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非遗传承的意义和魅力

非遗传承的意义和魅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非遗传承的意义和魅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非遗传承的意义和魅力范文第1篇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的活态文化的精华,是一个民族文化基因的体现。如何运用各种手段和方式,全方位加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是各级政府部门特别是文化战线工作者所必须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在广大农村,非遗的保护传承要与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相结合,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到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做到两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一、农村文化礼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述

(一)关于农村文化礼堂

农村文化礼堂,是指根据农村行政村人口规模、人员构成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合理确定设施规模,开发建设的农村综合文化活动场所。它可以利用既有的空间设施,如祠堂、旧校房,也可以根据规划新建、改建、扩建。主要设施包括文化礼堂、讲堂和文体活动场所。以有场所、有展示、有活动、有队伍、有机制等“五有”为基本标准,按照“两堂五廊”,两堂即“礼堂、讲堂”,五廊指“村史廊、民风廊、励志廊、成就廊、艺术廊”设计,可建成综合一体式,或者分散组合式。农村文化礼堂应成为集教育、娱乐、礼仪、非遗传承于一体的农村公共空间。

建设农村文化礼堂,有利于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重点从设施建设向内容建设提升,从资源分割向资源整合提升,在传承优秀文化、弘扬乡风文明、培育农民素养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是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实现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现代化浙江重要载体,是巩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的重要保障,是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构建农民精神家园,提升农村文化建设水平的重要举措。2013年1月,李强代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里将建设1000个农村文化礼堂列入了今年省政府十件实事之一。义乌市也计划通过5年的努力,在全市建成一批集学教型、礼仪型、娱乐型等“三型”于一体的农村文化礼堂。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非遗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主要包括:口头传统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 ,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非遗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近年来,政府部门通过开展非遗普查、开展非遗保护规划、抢救珍贵非遗文化、制定保护名录等措施,加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

二、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意义

(一)农村非遗为农村文化礼堂提升内涵、丰富内容

一是农村非遗丰富了农村文化礼堂的内涵。农村非遗含有许多精神、礼仪层面的文化内容,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能够传承下来的精神、礼仪方面的内容,肯定是文化精华所在,这不仅丰富且提升了礼堂的文化内涵。同时,农村文化礼堂也为非遗的良好研究、传承提供阵地保障。二是农村非遗为农村文化礼堂展示展览功能增添亮点,农村文化礼堂是农村非遗文化传承保护的重要展示平台。农村文化礼堂的展示展览是其中一个重要功能,通过挖掘历史,对村内的非遗、特色文化进行展示展陈,建立档案,也有助于对非遗的保护。如大陈镇的马畈村、赤岸镇雅端村对古时的农耕用具、纺织机等非遗工具进行展陈。三是农村非遗是农村文化礼堂重要活动载体,非遗的特点是活态的流变,如表演艺术、社会风俗、民俗文化等,非遗也大大丰富了农村文化礼堂的活动内容。农村文化礼堂也为非遗交流和传播的提供良好阵地和活动空间。非遗只有不断演练、传承,才能不断创新发展。

(二)农村非遗文化为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提升层次和魅力

通过农村文化礼堂这一平台,使非遗文化在农村得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将大大提升农村文化的层次和魅力。(1)可以通过弘扬非遗文化,了解村史变迁、了解乡土文化,进而增强归属感,促进爱家、爱民族、爱国家的热情。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村落,历史究竟有多长,地域有多宽,有历史记载以来的人文现状、文化底蕴究竟有多深?我们常说难解乡音乡情、叶落归根的情怀,归根到底是我们对国家、民族、家乡的热爱,是对家乡文化的依恋,非物质文化遗产默默记录、承载和见证历史,它是我们历史文明的显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原始性和真实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护历史,保护历史就是保护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族、自己的家园。(2)可以通过弘扬非遗文化,使农村民间工艺得以传承并发扬光大。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是古老越有价值,越是古老越是深奥、巧妙,技术性越强,工艺性越高。这些工艺技术性遗产,不仅令当代人长久地深思不解其术,而且有许多工艺仍然可以继续采用或者直接使用。对现代化的高难度现实,仍然具备着现实意义和使用价值,使古代遗产为当代服务。(3)通过弘扬非遗文化,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许许多多的构思、设想、设计到制作都具备其美妙的观赏价值,美轮美奂,百看不厌。尤其是那些古代民乐和古代器乐的制作,不仅娱乐了一代又一代的古人,今天的人们仍然能够享受到古风古韵、古色古香的艺术味道。

三、目前影响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作用发挥的因素分析

近年来,农村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取得了良好发展,农村非遗保护工作和农村文化阵地建设都取得了长足发展。领导重视,纳入了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制订了明确的工作目标和工作规划。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扶持和考核奖励等措施,有力地推动工作的开展,特别是临安市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是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典型模式。但是,在农村文化建设中,许多地方仍然没有把农村非遗和农村文化礼堂有机结合,部分地方甚至把这两项工作截然分开,致使两者的作用都得不到发挥,影响了农村文化建设的整体发展,农村文化的巨大乡土魅力得不到展现。

(一)重视不够,农村非遗保护工作和农村文化礼堂建设薄弱

特别是在新农村建设中把这两者的建设和保护都没有放在应有的位置。许多经过旧村改造的村,面貌全非,农村文化气息破坏全无。许多农村文化阵地被商业店铺所取代,一些祠堂、旧校址、老厂房多用于出租谋利,仅有的一点活动室就是老年活动室,农村文化得不到保护发展,非遗也逐渐失去生存的环境。

(二)结合不紧,农村文化阵地缺乏和农村文化生活单一问题并存

各类文化阵地都比较单一,宣传部门主打“乡风文明村”建设,文化部门搞的是文化示范村(特色文化示范基地)、体育部门弄的是小康体育示范村(社区),创建的门类众多,没有形成一个统领,同时面对农民群众越来越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传统的基层文化阵地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文化礼堂建设解决了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管理杂乱,但相对薄弱的文化模式,还需要更多的创新、丰富;而另一方面,非遗没有很好的平台和载体来传承。

(三)资金不足,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文化礼堂建设缺少足够的投入

建设农村文化礼堂动辄几十万,上百万,对于村集体经济薄弱的村来说,启动建设的资金就让人望而却步,更别说长期日常运行管理经费了。而对于非遗保护来说,由于农村文化的丢失,非遗保护和传承的经费更得不到保障。

(四)人气不旺,文化吸引人、凝聚人、教育人的作用没有难以施展

长期以来,一些地方文化建设只注重娱乐、休闲,而对村民的道德教育有些忽略。从前,村里唱社戏、办庙会、闹社火,群众劳动之余享受著文化的滋润。如今,随着农村青壮年人大批进城务工,这些村落文化在农村得不到传承,传统民俗逐渐消亡,特别是一些非遗项目面临灭绝,新的民俗却没有形成。本土化程度不够,无法打造本土品牌。传承人日渐减少,出现“人亡艺息”现象。

(五)开发不力,没有很好地利用非遗和农村文化礼堂发展文化产业

一些村庄旧宗祠被长期闲置,文化礼堂建设却没有场地。如凭借农村良好的生态和乡土环境,利用文化礼堂和非遗项目,开发乡村旅游、开展特色产品。

四、今后积极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作用的建议

农村文化礼堂是非遗传承发扬的舞台,非遗是农村文化礼堂的灵魂,农村文化礼堂只有融入非遗才有生命力和独特性,而非遗需要依靠农村文化礼堂这一载体、平台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

(一)强化意识,政府主导

(1)挖掘特点,突出亮点。各村在文化礼堂建设中,首先明确各自的文化主题,打特色文化品牌;其次在品牌、特色的选取上,要因地制宜,注意挖掘本村的历史、非物质文化遗产,力争一村一品,百花齐放,各具特色。一类是特色明显、单一的,确立主题可打非遗特色牌,比如:义乌市稠城街道下西陶村,根据村内曾有个婺剧站历史,确定了戏曲之乡为主题,成为独具特色的一大亮点。一类是历史上贤达人物较多,或者特色较多的,应该注重挖掘期间的关联性,找到共通点,确立本村的主题,如稠城街道下娄店村就是这样一个例子,该村是骆宾王的后裔,而且史上村里还有参观过远征军的革命烈士,村里建有革命烈士墓碑,他们抓住骆宾王曾一腔爱国热情,从军边塞的历史,结合远征军忠于国家,远征救国的革命情怀,该村把爱国热情、红色革命两者结合,将忠勇孝义、开拓进取确定为礼堂建设的主题,并将这个主题融入到礼堂建设的每个细节,形成的特色鲜明。(2)强化政府主导意识和村级主体作用。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领导,制订工作目标和规划,强化措施。市文广新局、市文联等单位要充分发挥“文艺专家联百村”、文联志愿者等活动载体,积极开展“送文化、种文化”服务,丰富文化礼堂活动内容。努力打造村级、镇级文体交流平台,培育特色、精品,整合升级。农村文化礼堂的主体是农村,村两委高度重视是基础,村两委思想认识到不到位、直接关系着文化礼堂的运作发展,也是必影响非遗的传承和发展,必须确定一位村干部分管负责文化礼堂工作,只有充分认识“文化礼堂”对推进新农村建设、非遗传承、农民素质提升、乡风文明建设等方面的重要意义,才能真正建好、管好、用好文化礼堂。(3)多形式、多渠道投入资金。各级党委政府要落实出台农村文化礼堂、非遗保护传承的财政扶助政策,给予一定经费保障,确保“有钱办事”。建立农村文化项目资助机制,对有特色的农村文化活动、艺术形式,通过项目资金给予支持,激发农村文化创新活力。义乌市就出台了《义乌市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实施意见》,部分镇街出台了相应的配套补助政策,最高达到1:1补助。同时,各村也要通过村级配套、民间集资等方式多渠道集资筹款。村级要树立节约办会、开源节流,坚持花小钱办好事、办大事的理念,让每分钱都能发挥出最有效价值。与此同时,提高非遗保护传承和农村文化礼堂结合紧密度,对于特色鲜明的,要加大扶持力度,提升建设档次,走股份制开发旅游、产业化发展道路。(4)加强工作交流,典型引路。组织各村之间开展各类文化交流,能进一步强化村民的认同感,还能凸显各村的文化特色。组织开展村、镇、市范围内的各类非遗比赛,如包清明果比赛、包粽子比赛、农民画比赛、戏曲演唱大赛等;各类全民健身活动,如各类球赛、排舞大赛、广场舞蹈大赛;各类农村书法、武术、绘画等艺术大赛;发动广大农民广泛参与,增加村民之间的交流,通过交流带动基础薄弱的村挖掘自身特色文化,加强文化培训,逐步提高艺术水准,激励村民对特色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提升村农村文化礼堂的档次水平。(5)加强管理,建立长效运行机制。农村文化礼堂能够持续发展,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要按照“建管同步”运行机制,健全市、镇街、村三级管理制度,完善奖惩机制,确保“有人办事”。市级层面建立考核办法,镇街制定管理办法,村级建立管理制度。镇街要建立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活动档案,对各村文化礼堂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日常监督和考核评价。村级要建立文化礼堂管理制度、活动安排,对全年活动进行周密细致安排,精心编排每月文化活动主题,让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真正发挥作用。

