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资本市场的主要特点

资本市场的主要特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资本市场的主要特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资本市场的主要特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杠杆收购 企业合并 运作模式 不利因素

解决对策

一、浅析杠杆收购的理论基础

(一)杠杆收购的原理与基本原理概述

杠杆收购以其创新、高效、实用等特点,在我国的企业收购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引起了广泛关注。可以预见,杠杆收购将会在我国资本市场占领较为重要的地位。杠杆收购(Leveraged Buyout,简称“LBO”),又称为融资收购,是一种用于负债经营收购的企业金融手段。它是指企业或个体利用被收购目标的资产作为债务抵押给债权人,以获得收购该目标企业的大量资金的策略手段。通俗而言,就是指收购者自身出很少的本钱作为收购基础,然后从银行等金融机构筹集、借贷足够多的资金进行收购活动,收购后公司的收入(包括拍卖资产获得的利益)刚好能够支付因收购而产生的高额负债,这样可以实现用很少的资金赚取数额较高的利润的目的。

通常我们可以通过两种方法来判断一项收购行为是否属于杠杆收购:其一,通过计算用于收购的资金占自身所投入的基础资金的比重来判断收购行为是否属于杠杆收购,美国的相关研究表明,若并购后的企业的资本结构为:股本5%~20%,银行贷款40%~80%,垃圾债券10%~40%,则该并购行为在美国就构成杠杆收购。其二是看并购活动完成后该目标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若目标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高于80%,则可将该并购行为界定为杠杆收购。

杠杆收购充分地运用了财务杠杆的原理,能够用较少的自有资金实现较大规模的收购计划,因此在西方资本市场的企业合并中得以广泛应用。

(二)分析杠杆收购的主要流程

杠杆收购的流程分为五个阶段,包括寻找目标企业与仔细调查分析阶段、谈判协议阶段、融资阶段、执行收购阶段和整合重组阶段。

1、寻找目标企业与仔细调查分析阶段

这是杠杆收购的初始阶段。在此阶段,实施杠杆收购的主体公司或专业投资者选择符合自己标准的目标公司,这类目标公司最好是成熟的企业,资产结构良好、现金流充足、业绩优良,但现阶段缺少流动资金或是股市低迷的公司。而那些拥有可以处置的无用资产,且未来可以产生稳定的现金流的公司更是杠杆收购的重要目标。在具体地选择目标公司时,光满足以上几点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考虑到目标公司的战略选择与实施情况、企业文化、人才储备和内部管理。一旦确定了可进行杠杆收购的公司,实施杠杆收购的主体公司就会聘请专业的财务顾问对目标公司出具详细的调查清单,并进行全面细致地调查,从财务状况、市场份额、技术水平、战略实施、团队合作等方面来判断目标公司的价值,以及预估完成收购后能够实现的协同作用的最大程度。

2、谈判协议阶段

该阶段首先需要确定杠杆收购的发起对象,由发起对象设计合理的收购方案和具体的收购框架,进而确定用于收购的资本结构,确定杠杆比率。然后,发起对象与目标企业进行协议谈判。

3、融资阶段

在该阶段,杠杆收购的发起人通过企业管理层筹集10%左右的收购资金,然后以被收购企业的资产作为抵押,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入用于收购活动所需资金总额的50%~70%,剩余20%~40%的收购资金则通过向投资者发行垃圾债券筹得。

4、执行收购阶段

在该阶段,确定最终的收购价格至关重要,决定了杠杆收购过程中所能创造的价值高低。通常来说,杠杆收购的收购价格要高于目标公司现行股价的40%~50%。收购双方谈好收购价格后,再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信息披露,并审批相关流程。

5、整合重组阶段

在该阶段,执行杠杆收购的一方在获得目标公司的实际控制权后,就开始对目标公司进行战略整合,以使潜在的协同效应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为公司创造有利价值。整合阶段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其一是F队重组、人才整合,文化交融;其二是摒弃无用资产,实现协同经营,增加公司净利润并稳定现金流;其三是清偿负债,降低负债风险。在整合阶段,通过对这三个方面的整改,最终实现公司经营成果的优化提升,创造并实现企业价值。

二、浅析中国杠杆收购市场的发展现状

杠杆收购在我国的本土化发展进程中呈现了别具一格的中国特色。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变革,企业的并购活动日益频繁。

(一)中国杠杆收购的主要模式

中国杠杆收购的主要模式主要包括:1、由公司管理层发起的杠杆收购;2、由专业投资者发起的杠杆收购。

1、由公司管理层发起的杠杆收购

由公司管理层发起的杠杆收购是管理者收购模式。该模式即企业管理层使用大量外借资产和部分自有资产购买该企业的股权或是资产,获得企业所有权,并对企业进行有效重组的一种收购方式。该收购模式的收购主体是被收购企业的管理层。

我国的管理者收购的操作模式是目标企业的管理层与其他投资者一同出资成立一家空壳公司作为杠杆收购的基础,然后采取协议收购的形式,用资产抵押获取贷款的方式筹集大部分资金。

2、由专业投资者发起的杠杆收购

这里的专业投资者一般是经济实力强大的投资机构。该收购模式对于那些资本运作顺利、经营管理方式优良的企业来说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方式。当企业的资产的投资收益大于融资资本的平均值时,企业的收益净值就会大额增加。

(二)中国杠杆收购的主要特点

虽然我国的杠杆收购还处于起步的初始阶段,但杠杆收购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展现出了中国化的特色。中国杠杆收购的主要特点有:1、以产权改革为主要目标;2、以协议收购为主要方式;3、融资结构单一。

1、以产权改革为主要目标

我国用于企业收购的杠杆收购的主要目的是实现产权改革。政府为了鼓励创业、奖励为创业、创新做出积极贡献的创业者以及提升各个企业持续经营的能力,将国有股权通过公司管理层发起的杠杆收购模式转让给公司管理层,使做出大量贡献的企业管理者得到适宜的权益。以产权改革为主要目标的杠杆收购的交易双方往往是政府和公司管理层,政府是主导者,而公司管理层是发起者。

2、以协议收购为主要方式

用于收购上市公司的杠杆收购可以分为要约收购和协议收购两种方式。要约收购是指收购发起人向目标公司发出收购的公告,待被收购的目标公司确认后,方可实施收购的行为方式。要约收购是各国证券交易市场最主要的收购方式,通过向全体股东发出要约,以达到获得目标公司控制权的目的,它是一种特殊的证券交易行为,其标的为上市公司的全部依法发行的股份。协议收购是一种收购方式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同被收购公司的股票持有人以协议方式进行股权转让的收购,其主要特点是私下协商。

3、融资结构单一

在我国,出于降低投资风险的目的,多数金融机构不愿出资参与杠杆收购的融资阶段,这就造成了我国杠杆收购的融资结构较为单一。我国杠杆收购的融资结构以杠杆收购发起方的管理层自身筹集资金、信托融资以及资产抵押、质押为主。

(三)浅析不利于我国杠杆收购发展的因素和解决对策

虽然杠杆收购在我国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我国资本市场也迅速发展、企业并购活动日益频繁,但是杠杆收购仍然未能被大众接受并得到广泛使用。我们有必要对导致这一现状的原因加以分析、探讨并谋求解决的办法。本文提出如下解决对策:1、学习国外先进的经验与理念,实现国内的思想变革;2、进一步加强法制建设;3、加深对于现有制度的理解,实现对现有制度的灵活运用。

1、浅析制约杠杆收购在我国发展的主要因素

其一是国人思想观念的禁锢。因为杠杆收购的原理是运用财务杠杆以提升负债比例,从而使杠杆收购发起方用较少的资本投入就能融资获得大量的资本,以实现对目标企业的收购和重新组合,这很容易以诚信为传统美德的国人认为杠杆收购是一种“空手套白狼”的方式。这一思想观念的禁锢,经常使得多数投资者不愿使用杠杆收购的方式进行企业并购。

其实,杠杆收购与“空手套白狼”有着本质的不同。企业并购中的“空手套白狼”可以归属于诈骗的范围,但只要企业所有权转让方能够在收购前期进行充分的调研活动,同时收购资本出资方能够遵守行业准则和职业道德操守,这种现象是可以被杜绝的。

