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单亲孩子的心理辅导

对单亲孩子的心理辅导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对单亲孩子的心理辅导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对单亲孩子的心理辅导范文第1篇

【摘要】单亲家庭作为一种脆弱的社会组织,其结构的不完整限制了教育功能的发挥,从而对单亲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本文在阐述单亲家庭儿童常见心理问题的基础之上,探讨了造成单亲家庭儿童心理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的疏导策略,以期对单亲家庭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单亲家庭;心理问题;疏导

一、问题的提出

单亲家庭是指子女只能跟随父母其中的一方生活的家庭。单亲家庭出现的原因主要是父母离婚或者一方去世。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我国近年来因为离婚率持续上升等原因,目前已出现单亲家庭800多万家,而且还将以每年200万对的速度递增。而相关数据说明,我国有将近25%的单亲家庭儿童在进入单亲家庭环境的半年里,常常会出现强烈的恐慌、愤怒等负面情绪。而将近34%的因为父母离异造成的单亲家庭儿童极易患上抑郁症。作为家庭破碎的直接受害者,单亲家庭儿童心灵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和伤害。如何正确地引导和教育单亲家庭儿童已经成为一个需要全社会迫切关注的问题。

二、单亲家庭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

1.孤寂心理

单亲孩子首先最明显的感受就是寂寞孤独。家庭破碎,对于孩子来说,还不能快速适应,相比较之前完整的家庭,他们的心理上很容易失衡。而单亲家长在各方面的压力都很大,除了工作,他们还要花大量的时间在做家务上,没有时间、精力和物质条件抚养孩子,对孩子疏于管教,更缺少对孩子的陪伴。而部分单亲家长则完全沉浸于自己的伤痛而忽略了孩子的痛苦,缺乏跟孩子的沟通和情感交流。因此,很多单亲家庭儿童常常产生深深的孤寂感。

2.自卑心理

一方面,家庭的破损意味着异于常态,孩子的思想尚不够成熟,不能正确地看待这种问题。单亲孩子往往把没有爸爸或妈妈当作见不得人的事,认为自己低人一等。因此他们不愿与人接触,他们把自己封闭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表面冷漠,实际上内心非常自卑和脆弱。另一方面,单亲父母很难在短时间内走出家庭破裂的阴影。孩子无法理解父母的苦衷,常常会感到不知所措,只好处处小心翼翼,变得胆怯、畏惧。长期下去就会产生自卑的心理。

3.不安全感

一方面,单亲家庭的儿童无论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所能获得的享受一般来说不如健全家庭的儿童。另一方面,单亲父母极易把家庭破裂的负面情绪带到与孩子的交往中,孩子经常要生活在恐惧和担忧中。在缺乏正常家庭应有的温馨和关爱中,孩子极易对亲情的真实性产生怀疑,在潜意识里对感情否定,对未来的家庭生活恐惧和不安,甚至发展为对所有的事物猜疑否定。久而久之,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变得情感脆弱、不信任,慢慢转化为强烈的不安全感。

4.性别移位

对成人的模仿在儿童性格行为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男女两性在发展上各具特色,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家长会有意无意的染上各自性别特征的色彩。而单亲家庭儿童只能模仿父母之中一方性别的行为方式。例如,男孩子跟母亲生活在一起,耳濡目染的基本是女性的生活方式,性格中极易缺少父亲榜样的阳刚之气。单亲家庭的父母无法在双方的互补中不断完善孩子的教育,很可能造成孩子性别认同障碍,进而影响到单亲儿童的人格健全。

二、单亲家庭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

1.个体对家庭情感缺失适应困难

无论什么原因造成的单亲家庭,单亲父母总难以避免异常情绪的产生。这种异常情绪通过单亲父母无意识的表情、语言、行为等表现出来使家庭气氛变得紧张。家庭情感的骤变,使孩子的精神受到巨大的压力和创伤。不少单亲儿童对外界的态度变得过分敏感和戒备。甚至他们从内心深处认为自己是被抛弃的孩子,极易导致自暴自弃。同时,由于儿童的心理发展不成熟,挫折的情境经历比较少,心理调适能力又低,因此家庭的破裂对他们的心理、学习与品德的形成都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尤其在心理方面。

2.家庭教育方式的失当

家庭的教育方式和方法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和行为。单亲家庭的教育方式往往存在着诸多的偏差。一方面,部分单亲家长把生活的期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使孩子生活在重压之下。另一方面,部分单亲家长会因家庭的变故感到愧对孩子,放松对孩子的教育和要求,使孩子形成一些不良品格。此外,由于很多单亲家长不能迅速地走出家庭破裂的阴影,他们自我封闭的心态往往会直接影响到孩子,使孩子变得自卑、压抑、孤僻、不合群,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发展。

3.学校及社会舆论的压力

在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家庭观念中,单亲家庭虽然是可以理解,但毕竟不是主流。孩子自己没有独立的价值评判标准,他们的是非观是参照周围人的态度来确定的。单亲儿童由于遭受学校及社会上一些人的歧视,心理上往往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们非常忌讳谈到自己家庭相关的话题。他们对周围人的态度比一般人更敏感,周围人的取笑、有意无意的议论,都会在他们心理上造成强烈的反应。为了避免社会评价压力对自己的伤害,他们慢慢从人群中退缩,表现出封闭、自卑、猜疑、敌对等情绪,这种情绪严重影响到单亲儿童的同伴关系等社会性发展。

三、疏导单亲家庭儿童不良心态的对策

1.家庭教育——孩子成长的重要基础

(1)创造温馨轻松的家庭氛围

单亲儿童的不良心理和行为倾向,大部分是因为缺少家庭温暖,感受不到父母关爱造成的。单亲家长自己首先要调整心态,消除不良情绪。同时,单亲家长要尽可能多抽时间与孩子沟通交流,使孩子充分地感受到父母的爱,确定自己并没有与别的孩子不同,更没有低人一等。

(2)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

由于家庭关系的失调,单亲家庭往往表现出沉闷、压抑的生活气氛。单亲家长要支持孩子兴趣爱好的发展,使孩子在兴趣爱好上建立自己的自信心。同时,单亲家长应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使孩子摆脱单亲家庭的孤独感和不适感。让孩子在集体活动中满足其社会性发展的需求,在与人相处中学会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形成健康的人格。

2.学校教育——孩子成长的关键环节

(1)增加对单亲儿童的积极关注

首先,教师要主动去信任、理解、尊重单亲家庭的学生,以真诚的情感与他们进行交流和沟通,消除他们的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其次,教师要努力为单亲学生创设一种没有轻视、敌意,充满体谅、平等的环境,使单亲儿童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应有的归属。再次,教师要掌握一些心理辅导的基本技术,以便给予单亲儿童一些心理上的辅导。班主任更要密切关注单亲儿童的思想动态、情绪变化和心理需求。

