,管理者在业务管理中必须考虑风险因素。那么康采恩如何通过业务组合配置来分散风险呢?本文围绕这个问题,先从康采恩内部视角,基于投资组合理论和康采恩风险成本模型(CORC),进行分析。然后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的基础上,从外部资本市场角度进行分析。最后总结并提出建议。

1 内部视角

1.1 投资组合理论

马科维茨提出投资组合理论,研究风险厌恶投资者理性选择和配置证券的行为。他用期望报酬和标准差(表征风险)来描绘投资结果。投资组合的期望报酬和风险可通过单个投资的期望报酬和风险计算得到。资产配置用作投资机会的权重,权重总和为1,单个投资机会的权重可为任意值。投资组合的期望报酬是单个投资机会期望报酬的加权平均值。投资组合的方差包括单个投资机会的方差以及各投资机会的联合效应(协方差)。当两个投资机会的报酬同时超出或低于其预期,它们的相关系数和协方差取正值。当相关系数取1,投资组合的风险是各投资机会风险的叠加。其他情况下风险被分散,相关系数越小,分散效果越明显。当投资组合中有n个投资机会时,投资组合的方差包含n2-n个协方差和n个方差。可见,投资组合含多个证券时,总体风险主要由协方差决定。

投资组合所含投资机会越多,风险分散的作用越明显。根据占优原则,在给定的风险下最大化报酬或给定报酬下使风险最小的投资组合占优。优于其他投资组合的投资机会是有效的。所有有效的投资组合构成马科维茨有效曲线。为了确定最优投资组合,他引入了代表个人投资者主观效用函数的无差异曲线,两曲线的切点就是最优投资组合。

1.2 康采恩风险成本模型(CORC)

将马科维茨的投资组合理论向CORC延伸,用业务领域的目标自由现金流(FCF)来描绘投资结果。模型包含各计划期内的FCF和发生概率,体现了时间结构。康采恩是风险厌恶投资者,其效用函数就是业务组合FCF考虑主观风险厌恶系数后的对等无风险收益(CE),该值越大越好。康采恩投资业务领域时,投入金额以业务的实际投资全额为准,不同于证券投资金额的可分性。不投资则记为0。

为了简化康采恩业务组合风险的计算,假设各期内FCF有高、中、低三种情况,分别对应各自的发生概率,且三种情况发生概率之和为1。业务领域的期望FCF是以发生概率为权重的FCF的加权平均,方差是三个情景下FCF与期望FCF之差的平方的加权平均。以两个业务领域为例,分别计算业务领域各自的方差和两者的协方差,再计算业务领域与业务组合的协方差以及业务组合的方差。结果显示业务组合的方差等于两个业务领域各自与业务组合的协方差之和,与业务领域的风险无关。同时发现,业务领域FCF之间的相关关系会影响总体风险的分散效果,负相关的FCF能更好地分散风险。

2 外部视角

CAPM基于投资组合理论,从资本市场角度对投资机会给出了评价。前提假设包括风险投资机会的无限可分性、完美市场假说、投资者厌恶风险、无风险投资可无限买入,以及所有投资者对期望报酬、标准差和各风险投资机会间的相关关系有一致的预期。风险厌恶投资者偏好资本市场线上的投资组合。投资者的一致预期导致市场一致的马科维茨有效曲线和资本市场线,因此无风险投资和风险投资的资金分配遵循“托宾的分离原则”。

计算得到市场组合的方差等于各风险投资与市场组合的协方差的加权之和。单一风险投资对市场组合的贡献在于他的加权协方差。完美市场中的市场均衡意味着对各投资机会有相同的单位风险超额报酬。在期望报酬-协方差坐标中,证券市场线反映了某股票对市场组合的协方差和它期望报酬的线性关系,线上的证券被公平定价。从证券投资向业务投资拓展,期望FCF取代证券的期望报酬,企业价值对应FCF的现值,贴现率是企业投资者的报酬率。根据CAPM换算得到以无风险报酬率贴现计算的企业价值,其分子为期望FCF减去市场风险价值和协方差乘积的差,即资本市场的客观CE。企业价值得到市场客观定价。

3 研究总结

投资组合理论揭示了风险联合效应在于投资组合中证券的协方差,相关系数越小风险分散效果越明显。但是最优投资组合的构成取决于投资者主观的个人效用函数,康采恩的投资决策显然不能同时满足每个股东的偏好。投资的无限可分与业务投资的实际不符。由于只用期望和标准差描述投资机会,忽略了分布的其他特征,所以暗示了正太分布和投资期为一年的假设,也不符合业务投资的情况。CORC虽然考虑了业务投资的时间结构,解决了证券投资无限可分与业务投资的矛盾,但仍受风险厌恶系数主观性的局限。CAPM提供了资本市场对康采恩风险的客观定价,将投资机会与市场组合的协方差作为风险定价因素。但仅当康采恩投资的业务原本就包含在康采恩投资的市场组合时才可定价。而CAPM一年的投资期限和苛刻假设条件限制了这一模型的应用。

综上可见,康采恩能通过业务组合的合理配置分散风险。在发展和调整业务组合时切记要协调、均衡各业务领域的收益、现金流和风险的结构,识别业务领域的潜力和资源需求,合理调配资源。三个模型有各自的局限性,应用时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

【参考文献】

[1]Markowitz,Harry.Portfolio Selection. The Journal of Finance.1952(1):77-91

[2]Sharpe,William. Capital Asset Prices:A Theory of Market Equilibrium.The Journal of Finance.1964(3):425-442

