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线上教学的感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疫情无情人有情,寒假延期学习不延期,为了巩固寒假延期的
网课学习成果,保证开学后能在有限制时间内学习任务,提高教学
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特制定本衔接计划。
一、基本学情分析
经过上学期一学期的学习以及本学期为三个月的线上课堂学习
,结合学生平时上交作业和家庭作业上交情况来看,有的同学对语
文的兴趣较浓,基础知识和能力掌握较好,能主动学习,但有个别
学生自制力较差,无论是听课还是作业都不够认真,甚至出现应付
的情况,由于线上教学老师不在身边,家长也有自己的工作要做,
个别情况下不能及时陪同孩子观看名师课堂,这就导致拉大了学生
之间掌握知。低段的学习重点是识字写字,孩子们的识字量差距较
大,有的孩子认识的字特别少。写字方面,需要继续加强写字习惯
的培养,尤其是笔顺的正确把握,书写姿势的养成,及看完整的字
、词、句,再书写的习惯。班中有极个别同学听课习惯有待进一步
培养,在常规方面还要继续加强。另外,学生整体来说注意力还需
要加强。
二、线上教学的成果
1、完成了部分教学内容。在已经过去的三个月网课时间内,学
生已经每天一节课的时间学习新课或者上复习课,已经完成了前六
单元的学习,以及前四单元的复习。
2、已形成每天的线上教学的总体思路
(1)每天早上进行20分钟的早读。
(2)学生观看学习视频、做笔记,教师录课或直播补充讲解。
(3)学生每天完成作业,教师线上批改。
(4)根据作业批改情况,对于练习题中出错较多的或者较为重
要的教师进行直播讲解。
3.学生所获
学生根据网上学习形成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找到了适合自己的
学习方法,时间观念更强烈,也更加自律,同时也学习了一些信息
技术。
三、教材分析新版
二年级下册的教材仍然以专题组织单元,共安排八个单元,大
体围绕“春光”“爱心传统文化”“童话““哲理”“科技“
“故事”
“历史“等主题编排,共25篇课文,4篇识字,八个语文园
地。本册教材识字形式多样,课文内容丰富、富有童趣,语言规范
,浅显易懂,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
四、教学目标
1.认识常用的汉字450个,会写250个。
2.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学习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常用偏旁。
4.培养正确、良好的写字习惯。
5.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6.培养阅读兴趣,感受阅读的乐趣。
7.诵读浅显的儿歌、古诗,感受语言的优美。
8.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
9.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10.能认真倾听别人讲话,了解讲话内容,与别人交流大方自
然,有礼貌。
五、教学重难点
1.认识常用汉字450个,会写250个培养正确、良好的写字习惯
O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培养阅读兴趣,感受
阅读的乐趣。
六、开学后将要采取的教学措施和方法:
1、返校后先进行摸底测试,了解学生线上学习的掌握情况
如果开学再次重新按部就班的进行教学,会造成已经掌握会的
同学感觉是“吃剩饭”一一
没有学习兴趣,造成了他们学习时间浪费,从而可能出现两极同学
的严重分化。因此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回到学校的第一步,
先组织同学们进行测试,针对线上授课内容的测试,以了解学生线
上学习的掌握情况。
2、查漏补缺,因材施教
针对摸底测试情况,重新调整教学计划,决定接下来的教学进
度。也会对掌握不熟练的同学进行课后查漏补缺,以便更好地进行
因材施教。我们会将开学前学习的知识点进行串讲,根据作业批改
情况来看,部分学生通过网课和自学已经学会,但也有部分学生在
家学习偷懒耍滑,知识点掌握的迷迷糊糊,所以开学复习期间会根
据开学测试分层布置作业,保证没学会的的学生有再学的机会,也
给学会的学生提供进步的空间。
3.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准确把握阶段教学目标,新版教材
特点和编排内容。认真备课,设计新颖、灵活的教学方法,努力激
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各种学习
七、开学后的教学安排
1.对“名师课堂“讲过的知识运用课堂时间进行回顾复习,不
放过任何一个知识点,使学生对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复习巩固,还
未掌握的知识达到掌握的状态,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为后续教学
工作的展开打好基础。
2.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
养。尤其是培养学生养成乐于倾听、勇于发言和认真写字的习惯。
识字写字教学中,学生要掌握认字要领。
3.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利用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以测试的方式
了解学生在线上教学阶段对每一课每一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重视
写字教学,加强指导,从基本笔画开始,严格要求。
4.对学生多一些宽容,以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们,对学困生多鼓
励,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消除学生在“空中课堂”线上教学活动
中未掌握知识而产生的消极心理,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
5.尝试在阅读教学中多讲解,引导学生将不会的或者线上教学
中没听懂的部分及时查漏补缺,运用联系上下文、观察课文插图、
【关键词】音乐美育;教育教学;全面发展
音乐是一种艺术。21世纪,在社会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下,高校各个学科门类间呈现相互交融渗透,培养全面发展的素质人才是大势所趋。音乐教育是美育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塑造学生积极健康的人格、良好的道德品行、高尚的情操情怀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音乐美育的界定
作为高校,要打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全方位人才培养体系,就要满足广大高校大学生对优质丰富美育教育教学资源的期盼,弘扬我国优秀的中华民族精神,强化普及艺术美育教育,形成课堂教育教学、课后活动实践、艺术文化氛围、舞台作品展演四个方面为抓手的高校艺术美育教育推行体制机制,增强艺术氛围,引领学院发展潮流,真正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感悟音乐,体味生活。(一)什么是音乐教育。音乐是由有规律的乐音相互组合所构成的,诉诸人的听觉的艺术形象,表情达意,反映社会生活,传达美好愿望。“音乐教育是连接音乐和教育的桥梁和纽带。音乐教育是集知识文化教育、艺术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美育等于一身,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音乐文化艺术继承与发展的重要基础。”综上所述,音乐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无论是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培养,还是专业知识的架构、艺术素养和陶冶情操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二)学生特点分析。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各种思想文化激烈碰撞。网络的迅速传播拉进了人民与世界的距离,同时铺天盖地的网络讯息,包括消极和极端的言论或视频也有可能在网络上横行。在大学生三观树立的重要关口,潜移默化的舆论氛围就可能给大学生的心灵和成长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加强学生在道德情操、思想品德等审美教育方面的培养,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建立乐观向上、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在学生一生的发展过程中都显得尤为重要。(三)打造音乐美育“双线”通道。为突破传统的音乐教育教学模式,要在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上,构建音乐通识教育与学生个性发展相结合的线上线下“双线”通道新模式,推进美育课程教育教学改革,在传统教育教学的课堂模式基础上,寻求多种途径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成长需求。教师利用超星学习通、钉钉、腾讯课堂等线上教学平台,创建线上课程教学通道。同时,重视过程性的学习成果,运用翻转课堂等让师生、生生之间进行充分的分享和交流,改革课程教学考核评价机制的评价标准,以满足当代大学生成长发展的个性化需求。
