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幼儿园线上教学

幼儿园线上教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幼儿园线上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幼儿园线上教学范文第1篇

关键字:幼儿园、课程设计、特点

【中图分类号】G612

一、引言

幼儿园是孩子走出家门走进学校的第一步,是小朋友对学校印象的第一来源,如果小朋友对幼儿园的印象不好,可能会产生厌学心理,对其今后的学习十分不利。因此,幼儿时期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十分重要,学前教育工作也逐渐成为幼儿园教师工作的重点,幼儿园的工作人员在进行课程设计时要做到充分考虑,使幼儿园的课程设计更加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二、幼儿园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幼儿园是孩子走出家门后接触到的另一个世界,是孩子系统地接受知识的第一个地方,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2.1.有利于孩子适应集体生活

随着全球化的加强,现代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也逐渐密切起来,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任何人要想在社会中立足都不可能偏居一隅,只有融入社会,适应群体生活,才有利于自身的发展。幼儿园是孩子从家庭生活到学校生活的过渡,也是孩子从个人生活到集体生活的过渡,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有利于孩子从一个人玩耍,一个人学习逐渐转换到和小伙伴一起玩耍、一起学习,有利于小朋友提前接触集体生活,适应集体生活,融入班集体。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是社会的缩影,孩子们可以在幼儿园中探索出与人相处的有效途径。

2.2.有利于孩子学习基本道理

幼儿园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在幼儿园中,孩子们可以学习到许多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例如:见到长辈要问好、吃饭前要、做人要诚实、要学会与朋友分享等等。虽然这些道理也可以通过父母教育给孩子,但是,在幼儿园进行教育会带给孩子一种重视感,通过老师口中讲出来的道理在孩子的心目中更有说服力,因而教学效果也更好。

2.3.有利于孩子今后的学习

孩子在幼儿园中会学习到许许多多知识,除此之外,在幼儿园进行学习也有利于孩子提前适应学校的生活,将自己的状态从在家玩耍逐渐调整为在学习进行学习,这对于孩子今后的学习是十分有利的,举个例子来说,接受过幼儿园教育的孩子比没有接触过幼儿园教育的孩子更能适应小学生活,对小学中所学的拼音等基础知识也有较高的接受度。因此,幼儿园的学前教育对孩子的小学生活很有帮助。

三、新时期幼儿园课程设计特点

鉴于幼儿园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幼儿教师也十分注重幼儿园的课程设计,新时期下,我国的幼儿园课程设计呈现出新的特点:

3.1.教学游戏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观念也不断进步,幼儿的教育也不例外。新时期下,我国大部分幼儿园的课程设计呈现出教学游戏化的特点,即幼儿园教师在对小朋友进行教学时会利用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获取知识,又能够获得游戏的乐趣。由于孩子的年龄小,其人生犹如一张白纸,而幼儿园教师要做的就是在这张白纸上增添色彩,使白纸变为美丽的图画,加上小朋友的接受能力普遍较低,因此为了减少孩子对幼儿园的排斥,帮助孩子们接受学前知识,通过游戏来进行幼儿园教学就十分有必要了。教学的游戏化,不仅可以保证孩子拥有一个丰富多彩的童年,也有利于孩子在一个愉悦的环境中获取知识。教学的游戏化有利于幼儿园教学的开展和孩子的学习。

3.2.课程全面化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社会上的竞争愈发激烈,在这个大环境下,小朋友在幼儿园时期的学习也受到影响,“赢在起跑线上”这一观念被大部分家长认同,也直接导致了幼儿园课程的全面化。在幼儿园中,小朋友除了要学习语文数学等课程外,还需要学习英语,还需要通过绘画、音乐等课程来陶冶情操,幼儿园课程的全面化是幼儿园适应社会发展所做出的改进,使幼儿园小朋友初步了解到竞争和压力,有利于其更好地成长。

3.3.学习过程阶段性

由于小朋友的成长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为了适应小朋友的成长做出更好的学前教育,幼儿园的教学过程也存在着明显的阶段性。在我国大部分的幼儿园中,在课程设置上将幼儿园班级大致分为小班、中班、大班和学前班,每个班的教学内容都是不相同的。小班的小朋友由于年龄较小,大多数是因为父母上班没时间带孩子而被送进幼儿园的,因此在幼儿园中只是受到教师的照顾,学习一些生活中的小道理而已;中班的教师主要教小朋友数数和一些简单的汉字笔画;大班的教师则是教小朋友一些简单的算术和汉字,为将来的学习奠定基础;学前班的孩子则需要提前学习小学知识,做一些简单的应用题和语文试题。幼儿园教学的阶段性是根据不同阶段的孩子做出的有效教学,在这样的基础上,有利于不同年龄层的学生获取自己所需的知识。

3.4.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新时期的背景下,人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受到尊重,幼儿园的小朋友也不例外。在幼儿园的课程设计中,教师将小朋友放在教学的中心,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以小朋友的喜爱和偏好来开展的。例如,幼儿园在设置课程时选取的都是对小朋友今后的生活有所帮助的或者是小朋友感兴趣的课程,在幼儿园中每节课除了授课的教师外,在教师里还有几个助教,在小朋友遇到问题时帮忙解决,而幼儿园中的上课方式一直是小朋友比较容易接受的游戏教学,这些都是幼儿园在课程设置中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表现。