(2)建立单亲儿童行为记录档案

从入学起学校就要开始建立单亲家庭学生的人头档案,加强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行为和家庭情况的了解、跟踪。这些档案资料主要是为了帮助班主任和其他教师顺利开展对单亲儿童的教育工作。班主任可以定期与家长取得的沟通,指导家长正确使用心理健康辅导方法,主动配合学校教育孩子,帮助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3.社会系统——孩子成长的必要支持

(1)增强对单亲家庭的社会关注和支持

单亲家庭和普通的家庭一样充满了爱和温馨。同时,作为一个结构不完整的家庭,它又比一般的家庭更为不容易。社会应充分利用各种形式的舆论宣传,帮助社会成员更好的理解单亲家庭,让社会成员树立起尊重单亲家庭的意识,为单亲家庭儿童的成长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社会环境,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2)建立单亲家长学校

单亲家长学校主要帮助单亲家长摆正心态,重新拾回生活的信心。同时,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对单亲家长传授教育子女的方法,帮助单亲家长学会与孩子心与心的沟通与交流,使单亲家长学会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和成长环境。

随着离婚率的逐步上升,单亲儿童的人数也急剧增多。单亲家庭作为一种脆弱的社会组织,其结构的不完整限制了教育功能的发挥。单亲家庭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郭晋芳.单亲家庭对子女社会化的影响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4:10-12

[2]刘媛,姜潮,林媛,李纯,赵岩.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的研究现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56-59

[3]胡皓.单亲家庭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培养[D].江苏:苏州大学,2013:3-4

[4]谢朝艳.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中学课程资源,2013,04:12-13

对单亲孩子的心理辅导范文第2篇

关键词:青少年;单亲家庭;心理问题;成因;疏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3-0100-01

单亲家庭的青少年由于家庭成员残缺,与其他青少年家庭情况不同,使心理健康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与双亲家庭青少年相比,单亲家庭青少年更容易出现异常的行为与表现。这一现象的不断发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同时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成为了社会关注的重点。

一、单亲家庭青少年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成因

单亲家庭的青少年在同龄人中更容易出现问题。家庭成员的残缺,使得部分青少年长期处于单亲家庭的阴影下,长时间压抑自己,造成心情低落,面对生活十分消极。并且不喜欢与人沟通,心里的问题无处倾诉,身边没有朋友,使得青少年产生抑郁消极、悲天悯人的心理问题。部分单亲家庭的父母为了弥补孩子,想要给孩子更好的生活,长时间加班工作,没有多余的时间陪伴孩子,于是忽略了孩子的感受,造成孩子对家长的不满,对自己所处环境的不满,对社会生活不满。部分单亲家庭的父母出于对孩子的愧疚,过分溺爱孩子,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要求,使孩子产生任性、行为散漫、易暴易怒的问题。

二、单亲家庭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疏导策略

1. 家庭方面的相关做法

(1)家长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做子女的榜样。在单亲家庭中,父母的情绪可以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状态与性格的形成。为了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保证孩子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观,单亲家庭的父母要消除自己的不良情绪,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坚强乐观地面对生活,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让孩子形成积极正确的人生态度。

(2)家长要采取合适的教育方式。由于家庭情况的不同,单亲家庭的子女的心理状态与双亲家庭子女的心理状态不同,因此单亲家庭的子女在选择教育方式的时候要谨慎。在家庭中,家长要尽量给孩子营造幸福温暖的和谐氛围,在与孩子的相处过程中,要注意孩子敏感的心理特点,学会与孩子交朋友。家长要鼓励孩子,让孩子不为自己的身份而自卑,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性格与正确的生活态度。

2. 学校方面的相关做法

(1)学校应积极开展集体活动。单亲家庭的孩子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因此在学校这个大集体中,部分单亲家庭的孩子无法融入班级生活中,无法完全释放自己的喜怒哀乐并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长此以往,容易导致学生心情压抑、郁闷甚至产生心理问题。所以,学校要有计划地组织校园集体活动,鼓励所有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让单亲家庭的学生可以体会到校园生活的温暖,在校园生活中体现自己的能力。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在活动中培养单亲家庭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团结精神,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可以在校园集体活动中团结同学,增进友谊,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2)建立心理教育机构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学校教育不仅是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更是为了让青少年可以健康快乐地成长,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学校要积极地开设心理健康相关课程,对单亲家庭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任课教师要及时发现单亲家庭学生的问题,并对学生进行疏导,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培养学生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使其养成良好的性格与品德,提高学生的抗压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3. 社会方面的相关做法

其一,对单亲家庭要有正确的认识。社会是青少年生活成长的大集体,社会有责任关爱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部分单亲家庭的青少年,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有关机构可以组织单亲家庭的青少年参加一些类似关爱敬老院的活动,让单亲家庭的青少年多和人接触,让青少年发现社会中美好和善良的一面,积极地融入社会。其二,社会应当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社会应该重视单亲家庭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开设相关的心理辅导机构或者开设心理咨询服务热线,让单亲家庭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可以得到最好的解决。同时,政府部门也要提高对单亲家庭的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关注,定期检查单亲家庭青少年的心理状况,为单亲家庭子女提供社会最坚强的后盾。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单亲家庭子女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学校、社会都应该重视并且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健康问题,使他们更好地融入集体和社会,促进他们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唐先勇,刘贵萍.单亲家庭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家庭教育对策[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2(06).

[2]孙会迎.单亲家庭青少年的道德人格问题与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2009.

对单亲孩子的心理辅导范文第3篇

关键词:离婚式单亲家庭;未成年子女;偏差行为问题;对策

一、概念界定

1.单亲家庭

《婚姻家庭大辞典》对单亲家庭的定义:“单亲家庭是指由父亲或母亲一方与未婚子女共同构成的家庭,核心家庭因夫妻一方去世或夫妻离异而成。”

2.未成年人偏差行为

未成年偏差行为主要是在青春期出现的偏离或违背社会规范的行为。根据偏差行为性质、程度的不同,未成年偏差行为可以分为一般的偏差行为和严重的偏差行为,本文主要讨论由于家庭结构变化引起未成年子女形成偏差行为的问题,关注的对象是离婚式单亲家庭的未成年子女。

二、成因分析

1.家庭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未成年人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和第一所学校。父母给予的安全感是儿童日后发展各种关系的基础。结合符号互动理论的观点来看,父母对离婚关系的不适应会导致子女对此关系的不适应,出现子女不愿意与父母沟通或是家庭冲突的现象。

2.学校

学校在未成年子女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由于未成年子女在家庭中感受不到父母更多的关爱,一种本我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自我在这时会寻找另外一个环境去满足本我的需求,学校刚好是子女在这里寻求如何解决问题的最好环境,如果这时老师及朋友不能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使他们感到失落、孤独、无助,超我在这时无法满足本我的需求,因此,有的孩子会自暴自弃、一蹶不振。

