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非遗皮影戏传承

非遗皮影戏传承

非遗皮影戏传承范文第1篇

海宁是良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文化遗产十分丰富,目前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项,嘉兴市级项目20项,海宁市级项目47项。从皮影“郎家班”到“徐家班”,从硖石灯彩艺人孙惟君到陈伟炎、胡金龙,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题宣传中,海宁日报不断创新传播方式,努力使地方报纸成为引导“非遗”保护的主力军。

农家庭院中“皮影”的复活

1996年春节,在海宁的农家庭院里,三张方桌搁三扇门板,两根竹竿撑幕布一块,鼓乐声中,几个皮影蹦蹦跳跳、活灵活现地演绎着世态万象。3月2日,海宁日报报道了海宁斜桥皮影剧团复出的消息。这是皮影传人郎自立第一次成为新闻人物。

皮影、灯彩、剪纸、滩簧、元帅庙会等艺术技艺及民间风俗,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的永远记忆。而眼下,许多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已濒临消亡的境地,地方党报应该凭借其传播优势,及时承担起传承和保护的重任,“把根留住”。5月1日杭州宋城开张,斜桥皮影剧团前往搭台演出,海宁日报不仅作了现场报道,还连续推出《海宁皮影风采依旧》《延续皮影的美丽》等五篇述评文章,及时引导了公众对民间文化遗产审美价值的关注与认识。

1998年8月,文化部门开展民族民间文化遗产首次普查。有人认为,这是费了老半天的劲儿干了一件“丢西瓜捡芝麻”的事儿,还不如去招商引资办企业。为此,海宁日报文艺副刊推出“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专栏,两个月内集中刊登了《灯彩佳话》《硖石迎灯纪事》《皮影史话》《海宁皮影传人》等4组23篇文章。每组文章占据副刊四分之三的版面,讲述硖石灯彩、海宁皮影的过去和现在,以鲜活的典型宣传民族民间文化的精神价值。如皮影戏就有“养蚕人家要唱‘蚕花戏’,男婚女嫁要唱‘暖房戏’,儿女周岁要唱‘抓周戏’,爹娘五十要唱‘祝寿戏’……”常常一家唱戏,全村闹猛,洋溢着和谐民风。

与此同时,记者跟随着普查人员先后到斜桥、沈士、长安、许村、黄湾、袁花、丁桥等地的农家院,采访民间艺人五十多人,两个月间连续刊登《“捏粉人”艺婆胡杏华》《蚕乡人跳起“马头舞”》《花灯老人沈顺林》《蚕乡最尚皮影戏》等专访文章38篇。这些古老的民俗表演,经文字描绘和镜头定格,为大家留下了一扇扇可以窥见祖辈生活情景的窗户。

400则故事记录“民间的记忆”

海宁日报有个副刊叫“海宁潮”,立足于本土文化,以宣传灯文化、潮文化和名人文化为宗旨。我们发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特点是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因此,传承人显得尤为重要。于是,我们将硖石灯彩、海宁皮影列为“三大文化”的重要题材,作长期宣传。

目前,进入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录的海宁艺人共35名,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人5名,他们都是海宁日报周末版与副刊“弄潮儿”、“艺术名流”等专栏上的典型人物。40年前,浙江皮影戏队在杭州为元帅及外宾演出,郎自立和他的伙伴“两根竹棍表尽喜怒哀乐,一双巧手调动千军万马”,演活了有800年历史的江南皮影戏。如今,郎自立和他的“郎家班”仍神奇般地活跃在海宁乡间……

2000年9月2日,海宁日报以一个整版的篇幅刊登记者专访《皮影“郎家班”》,以“郎家班的新传人”、“天堂里的美丽”、“皮影生涯不是梦”、“他守望着最后一个草台班”四个插题,叙述了“郎家班”第四代传人郎自立半个多世纪充满传奇的皮影生涯。此后,海宁日报以集中、持续、多样的方式报道了皮影、灯彩的几代传人。《灯彩人生》追述硖石灯彩老艺人孙惟君的故事,《66盏“茶壶灯”献艺西博会》讲述灯彩艺人陈伟炎的创制新灯艺的故事,《硖石灯彩挂到新西兰》讲述灯彩新传人胡金龙携硖石灯彩漂洋过海的故事,《七旬老艺人想再演皮影戏》讲述沈圣标重组江南皮影团的故事,《海宁“剪纸王”》讲述王钱松制作皮影偶人的故事,《皮影馆又闻锣鼓声》讲述“徐家班”传人徐二男的皮影人生,《18岁的皮影女艺人》讲述女学生陈沁岸拜师学艺的故事……13年间,海宁日报刊登的四百多则传承故事,讲述了几代传承人的身世与情感、忧伤与希望,不仅让公众了解“非遗”强大的生命力,还为青少年群体中的传承提供了文化土壤,使其传承在体现民族特色的同时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2006年11月,著名导演王家卫执导电影《皮影王》,片中表现皮影艺人传奇人生以及海宁皮影独特魅力的故事,其素材就出自海宁日报的“亲近性新闻”。2008年5月,浙江省文化厅编著出版“非遗”代表作丛书《海宁皮影戏》,其中大量的文字、图片均摘自海宁日报历年来的相关报道。

皮影、灯彩远涉重洋

硖石灯彩、皮影、哈头歌、骚子戏等,这些涉及了音乐、舞蹈、美术、表演艺术、手工艺等各个领域的中国民间传统文化,靠口耳相传已难以延续与发展,必须借助大众传媒的传播,才能发扬光大。

多年以来,海宁日报与浙江日报、浙江电视台、中国文化报、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形成一个共融互补的互动平台,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得到了“立体”播报。如2000年9月2日,海宁日报刊登《皮影“郎家班”》一文;9月15日,浙江日报“钱塘周末”转载此文;紧接着,浙江电视台“亚妮访谈”节目制作播出专题《一个七旬老人的守望》;不久,郎自立等五人应中央电视台的邀请,在北京王府井饭店登台表演,在“东方时空”节目播出。2001年2月,硖石灯彩应邀赴新西兰参加第四届“中国新年灯会”,13盏灯彩漂洋过海,高挂在“南半球乐园”奥克兰的夜空,赢得“天下第一灯”的美名,海宁日报、浙江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均以《海宁灯彩光耀奥克兰》为题报道这一盛事。当年3月24日,副部长李从军观看郎自立的皮影戏《闹龙宫》,予以赞扬,中国文化报和海宁日报第二天就登出这一消息;当年8月,人民画报刊登海宁日报记者采写的《郎家班:延续皮影的美丽》一文和五幅照片……

2002年初,文化部命名“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海宁以硖石灯彩而获此殊荣。当年元宵佳节,南京瞻园举办为期一月的“浙江硖石灯彩展”,180盏硖石灯彩在此张灯结彩,尽展辉煌。南京日报、金陵晚报开设专栏,每日一题报道硖石灯彩的千年灯事、文化特色和制作工艺,28篇文章均由海宁日报记者撰写。灯展组织者南京太平天国博物馆不仅在互联网设制宣传网页,还在秦淮河畔夫子庙举办《硖石灯彩图片展》,上百幅精美图片由海宁日报提供。后来,新西兰、俄罗斯、德国、乌克兰等国的记者多次到海宁采风,将镜头对准了皮影戏、硖石灯彩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样,通过跨媒体互动平台的推介,我们让中国“非遗”获得国际性的关注,从而为其传承赢得了更为广阔和更加多元化的发展空间。2003年元宵佳节,徐二男、沈圣标等皮影艺人应邀赴新西兰奥克兰市表演,海伦?克拉克总理观赏了《闹龙宫》、《火焰山》等传统剧目后,高兴地与他们合影留念。几天后,人民日报华东新闻版和海宁日报均图文并茂地报道这一盛事……

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海宁皮影和硖石灯彩榜上有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75岁的徐二男在颁证会上说:“这上面有记者们的一份功劳,没有新闻宣传谁会认识我们,哪有今天这份荣誉呀!”

