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非遗传承实践心得

非遗传承实践心得

非遗传承实践心得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中小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实践;路径

一、问题的提出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侵蚀,物质消费方式和生存观念的急剧改变,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已丧失了其生存传承的生态环境,正以惊人的速度损毁、消失和流失,面临濒危、失传的重大危机。”[1]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社会的真实状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 和文化空间。”[2]这种文化遗产对于凝聚民族认同、促进文化交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中华民族绵延几千年生生不息的真实写照,所以它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培育民族精神不可多得的优质资源。我国政府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纳入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但是,由于社会历史原因和自身的原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后继乏人,面临生存危机。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强调要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广大未成年人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作用,广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展示和普及教育活动。然而,除个别高校、艺术学校及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局对此有所重视外,作为我国基础教育主体的中小学在教育教学中却鲜有涉及。特别是在中考、高考的强大压力下,学校领导极少关注这一课程资源。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与传承在中小学几乎是空白。

二、经发中学的实践

西安经发中学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学校校本课程,在传承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目前已经历了如下阶段:

第一阶段:相遇相识。

2009年校长、德育主任偶遇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秦汉战鼓的传承人,了解到现在打这种秦汉战鼓的都是村里的老人,没有年轻人愿意学习,面临失传的危险。基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责任感,双方达成共识——将秦汉战鼓开发为校本课程。

第二阶段:成立秦汉战鼓校本课程研发组。

学校聘请传承人作为校本课程的总顾问及秦汉战鼓课程教学的校外辅导员,双方签约,由学校颁发同时展开聘书。派秦汉战鼓的历史渊源研究及鼓谱整理。研发组按照鼓谱将每段击鼓所反映的精神内涵进行提炼,经综合整理形成校本教材。

第三阶段:成立秦汉战鼓学习组。

派教师向传承人学习,观摩村上秦汉战鼓表演团的演出,掌握秦汉战鼓的击鼓技巧,交流心得体会,成为秦汉战鼓教练,为向学生普及做好准备。

第四阶段:列入课程,组织学生秦汉战鼓表演团。

学校将秦汉战鼓校本课程列入高一课程,供全体高一学生修习,以此为基础,组建高一学生百人表演团,在学校大型活动中为家长、同学和老师汇报表演。

第五阶段:总结提高传播。

经过一年的学习、训练和表演,学生每人写出对秦汉战鼓的理解和对自身的影响。学生和家长普遍反映,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秦汉战鼓的学习,学生感受到秦汉战鼓的内涵蕴意,加深了对秦汉历史的理解、振奋了精神、增强了团队意识。实现了课程所设定的促进学生精神成长,继承、发展民族文化目标。同时学校秦汉战鼓队多次受邀在市区大型活动中表演,秦汉战鼓以其磅礴的气势,多变的旗阵,将秦汉精神具象地植入观众心田,赢得了多方赞叹。在此基础上,经发中学又开发了特别具有陕西地方文化特色的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老腔》,陕北腰鼓、剪纸、茶道等也陆续得到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通过学校的系列校本课程,真实地走进了学生的生活。

西安经发中学的校本实践,走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创新之路,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小学传承教育提供了具有实操性的样本。根据社会整体状况,笔者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进入中小学,才能真正恢复生命力,从而得以保护、传承和发展。

三、关于中小学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的路径思考

1、提高全民族的认识,推波助澜

党的十七大的报告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我国如果想在世界多元文化格局中保持中华文化的竞争力,就必须充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努力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功能,这是我党的使命所在,也是炎黄子孙的使命所在。因此,我们既要加强对我国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更要构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立体体系。这既需要法律层面的保障,也需要全社会支持;它不仅是文化部门的工作,更是教育部门的职责。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承担起历史赋予的使命。教育行政部门应该积极推动,大力提倡,在学校考核中,加入相关内容。例如,要求所有中小学,根据区域、民族的不同以及所拥有的资源,开发3-5种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校本课程,作为学校课程的必开内容。

2、政府链接传承,保驾护航

认识到位是基础,但制度的保障才是关键。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被认为是民族的共同财富,但申报认定后,往往成为个人名下的文化财富。在学校与传承人的合作中,费用是个绕不开的问题。有些传承人要求支付产权保护费、劳务费等,费用不高,学校还能应付,费用要求高,学校则无力支付,这势必造成合作的流产。因此政府部门应当出面组织协调,为学校和传承人和传承项目牵线搭桥,同时拨付专项资金予以支持。政府部门可以每年组织一批项目,由各学校选择承接,并开发为校本课程,纳入课程体系。教育行政部门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纳入学校的办学能力和办学效果中进行专项评价。同时由文化部门、宣传部门定期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汇演、表彰、推广表演等等,使之成为媒体节目以及学校艺术节的保留项目。让全国人民加强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与传承,提高新生代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学校实践传承,落地生根

对传承民族文化传统的认识,考验着校长对教育的理解深度。 “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工作,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有助形成正确的核心价值理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弘扬爱国主义传统,提高民族自信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格修养和审美理想,激发奋斗向上的追求精神,锻造真诚和谐的人格魅力;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励创新意识,提高实践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文化素养和文化品位,增强可持续发展力,让学生理解‘真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含义。”[3]中学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恰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具体实践可通过以下步骤进行:第一步:整理呈现,开发校本教材。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为口传心领,很少有具体的文字呈现。学校应组织教师与传承人交流探讨,根据传承人的口述或表演,通过记录、文献查阅等将项目的历史渊源、表现形式和精神内涵呈现出来,然后根据内容开发为课程。第二步:确定修习方式,列入课表。学校可根据课程的内容,选择不同的开设方式,如固定在一个年级年年开设等。同时可根据项目内容和难易程度分为:掌握类(全部学会)、了解类(概括了解即可),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与学习方式。第三步:培养校内传承教师。课程开设后,可以请传承人现场上课、表演、辅导,加强直观感受和传承意念,但在实践中完全由传承人授课既不现实,效果也未必理想。因此请传承人担任校外辅导员、总顾问比较合适。为了课程的顺利进行,学校应先请传承人培训校内老师,之后由校内老师牵头组织授课、考核。第四步:组织学生成立表演团队。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不少是属于可表演类型项目,学校课堂课程学习以外,可组织学生表演团,在具体的实践中让我们的新生代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沃土中得到滋润、顿悟成长。