其二是我国现有法律制度的不健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问题层出不穷,这就需要颁布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予以规范。对杠杆收购这一企业并购方式而言,现有法律法规对于杠杆收购的发展现状而言较为滞后,这就使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金无法直接投入到杠杆收购中;标的企业未来收益无法通过法律法规得以保障,这就大大增加了杠杆收购的投资风险。

其三是资金投资退出机制尚未完善,为风险资本的投入设立了进入壁垒。杠杆收购中的收购资金投资方除了银行之外,风险投资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近些年,风险投资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风险资本一般委托专业的资本基金管理公司进行管理,然而由于我国与产业投资基金的设立及运作和监管的法律法规暂时空白,因此,目前参与国内产业投资的风险资本主要由境外资本构成。投资退出的最佳途径是被投资主体上市目标实现后,利用二级市场以实现资产套现。目前,对于我国的外商投资商而言,无论是发行A股上市还是实施境外上市计划都有可能遭遇滑铁卢。这样两难的境地,最终制约了风险资本在我国杠杆收购发展过程中能起到的促进作用。

2、提出不利于我国杠杆收购发展因素的解决对策

首先,学习国外先进的经验与理念,实现国内的思想变革。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程度相较于发达国家,在各个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国内对于很多先进思想和金融工具从认知到应用都还要经历漫长的过程。对于国外的思想和技术,我们应当秉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古训,努力避免用老观点去分析新问题这样的错误。此外,随着“引进来”与“走出去”两个理念的发展日益成熟,我国也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去,例如中石化、联想、华为等。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我国企业也会遇到资金缺口的瓶颈,早日熟悉使用国际资本市场的各种金融工具,对于想要走出去的国有企业而言是能够成功走出去的关键因素。

其次,进一步加强法制建设。我国与资本市场相关的法制建设问题,实际上可以分为两大。一类是无法可依,比如BOT/TOT项目未来的收益保障问题。此类问题的解决方式应当是不断的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另一类虽然在形式上有法可依,但实质上依然无法可依。比如,虽然国家颁布了《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但由于缺少实际可行的实施细则以及无法及时进行组织机构的调整,导致在具体执行《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的过程中,企业既不知道该怎样办理也不知道谁能办理。因此,国家应当在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的同时,制定与之相配套的实施细则,并且配置相关的机构人员,只有这样才能够避免新制定的法律法规成为空中楼阁,才能够使现有法律法规的发挥充分的作用。

第三,加深对于现有制度的理解,实现对现有制度的灵活运用。杠杆收购在我国的发展虽然存在着诸多的不利因素,但在现有条件下,如果能够对现有制度进行深刻的理解并灵活运用,杠杆收购在我国还是能得到有效实施的。

杠杆收购以其创新、高效、实用等特点,在我国的企业收购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引起了广泛关注。杠杆收购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应用范围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其优点必将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和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而逐步展现出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日益完善,我国各个企业之间的收购活动也频繁发生。可以预见,杠杆收购将会在我国资本市场占领较为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1] 汤子健,汤子聪,詹学智.杠杆收购原理与案例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1.

资本市场的主要特点范文第2篇

伴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矿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矿业企业的融资及其他金融服务需求日趋多元化。与此同时,投资群体日益壮大,对于投资产品的选择也更趋多样化。这些为构建多层次矿业资本市场体系,提出了更为迫切要求。现阶段,对广大矿业企业来说,沪、深主板市场门槛较高;风险勘查资本市场尚未建立;场外股权交易市场发展处于起步阶段;统一矿业权市场尚未形成。总体来说,我国矿业资本体系还很不完善,无法满足庞大的多元化的投融资需求。因此,加快多层次矿业资本市场体系理论和实践研究,成为矿业发展必然选择。

1发展多层次矿业资本市场体系必要性

1.1解决矿产勘查投资不足有效途径当前,制约我国矿产勘大突破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投资渠道单一、有效投入不足。我国非油气勘查投入中,财政投入一直维持在40%左右(图略)。和世界上主要矿业国家商业性投入和公益性投入大致为95∶5的比例来比,我国还有一定的差距。继续沿用计划经济做法,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已不现实。国外发展实践经验表明:资本市场是矿产勘查融资的主要渠道,世界上的矿产勘查资金主要来自股市,其次来自银行。现阶段,沪、深两市主板、二板上市门槛,令众多矿产资源勘探企业望尘莫及。通过构建多层次矿业资本体系,尤其加快风险勘查资本市场建设,是解决矿产勘查投资不足的有效途径。

1.2促进国有地勘单位改革的强大动力随着地勘行业改革深入,我国公益性地质工作与商业性地质工作分开运行趋势越来越明朗。目前,国有地勘单位仍是矿产勘查主力军,具备人才和技术优势。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地勘单位面对市场经济、面对经济社会发展,还有诸多不适应的地方。近几年,民营勘查企业依靠优厚待遇招揽国有地勘单位技术人员,再加上自身资金优势,发展迅猛。长此以往,国有地勘单位主力军地位作用将逐渐丧失。国有地勘单位如果争取在风险勘查资本市场甚至是沪、深主板上市,通过上市条件倒逼、外力推动和市场帮助,将促使其转变发展理念,转换经营机制,优化产权结构,壮大经济实力,提升管理水平,增强发展能力,进而继续发挥好主力军作用,实现找矿重大突破。(图略)

1.3提高矿业企业竞争力现实选择我国是位居世界前列矿产资源大国、矿业生产大国、矿产品消费大国、矿产品贸易大国,政府应积极推动多层次矿业资本市场建设,让有实力、想作为企业通过资本市场上市,鼓励企业之间兼并重组,进而提高我国矿业领域的产业集中度,培育真正适应国际竞争的矿业集团。建立安全、稳定、规范、有序资本市场体系,将使我国矿业在世界经济格局中作用更加突出、地位更加重要,强化我国在国际矿产资源定价话语权。

1.4改变矿业经营机制、实现资源市场配置的有效手段在国外风险勘探行业,企业找到一个矿脉的露头,可以通过资本市场融资而继续勘探。企业通过勘探增加储量,进而增加企业资产总值,给予企业进一步融资扩股能力,从而保证企业有能力把该资源整体勘探后,再投资开发该资源。由于资源整体形态清晰,这种模式提高了资源整体利用率,有利于实现整装勘查和探采一体化。反观中国,矿业公司在经过勘探后发现了资源露头,由于没有资本市场机制能够认可其资源价值,企业很难融资进一步勘探。为避免资金链断裂,只能通过小规模开采获取一定利润,进而滚动式发展。这种边采边探模式,虽然企业有利润,但是资源利用率低下,导致效率低下。由此可以看出,现阶段中国矿业企业经营模式是向政府和老板要资本以求滚动发展;而国外是向地下资源要资本。这两种机制主要差别,在于对地下资源价值认可方式,是通过市场自动实现,还是通过人力判断界定。因此,矿业资本市场是改变企业经营机制、实现资源市场配置的助推器。

2矿业资本市场发展概况

2.1矿业权交易市场矿业权交易市场是多层次矿业资本市场体系的基础,是我国多层次矿业资本市场的初级形态。一个规范、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充满活力的矿业权交易市场,可以高效率地实现矿业权的流转及其投资收益。随着1996年《矿产资源法》的修改和1998年国务院3个配套法规的出台,矿业权交易市场制度和平台逐渐建立起来。目前,我国已建成的省市(县)矿业权交易平台有21家,储量评审机构37家,矿业权评估机构93家。这些矿业权交易机构在名称上有所差异,或称“矿业权交易中心”,或称“国土资源交易中心”等;在机构性质上,既有全额拨款或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又有公司制企业;在管理体制上,基本上归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管理;业务定位上,既有行政色彩较浓,以矿业权出让为主的机构,又有市场化运作,以平台建设和撮合成交为主的机构;业务范围上,主要特点是地域为主,属地化明显。