(二)因地制宜,挖潜搞活

(1)立足本土。从设施层面说,我们在文化礼堂建设中要充分挖掘地域资源,要积极收集整理史料,特别是非遗资源,用这些散落于民间的文化元素,整合资源,形成鲜明的村落文化,成为农民群众自我教育、陶冶情操的教材。在文化礼堂建设中,要坚持勤俭办事、因地制宜原则,利用原来祠堂公共空间,盘活动闲置资产。(2)结合嵌入。义乌外地人口多,在农村文化建设中还要注意文化的多样性。在充分挖掘本土文化的基础上,重视文化的传播和接纳,积极引进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积极向上的外地先进文化进农村文化礼堂。譬如,周边村落文化、同根同族的外地同宗文化等,都可以成为农村文化的新亮点。(3)融入生活。生活与文化密不可分。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要把非遗作为切入点,把礼堂不仅建成农村文化空间,而且也是生活空间,成为集教育、娱乐、礼仪、非遗(民俗)传承于一体的农村公共空间,发挥文化的潜移默化的功能。如向红白喜事、入学礼、成人礼、新人礼外延,加强礼尚往来,重视道德教育,提升村民素质。

(三)培养人才,建好队伍

农村文化礼堂管理实施“市―镇街―村”三级管理,相关部门负责业务指导,各镇街统筹推进,各村是管理主体,具体负责日常管理及使用。农村的非遗保护传承亦是如此。要发挥非遗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的作用,必须抓好:(1)文化礼堂管理员队伍。负责任、懂非遗的文化礼堂管理员是关键,他是联系村两委、组织活动者、参与者的桥梁和纽带。村里要挑选一位热爱宣传文化工作,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懂一些非遗传承、会使用礼堂设备,并且热心服务群众的专职文化礼堂管理员,负责日常管理服务。(2)非遗传承人队伍。非遗包括各类民间的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各种传统技艺等,多数靠口授和行为传承,必须以人为载体才能够传承下去。为此,一方面要对保护传承人,对其生存、生活提供保障,如养老、生活的补贴,许多具有独创性的技艺从以前的家传变为今后大众共享的资源,政府给予其一定的经济补偿。要让非遗传承人走进文化礼堂,成为文化礼堂建设的重要参与者,甚至是组织者。另一方面,要通过培训、活动、交流等形式,加大传承人的培养,扩大传承范围,让更多的非遗走进农村文化礼堂。(3)文化骨干队伍。要组建一批善于组织活动的文体骨干队伍、挖掘一批非遗传承人、培训一批农村宣讲员队伍,通过发挥村内“草根艺术家”的作用,协助开展文化礼堂各项工作,组织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4)群众团体。充分发挥老年协会、团、妇等群众团体在文化礼堂管理和服务中的作用。

(四)礼堂搭台,非遗唱戏

要围绕“文化礼堂、精神家园”的要求,以活动为支撑,一方面促进非遗传承,另一方面为农村文化礼堂注入“活力”,进一步提升文化礼堂的功能与定位,把它打造成传播现代文明、弘扬主流价值的新平台。要善于把思想引导与文化娱乐活动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开展活动引导农民价值观的转变。(1)要保持原汁原味、展现独特风味和魅力。非遗开发进入文化礼堂,要有组织有目的地进行活态化呈现,将其引入我们的生活,使人们从生活中强烈感知非物质文化遗产日常化、民间化、审美化。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展活动时尽可能保持其原有的特性,原有表现形式,原始地点,尽量减少人为的雕琢和仿造,比如民间的习俗、民间节日、民间工艺等。 (2)要注重“思想性”与“娱乐性”的结合。农村文化礼堂注重精神、礼仪活动,不仅有家族祖训、村规民约、贤达人士、文明家庭、好公婆好媳妇的展陈,还有春节祈福迎新礼仪、婚礼、七岁开蒙礼、成人礼(即为冠礼)、重阳敬老礼仪等,这些礼仪活动,每项的活动开展都是非特质文化遗产的一次传承。这些礼仪活动与每个村每家每户、每个村民息息相关,要让这些精神引领、礼仪传承成为村民的一种自觉的需要,从而产生对村庄的归属感、荣辱感,凝聚人心,形成良好的村风民风,引导每位村民主动投入到农村的发展建设上来。(3)要利用民间传统节日开展活动。我国节日众多,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建党节、七夕、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冬至、腊八节、除夕等等,如春节以迎新纳福为主题开展活动。迎龙灯是正月里最盛大的活动之一,人们通过迎灯,以示驱邪除瘟,祛灾祈福,祈求丰收、祈求平安。每个节日都有其不同的来历、含义、特点以及相对应的文化活动,特别是传统的节日,都是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节日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而更能引起村民的共鸣,并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围绕这些节日主题,开展各类与之相应的活动,让非遗在农村文化礼堂中发光出彩。

(五)合理开发,反哺文化

要将非遗与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所打包成一个整体项目,作为旅游资源开发,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村文化与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的结合,也使非遗在开发中加强保护,在利用中加快发展。要加快传统表演艺术和传统民俗活动的开发,大力发展非物质文化旅游。要充分利用民间文化艺术,以歌舞表演、精品展览、精艺体验、饮食文化等为看点,开发出能吸引旅游观光的特色文化旅游项目,打造出新的文化旅游品牌。通过产业化所得资金再投入文化建设,形成良性互动发展。

五、结束语

非遗传承的意义和魅力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校 艺术人才 培养 非遗传承 实践

一、高校艺术人才培养与“非遗”传承相结合的必要性

1.提升我国民族文化创造力和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战略举措

目前,我国整个民族民间文化的生存环境都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挑战,千百年的民族传统遭到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非物质文化遗产日趋危亡。作为专业人才培养基地的艺术类高校,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等方式,使高校艺术教育与“非遗”传播有机结合,进而推动“非遗”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为学校师生提供艺术创作源泉和社会实践平台,实现“非遗”保护与高校教育资源彼此共享、相互促进,对提升我国民族文化创造力和国家软实力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2.高校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艺术类专业人才的必然途径

在国家政策的积极引导下,“非遗”正在被逐步地推向市场。而“非遗”保护教育及相关人才培养体系的缺乏和不完善,成为阻碍“非遗”适应现代社会的重要因素之一。高校作为守护精神家园、展示和传播“非遗”的重要载体,必须要将高校的艺术人才培养与“非遗”传承有机结合。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等举措,实现“非遗”传承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共同发展,只有这样,高校才能培养出真正符合我国市场需求的创新创业型艺术类专门人才。

3.培养大学生民族精神、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

随着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及节日缺乏了解。同时,高校艺术类学生还存在着人文知识匮乏、知识结构单一等实际情况。而我国“非遗”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魅力和巨大感召力,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方式。通过高校艺术教育与“非遗”传承的有机结合,不仅对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能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的提高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高校艺术人才培养与“非遗”传承相结合的途径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高校建设发展的重要途径和载体。校园文化建设对于优化校园成才环境、促进校园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非遗”传承的有关活动创新地融入到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建设中,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1.良好的、富有传统风格的物质文化建设,能够起到培养民族精神、提升民众综合素质的作用。包括房屋建设等校园布局、标志性的建筑和雕塑、校园绿化美化、环境卫生和宣传栏、广告牌以及图书馆、实验室实训室等各种学校活动设施的建设。

2.富有传统文化教育的制度建设,对艺术类高校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包括学校的管理体制、组织机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规章制度等。校园制度文化具有规范性、组织性、秩序性的特点。对于规范学校成员的言行、维持学校良好的教学秩序、确立良好的校风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3.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包括大学的传统文化精神,如群体思想意识、舆论风气、心理素质、人生态度、行为模式、价值取向等。具体通过校训、校歌、校徽的制定以及校史的完整编撰来展现。具有传统风格的高校精神文化建设,对于形成良好的民族精神具有重要作用。

4.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如组织“非遗”进高校系列讲座活动,成立学生“非遗”科技小组,开展大学生“非遗”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渗透到传统文化活动之中,使师生的专业能力得到提高、团队精神得到培养、道德境界得到升华。更好地突出了高校艺术教育的应用价值。

(二)创新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现代教育理论思想指导下,高校按照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包括培养目标和规格、整个教育过程、管理和评估制度、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四个方面。

