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改良土壤的措施

改良土壤的措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改良土壤的措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改良土壤的措施范文第1篇

土壤酸化的原因

影响威海市土壤酸化有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的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是威海市土壤多为酸性岩风化母质,土体厚度较薄,以轻壤和砂壤为主,在母岩风化和土壤形成过程中,所产生的钙镁钾钠等盐基成分多被淋失,土壤盐基不饱和,导致土壤成微酸性至酸性反应。人为因素主要是过量施用化学肥料,轻施有机肥;重视基肥,忽视追肥,造成多余养分尤其是氮素在土壤上层积累,很快氨化继而被硝化后,引起土壤酸化,过量的氮肥还会引起土壤钾、钙、镁、锌等大中微量元素的淋失, 使土壤严重酸化。其次是施用未充分腐熟的动物粪便。未充分腐熟的动物粪便在土壤中分解后,生成有机酸,进一步加剧土壤酸化。其三是在防治病虫草害过程中,过量使用化学农药,导致土壤污染,土壤微生物数量减少,活动减弱,助推了土壤的酸化。

改良措施

大力土壤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狠抓配方肥下地。根据取土化验和田间试验数据,结合土壤肥料,栽培方式、种子及肥料生产工艺等方面专家意见,制定科学合理的肥料配方,以确定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的施用量。在蔬菜生育期内跟踪土壤养分变化,及时调整追肥数量及养分比例,少量多次施肥,减少土壤肥料残留和流失。

推广秸秆反应堆技术。根据蔬菜的种植情况,选择行下或行间内置式反应堆,按照规程(开沟-铺秸秆-撒菌种-覆土-浇水-打孔)认真操作。秸秆在微生物菌种的作用下,定向转化成植物生长所需的CO2、热量、抗病孢子、酶、有机和无机养料。在秸秆生物反应堆种植层内,20 cm耕作层土壤孔隙度提高,有益微生物群体增多,水、肥、气、热适中,各种矿质元素被定向释放出来,有机质含量增加,为根系生长创造了优良的环境,进而实现蔬菜高产、优质和高效生产。

科学选择肥料品种,推广缓控释肥。选择蔬菜型缓控释肥,按照不同蔬菜品种的生长周期,结合肥料的有效时间,适时施用。缓控释肥可提高氮肥利用率20%左右,有效避免氮的挥发及磷和钾的流失。

增施有机肥,培肥地力。施用商品有机肥,每667 m2用量在300~400 kg;施用畜禽等动物粪便,必须充分腐熟,667 m2用量在4000~5000 kg,均在整地时作基肥施用。适量的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结构,保水保肥,增加土壤对酸碱的缓冲能力。

改良土壤的措施范文第2篇

关键词:盐城地改良;园林绿化;技术

1 盐碱地改良措施

1.1 物理改良措施

在盐碱地改良的主要措施中,采用最多的方法就是成本低、环保安全的物理改良措施,主要包括整地法、深耕深翻法、秸秆覆盖法和排水洗盐法等。

整地法是指通过削高垫低的方法将土地平整的过程,原理是通过这样的整合后可以使灌溉或者降雨得到的水分均匀下渗,从而提高冲洗土壤中盐碱成分的效果。

深耕深翻法是依据土壤中盐分的分布规律而产生的,土地表层的盐分聚集多,下层的盐分比较少,通过深耕深翻,可以把表层的盐分翻到下层,切断土壤的毛细管,达到增强土壤通透性、减弱土壤水分蒸发和提高肥力的效果,最好的时间一般是春季和秋季,因为这是土壤反盐比较重的季节,且春宜迟秋宜早。

秸秆覆盖法,顾名思义,是将作物的秸秆直接还田的措施,目前随着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发展迅速。秸秆覆盖可以提高入渗效果,抑制水分蒸发并防止耕层盐化。在秸秆分解时,为植物提供肥料和生长平台,达到环保、低成本、快速恢复植被的目的。根据盐碱化程度和质地的不同,都会造成秸秆覆盖的效果不同,根据研究发现在土壤盐碱化程度较低、沙壤土质地的土壤效果最好。

排水洗盐法,是建立在水利工程设施的基础上的,采用大定额的灌溉,相对来说成本要高,作用机理是通过充分溶解盐碱地土壤中的可溶性盐碱并下渗到深层土中,从而改善土壤的盐碱性,在整个过程中排水是保证冲洗效果的关键。

1.2 化学改良措施

盐碱地的化学改良措施,是通过化肥与土壤发生化学作用而逐渐改善土壤质量的方法。盐碱地的土壤性质一般具有低温、盐度高、碱性、结构差的特点。盐碱地的化学改良是在盐碱地中投入人或动物的粪尿、麦草肥或混合制成的肥料等有机肥,有机肥料会经过微生物的分解会转化成腐殖质,并且在分解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有机酸,产生的有机酸可以中和土壤碱性和加速分解速度以提高肥料有效性。此外,无机肥料可以增加作物的产量,其中硫酸钾复合肥是微酸性肥料,更加适用于盐碱地。化学改良的常用方法还有施用石膏,也就是硫酸钙,然后灌溉并冲洗,双向措施共同作用,达到改良土壤的效果。

1.3 生物改良措施

盐碱地的生物改良措施,是选用抗碱作物种植在需要改良的盐碱地,以减轻盐碱危害,确保作物能够增加产量,常用的抗碱作物品种有大豆、棉花、玉米、葡萄、高粱等,有时也可以采用选种水稻,这是适合中国采用的改良并利用盐碱地的重要方法。具体的做法是,在插秧之前首先进行排水洗盐,在水稻生长期淹灌以及大量排水换水,冲洗和排走土壤中多余的盐分,起到改良盐碱地的作用。需要的前提条件是健全的排灌水利工程系统,保证按时按量的供水、排盐和水位控制。在水旱轮作区,需要在水稻田周围挖很多排水沟,将地下水位控制在临界深度以下,在不适于干旱作的广大地区推广种植改良水稻更容易取得良好效果,这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2 园林绿化中盐碱地改良策略

园林植物蒸腾作用有利于降低地下水位,浓郁的绿色覆盖减少了地面的水分蒸发,在种植初期需要创造盐碱环境下园林植物能够生存的立地条件,并需要加强养护管理。但是盐碱地对园林绿化会产生障碍,所以在园林绿化的过程中还是需要采取相应的改良策略,具体探讨如下。

2.1 渗管排盐法

渗管排盐法是园林绿化工艺中改良盐碱地的常用方法之一,依据的是土壤中的溶解于水的能力,措施是在土壤中铺设滤水管,目的是将土壤中的盐分浓度过高的盐分随水排出,降低土壤的含盐量,此方法的优点是可以起到控制地下水位的作用,可以防止土壤生盐渍化现象的出现。在铺设滤水管时,采用水平封闭的铺设模式,需要将一级管和二级管紧密地结合起来,保证一级管的水顺利渗入二级管中,最终流入污水管道,经过处理后排放到自然水体中,或在二级管末端设立集水井,对渗滤水进行定期排放。渗水管的管道间距、管底高程和铺设坡度,需要根据该地区的土壤结构、地下水水位、气候类型和污水管道的埋设深度来确定,并依据园林绿化工艺和植物种类来进行科学改善,以确保管道各方面的参数均满足园林绿化的要求。