二、音乐美育和音乐教育的关系
“美育,是以艺术美和现实美为教育手段,以塑造完美人格为终极目标的一种审美教育。”美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进程中有着培养学生的心灵美、行为美等陶冶情操的作用,这一作用同样也是音乐教育的最终美育目标。(一)陶冶情操。美育的本质特征是情感性。美育作用于素质教育主要在于“情感”两字。关于音乐教育在实现美育中的重要作用,我国近代教育家王国维曾提到“美育者一面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达完美之域”。美育凭借其陶冶情操、养性抒怀、高尚纯洁的深刻体验,有效地提高人们的创造价值和精神境界。(二)打造人生。在美育教育中,人作为情感动物,运用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等美育手段,运用多彩丰富的娱乐方式,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学会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打开大学生校园生活的新局面,潜移默化地通过美化学生美的心灵,进而美化人生。(三)增强审美。作为一种高级精神活动而存在的审美,人的主观意识起着决定性作用,有无正确的审美意识,是衡量一个人区分是非善恶、美丑的重要尺度。因此,利用“双线”新通道的教育教学新模式,鼓励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是塑造学生完美人格品质的关键,这也是审美的终极教育目的。
三、音乐美育的培养与打造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加深,重视程度不断增强,在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加强对音乐理论的实践应用能力,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促进美育与音乐教学融合,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音乐审美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一)大学音乐美育主要阵地。课堂教学作为学校对学生教育的主要阵地,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当今的素质教育,除了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之外,“第二课堂”等多种阵地和教学模式的创建,能够让学生快速参与其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兴趣,满足学生对音乐美育的个性化需求,美育教育也得以逐步向远处延伸。(二)学生的培养方法。首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接触多元化的音乐知识理论,构建完善的音乐知识体系,强化自身创新力和想象力,学会在有限的知识体系中创造无限的创新力。其次,使学生全方位感受到作品中潜在的良好道德思想与品质,有效释放心理压力,合理宣泄负面情绪,感受音乐作品的德育作用,辅助学生培养高尚情操,推动高校促进道德教育发展。最后,通过音乐舒缓情绪、释放压力,结合音乐疗法,让学生身心愉悦,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维持学生身心的平衡状态。(三)高校教师的培养。名师出高徒,无论是培养学生的三观还是审美能力,一位优秀的高校教师对学生的培养和学校的发展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高校教师该如何培养呢?一是思想观念的转变。创新音乐审美教育思维,有效发挥审美教育意义,提高教师个人素质的培养以促进带动整个教育教学队伍更好地教书育人,培养学生充分感受现实美和艺术美的能力。二是突出美育的中心作用。注重高校音乐课堂中美育的可持续发展,以主修课和选修课为主要课程模块,社团活动模块加以辅助,建立以美育为中心的科学音乐美育体系。三是因材施教,因时施教。根据音乐专业不同的教育教学理论,制定和编写通俗易懂、结合学生实际的音乐审美实践课教学内容,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反映当代艺术观念和社会审美特征,注意音乐的即时性。
四、音乐美育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体验,是音乐审美教育的本质特性。只有美的艺术,才能让大学生在学习中融入音乐作品,调动学习热情,获得美感体验。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感受音乐中的人物美、景物美和意境美,调动学生的积极想象,让学生在个性化品读的过程中掌握音乐的意境,鼓励学生积极交流分享,促使学生将对音乐的审美理解表达在情感中。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从对作品的体验和欣赏中把握音乐和感知音乐的美。(一)大学音乐美育教育的途径。通过艺术家分享、专题讲座、专场音乐会、周末音乐沙龙、个性化工作室、知行讲坛等丰富多彩的形式,给学生创设高雅而浓郁的艺术氛围,让学生走在音乐的最前沿,了解并掌握即时动态和信息,感受多元特色音乐文化,从而开阔视野。(二)音乐教育对大学生的美育意义。一是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将理论和实践巧妙结合,让学生感受不同体裁和风格的作品,认识和辨别不同的艺术形象,培养艺术情怀、拓展文化视野,汲取实际的精神力量。二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音乐之所以感人至深,是因为其传递着人们对于不同生活体验的真情实感,因此音乐是人们表情达意和丰富情感的重要媒介,熏陶学生从“小我”到“大我”,“小家”到“大家”的思想观念的转变,关注小事、关注热点时事,培养坚定的爱国信念和民族意识。三是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跳出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习惯圈,学会倾听、学会接纳、学会集体和团队的力量,随时调整自己的状态以适应群体活动。(三)大学音乐美育的教学成果。第一,通过有组织、有纪律、有计划的课程安排和沙龙、音乐会等多种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总结经验收获,培养学生自己创造现实美和艺术美的才能和兴趣,缩短学生和高雅艺术间的距离,充分感受现实美和艺术美。第二,在理解作品深刻内涵的基础上,在艺术歌曲的聆听、指导、修正和实践中,体会音乐之美。第三,筹建学生音乐志愿服务工作小组,“人人有活干、人人有激情、人人有责任、人人有收获”,提供广阔的施展艺术才华的平台,充分发挥学生所长,锻炼和展示其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刷新并增强个人存在感和获得感。
五、结语
本文根据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大学音乐美育教育教学模式,研究音乐教育对学生潜移默化的作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与引导相结合、普遍性与个性化发展相结合,引导学生提高全方位的音乐感知力,从而使其对艺术、科学、生活产生正确认知,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艺术鉴赏水平,这对于其他学科来讲,有着无可替代的特定作用。在未来的研究发展中,将进一步结合超星学习通、大学生慕课、学而思等线上云平台教育,完善资源配置,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音乐美育教育需求,搭建适应新时代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混合式大学音乐美育教学新模式。
参考文献:
[1]李疏贝,张天骄.新时代高校美育的问题辨析与发展路径[J].高校辅导员学刊,2020,(04):36-41,46.
