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幼儿卫生保健案例

幼儿卫生保健案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幼儿卫生保健案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幼儿卫生保健案例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教学改革;创新;幼儿卫生保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b)-0000-00

中职学校的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培养未来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早期教育,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越来越紧俏。同时对她们的要求也有提升。目前我市的学前教育资源尚不能满足百姓对学前教育的需求,《沈阳市“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原则,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实现“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95%以上”的目标。多渠道扩大学前教育资源的举措,将促使幼儿教师需求量急剧增加,同时学前教育呈现出的多元化发展态势,也亟需多层次、多样化的幼教专业人才。不仅要求她们要掌握幼儿卫生保健、幼儿教育心理学等理论知识,而且还要学习舞蹈、音乐、钢琴、美术等专业技能,近几年,省市开展了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要求上岗的教师具备专业资格,学前专业的《幼儿卫生保健》是培养学生学习相关的幼儿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幼儿生长发育及健康评价及疾病预防、膳食营养等知识的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的基础课程,而我们面对的中职学生由于文化基础差,大多数学生对此课程不太重视,课堂上教师采用的大多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难激发,因此《幼儿卫生保健》的教学改革迫在眉睫。以下是我在《幼儿卫生保健》课程教学中进行的教学改革的几点初探。

一、更新观念,拓宽知识容量

传统课堂把教科书作为唯一的教学内容,其实,教科书并不完全等同于教学内容,这就要求我们去加以完善和创新,以原有的教材为基点,以点带面做到精讲、深讲基础上抓住课程的难点问题,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在吃透教材,钻研教学大纲的基础上,针对中职学生的实际特点和社会需求的实际,从实际生活中挖掘教育材料,增加书本没有的常识和技能,并把这些材料和理论教材相结合,进行教学改革,幼儿卫生保健的教学内容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学时必须与本地实际挂钩,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竭力为学生创造学练结合的机会,让他们亲自动手去做。真正做到“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理念。

除了传授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外,还要达到培养学生就业素质的目标,教学内容应在学生掌握书本理论的基础上,比如将当今国内外幼儿早期教育的最新教育理念、健康教育的理论模式等引入教学之中,不断丰富、更新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最新的教育理念。在"幼儿常见疾病与预防"这一章节内容中增加了一些常见的疾病及其预防措施等,让学生广泛查阅当今多发的幼儿疾病,及时填补教材所需,丰富教学内容。在“幼儿的意外事故的预防及急救”章节中,除了传授教材中的烧伤、蚊虫咬伤、日射病、出血跌伤等基本处理常识内容外,在此章节添加了学生实际操作模拟内容,对常见的急救技术实训操作,掌握住操作要领,增强了学生从事幼儿教师的素质。

二、务实创新,采用灵活教学方法

目前,在教学方法上,大多数教师还在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激起中职学生学习积极性,为此,我在课堂教学方法使用上,努力做到针对教材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中主要以任务驱动法为主导。“任务驱动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任务"作为学生学习的主线,把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巧妙地设计在一个个独立的任务中,使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达到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的目的。除此之外,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课程具体内容及学生的实际需要,灵活运用演示法、分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情境表演等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比如在讲到“儿童常见病及其防护”这一节内容时,对于一些常见疾病的防护和处理方面的知识传授采用演示法,示范给学生,然后让学生亲身操作体验。又如在讲到"幼儿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时,采用案例分析法及情景表演等的方法,通过几个案例,安排几名学生分小组扮演有心理问题的幼儿,让其他学生根据所学课堂知识,结合情境扮演幼儿园教师进行疏导,排解有心理问题的“幼儿”心理障碍,

除此之外,在课堂上我还充分运用电化及多媒体教学手段,积极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为学生提供形象逼真、色彩鲜明的画面,配以悠扬悦耳的音乐,充分刺激学生的感官,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实效性,有效创设问题情境,例如,在讲到“幼儿生理特点--循环系统”一章时,过去的讲解,我除了用语言表达外,还演示心脏的挂图,有的学生还不能理解准确,心脏的四个心房及血液循环途径,学生往往容易混淆,尤其是两条血液循环的路径最容易出错,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技术,则可以在用语言表达的同时,在屏幕上显示动感的人体图像,显示出心脏的图像和形态,可以使心脏在三维空间作任意的方向的翻转,配上有关的声音,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在最短时间内梳理、理解并消化,增强了教学直观性,强化了学习效果。

三、理实一体,加强学生实践教学环节

当前,在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学教学中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单一、被动的问题,学生缺少自主探索、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教师忽视学生综合能力特别是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理论与实践相脱离,“从书本中来,再到书本中去”。现行课堂灌输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实践经验的获得,如何将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结合好,真正培养理论、技能双全的人才,做到理实一体,是职业培训教学改革的重点,对此,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学应根据培养目标的需要去选择结合点。"实践是检验知识的真理。"光有理论,不会操作,就等于纸上谈兵,真正的技能没掌握。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实践。在讲到"学前儿童的营养和膳食卫生"这章内容时,我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调查幼儿园的食谱和各超市幼儿食用的零食,然后课堂上师生通过共同分析、讨论学前儿童饮食的现状及改进方式等。带领学生去幼儿园,在真实环境中学习体会,进行保育教育实习,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提升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突出了让学生在做中学的理念,学做思相结合,不断提高学生的教育技能。

四、对接产业,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对接各大幼儿园的用人标准,我校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构建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即工学结合“四模块”课程体系,包括:职业素养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门化方向课程和职业拓展课程。

结合我校的“园校结合,交互成长”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授课过程中,我将学前教育的新观念、新知识、新技能融入到校本教材之中,按照“四模块”课程体系标准并根据专业的特点,尝试探索以职业活动为主体的专业课程体系,以工作过程为核心重新整合教学内容。同时把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有机结合,在实训场地实现教室、景区一体化,教学、工作一体化,教师、师傅一体化。比如在讲到《幼儿园的环境卫生》一章中,“幼儿园户内环境的卫生要求”里的房舍要求提到的具体内容时,我带领学生利用活动时间到学校建设的校内技能训练室,包括全景幼儿园教室、美术手工实训室、奥尔夫音乐教育实训室等创新型实训中心体验;利用节假日带领学生去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艺博、艺佳2所幼儿园去参观,让学生结合课堂内容进行实地考察,实现了课程内容的持续开发和不断更新,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同时,注重职业道德、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复合型人才,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升。

