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废旧金属回收现状

废旧金属回收现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废旧金属回收现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废旧金属回收现状范文第1篇

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既面临着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也面临着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严峻挑战。作为资源能源消费大国,中国既有的粗放式增长已经难以为继,如何让“放错地方的资源”变废为宝,让资源得到最有效地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中国已将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写入了“十二五”规划。这个产业能否缓解资源环境瓶颈约束?能否成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面临哪些困难?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北京工业大学循环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程会强研究员。

概念模糊 底数不清

《新经济导刊》:日前公布的《“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和《“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中专门提到了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请您对此进行解读?

程会强:这是首次在国家规划中正式、规范地提出。既然国家规划明确地提出来了,就应该以这个提法作为规范的名称,列入产业指导目录,围绕这个产业建立翔实、科学的统计体系,明确研究对象和工作对象,摸清底数,这是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的根基。

原来与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相似的名称比较多,有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再生资源产业、环境保护节约与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等。这些概念大同小异,侧重点有所不同,但都见诸于相关的国家文件和规划。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从前端的回收到后端的利用,从生产到生活,覆盖的范围比较大,这就需要对它涵盖的领域进行清晰的界定。要明确达到什么样的规模和标准才能叫产业,否则什么都能称之为产业。为什么循环经济搞了这么多年,许多人还是一头雾水,新概念和相似概念太多了。

此外,相关的协会也很多,为了将这些协会统一起来,深入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现在正在筹备中国循环经济促进会,争取明年建立起来。截至目前,全国没有统一的循环经济组织和领导机构,每个部委在管一段,正在酝酿成立全国循环经济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便加强国家层面的协调和管理。

《新经济导刊》:规划提出,到2015年,建成我国重要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体系,再制造产业初具规模,资源再生加工利用能力达每年2500万吨,煤矸石等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能力达每年4亿吨。您对此怎么看?

程会强:我参与研讨、论证了工信部颁布的《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十二五”规划》。这个规划统计了尾矿、煤矸石、粉煤灰、冶炼渣、工业副产石膏、赤泥的相关数据,这六种工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量在2010年就达到了110220万吨,远远超过了规划中提出的目标。如果把尾矿减去,那其它四种工业废气物的综合利用量也有9亿多吨。这些数据没有包括生活方面的废弃物,若加上商务部统计的废旧金属、废塑料、废橡胶,那综合利用量就更庞大了。科技部也有统计数据,《废物资源化科技工程“十二五”专项规划》中显示,2010年,我国回收废旧金属、废塑料、废旧电子电器等八类社会消费品废物,总量达到了1.49亿吨,如果加上前面工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量,一共是12.51亿吨。

为什么规划数据会出现这么大的误差?主要是概念不清晰,统计口径不一样。当然也与这个产业不成熟有关。一个学校和一个小区,用了多少电和水,能精确地统计出来,可产生了多少污水和废纸就不好统计了,只能推算。我国废旧商品的统计,也是根据年产量和生命周期倒推的。实际上,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是一种逆向的物流和科研,我们要树立新的资源观,从单纯的依赖一次资源,转向依靠二次资源;从单纯的开发地下资源,转向开发再生资源;从单纯的倚重国内市场,转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前景美好 现状堪忧

《新经济导刊》:许多人对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认识还停留在“收废品的”层面上,而且给人的印象是脏、乱、差,您对这个产业怎么看?

程会强:我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还处于初级阶段,有待于通过国家政策和规划加以提升,但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发展前景很好,潜力很大。这个产业的年产值已经达到了1万亿,吸纳就业人口2000万,预计2015年产值达1.5万亿,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长点。

实际上,就业人口2000万属于保守统计,很多收废品的从业者是游击队,并没有统计在内。每年产生多少废旧资源量,究竟需要多少人去回收,需要多少企业、多大的生产能力去处理,需要采取什么样的技术是最高效的?这些都需要科学统计和匹配。

目前商务部正在对回收体系设立标准。下一步,北京市将对再生资源行业进行规范,通过连锁经营,让流动从业者加盟进来,挂靠在连锁网点,并采取统一的标识,如服装、车辆、计量工具等。就像麦当劳和肯德基一样,实行全球连锁模式,它是分散的,又是标准的,这种模式适合中国的资源循环利用产业。

从回收角度看,我国的垃圾分类实际是统一运到垃圾场,再实质进行二次分类,但废旧聚酯塑料瓶的分类做得比较好。需要注意的是,废旧聚酯塑料瓶的回收利用主要是瓶体,人们丢弃废旧饮料瓶是应该把标签和瓶盖取下,瓶盖和瓶体的塑料材质不一样,如果不分开,到了回收处理企业需用粉碎浮选法分离。虽然对每个人是举手之劳,但这将会大大降低企业的处理成本。北京盈创再生资源有限公司专门去掉标签的成本是300元/吨。所以,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发展有赖于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我主张的垃圾分类不是从垃圾箱开始,而是从公民的头脑中开始。公民的配合参与,才可以使这个产业发展壮大。

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现状是:从负面来看是分散的、无序的、混乱的,从正面来看又是朝阳产业,有潜力的战略新兴产业。培育发展这一产业,在初期阶段必须通过政府来推动和保障,通过严格的法律法规和足够的扶持力度,将其推入市场机制的轨道,促进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废旧金属回收现状范文第2篇

为此,全市各级工业经济促进系统要进一步明确任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这一主线,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从体制、政策、技术、管理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积极促进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工作扎实开展,努力为促进我市更快更好发展和构建和谐唐山做贡献。

一、深入推动结构调整,努力构建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工业体系

一是大力推动重点行业联合重组,不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坚持把提升企业规模作为节能降耗、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按照“抓质量、抓品种、抓整合”的总体要求,坚持“上大压小、增高减低、扶优汰劣”的实现途径,推动生产能力和生产要素向优势地区和优势企业转移,建立与我市能源现状相适应的工业布局。重点推动钢铁等重点耗能行业的联合重组,不断提高铁矿石、焦炭、电力等重要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力争到今年底,全市钢铁企业整合至20家,到明年整合至10家。与此同时,要坚决关停、取缔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坚决严厉打击无证生产,确保有限资源集中到优势企业,发挥最佳效益。

二是坚持用先进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业,不断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节能技术创新体系,鼓励引导企业和科研院所把节能作为优先发展的领域,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节能技术,组织开发推广共性、关键性节能技术和产品,努力突破制约节能的技术瓶颈。在冶金行业,全面普及富氧喷煤、溅渣护炉、高效连铸、一火成材、热送热装等先进节能技术,大力推广“三干”(即干熄焦、高炉、转炉煤气干式除尘)等节水技术;在建材行业,重点发展日产4000吨以上新型干法预分解回转窑生产技术,大力推广窑炉全保温、富氧和全氧燃烧、陶瓷低温快烧、无匣烧成等节能技术。在化工行业,大力推广烟气余热回收、脱碳脱硫、低压合成、离子膜烧碱等节能工艺和技术。