4、媒体加强宣传,花开遍地

学校传承解决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入推介的问题,但最终形成全民学习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环境和氛围,还需要媒体的大力宣传报道弘扬。目前媒体特别是影视媒体,为博得眼球,总是把个人为名利的选秀竞争作为人生成功的代名词,极大地刺激了青少年功利心,功利主义泛滥成灾,为争取名利不惜一切代价,浮夸、造假、攀比更使这个社会人人浮躁,唯独缺失对于民族与国家的责任感。所以,期待媒体勇敢的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传递给社会大众,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花开祖国大地。

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校本课程,通过学校的课堂行为让更多的人特别是新生代感知、熟悉、传习,加上在学内外的交流、展示,必定会成为部分新生代的兴趣和爱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就实现了后继传人,这种培育传承机制坚持数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危机就会自然解除。所以,在教育教学中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是势所必然,也是最佳传承方式。全社会都应用积极的态度,把教育作为文化传承、发展与创新的重要平台,探索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为模式,形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氛围环境。那么,民族精神得以代代相传,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日可待。

【注 释】

[1]张卫民.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新路向—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探究.民族艺术研究,2005.5.

[2]刘魁立.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河南社会科学,2007.1.

[3]朱丹.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必要性.神州,2013.16.

非遗传承实践心得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职业院校;非遗人才培养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保护力度也越来越大,并取得显著成效,但仍有许多工作要做:整体性保护需要加强规划、抢救性保护需要加强组织、生产性保护需要加强扶持。要做好这些工作,核心是非遗人才培养工作。非遗人才的培养要从实际出发,探索多种有效方式。将非遗人才培养纳入现代教育体系是有效途径之一,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南京市莫愁中专”)创建非遗专业正是这方面的有益探索。

一、职业院校培养非遗人才的必备条件

1.具有传承非遗的理念和使命感

文化的传承源于人们对民族文化怀有深厚的情感和自觉传承的使命,不仅表现在精神层面,更体现为勇于担当的自觉行动。对于职业院校来说,这需要学校领导层对这项工作具有热情和使命感,需要有对传承非遗的战略性眼光,需要有对传承非遗与社会及市场需求之间关系的充分理解和把握,需要有完整的教学规划等。而且,不仅有想法、做法,还要经得住实践的检验,因为这不仅是单纯传承非遗的工作,还关系到学生就业的问题。南京市莫愁中专特色办学的丰硕成果、学生就业的良好预期,是他们培养非遗人才的巨大动力。

2.具备一定的软硬件基础

南京市莫愁中专充分发挥特色办学优势,勇担传承民族文化重任,一直致力于古籍修复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学校与国家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中国第二档案馆等文博单位合作,开设了全国第一个古籍修复专业,使古籍修复这项古老的非遗技艺从传统的“师徒传承、口手相授”走向正规化教育和规模化培养之路。而通过这项实践,南京市莫愁中专积累了经验,为下一步创办非遗学院打下了基础。

3.具备规范的招生机制

学生学有所成的基础是对所学专业感兴趣,因为研究非遗项目一般都很枯燥、单调,也需要长时间的坚持,而且还需要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特长。因此,开设非遗专业的职业院校首先要规范招生机制,要在广大的范围内、众多的生源中选择对非遗有强烈兴趣、有足够毅力的学生。南京市莫愁中专校多年招收古籍修复专业学生的实践也充分说明了规范招生机制在培养非遗人才中的重要性。所以,职业院校在招生中必须考虑这方面的因素。

二、非遗课程的开展要切合实际

1.选择本地非遗特色项目

职业院校开设非遗专业时应首先立足于当地的传统文化,因为对于本地非遗项目,他们有充分的了解和深厚的感情,更有传承的愿望和动力,师资队伍也容易建设,当地政府更会积极支持。例如,南京市莫愁中专在开设古籍修复专业的基础上,将增开艺术设计专业(非遗设计实践方向),以培养懂非遗并能够运用非遗元素进行创意产品开发的应用型人才,增加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书画、陶瓷修复方向)。这样,就从非遗技艺的传承到非遗元素的开发设计,形成紧密关联的专业群。课程方面,南京市莫愁中专还因地制宜,引进金陵刻经印刷技艺、南京金箔、南京绒花、徐氏毛笔技艺、秦淮灯彩、十竹斋彩拱花技艺等非遗项目,开发相关设计课程,逐渐汇聚非遗项目。

2.选择与社会对接较好的项目

社会需求是人才成长的催化剂,而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也是服务于社会,非遗人才的培养过程只有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才会有存在的价值和强大的生命力。因此在培养非遗人才时,职业院校首先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并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应用到非遗人才的培养和实践过程中。在非遗人才培养和使用中,政府、市场、民间组织在其中的作用不同,这三者可以独立运作,可以两两组合,也可以齐抓共促。职业院校在选择非遗项目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为非遗项目的选择、非遗人才的培养和就业创造条件。

三、要注重非遗人才培养的有效性

1.培养过程要有效

非遗专业的教学机制有其显著的特点,南京市莫愁中专建立了行业专家指导――教学名师领衔――技能大师和专业教师共同执教――技术能手协助实训的教学机制,打造出一支素质精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师”队伍,为非遗人才的培养、非遗技艺的传承提供了保障。

非遗专业的教学形式要多样,请进来、走出去、技能竞赛等是基本形式。南京市莫愁中专的对外修复中心承修南京图书馆、南京博物院、辽宁省图书馆、广西少数民族古籍办等数十家单位的古籍字画,外派人员完成多个单位馆藏珍贵文献的修复与保护;学校还承办了第十七届全国古籍技艺培训班和全国首届纸浆修复培训班;与市文联合作,参与南京非遗基地建设,在高淳民间文化生态园建立了两个非遗工作室;举办了“中埃古籍修复教育论坛”“传承与发展――历史文献保护工作实践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参加里斯本手作展,赴大英图书馆考察等高层次交流活动,使学校的古籍修复技艺得到了有效的传播和提升。此外,学校还不断提升古籍修复技术,成立了古籍修复专家指导委员会,结合《国家古籍修复技术与质量标准》,独创十八项技能标准,制定了古籍修复中级工、高级工的考核标准,填补了行业空白,为有效保证非遗人才培养的质量提供了依据。