为薪火相传助力

1998年11月,浙江省民间艺术家、82岁的孙惟君去世。两年后,硖石灯彩社社长胡金龙着急了:当年他拜孙惟君为师,掌握了灯彩制作的针、拗、结、扎、刻、画、糊、裱独特工艺,如今儿子未承父业,不学灯彩学了电脑,招徒广告张贴了一个月仅引来七名40岁左右的下岗职工。眼下自己年近五旬,这“技法”该传给谁呢?海宁日报以《硖石灯彩期盼传人》为题将他的心事传播开来,很快引起文化部门和教育部门的关注。不久,硖石灯彩社搬迁入职业高中的校园里,作为工艺美术班学生的一个实践基地。此后4年间,他在该校招收了七十多名学生艺徒。这一年,师徒以针制作了一盏品字亭大型灯彩,送去新西兰展出,被当地华人称为“天下第一灯”。

2002年3月,69岁的皮影传人郎自立诀别人世。记者由此产生一种强烈的感受:“一个民间艺人的逝世,相当于一座小型博物馆的毁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已经迫在眉睫了!”海宁日报因而发出“一声叹息”:“别断了‘香火’才讲传承!如今海宁仅剩十多名皮影艺人,最‘年轻’的也已六七十岁了,他们希望组建个‘草台班’,再演几年皮影戏,带出一批接班人,使这门古老的民间艺术免于失传。”新闻引起了社会的关注,“草台班”一路绿灯。

2004年11月,65岁的皮影老人沈圣标邀集八位老艺人成立海宁市江南皮影艺术团,并聘请徐二男作艺术指导,陆续招收了六名年轻人。2005年4月,沈圣标想招几名十一二岁的新徒弟,有人怕学艺影响了读书拿不到学历,想学而不敢学。海宁日报一边在报纸上呼吁“让学艺孩子不为将来担忧”,督促有关部门重视艺人的学历问题;一边联系浙年艺术学校,帮助老艺人从学生中招了三名新徒弟,一边读书一边拜师学皮影。后来,教育部门有意在该校增设皮影专业,使皮影艺术终于后继有人。郎章铭是郎自立的孙儿,刚刚大学毕业就加入江南皮影剧团,立志做一名皮影戏的传人。2006年12月,在浙江省第二届曲艺杂技节演出的《鸡斗》获金奖、《闹龙宫》获银奖。从2006年开始,江南皮影剧团应邀至北京、上海、杭州、苏州、沈家门、绍兴、临安、千岛湖、江西鹰潭、江苏天目河等地演出。2008年春,徐二男、沈圣标等艺人赴台湾参加“浙江艺术周”演出。当年,江南皮影剧团被列入浙江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基地。

有了“非遗”传人,还必须培养热爱“非遗”的消费大众,营造出非物质文化遗产适宜生存的生态环境。正月初五盐官“追钱潮”,二月初八皇冈“轧太平”,三月清明花市,五月端午庙会,还有中秋观潮节、皮博会等传统节庆活动,历来是海宁民间艺术传人大会演、大交流最活跃的日子,也是海宁日报大显身手的舞台。当郎自立引领着七名孩子用稚嫩的小手在后台舞动时,摄影记者将此画面定格,成为第二天海宁日报的封面新闻。离休干部、浙江省委宣传部原文艺处处长施振楣住院治病时看到这张照片,执意出院,一定要到海宁去见一下这个皮影艺术“草台班”的守望者……

非遗皮影戏传承范文第2篇

一、唐山皮影:河北非遗的典型代表

皮影戏也称作“影戏、灯影戏、土影戏”,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道具戏之一,它是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孕育而成的艺术形式,“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充分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皮影在全国有很多流派,唐山皮影发源于唐山的乐亭县,也称乐亭影,传说始于金元末期。从1958年唐山发现的明抄本乐亭影卷《薄命图》看,乐亭皮影至少在明朝已经成熟。与我国其他地域皮影造型相比,唐山皮影有着独特的艺术特点:

选材优良

皮影即用皮子雕刻影物,有牛皮、马皮、羊皮、驴皮之分,其中驴皮为上等材料。唐山皮影多采用驴皮为原料(因驴皮透明度强、柔韧性好,结实耐用又易于保管),成型后的皮影影人刷以桐油来增强其材料的抗腐蚀性。

刀工细腻

唐山皮影以雕工著称,尤以线刻见长,雕镂精细、刀法犀利多变、造型夸张独特、线条流畅清新,极富装饰性。在雕刻刀法上,拉刀、推刀、回转、顿挫、明刀、暗刀等讲究颇多。有的老艺人还将刻镂技艺总结为:“大刀口,小刀口,刀口犀利要直走,里裂外斜最禁忌,乱加饰物俊变丑,顺茬作出能直立,横茬刻完卷又偏。鼻直眼尖帅盔尖,斜行一线尖对尖。嘴角眼角要相对,刻出影人笑微微。”

着色古朴

色彩是皮影造型艺术的重要工序之一,是在夸张的形体基础之上再次进行艺术上的升华。唐山皮影艺人在处理皮影色彩时不受造化、成法的限制,根据皮影本身的质地及影人特征在传统的色彩观念基础上进行发挥,形成了色彩明快、艳丽、对比强烈而和谐的艺术效果。传统色彩以黑、绿、红为主,因为黄色与白色驴皮的色彩较为接近,雕刻出的镂空映衬在影窗之上本色为白色。

二、唐山皮影的现存问题

伴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发展,河北省的生态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包括皮影戏在内的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现代化、高效率和快节奏的生活使某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很难适应人们的精神生活新需求,生产方式现代化的转变和物质利益影响了民众的生活观念和价值观念,大众开始对自己的民族文化忽略、淡忘甚至遗弃。同时,物质利益的驱使而带来的商业操作,在片面追求市场效益和经济利润的同时,盲目迎合观众口味而改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态,忽略甚至歪曲了其本身所包含的丰富文化内涵与价值观念。

和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样,皮影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正在走向衰落,最令人担忧的是皮影艺术传承人的缺乏。根据调查显示:全国170多个县(市),11000余名皮影艺人80%多的皮影艺人的年龄均在60岁以上,这种现状所限,会导致他们所掌握的一些绝技、绝活随时有可能失传,大量相关的音像资料也在不断流失。此情况在唐山皮影艺术界也有不同程度的存在。

当今的人们对皮影戏的接受也存在着问题。一种艺术形式要想广泛流传,首先要有尽量多的受众群体,现在喜欢看皮影艺术表演的基本上的为老年人,年轻观众少之又少。皮影是时代的产物,在其辉煌时,条件是客观经济物质匮乏与科学技术的不发达,人们休闲娱乐的方式较少。现在电影、电视、网络等高科技产品的传播媒介已经在大众生活中得到普及,受众可选择的娱乐形式更为丰富了,年轻观众不喜欢看皮影。皮影自身的表现形式也有缺陷与不足,如作品内容、形式的老套,脱离时代感等。所以,跟进自身的艺术表现形式是当务之急。

三、非遗传承之路

世易时移,与时俱进。任何一种艺术都有自己的演进规律,也有伺机发展的重大机遇,在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总体进程中,面临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不例外,它既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文化基因在文脉中的显现。因此,更新自身的表现方式与开拓创造具有时代感的形式,才能走上生生不息的可持续之路。

开发专题,拓宽传承视野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但拥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还隐含着极为丰富的旅游价值,如果能大力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题旅游,不仅能够丰富旅游资源的开发类型,从而提升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而且还能够营造旅游地的文化氛围,提高旅游者的体验深度与文化感染力。比如,定期举办针对旅游的专题演出,在保留传统经典曲目的同时,并开发新的大众剧目,加入现代元素。借助电视台、网络等媒介,吸引大量年轻的旅游者,使唐山皮影在保护中得以传承与发扬。还可以借助现代科技,将高科技展示和身影其境的现场感结合起来。比如,为普通观众营造亲身体验的机会,让游客欣赏精美作品的同时,亲自体验制作的乐趣,让游客全方位立体的体验唐山皮影的艺术魅力。这种亲自动手参与与接触可以让大家感受皮影的文化魅力,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感悟。

发展创意产业,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是当前的一种创新的设计理念。具体到皮影戏的传承和保护上,根据材料的不同、雕刻绘画的不同特点,制作精美的皮影人,不仅有旅游纪念的意义,还有收藏装饰的价值,这样可以使传统艺术形式进入现代人的生活环境,在创造产业价值的同时拓展皮影戏的传播范围。

保本固原,扶植新生力量

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为重要的活态载体。所以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保护传承者在传承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过程中传承人是不可替代的能动主体。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形成时间长、外来文化和商业的冲击,在传承过程中传承人严重的流失、断代。传承人不断减少,不仅会影响该非物质文化的传承,还影响着该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最关键也是最基本问题,传承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忠实地师承师傅的技艺,保持本来的原汁原味;另一类是以师傅所授的技艺为基础进行发展与创造,自成一家。政府在对传承人的保护过程中,应以保护民间艺人为主,适当要补贴给其一定的物质待遇,为其创造必要的生存空间。

政府主导,确保文脉传承

作为公共权利的代表者、行使者的政府,有义务、也有责任对社会中的公共事务进行保护和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国家文化事业发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多样、复杂、脆弱,所以其保护工作也变得相当重要。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过程当中,政府主要在“保护”和“传承”环节做足功夫,进行相关的经费支持,产权保护。唐山皮影其自身就是河北的一种活态文化,更能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传统性与地域性,着力加强皮影文化产业的对外交流输出,不断营造和扩大传统皮影艺术对外的影响力,加强扶持有能力开展对外交流的表演团体和皮影制作者,采取系列措施在资金、政策等问题上提供必要的保证,对演出硬件设施大力投入,从而保障这些表演团体顺利走向国际市场。