2.2股权交易市场股权交易市场,主要是对中小企业进行市场化规范培育,为矿业企业进入风险勘查资本市场和主板市场创造条件。场外股权交易市场的交易品种,侧重非上市公众股份公司、非上市非公众股份公司股权交易,属于标准化合约交易。我国场外交易市场,是伴随着产权交易市场发展演变而来的。产权交易市场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其发展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1984~1997年,是产权交易市场起步阶段,主要是满足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需要,服务于国有企业资产流转。1997~1998年,鉴于产权交易中许多极不规范做法,产权交易市场进入了清理整顿时期,发展进入低谷;1999~2003年,伴随着十五届四中全会做出的《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产权交易市场得到了恢复和发展;2003年12月31日,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联合公布了《国有企业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及10个配套文件,这一系列的政策,极大地刺激了我国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各地政府也分别颁布了鼓励本地资本市场发展的政策,我国产权交易市场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权市场架构,各产权交易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我国标准化合约交易的场外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只有天津股权交易所,在其挂牌交易采掘类企业有盛大矿业、鲁兴钛业两家,其发展趋势是建设成为矿产勘查开采融资服务的场外平台。

2.3矿业公司在主板市场上市情况改革开放后,首家股份公司成立于1984年,1990年、1991年分别建立了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1994年第一家矿业公司在深交所上市挂牌交易,拉开了我国矿业企业上市的大幕。截止到2010年5月底,从事矿产资源勘查和开采有50家,在境内上市公司(A、B股)中所占比重为2.23%。其中:煤炭开采企业24家;油气行业8家;有色金属13家;铁矿石开采1家;黄金采矿4家(历年上市公司统计结果见图2),采掘类上市公司数量占沪、深上市公司总数比重为2.23%。(表略)

3我国矿业资本市场发展主要问题探析

3.1矿业资本市场制度建设滞后国际矿业资本市场上,关于矿业企业市场风险都有特别的管理制度,如加拿大的NI43-101条款、澳大利亚的JORC等管理制度。这些制度体现了其资本市场对矿业行业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我国矿业资本市场制度体系建设还很不完善,主要表现为:①缺乏独立地质师制度;②缺乏关于矿业上市公司勘查、开采投资和地质信息季度披露制度;③缺乏矿业企业银行贷款的可行性报告制度;④缺乏独立的经理人制度。这些管理制度的缺失,不但严重制约着我国矿业资本市场的建设与发展,在较大程度上也限制着矿业投融资的顺利开展。

3.2多层次矿业资本市场平台建设滞后

3.2.1缺乏矿产风险勘查资本市场板块国内矿产勘查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渠道狭窄,在沪、深两地的上市公司中,没有一家专门从事矿产勘查投资和作业的公司。目前,创业板上发行股票和上市交易条件,对主要从事矿产风险勘查企业来讲,其门槛相对较高。

3.2.2矿业权交易市场有待完善目前,我国矿业权交易还处于初步建立和发展阶段,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主要表现为:一级市场发展不平衡、做法不一致,二级市场发展不规范;缺乏全国统一的交易体系和交易信息平台;矿业权交易市场建设缺乏明确配套的法律制度,监督管理机构不健全,交易规则的制定有待规范。这都导致了矿业权交易市场机制还未充分发挥作用,如缺乏统一的交易信息平台,使得交易信息的形成和传输功能受到限制。

3.3中介服务组织和机构建设滞后我国的矿业权交易中介组织建设和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中介服务体系仍然不健全。矿业权中介机构不仅数量少,而且业务范围狭窄,主要集中在矿产资源储量评估、探矿权采矿权评估等方面,较少涉及安全环保、社区发展、生产技术等咨询服务业务。与此同时,一些评估机构评估人员专业水平不高,再加上其它因素,造成矿业权评估质量不高,严重影响了评估机构的公信力,阻碍了行业发展。

4构建多层次矿业资本市场对策建议

4.1明确不同市场服务对象矿业资本市场由多层次交易市场体系构成,包括公开交易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其中,公开交易市场包含主板市场、风险勘查资本市场;场外交易市场包括股权交易市场、产权交易市场、矿业权交易市场三个市场。各个市场交易方式、品种、监管机构等有所差别,满足不同企业需求。

4.2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满足多元化投融资需求(1)大力发展主板市场。继续鼓励和支持主板上市公司做优做强,推动更多具有行业代表性的公司上市,或通过并购重组方式整合资源,淘汰落后产能。(2)加快推进风险勘查资本市场建设。积极为创新型和高成长性企业提供融资渠道,建立和完善适应创新型企业成长需求相适应的发行上市制度、交易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3)构建统一监管下的全国性场外交易市场。逐步探索和扩大股权交易市场,拓展股权交易市场的功能,为非上市公众公司股份的转让和流通提供;积极推进全国统一矿业权交易市场建设,逐步形成公开交易市场和场外市场有机联系,相互补充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资本市场的主要特点范文第3篇

一、进一步完善股票市场

1.继续发挥主板市场(集中交易市场)功能

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依然是我国大中型企业上市融资的主要市场,但这个市场需要有相当一段时间的调整,同时也需要在发展思路和战略上进行反思。从总量与规模上看,沪深市场依然是未来我国多层次市场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

2.积极推出二板市场

深圳中小企业板已经开始运行,但从规模和功能来分析,还远没有到位;另外在规范上还存在许多问题。而从市场的需求和决策层面的情况看,中小企业板市场是我国多层次市场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发达国家风险投资的成功运作离不开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特别是二板市场的成熟发展,促进了新经济的兴起。二板市场的定位是为具有高成长性的中小型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企业提供上市融资的便利,以促进科技产业的扩张与发展;同时也为投资于这些高风险、高收益企业的风险资本提供了一条正常的退出通道。建立活跃的创业板市场(二板市场)是较好的风险投资退出渠道,政府应从各项政策与制度上大力支持。创业板市场是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借鉴和吸取海外创业市场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加快推进我国创业板市场建设。

3.健全三板市场(场外交易市场)

目前主要指“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和地方产权交易市场,“条块结合”的场外交易市场体系等。“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的特点是股份连续易、具有IPO的功能、设置一定的挂牌交易标准等。地方产权交易市场由原体改及财政、国资系统组建的产权交易所和由科委系统组建的技术产权交易所两大部分组成,其主要特点是以做市商或会员制交易为特征,进行产权、股权转让、资产并购、重组等。国资系统以上海产权交易所为龙头组织了长江流域产权交易共同市场,成员为长江流域省市的产权交易机构;以天津产权交易所为龙头组织了北方产权交易共同市场,成员为长江以北地区及京津地区的产权交易机构。科委系统自1999年12月在上海成立我国第一家技术产权交易所以来,目前全国各地已成立技术产权交易机构40多家,这些交易机构全部都是由当地政府部门牵头发起设立的。据统计,目前设立的交易机构注册资本金中由各地方政府财政直接出资或地方财政资金通过具有政府背景的国有企业出资已达到将近4亿元。近两年来,地方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十分迅猛,其主要原因是地方中小企业的发展缺少金融服务的支持,更没有资本市场的支撑。因此,我国三板市场体系的建设应采取“条块结合”模式,既有统一、集中的场外交易市场,又有区域性的权益性市场。

4.拓展金融衍生品市场

我国股票市场近年持续下跌,包括市场投资者、证券公司受到巨大亏损,出现市场参与者全输的局面,已严重影响到证券市场功能的正常发挥、金融和保险市场的稳定。虽然其中原因多种多样,但与我国资本市场缺少避险交易品种有很大关系。因此,建立我国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在考虑如何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同时,还要考虑提供各种金融衍生品交易场所的建设问题。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到今天,对金融衍生品市场的需求已愈加显得迫切。金融衍生工具在规避风险、提高资本利用效率等方面发挥的作用不可替代。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象征我国已经从过去封闭的计划经济体系中脱离出来,我国的经济体系将由市场的力量和全球贸易来确定。引入金融衍生品对于加快我国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从降低市场系统性风险角度而言,我国也有必要加快步伐推出金融期货市场。

二、发展和建立场外交易市场(四板市场)

国务院的相关文件明确指出,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进建立全国性场外交易市场。目前,中国股票场外交易市场还不完善,从股权交易角度看,我国的场外股权交易市场应包括新三板市场,各地股权交易平台(中心)等。

