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创新意识不强的具体表现

创新意识不强的具体表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创新意识不强的具体表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创新意识不强的具体表现范文第1篇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创新能力 培养

一、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1956年,哈尔滨大学首先创办了“计算装置与仪器”专业,在四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学科分支的细化,师资队伍的进一步完善,教育理念的与时俱进,都为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带来了可喜的变化。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确实还存在许多不足,特别在创新模式下教育理念下,以信息化核心技术的计算机技术的教育还尚有缺失,具体表现在: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强,陷入了“死记硬背”的瓶颈,缺乏创新精神,无法真正适应实践工作和适应市场与产业发展,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么多的计算机人才没有能充分就业的原因之一。面对这一现状,高校计算机专业教育必须以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培养目标进行教学改革。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各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级专门科学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为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研究与应用计算机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系统的基本能力。本科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3)具有研究开发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能力。(4)了解与计算机有关的法规。(5)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动态。

三、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1.加强创新能力的宣传,营造“创新精神”的良好环境,把创新作为一种校园文化。高等院校要全面培养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单靠学校某一职能部门的工作是做不到的,需要全校都提高认识,上下齐心协力去做,牢固树立创新教育、素质教育、开放教育和个性教育的新型教育观念,形成良好的校园“论创新、学创新、行创新”的创新环境与创新氛围,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学校要鼓励学生学术自由,成为学习的主题,给予学生更多地学习自和选择权,积极鼓励学生发掘自身的学习兴趣,促进个性化发展;鼓励学生提出新问题,养成质疑的习惯,鼓励学生迈向学科发展的前沿,及时是尚未成熟的创造性的设想,学校也应该积极予以支持,从而保护和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积极性。作为前沿性学科的代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更应该鼓励运用本学科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不断发展尖端技术开展各类的课外活动和实践,这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更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投入思考,激发创新思维,从而为其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空间。

2.建立一支高效地、具有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教师对于教学、对于学生培养的重要性众所周知,在此不再赘述。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首先,需要一支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创造力在教学创新活动中的出发点和起动器。教师要自我强化与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不仅在于提高本身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更重要的在于通过教师强烈的创新意识感染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培养和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问题意识,因为这是唤起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和基础。第二,教师要建立起“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师生观。对待学生,教师要予以关爱和理解,尊重和理解学生的想法、观念,支持和鼓励学生的追求,注重与学生的心灵沟通。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势,激发创新精神,并源源不断地给学生输送学习的动力。第三,要注重多元化知识的吸收。社会的发展是多元化的,学科教学的也是整体化、多元化的,这就要求教师善于进行交叉学科的角度来进行教学,从而塑造知识结构丰富、具有高度创造力的学生人才。

3.改革教学培养方案。计算机专业涉及的知识面较广,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有用的专业知识,所谓“术业有专攻”,因此,可以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细分为几个专业方向,例如围绕计算机程序设计可以分为net、.java、嵌入式设计这三个方向,由此培养“精”、“专”的应用性人才。

同时,要改革教学模式。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能只是“耳提面命”式的灌输知识,而是要引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鼓励学生质疑现状,挑战现状,培养学生的归纳、演绎能力。教师还需要优化课程结构,增加选修课的比重,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要提倡其进行跨校、跨院、跨学科选修课程。此外,学校还应开设创新教育课程,使学生接受较系统的创造性思维原理与创新技法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创新的积极性。最为关键的一点,是需要切实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加实践性的教学环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因此,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和课程教授时,就应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特别是可以带领学生参加一些科研课题的开发,从实践经验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从而发挥出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4.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课外科技活动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其可以最柔性的方式来开阔学生的想象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从而丰富学生的创新潜质。例如,可以定期举办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成立专门的科技文化创新指导中心对学生的科技创新作用进行指导与评估;还可以举办各类科技文化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并制定一些相应的奖励政策来吸引和鼓励学生投入各类科技创新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潜能。

参考文献:

[1]肖云龙.脱颖而出――创新教育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

[2]陈凯.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J].中国教育与社会科学,2009,(7).

[3]朱洪,张卜林.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初探[J].现代特殊教育.

创新意识不强的具体表现范文第2篇

一、存在的问题

1、宗旨观念弱,群众意识不强。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而是一项十分实际的工作。在这方面我做的不是很好,表现为关心教师不够,深入教师不够,心系教师、服务教师的思想意识较弱。一是学校有一些教师身体不好,我对他们过问很少,关心很少,只是一味的要求他们按学校的工作要求作好本职工作,很少关心他们的疾苦,即使是关心,也只是偶尔听一听,问一问,从未真正的做他们的知心人。二是个别女教师身体状况差,为了不耽误学生上课,她们常常一边治病一边上班,有时想与我聊聊,但我作为学校的领导,经常以工作忙为理由,怕教师请假无人上课,经常很不情愿听教师谈身体状况及家庭琐事,更不能深入他们中,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生活状况,也从不体味他们的痛苦。