2.2 大穴换土法

园林绿化的盐碱地改良过程中,可能会在地势较高的地方,给改良过程带来困难,在地势较高的地方,如果排水良好、含盐量不高,可以在植树前挖一个长、宽、高尺寸一定的大穴,拣出石块等垃圾后再填回原土,灌足淡水待土壤干后再灌2~3次后才可以栽植园林中的树木。大穴换土的优点是起效速度快、效果明显,能够及时改善土壤性质,进而达到土壤改良的目的。发生降水时,水分在中立作用下向下移动并带走土壤中的盐分,从而避免穴内土壤盐分难以上升的现象。在穴上部种植园林时,合理地进行施肥、灌溉,巩固大穴换土效果并实现改良土壤的目的。

2.3 加强养护和管理

在进行园林绿化的盐碱地改良过程中,要遵守因地制宜和灵活实施的原则,综合采用多方面的措施共同运用,并采取一定的养护和管理方案,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比如,在进行园林绿化时,要设置水管网来提供自来水浇绿地,浇水时要确保浇足浇透,防止土壤再次发生盐碱化,另外,低洼处容易引起积水造成植物被淹,所以要格外注意排水的管理。园林的施肥管理要根据树种、树龄和土壤的不同而不同,并注意防治病虫害的管理,城市绿化植物的防治要注意环保,不可以滥用农药。

3 总结

在园林绿化的过程中,对盐碱地改良时采用的是从单一到综合的过程,同时又强调突出重点。对于盐碱地改良利用的研究,还应该在长期监测的基础上,用发展的观点来看问题,因地因时对物理、化学和生物改良措施不断加以调整和完善,同时还要加强区域盐碱化的检测研究。园林绿化在现展进程中的地位不断突显,盐碱地改良的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通过上述改良措施的进行,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效果,在园林绿化中的作用显而易见,对进一步的改善措施也是在研究中。

参考文献

1 唐旭日.盐碱地改良模式现状及探索[J].江苏农业科学,2011(6)

2 张兵,刘颖新.盐碱地改良及园林绿化施工工艺[J].现代园艺,2011(15)

3 刘萍,魏雪莲.盐碱地园林绿化技术[J].陕西林业科技,2005(2)

4 唐旭日,张法琴.盐碱地改良及园林绿化施工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2007(3)

5 王春娜,宫伟光.盐碱地改良的研究发展[J].防护林科技,2004(62)

6 王金才,尹莉.盐碱地改良技术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1(12)

改良土壤的措施范文第3篇

盐渍化土壤由于盐分多.碱性大,使土壤腐殖质遭到淋失,土壤结构受到破坏,表现为湿时黏,干时硬,土表常有白色盐分积淀,通气和透水不良,严重的会造成植物萎蔫、中毒和烂根死亡,所以必须对盐碱地进行土壤改良。

1盐碱地的形成原因

土壤盐渍化分为原生盐渍化和次生盐渍化两类。其中不受人为影响,自然发生的土壤盐渍化为原生盐渍化;而由于人类活动引发的土壤盐渍化为次生盐渍化。其形成的实质是各种易溶性盐类在地面作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的重新分配,从而使盐分在集盐地区的土壤表层逐渐积聚起来。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底层土和地下水中所含的盐分,由于地面蒸发作用,随着土壤毛细管作用使所含盐分的水上升到地表层,水分蒸发后,使盐分停留在土壤表层.聚积而形成盐碱地;合理的灌溉等人为措施也能使地下水位上升,使易溶盐类在地表层积聚,从而形成次生盐渍化,人为的形成盐碱地;在海滨地区,由于常驻海水侵渍.形成盐碱地含盐的地表径流。也能形成盐碱地。

2盐碱地对植物的危害

2.1引起植物的生理干旱

盐土中含有过多的可溶性盐类,可提高土壤溶液的渗透压,从而引起植物的生理干旱,使植物根系及种子发芽时不能从土壤中吸收足够的水分,甚至还导致水分从根细胞外渗,使植物萎蔫甚至死亡。

2.2伤害植物组织

土壤含盐量过高,尤其是在干旱的季节,盐类集聚表土常伤胚轴,其伤害能力以碳酸钠和碳酸钾为最大。在高pH值下,还会导致氢氧根离子对植物的直接伤害。有的植物体内集聚过多的盐,而使原生质受害,蛋白质的合成受到严重的阻碍,从而导致含氮的中间代谢物的积聚,造成细胞受害。

2.3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

由于钠离子的竞争,使植物对钾、磷和其它营养元素的吸收减少,磷的转移也会受到抑制,从而影响植物的营养状况。

2.4影响植物的气孔关闭

在高浓度盐类的作用下,气孔保卫细胞的淀粉形成受到阻碍,致使细胞不能关闭,因此,植物大面积推广。“禾康”土壤改良剂是一种棕红色略带酸味且无毒无害的有机液体肥料,可以直接作用于土壤,因此,它广泛适用于巾、低产田改造、盐碱地的治理及荒漠绿化等。容易干旱枯萎。

3盐碱地改良的国内外情况

早在150多年前,俄国就开始营造农田防护林,其主要目的是防止风蚀,抵御干旱,保持水土,其中一部分农田防护林就营造在盐碱土上,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前苏联对盐碱地造林的植物选择、造林技术、选育耐盐植物、地下水位与盐碱地的关系,以及树木对盐碱土壤的改良作用和土壤滋生盐渍化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匈牙利也进行了相关研究。美国科学家在盐害和植物盐机理方面提出了原初盐害和次生盐害的理论,并从分子生物学水平探讨了植物耐盐机制。巴基斯坦、印度、埃及、以色列以及澳大利亚等国的科学家在作物耐盐性方面做了不少工作。

我国的耐盐改良研究起步较晚,总的来说,我国的盐碱地改良经历了生物改良.生物与工程改良、综合改良三个过程。1949年以前,金陵大学的科研人员在苏北盐碱地的治理、改良和利用方面做了一些工作,而大规模的改良利用则是从1949年开始的。20世纪50-60年代,在盐碱地治理中侧重水利措施,以排为主。重视浇灌冲洗。由此,陈恩风教授提出了以排水为基础,以培肥为根本的观点,水利工程、农业耕作和生物培肥措施相互结合.综合治理。在这种改造盐碱地的思想指导下,盐碱地的改良利用跨上新的台阶。目前,我国学者对盐碱地的研究已经全面展开。邹长明等研究认为:盐分主要聚集在0—150m土层,尤其是0-5cm土层。马献发等认为0—10cm土层的盐分积累远远高于其它各土层。总之,表层耕作土是主要的改良对象.对不同盐碱化程度的盐碱土应该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进行改良。从广义上来讲,改良盐碱地的技术可分为水利改良、农业耕作改良和化学以及生物改良。此外,还应考虑人为因素,如应制定科学合理的耕作制度。范佑民认为旱水轮作可以有效改良盐碱地。此外,旱作物的灌溉采用膜下灌溉.可有效地减少水分蒸发,节约灌溉用水,从而减少盐分的积累。周和平等研究了在淡水和微咸水交替灌溉条件下,灌溉制度的优化设计、合理的模型及管理方法,实施节水控盐可显著提高经济和环境效益。

