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数字化农业种植

数字化农业种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数字化农业种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数字化农业种植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农业 物联网 冬枣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保证。在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的关键时期,必须把稳定发展农业经济作为首要任务。然而我国农业的发展存在多方面制约因素。随着信息技术,尤其农业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有效解决农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近年来,冬枣种植效益较高,农民广有种植,但粗放式的冬枣种植手段和管理模式,存在着多种弊端,严重影响了冬枣产业的发展。农业物联网技术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冬枣种植中有广泛的应用。

1 农业物联网技术能推动冬枣种植产业的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的实现

农业物联网通过各种环境和视频感应芯片和传感器,实现设施环境监控。可以最大广度地收集人和自然界各种相关信息,然后借助有线、无线和互联网络,实现三个互联互通。首先是实现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农民、农业科技专员等“人与人”的互联互通;其次是实现土、肥、水、气、作物、仓储以及物流等“人与物”的互联互通;最后是实现农业数字化机械,自动温室控制,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等“物与物”之间的互联互通,三个互联互通真正实现即时感知、信息通畅和高度智能化。

例如,环境和视频传感器能采集到冬枣生长环境中的气温、湿度、用药、土壤营养等全部信息,设施环境监控,采集单株枣树位置信息,生产枣树分布电子地图,将电子地图作为底图实现信息查询、生产信息管理、数据统计等功能。再如,可把每棵冬枣上植入一个感应芯片,每个感应芯片,就是每棵冬枣的“标签”或者“身份证”。这个“身份证”不但能够记录冬枣生产的全过程,而且能够随时向信息平台智能反馈每棵树的生产管理情况,做到一有质量预警信息,就会自动报警。另外,土壤感应器可以检测冬枣的施肥状况,为保证品质,冬枣所用的肥料都是有机肥,如果肥料成分不达标,土壤感应器可以即刻检测出结果。

2 农业物联网技术能提高冬枣种植全方位精准化、精细化、数字化等生产过程管理水平

基于物联网技术提出的农业生产过程管理解决方案,利用了物联网信息技术来改善生产系统的工作效率、提高投入资源的附加值、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及资源损耗,从而实现生产过程管理水平的提高。

在冬枣种植环节,利用农业智能传感器可实现冬枣种植环境信息的实时有效采集和利用自组织智能物联网对采集数据进行远程实时传输报送。通过农业物联网技术监视冬枣种植环境的各种参数,如土壤湿度、空气湿度、土壤养分、土壤酸碱度值、降水量、温度以及气压、光照度、二氧化碳浓度等等,这样就为冬枣种植精准化、精细化、数字化调控提供了科学依据,优化了冬枣种植生长环境,既可获得适宜冬枣种植生产的最佳条件,提高冬枣产量和品质,同时又可提高水资源、化肥等农业外部投入品的利用率和产出率。通过标准化管理、精耕细作管理、设施农业管理和健康种植,实现了对冬枣种植生产过程的科学管理,提升了冬枣生产竞争力。

3 农业物联网技术能有效地保障冬枣生产和食用安全

在农产品和食品流通领域,集成运用电子标签、条码、移动通信网络、传感器网络以及计算机网络等农产品和食品追溯系统,可以实现农产品和食品质量跟踪、溯源和可视数字化管理,对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餐桌嘴边、从生产领域到销售领域全过程全方位实行智能监控,可实现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信息在不同供应链主体之间的无缝衔接,不仅实现农产品和食品的数字化物流,同时也可大大提高农产品和食品的质量。

如在枣包装或出厂时,冬枣芯片内各种信息可通过系统统一数据接口将数据传送到中心数据库,并通过条码打印控件打印二维条码,实现与流通环节的衔接。大的包装可采用RFID芯片标签,可采用特制的读写装备进行读写,内部小的包装可采用一维+二维条码的方式进行追溯。在这个平台上,不仅能够实现冬枣质量的全程追溯,而且能够对生产管理过程进行全程控制。消费者还可以通过网站、手机短信以及触摸查询机等方式访问公共服务平台,通过条形码、RFID等标识查询到所购买的冬枣在生产—加工—仓储—物流--销售等全程环节的具体信息,从而保障质量安全可追溯。

4 农业物联网技术能推动冬枣观光—采摘—休闲—科普等于一体的产业链条延伸发展

农业产业延伸能带来更多的附加值。在农业产业延伸领域,通过智能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可把农业生产过程与农业观光旅游、教育科普等有机融合起来,招引市民到郊区、乡村,与村民共同参与、体验到农业生产中来,市民可以种植管理农产品,采摘农产品,体验劳动生活,也可以全程监督农产品的生产流程,这样可以实现城乡互动,村民市民互动,消解二元社会,促进社会和谐;生产与消费的无缝对接,促进形成新型综合性农业生态体系,这可以从本质上实现传统农业生产、经营向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的根本性转变。