1.以“非遗”项目市场为导向,设定培养目标和规格。如培养目标中,要求掌握“非遗”基本理论知识,熟悉“非遗”项目研发过程,懂得“非遗”项目管理知识等。培养规格中,要熟悉“非遗”领域基本法规、政策,掌握“非遗”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非遗”前沿信息的基本方法。

2.建立科学的管理和评估制度。在制度建设过程,必须保证管理和评估制度的完整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公正性。管理和评估制度的规范性、组织性和秩序性,对于实现特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教育过程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3.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艺术类高校可在通识教育基础课群中的必修课或者选修课中加入非遗类基础课程,在专业基础课群的必修和选修课中加入非遗类专业课程和拓展课程等。教学方法要以学生为主,灵活调整,如根据非遗课程特点,采用聘请非遗传承人集中授课,教师分解指导的方式,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非遗项目的理解,掌握要点,同时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非遗传承的意义和魅力范文第3篇

关键词:玉屏县;玉屏箫笛;手工技艺;民间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

中图分类号:J6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1-0064-02

玉屏箫笛,又称“平箫玉笛”也称“龙箫凤笛”,是我国著名的传统竹管乐器,也是高雅的工艺品,以音色清越优美、雕刻精致而著称,是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侗、汉、苗、土家等多民族文化发展的结晶,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工艺价值,历史悠久,驰名中外,与茅台酒、大方漆器并称为“贵州三宝”。2006年5月,玉屏箫笛制作技艺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玉屏箫笛制作技艺与其他民族民间艺术的保护传承一样,面临着诸多困难,如机械化大生产导致的玉屏箫笛内涵文化与传统的丧失,民间艺人老龄化,设计、制作、销售渠道不畅缺少市场竞争力,传承乏人,箫笛制作原料日益匮乏,宣传推广乏力,消费群日益减少等等。为此,对箫笛文化进行系统研究,对制作技艺的传承和保护进行探索与尝试,就有着重要的文化意义与现实意义。本文以玉屏箫笛为例,探索技艺类非遗的活态传承与保护,以期对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发展做出贡献。

一、 玉屏箫笛的发展沿革

玉屏箫笛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美的传说,早在公元一世纪玉屏所在地――平溪,就有箫笛流传。玉屏箫,正式文史记载则始于明代末期万历年间(1573-1619年),时玉屏名“平溪”故称“平箫”。清雍正年间撤平溪卫建玉屏县后,“平箫”随着建置的演变称“玉屏箫”。《辞海》载:“玉屏箫,中国著名乐器之一。创于明代末期,采用贵州玉屏生产的竹子制成,因名。产品经过刻花、打磨加工,式样优美,雌雄成对”。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修的《玉屏县志》载:“平箫,邑人郑氏得之异传,音韵清越,善音者谓之不减风笙。”及至后来成为了皇室贡品的“平箫玉笛”,流传最广的当数古诗版本,即 “仙到玉屏留古调,客从海外访知音”。声名在外的平箫,在当时也是一箫难求。乾隆时期,为保证皇家专享,玉屏限产禁市,就是达官显宦也难得到。玉屏笛始制于清雍正五年(1727年)。郑家在制作箫的基础上试制成功笛,以玉屏之“玉”为名,故称“玉笛”,与箫配对,合称“平箫玉笛”。

郑氏在明代所制平箫以自娱自享,后作礼品馈赠亲友,地方官吏索求偶赠送。曾精制作为贡品。清咸丰时,郑氏始专制平箫,开设店铺,供不应求。1913年,“平箫”在英国伦敦国际工艺品展览会上获银奖。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万国博览会上获金奖。1927年,店铺增到11家。1930-1932年,平箫在南京、重庆、桂林、贵阳等地巡展,分别获奖章奖状。抗战时期,县内箫笛店铺比比皆是,从业人员逾百人。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前期,是玉屏箫笛发展的鼎盛时期,产品连年获省、部优称号,最高年产量五十余万支,产值百余万元。

二、玉屏箫笛的文化内涵

玉屏箫笛是玉屏地区多民族手工技艺文化的实物代表,它取材于侗乡秀美山水之间,通过精湛的制作技艺和演奏技巧,将各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与自然交往、与人交往的故事,以及心中对美好的追求,依托箫笛美丽的音符来表达,用另一种语言道出自己的内心世界、生活态度和唯美情趣。在民间,人们往往以箫笛寄托纯洁的情怀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知音、朋友往往将它作为珍品互赠,而恋人、新婚夫妇则将其作为爱情的信物和美好姻缘的象征。玉屏箫笛上雕刻的龙凤图案就是取材于萧史弄玉吹箫引凤的爱情神话故事。玉屏箫笛多以雌雄配对,吹奏起来,含蓄而隽永。雌雄并吹,恰似情人对唱,情趣盎然,故又有“神箫仙笛”之美称。历代文人雅士多知韵识律挚爱箫笛,借以涤荡胸怀、陶冶情操、明志舒怀、寄情托思而留下不朽篇章,成为人类文化遗产宝库中不可或缺的璀璨明珠。可见玉屏箫笛作为玉屏各民族多姿多彩民俗风情的一种物化形式,与侗乡的民俗节庆活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承载的文化寓意远远超出其实用功能和价值,具有丰富的文化寓意和深厚文化内涵。

三、玉屏箫笛的制作技艺

玉屏箫笛制作工艺历史悠久,制作工序繁多复杂,且均采用手工制作,是传统手工箫笛的典型代表,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它以生长在玉屏县境内的一种特有的水竹为原料,经过取材、制坯、雕刻、成品4个工艺流程,七十多道工序精制而成。最后在箫笛表面刻以诗画,管身的古铜色彩刻上各种图案、诗词,更显得古朴典雅。玉屏箫笛中尤以"龙凤屏箫"最受欢迎,它是雌雄成对的策管。雄的略粗,雌的稍细。吹奏起来雄箫音浑厚洪亮;雌箫又音色圆润含蓄而隽永。雌雄合奏,好似一对情侣在合唱,协调和谐,娓娓动听。

四、玉屏箫笛制作技艺传承与保护策略探索

2006年,玉屏箫笛制作技艺被列为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人被批准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玉屏箫笛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在现代多元文化的冲击下,曾大规模流行于侗乡的玉屏箫笛,也同样面临着衰落的命运。由于纯手工制作玉屏箫笛综合成本较高,也使其市场没有大的扩展,从事民间制作箫笛的人数日益减少,箫笛制作技艺的传承出现断脉现象,影响到了玉屏箫笛的传承发展。特别是在旅游开发后机械化生产,使这一优秀的文化艺术品几乎沦为纯粹的商品,玉屏箫笛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丧失殆尽。因此,更好地传承和保护玉屏箫笛已迫在眉睫。

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对定格于特定历史时空点上物化形态的即器物层面的静态保护,要求不走形、不走样的原汁原味地保护。而非遗的保护,是对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世代相传的非物化形态的即精神(技艺)层面文化的动态保护非遗的独特个性和最大价值所在就在于其活态性,因此对其保护原则必须是在保持其本真性的基础上进行传承有序的整体性保护。通过保护促进活态传承,又在活态传承中得到保护。

对玉屏箫笛制作技艺非遗的活态传承与保护探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技艺类“非遗”活态传承与保护必须以人为本

技艺类非遗具有活态性,不脱离民族的特殊生产生活方式,是民族个性、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与人的活动息息相关,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以身、口、耳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手工技艺类非遗传承人是重要的承载者和传递者,他们掌握并承载着“非遗”的知识和精湛技艺,既是技艺类非遗活的宝库,又是技艺类非遗代代相传的代表性人物。在手工艺类非遗的保护和传承过程中,传承人最为重要。

鉴于此,玉屏县2009年就出台了《玉屏侗族自治县箫笛制作、演奏拔尖人才评选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在全县范围内选拔出箫笛制作、演奏拔尖人才,每人享受每月500元专家津贴。同时明确了传承人的责任义务并强化跟踪管理,对较好完成目标责任义务的传承人给予了物质和荣誉激励,对未能全面履行传承职责的传承人分别扣减了传承补贴,此举在传承人中产生了强烈反响,刺激了他们增强传承工作责任心。另外持续开展了非遗杰出传承人的申报评定工作。至此,玉屏县已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2名、省级传承人2名,新人辈出,玉屏箫笛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的队伍持续壮大。

(二)技艺类“非遗”活态传承与保护要重视社会氛围营造

非遗往往凝聚着人类的民族感情,蕴藏着地方传统最深的文化根源,是地方的文化命脉和文化标识,是一个民族在特定地域、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创造的一种文明,是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传承需要有对象,更需要项目所在地大众的认可。认知、认同非遗的大众更为重要,他们最终决定着非遗是传承、发展还是衰败、灭亡。非遗保护需要良性循环式的活态传承。对这部分技艺进行保护,在于使所有的民间大众参与进来,让传承人起带头作用,使这项技艺还原于民间,从这些项目、活动中传达出这个技艺活动的理念和文化。同时,增进情感交流、人际交往,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玉屏县在箫笛制作技艺活态传承和保护的社会氛围营造方面做了很多尝试和探索。大力推进了一系列“玉屏箫笛走进学校、走进社区、走上舞台”文化活动。2006年成立了中国玉屏箫笛艺术学校,聘请知名箫笛演奏专家为学校顾问。2008年,玉屏县开始从贵州师大艺术系竹笛专业引进毕业生。在县职业技术学校开设箫笛演奏与工艺专业,开展箫笛专业人才培训。为持续提高箫笛文化的普及率,玉屏县举办了箫笛演奏人才培训班,培训中小学教师、演出团体职工及箫笛爱好者800余人次。全县中学、小学均已开设箫笛演奏课程、印制箫笛教材。一些箫笛演奏人士也开办培训班,传授箫笛演奏技艺。玉屏县多次成功举办全县箫笛演奏比赛。中央电视台《民歌中国》栏目宣传推介了玉屏县北侗文化和箫笛文化,提升中国箫笛之乡的文化影响力。使箫笛文化社会氛围得到了充分营造,群众基础得到了加强。