[2]丁玲.新时代下高职院校美育教育现状及改善对策[J].戏剧之家,2020,(20):175.
[3]颜佳玥.关于提升大学美育课程有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J].大众文艺,2020,(14):203-204.
1 教学实录
1.1 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师: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的一种,剪纸艺术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经过民间艺术家的不断继承与创新,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看到一些精美的剪纸图案(多媒体展示)(略). (展示的这些剪纸图案都是中心对称图形. 通过这些剪纸图案的展示,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中国民间艺术的璀璨,而且让学生感受到艺术存在于学生身边,中心对称图形广泛存在于我们的实际生活中. 同时也让学生对中心对称图形有一个感性认识. )
师: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些同学们自己的作品(略).
师:在上节课中,我们已经看到不少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后能与自身重合,那么这些图形绕哪一点旋转多少度后能与自身重合?
生:绕着中心点旋转72°或144°或216°或288°或90°或180°后能与自身重合.
(同时进行多媒体演示,得出问题的结论,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中心对称》. )
师:很好!其中绕着中心点旋转180°后能与自身重合的图形我们就叫做中心对称图形(a figure of central symmetry). 这个中心点叫做对称中心(centre of symmetry).
1.2 感受生活,识别图形
师:请大家从旋转角度上来说一说中心对称图形和旋转对称图形的联系与区别.
生:因为旋转对称图形是指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转动一定角度后能与自身重合,其中这个角度只要小于360°,所以中心对称图形一定是旋转对称图形,而旋转对称图形不一定是中心对称图形,如老师给出的图中有些只是旋转对称图形,而有些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旋转对称图形.
师:很好,这说明中心对称图形是旋转对称图形的特殊情况,聪明的你还能不能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一些中心对称图形呢?
生:……(举例子)
师:现在播放一个Flas(蝴蝶飞呀),请大家欣赏,找出影片中哪些是中心对称图形. 看哪一组说得更多. (通过举例子以及播放Flash影片,加深对中心对称图形的理解,给学生视觉上的享受,让学生感觉到生活中处处都有中心对称图形,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 )
师:这些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案,大家能不能在我们已经学过的几何图形中找一些中心对称图形呢?
生:有线段、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圆.
师:那么它们的对称中心在哪里呢?
生:线段的对称中心是它的中点;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对称中心都是对角线的交点;圆的对称中心就是圆心.
师:很好!刚才大家所举例的都是我们学过的一些基本图形,下面让我们来挑战一些更复杂的图形,判断他们是否是中心对称图形?(同时进行多媒体演示以帮助学生)(图略)
1.3 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师:如果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180°后不是与自身重合,而是与另一个图形重合(如图1),那么我们称这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这个点称为对称中心,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称为关于中心的对称点.
图1图2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索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有什么特征?如图2,点A和点A′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图形,那么你能从图中发现什么吗?
生:点A绕着点O旋转180°到达点A′,因此点A、O、A′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并且OA=OA′.
师:不错,我们也可以这么说:线段AA′经过点O,并且点A和点A′到点O的距离相等或者说线段AA′被点O平分 . 师:如果线段AB和线段A′B′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图形,如图3所示,那么你又能从图中发现什么吗?
图3
生:根据前面的结论,同理可得:点A、O、A′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点B、O、B′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并且OA=OA′,OB=OB′.
师: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往下探索,因为点O关于点O的对称图形就是它本身,所以可以得到AOB和A′OB′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那么大家还能发现什么结论吗?
生:因为AOB绕着点O旋转180°后与A′OB′重合,所以两个三角形中所有的对应线段、对应角都相等,其中有∠A=∠A′,那么我们可以得到AB∥A′B′的结论. 图4
师:很好,在两个成中心对称的图形中,对应线段不仅相等(由旋转的特征可得),而且互相平行. 有没有特殊情况呢?
生:有,如图4所示,对应线段AB和A′B′正好在同一条直线上.
师:对,所以刚才的结论应该怎么说才比较完整?
生:在两个成中心对称的图形中,对应线段相等,并且互相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
师:由于AOB和A′OB′也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我们可以得出: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对对应点关于同一点成中心对称,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关于这一点成中心对称.
根据刚才所得结论,说一说由图5能得到什么结论:图5
ABC和A′B′C′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
生:(1)OA=OA′,OB=OB′,OC=OC′;
(2)A、O、A′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B、O、B′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C、O、C′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
(3)AB∥A′B′,AC∥A′C′,BC∥B′C′.
师:请大家归纳一下刚才所得的几个结论.
生:(1)在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中,连结对称点的线段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2)在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中,对应线段相等,并且互相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
(3)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成的线段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该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一定关于这一点成中心对称. 师:结论中的(1)和(2)是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的特征,结论(3)是判别两个图形是否成中心对称的方法. 另外还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互相重合,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两个成中心对称的图形中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本环节的设置从中心对称概念出发,到最后归纳出中心对称的性质,思路清晰. 整个设计过程让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经历了概念的形成过程. 学生通过自己探索得到了知识,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
1.4 指导应用,深化理解
图6师:图6是“本田”汽车标志的一部分,已知它是关于点P的一个中心对称图形,你能运用你所学的中心对称的知识画出它的另一部分吗?(合作探讨,协作完成. )(此环节旨在加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与巩固;设计的问题注意了感性与理性认识的结合,以便于学生更深地理解;注意向学生渗透类比学习的思想方法;注意了知识的应用设计,体现了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反作用于生活的辩证关系;注意了学生合作、创新意识的培养. )
1.5 归纳总结,反思提高
想一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自由发言)
说一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解决什么问题?(自由发言)
2 课后反思
“中心对称”是义务教育阶段第三学段中“图形与变换”的一个内容.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并不要求从严格的几何变换定义出发来研究变换的性质,从而研究图形的性质,而只要求“通过实例认识变换”,借助图形的直观探索旋转的基本性质,以及一些基本图形的性质,并能利用图形变换设计、欣赏图形. 本文基于数学文化对“中心对称”做教学设计,以下一些方面值得反思.
