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西语言文化的差异

中西语言文化的差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中西语言文化的差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西语言文化的差异范文第1篇

    1.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英汉语中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词汇

    如动植物词汇、颜色词汇、地名词汇、数字习语等通过对比分析英汉部分词汇的文化内涵,展示中西方文化差异西方人重理性和逻辑思维,汉民族重悟性和辩证思维,通过让学生了解这种思维习惯上的文化差异。体会其对语言表达方式的影响 进而学习英语语法,减少中国式英语的错误 ,在传递文化知识的同时,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以英语思维模式学习英语 排除母语文化和母语思维的干扰,按西方人的观念和思维进行有效的交际,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广泛收集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如各类报刊,文摘 杂志等,通过大量的阅读 学生可以开阔眼界,有助于在深层次上对异域文化有所了解,教师可以借助此幻灯片,娱乐电影等,增加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 。

    2.英语教学应注意中西方文化差异比较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交际能力不但包括对语言形式的掌握 而且包括对语言使用社会规则的了解和熟识 ,英语教学中教师应遵循语言分析和文化比较相结合的原则 注意对比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 要让学生认识到不同的语言不但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而且在交际规则上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学英语的学生不但要了解而且要深入学习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 风俗习惯 交际规则,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的知识,与此同时 教师还必须不断引导学生加强对本国文化的学习。使他们逐步提高对本国文化的认识,在比较中西方文化的基础上把握二者之间的差异,从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避免文化冲突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我们与西方的交往过程中,确实存在着很多文化方面的冲突,直接影响到了跨文化交往的效果,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们极有必要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具体措施

    2.1 授课教师要转变观念在我国目前的教学体系

    外语教学多半只在课堂上进行,教师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如果教师只把重点放在语法和词汇教学上,学生就不可能学会语言的实际运用,也无法获得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因此,授课的教师必须要转变自己的观念,切实认识到文化冲突的危害性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同时,教师还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文化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把握英语文化知识教育的量与度,以及教学的具体步骤和方法,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2.2 改进现有的教学方法一直以来

    小学的英语教学侧重点都放在了语言知识的传授上,而忽略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们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在质和量两个方面对课堂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加以控制,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还可以举办一些专题讲座,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出具有较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改进教学方法时,一定要使新的内容与学生所学的语言知识紧密联系,并与语言交际实践紧密结合。

中西语言文化的差异范文第2篇

赵奎英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おお

赵奎英教授的著作《中西语言诗学基本问题比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5月版)从统观中西语言哲学的高度,对中西诗学的基本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比较分析,内容宏富、体系完备,并且针对语言诗学中的盲区和难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诸多学术难题上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提出了诸如广义的“语言诗学”;“名”与“逻各斯”的比较框架;中国古代的“名”言观和“无名本体论”;西方传统的“逻各斯语言观”和“逻各斯本体论”;“有韵的逻各斯”与西方传统的“纯诗学”,“有象的道”与中国古代的“大诗学”;中国古代诗学文化具有“空间化与诗化”特质等一系列富有洞见的论题。这又使得这部厚重之作充满了理论创新的锐气。而在诸多的突破与创新中,该著作为中西诗学比较研究开辟的新领域、提供的新视野、确立的新框架尤应被提及。

赵奎英著作以最广义的“语言哲学”和“语言诗学”作为理论起点,重构了语言哲学与诗学一贯的源始关联性,确立了中西诗学比较研究中的语言诗学领域和语言哲学视角。该著作指出,一提到“语言诗学”人们往往会联想到20世纪西方的俄国形式主义,并且与此后兴起的英美新批评、法国结构主义以及后结构主义等西方的理论流派联系在一起。但这些只是伴随着20世纪西方“语言学转向”出现的“狭义上”或“较广意义上”的语言诗学。语言哲学与诗学的本然关系要远远早于20世纪西方文论对语言产生普遍的兴趣,对于语言观念与文学观念内在关联性的关注,在中外文论史上自古就有。由于文学本来就是一种“语言事实”,人们的语言观总是不可避免地影响着人们的文学观,语言哲学总是不可避免地影响着文学的生成运思方式。因此那种最广义的“语言诗学”,亦即那种“受到某种语言哲学观念或语言学研究状况影响的、从语言角度切入文学研究的文学理论”,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的文学理论史上一直都是存在的。一提到“语言哲学”,人们也容易想到英美分析哲学这种最狭义的语言哲学,但这里的语言哲学同样是在最广义上使用的,它泛指“一切从哲学的角度思考、研究或关注语言的普遍性质或一般问题的哲学和一切从语言学的角度关注或回答了哲学的基本问题的语言学”。这种最广义上的语言哲学观念潜含于文化的最根基之处,通过它可以更清晰地确定诗学研究最基本的命题,透视中西诗学精神传统的生成特质。但这种广义的“语言哲学”和最广义的“语言诗学”在当前学界的研究中都是相对地被忽视的。而赵奎英教授的著作正是选取最广义的语言诗学作为中西诗学比较研究的领域,并以最广义的语言哲学的两大基本问题作为透视角度,对中西语言诗学的基本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和比较分析。这种理论旨向决定了此书博大厚重的研究风格。