三是大力培育非资源型产业,逐步减少经济增长对资源的依赖程度。紧密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有选择的培育和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在经济总量扩大的同时,逐步实现资源和能源投入的递减。当前,我们要根据市委、市政府的部署,重点谋划和发展好装备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是集技术和人力资源为一体的重要的耗钢产业,是延伸钢铁产业链条、降低我市单位GDP能耗的重要途径。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和世界制造中心向中国转移的加快,特别是随着渤海经济群的崛起,我市依托精品钢材基地发展装备制造业的区位优势将更加明显。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牢牢把握机遇,加快促进经济增长由依赖资源型向依靠科技和人力资源转变。

二、创新工作手段,强化市场导向,积极推动循环经济加快发展

我们要紧紧抓住曹妃甸工业区纳入国家第一批开展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以及唐山作为河北省循环经济试点城市的契机,深入落实《唐山市循环经济实施方案》,大力推动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向纵深开展。

一是加强项目谋划和建设。结合我市实际,进一步加强在钢铁―能源―建材―化工等重点高能耗、高污染产业间及产业内部构建废渣、中水及热能的循环利用模式。在冶金行业,力争450立方米以上高炉全部实施TRT发电项目,高(转、焦)炉煤气实现“零”排放,废水全部循环利用。在水泥行业,要大力推广应用新型干法窑外分解、窑尾余热发电项目,鼓励水泥企业利用高(转)炉炉渣等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生产“生态水泥”,并逐步扩大规模。在煤炭行业,积极推广普及矿井疏干水利用、煤泥浮选、煤水闭路循环、水煤浆制备和应用一体化技术;鼓励利用煤矸石、煤泥等低热值燃料生产电力和新型建材产品。在电力行业,以提高燃煤发电效率、降低水耗和烟气除尘脱硫为中心,推广节能、节水、环保新技术,逐步淘汰耗能高的小火电;积极推进热电联产及热能梯级利用,加快集中供热建设,重点支持“以大代小”热电项目;大力发展风力、秸秆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在化工行业,充分利用我市近海丰富的石油、原盐资源和腹地煤炭资源,提高精细化工产品的比重,推进煤气化和合成氨气体净化等新技术的应用。

二是扩大固体废弃物利用规模。围绕我市工业固体废弃物多的特点,依托建材基地和能源基地的优势,以大力发展新型建材和综合利用电厂为突破口,积极引导企业以工业固体废弃物为原料,生产全煤矸石、粉煤灰烧结及免烧砖等,促进全市综合利用新型建材生产向规模化方向发展。积极鼓励水泥企业加大各种尾矿和工业废渣的掺加比例,减少石灰石用量。

三是鼓励发展再生资源产业。加强对生产性废旧金属回收市场的规范整顿,按照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方向,取缔无证经营摊点,对中小回收企业进行优化组合,培育和组建专业化的废弃物回收再利用企业,提高生产性废旧金属的利用率。扩大和完善玉田再生胶生产基地,依托技术、人才、品牌、市场等优势,加快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建设国内规模较大的再生胶生产基地。进一步完善丰润区废旧塑料回收、加工基地的建设,重点扶持其土工布、涤纶短纤生产线项目发展,进一步扩大规模,形成优势。

三、强化监督考核,健全和完善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约束机制

一是完善激励机制。全面落实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积极探索和实施“差别电价”、“阶梯水价”的导向作用,进一步提高企业实施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力争取国债或预算内资金对循环经济项目和节能降耗工作的支持,发挥政府投资对金融机构和社会资金的导向作用。组织企业深入开展能耗“对标”活动,激励企业制定节能降耗目标和措施。

二是强化督导检查。认真贯彻落实《节约能源法》和《河北省节约能源条例》,严格执行我市《GDP能耗指标考核公报制度》,加强对重点高耗能、高耗水地区和重点行业节能、节约资源情况的检查,切实把奖惩措施落实到位。

三是扩大清洁生产审核范围。深入贯彻落实《清洁生产促进法》,把清洁生产强制审核和自愿审核相结合,依法将高消耗和高污染企业纳入强制审核范围,全面推动节能降耗工作扎实开展。

废旧金属回收现状范文第3篇

关键词:选煤厂;机电设备;拆卸;回收

     近年来,随着煤炭产业的快速发展,配套的洗煤厂、选煤厂也逐渐增多。在此过程中,很多选美机电设备面临着更新换代和维修。因此,如何维护、修理选煤机电设备的过程中, 如何科学回收与利用部分废旧零部件, 也成为了很多选煤企业的工作内容。笔者认为,选煤企业应当加强设备中备品备件、材料、零部件的性能分析,不断完善技术改造、设备维修中废旧设备的回收管理工作,使选煤厂做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

     一、选煤厂拆卸与回收工作的不足

     (1)选煤厂机电设备拆卸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拆卸指的是:将技术落后的机电设备、零件、部件的连接进行分离的过程。拆卸工作是设备废旧材料回收利用的先决条件和重要基础,科学合理的拆卸可以使仍旧具有使用价值的已写废旧零部件最大限度得以保存完好,为后续回收利用提供先决条件,以节省不必要的购置费用和后期保养费用,同时也最达大限度延长各类设备的使用寿命。然而,在众多选煤厂企业,我们经常看到乱拆卸、乱分离零部件的现象,对一些仍然可以使用的零部件,基本上视而不见,而是不负责任的遗弃,或者卸载了事,并且在拆卸过程中不注意方式方法,以至于很多好的备件也出现了不可恢复的损害,本来可以回收利用的零部件,也丧失了使用功效。

     (2)选煤厂机电设备回收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回收就是将机电设备中有可能具有实用价值的、依旧外形完好的部分零部件以及完全报废的零部件,按照其性能和属性进行分门别类,从而最大限度做到部分零部件的二次回用甚至多次使用,或者将报废零部件用之其他设备,或者将其集中到机械制造企业,重新制作其他新的产品的过程。回收是拆卸工作的延伸和升华,是对设备、备件的细化分类与科学使用。细化的分类可以使完好的零部件得到二次使用的机会,使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发挥剩余价值,降低企业采购成本;真正淘汰废弃的零件也可以得到相关的改进。但从实践中可以看到,许多选煤厂的回收只是不科学的、简单的、表面的程序,实质上并没有引起决策层特别是设备管理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这就直接降低降低了零部件利用率,形成了各类生产资料的人为浪费,导致无法实现“物尽其用”“材尽其用”的局面。这不仅是企业资源的浪费,更是对国家物资的浪费。很显然,这与我国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的理念是完全相悖的,必须加以改正。改正不仅要从技术上,更重要是要体现在管理措施的落实上。

     二、选煤厂机电设备拆卸与回收的管理方法

     (1)机电设备拆卸与回收工作的原则。

     选煤机电设备拆卸的原则有:保证机电设备拆卸的零部件、材料得到最大限度的使用;在拆卸的过程中,注意拆卸顺序及完整度,使可以二次使用的零部件能够尽可能的保持原有状态和性能,保证设备的保值率和有效率;所拆卸的完全没有使用价值的那些废旧零部件,则严格按照程序以废旧金属的标准进行报废和拍卖处理。