(1)通过挖掘数学中的美,用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剪纸”作为情景进行导入,特别是采用学生自己创作的剪纸图案,让学生体会、感受、欣赏数学美,让学生受到数学文化的震撼. 以此引导并激发学生进一步发现、探索数学的美,最后达到创造数学美的境界.
(2)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渗透了旋转变换思想,但学生已经习惯静态图形的学习,对运动变化不适应.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通过图形的动态演示以及让学生从“做中学”,让学生掌握这种变换思想,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处理问题更加灵活. 在教学设计“中心对称性质”的形成中,让学生通过交流归纳,使他们感觉到自己在活动中“研究”的成果,对最终形成规范、正确的结论有重要贡献,从而激发他们更加注意数学学习方式.
(3)数学来源与生活,又必须回归于生活. 本教学设计采用的大部分都是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各种图形标志,让学生感知学习数学可以让生活增添许多乐趣,同时也让学生感知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学习的数学就应当是生活中的数学,是“自己身边的数学”,并且进一步感悟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了学生数学的学习兴趣, 进一步拓宽了学生的数学视野.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一)优质教学资源难以共享我国环艺专业起步较晚,最早是从20世纪50年代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饰专业发展起来的,后期又有中国美术学院和无锡轻工业学院等相关艺术院校开设室内装潢专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现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教学体系。但目前优质的教学资源都集中在全国少数知名院校中,大部分院校的教学资源还相对落后,如何让优质的教学资源传递到每位学生的手上,成为现今传统教学体制下的难题。(二)学生之间缺少互动交流平台传统体制下的环艺专业教学模式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时间非常有限,课堂上教师现场教学首先要完成教学任务,在完成教学任务后课堂上仅留下的一点时间,没有办法满足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充分交流。而利用互联网教学将颠覆传统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师生之间缺少互动交流的弊端,通过互联网,学生在课堂上课之前可提前进行线上学习,在线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可提前对预先学习的知识进行讨论,学生预先将在线上学习过程中不懂的知识点记录下来,等到课堂上带着问题针对性地有效学习。线下课堂以讨论问题为主,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和沟通的能力。而课堂后再进行线上反馈,从线上—线下—线上这种模式,强化学生的主动性,巩固知识点,延长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时间,更重要的是互联网搭建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与企业之间互动交流的平台。(三)教学信息、市场咨询传递缓慢传统体制下的环艺教学模式,教师和学生的教学信息来源及市场咨询渠道比较单一。教学信息相对滞后,对市场现状缺乏了解,是目前我国环艺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例如,一些家具设计教材,教材中讲解的家具材料及家具制造工艺都早已被市场所淘汰,教材中由于没有及时更新,所以还一直沿用,导致学生学习的知识和市场实际需求严重脱节,毕业后的学生普遍感觉在校期间学习的内容落后于市场,满足不了设计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必将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在教学中要解决上述问题,一要及时调整跟进教材内容,不能长期不变,尤其是设计专业的教材更是如此。二要利用互联网,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大量教学资源和信息,并通过网站让学生及时了解市场行情。(四)实践教学空洞,缺少环境场景模拟环艺专业的实践课程,教师通常先对课程中的某个实践环节进行理论讲述,再进行实践操作和步骤讲解,但这个过程通常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并不理想,主要因为缺少场景环境的真实模拟和认知体验,很多学生对实践环节普遍感到空洞乏味。例如,《景观建筑构造设计》课程中对于斗拱、雀替等古建筑部件的学习,如只给学生讲解理论和图纸,学生认知感不强,且空洞枯燥。若结合互联网媒介,教师在实地现场对斗拱、雀替部件进行现场讲解(包括细部构造、现场测量),并录制视频,随后教师将视频课件上传至网站,学生可以提前到网站上学习,学生看到视频中真实的古建筑部件,有了直观的视觉感受和清晰的现场演示步骤,使得原本需要讲述的大量文字内容通过视频录像演示,直观、清晰、明了。课堂上,教师针对教学中的难点和疑点,帮助理解和消化,互联网的介入使得学生学习效果更加明显,学习变得更加有趣。
二、互联网应用于环艺专业教学的优势及影响
(一)不受时间地域限制,随时随地学习互联网教学模式相比传统的教学模式最大的优势在于互联网教学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随着无线网络信号的覆盖面越来越大,网络速度的不断提升,上网学习越来越便捷,越来越被广大的学生所接受和青睐,在线学习也逐渐成为一种习惯。互联网教学方式最大的特点除了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外,相比传统教学模式还具有以下优势:第一,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时间相对集中,教师和学生集中在某一时间段进行教学。除集中授课的时间外,剩余的课外时间,特别是像乘车、等候等一些琐碎的时间,学习利用的可能性不大。而利用互联网教学,教师将课件、视频录像、试题、图库等教学资料上传至网站,平时学生可通过手机、ipad等媒介上网,随时随地地学习,这就将生活中大量琐碎的时间利用起来,延长了学习时间,使得学习更有效率。第二,具有重复学习的优势。教学视频可上传至网站,学生课后对教师课上讲授的知识点可打开视频重复学习,帮助学生复习,加强记忆。而传统教学模式,教师除在课堂上讲授外,课后学生遗忘知识点无法通过媒介帮助回忆。互联网具有强大的技术平台,可以充分发挥优势,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二)实地现场教学,录制视频教学课件,提高学习效果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点,学生有时认知不清,尤其是对于施工工艺和家具制造工艺流程等方面的知识点,由于专业性实践性较强,学生听完课后没有清晰的概念,甚至出现有些学生在课堂上听完课以后更加混淆不清,在脑海中形成错误的概念。而由于第一次学习没有彻底弄清知识点,形成错误概念,导致学生在进行第二次学习时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更正第一次学习形成的错误概念,这就使得学习事半功倍,降低了学习效率。对于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如室内装饰工程、景观建筑构造设计、家具制造工艺学等相关课程,此类课程动手实践性较强,以纯理论的方式教授此类课程显然不符合教学规律。但教师如能到施工工地或工厂厂房进行现场教学,并录制教学视频,后上传至网站,学生在线上看到教师在施工现场录制的视频课件,有了形象生动的视觉感受,对施工和工艺流程也有了直观清晰的概念。
三、互联网教学对环艺专业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
