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数字化智慧校园建设

数字化智慧校园建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数字化智慧校园建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数字化智慧校园建设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大数据;高职;智慧校园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4-0058-02

Thinking on Construction of Wisdom Campus in Health Voca-

tional College under Background of Big Data: in Health Voca-tional College as an Example//LIN Jinna

Abstract In this paper, a health clas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s

an example, introduce the situ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digital campus, and then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inally based on the forefront of the school focuse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everal successful cases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big data;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isdom campus

1 引言

大数据时代北京下,教育面临新的挑战,知识增长速度加快,教育逐步由原有的班级授课模式化向网络化、分散化的个性化教育转变,教育的环境、学习渠道和方式等也发生巨大变化。国务院印发的《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国发〔2015〕50号)中指出,探索发挥大数据对变革教育方式、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的支撑作用。到2030年,基于大数据的教育决策、监测、预测将全面实现。高职高专院校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大数据时代的浪潮中跟上时代的脚步,在原有数字化校园的基础上向智慧校园发展,成为现在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2 数字校园的必然趋势是智慧校园

近年来,我国研究智慧校园的学者逐年增多,关于智慧校园的概念也有很多。清华大学蒋东兴教授在《高校智慧校园建设呼唤CIO体系》一文中对于智慧校园的概念阐述得最为全面:“智慧校园是数字校园的高端形态,是数字校园发展的理想追求。它广泛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社交网络、数据挖掘、知识管理、虚拟化等技术,全面感知校园物理环境,智能识别师生群体的学习、工作情景和个体的特征,在网络空间建立校园虚拟映像,将学校物理空间和数字空间有机衔接起来,通过在网络空间的计算掌握校园运行规律并反馈、控制物理空间,为师生建立智能开放的教育教学环境和便利舒适的生活环境,改变师生与学校资源,环境的交互方式,开展以人为本的个性化创新服务,实现学校智慧运行,支撑学校开展智慧教育。”[1]

3 该卫生类高职院校建设现状

截至2016年10月,该校建成双万兆上行、千兆桌面、有线无线全覆盖的校园骨干网,完成了服务器云计算环境建设,开设数字化校园用服务器23台并投入使用,建成了功能完备的一卡通系统,可实现借阅、消费、洗浴,_通了一卡通手机端、自助终端充值,自助现金充值。

数字化校园软件平台建设已经完成四大平台建设,完成数字迎新、招生系统、学工系统、宿舍管理系统、办公系统、电子离校系统、财务系统、一卡通系统建设,并完成了财务系统、一卡通、图书借阅及教务系统数字化校园方面的系统对接,基本上实现了学生管理、电子办公信息化,为全院师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的网络环境,为学院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平台及软件支撑。

该校建有98间多媒体教室、6间计算机教室、1个高清录播教室,购置了网站群建设软件,已建设成集宣传、教学、艺术与科普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技术网站,建设有部分处室(系部)二级网站。

4 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该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

1)资源平台建设和深层应用推进困难。在数字化校园建设时建设了很多基础设施、应用系统和网络平台,由于该校数字化校园仍处于初级阶段,各个系统仍不够完善,还有许多应用需要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再进行调试更改,使得教师的学习积极性减退,因此,应用系统使用率低,资源平台点击率低。

2)很多师生认为,将原有的工作模式改为使用OA系统、教务系统、学工系统等需要重新学习,增加了工作量,因此对于新系统热情不够高。

5 关于卫生类高职院校智慧校园未来建设的思考

该校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归根结底是因为数字化校园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如表1所示[1],集成阶段、信息化程度不够高,还没能做到为师生建立智能开放的教育教学环境和便利舒适的生活环境,开展以人为本的个性化创新服务。借鉴西安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清华大学等学校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的成功案例,提出以下几种平台和应用,以促进卫生类高职高专院校智慧校园的发展。

教学质量监控大数据平台 该平台扩大原有的数据源,将数据源分为:学生评教、督导评价、同行评价、教学管理人员评价;运行状态数据源,包括一卡通刷卡考勤、录像数据。数据源的扩大,使得数据更加准确、可靠。此平台实现以下三点转变:

1)原有的教学质量监控方式模糊宏观,应用该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实现量化精准;

2)由原有的每学期一评制转为常态持续,学生可以在本学期任何适合时间进行评教,数据是实时动态的;

3)由原有的随机抽取的部分学生进行评教,转变为全面覆盖,每位学生均进行评教。

教师综合档案平台 该平台可以解决数据分散存储与管理的碎片化问题,是教师职业生涯数据全程记录,提供各类报表自动填报,实现及时准确的数据分析统计,为学校领导、学院发展、行政部门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智慧教室 智慧教室是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是能优化教学内容呈现、便利学习资源获取、促进课堂交互开展,具有情景感知和环境管理功能的新型教室[2]。

智慧实验室 智能实验室作为智慧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物联网、传感器、射频识别、云技术等互联网技术为基础,为师生提供一个智能化实验环境和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打造一个泛在互联、互动协作、高度开放、信息共享、智能化、可视化、低碳化、安全化的智能应用平台[3]。设备资产管理系统由RFID标签、RFID读卡器和配套软件组成,设备、仪器、耗材、药剂上带有RFID标签,实验室门口安装有超高频RFID读卡器,对设备等采购、出入库、实用操作、维修进行统一管理。

基于图书借阅记录的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 大数据在心理学方面应用优势明显,具有代表性、客观性、收集简便、时效性。由学生日常行为数据挖掘心理状态,被动式服务转化为主动式排查,建立心理状态平台。借阅记录放映学生心理需求。

其他应用 如智能电子书、在线学习(MOOC)、翻转课堂、失联告警系y、智能助困系统、学生画像系统、学生个性化学业引导研究等。

6 小结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卫生类高职院校培养与医学、护理、药学等相关的应用性技术人才,专业性、技术性更强。高职院校在数字校园建设上取得一定的成果,也为学院的管理、教学提供了有力保障,但是离智慧校园还有很大差距,本文提出几种成功的前沿案例供各高职院校借鉴。

参考文献

[1]蒋东兴,刘臻.高校智慧校园建设呼唤CIO体系[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7):1-5.