借用物联网智能化信息化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拉长冬枣产业链,促进冬枣产业长远发展。例如,沾化成立冬枣生态旅游区,景区内部的信息实况实现农业物联网平动,智能管理,有效提高了运作效率。冬枣生态旅游区以“品尝沾化冬枣,体验农家风情,享受自然休闲”为主题,突出了浓郁的冬枣文化,其中冬枣嫡祖、冬枣示范园、天女献枣、枣乡艺苑、科研科普区以及认养冬枣林区等独具特色的景观,集观光、采摘、旅游、科普、考察、休闲于一体,发展成绩十分显著。

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明显加快,但也面临着资源、环境与市场的多重约束,保障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的压力依然存在,确保农民稳定增收的任务越来越重。农业物联网技术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有力支撑。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标志着冬枣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现代化发展阶段,对于优化冬枣产业种植结构、激发冬枣产业发展活力、提升冬枣产业生产流通安全、加快冬枣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果农增产增收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杜晓明,陈岩.无线传感器网络在温室农业监测中的应用.农机化研究,2009,31(6):141-144.

[2]牛孝国,朱桂芝,夏宁等.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农业现场数据采集研究进展.中国农学通报,2009(24):515-519.

数字化农业种植范文第2篇

 

 

在我国2000年的《农业科技发展纲要》中,将数字农业放在农业信息技术的首要位置,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试图谈谈对数字农业的认识、存在的问题和建设数字农业的基本设想,以供参考。 

 

1对数字农业的认识 

 

数字农业(digital agriculture)就是用数字化技术,按人类需要的目标,对农业所涉及的对象和全过程进行数字化和可视化的表达、设计、控制和管理。其本质是把信息技术作为农业生产力要素,将工业可控生产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思想引入农业,通过计算机、地学空间、网络通讯、电子工程技术与农业的融合,在数字水平上对农业生产、管理、经营、流通、服务以及农业资源环境等领域进行数字化设计、可视化表达和智能化控制,使农业按照人类的需求目标发展[1]。 

有的学者认为[2],数字农业是“数字地球”在农业领域的延伸。正如“数字地球”的概念一样,数字农业这一概念体现了数据和技术的综合集成。数字农业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数字农业,即信息化农业,包括农业要素(生物要素、环境要素、技术要素、社会经济要素等)、农业过程(生产、管理、储运、流通等)的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以及智能化,形成数字驱动的农业生产管理体系。狭义的数字农业,是以农业空间信息机理为基础的、以“3S”技术为支撑的农业系统空间信息技术体系。 

事实上数字农业是一个学术性很强的综合概念。近年来,与数字农业技术体系有关的理论基础和应用技术研究,已经成为主要发达国家发展高新技术农业的侧重点,成为极其活跃的科技创新领域。数字农业是一项集农业科学、地球科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空间对地观测、数字通讯、环境科学等众多学科理论与技术于一体的现代科学体系,是由理论、技术和工程构成的三位一体的庞大系统工程。数字农业是对有关农业资源(植物、动物、土地等)、技术(品种、栽培、病虫害防治、开发利用等)、环境、经济等各类数据的获取、存贮、处理、分析、查询、预测与决策支持系统的总称。数字农业是信息技术在农业中应用的高级阶段,是农业信息化的必由之路;农业信息化、智能化、精确化与数字化将是信息技术在农业中应用的结果。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保障我国的食物安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在于推动农业科技的发展,创造条件进行一次新的技术革命,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促使粗放生产向集约化经营转变。可以预言,数字农业及其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推广应用,必将成为新世纪农业科技革命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必将推动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及可持续方向发展,在带动广大农民致富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3]。 

 

2存在的问题 

 

2.1农业信息化水平较低 

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传播信息的软硬件设备与网络体系不健全;已开发的大量农业经济信息系统、农作物病虫害数据库、作物品种资源管理数据库系统、农业土壤系统分类数据库系统等大多不涉及空间维度,难以适应当前对空间数据信息的需求;对于来源多种多样、格式也不尽相同的各种数据的实时性、地域性、综合性处理还需作出很多努力。 