宏大的理论视野是以对传统理论的重估为前提的,正本清源的理论梳理必然带来理论的创新。在中西文化比较平台的界定上,“道”与“逻各斯”因其代表了中西哲学的最高本体,长期以来成为中西比较文学、比较诗学、比较哲学的基本框架。学界虽有极少数的对这一框架的合理性与合法性的批判质疑,但这一框架的流行性、统治性地位似乎并没有从根本上真正被撼动。该著作对这种几成定势的比较框架进行了一次更彻底的检视,它通过“名与逻各斯”和“道与逻各斯”的重重对比,让人们看到“名与逻各斯”实际上比“道与逻各斯”更适合做中西哲学、诗学、文化比较的基点和框架。该著作指出,“逻各斯”是西方哲学文化的基点,西方传统最初正是以逻各斯领会语言的,也是视逻各斯为最高本体的。西方传统的语言观是一种“逻各斯语言观”,西方传统的本体论是一种“逻各斯本体论”。“逻各斯”亲近“理性”、肯定“逻辑”,是“言说”性的本体,逻各斯语言观和逻各斯本体论共同为西方传统诗学的生成提供直接的语言学依据。而“道”作为中国哲学的最高本体,它混成无形、无极无分,是一种“非名言性”的无名本体。“道”与“逻各斯”虽在本体地位上具有相似性,但相异大于相通,很难建立合理的对话关系。相反,被以儒家为代表的各家推崇为“天地之纲”、“圣人之符”的“名”则与“逻各斯”更具有可比性。“名”渗透于中国古代的语言学、逻辑学与政治伦理学中,具有“概念名称”、“书写文字”以及“名分名誉”的含义。中国古代的语言观是一种“名”言观,中国古代的逻辑学是一种“名”学,中国古代的政治伦理学则与一种“名分”之学难解难分地纠结在一起。“名”对于中国诗学传统以至整个文化传统的生成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如果说“逻各斯中心”与“反逻各斯中心”构成西方语言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中国古代语言哲学的一个基本问题则是围绕着“名”与“无名(道)”展开的。“名”与“逻各斯”堪称中西诗学文化精神生成的基点性依据。但同样作为中国哲学文化基点的“名”却长期被掩盖于“道”的光辉之下。“道”与“逻各斯”比较框架的确立,更使“名”对于中国诗学、文化生成所具有的基点性意义得不到有效梳理。而赵奎英著作重新厘定中西诗学比较的平台,把“名”与“逻各斯”作为中西语言哲学、诗学比较研究的框架,在中西文论比较研究上也因此具有重要的突破性意义。

把“名”与“逻各斯”作为中西语言哲学、诗学比较研究的框架,并不是要排斥“道”与“逻各斯”。赵奎英明确指出:道家之“道”排斥“名”,但以儒家为代表的各家所尊崇的“名”却向往着“道”。因此,以“名”与逻各斯作为比较的基点和框架,并不会把“道”排除在外,而是要把“名与道”同时纳入视野,在对“名与逻各斯”、“道与逻各斯”、“名道(无名)悖反”与“逻各斯中心”的同异比较中,说明它们对于中西诗学精神生成的复杂意义。由此可以看出,“名”与“逻各斯”是一个更具包容性的框架,以此为基点,更有利于揭示中国传统诗学精神的整体风貌和诗学结构的复杂格局。

中西语言文化的差异范文第3篇

我国学习英语的时间较短,从近代开始算起一共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实践,在这一百多年间由于政治环境的变化,不同时期的基础英语教育均存在一定的历史特征。建国以前,在部分国立学校与外国人办的学校里,很多学生往往在中学毕业的时候英语水平已经达到了较好的程度。建国后,由于意识形态的变化,英语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被排除在教育体系之外。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北大著名英语教育专家杨周翰撰文指出:“以目前北京大学英语系英语水平比较而言,大学三年级的英语水平只相当于30年代高中毕业生的英语水平。”以当时北京大学的水平比较而言,英语水平尚且如此,其它学校学生的英语水平可想而知。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既需要一大批英语人才,在这一时间内我国基础英语教育获得了高速地发展,一大批优秀的英语教师投入岗位,大部分中、小学开设了英语课程。并且,很多从事基础英语教学的教育工作者也开始逐步以辩证地眼光看待基础英语教育改革问题,这也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

2当前我国基础英语教育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英语教育偏离素质教育轨道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应当成为文明、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建国后的一段时间内,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英语教育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忽视,这也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损失。通过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基础英语教育在以课程授课为主要形式的引导下,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教学技巧、教学成果以及教学实践等方面均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部分学校的教学方式不能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为主导,英语课程素质性得不到体现,学生的英语语感与英语思维能力受到了桎梏。同时,国内很多学校在教学评价体系上过于唯分数论证,基础英语教学不能以传授语言知识与技能为主,在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涌现出一大批“哑巴英语”,这同样也是过于重视英语考试分数、忽视英语技能性的重要体现。基础英语教育在学生英语学习生涯中占据着引导性地位,如果不能再这一时期掌握合适的语言学习技能,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会产生诸多不利的影响。近年来,国家不断提倡素质教育,希望从根本上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基础英语教育工作由于教学技巧的缺失,很多教学成果无法进行推广与实施。此外,基础英语教育在教学实践存在着“重考试,轻实践”的发展趋势,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比,这一发展趋势具体表现在教育过程中课程设计、教学主体、授课方式等安排的滞后。

2.2过于忽略中西语言文化差距

基础英语教育的本质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语言表达的作用只有在跨文化交际中才能得到体现。要想达到这样的标准,不仅要求学习者在发音、语法等纯语言词汇不断进行训练,还需要对中西方文化因素进行分析。当前,我国的基础英语教育过于忽略中西语言文化差距,单单进行纯语言的训练,这不仅造成基础英语教学者的教学观念偏差,让其仅仅认为基础英语教育的作用在于语言知识的灌输,从而忽视语言文化的重要性。近年来,国内部分英语专家对于中西语言与文化教育进行了深入地研究,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基础英语教育过于忽视语言的社会环境、得体性等因素,使得学生在掌握语言系统与用法上实际应用能力较差。并且,部分基础英语教学者由于担心语言文化教学会耽误主体课程的进行,在一定程度上加重学生的课程负担,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忽视或放弃这一语言教学环节。其结果导致学生在不了解中西语言文化差距的背景下,形成了很多的“中国式英语”,在网络上这种“中国式英语”(简称Chinglish)不仅造成了跨文化交流的障碍,还使得外国友人形成了许多误解。基础英语教学者需要改变教学过程中的偏差,不仅要进行语言知识教学,将单词、语法、词汇等知识教授学生,还需要进行语言文化教学工作,特别是对中西语言文化差距需要进行重视。基础英语教育改革中,语言文化教学需要摆在一个重要的位置,这也是跨文化交流最终获得长足有效发展的关键性步骤。