4盐碱地土壤改良措施

4.1物理改良措施

物理改良主要是对土层的修改。有平整地面、深耕晒垡、客土抬高地面、微区改土及大穴整地等方法。对于平整地面应当注意留一定的坡度,挖排水沟,以便灌水洗盐。凡质地粘重,透水性差的土地,特别是盐碱荒地,在雨季到来之前要进行翻耕,疏松表土,增强透水性,阻止水盐上升。四周不具备排水条件的小型绿地,采用客土抬高地面下设隔离层,利用高差排水滞#,丛到_改土的目的。土壤临界深度减去地下水位深度即为抬高高度。还有就是事先将塑料薄膜隔离袋置人树穴中添以客土。有时在树穴内铺隔盐层,强过铺粗沙、炉灰沙及植物秸秆等,然后添以客土,有效控制土壤次生盐渍化,并通过采取适地适树、小苗密植、适时栽植、合理灌溉、及时松土及多施有机肥等一系列栽培措施,改良土壤结构,减少盐碱和大风对树木的危害,有效的抑制客土发生次生盐渍化,从而保证栽培植物正常生长和发育。

4.2化学改良模式及土壤改良剂的应用

化学改良盐碱土是使用化学改良剂,利用酸碱中和原理来改良土壤化学性质的方法。化学改良剂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改良土壤结构,加速洗盐排盐的过程;二是改变可溶性盐基成分,增加盐基代换容量。调节土壤酸碱度。化学改良包括施用石膏、磷石膏、过磷酸钙、腐植酸、泥炭及醋渣等。例如:通过增施化学酸性肥料过磷酸钙,可降低pH值,提高树木的抗性。施人适当的矿物化肥,补充土壤中氮、磷、钾及铁元素含量,有明显的改土效果。施用大量的有机质,如腐叶土凇针、木屑、树皮、马粪、泥炭、醋渣及有机垃圾等,可增加土壤有机物质,达到改良土壤的目的。常见的土壤改良剂有以下几种类型。

4.2.1营养型酸性土壤改良(NPK增效剂)

该改良剂根据酸性土壤肥力状况和作物营养特点,采用蒙脱石、橄榄石及硫矿等多种天然矿物为原料,在改良酸性土壤、平衡作物养分及提高化肥利用率等方面有显著功效。

4.2.2“禾康”盐碱良剂

目前已在山东、内蒙、新疆、东北及天津等地。

4.2.3康地宝

利用盐土植物(盐蒿、海莲子等)及作物El身通过根系分泌物改良根际微环境,来适应逆境的机制,通过生物络合、置换巨应及清除土壤团粒上多余的N旷,活化盐碱地土壤中难利用的P5+、Fe2+、Ca2+等离子及微量元素,使其转变为可利用状态被植物吸收.改变植物生理缺索症状。同时通过降低Na+,活化Ca2+和M2+等离子之后。可以使土壤水传导能增高,使土壤水分更容易流动,从而改善作物的根系环境,促进根系生长。

4.2.4钠离子吸附剂

该吸附剂具有很强的交换能力,对盐土中的Na+和CL-等有吸附能力,改良后的土壤可以降低pH值和碱化度,吸附铵离子和钾离子并提高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从而达到改土和脱盐的目的,使土壤向有利于植物的生长方向发展。另外,钠离子吸附剂交换性能好,可用来提高阳离子交换能力,调整pH值,交换土壤中有害金属离子,降低土壤含盐量,脱盐率可达18.6%-29.3%。

4.3盐碱地改良的生物措施

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生物措施是改良、开放和利用盐碱地的有效途径。通过生物改良的盐碱地具有脱盐持久、稳定且有利于水土保持以及生态平衡的效果。早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原苏联、日本、以色列及澳大利亚的学者就开始关注土壤盐碱化及植物的耐盐性研究,而我国则在盐生植物筛选和培育方面占有一定的优势。生物改良土壤利用的主要方法:一是选用耐盐树种,树木可以防风降温,调节地表径流,树冠可蒸发大量水分,使地下水位降低,减轻表面积盐;二是种植抗盐性较强的绿肥和牧草,如田及紫花苜蓿等,对盐土有积极的改良作用,且有投资小和无污染等特点;三是利用高抗盐植物;四是提高植物的抗盐能力。

在微生物方面,土壤中存在的固氮微生物能通过固定空气中的氮素来提高根际矿质元素的有效性,也能通过有效抑制土壤病原菌繁殖等作用来改善土壤条件和促进植物生长。

5小结

经过改良的盐碱地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5.1复杂性

盐碱地的发生受自然条件如气候、土壤、水文及水文地质方面的影响。也受人为活动,如土地利用方式、农业耕作技术及水利工程设施等因素的影响。在同一类型盐碱地上,危害程度往往不同。改良利用的方式也有所不同。

5.2不稳定性

经过改良的盐碱地,由于土体仍保豁部分可溶性盐类,如果灌溉和排水措施不当,遇内涝积水,又会造成次生盐碱化。

5.3地域性

各地自然条件,土壤含盐量与盐分组成也有差异,改良利用必须因地制宜。

5.4综合性

因为盐碱地的发生与发展是各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所以对其改良利用也必须采取综合措施。

改良土壤的措施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水稻“金蚯蚓”土壤改良增效剂 效果

[中图分类号] S15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4-0135-01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地点概况

试验于2013年在黑龙江八五四分公司水稻试验地进行。试验地肥力中等、地势平坦、土壤为白浆土,田间排灌方便,前茬为水稻。

2. 试验材料

供试水稻品种:垦鉴稻6。

供试肥料:尿素(浩良河产,含N 46%),磷酸二铵(北大荒牌,18-46-0),氯化钾(俄罗斯产,含K2O 60%),“金蚯蚓”土壤改良增效剂Ⅰ号、Ⅱ号(北京大学化学院提供)。

3.试验设计

试验设4个处理,采用大区对比试验,不设重复,大区面积各10亩。

处理1:常规施肥处理(尿素12公斤/亩+磷酸二铵7公斤/亩+氯化钾6公斤/亩)