(三)技艺类“非遗”活态传承与保护要加强博物馆与专业人才建设

博物馆是传统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在手工艺类非遗的实物收集、展示和研究方面具有其他文化机构不可代替的作用。博物馆作为非遗的物态承载,既能为当地群众提供了一个认识传统、延续文化认同感的场所,也为来访者感受侗乡玉屏多元本土文化魅力搭建平台。作为非遗专题博物馆――玉屏箫笛博物馆于2012年6月筹建,11月挂牌成立,有力推动了玉屏箫笛制作技艺非遗的传承保护工作。

专业队伍的建设对于非遗传承和保护也极为重要,不仅承担着文化遗产资料的收集、整理、编辑工作,而且承担着为大众提供传统文化交流平台的传播工作。专业人员通过组织广泛的宣传活动让大众知道非遗不仅是人类信息的一种存在形式,也是进行科研和生产活动的有价值的资料,更是研究人类文明发展历程的重要依据。2010年,玉屏县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配备了专业科研人员并外聘大学院校知名专家、教授,民间艺人为兼职研究员和顾问。建立了玉屏县非遗人才的培养与开发、保障与储备的长效机制。

(四) 技艺类“非遗”活态传承与保护要靠生产性来实现

生产性保护是以保持“非遗”文化内涵为主旨,借助市场手段激活“非遗”内在生命力以产业化推动手工技艺类非遗的保护方式。传统技艺能够流传下来,一定是历史中形成的优秀技艺,是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由无数人的经验积累起来的,而且在传承人那里得到了体现并且守住了最能够体现劳动者的创造力、智慧、能力,以及它的文化历史积淀的手工技艺中的核心技艺。因此,手工技艺必须在生产实践中进行保护。

保护非遗根本的初衷是为发展和光大,再赋这些文化瑰宝强盛的生命力。玉屏箫笛的生产性保护走出了手工和机械化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之路。玉屏箫笛初加工、纯耗体力性质的工作和程序借助了机械设备,而在一些跟人的情感紧密结合,在造成其差异性的部分,在人的智慧可以有所伸展的部分,如后续的雕刻、打音孔、 打磨、修眼等工序高度保持了它的手工性。既完整传承和保留了其文化内涵又提升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玉屏县已申报了体现非遗与现代文明协调发展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五)技艺类“非遗”活态传承与保护要依托大产业化发展理念来促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产业化无疑是促进非遗传承、保护与开发的有效途径。其中,政府起主导作用,把非遗活态传承与保护融入到文化、教育、旅游、经济与社会的综合发展中去,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才是可持续发展之路。

为了传承和保护好箫笛文化,2005年成功召开“中日韩箫笛艺术研讨会”,大陆及台湾地区和日本、韩国的箫笛演奏家、专家汇集玉屏。2006年举办首届中国玉屏“箫笛之友”艺术节 ,2007年“玉屏箫笛走进杭州”箫笛文化展,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方式,签约投资项目9个,签约资金2.15亿。2009年“玉屏箫笛走进重庆”、 2010年“玉屏箫笛走进香港”等等。随着宣传推介力度不断加大,玉屏箫笛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玉屏箫笛用自己坚实的脚步证实了自己的勃勃生机,古老的玉屏箫笛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

玉屏箫笛制作技艺的大产业化活态传承与保护,是以推动非遗更好地融入当代、融入大众、融入生活,并在丰富滋养人们精神生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目的。由于这一理念倡导的是与时俱进的积极性保护,更好地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适应了推动文化发展繁荣和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非遗传承的意义和魅力范文第4篇

一、引言

“城市靠记忆而存”,城市历史的延续及自然的生长,能够彰显城市文化独有的地方特色,增强本地居民和外来游客对城市的地方感和文化认同感,因而,保存完整的城市记忆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作用。江南历史文化街区建筑风貌古朴,文化底蕴深厚,作为传承地域文化、繁荣地方经济、促进城市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载体,在全球化和城市化快速变迁的时代背景下,呈现新的时展特征。一方面,基于商业利益的驱动,大批量的外来商户不断涌入甚至侵占街区核心地块,历史文化街区在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商业化氛围愈发高涨;另一方面,资本级差地租带来的空间置换与权益割让,原住民开始搬迁,市井民俗生活气息开始消亡,街区承载的城市记忆和文化传承功能开始弱化。站在历史和现代、记忆和传承、保护和发展的十字路口,我们不禁反思:这些弥足珍贵的江南历史文化街区,在经历城市大拆大建、大修大补、大面积更新改造后,存留下哪些隐患?人们在探寻街头巷尾的历史足迹时,是否还能找到记忆中那些美丽的“乡愁”?未来该采取哪些措施保护这些弥足珍贵的城市记忆、留住美丽“乡愁”?缘于此,从城市记忆角度切入,选取江南历史文化街区的典型个案,通过实地考察和问卷调研,发现存在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和建议,为保护城市记忆、传承地域文化、促进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二、城市记忆概念

国内外关于城市记忆相关的概念有集体记忆(collectivememory)、文化记忆(culturalmemory)、实践记忆(practicememory)等。比如法国社会心理学家“集体记忆”的研究鼻祖莫里斯•哈布瓦赫就曾将集体记忆的概念界定为一个特定社会群体的成员共享往事的过程和结果,认为集体记忆具有双重性质,它既是一种物质客体、物质现实,又是一种象征符号,即附着于物质现实之上的为群体共享的东西;德国著名学者扬•阿斯曼在阐释文化记忆的概念时,指出文化记忆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集体记忆力,其记忆传承媒介包括仪式和文化两种类型;此外,相关学者还指出实践记忆形成于人们的日常交往、生活实践、行为仪式等活动中,是人们通过潜移默化方式习得的文化记忆,建立在群体共同的文化基础之上,通过世代沿袭的方式传递。综合来看,本研究将城市记忆的概念界定为城市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或人物故事等的集体性记忆。

三、研究区概况

南京夫子庙历史文化街区是“十里秦淮”风光带的核心,其起源最早可追溯至东晋,六朝时代已繁华初具。上世纪80年代开始,该地先后经历了全面启动(1984—1990年)——完善实施(1991—1995年)——加快建设(1996—2000年)——扩容升级(2001年至今)四个阶段,获得过“中国旅游胜地百佳”、“国家级文明风景名胜区”、“全国低碳旅游实验区”、“中国著名商业街”等多项殊荣。2010年,被评定为中国首个5A级历史文化街区,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但是,又因其地处老城南南京城市化改造的核心地段,伴随城市更新改造步伐不断加快,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保护之间的矛盾越发尖锐,衍生的问题接踵而来。因此,作为江南历史文化街区的典型代表,南京夫子庙历史文化街区在探索保护与更新、建设与发展的道路上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和发展动向,选取其作为研究个案具有较好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四、研究设计与分析

(一)城市记忆要素筛选通过查找历史文献等相关资料,发现夫子庙历史文化街区存续的城市记忆要素和内涵丰富,如历史建筑景观(江南贡院、大成殿等)、遗存遗迹(秦淮河、乌衣巷等)、名人故居(李香君故居等)、老字号美食店铺(蒋有记等)、文学典故作品(《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桃花扇》等)、民俗节庆活动(秦淮灯会等)、民间手工艺(秦淮灯彩、秦淮风味小吃等)等。

(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于2015年8-10月期间开展,采用到实地发放的形式,分别向本地居民发放256份,外地游客244份,有效回收样卷462份,有效率92.4%,具有可靠性。问卷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对个人基本信息进行调查,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情况、职业、收入水平、居住年限(当地居民)、游览次数(外地游客);第二部分为主观题(表1),主要调查受访对象对夫子庙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发展、街区保护、旅游开发等方面的满意度,将城市记忆要素融入题项设计中,以李克特5点量表方式进行问题设计,其中1分表示非常不满意,2分表示不满意,3分表示一般或态度中立,4分表示满意,5分表示非常满意。

(三)研究分析采用EXCEL统计分析软件,对调查问卷的主观题项进行数理统计和分析。1、古建筑与历史文化氛围大多数受访对象对夫子庙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建筑记忆深刻,且对古建筑保护情况持较高认可度(选择“满意”比例为76%),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宣传”、“历史文化氛围”这两道选题的满意度较低(选择“不满意”比例分别为69%和72%)。具体见图1、图2和图3。2、餐饮卫生与美食特色受访对象特别是本地居民大多对夫子庙百年老字号食铺如蒋有记等的记忆深刻,但是对“地方美食特色”的评价和认可度较低(选择“满意”和“非常满意”的比例分别为26%和9%)。此外,对街区“餐饮卫生情况”总体认可(选择“满意”比例为56%),具体见图4和图5。3、购物环境与商业化氛围受访对象对夫子庙历史文化街区“购物环境的便利性”的评价较好(选择“满意”比例为61%),但对“旅游商品的质量和价格”的评价较差(选择“不满意”的比例为63%),而对“商业化氛围”的认可度整体持否定态度(选择“不满意”的比例为72%)。具体见图6、图7和图8。有些游客认为旅游商品缺乏历史内涵和文化特色,不值得购买。4、休闲游览接待设施和信息化服务水平受访对象对夫子庙历史文化街区“休闲游览设施及活动”的评价适中(选择“一般”的比例为53%),对“信息化服务水平”的满意度整体较好(选择“满意”的比例为58%)。具体见图4-9和图4-10。部分游客认为,旅游信息化宣传方面,对历史记忆要素的挖掘不够。5、游客文明行为受访对象对夫子庙历史文化街区“游客文明行为”的总体满意度较低(选择“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比例分别为52%和38%)。具体见图11。