支持区域性股权市场规范发展,研究制定市场定位、发展路径、监管框架等具体规则,进一步拓宽广大新兴产业企业对接资本市场的渠道。

将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变成真正的场外交易市场。众多中小企业可以在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中发行、上市,电子化发行和交易,实现发行交易即时连接,发行即开始交易,缩小发行和交易价格差别。在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上直接实行注册制。

三、发展和规范并购、资产重组市场

通过资本市场股权收购、出卖、置换进行企业兼并和重组,兼并、重组、参股、控股、收购出卖国有资产、引进战略投资者过程中应当坚持市场化原则。

摒弃计划、行政、指定(拉郎配)方式进行企业兼并重组。完全根据自愿、需要的原则。重组并购是企业行为、市场行为,除非关系国计民生的特大重大项目需经过审批外,其他重组与并购应采取备案制、注册制原则。重组并购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和透明原则。重组并购要坚持市场定价原则,尽量避免协议定价、指定定价和审批定价,避免重组并购过程中出现、国有资产流失和侵犯投资者权益的情况。

四、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企业债券、公司债券市场

围绕公司债券直接面向实体企业与城乡居民发售这一核心举措,需要做好七个方面工作。第一,切实将《公司法》和《证券法》的相关规定落到实处,有效维护实体企业在发行债券中的法定权利。从1994年以后,发展公司债券市场就是中国证券市场建设的一项重要制度性工作。1994年7月1日起实施的《公司法》第五章专门对发行公司债券做了规范,其中规定,股份有限公司3000万元净资产、有限责任公司6000万元净资产就可发行公司债券,公司债券余额可达净资产的40%。2005年,在《公司法》和《证券法》修改中,这些规定移入了《证券法》中。但近二十年过去了,按照这一数额规定的公司债券鲜有发行。为此,需要依法行事,将这些法律规定进一步落实。第二,建立全国统一的公司债券发行和交易制度,改变“五龙治水”的债券审批格局。第三,取消公司债券发行环节的审批制,实行发行注册制和备案制,同时,强化对公司债券交易的监管。第四,积极推进形成按照公司债券性质和发行人条件决定公司债券利率的市场机制,在此基础上,逐步推进形成以公司债券利率为基础的收益率曲线,完善证券市场中各种证券的市场定价机制。第五,积极发挥资信评级在债券市场中的作用,为多层次多品种的公司债券发行和交易创造条件。第六,建立公司债券直接向实体企业和城乡居民个人销售的多层次市场机制,通过各类销售渠道(包括柜台、网络等)扩大公司债券发行中的购买者范围,改变仅由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购买和持有的单一格局,使公司债券回归直接金融工具。第七,推进债权收购机制的发育,改变单纯的股权收购格局,化解因未能履行到期偿付本息所导致的风险。与此同时,切实落实公司破产制度,以规范公司债券市场的发展,维护投资者权益。

在公司债券回归直接金融的条件下,应择机出台“贷款人条例”,以促进实体企业间的资金借贷市场发展,并以此为契机,推进实体企业之间的商业信用发展;推进《票据法》修改,增加实体企业的融资性商业票据,提高货币市场对调节实体企业短期资金供求的能力;逐步推进金融租赁机制的发展,准许实体企业根据经营运作的发展要求,设立融资租赁公司或介入融资租赁市场。在这些条件下,多层次债券性直接融资市场才能建立发展起来,从而贯彻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原则,中国金融体系也就可以切实回归实体经济。

五、放开和规范私募市场

资本市场的主要特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经济结构;金融结构;居民资产结构

一、 引言

当下,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一个主要特点就是产业结构正从传统的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低端制造业向以资本密集型为主的高端制造业与服务业转变。要想实现这一经济目标,必然需要一个相适应且高效的金融体系来支持实体经济的顺利转型。然而我国目前的社会融资结构中,以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仍然占据很大的比重,银行固有的低风险偏好、对抵押品的较高要求、对公司财务的格式化审核等局限性使得银行向中小企业、高新技术新型产业提供融资服务的能力和意愿十分薄弱,使得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象显得较为突出。而资本市场作为一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投资者天生较高的风险偏好恰好能够满足处于萌芽期和初创期的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在打造中国经济未来升级版的进程中,以资本市场为核心的直接融资渠道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居民部门作为社会资金盈余的主要部门,其消费和投资决策将对一国金融体系的发展带来重要影响。可见,一国的经济结构、金融结构以及居民资产结构似乎存在着某种逻辑上的关联性。因此,本文将从我国当前的经济结构、社会融资结构以及居民资产结构的现状出发,对这一问题作具体深入的探讨,并在最后给出结论以及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 我国当前的经济结构

改革开放将近40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世人为之瞩目的成就。1978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为3 650.2亿元,只占整个世界生产总值的1.8%;2015年,这一数字上升到了109 665.51亿元,而中国的经济规模占全世界的比重也由1978年的1.8%上升到将近17%,38年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9.2%,堪称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与此同时,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也在不断提升。1978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为382元,在世界各国中处于相对靠后的位置;2003年,中国人均GDP首次突破1 000美元,标志着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而到了2015年,我国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更是突破5万大关,达到了发展中国家中等偏上的水平。经济的高速增长使得中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且在相当长时间内充当着世界经济的增长引擎,对于世界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

同时,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经济结构也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正如图1显示,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前10多年的适应调整期之后,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化进程的推进,20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呈现出以下特点:首先,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占比较低,并且长期稳定在7%左右,意味着我国基本告别了以农耕文化为主的农业时代。此外,作为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产业,农业的长期稳定有利于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而这与政府长期实行的惠农政策是分不开的。其次,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对于GDP增长的贡献率总体呈下降趋势,由1991年的61.1%逐渐下降到2015年的37.1%;而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对于GDP增长的贡献率则从91年的32.2%稳步上扬到2015年的57.7%,并且在2013年首次超过了第二产业的贡献率,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这一现象标志着当下我国经济正由工业化时代向后工业化时代迈进。

后工业化时代,一国的经济增速进入换挡期,逐步由高速增长下降到中高速增长,而经济结构则逐渐由以商品生产为主的工业经济向以消费为主导的服务型经济转变。当前,我国经济的这一转型尚未顺利实现,经济增速下降的同时伴随着经济结构失衡的巨大风险。以钢铁、煤炭等为代表的传统产业的产能过剩以及以新能源、信息技术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的供不应求是当下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据工信部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粗钢的产能利用率仅为67%,相比2009年的81.12%,下降了将近14个百分点。而新兴经济的典型代表-网络购物的市场规模则由2009年的35亿元上升到2015年的5 036亿元,6年间增长了将近144倍。传统与新兴产业供需现状的巨大反差表明我国当前的经济效率较为低下,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结构性矛盾仍然是当下以及未来较长时间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限制和削减产能过剩的传统行业,积极培育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新兴产业是成功实现经济转型的主要途径。

三、 我国当前的金融结构

通过以上对于我国经济结构现状的分析可以发现,积极发展和培育“新经济”环境下的新兴产业是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主要手段。但是,相比处于成熟发展阶段的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大多处于初创或成长期,意味着这些产业在蕴含着巨大市场机遇的同时也伴随着巨大的市场风险,并且初期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来支持这些产业的发展。然而目前我国的社会融资结构中,以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仍然占据很大的比重,银行固有的低风险偏好、对抵押品的较高要求以及对于公司财务过于严苛的格式化审核使得其向新兴产业提供融资的能力和意愿均十分薄弱(Black & Moersch,1998;Boot & Thakor(2000))。再加上我国商业银行大部分仍为国有性质,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大量传统产业仍然占据着银行业优质的金融资源,导致其产能过剩的现状迟迟得不到改变。长远来看,这非但不利于我国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也不利于经济转型战略任务的顺利完成。

而资本市场作为一国金融资源配置的另一渠道,其灵活的制度安排,较高的风险偏好决定了其适合成为具有高风险高成长特性的新兴产业的融资来源。并且,作为风险管理和交换的场所,资本市场能够通过合理公平的金融契约设计来满足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对于不同风险收益特征金融产品的需求,大大降低了投融资主体双方的交易成本,有助于提升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此外,资本市场还可以通过企业间的兼并重组,淘汰产能过剩和落后的企业来重新整合经济资源,从而有利于真正高成长的行业和企业迅速发展和壮大,率先实行并推动经济结构向高级化发展。