2.就业预期要有效

非遗人才的就业应采取订单式培养与推荐相结合,积极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南京市莫愁中专与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合作,建成云锦工作室、非遗馆,成立非遗“政、校、行、企、研”职教联盟。目前非遗学院建设已列入南京教育和建邺区政府的“十三五”重点工程,建成后将充分发挥非遗传承人群的培训基地、非遗手工技艺传习体验基地、非遗创意产品研发打样基地、非遗国际交流合作中心、非遗国际学术交流平台的综合功能。由于学校培养的是具备非遗传承、保护、发展、管理能力的多类型人才,所以学生就业形势比较乐观。

3.培养目的要有效

职业院校培养的非遗人才能否达到传承非遗的目的,是考察办学成果的重要标准。南京市莫愁中专多年的办学成果说明了学校在非遗人才培养上是比较成功的。学校自主开发了雕版印刷、金陵剪纸、篆刻等非遗课程,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雕版印刷传习所、“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人才培训基地”,入选“中国古籍保护协会”第一批理事单位,与南京市图书馆一同获批“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实现了非遗技艺传承与现代职教的有机结合。

学校还与故宫博物院、国家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等各地知名文博单位建立广泛而紧密的联系。专家们到校进行修复方案论证研讨和学术交流,很多专家已被学校聘为指导专家和客座教授。

参考文献

[1]李钦曾,罗丹.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培养的困境与解决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6,(06).

非遗传承实践心得范文第3篇

何谓民族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中指出,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在历史上创造,并且以活态形式原汁原味传承至今的,具有民族文化财富的表演技术类、工艺技术类和节目仪式类的传统文化事项[1]。何谓民族非遗传承?它指的是对民族非遗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以促进我国人民的文化自信提高。在新时代语境下传承民族非遗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第一,非遗文化特别是民族非遗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时展中沉淀下来的精神价值与思维方式,是少数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以及文化的图腾。传承这一文化即传承民族精神。第二,民族非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民族非遗文化是保持文化多样性的应有之举。第三,在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等技术优势,以及“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政策红利的加持下,我们理应“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而民族非遗是中国故事与中国文化的最佳载体,也是“怀旧”与“创新”的完美融合。第四,新时代背景下大学这一“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理应发挥文化传承的重要功能与职责,与中国西部乡村开展“校地共建”,通过大学师生对民族非遗的传播与发展,充分唤醒民族非遗传承的“文化自觉”,帮助中国西部乡村(以贵州为主)脱贫致富,共同实现“文化自信”,创造“美好生活”。民族非遗传承的现状和困境民族非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其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传承与发扬至关重要。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非遗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和壮大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20年,我国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全国人民开始走向共同富裕。在此背景下,民族地区一定要找到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的“突破点”,才能实现人民期盼的“美好生活”。在这一背景下,高校作为“先进文化的生产地”,利用智慧与技术帮助民族非遗传承与发扬,成为其当前义不容辞的责任。随着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深入,贵州从江地区侗族受到了一定的冲击,民族文化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民族歌谣、曲艺、传说等开始失传;精湛的民族工艺和建筑开始衰微;传统民族医药失去了市场;有利于培养人类美德的传统礼仪和习俗被逐渐废弃,等等。民族文化即将受到现代文化、外来文化和市场经济等方方面面的影响。其一,文化断层。根据团队调查,在侗族人口占比超过90%的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西山镇陡寨村,大量青壮年人口纷纷外流,在返乡时兴建楼房,并将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与生活观念带回去;侗寨里麻将声、广场舞等现代休闲娱乐方式逐渐增多,而凝结着原始劳动风貌与情感的侗族原生态音乐和节庆活动却日渐衰落;1990年后出生的孩子受生活环境的制约,接受的现代科学知识教育较多,对侗族的节庆风俗、服饰穿戴、侗歌等知晓甚少。由此,传统侗族文化失去了基础的传承对象,导致出现了民族“文化断层”。其二,民族文化传承乏力。大部分青年由于接受了新的价值观念和生活观念,难以形成传承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对传统民族歌舞、乐器、服饰的兴趣愈来愈淡漠,导致民族文化的自然传承难以延续;专门从事侗族歌舞及民族民间文化表演、传授、研究的人员相继离世或逐步退出舞台,造成了民族文化宝贵资源的巨大损失;民族文化的校园传承出现了多种误区,如把舞台歌舞当作民族文化、把学校老师当作传承人、教民族文化怕影响学生的文化课程、对民族文化的偏见与排斥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族文化的教育传承。其三,留守儿童教育堪忧。随着当地劳动力外流,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剧增,而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却出现诸多问题:父母长期外出务工,儿童缺少陪伴;家长知识水平偏低,“望子成龙”却无法提供知识上的帮助;学校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比例失衡,儿童的课外技能培养受限。本项目着眼于民族文化传承,整合留守儿童资源,指出依靠他们进行民族文化的传承,这样一来既能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找到了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其四,经济造血功能不足。在文化经济时代,文化本应成为经济的重要增长极,但民族非遗文化传承不力,其产品未能受到市场的普遍接受;或受缺乏技术性等综合因素影响,民族非遗的经济功能未能充分发挥,脱贫致富的能力明显不足。新时代民族非遗传承的路径“有故事”“讲故事”成为新时代民族非遗传承的两个必要要素。前者的文化内蕴多为“怀旧”,后者的核心则为“创新”。我国滇东南地区是以苗族、侗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区,其民族非遗高达上百种,承载着我国众多少数民族的价值观与民族精神,有着极为珍贵的价值。南京财经大学组建了“民族非遗的高校传承”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曾分别面向大学校园和社会公众进行有关民族非遗文化传承的问卷调查。面向大学生的调查问卷主要从对非遗的认知、对非遗传承的态度与责任等视角展开,对社会公众的调查问卷则在对非遗的了解、日常非遗消费等方面进行。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大学生对非遗传承十分关心,但不十分了解,愿意为非遗的传承做出贡献,并期待大学多开设相关课程与实践活动。社会公众对问卷的参与较少,以中青年为主,他们对侗族非遗的情况也不太了解,但十分愿意参与非遗传承。这两类人群认为非遗传承的方式均以互联网为主,认为高校理应在传承中承担一定的责任。通过研究,笔者认为,高校作为先进文化的生产地,理应在民族非遗的传承中做出应有贡献。或可通过以下途径有所行动:(1)密切高校与地方(乡村)的联系,推动高校服务地方、深化劳动教育内涵、践行“乡村振兴”的高校担当;(2)将民族非遗文化创作与研究引入高校,充实高校美育课堂,践行“加强新时代高校美育工作”的要求,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推动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培养;(3)通过民族非遗传承的中西比较,构建起中华民族非遗传承的“中国模式”,在我国欠发达地区进行推广和借鉴。鉴于这些认知,南京财经大学“民族非遗传承的高校担当”实践团队探索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持续开展“古梦清泉”侗族文化传承志愿活动