参考文献:

[l].王东红 王洁. 幼儿卫生保健. [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向海英. 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 [D]山东师范大学.2010

[3].方琪.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浅析.[J].学园.2013(21)

幼儿卫生保健案例范文第2篇

二十一世纪初,我园就提出“鼓楼幼儿园教育集团”的构想,并相继成功举办聚福园分园、亲子园、南外分园、鹤琴学校,利用鼓楼幼儿园的品牌,扩大办学空间,吸纳更多的生源,满足社会及家长的需求,并将陈鹤琴的教育思想推广,实现了幼儿园传播教育理念和扩大办学空间的双丰收。

1 在什么地点办学?选择办学地点需要一定的依据。一般来说,每年一个地区适龄入园孩子的比例是人群的2%左右。如果这个区域共有2万居民,当年适龄孩子就有400人左右,那么,如果该区域幼儿园已经有400个以上的空位等待孩子入园,建议就不要在该地区再新举办幼儿园。

2 以什么方式办学?因为幼儿教育机构不能以赢利为目的,自然不会有资金的大量积累来独立办学,最好的办法是借助外来力量合作办学。如我园的两个分园都是与开发商合作,由对方创设好所有硬件。再如我园的亲子园是将一个濒临倒闭的幼儿园接管后举办的,原有的人员不合格的分流、合格的留用,用很短的时间就完成了改造、注册等任务。

幼儿园的办学方式可以是全日制、寄宿制,也可以是半日制、小时制。如我园的亲子园就专为小年龄的孩子举办了半日制的托班和亲子班,招生和服务对象从过去的3岁~6岁扩大到0.5岁~6岁,满足了家长把孩子送人集体与同伴交流和特殊学习的需求。亲子园的建立,帮助我们实现了尝试托幼一体化的梦患,为我们探寻亲子教育、社区教育提供了场所。在我园举办的鹤琴幼儿教师培训学校,还有更多的教师、家长成为教育的对象,幼儿园已经从面向幼儿的教育扩大到婴儿、成人教育。对陈鹤琴教育思想的实践与传承有了更广阔的空间。

3 怎样管理办学?“母鸡生蛋”原理应是幼儿园扩大规模实现集团化管理的重要参照依据,当幼儿园有了扩大规模需求的时候,首先想到的不应是资金和场所,而是队伍。因此,幼儿园在举办新的园所前2年~3年,就要储备足够的教师与管理人员,同时储备相宜的教学与管理资料,保证新园建成后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正常运转。

集团化管理的最优之处应该是管理的全纳性和起点的高瞻性。新的分园可以按照原有成功的管理方式走捷径,一开始就站在高起点发展,减少了摸索探寻,办学成效能很快显现。

后勤的统一调配是集团化运作的另一优势,一个营养师设计统一食谱、一个采购员采购批量材料、一个会计师制作总帐与分帐、一套领导班子制定协同性管理行为、一支教师队伍在园所间不断流动、一个资产监管系统、一个网络交流平台……

集团化管理需要领导班子的密切合作,园长需要对幼儿园有一个整体发展的思考,并定期组织分园的园长(由副园长担任分园园长)召开行政会,统一安排部署工作,保证各个园所间的活动内容统一、经费统一、时间统一、效果统一。

让教师自觉自愿地学习――关于园本培训的话题

1 为什么要园本培训?很多幼儿园举办分园、扩大规模,新教师的加盟会使幼儿园教师两极化现象明显。如上文介绍我园近五年新举办了三所分园,专业技术人员新增四十多人,急需幼儿园传统文化、课程研究、教育理念的培训。所以,开展适合的园本培训不仅可以解决幼儿园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还可以通过个性化的培训促进不同层面教师的专业成长。

2 园本培训的定位。幼儿园是基层单位,需要解决的是实际问题,教师作为解决问题的操作者,需要的是实战练习和具体操作策略。因此,我们在培训内容上突出教育教学、现代教育,培训方式上力图沿着事件―经验―理论―反思―实践的脉络,保证每一位受培训的教师有体验、反思、参与的机会。

在园本培训中,我们感觉到“鲜活”的选题(培训的内容是教师需要的、能解决问题的、可以操作的)是培训成功的基础,“灵活”的组织(充分考虑环境、道具、人员安排,甚至指向性安排)是培训成功的关键,“激活”的效果(让教师对培训留下深刻的印象,并愿意把培训习得的知识运用在实践中)是培训成功的标志。

3 几种可借鉴的园本培训方式。

课题研究中的培训。如我园青年教师组在某学期以“观察”为重点探讨观察的方式,并假设影像观察的方式可以提高观察的实效。研究小组的成员讨论认为:借助影像回放的反思平台,能帮助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清楚地看到幼儿的学习和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来回追溯,认识到自己实际能做什么和确实做了什么,反省行为的价值。这种观察方式可以弥补人员不足的缺憾,帮助教师了解事件发生的全过程,使反思依据充分。

首先,课题组组长随机到班级拍摄师生互动场景的照片(包括大量互动不成功的照片),并把照片整理为帮助成功和忽略两类。

在研究活动时,课题组长以“孩子,你需要帮助吗”为题,引导课题组成员“以学会观察”为目标,观看利用照片资料做成的幻灯片来了解游戏活动中教师与幼儿的互动情况,分析教师与幼儿的行为,反思自己在教育实践中的行为,再根据实际情况谈自己的感受与体会。力图通过观察、倾听、描述、反思等途径,走进幼儿的内心。

在接下来的实践操作中,课题组成员依据自己的反思,改进互动方式,尝试如何根据不同孩子的发展需要予以适当帮助,分析帮助的时间与帮助的方式对互动效果的影响。

最后,课题组可以在大家实践、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结论:观察中要学会根据现场诊断,要依据理论分析评价,观察后要为孩子提供发展的策略。

角色互换的体验培训。幼儿园的安全工作是决定幼儿园办园成败的重要指标,家长对安全问题异常敏感。怎么消除安全隐患、如何解决安全纠纷,是本次培训的重点。

我们采取了角色互换的体验式培训方式,我们认为:通过角色调整,可以帮助教师回顾家园交流的经验,反思事件的真实过程和处理方式,找寻理论依据和最佳的交流方式,反省交流的有效性。这种培训方式可以帮助教师学习自我寻找策略、多元交流方式,避免类似错误再发生。