数字化智慧校园建设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校;智慧校园;机制保障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20.172

[中图分类号]TP393.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20-0-01

1 高校智慧校园和数字校园的区别

随着科学技术的持续进步智慧校园还有其他方面的延伸,虽然当前只处于起步阶段,但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和延伸的前提下,更多的智慧应将被逐步激发出来。数字校园是智慧校园的存在基础,数字化校园主要涉及的方面有:有线、无线网络建设、硬件环境和应用系统建设。智慧校园是以校园的数字化建设为基础,但在本质上要高于数字化校园建设。比如,在一卡通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学生使用校园卡进入到宿舍和机房等场地,这些应用就是校园数字化建设领域。如果通过一卡通系统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判断学生近期的学习、生活等情况,甚至对学生的行为进行预警,就成为智慧校园建设的范畴。

2 智慧校园的保障机制

2.1 建立组织保障机构

首先,智慧校园建设进程中,领导重视是建设的关键要素。学校主要领导对于智慧校园建设是否重视决定了学校信息化建设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高低。自上而下的建立健全信息化领导体制,可以让各个部门加大配合力度,进一步提升各个部门工作责任心,能将信息化建设成为校园建设的关键议题,这些都是推进智慧校园的核心动力。其次,为让智慧校园的建设更为高效,应成立专家指导小组,发挥专家技术优势,为智慧校园的建设提供可行性建议。由于专家指导组的成员有智慧校园建设经验,他们能在建设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另外,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在建设领导小组下设智慧校园建设协助组,该小组主要牵头是有校办公室和相关职能部门,工作的职责是要协调整个智慧校园的项目建设,其中包括与智慧校园的承建单位和监理单位,做好校园与各个部门间的内部协调和沟通,并将项目做好细节分解,这样便于更好的开展相关工作。

2.2 建立专项经费的保障机制

持续的经费投入是智慧校园建设的基本保障。智慧校园建设作为一种错综复杂的系统化工程,需有大量的经费投入,但目前为止没有相关的法律对信息化专项经费进行制度保障,导致高校智慧校园的经费还存在较大缺口。高校要建立良好的经费保障机制,不但要明确经费的来源和支配权利,更能让智慧校园的建设处于稳健发展态势。

当然,智慧校园的建设经费来源可以有多个途径。很多高校在经费保障方面做出了大胆尝试。如,某高校智慧校园建设中的一项“一卡通”子项目是与当地的银行进行合作,银行在建设初期进行158万元投资,校方40万元投资。在三年投资完成后,银行需要考虑项目评估标准并对项目状况进行综合考评,并认为该项投资投入资金比较少,但是见效比较快,在综合测评后决定追加160万的投资,用以升级“一卡通”系统。

2.3 建立科学合理的奖惩机制

为能充分地调动教职员工和学生参与智慧校园建设的积极性,学校需制定各类不同的形式的激励政策。除了对教师给予奖励,甚至可以对学生给予经费方面的支持,鼓励学生提出个性化需求,献计献策。这样才能集中全校师生的智慧,为智慧校园的建设发挥作用。通常,激励制度可以划分为精神激励、物质激励和学校制定的激励政策。学校为提升信息化水平,可从以下3方面入手制订奖励政策:①表彰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先进个人和先进团体,然后通过精神奖励予以封号和表彰,并将这些评比成绩纳入到年终学校考核中,职工的晋升也应以此为标准;②将员工的业务能力以及信息化水平列入考察范围内,要求为员工搭建各类不同的信息交流平台,这样可以将信息化培训纳入到员工年度工作重点内,通过短期的信息培训和研讨,提升信息岗位素养人员专业能力提升;③开展智慧校园的专项研究,通过鼓励教职员工探索和钻研智慧校园的建设作用,推进科研项目的发展,这样能倾斜校科研经费,并奖励其中比较优秀的科研成果。

3 结 语

保障机制在智慧校园建设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各种机制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支持。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需要进一步优化,进而提升管理的效率,让其覆盖面不断加大,执行能力不断增强。在此基础上将保障机制形成制度,直接运用到智慧校园的具体实践中。本文只讨论了部分保障机制,随着我国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不断深入,在学校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保障机制一定会日益完善,为智慧校园建设提供良好的、充满活力的发展环境。

主要参考文献

数字化智慧校园建设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数字校园 大数据 信息化 教育

教育自古以来就是人类重要的实践活动,将人类无与伦比的智慧一代接着一代传承下去,将人类博大精深的文化一代接着一代保留下去。从古代的孔子教学、古希腊思想家传学到学堂、学校的出现扩展,到我国义务教育的普及,到数字化技术的教学方式的融入。教育始终在人类的历史长河里扮演了重要角色,同时也跟随着时代一起进步与改革。数字校园,出现在大众的视线里,并开始被广泛讨论与接受。

1 发展背景及现状: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催化教育的改革与飞跃

1.1 何谓数字校园

数字校园,是一种新型的、开放式的教育模式,以高度发达的计算机网络作为核心技术,将信息和知识资源的共享作为手段,能够为学生提供满足自身发展需求的学习环境以及自主选择多种媒体匹配组合的学习资源,同时激发学生的创新应用和创造资源的能力。

数字校园具备当下数字互联网时代所呈现的交互、开放、融合等特性。

1.2 数字校园的诞生和发展

数字校园的发展历史源于上个世纪,起源于国外,1990年美国克莱蒙特大学的一位教授发起了一个项目,项目名为“信息化数字校园计划”的大型科研项目。数字校园的概念由此诞生并发展开来。

我国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1994年正式接入因特网,成为互联网大家庭的一员,同时我国开始快速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我国的高校也是在此时期开始大规模地进行校园信息系统的建设。

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也大力提倡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立开放的教育网络,促建终身学习体系。我国的高校数字校园在政策和时代的背景下高速发展着。

1.3 发展现状:发展迅速、规模庞大、仍需构建

我国的高校早就上个世纪末就开始了数字校园的建设之路,走在了整个教育信息化的前列,以高校作为代表,形成了发展迅速、规模庞大的数字校园建设发展之路。从诞生到发展,到进入校园进行实践与推广,我国的数字校园建设成果初现。

通过数字校园构建数字化的信息管理系统,通过数字化的方式优化社团管理、机构管理、学生服务等,并且通过网络教学进行知识共享、资源共用,并将数字校园容纳于服务中去,如现在高校基本都有的校园一卡通就是一个重要体现。