3.社会

社会是未成年子女以后需要去适应的环境,它的存在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未成年子女的成长。社会对离婚式单亲家庭子女的保护性政策不到位,针对离婚家庭的法律目前还做不到规范化及制度化,这部分的欠缺导致离异家庭子女无法受到法律的完全保护。

三、引导离婚式单亲家庭未成年子女正常行为的策略

1.家庭

对于离婚式单亲家庭来说,父母离婚是直接导致子女出现偏差行为的因素。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关爱与呵护。社会工作者要让父母明白即使父母婚姻关系破裂,孩子成为破裂婚姻中的牺牲品,而父母对孩子的义务与责任还在继续,要将婚姻破裂对孩子的伤害减到最小,这就需要父母多给孩子一个微笑、一个拥抱、一份陪伴。

2.学校

学校与老师是孩子们另一感情依托,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应为离婚式单亲家庭未成年子女设置专门的心理辅导站,配备专门的工作者,采取个案工作或者小组工作方法,定期进行谈话,了解学生的想法与需求,了解学生的情况并给予具体的帮助。

3.社会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社会对孩子的关爱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各有关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整治社会的不良诱因,为未成年子女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宣传部门要组织力量,多创作、 出版、制作和播放有利于儿童和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书籍、报纸和广播影视节目,尤其要抓好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读物出版、发行工作,为离婚式单亲家庭未成年子女学法、守法提供精神粮食。

综上所述,家庭、学校、社会是离婚式单亲家庭未成年子女每天都会经历的环境,既然未成年子女无法影响父母的婚姻,那么作为社会工作者的我们就只能从外部多给这类未成年子女关爱,让他们在无法选择的家庭结构中重新感受到父母、教师及社会工作者对他们的关爱,降低离婚式单亲家庭未成年子女偏差行为问题的概率。

参考文献:

对单亲孩子的心理辅导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单亲家庭子女 心理问题 人格调适

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变革日趋剧烈,人们的婚姻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作为组成社会细胞的家庭不可避免地发生着结构上的变化,单亲家庭的数量逐年上升。在家庭危机中受伤最深、感受最敏感的莫过于孩子。如果父母处理不好家庭危机,就会使孩子丧失对家庭的信任与依赖,甚至在心理上产生偏差,行为上出现失调。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针对这一群体的生活环境、心理特征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从教育的角度对这些单亲家庭中的子女提出合理的建议,引导其产生偏差的心理重新步入正轨,并呼吁社会关注单亲家庭子女的健康成长。

一、单亲家庭的特殊性

单亲家庭是指儿童只跟随父母其中一方生活,另一方亡故,或因离异等原因而几乎完全放弃了对儿童的监护和抚养义务的家庭。与完整家庭相比,单亲家庭在家庭关系、家庭性别角色、家庭经济来源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具体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关系失调。

家庭是孩子生活的第一环境,是孩子最初摄取男女性别角色、社会角色,以及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环境基础。对于单亲家庭来说,由于家庭破裂,父母亲不可能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一个完整的环境,因此,造成孩子男女性别角色定位不明确、社交能力差等问题。

2.人格基础不牢。

家庭不仅是个人生活的起点,而且是人格形成的源头。婚姻家庭关系越牢固,教育子女的条件就越好。对于单亲家庭的子女而言,其所受教育已经先天“贫血”,加上家庭变故造成的心理上的变化和周围环境的影响,他们极易产生不良心理和行为失常。

3.消极的自我暗示。

单亲家庭子女生活在学校这个同龄人关系网中会出现一种无形的心理压力,自我暗示的心理作用常常提醒自己特殊的家庭遭遇,以致产生自卑感与孤僻失落感。

4.经济来源单一。家庭中经济来源由原来的父母亲共同承担实际上变为父母亲中一方来承担,常常使监护人感到沉重的负担。这样在孩子的教育支出方面,也会受到一部分影响。

二、单亲家庭子女常见的心理问题

单亲家庭子女是一个脆弱的社会群体,部分家庭环境的剥夺、家庭性别角色的缺失、不良的教育方式、家庭关系失调等因素对孩子人格的形成会产生极大的消极作用[1],由此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1.自卑感和缺乏信任感。

由于家庭问题,单亲家庭的孩子在性格上会出现两种极端表现,一种是自我封闭型,封闭自己的内心世界,内心深处对家庭依恋却不愿意被人察觉,走向孤僻与封闭;另一种是过分张扬型,内心充斥着对家庭现实的不满,又无力改变现实,情感上的需要无法从家庭中得到满足,与外界交流的时候表现得过分夸张,如大声说笑,缺乏自制,与同学争吵、打闹,等等。无论是以上哪种类型的人,心里都充斥着对家庭、对个人、对前途的忧虑和自卑。长此下去,他们的人格得不到健全的发展,还影响各方面的发展与进步。

2.心境多变,感情脆弱。

家庭的裂变在孩子年幼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在离异式的单亲家庭中真正给孩子造成心理创伤的是父母离异之前的“家庭战火”。孩子目睹了父母亲激烈的争吵、打闹,亲身感受到了父母亲的关系由相亲相爱变为反目成仇。在经历家庭变故的过程中,孩子的心境也随着家庭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他们的心里充斥着不安全感,觉得自己孤独无助、感情脆弱。

3.心理偏位,放任对抗。

由于家庭的缺损,孩子在家庭里得不到足够的温暖,产生一些心理偏位。既然父母不能给自己足够的关心,那么只能靠自己来寻求快乐了。于是他们就到家庭以外去寻求慰藉,经常进网吧、歌舞厅等场所。在校表现为不能严格遵守学校、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比如迟到、早退、旷课、打架、不思进取、扰乱班级秩序等。

4.敏感多疑,嫉妒对立。

单亲家庭孩子多疑和嫉妒的心理特征比正常家庭的孩子显得更突出一些。调查发现,单亲家庭孩子与正常家庭孩子对比,有多疑、嫉妒心理特征的比后者高约3%。表现为对别人的议论、对许多事情非常敏感,总怀疑别人在议论自己,猜疑别人是不是在说自己的坏话,猜疑老师是不是不信任自己了,由此给正常的人际交往带来困难。这种心理的产生与自卑心理有关。

三、单亲家庭子女人格调适的策略

1.家庭方面。

影响孩子情绪成长的决定性因素并不是父母的离异,而是成长的家庭气氛。家庭是孩子生长的第一环境,也是孩子获取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的源泉,更是孩子心灵的避风港[2]。帮助单亲家庭孩子走出心理困境,家庭的作用毋庸置疑。