[3]Spremann,Karsten.Finance.München 2007

资本市场优缺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会计计量目标理论;受托责任;决策;收益

财务会计通常被认为是一个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的过程;而在会计理论的研究中专门针对会计计量的相对较少,主要是因为在传统财务会计中,计量基础是历史成本,计量单位是货币计量,这是已经被广泛接受的;然而,随着现代对会计理论研究中越来越多的涉及到“资产负债表外业务”的确认和核算,尤其是衍生金融工具、或有事项以及公允价值等的确认和列报等问题都是涉及现代会计实务的难题。而这些问题都不可避免的涉及到计量和计量理论等一系列问题。

一、传统会计计量理论的基本问题

在现有的会计计量理论中基本涉及的问题主要包括会计计量的定义、本质、目标、计量属性、计量单位以及衡量计量的标准等等,而这其中以定义和目标又是其它内容的基本。

(一)会计计量的定义

在会计界最早提出会计计量定义的是史蒂文斯(S.Stevens),他在1946年提出:“计量是根据特定的规则吧数额分配给物体或事项。”1966年,美国会计学会提出:“会计就是要计量和传递一个经济主体的活动中的数量方面,虽然定性信息是重要的,但会计职能强调通过数量表示有意义的定量信息来增进有用性。”1979年,井尻雄士在《会计计量理论》一书中提出:“会计计量就是以数量确定目标或事项之间的内在关系,并把数额分配于具体事项的过程。”1989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在《关于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框架》公告中认为:“计量是指为了在资产负债表和收益表中计列财务报表的要素而确定其金额的过程。”

在我国目前被广泛采用的是著名会计学家葛家澍和余绪缨教授在1992年提出的定义,即“计量,是指在财务会计中对会计对象的内在数量关系加以衡量、计算并予以确认,使其转换为可以用货币表现的信息”。

从上述对会计计量定义的时间间距及其内涵来看,对计量的认识主要表现在:第一,在计量基础上是单一的历史成本,计量单位上是坚持货币计量。第二,在传统计量理论中普遍认为会计计量就是计量财务报表要素在经济活动中的过程,并表现在报表的形式上。第三,对会计理论的研究大都是将其放在会计基本概念框架中的勾籍关系中,特别是会计本质和会计目标是传统计量理论的基础和出发点,从而形成了计量理论中的真实收益学派和决策有用学派两大主流学派。

(二)会计计量的目标

在传统会计计量理论中,对计量目标的分析和研究也是类似与计量理论,没有形成完整理论,只是有从会计目标中演进而来的受托责任性和决策有用性的两个广泛接受的模糊概念而已。比如,在林志军编写的《会计的假定、原则、准则》中曾经表述:“会计计量主要解决企业的资产计价和收益衡量问题,其目的是为了考核企业管理当局作为业主的委托管理者所实际完成的‘受托责任’,正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肖伟在其编写的《会计计量接触理论研究》中认为,会计计量的目标与会计决策信息系统的目标是基本一致的,即提供有关价值运动的量化信息,确定与决策相关的价值运动方面的量值。另外,在吴艳鹏编写的《资产计量论》中将会计计量的目的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明确企业资产责任,交代企业资产经营现时履行情况;(2)客观的反映企业所实际控制资产的经济价值;(3)为经济决策管理提供有用信息。并认为这三个方面彼此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企业资产计量目的的完整内容。

由此可见,我国传统会计中对计量理论的研究依然限定在传统会计基本概念框架结构中,以会计本质和会计目标为其研究的中心出发点和逻辑起点,特别是对会计计量目标的认识更是突出,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俨然已经成为计量目标的两大主要观点。尤其是随着公允价值、可收回金额等多种计量模式给传统计量带来巨大的冲击时,计量目标理论也成为争议颇多的话题。

二、计量目标中受托责任性和决策有用性的评价

(一)受托责任性

认为计量目标服从与受托责任观的大多数学者认为,由于资源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委托方把资源交给受托方,受托方承担合理、有效地管理资源并使资源保值、增值的责任。作为资源的受托方,要如实向资源委托方报告受托责任的履行过程、结果;而为了有效地协调委托方和受托方的关系,在会计信息质量方面要求客观性,在会计确认上只确认企业实际已发生的经济事项,从而在会计计量上以历史成本计量,反映客观性和可验证性。如下图1所示:

根据图1,在受托责任观为知道的会计目标中,委托方和受托方双方责任明确,并且所要求的计量过程也仅仅时反应这种唯一的契约关系,而计量的结果以及对计量报告的要求自然与之相对应就变成了信息的客观性和可验证性要求。站在投资者的角度,需要客观、可验证的计量过程并反映结果,对受托方进行监督和控制,受托方则需要客观地计量整个过程并报告出来反映企业履行的情况和经营结果,因此,在此会计目标为导向的计量过程中,采用的则是会计学的收益、使用财务资本保持以及名义货币单位等一系列概念,并决定了计量过程中只需要用历史成本对资源进行初始计量既可,没有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等后续计量等问题,也没有无形资产等混合计量等问题。简单的说计量的目标就是完成受托责任,真实的反映资源的收益这一目的。

