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语文的定义

大学语文的定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大学语文的定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大学语文的定义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 应用型本科 大学语文 课程发展

大数据(Big Data),现在是互联网信息技术行业的一个流行词汇,进入2012年,它越来越多地被人提及,人们用它来描述和定义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海量数据,并命名与之相关的技术发展与创新。哈佛大学社会学教授加里・金说:“这是一场革命,庞大的数据资源使得各个领域开始了量化进程,无论学术界、商界还是政府,所有领域都将开始这种进程。”在这样一个海量信息的大数据时代,大学语文课程既面临着发展的机遇,又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如何走出自己独特的路子,既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人文情怀和思想境界;既能让学生感受和领悟到文学带给自身灵魂的净化和生命的感动,又能用语文去解决实际问题,能够尽快适应大数据时代下的各种新要求和新问题。

一、大数据时代下大学语文教师的自我革新

有学者认为,“大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高低是大学语文教育改革成败的重要前提之一,因为它关乎着课程改革的效果,关乎着大学语文的现状、命运和前途。”[1]在这样一个瞬息万变、信息不断更迭的大数据时代,大学语文课程要想迎来发展的机遇,首先大学语文教师要进行自我革新,抛弃旧的教学思路,抛弃旧的教学方式和手段等,把目光投得更高更远,投入热辣辣的生活当中,投入日新月异的时代潮流中,大学语文教师只有与时俱进,适应新的时展,才能迎来大学语文课程发展的春天。

一是大学语文教师不要做书呆子,要做一个懂生活情趣的人。

要想学生喜欢你的课,首先要让他们喜欢你这个人。在这样一个追求时尚、求新求异的时代里,试想一个穿着打扮老土、讲课照本宣科的老师怎能让年轻的学子喜欢上你这个人和你这门课。大学语文老师讲的是文学和文化,实际上传达的是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价值观念、见识水平和生活品味,因为语文无处不在,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我们不要做一个书呆子式的语文老师,要做一个懂生活、有情趣、爱时尚的大学语文老师,这样我们讲的课才会更加生动活泼,更富生活气息。

二是大学语文教师不要埋入故纸堆中,要关注当下社会文化热点。

大学语文课古代文学经典是必讲的内容,有的学校大学语文课的课时比较少,就以讲古代文学经典为主。大学语文教师应注意不要让自己以及大学语文课堂埋入故纸堆中,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是为了更好地指引当下生活,所以应注重挖掘古代文学经典的现实意义。除此之外,大学语文教师还应关注当下社会文化热点,比如脑瘫诗人余秀华现象,美国民谣歌手鲍勃・迪伦获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风靡一时的电影、电视剧背后的文化意义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更富时代气息和文化内涵。

三是大学语文教师既要专业发展,又要全面发展。

大学语文教师如果能够见多识广、博闻广记,上起课来旁征博引、妙趣横生,应该没有学生会不喜欢这样的老师和这样的课堂,要想做到这些,大学语文教师既要有“深度”,即专业精湛,又要有“厚度”,即知识丰富广博,也就是把专业发展和全面发展结合起来。[2]

四是大学语文教师要做一个网络达人。

在大数据时代,大学语文教师要懂网络、善于利用网络,最好能做一个网络达人。利用网络的丰富多彩来给自己的教学增彩添色,推进大学语文课程的变革与发展。

二、大数据时代下大学语文课程的改革与创新

一是大学语文课程要善于利用网络手段辅助教学。身处大数据时代,大学语文课面临着很多变革发展的机遇,例如可以利用网络手段使教学管理更加方便快捷、使教学进程更加流畅顺利及使师生交流更加频繁、深入。如很多学校大学语文课是大课,学生太多点起名来不太方便,我们可以利用微助教等教学管理软件,学生下载登录后,只需要他们用手指点一点,教师在后台便可以准确地把握学生的考勤情况,学生对这种新颖的点名方式也颇感新奇。笔者在教学过程当中,还利用建立大学语文QQ群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进程的管理和推进。如在群上作业信息、活动信息、新课预告及准备、学习资料交流等,学生一般会积极回应。这个群也方便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因笔者所带的班级是不同专业或不同班级的学生,这个群方便了他们之间的沟通,特别是它开辟了师生交流的新模式,改变了高校老师下课就走人的现状,学生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询问老师,而且网络交流使师生交流更加顺畅和平等,避免了面对面的尴尬,也改变了教师高高在上、学生俯首静听的交流模式,可以比较平等地进行互动。即使在课堂教学中,也不用谈“网”色变,有时候可以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打开网络,查阅资料,解答问题。

二是大学语文课程要善于运用翻转课堂这种新型教学模式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翻转课堂的实质是把课堂上听教师讲课,课后做作业的传统教学模式“翻转”为课前在网上听看教师的讲解,课堂上在教师的指导下做作业的教学模式,它将教与学的过程进行了颠倒。翻转课堂是一种适应大数据时代的新型教学模式,它将需要讲授的基础知识安排在课前由学生自主学习,将一些难点知识放在课堂上讨论和解决,或者课堂上就作为学生自主学习成果的展示平台。大学语文的教学非常适合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大学生已经学了十几年的语文,对各个方面的文学知识都有一定的了解,而且现在网上的海量信息,使一般性知识的获得易如反掌,大学语文教师如果还是自己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根本无法吸引学生。如果采取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在课前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课堂上针对一些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进行提问和讨论,或者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这样就能真正地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等,也让自己的课堂充满吸引力。[3]有的专家认为,翻转课堂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教学理念的转变和革新,而不一定要在网络上建立这样一个学习空间,笔者认为很有道理。翻转课堂的建立要求掌握较先进的网络技术,它的建设和维护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如果暂且还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能力在网上建立翻转课堂,可以采取线下在课前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的简单方式来对课堂教学进行“翻转”。如笔者给学生讲《红楼梦》这本书时,提前一周布置学习任务,提了很多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上课时就采取讨论的方式对这些问题进行解答,学生的积极性比较高,学习效果也比较好,这也算是翻转课堂的一种初级模式吧,毕竟翻转课堂的实质应该是一种教学观念的革新和转变,而不仅仅是教学模式的改变。