总之,我们必须结合唐山皮影的特点,合理选用适合皮影的载体,把发展地域经济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相结合,这样非物质文化遗产既能得到保护,区域经济也能得到协调发展,取得两者均衡的双赢局面。竭力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风貌,在我们由农业社会转向后工业社会的社会语境中显得尤为重要,是维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是维护民族的文化安全与文化的核心竞争力,塑造时代的国家民族精神,加强民族文化的自我归属感,对建立并显示独特的文化景观有着深远的战略意义。

非遗皮影戏传承范文第3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创新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不同群体,团体、或为个人,看做文化遗产的社会实践,观念的表达,表现形式、知识、技术和相关的工具,手工做出来的物品与文化场地。每个团体因为自身所在的地方,与历史的条件、自然的关系的变更使不断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直更新,并让那些人实现了自我认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始终依靠人存在,以形象、技艺和声音为表现手段,还以嘴巴、耳朵、身体为载体能够代代相传,在“活”的传统文化中,其又是极脆弱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从事传统文化和技艺的人越来越少,很多非遗项目面临着后继无人的情况,亟需解决。

一、材料工艺创新

将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下去,只靠口头上的宣扬是不够的,还需要科学的创新与发展。例如民间工艺美术皮影戏,我们可以发现,如今喜欢皮影戏的人不少,但观看的人却很少,特别是年轻人。因为他们只能听懂音乐,却看不懂内容。如果想将这项文化遗产发展下去,应该有适应社会发展的改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皮影的造型角色,表演方式也应该产生相应的变化来适应时代的需要。例如与数字技术合作,选择性的保留一些皮影艺术的特征,比如影人身上原有的镂空花纹,可以在数字动画中转化为纹饰。在与数字化技术结合的情况下,可以将原来的牛皮和驴皮材料模拟成布料、布纹的质感。但是为了保护传统文化的韵味同时丰富画面语言,可以对皮影的显著特性予以保留,而对其他的配件或布景进行改进,使皮影戏焕发出新的时代生机。再如一些传统的柳编工艺品,在国内的市场销售一直不是很景气,中国人把它看成传统的手工制品,代表着落后,同时代脱节。如何让国内追求现代化时尚消费思想的人们能够接收我们民族自身的非遗产品,这就迫切需要生产厂家进行创新和改变,不断丰富柳编的材料,科学地融入其他不同质感的材料,使传统的柳编工艺品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例如一些柳编装饰品和摆件,像台灯和花瓶等制品可以和金属铜结合,产生肌理的对比,一个富有金属光泽、光滑圆润,一个具有自然柳条纹理,产品的装饰味和现代感倍增。此外还可以尝试同陶瓷、石头、铁器等材料结合,打破柳编材质一贯单一的现状,使国内更多的消费者能够接受,从而扩大国内市场。

在沿袭几百年的柳编技艺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了很多种编织法,例如立编、拧编、排编等十几种编法,打造出口创汇的名片和主导产业。老外觉得它绿色环保、纯手工编织,天然材料,所以和喜欢。而柳编产品在国内市场销量却不那么好,因为国内的年轻人认为柳编不就是手工编织的菜篮、果篮吗?都是过时的物件,缺少现代感。因此厂家可以从柳编制作工艺上进行创新,引入艺术设计中平面构成与立体构成的方法来设计与制作,采用立体构成的方法设计出各种器型,然后用铁丝、木框、柳条等搭好骨架,再把柳条、竹片、木片、树皮等材料按照平面构成的方法拼贴上去,这样不仅效率高,也可以批量生产,降低成本,又不失手工绿色环保的特点,同时也丰富了柳编的生产工艺,增强了产品的设计味道,传统中不失现代感,可以作为新中式家具配饰用品的首选,国内销售市场将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二、传播媒介创新

媒体传播的方式能记载各个阶段各种方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给后来的研究人员带去便捷,让他们能有更详细真实的研究资料,同时也能够对群众进行科普教育,让人们能够了解认识本民族文化。当今科技发展的很快,人们认识事物的途径越来越多。例如文字、声音、影像、网络等等,这些途径可以真实、全面、系统的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按类别划分存入档案,设立整体系统的资源数据库。例如,近年来各级文化部门按照文化部统一要求,将普查收集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文字、图片、影像等素材录入电脑,建立健全的自治区、地(市)、县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

媒体传播还包括期刊、电影、网络等传媒,这些目前已经离不开人们的生活,是宣扬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的手段。例如:(1)影视传播,电影是如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很重要的一部分,民众通常是在一些电影中了解到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像传播可以利用电影、电视、纪实片、专题记录等多种途径。(2)表演传播,这些年来,春晚,元宵喜乐会、话剧巡演、甚至是综艺节目等文艺娱乐节目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观众在观看节目的时候,能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3)动漫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如今动漫已是新媒体产品中的一个发光点,它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无疑是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动漫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早在以前就有合作,中国很多的早期动画大部分是以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故事为主线,例如早些年中国的一部获奖动画作品《桃花源记》,它就是融入了中国的传统元素,皮影、剪纸、水墨等等。国内的动漫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互相参考学习,相互融合。动漫的出现、推广,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带去了方式上的创新。(4)游戏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游戏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合作从游戏出现的时候就开始了,文学作品中那些富有想象力与生命力的形象、情节、观念等,早已形成一系列的文学“原型”,在游戏的设计制作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很多原型被带入各类游戏中。通过游戏的画面表达,非物质文化遗产又多了一种传播方式。(5)网络传播,当今科技的快速发展,使用网络的人越来越多。人们可以利用网络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了解自己想了解的各种事物,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网络的传播能够得到很好的普及作用。由此,网络传播也是一条很重要的途径。

参考文献:

非遗皮影戏传承范文第4篇

关键词:皮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传承与保护;创新

1 西安同朝皮影

皮影是皮影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皮影的制作技艺复杂,皮影根据不同的地域有着各自的特色,下面简要介绍西安同朝皮影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以及在当今社会的发展现状。

1.1 西安同朝皮影的历史渊源

陕西皮影分四个流派,其中西安同朝皮影属于陕西东路皮影。陕西的“同朝皮影”因发源于古时同州府(即今日大荔县)与当时的朝邑县,而被称为“同朝皮影”。同朝皮影的产生没有文献可以考究,不过有两个故事也许是同朝皮影产生的原因。其一,相传秦始皇的儿子胡亥出生后总是啼哭不止,少府用自己的身影止住了胡亥太子的啼哭,后来秦始皇命雕刻师仿照人的影子制作成各式各样的牛皮人在窗前表演,用来逗乐胡亥。而后这种嬉戏形式传到民间,被百姓称作“牛皮灯影戏”。其二,相传西汉文帝刘恒时期,宫妃们将桐叶剪成人影的形状,在灯光的照耀下映在窗户上,用以与太子嬉戏取乐。

1.2 西安同朝皮影的制作工艺

西安同朝皮影的制作要经过选料、制皮、雕镂、彩绘、压平、定缀、合成这七个步骤来完成。皮影的雕刻刀法精细,线条流畅,服装设色艳丽,人体结构比例匀称,布局巧妙。雕刻的人物形象武士强悍,精神饱满,旦角亭亭玉立,婀娜多姿,雕刻的舞台装饰(如:金銮殿、帅帐、书房、绣阁、真窗实门)富丽堂皇、气势宏大,花木怪石,奇特多姿,为群众欣赏、收藏的佳品。

1.3 西安同朝皮影的发展现状

国家对皮影这项传统技艺非常重视,并在2006年将之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成为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皮影这门传统技艺的现状不容乐观,发展前景堪忧,这也是西安同朝皮影的发展现状。西安同朝皮影作为一门传统技艺,传承人普遍年事已高,这门精湛技艺的延续处于找不到下一代传承人的困境。当今社会丰富多彩,电子、网络等多种娱乐方式已经覆盖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皮影戏这种传统的娱乐方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制作皮影需要精雕细琢,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完成一道道工序,中途一经出错将无法修改。不但如此,后期对成品的保存也是一个很大的难题。这使得皮影在当今如此快节奏的社会中,无疑存在着很多的局限性的。

2 “化生:《白蛇传》的古本与今相”展览

2015年8月18日,在北京恭王府中华传统技艺精品馆举办了“化生:《白蛇传》的古本与今相”展览。该展览是围绕“当代艺术介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而进行实践的主题性展览。该展览呈现的一系列作品是根据陕西东路皮影的传统技艺与当代艺术进行融合、再创造所产生的。