(一)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打破传统被动式教学无论是传统的线下教学模式还是新型的线上互联网教学模式,两种教学模式都有其优势的一面,比如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和学生可面对面直接交流,这种教学模式互动性强,具有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并且教师可充分发挥个人的亲和力,对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当面直接解答,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这种教学模式同样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如优质教学资源难以共享,实践教学课程效果不明显。而利用互联网教学模式具有覆盖面广,教学资源和市场咨询传播迅速,不受时间地域条件的限制。以上无论哪一种教学模式都无法完全取代一方,即使是具备较多优势的互联网教学也无法完全取代传统的线下教学模式,而最佳的教学方案是将两种教学模式进行结合,取长补短,以线上教学作为入口导入线下教学,将两种教学模式的优势和长处充分发挥,彻底打破传统的被动式教学模式。在具体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利用互联网让学生提前上网学习,学生在网上学习的过程中会产生问题和疑问,等到课堂上学生会带着上网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目的性地听教师讲解,解决网上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由于带着问题去听课,学生上课的注意力自然会更加集中,学习的效果自然会更好,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促进了现有环艺专业传统教学模式的改变,也必将全面推动环艺专业的教学改革进一步向前迈进。
四、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互联网教学的实践探索与建设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人文艺术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互联网教学上进行了一定的教学实践探索。其主要网络教学实体为易居句容网(),在此教学网站中,设置了六大特色网络教学版块,分别为“装修建材”版块、“案例欣赏”版块、“装修服务”版块、“寻找装修”版块、“精品家园”版块以及“专业论坛”版块,这六大版块分别发挥着不同的特殊作用。“装修建材”版块主要为学生上网积累基础知识搭建网络平台;“案例欣赏”版块主要为学生在设计前进行设计前期调研搭建平台;“装修服务”版块主要为训练学生基本技能训练搭建平台;“寻找装修”版块为学生进行实际项目操作搭建平台;“精品家园”版块为学生进行实践教学成果提供了成果展示平台;最后一个“专业论坛”版块,为学生提供了相互学习交流的公共平台。总体而言,它是一种教学与商业相结合的网络实战平台,以校内工作室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整合和利用各种专业与行业资源,为学生、教师、企业、客户四方搭建平台,进行“信息”的传递,通过咨询与实战,改变学习方法、扩展教学内容、扩大教学范围,最终形成产学研一体的独特的实践教学模式。
五、总结
关键字:跨校修读学分、教学方式、项目导向、任务驱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6(a)-0000-00
2014年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共计1267项,其中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研究专项103项。辽宁何氏医学院主持的《现代企业管理精品资源共享课跨校修读学分的教学模式改革》项目,在项目负责人市场营销教研室孙茹云老师的主持下,本学期已经进入到第二轮教学。
1 授课对象
第一轮教学的授课对象是市场营销专业大二的学生。考虑到现代企业管理课程中的很多章节对于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而言都是已经学习过的课程,比如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库存管理、物流管理、财务管理等,为避免理论知识的重复讲解,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降低,产生学习逆反心理,本轮教学我们更换了授课对象,选择了对企业管理相对陌生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2 教学方式
上一轮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建课方教师在网上讲授理论知识,提供学生所需各种课程相关资料,包括课件和习题,参考资料等。线下由使用方教师带领学生巩固、运用理论知识和考察知识掌握情况来进行,具体做法是:以使用方教师帮助学生设计学习计划,在线上监控学生学习进度。线下由使用方教师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做练习题,进行案例分析,答疑,用考核的方式对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审核,对问题进行新一轮汇总,再课上进行总结讲解,以此形成两性循环。但是,这样的教学方式,它的缺陷确越来越多地显现出来。无论是线上线下的教学都是以理论知识的传授为核心,把学生看成是接受知识的容器。线上学习由于网络速度以及平台问题有时延缓了正常的学习进度,有时学生为了追赶学习计划,需要长时间连续学习,加之对着冰冷的屏幕,毫无生气,难免导致学习比较枯燥。按照上述方式进行教学,虽然重点突出了教学效果,但学生却不是主动接受知识的,没有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与立项初衷相悖。因此,革新教学方式势在必行。
本轮教学过程中,从让学生乐学、活学的目的为出发点,努力营造高效和谐的课堂氛围,重新更改了教学方式,具体如下:
2.1 项目导向型
针对于营销管理这一章节的具体知识点,结合双十一的时间背景,设计了一个项目,要求学生策划天猫双十一的促销活动。以完整的策划方案为作品,要求学生完成主题、创意、文案的全部设计。辽宁何氏医学院地处相对偏僻,学生日常购物多来自于网络,天猫是学生们特备喜欢的电商,以此作为学生研究对象,深受学生喜爱。教师首先组织学生进行历届双十一天猫活动资料,以及其竞争对手京东的相应资料,组织学生进行历届活动优缺点的研讨。在此基础上,用头脑风暴法激发学生设计出具有创新的促销主题以及活动方案。当学生完成全部策划案的时候看着自己的作品,小有成就感。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2 任务驱动型
在生产管理线上理论知识完成之后,带领学生参观蒙牛企业沈阳分公司的工厂。通过实地参观,让学生真正了解线上章节的具体理论知识点。在参观之前,给学生布置任务,在参观过程中要善于发现问题,通过现场提问,了解企业解决问题的具体做法。回来之后,结合我们所学理论知识,为企业提供更加可行的问题解决方案,以论文形式进行上交。
2.3 角色扮演教学法
《人力资源管理》这一章,线上理论知识主要围绕企业人才选育用留四大部分展开进行讲解。线下,使用方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地模拟,主要对面试这个环节进行实际操作。学生两两一组,一个扮演面试官,一个扮演面试者,让学生设身处地、身临其境的感受所学知识点,提高学生的职业操作能力。对于这种方法,学生非常乐于参与,一个方面让学生非常生动的感受了所学理论知识点,而另一个方面使学生更加真切的了解社会情境,富于感情,使学生真正热爱人力资源工作,有意向投入企业人力资源部的工作当中。
2.4 案例分析法
全部课程结束后,让学生自主搜集自己相对感兴趣的企业案例。线下课堂上让大家进行分享,并且进行问题诊断。大家就发现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最具可行性的方案。大家在共同探讨中,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其中案例研究对象有外资企业和国内知名企业,主要供我们学习其成功经验。而针对一些中小企业的运营,主要是进行诊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所学知识点,进行活学活用。
上一轮的教学,因为保持着相对陈旧的教学方法,线下教学时间,利用率不够紧凑,每堂课都会有所剩余,让学生自己总结或者提问。本轮教学,学生都是在相对比较快乐的氛围中度过的,我们不再是“忍耐”着前行,而是非常积极主动的学习。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都有所提升,这些教学方法的利用,大大提高了本轮教学效率。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进一步提升利用率。