第一,单亲家长要调整好自身的心态,正确面对家庭破碎这一事实,这样才能引导孩子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孩子问及家庭情况时,应如实向孩子解释家庭破碎的原因,不要带有任何的主观色彩,让孩子接受健全的婚姻观念。

第二,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创造机会让孩子当家作主。溺爱孩子是单亲家庭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单亲家庭应该克服这种心理,在孩子的生活上不要一味地包办,要让孩子自己独立和坚强起来。比如,让孩子在家长工作忙碌的时间学会自己承担家务,与孩子共同计划生活的费用和家中的开支,等等,让孩子树立起管理自身的意识。

第三,多与孩子进行思想交流与沟通,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心理比较脆弱和敏感,一些生活中的事情会使他们产生微妙的心理变化,如看到别的孩子与父母共同去玩耍时就会自我感伤,家长应及时与孩子谈心,进行心理疏导。让孩子看到生活中的闪光面,重拾自信。

第四,帮助孩子建立自己的朋友圈子。家长应多鼓励孩子交朋友,扩大孩子的交往范围,尽量避免孩子一个人独处。创造机会让孩子和伙伴在一起,如让孩子和同学共同参加活动,一起完成家庭作业,等等。孩子的群体生活一旦正常了,许多的心理问题也就解决了。他们感觉到自己身边还有伙伴的支持与陪伴,自己并不孤单,才能慢慢地对周围的世界敞开自己的心扉,快乐地面对每一天。

第五,利用亲情弥补性别角色缺失的遗憾。家长应该知道不管哪一方带孩子,都要让孩子与另一方面有接触与交流的时间,感觉到父母之爱。并注意调动亲戚、朋友中的性别资源,给孩子适宜的影响,让其性别角色得到充分的表现和发展,培养健康高尚的人格。

2.学校方面。

首先,提高教师素养。在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学实践中,教师是引导者,是关键,要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教师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能洞察单亲家庭学生的个性、情绪变化和发展水平,能根据不同的学生特点,实施不同的教学手段,使他们能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

其次,尊重学生的自尊,增强信心。教师应该以尊重爱护学生为出发点,尽量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之处,进行表扬和激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对于单亲家庭的学生,教师要理解他们自卑又自尊的心理,经常和他们谈心、交流,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理解他们,然后鼓励他们要面对现实,自强不息。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可以鼓励他们担当各种班级事务角色,为他们多创造自我实现自我激励的机会,帮助他们走向成功。

再次,用爱创造奇迹。“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教师对学生的爱有神奇的力量。教师对学生的爱心不但能弥补学生缺失的爱,而且会使学生以教师为榜样,塑造自己的行为。教师要注意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使学生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最后,加强心理辅导。要选派充满爱心、有一定心理学基础、有较强的自我控制与忍耐能力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学校特别是班主任必须重视面对单亲家庭的孩子某些不良行为习惯和心理特征,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如心理沙龙、心理咨询等,对他们进行合理的情绪疏导。

3.社会方面。

(1)社会要关注单亲家庭子女的发展问题,并通过设立相关机构对单亲家庭进行生活物质上的帮助。

(2)社会舆论应积极宣扬和提倡家庭道德规范,增强家庭成员中夫妻双方的责任感,对子女的抚养教育问题作严格的监督和检查。

(3)建立家庭、学校和社会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的体系,核心是单亲家庭子女,将三者的力量联合起来,为单亲家庭子女提供一个全面和谐的发展环境。

单亲家庭子女同其他的孩子一样,都是社会的宝贵财富和祖国的明天,他们所处的家庭环境虽然和完整家庭的环境相比处于劣势,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其他的各种手段来弥补这种家庭环境带来的种种心理缺憾。只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结合起来,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单亲家庭的子女也能像完整家庭的子女一样,智力得到充分的开发,能力得到充分的体现,身心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员丽萍.论单亲家庭子女人格的培养[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2,(4):59-64.

对单亲孩子的心理辅导范文第5篇

关键词:温馨的家 和谐的生活环境 健康的心理和心态 教育

单亲家庭也就是指家庭中没有父亲或母亲,缺少另一个成员。由于这些家庭的结构特殊性,往往会给这些家庭的孩子造成种种影响和负面因素。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的孩子,在学校里往往是双差生。由于不良的生活环境,他们的智力发展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但更为严重的是孩子在心灵上的创伤。父母的离婚或丧失另一半,打破了他们心理和感情上的平衡,从而也使他们在行为上出现了一定的偏差。这种现象在亲少年时期更为明显,随着青春期的发育,他们在心理和情感上都难以接受父母的离婚,难以经受其所带来的痛苦、挫折和失望。

在单亲家庭中,离异双方很容易把矛盾转嫁到孩子的身上。指责、谩骂,把不好的情绪发泄到孩子的身上,让孩子产生矛盾、困惑、烦躁、偏激。单亲家庭的子女往往也会受到社会上的冷嘲热讽和同龄人的歧视,不和这些单亲子女相处,因而他们经常会感到空虚、寂寞、惶恐、不安和焦躁,从而让这些孩子情绪不稳定,感情冲动好斗,常常产生不正当的行为,危害社会。所以在教育方面,不但要给他们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更需要在心理上下工夫,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外界的温暖,让单亲孩子觉得自己并没有被社会抛弃,他们一定要坚强,一定要勇敢。

一、让单亲家庭的孩子有一个和谐的生活环境

1.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

家庭美德是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前提,家庭成员之间理应和谐、融洽。尽管有时发生意见分歧,但在原则问题上是团结一致的。在这样合作、谅解的氛围中,儿童不但学会了对人的互助、互爱、合作、谅解,而且孩子的思维意志、能力等也会得到和谐发展,并从中获得安全感,形成乐于接受教育的自觉性。相反,家庭成员之间形同陌路,处事自私,争吵不休,这样家庭的儿童心理往往不健全,甚至是畸形的,他们对事情冷漠、偏执、不合作。

2.给孩子一个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

由于父母的离异,孩子在家庭内部的交往相对少些;在外部也同样会比较少些。单亲家庭的家庭事务相对忙些,外出活动的机会也可能会少些,再加上有些单亲孩子自卑心理特别严重,这些都可能影响孩子的交往。因此,单亲家长平时应注意对孩子交往能力的培养,对孩子进行教育时,不要因为孩子失去父爱或母爱就格外地娇惯他,要大胆地让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孩子了解家庭的各种情况,必要时可请年龄较大的孩子共同讨论,一起参与决策。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自己对家庭也负有一定的责任,使他们长大后能自觉地担负起对家庭、社会的责任。

3.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空间

一个好的家庭和交往环境十分重要,良好的学习空间也不可缺少。对待单亲家庭的孩子,老师要特殊照顾他们,但还不要让孩子看出是特殊。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经常带孩子听听音乐、看看图片展和孩子一起出去春游,多带孩子去图书馆,去参观语言大厦。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使孩子尽快地从失去父爱或母爱的阴影中走出来,逐渐形成开朗、自信的性格。