由此可见,在一定程度上,以整个财务会计基础概念框架为基础从会计目标出发的计量目标目的理念仅仅是从整个财务会计的逻辑关系为逻辑起点,将其作为一个子系统而发展的。然而,随着资本市场的形成和完善、特别是信息成为投资人和经理人越来越重视的焦点,受托责任行对目标性已经逐渐显现出不适合的地方来。在受托责任中,计量及报告出的结果所反映出来的信息,在决策者看来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其决策的需要;另一方面随着资本市场的活跃和发达,投资者已经改变了原来的集中式、单一性逐渐成为分散性、个别性、大量性,潜在的投资者和相关的利益相关者都在关注着计量所反映的信息。在这种环境和要求下,很多学者开始对受托责任性的计量目标提出置疑并转向对决策相关性目标理论的研究。

(二)决策相关性

认为计量目标服从于决策有用观的大多数学者认为,由于资源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会计目标是向债权人、潜在投资者等相关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利于其作出合理的投资、信贷及类似决策的会计信息,会计信息主要包括关于现金流量的信息和关于经营业绩及资源变动的信息。这就要求会计信息质量不仅可靠,更重要的是相关有用。在会计确认和计量方面不仅要包括已实际发生的经济事项,还包括那些尚未发生但对企业已有影响的经济事项,因此在会计计量上不仅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还采用非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如现行价值模式、公允价值模式等),并要求提供多种会计报表。如下图2所示:

如图2,以决策有用性为指导的会计目标中,虽然和受托责任观一样都适用于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经济环境,但与其不一样的是,资源通过资本市场的交易完成有效的配置,委托受托双方的关系变得模糊,信息成为连接经理人和资源以及投资人的关键点,此时通过资本市场运作的企业资源的收益及消耗情况就不再是会计计量的主要目的,而相应的决策信息、投资信息以及潜在投资能力的信息已经有原来的无用信息变成了至关重要的信息,而贯穿整个会计过程的计量其目的也就成了提供相关、可靠的有用信息,由此可靠性、相关性就成了连接会计目标和计量目标的衡量标准,并且在会计目标的导向下,计量过程中开始采用经济学中的收益概念、开始涉及重置成本、实务资本保持以及现时成本等一系列有利于决策信息的计量概念。而计量所反映的信息其目标不再仅仅完成投资人的受托责任,而是更注重体现资本市场的平均风险与报酬水平以及本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风险与报酬等。并且要适时体现出后续计量以更好的面向未来的需求和目标。在这种计量目标理论中,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资本市场的介入给会计计量带来的冲击,解决了当前越来越多后续计量的一部分问题,可以说是比较有效的。并且,在2002年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与加拿大会计准则理事会合作推动的“会计计量”研究项目中,最终还是将计量目标界定为是为了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即与概念框架中的财务报告目标相一致)。

但我们认为,决策有用性的计量目标仍有些不能满足的情况,决策有用性适用的经济环境是资本市场,而怎样的资本市场才能保证决策有用性的计量目标可以满足整个信息系统的需要特别是信息使用者的要求呢?信息成为关键之关键,而会计则无形间成为信息使用者和信息的“奴仆”,在决策有用性的目标理念中又将如何体现呢?等等问题都是目前在决策有用性的目标理念中无法很好解释并解决的问题。

三、结论及建议

在上述受托责任性和决策有用性为目标的计量理论中虽然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会计计量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但是很显然都并不是很成功的解释并解决当前越来越成熟的实务问题。我们认为有如下原因:

1.这两种目标理论都是以会计目标为出发点或逻辑起点,而当前在会计目标的研究体系中还存在理论和实务上不具有操作性的地方,这样的研究起点首先对会计计量这一贯穿整个过程的重要量化概念目标就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把对计量的研究局限在了以此为基础的勾籍关系中,我们不是说这中间存在逻辑问题,而是说计量的目标本身就限制在了这一范围之内。

2.从理论上讲,这两个观点不论是在会计目标理论还是在计量目标理论中,其适用的基本前提或经济环境源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在这种分离状态下,无论是明确契约关系还是明确资本市场交易形成信息。而当前随着知识经济、信息爆炸时代的发展,信息、知识等无形资产俨然已经成为一个全新的资源并且对决策和企业经营管理都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就像资本市场开始席卷会计整个过程一样,需要更适合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新目标理论满足当前会计整个过程,特别是报告过程和结果。

3.从实务操作上讲,我国会计计量规范对于初始计量基础有历史成本、公允价值、现值、最佳估计值等,对于后续计量基础有摊余价值、成本与市价孰低法、公允价值、可收回金额等,但从总体上看,对除历史成本的使用还是比较谨慎的,特别是公允价值,也只是在2006年修改的会计准则中有部分体现而已。这样本身就意味着在会计计量目标理论中试图从新的视角寻求上述问题的解决。

因此,我们认为对于受托责任性和决策有用性的会计计量目标理论,应该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建议可以抛开会计目标理论,将计量作为一个独立的子系统来研究其计量及报告过程中的真正目标到底是什么,这样可能就计量这个单独的过程来说会更有利于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并形成比较完备的子系统。并且,随着目前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涌现,即使是以历史成本为主多种混合计量模式并用的计量理论也有很多解决不了的问题和难题。另外在这种比较模糊的计量模式中也容易给会计过程带来许多不便和多种操作的可能性。这样,在计量目标中,我们就更应该抛开会计目标理论,从计量本身出发研究计量目标。

参考文献

[1]欧理平,何华军,岑远春.会计目标:决策有用与受托责任――一种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J].重庆社会科学,2005(12).

[2]陆剑桥.关于会计计量的几个理论问题[J].会计研究,2005(5).

[3]罗栋梁,张英明.决策有用观的几点不同意见[J].财务与会计,2004(1).