古梦清泉侗族文化传承志愿团成立于2014年7月,创始人为南京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优秀校友石贤。她带领的团队主要针对贵州从江的侗族文化传承现状开展文化志愿帮扶活动,与贵州从江团县委、县妇联合作共建“大学生志愿实践基地”两处,以贵州省从江县西山镇陡寨村为主要活动地点,创办“古梦清泉少年侗歌班”,带领当地留守儿童跟随老歌师学习侗歌。少年侗歌班项目激起了当地群众重拾侗歌文化的热情,被纳入从江县民族宗教事务局“侗族大歌保护项目”。团队还针对留守儿童问题发起了爱心笔友计划、援建爱心图书室、语音故事征集等活动,并通过团队微信公众号开展宣传,受到了校内外爱心人士的积极响应。围绕侗歌班,团队还在当地开展了系列公益活动:举办公益电影节、给老年人免费摄影、创办侗族手工公益微店、修复古榕碑亭等。2016年8月,古梦清泉创始人石贤组织筹建了从江县西山镇民族文化传习所,让侗歌和侗族传统技艺获得了良好的常规传承平台,充分提升了当地的文化自觉和传承意识。“推动民族非遗走进课堂”实践团队指导教师连续6年组织开展过“非遗进课堂”,2021年,团队与南京博物院合作,持续开展“馆校合作”,推动民族非遗进课堂,内容包括讲座、手工艺体验、文化研讨等,并且与学校艺术教育中心合作,开设常态化课程与课堂,开展“名家进课堂”“非遗传承人走进课堂”,到非遗传承地开展“实境课堂”等系列活动,在学校“文体增色”战略中展示了当代大学生的应有担当。同时还与西部高校进行联络,共同开展线上课堂,开展东西部文化交流活动、文化志愿者活动,实现了互动往来与交流,共同促进了非遗文化的繁荣。

挖掘侗族非遗文化背后的故事

2021年寒假期间,实践团队制作了动画故事《四艾寻歌》。考虑到哔哩哔哩、抖音等视频平台的受众人群大都是年轻人,而他们对机械的、教条的、纪录片式的短视频兴趣很少,这将不利于视频的推广和非遗文化的宣传。因此我们团队创新性地使用了较为幽默风趣的PPT动画模式的短视频,以尽可能适应社会媒体高速发展、更新换代的特征。在视频故事制作完成后,团队利用多平台实时联动发布视频,在抖音、哔哩哔哩的视频制作和发布是相互协调配合的,并且与微信公众号“古梦清泉”的推送发布相一致。

为留守儿童开展“云端支教”与捐赠

“云端支教”是实践团队探索的创新性支教方式。实践团队成员大多来自外国语学院,团队成员的语言是优势,所以团队将民族非遗故事收集起来,简化成“儿童版”,继而进行翻译,在经过反复打磨后,使之成为适应留守儿童的简单英语,再进行录制、配乐。每一集原创非遗故事不超过5分钟,以确保留守儿童能够“听得进、听得懂”,既有趣味性,又具知识性。“云端支教”还采用了丰富多彩的形式,如录制一些弹唱的钢琴曲送给这些小朋友。团队认为音乐能够给人带来希望,也期待贵州的留守儿童能够感受到音乐和文化的魅力,从而激发其学习的热情。同时,团队还面向从江贫困小学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捐赠。如从江县西山镇中心小学期待能够得到体育用品与配套书籍,团队便联系了学校体育部,随即体育部教工党支部书记马肇国老师采购了篮球、羽毛球、足球、乒乓球等基本体育用品寄送给小学,同时还利用自己是网球专业运动员的优势,录制了简易的“网球教程”赠送给了小学的孩子们,表示了对他们认知网球、热爱运动的期待。同时,团队还向西山镇中心小学捐赠了一批民族文化类和通识文化类的名著,以助力民族地区的学生阅读文化书籍与名著,推动其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加强非遗传承阵地建设。开展非遗传承的中西比较研究实践团队收集了20个国家和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措施以及政策,在资料收集过程中,了解到了世界各国对非遗的重视,以及采取的良好举措、文化背景等,这对于视野的开阔、专业的拓展均有益处。笔者始终以批判的眼光从不同视角去看待“抖音”等大众传媒,对其优势与劣势进行理性分析,继而对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文化研究的自觉中建立了文化自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跨文化研究团队中的指导教师担任商务孔子学院教师多年,利用这一优势,团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跨文化研究,研究如何将“民族的”转变为“世界的”,从而实现“用文化沟通世界”,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技术创新

实践团队所在的南京财经大学拥有经济、管理等商科以及大数据、信息技术等理工学科,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技术创新有着极大的支撑作用。经调研笔者发现,当前民族非遗要想走出世界,就应将“制作技术”转化为“传播技术”,即如何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讲好非遗故事”,如何挖掘每一件民族非遗产品背后的故事,并用故事吸引市场、用故事传承文化,而这也是笔者团队项目的技术创新之处。实践团队的成员中有擅长大数据分析以及VR、微视制作的同学,而且在自身的专业之外,笔者对这些当前和未来的“必备技术”充满热情,希望能够借助对该项目的探索与尝试,真正实现学科与专业的融合,而这也是未来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综合素养的要求。团队从优秀校友石贤的卧松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着手,开发线上App,利用最先进的技术“说非遗、讲故事、播文化”,探索先进技术融入文化传播的新方式。