但我国的数字校园建设仍需继续推进,除了高校之外,要对中小学及特殊教育学校也进行数字校园的尝试与建设,将覆盖面推到更广,而不仅仅停留在高校层面。

2 内涵与特征:数字与智慧融合,带来教育新时代的全新体验

2.1 以技术为支撑,搭建信息平台

数字校园是要以技术为基础的,需将计算机、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统统融入到数字校园的搭建中来,形成全方位的信息平台,通过此平台,实现学校的综合管理,如现在高校的校园一卡通、图书馆识别、课堂多媒体都属于数字校园建设的体现。

因此数字校园的一大特征就是以技术为支撑,搭建校园信息平台,进行综合管理。

2.2 以管理为核心,实现民主化

数字校园虽然以技术为支撑,但其终极核心仍然是管理,通过信息平台,实现对学生、校园、社团的多方面管理,实现文化、生活、学习等多方位的服务,真正地通过数字校园体现“以人为本”,促进民主化进程的实现与推进。

2.3 以服务为宗旨,提升教育品质

数字校园的宗旨是服务学校、服务学校、服务教育,突破传统教育模式的固化,改变传统教育意识的僵局,把教育与现代信息化进行联系,进行融合,为学生、教师以及学校的工作人员创造一个更高品质的教育环境,从而真正推动教育的发展,提升教育品质。

3 发展趋势:技术化、信息化、智慧化,打造全方位数字校园

3.1 提升技术,打造新一代智慧校园

新一代的数字校园要在传统数字技术的基础上,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为新一代信息基础支撑,进行全新的数字化改造,改造的方面包括基础设施、教育信息、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等,通过技术与教育的深层次融合,最大化地优化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以及他们的生活质量,打造一个更完善、更现代化的学习与生活的环境。

学校尤其是高校要积极建立如网络教学、数字图书馆等工程,确保教师与学生尽可能地获得丰富的学习资源,进行知识共享、资源再用。此外,要继续推进教育信息平台的搭建,通过双向互动与多方联合来全面检测教学质量,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3.2 统筹信息平台,提高信息化程度

信息化时代的全面来临,一方面考验了我们对于信息的检索接受能力,另一方面也要求我建立更完备的信息平台,以应对在海量化信息之中,教师与学生能够及时获得有效便捷的信息。高校需要促进数字化的技术与学校相关的系统融合,将网络信息服务与学校相关的业务领域互通,实现信息的“四通八达”,加强学校各部门、各领域的联合与协作。

在着重服务信息以外,也要加强学习的信息化程度,贯通数字校园学习的两方面,即正式与非正式,满足广大学生及有关人员的各种学习需求。

3.3 多方面推进,扩大覆盖面

数字校园的发展,应该多向纵横,全面发展,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覆盖面扩大,除了快速发展的高校,中小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职业学校、培训学校等等多种形式样态的教育机构都应该着重搭建数字校园,将数字校园推广到更高、更大的层面。

(2)教育应自身进行改革以适应数字校园的发展,教学、课程、学校也应该适应时代的需求,进行相应的转型改革,以适应数字校园的发展,突破传统的教育固有模式,打造全新的数字智慧校园,让教育焕然一新。

(3)明确教育的目标与方向,培养全面的人才。无论数字校园如何发展,最终服务的仍然是教育,仍然要为培养人才做出贡献。因此在数字校园的发展中,切莫舍本逐利,忘却初心,单纯为了技术而技术,而忽略了人本。

4 结语

时代仍旧在发展,在进步,数字校园也依旧在建设,在成长,智慧的校园让大众有着期待也有着担忧,因此,需要各方进行协调,进行构建,为我们打造一个全新的教学成长环境,为社会的发展培养更多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余胜泉.突破与转型:数字校园及其智慧化发展趋势[J].中小学管理,2015(05).

[2]黄荣怀,张进宝,胡永斌,杨俊锋.智慧校园:数字校园发展的必然趋势[J].开放教育研究,2012(08).

数字化智慧校园建设范文第4篇

数字化校园是适应信息时代要求,推进教育领域信息化革命的重要标志。国家211工程已经将高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作为重点建设项目。大力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与资源优势提升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质量效益,已成为院校管理者的共识并正在付诸行动。然而,数字化校园建设发展极不平衡。当部分院校已经在推进数字化校园向智慧校园的升级换代时,有些学校却在数字化校园建设道路上步履蹒跚,进展缓慢。这里着重分析探讨一下制约数字化校园建设发展的几个因素。

1 对数字化校园功能、意义认识不充分制约着其建设发展的动力

数字化校园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引入国内,其作为概念已为广大院校教育工作者所熟知,但其强大的功能、其对院校教育革命性影响并没有被广泛而深刻认识。数字化校园信息资源的丰富性、信息传递的便捷性是传统教学、管理模式所无法比拟的。并且伴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引入与嫁接,数字化校园已经悄然向“智慧校园”迈进。无处不在的网络学习、融合创新的网络科研、透明高效的校务治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方便周到的校园生活,信息化时代的校园将会呈现出这样一幅美妙蓝图。而现实的情况是许多人对这种正在发生和即将到来的变化并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依然简单地认为数字化校园就是建个校园网、网上发个通知、校园一卡通管理等(事实上在有些学校数字化校园最大的变化就体现在网上通报情况,下发通知),只不过将传统课堂搬到网上、办公可以节约些纸张而已。殊不知,随着信息化的加深,教学模式、学习方式、管理方式等都将是翻天覆地的变化,最终导致办学育人理念彻底改变。如,在将来的“智慧校园”里,更多的学生可以接受优秀老师的授课和辅导,打破传统课堂束缚的个性化学习成为常态,这些将大大提高教与学的效率。看不到这种变化和趋势,就很难积极支持和投入数字化校园建设。数字化校园建设发展也就缺少强大的推动力。因此,加强对数字化校园的宣传与技术培训,特别是紧跟国内外发展趋势,将最新的技术与教育管理理念引入统一思想,是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发展首要解决的问题。

2 规划设计前瞻性不够制约着数字化校园的升级换代

从数字化校园发展的历程看,投入大、建设周期长,且升级换代快是一个突出的特点。这就对规划设计提出了高要求。即要立足当下,又要为未来发展预留足够的空间。现实中,受资金、技术、思想、理念等局限,许多学校数字化校园规划设计存在前瞻性缺乏、全面统筹不够、对需求和工作中存在的矛盾估计不足等问题。表现为:基础建设不扎实,网路不够宽,今天用尚可,但无法升级和功能拓展;条块分割,存在信息孤岛现象,交互性差;只注重校园内部,忽视纵向与上级主管部门和纵横与同类院校的联系等。以至于这边刚建好投入使用,马上又面临升级换代的现象,不仅造成人财物的浪费,还成为后续建设发展的包袱。解决这一问题,就是要高起点设计,高标准建设,把硬件基础打牢,不求一步到位,功能完备,但求急用先建,稳步推进。