四、结束语

幼儿园是小朋友进入小学生活的过渡,在小朋友的求学生涯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幼儿园教师要重视幼儿园的课程设置,随着家长和孩子的需要不断改进幼儿园的课程,使幼儿园的课程更能满足家长的要求,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聂洪志. 新时期幼儿园课程设计特点[J]. 品牌,2015-03-24

[2]张嵩. 幼儿园小班教学活动导入环节的功能与组织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05-01

幼儿园线上教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危害;幼小衔接

“学前教育‘小学化’,简单地说,就是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前教育规律,将幼儿置于和小学一样的教育环境中,运用小学的教学方式,提前教授小学内容,进行小学化教学。”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是相互衔接的两个教育阶段。幼儿园和小学在教育性质、教学方法、生活制度、评价方式等诸多方面有所不同。幼儿园体现“保教并重”,而小学则以“教学为主”。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处处体现“做中学”“玩中学”“乐中学”的思想,注重对幼儿进行“观察、思考、操作、探究、讨论、表达”等方面能力的培养及良好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个性、意志品质的培养,有效地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小学则以课堂教学为主,注重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主要根据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向学生提出一定的学习目标和任务,要求学生据此进行学习活动,通过上课提问、批改作业、考试等形式来检查、督促、巩固学生的学习,并初步引领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一、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弊端与造成的危害

“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仅成了许多商家的广告词,甚至成了现在许多家长的教育理念,明知过早地接受教育会让幼小的孩子对学校产生逆反心理,可是不上学前课的幼儿园,家长难免会担心孩子的教育落在起跑线上,现在的孩子应有的自由幸福的童年统统都被紧凑的学习时间给占据了。如果在幼儿园就进行小学化的教育,会给幼儿的全面发展造成危害。

1.孩子还未上小学,就已经开始厌学了

有很多孩子在幼儿园内就已经完成了汉语拼音的学习,认识了上千个生字,学会了百以内的加减法。因为在幼儿园过早地接受小学化的学习,早已经厌烦了那种枯燥乏味的学习,对学习早已经产生了消极、抵触的因素。到了小学以后,注意力明显不集中,对以后的学习生活反而起到了负面的影响。

2.剥夺了幼儿玩的权利,阻碍了幼儿的发展

幼儿就应该是以玩为主,让幼儿在玩中充分发挥孩子的天性,在游戏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掌握到的知识是渗透在孩子内心的,一辈子都忘记不了的。比那些死记硬背强灌输的要牢固得多,而过早的“小学化”正是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扼杀在萌芽状态,剥夺了孩子玩的时间和权利,从而阻碍了孩子的发展。

3.危害孩子的身心发展和身体健康

幼儿时期是幼儿身体、心理发育的重要时期,幼儿过早地背上了沉重的课业负担,在成人的责备甚至打骂声中强制学习,活泼好动的个性受到压抑、摧残,心灵受到创伤,则难以形成开朗、积极、乐观、自强、自信、自尊等健全的人格,严重的还危害了幼儿的心理健康。

二、防止及纠正“小学化”倾向从教师做起

我们幼教处以及园所针对防止及纠正“小学化”倾向,推出并实施了一系列优秀的措施,我们作为参与者也应该贡献自己应尽的力量。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正确做好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是我们作为基层教师在防止和纠正“小学化”倾向时最应该做好的部分。在正确做好“幼小衔接”的工作中,通过以下几点内容我做出了相应的努力。

1.培养初步的责任心,树立完成任务的意识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从心理上更加渴望独立,成就感也在不断增强,他们希望成为活动的主人,所以对一些活动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因此,可以通过一些活动来培养幼儿的责任心和任务意识。

2.建立责任区,明确责任区的任务

我们幼教处对班级的活动区进行了分配,每个活动区都由几个幼儿一起负责,幼儿自愿选择所要负责的区域,负责该区玩具材料的整理及监督工作,教师随时进行提醒督促、表扬鼓励。

3.教幼儿学习并记住一些完成任务的方法

孩子一种良好习惯的养成要经过成人无数次的提醒和要求。同样,要让孩子养成善于记忆任务的能力也要经过多次的教育和训练。可以让孩子自己动手设计一些图示来记录一些任务,如:请幼儿第二天带一盆植物或者带春游需要的一些物品,幼儿会在纸上用自己看得懂的图画记录这些任务。我想,孩子能自行设计图案表示某种具体的任务,也就能在初入小学时用自己的方法记住老师布置的作业和任务。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幼儿正是一棵小树苗,他不喜欢家长和社会“拔苗助长”的行动,他喜欢吸取大地的滋润和灿烂的阳光,慢慢自然地生长。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道路是一个漫长、艰辛的过程,需要老师、家长、学校、社会各方面都行动起来!