首先,园领导选取幼儿园近期存在的十二个安全隐患和事故案例,全园教师自由分成十二个体验小组(每组3人~4人),各组体验一个案例。活动包括:1 完整再现案例中表现的冲突场景;2 分析事件当事人(家长与教师)的心理;3 表演自己妥善处理矛盾的过程;4 总结阐述本组成员对此类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同时,我们邀请了六位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年级组长,每人负责两个案例点评。

各组依次采用“案例介绍―表演―代表分析―成员补充―专家点评”程序完成体验内容。通过角色互换体验,教师们对于如何做好家长工作有了更深的体会与认识,认为做家长工作不但要有热情,还要有方法,其中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是关键。

竞赛式的培训。每年的11月是我园的卫生保健月。每次卫生保健月围绕一个重点解决存在的问题。为帮助教师理顺卫生保健操作要点,我们开展了“卫生保健知识竞答”的培训。我们认为通过对相似答案的分析判断,可以帮助教师回顾卫生保健的操作现状,找寻理论依据和最佳的操作流程,提高操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首先,幼儿园卫生保健领导小组进行了分工,保健室负责提供复习材料和现场重点问题解答,园长室负责出题并制成幻灯片,其他人员分别承担购买奖品、布置现场、主持的任务。

幼儿卫生保健案例范文第3篇

  幼儿园老师培训心得感悟

  很有幸来镇江参加保健老师培训,通过一周的理论知识培训和三天的实践操作培训,让我受益匪浅。该学习班针对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运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方式,着重讲授托幼机构卫生保健规范和近年来的托幼机构卫生保健新知识要求,切实保证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的开展。

  理论知识培训:托幼机构卫生保健规范解释、幼儿园健康教育和卫生保健资料统计、幼儿园意外伤害防治与监测报告、各种传染病的预防及相应措施、幼儿营养核算等等。实践操作培训:从早晨的入园到晨间活动到学习活动、生活活动,这些点滴的细微环节需要我们把每个孩子都当成自己的孩子,从心底里关心爱护他们,努力做到对他们的生活照顾更多、更细。

  通过培训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卫生管理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对于一个学校的发展是同样的重要,它同样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只有健康成长的学生和教师,师生关系才能和谐发展,才有利于促进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培训也使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进一步规范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提高托幼机构保健人员理论和实践操作能力,在不断的工作中完善卫生保健工作。

  幼儿园老师培训心得感悟

  10月18日,我有幸参加了浙江省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在这一个周的培训中,我聆听了多位专家的精彩讲座,如:特级教师朱丽丽、吴丽娟、朱静怡等,她们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给了我们强烈的感染与深深的理论引领。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几个方面的体会:

  一、 观察儿童与叙事研究

  在纪红霞教授简要精辟的阐述下,让我明白了观察、了解儿童是教育的出发点。对于幼儿教育工作者来说,观察既是重要的教育技能,又是应掌握的教育研究方法,观察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纪教授围绕观察、记录儿童方法的基本问题进行阐述:为什么要观察儿童?什么是观察?怎样才是有意义的观察?观察有哪些具体的方法?怎样记录观察的过程和结果?每一种观察记录方法的要求是什么?等等。对幼儿园教师来说,纪教授的讲座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 幼儿园教研活动组织实施

  义乌市实验幼儿园特级教师吴丽娟老师为我们讲述了开展幼儿园教研活动的意义和任务等,让我们认识到:1、开展教研活动是有利于教育质量,2、师资的业务水平直接影响着幼儿园的教育质量,3、可以激发教师的敬业精神。任务:1、组织教师的业务学习,2、组织交流活动,3、集体备课,4、研究教育实践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5、创造、编写教材,设计教学活动。教研活动策略中存在的问题等。

  三、 谈谈对幼儿园区域活动的认识

  杭州幼儿师范学院朱丽丽教授的精彩阐述,使我了解到区域活动的重要性,因为这是幼儿自由、自主和个性化的活动,我们需要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幼儿有更多按自己兴趣和能力选择活动的机会,在玩玩、做做、游戏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之后朱教授与我们共同交流、探讨如何克服在活动区常发生的困扰问题,在大家的共同探讨下,克服了一个个让老师们头疼的问题。

  四、 幼儿园发展能力课程策略

  湖州实验幼儿园特级教师朱静怡老师为我们讲述了“一日活动链的简介”,她认为一日活动链应为自选活动—早锻炼—生活活动—教学活动—课间操、生活活动—教学活动—自选活动—餐前准备、进餐—自选活动—午睡、起床、苏醒操、点心—户外活动—教学活动—放学准备、离园。然后,一一为我们讲解一日活动链的含义、背景、依据与形态展示等。

  在这一周的学习中,专家们从各种角度、形式上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和深深的回忆。这些财富为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缩短了探索真理的路途。

  幼儿园老师培训心得感悟

  时间飞逝,转眼四期的近五年内新聘用幼儿园新教师培训即将结束。作为一名刚刚踏上教师岗位的幼儿园老师,这次我是带着迷茫带着疑问来学习的。在学习中,我每次的感觉都是快乐而又充实的,因为每一次都能听到同行内的专家、优秀骨干教师精彩的讲座,他们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和深深的理论引领。通过这次培训,我的收获丰富、感想颇深,眼界开阔了,思考问题比以前更全面了,许多疑问得到了启发或者解决。以下是我的学习心得跟大家分享一下。

  一、对幼儿园保教结合的全新认识与理解。

  刚进入幼儿园,我每天都疲于应付孩子们吃饭、睡觉、上厕所有这样的生活琐事,每天两三节课的教学活动、一天到晚的游戏活动和我想象中的站在讲台上侃侃而谈简直是天壤之别。突然间,我茫然、彷徨、无所适从、找不到自己的价值,感觉自己已经完全成了一个高级保姆。经过这次培训,我幡然悔悟:游戏是人的一种本能,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游戏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有机地整合幼儿园游戏和教学的关系,把游戏作为幼儿园教学的基本途径,让幼儿在游戏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是“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本质涵义。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通过角色游戏、建构游戏、智力游戏、体育游戏、音乐游戏、表演游戏等,在游戏中玩出智慧,玩出学问、玩出习惯,玩出一个小交往家。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孩子们,让孩子们在更多的游戏活动中自由嬉戏,快乐成长。