2、学习意识淡化,理论知识缺乏。

对政治理论学习的认识一直停留是“软任务”的水平上,对业务知识的学习也以眼睛视力下降为理由,只在用时看看,有严重吃老本的思想。在政治学习上,存在学习目的不够明确,态度不端正,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使学习变得形式化、教条化的问题。常常是“走过场”,敷衍了事,平时虽然也按学校的要求做一些政治学习笔记,但在思想认识上,完全停留在完成学校规定的学习任务上,谈不上边学习边思考,谈不上理解其思想的精髓,更谈不上全面、系统的学习。因而,在工作上也就不能用政治理论做强有力的武器开展工作,尤其是在做教师思想工作时,不能站在一定的政治高度上,看待问题,处理问题,使得在实际工作中,尤其是在做人的思想工作上显得不能以理服人。具体表现在一是从来没有系统的学习过任何一本政治理论书籍,没有认真的学习过教育法律、法规;二是不关心国家大事,不关心政治形势,不看政治新闻,不读政策性强的报刊杂志,不注重政治理论学习,政治意识淡化,理论知识浅薄。缺乏开放意识,缺乏创新意识,思想观念落后。

3、工作思路不宽,工作力度减弱。

作为副校长,分管学校教学、教科研工作,在具体工作中缺乏开放意识,缺乏创新意识,致使工作思路不宽。

一是学校教学的常规管理工作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如个别教师备课敷衍;个别教师批改作业不认真、不及时;个别教师课堂“炮时间”等。我心里都非常清楚,却不能拿出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是学校作为自治区首批课改实验校,在课改实验中,教师们虽学习了一些课改理念,也尝试的运用新理念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但存在着明显的问题是:有的教师故步自封,因循守旧,不肯将已驾轻就熟的滞后的教学方法抛弃;有的教师不能深刻的领会教学新理念,在贯彻落实上存在着追求形式,致使形似神离;有的教师没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提升业务的素质的意识不强等等,面对这些问题,我没有很好的思考过抓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一味的强调现教育局继续教育办公室对教师的培训已抓的很紧,学校没有抓教师业务水平提高的时间,只单纯的通过每学期的课堂教学活动促一促。

三是学校提出“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科研兴师”的目标,而我作为分管学校的科研工作的领导却没能为学校提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案,得过且过,碰到自己熟悉的工作就多做,遇到属自己的弱项的就敷衍,或回避;

四是学校今年学校参加教育局教研室组织的抽测,样本年级的教学成绩居城镇学校之首,作为主管教学的领导,沉迷于“第一”中,深入课堂、深入教师、深入学生、深入班级的次数少多了,细致的调查教师教学中问题、学生学习中的问题、班级学风问题等少了,在综观全校,全面提高各年段教学质量上动的心思少,做的文章少。

五是做为国家级骨干教师,不能起带头作用,辐射作用,在培养青年教师上,缺乏计划性;

六是作为学校党支部的组织委员,不能积极主动协助书记做一些党建工作,尤其是培养和发展新党员是组织委员的工作职责,我在这方面几乎没做工作。

创新意识不强的具体表现范文第3篇

[关键词]发酵工程 考试模式 改革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4-0102-01

考试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测定教学质量和评价教学效果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安排考试能有效地了解和考察教学效果,有助于加强教与学的针对性。《发酵工程》是生物工程、生物技术等专业的学科平台课和核心课,是这些专业知识架构中最重要的一环。进行《发酵工程》考试改革,对于推进教学改革和提升教学效果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当前《发酵工程》考试存在的问题

《发酵工程》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涉及到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以及化工原理等多学科,同时其应用性和实践性也很强,但是目前的考试设计从认知、形式到内容都存在诸多问题,具体如下:

(1)对本课程考试作用的认识片面化,以分数高低为价值取向的人才观、教学观未能改变。近年的考试改革主要集中在考试结果分析,对某个年级、某个专业、某些课程考试情况组织分析,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没有明确高校考试的另一重要目的―掌握教学情况,改进教学方式。在新形势下,促进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已成为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考试的服务和促进教学的目的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考试促进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必将成为大学生能力培养必不可少的环节。

(2)该课程考试方式单调,不能全面发挥考试的功能,影响教与学的积极性,具体表现为闭卷考试多,开卷考试少;笔试多,口试、专题讨论及其他方式少;理论知识考试多,能力、素质考察少;总结性或终结性考试多,过程性考试少;标准化考试多,综合性考试少。这种单调的考试方式,既不能准确反映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也无法准确考查出学生的真实能力和素质,更窒息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和创造能力。学业成绩评价单一化,缺乏过程性评价。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办法,基本上是“一考定终分”。强化了一次性考试的作用,造成学生对平日学习的忽视,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缺少对平时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评价,没有把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自觉能动性体现出来,助长和导致了“考前突击”,压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特别是抹煞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求异思维的表现。

(3)考试内容忽视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测量和评价。考试注重对认知目标领域的前三个层次即知识、领会和运用的测查,却忽视对其后三个层次即分析、综合和评价的测查。亦即考试内容重知识,轻能力。考试内容局限于“教材所述”和“课堂所述”,多是知识导向性的,注重的是教材和课堂教授知识的再现水平,而忽视了学生应用知识能力的考查。测查目标层次低,是造成目前生物工程类大学生素质不高、工作能力不强、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主要原因之一。