2.3基础英语教学方式过于滞后

在很长的一个时间段内,基础英语教学主要依靠教师、粉笔、黑板、书本等教学方式,随着智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基础英语需要从传统的学科教学方式进一步转向现代的智能教学方式,单单依靠教师个人力量是远远不够的。然而,由于师资水平、教学投入等因素的制约,目前国内很多学习的基础英语教学方式仍然过于滞后,学校在对课程资源的投入力度上缺乏人力、物力、财力以及资源共享的支持。基础英语教学的教学工具可以分为广义与狭义两个方面,广义上缺乏师资、财力投入,狭义上缺乏课程资源,尤其是在与基础英语教学息息相关的图片、实物、模具、录像等方面,很多学校仍未进行普及。在课堂资源方面,部分学校虽然拥有价值较高的课程资源,但由于共享体系的缺乏,未能在大范围内进行推广,这也造成了很多学校课堂上虽然拥有先进的教学工具,但课程资源跟不上先进的教学工具,实际的教学效果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国内很多学习对于基础英语教学方式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分类标准,在教学研讨上存在诸多的不便,对这一问题的完善也需要在改革中得以体现。

3我国基础英语教育改革主要完善措施

3.1加大素质教育应用力度

针对基础英语教育费时较多,但收效较低的问题,在改革中必须要坚持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要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教学成果、教学方式加大素质教育的应用力度。素质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是事关教育教学工作长期发展的重要基石,基础英语教育改革需要将素质教育改革方式作为学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能力。在素质教育观下,基础英语教育改革需要突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辅助的主导思想,要进一步打破常规的英语课堂教学方式,将以知识为主的课堂教学进一步转变为以技能、语感以及思维的教学理念。同时,不仅仅要帮助学生掌握传统课堂上的知识点,还需要培养学生对于基础英语的综合语言技能与掌控技能。具体教学理念改革措施可以分为先以教学思想改革,突出学生中心为第一步,打破传统教学方式,不断转变教学理念为第二步,加强知识掌控能力,提升综合语言技能为第三步,这样才能最终实现素质教育理念在基础英语教育中的应用。此外,还需要对语言课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要尊重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在改革中不断注重“过程教学”与“情景教学”,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对学生的培养不能仅仅兼顾知识与技能,要对道德观念、综合素质、学习方法、学习理念、文化底蕴等进行正确地引导。总而言之,加大素质教育理念应用力度就是要全面突破传统课程构建的思维体系,进行全面的基础英语教育改革创新实践。

3.2重视中西语言文化差异

在基础英语教育改革思路中,重视中西语言文化差异不仅要从教学思想中得以体现,还要通过实际的应用途径进行完善,具体的改革应用举措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方面要不断加强宏观教学管理,进一步完善基础英语教学大纲,教学大纲不仅仅是教学活动的重要指导方向,也是教学检查的重要依据。当前,基础英语教学阶段中阶段测试、学期考试作为检验教学成果的主要手段,但为了进一步体现中西语言文化差异特点,需要从根本上制定出语言技能检测方式。在教学大纲中可以进一步明确与细化文化教学理念,同时细化对语言运用能力与文化素养的具体要求,对于英语交际能力要进行突出体现。第二方面要不断加强英语文化教学的教材建设,教材建设要以适用性与实际性为主要准则,需要体现出丰富的思想性与教学性,严禁出现中文思想与英文形式的基础英语教学形式。教材改革中还需要对难度进行细化,针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制定出合理的教材规划,避免因教材难度过大造成教学成果的损失。此外,第三方面要在基础英语考试中加入检测语言运用能力与语言文化知识内容,成绩标准需要与跨文化交际进行深层次的契合。第四方面要在改革中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基础英语教师除了要掌握英语的基本教学方式,还需要深入了解西方文化,这样才能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进行应用。第五方面可以在改革中尝试在基础英语教育阶段开设英美文化选修课,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于文化差异的跨文化意识,这些选修课可以以交际文化为主,知识文化为辅,在专业、课程、课时上不进行大纲限制。

3.3增强教育课程资源效率

新世纪以来,教育部对于英语课程标准进行了重写划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学科知识关注,进一步将学科发展定位与面向学生全面发展的关注。在改革中,积极开发和利用基础教育课程资源已经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一步实现基础英语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重教育课程资源的必要性与针对性、实效性与经济性、整合性与共享性等原则。其中,必要性与针对性主要是指通过对课程资源的自主创新,并不一定需要每一位教师都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需要以实际的课程目标与课程资源利用为主。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课题及不同年级阶段的学生,制定出针对性不同的课程资源。对于基础英语教育低年级阶段,可以以图片、TPR等多媒体形式激发兴趣、营造英语学习气氛,对于初中高年级学生应当以提升语言能力、语言文化素养等课程资源运用为主。实效性与经济性原则主要是指在促进教与学资源利用的同时,可以进一步拓宽思路,对于课程资源可以进行改编利用。我国现阶段的基础英语教材体系需要进一步体现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教师在充分挖掘教材体系优势的同时,可以进一步整合、利用新的课程资源,在这一方面可以进行大胆的教学尝试。整合性与共享性原则需要教师按照具体的图片、文字、活动等标准,根据实际的教学课题与教学目标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对其中优秀部分进行针对性地丰富创新。共享性则体现出优秀资源的循环利用,这样不仅可以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还可以进一步提升基础英语教育的教学质量,对基础英语教育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改革意义。

4小结

中西语言文化的差异范文第4篇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初中英语教学 合理渗透 研究与分析

语言学习不仅仅是词汇、语法、口语的学习,还包括语言文化的学习,但语言文化交流一直是我国初中英语教育的盲点,并没有被很好的利用和开发。为此,初中英语教学亟待改革,需要创设一种新的语言环境,以谋求英语教学的新发展。

一、跨文化交际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对策分析

1.挖掘词汇文化。众所周知,中国的语言博大精深、寓意深刻,成语、谚语、歇后语等都可以通过简短、精深的话语表达深刻的涵义。与之相比,中国学生对英语词汇文化的了解便少之又少了,这也是我国英语教育的主要短板之一。为此,要想给跨文化交际提供合理、广阔的教育环境,挖掘词汇文化,是初中英语教师教学改革的重点课题。一方面,通过比较中、西语言差异,映射中西语言在文化上的差异,可以纠正学生对英语拼音、读音、本意、引申义的误会,进而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英语文化学习道路;另一方面,多举例子,将词汇引入语言环境中,解释词汇在英语文化当中的应用习惯和使用特征,如dragon一词,以中国文化角度理解,该词的解释为“正义、勇敢”,然而在外国人眼里,该词的意思却和“凶狠、残暴”意思相近。由此可见,中西方对英语词汇文化的解读差异,是阻碍学生正确理解、认识英语语言、文化的主要障碍。此外,英语词汇还具备丰富的“引申文化”,也可代表著名“典故”,带领学生挖掘这类词汇的文化涵义,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英语文化知识,还能让学生跳出“格式化”英语框架,掌握纯正语言习惯。