  二、明确了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目标与方法。

  很多人认为,幼儿教师不过就是哄哄孩子,知识含量要求不高,人人都能干。以前,我也是上述很多人中的一员。可当自己真正成为一名幼儿教师时,才惊讶的发现,即便是专门的幼师学校培养出来的老师要做好都不容易,更何况我这个非师范专业的“门外汉”。反思与迷茫充斥着我的内心,直到这个培训才让我找到了前进的方向:要成长为一名专业的幼儿教师首先必须树立敬业、乐业的教育观;把幼教当成职业来干,努力追求称职;把幼教当成事业来干,努力追求最好。其次,关爱儿童,认可儿童,平等对话,与孩子形成学习的合作共同体,善于接住孩子抛过来的“球”。再次,具备扎实的吹拉弹唱、读写画描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掌握多元的学习方法、善于适时合理的策划、组织、实施活动。最后,要不断的践行反思,不断的向同行前辈学习,善于总结,勇于创新,做到终身学习。

  三、幼儿教师要培养职业幸福感

幼儿卫生保健案例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教学;改革;创新;幼儿;卫生保健

教育部近日出台《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其目的是要通过系统设计,多方位深入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以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中职学校的中心工作应该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围绕不同个性和不同职业发展需求的学生,做好顶层设计,畅通人才成长“立交桥”,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多元化、个性化教学,保障学生学以致用、学用相长,习得一技之长,顺利进入社会稳定就业、成功创业,成就出彩人生。

时代的飞跃发展,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教育观念也有了巨大的改变。现在的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因此,优秀的幼儿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变得越来越紧俏。然而,近几年媒体曝光的一些不合格保教人员的行径,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这些不合格案例告诉我们社会对幼儿教育专业的毕业生的要求将会越来越高,不仅要有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方面的技能,还要掌握幼儿卫生保健方面的相关知识以及良好的师德修养。所以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从事幼儿教育不仅要有幼师资格证,最好还要具备保育员或育婴师资格。

幼儿教育专业的《幼儿卫生与保健》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关于幼儿生理卫生、疾病的预防、膳食营养与卫生以及幼儿园相关制度的一门课程。但是,目前为止还是有大部分学生对这门课程不太重视,主要原因是进入中职学校求学的学生,绝大部分是传统应试教育相对低分录取的学生,他们的底子相对来说比较差,所以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每一个学生重树信心,关注自身职业生涯发展,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除此之外,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不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也就达不到我们的要求。当然,学生在这方面的技能也就不可能很好的培养出来。因此《幼儿卫生与保健》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已经迫在眉睫。以下就是我在《幼儿卫生与保健》课程教学中实行教学改革的几点意见。

一、教学内容方面的创新

以往,我们都是把课本作为唯一的教学内容。但是,从性质上来说,课本只是连接教师与学生的一条最细的线,它是开展教学活动的最基本材料,并不能完全等同于教学内容。这就要求我们去完善和创新教学内容,以适应新形势下学生就业素质的培养。

如何真正使学生就业素质得到培养?首先,教学内容就应该在学生掌握书本理论的基础上,增加课本里没有的一些知识和常用技能。比如,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多引用一些身边新闻媒体常报道的或经常发生的事情做案例,让大家展开讨论,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再比如,我们可以把生活中与同学们息息相关的一些技能加以演示并实际操作。如此以来课堂气氛自然也会变得高涨。举个实际的例子,在《幼儿的膳食营养与卫生》这一模块内容中可以增加一些简单食谱的制作方法的讲解。这样,学生课下就可以马上进行实际操作练习,实用性强,学会之后大大增加他们对课程的兴趣。进而有益于学好本课程,为学生将来就业增强了竞争能力。

二、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互联网+”新时代形势下,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方法和手段日趋多样化,教育部出台的《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大力普及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积极运用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教学,促使教师和学生全时空互动,调动教师教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相长,提高教学效率。所以,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课程具体内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以及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灵活的运用以上几种教学方法,尽可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教师应该尽可能多的把课堂时间给学生,真正做到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本位。

比如在讲到《幼儿意外伤害与安全教育》这一模块内容时,对于一些常见意外伤害的处理方式的讲解可以这样:首先例举几个常见的意外伤害,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常识先做表演式处理;之后,让学生们互相指出错处;然后,我们老师再上场把正确的操作方式示范给学生;最后,让学生们亲身操作加以练习和熟练。

再比如讲到《安全教育》的时候,我们采用情景表演的方法,让几个学生扮演幼儿园老师对班里的小朋友进行安全知识的普及,让其他学生扮演小朋友去提问题,学生感到新鲜,兴趣高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重要的是,教学的效果明显提高。

三、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文化技能并重并举。"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能搞纸上谈兵,如果学生们真正的技能没掌握,那么我们之前的所做就是无用功。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注重实践。

比如在讲《幼儿的膳食营养与卫生》这一模块时,我会提前通知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调查记录学校周边幼儿园的一周食谱或收集附近超市一些幼儿食品的营养成分表,鉴于学生的自律性,我自己也会准备一些,然后带到课堂上。师生共同进行分析收集到的幼儿园食谱的优缺点,以及超市所卖的儿童食品的营养状况。

除此以外,校企协同育人是职业教育的生命力之所在,也是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校企合作一直是我们学校一大亮点。我校很早就开始实行校企合作,学前教育算最早的一批项目。每学期,本专业的负责人分批安排学生到与学校联合办学的幼儿园进行实习,我们教师也会提前安排实习作业,让同学们在真实情景中学习体会,进而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四、积极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充分和熟练的运用数字化技术以及多媒体教学手段,制作形式多样的教学课件;寻找和收集与《幼儿卫生与保健》课程所需的图像和视频资源,除此以外,我们还可以利用手机APP和网络,运用反转课堂促使教师和学生全时空互动。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实效性,进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讲到《幼儿常见意外伤害和处理》这一小节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采用微课,提前把各种意外伤害的处理手法用视频的方式记录。在演示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在同学们不熟练的地方反复播放,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最后我们放到班里提前建立好的一个QQ群或微信群里,供学生课下练习参考,同学们还可以在群里交流课程相关的一些心得和资料。