资本市场优缺点范文第6篇

[论文摘 要]伴随券商直投业务的批准,券商的经营模式经营模式将发生变化,通过分析券商直投的历史、现状了解该项业务推出后所产生的影响。

随着中信、中金两家公司取得券商直接投资业务试点资格,那么就解除了自2001年4月以来对证券公司从事私人资本类投资的禁令,这意味着与凯雷投资集团等西方竞争对手采用相同模式的国内投资公司诞生了,从而券商的经营模式由此可能会带来一些变化,同时对创投也会带来一定的冲击。

一、国内券商直投的发展历史

从2001年证监会严禁证券公司进行风险投资到2006年2月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允许证券公司在符合法律和有关监管规定的前提下开展创业风险投资业务。这6年前后的“一收一放”,折射出资本市场发展形势的不断变化和演进。6年前,床头也普遍因为网络股泡沫破裂进入谷底,国内证券市场开始走熊,券商通过各种方式进行的直接投资大都变成了巨额不良资产。6年后,国内券商经过了一场生死轮回,股权分置改革完成,促使市场进入全流通时代,股市更是一路上冲,股权投资行业也进入新时期。单就国内私募股权投资(PE)市场而言,2007年上半年就有83家中国大陆企业得到PE投资,投资总额达到48.03亿美元,PE推出活动保持活跃,共36笔推出,其中25笔通过上市实现推出。

二、国外券商直投的发展状况

券商直投业务不仅长期以来是国际券商的重要收入来源,而且利润极为丰厚。统计资料显示,国际券商直投收入一般占总收入的60%以上,在资本市场最发达的美国,则超过70%。美国大型私人股权基金的收益能达到40%-50%,而券商直投的回报则动辄几倍甚至数十倍。像高盛投资工商银行、收购西部矿业,摩根士丹利投资蒙牛乳业,这些精典案例都为投资方获得了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超值回报。

三、国内券商直投的现状及机会

而由于中国以往的证券市场体制结构存在“只能做多,不能做空”的问题,券商对市场行情的依赖很严重,即都在“靠天吃饭”,始终走不出“牛市赚钱,熊市赔钱”的宿命。根据数据显示,本土券商的收入构成中,经纪业务仍是其主要来源。据对26家券商的统计,2007年26家券商64%的营业收入来源于经纪业务,券商自营业务占比26.7%,承销业务和委托理财占比不足5%。中小券商经纪业务收入更是占了主营业务的绝大部分。国内券商主要依靠经纪业务维生,这在收入结构上是明显失衡的。如今券商直投业务的开展,不仅将加快本土投行与国际市场接轨,即“投行+投资”盈利模式转型,从而改变“生存基础单一、盈利模式单一”、“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而且这一转变将迫使投行加快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及业务能力,从单纯的“为人作嫁”的“一站服务”向“陪上嫁妆”后“扶他上马,送他一程”的“跟随服务”转变,从而无疑将对其运营服务产生深远影响。由于直投业务不仅收益远高于传统的证券承销,而且十分有利于深层次地挖掘客户价值,进而带动后续融资业务和并购业务的发展。同时,由于投资和融资周期往往交替出现,直投业务和承销业务有周期性互补的作用,从而可以增强投行的抗风险能力。此外,在证券公司内部的自营、投资、固定收益、收购兼并、代办股份转让业务等业务部门都和直接投资有着相关性等等。券商参与直接投资业务已被广泛作为自身发展战略的一部分。

四、推动PE市场竞争

券商股权投资与PE类似,都是投资于非公开发行公司的股权,投资收益通过日后出售股权或企业上市兑现。因此,券商直投业务启动后,将进一步推动PE市场的蓬勃发展,同时加剧参与各方,尤其PE、VC和券商直投部门的竞争。与国际PE和国内创投机构相比,在直接投资业务上,券商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因投行承销业务而带来的项目资源优势,以及深层次地挖掘和延伸客户投资价值,帮助企业实现再融资和并购价值等。其劣势在于拟议的试点方案中,证券公司还只能以自有资金投资。PE的优势在于专业投资经验的丰富积累和人才储备,对于外资PE机构来说,还有雄厚的外来资金的背景优势。PE机构普遍在以往的投资项目中积累了丰富的运作经验,从企业调研评估方法,到业务发展推进,以及走向资本市场上市或并购,都有专业的方法支撑和相对固定的业务合作伙伴来共同完成。VC的优势是可以不受三年的期限约束,在企业初始阶段、成长阶段或成熟阶段自主介入,从而可能获得更好的投资机会,获得更高回报。总之,在直投业务上,PE、VC和券商有竞争,但也可以有合作。因为三者的优缺点具有互补性,完全可以通过合作,共同打造一条共同的价值链。因而从整体上看,券商做直接股权投资是非常有助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的健康发展的。

五、催发本土投行转型

目前国内投行已经渐次进入近乎充分市场化的竞争格局。在美国,所谓投资银行业务,早已超过了传统意义上的上市辅导和股票承销领域。通常情况下,投行所提供的服务都已大大超过专业之外,如前面所述的直投业务和战略咨询等。值得注意是,这领域的服务,已不是单纯可以以专业能力论英雄,而将是一场综合能力的较量。在直投业务开闸后,仅仅使企业达到上市已不是投行的唯一目标。上市后的跟随服务,包括专业辅导、完善公司治理、帮助企业持续再融资等,使得企业通过自身发展与收购提升业绩,最终使企业做强已成为投行的主要任务,包括帮助企业制定发展规划,健全治理结构,充当企业的战略顾问,协助企业建立良好的内部监督控制和会计核算体制等等。有一句话说得好,“一切高级竞争,都在专业之外”。在当今人才流动趋于市场化和自由化的生态环境下,所谓专业技能,在同业人士中已难分高下。在投行领域,竞争一样越来越取决于技术产品创新和专业之外的能力。从短期看,技术,包括产品设计和服务等专业领域的创新起到关键作用,但从长期看,专业之外的能力,包括文化、思维、战略、投资等需要通过自身培育而不是模仿而来的系统处理能力,才是真正可以持久的核心竞争力。