五、研究结果分析

针对上文分析,提出一些针对性的保护措施和建议,从而为夫子庙等类似历史文化街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一)挖掘街区存蓄的丰厚记忆要素夫子庙历史文化街区蕴含丰富的南京城市记忆要素,凸显了其在南京城市发展和变迁中的重要作用,充分挖掘这些记忆要素,对于地方性的保护、地域文化的传承,彰显江南历史文化街区的魅力具有重要功能。包括彰显水乡秦淮的江南风韵,针对性的开发不同功能的画舫;恢复“蒋有记”等老字号百年美食店铺,移除古建筑上的外文招牌,用中文汉字配以中国书法艺术的手笔进行重新装饰,展现华夏文化的魅力。

(二)推进非遗保护和传承方式的更新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力度,以“秦淮八艳”的民间故事为脚本,结合现代多种媒体技术,复建古戏台,推出大型实景演出,或邀请艺术创作者或非遗传承人,将传统的非物质文化记忆要素与现代艺术融合,开辟江南非物质文化创意园,邀请艺术创作家设立工作室,邀请非遗传承人定期来宣传表演民间技艺,并考虑开展竞技比赛;同时,和地方院校联盟,共同开发创作非物质文化艺术品,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再现民俗繁荣景象。

(三)实现街区功能的有机更新分隔现代商业街与传统文化街道,规范市场销售秩序,提高旅游商品档次和质量,坚决杜绝假冒伪劣产品充斥旅游购物市场。结合现代信息技术,采用线上和线下营销、“上店下坊”的商业经营模式。建立健全旅游服务质量监督机制和历史文化街区测评体系,加强街区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增加志愿者协助维护游览秩序,开展定向咨询服务,满足不同游客群体的需要。

(四)开展志愿者公益宣传活动在夫子庙历史文化街区定期开展志愿者公益活动,与地方会展、旅游、艺术等院校开展合作,倡导游客文明出行。采用网络媒体、现代传媒等手段,搭建线上文明出行的平台,以发请帖、求回帖、求订单等多种方式,邀请关注夫子庙旅游网站的网民签订网络承诺书。对于实际到达景区的游客,也可专设指定的区域,成立文明出行委员会,邀请游客现场签订文明出行承诺书。

六、讨论和建议

非遗传承的意义和魅力范文第5篇

关键词: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非遗实践基地;创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972(2016)02-0127-05

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作为一种新的创新组织模式,与传统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比较,更加注重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通过政府宏观政策制定与实施,引导地方创新活动发展方向;同时,以企业为主体,发挥市场在创新活动中的主导作用,通过市场进行各类创新资源配置,利用企业对市场需求变化的敏锐嗅觉及时调整创新活动,推动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生产。这一模式最大限度地整合了社会创新资源,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对于提升地区发展竞争力发挥着关键作用。随着近年来国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视,各地纷纷建立非遗传承和实践基地,基地在发挥促进非遗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等积极作用的同时也遭遇了创新发展的瓶颈,如何有效利用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这一模式推动非遗实践基地的建设,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

一、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内涵

(一)政产学研用内涵界定

国内学者研究发现,通常情况下政产学研用分别代表着政府部门、企业集团、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目标用户五个方面,或者说,从构成要素而言,包含政、产、学、研、用五个部分。[1]“政”———政府部门。企业进行创新需要政府营造出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创新氛围,一方面,有关政府部门对企业的重点开发项目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政府应该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对创新活动进行整体规划,制定与实施一系列人才政策、激励政策、监管政策等,对各类创新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为创新模式的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内外环境。“产”———企业行业。企业作为市场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对于社会需求和市场变化反应灵敏,是各类创新活动的主体。它能及时有效地聚合各方资源力量,并将创造出的最新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升地方经济竞争力,推动协同创新的持续发展。因此,确立企业的主体地位是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关键。“学”与“研”———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主要进行原始创新,即创新人才的培养,科研机构更偏向于科学技术创新。在以企业为主体的政产学研用结合中,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共同发挥科研创新优势,通过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先进技术的研发,联合企业将科研成果付诸生产实践,推动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用”———目标用户。如何满足目标用户的需求是创新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活动要以目标用户市场需求为导向,各创新主体发挥资源优势,紧密结合,各尽其能。“用”又具有“应用”的含义,即科技成果的转化,实践证明,任何一项创新只有通过应用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人类社会带来福祉。

(二)协同创新内涵界定

吕静等学者在研究中指出,协同创新(SynergyInnovation)是指集群创新企业与群外环境之间既相互竞争、制约,又相互协同、受益,通过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产生企业自身所无法实现的整体协同效应的过程。[2]从各类创新模式发展现状来看,协同创新大多表现为各创新主体间紧密结合形成的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优势资源互通共享体系,各主体拥有一致的发展目标和内在动力,依靠协同创新体系进行全方位、多样化的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是一种聚合各方资源力量而进行的创新活动。

(三)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内涵界定

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是指通过集聚政府、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及目标用户等各创新主体在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科技研发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发挥政府的宏观引导与目标用户的市场导向作用,通过企业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创新活动持续发展。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通过整合政府部门、企业行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目标用户等各方所具有的资源和优势,依据市场需求变化,各主体间紧密结合、互动合作、各尽所能、协同创新,促进各行为主体向有效协作的方向发展,力取“1+1>2”的合作效果,逐步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以目标用户为导向、学研相结合的协同创新模式。

二、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对非遗实践基地的作用

(一)非遗实践基地建设现状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现在已经成为我国文化工作中的重要领域,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开展的重要载体,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基地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各地也纷纷建立非遗基地以推动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的系统化发展。就全国范围而言,非遗实践基地建设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或传承基地建设,为众多非遗项目提供保护传承的平台,为传承人提供传道授业的舞台。二是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建设,旨在进一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例如北京市内联升鞋业有限公司被评为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布鞋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三是非遗保护研究基地或教学基地建设,目的是提升我国非遗保护研究的理论深度,推动非遗教学实践的开展。四是非遗宣传展示基地建设,集中保存和展示当地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弘扬一地的优秀传统文化,让广大公众在参观学习中认知、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有利于增强群众的文化认同感,唤起民众的保护与传承意识,代表性的有“天津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体验基地。这些基地在促进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基地发展过程中同样面临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国家扶持力度不足虽然在我国非遗实践基地建设中,政府扮演着主导者的重要角色,积极推动基地发展,但仍存在法规建设不完善,扶持政策、资金投入不足,知识产权保护不到位等问题,制约着基地创新发展。2.参与主体过于单一一直以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主要由政府推动完成,由政府投入资金、人力、物力等进行保护,缺乏民间力量的投入,这使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基地建设工作缺少各方力量的支持。作为政府业绩的衡量指标之一,部分基地建设流于形式,难以发挥其真正的作用,缺乏企业、高校科研、行业协会等创新主体的参与,缺乏民间力量的投入,更缺乏全民性的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观念。3.外部可利用资源匮乏目前,大多数非遗实践基地缺少与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之间有效的信息交流与协作,加之其自身活动范围狭小、管理水平低下以及创新能力不足,直接导致了其文化传承与保护作用的发挥受到限制,出现诸如过度开发、重形式轻内容等问题。

(二)“政产学研用”在非遗实践基地发展中的具体作用

如何更好地传承与保护我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仍然处于不断探索之中。协同创新模式的提出,有利于更好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充分发挥政府部门、企业行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目标用户各创新主体的作用,将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基地建设注入新的活力。政府是协同创新模式的引导者。这体现在:通过成立相关部门,对非遗实践基地发展进行整体规划,聚合创新主体,整合优势资源,为非遗传承与保护提供协同平台;通过激励政策的颁布与实施,引导科技创新人才与资金流动;通过知识产权等政策法规的制定,一方面为协同创新模式提供制度保障,另一方面也为化解各主体间内在利益冲突提供依据。企业是协同创新模式的主体。在非遗实践基地建设的协同创新模式中,“产”则是指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文化企业及文化事业单位,例如工艺美术厂、博物馆、展览馆等。企业是市场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对社会需求了解清楚,能及时地察觉到市场反应的变化,是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只有以企业为主体,才能明确市场变化,满足目标用户需求,把握协同创新发展的方向,才能有效整合各方力量,推动协同创新活动的开展。“学”“研”是协同创新模式的智力支撑,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拥有众多的科研人才、良好的科研环境与最新的科研成果等优势资源,“学”与“研”发挥着培养创新人才、研发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大学与研究机构承担着培养非遗传承与保护专业人才、推进非遗保护研究、为政府政策提供信息咨询等职能,“学”“研”等创新主体的参与为非遗实践基地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与资源保障。用户需求是协同创新模式的目标与导向,满足用户需求是协同创新的最终目的,明确市场需求有利于促进协同创新的持续发展。非遗实践基地在建设过程中应以目标用户市场需求为导向,利用高等院校培养专业人才,利用研究机构进行科技创新,通过企业实现研究成果快速向实用技术转化。