然而,表1显示,当前我国的社会融资体系仍然以银行为代表的间接融资体系为主。若不考虑新增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等表外业务,2005年以来,我国每年新增人民币贷款占社会融资的比例稳定在50%以上,个别年份甚至超过了70%;而以企业债券融资和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为代表的直接融资占比不到20%。虽然近些年新增人民币贷款占比总体呈下降趋势,但是整体上其在我国的金融体系中仍然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因此,面对我国当前社会融资体系的滞后性和局限性,优化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例,引导风险资本流向代表未来经济转型升级方向的战略新兴产业,是我国实现经济转型这一战略目标的必然选择。

四、 我国居民当前的资产结构

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将一国的金融系统视为由全体投资者所作投资决策自然形成的系统,那么不同风险-收益偏好的投资者对于不同资产的选择会对一国金融系统不同层次风险结构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图2显示了一个简化的两部门经济的资金流动状况。在这一简化经济中,只存在住户和企业两个部门。首先,社会资金以工资和股利的形式从企业部门流向住户部门,于是形成了住户部门的可支配收入。其次,住户部门的可支配收入主要有两个流向:一是通过居民消费回流企业部门,二是通过金融体系为企业部门提供融资,而提供融资的方式也有两种,即要么通过以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体系,要么通过以资本市场为主的直接融资体系以支持企业发展。最后,企业部门通过银行体系或资本市场获得发展所需资金。因此,从社会资金的流向来看,居民投资者是社会资本供给的主要来源,因此其对于各类资产参与和配置的决策将对一国金融体系的结构形成和演化产生重要影响。进一步,表2显示,2000年~2011年,在社会各部门的可支配收入结构中,住户部门可支配收入占社会可支配总收入的比例虽然从67.5%缓慢下降到60.8%,但是在社会三大部门中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表明我国住户部门是社会资本供给者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此,从全社会的角度来看,居民投资者的资产选择对于一国金融体系的构成及发展将带来重要影响。例如,若银行存款在居民资产结构中的占比较高,则表明通过银行体系的潜在资金供给较为丰富,有助于降低企业通过银行贷款进行外源融资的成本,使得企业对于银行贷款的融资需求上升,从而进一步推动银行体系的繁荣和发展;相反,如果股票债券等证券类资产在居民资产结构中占据较大比重,那么意味着企业较易通过发行股票或债券等直接融资渠道获得外部融资,因此企业可能会增加股票融资或债券融资在资本结构中的比重,使得资本市场在社会融资体系中的地位得到提升。因而,若想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在社会融资体系中的比重,必须研究居民部门的资产选择行为。据有关数据表明,通货在我国居民金融资产流量结构中的比例从1993年最高的22.4%下降到2013年的4.2%,中间虽有波动,但是总体仍呈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而对比存款以及证券类资产在居民资产流量结构中所占比例可以发现,除去2007年,存款占我国居民金融资产流量总额比例一直远远高于证券类资产,且其平均比例达到71.7%,而证券类资产的这一数值只有10.4%。这表明在扣除实物消费部分后,居民部门倾向于将增加的大部分可支配收入配置于银行存款,而在股票债券等风险资产上的配置比例较低,这也是长期以来人民币贷款在我国社会融资体系中占比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此外,对比美国等发达国家,我国居民部门在证券类资产上的配置比例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如何引导居民减少银行存款等无风险金融资产的投资比例,增加股票等风险金融资产的配置比例,不仅有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繁荣和发展,更重要的是有助于促进我国金融体系中直接融资比例的提升,从而能够满足大部分仍然处于初创或成长期的新兴行业的融资需求,助力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五、 结论及启示

本文从我国经济结构、金融结构以及居民资产结构现状的角度出发,从理论上探讨了三者关系的内在逻辑。结果表明,在当前我国经济结构由以低风险的传统产业为主向以高风险的新兴产业为主的转型过程中,通过积极发展资本市场,从而提高我国社会融资结构中直接融资的比例是提高产业升级过程中的投融资效率,助力我国经济成功实现转型的重要途径。而居民部门作为社会主要的资金供给部门,其资产选择行为将为一国金融体系的发展带来重要影响。因此,在当前我国居民资金仍然以存款的形式大量沉淀在银行系统的背景下,研究如何引导居民积极参与资本市场,从而提高风险金融资产在居民资产结构中的占比,将不仅对于我国资本市场长期的繁荣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同时对于我国能否顺利实现经济转型的战略任务也将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Black S W, Moersch M.Financial structure, invest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in OECD countries[J].Competition and convergence in financial markets: The German and Anglo- American models,1998:157-174.

[2] Boot A W A, Thakor A V.Can relationship banking survive competition?[J].The Journal of Finance,2000,55(2):679-713.

[3] 龚强,张一林,林毅夫.产业结构、风险特性与最优金融结构[J].经济研究,2014,(4):4-16.

[4] 林毅夫,孙希芳,姜烨.经济发展中的最优金融结构理论初探[J].经济研究,2009,(8):4-15.

[5] 魏众.2000-2011年中国宏观分配格局中的问题分析――基于资金流量表的分析[J].经济学动态,2014,(11):8-14.

[6] 曹珂.中国金融发展与比较优势:外部融资视角[D].天津:南开大学学位论文,2010.

[7] 刘梅生.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学位论文,2011.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项目号:14ZDA046)。

资本市场的主要特点范文第5篇

年上半年银行业总体经营良好,业务规模继续扩大,存贷款大幅上扬,中间业务快速增长,不良贷款持续“双降”,案件显著减少,盈利大幅提高,风险抵御能力进一步增强。

1、业务规模继续扩大

(1)资产总额增长较快。6月末,银行业机构资产总额达18811.59亿元,比年初增加4374.08亿元,增幅达30.30%;同比增加5486.78亿元,增幅为41.18%,增速同比提高了20.64个百分点。上半年,除贷款增加较多外,资本市场持续火爆,使存放联行款项大幅上升也促使了资产规模的增长。截至6月末,中资银行业机构存放联行款项余额为5495.44亿元,比年初增加1999.72亿元,增幅为57.20%,占总资产增加额的45.72%。

(2)存贷款大幅上扬。

存款方面:6月末,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为11764.67亿元,比年初增加1282.83亿元,同比多增766.1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806.12亿元,增幅18.14%,增速同比提高了2.10个百分点,高于同期全国存款平均增幅2.83个百分点。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为11059.04亿元,比年初增加1358.36亿元,同比多增835.82亿元;外币存款余额为92.67亿美元,比年初减少7.35亿美元,同比少增7.50亿美元。

存款变化主要特点:一是人民币对公存款定期化。6月末,企事业单位存款余额4877.17亿元,比年初增加483.31亿元,其中定期存款余额为2112.47亿元,比年初增加386.84亿元,同比多增528.65亿元,占企业存款增加额的80.04%;人民币对公存款定期化主要是由于央行今年两次加息对于受制于生产特定周期,特定用途的企事业单位存款来说吸引力持续增强;二是储蓄存款增长缓慢且活期化明显。6月末,储蓄存款余额4015.89亿元,比年初仅增加7.46亿元,同比少增268.38亿元。其中活期储蓄余额2481.19亿元,比年初增加204.49亿元,同比多增22.95亿元。居民储蓄存款与对公存款相比更青睐于资本市场的的财富效应,分流现象明显;三是其他存款大幅增长。6月末,其他存款余额2832.51亿元,比年初增加782.93亿元,同比多增646.55亿元,今年其他存款的增长幅度历年来罕见,主要由于平安集团转入市商业银行验资款382亿元,另外,保险公司集中资金用于IPO抽签存款大幅增加且进出频繁,同时财政存款增加,仅建行上半年保险公司和财政存款就增加了212.97亿元。