处理2:“金蚯蚓”土壤改良增效剂Ⅰ号(常规施肥+分蘖肥“金蚯蚓”土壤改良增效剂Ⅰ号3.0公斤/亩)。

处理3:“金蚯蚓”土壤改良增效剂Ⅱ号(常规施肥+穗肥“金蚯蚓”土壤改良增效剂Ⅱ号0.3公斤/亩)。

处理4:“金蚯蚓”土壤改良增效剂Ⅰ号+ⅠⅡ号(常规施肥+分蘖肥“金蚯蚓”土壤改良增效剂Ⅰ号3.0公斤/亩+穗肥“金蚯蚓”土壤改良增效剂Ⅱ号0.3公斤/亩)。

4.主要栽培管理措施

2012年4月中旬播种,5月中旬插秧,规格9寸×3寸,密度25穴/米2,每穴4-5株,病虫草防治及其它管理同常规措施。

5.调查与收获测产

植物生育调查取样、收获测产与室内考种,项目有种子千粒重、结实率、株(穗)粒数等。

二、 结果与分析

1.水稻收获期考种调查

从表1可以看出,不同施肥处理表现出了差异。“金蚯蚓”土壤改良增效剂在株高、穗长,穗粒数等方面都表现出优与常规施肥处理。表明,“金蚯蚓”土壤改良增效剂Ⅰ号+Ⅱ号同时使用能明显提高水稻穗粒数。

表1 水稻收获期调查

2.水稻收获期测产

通过对试验点水稻进行收获实收测产,“金蚯蚓”土壤改良增效剂达到了增产的效果。与常规施肥相比,“金蚯蚓”土壤改良增效剂Ⅰ号、“金蚯蚓”土壤改良增效剂Ⅱ号、“金蚯蚓”土壤改良增效剂Ⅰ号+Ⅱ号分别比常规施肥亩增加产量42.4公斤、96.0公斤、106.2公斤,分别增产7.86%、17.80%、19.70%(表2)。

表2 水稻产量效益

三、结果与讨论

1.“金蚯蚓”土壤改良增效剂在株高、穗长,穗粒数等方面都表现出优于常规施肥处理。

改良土壤的措施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中低产田;障碍类型;改良措施;广西三江

中图分类号 S156.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1-0164-03

中低产耕地是指在一定时限一定区域内,受某些障碍因素的制约,粮食产量低于某一规定指标的耕地或者由于某些障碍因素的存在带着产量低而不稳的耕地。三江侗族自治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县,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山多水多,耕地少,特别是随着人口不断增多,人与耕地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近年来频繁的耕种和过量化肥的使用,土壤质量也日益下降,造成中低产田不断增多。如何对现有的中低产田按照障碍类型进行分类,依据不同的障碍类型进行不同的改良措施,提高中低产田的质量和农作物产量,是目前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亟需解决的问题,其影响也是深远的。

1 中低产田的划分标准与面积分布

目前,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耕地依据《全国中低产田类型划分与改良技术规范》(NY/T 310―1996)等分类方法,可以将五、六级耕地划为低产耕地,三、四级耕地划为中产耕地详见表1。

从耕地地力级评价结果看,三江侗族自治县中低产耕地面积在所调查耕地面积中占的比例最大,有10 830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86.99%。其中,中产耕地面积8 870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71.24%(中产田6 410 hm2,占水田面积的75.32%;中产地2 460 hm2,占旱地面积的62.53%);低产耕地面积1 960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15.74%(低产田1 230 hm2,占水田面积的14.45%,低产地730 hm2,占旱地面积的18.57%)。各乡镇中低产耕地占本乡镇耕地面积比例各不相同,中产耕地(三级耕地、四级耕地)比例最高的是梅林乡93.31%,最低的是良口乡39.10%;低产耕地(五级耕地、六级耕地)比例最高的是良口乡60.83%,最低的是丹洲镇 0(表2)。

2 中低产耕地障碍类型

三江侗族自治县中低产耕地主要障碍类型共划分为瘠瘦培肥型、渍潜稻田型、渍涝排水型、灌溉改良型、沙化耕地型、坡地改良型、障碍层次型7种。旱地瘠瘦培肥型面积最大,面积1 930 hm2,占中低产旱地总面积的60.58%;坡地改良型面积次之,为1 080 hm2,占中低产旱地总面积的33.77%;沙化耕地型面积130 hm2,占中低产旱地总面积的4.19%;灌溉改良型40 hm2,占中低产旱地面积的1.46%。水田灌溉改良型面积最大,为3 730 hm2,占中低产水田面积的48.75%;瘠瘦培肥型次之,为1 900 hm2,占中低产水田面积的24.86%;渍潜稻田型1 460 hm2,占中低产水田面积的19.07%;沙化耕地型面积320 hm2,占中低产水田面积的4.19%;障碍层次型面积200 hm2,占中低产水田面积的2.60%;坡地改良型30 hm2,占中低产水田面积的0.45%;渍涝排水型5 hm2,占中低产水田面积的0.07%(表3)。

2.1 灌溉改良类型

灌溉改良型指缺乏灌溉水,无灌溉保证,不能正常供给作物生长发育水分的耕地。面积3 770 hm2,其中水田面积3 730 hm2,占中低产田面积的48.75%,旱地40 hm2,占中低产地面积的1.46%(表3),这部分耕地主要是指梯田和望天田,不能满足作物生长季节水分需求,但可以通过水利工程加以解决。

2.2 瘠薄培肥型

瘠瘦培肥型指平缓地带土体薄,耕层浅或土壤贫瘠的土地。面积3 830 hm2,占中低产耕地面积的35.37%,其中旱地1 930 hm2,水田1 900 hm2(表3),三江侗族自治县各镇均有分布,此类型土壤主要是指受气候、地形等难以改变的大环境(如干旱、无水源、高寒)影响,以及距村较远,施肥不足,养分含量低,特别是有机质、有效磷和速效钾缺乏,土壤结构不良,当前又无见效快、大幅度提高产量的治本性措施,只能通过长期培肥加以逐步改良的耕地。造成耕地土壤瘠薄的原因:一是自然因素,即成土母质与气候条件的相互作用;二是人为因素,主要是施肥及土地利用方式上造成,在人为因素中,以有机肥与无机肥比例失调为主要原因。

2.3 渍潜稻田型耕地

三江侗族自治县渍潜稻田型耕地面积1 460 hm2,占中低产田面积的13.46%(表3),各镇均有分布,具体为林溪乡高友村;良口乡大滩、产口;洋溪乡勇伟;斗江镇牙林村,拉旦村;古宜镇黄排村、西游村等,主要是潜底田、冷浸田,其中深浸田面积比较大。这类耕地一般地下100 cm有地下水,地表长期渍水,田间排水不良,对水稻正常生长造成不良影响,生产性能较差。这类稻田耕地的主要特点是水冷、泥温低,有效养分缺乏,土烂泥深,难于耕作,土体中还原性有毒物质多,禾苗易坐蔸。潜育型耕地的形成主要是受地形、母岩性质等影响,主要多分布在丘陵山区低洼处,且地下水位高的山冲田、垌田。由于地下水位高,排水困难,阳光日照时间短,土壤长期处于还原状态,易形成青灰色的障碍层次――潜育层段。水稻土的潜育化引起土壤中水、肥、气、热不协调,土壤酸性大,有毒物质多,速效养分相对减少,插下的秧苗,在受冷、中毒、饥饿的状态下,出现初期回青慢、中期沤根、后期早衰的现象,造成低产。