总之,券商直投业务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其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将是深远的。这个影响从中信证券、中金国际等中外大中小券商的转型及动向可以清楚得到印证。

参考文献

[1]匡志勇,券商直投,馅饼还是陷阱,第一财经日报,2007,03

资本市场优缺点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科技企业,私募股权,融资

引言

中国的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和其他所有中小企业一样,都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伴随着我国金融资本市场的不断开放,私募股权投资作为一种重要的融资方式在我国迅速发展,内资、外资、民间和官方都在积极参与和推动私募股权。为了让更多的高科技企业获得发展所需的资金支持,让企业家更清晰的了解私募股权的内容和过程,本文从企业的角度,对企业进行私募的模式进行分析,总结出我国高科技企业私募的特点,指出融资所带来的利弊,为正在和将要进行私募股权的企业提供帮助和借鉴。

2.中小高科技企业股权私募融资模式

国内科技企业私募融资分为两种模式:

1.风险投资+私募股权

第一类企业从初创阶段就接受风险投资,公司的管理者对资本市场较为熟悉,了解相关规则和资本行业。企业管理者多数是归国留学人员,曾在国外高科公司就职,在自身的专业领域积累类了不少经验,有的拥有科研成果。他们有着在发达完善的资本市场环境中的工作经历,了解熟知资本工具和其中的规则,所以创业初始就开始运用风险资本,在获得充裕发展资金的同时,从一开始就以规范的管理和完善的结构运作企业组织。在经过创业和成长期之后,就很自然的采取私募股权的方式进一步谋求发展。

2.自主创业+私募股权

第二类企业属于自主创业,在企业创立发展阶段,没有借助于外来资金,完全靠自有资金投入、积累和发展。这种类型的企业家通常没有海外的学习工作经历,对资本市场了解较少,在企业进入成熟阶段,希望借助资本市场来进行跳跃时的发展,加速业务或市场的扩张。该类型的企业由于对私募股权缺乏了解,往往容易导致两种情况出现,对私募盲目追捧且充满热情,或则十分小心谨慎充满戒备,甚至有的企业管理家拒绝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的帮助。

两种模式企业的构成基因和成长经历导致在私募融资阶段关于股权、份额等问题的思维和态度迥然不同。被投企业的多元化投资亦是PE所忌讳的,另一方面,中国的私募基金因为对早期投资的技术趋势和管理技能缺乏准备,多把资金投资于Pre-IPO的阶段,对真正的创业中的中小企业反而投资不多。怎么样能够让股权、债权融资配合起来,也许是中小型高科技企业融资的下一个话题。

3.中小高科技企业私募股权融资分析

3.1 国内中小高科技企业私募融资的内外驱动力

1.外在驱动力

私募资本在我国并没有私募概念和相应的法律法规的情况下存在由来已久。为了解决中小企业、民营、私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以及解决他们由于规模所限,无缘公开发行股票上市或发行企业债券的融资困难,一些企业与民间金融机构进行了创新和创造。私募就是在此情况下发挥了其他融资方式无法起到的作用。国内私募基金的投资对象是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并产生稳定现金流的成熟企业,具有上市潜质,主要投资形式是对具有上市潜力的公司进行投资。

90年代中期以来,私募在我国进入新的高速发展阶段。各方面的动力进一步推动了私募资本市场的发展:长期形成的民间资金拆借市场随着藏富于民的现象愈发明显而规模越来越大;海外风险投资理念的引入,大量海外投资公司的进入和本土风险投资机构的发展,很多大型企业集团也纷纷介入到风险投资领域,它们的经验对众多中小企业的成长帮助更大;国内股票市场的发展也使金融意识深入人心,客观上促进了私募融资的发展。

2.内在驱动力

高科技成果产业化率低是我国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就是缺乏产业化资金。虽然国家的各类科技扶持性基金和科技担保公司的出现为高新科技企业的成长做出了一定贡献,但所能提供的资金非常有限。同时,由于高科技成果在产业化过程中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在成果拥有者和投资者之间存在较大的信息不对称,就使得高科技成果很难从正式的金融部门获得资金,此时私募就能起到相当大的作用。私募既可以突破正式金融对融资者的信用记录、规模、赢利性、担保等方面的限制,又能够以灵活的条款设计来吸引投资者和补偿投资风险,所以能成为高科技产业化融资的一个好方式。

私募资本有利于民间企业的发展。我国民间企业很难从正式金融获得资金,这种状况不可能在较短的时期内就得到扭转,即使金融市场极为发达的国家,小企业也较难从正式金融受益。适当发展私募资本市场,能够在这方面有所弥补。私募还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引入战略性投资者的重要手段。建立战略性合作关系,对于那些已经具备一定规模的企业,在寻求与国际大公司合作的过程中可充分考虑使用私募的手段。