3 教学效果
本轮教学最大的进步在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在任务、案例、项目等的驱动下,学生会非常主动的登录平台进行网络课程的学习。学习效果非常好。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也都有所展现。
参考文献
[1] 王鹏,中小企业管理有效性研究, 2012
一、激发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里,教师和学生是一个整体的信息场,教与学是心灵、情绪、信息交换的一个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通过动画播放、课件演示、图片展示和合作法、讨论法、故事导入法等形式,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能充分激活学生多种感官,实现多渠道信息传递,可提高其对品社知识的吸收率,并促进知识向道德能力的转化。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谢谢你们,我的父母》一课时,如果直接按照教材的内容讲一遍,孩子们可能浮于表面的认识,虽然在农村,但现在的生活比以往富裕,孩子们在家里还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长辈眼里的宝贝,他们很难感受爸爸、妈妈为了自己的幸福成长,辛勤操劳着,孩子不知道父母养育的艰辛,心安理得地接受父母、长辈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一组图片,向学生展示父母为了家而忙碌着。孩子们看到在在烈日炎炎下看到自己的父母在田间劳作;看到在寒冷的北风中家长送孩子上学的情景;看到长辈在饭桌上自己把肉夹在孩子碗里,自己却吃着骨头,啃着鱼刺……孩子们通过“亲身”感受父母亲的生活,感受到了父母给予自己的“爱”,体悟到来自父母慷慨无私的爱的背后,原来隐藏着那么多的辛苦。在这个基础上,通过展开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自己也应该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所以,发挥现代多媒体的作用,往往能激发学生向上的信心和力量,在有情趣的教学中,得到美的享受和精神满足,对所学的事理能铭记不忘。
二、联系实际,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教师在讲授《品德与社会》的教材内容时,应当紧密联系实际,让学生在具体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感悟做人的道理,形成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我在讲六年级上册《不和烟酒将朋友》时,便结合六年级已有个别学生开始随波逐流模仿成年人的苗头或者像影视作品中的情景一样发生抽烟喝酒的现象,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具体了解和体会,分析部分学生和烟酒交“朋友”的原因。学生们各抒己见,有的说看到明星抽烟喝酒感觉很酷,自己也想和他们一样酷,所以开始接触烟酒;有的说自己父母在家里就经常抽烟喝酒,时不时地还让自己也来一口,进行“男子汉不抽烟喝酒怎么行”之类的诱导;还有的与一些社会上的小混混儿称兄道弟,在他们的影响下,也开始接触烟酒,否则他们会看不起自己,等等。听着孩子们真诚的表白,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自己肩上责任的重大。在课堂上,我把自己精心制作的视频、图片等多媒体课件一一播放,并撷取了一些学生身边的亲人因抽烟酗酒危害健康,甚至失去生命的事例;其中有因长期抽烟所导致的黄、脏、坏的口腔与牙齿的图片,有因酗酒成性胃疼时满床打滚的惨景,有因酒后驾车导致的车损人亡的悲剧……触目惊心的一幕幕,给孩子们带来了深深的震憾,有效地让学生们认识到了烟酒的危害,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开展实践,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新课程指出:“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真实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要提高品德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必须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起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促进知与行的和谐统一。在教学中,提倡体验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师生互动,全员参与,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还可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形式,让学生走出课堂,进行现场实践,拓展学生的活动空间,引导他们对周围的人和事进行观察、访问,使他们对生活实际有一个全面、具体、鲜明的了解,从而充分体会到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联系,树立正确的行为信心。我在上了《有趣的课外活动》后,让学生在课间做做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在游戏中,母鸡要懂得如何保护小鸡,小鸡要知道怎样躲过老鹰的攻击,老鹰要看准进攻的时机。每个人都积极参与,积极动脑。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感受到了团结的力量,知道做事要讲究技巧和方法。另外,我们还组织学生走进社区、走进商场、模拟招商、模拟法庭等形式在《品德与社会》课上的大胆使用,使学生尽可能地缩短与社会生活的距离,以培养效益观念,树立竞争意识,增强法制观念等。
四、组织辩论,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有机化学;药物化学
本科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抓好本科教学工作,是提高整个高等教育质量的重点和关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和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获得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率的本科教育成果,离不开师生的密切配合,离不开教学手段的不断创新。创新教学思维,改变教学模式,构建和谐、协作、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迫切要求,学生的学习效果达到“听得懂”、“写得出”、“讲得清”、“用得熟”,才能将所学知识掌握并内化为自身素质层面的内容,这个过程需要师生共同深度参与。混合式教学是高校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路径,也为学生深度学习提供了方法与技术保障[1]。创新教学方法是当下疫情期间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目前,全国高校的众多课程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对采用混合式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2-4]。我们探讨了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药物化学教学中的实践效果,现报道如下。