2.4 障碍层次型

障碍层次型指土体上部一定厚度范围内存在障碍层次,影响作物根系生长发育和土壤水分运动的耕地。面积200 hm2,占中低产田面积的1.84%(表3),以石砾土、砾质壤土为主,障K层次为耕层石砾,耕作困难,孔隙大,漏水漏肥、有效养分缺乏。

2.5 沙化耕地型

三江侗族自治县沙化耕地型耕地面积450 hm2,占中低产耕地面积的4.19%(表3),此类土壤主要是由洪积物冲积物、砂页岩母质发育成的耕地,居于山槽谷口冲积扇上方及河边较低阶地,其主要成因:一是成土母质形成,二是水土流失,雨水冲刷,三是人为因素(包括不合理的耕地利用,盲目砍伐森林资源)。其土壤特点是耕层浅薄,沉浆板结,结构不良,漏水漏肥,养分缺乏,作物早衰低产。

土壤沙质化与成土母质有关,而农用耕地沙质化则与地表径流及河水的冲刷、搬运更为密切。当冲入的沙多时,形成沙质类耕地。串灌漫流、边耕边耙边排水、沙土高畦旱作等不合理耕作也会使土壤沙质化。

2.6 坡地改良型

坡地改良型指耕作面坡度过大,以水土流失为主要障碍因素的耕地,耕作面坡度>8°,分布于全县各乡镇山坡、丘陵坡地,主要为八江乡的岩脚村、布袋村、布央村,独峒乡的,高基乡的白郡村,斗江镇的东岭村、思欧等村,面积1 110 hm2,占中低产耕地面积的10.25%。

2.7 渍涝排水型

渍涝潜育型指常年地下水位高,土壤潜育化或所处地势低洼,排水困难,雨季常被水淹,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耕地。面积5 hm2,占中低产田的0.05%,分布于古宜镇和良口乡。

3 低产田改良措施

3.1 个性改良措施

3.1.1 灌溉改良类型耕地改良主要技术措施。一是推广水旱轮作,进行节水灌溉,对于缺水易旱型稻田,一方面可通过修建必要的山塘水库,收集雨季降水,增加蓄水,改善水利条件;另一方面可通过耕作改制,达到用地与养地、节水与增收的目的。二是在干旱期,可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人为控制灌溉时间和用水量,推广浅湿灌溉、干湿灌溉、非饱和灌溉等农田节水技术,提高农用水的利用率,达到节水、抗旱、增产的效果。三是由于此类型耕地水源缺乏,土种一般土质较硬、贫瘠,土壤熟化程度低,要种好绿肥或进行稻草还田和增施猪牛栏粪等,加强水耕熟化耕层[1-3]。

3.1.2 瘠薄型耕地土壤改良培肥主要技术措施。一是增施有机肥料,培肥地力。有机肥料中不仅富含大量的有机质,而且营养全面、肥效持久,还能改良土壤结构,对提高土壤肥力具有独特的作用,增施有机肥料应以农家肥为主、商品有机肥为补。二是恢复和发展绿肥生产,在双季晚稻稻底播种红花草,在旱地果、园地播撒油菜或茹菜。三是采用机耕,加深耕层,同时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四是在旱地推广玉米、木薯地间套种旱地绿肥及豆类等养地作物,实现时间与空间的综合利用,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土地利用率[4-5]。

3.1.3 渍潜稻田型耕地改良培肥主要技术措施。一是搞好水利设施。重点是改善排涝防渍条件,建立排灌系统,增强排水能力,降低地下水位,改善水、肥、气、热状况,排除有毒还原物质,消除水涝渍害;二是翻田过冬或水旱轮作,提高土壤通透性,促M有毒物质氧化,增强微生物活动能力。三是针对稻田土温低、物理性差、潜在养分难以发挥等问题,增施暖性农家肥如厩肥、草木灰、石灰等,石灰能中和土壤酸性,以改善土壤的生物化学条件,创造水稻生长的适宜环境;四是实行秸秆直接还田,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培肥地力;五是割光田边四周树木杂草增加日照以及 采用磷肥根插田和科学用水等措施。

3.1.4 障碍层次型耕地改良主要技术措施。一是多施有机肥及秸秆还田,施肥时氮、磷、钾配合施用,要分多次少量施下。二是增施黏土、肥泥以加厚土层,并改善土壤质地,达到保水保肥的目的。

3.1.5 沙化耕地型耕地改良培肥主要技术措施。一是筑堤防止沙的冲入,减少泥质的流失,逐年渗入塘泥、河沟肥泥、石膏泥等,是防止和改造沙质化土类的最有效方法。二是轮作套种,培肥地力,实行高杆作物与矮杆的豆科作物间作套种。三是施肥以少量多次为原则。四是逐年增添肥泥,结合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沙性,提高保水保肥能力。五是要避免串灌漫灌,提倡浅水勤灌。

3.1.6 坡地改良型改良培肥主要技术措施。一是坡地改成梯田(地),增加耕地土层及耕作熟化层厚度。二是实行秸秆直接还田,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培肥地力。三是连续种植绿肥3年,以利于熟化土壤和改良土壤。四是施肥以少量多次为原则。

3.1.7 渍涝潜育型改良培肥主要技术措施。一是开好“三沟”(环山沟、田边沟、田中沟),降低地下水位,以能把地下水降到80 cm以下为原则。二是实行秸秆直接还田,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培肥地力。三是连续种植绿肥3年,以利于熟化土壤和改良土壤。四是施足磷肥,磷肥在土壤中移动较差,易被固定,应早施、集中施、混合农家肥施。五是水旱轮作,排水特别困难的,改种水生作物或改成鱼塘。

3.2 共性改良措施

3.2.1 增加农家肥、加速土壤熟化。施农家肥是培肥土壤熟化的主要物质,也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有效途径,是耕地用养结合、培肥地力的关键所在。增施农家肥,首先要秸秆还田;其次是多积造农家肥;三是恢复发展冬种绿肥,冬种绿肥是传统有机肥源,除保留传统的种植模式稻底红花草外,应大力推广豆科类。四是发展农村沼气,鼓励农民兴建沼气池,促进有机废弃物循环利用;五是大力推广商品有机肥、生物有机肥的应用。在增施农家肥的基础上,合理施用化肥,以达到改良中低产田的目的。

3.2.2 建立合理的耕作制度。科学合理的耕作制度是实现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重要措施。一是要协调好土壤的水、肥、气、热的关系,使作物根系活动旺盛,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种群,提高土壤养分的利用率;二是要合理调整种植业结构,要从土壤肥力考虑,坚持因地制宜和效益最大化的原则进行结构调整;三是做好轮作换茬,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又要注重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合理利用耕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3.2.3 做好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土壤水分状况。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抓好沟系配套,因地制宜平整土地,调整田形,改善农田机耕道路,提高机械化操作能力,对农田排灌设施年久失修的农田要着重修复。要把农田基本建设与中低产田改良结合起来,重点抓好田、林、路、沟渠的综合建设,努力改善农田环境,提高排灌能力,做到遇旱有水,逢涝能排,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实现农业的丰产丰收。