三、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推进非遗实践基地建设举措

(一)与政府部门的协同创新

在协同创新体系中,非遗实践基地建设除了需要政府部门在资金、项目计划上的支持外,更多的是需要政府部门通过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营造出良好的创新环境。由此可见,政府在行业政策、知识产权保护、科研创新与传承、人员激励、信贷融资条件等方面的支持对基地建设有着积极影响。因此,非遗实践基地要加强与政府部门的信息交流与沟通,政府部门也需通过政策引导,鼓励非遗实践基地与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优势互补、风险共担、成果共享的合作机制,加强高校、科研院所的创新力量,鼓励更多的创新资源汇集。文化传承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可由政府发挥“领头羊”作用,牵头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协同创新平台,由政府部门、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文化事业单位等组成,旨在突破各创新主体间的壁垒,使人才、信息、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的活力充分释放,推进各主体间深度合作,营造有利于创新活动发展的良好环境与氛围。同时,通过完善政策、培育市场、规范中介等宏观调控方式,推动各创新主体间的协同创新。政府作为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的主导者,应不断完善关于非遗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建立非遗保护长效机制,维护与改善非遗生存环境。同时对非遗实践基地建设实施政策倾斜,加大财政投入,严格管理国家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项基金,减少审批层级,简化审批手续,避免因审批时间过长、资金不到位等情况造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延滞保护。积极扩充资金渠道,吸引社会力量注入,对非遗传承人的非遗调查研究与保护工作给予实质性的物质资助和政策激励。另外,对于非遗实践基地建设,政府要做到扶持与管理并重,建立长效运行机制,实施动态监管,积极组织、调动、引导各方力量参与,保证基地的持续协调发展。

(二)与文化企业的协同创新

文化企业主要包括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的企业与其产业链中的供应商及同类竞争对手企业,还包括博物馆、展览馆等文化事业单位。企业间的协同创新有利于企业大幅提升自身创新能力。企业对于市场需求变化有着灵敏的嗅觉,非遗实践基地与企业间的合作,有利于及时了解市场变化,发现存在的技术问题,同时,直接从事非遗生产的企业可为基地发展提供技术创新支撑和市场反馈,进而改进技术方法,促进非遗创新,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传承,创造出的新产品反过来又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而选择与有实力的竞争对手合作,更是企业提升自我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间接地为非遗的丰富与创新注入活力。由此,文化企业间的协同不仅能分享到同行业内部的技术、知识和信息,还能进一步衡量竞争对手的技术水平,并更好地做到与其差异化,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创造良好的产业环境。以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建设为例,北京市内联升鞋业有限公司、北京市荣宝斋、江西省景德镇古窑瓷厂、山东省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绵竹年画社、自治区藏药厂等均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公示名单。这些企业通过生产、流通、销售等方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生产力和产品,一方面产生经济效益,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另一方面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生产实践中得到积极保护,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良性互动。而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等主体间的协同创新,一方面文化事业单位和企业可作为高校各类非遗参观学习活动的实践基地,同时,为高校相关专业毕业生提供实习机会;另一方面,高校、科研机构利用学术优势进行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为企业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和技术资源,促使科研成果更快地转化为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品牌。

(三)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协同创新

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作为创造和传播新知识、新技术的重要源泉,能极大地促进基地开展创新活动。一般而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能够为实践基地输送各类专业人才,高校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与教学活动相结合,开设民俗学、文化资源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相关专业课程,也可设置通识选修课程供感兴趣的学生选修以增进对非遗的认识;同时,积极组织编写、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教材,将相关课程纳入专业教学计划,形成完善的教学体系。还可利用已有的教学资源,结合市场需求与就业前景,有针对性地开设具有发展前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专业,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专业毕业生。高校应充分发挥宣传教育作用,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宣传活动,使更多高校学生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意识、知识甚至是技能。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基地与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浙江海洋学院为例,基地近年来在海洋民俗、海洋文学、海上丝绸之路、海疆海防、海洋文献等方面展开了系列教学与研究。开设海洋民俗、海洋美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课程,非遗教学效果显著。开展非遗进校园,多次组织舟山市非遗传承人、各地非遗研究专家前往学校开展表演与讲座。2007年,邀请舟山市“侯家班”木偶戏团前往学校进行表演。“侯家班”木偶戏团是一个家族式木偶戏表演团,班主是“侯家班”第三代传人侯雅飞,当时,“侯家班”为同学们表演了武戏《少年英雄杨文广》与文戏《周文宾卖子救母》,激发了同学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极大兴趣。2012年,又邀请“翁州走书”进校园,再一次增强了同学们对非遗的感性认识。另外多次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知识、政策的宣传。带领学生参加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辩论大赛,表现出色,喜获亚军,团队成员荣获“最佳辩手”称号。每年多名学生将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作为论文选题,充分发挥了高校对于非遗保护与传承的人才与知识资源整合作用。高校以人力资源为纽带,能为非遗保护研发工作提供场地、设备等资源,使其间接参与到创新活动中,还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直接提供技术支持。通过高校优秀研发团队进驻基地开展创新活动,或与高校联合设立非遗研究室用于新产品研发及技术创新,从而进一步提升实践基地的创新能力。例如2013年落户于武汉纺织大学的武汉汉绣产学研发展中心,现有数名研究生致力于推动汉绣研究保护、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因此,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协同创新,可为基地发展提供人才、技术、信息等资源,为实践基地协同创新的持续发展注入活力。

(四)与目标用户的协同创新

满足目标用户需求是创新活动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与目标用户的协同创新更多体现在与用户的信息沟通及用户的反馈作用上,对于非遗实践基地而言,可将社会大众视为其目标用户。作为实践基地的体验者,社会大众对基地创新成果拥有最直接的发言权,并能对其创新发展能力作出客观评价。因此,重视用户的反馈信息、加强基地与用户的协同,不仅能帮助实践基地有效识别市场需求,促进新技术研发与应用,也有利于传播非遗知识,增强社会大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意识,为非遗实践基地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可与教育部门合作实施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计划,在中小学设立非遗教学传承基地,通过课堂传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将民间文化传承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同时,大力开展非遗体验活动,让更多民众近距离接触非遗,增进对非遗的了解,代表性的有南锣鼓巷非遗体验基地,该基地由南锣鼓巷商会与北京丝路新图文化创意公司联袂打造,15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集体入驻,开办以刘海戏金蟾为主题的“北京财神”专卖店,设立免费的“非遗公益大讲堂”,旨在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弘扬传统文化。非遗体验活动的兴起为非遗文化传播提供契机。另外,可充分利用协同创新这一模式,吸纳社会资金,利用非遗实践基地所掌握的人才和技术资源,建立非遗学院和民间技艺学习班,非遗学院主要针对日后从事非遗研究的专业人才设立,民间技艺学习班则多设在农村,吸引更多对非遗感兴趣的社会人员学习非遗技艺。可吸纳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带动农民利用传统手工技艺致富,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传承。为提高非遗保护传承水平,促进现代设计与传统工艺的结合,2015年5月文化部启动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试点工作,以传统工艺为中心,借助高校、设计企业等开展传承人群的教育培训。目前该计划已顺利进行了研修与普及培训工作,共有23所试点院校举办了33期研修班和普及培训班,培训学员1700人,取得了显著成效。总之,在非遗实践基地建设过程中,各主体应建立有效的协同创新的合作机制,政府部门作为引导者,制定配套的政策制度,营造良好环境氛围;以企业为主体,为非遗实践基地发展注入活力;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积极配合,为实践基地提供人才供给和技术研发支持,帮助其提升创新能力;坚持以目标用户为导向,增强社会大众非遗保护意识与参与基地建设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赵娜.五位一体的政产学研用合作策略研究[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12):97-98.

非遗传承的意义和魅力范文第6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语文课堂;弘扬;培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0-374-01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传统文化是我国民族的灵魂,它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精髓,在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万里长城、四大发明等物质财富的同时,还留下了许多博大精深的精神财富,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纵观历史,我们不难看出,传统文化的精髓犹如一盏明灯,透过历史的烟云,放射出智慧的光芒。作为一名新时代的语文教师,我们应立足于教学实际,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有效地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

一、从课堂出发,注重文化熏陶

一个好的语文教师要善于“运用教材”,而不能单纯地在课堂上借助教材,即“教教材”,并在教学中认真引领,加以取舍,让学生沉浸进去,从阅读中获得美感;从教材中挖掘蕴涵在其中的传统文化精髓,和学生一起在学习中拓展、延伸,接受民族精神的洗礼。在传授学生知识、方法、技能的同时,有意识地、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把对文本的分析和对“人”的分析联系起来,挖掘文学作品的人文性,亦即文学作品的“思想美”、“内容美”、“人格美”和“风格美”等。它应当渗透在教学的各个阶段,渗透在整个语文课堂教学之中,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在教学中如果遇到有关古代的名人、事件、名胜的课文时,我会让学生在课前收集一些与课文有关的资料,使他们在学习之前就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大体的了解,激发他们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欲望。如,我在教学《长城》一课时,课前安排学生收集一些与长城有关的资料和民间故事,课上学生进行交流,激发起他们迫于了解和认识“长城”这一伟大奇迹的欲望,然后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长城图片,让学生带着欣赏去看图,同时。我引导学生从中认识长城的坚固高大、雄伟壮观,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更加激发学生的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又如:《天马》一文中的天马又称“马踏飞燕”,是东汉时期的一件艺术珍品,是我国古代造型艺术,冶铸技术的结晶,是我国历史文化的杰作。作为中华旅游的图形标志,它不仅显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还代表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中国正在腾空飞速前进,走向世界。在学习本课时,教师不仅要了解青铜奔马的历史背景,通过学习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卓越的创造才能和象征意义,还要学习浓郁的中国特色文化和文物文化的博大精深。因此,在知识的海洋里,教师还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这样才能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文化知识,虽然在新课程标准里,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但在必要的时候,教师还要拓展、启迪、陶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二、读国学经典,承传文化精神