3 重建设轻运用制约数字化校园的利用效率

建用一致,以用促建,是数字化校园发展的一条重要原则。现实中,许多院校的要么是建之初没有从使用需求方面充分论证,建用脱节;要么是建时轰轰烈烈,用时却悄无声息,不能对使用效果认真评估并及时从技术上进行调整。设计建设时功能要素很齐全,但建成很长时间许多栏目下依然是空白,工作依然按过去的套路。数字化校园只是看上去很美,其功能利用开发局限于很小一部分领域或很少一部分人在用。新产品的出现和新技术的诞生往往是由需求催生,在应用过程中不断完善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既要考虑院校的共性需求,更要充分了解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后勤等方面的个性需求,实现精细设计和精准服务。数字化校园建成后,要鼓励引导师生自觉应用,及时发现问题加以调整完善。防止出现建之前不提需求,建之初不提意见,运行之后再去当评论家的现象。

4 数字资源缺乏制约着师生们使用数字化校园热情

资源丰富、全员共享、使用便捷是数字化校园一个突出优势,但在许多学校的数字化校园上却没有体现出这一优势。师生们关注最多的是几条动态的校园新闻和与自身相关的上级通知。与教学科研相关的资料信息、理论前沿,辅助学习的专业资源、网络课程、MOOC资源,特别是学校自身原创的个性化资源不足,严重影响师生们利用数字化校园的热情。加强内容资源建设,提高信息服务水平是将增强数字化校园力和提升其使用效率的重要工作。

5 信息安全能否有效保障制约着数字化校园功能拓展

数字化校园在为广大师生提供便捷信息服务的同时,也面临着较传统校园更大的信息安全压力。能否建立全校的网络安全体系,保证校园网络的安全,保证关键数据、关键应用的安全以及关键业务部门的安全,实现校园网络及其应用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是数字化校园全面高效运用的关键。说到底,就是要让用户有安全感,放心大胆使用。实践中,通常采用统一身份认证、用户分级、内外网隔离等方式保障运行安全,但受技术、资金(安全维护投入较大)等限制,对一些核心、关键的数据很难做到绝对的安全保证,从而打消用户的顾虑。于是便有选择地使用,在涉及人员档案信息、财务管理等方面只是形式上体现,并无实质应用。此外,能否做到校园网与互联网、与教育行政部门及兄弟院校网站实现安全顺畅链接,也是制约数字化校园功能发挥的重要因素。

6 结束语

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学校各个部门。本项目完成后,将会为全体师生提供一个安全可靠、快捷方便的“数字化校园”环境,提供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的资源共享和人性化服务等,从而为学校专业建设提供了快捷有效技术支持与服务功能,使学校在数字化校园及其相关技术的研究水平,人才培养等质量上升到一个更高层面。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工程,只有冲破学校管理机制和体制的束缚,在学校高层管理者参和协调的前提下,确保资金的持续投入,才能推动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又快又好的进行。我们应当高标准要求的规划好数字化学校发展蓝图,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创造性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培养师生的信息素养的同时,利用数字化校园提高教育信息水平,达到高质量高效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数字化智慧校园建设范文第5篇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智慧校园建设;高职院校管理

一、智慧校园的含义与现状

(一)智慧校园的含义

将网络技术渗透到学生的学习和老师的办公以及学校的管理中,使得校园的文化与学生的品质、老师的气质、领导的魄力高度融合,更加具有创造力与生命力,学生校园的生活也更加的丰富多彩。总的来说,就是做到让校园安全稳定且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要求。“智慧校园”的理念在我国高等院校中刚刚开始形成与发展,绝大多人对其真正的含义了解地并不透彻,大家的理解更是各不相同。网络上给出的被大家广为接受的一种解释是:“智慧校园”是将传统校园的学生、老师、管理人员的交流或者其他管理工作,通过运用云计算、网络和虚拟化等技术,将这些传统模式进行创新,同时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合理地进行再分配,最后综合进行管理。

(二)高职院校建立智慧校园的现实情况

最近几年,随着网络世界的覆盖与计算机普及,我国在信息化发展上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提出了智慧校园教育信息化战略,在具体规划方面做出了计划,国家提出的一系列政策都有利于高职院校网络化建设,加快了高职院校科学化,智慧化的发展。适应社会时展的高职院校管理系统。但是,尽管有这些政策上的支持,我国智慧校园的建立还是遇到了一些困难,比如说建设资金上的困难,因为智慧校园建立的过程中需要购买大量的设备。技术上的困难,尽管现在互联网与计算机发展的很快、技术业比较成熟,但是在网络化校园的建立中需要不同的计算机知识,因此还需要专业人员的帮助。

二、智慧校园建立的条件

(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

一些计算机技术的出现都有利于高校的网络化建设,通过这些计算机技术可以将繁杂的教务系统和学生日常管理系统从表面工作延伸到了深层次的管理,使一些理论化的管理更好的应用到了实际当中。对高职院校的智慧校园建设具有深刻的影响,为网络化校园的建设提供了科学技术手段。网络在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等方面都具有深刻的影响,全面促进了校园的全方面发展,有利于高职院校的建设。

(二)数字化建设为“智慧校园”的建设提供坚实基础

一直以来,全国高校对于数字校园的重视程度有增无减,对设备的不断升级改造,对宽带线路的扩容,应用无线网络来增加网络覆盖范围,电脑的系统软件也是实时更新,这些源源不断的努力使校园的网络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也在校园智慧化的道路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有了这些坚实的软硬件设备基础,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和统一数据平台的建设就有了保障,这样避免的信息及单一化,从而使“智慧校园”的开展更加顺利。

三、智慧校园建立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科学做好顶层设计,分阶段实施

要想进一步推动一些高校的信息化的建设,就要引入智慧校园,智慧校园是一个关键的因素,同时智慧校园也能让高校的未来能够达到全国一流水平。在刚刚开始建设时,学校的首要工作就是归化一个符合高职院校发展策略和趋势的智慧校园,帮助后期的智慧校园稳定发展。归化的出发点要符合学校,从教学、管理、科研等一些方面入手。我们的最终目标就是成功建设智慧校园。这是一项待开发的项目,也是一个重大的工程,应该对每一个阶段的实施谨慎对待。