2.注重分析句子的文化深意。英语给中国学生的感觉是轻松、自由,没有礼节限制的,其实不然,要想让学生真正掌握英语语言习惯、拥有语言交流能力,教师还应在教学中注重分析英语句子在特殊语言环境中的文化深意。如英语语言中常见的情态动词can,may,would,will等,他们在相同句式中的变化,其所表达出来的语言情感截然不同。“The window was not be shut.”When does the concert begin?”从英语角度看,该句应从“主动表被动”方面解释,而中国语言习惯则不同,所以,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按照中、西方不同语言习惯方式翻译句子,对比其字面意思和文化引申义,通过对比分析,帮助学生正确辨别句子文化深意。

3.丰富教材文化内涵。初中英语教材中涉及到了大量具有英语文化特色的主题文章,如“New Year’s Day”、“April Fool’s Day”、“Eve of All Saint’s Day”等,这些节日是不同于中国传统节日的“外国节日”,但随着我国接受外国文化的热潮逐步推进,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和学生也开始享受、喜欢过外国节。为此,教师可以利用这一教学优势,针对教材中有关“外国节日”的内容,展开专题教学,让学生制作南瓜灯、打扮成妖魔鬼怪。如此一来,教材中古板的知识会变得更加鲜活,教学气氛也会更加活跃、轻松。

二、跨文化交际在初中教学中的合理渗透

1.课内文化渗透。课堂是学生语言学习、跨文化交际训练的主要阵地,所以在课堂上引入跨文化交际,更有利于学生对语言、文化的吸收。一方面,教师可巧妙设计教材,挖掘教材中有关英语文化的闪光点,通过有效教学方式、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英语文化的魅力和影响力;另一方面,搜集大量具有潮流影响力的英语元素,如歌曲、球星、歌星、故事以及活动,或由老师讲解,或以口头汇报的形式让学生讲解,总而言之,一定要扩大英语文化在课堂中的影响地位。

2.课外文化渗透。初中英语教育压力相对较低,因此,教师可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点,布置“额外作业”,以拓展学生了解英语文化的渠道,将其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转嫁到英语文化学习当中。如创办英语角,围绕《Classical music》、《My Dream》等主题开展跨文化交际活动;搜集英语报刊、书籍、电影、音乐,让学生全程使用英语交流,表达自己对英语文化的理解。

三、结语

通过上文对跨文化交际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合理渗透进行系统分析可知,在发达的网络时代,教师有能力也有义务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英语交流空间,无论是英语语言学习,还是英语文化学习,其都会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带来诸多便利和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孔小慧 张晓光 董玉敏 关于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问题[J].中学教学参考,2014,27-55。

[2]游腾新 石才匠 冷爽 基于现代化教育改革发展现状浅析跨文化交际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J].校园英语,2014,17,116-117。

中西语言文化的差异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英汉句子 特征 差异 原因

1.引言

句子是言语交际的基本单位,表达一定的语意,包含说话人对陈述事件的主观态度和情感。人们对于句子特征的认识随着语言理论的发展而不断深入。根据不同语言的特点有语法型语言与语义型语言之分,语言组织规则的差别使不同的语言在句子层面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征,即英汉两种语言在句子特征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别。

从中西学者对句子的诸多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英语句子为语法型,汉语句子为语义型。换言之,英语句子的根据在语法,汉语句子的根据在语义。在汉语中,衡量一串词语是否能组成句子,要看这串词语能否表述出相对完整的意思。英语重形式,句法结构严谨,所以表意就十分精确,而汉语重意义,句法结构松散,所以表意比较模糊。

2.思维的原因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承载者,是文化的一面镜子;同时,文化又是语言的根。不同的文化导致了不同

语言面貌的迥异,因此两种语言的不同可以从文化上找到解释。环境、文化历史背景不同,人们的思维方式必然存在差异。同时,语言与思维又是分不开的。语言既是思维的工具,又是思维的表现形式。一方面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另一方面思维是语言的脊梁,不存在脱离思维的语言,也不存在脱离语言的思维。不同的思维方式、思维特征和思维风格造就了不同语言的句结构模式。汉语与英语成句特征的差异反映了汉英两个民族不同的思维方式。

“中、西语言结构基础上的差异是由中西语言的编码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差异所致”(徐通锵,1997)。西方思维方式强调形式分析和规则制约,强调由一到多的思想,其思维方式呈焦点视;而中国则注重整体和谐,强调从多归一的思想,思维方式呈散点视。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造就了英汉语言相应的“焦点视”和“散点视”造句心理。

英语句子一般总有一定的框架,句子的主谓结构是全句的焦点和出发点,其它修辞、限制、补充等附加成分好似主干上的旁支,借助各种关联词进行空间构建,形成一种由中心向外扩展的层次结构。而汉语句子则没有主谓结构限制,没有词类的严格区别,句子按时间顺序或事理逻辑顺序,层层铺排延展,直到语义或意象完结,呈现出散点透视特点。汉语中“句子与句子的关系……往往让对话人意会,而不用连词。……我们研究中国文法,该从‘语象的结构’上着眼。说得浅些,就是体会中国人的心理”(王力,2000)。

同时,汉语的句子的铺排延展的过程是由已知语义生成未知语义,逐步交代,以二元互补的两个项为一组,层层叠加,直到语义或意象完结。由于这种思维注重事物内涵间的横向联系和比类而不受事物外延上种、属制约,因而语言表述上多表现为言语非逻辑化。例如:“他来了,我走。”(陈安定,1998)这句话可以有四种理解:

如果他来,我就走。――If he comes, I will go.

既然他来,我可以走了。――Since he comes, I will go.

当他来时,我就走。――When he comes, I will go.

因为他来,所以我走。――As he has come, I must go now.