传统文化的教育在语文教育中首先表现为人文素质是的教育,即道德教育。在每周一课的“经典诗文诵读”的教学中,我在“拓展延伸”这个教学环节的教学时,鼓励学生朗读和背诵一定的经典篇目一圣贤之人教学生行仁义之道。如,以孔子的“仁者爱人”,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尊敬师长、互助互爱;在教学《满江红》“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在学生反复的诵读中,音调激越高亢,激发爱国激情。体会感情慷慨悲凉,呼唤出作者对恢复中原的坚定信心和对敌寇的刻骨仇恨。另外,古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遗传,是古代文明传承的媒介,更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千百年来脍炙人口,学习古诗文,不仅可以培养阅读能力,而且能启迪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性情。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我们只有了解了当时“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才能体会到唐王朝军队收复了根据地后,诗人欣喜若狂,激动的泪水沾满衣裳的高兴心情。古诗词的意境更是繁富多样的。李白、苏轼、辛弃疾的诗词往往以雄伟、粗犷、奇特等感性形象给人精神力量。王维、李清照的诗词擅长抒发柔美、优雅等感性形象,让人精神愉悦。习古诗词还要把作品的意境和时代背景相结合,融入文化内涵,这样才能真正认识和领会作品的艺术魅力所在。古诗词以其精练的语句,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感,繁富的意境,承传着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是中国文化史上永垂不朽的赞歌。

三、从实际出发,弘扬传统美德

非遗传承的意义和魅力范文第7篇

创客档案

陈璐 曾担任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大观周刊昆明楼市》主编,并于2009年创立云南首个公关传播机构――天创公关,参与创立“拾翠”,负责品牌战略规划及产品研发;另三个合伙人是她的好友李进平、丁建宇和燕斐。李进平在朴拓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任高管,燕斐是朴拓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代表,丁建宇是云南风土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的董事。两人负责资本运作,一人负责产品推广。

云南合伙人

2013年年初,陈璐和朋友们坐在翠湖旁莲华禅院内的一块空地上闲聊,不时被不远处大妈们的广场舞打断。翠湖有着700余年历史,是一个不亚于西湖的文化地标――昆明的重大历史事件几乎都与翠湖有关,自明朝起的历任云南行政官员大都在这里修亭建楼;昆明的历史名人也大都围绕翠湖生活,从远的吴三桂,到近的、唐继尧、闻一多、聂耳、朱自清、汪曾祺等,都曾在翠湖留下印记。现下的翠湖却被用来跳广场舞,喂鸽子,可惜之余,这中间巨大的落差让他们觉得可以用翠湖空间来做一些什么。

有底蕴的城市理所应当有地标,西湖之于杭州,宽窄巷子之于成都,798之于北京……翠湖是承载昆明历史文化的地方,陈璐和朋友琢磨着,如果能借助这么好的地方,打造一个属于昆明的文化空间,那该有多好!彼时,四人各有己业,两人从事金融行业,一个是旅游公司的董事,而陈璐则有自己的公关公司。将翠湖空间和云南特色融合在一起,抱着这样的想法,四个人很快行动起来,于是“拾翠”就这样诞生了。

“拾翠”一名源于曹植的《洛神赋》:“或采明珠,或拾翠羽。”动宾短语生动概括了拾翠团队在做的事情,名词“翠”代表翠湖偌大的文化空间和云南在地丰富的民艺资源,动词“拾”,拾遗,捡起“非遗”以及被人遗忘的云南传统民艺。拾翠从梳理资源入手,在不改变手工技艺的前提下,将各类民艺产品化,探寻云南传统民艺活态传承的另一种可能性。

当商业拥抱民艺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项目MIT China Lab找到陈璐,想以拾翠为模型做实验,用拾翠去对标国际企业。结果有些出乎意料,国际市场上很难找出类型相似的企业。可以说,拾翠在目前的国际国内市场上,并没有一个完全意义的对标。这意味着这条用商业视角探索民艺领域的路,并不那么好走。

民艺展示空间的搭建是最初的想法,落到实处却是浩大工程。陈璐和朋友们为此投入了大量精力。改造方案首先转向灵感的发源地――翠湖公园,拾翠选取翠湖中心2000多平的空间,将其改造成一个“豪华”版民艺展示空间,一点点往里填充内容。比如保留园内龙云戏台建筑原貌,并进行剧目演出,首期推出龙云最喜欢的滇剧“天宫赐福”以及云南建水小调,之后慢慢加入以翠湖为主题的演出。逐渐形成了“云南非遗体验区”、“云南文化展示墙”等十大文化内容,让游客及市民能够更深地去体验滇文化的魅力,为云南民艺提供展示平台。

资源的梳理同样耗时耗力,在云南大学产业研究院所整理的民艺基础上,拾翠用三年的时间,整合了滇剧、云陶、皮影、刺绣、小调、东巴纸等十余项非遗。一个个走访州县的非遗传承人、老手艺人,这过程中遇到了不小的困难。其中最典型的案例来自于腾冲皮影。皮影戏自明洪武年间从湖广、四川一带传入云南,兴盛了近千年,如今因为缺乏实用性,已乏人问津,几乎快要送进博物馆。年届七旬的刘永周老人是腾冲固东镇刘家寨皮影戏传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但为了生计,外出打工,腾冲皮影陷入后继无人的境地。得知这个情况后,拾翠团队颇费周折,把刘永周劝了回来,并且给他承诺,“你来制作皮影,我们想办法帮你卖。”经过包装,一张张退出舞台的皮影被裱起来作为工艺品销售,受到许多人欢迎。现在,刘永周又回到皮影的制作中。像这样的案例还有许多,通过积累,如今翠湖・拾翠空间内包含了30多项云南非遗项目,每一样都是精心挑选后匠心手艺的呈现。

除了对内容的梳理和创新,拾翠的商业投资模式和经营方式也十分值得一提。在投资模式上,拾翠将最新的股权式基金投资模式运用到文化产业建设中,开创了文化金融的新模式。团队在北京发行“拾翠文化产业投资基金”,首期就达到融资5000万,十分可观。在经营方面,拾翠跳出了传统的单一运营方式(出租),采取了多种经营方式:联营、扣点、直投、免租等。不同的文化产品采取不同经营方式,可以让文化产品和商业运营的互动更具效率。此外,拾翠的新媒体、电商、APP等线上交易平台也逐步上线,产品体系更加完善。

目前,拾翠已经摸索出属于自己的一套完整体系,翠湖・拾翠空间,为非遗、老手艺、云南在地物产提供展示空间;拾翠APP,线上通过APP销售民艺产品及定制手艺品;拾翠中国手艺集合店,在城市核心商圈孵化非遗和手艺者项目,开展手工体验活动。背后通过股权式基金的投资模式和租金、联营、扣点等经营方式,为传统民艺提供一条可行的商业之路。

从1.0到2.0,路还很长

大部分传统技艺的传承人都仅仅是小手工艺人,他们虽有绝活,却不善经营,资金、眼界将他们局限在小区域的“熟人社会”进行生产,无法响应当下生活,走上产业化的道路。让传统中式美学与传统工艺进入现代生活,这是拾翠一直在实践的事。21万笔全院交易,9120个单品销售,1200篇媒体关注报道,350位匠人深度合作,97场手艺小课堂,这是拾翠经营三年来的大数据。拾翠线下拥有四千平体验中心,打造产品、展览、体验多个环节,线上有新媒体、电商等互联网+模式,通过产品和活动的方式将云南传统民艺推广到更多地方,层次递进地向人们,也向市场展示民艺生态的另一种可能性。

拾翠未来打算尝试更多的可能性,把目光放到更多的地方,“从线下来,到线上去,回线下玩”,团队称之为“拾翠2.0版”。线上线下消费端继续发散,通过“定制”将民艺的个性和消费属性很好地结合,用社区汇集非遗传承人、工艺大师、匠人、手工达人等多样化的民艺资源,通过试听活动、展览增强民艺体验。线下产业端将转向两个方面,一个是在城市核心端挑选商圈,和王府井等欲转型做特色的商场合作,共建中国手艺集合店,用器、布、用、食四大类继续梳理云南民艺,铺设中国原创手艺品牌和手艺课程体验区,进一步拓展体系内容;另一个是乡村端,在乡村传统手工艺工厂的基础上打造观光体验区,把消费者引导至乡村,将自然人文历史景观、手工作坊、传承人传习所、DIY体验等结合起来,丰富人们的民艺体验。

当好的商业模式切入到文化领域,它应当具备思辨能力和可持续性。拾翠模式虽未被定义,却也初见模样:一方面借助商业的力量,通过产业的分析和再设计去构筑传统民艺的新体系,另一方面,民艺背后的巧思和主观能动亦不可小觑。在将人力歌颂为一种美学价值的同时,更引导人们去重新审视手工艺背后蕴含的文化价值。

对话:海峡旅游×陈璐

海峡旅游:四个合伙人分别来自媒体、金融和旅游行业,创办拾翠的初衷是什么?

陈璐:我们四个人都在外地待过,回来后发现云南的资源非常丰富,是非遗大省又有丰富的在地物产,可以把它推广出去。我们打算把这些好艺好物都找出来,通过空间和平台,做包装和提升,进入消费者能够接触到的领域去。拾翠以赠佳人,通过有心人的手的加工,赠人为礼,发现那些被忽视的美。

海峡旅游:拾翠是如何对云南民艺资源进行梳理,并且分类的?目前平台收集了哪些手工艺门类?

陈璐:我们站在消费者的角度,用产品的思路和逻辑去做梳理云南民艺,比如我们有衣、食、布、用四个大类,根据消费场景来做具体分类,目前收集了许多民艺,像金工包括家居用品、茶具、食器等,布类下有扎染、刺绣、棉麻织,傣织锦,木艺也分为生活用品、家居用品、建筑雕刻,土是陶艺。

海峡旅游:拾翠一期投资5000万元,十分丰沃,资金主要投入在哪些方面?目前有哪些核心业务?

陈璐:平台的搭建,人员、资源的梳理,都蛮烧钱的。整合后产品和销售链也要投入。拾翠目前的核心业务包括线上和线下,线上有新媒体、电商,线下包括城市和乡村两个端口,城市端在核心商圈做手艺集合店,乡村端主要是手工艺体验区。目前手艺集合店做了租金模式和保底联营,这个是我们的收益结构。拾翠2.0后会用联营的方式,让相互的联系更密切,介入产业更深,像王府井的集合店就是用联营。

海峡旅游:如何将非遗和产品结合,将云南的传统民艺转化为生产力的?这其中设计的力量是如何体现的?