2.1 展览内容

该展览以展、研、演三大板块综合呈现。在展览板块将展出140多件陕西东路皮影戏曲《白蛇传》的影偶珍品和艺术家邬建安的作品《新解》,从而形成了《白蛇传》“古本”与“今相”间的多重关联,展开了中国本土文化传统与当代视觉艺术的“超时空”对话。文献板块则以图文混编的形式回顾了邬建安与工美师汪天稳及其弟子在十年合作中对传统皮影的制作工艺、美学样式和传播方式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

2.2 展览意义

“化生:《白蛇传》的古本与今相”展览综合取用了传统皮影工艺,追溯原型又生发想象,营造出古今对话的迷幻空间,更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探索了一条实践路径,以期深化、推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当展。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表示,此次展览的特点是当代艺术的中国方式,即既不完全按照西方路线走,也不完全去走国际化路线,而应该通过对自己本土资源的研究与转换,从而形成当代艺术的中国方式。

《白蛇传》的“古本”人们都十分熟悉,艺术家邬建安在此“古本”的基础上,进行了融合与创新,解释了“今相”的意义。邬建安依托皮影这个传统资源进行高效制造“创新”价值,使用当代艺术和传统艺术这两种材料相组合,进而完成这一叙事性的作品。艺术家邱志杰表示,通过当代艺术的介入,使得本来已经开始退化的传统文化技艺被重新唤醒。该展览所体现的当代艺术与传统技艺是一个互相的滋养,一方面传统技术里蕴含的从美学精神到技法、到材料都能够给当代艺术带来一些新的机会;另一方面,这也是当代艺术给传统技艺的一个发展的机会。该展览是对“当代艺术介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这一课题的一次成果展示与案例总结,为各非遗门类的生产性保护创造一种观念和工作模式上的参考。

3 在创新发展中保护传统技艺使之得以延续

皮影作为中国的文化特征符号,作为中国传统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当代社会留下了什么?可以为当代社会留下些什么?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思考与探究的问题。皮影只是传统技艺之一,我们应该对所有传统技艺的保护与发展进行思考与探究。我们应该在当代逐渐转变固有的对传统技艺保护的思想,不能一味地只是保护传统技艺,应当将传统技艺充分融入当代艺术中,可以适当转变传统技艺在当代社会中起到的作用。例如,将皮影这门传统技艺融入影视作品中、融入展示作品中,在保留传统技艺手法或表现形式的同时又加以创新,从而达到在创新发展中保护传统技艺的效果,使我国的传统技艺能够有效地延续下去,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在世界永存,彰显中国风采。

参考文献:

非遗皮影戏传承范文第5篇

“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起初总被人错叫成“非文化物质遗产”的词语,如今早已不是什么佶屈聱牙的新鲜语汇,它走出象牙塔,成为与寻常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新命题。

民族文化DNA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当历史的尘埃落定,一切归于沉寂之时,唯有文化以物质的和非物质的形态留存下来,它不仅是一个民族自我认定的历史凭证,也是这个民族得以延续,并满怀自信走向未来的根基与力量之源。

有些人不禁要问,回望漫长的历史进化过程中,先祖们到底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其实,仔细寻找,你会发现,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历史留给我们太多宝贵的东西,其中有大批珍贵的、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学传说、制作工艺、演出艺术等文化项目。

从京剧、年画、腰鼓,到茅台酒、自贡井盐深钻汲制的制作技艺,到逐渐消失的泥瓦箸笼、蓑衣编制技艺,从传统的年夜饭、尝新习俗到陌生的建房挑日子、砌镬灶、修额……

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于人类社会,相当于珍稀物种之于自然界,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一个民族、一个地域的文化个性。

2001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了第一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由此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据中国首次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面普查数据统计,中国“非遗”保护工作进展神速:目前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的项目1028个,省级“非遗”名录7109项,地级“非遗”名录18186项,县级“非遗”名录53776项。

与国家级“非遗”数量暴增相对应的,是大量的“非遗”正在消失,被发达国家尊为“人间国宝”的非遗传承人在我国普遍境遇不佳,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空间不断受挤压而碎片化、边缘化,加上他们大都进入银发时代,许多绝活、绝艺因后继乏人将成“广陵绝唱”。其实,非遗濒危背后是文化认同的危机。悲剧深层根源在于长期以来国人文化价值观的倾斜和误判迄今未尽矫正。19世纪以来,源自西方的工业革命、现代化、全球化浪潮强势袭入。国内“砸烂孔家店”、“打倒一切牛鬼蛇神”、“全盘西化”等声浪接连不断,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在“西洋无限好”的集体性迷失中一次次遭遇撞击。相当一部分国民对本民族文化丧失了起码的敬畏和珍爱,几度产生文化认同危机。

好在喧哗与骚动过后,站在21世纪的坐标系上,我们的文化反省和价值重估可以比100年前乃至十几年前更能向理性回顾,民众的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愿望也日趋迫切。中华文明何以成为世界几大古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正是在于它已“长”在人身上,依托非遗载体生生不息。联合国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就已预见,代代相传的“非遗”能使各个群体、团体“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

“当一个民族的文化存在,这个民族就存在着”。保护“非遗”无疑是炎黄子孙文化寻根之旅,破坏“非遗”则不啻于文化割脉行为。不夸张地说,“非遗”是民族的DNA宝库,是民族精神的大动脉。它蕴含了中华民族极具个性化的宇宙观(如天人合一,让世人逍遥于“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物我两忘之境)、道德观(修美德行善举,成就了春秋汉唐多少君子风度、高士节操)、审美观(中和蕴藉,东方式意境和韵味仍不失为现代人浮躁心灵的脱俗剂)。

璀璨“非遗”

在广元市元坝区射箭乡一带,流传着一种旨在许愿祈告的民间傩戏“花花愿戒”。因长期流传于射箭乡地区,人们称它为“射箭提阳戏”。3尺戏台,只有锣鼓声声,长号阵阵,没有弦乐,人和木偶同台说唱,其演出形式在我国尚属唯一,被称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

射箭提阳戏历史悠久,是中国乃至世界都有一定影响的傩戏品种,是宗教与艺术相结合的一种原始古朴的戏剧形式。传说当年唐玄宗魂游地府时,亲眼目睹地狱里善恶相报的因果关系。回阳后,就创造了一种劝人为善的愿戏,旨在规劝世人多行善事,以免死后遭受地狱之苦,早日升入仙界天堂。

元坝区射箭乡57岁的村民李大富,是射箭提阳戏的第十二代传人,是射箭提阳戏团的“坛主”。

李大富从小跟爷爷李国升一起生活。爷爷看他记忆好,又聪明好学,就在他20岁的时候把射箭提阳戏传授给了他。

如今,射箭提阳戏团共有17人,年龄最大的78岁,最小的18岁。由于 “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的行规,成员是清一色的男性,戏中女角色都由男性反串。但近年来,他们打破了该戏只传本姓本宗族的行规,只要有愿意学戏的村民,他们都会教。

然而近年来,射箭提阳戏的活动阵地却在逐渐缩小,缺少展示的平台。演艺人员后继乏人,人员老化,一些颇有造诣的演员逐步退出舞台,有的相继谢世,部分绝技难以传承,年轻艺人技艺精湛的不多,愿意承学的较少,人们对射箭提阳戏的兴趣愈来愈淡漠。射箭提阳戏的传承发展可谓举步维艰。

巴中皮影是保存于四川东北部巴中市境内的一种“民间皮雕传统戏剧人物的工艺美术品”和“皮影戏演出”。皮影表演技艺高超,既有动态表演似木偶戏中的木偶眨眼拌嘴,更有川剧变脸的特技表演。打唱逗硬,十分讲究“板”、“眼”、“腔”、“白”的综合运用,是巴中皮影的特色。

巴中皮雕传统戏剧人物的民间工艺美术家肖德秋、李玉湘、张美信3人,能制作“头门神”(身高1.8尺)、“二门神”(身高1.2尺)和“三门神”(身高0.8尺),以“二门神”为主。其材料为经过特殊加工处理的黄牛皮,按格子用40多把不同类型的錾刀进行锤刻。将皮影子的关节活动十三处,用粗麻绳打结连接而成。

巴中皮影戏演出比较活跃,既有长期活跃于农村演出的巴州镇李玉湘皮影剧团和恩阳镇的张纯玲皮影剧团,也有坐阵巴州城演出的曾口镇肖德秋皮影剧团。

白马藏族“㑇舞”(意为吉祥面具舞)是四川九寨沟县民族民间文化,也是白马藏族文化的杰出代表。汉语俗称“十二相舞”。它源于白马人崇尚“万物有灵”的原始时期,是氐羌文化与藏文化的融合体,带有一定的祭祀性。其历史悠久、雄浑古朴、神秘惊心、内涵深厚,深刻体现了白马藏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理念,同时也体现了远古时百兽率舞的文化遗存。