该例体现了汉民族心理偏重“体悟”和“意气”的倾向。汉语中非逻辑化表述方式之一体现在被描述事理之间虽具有很强的内在事理,但言语表达上却缺少显露的逻辑关系表征词,即缺乏西方意义上的严密形式逻辑(张思洁,2001)。

3.哲学的原因

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人类思维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一个民族的哲学思想最能代表一个民族的思维模式。西方哲学传统注重个体思维。辩证法的奠基人赫拉克利特斯早就提出整体只有在与个体的对立之中才能存在。中国传统哲学注重物我合一,主客观统一,认为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不存在于一体之中,强调整体观。古希腊哲人的

“人为万物尺度”正好与我国的哲学思想“万物与我为一”相对,是物我分明、主客体对立的。

3.1整体观与个体观

中国哲学注重整体观的实质在于对事物进行系统评价和综合把握,旨在对事物进行全面、准确的认识。这种整体观经历史的积淀、凝练和升华,使汉民族在思维运作上呈现出长于整合、善于提纲携领,以纲统领全局的综合性思维优势。

西方哲学注重个体思维,辩证法的奠基人赫拉克利特斯早就提出整体只有在与个体的对立之中才能存在。亚里士多德认为,事物的本质存在于“一般中的个体”之中。他们考察事物时,习惯于把考察对象从其所在的系统中分离出来。

3.2在英汉句子中的体现

英语中句子一般都必须有主语,都必须主谓两分,这种结构要求是与西方“人为万物尺度”、强调主客体对立、物我分明的哲学认识密切相关的。而汉民族“万物与我为一”这种主客观统一的认识反映在语言心理上就是施事主体可以蕴含在行为事件的主观表现中,因此在句子构造中,汉语并不把主语看成必需成分。有些自然现象,如下雨、刮风、下雪等,人都可以自己感受到,就融为一体,在汉语句子中就不可能也不必要出现主语,如:“下雨了”,“正刮着风呢”。但是在英语句子中就必须加个主语“it”才可以,至于这个“it”代表谁,谁也说不清楚。Quik认为在“It rained steadily all day.”这个句子中,“it”作为主语放在主位上,而如果因此说“it”代表“正在讨论的事” 就太荒谬了(Quirk,1972)。

汉语整体控制平面铺陈,英语主谓两分,主从层次结构分明。申小龙(2000)认为:“西方民族注重形式逻辑,强调主客的分离,因此在语言上注重形合,而汉民族‘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主客体的融合统一,因而在语言上重意合。”(申小龙,2000)汉语语句在行文上看似飘逸不定如行云流水而无定法可依,然而以“意”观之,汉语在句法观上则遵循着以意气为主、文辞为辅、意尽为界的文质一统理念,实为无规之法。以此反观语言,就是在理解和分析汉语语句时,要从意界整体上体察汉语小句的涵义与功用,利用综合思维进行整合,领悟语段整体意境的境界。

4.结语

在思维方式上,西方强调形式分析和规则制约,强调由一到多的思想,其思维方式呈焦点视;而中国则注重多元和谐,强调从多归一的思想,其思维方式呈散点视。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造就了英汉语言相应的“焦点视”和“散点视”造句特点。汉语句子则没有主谓结构限制,句子按时间顺序或事理逻辑顺序,层层铺排延展,直到语义或意象完结,呈现出散点透视特点。

在哲学上,西方传统注重个体思维,强调整体与个体的对立,重视主客分治。中国传统注重物我合一、主客一体。所以英语句子一般都必须有主语并且主谓两分,而汉语句子并不把主语看成必需成分,重要的是整体意义控制铺排流程中的位置。

参考文献:

[1]王力.王力语言学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陈定安.英汉比较与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中西语言文化的差异范文第6篇

关键词: 中西称谓语 文化 差异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称谓”是指“人们由于亲属和别的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由于身份、职业等而得来的名称”。民俗语言学家曲彦斌则认为,“称谓”是“习俗礼制与语言的结合体,是关于人际之间用作叫法、称呼的语言习俗”。称谓是完整的语义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表达说者对听者的感情,而且可以起到在他们之间建立特定社会关系的作用。称谓可以分为两种:亲属称谓和社会称谓。每一种语言的称谓因为受到民族文化和社会结构的制约,都有其复杂的系统和规则。因此,了解汉英称谓的差异及差异背后的社会文化根源有助于我们从语用对等的层面正确地翻译并使用称谓语。

一、亲属称谓

亲属称谓是以本人为中心确定亲族成员和本人关系的名称,是基于血亲姻亲基础上的亲属之间相互称呼的名称叫法。各个民族都具有表示家庭成员关系的亲属称谓系统。英语的亲属称谓以家庭为中心,一代人为一个称谓板块,只区别男性、女性,却忽视配偶双方因性别不同而出现的称谓差异。汉语亲属称谓是标明汉民族血缘、婚姻关系的语言符号,既丰富又复杂且繁复多样。汉语要区分血亲姻亲,如伯父、姨母和伯母、姨父;区分父系母系,如姑妈、堂兄和姨妈、表兄等。而英语的亲属称谓就简单得多,仅用几个词就能全部涵盖,如grandparent,brother,sister,uncle,aunt,尤其是cousin一词身兼数职,不受年龄性别的限制,没有血亲姻亲的区分,堂兄(弟)、堂姐(妹)、表(兄)弟、表姐(妹)全部用这一个词表达。

此外,在汉语中还存在着大量的亲属称谓语的泛化现象,即用亲属称谓语称呼非亲属成员。无论是街坊邻居、朋友熟人还是素不相识的路人,人们均按性别、年龄称呼对方为奶奶、大叔、大娘等。泛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表示亲密和尊敬,即将非亲属成员纳入亲属关系网以表达亲近之意,因而在选择称谓时根据被称呼对象的特点尽可能地选择亲属称谓系统中关系最亲近的称谓语。这也符合汉民族注重血亲的伦理观念和“天下一家亲”的宗族社会的影响,而这一现象在英语民族中是极为罕见的。英语民族血统观念淡薄,亲属称谓语的泛化是和强调个人独立性的民族特性相悖的。