参考文献:

幼儿园线上教学范文第3篇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2)06-0067-01

幼儿教育“小学化”是指幼儿园将小学办学理念、管理模式、课程资源、教育规范、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渗透或运用于幼儿教育实践中,使之常规化、教学化、状态化,进而普遍化、趋势化的教育现象。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实质是背离素质教育。迎合“应试教育”。采取拔苗助长的做法,不仅违反了幼儿教育规律,还影响了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剥夺了幼儿幸福的童年。那么,如何摆脱“保姆式”的教育模式,阻止“应试教育”的消极因素向幼儿教育渗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呢?下面,笔者就结合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践行素质教育的幼儿教育理念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以素质教育的幼儿教育理念作指导。“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因此,幼儿教育应当是以优生学、儿童保健学、儿科学、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儿童教育学等科学理论为依据,以《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以下简称《规程》)和《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为指导,对学前儿童实行科学的养育与教育,为其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的教育。

二、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幼儿教育“小学化”,实际上也是幼儿教育向教育的庸俗化、幼儿园向幼儿家长的功利取向妥协的结果。为了迎合社会不正确的衡量一所幼儿园好坏的评价观,一些幼儿园不得不教幼儿认字、背诗,做算术题,背诵英语单词。为迎合幼儿家长“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望子成龙,盼女成风”的急功近利思想,一些幼儿园借鉴小学做法,纷纷打出各种特色班、实验班的招牌。趋利性、媚俗化使一些幼儿园放弃了正确的办园理念,背弃了正确的价值取向。

《规程》是我国幼儿园管理的重要行政法规,是管理幼儿园的基本依据。《纲要》是遵循我国宪法和教育基本法的精神,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幼儿园工作规程》而制定的对全国幼儿园教育进行宏观管理和指导的单行法规文件。幼儿园应当认真学习贯彻《规程》和《纲要》,坚持公益性、服务性的办园指导思想,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使幼儿教育脱离庸俗化和功利化,防止“小学化”。

三、回归幼儿教育本位

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重要的在于让幼儿教育回归本位。在教育理念方面,要摆正智育与体育的位置,要让体育回归首位;在教育任务和内容方面,要由“教学”回归“保教”,做到保教有机结合;在教育方式方面,要回归游戏基本活动方式。不再举办特色班、实验班:在教育常规方面要回归幼儿每天的“自主”和“自由”,不再过分强调秩序和纪律;在教育评价方面,要由统一定性定量的评价回归注重幼儿个性发展、身心协调发展的素质评价。

四、加强保教队伍建设

为了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需要建设一支数量足够、素质合格并逐步优良的幼儿保教队伍。根据《教师资格条例》的有关规定,实行幼儿园园长、教师、保育员资格准入制度,严格实行持证上岗。逐步按照“一教两保”的要求配备保育员,以突出保育工作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有效防止“小学化”倾向。同时建立园本教研制度,鼓励教师立足教育实践,积累丰富的幼儿教育经验;开展经常性的园本教研活动,立项课题开展纠正防止“小学化”的教改实验研究;鼓励保教人员在职进修,提高学历和专业素质,提高幼儿保教质量。

幼儿园线上教学范文第4篇

 

一、幼儿教育及《指南》解读

 

学前教育的基本功能和首要任务是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综观国家对幼儿教育的一系列政策,从1952年颁布的《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直到2012年9月印发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都将“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和谐良好的发展”作为学前教育的基本功能和首要任务。

 

2012年颁布的《指南》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协调发展为核心,通过提出3-6岁各年龄段幼儿学习与发展目标和教育建议,帮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了解幼儿学习与发展基本特点和规律,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保教,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指南》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的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给出了合理期望,提出四个方面的教育原则:一是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有机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而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二是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关注阶段性特征,理解和尊重个别差异,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三是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基本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四是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其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像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

 

二、幼儿教育异化现象

 

在实际幼儿教育中,相当部分幼儿园和教师却未真正贯彻落实《指南》,一些违背幼儿心理、生理规律的教育行为大量存在,学前教育的教育功能、教育目标、教育手段等常被异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教育内容异化。幼儿的思维发展还处在初期阶段,对于难度较高的知识缺乏相应的理解能力,学前教学内容应具有明显的启蒙性质。但是,许多幼儿园,特别是民办幼儿园却无视幼儿的发展水平,把文化知识作为主要的学习内容。譬如,在拼音方面,要求幼儿掌握声母与韵母、拼读、书写;在计算方面,要求幼儿进行较大数位的加减运算;在汉字学习上,要求幼儿会读、能写等等。这些以知识学习为主的灌输式教育显然违背了《指南》所说的五大领域的教学内容和阶梯式教育目标,成为当前学前教育异化最主要的表现形式。

 

(二) 教学形式异化。《指南》明确指出:“幼儿的学习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通过多种活动促进幼儿发展。”幼儿期的主要生活内容应该是“游戏”,“学习”应该是伴随幼儿游戏过程自然发生的副产品。然而, 近年来的幼儿园教育为了追求学习效率 ,逐渐演变为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形式,课堂讲授代替活动与游戏。在这种教学方式主导下的幼儿教育通常是只重视知识学习的灌输式教育,教师讲、幼儿听;教师做、幼儿看;教师领读、幼儿复读等死记硬背的传统授课与学习方式成为幼儿园教学常态。教学形式异化扼杀了儿童的天性,不利于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极易使幼儿对入园和上学产生厌烦情绪。