在该县县委、县政府的关心支持和高度重视下,经过几代文艺工作者的艰苦努力,收集和整理了一批内容相对完整的“㑇舞”资料,拟定了详细的保护计划,使濒临失传的古老“㑇舞”得到了有效的保护。白马“㑇舞”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族文化重焕光华

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从此,“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正式进入中国官方语言体系,迅速被学界所启用,甚至成为中国文化语境中最为流行的新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草案)》,经广泛征求意见,如今已列入全国人大立法计划。

2006年7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成立。2006年9月,经中编办批准成立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08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在文化部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司。30个省区市经省编办批准成立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有14个省区市文化厅(局)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构和队伍逐步建立。

与此同时,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初步建立,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初步形成。

值得一提的是,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十一五”期间受到了高度重视。国务院公布的102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少数民族项目共有367项,占36%;文化部公布的1488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少数民族传承人有393名,占26%。

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创新。自2007年6月至今,文化部相继设立了10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分别是: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和海洋渔文化(象山)生态保护实验区、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迪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四川省紧紧抓住机遇,不断加强“非遗”基础设施和传习所建设。并兴建了省非遗保护中心、成都国际非遗博览园等一批全省重大“非遗”工程,兴建了绵竹年画博物馆、蜀锦织绣博物馆、北川民俗博物馆、青神竹编博物馆等一大批各具特色的“非遗”博物馆、民俗博物馆和“非遗”展示中心、传习所。截至目前,全省共命名了145个“非遗”展示基地或传习所,使之成为宣传展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成为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发展的重要场所和载体。此外,还建立了省、市、县三级“非遗”名录。目前,全省已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20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60个,市级名录1342项,县级名录5076项。

当各地老字号以进入“非遗”名录作为新的金字招牌,当孩子们向爸爸妈妈讲解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当街头广场上扭着大秧歌的老奶奶自豪地对你说:“俺们这可是‘非遗’!”不得不承认,“非遗”确确实实已经走入了寻常百姓家。

从一个新生语汇成长为中国文化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入人心,与8年来文化部门广泛开展的宣传教育是分不开的。

为培育全民的文化自觉,营造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国务院规定自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被列入国家法定假日。文化部及各地文化部门利用这些契机,大力开展“非遗”展览、展演、论坛、讲座等宣传教育活动。各级文化部门还与教育部门合作,积极推进“非遗”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使“非遗”成为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

广元市朝天区麻柳小学的孩子们每周盼着上“麻柳刺绣”课,一周一节的课让孩子们接触到了国家级“非遗”项目“麻柳刺绣”。在组织编写的《麻柳刺绣》教材里,将课程分为欣赏课和实作课,学生们不但能学习刺绣,还能欣赏和学唱《麻柳妹子正当年》等民歌。学校里有专职教刺绣的老师,还会请传承人为学生上课。

引导青少年认识“非遗”、增强保护意识已成为很多地方的共识。成都市在10所小学建立了“非遗”青少年教育基地,在成都大学建立了大学生“非遗”保护社团;邛崃平乐镇白沫江学校将“非遗”“瓷胎竹编”编写进学校教材,纳入常规课程,开办劳技课和特色教学兴趣班;雅安市芦山县把“芦山花灯”列入中小学课间操。

与此同时,我国还结合“非遗”保护工作实际,积极进行相关理论研究并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为系统研究及保护“非遗”的拓荒之作。 “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简介》等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成果也陆续出版。

从2004年我国正式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至2010年,已有2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6项入选“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文化部在法国巴黎举办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节”,在四川成都举办了三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论坛”。2010年5月,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的“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第二类)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挂牌成立,成为我国参与国际“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基地。

非遗皮影戏传承范文第6篇

这是一个关于坚守和梦想的故事。85后小伙王绍森带领辽南皮影老艺人们在过去3年里演出了213场皮影戏,看似将要熄灭的皮影艺术又有了燎原之势。

6年前,王绍森从杭州毕业后来到大连创业。2014年3月,王绍森去大连复州古城旅游,偶然走进一间老电影院,当时这里正在表演的皮影戏让他看得入迷。这是王绍森第一次看皮影戏,他是现场唯一的观众。演出结束后,王绍森走到幕后看到几位老艺人,通过聊天他得知,其中一位老艺人叫鄂文武,今年已经77岁。他是辽南皮影界翘楚景维恒老先生的高徒,是非遗传承人。在皮影戏红火的年代,鄂文武是一个超级大明星。时过境迁,如今这些老艺人一年最多演5场,一年赚不到1000块钱。因为没人愿意学,辽南皮影戏正面临失传的境遇。“听了他们的故事,我当时没想太多,就想帮他们找一些演出机会,别让皮影戏失传。”就这样,2014年,大连辽南皮影艺术团成立。班底由辽宁省皮影传承人鄂文武等十位老艺术家们组成,平均年龄66岁。一个是85后的小伙子,一个是耄耋老人,这两个看似没有交集的人,为了拯救辽南皮影这门落寞多年的艺术,走到了一起。在辽南皮影艺人圈里,老艺人们亲切地把王绍森称为阿森。

辽南皮影起源于明朝万历年间,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2006年,辽南皮影成为大连唯一跻身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2011年,中国皮影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皮影戏曾伴随着几代人成长,丰富着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电视、电影的普及,传统皮影表演艺术的生存空间逐渐狭小,从业人员逐年减少,辽南地区皮影艺术团相继解散,大量剧目失传。

“可以说是冲动,也可以说是一份情结,我不后悔。”阿森之前一直经营着一家丝绸公司,虽然公司不大,但销售比较稳定,一年十几万的利润完全可以让他吃喝不愁。但是阿森为了传承和发展辽南皮影这项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将之前生意上挣的几十万元全部用在辽南皮影艺术团上。艺术团成立后,为了帮助老艺人们寻找演出机会,阿森更是忙得几天不着家。做推广、拉赞助、找场地、请观众……“我之前觉得找演出机会并不难,用我这几年生意上的人}肯定能成。”但事实并非如此,不仅拉赞助、找商演机会难,由于无法分身,阿森不得不将早已走上正轨的丝绸公司关掉。在商业演出的过程中,大家发现,孩子对皮影还是很感兴趣的。在阿森看来,孩子是皮影未来的希望,所以他经常去幼儿园、小学给孩子们表演皮影戏,普及皮影知识。并且在很多有关传统文化的交流活动中,无论观众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大连辽南皮影艺术团的演出总是受到大家的喜欢。在大连辽南皮影艺术团成立的第一年里,他们在全国各地的演出就已经达到173场,观众达30000余人,做到了中国皮影行业第一。

如今,艺术团基本实现了收支平衡,每位老艺人每月能拿到两三千元工资。老皮影艺人们讨论最多的再也不是如何“生存”,而是如何让辽南皮影走得更远。

非遗皮影戏传承范文第7篇

近年来,北戏不遗余力地推动校际合作、校团合作,更将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视为己任。在培养师资、加强系部建设的同时,响应国家关于传承传统戏曲、传统文化的相关政策,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推动多方办学、人才梯队建设及文化传承力度,最近更是将上千年流传的民间艺术引入到高校殿堂。

2017年,北戏将传统皮影艺术及黑龙江地方戏曲――龙江剧引入校园,在地方戏曲系开办皮影及龙江剧两个专业,面对全国招生,引发了社会热议。

皮影戏,作为一门濒临灭绝的传统艺术门类,在新时代能否继续生存下去?这是很多人的疑问。在这种状况下,将皮影艺术引入高校殿堂,北戏的这项尝试是否太过冒险?

龙江剧,作为黑龙江省的地方戏曲虽有生命力,但对于国内多数地方来说,并不了解其有何魅力。作为一个立足北京的院校,开办如此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是否可行?