2 《发酵工程》课程考试改革与探索

2.1 考试形式的改革

改变以往《发酵工程》单一的期末闭卷考试模式,加强全程的过程性评价。根据教学知识点将教学内容分成若干知识群,如《发酵工程》可以分为发酵工程的研究现状和进展篇,菌种制备原理和技术篇、发酵过程控制和优化篇、下游分离提取篇以及特殊发酵类型专题篇等。在教学进度的不同阶段,针对上述知识群采用分组seminar展示并打分,这能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升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能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增强教学效果。除此之外,加强随堂测试和课后作业安排,课堂测试以开卷考试为主,题型多为主观题。通过合理设置出勤率、seminar表现、随堂测试、课后作业的成绩比重,能降低期末考试所占成绩比重,做到对学生进行过程化评价,更客观有效。

2.2 考试内容的改革

考试内容改革是考试改革的核心,考试的功能主要是通过考试内容来实现。要以教学大纲为依据,注重基础性、创新性和实践性考试内容的合理组合,减少客观性、记忆性考试内容,增加主观性、综合性、思辨性、实践性考试内容,重点考核学生分析、综合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获取、处理、运用信息知识的能力,激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质疑批判、标新立异,使考试能够真正地全面测试评价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对于考试内容的设计,可按教材关键原理和知识点占50%、指定的课外资料占25%、综合分析能力题占25%来进行试卷命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并形成批判意识。《发酵工程》对学生的自学和实践动手能力都要求较高,在考试改革内容中要逐步增加实验操作考核的比重。

2.3 考试改革实践及效果

最近几年在本校生物工程、生物技术等本科专业多个班级中进行了《发酵工程》考试改革试点,对试点情况和学生的反馈做了总结。通过加强全程性考试能避免学生在期末考试期间临时强记而考完又迅速遗忘导致学习效果差的问题,使学生能够真正领悟发酵工程学科的关键知识点及原理,同时又减轻学生在期末期间由于不同科目考试重叠带来的思想压力甚至引发作弊的问题。另外,全程性考试方式更客观地测试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充分把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为改进教学过程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在考试内容革新方面,学生对于开放性试题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主动性,让学生从传统的死记硬背桎梏中解脱出来,从多方面加强了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和能力的锻炼。鼓励那些在答题中有自己独到见解、思路开阔的学生,给予加分,使学生以批判的态度去学习发酵工程理论,从而更深刻地掌握该课程的要点,也对培养其创新思维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高云,徐英黔,胡君一.生物工程专业课程考试改革与实践[J].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12(1):10-11

[2] 于凤文,许轶,沈绍传.改革考试方法,加强素质教育--化工原理考试改革的初步尝试[J].化工高等教育,2004(3):81-83

创新意识不强的具体表现范文第4篇

关键词:艺术类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实效性

一、 艺术类大学生群体的思想行为特点分析

1、自我意识和自我表现欲望强烈

由于专业的需要,从事艺术行业的人,自我意识强,尤其是艺术类的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会刻意求异,体现独特。70.34%的艺术类大学生表示:在作品的创作上更加倾向于自己独立完成,这样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2、 实践和创造能力强

艺术类大学生个性活泼、思维敏锐活跃,参与活动的主动性较一般大学生强,对事物常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创新意识强。尤其艺术类大学生在高校的鼓励和教师的指导下,经常参加各类比赛和实践活动,锻炼了他们的实践和创造能力。

3、个性鲜明且情感丰富[1]

艺术类大学生受专业理论知识的熏陶,思想上富有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色彩,有时甚至带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调查中显示,67.21%的艺术类大学生往往会因为学业、就业、家庭等多方面微小的变化而产生挫折感,影响自身的情绪。

二、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强的表现

1、 政治意识淡薄,理想信念模糊

艺术类学生由于长期接受西方文化和“艺术无国界”的教育,加上思想活跃前卫,他们普遍不关注政治。调查中,47.34%的艺术类大学生表示不会主动关注国家时政,甚至有18.98%的学生对高校中开设的政治理论必修课表示强烈抵触。这部分大学生政治参与热情明显偏低,理想信念模糊。

2、 物质消费较高,吃苦精神不足

一方面,因为艺术专业的特殊性,必要的开支要比普通大学生的大很多,因此,学习艺术的大学生中大部分是来自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这使得他们未曾经历生活的艰辛。另一方面,艺术类大学生所学专业实用性强,社会实践所得的酬劳会比普通专业劳动者高很多。某种程度上滋长了拜金主义倾向。

3、文化素质不高,知识面狭窄

艺术类大学生专业情结浓厚,对自己本专业的学习主动性特别强,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但往往忽视了文化基础理论的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艺术类大学生文化素质。

4、集体观念薄弱,纪律性不强

强调自我、喜欢标新立异是艺术类大学生的共同特点,他们缺乏集体观念和集体荣誉感。调查中发现,有86.15%的艺术类大学生曾有随意迟到、旷课、夜不归宿的现象。

三、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强的原因

1、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象的原因

(1)思想特质的因素

艺术类大学生在思想特质上有着不同于一般普通大学生的思想特征。导致其在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容易出现偏差,容易脱离实际而过于理想化。

(2)生源质量的因素

由于艺术类高考的特殊性,大部分考生过早地放松了对文化科目的学习,不可避免地出现文化素质偏低以及政治意识薄弱的现象。

2、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身的原因

(1) 教育质量的因素

现阶段,高校中“两课”教育的普适性对于艺术类大学生来说毫无吸引力。有91.45%的艺术类大学生曾有“两课”旷课的想法,逃课的原因为课程内容和讲授方式过于无聊,无法激起学习兴趣。