参考文献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非遗传承实践心得范文第4篇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作为一项重要教育内容,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培养团队意识和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实现。艺术教育能够加强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因此,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其他任何学科都不能替代的一门重要学科。为了促进学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实施,我国教育部先后颁布实行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意识课程指导方案》等条例,加快了公共艺术教育的制度化与规范化进程,并且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我们在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取得成绩感到欣喜的同时,还要清醒地认识到其存在的突出问题。从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整体情况来看,基本上都设置了相关课程,但是得到的重视程度却比较低,甚至没有配备专业的老师,存在其他学科教师兼职的情况。另外,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体系不够合理,教学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落后,只是机械地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忽视了实践的环节,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上课的目的主要是凑学分或者是单纯地觉得好玩,很难达到艺术教育原本的教学效果。

二、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在世界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中国以一个悠久的国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从古代中国到现在经济、综合国力等方面都很强大的现代化的中国,积淀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没有中断的国家。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表演艺术、传统手工艺、社会礼仪、节日、风俗等方面,与艺术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我国国务院于2005年颁布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其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这样的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式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传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述、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与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人们普遍热衷于追求快节奏、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了解越来越少,如果任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的话,将来的某一天,我们的子孙后代可能无法体会到优秀非物质文化带来的民族自豪感。保护与传承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加深人们对非物质文化的了解,也有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国文化之魂在世界上长盛不衰。

三、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引入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策略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荣誉感和自豪感,还能发挥艺术的熏陶作用,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开展,应当实现与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结合,让文化的魅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提高艺术教育的效果。

(一)树立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理念

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专业性和系统性比较强,主要引用的是一些正统的文化和艺术,忽视了对本土非物质文化的引用,还没有正式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课程体系中,因而造成公共艺术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脱节现象。高校公共艺术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充分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价值,逐渐养成“文化自觉”的思想,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挥出现代价值,不断丰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内容,实现艺术教育与文化传承的有机统一。

(二)构建科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体系

区域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地劳动人民生活与劳动的积淀,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针对性,对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整理和提炼,挖掘其中的艺术内容和教育价值,并融入到高效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中,可以建立一套科学的课程体系,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内涵继续发扬光大。高效公共艺术教育要实现与民间音乐、舞蹈、工艺美术、杂技等的融合,不断拓展其题材和内容,吸引更多学生的眼球。

(三)建设一支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师队伍

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师资力量来看,他们大都毕业于正规的艺术院校,正朝着年轻化的方向发展,他们掌握了丰富的艺术理论知识,但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了解较少,很难实现文化传承与艺术教育的融合。针对这样一种情况,高校要加强对艺术教师的培训,让他们掌握一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鼓励他们深入研究与文化遗产有关的课题,不断提升教学素养和能力,为艺术教育效果的提高打下基础。

(四)实现课堂教学与参观实践的结合

非物质文化的教育功能,主要通过其艺术载体展现出来,如果单纯依靠老师的讲解或者是欣赏图片、观看影响的形式,则不能收到较好的艺术效果。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要走出课堂的限制,让学生近距离与文化艺术进行交流,在辅助以必要的讲解,把遗产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和艺术思想传达给学生,教会学生一些欣赏艺术作品的方法,引导学生提出新颖的看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笔者于公共艺术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两者融合的实际教学中总结出如下一些经验。

1.将公共艺术教育当作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平台,并将其纳入专业课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这个教学平台必须要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让学生知道,知识应该更新换代,并不等于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要遭到抛弃,与之相反,对其传承与发扬理念应当贯穿于公共艺术教育的始终。

2.在教学中抓住校内建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以及一定数量的校外实践基地作为教学的基础元素,积极践行设计实践、采风实践以及假期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并且带率领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这样可以将民间工艺美术在校内外得到广泛传承和发扬。

3.使用多媒体以及校内刊物作为公共艺术教育的学术交流和专业教学的平台,配合与公共艺术教育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窗口和栏目,征集理论上有创新学术上价值的观点和论文,以便辅助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从而提高设计的教学效果,达到设计的教学目的。

4.老师可以利用假期或周末,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博物馆,或者拜访一些民间艺人,让学生记下心得体会,鼓励学生发掘更多的本地文化遗产。

四、结语

非遗传承实践心得范文第5篇

摘 要:随着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传承的日益重视,高校也积极加入到这个行列里来,建设了很多相关的课程,为非遗研究与传承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不同的课程表述了不同的非物质文化内容,但其课程构建的大原则是应该大体统一的。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建设;原则

一、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建设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我们需要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使全体社会成员正确认识文化差异,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中国文化的完整性、丰富性、互补性的意义,正确判断非物质文化与自己文化间的关系及相互间的影响。而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的建设就是通过多种途径的学习、体会、交流与实践,使大学生了解、认识和传承文化,通过自己的努力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开展,为中华文明的完整性、连续性、丰富性构建新的发展平台,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受众的基础。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建设的一般原则

1、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原则

“非物质文化遗产”历来被各全世界视为人类的重要文化财富,一方面代表了民族的思想和灵魂,一反面体现了民族智慧的发源。非遗是人类文明的伟大结晶,从单纯的文化意义上是不分地域和种族的,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无论是南方海岛还是北方草原,它们都是高校课程内容设置应该涉猎的。文化发展的历史表明:任何一种新文化的发展,都不可能是在完全抛弃现有文明的基础上凭空创造出来,而是以既有的文化为依据,以现有的条件为前提进行创造。恩格斯说:“每一个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的领域,都是由它的先驱者传给它,而它便由此出发的特定的思想资料作为前提”。也就是说,任何文化的发展,总是要从它的先驱那里继承一定的材料为前提和出发点。这种“文化适应”就如同“语言适应”,好比中国人自然而然的适应汉语一样,人还是更适应自己生长生活的地域文化。所以我们在构建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内容时,就要坚持“文化传承”的前提,将非遗内容与“大文化”内容的不同规律分离开来,并进行对照学习,达到在文化结构、文化语言智力结构方面的探索。基于文化的适应,提出因地制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原则,也就是提倡将非遗研究内容与高校所在地的文化结合起来,比如赣南师范学院就开设了《客家赣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课程,发挥教学的最大功效;做到因地而制宜,并坚持不懈的把“宜”进行下去,也就能达到真正的“实效”,在“宜”和“地”之间产生辨正的效果,这是对“因地制宜”的一种诠释。所以,“因地制宜、讲求实效”是课程建设的大原则,同时它也是课程建设实施过程中的大原则。