近年来,国家将传承魍澄幕作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工作。国家政策多次提出要大力发展传统戏曲的有效传承、对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传承。多年来,北戏一直致力于发展传统戏曲文化,此次皮影、龙江剧的新专业设置,更是将传承落实的具体体现。

北戏院长刘侗说:“北戏作为传统艺术的基地,一直将传承及发展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学校的立足之本。”

北戏副院长黄珊珊说:“从1952年建校开始,走过了65个年头。学院从继承传统戏曲开始,到现在,我们为首都北京,乃至全国的戏曲文化传承、民族文化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形成我们学院的特色和优势。从十八届六中全会到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提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帮助、支持,国家对我们寄予了厚望。目前,很多传统戏曲都出现了后继无人的情况,也有很多传统戏曲培养模式上没有规范的学历教育。作为一所以此为本的学院,我们要勇于担当重任,开办皮影和龙江剧专业正是基于这种考量。”

北戏虽然地处北京,但是其眼光并不局限于北京传统文化。作为首都,其文化功能更表现为百花齐放,容纳与吸收并存。龙江剧虽然是黑龙江省的地方戏,但是它作为传统戏曲之一,有其独特的魅力,将它纳入到北戏的专业中,更是百花齐放方针的体现。对于皮影专业,黄珊珊副院长说:“通过我们多次的调研、论证,皮影艺术中很多老艺人都年事已高,如果再不进行有效的传承和保护,皮影这门古老的传统艺术可能就会真的失传。开办这个专业意义重大,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做一些我们能做的贡献。”

这两个专业进入北戏之后,北戏感受到的压力很大。但同时,这也是一种动力。刘侗院长说:“两个专业的加入,是对北戏专业建设的丰富与补充。让北戏在传统文化人才培养、传统文化传承方面更浓厚、更全面了。尽管在这两个专业上,北戏面临着师资、实践、招生等问题,但不论是皮影艺术还是龙江剧,都是我们传统文化艺术的一种形态。通过开办专业对它们进行传承和发扬,是北戏在文化传承中的一种尝试,借此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进行探索,希望得到全社会的支持。”

皮影专业,非常老的新专业

对于皮影,大多数人都并不陌生。即便没有见过真实的皮影戏演出,也通过各种古装电影、电视剧知道了它的存在。在中国民协皮影艺术委员会的支持下,北戏开设“皮影戏表演”专业很顺利。皮影艺委会主任魏力群教授、国家级皮影艺术家张向东、京西皮影传承人王熙亲自到学校调研指导。北京龙在天皮影文化园的董事长林中华介绍说:“据说,中国的皮影戏到现在有2000年的历史,可考究的历史从北宋开始,到现在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农耕时代出现的一种草根文化,非常具有民族特色。在201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艺术在全国有十几种不同的流派。但是各地的流派都出现了人才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状况。民间老艺人年事已高,皮影艺术面临着生存的危机。”如何传承皮影艺术,人才的培养是关键。对于北戏在高职开办皮影专业,林中华认为这是开先河的创举。他说:“国家在宏观政策上对传统文化的大力支持我们有目共睹,但是传统文化如何发展,实处落在哪里,一直都是很难解决的问题。如今,北戏在开办皮影戏表演专业,为皮影艺术培养大专人才,是新时期传承皮影艺术的一个重要突破。”

〔意义〕

谈起皮影专业,刘侗院长说:“这是一个非常老的新专业。对学院来说它是一个新的专业,对社会来说,它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形式。目前全国还没有任何一所高校设置过皮影专业,我们是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的一家。皮影作为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态,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直受到国家的重视。但是对于人才的培养一直没有落到实处。这件事总要有人去做,我们有责任担当此任,推动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皮影作为一门非常古老的中国传统艺术,在中国的存在范围很广,华北、西北、东南地区都有。目前文化演出市场中所占的份额比较少,同时这门艺术在当代的剧场环境下操作起来、操演起来有一定的局限。从我们调研的结果来看,目前很多皮影剧团在演出中仅仅是操作皮影,而演员本身不唱,靠放录音来进行表演。以前的皮影戏演出时,艺人是既能操作又能唱,身兼数职,很多艺人甚至掌握多种声腔。仅靠放录音来表演皮影戏,是皮影艺术衰落的表现,它已经不完整了。这门传统艺术如果继续这样走下去,未来堪忧。一门古老艺术形式的传承要有要求有标准,培养要有目标,才能培育出合格的传承人。传统皮影艺术与中国戏曲有相通的地方,皮影剧中的很多剧目原本就出自戏曲。在我们学院开办专业,是利用北戏丰厚的戏曲教学资源,在皮影艺术的传播、人才的梯队建设上做点有意义的探索工作,是我们对传统艺术的一种传承方式。”

〔专业特点与教学方式〕

北戏许翠副院长说:“北戏希望通过开设皮影艺术表演专业,让更多的对皮影戏感兴趣的孩子能够接受系统的、专业的教育。由于是新开办的专业,皮影表演专业核心课程教师资源短缺,北戏与唐山市皮影剧团以及北京龙在天皮影艺术团开展合作办学,将皮影界权威泰斗请进北戏,为学生教授皮影制作、唱腔、表演等R抵识。”

一个新专业的开设,有很多筹备工作需要做。专业如何设置、课程如何安排、聘请什么样的教师……北戏所面临的困难和压力可想而知。学院教务处主任王雷说:“经过多方调研、研讨,最后我们决定将皮影专业放在了地方戏曲系中,开设皮影戏表演的专业方向。本身皮影戏就是地方戏曲的一种,国家对戏曲表演一直实施优惠政策――不收学费,这对于很多想学皮影的孩子来说是一种激励。为什么我们选择在高职开办皮影专业呢?因为皮影戏演员需要有一定的戏曲基础,戏曲表演方面涉猎很广,需要一定的经验。从高中毕业生中挑选学生会更适合未来从事皮影戏的人才要求。在教学方面,我们也有一定的经验。我们曾经为北京龙在天皮影剧团进行过短期的培训,学员在表演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培训的效果很好。”

地方戏曲系主任张学宝说:“一般的戏曲是演员站在舞台上去表演,而皮影戏则是在屏幕后面表演。自从北戏决定开办这个专业以后,我就开始专注它方方面面的信息。它很有特点,在表演形式上与众不同。开办的课程和教学方式方法也和其他戏曲不同。在上课的时候皮影教学需要有幕布,对光线有要求,上课要拉上窗帘。道具需要制作,对道具的制作有特殊的要求。现在整个学院都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中,和相关专业人士需要紧密的沟通,我们系要与学院其他部门协商有关教室的安排,新生入学的教学设施、道具的准备,教师的聘任,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的安排等等。压力很大,但是我们有责任将这个古老的艺术形式传承下去,所以我们将举全系之力办好这一专业,希望未来它能够成为地方戏曲系的一个主要专业之一,不断地传承下去。”

对于面临的困难,王雷主任说:“在我们院校,专业基础课、公共课的教学都是没有问题的。困难主要来自核心课的教学。学院不可能拿出皮影戏教师来,我们就与中国民协皮影艺术委员会、唐山皮影剧团、北京龙在天皮影剧团等联系,最后决定专业课老师由他们来提供。其他的专业基础课,比如我们的戏曲专业的教学――基功老师、身训老师、把子老师、表演老师都由我们来提供。皮影专业有自身的特点,一个好的皮影演员,不仅要会表演,还要会制作皮影。”

地方戏曲系副主任张宝学说:“戏曲专业基功课程对于皮影戏表演来说非常重要。如果这个人自身练习过戏曲中的翻打,有了切身感受,当他操作皮影的时候,他可以凭着感受去操作道具,操作也会更真实、自然。对于皮影专业中各种课程需要安排多少时长,目前还需要具体的沟通。皮影戏有自己的特点,往往需要在全国各地演出,剧目虽然相同,作为皮影戏演员的配音在北京可以唱京剧,到了河北就要唱河北梆子,到了唐山要唱评剧,到了安徽则需要唱黄梅戏……所以皮影专业需要涉猎的范畴很广,要学很多剧种,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所以我们要和皮影的有关专家、领导,一起为这个专业量身定制,有针对性地制定一个特别详细的教学计划。”

〔招生〕

开办新专业,北戏首先面临的就是招生方面的压力。黄珊珊副院长说:“北戏对于人才培养一直强调的是孩子职业能力的培养,未来毕业要一方面能就业,另一方面,要能就好业。因为今年是第一年招生,面临的困难很大。社会上对皮影演员的认知度不够,所以我们不遗余力地到各地去宣传招生。我们对开办这个专业很有信心。”专门负责学院招生的向芳老师说:“唐山市艺术学校(中专)有皮影专业,我们从那里招收了几名毕业生。在招生考试的时候我们聘请唐山市皮影剧团的两位专业演员、北京龙在天皮影剧团的团长等专业人士来做评委,希望能招收到热爱皮影专业的适合的学生。”

北京龙在天皮影剧团的林中华说:“自从北戏开办大专专业培养皮影艺术未来的人才这一信息被宣传,很多人来电话向我们咨询。相信这个专业会越办越好,未来的前途非常光明。”

龙江剧专业:院团合作

龙江剧是一个年轻的地方戏曲剧种,其历史还不到60年。1959年,总理在“东北三省协作区会议”上提出要发展东北地方戏曲,龙江剧就此诞生。龙江剧是以二人转和拉场戏为基本元素,吸收东北民间歌舞,经逐步发展所形成的戏曲形式。

黑龙江省龙江剧院杨晓全院长介绍,戏曲是“唱念做打”的艺术,而龙江剧则是“唱念做舞打”。其中的舞,主要是指东北秧歌、手绢舞、扇子舞等东北地方特色舞蹈。可以说,龙江戏在演员的基本功,也就是身段、把式、基舞功等方面,与其他戏曲艺术形式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