     选煤机电设备回收时,首当其冲应当应对拆卸的选煤设备进行科学的价值测评和评估;其二,要对拆卸费用进行仔细的估算和预测,其中应包括拆卸耗时的预算、拆卸方式的估计预算、拆卸路径不同导致费用不同的预算、以及拆卸回收所能产生的二次甚至三次利用效益预测;再次,对所拆卸的选煤设备应在拆卸前对设备整体进行系统、全面检查,以区分出报废的零部件和可使用的零部件,并列出分类清单,以便在拆卸后将零部件分类存放;零部件的回收还应比较其回收成本及二次使用的价值以决定是否回收;最后,对彻底无法二次回收利用的零部件、材料等要进行全面的清理,以免污染环境。

     (2)拆卸与回收工作的对策。

     在拆卸方面,应注意在选煤厂的设备修理与更新的过程中,首先,要确定需要检修的零部件和部位,根据拆卸难度估算出相应的拆卸费用;其次,要确定检修和拆卸设备的承揽单位,并在拆卸的过程中将可使用的和报废的零部件分类存放。其次,当整个设备需要更新甚至报废时,要确定设备的最佳的拆卸方式和拆卸路径;必须报废的零部件和材料,不能让拆卸的单位或被拆卸的设备所属部门自行处理,而应当在拆卸后交由设备管理人员校验并交库房存管,这样能降低将本可用的设备和零部件拆卸损坏而使其直接成为废钢材的可能性,从而降低企业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最后,在整个拆卸回收的过程中要注意设备及零件的运输安全。

     在回收方面,对已拆卸下的选煤机电设备的回收方式应注意:对于回收的零部件可以直接加以使用的,应将其安装于其他设备中,或者在仓库存放作为备用; 对于回收时已磨损的零件,但修复后可以重新使用的,首先应分析其修理成本与二次使用的价值孰大孰小,再将值得回收的部件其收集起来进行集中修理,然后将重新处理好的零部件应用到相关的设备上;最后,将不可使用的报废零部件集中回收处理,将其卖给收费站或炼铁厂等,并将不可二次使用也不可变卖的废物按国家相关标准统一处理, 以免污染环境。

     三、结论

     当今社会是循环经济大行其道、渐成趋势的可持续发展时代。为此,广大选煤厂应当正视选煤机电设备拆卸与二次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深刻分析在机电设备拆卸和回收利用存在问题的根源,站在企业成本管理和健康运营的高度,科学拆卸、有效回收利用,找到节能减耗、节支增效的有效途径。唯有在拆卸过程中,按照科学的计划好的程序,实施拆卸工作,才能最大限度为后续的回收利用提供先决条件,为节约材料提供可能。而对零部件的回收,则要本着“材尽其用、物尽其用”的原则,坚持能不报废的坚决不报废,能“再上岗的不废弃”,尽可能让它们直接或间接装配到同类型或者近似类型的设备上。

废旧金属回收现状范文第4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1)22-0107-02

产业集群是特定领域内大量产业相关的企业、辅助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形成强势竞争优势的现象。地方产业群是区域发展理论的创新,不仅吸收了传统理论的积极因素,重视区域分工,还重视区域内资源的整合能力。

一、浙江台州金属再生产业群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一)浙江台州金属再生产业群的发展历程

浙江台州并不是金属矿产丰富的地区,却拥有“中国阀门之都”等美誉和大量汽摩配件等行业的全国知名企业,究其原因,

“中国再生金属之都”这项称号做了最好的诠释。

上世纪70年代,台州金属再生产业主要是拆解国内废旧物资,从90年代开始进口日本、西欧、美国等国家的废旧物资。本世纪以来,金属再生产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2005年台州市进口固废总量就已达到170万吨左右,拆解回收总量已经达到230多万吨,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总销售额达到200多亿元。

1999年之前,金属再生产业处于无序发展的状态,燃油焚烧、固废乱堆,给生态环境和人们生活带来了恶劣的影响。1999年开始,台州市开始规范金属再生产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颁布定点拆解的政策,使整个产业逐渐走向有序化、低污染化。金属再生企业逐渐走出家庭小作坊模式,向集团化企业发展,出现了一批技术先进、综合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实现了金属再生产业的基地化、规范化、国际化。

(二)浙江台州金属再生产业群的发展成果

以台州金属再生产业的龙头企业齐合天地公司为例,该公司是中国金属再生产业的首家上市企业,是我国最大的混合废金属进口、循环再生的企业。齐合天地自成立到上市的十年问,累计回收利用废旧金属达到200多万吨,资源回收率达到98.5%,获得钢铁150万吨、铝18万吨、铜25万吨,相当于为国家节省铁矿石、铝矿石、铜矿石各240万吨、108万吨、3750万吨,还大大降低了能耗和环境污染。

自2004年金属再生园区投产开始,形成了拆解、研发、加工为一体的产业链条。2006年,台州市开展产业整治行动,取缔9500余户场外拆解家庭作坊和企业,完成32家定点企业的改造工程。2008年,路桥区89家金属再生企业产值达到131亿元,增长14%,拆解固废达到170万吨以上,以质优价廉的原料促进了区域制造业的发展。

二、地方产业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地方产业群超越了一般产业范围,在特定空间范围内融合多个产业、联结各种辅助机构,形成一个共生体,构成区域性的竞争优势。下文中将结合台州金属再生产业群的实例探讨培育地方产业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地方产业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构成地方产业群的企业、机构在一定区域内共同发展、分工合作,创造了大量的财富,拉动了区域的就业、增创了税收、提升了经济总量。

1.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以台州金属再生产业群为例,金属再生产业群回收、加工、循环利用固废金属资源,不仅实现了能源、资源的节约,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环境污染,创造了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满足了本地区制造业企业的需求,为其产品成本的降低提供了极大的优势,成为制造业崛起的助推器。另外,金属再生产业的发展,带动就业、增创税收、吸引投资和资源,并直接、间接的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促进区域创新。台州金属再生产业群内众多同类企业间的激烈市场竞争迫使各企业必然会加大创新力度,从而形成广阔的产业创新市场。而制造业企业能够与金属再生企业形成互补共生关系,单个企业的创新会带来产业链的连锁反应。另外,各企业问进行的合作创新能够降低单个企业的创新成本,而且创新成果能够在产业群内得到很好的推广,产生更大的效益。

3.提升区域实力。区域竞争力包括企业、产业、区域三个层面的竞争力。第一,产业群能够提高企业竞争力,产业群内的单个企业具有成本、技术、服务网络等方面的支持,例如台州金属再生产业群内产生了齐合天地等综合实力极强的集团企业;第二,产业群能够提高产业竞争力,台州金属再生产业群内金属再生企业问的竞争、与制造业企业问的共生等不断促进产业群的发展,例如为推动台州金属再生产业的升级优化、增强区域竞争力,路桥区人民政府与北京机电院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签订《金属再生利用产业转型升级示范项目合作协议》,以打造土地更集约、装备更先进、环保更达标、产业链更长的固废再生利用示范项目;第三,产业群能够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区域竞争力,台州市有资源综合利用企业200多家,金属再生产业的销售额达到台州市工业产值的7%,可见金属再生产业群的发展极大地提升了区域实力。