(2) 教育队伍的因素

长期以来,高校中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仅由辅导员和“两课”教师来完成,有部分专业老师的言行与现今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方向背道而驰,未能实现高校中全员育人的功能。

(3) 教育手段的因素

更多的学生期望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不局限于课堂上的填鸭式教育或辅导员的单独邀请。由此可见,教育手段单一是当前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显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增强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1、强化专业教师的教书育人功能,实现全员育人的目标

艺术类专业的授课形式往往都是一对一或小班上课的形式,因此专业教师与学生的联系最为紧密。专业教师在教书的同时,也应当肩负起育人的使命,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风向标。

2、增强“两课”的吸引力,提升学生对思想理论教育的认同感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艺术类大学生对“两课”的抗拒心理已严重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一步推进。改进“两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增强艺术类大学生“两课”教育的针对性,寓教育于引导,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提升此类学生对思想理论教育的认同感。[2]

3、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发掘思想政治教育新形式

艺术类大学生性格活泼,多才多艺,热衷于参加各类活动,因此,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能有效提高其实效性。同时,开展有质量的文化活动有助于提高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和增强其政治意识。如举办以革命历史题材或民族文化为背景的“红歌大合唱”,在活动的参与过程中,强化团队意识,培养集体主义精神。[3]

4、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为迎合艺术类大学生求新求异的思想特点,利用先进的教育手段对他们加以思想引导,尤其网络平台最为重要。促进师生间的交流,利用网络树立典型,开设“红色微博”开展各类争先创优活动,帮助和引导艺术类大学生的树立积极和健康的人生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沐牧等,艺术类大学生思想行为的特殊性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14)

[2]李卉,对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吸引力不足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0(15)

创新意识不强的具体表现范文第5篇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 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所,河北 唐山 063000)

摘要:实践能力是高职院校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评价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教育教学模式、教学设计、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是否成功的关键,是办有特色的高职教育的需要。从实践能力的相关概念入手,分析财经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如人才培养模式单调,学校重视程度不够等,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如建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实践能力强的师资队伍等。

关键词:高职;财经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255(2012)03-0066-04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目前我国重大的战略决策,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前提是提高劳动者的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在于探索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融合发展的培养模式,推动交叉培养和联合育人。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特色体现在较高的文化基础素质、较强的创新意识和技术应用能力、较宽的就业岗位适应能力三个方面上。高职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对其未来发展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生存能力、创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有着很大的影响,其发展是个体走向社会、完善自我、发展自我的重要前提,提高高职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永恒主题。

一、实践能力的内涵

实践能力从词源的角度可以理解为从事为实践活动的能力,是指主体有目的、有意识地探索和改造自然和社会活动中体现出来的能力[1],强调在改造自然和社会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和实际作用。其中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客体是主体要认识或改造的对象。刘磊、傅维利(2005)认为实践能力是指保证个体顺利运用已有知识、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所必须具备的那些生理和心理特征或是对个体解决问题的进程及方式上直接起稳定的调节控制作用的个体生理和心理特征的总

和。实践能力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它是一个复杂和系统的概念,理解实践能力可从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研究等多个角度展开。

从哲学研究的角度来看,实践能力指个体完成特定实践活动的水平和可能性,它体现了人的主体价值及其实现的程度。实践能力的发展只能在实践活动中完成,实践能力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综合性的能力,是人智能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心理学研究的角度来看,刘磊(2007)认为实践能力是形成实践观念并能将之付诸实施的个体心理和生理特征的总和,是个体身心统一的能量系统,最终体现在个体完成现实任务的质量和水平上。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刘三朵(2004)认为实践能力是保证个体顺利运用已有知识、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所需具的那些心理和生理特征。

高职学生实践能力是一个综合化、复杂化、动态化的概念。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把实践能力细分为基本能力和综合能力。基本能力是学生个体完成一项特定业务活动或具体工作任务的能力,其能力大小主要由完成具体任务的质量和效率来确定。综合能力是学生个体独立活动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能力大小和水平高低主要根据解决、处理简单或复杂问题所取得的效果来确定;高职学生的

实践能力还可以细分为一般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一般实践能力是个体在实践中的基本生理和心理机能所表现出的能力,包括独立生活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造性运用知识的

能力、自学的能力、查阅资料的能力、表达的能力等。专业实践能力是个体在解决具体问题中所表现出来的专业能力,包括专业操作与动手的能力、解决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科研和社会服务的能力等。综合实践能力是个体实践能力水平的综合体现,是具有可发展的能力,是培养过程的最高层次,包括分析判断能力、制定决策能力和监控评价能力等。高职学生实践能力是学生自身吸收、重构教育资源和自我资源,适应经济社会要求,解决现实问题,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其实践主体地位的能力,是学生动手能力或操作能力与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信息收集能力、实验实训能力等的整合。

二、财经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

培养存在的问题

高职财经类学生呈现出逻辑思维能力偏弱、动手能力较差、文化基础比较薄弱、心理落差大、学习的功利性较明显等特点。他们实践能力的缺乏,主要是由教学内容和市场需求间的差距造成的,具体表现在人才培养模式、学校重视程度、高职学生自身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模式单调