2.2农业信息化意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不强 

一方面,许多基层农技人员和广大农业从业者,知识老化,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对于利用现代技术,收集、处理、利用农业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不强;另一方面,农业信息加工处理的技术人员缺乏,当前,就连最基本的能够及时、准确地提供农产品供需信息,对网络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市场形势,回复网络用户的电子邮件,解答疑问等方面的人才也不多,更谈不上能够满足数字农业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

2.3农业信息化效益不明显 

数字农业还刚刚起步,在国内总体上尚处于探索阶段,实用性、普遍性的技术应用还很少,直接带来的经济效益还没有很好地显现出来。 

2.4农业信息数据的管理和标准化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及其他农业信息管理系统为了完成某种分析工作所要求的各种农业数据往往格式与结构不同,而且往往掌握在不同的管理部门或研究机构中。因此,未来建立在网络上的农业地理信息系统要具备获取和分析分布式存储数据的能力,也就是说我们要使所谓的WebGIS能够协同处理来自不同组织和机构的农业数据[2]。 

 

3建设数字农业的基本设想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进步,台州在数字网络建设、原始数字化数据积累、数字化信息采集及其处理等 

方面的工作已有一定的基础,起动发展数字农业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借鉴许多学者的研究结果[4,5],提出建设台州数字农业的基本设想,就是要在台州已有农业信息化建设成果基础上,建立可视化的台州农业地理信息系统,构建直观形象的农业信息管理与辅助决策视频体系,实现农业信息的现代化综合管理、分析、共享和,彻底改造台州传统的农业管理模式,全面提升台州农业工作的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 

3.1整合已有的农业信息 

在国家、省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以各级农业部门为依托,建设中央一省一市县信息骨干网络系统,形成一个功能完善、性能优良的农业综合信息网络系统,并与其他网络互联,成为一个全方位的农业资源和经济信息网络系统。 

3.2信息表达要直观、形象,并要实现信息系统的联网 

把市内的地形、地貌、交通、村镇、行政区划等基础地理信息以及耕地分布、土壤类型、种植结构、水肥状况、农作物生长发育、气象、病虫害、农民知识、乡镇企业、农业法律法规等各种农业信息以图形图像等直观形象的可视化电子地图与相关信息的形式在投影视频系统上进行显示和表达,随着数字农业的发展,逐步做到与省级、国家级类似的信息系统进行交互式查询等。 

3.3强化对科研、管理等的服务工作 

通过对基础地理信息和农业专题信息的空间分析、网络分析和追踪分析等,实现农业科研、管理和决策人员在全市三维农业电子模型上,对农业生产中的现象、过程进行模拟,高效、直观、形象地为农业工作的规划、设计、建设、经营、管理、服务、决策等提供科学依据。 

 

4参考文献 

数字化农业种植范文第3篇

1中国农业产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近些年来,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速度逐渐加快,从刀耕火种、铁犁牛耕,最终发展到全机械化操作模式。近年来,随着中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中国农业产业已经进入了信息化与数字化的发展时代,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运用科学合理的数字化技术手段,不断改进农业生产技术,例如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技术,通过分析农业病虫害防治数据,从而得出农业病虫害的具体防治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中国互联网覆盖面积逐渐增大,广大农村地区甚至是偏远地区均可连接互联网,因此,数字化和信息化农业技术的发展将会对农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在传统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离不开阳光、空气、水分及土壤等生长要素的影响,但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升级,已经出现了无土栽培、暗室培育等新型的农业生产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农作物质量及产量。现在,农业信息化技术被应用在农作物播种、施肥、收割、储存、销售等各个环节,为数学期望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将数学期望与农业生产应用相结合的重要意义

农业产业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之一,改进农业经营与发展模式十分重要。因农业产业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会导致农业生产模式在改进与创新的过程中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农业产业生产模式的改进与创新必然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在短时间内无法实现对农业产业结构和生产模式的变革。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相关部门需关注农业生产模式和生产技术的革新,重点关注农作物生产与销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农业生产者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率,保证农业的基础性产业地位。与此同时,涉农企业也要根据农产品交易市场的价格变动情况及时调整农产品收购价格,保证农民增收。涉农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如果遇到了比较复杂的农业产业发展问题,需与当地的农业管理部门积极沟通,共同促进农业产业发展结构的调整,提高农业产值。在此过程中,相关部门需积极探索数学期望理念的实际应用范围与应用方法,将数字化与信息化技术不断融入到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使数学期望理念能够更好地帮助农民提高种植收益,使数学期望成为农业生产领域内的决策工具。