 

( 三) 教育评价异化。当前,科学合理的学前教育评估体系尚未形成。一些幼儿园评价幼儿教育成效的标准单一,始终围绕幼儿知识接受的难度与数量,通过“字卡、字义、单词、拼音、笔顺、笔划”等评价指标来考核幼儿学会了什么,学会了多少,把幼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多少作为评价幼儿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重视结果,轻视过程。幼儿教育是否成功,评价标准应看是否顾及幼儿的个性差异,是否适应幼儿的阶梯型心理特点,应具开放性,而不宜以一刀切的标准来衡量。否则,这种评价标准势必会扼杀幼儿的创造力和想像力,泯灭他们活泼的天性。

 

三、教育异化原因分析

 

教育异化之所以会较大面积出现,是社会、家庭、幼儿园交互影响的结果,是社会观念、教学体制、经济因素交替作用的反映。

 

(一)家长的功利心理。中国实施计划生育,独子化情况非常普遍,导致父母把全部的爱都汇集于幼儿一身;或者说,幼儿寄托了太多的期待和希望,特别是市场经济社会的竞争观更是使家长热切期待子女成龙成凤。在广州这样的一线城市,虽然家长的教育观念正在逐渐转变,但是为人父母都盼望自己的孩子聪明睿智和有个美好的前景,因此,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成为广大父母信奉的名言。在这种心态的驱使下,家长们不甘落后,打着促进儿童发展的旗号,投入大量金钱和精力,让自己的孩子提前学习各种知识,或不顾孩子的兴趣参加各种“兴趣班”。这种拔苗助长的行为在现实生活中严重扭曲了儿童天性,是幼儿教育异化的重要助推力。

 

(二)经济因素。很多幼儿园办园违背幼儿教育宗旨,将盈利作为首要目的,通过各种特长教育、特色教育来迎合家长功利心理,以实现办学利益最大化。一些教育机构利用家长的急功近利心理,巧立名目,大肆宣扬“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兴办越来越多的“双语幼儿园”、“艺术幼儿园”等特色园和 “珠心算” 、“阅读识字”等兴趣班,不遵循幼儿认知规律,对幼儿进行技能强化训练,完全与《指南》精神相悖。

 

(三)应试因素。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性质是面向全体的、普及性的。但是,一些小学尤其是一些高质量的公办小学举行入学考试或入学面试,以成绩决定取舍和分班,这就使家长下决心选择“传道授业”的幼儿园或者要求幼儿园着重以讲授知识为主。在这种应试“指挥棒”的指引下,“片面追求升学率”低龄化甚至延伸到幼儿园,成为学前教育异化的主要动力。

 

(四)教师因素。由于学前教育机构日渐庞大,办学主体日渐复杂,对幼儿教师的招聘、管理、在职培训等不如单一的公办体系严谨,导致幼儿教师学历水平和教学素质参差不齐。在民办园里,一些专业训练不足的人也进入了幼儿教师队伍,他们对学前教育理解肤浅,仅通过学校的简单学习和培训就直接开始从教,在缺少相应的教学实践锻炼的情况下,他们难以认识到幼儿教育的特殊性,在教学实践中很容易导致教学异化。

 

四、教育异化治理建议

 

幼儿教育异化是社会意识的综合性反映,异化治理也应该多管齐下、标本兼顾。

 

(一)加强对家长的宣传引导。一方面,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由于幼儿身心发展尚不成熟,其对家庭无论在物质上还是心理上均有很强的依赖性,家庭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基础。在某种意义上,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效果决定了幼儿教育的好坏。幼儿园要加强与家长的密切联系,以自身对教育立场的坚守使家长认识到幼儿教育异化弊端。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观念。从前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到 ,幼儿教育异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家长的教育观念和需求所影响。要积极组织和充分利用幼教专家讲座、家长会等形式广泛宣传幼儿教育科学知识, 淡化“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功利心态,改变家长揠苗助长、违背幼儿身心规律的错误教育行为。

 

(二)强化政府督导。学前教育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投入和管理。当前幼儿教育异化与政府在学前教育发展中的管理不到位还是有关联的。学前教育事业要健康发展,离不开政府“督导”职能的落实。政府管理部门应明确自身责任,加强教育督导。教育主管部门应根据当地实际制定实施细则,对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方法、作息时间和班额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明确要求幼儿阶段不是知识的灌输阶段,学前教育应按照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回归到游戏教学,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智力、需要等为基础来选择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从源头上杜绝幼儿教育异化现象。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增加财政投入,使学前教育财政性经费占比逐年提高。要严格审查幼儿教师的教学资格,对幼儿教师的资格认定、 聘用、评级、教学方法等做出客观评价;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幼儿教师培养和培训的质量,确保教师素质不断提升。要加强对民办园的督导,引导民办园在办学宗旨、形式、内容等与《指南》逐步接轨。

 