许多高职院校在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往往侧重于学生某一项专业技能或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社会能力等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与之相对应的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实训基地建设、教师配备等方面不具有综合性,学生实践能力没有得到系统的培养。随着经济的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用人单位不再只是需要具有熟练的操作技能的劳动者,而是更加需要具备与之相应的创新能力、公关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学习能力、社会能力、适应能力、竞争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劳动者。

(二)学校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经费存在整体上投入不足的现状,大多数院校便将有限的经费投入到理工类专业。由于主观认识上的原因,认为财经类学生实践只需少量的经费就可以解决,而理工类的学生实践需要做大量的实验、需要购买最基本的实验材料和试验器具,其花费自然要比财经类的花费要大,从而形成了财经类专业投入成本低,培养学生量大的局面。正是基于高职院校主观意识或偏见的固化,使得财经类专业培养方案中实践性教学环节较少,学生实践能力主要来自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引导和实践教学环节的简单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培养。

创新意识不强的具体表现范文第6篇

创新能力是指人们尝试新认识、新思想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创新能力涉及一个人的多种能力,如认知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想象能力、试验能力、自学能力、吸收知识能力、信息能力等,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具体体现。因此,在培养高校学生创新能力时,应注意对组成创新能力的各种相关能力的全面培养,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其创新能力。

培养高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主要是依靠知识创新和知识传播发展起来的。创新是它的灵魂,而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无论是知识创新还是技术创新,无论是经济竞争还是科技竞争,归根到底还是要靠大量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是时代的迫切需要。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的是前无古人的事业,改革的模式无路可循,唯有自己在探索中开辟自己的道路。作为发展中国家,要赶超世界发达国家立足于世界之林,只有依赖于大量创新人才作出贡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原有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发展个性特长的需要。应试教育只能培养出记忆力好、善于考试和只会模仿的学生,不能培养出富有创造性和综合素质高的人才。我们应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发展个性特长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去考虑,把协调发展上升为一种现代教育观念。因此,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是摆在高等学校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高等学校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地和摇篮,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必须多层次、全方位地培养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把它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

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制约因素

在新技术高速发展的21世纪,我国现有的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造成我国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普遍偏低的现象。因此,如何培养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就目前来说,制约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因素主要来自个人和学校两个方面:

(一)个人因素

目前我国大学生特别是一般普通高校的学生,创新能力还是比较低的,具体表现在:一是缺乏创新观念和创新欲望。许多大学生虽不满足于现状,但往往只是牢骚满腹,唉声叹气,自己缺乏行动的信心。二是缺乏创新的兴趣。现在大学生的兴趣往往随着时间、环境、心情经常变化,缺乏深度和广度。三是缺乏创新毅力。大学生随着知识和经验的不断积累,想象力不断丰富起来,思维能力尤其是逻辑思维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但由于他们知识面窄,学科之间缺乏合理的整合,他们的思维方式往往是单一的,思考问题比较僵化和片面。虽然想创新但不知如何去创新,他们在直觉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联想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逆向思维能力等方面都还比较稚嫩,须加强培养和锻炼。

(二)学校因素

1.思维标准化

思维标准化泛指思维方向、方法和技能的规范化和模型化,是各国创新教育面临的共同挑战。在我国由于应试教育的实施,思维标准化的情况尤其严重,它对学生的独立思考有三种破坏作用:一是功能固着。功能固着指的是学生将某种对象的功能或用途看作是固定不变的,它是思维缺乏灵活性、独创性的突出表现。在学习中,功能固着突出表现在“一题一解”“一问一答”的思维惯性,缺乏“一题多解”“一问多答”的思维灵活性。二是权威迷信。权威迷信指学生绝对相信所学过的知识,全无批判意识,它导致思维的僵化和禁锢。三是思维惰性。思维惰性指学生不愿也不善于对学习内容作深入思考,通常是老师考的就学,不考的就不学,这种功利性的教学对创新的阻滞非常明显。

2.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

高校目前的教学仍以传授知识为主,教学方法仍以讲授为主。这种教学模式学生学得较被动,学习积极性不高,而且一部分教师的思路狭窄,创造性不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造成学生思维滞塞,缺乏质疑的品质,不会变通,从而影响了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

3.专业范围狭窄,课程设置过细

高校专业的设置对培养专业性人才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专业知识面的狭窄也制约着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虽然近几年许多高校增加了选修课和补修课,但由于专业课任务繁重,学生的活动大多是在本专业的范围内展开,没有时间和条件学习相邻学科和边缘学科的知识,这样就限制了学生的视野,影响了创新能力的发展。

4.重视认知发展,忽视情感教育

大学教育普遍重视学生的认知发展,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方面起了较大作用,为学生创新能力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同时却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培养,忽视了最丰富、最有活力的情感因素,将教育过程变成了枯燥的发展智力过程。这种过程对培养创新型人才极为不利。

培养高校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路和途径

(一)高校体制改革方面

1.转变教育观念

传统的教育模式把传授知识作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和复制,而不是激发创造潜能。在今天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这种教育方式很难适应,因此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我们要充分意识到未来社会对素质的要求更高,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时代教育的必然特征。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基地,时代必须赋予其新的要求与使命,不仅要传授大学生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要全面培养大学生的科技意识和创新能力。高校应站在迎接新世纪知识经济的高度,着手于培养高素质有创新能力的大学生,转变教育思想中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价值观、质量关、人才观。牢固树立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开放教育和个性教育的新型教育观念。