二、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和心态

单亲家庭的孩子一般存在着情绪不稳定,抑郁冷漠,焦躁逆反,暴躁易怒,自卑感较重等心理特征,如何关爱和教育这些单亲孩子呢?具体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摆正心态。

离异的父母对孩子最好实话实说,让孩子明白离婚只是父母的选择,并不会影响到父母对他的爱,从而帮助孩子正确面对现实,理解父母的选择,对父母的行为产生宽容心理,减少反差。调整不良心理情绪.家长是孩子生活的支柱,家长的情绪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情绪,家长由于离异,家庭贫苦等原因长期处于抑郁消沉悲痛的情绪之中,这将对子女的情绪产生同样消极的影响。

2.采取有度,宽严并举的教育方式

在单亲家庭,家长的心理素质很重要,应根据子女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采取民主,开放式的教育方法,重视子女交往能力的培养,尊重子女的感情和隐私。如果家长能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困难,孩子有了安全感就不会感到自卑。家长应注重同子女的情感交流,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平衡。教育以表扬为主,增强子女的自信心。注重培养子女的挫折承受力,培养其坚强的意志品质,注重培养子女的独立性,增强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

3.在孩子的生活方面给予爱的关怀

孩子生活在单亲家庭中,其感情方面必然会出现某些空缺,部分单亲家长由于自己的文化水平低,认为自己在子女的学习方面无法给予太多的帮助,这一现象在贫困单亲家庭中表现尤为明显。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个“老师”不光指学习上的老师,更是生活中的老师,也是教孩子为人处事的老师,所以父母尽管对孩子的学习没有直接的帮助,但通过对孩子生活的无微不至的关心,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这是同接的传达对孩子的鼓励,同时也是对孩子的一种爱的教育,想方设法填补孩子情感空白,给孩子一个健全的人格。

4.培养单亲孩子的独立性

三人世界变成两人世界,家长更容易对孩子娇惯溺爱,对孩子关怀备至,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容易性格脆弱,依赖性强,缺乏主见,独立生活能力差。通常单亲家长会有一种负疚心,总想为子女多付出来补偿,由于家庭缺憾而给孩子造成的某种损失或伤害,许多家长对单亲子女百般照顾,使单亲子女从小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依赖性较强,自理能力较弱,孩子没有机会亲自去体验一些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风险”,缺乏独立生活能力。其后果是单亲子女一旦离开家长,便不知道如何去应付生活中的困苦和挫折。因此,家长能为单亲子女做的最有价值的一件事,就是教会他们如何成为能独立生活的人。

5.尽职尽责,做好自己为人父母的责任。

单亲家庭的产生,究其原因:有些是丧偶,丧偶几乎不可避免地给人的心理造成震惊、悲痛,并常常让人感到孤独。很多是由于夫妻的离异,特别是由于近年来社会离婚率连年走高。这样因为夫妻离异而产生的单亲家庭增多,而夫妻的离异,受伤最深的无疑都是孩子。夫妻离异,孩子判给一方抚养,而没有获得抚养权往往就对孩子的关心就只剩下了部分的经济上的给予,没有了作为家长的关爱,这是单亲家庭孩子情感方面缺失的重要因素。孩子是夫妻双方共同孕育的,父母离异解除的只是法律上的夫妻关系,而父母与孩子的血缘联系是无论怎么也解除不了的,父母应该认识到这一点。离异后,不管孩子是否归自己抚养,孩子始终都是自己的孩子。应该尽量给予孩子父亲、母亲的关爱,帮助孩子顺利走出父母离异的痛苦和阴影,早日面对新生活。指导他们正确使用心理辅导法,树立好的典型,并进行交流,增强家长的责任心,让此类孩子生活在温馨、幸福之中,从而从内心深处彻底摆脱遗弃感和不信任感,树立在社会大家庭中的安全感、自豪感和责任感。

有一个和谐的生活环境,拥有一个正确的心态,孩子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我们应该更加关心和关注单亲家庭的孩子,让他们不再感到空虚、寂寞,消除他们的矛盾、困惑、烦恼、偏激心理。他们缺少了一点爱护和幸福感,那么我们就给他们更多的爱和关心,用爱来弥补。用循循善诱的教导,无限度的关怀,和无处不在的温暖让他们觉得和其他人没有区别。只要注重好方法,给予单亲孩子爱和温暖,他们就能有健康的心理的健全的人格,和社会其他孩子一样,幸福快乐的生活成长。

参考文献:

对单亲孩子的心理辅导范文第6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方法;行为习惯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9-0147-01

健康就是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态,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善状态。”这说明了人的健康不仅要重视生理健康,更要重视心理健康。?在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同时也给人们的生存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不仅成年人承受着,就连本来天真活泼的小学生,也同样承受着来自生活、学习的种种压力。压力也使得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我们在对小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前,首先要找出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然后再对症下药。那么,学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这些孩子减少压力呢?

一、了解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做到心中有数

每个教学班级就是一个小社会,虽然他们年龄小,但每个人的个性却是千差万别的。一个学生来自怎样的家庭,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及其对孩子的期望值都直接影响到学生品格、人格的形成。学生外在的行为习惯受到以上诸多因素潜移默化的影响。班主任如果想改变外部的这些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是一个相当艰巨的任务。我们要想在教育过程中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必须对症下药,进行个体研究。摸清学生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二、分类细化学生个体,为心理健康辅导铺好路

班主任教师在掌握全班学生情况后,就要把学生按照心理养成进行归类。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可以将学生归为以下几类:

1.家长素质高、家庭氛围好的学生。这类学生的父母有固定的工作及收入,家庭生活和谐,父母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教育,主动配合教师,学生在父母的关爱教育下健康成长。

2.单亲家庭的学生。这类学生属于比较特殊的群体,性格较正常家庭的孩子要脆弱、偏激,渴望得到来自他人的关注、爱护和尊重。

3.家庭过分宠溺的学生。这类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和少部分留守儿童。爷爷奶奶把孩子当成心头肉,手中宝,什么事都替孩子做,穿衣、洗脚,背他们上学等等,甚至帮他们做值日,完成家庭作业,唯恐孩子出现纰漏。逐渐养成了孩子自私娇纵的个性,这部分学生往往是班级管理问题的发源地,贪玩、不爱学习、乱花钱等不良风气往往会带到班上来。

4.父母期望值差异大的学生。有个别学生的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过高,任何事都要求孩子做到最好。而有些学生的父母,则对孩子的要求很低,几乎没要求,认为认识几个字就行,没必要读那么多书,再说自己没读过书,也照样活着,读完初中就可以打工挣钱了。这类家庭大都没有文化,社会地位低,但比较朴实,对子女虽然不溺爱、不放纵,但缺少教育方法,不能正确引导孩子,造成学生身心不能健康发展。