还有在讲《奇妙的人体》这一模块时结合人体系统的特点,播放一些形象的图片和视频材料,加深了同学的印象,增强了教学直观性。观看幼儿生长发育的测量的相关音像视频资料,让学生正确掌握操作技术和形象记忆一些先进工具的使用方法。

五、考试方法的改革

目前,大部分学校采取“期末成绩+平时成绩”的考核形式,也就是最传统的那种考试,教师出各种题型的试题,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笔试,教师按标准答案进行阅卷,给出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结合平时成绩,得出学生该门课程的总评成绩。

期末考试成绩是总评成绩的主要决定因素,如果期末考试还是书面闭卷形式的话,这就会给学生造成很大压力和侥幸心理,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创造性和主动性的发挥,阻碍了创新思维的培养与发展。长此以往,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很好适应社会需要,反而背离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方向。因此,必须改革考试方法,以此推动教学改革。

在幼儿教育专业的《幼儿卫生与保健》的课程考试内容上,不仅要考查学生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的情况,还要对一些相关的专业基本技能要素、专业术语表达等方面进行考核。

考核形式我们可以重点考察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操作技能,实施模块式(理论+技能)考核。理论模块以闭卷为主,间或采用案例分析、调查报告等形式;技能模块以过程式考核为主、间或采用动手操作形式:综合成绩要考虑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及平时成绩,使得考核方式多元化。除此以外,我们还可以不用一视同仁,采用因材施考的方式,提供多个考题,让学生自由选择考试形式。

在评判学生成绩方面,我们可以把课程终极考试与过程考核相结合,而且应该更加注重过程的考核。比如,为了提高学习质量,减轻学生的期末学习压力,可推行平时考核制度,即学生的平时成绩可占到总评成绩的30%~40%(课堂练习、互动、小测验、作业、学习表现等)。我们之前提到了一些课外作业的完成情况就可以纳入平时成绩。我们要把是否有创见,是否有创意,是否有创新作为成绩评判的重要依据,进而推动教学改革中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六、小结

幼儿卫生保健案例范文第5篇

该项目由最初形成到如今发展成熟经历了比较长的时期,最初来源于美国联邦政府正式立法。1967年全国营养调查的数据显示,低收入家庭的幼儿更容易出现贫血和发育不良等症状,这些症状对幼儿的脑容量和认知力均产生不利影响。基于这项调查,美国农业部开始关注低收入家庭的妇女及儿童的营养状况。197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参议员林伯特・汉弗莱提出的关于立法实施为妇女、婴儿及5岁以下的儿童提供为期两年的特别食物补充的试点项目,该项目于1974年转为永久性项目。随着WIC项目服务内容和范围的不断扩大,参与该项目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由最初的8.8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917万人,其中有214万妇女直接受益, 1~4岁的儿童多达486万人,在受益群体中占据了一半以上的比例。至今,在美国已有将近一半的婴儿及1/4的5岁以下儿童参加到此项目中并受益。

一、WIC项目的服务内容

WIC项目主要提供三种服务:提供食物、补充营养,开展营养教育、推广成功案例,提供卫生保健、制定服务计划。

1. 提供食物,补充营养。根据联邦法律的规定,WIC中75%的经费要用于食物补充,这些食物的数量和质量均应该接受国家食品安全和健康部门依据最高食物标准的严格审查。2007年,食品营养服务部在全国多方征求意见,对食品补助的类型进行调整,确定针对不同项目受益者需要,应该提供几种基本食物,包括:婴儿谷物,成人强化铁谷物,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或蔬菜、鸡蛋、牛奶、奶酪、花生酱和罐头酱。2009年,此食品类型被再次修订,添加了豆制品饮料、豆腐、蔬菜、水果、婴儿食品和全麦面包等食品。同时,要求各州对食品的商标、包裹的大小列出详细的清单。尤其重视为支持母乳喂养的妇女提供营养补助,以保障婴儿更加健康地生长发育。

2. 开展营养教育,推广成功案例。WIC项目规定开展营养教育的目标有两个:一是增进参与者对营养均衡和身体健康关系的理解,并认识到使用药物和其他有害物质的危害。二是协助有营养问题的个体改善膳食习惯,通过补充食品和合理利用营养食品以防止健康问题的产生。为了实现上述目标,规定参与者必须接受营养教育,时间因各州而异。每个州的WIC项目管理部门应该花费1/6的行政经费用于营养的咨询和教育,至少要开设两门课程并推广成功案例。营养教育的形式不拘泥于课堂教学,还有电话咨询教育、小范围组间讨论以及参与者领取食物或者代币券时的临时教育等。每个州都研发了公共的学习网站,供有需要的参与者学习,网站的内容包括产前辅导、产后保教以及鼓励母乳喂养等。WIC项目规定各州要利用打电话或者其他方式通知参与者参加课程,并检验营养教育的效果。

3. 提供卫生保健,制定服务计划。为了保证参与者能方便地了解详细信息,WIC项目规定每个州应因地制宜开设WIC诊所,主要为公众提供体检、营养教育、风险评估和咨询等服务。申请者提出申请时,WIC诊所对其进行体检并制定风险评估,最终确定服务计划,包括提供食物包裹的种类和频率、健康检查的时间、营养教育的要求、咨询服务的时间等。同时,WIC诊所还负责提供技术支持,如为母乳喂养的妇女提供电动吸奶器。美国农业部(USDA)的统计数据显示,母乳喂养的幼儿较少感染如过敏和哮喘等疾病,母乳喂养还可增加母子依恋并促进产妇身体的恢复。

在WIC项目服务机构,参与者每月可通过领取支票、代币券或电子卡来购买服务计划中的食物,电子卡预计到2020年10月1日之前可在全州普及。还有一些机构通过福利部门分发食物或将食品送往家中,食品的分发严格依照服务计划中的要求。对于特殊需要的人群,如母乳喂养的妇女可到被授权的商店领取儿童配方食品和妇女营养食品;对于农民,当地政府则规定农民必须保证代用券是用于领取蔬菜和水果而不是其他物品。