2、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

“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是学校实施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和内容,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非遗课程建设研究中应该重视如何使其在大学生中得到普及,这是其最根本的原则之一,也是我们国家在大学生中实施文化传承的根本原则之一。只有踏踏实实的把文化传承工作贯彻到底才可能进一步产生推动文化发展的效果,才能把非遗教育落到实处。我们进行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人文艺术修养,而不是培养技能型艺术人才。可以说,普及是我们在高校中实施非遗教育并使其产生效果的第一前提。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人作为个体是存在很大差异的,每个人对同一事物的接受也有着很大差别,这种不同程度的影响也直接决定了教学的质量。在基础教育理论看来,主动参与和被动接受是有本质差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创造性的,而创造也就意味着参与,参与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操作性的,操作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方式,也就是所谓的口传心授。这种主动与被动的存在也等同于我们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面临的“普及与提高”的问题,如何协调普及性学习与提高性学习在教学活动中的关系也是我们制定教学设置的一个重点原则。

3、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非遗传承实践心得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地方高校 非物质文化遗产 思考

基金项目:2012年西安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与‘适度’产业开发研究”(项目号:12L25)、2012年西安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西安地区的周秦汉唐文化运用研究——以城市建设为中心”(项目号:12L28);2009年陕西省教育厅科研项目“陕西乡村不良习俗调查与文明风尚建设研究”(项目号:09JK044)

中图分类号:K103 文献标识码:A

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引入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意义

2002年10月,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教育教学研讨会在北京召开。这是“非遗”整体进入中国教育体系的开端,体现了“非遗”教育引入高等教育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其一,高校是人类文化遗产的传习地,汇集了大批青年学生,他们是“非遗”传承与创造发展的主体,他们对“非遗”的关注、传承和参与对于实现一个民族文化的创造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大学期间接受有关“非遗”方面的知识,可以增强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热爱,对于传承和抢救“非遗”、从事“非遗”保护工作以及发展中外文化交流,传播优秀民族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二,在高校教学中融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精华,造就具有自我民族特色、民族精神的大学,也是创造世界一流大学的一个重要内在条件。其三,高校作为学者云集之地,又是培养人才的场所。因此,“非遗”纳入高等教育体系势所必然。

地方高校设立“非遗”专业的现状与困惑

教育传承是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的最佳、最深入人心的方式。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到中国政府都非常重视教育传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公布的《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公告》实施指南中,要求“以适当的方式将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学习列入学校的正式课程”。近几年,我国各地高等院校纷纷设立“非遗”及其相关专业。然而,地方高等院校教育中关于“非遗”相关学科极度缺乏,使得教育难以培养传承和保护“非遗”所需要的社会人才。一些地方高校在“非遗”专业设置上,并没有系统完善的教育体系,盲目追求大而全,造成专业不强不特,毕业生就业率不高,存在着亟待解决的许多问题。因此,笔者认为应冷眼看待地方高校“非遗”热现象,理性思考地方高校“非遗”专业优化的问题。

地方高校“非遗”专业优化的思考

地方高校是地方的文化中心,有着独特的区域文化背景,承担着地方社会服务功能,正确认识区域“非遗”的价值,充分利用区域“非遗”资源,努力发挥区域“非遗”的社会功能,构建特色鲜明的“非遗”教育体系,应该是地方高校“非遗”教育工作首先面对的定性、定位问题。因此,笔者认为,地方高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优化“非遗”专业:

1.加强“非遗”学科建设和知识体系构建

“非遗”教育和研究是一门新兴的、范围很广的领域,它涉及到了民俗学、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哲学、经济学、教育学、管理学、艺术学等众多的学科。因此,地方高校在设立“非遗”专业的时候,必须考虑清楚学科构成和知识构成的问题,依据自身优势,加强学科建设和知识体系的构建。比如,陕西高校在“非遗”专业的建设上,就可以利用陕西各地丰厚的历史积淀和资源,通过分别构建周、秦、汉、唐文化题材的“非遗”教育体系,为学生开设西周史、秦汉史、隋唐史、区域文化史、古代建筑研究、帝王陵墓研究、文物考古研究等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组织学生参观文物、考察文化遗址、遗物,整理民间文学、撰写文化研究文章。这样能够从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角度,有效地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经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增强教学效果,增加学生对“非遗”的兴趣和热爱,通过师生教学相长,推动学校人文特色建设和学科优势培育。此外,我们要在对学生进行概念教学的同时,让学生明白:“非遗”主要是在实物的运行和使用的过程中,通过耳濡目染、口传心授、亲身体验的行为方式来传承和传播的、并且在民间社会生活中通过不断地实践使之得以调整和固化的知识体系。

2.设置科学而有特色的“非遗”课程

直接参与实践和体验是研习“非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然而,在当前地方高校的教学体系中,与本专业有关的实践课程很少甚至没有开设。教学内容的重大缺失和理论教学与实践课程的不平衡,将会导致相关专业的知识结构的不合理。因此,地方高校在设置“非遗”课程时,应该充分体现开放性,遵循“三结合”原则,注重“四个统一”。所谓“三结合”即:课堂教学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学生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书本教学与民俗“田野调查”相结合。所谓“四个统一”即理论学习与艺术实践的统一、教与学的统一、课内与课外的统一、校内与校外的统一。这样的课程设置可以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打破单一课堂教学的局限,使“非遗”课程兼具理论性和应用性。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使大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亲身体验并了解传统文化,使他们更加热爱传统文化,自觉树立起保护传承民族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心,使“非遗”教育在多角度、多层次上为培育学生成才服务。此外,地方高校在“非遗”理论课程设置基本一致的同时,应更加注重“非遗”教育特色和文化实践上的因地制宜,因事制宜和百花齐放。