三、对症下药,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健康辅导教育

针对家长素质高,家庭生活氛围好的学生,比较好教育。教师要严格要求他们,积极鼓励学生要不断的取得进步,使他们不断完善自我,从优秀到更优秀,成为班级的表率,同学们的楷模。

对单亲家庭的学生,特别需要教师的关爱和尊重,由于学生父母离异或早亡给学生的心灵造成了较大的创伤,这类学生可能会自卑,又很脆弱,而对他们所犯的错误班主任教师要在处理问题时尽量尊重学生的情感,不要当众批评。可采取单独谈话的形式,但不可以对他们身上的缺点错误采取姑息纵容,既要尊重他们,又要严格要求他们,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师爱的伟大。在被尊重的前提下促使其改变自己身上的弱点,不断进步。

对家庭过分宠溺的学生,教师首先要有一颗平常心对待他们,不应该有歧视心理,在日常生活中要一视同仁。让他们觉得自己和其他孩子一样,同样得到来自班主任老师的关爱,甚至更多。教师更应理智处理与家长在对待教育孩子问题上出现的分歧,要通过谈话沟通的方式,潜移默化地让家长从心底里接受教师正确的教育方法并认识到教师善良而美好的愿望,从而配合你的教育方法。

对单亲孩子的心理辅导范文第7篇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对策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农民工的规模不断扩大,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据调查,我国留守儿童已达6100多万,并且在逐年增加[1]。本文分析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并从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四个方面提出解决对策,以期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

一、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1.自卑心理普遍。有关研究显示,留守儿童自卑感比较普遍[2]。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得不到正常的家庭教育与关爱,对外在世界缺乏安全感。此外,大部分儿童具有攀比心理。当看到同龄儿童与自己父母在一起,其乐融融时,他们会产生失落感。认为自身生活状况相对困难,父母抛弃自己外出打工只为了挣钱。与父母在身边的儿童相比,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差,担心别人看不起自己,不敢与同学交流,产生自卑心理。

2.性格孤僻。由于自幼与父母分离,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留守儿童容易形成孤僻的性格。虽然祖父母很疼爱自己的孙子、孙女,但这代替不了父母的关爱。留守儿童如果长期处于无父母关爱的环境中,就逐渐不想与父母交流,也不会与别人分享自己情感世界,变得内向、孤僻。大量研究表明,留守儿童的孤独感较强。在隔代监护中,祖父母一般年纪偏大,与留守儿童存在巨大“代沟”,易产生沟通问题,封闭自己的内心世界,最终形成孤僻的性格。

3.逆反心理严重。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逆反心理在留守儿童中尤为突出。儿童处在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与父母的有效沟通,可以促进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据有关学者研究,偶尔与孩子交流的父母占56.5%,从来不与孩子交流的父母却占15.4%[3]。由于缺乏与父母沟通的机会,不能及时关注子女的成长,当出现心理问题时,父母不能给孩子提供正确的指导。久而久之,双方的关系淡漠,留守儿童不再采纳父母的建议,而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进而产生逆反心理。

4.厌学心理。据调查,近1/3的留守儿童由祖父母照看[4]。在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下,他们对留守儿童过度溺爱。全国妇联2012年调查显示,有8%的祖父和25%的祖母未上过学。受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有的不重视孩子的成绩,忽视对其正确学习态度的培养。父母也没有时间监管孩子的学业,使留守儿童的学习处于“放羊”状态。在学习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时,留守儿童没有可以交流学习的对象,会感觉孤独无助。有的留守儿童自律性比较差,学习疑难不能及时解决,问题越积越多,学习压力增大,导致成绩下降,学习热情受到打击,从而使学习兴趣下降。长此以往,留守儿童易产生厌学心理。

二、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对策

1.强化政府主导功能。(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政府应该开展专题立法研究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切实维护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通过法律手段,规定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应尽的义务,并强调心理健康教育对于留守儿童成长的重要性,提高其父母或监护人的法律意识。对于娱乐性的场所,比如歌厅、网吧等,政府应该制定严格的经营管理制度,切实保护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同时,执法监督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强化管理,以保障相关法律法规发挥应有的作用。(2)提高公共财政投入。根据实际情况,政府要合理调配公共财政资源,提高公共财政投入。学校方面,政府应该提高教育资源建设的资金。比如,在义务教育阶段,合理发展寄宿制学校。生活方面,对于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政府要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对单亲家庭或辍学等有特殊情况的留守儿童,要给予特殊关爱与帮助。社会福利方面,加强农村的文化建设,不断丰富留守儿童的精神生活。(3)保证平等受教育权利。对于在城市上学的农村儿童,政府应该放宽限度,降低公办学校的入学门槛,给农村儿童提供平等的教育权利,以促进留守儿童到城市学校学习。同时,政府要重视农村中小学教育。教育管理方面,在资源合理分配的情况下,改善留守儿童的生活条件。加强校园建设,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规范管理,强化制度。此外,提高农村教师的福利待遇与改善教学环境相结合,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教学,保障教学质量。

2.发挥学校教育功能。(1)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学校要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切实提高教师心理健康素质,建设一支经验丰富、理论知识扎实的高素质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在招聘教师时,学校可以通过特岗计划等方式,引进心理学专业的教师。此外,图书馆应增加与心理健康相关的书籍,并建立心理教育网站,以便于教师自学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同时,学校对教师进行考核,以确保教师掌握相关知识,不断提高专业素质。(2)健全心理健康课程体系。由于大部分留守儿童不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开设课程对于普及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知识变得尤为重要。在农村学校中,虽然不具备进行学科教学的条件,但可以通过集体教育形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比如,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专题讲座等。此外,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实际,注意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3)加强对留守儿童的人文关爱。学校努力营造关爱留守儿童的校园文化氛围,树立平等、尊重、互助的理念,摘掉有色眼镜,平等公正地对待留守儿童。建立家访教育机制,鼓励教师关爱留守儿童,重视学生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配备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关注情感需求,因人施教,及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留守儿童感觉到的家的温暖。体育课时,教师要善于组织一些锻炼儿童意志的活动,提高学生面对困难的能力。