(二)保留先前资源设备,结合新技术逐点突破

多年来,高职院校不断的进行数字化教学建设,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随着社会的发展,高职院校对数字校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进一步的发展,再次基础上,智慧校园应运而生。为了节约成本,智慧校园在发展前要合理规划,理清原有的、还能发挥作用的资源设备。在技术方面,原有的一些技术相对成熟,这时要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型技术,对整个管理系统由点逐面的突破,进行分类再整合,加强这些成熟技术的再成熟,从而起到对整个系统的先发促进作用。除了加紧对智慧校园的建设,在技术发展的同时,也要时常对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探讨、改善,全面的不断地审视建设布局,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使智慧校园更加稳定、快速的发展。

四、高校智慧校园含义的延伸

“智慧”观念已不陌生,智慧地球,智慧城市已形成一种较为成熟的分支,现在,“智慧”也进入校园。校园也是城市的一部分,因此,智慧校园和也是智慧城市的重要成员之一。但是校园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文化载体,其功能和范围也与城市不同。起初,人类的认识只在于记忆,随着不断地发展,人类对记忆的不断地理解,不断地思考,这时,开始出现一个词语叫做“智慧”,从形象到抽象,从认识到认知,人类开始给出定义,构造概念,挖掘事物特定的属性,不断地总结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应用这些规律更方便的生活。人类的知识从积累到创新可以概括为连个循环系统:(1)知识一记忆一传播一学习一应用;(2)实践一实验一发现一构建一论证。智慧校园也折射与这两个系统,积累与创新。校园是知识文化传播的载体,同时,校园兼具着创新的使命。智慧校园主要以互联网、物联网为循环技术基础,进而实现知识的存储、共享、学习与应用。云平台和数据同一平台作为其强大的技术支撑,使智慧校园的科学、生活和文化等多方面齐头并进,共同发展。为了实现全民素质的普遍提高,智慧校园也会面向社会,使社会人士也可拥有智慧资源,进而提高社会整体的创新能力,建设更加和谐的智慧社会。

五、建立智慧校园所采取的措施

高校的网络校园建设要根据自己学校的教学特点,不能只是改变表面的技术和盲目的投资改建,校园从网络建设开始到发展为智慧校园,都需要校园在强化自身网络功能的前提下实现文化的传播和知识的创造。高校是知识的传播与继承的地方、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育基地。现在,我们就智慧校园的建议提出一些措施。

(一)确定智慧校园发展的主题与方向

明确智慧校园的主题与方向明确个性发展思路,首先应结合本学校的现行办学理念,校园气质与校园文化,再进行校园系统的总体规划、符合学校特色的独特设计。在智慧校园系统建设的目标、任务、方向、措施、效果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明确学校的发展主题。同时要坚持把学校鲜明的个性与校园系统建设的共性相统一的原则。

(二)形成完善的智慧校园的组织机构

智慧校园的建设需要学校上层即学长以及学校管理人员的大力支持,保证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设备与人员、技术与资金等各方面关系的协调和最终的决策,保证智慧校园在建设的过程中必要的资金投入与时间支配。智慧校园作为一项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建设工程,涉及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单位工作的方方面面,还受到其他多个部门与校园现行管理体制的制约,触及一些部门的利益以及人员的调动与裁减,所以只有学校的最高领导才有权力完成智慧校园建系统设的指挥和协调工作。高层领导一旦决定建设智慧校园系统,就需要通过中层的管理人员来把领导的目标与想法付诸实践。

(三)将数字化建设与智慧校园建设相结合

利用先进的数字信息技术与方法,将学校的各种资源、管理过程、学生考试成绩的录入与查询、老师的课堂教学,融入到网络的环境中,应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搭建一个集备课、授课、学生听课于一体的计算机平台,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率的同时,大量节省老师与学生的时间。这样,在改革原来教学系统的情况下,极大地改善了学生的教学的个性化需求。

(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老师的表率作用

数字化智慧校园建设范文第6篇

【关键词】 智能应用 新型城镇化 智慧城市

一、引言

我国的城镇化建设是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目前已到了新型城镇化发展阶段。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过程中,不断伴随着相关的城市管理问题,需要通过科技化的力量来创新性给予解决。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城市陆续会出现一系列治理方面问题,包括:城市治安落后、交通拥堵、环保卫生差、教育发展滞后、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等。为解决当前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系列问题,智慧城市运用现代化科技的手段,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高效管理、科学管理、智慧化管理,不断促进提升城市管理、城市治安、地方生活等整体水平。

二、智慧城市概述

智慧城市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城市管理为核心,构建一整套从基础通信层到智能应用层的整体解决方案。智慧城市涵盖城市管理的诸多领域,包括:智能交通、智能旅游、智能医疗、智能教育、智能城管等,充分利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智能科技、大数据技术、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等现代化技术手段,通过城市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管理体系构建,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城市管理高效运转,形成良性的智慧生态城市模式,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质量。

三、智能应用规划的思考

(1)智能交通系统。智能交通系统是运用移动通信技术、物联网传感技术、控制化技术构建综合性一体化交通运营管理系统,包括移动GPS/GIS主控系统、企业用户子系统、移动服务门户、GPS车载终端、用户远程终端及移动通信网络等部分组成,实现全城市内人员、车辆、道路的全方位、实时性、智慧化管理,有效疏导交通拥堵,提升道路运营效率,降低交通故障,减少单位资源能耗,使交通基础设施能发挥最大效能,高效服务于市民交通出行和运输行业的广泛需求,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效能。

(2)智能旅游系统。运用先进信息化技术推动旅游业转变,构建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旅游行业体制机制,对满足旅游者需要的旅游全过程实施信息化应用。建设统一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一站式”和无处不在的旅游体验服务;加快信息化改造,景区景点、宾馆酒店、旅行社等旅游企业实施信息化服务和管理;加快旅游定位服务系统和旅游行业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加快涉外旅游信息化人才的培养;通过加大旅游产业数字化改造,构建网上体验旅游、影视基地旅游、特色自助旅游及旅游电商服务等智慧化旅游体系。

(3)智能医疗系统。智能医疗系统通过运用先进移动通信技术、位置定位服务、视频通信和传感技术,构建医疗信息化通用服务平台,搭建医院与患者、医生与患者、家属与患者之间沟通的桥梁,让患者更方便的了解医院的医疗资讯和专家的出诊时间,并提供方便快捷的就医服务,围绕患者搭建了医疗信息化的整体解决方案。该系统构建市民医疗资料数字化管理模式,统一化管理城市医疗信息资源,合理配置管理、共享医疗资源,服务于患者、医生、卫生管理部门和医院等对象,有效提升医院的医疗水平,进而提高医疗运营效益。