除了翻转课堂,还有一些其他促M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如笔者在班上开展了两次比赛活动,一次是“我为同学讲大学语文课”,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语文知识点进行讲解,一次是“我爱阅读”,介绍自己喜欢的书,都要求制作PPT进行演讲。所有参赛的学生赛前都要经过收集和阅读资料、选择和整理资料、制作PPT、试讲等自主学习的过程,很多学生反映在这个过程中自己收获很大,而且也体会到老师备课的不易。

三是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可以专题化,特别是可以加入一些时代感和现实性强的专题。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一般是以文学为主,但不能总是“为了文学而文学”,我们可以加入一些“为了人生而文学”的内容或专题,如“职场文学专题”,把古今中外和职场相关的文学进行整合归纳,让学生在享受文学乐趣的同时,又能从中获得职场的有益启迪。如“影视文学专题”,介绍文学作品及根据它们改编而成的电影和电视剧,分析改编的优劣,特别是可以介绍当下流行的电影、电视剧,分析它们背后的文化意义、流行的原因,以及学生可以从中获得的有益启示等。诸于此类的专题,由于它们较强的时代感和现实性,应该会受到年轻学子的欢迎。所以大学语文的专题化教学不能流于表面,一定要关注当下,大胆创新。

三、大数据时代下应用型本科大学语文课程群的设计

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综合性人才,和研究性本科院校不同的是,应用型本科教育重在“应用”二字,为了使学生在未来职场上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更好地助力于地方经济发展,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性能力。我们发现,很多本科生听说读写,包括与人交流与沟通等应用性能力还有待提高。例如,笔者在平时的师生沟通及具体教学中发现,有的本科生让他写一个收条,都会感到手足无措,不知从何处下手;很多本科生让他在课堂上读一段文章或一首诗,语言表达过于平淡,毫无生动形象可言;有的本科生写作演讲稿,主题不鲜明层次凌乱语言不流畅,等等。应用型本科的人文教育应突出自己鲜明的特色,让我们的学生既具有较高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综合素质,又具有较强的人文应用性能力。综上所述,我们应建立以大学语文为核心的课程群,除了开设大学语文必修课之外,还应开设以下必修或选修课程:

其一,开设口才类课程,如普通话与朗诵、演讲与口才、职业口语等,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现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特别是与人交流与沟通的能力。1998年,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中把职业核心能力分为八项,称为“八项核心能力”,第一项就是“与人交流”的能力。所以这类课程的开设非常重要,它可以培养学生未来职场所必需的职业核心能力。

其二,开设写作类课程,如实用文书写作、商务写作等,主要是培养学生实际应用的写作能力,这种写作能力无论对学生当前的生活还是未来的职场都是非常必要的,所以这类课程的开设也显得非常重要。

其三,开设其他文学或文化专题类课程,如《四大名著与智慧人生》《红楼梦中的文化》《影视欣赏》等。这类课程一般是作为选修课开设,它们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化修养,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刘雪梅.大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08,(1):28.

大学语文的定义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大学语文 古典文学 民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Thinking on the Reduction of Classical Literature

in College Chinese Textbooks

WANG Hongmei

(Hohhot Vocational College, Hohhot, Inner Mongolia 010051)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for the plight of university language teaching, reformers proposed tools and the times of the strategy emphasizes language education, nowadays produced a large number of university language teaching materials abatement all components of classical and ancient poetry, replacing practical writing, Pearls of Wisdom when text or network works. This trend despite an increase in university language operability, but also makes the university language track toward the fast food culture, from its "heritage of national cultural essence" of course positioned lopsided.

Key words college Chinese; classical literature; national culture

自1978年经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倡导在全国高校重新恢复至今,大学语文已走过了四十几年的历程,然而它在高校课程中的地位仍不确定,很多学校依旧徘徊于开或不开的抉择中,开设了这门课的学校也面临着它到底有多少功用和成效如何的质疑。大学语文进退维谷的命运,进一步说明了在重利益轻情感、重技能轻人文的时代氛围里,大学教育在传递人文知识、传统文化方面的失利。

大学语文需要改革,然则改革应何去何从?很多人认为大学语文要突出工具性和时代性,即语文教育要与专业学习、学生爱好、现实生活、地方文化相联系,才能找到出路。①在这一思路指导下,时下产生的一批大学语文教材,尤其是高职高专院校自编教材,都大大消减了文言文、古诗词的分量,代之以应用文写作、时文选粹、网络作品、地域文学。以笔者所在的呼和浩特职业学院的大学语文教材为例,该教材为2011年版校本教材,分学习篇、毕业篇、生存篇、情感篇、智慧篇、家园篇、娱乐篇和毕业生常用应用文写作八个部分,其中娱乐篇包括二人台剧目、小品、相声和歌词,而其它篇章的文章也有一半为网络作品和时文选粹,知名文学家和作家的经典作品只占到整本教材的四分之一,文言文和古诗词只能占到十分之一,这十分之一的古文中又有一半不是必讲篇目。这样的一部教材,在贴近学生生活的同时,也隔断了学生与古典和经典的对望。