2.推进教育体制的创新

为了扫除高校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培养的体制,必须改革包括教育领导与管理体制、办学体制与各种教育教学中落后的管理体制。建立以现代学校教育制度为核心的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确立学校独立办学的法人地位,给学校充分的创造性办学的空间,为学生的创造性发展提供制度保障。真正使教育教学的管理适应学校的发展,为学生的创新性发展,为使他们成长为优秀的创新人才开辟广阔的道路。

3.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

创新教育实施的主要途径是教学,课程则是教学活动中内容和实施过程(或方式)的统一,因而是实现教育目地的手段。课程设置合理与否,课程质量的高低,其实施是否有效都直接关系到人才的质量,对于增强我国综合国力,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课程居于教育事业的核心,是把教育思想观念宗旨转变为具体教育实践的中介,没有这个中介一切教育目的、思想、观念、宗旨都不可能得到落实。因此要实现创新教育目的,优化课程体系应是首当其冲。但是现有课程体系存在着一些弊端,如知识分割过细、课程内容陈旧、课程过于求同、教师单项灌输、实践环节薄弱、课程结构不当等。所以要优化课程结构,加强大学生基础教育的内涵更新和外延拓展,使“认同性课程”转向“创造性课程”,使学生在课业学习过程中的创新意识、态度及创造性掌握与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全面与充分的培养;使“专业化课程”转向“综合性课程”,促使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给学生提供完整的知识结构,消除课程繁多、学生负担过重的倾向,这样有助于知识的积累,利于学生的学习和个性的发展;最后要加强实践环节,强化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实现从科学知识型向科学实用技能型的转化,建立长期教学基地和创新教育实验基地,为大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和场所,从而进一步培养、锻炼、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4.推进启发式教育

启发式教育的基本精神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完善的人格,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展,成为终身学习、自主学习的主人。这些基本精神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紧密相连,都可以成为一切教育教学的行动指导。推进启发式教育,为学生的创造性发展注入活力和生命力。

5.改革考试方法,建立全新的评价体系

创新的教学评估应突破传统教学教什么就考什么的套路,而要大力倡导学生对考核的自主性与参与性,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精神。高校的考试可以实现知识与能力并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测试大学生理解、掌握、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可以采取以过程性考察为主,终结性考察为辅,自我考评和集体考评相结合的评价机制;可以采取书面答卷与科研论文、产品设计、社会调查报告、图解、图示、案例分析等相结合的形式,做到既考知识,又考能力和素质,以促进大学生积极主动地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创新意识与思维培养层面

1.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意识,常表现为不受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敢于大胆联想和想象。虽然创新是人类的基本特征,但积极主动的创新意识的形成却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要靠后天的培养。促进学生实现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地航行在知识海洋中,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第一,集体学习方式。将各种教学信息传递给每一个学生,使学生掌握培养创新思维必备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第二,自主性学习方式。学生自主控制的个别化学习方式,以教师解惑为辅。这种方式能有效的实现学生个性的发展,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知识、经验、任务、需求和学习风格来使用信息。

第三,多层次学习。高等教育的学习环境包括 “动作”“图示”和“符号”等信息表达方式。网络提供的信息介于“有目的直接的活动”和“以符号传递经验的抽象方式”之间,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

2.强化问题意识,刺激创新思维的形成

思维是人脑处理问题的运动过程。创新始于问题,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强化问题意识,鼓励大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创造思维。在课文的重点、难点、疑点处设置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起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培养学生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的统一,集中思维与发散思维的统一,抽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统一等等。

3.更新思想观念,着力培养创新型教师

课堂教学的主导是教师,他们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和教育观念的转变是至关重要的。在现代化的课堂中,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科技创新活动的导演。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转为学习的主体。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教师爱岗敬业,对本学科的前沿理论和与本专业相关的交叉学科的最新理论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并善于将最新的教育科研成果运用到教学当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承认学生兴趣和性格的多样化。在此基础上开展创造性教学活动,营造民主、宽松的创新氛围,激发学生独立思考,以促进和激励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为主导,对学生进行评价。总之,高校要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当务之急是要培养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师。

(三)具体教学实践层面

1.在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高等教育面对的青年学生,其心理发展和思维能力已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有一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具备了脱离教师传授而独立获取知识、探求问题的能力。如果还一味填鸭式的“满堂灌”,势必脱离大学生的知识和心理实际,压抑学生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因此,高校的教学方法要适应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在教学的实践环节中,如课程设计环节和综合训练环节,除了基本的知识技能的学习内容外,增添训练创新思维的内容,改变一些陈旧的内容,在创新教育中改变那种教师单向灌输的教学方式,采用启发式、交流式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有在这种充满主动性的教学过程中才能一点点积累起来。