贷款方面:6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为9588.10亿元,比年初增加1290.35亿元,增幅为15.55%,同比多增932.7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660.95亿元,增幅为20.95%,增速同比提高了4.89个百分点,高于全国贷款增幅4.60个百分点。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为8280.62亿元,比年初增加1228.19亿元,同比多增857.54亿元;外币贷款余额为171.66亿美元,比年初增加12.19亿美元,同比多增12.37亿美元。

贷款变化主要特点:一是短期贷款增长加快。6月末,短期贷款余额2716.02亿元,比年初增加402.00亿元,同比多增354.24亿元,同比增幅17.51%,改变了往年短期贷款负增长的趋向;二是中长期贷款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占比不断提高。6月末,中长期贷款余额5587.59亿元,比年初增加843.06亿元,同比多增265.21亿元,中长期贷款比例58.28%,同比提高了4.96个百分点。

(3)中间业务大幅增长。年一季度,主要商业银行机构(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市商业银行)共实现中间业务收入13.21亿元,同比增加6.25亿元,增幅达89.90%,比去年同期增速快41.65个百分点。中间业务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支付结算业务、和托管业务收入的增长,尤其是基金业务收入的大幅增长,一季度基金业务累计收入2.7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58亿元,同比增幅达2254.44%,比去年同期增速快1430个百分点。

2、不良贷款持续“双降”

6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为470.60亿元,比年初减少69.37亿元,不良贷款率4.92%,下降1.60个百分点。上半年各行加强了处置不良贷款的力度,其中中信银行上半年核销不良贷款13.66亿元、商业银行以“资产包”的方式转让不良贷款本金35.50亿元。

3、利润大幅增长,盈利能力提高

1—6月,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账面利润160.72亿元,同比增长87.67%;经调整后利润及资产利润率较大增长和提高:1—6月,市国内商业银行扣除新增拨备缺口后利润139.00亿元,同比增长85.50%,扣除新增拨备缺口后资产利润率0.97%,同比提高0.28个百分点;扣除累计拨备缺口后利润100.63亿元,同比增长150倍,扣除累计拨备缺口后资产利润率0.70%,同比提高0.40个百分点。利润增长及盈利能力提高主要由于净利息收入增长、手续费净收入增长以及成本控制的改善。

4、风险抵御能能力进一步提高

(1)拨备缺口减少,充足率及覆盖率提高。6月末,市国内商业银行拨备缺口为38.36亿元,同比减少35.91亿元;拨备充足率为82.51%,同比提高10.85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40.74%,同比提高5.56个百分点。

(2)法人银行资本充足率进一步提高。6月末,发展银行、招商银行、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3.88%、10.98%、11.24%和11.45%,同比分别上升0.02、2.63、7.39和1.47个百分点。

二、年上半年证券业基本运行情况及特点分析

1、上市公司持续增长、资本规模增强、盈利能力提高

截止年6月30日,共有上市公司89家,占全国上市公司总数1477家的6%,上市公司家数在各辖区中居第4位,仅次于上海、北京、江苏。上市公司总市值16504亿元,占全国总市值19万亿的8.7%,居全国第3位,仅次于北京和上海。按上市地划分,在深交所主板上市公司68家、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11家、上交所上市公司10家。11家中小板上市公司,占深交所139家中小板公司的7.9%,在全国各大城市中排名第一。资本市场为国家自主创新战略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上市后备资源潜力巨大。目前还有2家公司已通过发行审核即将上市,10家公司已报会审核,逾30家公司已完成或正在进行上市辅导。年内上市公司数量有望达到100家左右。另外还有招商、国信、平安、长城、第一创业等券商具备上市条件。

年上半年,辖区有11家公司在境内资本市场募集资金463亿元。对辖区上市公司募集资金使用效果分析的情况表明,大多数公司的募集资金项目能符合计划进度,整体而言融资行为对提高上市公司的业务规模、盈利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中集集团、万科、招商银行、华侨城等公司在募集资金后盈利能力和资产质量有了较大规模的提高。

上市公司蓝筹板块已初具规模。涌现出一大批在行业内、国内乃至世界范围居龙头地位的企业,如金融业中的招商银行、中国平安、中信证券,制造业的中集集团,房地产业的万科、金地集团、招商地产,旅游业的华侨城,信息技术业的中兴通讯,交通运输业的盐田港、深高速、广深铁路等。在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局正在积极推动能源集团整体上市和燃气集团、招商证券等公司首发上市,蓝筹板块将进一步扩大。

2、证券公司已基本实现综合治理目标,整体状况明显改善

共有证券公司17家,证券营业部200家,证券公司家数居全国第一,占全国104家证券公司的16.3%。券商整体质量明显提高。截至年6月底,辖区17家证券公司总注册资本221.96亿元;总资产3204.7亿元,较年初增长145.07%;净资产437.3亿元,较年初增长46%;客户交易结算资金余额2562.1亿元,较年初增长181.31%;实现营业收入278.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02.03%;实现净利润137.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70.66%。

3、基金行业具有比较优势,基金规模居全国首位

注册在深的基金公司有17家,其中5家中外合资基金公司,基金公司数量占全国三分之一强。辖区基金规模和净值增长显著。截至07年6月末,辖区17家基金公司共管理了123只基金(其中封闭式基金数21只,开放式基金数102只),管理的基金数量占全国327只基金的37.6%。基金总规模为5251.34亿份,占全国基金总规模(12399.96亿份)的42.35%。其中开放式基金规模为4873.34亿份,封闭式基金规模为378亿份。辖区基金资产净值为7201.97亿元,占全国基金总资产净值17994.17亿元的40.02%;其中开放式基金资产净值为6167.84亿元,封闭式基金资产净值为1034.13亿元。辖区基金规模和净值增长显著。上半年基金规模较年初实现增长143.1%,基金资产净值较年初增长134.4%。

基金公司创新能力和经营能力强,品牌效应突出。大成、景顺长城、鹏华、银华、南方获得2006年度中国十大金牛基金管理公司称号。

4、期货公司规范运营,积极备战股指期货

辖区有11家期货公司,营业部31家,占全国193家期货公司的16.1%。截至上半年,11家期货公司总资产39.07亿元,较年初增长37.72%;净资产5.07亿元,增长6.96%;期货保证金余额为29.37亿元,增加37.72%。上半年完成交易额16077.78亿元,增长41%。

多年来,期货公司的利润总额始终占全行业利润总额的1/3强。中国国际期货公司作为行业龙头企业,连续五年交易量和交易额居全国第一。目前辖区期货公司正在积极做好股指期货各项准备及投资者教育工作,证券经营机构也在积极探索期证合作。

三、年上半年保险业基本情况分析

1、机构聚集情况

年上半年,新增保险分公司4家(国寿产险、平安养老、中意人寿、中德安联),新增异地驻深营销服务部2家(金盛人寿、中美大都会),新增专业保险中介机构23家(保险机构5家,保险经纪机构4家,保险公估机构7家,保险中介分支机构7家)。目前,保险市场累计共有保险主体47家,其中法人机构7家,产险分公司21家,寿险分公司10家,再保分公司2家,保险控股公司1家,异地驻深营销服务部6家,另有保险专业中介机构153家。

2、保费情况

(1)保费总量。年上半年,保险市场累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93.60亿元,同比增长34.34%,增幅较去年同期高3.43个百分点。

(2)保费结构。从险种类别来看,1-6月,财产险业务累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40.02亿元,同比增长33.89%,占总收入的42.76%;寿险业务累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45.71亿元,同比增长39.78%,占总收入的48.84%;健康险业务累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4.49亿元,同比增长6.36%,占总收入的4.80%;意外险业务累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3.37亿元,同比增长18.11%,占总收入的3.60%。

从公司类型来看,各产险公司共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41.72亿元(包括产险公司经营的意外险和短期健康险原保险保费收入1.69亿元),同比增长33.89%,占总收入的44.57%;寿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51.88亿元,同比增长34.70%,占保险市场总收入的55.43%。产寿市场占比为45:55,占比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继续远高于全国水平。

从资本结构来看,中资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79.24亿元,同比增长26.56%,市场份额84.66%;外资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14.36亿元,同比增长103.24%,市场份额15.34%,份额较去年同期上升5.21个百分点。