(三)加强舆论监督。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与媒体单位的沟通合作,通过舆论监督纠正幼儿学前教育异化现象,防止幼儿教学扭曲儿童天性。广州得风气之先,有南方报业、广州日报、羊城晚报等三大报业集团,媒体受众广泛,影响力巨大;电视、网络等新型媒体资源也非常丰富,居全国前列。教育主管部门应主动加强与媒体的合作,发动媒体对幼儿教育进行监督,可通过设立报料热线、记者明察暗访、旁听家长会等形式对学前教育进行监督,重点曝光高价园、特色班、超阶段训练等现象,引导《指南》精神在广州幼儿园教育得到全面贯彻,保障儿童在快乐中成长。

幼儿园线上教学范文第5篇

一、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危害

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危害比较隐蔽,往往不容易被人发现,但从教育规律来看,这种危害是潜在或隐性的。

(一)小学化倾向不利于幼儿的身体发育

幼儿正处于发育期,全身的肌肉发育还不完善,骨骼还比较稚嫩。过早小学化,容易给身体造成不良影响。比如让幼儿书写生字,幼儿手臂肌肉群还没有很好的控制能力,久而久之,幼儿长期低头书写造成视力下降,身体颈椎变形,为幼儿今后发展埋下祸根。

(二)让幼儿产生厌学心理

幼儿有自身的一套教育规律和措施,过早介入小学的教学内容,幼儿面对有难度的问题不能解决。而且教师还不厌其烦去教,去强迫记忆,会使幼儿不喜欢课堂,就会讨厌课程,进而产生厌恶上学的情绪。这种负面影响会影响幼儿一生的发展。即便幼儿有一些收获,但从今后的长远来看也是得不偿失。

(三)让幼儿产生不良的心理

学前教育小学化,让幼儿过早接受不适合他们心理发展水平的教育,影响极坏,而且容易产生不良心理。幼儿心理发展不成熟,还不具备系统的学习能力,此时的幼儿是用“动”来感知和接触这个社会的,让他们在玩中学,乐中学,在游戏中学到一些知识,但这些知识不是小学数学或者语文知识,应该是纲要中规定的那些知识,比如行为习惯,身体协调能力、感知系统的培养等等。研究表明,幼儿过早进行学前教育,扼杀了幼儿玩的天性,极易导致心理发展畸形。

二、学前教育小学化的成因

(一)当前中国的教育体制与教育模式的影响

幼儿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备受社会和家长的重视,在当下教育体制与考试模式的影响下,中小学“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延伸到幼儿园,社会上的一些培训机构在利益的驱使下抛出“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理论,蛊惑一些家长纷纷就范,而且逐渐形成市场,成为时尚。究其原因,还是考试制度中以分数论英雄、定成败的价值观影响,给幼儿的身心造成不良影响。

(二)家长的教育观的影响

在社会考试制度下,一考定终身依然决定着幼儿的命运,谁也不敢含糊和懈怠。社会竞争的激烈使得家长越来越重视教育,尤其是学前教育。在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影响下,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风气越来越重。于是,家长不惜血本,给孩子买一些小学学习的教辅材料进行辅导,更有甚者,有的家长利用周六或周日让自己的孩子上辅导班,美其名曰是对孩子的未来着想。其实这些做法是违背教育规律的,从长远看,弊大于利。

(三)学校教育观被裹挟,不能自我把持

学前教育中,应以游戏化的形式组织教学,在教学中应该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来进行教学。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受当下不良教育思潮的影响也在慢慢实施小学教育,让学前教育小学化堂而皇之地成为了现实。究其原因还是受家长的影响,好多家长纷纷要求幼儿园开设小学课程,如果不开设,大有不让孩子上幼儿园或者转园的举动。无论教师如何解释,家长就是不听,甚至拿出一些其他地方的例子做说明,这些例子中多为被媒体吹捧的较好的幼儿园,而且当做先进典型在推广。幼儿园和教师迫于家长的压力不得已而为之。这种被家长不良教育观裹挟后不得已做法,也是违背了教育规律,这种外行领导内行的做法让教师失去了自我的价值判断,让教师失去教育的权利与自由。

三、解决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对策

明晰了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及成因,我们应该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以便尽快解决,还幼儿正常的教育。

(一)社会要加大管理力度,提高幼儿教育的正确认识

面对当前学前教育小学化的严重倾向,社会要集合力量进行宣传报道,让全社会形成正确的幼儿教育观,明确幼儿办学意义和宗旨。通过科学的制度建设、评估考核、督导等各种形式规范办园行为,纠正当前不良现象。鉴于当前私立幼

园教育小学化形势严峻,教育行政部门也要规范私立幼儿园的办学行为,让这些所谓优质园的办学得到进一步规范,让全社会认识到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弊端,形成“学前教育小学化”人人喊批的局面,让其无藏身之处。

(二)转变家长学前教育的观念,严格按照国家幼教法规施教

要解决小学化倾向,家长这一关非常重要。由于社会竞争的激烈以及用人单位考核标准还是以分数论英雄的情况下,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是一种必然的需求,都想让孩子尽早学到更多的知识,这样就无形助长了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倾向。在社会监督下,办园单位也要利用家园互动的形式,对国家幼儿教育的政策进行宣传和讲解,真正认识幼儿教学的意义和特点,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观。幼儿园要摆事实,把一些学前教育小学化失败的例子通过讲座或看视频资料等形式进行宣传和讲解,真正从思想认识到位,这样才能彻底清除家长的认识误区,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三)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

幼儿园线上教学范文第6篇

针对幼儿园“小学化”现象,东莞市教育部门下发过相关通知,也出台了较为严厉的处罚措施,但为何得不到改善?