(4)智能教育系统。智能教育系统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移动通信网络为基础,统一整合校园内的教育教学资源和设备,通过校园全部资源的数字化改造,构建一个育、培训、科研、学习、实践、生活等校园活动为一体化的智慧化系统。通过构建统一的身份验证系统、数字化校园门户、移动教学服务系统等,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数字化、信息化,进而提升教育的管理水平和教学效率,构建高度信息化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环境。

(5)智能城管系统。智能城管系统是运用城市万米网格单元化管理模式,利用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和信息化技术,充分结合城市部件配套管理,构建一套网络精细化管理、部件精准匹配管理、全方位全时段覆盖的综合治理服务系统。该系统通过现代化科技手段,推动城市管理资源数字化改造,实现资源整合管理,围绕城市管理的全流程各个环节,明确城市管理主体及目标的相互匹配,实现了管理流程化、流程数字化、资源精细化,提升城市综合治理水平和政府实施公共服务措施的效率,进而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

结束语:随着智慧城市的建设不断深入,智能应用解决方案运用新一代信息化技术手段,围绕城镇化建设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搭建一批成熟的智能应用系统,促进城市智能应用水平提升、智能产业升级、智能基础设施健全完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效率明显提高,城市管理配套的资源统一配置管理,城市管理能耗成本明@下降,政府行政效率和公共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参 考 文 献

[1]王家耀,刘嵘,成毅.让城市更智慧[J].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11:28.

数字化智慧校园建设范文第7篇

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不断深入,智慧校园理念在数字校园以及网络校园的发展实践基础上将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推向了新的阶段。本文从智慧校园理念的提出环境以及其发展过程分析入手,简要分析智慧校园的组成结构以及典型模块,结合已有智慧校园的应用示例效果,对智慧校园建设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予以归纳,在此基础上,对今后我国高校智慧校园理念的进一步建设趋势进行阐述,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高校智慧校园 应用效果 策略研究

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将高校教育功能推向了网络校园、数字校园的阶段,这两个阶段的实践过程已经取得一些成绩,而智慧校园则是继数字校园建设后的又一阶段目标。智慧校园的建设需要在网络校园以及数字校园的基础上进行,集合网络校园、数字校园在实践应用中的效果分析,寻求可行途径解决网络校园及数字校园在应用中出现的典型问题,不断优化校园教育信息化配置,为高校学生提供一个更加便捷、现代化的学习生活氛围。

1 高校智慧校园的提出背景及发展历程

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着眼点在于现代信息化技术与高效校务管理的有机结合,随着云理念及云计算技术的不断革新,新一代网络技术俨然成为智慧校园建设的支撑引擎。现阶段我国智慧校园建设仍旧处于较为初期的阶段,需要各界人士加大智慧校园建设进程中的努力程度,实现高效能、低成本、多角度、全方位的可为高校师生提供智慧服务的校园环境。

1.1 智慧校园的提出环境

进入现代化社会,随着社会进程的不断推进,各行各业掀起了信息化升级的浪潮,对于高校校园信息化建设而言,其所需要达到的应用需求越来越高。智慧地球、智慧城市等智慧系列理念的提出,推进了信息化时代的智慧演化进程,高等院校作为知识和信息服务的重要媒介,其势必会加入智慧化转型大军,借助先进相关技术信息手段的发展与应用,建设智慧校园。

智慧校园理念的正式提出源自2010年浙江大学在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议题,其建议宗旨在于创建无处不在的网络学习、融合创新的网络科研、透明高效的校务治理、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生活、便利舒适的校园生活。也就是说,智慧校园概念自诞生以来,便伴随着安全、稳定、环保、节能等特征。浙江大学提出智慧校园建设意见后,便引起了教育领域众多高等院校的积极响应,在不断的探索与研讨过程中,人们在智慧校园的核心特征上达成了共识。智慧校园理念中包含三个核心特征:

(1)智慧校园建设工作旨在为高校环境中的广大师生营造一个全面的、智能感十足的、综合的信息服务品台氛围,并根据师生及校务相关的不同角色、诉求,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

(2)智慧校园建设的技术支撑为融入高校的各个服务领域的计算机网络信息服务技术,其技术目标在于实现校务相关的互联以及即时写作;

(3)智慧校园的建设主体在于通过智能感知环境和校务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有效结合,为学校内部与外部环境提供一个可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以及其与高校相关角色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感知的接口。

智慧校园建设的理念内涵与智慧地球理念如出一辙,其与当前流行的物联网技术有着密切关联,智慧校园的首要目标也是将物联网技术与校园应用进一步融合,借助物联网技术连接高校局域网中的各类型物件。

关于智慧校园在实际应用中的概念解析,不同应用目的的组织或企业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些企业认为智慧校园与特定的产品之间有着捆绑关系,有些企业则认为智慧校园的主要载体是运营商的相关产品。但从高校角度看,智慧校园是数字校园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表现形式,因此,智慧校园的概念可以理解为是数字校园的发展版。从这一理解方式看,智慧校园建设的首要任务便是建立一个具有统一性的基础设施平台以及具有统一性的数据共享平台和校务相关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1.2 智慧校园的发展历程

我国在“十二五”以来对高等院校的教育投入比例有明显增加,越来越多的高校逐渐将革新眼光放在信息化特色与教育环境的结合上。教育信息化这一概念便应运而生,在众多高校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兴建的新校区配置中,不乏一些具有典型现代社会信息化特色的教育资源,完成了教育教学环境逐步向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多元化的转型雏形。这也为智慧型校园建设奠定了背景基础。信息化校园的建设目标在于培养集合创新性、应用性、复合型的综合人才,通过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的方式提升学生培养的多元化转型力度。

网络校园建设阶段回顾:从技术层面看,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网络校园阶段将原有校园网进行双栈式网络升级,实行IPv4与IPv6并存的校园局域网环境。引进了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的技术,为高校学生构建了一个连接所有校园内教学楼、支持多种数据终端访问校内资源的技术途径。在网络校园建设阶段,应用重点在于高校 门户站点、校内邮件系统、职能部门管理信息系统互通、视听教学、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库共享、图书馆文献资源系统查阅、网络办公等网络技术支持的项目建设。虽然在网络化高校校园建设阶段,师生们体会到网路化学习环境的优势,但不能忽略的是,在网络校园阶段存在着信息门户与身份认证方面有效的统一手段。