可以断言,如果继续循着“用什么,就学什么;不用什么,就摒除什么”的道路发展,在不久的将来,手机短信、产品说明书、QQ聊天记录等大概都可能走进大学语文课本。

在经历了广泛的讨论之后,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已经基本确定下。教育部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长期从事大学语文教学工作的陈洪教授指出:大学语文课程“与国家整体文化战略相关”、“它是在高校开展母语教育的主要方式”。②换言之,大学语文担负着传承民族文化精髓、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伟大使命。

古典作品无疑是中国语言的根基之所在、民族文化的精髓之所在。二十世纪之前的中国文献,99%是用文言记载的。说得直白些,中国文化本身就存在于文言之中。文言文使用的本身就是民族智慧的体现,几千年来,口语不断变化,而记载文化的书面语言文言文永远不变,用文言文写出的文章,世代传承,千百年之后看到,还是能像跟古人对话一样清楚明了。这样的语言,避免了对文化传统的继承的中断或者误解,使得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一个时期像今天一样,高等教育的受教者和施教者可以都无视文言。现在的大学生古文功底差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一次“古代文学”课程的监考让笔者记忆深刻,其中有一道题是要将“求,无乃尔是过欤”翻译成现代汉语。学生的答案令人啼笑皆非,有的同学答成:“乞求,我和你谁对谁错?”有的同学答成:“我错了,求你原谅我。”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尚且如此,更遑论非中文专业的学生,对他们来讲,文言文比外语还郁闷,因为字基本都认识了,可却还是不知所云。可以推想,如果任此下去,再经两代,文言文将有失传的危险。

五四催开了民族主义之花,也彻底终结了文言文的历史,其中之利弊得失,百年后的今天,很多人开始反思:为什么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文坛群星璀璨,而二十世纪下半叶的中国文坛却黯然失色?为什么民国时期一个小学生的作品,今天的大学生都看不懂?为什么大学生的表达能力、书写能力每况愈下?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有一点不能否认,就是当代国人失去了“文言”的浸染。没有了文言,我们的语言和书写变得游离无根、进退失据。网络语和流行语的夹击使语言芜杂而贫薄,而语言一旦芜杂,智力与创造力,顿成空谈。

笔者在求学期间,有幸做过词坛大家叶嘉莹教授八十寿辰词学研讨会的听众。与会期间,九十岁高龄的数学家陈省身赋诗一首,并饶有兴趣地与诗词学专家们就李商隐的《锦瑟》进行切磋;八十岁的物理学家杨振宁也用英语献上陆游的诗句表达庆贺。在这些大师的身上,我们看不到文理的、古今的、中外的截然的界限。也许正是这样的情怀,才成就了他们的辉煌。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而汉语又是一个整体。自古以来,识文断字与通晓文言从来都是一个涵义,不通文言也能称会汉语,是现代人偏颇的定义。

大学生已经错过了学习文言文的最佳时期,但是如果因为他们基础不好或不愿意学,所以学校就不教了,那就是讳疾弃医。我们应当做的是亡羊补牢,站稳大学语文这片语文教育的最后阵地,也许我们并不能通过为数不多的几节课就让学生们在文言文里自由徜徉,但至少要向他们传达出文言的重要和可爱。有了这个意念,以后的岁月都是弥补的时机。所以,大学语文教材里必须保证文言文的一席之地。

当然,不管是在中学还是大学,学生不爱学文言文最关键的原因出在老师身上。大多数老师中国历史不通、古文修养也差,只能是照本宣科,解释字词语法,死板而凝重,又怎能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热爱之情呢?

笔者在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中也有这样的感受,笼统地去说一个作者很伟大,一部作品很神圣,并不能让学生去亲近他(它)。比如讲李白,学生都知道他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可是大家对他的认识也只是停留在“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上。可是当你详细介绍他的身世,诉说他的飘零,他的孤独,他的高傲,而《静夜思》就是这样一个不知家乡在何方的人在思念梦中的家乡。当你有些哽咽时,学生的眼里也泛着晶莹。

讲授文言文更需要感情,在经历了千百年之后,唯有感情的线,才能建立起今古的关联,让不同时代的人去相知和相通。在大学语文的文言文讲授中,我们应该注重这种感情的传达,因为这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最后一站,琐碎的语法学习和字词解释只能让学生无所适从。学生对古人、古文有了兴趣和感情,他们长期以来对文言文的心理障碍才会逐渐释然,也才可能尝试着主动去阅读,而有了一定的阅读量之后,字词语法的障碍也就不攻自破了。大学语文教师应当做的,就是把学生领上这条去繁就简的路。

语言是民族的灵魂,教育是文言唯一的生机。大学语文教材必须给文言文以足够的重视,而大学语文教师也应不断探究向学生传授古典文化的有效途径。只有这样,大学语文课程才能真正实现“传承民族文化精髓”的课程定位。

注释

大学语文的定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互文性

《大学语文》内容宏大深厚,它担负着传承民族文化、弘扬人文精神、陶冶审美情操、营造大学文化氛围等多项重任,理应受到重视,但一些地方本科院校,立足于社会需求,偏重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对难以凸显实用和实效的大学语文课程的设置作边缘化处理;学生也在功利主义思想主导下,轻视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如果大学语文教学不加以改革,一味按照传统套路阐释作品,课堂教学缺乏思维机智和感染力,必然受到冷遇,教学目的必然成为纸上谈兵。互文性理论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能够提升教师解读文本的能力,增加课堂教学魅力,激发学生自主思考的积极性,改善师生被动交流的局面,营造师生互动的学习氛围,进而提升师生的学习能力和自我心性,给大学语文的教学注入生命活力。