1深度学习视域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药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药物化学课程是药物制剂专业和制药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是一门发现和发展新药、合成化学药物、阐明药物化学性质、研究药物分子与机体细胞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科学。合成药物是其重要内容之一,所涉及的原理与有机化学课程联系非常紧密,是有机化学和药物合成反应的后续课程。化学学科本身能够极大的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在化学的各二级学科中,有机化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用尤为突出。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是相互促进的,应把这两门课程看做一个“课程对”,在学习药物化学时,应对有机化学的内容进行深度梳理,从而达到深度理解。
1.1药物化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思路
[5]深度学习视域下药物化学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教学目标应为:系统、全面、深入地了解药物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本质、药物合成的方法、反应的类型、影响条件及各类药物合成开发的最新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掌握新药开发和研究的方法。形成创新的审辨思维与综合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基于以上目标,我们对药物化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了设计(图1)。包括课前线上线下预习、课中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及答疑、课后线下拓展分组讨论,线上总结答疑等3个阶段。通过课前学习通线上平台学习任务,根据所要学习的知识,让学生结合有机化学相应内容预先学习相关MOOC,并且抓住知识点的核心,提出问题,实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初步了解和认识。课中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线下重点答疑,讲解关键知识点,解决学生在课前预习中感到困惑的内容,通过教师启发,学生联系有机化学理论对问题进行归纳,教师进一步点评总结,夯实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根据学习内容线上作业和拓展资料,让学生对知识的整体理解更加深入,实现深度学习。在实施环节,引入在线微课、翻转课堂、个人作业、小组作业、小组讨论、教师提问、教师总结等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环节。
1.2《药物化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
基于上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思路,我们对药物化学的教学进行了适当的改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显著提高,学习成绩有一定的提升,对所学专业的认同度也大大增强了。1.2.1课前线上线下预习我校药学系使用的教材是尤启冬教授主编的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十三五”规划教材《药物化学》。授课教师将本教材与诸多其他版本的经典教材进行了比较,对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梳理,为了便于学生掌握有机药物的化学本质,在学习通上传了相应章节的反应机理,备注了所学内容与教材中相应内容的联系,要求学生根据任务进行预习,引导学生针对性的复习有机化学知识。在上传过程中,没有一次性地把所有章节的内容上传,而是在每次上课前一天上传需要预习的内容,保证了学生们学习知识的重点,便于明晰学习任务。布置预习作业,要求学生把所学反应的机制和应用范围整理成笔记形式,对于不能理解的知识内容可以形成问题,通过学习通反馈给教师。在此过程中,对知识实现初步的掌握。例:《药物化学》“第八章解热镇痛药、非甾体抗炎药及抗痛风药”第一节生物烷化剂(表1)。1.2.2根据问题反馈进行课中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此环节为巩固课前预习成果,充分理解和掌握课程知识环节,通过课前线上线下的预习,与有机化学相联系的预习,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但是会有部分难点需要课上解决,教师在课前汇总学生在学习通上提出的问题,特别是共性问题,进行逐一解答。把化学反应的机制讲解清楚,对课前的预习工作做适当的点评,辅导学生优化预习方法。针对共性问题,进行适当的课上习题讲解,在学习通上做一些测试题目(通常为2~3道题目),实现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全面掌握。教师对涉及的合成反应在新药合成开发中的应用,尤其是临床常用的药物的合成中包含所学反应的,适当详细讲解,让学习的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学习积极性。例:如图2所示反应是“第四章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合成高效催眠药唑吡坦的反应,此反应涉及氮原子的酰化反应,在讲此反应的同时,帮助同学们回忆有机化学中酰化反应(亲核加成-消除反应)。同时拓展讲解镇静催眠药的情况,并可以增加一些新药研发的细节,并可以融入思政因素。1.2.3课后拓展线上作业和拓展资料[6],线下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强化知识点[7]。此环节为知识的拓展环节,目的是进一步使学生内化所学知识点,培养学习能力。教师通过学习通平台作业练习、章节测验,作为学生期末复习的要点,学生所获作业成绩和测验成绩作为期末考评的一部分。同时,在学习通平台跟当次课程相关的药物合成信息,详细介绍反应的机理、条件及达到的收率。使学生对所学习的化学反应有一个理性的认识。不定期地在课余时间举办药物化学主题讨论,加深学生对药物化学机制和合成的理解,讨论结束后,安排学生对讨论进行评价,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唑吡坦的合成反应中,涉及到亲核加成-消除反应、亲电取代反应、曼尼希反应、彻底甲基化、霍夫曼消除反应、氧化反应和酰化反应等,这些反应在有机化学教学中均有涉及。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分别在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及三年级第一学期开设,在药物化学学习中,除了可以在课前联系有机化学进行预习外,在课后集中讨论每个合成反应相应的反应机制,有助于巩固和加深记忆及对反应的理解。1.2.4“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评价为了评价“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效果,我们将药物制剂班和制药工程班(二者均为二本专业,入学成绩差异无显著性;2个班的人数分别为31和33人,组间差异无显著性)进行了平行对照,药物制剂班采用混合教学模式,制药工程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期末考试成绩药物制剂班及格率为93.55%,良好率22.58%;制药工程班及格率为87.88%,良好率19.18%,差异有显著性。表明此次教学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成效。
1.3“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辅助措施
1.3.1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中,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除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任课教师还增加了翻转课堂[8]、PBL[9]和BOPPPS[10]等教学模式,丰富了课堂教学过程。1.3.2完善了学生的考核评价方法,逐步增加过程性评价的比重。
2结论和思考
2.1专业基础课程之间、专业课之间联系紧密