2.教、学、研三者的有机结合

科学研究是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使教学研三者有机的结合对培养高素质人才是至关重要的。对大学生而言,如果把知识的接收和问题的探究结合起来,不断参与和从事科学研究,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科研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实施学研结合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科学研究可以结合当前的学习内容,不必过于精尖和高难。许多学科的作业往往就可以设计成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科研作业。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教给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教会学生使用图书资料,学会查找和利用信息,掌握基本的科研程序和步骤,体验科研过程。同时制定出鼓励学生从事科研的措施,引导学生参与和进行科研活动,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

高等教育由于种种客观和主观的原因,在教育教学中为学生提供的实践活动极少,以至于大学生到工作岗位上以后,普遍反映工作能力较差,动手能力不强,创新能力不够,大学生的优越性很难在短时间内显示出来,脱颖而出。这种现象与我们重理论,轻实践,重理论讲授,轻实践教学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教学模式有直接的关系。为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应大力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特别是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一般是在一个比较开放的环境下,面对不断变换的对象进行的。教师的指导作用也相对弱化,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接收者而是活动的主体。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他们对现实的感觉和认识的深度、广度都不是在封闭的环境中所能比拟的。他们身上具备的各种基本素质和潜能会得到发挥,合作意识和组织能力得以加强,因而容易产生创造性的火花,表现出创造举动。此外,第二课堂活动是对第一课堂活动的有益补充,通过大力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举办各种学术讲座、学术沙龙、大学生科技报告会、出版大学生论文集、组织学术、艺术、实践、体育等各类社团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4.开设专门的创新课程

创新意识不强的具体表现范文第7篇

关键词:新课改 语文教学 误区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布也有几年了,不仅课改实验区在实践,非课改实验区也用它来指导教学。对近几年来的实践作一番理性的思考,有利于新课标的修改完善,有利于课改实践能够理性健康地深入进行。新课标对语言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标。在新课标实施过程中,问题与进展并存,放任自流,放出去,收不回来,使语文课堂呈现一种散乱无章、一盘散沙的状态。

具体表现为:教师迁就学生的感受而没有自己的感受,教师督促学生与文本对话,而没有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投入;假释不敢制定重点学习语段,难以做到长文短教,深文浅教;教师不敢决定阅读顺序,难以呈现文章的浑然一体的结构美;也不敢精心设计提问,有的课堂时“你说、他说、你再说,”任凭学生上天入地的解释文本,教师笑而不予,名曰“教学民主”,结果是教师只重视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而忽视了教师也该发挥在教学中的引导性和创造性。教师指扮演了“组织者”,却忽视了应该扮演的“引导者”的角色。阅读教学毕竟不是放养,阅读教学既然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就不能光有学生的“发言”而教师和文本却话语缺失。

现在一些文章都说,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是对话教学中平等的首席,可千万别忘了“平等的首席”,首先得是个技艺高超、富有激情的创造者,教师自己不被文本感动,怎么能组织引导学生去感动?教室自己的精神空间没有被打开,又怎么有学生的自由空间?文本的解读过程应该是学生与教师都被激活的过程,这是语文教学的本质特征与真正魅力所在。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努力学习,不断扩展和提高自己的知识底蕴,从而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即扮演好“组织者”的角色,又要扮演好教师“引导者”的角色,使课堂教学亮点频闪。

在让学生自主学习,提出问题这一环节中,学生往往会提出五花八门的问题,有时与教师的备课思路不一致,有的教师因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不强,不能随机处理,留下一些遗憾。如在一次省级公开课上,教学白居易的《观刈麦》,整体感知之后,一位学生提出“‘足蒸署土气,背灼炎天光;历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我看这四句诗和课文中心没有多大关系,可以删去。”这个突发事件一下子打乱了教师的教学思路,教师本来设计好了一个多媒体课件,要带领学生学习一些重点知识,这可怎么办?匆忙之中,他只得请两位同学谈了看法,草草敷衍了几句,就开始了下一个教学环节。

事实上,《观刈麦》一诗对“刈麦”场面的直接描写恰巧只有这四句,如果删去,还观什么“刈麦”呢?白居易描写农民艰苦的劳动场面,透出自己深深的同情,意在衬托下文农民仍不温饱的现实,顺着这条线索读下去,不就可以让学生触摸到作者那颗忧国忧民的伟大灵魂了吗?学生说这四句诗与中心无关,实际上是为教师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挈机,可惜教师没有抓住。我认为,教师完全可以用合适的过渡语宕开一笔,稍候再议,如“刚才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值得探讨,等一会儿,我们再一块讨论解决”,这样,既能按原来设计的程序教学,又能流出充分的思考空间,由此可见,学生的学习反应一般都直接指向课堂教学任务的中心,重视学生的学习反应,既保护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有利于更好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因此,教师应具备随时改变教学环节,灵活处理教学内容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要具备过硬的教学基本功。新课标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较强的教学能力是好的课堂教学的重要特征之一。