3、赔付支出情况

年1-6月,各保险公司累计赔付支出24.22亿元,同比增长61.34%,高出保费收入增速27个百分点。其中财产险业务赔款支出19.08亿元,同比增长68.81%;寿险给付金额3.60亿元,同比增长58.09%;健康险赔款与给付支出0.58亿元,同比增长14.62%;意外险赔款支出0.95亿元,同比增长9.80%。

资本市场的主要特点范文第6篇

【关键词】证券公司;专业融资模式;借鉴

1专业化融资模式特点

专业化证券融资模式,是日本、台湾等地区早期社会信用薄弱、分业经营等背景下形成的。这种模式主要特点在于证券金融公司存在,证券金融公司是一种为有价证券发行、流通和信用交易结算提供资金和证券借贷的专业机构,主要目的是疏通分业经营下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资金流动,同时通过垄断融资融券业务控制信用交易规模,防止金融风险。

1.1专业化融资机构特点

证券金融公司一般采用股份制形式,股东大多是商业银行、交易所等各类金融机构,还包括部分上市公司和企业;除自有注册资本外,债务资金来源主要从货币市场融取,包括发行商业票据,吸收特定存款,同业拆借和债券回购,向银行贷款等。公司主要业务是开展信用交易转融资融券。在机制设计上,日本实行单轨制,即投资者通过证券公司进行融资融券,然后证券公司向证券金融公司转融资融券,投资者不能直接从证券金融公司融资;证券商可以部分参与货币市场融资,但不能直接从银行、保险公司等机构融券;这些金融机构如需借出证券,需要先转借给证券金融公司。单轨制特点是融资融券活动传递链单一化,机制上比较容易理顺,但垄断性较高。台湾采用对证券公司和一般投资者同时融资融券的“双轨制”,在“双轨制”结构中,部分获得许可的证券公司可以直接对客户提供融资融券服务,然后通过证券抵押的方式从证券金融公司转融资,也可以将不动产作抵押向银行和其他非银行机构融资。而没有许可的证券公司,只能接受客户的委托,代客户向证券金融公司申请融资融券。这样证券金融公司实际上既为证券公司办理资券转融通,又直接为一般投资者提供融资服务。这种模式有利于业务朝多元化发展,但机制较烦琐。除信用交易业务外,证券金融公司还为证券公司证券承销、新股发行等业务提供短期周转资金,及为证券公司并购、项目融资等业务提供过桥贷款等。

1.2风险管理模式

在风险管理上,专业化模式主要通过政府主导和宏观调控进行管理。日本大藏省负责批准和审核证券金融公司成立条件和资格,并制定初始保证金等具体规则;证券交易所主要制定相关规章,对融资融券保证金比率进行动态监控。此外,监管机构对市场参与主体进行严格规定,如证券商不得在保证金规定比率之下对客户融资,不得将投资人保证金挪为己用;证券金融公司根据市场和公司财务信用状况对各证券公司分配不同信用业务额度等。相比之下,台湾证券公司更注重市场运作与风险控制,如日本证券金融公司资本金充足率为2.5%左右;而台湾要求最低资本金充足率达到8%,并规定证券金融公司对投资者融资融券总额与其资本净值最高倍率为250%,规定公司从银行的融资不得超过其资本净值6倍,对任何一家证券公司的融资额度不能超过其净值的l5%等。

2专业融资模式市场效应和借鉴

专业化融资模式产生,使证券公司与银行在资金借贷上分隔开,贯彻了银行与证券分业管理原则;同时证券金融公司可从货币市场吸取资金进入资本市场,使资金得到更高层次结合,从而进一步提高资金流动性和效率,促进证券市场交易价格合理形成;同时政府可以根据市场行情协调和控制信用交易乘数效应,如在市场偏软时,可以增加资券供给,以活跃市场;当市场泡沫过多时,可以减少资券供给,以稳定市场。

公司大量临时资金需求,支持证券公司新投资银行业务拓展。当然垄断交易也会损害效率,随着市场逐步成熟,证券融资模式职能也逐渐转变。目前日本证券金融公司主要在转融券业务中占主导地位;台湾证券金融公司更多转向直接为个人投资者提供资券融通,逐步变成了市场化融资公司。

资本市场的主要特点范文第7篇

关键词:融资;风险;创新

在大型企业中,融资支持充足与否关系重大,良好的驾驭融资能够使企业的发展获得强劲的动力,而融资控制不当轻则影响企业稳定发展,重则影响企业信誉,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创新融资策略,提高风险防范十分必要。

1.融资策略创新

1.1借助金融机构策略

企业的发展前景、信誉、经济实力都是企业筹集资金的有力支持,因此,企业应利用自身的优势与金融机构密切合作,获取授信,建立战略协作关系。向银企寻求合作方案,对银行授信额度加以利用,以银行借款的方式筹集资金。企业应关注国家产业政策,若某项重点建设项目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且符合国家政策,则可实行项目融资,以一定的资本金注入新上项目,再做项目法人银行贷款,从而达到缓解项目资金短缺的目的。

1.2借助上市平台策略

无负担性、不可逆性、长期性等是股权融资筹集资金的主要特点,有助于企业稳定长期的发展,为企业最低资本需求提供保障。我国资本市场正处在迅速发展的阶段,资本市场中不断地有大量的资金涌入,且因资本市场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新的金融品种不断地产生,投资者与上市公司融资的需求均得到了满足,在国际资本市场中证券市场也逐渐占据了一席之地。所以,企业应紧抓这一机遇,借助上市公司融资平台进行资金的筹集,解决企业发展的资金问题。此外,应积极推动企业上市。若大型企业中子公司已上市,可向上市公司注入企业的优质资产,促使母公司能够整体上市。整体上市有助于发展壮大企业依托资本市场,帮助母公司拓宽融资渠道,而企业整体的实力也会因此而不断壮大。通过上市融资使企业资本回报水平得到提升的同时,也为企业下一步的资金筹集提供便利。

1.3资产证券化融资策略

资产证券指的是以一定的结构安排重组金融机构和其他企业持有资产的风险与收益,其资产需是能够在未来带来稳定现金流且是缺乏流动性的,担保为原始资产,从而创设金融产品,使产品能够销售和流通于金融市场。分析企业实际情况,企业现金流收入可预测且较为稳定,主要得益于采矿权收益;原始权益人的资产持有有一定的时间要求,需有良好的信用表现,若企业具有良好的历史记录和较低的损失率和违约率,则满足了资产证券化要求,适合进行资产证券化。通过资产证券化,负债不但不受影响且能够有效增加资金,保证企业的发展有充足的资金支持。

1.4债券融资策略

企业债券即有价证券,其发行需依照法定程序进行,需还本付息,并要求一定期限。同银行贷款筹集资金方式不同,债券融资方式下资金的筹集可在成本较低的情况下进行,有较多优点。企业应以遵循国家政策为前提,在对企业资金需求进行充分分析后推行多样化的中长期企业债券,为企业发展提供稳定资金来源的同时,能够使财务费用的支出降低。在前期债券发行阶段,需充分研究拟发行债券项目,科学合理地进行企业盈利水平的规划。此外,项目前期的审批工作也十分关键,明确项目的资金需求,使债券资金的使用有理有据,科学合理。

1.5国家支持

企业融资的最好方式是国家资金支持,不但最好且成本也是最低的。所以,企业应充分地了解和掌握国家产业政策,并对国家产业政策加以利用,如社会职能分离政策、辅业改制政策、政策性破产政策、财政贴息政策、安技措项目补助政策、国债资金扶持政策、财政专项补贴政策、国家资本金注入政策等,获取国家支持,为企业发展注入资金力量。

1.6融资多样化

企业应积极结合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使二者形成互为补充的关系,逐渐形成多元化融资平台,紧抓资本市场建设加速的机遇,积极应用新的融资方式,通过各类融资工具如短期融资券等促进直接融资。国家可促进政府组织协调优势与融资优势的有效结合,设立专门的金融机构促进区域开发,为企业融资问题提供指导,并使社会与区域经济发展互相协调。此外,国家也可通过能源产业基金的设立为企业融资提供帮助,使社保资金、保险资金、民间融资能够涉及不同的领域,并使银行的压力得到缓解。最后,无形资产资本化、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组建财务公司等均是可行的融资方案,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调整融资方法,实现多元化融资,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资金基础。