一、互文性理论简述

互文性,也被称为“文本互涉”“文本间性”,主要是关于文本建构和文本解读过程中当前文本和其他文本关系的理论。受苏联文学家巴赫金“对话”理论的启发,法国文学家克里斯蒂娃首次提出“互文性”的概念,这一术语的诞生使描述文本之间关系的传统手法在理论上得到了肯定和说明。继克里斯蒂娃之后,又有不少文学家对互文性概念做出了阐释。互文性理论认为,语词的意义借助“互文”才能全面定义,因为“语词(或文本)是众多语词(或文本)的交汇,人们至少可以从中读出另一个语词(文本)来……任何文本都是引语的拼凑,任何文本都是对另一文本的吸收和改编”。这就是说,文学文本不是孤立存在的,每一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与转化,它们彼此牵连,形成一个潜力无限的开放网络,以此构成文本过去、现在、将来的巨大开放体系。他们认为,文本也不是作家独创而是众多文本踪迹的汇集,而这些渗透了其他文本的无限的、游丝般的踪迹是作为文化的一种表意体系而存在的,正是这些知识、代码和表意实践形成了一个潜力无限的网络,在这个无处不在的文化网络的影响之下,不同的文本意义才得以形成。而这些联系文本间的踪迹可以是充分显性的,也可以是相对隐性的,所以对文本间的踪迹,即两个具体或特殊文本之间关系的考察是互文性理论在实践操作中的第一步。因此,“互文性就是一种对话,而对话的实质是主体文本与接受者文本之间永无休止的交换,是一种主体间性、主体交流”。互文性理论从主体间性入手,将文学的理解、阐释、再创造视为双向互动的过程,这就逐渐放弃了只关注作者与作品关系的传统批评方法,使文学交流实践同文本研究相结合,从而转向一种宽泛语境下的跨文本文化研究,这就将文学研究推向更为开阔的境界。

二、互文性理论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传统大学语文教学大多采用讲授法,内容也多是立足于单篇文本,按照固定套路加以阐释,视域狭隘,学生以记忆与接受为主,比较被动,教学缺乏活力。运用互文性理论将文本置于广阔的文化背景中加以审视,拓宽了师生研读作品的视野,让课程教学变成了一种动态的思维成长过程,从而全面提高师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一)运用互文性理论提升教师解读文本的能力。教师是大学语文课堂上的引领者,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思维方式、语用能力、人格修养等,都会成为教学效果的一部分,从而直接影响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思维品质和心性成长,而这些大多是在引领学生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展现出来。传统的就单篇文本加以阐释的教法,很难凸显教师个人经验、整合能力及独立思考的魅力。互文性使得文本从封闭走向开放,教师可以借助文本之间的意义关涉引入大量相关其他文本,从而多元化解读课堂教学所用文本,让自我及学生的视域扩大,思维拓展,使课堂教学成为一个追寻的过程,充满活力。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创作意图,一向有争议:一说是为悼念徐志摩去世而作,抒发微妙情思;一说是为庆祝儿子的诞生而作,表达喜悦和充满希望之情。了解创作意图,对于诗歌的理解和诵读都是非常有必要的。我运用互文性理论认真解读文本,说出自己的看法,引发了学生研讨兴趣。首先,我从主题关涉引入互文本。“四月天”,是百花争艳的最美春天,但她极短暂,因此在我国传统的诗歌主题中,以惜春为主。如李清照的《点绛唇•寂寞深闺》“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秦观的《蝶恋花•晓日窥轩双燕语》“共惜春将暮,屈指艳阳都几许,可无时霎闲风雨”;辛弃疾的《摸鱼儿•更能消》“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等。林徽因古典文学造诣极高,又极敏感,所以不可能把刚出生的儿子比作人间四月天表达喜悦主题,念及犹如艳美春天转瞬即逝的志摩倒极有可能。再次,我从意象关涉引入互文本。“云烟”“黄昏”“星子”“夜”“月”“燕”等意象,在中国的古诗中多与思念有关。以“月”为例,如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杜甫的《月夜》、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故林徽因用这些意象表达儿子诞生的欣悦可能性也不大。我还运用文本形式关涉等互文理论,引入相关文本来解读这首诗,说明自己的观点,从学生的眼神和互动中能分明感受到学生对教师的信服,对互文文本及当下文本的探索欲望。(二)运用互文性理论激发学生自主思维的积极性。教师运用互文性理论解读文本必须有丰富的知识和相关的文本积累,将文本置于更宽泛的文化视域中加以理解,这都展示了教师独立思考和深入钻研的思维品质,展示了教师专业技能的高超,深深吸引并感染着学生,给学生带来自由想象的张力和深入思辨的空间。这就自然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兴趣,大大激发了学生自主思维的积极性。学习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要求学生运用互文性理论解读,讨论解读的过程真是让人惊叹学生自主思维能力的强大无穷。一个学生从“吟啸”一词引入互文本来理解。他说魏晋时有《啸赋》,描摹“啸”乃“逸群公子”“傲世忘荣”“精性命之至机”“动唇有曲,发口成音”而出,不假声器,不借外物,“唱引万变,曲用无方”,“总八音之至和,固极乐而无荒”,故“啸”是何等质朴自然,之人对生命有独到的感悟,面对人生中挫折磨难及种种不平都能泰然处之;又《晋书•阮籍传》,言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又《世说新语•简傲》记,“晋文公功德盛大,坐席严敬,拟于王者,唯阮籍在座,箕踞啸歌,酣放自若”,结合这些文本内容,我们知道苏轼面对突如其来的风雨,“何妨吟啸且徐行”,实际是魏晋文人精神的体现,实在令人敬佩。有的学生从“竹”的意象引入互文本,有的从“蓑”引入互文本,还有的从背景引入互文本等,过程中有争议,有共鸣,讨论热烈,思路宽广,学生们对作品的文化内涵及作者的人格魅力都有非常深刻的认识,享受着经由主动思考带来的情感欣悦。(三)运用互文性理论重建师生教学关系。师生关系是推动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因素。传统大学语文教学多是以向学生讲授知识为主,课堂的知识结构基本由教师掌控,有好多时候教师如入无人之境,高高在上,满堂皆我言,权威无限。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习惯于坐着安静地听课,记笔记,很少和教师讨论交流,更没有争辩。课堂教学活动成为教师的个人表演,严重地忽视和压抑了学生的能动性,严重地阻碍了学生自我思辨能力的发挥。