记者走访发现,在助推幼儿园“小学化”风潮中,家长起了“主力”的作用,家长们普遍心理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此外,有教育专家直言,这个现象背后,反映的是义务教育不均衡的问题。

家长称要提前适应 教东西越多就越好

“今天的作业做完了没?”家住东莞莞城的明明今年8月底满六周岁,即将读小学一年级。自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这句话成了妈妈每天下班回家对明明的“问候语”。作业有幼儿园布置的,也有爸爸妈妈自己布置的,包括算术、写字等。

明明的妈妈朱女士告诉记者,自从进了大班后,幼儿园的教学很多都围绕识字、算术、英语等开展,“幼儿园开展这些教学,我们家长也支持,没办法呀,不然怎么适应小学的学习呢?”明明已经透露出厌学的情绪:“写字、算术好无聊的,一点意思都没有。”朱女士无奈地说:“我们也知道这么早就让他接受这些不好,但上小学就要以学习为主了,这个他必须提前适应。”

“我孙女读的幼儿园很不错啊,教好多东西。我孙子读的幼儿园就不好,收费还贵,天天做游戏能学到什么东西呢?”来自湖北仙桃的卢婆婆,孙子孙女分别在东莞两所不同的幼儿园就读,她认为教孩子学东西的幼儿园才是好幼儿园。在奶奶辈的家长中,持同样观念的不在少数。

还有位家长将四岁多的孩子直接送入民办小学的学前班入读,而学前班接受的基本就是小学教育。这位家长还对记者津津乐道,“她会好多东西了,拼音什么的都会了。”

幼儿园买玩具抠门 叫家长出钱买教材

记者近日走访发现,拼音、算术乃至英语教学,在东莞的幼儿园大班中开展得相当普遍,部分幼儿园甚至从小班或中班就开始这类教学。记者在莞城一所民办幼儿园看到,老师正拿着识字卡在教仅仅四岁的小朋友识字,小朋友告诉记者,他们每个星期还有英语课,“book”、“apple”、“ruler”、“dog”、“elephant”这些单词都能说得上来。不过记者注意到,像“elephant”这个单词,小朋友发音不标准,当记者给予纠正时,他们坚持称读得正确,因为那是老师教的。

记者还了解到,虽然家长的主观意志很强,但不能把幼儿园“小学化”全部归罪于家长。幼儿园以游戏为主,这意味着幼儿园要投入大量的玩具和一些硬件设施,一些民办幼儿园不舍得这方面的投入。此外,部分幼儿园为了进行识字、算术、英语等方面的教学,让家长专门购买相关教材。有家长告诉记者,他们根据幼儿园的要求,一年买了好几百元教材。

发现问题限期整改 严罚之余更需宣传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幼儿园‘小学化’,原因有八九成在家长身上。一些家长受老的育儿观念影响,希望孩子学的东西越多越好,没有意识到这是拔苗助长。”东莞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教育一定要尊重小孩身心发展规律,“到什么时候就该做什么时候的事情。三四岁的孩子手指还没有力你就让他学写字,从生理角度讲会影响手指发育,从心理角度讲过早学习可能会导致小孩厌学。”

东莞市教育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旭辉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将通过年检对幼儿园进行督察检查,一旦发现有‘小学化’问题会责令他们限期整改,且处罚措施将会非常严厉,如果证据确实将会取消对幼儿园的补助(注:从2012年开始,东莞连续三年每年拿出一亿元补助幼儿园发展),收到相关投诉也会开展突击检查。此外,会加大宣传力度。目前东莞市正在针对国家教育部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开展主题宣传月活动,希望将一些科学育儿观念灌输给广大的幼儿家长。

王旭辉透露,东莞市还将加大对幼儿园老师的培训力度,将从亿元补贴中每年拿出600多万对幼儿园负责人和老师进行培训。

专家:教育资源不均衡 问题始终“无解”

幼儿园线上教学范文第7篇

关键词:民办幼儿教师;教学行为;小学化;分析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是指,幼儿园没有依据学龄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实施教育,人为地拔高了学前教育的水平,将小学教育的模式(包括教育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方式)运用到幼儿园中的一种教育现象。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作为制约我国高质量幼儿园教育开展的制约因素之一,存在已久。近几年,政府及相关部门下发了多个文件,针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明确指出:坚持在小学一年级开展“零起点”教学,禁止在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的教育内容。由此可见,防治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势在必行。本文主要从教师教学行为的“小学化”现象着手,分析其存在原因,为解决幼儿园教育“小学化”这一问题奠定基础。

1广西民办幼儿教师教学行为“小学化”现象

1.1教学组织小学化

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在民办幼儿园表现很突出,在幼儿园中,教师要应对家长的要求,每天都要把课程安排得很充实,甚至会出现每天上三节课,每节课四十分钟左右的现象。在教学活动组织中,为了加强幼儿的“记忆”能力,大部分教师会设计强化幼儿对课堂内容、生字词、拼音、算术等的教学环节。