3.重视家庭核心功能。(1)更新教育观念。留守儿童的父母应该加强自我教育,更新传统的教育理念,把教育孩子放在首位。当赚取经济收入与照顾孩子不能兼顾时,应适当放弃经济利益,多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金钱没有了,以后还可以赚,但对于孩子的培养是不可逆的。如果没有抓住教育孩子的关键期,以后花更多的金钱、精力也不能挽回。此外要客观评价孩子的能力,当学习成绩好时,不能认为孩子各个方面都好,以防产生骄傲心理;当学习成绩不理想时,父母应该看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及时鼓励孩子,帮助其树立自信健康成长。(2)强化家庭教育责任。父母要认识自身的教育责任,与孩子沟通时,不仅要了解学习情况,更要掌握孩子生活、成长等方面的情况,关注心理变化,重视并满足孩子精神和心理需求,给予家庭温暖。与学校沟通时,通过老师的观察,全面了解孩子的成长信息。发现问题时,对症下药、及时补救,以促进孩子健康发展。此外,提高公益活动参与度。在公益活动中,一方面可以提高父母责任意识,另一方面又为父母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帮助解决生活教育问题。因此,父母要多参加公益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3)言传身教树立榜样。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言行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孩子提出要求时,一定要自己先做到,这样可以提高父母的信服力。比如,不让孩子上网、玩游戏,父母自己也应该做到。对于孩子出现的问题,父母要严宽适度,既不能过分溺爱,又不能施暴管理孩子。引导孩子认识自身的错误,并主动改正,以培养其发现问题的能力。此外,父母要言而有信,并教育孩子信守诺言,答应的事情一定完成。当然,也不能随意许诺。同时,培养创新意识。当遇到问题时,不要急于告诉答案,而是引导其从不同方面思考问题,全面分析,从而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4.凝聚社会集体功能。(1)整合社会资源,完善教育体系。在大部分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社区教育比较缺乏。为了更好地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应建立以社区为单位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定期开展社区教育活动,提供心理健康辅导。通过提高农村教育条件,吸引优质资源向农村流动。如大学生村官,他们的文化素质比较高,教育理念先进,有利于开展社区教育工作。留守儿童社区教育体系的构建,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退休的干部、教师等人员,可为社区教育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2)重视社会组织力量。在发达国家中,有很多社会组织解决儿童存在的问题。然而,我国的社会组织却较少。社会组织不仅有利于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还可以帮助其父母,让他们掌握相关教育知识,以更好地管理儿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日益突出。政府应该大力支持社会组织的发展,使社会组织的作用得到有力发挥。同时,媒体应加大社会组织的宣传力度,引起更多有爱心的社会人士关注并加入社会组织,加大帮扶力度。(3)鼓励志愿者帮扶。志愿者身体力行,应鼓励其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尤其鼓励在校大学生。关注留守儿童的生活环境,积极参与留守儿童的教育。大学生可以利用假期时间,在偏远山区或原籍所在地,对留守儿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这不仅丰富大学生的实践经验,提高组织交流能力,还有助于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作者:穆玉芳 何英姿 单位:广西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旭东,孙宏艳,赵霞.为留守儿童守住一片天———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存在问题及对策的调研报告[N].光明日报,2015-06-19(5).

[2]胡林招.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2,(7):199-201.

对单亲孩子的心理辅导范文第8篇

       自杀不仅是对自身肌体和生命的摧毁,而且无形中成为了影响社会稳定的一大障碍。我们熟知的一些名人,如亚里士多德跳海自杀、海明威开枪自杀、川端康成卧轨自杀、顾城引颈自杀到2015年4月中国人民大学一位大学生的跳楼自杀等等,这频频的自杀事件无疑使“生存或者死亡,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再次成为热议。随着大学生自杀人数的不断增加,我们必须勇于正视这一社会问题,并寻找正确的解决方法降低自杀率,塑造和谐健康的社会环境。 

一、自杀的理论研究 

自杀是现代社会人类十大死因之一,全世界每年有将近100万人因自杀而死亡,平均每40秒就有一例自杀者身亡,超过四分之一的自杀死亡人数来自中国,而中国自杀数据显示:15—34岁的青壮年人群中,自杀在死亡原因中排第一位,大学生群体正处于这一年龄段的黄金时期。笔者在中国知网上以“大学生自杀”为关键词,搜索到了82085条结果,以“生命教育”为关键词搜索也有将近3100000条结果,面对这样的数字,我们除了惊叹的同时,更应该引起的是一种警觉意识和防御行动。 

从国内外对自杀的研究来看,学者们普遍认为自杀是心理、社会和生物等诸因素相互作用之下而形成的一种结果,是导致自杀的危险因素、保护因素与自身素质互动的一种产物,是一种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自杀研究道路上堪称里程碑的是法国社会学家E·Durkheim的专著《自杀论》,这本书第一次系统、科学地对自杀现象和理论问题进行专门论述和探讨,对自杀下了一个定义,认为“自杀是指受害者本人在明知其后果之下,直接或间接的经由积极或消极的行动所导致的死亡事件”。①在随后的研究中,不同研究领域中的学者们都分别从各自研究点出发对自杀进行不同的概念阐释,如心理学家主要从强调行为者心理上的自主性及行为上的目的和功能是为了解决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这一角度来对自杀进行定义,认为自杀是代表任何主动以结束自己生命来解决现存问题的行为;精神病学家等人认为自杀行为是“指人们用不同的方式夺去自己的生命,强调自杀行为的致死性,是对自杀行为的一种客观描述”。《不列颠百科全书》将自杀定义为“蓄意或者自愿采取各种手段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综上所述,虽然学界对自杀的定义没有形成一致的观点和看法,但是我们可以总结得出自杀一般都具备两个条件,即一是结束自己生命的意向;二是结束自己生命的活动。 

根据自杀造成的结果,国际上通常将自杀分为三类:成功自杀、自杀未遂及自杀意念。首先,成功自杀是我们大部分人理解的一般意义上的自杀,这一自杀造成的结果是自杀者身亡,即自己杀死了自己;其次,自杀未遂是指自杀者已经下定决心要自杀,但是由于某种客观原因如抢救等未能成功自杀或是为了引起他人的注意、同情及威胁他人而自损但并非有自杀意向;最后,自杀意念是指有自杀的想法且主动愿意去死的,但是未付诸行动,这种分类体系中,自杀意念是最难以确定和无法证实的。 

法国社会学家E·Durkheim基于社会整合与社会失范理论模型,提出了四种类型的自杀,他认为只有当个体与社会团体或者是个体与整个社会之间的联系出现了障碍或产生了离异或隔阂的情况下,个体才会产生自杀现象。这四种基本类型的自杀分别是:失范性自杀、利他性自杀、利己型自杀和宿命性自杀。第一类,失范性自杀,起因于个体的行为失去了规范,个人与社会的固有关系被破环,个体失去了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失去了与社会、他人的一种联系,进而产生了极度的惶恐和困惑心理,这种自杀往往由于突发事件的产生,如个体失去工作、亲人死亡或失恋,深陷痛苦中而难以自拔,情绪失控而导致。第二类,利他性自杀,其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规范的要求,出于为了某种主义的实现或为了整个团体竭尽忠诚而选择舍弃自己生命的行为,例如疾病缠身的老人为避免连累家人或社会而选择的自杀。在他们的心里认为自杀是唯一正确的选择。第三种,利己型自杀,这类自杀是社会上最多数的自杀类型,这类人群由于与社会脱节,缺乏社会和集体的支持,表现出了极端的个人主义,他们以个人的发展和感受为中心,当产生了严重的孤独、空虚和生存不幸的感觉时,就选择自行结束生命。这种行为只考虑到了自己的感受而忽视了给家人和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违背了中国传统孝道精神。第四种,宿命性自杀,是与失范性自杀相反的一种自杀类型,因为这种自杀多产生于社会对某部分人群的过度压抑与管理。如囚徒在狱中自杀等。