运用互文性理论解读文本打破了传统的封闭式文本解读方式,给大学语文教学带来新的视角,也突破了以往一言堂的单一化教学模式。教学关系由操控走向解放,教引导学并促进学,师生的交流在文本相互交织的网络中穿梭往复。教师的引导在于注意针对文本提炼能够激发学生自主思维的问题,每个学生能够循着这些问题结合自己不同的知识结构发现文本中存在的不同的富有文化内涵的互文符号,联系到不一样的互文本,这使解读更多地显现出了个性化,也更多地出现分歧,随之而来的就是更多的辨析探讨,师生在剔抉爬梳、分析综合、参酌辩证的平等交流中解决疑难,深化对当下文本的理解。这样的互文性教学,大胆地让学生当主角,不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而且推动了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好多时候教师也会在知识层面宽厚、思维活跃的学生联系的互文本中学到知识,受到启发,从而实现教学相长。总之,运用互文性理论教学就是以开放性的眼光解读文本,让学生充分调动思维积极性,整合知识经验,拓宽视野,深入理解所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实现自我的不断超越。

作者:赵再岚 单位:河套学院

参考文献:

大学语文的定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文化依附;民族文化

一、英语学习者对英语文化依赖的误区分析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英语作为一门国际性语言更是在交流中发挥着桥梁作用。为了更好地融入世界发展的潮流中去,进行英语语言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许多国家都将英语语言的学习纳入自己国家的教育体系当中。中国于1964年制定了《外语教育七年规划纲要》,“首次在我国的正式文件中提出英语为我国学校教育的第一外语”。并且英语在中国高考分数中占有很大比重(与语文占有相同比重)。21世纪伊始,随着北京申奥成功、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国人学英语的第三次已经到来。“英语热”持续升温。

“英语语言学习是十分必要的。”这一点无可否认——因为英语是中国走向世界所不可或缺的表达、传递与交流的语言工具。但是随着英语语言学习的逐步深入,英语语言所附带的文化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习者的价值观、文化认同感和思维方式等,英语学习者会陷入文化依附的误区——不能正确地处理本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过度地依赖外来文化,导致民族文化缺失,民族文化不能得到很好地传承和发扬,丧失民族特性,致使在国际交流中民族身份不明确,失去了文化交流的主动性和说服力。大学阶段是英语语言学习的过渡阶段,因此,在该阶段解决语言学习中文化依附问题是十分必要,也是十分紧迫的。

二、对文化依附的概念解读

在定义文化依附之前,我们先对文化进行界定。文化被认为是无处不在, 无所不包的人类知识和行为的总体:是价值观念、众多规范、习惯行为、观念乃至艺术、政治、经济、教育、修养、文学、语言、思维的总和。而在这个“大文化”之下,价值观念、习惯行为、观念思维等“小文化”则决定着个人所代表的是何种文化。其中,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文化包括语言,语言是文化这个大家族中的一员;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人类所有文化现象都可以在语言中得到反映。语言学习者是文化观念的代表。本文中所讲的文化依附是指英语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依附于哪种文化——其行为举止、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代表的是哪种文化?对哪种文化更有认同感?

三、文化依附的误区表现

在英语语言学习的过程中,语言学习者必然会受到目的语(英语)文化的影响。而在当前社会,随着西方元素的大量涌入,中国文化的完整性和民族特性日益遭到破坏,民族自豪感降低甚至缺失。例如:走在中国的大学校园中,随机采访几名学生,都可以至少说出2部以上的外国影片和电视剧。而一问到国产的影片,总是表现出无奈,失望,甚至不屑。在潜移默化之中,语言学习者中逐渐形成了一种潜在的认知——看国外的影片等才更有品位,更有面子,甚至模仿外国影片中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等。这种现象与英语语言的学习有很大的关系。很多人本着从文化了解的出发点去看外国作品,最后却成为西方文化的“俘虏”,他们的行为举止、生活方式,甚至思想观念和性格都在逐渐变得西方化。

另外,在我们所做的调查问卷中,有86%的人认为在新闻中频繁出现英文是没有问题的。这种想法体现出价值观的一种变化。他们对本民族语言的好感度逐渐降低,甚至允许一句中文中夹杂外来语单词,破坏了中文语言的整体性和规范性。这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用语中,在新闻这个对语言规范性要求很高的领域也是如此。