二、社会称谓

社会称谓是指作为一定的社会群体或一定的社会组织的人在互相交际时按对方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所使用的一切称呼方略和规则。社会称谓系统具有开放性和隐蔽性,其选择机制较为灵活。一方面,被称谓者的社会地位是公开的,在一个人身上有时可能同时存在着几种社会称谓;另一方面,这些社会称谓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有时受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它反映一定的社会集团规范,包括地位规范和结合规范两个方面。前者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角色关系和权势关系,后者体现人与人之间的亲疏和远近。我们生活在各自民族的国度里,生活在各自独立的社会中,它有异于其他民族和社会,但又与其他民族和社会保持各种各样的联系,这就导致了中西社会称谓存在着同一性与差异性。但总的说来,异远大于同。这种区别的大小与语言文化差异的大小相一致。中西语言文化背景差异愈大,社会称谓的区别也愈大;中西社会结构的差异愈大,社会称谓的差异也愈大。

(一)姓名称谓

汉语中姓名称谓多用于同辈人之间或上对下的关系中,如李明、王正等;亲朋间称呼用昵称,如小明、阿正等;除恋人或至亲外不会用单字,如明、正等。而且交际双方称呼对方姓名常与其他称谓形式叠加使用。称呼不同,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的熟悉程度。在英语中,姓名称谓用得最普遍的是用名字称呼,是彼此熟悉关系密切的表示。英语的姓名称谓是整个称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名相称在美国人中尤为普遍,年龄相近的人以名相称,孩子也可称年长的人的名字,甚至人们初次见面就用名字称呼。在大学里,学生直呼教师或教授的名字,也不会让人觉得不礼貌。但是在某些特别正式的场合,要避免以名相称,如对州长、外交官等。英语国家的教名还有多种昵称或爱称形式。用昵称表明双方一种更亲密的关系,多用于父母对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亲朋好友之间,如称教名为James的男孩为Jim,称名字叫Elizabeth的女孩为Bess。在某些场合人们称呼对方的姓氏或姓名全名,如上司对下级、军官对士兵、中小学教师对学生等。英语中没有“称谓词+名”这种称呼形式,如“John Brown”不能称为“Mr.John”。英语中对长辈和上司都可直呼其名,汉语中则不可。

(二)职业称谓

职业称谓指按人们所从事的职业对他们进行称呼。在汉语中,警察、护士、医生、服务员、老师等都可用作称谓,如称呼别人为警察叔叔、护士同志、服务员等。汉语中最常用的职业称谓有师傅、大夫和老师,但在实际应用中,它们的含义已经超出了原本的职业含义,成为一种普遍的尊称。英语也有职业称谓,常见的有大夫或医生、教师等,但称呼时要加上姓氏或姓名,如Dr.King。

(三)泛称称谓

泛称指通用于社会上各界人士,不分职业、职务甚至不分年龄的一种称呼,在社交中起着重要作用。先生、小姐、太太、夫人、女士、同志是汉语中常见的通称。英语中也有不少泛称,Sir和Madam是一组对应的通称,带有敬意,它们一般不与姓氏连用。Sir是男性通称,可用来称呼上级、长辈、警察、老师等。Madam是对陌生女性的称呼,商店店员常对女顾客这样称呼。Mr.和Mrs.是另一组相对应的带有敬意的通称,称呼时一般在其后加上对方的姓氏或姓名全称。Miss是对未婚女性的称呼,语气较正式,通常称呼时后面加上对方的姓氏或姓名。Ms.是近年来兴起的一个女性通称,由Mrs.和Miss合成而来,可以称呼已婚及未婚的女性。使用时后面要加上妇女本人的姓氏或姓名。

(四)人称称谓

人称称谓语中主要使用第二人称。汉语第二人称单数有“你”和“您”之分。“你”是普通称呼,多用于平辈之间、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老师对学生等。“您”是敬称,用于对对方表示尊敬或礼貌,可用于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学生对老师、服务人员对顾客等。汉语第二人称的复数是“你们”,但不能说“您们”,而说“您几位”。英语中,第二人称是“you”,既可用作单数,也可用作复数。

三、结语

综上所述,英汉两种称谓语存在这很大的不同,前者简单而笼统,后者却丰富、复杂而系统。在很大程度上,两者不存在对等性。称谓语常在跨文化交际中造成彼此理解上的困难,因为不是所有称谓都能在两种语言中找到令人满意的对应词。英汉称谓的差异,不仅是语言上的差异,更是文化上的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不同文化的互相冲突是必然存在的。如果我们回避这种文化差异的存在,以自我民族文化传统为中心,就会造成交际的障碍或失败。当然,不同的文化在交际过程中是相互影响的。文化都是平等的。我们应该了解自己,学会文化适应,以达到交际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曲彦斌.中国民俗语言学.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

[2]王丽.从“亲属称谓语及其外化”看中西文化.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6.7.

[3]李万敬.从称谓语看中西文化差异.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4.

[4]梁真惠.汉英称谓的差异及其翻译.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4.2.

中西语言文化的差异范文第7篇

关键词:翻译教学;大学英语;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1-0281-02

引言

翻译在英语学习中是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但一直以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却常常被忽视。学生在汉译英过程中往往是按照汉语的字面意思和语序结构,用“对号入座”和“亦步亦趋”的方法进行生硬的“套译”,不注意词的隐含义、词与词的搭配及逻辑关系,他们所译出的句子可读性较差。这说明学生翻译能力比较差,不能灵活应用语言。同时,也说明学生缺乏翻译技巧和策略。

《大学英语教学基本要求》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能用英语交流信息。而且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扩大,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技能已越来越重要。”可见大学英语教学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当然也包括翻译能力。

一、翻译教学的重要性

(一)提高翻译能力会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翻译能力与听、说、读、写的能力是紧密相关,相辅相成的。学生通过大量的英汉互译练习而获得大量的语言知识,并通过翻译过程中英汉两种语言的转换使学生在熟练汉语思维的同时,也熟练地运用英语进行思维,从而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翻译能力的高低还直接影响着准确信息的获得、明确思想的表达以及对原文的正确理解。

(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恰当地翻译会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一些难词难句,对理解整个篇章大有帮助