1.2教学内容小学化

幼儿园在教育内容上重视智力教育,轻视德、体、美、劳教育。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除了一些常规活动外,大部分幼儿园会增加语文写字、拼音拼读、算术等内容。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基本倾向于幼儿园的经济效益与家长需求,征订各种教学教材,《珠心算》、《金眼睛》、《阅读识字游戏》、《数元教育》等,要求每个幼儿会读、会写、会认、会背每一个字词,每一首诗歌,会算每一道题。为了巩固记忆,每天必须重复一样的动作,看书、写字。除了吃饭、休息时间,其余的时间都必须安静地看书写字。

1.3教育方法小学化

在教学活动中,完全没有游戏、活动的环节,主要的实施模式就是教师在前面讲、示范、领读,儿童在下面听、练习、跟读,基本上是“满堂灌”,没有儿童的小组活动时间;并且,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时常组织纪律,要求孩子们保持安静,甚至好几次都脱口而出“你们都马上要上小学了,坐这么一会儿也坐不住,到时候小学就不要你了!”“你要是再说话,我会让你写完再回家”“你要是再吵,我就再让你写一版字”等类似的话。幼儿只能在固定的地点接受固定的教育,不许说话,不许“乱蹦乱跳”,只有完成自己的作业才会得到“玩”的奖励,才可以进行户外活动。然而,可悲的是,这种教师教多少,儿童就学多少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以及小学化的行为规范要求,已然成为了现在多数幼儿园中的一种“常态”。

1.4评价指标小学化

由于民办幼儿园中课程目标的设置出现偏差,如要求幼儿会读、会认、会写、会算多少多少等,导致教师对幼儿的评价也随之出现了问题,如通常采用批改作业甚至试卷的方式评价幼儿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每日或每段时间给孩子们布置作业,在布置作业前教师一般会将“标准”展示在黑板上,让幼儿模仿。在教师批改作业时会用“优”和“阅”或分数来评价鉴别幼儿完成的好坏程度。另一种是考试的形式,据了解教师每周会用试卷考查幼儿知识掌握的程度。从与家长的访谈和观察的结果来看,家长对幼儿园课程评价的方式十分满意,并与之配合得不亦乐乎,回到家中积极督促孩子写作业、重做考试中做错的题目。

2广西民办幼儿教师教学行为“小学化”现象原因分析

2.1教师素质底,学历不达标,不了解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质的区别

一是师资学历参差不齐。多数为高中以下学历,根本未达到国家规定的学历标准。二是师资整体素质偏低。学历不合格的民办幼儿教师职前没有经过专门的学前教育专业学习,即使是为数不多的学历合格的教师中大部分也是属于参加成人教育或短期培训获得的学历,其教育教学业务知识和能力还不能适应当前学前教育教学的需要。

2.2家长“去学校就是学知识”的错误教育观念是导致“小学化”的主要原因

走访中得知,有些家长坦白跟我们说:“我们知道孩子爱玩,在幼儿园跟同伴们玩沙玩水做游戏等等非常开心,但是,现今形势不同呀,上小学还要考试,比上大学还难呀。所以,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只能希望孩子在幼儿园多学习一些知识,比如识字、写字、拼音算数、英语等。如果我们花了钱孩子学不到东西,我们会考虑转园。”不管是在中班还是在大班,家长每天把孩子送到幼儿园之后,总会少不了叮嘱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要听老师的话,一定要认真读书写字,好好学习……”下午放学,家长来接孩子时也习惯会问“今天老师教了什么?”“你会写了哪几个生字?”“你会计算了没有?”等等。可见,为了迎合广大家长的需求,保住生源才是民办幼儿园的生存之道,民办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也就愈演愈烈。这也说明,民办幼儿园的生存和发展缺乏有效的地方财政扶持这一经济保障,为了生存,必须以家长的需求为中心,不敢和家长的错误教育观念做斗争,所以才会不知不觉陷入这种两难处境。

2.3社会评价机制的错误导向,也是导致“小学化”的原因

(1)人们对幼儿的评价是以“知识”掌握的量的多少为主。通过走访发现,一个孩子如果能算出20以内的算式或能背古诗,成人会竖起大拇指夸赞“真聪明”“真棒”,幼儿父母自然也是满脸自足。(2)小学入学考试以小学读写算知识为考核内容。纵观历年小学入学考试的试卷,基本从“智”的角度进行考核,如拼音与生字联线、填上生字的声母、给生字组词、20以内的加减法、找规律、甚至还会有鸡兔同笼的抽象题目。由此可见,小学入学考试也是导致幼儿园“小学化”的原因。一些“小学化”的幼儿园如因幼儿小学入学考试考得好,入学率高,就会被社会所认可,相应的生源也会变多。教育部负责人表示小学入学考试问题屡禁不止,最终致使年幼纯真的幼儿无法得到健康快乐的成长与发展。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办法,一是地方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务必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二是加大整治力度,严格管理,层层落实责任制度,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招生政策,规范小学招生程序,坚持按片区就近免试入学制度,杜绝任何单位或组织围绕小学招生举办的各种形式的培训、面试等选拔性考试,真正取消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小学入学考试经过变脸依然存在着。