数字校园建设阶段回顾:数字校园理念出现于网络校园实践之后,其在网络校园建设成果的基础上以壮大信息化校园为核心目标,进一步整合了网络校园MIS系统、实现身份认证与信息系统的统一。可以说,数字校园建设阶段的应用重点在于校园内网络相关资源的统一化建设,从校园基础数据库、校园数据交换系统、校园信息门户站点到校园管理信息平台登录的身份认证,都实现了网络化校园阶段并未出现的统一化转变。从高校教育资源的整合及优化方面看,数字校园将校园一卡通以及包含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在内的高校教育资源计划系统引入建设体系中,创建了数字图书馆、网络视听课程以及网络协同工作等应用系统,进一步方便了高校师生的日常工作及学习。

智慧校园构建设想概况:智慧校园的发展依托于已经有明显成效的数字校园实践成果,是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创新目标,也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新兴模式。目前,智慧校园的应用尚处于构建阶段,其将尝试以有线无线一体化校园网、物联网、移动网等多类型网络进行融合,并以此为基础,采用近年来兴起且势头正猛的云计算技术,配合应用层数据交换技术以及应用集成框架技术等高端计算机技术,进一步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力度。智慧校园的建设目标在于实现高校校园环境内的物物之间、物人之间、人人之间的感知互通、互联,从而改变传统静态状态中的校园管理模式,实现高校教学以及其他方面的动态管理,并通过一系列高端技术作为保障手段,不断提升教育信息化建设应用过程中的精细化程度。智慧校园目前在我国南方多所高校有所应用,例如,浙江大学将智慧校园建设的范围确立在平安校园建设、绿色校园建设、和谐校园建设、生态校园建设、科学校园建设等项目上;上海交通大学在国内高校首次提出“智慧泛在课堂”的智慧校园建设理念,将图书馆电子教参资源融入学校教务系统之中,方便师生在教学课程信息与教参资源之间的即时互通操作。

2 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架构介绍

结合智慧校园的概念解析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实践整合成果,按照鲁东明在《信息化VS高等教育创新-融合-发展》文中的观点,将智慧校园的定义所蕴含的总体架构可以分为基础网络、公共支撑、数据资源、共享服务、应用服务、用户访问等六个环节,具体的结构展示图如图1所示。

按照顺序对于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结构中的典型主要模块的具体细节做如下分析:

(1)基础网络环节主要包括三个部分:数据通信、语音通信、电视传输。基础网络环节所依托的技术手段主要是超高速局域网技术,利用有线网络以及无线网络的相关计算机技术,构建智慧校园建设的基础平台,可支持包括文本、图形、图像、语言、媒体等多类型、大规模的数据之间的传输与共享,并支持校园一卡通的数据传输。前文提到的平安校园的视频流传输也可以通过智慧校园结构中的基础网络环节实现。而电视传输的主要对象则是数字化有线电视和校本电视,语音通信则是依托电信建设,实现有线电话以及近年来兴起的4G移动通信等。

(2)公共支撑环节主要包括多业务融合的高性能复合云计算、数据中心智能机房环境、校内楼宇集合的智能大楼以及智能场馆、协同感知相关设施等。

数据资源缓解主要包括基础数据库、办学资源库、图书文献库、物资环境数据库、人文环境数据库五类。其中,基础数据库包括教务管理、科技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学生管理、校务资产设备管理、高校体育运动管理、高校后勤服务管理、校园卡管理等。而办学资源库包含高校教学及辅助用场地、高校办公行政用房及场地、高校学生宿舍、高校学生食堂等数据库以及高校教育科研仪器资产数据库等。图书文献库主要指的是数字图书文献、学报校刊数据库等。物资环境数据库包含高校校园建设规划、高校校园卫生、高校校园绿化、高校校园景观等。人文环境数据库则主要包含高校校容校貌、高校班级风范、校规校纪、高校环境下的师生礼仪和人际关系等。

(3)共享服务环节包含六个模块:公共数据交换系统、统一身份认证、公共通讯系统、校园卡系统、平安校园监控系统、应用服务层、用户访问层。其中需要格外注意的是统一身份认证环节,其支持用户、权限管理以及应用服务注册等功能,保障平台使用的每一个用户均具有一个唯一的电子身份。统一化的身份认证也是智慧校园区别于网络校园的重要指标。

3 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应用示例展示

高效智能校园建设在一些地区的高校应用所取得的成绩是令人们欣慰的,针对其中几项较为典型的应用及其效果,笔者将作如下分析:手机开门:鹰潭某学院施行了凭借手机扫描门禁读卡器的智慧校园建设项目,让学生们体会到了在校园生活的便利。手机考勤:对于高校学生而言,用手机进行考勤可以不用花费过多的时间在点名上,缺勤与出勤的确定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尽可能少的占用课程时间,从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校园一卡通:作为网络校园、数字校园的产物,在智慧校园中的校园一卡通相对于此前有更进一步的升级,不仅结合了多类型计算机高端网络技术,更在原有基础上,添加了网络校园以及数字校园建设中所缺少的统一身份认证,实现高校校务数据管理的集成和共享。

4 高校智慧校园建设应用中的问题分析

虽然智慧校园建设的应用成果展示了其方向的正确性,但对于高校智慧校园应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不能忽略,对于其中的典型问题及结合实际的可行对策分析如下:

首先,智慧校园参与师生对于现代化信息素养程度有待提升。信息化技术的迅猛发展令高校师生在具体操作中对于相关技术的适应程度与智慧校园建设的要求之间出现差距。由于技术限制,造成智慧校园建设中的相关部门对于信息化的接受热情并不是很高,造成新进系统资源的利用率下降。现阶段我国高校在智慧校园建设的具体操作中多数将精力放置于外包网络技术公司完成,这一现状并不利于智慧校园建设的深入进行。正确的操作模式应该是外包公司与本校信息化部门共同完成,根据学校的不同需求将网络高端计算技术进行本土化、个性化加工、开发。

其次,可以尝试校企合作的模式推动智慧校园建设的发展。结合智慧校园建设的实践情况可以发现,高校环境下的师生对于技术性智慧校园的应用参与度并不高,一方面源于高校环境的影响,一方面源于缺乏有效激励手段。而校企合作的模式不仅可以提升办学水平,也可以推进信息技术在高校中的快速发展,更能通过人才培养计划吸引学生的对于智慧校园建设的参与热情。也就是说,高校可以通过认真调研以及与企业之间的商谈过程,确定合作企业,借助校企合作在高校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推进本校智慧校园的信息化建设。

5 结语

基于本文分析不难看出,智慧校园建设已经成为未来较长时间内我国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虽然就目前智慧校园在国内高校的应用效果看,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但对于问题原因的准确分析可以有效改善现状,通过参与师生观念的更新以及操作模式的多样化转变,进一步推进高校内智慧校园的渗透程度。

参考文献

[1]鲁东明.信息化VS高等教育创新-融合-发展[D].商场现代化,2011(4).