教师在上课时常有这样的体会,就是有时用英语费很大的力气去解释一个词或一句话,学生仍然不知所云。但若借助母语解释,学生便恍然大悟。对难词难句解释清楚并不会造成母语对外语的干扰,相反还会有利于促进学生理解。教学中使用翻译还可以检查学生对所讲内容的理解掌握程度,找到学生的不足之处,然后对症下药。如今许多阅读练习后所附的练习题都是客观题,例如正误判断,多项选择。学生在一知半解或不完全理解的情况下也有可能猜对。根据这样的练习来判断学生理解与否,可信度不高。而翻译包括理解和表达两个方面,也就是说必须是在对文章完全理解的情况下才有可能翻译正确。在教学中作一些翻译练习还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强语言的修养。

(三)翻译教学有利于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

在翻译教学中,许多学生译出的句子不通顺、不达意。甚至还有的学生说,句中每个单词都认识,可就是不能理解全句的含义。这其中文化背景因素占了很大比重。因此,翻译并非完全是一种简单的语际转换,而且还携带着大量的民族文化信息。这就要求在翻译中要尽量能够把语言所反映的一种文化传递到另一种文化中去。而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也可以了解到许多中西方文化差异。由于庞杂的文化难以用翻译技巧加以弥补,所以教师在翻译教学中要让学生对源语和译入语的文化做全面、透彻的认识和了解。

(四)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也是时代的要求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有很强的实用性,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没有翻译,中国无法了解世界,也无法让世界了解中国。就各种不同专业的大学生而言,在毕业后不仅需要阅读大量的外文专业资料为己所用,还要承担信息的“传播者”的角色。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标准的变化,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日趋明显,从而对中国普通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翻译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策略

在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常会见到这种现象:对于某篇英语文章以及文章中的某些段落和句子,学生做阅读理解或选择填空这一类客观性练习时还觉得比较顺手,但要用母语准确地翻译出来,就不那么轻松了。他们不是脱离原文、异想天开地去发挥,便是拘泥于原文句子的结构和词序进行直译。若要学生将汉语翻译成英语,更是困难重重。学生的翻译水平极大地影响了语言习得中听、说、写这三种能力的培养,从而制约了学生英语综合水平的提高。作为教师,要解决学生翻译上存在的问题,加强和提高其翻译能力,必须有针对性地提出教学要求和相应的措施。

(一)加强汉语语言文化修养,提高英汉翻译水平

在教学实践中,如果学生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都较差时,他们的翻译水平必受其语言功底的制约,他们对于一些语句、篇章也能很快地断定是否正确、通顺,但让他们进行英汉翻译,译出的汉语总是磕磕绊绊、总不尽人意,更说不上生动、活泼并具有生命力了。举两个简单的例子:He is a woman.学生普遍译成“他是个女人。” 却想不到译成“他不像个男人。” That company is a forniture maker.学生会译成“那家公司是个家具制造商。”却不会译成“那家公司生产或制造家具。”

(二)了解英语和汉语的语言共性和个性,掌握必要的翻译技能

英汉两种语言之间有着由人类共性所决定的语言共性,这是英语和汉语之间得以互译的前提。但英汉语言分属于两种截然不同的语系,两种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语义等各方面差异很大。尤其是两种语言根据其语法关系的习惯用法表现在句子结构和表达方式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正是这种差异给两种语言的顺畅互译带来了障碍。如:He was a chump to believe those lie.学生原译为:要是相信那些谎言,他才是个傻瓜;指导后译为:他真是个傻瓜,居然相信那些谎话。在教学中,教师适时地指导学生对两种语言的异同进行对比,增强他们对英汉语言差异的理性认识,力求引导学生在语言学习中自觉探寻并逐步掌握两种语言相互转换的基本规律,掌握英汉互译的基本原理知识和常用技巧,以便有效地指导自己的翻译实践,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

(三)了解中西语言文化差异,加强对中西语言文化背景知识的积累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语言所生存的文化背景存在很大的差异。不注入文化因素的外语教学无法使外语学习者在日后的学习中向深度和广度拓展。我们之所以强调文化因素在外语教学中的分量,是因为“文化因素始终存在于外语学习的背后”。在进行翻译这一跨文化交流的活动中,中西文化知识及其差异对两种语言的语义信息转换具有很大影响。在英汉翻译的过程中,中英文化知识与语言能力的关系是一种互动关系:语言能力是基础,文化知识是关键。只用语言技能而不从文化角度去理解英语,就会造成语用失误,形成文化障碍,影响语义信息及文化信息的获得。

(四)结合大学英语精读、泛读,加强翻译实践教学

翻译是一种实践,而技巧只有付诸实践,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教师应结合教材,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英汉互译的教学,讲授一些翻译的原则、标准、过程和要求等基础翻译理论知识以及常用的翻译方法和技巧,指导学生练习,有意识地以课文中的句子、课后阅读理解及课外读物为英汉互译的主要材料,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只有通过做大量的翻译练习才能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以及综合应用语言的能力。

综上所述,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是全面完成大学英语教学工作的客观要求,也是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应予以充分的重视,使其与其他四项基本技能同时发展,相得益彰,从而达到全面培养学生综合技能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基本要求:修订本[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2]张伊兴,李明.中国外语教学改革之我见[J].外国语,1999,(6).

[3]王治奎.大学英汉翻译教程 [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

[4]关孜慧.文化语境与翻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3).

The Significance of Translation Teaching and Its Teaching Strategies in College English

LIU Wen-ting

(Shaan 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Department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Hanzhong 723000,China)

中西语言文化的差异范文第8篇

关键词:句子核心结构 文化差异 翻译

中西语言文化上的差异是多方面的,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思维方式上的差异。笔者认为这种差异主要反映在三个层面,即语音形态上的差异、句子结构上的差异和两种不同文化积淀所造成的种种差异。本文着重探讨英汉句子结构之间的差异和中英文化积淀所造成的差异。以及翻译上对这些差异的处理。

一、英汉句子核心结构的差异

研究英汉对比的语言学家普遍认为,尽管英汉两种语言的词序都是主谓(宾),但英语是注重主语的语言,汉语是注重话题的语言。二者句子结构的本质差异在于英语句子的二分结构(NP+VP)是语法的:语法的句子结构注重形式的严谨。主语不可缺少。而汉语句子的二分结构是语义的:语义的句子结构注重内容的意会性。所谓意会性,就是一句话的意思需要通过语境去意会。主语虽然也重要,但不一定是必有的,常常可以从句子结构中省略。汉语在表示施动者、动作、受动者三者之间的关系几乎全依赖意合。抓住了这一本质差异,其他差异都可以清楚地看出来。