四、文化依附的原因分析

首先,是对本民族文化的不重视。现在的大学校园里弥漫着一股不学语文的风气。很多大学陆续取消这门课程,没有取消的也逐渐把这门课程边缘化,从必修变为选修。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李山表示,没有老师愿意教大学语文。在高校中,大学语文是公共课,可是在不少老师的观念当中,教学和科研水平不行的老师才会被要求去教授公共课。“尽管这是一种陈腐的观念,但的确在现在的大学中普遍存在。”而大学内的学生对学习语文采取鄙夷的态度,课上老师侃侃而谈,却没有几个人认真听,最后考试也只是流于形式。大学生的思想是很容易受客观因素影响的,生活在这样的氛围里,没有人愿意去静下心来赏析美文,品味诗歌。这样,逐渐造成了对民族文化的忽视。没有了民族文化作基础,大学生只有去观望外来文化,逐渐造成了无意识的文化依附。因此,营造良好的大学校园环境,提倡国学,鼓励开设大学语文等课程,对于学生了解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具有重要意义。

除此之外,媒体的社会责任感缺失为英语“浸入”汉语提供了有力平台。媒体担任着传播语言的重任,而现在许多主流媒体在报道新闻时常采用中英文混杂的方式。大量英语的直接引用,提高了大众对英文的接受度,甚至这种表达方式的接受度。例如,新闻中常出现pm2.5,可是pm2.5真正是指什么,我们却很少能说出来。这样,相应的中文表达会流失,造成中文语库的语言漏洞。久而久之,人们就会倾向于依靠外来语进行交流了。所以,提高媒体语言的纯洁性和严谨性,提高媒体保护本民族语言的社会责任感是非常有必要的。

同时,由于外来文化的强烈输出,我国的传统文化受到了影响甚至冲击。在2000年的《美国国家利益》研究报告中,提出将“在全球信息传播中保持领先地位,确保美国价值观继续积极地影响其他国家的文化”提高到国家战略的地位。美国很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它不遗余力地利用其强大政治经济力量及法律手段支持其文化产业的扩张。它打造了以劲爆刺激的场面、浪漫奔放的感情表达深受大学生们青睐的好莱坞品牌。通过电影来传播文化,让人们在欣赏电影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着影片中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针对这种情况,我国也要加大力度进行文化建设,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打造文化品牌,让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闪耀出它独特的光芒。

五、态度

许多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英语语言的过程中产生了对英语文化过度依赖的现象,对帝国身份过于崇拜,对自我文化身份贬损,形成一种自我折磨的自身认同和文化迷失。我们应该时时警惕这种现象,加大对民族文化的宣传力度,增强国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将中华文化推向国际,积极在国际大舞台上展现中国文化的魅力,提升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参考文献:

[1]胡文仲,2001,我国外语教育规划的得与失[J],外语教学与研究,4:245—251

[2]王力第,外语热潮持久理性[N],北京晚报,2002-4-17(2)

[3]方子纯,2001,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依附,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1,VOL9(2)

[4]谢之君,“文化中的语言与语言中的文化”,《外语界》1999年第1期

[5]赵婀娜,大学语文为何不受待见,人民日报,2013-11-25

[6]黄旭东,2009,美国文化安全战略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大学语文的定义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专;语文;人文教育

如今的语文教育已被严重边缘化,办学目的日趋功利化的大学本科、专科等高校不重视语文教学。这就是当今语文教育面临的严重危机,若不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对于学生的成长非常不利,对社会影响更是深远。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要针对目前大学语文教育现状,改变当前一成不变的教育模式,将人文性、工具性与大学语文教育相结合。中专是职业技术教育的中等阶段,从它的定义来看,清楚的看到中专教育重视的是技术,能学到一门实际、能作为工作的专业技术是每个来中专就读学生的目标。中专目前的办学形式包括:短期职业学校、职业技术学院、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本科院校内设立的职业教育机构、具有中等学历教育资格的民办高校等。从这些办学形式和中专教育定义可看出:(1)中专教育的办学目的是让学生学得一技之长以谋生,语文教育几乎沦为陪衬;(2)来上中专的学生在中学阶段大都成绩不理想,注定了中专学生本身的文化素质不高,这对开展语文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困难;(3)这些中专学校的规模和水平良莠不齐,师资力量单薄,不足以高水平高效率的开展语文教育,更无法言传身教来影响学生的人文素质。

一、明确语文教育的必要性

中专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实际操作能力强的技术型人才,对大学本科注重的是能力,对中专高专学生的期望自然是一门实际技术的培养。现如今社会需要全面型人才,不需要你掌握很多种技术,而是要德才兼备。一个人没有技术不要紧,可以慢慢学,但一个人若是掌握了很熟练甚至很强大的科学技术,没有家国意识、没有和谐社会意识、没有对他人的责任意识,后果不堪设想。语文教学作为灌输精神文明以及传统文明、人文文化的重要学科,中专学校就应该重视语文教育,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中精髓,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及影响,让学生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高尚的思想文明教育,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得到思想上的升华和拥有积极的人生价值观。