杨院长学京剧出身,对京剧艺术的认识和理解十分深刻。京剧的博大精深,戏曲基本功的规范和严谨,在所有的戏曲艺术形式当中是首屈一指的。而培养了中国许多戏曲艺术大师的北戏,无疑是最尖端的戏曲艺术学府之一。杨院长认为,龙江剧十分年轻,在艺术特征和程式以及基本功方面来说,很多东西还不成熟。把学生送到北戏学习,能够让学生们在戏曲基本功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六年课程结束后,正赶上龙江剧艺术人才接续,既能为龙江剧带来优秀的新演员,又能让学生们马上学以致用,时间点配合得非常的合适。杨院长相信,龙江剧的振兴,最关键的还是要靠人才。把学生送到北京最高的学府去深造,是为了培养尖端人才。经过北戏专业的培训,这批学生在毕业的时候,一定能够成为龙江剧院的艺术骨干力量,是龙江剧的未来和希望,他们优秀的表现,一定能为龙江剧的发展繁荣以及从地方走向全国,做出很大的贡献。

〔意义〕

从2016年开始,北戏与黑龙江省文化厅签署了三项人才培养的合作协议,陆续为黑龙江省在北戏的中专开办了京剧表演班和评剧表演班。

刘院长说:“北戏去年为黑龙江省开办了京剧班、评剧班,今年开办龙江剧班,完成了我们对黑龙江省三个主要的剧种全方位的支持――未来人才的培养。龙江剧是黑龙江地区的地方剧种,全国唯一的一个团,和我们北戏相隔1000多公里,北京也没有这方面的文化,但我们还是坚持按照和黑龙江文化厅签署的协议把它办下来。这些合作基于北戏现有的教学资源,戏曲的基工教学、身训教学、舞蹈教学、声乐教学这些资源,帮助他们在人才培养方面做一点工作,这也是北戏这样的学校应该做的事。”

教务处主任王雷介绍说:“这两个班得到了黑龙江省文化厅的大力支持和重视。而龙江剧是一个典型的黑龙江省的地方戏,面临缺少青年演员的现状。经过多方协商,决定从今年开始在地方戏曲系中2靠设龙江剧专业,合作办学。龙江剧是地方戏的剧种,戏曲演员需要从小培养,所以我们最终设置在中专开办龙江剧专业,与黑龙江省的京剧班和评剧班一样,都是6年学制。”

“国家很重视传统戏曲艺术,对于教学更是鼓励校际合作、校团合作。”我们院校这几年对校际合作、校团合作非常重视,尤其是刘侗院长上任以后更是全面开花,与北方昆曲剧院合办的昆曲班、北京曲剧团合办的曲剧班,德云社合作的相声班、中央芭蕾舞团的舞蹈班……合作办学的项目越来越多。与黑龙江省文化厅合办的京剧班、评剧班、龙江剧班更是跨省的合作,意义重大。”王雷如是说。

〔招生与办学方式〕

在龙江剧的招生方面,地方戏曲系主任张宝学介绍说:“从龙江剧招生就能看出龙江剧的特点。不论京剧、评剧、梆子,其他戏曲首先考虑的是学生的嗓子,龙江剧第一考虑的则是形象,很重视舞台形象,这个剧种从舞台表现上来看,要让观众看着很美,这是它的特点。龙江剧在表演的时候满台生辉,不像其他剧种在舞台上以某一个主角演唱为主,而是人人能唱,更能演。”

招生负责人向芳老师说:“我们与龙江剧团进行联合招生,专业考试的考委由双方共同组成,黑龙江省龙江剧艺术中心杨晓全院长任主任考官。龙江剧是黑龙江传统剧种,在黑龙江有很广泛的群众基础,此次招生主要以黑龙江地区为主,兼顾东三省、内蒙古等地。招生情况很不错。”

在办学方面,许翠副院长表示,这两个专业,在北戏是首次开设,目前还处于摸索和学习阶段。北戏希望通过与权威专家以及专业院团的学习探讨、合作办学,为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以及人才的培养,做出一定的贡献。

与皮影专业一样,龙江剧专业在核心课方面的教师也需要外聘。刘院长介绍,在教学上,龙江剧团会出一些专业师资、剧目师资,过来协助北戏一起来办学。将来,龙江剧这样的教学应该在三四年级以后,要大量进团实践,和我们惯常的办学(本校自主招生的)机制不一样。

克服困难,充满信心

2017年开始,北戏同时开办两个新专业。对于北戏来说,是对传统文化传承的一份承诺,更是一份始终坚持的责任感。

两个专业的开办,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面对困难,北戏人选择了勇于承担,并对此充满信心。

黄珊珊副院长说:“我们对教学计划作了很详细的安排。北戏的教学特点是强调学生的艺术实践。每一个专业的学生进入学校后,通过一段时间的正规课程学习,开始通过实践进行进一步的学习。为了让这些学生未来能够就好业,我们除了安排他们到剧团实践外,未来也会把一些原创项目,放在我们学校的演出计划中来。对于这两个专业的未来建设,我们充满信心。”

非遗皮影戏传承范文第8篇

老腔是一种板腔体的戏曲剧种,也是中国最古老的戏剧形式之一,它从西汉滥觞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一般认为,老腔是明末清初时期,以当地民间说书艺术为基础发展形成的一种皮影戏曲剧种。在明、清两代,华阴境内就有十多个班社,活跃在周边的陕西、山西、河南一带。随着时代的变迁,目前老腔流行地仅限于陕西省华阴市的双泉村,而当时村里最大的人家――张氏家族,就成为这一剧种的唯一传承者。共和国成立后,逐渐扩大到华县、渭南、蒲城以至河南西峡、陕县和宁夏等地,长期为皮影形式演出,1958年发展为舞台戏曲剧种。

老腔流经岁月的变迁和改制,现通常有真人舞台表演和皮影艺术表演两种不同形式。由于传承方式古老而封闭,老腔艺术更多地保留了原始艺术表演方式和说唱音乐的一些遗存模式。老腔现存的最早剧本是乾隆十年的遗物,至今有二百五十多年的历史。据老腔艺人张泉生讲,传说在明代中期,有个叫孟儿的人,从湖北老河口来到泉店镇,以卖唱为生。当地有个张氏大户,经常请他到家里说唱,耳濡目染,张家的子弟也就学会了。后来,他们又增加了乐器,购置了戏箱,将说唱搬上了皮影舞台,逐渐形成了老腔剧种,长期在张家自演自乐,成为张家族戏。之后随着该剧在群众文化生活中影响的扩大,才逐渐转化为营业性的戏班子。

据老艺人口头相传,张家曾经有九个出名的班社,已传了五代人。其中最著名的领班艺人有:1.张坤儿(约1845-1925),成员有签手张砖头(张坤儿之弟)等;2.张怀英(约1853-1923),主要演员有签手张扁儿等;3.张小六(1853-1948),主要人员有签手张呆子等。

到了20世纪初,华阴老腔皮影形成以下几个有名班社:1.张五常(1901-1952),其道白清晰,唱腔细腻,以净角老生戏见长,签手张奎儿;2.张玉印(1902-1949),嗓音高亢清脆,以老生戏见长,签手张景坤;3.张志英(1913-1972),又名张良娃,签手张贵生。

1950年以后,张家的著名戏班只剩下张泉生的新生社,演职人员有张锁牢、张关盈、亭育、张景坤(泉生父亲)、张天宝;1980年以后,戏班主要演员又变更为张四、张新民、张建民等。此后不久,张家又浮出两个年轻的戏班子,一个是张喜民,另一个是张君民。老腔戏因家族的保守观念所制约,从不外传。当时一些老腔戏迷因没有剧本和师传,很难学到。但后来还是冲破家族的禁锢,流向社会。

对于老腔的外传,这里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1923年,艺人张玉印患了重病,四处求医无效,偏巧戏迷百勤家有个祖传秘方,可以治好玉印的病,治病前他们立下文约,若看好了病给百勤剧本。但病治好后,玉印悔约,此举惹怒了百勤。1929年张玉印在曲城演戏,百勤伙同闫平娃等利用拆台子混乱之际,盗走了“戏包袱”。后来虽经官司追回,但平娃等已转抄了一些剧本,从此老腔戏就走出了张氏家族。不久,平娃就组织起班社,唱起了老腔。从这时开始老腔就外传了,如张玉常传给了异族的张奉军,张小六传给吕孝安,吕孝安又传给王振中。随着老腔戏班的发展,演出活动逐渐繁荣,他们的足迹东到河南、山西,北到大荔、朝邑,西到临潼、渭南,南到洛南、商州。1950年,还到西安东关的药材会上演了二十多天,影响颇大;1956年,张泉生、任浪渔等加入了革新社,参加了陕西省第一届皮影木偶观摩会演,获得了演唱奖和表演奖。张泉生获得了荣誉奖,张奉军的《借赵云》获得了二等奖;l956年,老腔《借赵云》搬上了大舞台演出,取得很大成功。