3.加强“非遗”师资队伍的引进与培训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导的地位,对教学的效果有着重要影响。作为“非遗”课程的教师,不仅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还需熟知当地的历史、风土人情等,同时还要具备教师的基本素质。地方高校应制定“非遗”课程师资队伍培养方案,邀请相关专家、教授以及民间文艺工作者,参与“非遗”课程师资队伍的培养,有计划地对高等院校任课教师进行培训;任课教师定期举行艺术实践活动和教学研讨等;培养一批集保护、科研和传承为一体的专业教师队伍。定期邀请当地“非遗”方面的领导、传承人等来自民间一线的专家,举行专题讲座。此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社会文化资源,聘请当地文化部门的有关专家和当地“非遗”的传承人、代表人物等,担任专业顾问和课程的兼职教师,参与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等工作,取其之长,补己之短,共同培养当地“非遗”传承与保护急需的实用人才。

4.加强地方教育部门对“非遗”专业的指导和保障工作

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地方各级政府要将“非遗”保护工作列入重要工作议程,纳入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纲要;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广泛吸纳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开展保护工作。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应出台相关政策,科学布局现行地方高校“非遗”专业设置,指导地方“非遗”课程的开设;同时,加大当地“非遗”精品课程建设力度,建设一批“非遗”精品课程。此外,地方教育部门还应充分整合地方“非遗”民间艺术的社会资源,将民间艺术的教学、科研以及排练演出等,融为一体,形成合力,共同研究当地“非遗”的抢救保护工作。同时,保障“非遗”课程的经费投入,为当地“非遗”的研究,提供经济基础。

总之,“非遗”牵手高校在今后将会成为高校专业增设的一个热点,但无论是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地方高等院校,还是教育教学研究专家、“非遗”教育传承研究学者,都应理性、慎重地思考这一问题,为“非遗”专业的科学发展和“非遗”本身的有效传承作出努力。

参考文献:

[1]刘伟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素质教育功能初探[J].教学与管理,2008,2.

[2]张仲谋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8.

[3]普丽春.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9.

[4]王文章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10.

非遗传承实践心得范文第7篇

关键词:非遗;数字化;保护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明确规定:“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是对非遗“生命力”的明确与强调。”换而言之,非遗是基于特定时代背景下的精神传承,以代际性和活态性、情境性以及实践性的特点,依据自身独特的方式存在并发展,为社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而在此基础上,数字化技术的衍生,不仅是对非遗生态及观念的改变,更是以外在存储或宣传的方式,彰显非遗的可能性、合法性,这既是对非遗生命力的诠释,又是非遗保护的必经趋势。

一、对非遗数字化保护的分析

1.含义

顾名思义,非遗数字化保护是指:利用数字采集和存储、处理、展示与传播等现代技术手段,经转换、再现以及复原等操作,将其演变为数字形态,并通过新视角的诠释和解读,以新方式的保存为基准,对其加以合理运用,用以从源头上达到非遗保护及传承的目的。

2.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2011年6月)中,第13条明确规定:“文化主管部门应当全面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情况,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及相关数据库。除依法应当保护的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及相关数据信息应当公开,便于公众查阅。”该项法律的颁布,是在法律的角度上对非遗数字化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强调。此外,非遗数字化保护工程的启动,是依据数字化技术,将非遗予以全方位保护及传承。例如:陕西和等地非遗数据库的创建,为其数字化保护及传承奠定有利基础。

3.保护技术

传统非遗保护工作的开展,虽可对非遗予以传承,但因对其的“伤害”,逐渐被现代技术所取缔。如计算机技术的运用,主要采用非遗图像、音频与文字记录的方式,以“虚拟再现”的层面,构建非遗数据库,这是当前非遗保护的核心策略、关键手段。其中,非遗数字化技术包含保存与存档技术、虚拟再现技术、构建数字博物馆。

首先,保存与存档技术。信息获取作为非遗数字化保护存档的首要内容,是以高精度扫描仪、相机为辅助,经非遗信息采集和编辑工作的开展,将其演变为数字化格式,便于光盘和硬盘等介质的存储,以此达到非遗安全且长久保存的目的。其次,虚拟再现技术。通过数字摄影、虚拟现实以及三维模型等技术,将非遗于还原的前提下创建虚拟情境,尤其针对濒危非遗数字化保护工作,借助虚拟复原和多维度演示等层面,实现针对性保护、传播的目的。最后,构建数字博物馆。数字博物馆是对非遗信息的整理加工,以数字化系统的辅助,对信息加以分类编辑后,存储至数据库,便于用户选用链接、搜索等形式对非遗信息资料的快速查找。

二、加强非遗数字化保护应采取的措施

1.优化建档方式

数字化保存及记录工作的开展,是非遗保护的关键措施,具体可从以下几个层面予以实现:其一,非遗文献和图片、影像与碑刻等资料的整理,以数字转化及存储的层面,构建非遗文献数据库;其二,非遗实践工具、场所及产品的记录,以文字、图像和音像等格式差异,将其分类储存;其三,结合数字化技术的运用,时刻关注非遗动态实践,依据动态立体、高清记录的层面,对其予以全面性存储。

对于传统非遗保护方式而言,数字化保护具有存储灵活、传播迅速、应用广泛的优势。其中存储灵活:鉴于数据存储载体、容量以及格式的逐步优化,非遗数字化存储俨然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既是对非遗存储空间、成本以及管理等流程的缩减,又可为非遗盘活创造条件;传播迅速:经电子存储,非遗信息传播、复制、编辑等效率得以全方位提升;应用广泛:数据分析、统计和查询、检索、加工与应用等均对非遗资源予以多元化利用。

2.优化宣传模式

相较于非遗数字化存储,其宣传工作也以资料、器具和实践等层面获取相应的非遗记录信息,但非遗数字化宣传工作是以展示、展演与展览等为辅助,通过向外来者、拥有者、传承者间的非遗信息宣传,促使人们达到非遗保护警示的作用。由此可见,在进行非遗数字化宣传工作中,若要从根本上达至最佳宣传效果,则应对其数字化宣传的特性予以全方位明确,即是对传统非遗保护展示、展览等模式的突破,更是其跨族群和跨时空宣传的根本;打破非遗静态和平面展示的局限,如借助数字化技术,优选3D虚拟技术和高清扫描技术,将非遗予以立体化及动态化实物综合展示的背景下,落实跨时空传播的真正内涵;以单向展示和宣传为基准,结合人机互动、体感技术等技术,逐步强化非遗数字化宣传体效果。