(二)地方产业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负面作用

首先,地方产业群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集群内部联系十分密切,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可能影响到整个地方产业群,甚至危及区域经济的发展;其次,地方产业群可能使市场失灵,随着集群内一些主导企业的实力不断增强,可能成为垄断性企业,而且产业群内的各个企业会在共同利益影响下达成一定的共识,可能出现合谋控制、瓜分市场的现象;再次,地方产业群遵循的是非均衡发展理念,这种模式会导致产业群内外差异不断加大,影响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第四,地方产业群自身有着一定的生命周期,快速扩张与衰退消亡交替进行,将产生周期性波动,影响到区域经济的稳定;第五,地方产业群会有自我的缺陷和难以超越的困境,一旦产业集群的优势被耗尽,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拖累。

台州金属再生产业在繁荣背后也有不少忧患,亟需转型升级。一方面,台州市还有许多金属再生企业使用落后的回收加工模式和工艺,技术实力弱、装备水平低、专业人才缺乏;另一方面,个别企业以牺牲社会效益为代价获取不当利益,不仅对地区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还给整个产业带来了不良影响。

因此,政府部门应从环境保护、社会保障、产业税收等方面综合衡量金属再生产业,进一步健全行业准入机制和监管体系,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以促进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地方产业群的发展前景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地方产业群目前还存在趋同性,市场环境不规范,研发能力弱,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公共产品供应和相关产业、服务体系的支持等问题。

(二)未来发展的展望

为规范金属再生产业、促进固废再生利用产业转型升级,台州市正着手打造路桥金属资源再生产业基地。该基地预计于2012年、2015年分期建成,总用地6633亩,拟投入54亿元。一期工程建成后将承接44家企业,预计年拆解固废能力达到300万吨。二期工程建成后,将形成综合拆解能力超过500万吨、提供岗位6万个、销售额超过600亿元、创造利税达80亿元的全国最大、实力最强的产业基地之一。台州市金属再生产业群的整个规模、等级和深加工层次都会得到大幅度提升,在创造经济效益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通过落实清洁生产、节能环保来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地方产业群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我国地方产业群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相关部门积极的引导技术创新,强化分工协作,加强产业群的综合实力,以消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更好的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喻春光,刘友金.产业集群竞争力定量评价GEMN模型

及其应用[J]系统工程,2008,(5).

[2]刘春香.浙江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作用究[J]宁波广

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3).

[3]胡昱,刘文俭.产业集群形成模式探析――以青岛电子家

电业为例[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废旧金属回收现状范文第5篇

一、县城农贸市场的现状

*市场:是由5个村民小组和*镇政府6家入股的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占地面积70亩,有190个摊位,管理人员10人(综合管理人员4人、门卫2人、收费员4人),主要经营土杂、肉类、蔬菜、粮食、饮食等。

*市场、*商城:是*镇祭祀堂村民小组投资建设的集体企业,有198个摊位,现有管理人员6人(综合管理人员3人、协管员3人),主要经营水果、饮食、木具、百货等。

*综合农贸市场:属于国有企业,有140个摊位,现有管理人员7人(综合管理人员3人、门卫2人、协管员2人),主要经营土杂、肉类、蔬菜、饮食等。

木材和大牲畜交易市场:是由城关社区第五村民小组投资建设的集体企业,已承包给私人管理,主要经营小猪、木材、大牲畜等。

废旧物品回收市场:是由两户个体户投资建设和租赁场地经营的个体企业,主要经营废旧金属。

二、调研的方式

调研组采取找市场开办方负责人个别交谈,召开座谈会、走访个体户等方式,共找市场负责人交谈6人,市场管理人员20人,召集市场管理人员和市场服务中心负责人座谈5次23人,走访个体户(含食品、水果、肉类、蔬菜、杂粮等)48户55人,个体商贩(含牲畜、燃料)20人,菜农11人涉及市场的村民小组干部8人、协助市场管理的工商干部3人。

三、经验和做法

一是市场管理人员配备到位。每个市场都有专人管理和维护市场秩序,*市场、*市场、*综合农贸市场的管理人员(含门卫)不少于6人。

二是市场管理制度健全规范。建立了市场管理与治安联防措施相配套的管理制度。*综合农贸市场、*市场、*市场建有各项制度12个,每个制度装框挂在办公室墙上,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

三是市场管理人员采取多种形式维护市场秩序。首先与个体工商户签订摊位租赁合同时,规定市场经营户必须尊章守纪、依法经营。如*综合农贸市场对违反市场管理规定的经营者,经多次教育不改的采取出板报通报,戴红袖套执勤一个小时等措施,使违规经营者懂得管理市场的难度,警示其他人引以为戒,促进了市场秩序的好转。违规人员经调研组走访,都能接受这样的处罚。其次加强巡查及时排除隐患。每个市场除聘请门卫(保安)人员维护市场秩序外,市场管理人员经常在市场巡查,发现不安全隐患和不稳定因素及时进行处置。因此,多年来县城市场内未发生影响较大的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

四是防范意识普遍增强。由于20*年开展了联摊联防活动,摊位经营者之间的相互协作较好,重大节日共同出钱聘请人员看守市场货物,发现有违法、犯罪行为的人和事,都能主动制止和拨打110报警。

四、存在的问题

一是市场个体户反映:目前在岗的市场管理人员,多数是村民小组干部,有的文化较低,短期思想行为严重,工作方法简单粗暴,未能对管理好市场进行合理安排,随意变动个体户摊位,群众找不着买。

二是市场管理员和个体户反映:市场管理的各职能部门,执法力度不够。街道乱摆、乱放得不到有效治理,导致市场内生意难做。由此引发部分个体户也跟随着到街面乱摆摊设点,市场内秩序混乱。

四是市场负责人和管理人员认为:政府对市场管理不规范,布局较散,市场内不活跃,缺泛竟争力。如*市场和*市场,赶街的人少,推位空的较多,市场萧条。大牲畜市场存在农户承包,相关部门管理脱节,导致牛马交易不进市场,在环城公路两边交易,阻碍交通,影响市容。

五是个体户反映:市场管理的规章制度执行不力,防范措施不到位。市场内和市场门口机动车乱停,部份个体户占道经营、乱摆、乱放,严重阻塞市场通行。*市场未建立有效的防范措施,个体户的财物时常被盗。

六是*市场负责人和管理人反映:由于开发市场的收益分配不当,村民小组的收益少,存在群众上访隐患。

五、意见和建议

一是政府要合理规划市场,方便群众。要减少市场布局,将街面占道经营和燃料市场、祭杞堂村与菜园村交界处的大米交易点进入*市场和*市。并固定市场交易的种类,让群众找得着买卖。

二是市场管理的职能部门要建立维护市场秩序的长效机制。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建立市场管理员奖惩制度、市场门卫奖惩制度等相应的市场治安防范制度。并加大执法力度,彻底整治市场秩序,根治市场内混乱的现象。同时,在市场内分片负责、随时有人管理,巩固整治成果。

三是要加强市场管理人员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和素质。现在市场管理人员未经培训,缺泛管理市场的能力和经验。因此,加强市场管理人员的培训势在必行。