80年代末到90年代,在华阴经常活动的班社有七个,潼关活动的有一个,蒲城有两个,从业人员近70名,但影响最大的要数张泉生和王振中。而张泉生则全面继承了张氏的家戏传统,唱功精湛,声名远扬,在陕西省戏剧会演中荣获“正宗老腔”的称号;王振中先生聪明好学、兼收众长,对老腔戏的继承发展做出了出色的贡献,被誉为老腔新秀。时至今日,他们都成为陕西老腔唱法的正宗继承人和传播者。

二、陕西老腔的审美价值与文化艺术价值

陕西华阴老腔艺术,是中国文化艺术源远流长的文化艺术表现形式。它承载着三辅秦地悠久的历史传统,包含了秦人思维潜在的审美认知,倾注了秦人在岁月流变中的美丽情感结晶,其中所蕴含的精神追求、价值取向、思维方式、想象空间是无可估量的。它是秦地人民世代相承、与当地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由于老腔艺术具有地域限制且家族世代相传的独特个性,又多存于民间,历经千年依然保持着原始的文化基因,原始的表演形式又喊、又白、又唱;佐之以原始的皮影艺术和保留年代久远的原始乐器,展演着周、秦、汉、唐英武雄姿。这种返璞归真、充满秦人秦韵率真个性的原生态艺术表现形式,活灵活现地雕刻出黄土高原上秦人早期的群像。时至今日,老腔戏剧的艺术魅力仍然能让现代人体会到古老而质朴的秦人秦风,感受到浓郁的黄河流域的艺术特质。

在老腔艺术的发展流变史上,老腔与皮影总是形影相随,不可分割的,因此,老腔也称为“老腔影子”,如今,老腔皮影戏被许多专家认为是中国各类影戏的鼻祖,是“中国戏曲的活化石”,也是陕西华阴的宝贵遗产。2006年2月,华阴老腔被确定为全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其两千多年的流传历史中,老腔一反中国艺术温柔敦厚的面目,呈现出奔放而强悍的艺术风格:一是唱腔豪放激昂,铿锵有力,具有阳刚雄浑的韵致;二是演出中时常出现呐喊助威、帮唱(拉坡)的唱法,因此,被称为“满台吼”;三是在双方对打及紧要时刻,用檀板(类似于惊堂木)击板伴奏,以增强气氛。当地人们形象地说:“拉坡号子冲破天,枣木一击鬼神惊。”

同陕西地区的秦腔、弦板腔、碗碗腔等其他板腔体剧种相比,老腔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的原生态。老腔的语言性很强,声腔紧紧依附和模拟着字声,经常把说、念、唱交织在同一个唱段,呈现出由说唱向戏曲过渡的明显痕迹。尤其是在每句唱腔旋律中都有一个三拍的乐节形式,构成一种独特的乐句声腔形态,在全国剧种音乐中也是极为罕见的。

老腔的主要价值体现在音乐的本源性、传承上的封闭性、音乐上的独存性、取材风格的张扬性、音乐体系的自律性、审美对象的广泛性、语音风格的原声性。历史悠久、发展派络清晰,说唱特点突出,原音保留完整,因而具有音乐史价值;它的主旋律是船夫号子的音乐化,是艺术源于生活的见证,因而具有艺术价值;它取材于历史战争,唱腔亢奋激越,充满阳刚之美,因而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民族精神价值。近几年来,由于对它文化价值的社会定位和艺术定位,使其在百花竞艳中独放异彩。电影《活着》、《桃花满天红》等多部影视作品都运用了它的音乐旋律,尤其是2006年在北京人艺的话剧《白鹿原》中,十一位老腔艺人被邀请到北京参与剧组演出,其浑璞天成、感人心弦的艺术魅力深深地征服了首都观众,被誉为中国“黄土地上的摇滚”。

2010年6月12日至6月15日,以“赏关中老腔,品千年文化”为主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在上海世博会西安大明宫馆亮相表演,这将是引领中外宾客走进历史、感受文化、体验陕西民俗风情和中华五千年生生不息的历史文化积淀,更是其自身文化与艺术价值的完美体现。

三、构建老腔传承发展空间,彰显老腔艺术时代魅力

老腔在其发展的鼎盛时期,村里几百口人,有十几个戏班,而如今,能演唱老腔皮影戏的不过十余人。他们中年龄最大的72岁,最小的也已经50多岁。再加之该剧种又是家族戏,传承只限于家族内部,不传外户,目前几乎处于行将消亡的濒危状态,因而迫切需要长期保护和传承发展。

华阴市文体局自从2003年以来,对老腔的价值和作用做了重新的认识和估量,组织专人搜集和整理老腔的曲谱,并征集、登记和保护代代相传的剧本,同时加强对外的演出活动。通过演出,让人们知道老腔、熟悉老腔、喜爱老腔,为其赢得市场,开拓生存空间。为解决传承人的问题,华阴市文体局还设立专项资金成立“华山老腔艺术团”和“华阴地方戏培训学校”。艺术团计划吸收目前所有的老腔艺人,与他们签订合同,进行统一包装,打造品牌。培训学校则将启用“带徒制”,谁带徒弟,发给谁补助,带的好的,则额外奖励。这一举措极大地鼓舞了老腔艺人,他们摩拳擦掌,纷纷表示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来把老腔传承下去,传播开来。国家也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华阴老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这样的大好时机之下,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建立科学的先进的运作机制和宣传机制,彰显传统艺术的无穷魅力,抢占文化市场,着力解决老腔的传承与发展问题;让老腔艺人回到群众中去,创作出人们喜闻乐见的作品,推进老腔艺术的繁荣发展。

老腔艺术因为地域极强和封闭式的家族式传承模式,剧本从不外传,剧种的特殊渊源等原因,形成相对滞后、封闭的状态,不利于传承和传播,从而严重影响了老腔艺术的良性发展,阻隔了优秀传统艺术被人认知的途径。因此,笔者认为还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引导,使其良性传承和发展。

第一,应在政府和文化部门的引导下打破封闭式的家族传承模式,走出门户常规,吸收本地和外地热爱老腔艺术的戏曲爱好者和有演唱(奏)天赋的青年人加入艺术团,以师带徒,培养新人。

第二,提高老腔艺人的经济待遇和演出额外补助津贴,使他们生活无忧虑,衣食有保障,演出有激情,同时协助解决好其农忙与演出的时间冲突,安排好他们农忙时的收种问题,解除后顾之忧。

第三,尽早对老腔艺人们的传统经典唱段和皮影进行录音和录像,保存其珍贵的艺术资料和艺术档案,出版音像制品和唱片,并进行宣传、打造和包装,推向艺术市场,同时出版文字、曲谱和宣传资料,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和学唱老腔艺术。

第四,加强其艺术指导工作,定期排练和演出,演出剧目应多样化,在传统历史剧目的基础上,多吸收民间音乐和民族故事、传说中的有益成分,创作和构思符合时代特点的新作品。同时,应加入旦角演员,让女性在舞台上有一席之地,使老腔艺术生活化、人性化、现代化。剧目可以包括三个板块:1.古老淳朴的原汁原味的老腔唱段,如《薛仁贵征东》《表功》《秦琼打粮》等;2.老腔影子戏,如《三英战吕布》《关羽斩华雄》《临潼斗宝》等;3.现代色彩的老腔唱段,如《古韵乡趣》《过大年》《太阳圆月亮弯都在天上》等。

第五,大力宣传,精心打造,统一包装,创造品牌。在演出服装与道具上狠下工夫,多动脑筋,使他们的着装既有古老的秦韵遗风,又有现代的秦人风采。笔者认为应该有几套服装,即:古朴的粗布短褂和古老与现代元素结合的新装,以增强舞台艺术效果。

第六,艺术团体和文化部门应该组织和建立一支曲艺创作团队,鼓励和提倡他们创作一些符合时代背景和时代特点的优秀剧目,以丰富广大观众的需要和老腔艺术的发展需求。

总之,老腔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是一个长远的话题,也是省、地文化部门和广大受众应该共同关心和探讨的问题,继承是前提,发展是目标,创新是关键。只有打破常规和保守,改变封闭观念与家族传承模式,继承传统,开拓创新,广阔思路,与时俱进,推出精品,老腔这门古老的剧种定会步入一个广阔的天地。■

(作者系陕西商洛学院艺术系音乐学讲师)

参考文献:

①杨甫勋:《华山老腔》,中国文化出版社,200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