3.优化传承措施

非遗教育和传承是其保护工作的核心宗旨,即主要利用传承者间的精神交流,如心授、言传身教等手段,配以文字或图像的传承手段,达到非遗传承的目的。但是,伴随数字化技术的系统化介入,非遗传承周期明显缩短,提升传承效果。再者,非遗传承在于对“术”、“道”的统一,如“术”代表非遗传承技术和工艺、仪式等;“道”则代表非遗传承的内容,常见传承技巧和技能、传承信仰与观念。对此,非遗数字化传承,应在“术”、“道”传承的基础上,对数据采集与分析等模式予以全面思考,用以达到传承者心理变化、创新特点揭示的目的。

三、结语

总而言之,非遗作为民族“记忆”,其非遗保护、开发工作则属于人们不容忽视、义不容辞的责任。数字化非遗保护,是通过新保护路径的开辟,融合非遗保护、文化发展等活动,构建新型非遗传播、传承新趋势。总之,笔者建议人们应在非遗保护中,高度关注数字化技术的运用,结合对非遗保护内容的全面解析,将其数字化保护工作落实于实处。

参考文献:

[1]卓么措.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8):225-227.

[2]姚顺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研究[J].青年时代,2015(20):59-59.

非遗传承实践心得范文第8篇

为迎接6月10日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文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精神,更好地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现代生活,本次系列活动由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指导,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馆、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非遗办公室、北京服装学院、中国国际时装周组委会、中央民族大学民族服饰研究所共同主办,活动时间从6月5日持续到6月10日。

在6天时间里,汇聚了1场与苏州市高新区管委会共同举办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绣“静态”展览和“活态”传承人现场展示;3场分别以“苏绣”、“传统服装服饰”、“传统纺织印染绣技艺”传承与保护为主题的学术研讨;6场以中国非遗为主题的“动态”服装服饰秀展演。活动选取非遗项目在现代服饰中的应用实例,展现振兴中国传统工艺,非遗在实践中振兴、在生活中弘扬的盛况,诠释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文化是灵魂 商业是翅膀――把纺织非遗融入生活

如何将传统服装服饰的技艺元素融入现代生活?如何让传统技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可持续发展?

带着这样的目标,作为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举行了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今后双方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研究与保护为核心,重点开展非遗相关门类的合作研究与共建工作。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淮滨表示,纺织服装非遗是我国非遗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拥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积淀,更与现代生活和时尚关系紧密,此次以非遗服饰秀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既要展示传统工艺,又要体现当今品牌和设计师将传统工艺进行的有机结合,将成为行业振兴传统工艺的成果展示。未来,纺织行业一定要在传承传统工艺的能力建设上下大工夫,为传统工艺真正融入现代生活做出贡献。本次中纺联组织了两场代表企业的非遗展演,还与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今后将借助这个平台继续运作,共建相关的非遗研究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纺织类)协同创新中心,共同举办学术会议,开展非遗与传统服装服饰研发与设计、非遗与文创衍生品开发等项目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并对研究成果进行宣传推广。

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主任孙旭光表示,作为文化部直属事业单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一级博物馆,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是目前我国唯一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保护基地,本次“锦绣中华”系列活动突出非遗在当代服饰中的应用,非遗传承人与时尚设计的交流与对话,让中国设计更好地传承中国精神,让传统工艺焕发时代新颜。

关于纺织非遗的发现、传承、创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宋兆麟、品牌联盟专家委员会主席艾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染织服装艺术设计系副主任吴波、中国国际公关协会常务副会长郑砚农、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李宏复等一致认为,要让传统技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有针对性的、因地制宜的,建立有效的一对一帮扶机制,让纺织非遗走进日常生活,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力。

他们认为,中国在世界上最大的优势就是文化资源优势,我国纺织行业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飞跃,但如果能将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行业发展,将时尚与传统有机结合将会有更好的前景。他们同时提到了解决非遗传承的三方面内容:产业化、市场化、品牌化。而本次系列活动就是将官、产、团、协、宣相结合,推出龙头企业,把文化商业循环落到实处,让传统文化不仅有技艺更要有品牌,让更多的人们注意它、记住它、崇拜他,让文化成为商业的灵魂,商业成为文化的翅膀。

艺术心 商业手――为纺织非遗打造生态闭环

作为开幕大秀,NE・TIGER(东北虎)品牌了《水墨姑苏》苏绣服饰秀;6月8日,“依文・永不遗失的绣梦” EVE CINA 高级时装秀将几近消失的黔西南民族文化瑰宝,呈现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舞台,演绎了一场中华刺绣的时尚盛宴;6月10日,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名瑞・韵中国嫁衣秀华丽上演??

纺织服装企业将非遗元素在T台上华美亮相的背后,是长期大量的实践探索和努力。以“依文・中国手工坊”为例,就在实践中进行了一系列建设。“依文・永不遗失的绣梦”中,浪哨文化、布依绣花和苗绣等非遗元素闪现身影,跨越百年守候,从大山走到城市,在极富历史文化信息的恭王府散发出感人的灵魂魅力。

作为12年来矢志不移保护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服装品牌,依文打造了“依文・中国手工坊”这一传承中国传统工艺文化的平台,并以此为核心,在实践过程中探索出一系列可持续、可复制的手工艺生态圈建设模式。通过设立绣娘工作室、建立手工艺博物馆、打造高端手工艺体之旅、建立手工纹样数据库,利用供应链解决方案和“互联网+”的发展模式,将深藏大山中的传统民族手工艺带到了现代都市,将传统艺术嫁接现代时尚,将中国文化弘扬到全世界,让中国的民族工匠精神得以传承。

如今,“依文・中国手工坊”通过自己的方式不仅肩负起了社会责任,达到了精准扶贫的效果,切实产生了经济效益,更打造了中国手工艺联盟,形成了非遗项目数字化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