废旧金属回收现状范文第6篇

关键词:中国;矿物加工;技术;进展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矿物加工从其现有的学科基础来说,是一门从矿物资源(矿物、煤炭、二次资源、工业与生活废弃物等)中,通过分离、富集、提纯等物理的和化学的加工处理,提取有用物料的科学技术。

1、选矿的起源与历史沿革

人类利用矿物资源已有数千年历史,如自然金、自然铜、滑石、朱砂等的开采与利用。无论是公元前几千年的古埃及,还是中世纪的罗马帝国时代,或者是中国古代,由于科学技术水平整体落后,社会生产力低,对矿物资源的需求少,人类利用的矿物资源主要是通过手工作业从天然矿石中得到的。如淘金、人工溜槽、手动跳汰筛、洗矿槽等原始重选方法及鹅毛粘油刮取浮在水面上的金粉等原始浮选方法。我国古代将原始的重选、浮选总结为“澄、淘、飞、跌”。这些手工作业虽然有近代“表层浮选”“重选”的影子,但还算不上是一门工业技术。

19世纪末至本世纪20年代,世界工业生产快速发展,对矿物原料的需求增大,加上18世纪产业革命的推动,使机械化成为可能。近代大部分的选矿工艺与设备属于这一时期选矿领域的技术发明,如AP式破碎机,球磨机,机械分级机,重选、电磁选的设备与工艺及浮选药剂、工艺与设备等。从那时起,选矿技术已成为一门人类从天然矿石中选别、富集有用矿物原料的成熟的工业技术,并得到广泛应用。

2、矿物加工学科的形成、发展与现状

6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人类对矿物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另一方面,矿物资源中,富矿减少、贫细矿物资源增加,而且矿山、冶炼厂排出的废水、固体废弃物等对环境的污染与治理问题也开始受到重视,传统的选矿技术与理论已不能完全适应解决这些问题。

为了从贫细矿物资源中有效地分离、富集有用矿物,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并能解决环境问题,选矿科技工作者开始认识到,不仅仅是传统的选矿技术不能有效的解决贫细矿物资源的分离问题,而且资源的综合利用是更重要的问题。这就需要综合利用多学科的知识与新成就,寻找新的学科起点,开发新的科学技术,以实现矿物资源的综合利用,包括分离、富集贫细矿物资源的新技术、工艺和设备;对矿物的提纯与精加工;环境的综合治理;矿物新用途的开发等。即矿物资

源的利用不单纯是通过“选矿”得到矿产品的问题,而是综合“加工”利用的问题。为此,近几十年来,选矿及相邻学科的科技工作者在选矿学科及交叉学科领域,进行了大量的基础理论与工艺技术的研究。而且,由于相邻学科的发展,如电化学、量子化学、表面及胶体化学、紊流力学、生物工程、冶金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选矿学科领域中的应用,形成许多新的学科方向和各种加工利用矿物资源的新技术。“选矿”已不能涵盖多数新的加工利用矿物资源的科学领域,“矿物加工”呼之欲出。矿物加工学科无论从其学科基础,学科领域及其研究对象方面远比传统选矿学科更广、更深。事实上,国外从60年代开始,就逐步采用“Mineral Processing”代替“Ore Dressing",在我国,也经过近10年的酝酿,于90年代在国家教委招生目录上将“选矿,,更名为“矿物加工”。

在近30年矿物加工学科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世界矿物加工领域的科技工作者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有许多颇具影响的学科群体。如美国加州大学的材料和工程科学系、哥仑比亚大学的矿业学院、宾州大学的材料科学系,尤他大学冶金工程系;加拿大大不列颠哥仑比亚大学的矿物工程系、麦吉尔大学矿冶系;澳大利亚CSIRO矿物化学研究室、昆士兰大学矿物研究中心;瑞典勒律欧工业大学选矿室;意大利CNR选矿研究所;德国克劳斯塔尔大学、弗来堡研究院、阿亨大学;苏联米哈诺布尔矿冶研究院;我国的中南工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东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长沙矿冶研究院、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等。这些矿物加工学术与研究中心的研究涉及矿物加工学科的各个领域,促成了矿物加工学科的形成与发展。目前,矿物加工的主要学科方向有:

(1)复合物理场矿物加工:根据流变学、紊流力学、电磁学等研究重力场、电磁力场或复合物理场(重力+磁力)中,颗粒运动行为,确定细粒矿物的分级、分选条件。如磁流体水力旋流器分选,振动脉动高梯度磁选,流化床层干法选煤等。

( 2)高效低毒药剂分子设计:根据量子化学、有机化学、表面化学研究药剂的结构与性能关系,针对特定的用途,设计新型高效矿物加工用药剂。

( 3)矿物资源的生化提取:用生物浸出、化学浸出、溶剂萃取、离子交换等处理复杂贫细矿物资源,如低品位铜矿、铀矿、金矿的提取。由于细菌兼有氧化、吸附、降解等作用,不仅强化浸出过程,而且在环境与工艺控制上具有优势。生化提取的基础理论与技术的研究近几年已成为矿物加工学科的重要方向之一。

( 4)直接还原与矿物原料造块:主要从事矿物原料造块与精加工方面的科学研究。研究铁精矿煤基回转窑直接还原、粉体物料成型等过程的机理。

( 5)复杂贫细矿物资源综合利用:研究选书合、选矿习七工联合、多种选矿工艺(重、磁、浮)联合等处理一些大型复杂贫细多金属矿的工艺技术和基础理论,研究资源综合利用效益。

3、矿物加工学科面临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3. 1矿物加工学科发展面临的挑战

矿物加工学科的发展首先面临的是资源变化的挑战,矿物加工处理的资源从传统的天然矿石向如下几种资源变化。

(1)复杂、贫细、大型多金属矿床:这些矿床的特点是金属品种及伴生稀有、贵金属品种多,品位低,嵌布细,难处理。如柿竹园多金属矿、大厂多金属矿、攀枝花铁矿、德兴铜矿、广西三水铝铁矿等。

( 2)各种非金属矿床:包括以非金属矿物、煤炭为主的矿床及金属矿山中伴生的非金属矿。特别是后者,在金属矿选矿过程中,经过了碎磨过程,消耗了大量原材料和能耗,一般只回收了占总矿量约10%的有色金属矿或约30%的黑色金属矿,大量的伴生非金属矿(尾矿)未能利用,矿山综合利用率低。

( 3)二次资源:矿山、冶炼厂、化工厂等排出的废水、废渣、废气中的稀有、稀散和贵金属,废旧汽车、电缆、机器及废旧金属制品等二次资源。

( 4)海洋资源:海洋锰结核是一种赋存于深海底的巨大矿产资源,除含锰外,铜、钻、镍等金属的储量十分丰富。在未来陆地资源贫化、枯竭时,也将成为人类的宝贵资源。

由于待处理的资源发生较大变化,而且长期以来矿物加工学科研究的局限性,现有的矿物加工学科发展将在如下技术问题上面临挑战:

(1)复杂贫细矿物资源综合回收利用技术:目前,大多数矿山的选矿能耗高,产品单一,矿产品含杂较高,矿山综合利用率低,亏损严重。急需开发各种贫细

矿物资源的综合利用技术,并进行基础研究。

( 2)二次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由于一次资源逐步减少,二次资源的再生利用技术的开发无疑成了矿物加工领域的重要课题。目前,这方面的技术也不成熟,特别是从三废中回收有用物质及对环境的治理方面还无有效手段,造成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