3.2.4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与肥料效应,在以有机肥为基础的条件下,提出氮、 磷、 钾和微肥的适宜用量与比例以及相应的施肥技术。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法施肥既能满足作物生长发育时肥料的需要,又不致使土壤养分亏缺和失调,从而达到增产、增收、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在提高肥料利用率上采用分层施肥、集中施肥、需肥临界期与最大效率期施肥,确保作物生产优质、高效、低耗、生态、安全。

3.2.5 加强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水平。农民科技素质低,是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要整合各种科技培训资源,经常性地对农民进行培训,激发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普及推广一批先进适用的农业新技术,尽快提高农民素质。

3.2.6 改良土壤酸性。从三江侗族自治县2009年测土配方实施项目耕地地力评价结果可知三江县酸性田0.763万hm2,占水田面积的89.56%,酸性土0.318万hm2,占旱地面积的80.78%,改良酸性耕地一是避免或减少使用酸性肥料,选用中性或微碱性肥;二是施用石灰或草木灰中和土壤酸性,石灰含钙多,又能改良土壤结构。一般施石灰1 125 kg/hm2或草木灰1 500 kg/hm2。

3.2.7 消除障碍因子。针对土壤存在的障碍因素,采取相对应方法,消除障碍因子。

4 参考文献

[1] 张杨.肥东县中低产田改良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09(7):194-196.

[2] 顾淑娟,石佑华,刘爱云,等.如东县中低产田主要障碍类型及改良利用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9(7):190-191.

[3] 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壤肥料工作站,三江侗族自治县农业局.三江侗族自治县耕地地力评价[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166-171.

改良土壤的措施范文第6篇

[关键词] 中低产田 改良 培肥措施

[中图分类号] S1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3)03-0130-02

在晴隆县存在下列的几种土壤类型,而对于不同的土壤类型,我们需要用的是不同类型的改良措施。

一、冷、烂、锈障碍型

1.土种主要是

深脚烂泥田,浅烂泥田、湿或湿鸭屎泥田、重青紫泥田、锈水田,煤水田,潮砂泥田等。这些田的分布地区多在阴山夹沟谷沼泽或者是洼地里。而处于煤系地层的土地对应的是水位相对较高的地下,这就意味着带水存在着很多的困难,而且还经常遭受冷浸水、煤锈水、铁锈水等状况。在铁潜育盘层中形成的青泥层和煤泥层,他们都没有无结构等障碍的原意。但是缺点是土壤温度相对较低,缓慢的有机质分解速度,土壤肥力也相对较差一些,进而导致的是水稻长势较弱,单产也相对很低。

属于障碍型旱作土主要有下列几种类型:砾石紫泥土、砾质紫泥土、石渣子土、扁砂土、羊肝石土等等。这类土壤的缺点很多,因为相对含量较高砾石,所以产生的直接而后果是耕作困难;土屋因为浅薄的缺陷,所以很经常发生严重的漏水和漏肥情况;因为土壤受温度影响很大,所以土壤依然处于幼龄状态,较低的肥力不能对收成有保证。

2.改良利用措施

2.1在需要开沟排水的时候,我们要做的是降低地下水位,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土壤通气和透气性,而且还可以增大土壤温度和分解有机质的速度。

2.2将煤锈和铁锈引开,这样带毒的水就不会灌入田地,更不会出现危害土壤和农作物的现象了。

2.3在冬耕时,需要进行晒垡或薰土并进行相应的水旱轮作,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对土壤的结构进行改良。

2.4磷、钾肥的使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土壤中的有效养分。

2.5在很多情况下,半旱式栽培也是可以使用的。

2.6有一些土壤中砾石的含量过高,我们可以做的是及时清理砾石,还可以适当的在土中加入泥。有机肥的增加,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土壤费力,最后达到使其熟化的目的。

二、砂瘦型

1.稻田主要土种有三类

它们分别为黄砂泥田、血砂泥田、的砂田等。这类田块的特性为适合耕作的土层较浅而且存在砂多泥少的情况,发育不显著的犁底层导致的是较差的结构性。此外,存在较为严重的漏水漏肥现象,在水稻后期易发生脱肥早的情况,酸性反应的土壤也对作物的正常生产造成了很大的负面作用。

2.旱作土种主要有四类

它们分别为扁砂土、石渣子土、黄砂泥土、潮砂土等。他们主要分布在山坡中上部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砂页岩风化质地段。它的形态特征是:粗骨型的耕层存在于心土层,在砂石较多的土壤中很经常性的看到半风化母质,土质松散而且结构相对较差,易流失土壤的熟低度相对较低,这也导致了相对较差的土壤肥力。

3.改良措施

3.1在客土掺如泥。在这里我们需要做的是调整砂粘比例,只有这样才会真正改良土壤的结构,并真正在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得到真正地提高。

3.2大力提倡使用有机肥和绿肥。我们实行的方针是以养地为主,用养结合。这样才会对土壤熟化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最终达到增大土壤肥力的目的。

3.3实行水旱轮作。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土壤结构得到改善,但是在后期追肥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做的事尽量减少脱肥现象的发生。

3.4兴修水利,可以保证灌溉所用的水,最后达到抵御干旱的目的。

三、粘瘦型

1.土种主要有下列几类

死黄、红泥田,粘死黄、红泥田,玄死黄、红泥田等。

2.改良的具体措施则有下列几种

2.1掺砂改土。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对土壤粘砂比例进行调整并对土壤的质地进行改善。

2.2种植绿肥或豆科作物。这样增施。可以将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提高并在土壤结构方面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2.3逐年深耕。我们使用的是加厚耕层、精耕细作的方式,这样就可对土壤熟化起到了很好的加速作用。

2.4合理施用石灰。实用相关的公式计算,按生石灰用量(公斤/亩)=[水解酸×(28/1000)×(150000/100)]就可以得到亩使用石灰量,最终为了对土壤酸性进行改良。

四、盐渍化土壤

因为耕层可溶性盐分含量的变化导致的是土壤的碱化度盐渍化,而且在很多地区的盐碱化程度比较严重,这就造成了降低的土地质量。针对这样的土壤,我们需要做的改良措施有以下几点:

1.降低和控制地下水位,增加农田灌溉的工程措施

盐渍化土壤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较高的地下水位,土壤盐渍化的基础是怎样合理而又有效地控制地下水位。

2.减轻盐分和钠离子危害的化学改良措施

盐渍化程度较重土壤的特征有下列几点:含量较多的钠离子,严重影响了作物的正常生长,我们可以使用化学改良的方法,降低土壤胶体上的钠离子和碱性,最后将土壤理化性状的得到改善并增加土壤肥力。