例如:A:活干完了吗? B:干完了。

英语译文:A:Have you finished your job?B:Yes,Ihave,

这个五个汉字组成的句子。跟英语的译文比较。有两个不同。一是没有主语,从字面上难以确定是谁,只能根据具体语境去意会;二是汉语的话题――活(指工作),在英语的译文中成了宾语。所以,从这个简单的句子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汉、英两种语言的结构性差异,即汉语句子的核心结构是话题+说明,英语句子的核心结构是NP+VP。同样,“艰难之路。唯勇者行”(When the goinggets tough,the tough get going,)也是这个结构。

二、不同文化积淀投影下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及其翻译上的处理

中西方文化差异也对翻译产生影响。由于汉语和英语是建立在不同文化基础上的两种语言,他们各自反映着自己的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这种差异是由于中西生存环境、社会风俗、核心价值观、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的不同造成的。一个民族语言的成语(idiom)、典故(classical allusion)、谚语(proverb)和惯用法(usage)都是一个民族长期的文化积淀在民族语言上的反映。也可以说,作为惯用表达方式的成语、典故、谚语,蕴藏着大量的民族文化元素。笔者将在以下篇幅中探讨翻译上是如何完成对这种差异上的处理和转换的,

1 英语成语的汉译。含典故的成语中,in the seventhheaven常被误译为“在七重天”,正确的译文应是“高兴极了,非常愉快”。七重天在汉语文化中没有特殊意义,玉皇大帝的凌霄殿和嫦娥的月宫都在九重天。在西方,七重天指上帝和天使居住的天国,在最高层。言下之意。人能身居天国,与上帝和天使同住,自然是非常快乐的。这是借喻。不能照字面直译。

其它含典故的成语还有很多,如:Achilles’heel阿喀琉斯的脚踵(直译,尚未被汉语文化接受,不好理解),致命的弱点,惟一的弱点(意译,准确到位,但典故的形象性荡然无存)。

不含典故的一些成语的翻译:beat about/around thebush,误译:打草惊蛇;正译:旁敲侧击。

go back on one’s words,误译:收回自己说过的话:正译:食言,说话不算数。

gild/paint the lily,误译:锦上添花;正译: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2 汉语成语的英译。一些含典故的成语,如:黄粱美梦(pipe dream),破釜沉舟(burn one’s boat),四面楚歌(bebesieged on all sides;in desperate straits)等都是采取意译。原文的典故荡然无存。一些不含典故的成语可以英译如下:对牛弹琴(Dlay the lute to a cow/address the wronglistener/,cast pearls before swine*);守口如瓶(keep a stilltongue in one’s head*);雪中送炭(help a lame dog over astile*);引狼入室(set the wolf to keep the sheep*)。带*的英译都是大致对等的成语。

3 英语谚语的汉译。英语中有大量的谚语,这里精选几个含借喻或典故的谚语,配上汉译,如:He that sows thewind will reap the whidwind,玩火者必自焚*/,自作者自受:When shepherds quarrel,the wolf has a winning game鹬蚌相争,渔翁得利*;A hedge between keeps friendshipgreen,长青的友谊需要保持距离。/君子之交淡如水*。

以上带*号的汉译都是大致的对等的汉语,其余的采用的是意译。

4 汉语谚语的英译。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Hethat hatht,een bitten by aserpent is afraid of a rope/Oncebitten,twice shy.*);家家有本难念的经(Every family hasits own hard nut to crack,/Every family has a skekton inthe cupboard*)。

以上带*号的英译都是大致对等的英语谚语,其余的用直译或意译。

成语和谚语是一个民族的人民在长期生活的经验中和传统文化活动中提炼出来的语言精华和智慧结晶。英、汉的谚语都有这样的特点:用词简炼,比喻生动,寓意隽永。讲究音韵,多平行结构或对仗,语言通俗,便于记忆流传。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翻译手法来传达原文的文化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保持原文的文化内涵。

三、非逻辑的特殊词语和特殊句式及其翻译处理

作为特殊语法现象的英语惯用法常常出现非逻辑的结构。英汉互译在语言逻辑上遇到的困惑突出地反映在这方面。以下。笔者将分两大方面进行探讨。

1 英译汉的特殊翻译处理。

a,反说正译法(litotes)例:IT’s an ill wind that blowsnobedy good,(prov,)

误译:凡是坏事,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正译:对人人都有害的事世上少有。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坏事。本句的

含意实际上相当于“Even an ill wind may not blow harm toeverybody,”

b,部分否定法(patrial negafive)例:All that glitters isnot gold,(prov,)

All在这里也是部分否定,相当于“Not all that glittersis gold,”译为:闪光的不都是金子。/闪闪发光物,未必都是金。

c,矛盾修饰法(oxymoron)例:The government’s re-spense to the report has been a deafening silence,

既然是silence(沉默),又怎么会deafening(震耳欲聋)呢?其实这是一种修辞手段――矛盾修饰法,产生一种警醒的。甚至是辛辣讽刺的效果。本句应译为“政府对此报道置之不理,让公众听不到官方的一点反应”。

2 汉译英的特殊翻译处理。

a,汉语无主句的英译处理。例:在船上可以比在陆地上看到更多的星星(More stars could be observed on boardthe shipt than on the land)。

b,使用形式主语it来帮助构成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句式。例1:一般来说。上海的冬天没有南京冷(Normally,itis not so cold in Shanghai as in Nanjing in winter);例2:希望中美两国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扩大经济上的往来(Itis hoped that economic exchanges will be expanded betweenChina and the United Srates on the basis of equality andmutual benefit)。

c,处于次要信息地位的主语之英译处理。例1:其实,美国一直很重视对大学生的理财教育(In fact,due imper-tartce has been attached to the training of college students infinancing in America)。

说明:原旬的主语“美国”是场所,而句中的主要信息是“重视……”。

例2:在这方面,国家还没有出台相关的法律规定(Relevant Laws haven’t been prom-lgated in terms of thisarea sofar)。

说明:本句的主要信息是“相关的法律规定”,而原句的主语“国家”处于次要信息地位,而且含义笼统不明确。在译文中可以省略。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