( 3)洁净煤技术:煤炭是重要的能源,在中国尤是如此。但燃煤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已经成为全球严重关注的问题。煤炭的脱硫及深加工技术一直是而且仍将是矿物加工面临的重要问题。

3. 2矿物加工学科的发展趋势

面对待处理资源的变化及技术上存在的问题,矿物加工科技工作者及相关学科的科技工作者,在矿物加工领域及相关学科领域不断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矿物加工工程学与相邻学科的相互交叉、渗透、融合,如物理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生物工程学、数学、计算机科学、采矿工程学、矿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已大大促进了矿物加工学科的发展,一些新的矿物加工学科领域已初露端倪。

结语

矿物加工和资源有效利用,又面临新的挑战,绿色环保、清洁生产和节约资源能源,降低消耗以及安全生产的要求更高,富矿、易加工矿资源日趋减少。我国的生产企业、研究单位和高等学校组成产学研联合攻关,在这些方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取得了令国际同行瞩目的成就。

参考文献:

[1]杨炳飞,王吉中. 新形势下矿物加工工程本科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 大众科技,2012,08:224-226.

[2]郑水林,祖占良. 非金属矿物粉体加工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2003,04:3-6.

废旧金属回收现状范文第7篇

Abstract: With the blind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industry, the problems of construction waste have been becoming gradually rigorous, and the treatment of construction waste is more and more significant. In this paper,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our country are analyzed from reducing, reusing, recycling three aspects and these are studied that the control of construction waste, construction waste disposal mode and government function regulation. The processing strategies of construction waste are proposed to further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of construction waste.

关键词:建筑垃圾;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

Key words: construction waste;reducing;reusing;recycling

中图分类号:X79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6-0126-03

0 引言

在建筑行业疯狂的拆迁和再建设的过程中,建筑垃圾的产量直线增长,其总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百分之三四十。并且我国建筑垃圾的处理水平较低,甚至不足5%,在垃圾处理中存在着源头减排控制力度不够、再生处理技术与设备方面技术体系落后和建筑垃圾资源化标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同时,我国建筑垃圾处理效果较差,初处理存在着一拆、二拣的特点[1],以填埋和资源化利用为主的末端处理无法满足要求。

国外学者曾提出零排放相关理论、产业生态理论、清洁生产理论等,其中理论的根本还是3R原则,即减量化原则、再利用原则、再循环原则[2];2011年,Jing Hu[3]等人将3R原则运用在皮革业,实现原材料的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效果;S.P. Raut[4]等人提出了多种生产再生砖的方法,促进了建筑垃圾的再利用;应樱、徐红专[5]利用3R原则分析了建筑垃圾现状,并提出了循环利用模式。

本文通过3R原则,即减量化(reducing),再利用(reusing)和再循环(recycling)原则从建筑垃圾产量的控制、建筑垃圾的理方式及政府调控职能等展开研究,提出了建筑垃圾后续处理的建议,进一步开发建筑垃圾的可利用价值。

1 建筑垃圾处理的减量化策略

减量化是指我们通过合适的方法在源头上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要尽可能考虑减少废弃物产生的总量而不是产生后的再利用和处理。建筑垃圾减量化的研究主要从建筑物的全过程控制和政府的调控职能方面分析。

1.1 全过程的减量化控制策略

全过程的减量化控制,更强调的建设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周期的减量化控制,主要突出以下几个阶段的减量化控制:

1.1.1 决策阶段的减量化控制

该阶段在建筑项目实施之前,要注意做好可行性报告研究,减少无用建筑物。可行性报告研究是对整个建筑可行性和后续工作的规划,如果设计不合理,将导致项目中断或建筑物拆除。需注意以下几点:①深入了解政府的规划;②保证资金的供应;③做好对于风险的应对;④技术人员应具备相应的素质[6]。

1.1.2 设计阶段的减量化控制

做好建筑结构设计的优化是避免建筑垃圾产生的有力途径。以国家体育馆“鸟巢”为例,由于设计预算过高不符合绿色奥运的理念,导致外界对鸟巢满是质疑。设计师及时对鸟巢进行结构优化,仅钢材的使用量相比之前减少了数万吨,大大避免了建设过程中及以后拆除时建筑垃圾的产生。故为避免建筑物结构设计失误所导致的建筑垃圾,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①建立结构优化模型[7];②确保选择最优的方案;③确保建筑物的使用年限;④选用绿色建筑材料;⑤考虑到建筑物修补的方便性[8]。

1.1.3 施工阶段的减量化控制

施工阶段存在投资大、工期长、参与人员多的特点。在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如果不能保证各个单位工程施工的质量,必将导致建筑垃圾的产生。为减少建筑施工产生的垃圾,主要措施如下:①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②采用先进的施工设备,减少建筑材料生产的损耗;③采用合理的施工工序和施工方法进行施工,保证施工的准确性;④加强对于施工过程的管理,保证施工有序无误的进行;⑤加强对于建筑产品的验收,严格把控产品的质量。

1.1.4 使用阶段的减量化控制

建筑物使用中会因为偶然性因素导致建筑物质量受损,比如:自然灾害、施工质量等因素。应该加强建筑物的使用维护,加强建筑物的质量,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

1.2 全员参与的减量化控制策略

建筑垃圾的减量化不仅体现在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内,也需要全员参与。本文主要从政府角度出发,强调政府在减量化控制中的主导地位。地区建筑的建设、拆除和改造都是根据国家和地区政府的相关的规定进行的,如果政府对于城市建设没有合理的规划,势必导致城市建设的混乱,进而产生不计其数的建筑垃圾。故政府在进行减量化控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保证城市规划的合理性;②规范招投标市场;③设定建筑垃圾污权的总量控制;④进一步完善相关的规范和标准;⑤深入施工现场,加大对于建筑垃圾源头的控制的宣传。

2 建筑垃圾处理的再利用策略

再利用原则又称反复利用原则,目的是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对于建筑垃圾来说,再利用指尽可能发挥建筑材料的使用价值。对于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①分类处理不完善,造成建筑材料不能完全发挥其价值;②建筑材料再利用意识不强;③建筑材料的二手市场还不完善。本文将从上述问题出发,提出建筑垃圾再利用的有效解决办法。

2.1 建筑材料的再利用

在建筑物拆除过程中,由于没有经过专业的拆分技术,某些建筑垃圾在回收的时候会对建筑材料造成二次污染和破坏,导致建筑垃圾的进一步的产生。故建立合理的拆分回收机构应做到以下两点:①建立专业的拆分人员,保证建筑拆除过程中对于建筑材料的保护;②采用专业的拆分处理工艺和技术,确保对建筑物进行最大化的拆除利用。

对于废旧的砖瓦、木材、金属等进行相关的处理后达到使用要求的建筑垃圾,建筑材料的回收再利用尤为重要。对于相对完整的砖瓦,完全可以直接进行建设,比如宁波博物馆是由大量的废旧的砖瓦建设起来的;对于废旧的木材,可以通过相应的技术手段,进行切割加工、成型,从而进行再利用,比如废旧木材粉碎后可加工成锯末板、密度板等,可用来生产家具和装修房屋等;对于废旧金属,比如钢筋的再利用,在进行相应的除锈和加工,可以运用到等级要求不高的结构中。