陈璐:一般选择具代表性的民艺项目,深入到工厂一线,了解整体发展状况,做价值评估,看它市场端缺什么东西,适当地补上,导入我们的体系。但有些项目的实用性很差,保留的不够完好,但有传承的必要性,像云南皮影就十分特殊,现下已无实用性,制作的工匠也特别少,作品也粗糙,这就需要用资金去帮它发展,但并不寄希望于产品化。设计方面我们已经和台湾的机构合作做品牌提升。

海峡旅游:云南的非遗资源非常丰富,拾翠积极探索开展传承与保护。在对云南非遗的传承和再造过程中,是否有专家介入,遇到了哪些困难?

陈璐:非常需要专家的介入。我们有专业顾问团队,来发展项目,有些东西仅通过设计和市场做指导是不行的,必须站在文化发展的角度,通过懂市场又懂民艺的专家,从文化脉络去梳理,把价值提升出来。中间太多不易,好多事都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但像拾翠这样的内容现在市场还是空白,我们横向要管理平台,纵深做每个品牌,实现它的产品力,十分有难度,有时得不到手艺入驻者的理解,会有些孤独。

海峡旅游:拾翠的平台不乏赖庆国、李加云等国内知名手工艺大师,但也有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年轻手艺人。针对不同资源,拾翠分别打造了哪些产品和活动?未来的进一步打算?

陈璐:一般“大师”会有很好的品牌展示,特色明显,但不适合做基础和入门款。“名家”的产品能力较弱,需要提升后协助做产品梳理。“手工达人”则不需要太多设计创新的力量,只需要体系化思考,团队会配合开展市集和展览。对不同类型的民艺人,拾翠采用大的体系去涵盖,发挥优势,补充劣势。未来拾翠打算打造城市和乡村两个产业端,在城市核心商圈选择优质项目,乡村端则寻找适宜做手艺之旅的村落,导入生产基地,把消费者带到乡村做体验。

海峡旅游:拾翠发起了一个“民艺复兴计划”,是通过何种方式与非遗传承人和手艺人合作?与官方及民间机构产生了怎样的互动?

陈璐:“民艺复兴计划”是系列展览,让传统民艺进入大城市,让更多人体味匠心精神及民艺的多元姿态,通过商品为载体,寻找更多的人传承和保留。这其中从中央文化部门到省政府,甚至第三方机构都给予了很多支持,所以我们才能很快介入这个领域。同时拾翠也不忘对社会滋养做反馈,体系纳入了很多纯公益的机构,比如让聋哑儿童参与产品制作过程,为他们提供就业岗位。

海峡旅游:拾翠背后的商业运作十分成熟,但作为一个文化基因浓厚的平台,如何平衡文化与商业之间的关系?

陈璐:我们用文化产业基金来做项目,目的当然是盈利,用产品满足消费者。但要做好两者协同关系,前提是保持文化属性不变,坚持手工的价值,其次才是商业属性和价值,工艺品本身来说要满足产品属性,实用性和使用性,再进一步探讨它的文化价值。

拾翠的手工产品有手工皮具、琉璃、云陶、竹编等,种类丰富。

1.2016年4月,拾翠携手顺城举办中国手艺盛宴,内容包括手艺展览、大师展演、现场演艺、手艺课堂等。 2.拾翠x鸟工坊出品有医生包、马鞍包、信封包、眼镜盒等。

3.腾冲皮影非遗传承人刘永周在表演皮影戏 。

1.云吾工坊的手工皮具工具墙展现了各种手工工具。

2/3.制作雕花皮具需经刻、锤、烙印等工序。

4.云吾工坊刘智熙制作的雕花手拿包等产品。

竹编手艺大师李加云和他的竹编手艺品。

非遗传承的意义和魅力范文第8篇

 

关键词:吉祥观念 动画形象 融合

中国传统纹样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性,文化底蕴深厚,具有无穷的魅力,而其中的传统吉祥图案更是体现人们对生活对未来的美好希望和祝福,吉祥图案具有观念性极强的艺术特点和象征性,其个性鲜明的表现形式和寓意深刻的象征性,为动画形象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设计元素。在动画形象设计中继承和发扬吉祥观念,把其精神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结合,使设计更具有人性化和社会化,创作出兼具民族风格和时代感的动画作品。

    随着改革开放的加快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新的思想、新的观念以及国外的各种艺术思潮,尤其是大量国外的动画片的涌人,对中国传统动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作为中国当代的动画工作者应该继承和保持民族的风格,利用现代设计的思维方式与地域性、民族性的文化传统结合,让中国的动画在世界艺术领域内独树一帜,这就必须以中国文化为本位,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吸取现代艺术的营养,并在此基础上,有创新发展。

一、关于吉样图案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具有鲜活的生命力,与我们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文化渊源,情感表达方式是密不可分的。中国传统吉祥图案渊源于原始社会的巫术,实质是以营造出吉兆环境为目的,以美的饰纹和造型来寄托祈福求吉的装饰设计,其功能和寓意涉及纳吉、祝福、除恶、警戒等。对万事万物希冀祝福的心理意愿和生活追求,它从一个方面反映了装饰至善至美的本质。

    吉祥图案分为动物纹、祥禽瑞兽纹、植物纹、人物纹、风景纹、几何纹等。这些吉祥图案一般不是对自然属性的摹写,更强调理性观念的形体,具有特定的象征寓意,并逐渐已经符号化。表现手法大致可归纳为谐音、寓意和借用等几种:

    1.谐音:即借音而述意。如“连年有余”—鱼和莲花;“三阳(羊)开泰”—三只羊仰望太阳,羊与阳谐音,开泰是交好运的意思。

    2.寓意:借一件物体或一组画面暗喻美好的事物。如:“四合如意”—由四个云卷状的如意头组合而成的图案,象征事事如意,四合即四方之意。给老人祝寿时,常有“五福捧桃”,五福在民间具有“福、禄、寿、喜、财”之说。

    3借用:自然界的各种动植物由于生态、环境、条件、遗传等因素,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生态属性,人们就借物喻志,附会象征。例如狗的不侍二主喻为忠、羊羔跪而吃奶喻为孝,马之顺从主人谓之义。儒家提倡的忠孝义等抽象的概念在民间就有了具体的象征物。

二、吉样观念在动画形象设计中的表现

    动画形象是一部动画片的核心部分,可以代表一个民族,甚至是一个国家的形象。形象设计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动画片的制作与营销。对于中国动画,我们其实并不陌生,20世纪的60-80年代我们曾经经历过一个动画片的春天,有大量的作品获得国际奖项,很多人对我们自己国家创造的好多动画形象记忆犹新,如《大闹天宫》中嫉恶如仇的孙悟空、《葫芦兄弟》中性格各异的葫芦娃娃、《人参娃娃》中白白胖胖的人参娃娃等等,这些可爱的形象曾经伴随了我们几代人的成长。

    在这些优秀的动画片中,大量的传统吉祥图案的纹样特征、工艺手法、造型特点等被加以利用和创新,成为设计师创作风格的灵感源泉,设计师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吉祥观念,设计出了一个个深受老百姓喜爱的动画形象。

    (一)在造型上的表现

    在动画造型上经常利用现有的妇孺皆知的物像象征符号,通过一定的艺术手法结合传统的吉祥寓意来创造形象。把各种美好的寓意赋予不同的动画形象上,以通俗易懂的造型形式,表现吉利和祥瑞的意义。《人参娃娃》是我们喜爱的动画片,片中的人参娃娃造型利用民间的剪纸手法,富于传统造型特征:白生生胖乎乎,头上留着小辫子,腰里围着耀目的红兜兜,蹦蹦跳跳,很逼真可爱。这个形象与传统的福娃很是相像,充分体现了人物的特点,通过一个神奇可爱的人身精灵来表明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哲理。

  大家知道葫芦的形体憨态可掬,惹人喜爱,与小孩子非常接近。《葫芦兄弟》这部动画片就是采用民间剪纸的形式,利用“象征寓意”的手法,塑造出了七个可爱的娃娃造型,每个娃娃头上都顶有一个小葫芦形象,葫芦与人体的结合无论从形体还是意义上都恰到好处。葫芦多籽,有多子多福、人丁兴旺的美好寓意,葫芦兄弟有七个之多,正好也对应了多子之意。另外葫芦与“福禄”谐音,在中国传统寓意中有祝福吉祥的意思,也赋予了葫芦兄弟团结一致,最终打败邪恶势利的美好祝愿。

    (二)色彩上的利用

    色彩是动画形象设计里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不同的色彩,在动画形象设计中,具有不同的意义,尤其是代表喜庆、吉祥的红、黄等颜色应用非常广泛。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吉祥色新鲜、厚重、热烈,对比强烈,应用时大多以红与绿、蓝与橙、黄与紫等强烈的对比色彩并置搭配。在动画造型中予以吉样的象征意义,极富装饰性,表现的是对生活的祝愿,是对吉祥富贵的向往。

    以《葫芦兄弟》中七个葫芦娃的形象颜色为例,七个兄弟中的老大、老二、老三动画形象的颜色分别是赤色、橙色和黄色,分别代表了热情奔放、温柔宽容以及刚强坚韧之意;老四、老五、老六的颜色分别是绿色、青色和蓝色,各自的代表的寓意是和平慈悲、愤怒不平,嫉恶如仇以及开朗活泼的意思;最特别的是老七,是紫色造型,这是阴沉思辩之色,是七色中最接近黑色的颜色,暗示了他心中隐藏着的阴暗与矛盾的一面。由此可见,吉祥颜色的运用对于刻画动画形象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吉样观念在动画形象设计中应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