二、申请资格与流程

WIC项目是非福利性项目,准入率由财政资助决定,因此WIC项目对申请者的资格有明确限定,申请者可事先登录网站或拨打电话确认申请资格。

首先是申请者必须符合人员类别要求,他们必须是三种类型的成员之一,包括妇女、婴儿(0~1岁)、5岁以下的幼儿。其中,妇女细分为孕妇、产后6个月以内的妇女、哺乳期的妇女(婴儿6~12个月)。

其次是申请者的居住地要求,申请者必须居住在提出申请所在的州内,并且当地有WIC诊所,居住时间不受限制。另外,对于当地WIC项目是由印第安部落组织(Indian Tribal Organization)负责的申请者而言,他们必须符合印第安部落组织自行设定的居住标准。

幼儿卫生保健案例范文第6篇

一、安全工作

以构建“健康校园、平安校园、和谐校园”为目的,不断探索安全工作途径。

1.树立安全意识

开学初制订学期安全工作计划,进行了安全大排查,开展了安全第一课,层层签订定了安全目标责任书,真正形成了“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局面。

10月份我们开展了防拐骗演练,11月份开展了消防紧急疏散演练,12月份开展了交通实践活动,通过实际操作和紧急演练,进一步提高了师生防拐、防暴,防火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2.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知识宣传和教育活动。

园内有固定的安全宣传阵地,如宣传栏、安全主题班会、安全课、设置安全主题警示标语、标志、安全知识展板等,形成了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

3.师生安全意识强,幼儿园安全稳定。

通过一年来坚持不懈对师生的安全教育,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明显增强,一年未发生安全责任事故,安全工作成绩突出,所有班级均为安全班集体。

4.严格执行接送卡制度。

5.组织幼儿进行体格健康状况检查,有效防止了幼儿因病引发意外事故发生。

6.开展警园共建,加强对幼儿园交通安全和周边环境的治理,聘请县公安局的同志为我园法制副园长,并在11月份对全体教职工进行了消防知识培训,对幼儿进行了交通安全法规知识讲座,进一步强化幼儿园治安工作。

7.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育职工遵守职业道德,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幼儿。

8.做好校园的卫生防疫工作,定期对校园进行消毒。

9.抓好食品卫生工作,杜绝中毒事件发生。

10.定期安全排查,及时上报不隐瞒。

我园实施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制定了隐患排查清单并按时排查,查漏补缺。一年来我们对园内的不安全橱柜进行了维修,对老化的电路进行了更换;对受损的大型玩具进行了维修;对安全通道堆放的物品进行了转移;对坏的消毒柜进行了维修;对一些已坏且有不安全隐患的玩具进行了清除。

11.严格晨检制度,防病措施不放松

在冬季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和防流感期间,尤其是在预防手足口和流感工作方面,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建立了缺勤监测、报告与管理制度,对患感冒、发热的幼儿作好观察隔离工作,并主动向家长做好解释工作,同时每天向上级部门坚持报告制度。

本期我园创建县级“平安校园”的档案,得到了上级领导及验收组的一致好评。

二、教育教学工作

(一)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1.强化教师的备课、上课。

本学期我们严抓的备课质量,要求说课教师说课时必须有相应的操作工具、活动材料,并要求每位教师对每一节活动都要形成自己的反思。同时坚持随机听课制度,以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

2.强化晨间活动及室内外游戏活动的管理。

要求各班创设丰富的区域活动环境,不断丰富晨间活动和室内区角的材料和内容。

(二)加强业务学习

本学年教师的学习,看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花费2000多元为老师们配备了《指南》解读和《纲要》解读,方便老师们对《指南》和《纲要》的学习和理解。

(2)充分利用我园教师的专业优势,由美术专业的周晓玉老师带领大家进行秋季户外写生技巧的培训。

(3)借助洛阳市区域教研活动的东风,狠抓区域材料的投放和区域活动的质量,逐渐摸索了一条适合我园教师的区域活动教研之路,我园的区域教研活动《美工区材料的有效投放》在2020年园长说园活动上进行展示并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本学期区域材料布置获奖班级:第一名:大九、中八、小二;第二名:大三、中七、小一;第三名:大八、中十、小七。

(4)通过对全园教师的琴法摸底检查,督促教师们不忘基本功,天天练琴半小时。

(5)花费万元为老师们引进《名师课堂》工程,让老师们足不出户就可感受到最新的教育理念,让老师们从模仿中学习创新,寻找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

(三)勇于创新,追求高效的工作质量

教学上,我们的创新主要体现在:

1.管理模式的创新。

教育教学工作,由三个主抓教学领导分配在中大小班,严把教学质量关,结合教研组长对整个年级的教学、日常活动进行指导。

备课模式,从单一的备课增加至备课前学习《指南》理论和每周一个案例分析,让大家在自觉备课的同时提高理论学习和实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随堂听课模式的创新:随堂听课,不再是园长的专利,很多时候我们一线的老师也加入到了这一行列中,通过学习来提高自己授课和评课的能力。

2.组织活动上的创新

本学期我们继续将传统文化扎根在孩子心中,元旦我们组织了小班亲子民俗游戏,猪八戒背媳妇、抬花轿、舞狮子等游戏不仅具有浓浓的民族情,也让孩子们收获游戏的快乐。中大班的民俗游戏花样多、趣味性强、游戏形式丰富多彩。

3.特色活动的开展

我园的阳光体育和美术特色这学期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得以正常开展,幼儿参与的积极性比较高。元旦孩子们的阳光体育、亲子制作的冰灯、鞭炮、中国结、孩子们亲手制作的对联……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三、保育保健工作

1.认真做好晨检

杜绝幼儿将危险品的带入园,传染病流行季节指导班内教师做好复查工作,保育员做好消毒工作。对患病请假返园幼儿要求持正规医院或南沟社区卫生室开具的返园证明可入园。    

2.健康检查 

本学期初我园共1119名幼儿,体检人数1119名。其中秋季入园幼儿有356名,我园严把入园体检关,所以新入园幼儿的体检率是100%。 

期初我园对全园幼儿实行了身高、体重的测量和评估工作。期初我园幼儿的视力异常发生率0.007%,血色素发生率0.012%,龋齿发生率为0.34%。学期结束又对全园幼儿实行了身高、体重的测评工作。     

3.防病措施    

本学期我园一如既往做好新入园幼儿预防接种卡的登记和补种工作。    

4.卫生保健制度

坚持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好各项预防性消毒工作。本学期初卫生监督所对我园食堂进行督察和调研,对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即时加以整改,确保了本学期无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5.全园教职工的培训指导    