2.2 可循环利用材料的研发和选择

工程建设运用了数以万计的建筑材料,加快建筑材料的研发,特别是新型建筑材料的研究,对于建筑垃圾的解决影响深远。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就是一个典型的示范。水立方外表覆盖的是四氟乙烯膜结构。这个膜结构具有冬暖夏凉的保温隔热效果和超强的抗压性能,更具有神奇的自修补功能,即使破损也不用淘汰。它不仅保证了良好的使用效果,也减少了因淘汰而产生的建筑垃圾。因此我们应加大新可循环利用材料的研发力度并推广市场,做好建筑材料的再利用环节。

对于可循环利用建筑材料的研发我们主要考虑以下几点:①提高建筑材料的质量;②提高建筑材料的重复利用率;③尽量利用垃圾资源作原料去研发,比如,工业废渣的掺入提高了建筑水泥的特性。

2.3 废弃建筑物的整体再利用

对于有一定使用年限、质量完好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由于各方面因素导致其报废,将造成大量资金的浪费和建筑垃圾无故的产生。建议可做如下处理:

①改作他用。现在的建筑物结构多为框架结构,可以将建筑物的隔墙拆除进行改造作其他功能的使用。据了解,河南省内黄县将一座废旧的建筑大楼改造为政府中心,当地政府进行相应的整理装修,达到了整体再利用的目的;

②整体搬迁。某些新建建筑物因为影响到城市的规划而不得不拆除,若将该建筑物采用平移技术直接移至别处,不计节约了大量的资金,也减少了建筑垃圾的产生。其中,上海音乐厅整体平移66.46米就是典型的案例。

3 建筑垃圾处理的再循环策略

建筑垃圾的再循环是3R原则最终的处理环节,也是我们处理建筑垃圾的最后工序。我国建筑垃圾未处理的基数庞大反映了建筑垃圾再循环的不足,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①建筑垃圾再循环技术相对落后,即使有先进的设备也没有得到普及;②国家对于建筑垃圾再循环行业投入力度不够;③建筑垃圾再循环缺乏相关的标准规范;④建筑垃圾的监管不够到位。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所存在的问题,相应提出建筑垃圾再利用的有效解决办法。

3.1 加强建筑垃圾再循环的技术研究和普及

建筑垃圾再循环是通过机械设备将建筑垃圾进行粉碎后,作为原材料,再进行相关的产品制作。在进行再循环技术研发时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①加大对于专业人才的吸收和培养;②建立正规化的科学研发基地和示范园区;③研究更为合理的处理工艺,加大对于建筑垃圾的利用率。

3.2 建立完善的立法工作和监督工作

我国建筑垃圾的储量如此之大,没有完善的建筑垃圾处理规范占主要原因,尤其是建筑垃圾的填埋和堆放标准。目前我国对于建筑垃圾的处理法律有:《循环经济促进法》、《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城市市容和环境管理条例》等建筑法律。不过这些法律大多修订的比较早,存在很大的不完善和漏洞。对此我们改进的策略有:①落实建筑垃圾管理利用责任制度;②ζ笠导忧考际跣怨娣叮虎劢立全方位、全过程的垃圾处理规范;④确立监管部部门和职责。

3.3 引入市场机制、培育产业发展

从国外建筑垃圾的产业发展可以看出,只有走产业化道路,才能更好的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化。在我国,只有先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才能将建筑垃圾资源化形成产业。除了积极吸引外资和技术,推动建筑垃圾处理的市场化进程以外,政府也要对企业进行引导和扶持,运用政策、价格、财税和奖励等多种方法,保证建筑垃圾处理企业有相应的收益,才能培育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9]。

3.4 加大宣传、提高环保意识

以提高环保意识为核心,政府机构应加大宣传和监督管理工作,吸引广大群众参与监督、举报。努力改变传统的建筑原料――建筑物――建筑垃圾的线性模式,形成建筑原料――建筑物――建筑垃圾――再生原料的循环模式。

3.5 规范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的相关标准

建筑垃圾再循环所制成的各类再生产品,尚未形成规范成熟的技术标准。应该和传统建筑材料一样,对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的规格、分类、验收、储存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考虑,确保建筑垃圾再循环产品的质量。

4 结论

在我国如此险峻的建筑垃圾形式之下,为保证人们基本的生活健康,做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建筑垃圾的处理刻不容缓。本文从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3R原则进行建筑垃圾处理的研究,提出了建筑垃圾处理的策略。

在未来的几年里,随着我国城镇化程度的提高、旧城区改造的进行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发展,建筑垃圾的产量仍旧会增长。而前些年建筑产业的疯狂扩张、环境的日益严峻和天然资源的逐渐匮乏无时无刻警告我们必须加快对建筑垃圾资源化的发展。建筑垃圾的处理对于我国来讲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其不仅仅是政府和企业的任务,也需要我们共同的参与,相信在政府的积极引导和全民参与下,我国建筑垃圾处理一定会取得巨大的进展。

参考文献:

[1]陈家珑,高振杰,周文娟,李飞,周理安,严新兵,孙丽蕊. 对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现状的思考[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2(06):47-50.

[2]Bruvoll A. Taxing virgin materials: an approach to waste problems[J]. 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 1998, 22(1): 15-29.

[3]Hu J, Xiao Z, Zhou R, et al. Ecological utilization of leather tannery waste with circular economy model[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11, 19(2):221-228.

[4]Raut S P, Ralegaonkar R V, Mandavgane S A. Development of sustainable construction material using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solid waste: A review of waste-create bricks[J].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11, 25(10): 4037-4042.

[5]应樱,徐红专.基于3R原则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对策研究[J].商,2013(15):270.

[6]李广志.对做好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经济评价的几点认识[J].石油工程建设,2003(02):43-46.

[7]韩士峰.试述优化建筑结构设计的措施[J].智能城市,2016(02):136-137.