二、语文教育,教师的素质才是最关键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本身就是一个教师的语文教学智慧包括人文和思想水平,它有规律,但没有固定之法。做好语文教学工作,完全取决于教师的素质,比如他的知识结构和思想水平,特别是他自身的文化感染力。培养有德有能的师资队伍是当前高校加强师资建设的重要内容。打造一批精干的人文师资队伍,有着较高水平的思想水平和文化素养,不媚俗有品格,能对学生产生一定的人文魅力和有益的影响。对于从事中专语文教学的教师,应该在兼顾中专语文实用性的同时,把中专语文的人文、思想文化素质培养摆在第一位,让学生能在生活时间中运用到、感受到语文的美丽。

三、要想学生有兴趣,需改变教学模式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白,语文是学习其他知识必要的基础,它能有助于更好的理解其他学科的内容,比如阅读能力、理解能力都对其他学科有着直接的积极促进作用。同时还可以学到其他学科无法学到的知识,比如做人的道理,对以后人生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使他们萌发学好语文的强烈愿望。要注重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角度去安排教学内容,突破以语言和文学知识为主的模式,广泛地涉及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尤其是从人生观、价值观、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给学生以人文教育,把人文教育放在首位。

四、注重实用性,降低难度,与专业相结合

大学语文的定义范文第6篇

“有意气、有关怀、有见解”,专注文学教育20余年的著名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陈平原教授的《六说文学教育》就是这样一本值得细读深思的“小书”。它薄,但不浅,小,但有味道。虽然主题是“文学教育”,实则是在综合探讨文学、教育、文学教育和语文教育。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六说文学教育》一书实际装的都是旧文,择其在不同时间、场合发表的关于文学教育的演讲与文章集结。

为何是“六说”?陈平原教授的解释是“没有道理、搁在一起顺眼”。“六说”从诗意的校园开始,到文学课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改进、多民族文学的融通、中学语文课堂的驰想,可谓步步生莲。

其中,陈平原教授的一些观点堪称精辟。比如“教育更应该像农业,绝对不能像工业”,就与雅斯贝尔斯强调的“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的教育本质观很接近;并由此对“课件”与“慕课”辩证评价,担心“技术”有余而“情感”不足,呼吁教育教学的“现场感”,强调要“盯着学生们的眼睛”,这确实值得我们反思。又如他总结的“一辈子的道路决定于语文”,因为语文不仅是具体的语言知识、文学修养、人生观,还有各种各样的思维方式、思想感情以及文学趣味,课程里面溢出课程以外的内容,语文是最多的,所以语文课影响人的一辈子。

正是基于“干一行、爱一行”,陈平原教授对中国的语文教育充满了忧思,从中小学的语文教育一直到大学的语文教育,如中小学“压缩饼干式的教学”,大学校园“培养作家”或“以知识体系为核心”的文学教育,甚至是连带出对“今人读书如投资”的批评,对“大学语文”要作必修课的建议。问题的存在是显而易见并有共识的,但解决起来却很难也没有了共识。在笔者看来,应试教育和社会的功利化风气仅仅是一个小原因,症结在于我们对“文学教育”或者“语文教育”的基础性认识并没有清晰,所以目前根本还没有进入科学化的阶段。即使按照陈平原教授的“药方”抓药,也未必能够真正治病。

“文学”在西方定义比较明确,广义上是指用语言文字记录下来的具有社会意义的人的思维的一切作品,狭义上是专指语言艺术的美学术语。20世纪以来,中国人在口语和思维上逐步接受了西方的狭义定义,但只要和“教育”相关联,历史的基因就会发酵,因为中国历史上“文”“学”基本处于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循环之中。“文”是文章,“学”是学术,“文”强调文采和艺术,“学”强调载道,涵盖经、史、玄、术等。文以载道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陈平原教授虽然取广义之“文学”,定义为“一种知识,兼及经验、修养、技能和情怀”,但在具体的“说”之中,却又因需而取,时而狭义,时而广义。

比如,在体例上,前“四说”,基本取狭义之“文学”,后“二说”则又取广义之“文学”,直接用“语文”替而代之。在《校园里的诗性》中,陈平原教授呼吁“诗歌需要大学、大学需要诗歌的滋养”以及“热爱诗歌,并不一定‘圣洁’,更多的是代表着青春,代表着精神,代表着梦想”,就是取狭义之“文学”;而在《文学史的故事》中,批评“‘文学史’教材俨然学问,丫鬟变成了小姐,真是有点伺候不起了”,则是取广义之“文学”。中国语文教育的症结,恰恰就在于此。广义“文学”与狭义“文学”交织,让“语文”教育不堪重负,教学也就自然选择了最易行的“生理解剖”文本以填充学生的“仓储”。

陈平原教授认为“准确、优雅地使用本国语言文字,对于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时代的大学生都很重要。而这种能力的习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更不是政治课或通识课所能取代的”,并以W美为例进行了论证。然而,这也正是中国语文教育与欧美语文教育的区别所在,欧美语文教育专注于培养学生“准确、优雅地使用本国语言文字”,从语言表达(包括口头和书面)、批判性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三个方面入手,而中国语文教育则过多地承担了政治课或通识课的功能,反而弱化了本质功能。欧美高校“阅读与写作”是必修课,但“文学”就未必了;在中国,语文教育与文学教育几乎等同,作为必修课达不成共识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大学语文的定义范文第7篇

不过凡事皆有例外。比如我。我是教了一二十年外文的教书匠,可我总跟人家中文系一个鼻孔出气,再三告诫学生中文其实更重要,中文比外文更难学,即使对于中国人。

这还真不是危言耸听,我有证据。说来难以置信,在翻译课上,学生做的“中译日”(把中文译成日文)作业往往比“日译中”看起来顺眼。所以我宁愿相信国人有外语天赋而不相信中国人天生就会中文,不少学生译出的中文简直匪夷所思。此其一。其二,就全国范围而言翻译水平也似乎每况愈下,尤其文学翻译人才青黄不接。一方面,几乎不亚于洋人的叽哩哇啦的外语交谈声讲演声一浪高过一浪;另一方面,翻译过来的外国文学作品又常常难以卒读,不知是翻译文字还是翻译文学。日前北京一位老先生打电话说请了一大帮子“海归”文学博士翻译一套名家全集,“这下可遭殃了,他们的中文是多么怵目惊心啊!”