本学期我园有31位保育员,每星期四下午组织她们开展业务学习活动,本学期先后对她们培训的内容有:学习保育员一日工作作息时间表、保育员一日活动组织规范、学习班级消毒柜的准确使用、食品安全培训、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等。

6.指导教师和保育员如何对班内肥胖儿、体弱儿和患病幼儿增强管理并准确填写好相关保育方面的表格。

7.我园的卫生保健工作注重与当地儿保医生的联系与合作,10月份我园保健老师和儿保医生共同组织召开了一个特殊的家长会——“传染病预防”家长会。详细介绍了传染病的危害与我园的预防措施,并提出了一些家园配合的要求。

8.行政领导、保健老师每周对幼儿午餐、晚餐进行陪餐,通过检查指导,即时记录、即时反馈、即时整改。    

9.做好疾病矫治工作   

针对入园体检卡保健老师将有贫血、视力异常、龋齿等情况的幼儿逐一登记,同时向家长发放疾病矫治通知单,并通过校信通、电话等方式提醒家长即时做好孩子的疾病矫治工作。本学期期初我园共13名幼儿贫血,期末有3名幼儿的血色素达标了。视力异常的8名幼儿在矫治之中。龋齿矫治工作的效果还不够理想。    

10.卫生和消毒工作

抓好室内外环境清洁卫生。严格按照卫生保健制度,实行定人定点,分片包干,一天一小扫,一周一大扫。

每月组织指导保育员做好各项消毒工作,每天对空间进行通风,紫外线照射。每天坚持对厕所进行消毒。以防止病毒入侵。

本学期卫生班集体:

大班组:大一班 大四班 大六班 大八班 大二班

幼儿卫生保健案例范文第7篇

《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中关于“打造平安校园、和谐校园”相关指标的提法,呈现出如下特点。

一、树立“主动预防”理念,

建设学校安全健康网络

当前,我国中小学生的健康和安全状况不容乐观。据北京市政协公布的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研报告显示,北京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不断下滑,肥胖和视力不良尤为突出,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教育部公布的中小学安全事故总体形势分析报告显示,2013年全国各地上报的各类中小学校园安全事故中,事故灾难占59.20%;社会安全事故占2.03%;自然灾害占1.85%,其他原因占36.94%。排除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和人力不可抗拒的重大事故,很大比例的安全事故可以通过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得以避免。

《管理标准》主张要树立预防为主、积极主动的安全健康工作理念,从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方面入手,建立学校安全健康网络,切实保障学生的安全健康成长。

《管理标准》强调要把安全工作的重心转移到预防上来,采取积极主动的预防措施,尽可能做到“防患于未然”。要求学校牢固树立“任何风险都可以控制”的安全理念,构建学校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学校安全健康管理制度和机制,狠抓落实,将安全工作任务层层分解,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可操作性强、责任目标明确的安全工作责任制,做到职责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到人、工作到位。针对有校车的学校,《管理标准》要求严格按照《校车安全管理条例》操作执行,加强对校车的管理和相关人员的培训,提前查找安全隐患,全面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管理标准》将制定重大事件的应急预案提到相当高的位置。无数的真实案例表明,应急预案能够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帮助学校迅速有效地组织应对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管理标准》要求坚持一险一案的原则,成立预案编制小组,收集制定预案所需的详细信息,针对各种突发事件制订应急预案。配备相应设施并进行必要的演练,加强宣传和培训,确保全体师生掌握预案,提高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意识和能力。一旦发生事故或事件,迅速启动相应的预案,使事态得到控制,防止突发事件扩大化。

二、关注校园设施安全,维护学生安全健康成长

《管理标准》高度重视学校基础设施的安全,充分考虑学生的成长阶段和年龄特征,从最基本的校舍安全、相关设施设备的配备,到安全警示标识、安全卫生教育橱窗的设立,都进行了详细规定。

人防、物防、技防是当前广泛采用的保安防范形式。《管理标准》主张人防、物防、技防的有机结合,以人防为主,充分发挥校园中“人”的因素,调动相关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感,同时配备相关的设施设备,如防盗门、防盗窗、监控摄像头、防割手套、警棍等,努力做到人防网络化、物防普及化、技防现代化,逐步建立起打、防、控一体化的综合性校园治安防控体系,确保师生的安全。

《管理标准》注重通过完善的规章制度和严格的管理来查找和弥补校舍的安全漏洞,避免校舍安全事故的发生。《管理标准》要求学校定期将学校校舍的安全信息录入国家教育信息管理系统,并及时更新,建立校内安全定期检查制度和危房报告制度,定期对学校的校舍、食堂、厕所、体育场地和器材、消防设施等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隐患,并以书面形式上报主管部门,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师生安全。

中小学生自我防护能力低,缺乏对不良行为习惯和疾病的防范意识。针对这一特征,《管理标准》突出强调了学校卫生保健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学校按照有关规定设立卫生室或保健室,购置必需的急救器材和药品,配备专兼职医务人员,完善机构建设,建立健全卫生保健规章制度,制定《学校卫生室保健室管理制度》和《卫生保健员工作职责》,确保日常卫生保健制度的落实,有序、有效推进学校卫生保健工作。

由于中小学生社会阅历浅、生活经验少,对各种不安全因素的危害性了解认识不深,且具有好奇、冒险的天性,常会在校园内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安全问题。《管理标准》充分考虑了学生这一特征,要求学校设置安全警示标识,让学生了解校园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醒学生采取适当的行为方式,防范危险。同时,要求学校设置形式新颖、图文并茂、内容科学易懂、图像生动活泼的宣传橱窗开展安全卫生教育,吸引中小学生的注意力,增强教育实效,让中小学生对安全、卫生知识入眼、入脑、入心,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防护的意识和能力。

三、开展“技能教育”,提高学生自我防护能力

《管理标准》突出强调了安全教育中的“技能教育”,专门提出了“开展以生活技能为基础的安全健康教育”,要求学校和教师转变观念,开展以技能为基础的安全教育活动,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投入到真实的问题情境中,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和应对危险的能力。