废旧金属回收现状范文第8篇

关键词:循环经济;生态资源;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是将经济系统看作是具有优先资源和环境容量的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开放子系统,而经济循环则是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所组成的生态经济大系统内部,以物质(包括能量)的良性循环为载体或表现形式的,生态经济大系统整体的结构和功能关系上的均衡与可持续性关系[1]。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资源短缺以及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的关注,发展循环经济成为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选择。目前,国家已经颁布《循环经济促进法》,天津市也颁布了《天津市水污染防治条例》,如何依据天津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利用天津产业经济的有利条件,发展循环经济,对加快节能减排工作进程,加速“美丽天津”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天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

1.1是解决经济快速发展与资源环境压力矛盾的有效方法

天津属于资源枯竭型城市,随着工业长期发展,资源枯竭、环境污染问题严重,生态环境压力加大。天津人均水资源量123立方米,约占全国平均水平的1/17,属严重缺水城市。传统的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也给天津带来了环境污染严重、产业结构单一等诸多突出问题,制约着经济发展。

1.2是实现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天津各园区企业发展迅速,形成了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汽车零配件等支柱产业,具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循环经济产业链已初步构建。在天津市“十一五”规划纲要和滨海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就确立了全市经济社会向循环经济转型的目标。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出现了北疆电厂、天津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中新天津生态城等一批亮点项目,并且依据发展规划,还将规划发展一批循环经济项目。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带动周边产业协同发展、区域联动发展,将有效实现经济社会的加速转型。

2天津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2.1产业优势作用发挥不明显

天津大力发展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这产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90%,其中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达到31%以上。从目前来看,天津装备制造业仍以低端产品为主,产品结构单一,高附加值产品尚未形成,不利于提升行业的市场竞争力,不利于长期发展。另外,以废旧金属为原料形成的新兴产业即再制造产业尚未形成,产业链延伸明显不足,装备制造业产业优势未被充分利用。

2.2技术支撑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关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急需的环境工程技术、废物资源化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等较为缺乏。加之目前天津部分园区主导产业仍依赖于钢铁、石油冶炼等产业,而大多数企业缺乏开发大幅度提高资源选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势必会导致企业高污染、高排放的发生。另外,企业技术信息平台缺乏,信息交流不便捷,导致一些先进技术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推广和普及。

2.3激励机制不合理

目前,天津在企业内部开展清洁生产审核较少,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企业严重不足,钢铁、水泥等企业的生产环境相对较差。对于自觉发展循环经济,在环境保护方面具有示范效应的企业,缺乏合理的鼓励和奖励机制,导致企业缺少活力。

2.4废旧物资回收体系缺失

各产业园区对有关废旧铝、生活垃圾回收体系仍未建立,对有利于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的项目、产业,缺乏有力的保障措施。因此,急需加强法律约束,积极发挥政府各项职能和社会协作作用,保障循环经济项目、产业顺利实施。

3提升天津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3.1提高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识,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

要通过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市场驱动、公众行动,来全面发展循环经济[2]。要结合天津市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工业园区企业发展现状,制定、完善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和制度体系,提高员工及企业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提高人们的环保节能意识。增强发展循环经济的责任感、紧迫感,建立健全循环经济发展的领导机制和工作协调机制,加大对循环经济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倡导绿色生活,推进政府绿色采购制度,促进绿色消费。认真贯彻落实《循环经济促进法》,组织成立发展循环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明确分工。由天津各开发区管委会总牵头,负责指导、部署、协调、督促、考核,各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范围和工作分工,积极研究制订、落实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及时掌握动态,密切协调配合,切实形成合力,扎扎实实推进循环经济深入发展。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各个行业要严格按照行业污染物防治技术政策进行污染治理。以解决饮用水不安全和空气、土壤污染等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加强综合治理,明显改善环境质量。落实减排目标责任制,强化污染物减排和治理,增加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种类,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有效控制城市大气、噪声污染,危险废物、土壤污染治理。严格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影响评价,强化执法监督,健全重大环境事件和污染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保护科技和经济政策,建立健全污染者付费制度,建立多元环保投融资机制,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各个企业要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的发展。加快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加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鼓励产业废物循环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和垃圾分类回收制度,推进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化,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

3.2完善循环经济相关政策法规,打造循环经济体系

积极发展产业援助政策,补偿政策,发展新型非资源型产业的支持政策。充分利用天津可持续发展试点城市的优势,建立循环经济产业链,运用健全制度、市场化运作和信息化管理等方式,实现动态的、多层次的循环经济体系[3]。天津现有结构是传统制造业占主体,民营企业比例较低,发展动力不足,应大量启动民营资本发展民营经济。新建项目采取民营参股的股份制形式,形成新的机制提高市场运作能力和效益。政府推动企业转型,对于工艺性强和外部性强的企业由政府直接操纵转变为市场化运作方式。通过不断提高招商引资实效,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完善项目激励机制,从而策划包装储备一批管理程度高、带动性强的循环经济产业项目,并加大项目的实施力度。招商引进科技含量高、规模效应大、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的项目进入工业区,尤其是管理水平先进、资金实力雄厚、发展经验丰富的世界500强企业、央企、地方特大型企业和国内知名民营企业[4]。同时,各级干部都要进一步强化项目意识,切实提高招商引资、资本运作的本领,确立大分工、大合作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转变招商思路,创新招商模式,提高招商实效。根据园区总体规划合理安排土地的使用,制定土地的有偿使用制度。集中紧凑地进行园区的开发和建设,做到开发一片,建成一片,保持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对长期闲置不用的土地应限期回收土地的使用权,以提高土地的经济性。加大对循环经济项目用地的土地储备,对循环经济项目建设用地予以优惠。积极稳妥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推进成品油、天然气价格改革。鼓励可再生能源发电以及余热余压利用、城市垃圾发电,实行相应的电价政策,加大水资源费征收力度,合理调整各类用水价格,加快推行阶梯式水价超计划超定额用水加价制度,对国家产业政策明确的限制类、淘汰类高能耗企业实施惩罚性水价,制定支持再生水,矿井水,雨水开发利用的价格政策。

3.3提高财政支持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制定和完善园区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的相关制度,逐步形成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体系。研究重要资源开发利用、重要水源地保护、生态建设、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制度建设。要严格投资项目的核准、备案管理,从源头上遏止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发展,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倾斜财力支持。设立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和奖励资金,将改革专项资金、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技术创新资金向园区倾斜,并随地方财力增长,逐年加大投入。安排信贷奖励资金,并将财政资金存放与商业金融机构对园区的信贷规模挂钩,鼓励商业金融机构加大对园区企业的信贷投放。市财政安排企业流动资金贷款贴息,支持园区企业融资。采取“能效贷款”、“绿色信贷”优惠,积极推进节能减排。积极利用税收政策手段,鼓励扶持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发展,对企业开发建设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项目给予投资贷款与融资支持,并给予税收优惠与税收反补支持等优惠政策。此外,还要做好园区水、路、电、气、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园区发展循环经济产业提供良好的保障。

3.4完善技术支撑体系,强化人力资源保障

完善技术支撑体系。加大污染治理技术,废物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工作,把循环经济如何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作为课题研究并设计出各行业、各部门实现循环经济具体的、操作性强的技术路线和方案,努力突破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同时拓宽各种渠道,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能力。建立科研、教育信息平台,开发建立循环经济的绿色技术支撑体系。通过对物流流程、环节以及各设施工具的技术创新,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提高企业的运营能力和技术水平,通过利用共同配送,使企业集中精力于核心竞争力,降低物流运作成本。强化人力资源保障。加强对党政机关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相关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循环经济理念和知识的培训。提高其开展资源节约工作的业务水平和能力,保障经济与社会,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加快循环经济园区建设。根据园区企业需求,帮助引进一批具备循环经济理念的高级、中级技术(技能)人才、复合型研究人才和管理人才,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充分利用高等院校、职业技术学院、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等资源联合培养人才。

作者:储诚山 单位:天津社会科学院

参考文献:

[1]朱坦.天津循环经济制度建设的几点建议[J].港口经济,2010(01).

[2]毛文娟.天津发展循环经济的指标体系构建和经济收益分析[J].天津科技,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