没有专业知识自然无法胜任教师工作,但有了专业知识未必一定能胜任教师工作,作为称职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能力结构,教学能力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方面。它包括:(1)教学设计能力。即教师在课前根据学生对象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组织和再加工,并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以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是诸多技能的组合,其基本能力有分析学生特点与组合教学能力的技能、制定恰当教学目标技能、选择恰当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技能、预测课堂情形变化的技能等,教师切不可放任自流,任凭学生去“发挥”。(2)教学语言表达能力。教学语言是教师对学生实施教育教学的最重要的手段,即使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于教学领域的今天。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的功能仍不可替代,不可想象如果没有生动而具有激情的教学语言,教学将会是什么情景。称职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包括正式语言表达能力和非正式语言表达能力。前者表现为语言的组织要有连贯性、逻辑性、形象性、情感性和准确性等,后者即体态语言,他的作用也不容忽视。我们必须重视正式语言的锤炼和非正式语言的妙用。(3)课堂组织与管理能力。即教师对课堂教学各种要素进行控制,使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能力。主要表现为课堂教学的有序实施技能,课堂学习气氛的营造技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技能和课堂教学节奏的控制技能等。(4)创新性思维与实践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实践能力,教师应首先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好的课堂教学还必须体现以主体教育思想为核心,以适应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要求的现代教学观,它包括:第一,现代教学的课程观。现代课堂教学提倡全人教育课程,倡导知识、能力、道德和人格的和谐发展,既可称目标的价值取向有知识论转向主体教育论,强调课程设计的结构化,课程形式的多样化、个性化和综合化,课程内容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第二,现代教学的知识观。现代教学课堂不仅要使学生从多渠道获得稳定与不稳定、静止与变化的知识,同时要培养学生较强的适应能力,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性和创造性。第三,现代教学的学生观。现代课堂教学视学生为不可替代的学习主体,将每一个学生都看成具有独立人格和个性发展的主体,理解并尊重学生,平等地为每个学生提供表现、创造和成功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第四,现代教学的质量观。现代教学不仅强调教师的教,更强调学生的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取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收集、处理、运用情报信息的能力,获取和发展新知识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

创新意识不强的具体表现范文第8篇

【关键词】大学物理 五维一突出 教学模式

【基金项目】本课题受广西区教改项目(2015GJA229,2015GJB257)和桂林理工大学教改项目(2013JG36)资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153-01

根据教育部2010年颁布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大学物理课程是高等学校理工科各专业学生一门重要的通识性必修基础课,它可以培养学生的物理素养和创新意识等,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前在广西高校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丰富的教学内容与课时设置不断减少的矛盾,以广西高校理工科专业为例,课时设置包括96、72和48课时,相比教育部规定的112课时以上存在明显的差距;理论与专业的实际应用相脱离,导致学生对大学物理的学习定位不清;由于学生学习目标不清,兴趣不强,导致出现教师难教和学生难学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遵循科学的教育教学规律,通过长期的实践教学和科研,探索出大学物理 “教、学、练、用、研”一体化和突出培养学生的“物理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五维一突出”的课程教学模式。

一、构建“五维一突出”课程教学新模式

“五维一突出”教学模式中五维表现为“教、学、练、用、研”一体化,五维中教与学为主体地位,练和用为支撑点;一突出指突出培养学生的物理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教学模式的落脚点。教既包括传统的好教和教好,又融入了精教和乐教的思想;而学在好学和学好的基础上融入了乐学;练指的是发挥学生主动学习性,以练来促学和促教;用指与实际和专业应用紧密结合;研指的是通过教师的科研来促进教学以及带动学生参与科学研究。而五维一体的最终落脚点就是一突出,即突出培养学生的物理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精炼教学内容,缓解课时不足的实际问题

在当前新形势下,各理工科学校对大学物理课时的设置在不断降低,而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海量的大学物理内容如果仍然按照原来的教学内容进行讲授时根本完不成的,因此必须精炼教学内容,删繁就简,在保留大系统的同时,针对学生难学习、难理解和专业应用联系不强的部分采取略讲或不讲,进而达到对教学内容的精教。

三、运用先进教学方法,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根据广西地区高校理工科学生的学习特点、专业基础和对人才的培养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启发式、探讨式和演示法等系列教学方法,并研发制作了一系列的多媒体课件、微课和动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较为完善的大学物理网络课程教学平台。使课堂教学与实践更加接近,教学内容丰富、直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达到好学、乐学和学好。

四、编写体现与专业相结合的大学物理特色教材,突出教学的实用性

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团队为突出“五维一突出”教学模式,自编了贴近专业应用的教材。在教材建设方面我们通过与专业相的关典型的问题、例题、习题和背景补充知识,来达到理论与专业应用紧密结合。同时该教材以理论够用为度,创新实施了该教学模式,有效解决了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矛盾,提升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利用科研促进教与学

科研是大学活力的源泉,教师利用自身的科研应用于教学实际,是提高大学物理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它不仅可以增强教学的深度、拓展教学的广度,而且可以更新教师知识结构、完善教师的知识体系,提高教学效果,同时通过带动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可以进一步培训学生的物理素养和科学精神。

通过“五维一突出”教学模式,学生的物理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具体表现在:成绩有明显的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参与大学生创新项目、电子设计和数学建模等活动所获得的成绩,这为在今后进一步完善和实行该教学模式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1]石晓林.浅谈大学物理教学状况及改革[J].科技向导,2012,(30).

[2]夏雄平,王志勇,肖剑荣,浅谈欠发达地区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一站式教学模式[J].大学教育,2013,(1).

[3]王柳,曾亚萍,王志勇,肖剑荣.浅谈大学物理在理工科专业中的教学[J].大学教育,2014,(18).

[4]王瑞敏,方玉宏.交叉学科知识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渗透[J].科技信息,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