和国内高科技企业分布的情况一样,真正实施私募股方式融资的高科技企业。目前集中在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城市,主要集中在计算机行业,其中已互联网尤其引人注意。中小高科技企业大多数是自主创业,人员组成以科技研发人员为主,许多公司的负责人同时又是核心研发技术人员。他们有的只懂技术,有的还了解市场,但是既懂技术又懂经营管理还懂得资本运作的人是少之有少,不光是国内的科技人才,很多海外归国的高科技人才也同样如此。]在他们面对资本市场,进行资金管理、融资操作的时候就不得不听从于资方,资本运作的复杂和晦涩难懂的专业工具让他们很难作出准确的判断。

高科技企业在中国出现和发展的时间还并不长,企业往往以技术研发为主,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和技术优势,人员以高学历的技术型人才为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技术研发能力。为了获取企业发展的资金,势必要和社会各方面机械接触和交流,接受知名私募基金投资的企业不仅获得充裕的资金,更在迈向更高层次的资本市场方面做出了很好的铺垫和准备。从2004年深圳交易所创立中小板以来,深圳交易所中小板已经进入全球三大中小板之一。截止2009年5月底,在深圳交易所挂牌上市的中小企业有273家,273家公司总市值达到9730亿元,有205家是科技企业,有135家公司承担了国家级项目。中小板培育了一批优质企业,也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

3.2 高新技术企业私募融资特点分析

针对我国的法律环境和高新技术企业的特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私募融资具有如下特点:

1.私募融资建立在广泛协议基础之上。因为在我国,不管是《公司法》,还是《证券法》都没有规范私募融资行为,因此私募关系都通过各个阶段订立相关协议而建立起来的。

2.私募融资信息披露很不规范。私募最重要的特征是发行人可以不必向投资者进行详尽、全面的信息披露,而且对所披露的信息也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这是私募的一大优势。但是,因为在融资中涉及到公司内部员工和其他外部非机构投资者,他们没有机会和发行公司的管理层进行全面的沟通,处于信息劣势,虚假、夸大或者遗漏的信息披露往往导致非机构投资者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

3.在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利益方面无法可依。与公募市场相比,私募市场信息更加不流畅,大股东和小股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更加严重,出现小股东利益受到侵害情况时,小股东将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很多小股东往往在私募融资的过程中就被迫退出企业。

4.科技企业往往需要多次融资。科技企业在人力资源、技术产品研发等方面需要持续投入,一次融资往往无法满足企业的需要。

5.私募融资协议中不仅有对赌条款的限制,还存在技术和研发成果的或有转让。被私募方选中的科技企业多数都具有独有的专利或者特殊的研发成果,私募方会要求在企业没有达到预定的收益指标时,形式对专利或衣服成果的预定权力。

4.我国中小高科技企业私募股权融资的利弊

企业往往是私募资金的需求方,多数时候也是私募行为的发起方,所以首先从企业的角度来分析高科技中小企业私募的得与失。

4.1获得稳定的资金来源,优化资本结构,为上市融资奠定了基础

公募与私募及用户贷款相比给企业带来的优缺点,私募股权完成企业可以获得3-5年的发展资金支持,时间长于中小企业贷款,起到稳定企业发展和补充融资渠道的作用。私募的投资者他们更看重企业的长期收益,不会因企业一时的失败而做出撤出资金等对企业不利的事情。相反,因为已经形成事实上的利益共同体,他们往往会尽自己所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关键时刻还会追加投资。新股东的加入,结束了股权资本单一的局面,使企业开始向多元化的股权结果发展,更加符合资本市场的要求和规范。资金的运用也将更加规范,使用的效率将大幅提高。

4.2改善公司的内部组织结构,提高企业运作效率,增强自身实力

私募股权融资作为一种新型融资方式,以其独特的融资优势成为了成长中的中小高科技企业解决资金瓶颈的重要融资手段。同时,由于私募股权投资者与所投资的企业之间存在直接利益关系,促使私募投资者必须为中小民营企业引进现代公司治理机制,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在创新中小企业组织结构、财务管理方面提供智力支持与服务,为中小企业的成长及最终进入证券市场融资打下坚实的管理基础。企业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改善企业的收入和成本结构,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最终带来企业业绩的提升,迅速增强民营企业的实力。[17]

私募股权基金通常具有在多个行业和领域的丰富投资经验,拥有成熟的管理团队和控制特定市场的能力,能为企业提供前瞻性的战略性指导,能利用自身的声誉和资源为企业推荐适合的管理。这些支持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更重要的是进行私募本身就是对企业自身具有管理能力的挑战,想要突破现状,企业自身就有内在的提升业绩和加强经营管理的迫切要求,私募的从外在更加严格的提出了要求。

4.3防止丧失企业控股权,企业被迫改变战略方向甚至消亡

和任何交易一样,获得私募资金必然要付出相应的价值。企业看似只出让了部分股权,其实出让的是部分经营管理权力和未来的部分收益。私募方通常不会直接参与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但是会通过董事会影响企业的重要经营决策和长期战略规划。在董事会的权利、义务则体现董事会在重大事项上的决定权,甚至会引导发展或者左右企业方向。一些国外企业背景的私募基金,最终目的就是获得我国同类企业的控股权,变相进行自己的扩张,获取企业的核心技术和研究成果,或者借助企业进入中国市场。

参考文献

[1] 宋晓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组织模式分析.财经研究,2008,10.

[2] 王琳.浅谈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发展形势.金融经济,2008,11.

[3] 苏宁,刘虹,私募股权投资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全国商情,2008,13.