       我国学者把自杀分为情绪型自杀和理智型自杀两种,前者进程比较迅速,发展期短,后者是自身经过长期的评价和体验,进行充分判断和推理,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的行为,可见相比于迪尔凯姆的自杀分类,我国学者的分类比较笼统。 

二、自杀的伦理道德之争 

自杀是个社会问题,在雅克·蒂洛和基思·克拉斯曼合著的《伦理学与生活》一书中提到:“一个人可能犯下的最恶劣的道德罪过是结束自己的生命”②。在这本书中讨论了自杀合乎道德和自杀不道德两种对立的观点。前者认为自杀合乎道德的理由是基于伦理利己主义和个人自由原则基础上的判断,强调只有自杀者本人才清楚活下去和结束自己的生命哪个才能带给自己满足、美好和和谐,他自己享有对生命和身体的决定权,有自己对生命价值的判断。而后者认为自杀不道德的理由是认为所有企图自杀或实际自杀的人都是非理性的,或者是精神或情感混乱的人。这种观点的代表性说法是:“任何精神正常者都不会自杀”③。这一理由进一步指出,由于自杀决不是理性行为,因而只能被认为是不道德的。 

针对自杀不合乎道德有来自宗教方面的原因,因为无论何种宗教几乎都反对自杀,它们认为只有神或上帝才有权决定生命的诞辰和结束。D·卡拉汉在《堕胎:法律、选择和道德》一书中提到:“预先假定上帝是生与死的最初动因,直接干预自然界和人类事务。这不仅是在神学上是可疑的,而且还会在直接关心人的生命方面,掩盖人们界定术语、做出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必要性。此外,说上帝是生命权利的本源,这在神学上是无甚异议。”④另一个支持自杀不合乎道德的理由是“多米诺理由”,这一理由持有者认为若允许自杀,那么其他形式的凶杀便会接踵而至,造成多米诺现象的出现。而认为自杀不合乎道德的最有力的理由是公正理由,因为自杀者给身后活着的人造成了许多不公平的困难。 

笔者认为在这一问题的伦理道德之争上,自杀不合乎道德更能体现“人在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人的本质属性,同时,从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层面来分析,自杀这一社会行为违背了中华孝道精神的基本要求。我国的孝文化要求每一个华夏子女都应该做到“养亲、敬亲,顺亲、谏亲,爱己、显亲”,《孝经·开宗明义章》指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⑤可见孝文化认为子女的身体是父母的馈赠,子女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不能随意毁伤。《礼记·祭义》也记载:“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行父母之遗体,敢不敬乎?”⑥也指出了生命是对父母血脉的传承,子女应该爱护自己,保全自己的身体,这既是对父母尽孝,又是对生命的敬畏。 

三、大学生自杀成因分析 

首先,社会环境的变化带给大学生的影响。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多元化的影响,人们的社会思想由一元价值观转向多元价值观,进而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出现和人们的情绪、情感的急剧变化。在如此大的社会压力下,大学生面对多变的市场和严峻的就业形势,没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一时间实现不了自己的人生理想,与社会脱轨,导致心理压力过大,难免走向极端。 

其次,来自家庭的影响。随着社会转型期的到来,我国的家庭结构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由联合家庭向核心家庭、主干家庭的转变,迫于生活压力,大多数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更多得投入到了物质方面而忽视了对孩子精神和心理方面的关心。另外一方面是现代观念的更新,一些父母为了更好地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选择了离婚,使得一部分孩子从小就成了单亲家庭的孩子,生活在缺少父爱或母爱的不完整家庭中,得不到充足的亲情,没有家庭的归属感,对他们心理上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产生了自卑心理和逃避心理。 

再次,来自高校的影响。来到大学校园,意味着开始踏上社会生活的第一步,而高校得培养方式是以自主学习为主,而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有些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只知道一门心思学习,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或课外活动,导致脱离学校生活、集体生活,久而久之,产生了孤僻的心理,易出现失范型和利己性自杀。 

最后,受个体的影响。大学生抗挫能力比较差,笔者曾在《挫折心理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一文中着重研究了大学生挫折心理的成因及大学生挫折心理的表现,其中挫折认知的偏差和过度沉浸在挫折自我情境中,是大学生自杀的一大成因,这些挫折可能来自于友情、爱情,也可能来自于学业压力、家庭压力等。当他们遇到挫折的时候,没有采取积极的防御措施,而是消极避世,寻求自我解脱,走向轻生的道路。 

四、缓解自杀的对策分析 

为了引起大家对自杀这一社会问题的重视和关注,自2003年起,每年的9月10日被定为“世界预防自杀日”,今年的主题是“伸出援手,挽救生命”,而高校作为大学生主要的生活、学习场所,义不容辞地要承担起这一社会责任。通过对自杀原因的解读,高校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自杀的防御工作。 

(一)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它对于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塑造有着非常不可或缺的价值,对于每一个学生对人生的追求和定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当中的一个基本要素,是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和目标的具体体现,直接关系到最终任务的完成和目标的实现。在在社会转型期间,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要与时俱进,在原有基础上更加完善,具体为: 

(1)加强挫折教育。在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同时,要不断加强其对挫折的认知和应对能力。要引导其正确地对待和认识挫折,并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积极为其创造挫折情景,提高其抗挫能力、培养其坚强的意志和毅力。 

(2)加强生命教育。在陈万柏、张耀灿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是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法制观、道德观这五大内容,面对大学生自杀这一社会问题,我们应不断补充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重视对大学生的生命观教育、生存观教育,并把中华孝道精神同生命教育紧密联合,强化学生的生命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加强恋爱观教育。大学生谈恋爱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据调查也有部分学生因失恋而选择自杀,因此学校要积极设置相关课程,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爱情的本质以及在大学期间谈恋爱的利与弊,要使学生正确地理解每个人都有恋爱自由,要学会尊重他人人格、尊重他人选择的权利,如果被对方拒绝时要理智对待和处理,决不能纠缠不休或是采取报复。 

(二)丰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途径 

把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也就是把课堂教育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在高校课堂上,我们要运用新媒体这一载体通过多种教学工具来强化学生对生命观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并在平时的心理辅导活动中积极创办相关活动,引导其心理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