[2]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新一代网络建设理论与实践.[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3).

[3]周凯.上海交大首创"智慧泛在课堂"[R].中国青年报,2011(11).

数字化智慧校园建设范文第8篇

关键词:社会信息化 数字校园 智慧学习环境 智慧校园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3.138

1 智慧校园的内涵与特征

1.1 环境全面感知

我们这里所讲的全面感知主要是两个方面,首先是传感器能够无时不刻感知、抓拍和传播相关人、器材、资源的信息; 其次是对学生的个体特征和学习环境的感知、抓获和传播等。个体特征主要包括学生的学习爱好、认知特征、学习态度等;学习环境主要指的是学习时间、学习地方、小组成员、学习活动等。

1.2 网络无缝相通

针对网络与通信技术,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智慧校园可以应付全部系统软件与硬件器材的连接,信息感知后能够快速、及时地传播,这是全部用户根据崭新的方法合作学习、共同工作的根基。

1.3 大量数据支撑

根据数据开发与建模技术,智慧校园能够在“大量”校园数据的根基上建筑模型,使用预测的措施,针对最新的信息展开趋势分析、憧憬以及预测;除此之外智慧校园还可以总结其他范围的数据、信息、规则等内容,经过智能推测,迅速做出反应、积极应付,尽量多地展现出智能、聪明的特征。

1.4 开放学习环境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核心观念,学校面对着由“封闭”到“开放”的新形势。智慧校园鼓励拓宽资源环境,鼓励学生摆脱教材的束缚; 鼓励拓展学习时间,使学生的学习由课上拓展到课下; 鼓励拓展空间范围,要学生学习在具体情境以及虚构情境中能得以发生。

1.5 师生个

智慧校园环境和它的作用都是把个作为主要的理念,众多重要技术的运用全部以科学处理师生在学校生活、学习、工作上的众多具体需要为目标,同时成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构成部分。

所以,智慧校园指的是一种针对学校师生的个性化服务,它可以全方位感知物理环境,辨别学生的个体特征与其学习情景,供应无缝相通的网络通信,有效支持教学过程的分析、测评与智能决策的开放教育教学环境以及方便舒适的生活环境。

2 支撑智慧校园的几种关键技术

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是建设智慧校园的根基,在众多技术的支持下才可以有效体现个性化服务的观念。

2.1 学习情景辨别和环境感知技术

学习情景辨别的主要目的是按照能得到的情景信息辨别学习情景种类,判断学生问题与推测学生的需要,从而使得学生可以得到更加个性化的学习材料,找到可以互相合作的学习对象、接受科学的学习活动见解。学习情景的辨别关联到学生特点分析、传感器技术与自动推理等许多方面的全面运用,学习情景的辨别是一个跨范围的研究目标。

环境感知技术是“智慧校园”的一项比较基础的技术,有利于完成对校园各类物理器材的及时动态监控和掌握。无线通信、二维码、监控录像等感知技术和器材在学校许多地方都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在,它已经在学校保卫、节能、教学研究等方面得到了应用。

2.2 学习分析技术

学习分析技术来自于最初的课堂教学实效分析,现在在线交互文本分析与初期的课堂教学实效分析存在一种渐渐合并的态势,学习分析技术就是这种态势的产物。学习分析是对学生和学习情境的具体数据进行采集、探究以及报告,从而能够更有效地掌握和改善学习与学习情景,最终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标。学习分析技术可以作为教师的教学决策、改善教学的科学工具,也能够给学生自我定位学习、学习危机警报以及自我测评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

2.3 数字资源的组织与共享技术

学习资源的组织与共享自古至今都是建设数字校园的重点之一。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观念,观察别人的举止与结果是获得知识和技术的关键所在,具体的榜样可以给观察者起到演示的效果。为了方便搜索与共享,以往的学习资源通常运用静止的词语表来表达元数据,然而这种表达形式没有办法满足在学习环境下机灵多变、富有个性化的学习需要。所以,汲取参考语义网络与本体技术的有关科研成果,提供更加灵动与智能化的元数据表达形式成了新的趋势。

2.4 校园移动互联技术

无所不在的无线宽带网络使清晰度较高的网络教学资源传播成为现实,也要两地的视频连接摆脱了带宽资源的束缚,让学生可以体会到置身其中的感觉。3G技术与其他无线技术的普遍,要无线网络的范围不只是局限在自习室和图书馆,学生通过网络来学习,就不会存在地域范围的限制。为学校师生提供无所不在、快速、安全、便于治理的无线网络环境,是建设智慧校园的必要条件。

学校里无线网络大多数情况下都具有范围大的特征,覆盖区域一般也较大,负载平衡特别重要,总是会发生部分区域通信繁忙的状况。以往的做法无法较好地处理此类问题,建设无线网络,增加接入点的数量变得简单、配置也更加灵活、成本也在降低,特别是针对某些要时常改变接入点的范围,无线技术的多跳结构与配置灵活会极为有益于网络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3 结束语

学校是学生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重要场所,学校建设的优劣对整个校园系统的正常运行和质量有着直接的联系。伴随着学习情景辨别和环境感知、校园移动互联、学习分析等技术的慢慢兴起与运用,智慧校园不再只是一种理念,它正走向现实。具体来说,智慧校园的建设工作目前还处在起步阶段,许多问题还要逐步处理,要完成真正观念上的“智慧”校园还要经过一个艰巨的过程。智慧校园对解困现在数字化校园构建、改善教学和治理过程、推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黄荣怀,张进宝,胡永斌,杨俊锋.智慧校园:数字校园发展的必然趋势[J].开放教育研究,2012,(8).

[2]全力.数字校园离我们究竟有多远[J].记者观察,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