资本市场优缺点范文第8篇

关键词:灾后援助;保险市场;巨灾风险证券化;我国实施巨灾风险证券化有利条件

一、各国巨灾风险分担方式

日本家庭财产地震保险由政府和民间保险公司共同承担保险责任。较小的巨灾损失由民营保险公司承担,大的巨灾损失由民营保险公司和政府共同承担,特大的巨灾损失主要由政府承担。这样的保险制度不仅克服了民营保险公司对巨大的地震损失所承受的赔偿能力限制,使遭受地震损失的被保险人获得必要的救助,还能有效地降低政府承担的责任。

新西兰应对地震等巨灾风险的系统由地震委员会、保险公司和保险协会构成。地震委员会负责法定保险的损失赔偿,保险公司依据保险合同负责超出法定保险责任的损失赔偿,保险协会启动应急计划。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类型多、发生频繁、灾害损失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地震、干旱、洪涝、暴风、滑坡、农林病害和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几乎年年发生,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目前,我国对于巨灾的补偿方式主要是政府的无偿赈灾和救济,但是数额十分有限,同时也造成沉重的财政负担。商业保险虽曾经介入过巨灾市场,但由于自身规模和承保技术的限制,也无法承担巨额赔偿。因此,借鉴保险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进行保险创新,借助保险衍生工具开拓我国的巨灾保险市场,成为保险业面临的重大课题。

二、巨灾风险证券化

20世纪90年代天然巨灾的重创,使得保险业和再保险业均受重大的损失,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承担风险的能力急剧下降,造成费率上涨,保险合同条款不稳定等问题,凸显出以传统再保险市场作为巨灾风险管理工具的局限,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纷纷寻求其他的转移巨灾风险的工具,证券风险巨灾化基于上述经营理念的变革应运而生。

巨灾风险证券化指创造性地运用各种金融手段,实现用资本市场的力量来分散巨灾风险的过程。通过巨灾风险证券化的方式,保险业利用其丰富的风险管理经验与专业的承保和理赔技术开展巨灾承包业务,资本市场利用其雄厚的资金实力与规范的市场运作提供支持,从而共同应对巨灾风险。

巨灾风险证券化产生的原因:

1.巨灾风险的频繁发生

天然及人为巨灾发生的时间、频率是无法预测、预防的。巨灾一旦发生,损失惨重,保险人、再保险人将要承担高额赔款。例如,2001年巨灾令全球保险公司损失了135亿美元。巨额的赔付令保险人、再保险人难以承保新业务,所以以营利为目的的保险人和再保险人对巨灾保险是望而却步的。另一方面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在认识到巨灾的严重后果后希望将这一风险转移给保险人,这样就形成了传统保险、再保险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传统保险体系难以消化巨灾风险的现实促使人们寻找新的可以分配巨灾风险的方式,运作成熟、资金实力雄厚的资本市场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2.传统保险体系的局限性

目前保险技术水平限制了保险人、再保险人承保巨灾风险的能力。传统保险所能提供的保险、再保险产品的数量和种类有限。与此同时,在传统保险体系中,再保险的风险主体是同原保险人存在交易关系的再保险人,风险损失完全是由保险市场自身消化,一旦再保险人财务状况出现危机很难对保险事故赔付时,将给原保险人和投保人造成巨大损失,甚至影响整个保险业的稳定发展。这就是说传统的再保险只是将风险在保险系统内部进一步分散,并不与其他金融工具融合,一旦发生巨大灾害,就难免遭受重创。

3.资本市场的规模扩张与金融创新的发展

资本市场是现在经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资本市场发展速度快、容量大,资金实力雄厚,风险承受能力强。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经过长期的发展,投资银行、信用评级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机构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债券、期货、期权等投资工具运作比较规范,这为巨灾风险证券化奠定了基础。同时,资本市场投资者队伍逐渐扩大,他们希望能够出现新型的投资工具,以满足其多层次的投资需求。

20世纪70年代,金融创新异军突起,在传统的金融工具基础上,出现了一系列的用于规避汇率风险、利率风险的金融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实施巨灾风险证券化,借助资本市场分散风险,以提高保险人的承保能力,就成为金融创新的一个发展趋势。

巨灾风险证券化的主要形式

巨灾风险证券化的主要形式有巨灾债券、巨灾期权、巨灾期货、巨灾互换、或资本票据、巨灾股权卖权和信用融资等。其中在国际上取得较好市场表现的巨灾债券非常值得我国研究和应用。

巨灾债券的运作模式:

在该模型中巨灾债券发行人(国际上简称SPV,Special Purpose Vehicle)一方面与保险业务分出公司签订再保险合同,提供再保险保障,另一方面面向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者发行巨灾债券,将巨灾风险分散到众多的投资者身上。SPV将分保费和发行债券所得中可以用于长期投资的部分存入信托基金,获取投资收益,另一部分用于短期投资,保持资金的高流动性。在规定的期限内,若“触发事件”①没有发生,SPV将定期向投资者支付较高的利息,到期时偿还债券本金;若“触发事件”发生了,SPV将向保险业务分出公司支付赔款,投资者损失程度依债券类型而定。

三、我国发展巨灾风险证券化

发展我国巨灾风险证券化的必要性

1.发展巨灾风险证券化是缓解我国保险业潜在巨灾风险压力的迫切需要

由于地震等巨灾风险不在我国财产险的承包范围内,所以现在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并没有巨灾赔偿的经历,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趋成熟巨灾保险势必会进入保险承包的范围内,巨灾风险将成为我国保险业不得不面临的压力。