3.增加地面覆盖,促进土壤培肥的生物措施

尽量减少碱性和生理碱性肥料的使用,我们应该坚持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的原则,种植绿肥并推行有关还田技术,例如深度的播种而浅层覆盖的种植技术、用地膜覆盖和秸秆粉碎等等技术。

五、障碍层次型土壤

在障碍层次型上,土壤严重影响着作物的正常生长。因为在障碍层次主体中大约1米的范围内,存在着例如沙姜、铁盘、粘盘、砾石的作用。我们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的改良措施有以下几点:

1.障碍层的破坏可以通过深耕,还有增加有机肥的使用数量,这样耕层阳离子的代换能力也随之增加。

2.耕作层的增加可以通过引洪灌溉淤而产生的泥逐步加厚。

3.障碍层的逐步熟化改造,可以通过造林、种草、绿肥等方式来进行。

4.对于障碍性的因素措施,我们需要将它们都消除。

六、低洼易涝地改良培肥措施

1.高垄可以通过挖沟排水和修建台、条田等达到效果,这样不仅仅合理而有效地降低地下水位,而且对于地表积水的排除,防洪治涝也去到了很好的成效。

2.客土掺沙。在土壤水、气、热失调等等状况改善上,它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河流沿岸的冲积土、炉灰渣及企业生产的土壤改良剂等,就是我们所说的客土。

3.扩种水田。以稻治涝主要是通过扩种水田的方式来达到的,在目前存在有三种形式:一是,将低洼易涝地变成水田;二是,将地膜稻在种植在低洼易涝地上;三是,将打井种稻的方法,使用在较好的供电基础、较高的地下水位、充足水量的地方。

七、灌溉改良型土壤

气候条件往往会使降雨不充足或者是时空分布不均匀与作物需水量的差异性,这也就形成了我们平时所知灌溉改良型土壤。对于这类土壤的改良,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措施:

1.增施有机肥是为了增加土壤肥力,我们需要做的是在施肥中做到平衡,来达到以肥促水、以水调肥的良好效果。

2.农田基础设施和农艺节水技术的推广和发展,主要是为了在保水、蓄水、供肥等方面,对农田作出相应的改善。

八、瘠薄培肥型

1.增施优质农肥土壤

决定土壤肥力情况的一项重要指标是有机质含量,在以后农业的大发展中,我们提倡有机肥的使用,坚决不出现“白茬地”的情况。同时,从外观上看让我们所施用的农肥完全腐熟,并达到腐、烂、臭这样的效果。

2.发展绿肥恢复地力

在中低产田土方面,绿肥改良培肥中出现的问题较多,其根本原因在于究其原因主要是人们的思想、意识问题。虽然从表面上看,绿肥实行粮肥轮作方式,使一些耕地面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的确降低了粮食产量;但是我们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总的经济效益还是上升的。因为绿肥的使用,使土壤的有机质和氮素的含量都增加了,土壤中的的养分得以富集,对土壤不良理化性质也有很大的提高,进而促进了土壤熟化的速率,降低了水、土、肥的流失,还在固砂护坡上得以提升。

九、农业工程措施

1.推广节水排灌技术

推广管灌的好处是,可以改变过去在田间地面灌水以土渠为防渗渠的现状。通过低压管道将灌溉水直接输送到田间就是我们所说的管灌,它的大规模推广和使用,不仅可以将田间用水有效地控制,还在良好的农田生态中增加土壤肥力产生很有促进作用。

2.植树造林种植绿肥牧草

农田防护林主要是针对生产性能极差的农田地块,因为它不仅可以净化自然生态环境,而且还可以有效的增加土壤肥力,最后达到降低土壤盐碱沙化发生的几率。

3.科学作物生产布局

将农业结构布局中的作物合理分配是很必要措施,这个在大宗作物玉米、水稻与经济作物的比例关系问题上表现得更外明显,因为只有科学的实施,才会为优质耕地资源发展提供多种可能。

4.提高科学种田水平

充分利用多种传媒手段,例如广播、电视、报刊等,让人民从多方面、多角度的了解农业的相关科学知识,只有让农民看到科技种田的实用性,才会对本市的低产田的改良产生很好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改良土壤的措施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农业 改良土壤 增收

[中图分类号] S1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1-0027-01

几年来,在凤城市农业综合开发办的大力支持下,凤城市土肥站积极参与农业综合开发土壤改良项目。实施土壤改良项目当年可实现亩增产100公斤,增产17.6%,第二年及以后可实现亩增产140公斤以上,亩增收295元。同时该项目的实施提高了耕地质量,提升了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到项目区堪查设计,采集土样,检测土壤养分,提出改良技术方案

凤城市土肥站、区划办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先后深入到边门镇、赛马镇、大堡乡、大兴镇、宝山镇现场勘察设计土壤改良方案。经过测试,其结果为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2.0%,比全市平均值低0.59(全市平均值2.59%),属缺乏;土壤碱解氮含量加权平均值122mg.kg-1,略低于全市平均值(全市平均值为132 mg.kg-1),属稍缺水平;土壤有效磷含量19.3mg.kg-1,比全市平均值高4.2mg.kg-1(全市平均值15.1),按国家土壤分级标准,属于3级标准,含量较丰富;土壤速效钾平均值71.6mg.kg-1,比全市平均值高10.2 mg.kg-1(全市平均值61.4),大大低于缺钾临界值(

二、抓好项目区试验田、示范田,验证改良技术方案

根据土壤障碍因素和检测结果,在项目区建立采用不同技术措施的试验田和示范田。试验田和示范田主要内容包括:施用配方肥(20~25公斤/亩),增施有机肥(2000~3000公斤/亩),根茬还田(机械耙地),施用生石灰(75~100公斤/亩)以及客土(10立方米/亩)等技术措施。经过秋季测产发现:在亩底施有机肥2000公斤基础上,撒施配方肥20公斤/亩,配合根茬还田、施用生石灰以及客土等综合措施,各试验点均表现增产12%以上,甚至在石城镇铁佛村玉米试验田达到亩增产228公斤,增产42%的喜人景象。

三、深入项目区村、组、农户中举办技术培训班

1.测土施肥技术

几年来,通过在项目区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共落实“3414”试验6个,肥料校正试验18个,摸清了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不同作物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优化了作物施肥量、施肥比例、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构建了施肥模式,实现了测土科学施肥,建立不同作物肥料配方12个,推广配方肥1160吨,直接施用配方肥面积达5.8万亩次。通过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亩减少化肥施用4.5公斤(折纯),亩增产100公斤以上,节省化肥投入15元,提高肥料利用率3个百分点。

2.增施有机肥,培肥地力

土壤有机质含量是衡量耕地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增施有机肥具有化肥不可替代的作用。鼓励农民亩施农肥2000公斤以上,对于高产经济作物,施用农肥3000公斤以上。几年来,累计推广生物有机肥1.2万吨,商品有机肥1400吨。通过此项技术的实施,土壤有机质含量稳步提高,土壤理化性状明显改善。