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是相互衔接的,建议在教学过程中把具有紧密联系的相关课程设置为“课程对”,如: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药物合成反应和药物化学、解剖学和生理学、生理学和病理学、药物化学和天然药物化学等。在学习后续课程的时候,对作为后修课程的“课程对”中的另一门课程进行深度复习,增加对前一课程的理解,增强对后一课程的掌握,从而达到对知识体系的融汇贯通。
2.2加强教师素质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一、数学学科线上教学
(一)教学方法
2月3日,在区电教中心的组织下,我们进行了网络在线直播培训,通过培训我们掌握了网络直播及人人通的使用方法,这为我们今后的线上上课提供了指导和帮助,虽然没有教室和教学的硬件设施,仅一台电脑和手机我们也要坚守这份工作的使命。在线上教学初期,我校数学教师“微信”、“人人通空间”“一起小学”三个客户端相结合,学生在微信进行语音签到及导学案、微课的接收,在人人通进行体温填写及计算题的“习惯养成”,在“一起小学”进行练习检测。教师通过“微信”及“一起小学”批改作业。随着线上教学时间的推移,经各位领导商议后决定,可以进行直播授课。从刚开始接触“钉钉”软件到线上给学生教学,从不熟悉迷茫到线上教学中的收获,我们深深认识到了,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社会,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我们教师首先牢固树立信息化,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培训,紧跟时代的脉搏,更何况认清形势认真完成线上教学任务。
线上授课开始时,教师保证提前几分钟签到,保证听课学生人数,做到每位学生不掉队。授课时教师的语言应简洁明了,便于学生理解,并举一些具体例子加深学生的理解,教师的提问应有针对性,对于学生的解答教师应做出恰当的评价,多以鼓励为主,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适时强调重点和难点,助学生总结知识点,提醒学生做笔记,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整授课节奏。
(二)教学效果
1.对于重难点内容,通过反复重学,反复思考,来帮助彻底的理解和掌握。
2.在线学习能很好的实现个性化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学习进度,根据自己的需求、知识背景、个人喜好、学习风格来选择学习内容,有效地增强了学习的针对性,从而提高个人的学习效率。
3.由于不能和老师面对面,学员对老师的依赖心理大大减弱,学员会慢慢培养起“学习得靠我自己”的观念。这实际上是促使学生确立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三)出现的问题
1. 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要求较高,缺少老师的现场指导和约束,容易走弯路。
2.网络交流不如面对面交流来得直接,也较为花费时间,而且容易让学员产生依赖心理,认为听不明白还可以重学,从而导致学习效率下降。
3.对于在离开老师视线,而且家长知识水平的限制,学生课上课后监督环节有很大漏洞。
(四)改进措施
1、提醒孩子在一个安静的场所学习,与学生互动,努力让课堂生动、丰富,提高学生听课的兴致。
2、与家长及时沟通,适时监督孩子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引导其朝努力上进的方向发展。
3、课前检查网络通讯情况,确保网络畅通。
4、通过随机点名提问方式与学生互动,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鼓励、夸奖学生,让学生乐于参与。
二、语文学科线上教学
(一)教学方法和手段
根据学科的性质,在广阔的资源中寻找最适合学生学习和接受的方式,为此我校语文教师采取了“一起小学学生”、“微信群”、“希沃白板”、“人人通空间”相结合的模式,利用“希沃白板”制作微课,重点讲解教学难点和易错点,并将微课链接发到微信群,学生可以重复观看;利用“一起小学学生”、“人人通空间”里的优质题库,为学生选取预习和课后引导巩固习题;利用“微信群”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反馈,同时也通过资源转发等方式,为学生推荐优秀微课和PPT。
(二)教学效果
“停课不停学”期间大量用户扎堆聚集在教育类网站和教育类APP,导致网络比较卡,制约了学生参与学习的效果。部分学生由于条件限制,使用的是父母的手机或父母淘汰的配置较低的手机,在线上教学时,往往会因为电话来电或卡顿造成学习中断。线上教学教师不能直观看到学生的学习的纪律、知识掌握情况的反馈从而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抛开上述问题,线上教学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很容易投身其中。
(三)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
1、有时网络卡顿,教学有中断。教师找出是自己网络问题还是学生网络问题,如果是自己问题,联系网络公司解决。如果是学生问题,联系家长,指导家长解决孩子网络问题。
2、小学生自主学习较差,如果布置的是文字,或PPT学习,则学生学习积极性较低。改善措施:布置的是微课或实时小视频教学则学生积极性较高,学习效果也更好。
3、布置的作业分为网上完成作业和纸上完成作业,个别同学作业完成比较拖拉,老师在批改纸上完成的作业时批改比较耗时。改善措施:为了学生的眼睛健康,教师尽量给学生留纸质作业,给学生分组,建立小组群,在小组群里教师便于监督学生完成作业。
三、英语学科线上教学
2月10日前期,我们已经紧锣密鼓,做好网上教学的各种安排,建立微信群,让家长下载App,自主备课,挑选各种优秀的教学资源,制定网上教学计划,到学校取回任教学科的课本和参考书等。
(一)教学方法和手段
线上授课我们利用微信区、人人通选用了优质的授课资源给学生,包括区教研室安排的每个年级的骨干教师发送的资源,微信公众号的资源,“一师一优课”等优秀的教学案例,学生和家长反馈较好。3月15日前后,街道教委又安排每个学校利用固定时间进行学校的教研,我们响应上级的安排,积极组织各个年级的英语教师进行教研。针对近期网上教学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研讨。我们研讨教学进度,探讨学生上网课时可能出现逃课的情况该如何避免,学困生上网课能否跟上进度以及有些学生的单词错误发音在线纠正存在困难的情况进行教研。后来我们调整了教学方式,4月20日起,所有教师尽量采用钉钉直播授课,因为所用软件可以统计学生的在线时长,可以避免给一些逃课的学生打开手机,人不在身边,这样的互动方式老师可以更全面的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教学效果
老师在备课、上课方面下了较大功夫,课堂授课高效,利用直播,以不同的游戏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大部分家长对线上的教学效果还是比较满意的,但是线上教学的时间可能稍有些长,教师要做到精讲。布置的线上作业学困生不能及时完成,需要老师与家长进行沟通,督促学生完成作业的上传,也有的同学反复督促仍然不能及时完成作业。学校复课后我们老师也会对线上教学的成果进行进一步的摸底,进行查漏补缺,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复习。
(三)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
1、教师无法把握学生的听课状态,师生交流互动有限。观看微课时看不到每个学生,无法看到学生的听课状态,无法对学生进行较好的课堂管理。另外,在线教学,学生发送语音时,学生发送音频老师们逐个听完,虽然进行了点评,但是觉得同学们浪费了宝贵的等待时间,不纠正又没法进行下一步课文的学习。
2、近期使用上学期的课表上课,学生有时不能签到,同时线上教学战线的拉长,加上大部分家长的复工,不能很好地监督学生,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差,学习的积极性有所下降,学习效果不是很理想。
针对这种问题,学生不在老师身边,老师们也尝试了各种方法,最大限度地做好“停课不停学”工作,及时主动与家长联系,课上为了更好地监督学生,直播授课时多给予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把每次直播的时长给课堂参与率低的同学家长,查找原因。线上作业上传不及时的同学老师每次授课时进行再次提醒。
四、其它学科线上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