2.4相关执法及监管部门工作力度有待加强

民办幼儿教育普遍出现“小学化”现象,其实质也是民办幼儿教育向教育的庸俗化,民办幼儿园向幼儿家长的需求与功力取向妥协的结果。为了迎合社会对民办幼儿园不规范的评价,以及家长“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等急功近利的思想,一些民办幼儿园为了生存,不得不借鉴小学的一些做法,不重过程,只看结果,纷纷打出各种兴趣班、双语班或特色班的旗号,把自己正确的办学理念搁置一边,违背了正确的教育价值取向。当幼儿在活动室里摇头晃脑背诗歌,埋头苦干算算术的时候,监管部门去哪了?是谁使“小学化”教育在继续残害幼儿的身心健康?因此,在监管与惩罚上加大力度,提高监管威摄力,规范幼儿园的办学行为,是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逐渐消失的有力保证。民办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给广大幼儿发展造成多方面的不良影响,长此以往,对我国未来人才的培养非常不利。这种不利影响不仅表现在对儿童身体、心理发育造成危害,易引起身心发育的失衡;还扼杀了儿童的创造性,侵害了儿童原本快乐的、单纯的生活。对小学化倾向,尤其是民办幼儿园教育的小学化倾向的解决对策还需要各部门齐心协力地探索与实践,不断完善相关的政策和体制建设,促使我国的民办幼儿教育事业在规范的轨道上不断前进。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项目“广西民办幼儿教师日常教学行为规范化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3C092

参考文献

[1]李瑞竹.民办幼儿园课程小学化倾向及其对策研究[D].渤海大学,2016(6).

[2]严仲连,盖笑松.论治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合理路径[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

[3]王燕霞.民办幼儿园小学化倾向调查与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3(23).

[4]刘晓丹.幼儿教学小学化倾向探因[J].林区教学,2011(2).

幼儿园线上教学范文第8篇

一、幼儿教育倾向于小学化的根本原因

(一)家长的原因

在当下的教育模式下,应试教育被国内大力推广。这种教育模式在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中渗透极深,如今甚至蔓延到了幼儿教育中。应试教育的核心是:让学生学习各类知识,学校对学生所学的知识以考卷形式进行检测,得分优异的学生则有机会接受更好的教育,得分低的学生则可能失去良好教育的机会。应试教育的理念已渗透到了每位家长的心中,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优异的学生,遵循“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理念,从幼儿教育开始,便一味要求幼儿园给孩子灌输更丰富的知识。由此,小学化倾向在幼儿教育中逐步形成。

(二)幼儿园的原因

目前,公办幼儿园越来越少,民办幼儿园却随之增多。民办幼儿园几乎都是将盈利作为开办幼儿园的唯一宗旨。因此,为了谋取高额的利润,幼儿园会尽量迎合家长的心理需求。由于幼儿园深刻了解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倾向,又深刻了解当今的教育模式。因此,幼儿园会刻意在幼儿教育中加入小学教育内容,让幼儿从小便接受更多的知识教育。此外,幼儿园为了节约成本,对外招聘的幼儿教师也是一些素质偏低的教师,这些教师对幼儿教育的本质没有深刻的理解,也是单纯地认为幼儿教育就是给未来的考试教育打基础,在教学中侧重于知识传授,忽略孩子的身心发展。

(三)教育机制的原因

教育部现有的教育机制中规定: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在衔接的过程中,小学学校要遵循自然过渡的方式,不得以成绩为核心来择优录取。但是,现实中依然有不少小学学校为了获取更加优质的生源,私下出考试题依据成绩高低录用学生,并依此给学生进行分班。在这种现实背景的影响下,幼儿园不得不注重幼儿的知识教育,让幼儿能更好地升入小学学校。

二、幼儿教育倾向于小学化的解决措施

(一)家长需做的改善工作

家长要充分意识到两点。第一,成绩并非评判孩子好坏的唯一标准,家长既要看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又要关注孩子身心在成长中是否正常发展;第二,幼儿阶段是一个孩子最无忧无虑的阶段,孩子接受知识也应该是自然而然的过程,而不是强行灌输,这样会让孩子从小就承受过多压力,将来的学习和生活都会受不良影响,家长要关注孩子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同伴交往等综合层面的发展情况。

(二)幼儿园需做的改善工作

幼儿园需做的改善工作侧重于三方面内容。首先,幼儿园要从意识上进行彻底的改变,不只是关注自身的盈利问题,而是要将教育视为己任,对幼儿进行合理化、科学化的教学。其次,幼儿教师要与幼儿家长做好日常的沟通工作,沟通过程中,幼儿教师不仅要告知家长孩子的学习情况,还要告知家长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情况,让家长对孩子有一个综合性的了解,同时要将应试教育的不足之处告知家长,让家长慢慢转变观念。再次,幼儿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转变模式,不可将知识强加给幼儿,而是要以兴趣引导的方式让幼儿自然接受,同时关注幼儿在同伴交往、身体健康及性格发展等各方面的表现,逐步改善目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不良现象,完成幼儿教育到小学教育的自然过渡。

(三)教育部门需做的改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