的确,我们的中文正在风化正在荒芜。诗歌明显沦为“一个王朝的背影”,美文几乎成了又一种乡愁。昨天随手翻阅一家颇有名气的散文选粹刊物,“美丽而漂亮的女孩”之句赫然入目。惊诧之余,又生出一丝欣慰:好在还没说成“美丽而漂亮的男孩”。

中文的风化与荒芜,原因固然很多,但至少外文的过热难辞其咎。大学里的“大学语文”取消了,提倡双语教学。一些地方甚至“要从娃娃抓起”。或许有人质问又不是人人要当文学家何必小题大做。这怕是一种误解。毫无疑问,中文是中国人永恒的精神家园:小桥流水、平湖归帆、杏花春雨、秋月霜天、渡头落日、墟里孤烟以至灞桥杨柳、易水风寒……。也就是说,中文更关乎心灵和审美,关乎天人之间的信息通道,关乎感性、悟性、天性、灵性―这些微妙元素一旦错过最佳萌芽期和发育期,很可能抱憾终生;外文学习则主要关乎“器”,关乎理性(定义、概念、逻辑、规则),而“器”和理性是任何年龄段都可以掌握的。其实,人的大发明、大学问、大艺术,较之理性,更与灵性有关,所谓“灵机一动”,绝非笑谈。那么对于青少年尤其娃娃,哪个更珍贵呢?为什么不让一颗刚出土的小苗苗去尽情吸纳植根于本土自然的母语芬芳中文雨露呢?

我总怀疑―也许我心术不正―美国佬英国佬有个大大的阴谋,即用烦不胜烦的英文耗掉我们有限的脑浆扼杀我们万能的灵性从而把我们变成。当我们捧着英文课本抓耳挠腮心力交瘁的时候,他们以逸待劳灵机一动地鼓捣点什么发明从而一个又一个把诺贝尔奖捧走―一个就一百万美元!名利双收,皆大欢喜。

大学语文的定义范文第8篇

任务式教学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是指教师通过引导语言学习者在课堂上完成任务来进行的教学方法。这是最初的定义和教学实践规划。但是随着任务式教学法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应用,现在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教学方法,广泛地运用于各类教学活动之中。高中语文教学采用任务式教学法,是基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改善课堂的需要。本文就这一方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际运用作具体的讨论。

一、任务式教学法的核心是改善学生的学习习惯,而高中语文提高教学质量首要工作是改善学生学习习惯

语文课程伴随着学生从小学、初中到高中,构成了他们接受母语及其相关文学、艺术等文化教育的核心板块,虽然部分学生进入大学还可以选修《大学语文》,但是课程性质、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因素的改变,使得它与小学、初中、高中期间的语文课程的重要程度相比弱化了不少。由于小学和初中语文阶段性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决定了这两个阶段和高中语文教学阶段在教学方式方面,肯定要有所差别,这种差别就要求学生要改变自己的学习习惯,以适应新的学习之需要。

高中生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对问题的探究,以此来更有效地提升他们学习的兴趣,这是高中语文教学工作的不变主题。高中生学习语文必须纠正的学习习惯有:在知识性背诵之上,缺乏应有的独立思考和表达;在一般的理解套路上,缺乏个性化的文本解读能力和阅读体验;在知识性的横向扩展基础上,缺乏思想性的纵深拓展;在学习态度上,普遍缺乏兴趣引导和动力推动。这是转变学习方式不及时、不得法的重要体现。比如,朱自清先生的名作《荷塘月色》,现在很多学校、很多老师都在进行“同课异构”的探索和实践,这其实就是推进教学改革模式的创新。对应的是,同课异构的重要意义就在于通过老师对教学的惯常模式的改变来主导学生学习习惯的调整。而任务式教学法是改变学生习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任务式教学法以任务激发动力、以探究改善方法、以引导和评价提升质量,全面优化高中语文教学

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成绩要得到提高,必须以培养其兴趣为第一前提,没有兴趣,学生是无法学好相关的知识和方法的。高中语文从一般性的知识性教学要提升到文本分析、语言的精确运用和文学艺术的审美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心性和文学素养。这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作,试举一例简要说明。比如,用任务式教学法安排苏轼的《赤壁赋》一课的教学,首先,在预习层面来讲,需要学生了解作者、作品的相关知识,特别是赤壁这个地方的历史知识、作者的人生际遇等,这些是理解作品的关键;其次,需要学生对课文的内容熟悉,比如对该文的字词句的疏通理解,对不理解的内容、难点做出标记,对相关的问题,找同学一起解决等。再次,要对“前赤壁赋”、“后赤壁赋”以及《念奴娇・赤壁怀古》之间的关系及相关内容进行理解和对照。最后,老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分组布置其他相关作业,让学生合作完成。通过合作,给予学生探究问题、主动完成学习任务的动力。并通过教师的评价和指导,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举一反三的效果。

三、任务式教学法的实践应充分考虑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