针对当前安全教育和健康教育的热点、重点领域,《管理标准》突出强调了生命教育、防灾减灾教育、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普及疾病预防、饮食卫生常识以及生长发育和青春期保健知识。这就需要学校重点围绕相关内容,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采取形式多样的方式,例如,开展知识竞赛、看电影、开设专门课程,或者将相关知识编成儿歌、顺口溜,或制作成卡片、画册发给学生等,开展安全健康教育,提高实效性。

应急疏散演练是中小学幼儿园安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地提高师生安全避险的能力。2014年2月,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为中小学幼儿园组织应急疏散演练工作提供了科学、规范、全面、具体的指导。《管理标准》要求学校切实提高对应急疏散演练重要性的认识,严格按照《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应急疏散演练方案,认真组织师生开展演练,切实提高师生面对危险时的应对能力。

四、创建和谐校园,发挥环境育人功能

和谐校园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每个教职员工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管理标准》从育人的角度出发,立足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结合依法治校的实际需要,从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入手,为建设和谐校园指明了方向,提出了具体的策略。

《管理标准》充分认识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其成长背景的集中体现,反映了学生过去所生活的社会和家庭环境,而民族、地域、基因遗传、社区环境、家庭氛围等,都是学生之间差异的重要来源。《管理标准》要求学校和教师尊重每个学生的家庭和生活背景,努力营造多元包容、和谐相处的校园环境,为学生提供学习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文化和习俗的机会,培养学生尊重差异、相互理解的意识,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并发展自己的特长。

营造体现法治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增强学校干部、教师和学生的法律意识,是全面推进依法治校的基础。《管理标准》提出“营造体现法治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正是要求学校切实转变管理理念和方式,树立“依法办事”、“法律规则面前人人平等”的管理理念,切实落实师生的主体地位,营造一种依法、依规解决矛盾和问题的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规则意识和公民意识,培育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管理标准》高度重视校园环境对学生的暗示、渗透和潜移默化的作用,从校园规划、空间布局、墙面设计以及绿化、美化等方面,要求学校努力营造治学严谨的学习环境、生动活泼的文化环境、清洁卫生的生活环境和幽静宜人的自然环境,通过美好的校园环境对学生产生振奋精神、陶冶情操、促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作用。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有利于学生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德育的趣味性和直观性,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管理标准》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以促进学生身心各方面的和谐发展为目标,要求学校依据学生的成长需要,面向全体学生,结合学校自身的周边资源和当地的民俗文化,因地制宜地组织丰富多彩的学校活动,达到积累知识、增长技能、发展能力、情感体验和激发兴趣的目的。

研究表明,要使学生高效地学习,只有高质量的教学是不够的,还需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提出“营造和谐安全环境”,正是基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需要,从“安全”和“和谐”两个方面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安全”指向于学生的“生理安全”,而“和谐”则注重营造“安全的心理环境”,两者的内在核心都是“安全”。确保学生生理上的安全健康,是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而为学生营造一个尊重、包容、和谐的校园氛围,能够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尊重和重视,学生不再为身体残疾、说话有口音、学习成绩不好或者来自其他省市等因素而受到歧视,不用担心因为学习中的犯错而受到批评,学生的自主精神和探索行为将得到极大的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程度将得到极大的提升,校园将成为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学习的安全和谐的乐园。

参考文献

幼儿卫生保健案例范文第8篇

安全培训帮教师建立安全意识

为了弥补新教师在安全意识上的不足,我园在新教师入职培训中专门设定了安全培训内容,把需要教师获得的安全内容分成若干版块,如卫生保健知识、教室安全隐患、园所消防安全、幼儿户外活动安全注意事项等等。请保健医生、安全干部讲解幼儿园班级中存在的各种安全教育和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使得教师入职后能够在头脑中形成安全内容的初步印象,不再是头脑一片空白地进入到孩子们的生活中。

师徒结对帮教师巩固加强安全意识

培养新教师形成安全意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也绝不是几次培训就能够建立起的。因此对于新教师更需要一位有经验的老师能够随时发现问题,随时提醒他们。也就是说新教师更需要在他们的成长中获得“务实性”的帮助。因此,我园采用了一对一师徒结对的模式,并制定了“师徒结对实施办法”,作为师父的教师有责任和义务提醒和帮助新教师发现、改正存在的安全隐患;新教师要注意积累对幼儿园一日生活安全的认识。正是在这种日复一日的师带徒的过程中,新教师了解到了园所、班级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在每天的工作中不断巩固和加强安全意识,逐渐填补原来安全意识中的“空白”。

案例研讨帮教师树立科学教育观

影响新教师的安全意识除了自身生活经验外,还有来自于专业教育理念的影响。因此我园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引导新教师感悟和发现生活中蕴含着很多教育内容;孩子们的成长就是在与生活、同伴的互动中获得发展的;开展教师间“关注幼儿点滴生活”的交流活动,引导老师们发现在生活中孩子们是如何学习和成长的,引导教师关注幼儿的生活、幼儿生活中的教育。

在教研活动的引领下,青年教师不再认为照顾孩子的生活是配班老师的事情,更加愿意在生活环节和孩子们一起交流,也正是在这种观念的调整下,因为忽视生活环节而造成的安全问题消失了。

新教师在带班中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作为管理者,我们把这些事件收集整理成为一个一个的小案例。然后把这些案例展示给老师们,和老师一起分析案例中教师的行为适宜性;教师行为对幼儿身体、心理可能造成的影响;如何调整才是幼儿健康成长最有利的教育行为,等等。通过案例式培训帮助教师在直观具体的情景中知道教育行为中存在的不适应性,以及如何避免对孩子造成伤害等经验,并鼓励新教师把获得的经验运用在自己的班级工作中,在消除不安全隐患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教育专业能力。

编制保教手册支持安全意识的构建

新教师的安全意识“空白”,除了依靠来自培训、教研等外在的帮助外,还应该有支持教师自己学习和建构安全意识的过程。因此,我园编制了《幼儿园教师保教手册》,把教师在一日带班中的主要环节、适宜语言行为、安全隐患、教师的工作要求及流程等呈现出来。这本手册有效支持了新教师对工作的熟悉,明确了适宜行为、安全注意事项,减少了工作中出现失误的几率。同时也给予了新教师更多自主学习、理解的机会,并支持他们在安全意识上的自我建构。教师自我安全意识的建立和形成才是幼儿安全的最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