3.秸秆还田,提升地力

几年来,推广秸秆还田技术,每年综合开发办都拿出一定的资金对直接还田农户进行补贴,秸秆还田面积和根茬还田面积处于逐年上升趋势。通过我们连续几年的试验调查,应用根茬还田技术,每亩增收30~40元,而且能够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蓄水和保肥能力,提高土壤对酸碱的缓冲能力,从而保证作物的持续增产。

4.施用生石灰,改良酸性土

土壤酸性过强,不利有益微生物的活动,造成土壤板结,地温回升慢,限制农作物产量。通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土壤改良项目,亩施生石灰75~100公斤,经过连续三年的试验发现,亩施生石灰100公斤,土壤PH值由5.1提高到5.9,增加明显,亩增产粮食105公斤,增产19.6%,效益显著。

5.客土,增加土层厚度

对于土层厚度在30厘米以下的土层薄,砂石含量多的耕地,采取粘土垫砂土或砂土垫粘土的措施,增加耕层厚度,每亩需客土10立方米以上。实现土壤保水保肥,抗旱,增产的目的。

四、镇、村两级领导重视是做好土壤改良项目的前提

为了做好土壤改良项目,所涉镇区领导高度重视,专门指派主管农业的副镇长协调村、组工作,农业站站长也积极参与。2011年12月在大兴镇青沟村和大堡乡黎明村举办培训班时,主管农业的黄镇长和姜乡长都亲自参加,全力做好项目的前期发动,中期实施以及后期验收,得到了上级领导的一致认可。

五、明确项目区土壤改良计划,全力做好具体项目实施

改良土壤的措施范文第8篇

关键词:盐碱地;危害;改良

中图分类号:S15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7012202

1 盐碱地的危害

盐碱地是指土壤含有过量可溶性盐类的土地。土地盐碱化的原因是由于土壤和地下水含盐过高,在强烈的地表蒸况下,土壤盐分通过毛细管作用上升并积聚于土壤表层。盐碱地由于土壤内大量盐分的积累,引起一系列土壤物理性状的恶化:结构粘滞、通气性差、容重高、土温上升慢、土壤中好气性微生物活动性差、养分释放慢、渗透系数低、毛细作用强,更导致表层土壤盐渍化的加剧,使植物生长发育受到抑制,甚至死亡。

曲靖市国营海寨林场苗圃育苗十多年,土壤已经严重盐渍化,胶凝土厚达25 cm左右,育苗成活率极低,一般在40%~60%。为提高育苗成活率,必须对土壤进行改良,采取的措施首先为改良土壤的物理性质即换土,其次应采取其他基本措施:即耕作、施有机肥、增加土壤改良剂等。

2 盐碱地改良的具体措施

2.1 改良物理性状

土壤的物理性能和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密切相关,土壤中有机质含量高,形成土壤团粒结构好,有利于保水、保肥、通气、透水,较好的育苗地有机质含量不低于3%~4%(指30 cm深的耕作层),园林苗圃土壤容重即干重在0.9~1.2 g/cm3为好。土壤物理性状的改良,除增加有机质的含量外,主要用容土法,即沙土掺加适量的黏土、黏土掺加适量的沙土,小苗区改土深度在30 cm以内,大苗养护区改土深度在40~50cm以内。具体到改良曲靖市国营海寨林场苗圃的土壤物理性状,挖出胶凝土,换进红土、黑土,并拌入少量的腐殖土,将土壤调节为保水、保肥、通气和透水能力都很好的土壤,适合绝大多数树木品种的生长。

2.2 改良土壤酸碱度

树种分类中有酸性土树木和碱性土树木,有些园林树种对土壤酸碱度要求比较敏感,一般树木适应中性偏酸或偏碱,对土壤盐碱性和酸性的改良措施具体如下。

(1)增加土壤有机质。有机质含量高,可以增加土壤的酸碱缓冲能力,增加有机质,侧重施用有机肥,控制施用化肥,是改良土壤酸碱性的根本办法。

(2)施硫磺粉。增加酸度,降低碱度,并为土壤提供硫素营养,可改善喜酸苗木的生长环境,用法是施撒翻入土壤中,施用量大致是50~100 kg/亩,此方法由于硫磺粉不溶于水,必须经微生物分解后才能里利用,因此效果较迟缓,但较持久,比较安全,不会引起烧苗等副作用。

(3)施石膏肥料。①生石膏,粉越细,效果越好。②含磷石膏,农业常用,降低土壤的碱度。

(4)施硫酸亚铁。可酸化土壤,且能供给植物铁元素,一般每亩使用40 kg左右,用量过大宜引起烧苗。

(5)石灰质肥料。主要作用是中和土壤酸性和供应钙素,在强酸性土壤中石灰(一般用熟石灰)施用量为25~50 kg/亩。

(6)有选择的施用化肥。化肥分为生理酸性和生理碱性两大类,对酸性土壤,施用碱性或生理碱性氮肥(石灰氮及硝酸钙为主)。在酸性条件下,植物也易吸收硝态氮。碱性土壤以施用硫酸铵、氯化铵为主。在碱性条件下,铵态氮也比较容易被植物吸收,常绿植物不宜施用氯化铵,防止氯离子毒害作用。

曲靖市国营海寨林场苗圃更换过后的土壤经检测为偏酸性,且有机质含量偏低。土壤酸碱度符合林场培育目的树种苗木的需求,因此只需改良有机质偏低的状况,可考虑培肥或种植绿肥。

2.3 改良土壤盐分含量

土壤所含的可溶性盐分达到一定浓度后,会直接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盐分对树木的生长影响主要取决于其含量、组成和不同树木的耐盐程度。就盐分而言,苏打盐分(碳酸钠、碳酸氢钠)对树木危害最大,氯化钠次之,硫酸钠较轻。

具体做法:①对某些对盐分反应较敏感的树种,如松类、云杉等应控制化肥使用,侧重施有机肥;②对苗圃应用的肥料结构进行调整,加大有机肥用量比例,淘汰容易造成土壤盐渍化的肥源,如人粪尿、城市生活垃圾等。

曲靖市国营海寨林场苗圃更换过后的土壤经检测盐分偏低,无需改良,只需在培育苗木过程中注意侧重施用有机肥即可,保持土壤的盐分浓度,使之不继续偏高。

3 结论

深厚肥沃的土壤是苗圃获取优质苗木稳产、高产的重要条件,尤其是园林苗圃树木品种多,对土壤要求和适应性各不相同,因此,园林苗圃的土壤管理显得更加重要,最适宜的应是富含有机质的团粒结构较好的酸碱性适中的壤土。曲靖市国营海寨林场苗圃土壤经改良后,苗木成活率大大提高,成活率基本控制在80%~90%,为曲靖市林业发展提供了优质苗木。

参考文献:

[1]张东林.园林苗圃育苗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2]云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云南主要树种造林技术[R].昆明:云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