2.风险防范

融资风险主要影响因素为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具体分为市场风险、政策风险、利率与汇率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是筹资时因规划而导致的流动性风险以及收益变动。在融资安排前,企业需有风险意识,对未来经营状况的各种可能性进行充分考虑。提前预测融资预期效果和经营实际情况,制定对应的措施,从而有效地防范风险。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防范措施。

2.1融资渠道拓宽措施

首先,企业应稳固银企关系,与投资、金融机构合作,签订合作协议,形成战略伙伴关系,优化原有融资网络,投资机构、金融机构、企业构成利益共同体才能保证企业融资来源的稳定。其次,在资本市场中投资机构具有资源优势,应以股份制形式吸纳投资机构资金,以入股的方式建立产权关系,从而进行资本市场融资。促成多种类、多方式、多渠道融资格局的形成,促进企业债券市场的直接发展,有效的控制财务风险。

2.2掌握有关形势与政策

关注金融市场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方向,分析宏观经济形势,从而能够及时进行融资策略的调整。若货币政策偏缓,则应以短期负债作为债务结构偏重,使资金成本降低,采取激进的融资策略;若货币政策偏紧,则应以长期负债作为债务结构偏重,为企业流动性提供保障,采取偏向保守的融资策略。此外,还需对资金市场的供求状态进行研究,分析利率走势,再安排筹资。若利率走势为下降通道,计息方式应为浮动利率,资金筹集应筹集急需的或少筹资;若利率走势为上升通道,计息方式应为固定利率,保持低资金成本,以实际需求为依据进行长期资金的筹措。

2.3资产流动性的提升

资产流动性与债务总额直接决定了企业的偿债能力,流动资产规模的确定应以企业生产特点和经营需要为依据,在某些情况下,也可通过加强管理、减少资金占用额、加速资金周转、提高产销率、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盈利水平等方法提升资产流动性。对于流动资产结构的安排,提高资产质量和理想现金余额的确定都很重要。分析现金流动负债比、现金债务总额、现金到期债务比等,企业承担债务的能力与这些比率是正比关系,通过分析来对筹资方案进行完善。

2.4资本结构的优化

对负债数额和最佳资本结构进行确定,保证负债比率的合理,最优组合报酬与风险。若资产利润率降低,需适当将负债比率调低,有效防范财务风险;若资产利润率提高,也应将负债比率和财务杠杆系数提高,将杠杆效益充分发挥。企业临时性流动资产需求应通过短期负债融资满足,而固定资产、永久性流动资产则通过短期负债融资满足。在短期、长期负债融资中,应做好还款计划与负债融资计划的制订,避免出现还款日期太过集中的问题。债券发行需注意兑付时间窗口的合理设计,防止出现还款压力巨大的局面。

结束语

融资关系重大,国家应完善资金保障体系,优化投资环境,企业应采取多元化融资,制定最优方案,有效控制融资资本成本,不断增强企业实力。

参考文献:

[1]魏宇静,谷秀娟.中小企业引进创业投资的融资策略研究[J].海南金融,2015(01):33-36.

[2]孙建华.基于生命周期的企业融资策略分析[J].中外企业文化,2014(10):203.

资本市场的主要特点范文第8篇

代表企业:中华网、新浪、网易、搜狐

1999年7月/科技股与互联网股带动纳斯达克市场狂飙,当第一只中国互联网概念股中华网登陆纳斯达克,该股发售时超额认购十几倍,发行价20美元,开盘即飙升至60美元,全日涨幅200%,为随后中国概念网络股的接踵而至打响了头炮。

2000年3月/纳斯达克指数见顶,中国三大门户网站陆续进军美国资本市场,但当时网络股泡沫已到最疯狂的时候,新浪、网易与搜狐的上市“生不逢时”,在互联网泡沫破灭之际,三大门户网也难逃一劫,股价甚至一度破发。当时中国三大门户开始在美国上市,与中华网的风光相比,新浪、网易与搜狐上市在当时已经被称为流血上市。随着门户网站开始发展SP业务,找到除了广告以外新的盈利模式,门户网站才逐渐走出危机,迎来春天。

2002年第二季度/网易首次实现净盈利,网游概念成为随后几年上市潮流,网易股票开始领涨纳斯达克,并成为当年纳斯达克表现最优异的股票。2003年10月10日,网易股价升至70.27美元的历史高点,比年初股价攀升了617%,比2001年9月1日的历史低点攀升了108倍。丁磊也凭借网易股票的上涨成为中国大陆首富。

第2波:2004年――2005年

代表企业:盛大、腾讯、百度

2003年12月/互联网泡沫的恐惧逐渐散去之后,携程网的上市再次撩起了中国互联网公司的上市梦。携程上市首日开盘价为24美元,当日摸高到37.35美元,最后收盘价为33.94美元,涨幅88.6%。携程共发行420万股美国存托凭证,约占其扩大后股本总数的28%。自1999年开通以来,从最初IDC几十万美元的先期投资,再到2003年上市公开募集的4370万美元,携程网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了资本市场的认可。

2004年/空中网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SP业务上市成为当年热潮。当年5月,盛大上市,超越了韩国网络游戏公司NCSOFT的市值,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络游戏股。盛大创始人陈天桥掌握的股票市值达到了约11.1亿美元,成为新的中国首富。此外,今年还有一个崛起的企鹅――腾讯也于2004年在香港上市。带着第一家连续12季度盈利的中国互联网公司的殊荣,腾讯进入了香港资本市场,此次上市,也为其成为中国三大互联网公司奠定了坚实的资本基础。腾讯、盛大、艺龙、空中网、第九城市、金融界、掌上灵通、前程无忧等不约而同地启动了海外上市的步伐,其中,盛大上市之后,市值超越了当时韩国网络游戏公司NCSOFT,一举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络游戏股。

2005年/这一轮之后,潮起潮落的互联网世界又进入了低迷期。百度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融资1.09亿美元,刷新了中国互联网企业海外IPO融资记录,发行价27美元,开盘价66美元,8月6日冲破150美元。全面超越盛大新浪,成中国互联网最高市场价。

第3波:2007年

代表企业:阿里巴巴、巨人

2007年/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B2B成为了全球热议的话题,网络股进入了电子商务时代,上市首日,阿里巴巴就以大涨192%的成绩笑傲江湖。同年,巨人、完美世界携手进军美国市场。网络股又见涨潮,百度股价冲破300美元大关,成为中国概念股在纳斯达克第一家迈入百亿美元市值规模的公司。这一波的上市浪潮的一个里程碑意义在于,中国互联网企业百亿美元市值企业的出现。百度在纳斯达克的股价历史性突破300美元大关,成为中国概念股在纳斯达克第一家迈入百亿美元市值规模的公司。

2009年/畅游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成为国内第一家分拆上市的互联网公司。随后新浪分拆房产业务,盛大分拆游戏业务在美上市。腾讯控股股价一度创下130港元新高,腾讯市值折合约300亿美元,跃居全球网络股季军,也成为中国第一家市值超过300亿美金的互联网公司。

第4波:2010

代表企业:麦考林、当当网、优酷

2010年下半年/中国概念股再次掀起上市狂潮。电子商务与视频网站成为主流,优酷和土豆网登陆美国,电子商务网站包括麦考林与当当网,同时垂直门户网站搜房与易车网也在美国上市。有业内人士认为,这一次上市浪潮的主要特点是以电子商务、包括视频在内的新服务为代表的多元业务模式。

2010年10月26日/麦考林登陆纳斯达克,被誉为“中国B2C第一股”。紧随麦考林之后,12 月8日,当当网携手优酷网同步登陆美国纽交所,股价更成攀比之势,强势上涨。当当网首日上涨87%,跻身2010年全美IPO首日涨幅榜前5名。而业绩仍然亏损的优酷网股价表现却并不逊色,首日大涨161%,成为自2005年百度上市以来,在全美所有IPO中首日涨幅最高的公司。同年上市的中国网络股还包括易车、搜房和斯凯。

第5波: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