2.发展巨灾风险证券化是我国保险业整体水平不高、偿付能力不足的现实要求

与国际保险同行相比,我国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明显不足。预计到2020年,我国保险业保费规模将达到2.8万亿元,如果按照国际资本市场现行的一般水平及1∶2的资本杠杆比率计算,保险业净资产需达到1.4万亿元。偿付能力不足的保险业必然难以经受洪水、地震以及恐怖事件等巨灾损失的冲击。随着人们对保险的熟悉,利用创新工具进行必要的风险转嫁一定会大量增加,这将促使巨灾风险债券等保险连接型证券的发行成为可能。

3.发展巨灾风险债券是我国保险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途径

当前国际保险业的发展趋势是:一方面传统保险市场日趋饱和,可开拓空间越来越小;另一方面,巨灾保险市场上有着巨大潜在需求和现实需求,随着巨灾损失的剧增,巨灾保险己经成为保险业未来新的增长点。同时,随着我国保险市场的开放,即使国内保险公司不去开发巨灾风险债券这类金融创新工具,国外保险业巨头也不会放弃这块潜力市场。1998年,瑞士再保险公司与北京师范大学合作,联合绘制“中国巨型电子灾难地图”。该图搜集了从12世纪至今的历史、地理及气候等各类数据。对于保险公司来说,这张地图将成为风险评估和保单定价的无价之宝。保险公司在做巨灾业务时就可以以精确的原始数据为依据,确定在不同地区承保的不同费率。瑞士再保险公司对于制作这份”中国灾害地图“的热衷,是急于染指尚未开垦的中国巨灾保险市场的明证。而我国保险公司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技术上与外资公司都有一定差距,所以我国保险公司应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利用后发优势,开发巨灾风险债券等新型金融工具,转移承保风险,提高承保能力和偿付能力。

我国实施巨灾风险证券化的有力条件

首先,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资本市场已经初具规模,无论是市场的监管、证券的定价、发行技术还是投资者的投资理念都比较成熟。

其次,在我国已经有一些资产证券化的研究和实践探索。例如,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珠海高速和深圳中集集团都有成功的资产证券化的经验。另外中国人民银行、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等国内机构已经纷纷发出正面信息,资产证券化在国内的发展大有可以燎原之势。这些资产证券化的经验和国际保险证券化的经验,可以为我们进行保险证券化的理论研究、产品设计和发行提供经验。

最后,我国保险精算的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我国成立了自己的精算学会,从事精算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人员也已经初具规模,现有的精算理论研究和技术水平能够保证对保险证券化的理论研究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满足保险证券化实践的需要。

发展巨灾风险证券化的对策建议

1.加强保险、证券行业的发展和相互的交流

通过信用评级公司或投资公开说明,使投资者能够了解巨灾风险证券化对其投资组合的有益之处是巨灾风险证券化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这需要保险业和证券业良好的合作,然而我国保险业和证券业在市场公开程度、信息披露制度、商业诚信方面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保险业和证券业之间要加强交流沟通。

2.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和技术储备,降低巨灾风险证券化实施门槛

巨灾风险证券化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定价的复杂性。巨灾风险证券定价涉及灾害资料收集和统计、灾害发生概率预测、票面基准利率和附加利率的选择等诸多复杂问题,需要具备多领域专业知识的高级精算人才,这对我国目前的保险人才储备状况是一个严峻挑战。因此,我国应加大高级保险人才的培养力度,同时也应发挥后发优势,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使我国巨灾风险证券化等金融创新产品避免先天缺陷,从诞生之日起就处在健康发展通道。例如,瑞士再保险1998年就开始动工绘制中国的“灾难地图”,编绘者搜集了从12世纪至今的历史、地理及气候等各类数据,如果中国保险公司能够通过适当渠道检索这幅“灾难地图”,那么必将在进行风险预测和产品定价时获得有益参照。

3.建立健全的相关法规以及配套措施

要想通过巨灾风险证券化来化解中国巨灾风险缺口巨大这个难题,政府应在立法、财税政策支持以及其他政策配套上形成一个完善的机制。例如在人们对巨灾风险防范意识还不是很强的现阶段,我们可以借鉴西班牙政府的做法,强制规定投保人只要购买财产险、车险(不含责任险)保单和个人意外伤害险基本保单就必须购买巨灾保险。引导承保了巨灾保险的公司利用巨灾债券等保险证券化产品向国内外资本市场转移风险,避免巨额累计责任。

在成立或选择SPV,明确巨灾债券的投资者资格,在风险监管等方面进行立法,对巨灾债券业务减免税收,放开巨灾保险准备金的投资渠道,并对巨灾投资收益免税等等,形成有章可循的系统政策。

(辽宁大学;辽宁;沈阳;110000)

注解

① 自1996年以来,已成功发行的巨灾保险债券的触发条件主要有三种类型:其一,发行公司的巨灾损失状况,如USSA首次发行的巨灾债券以3级以上飓风使该公司遭受损失超过10亿美元为触发条件;其二,整个行业的巨灾损失状况,如1997年瑞士再保险发行的地震债券以单一的加利福尼亚地震给整个行业造成的巨灾损失超过185亿美元或120亿美元为触发事件;其三,特定巨灾事件,如1997年12月东京海上火灾保险公司发行的巨灾保险债券以10年内东京地区发生7.1级以上地震为触发条件。

参考文献:

[1] 《巨灾风险债券及其在我国的运用研究》

[2] 《国际视野与中国保险问题》

[3] 裴光:《中国保险业竞争力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