3数学期望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3.1帮助农业生产者确定农业生产决策目标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业企业的管理者在遇到农业生产与经营难题时,首先需对农业生产的相关决策目标进行判断,在此过程中,数学期望可帮助农业生产者确定农业生产决策目标。需重点分析农业生产决策目标是否得当,也需分析农业生产环节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保证农业生产决策目标的正确性,从而制定出正确的农业生产决策目标。

3.2帮助农业生产者分析农业生产问题并计算概率

一方面,数学期望可帮助涉农企业或农业主管部门避开不利因素,制定更合理的农业产业决策方案,也可以帮助农业生产者更合理地规划农产品种植种类和规模。另一方面,农业产业决策方案出台后,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及时考虑影响农业产业的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从而运用数学期望分析农业产业和农业生产问题并计算发生概率,将有利因素最大化,保证农业产业生产决策的妥善制定与顺利进行。

3.3帮助农业生产者对农业生产收益进行合理估算

数字化农业种植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阐述数字农业的概念及其作用,指出数字农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农业信息化水平低、信息化意识及利用信息能力不强、管理和标准化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等,并对数字农业的建设进行了展望和设想。

在我国2000年的《农业科技发展纲要》中,将数字农业放在农业信息技术的首要位置,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试图谈谈对数字农业的认识、存在的问题和建设数字农业的基本设想,以供参考。

1对数字农业的认识

数字农业(digitalagriculture)就是用数字化技术,按人类需要的目标,对农业所涉及的对象和全过程进行数字化和可视化的表达、设计、控制和管理。其本质是把信息技术作为农业生产力要素,将工业可控生产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思想引入农业,通过计算机、地学空间、网络通讯、电子工程技术与农业的融合,在数字水平上对农业生产、管理、经营、流通、服务以及农业资源环境等领域进行数字化设计、可视化表达和智能化控制,使农业按照人类的需求目标发展[1]。

有的学者认为[2],数字农业是“数字地球”在农业领域的延伸。正如“数字地球”的概念一样,数字农业这一概念体现了数据和技术的综合集成。数字农业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数字农业,即信息化农业,包括农业要素(生物要素、环境要素、技术要素、社会经济要素等)、农业过程(生产、管理、储运、流通等)的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以及智能化,形成数字驱动的农业生产管理体系。狭义的数字农业,是以农业空间信息机理为基础的、以“3S”技术为支撑的农业系统空间信息技术体系。

事实上数字农业是一个学术性很强的综合概念。近年来,与数字农业技术体系有关的理论基础和应用技术研究,已经成为主要发达国家发展高新技术农业的侧重点,成为极其活跃的科技创新领域。数字农业是一项集农业科学、地球科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空间对地观测、数字通讯、环境科学等众多学科理论与技术于一体的现代科学体系,是由理论、技术和工程构成的三位一体的庞大系统工程。数字农业是对有关农业资源(植物、动物、土地等)、技术(品种、栽培、病虫害防治、开发利用等)、环境、经济等各类数据的获取、存贮、处理、分析、查询、预测与决策支持系统的总称。数字农业是信息技术在农业中应用的高级阶段,是农业信息化的必由之路;农业信息化、智能化、精确化与数字化将是信息技术在农业中应用的结果。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保障我国的食物安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在于推动农业科技的发展,创造条件进行一次新的技术革命,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促使粗放生产向集约化经营转变。可以预言,数字农业及其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推广应用,必将成为新世纪农业科技革命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必将推动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及可持续方向发展,在带动广大农民致富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3]。

2存在的问题

2.1农业信息化水平较低

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传播信息的软硬件设备与网络体系不健全;已开发的大量农业经济信息系统、农作物病虫害数据库、作物品种资源管理数据库系统、农业土壤系统分类数据库系统等大多不涉及空间维度,难以适应当前对空间数据信息的需求;对于来源多种多样、格式也不尽相同的各种数据的实时性、地域性、综合性处理还需作出很多努力。

2.2农业信息化意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不强

一方面,许多基层农技人员和广大农业从业者,知识老化,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对于利用现代技术,收集、处理、利用农业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不强;另一方面,农业信息加工处理的技术人员缺乏,当前,就连最基本的能够及时、准确地提供农产品供需信息,对网络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市场形势,回复网络用户的电子邮件,解答疑问等方面的人才也不多,更谈不上能够满足数字农业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2.3农业信息化效益不明显

数字农业还刚刚起步,在国内总体上尚处于探索阶段,实用性、普遍性的技术应用还很少,直接带来的经济效益还没有很好地显现出来。

2.4农业信息数据的管理和标准化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及其他农业信息管理系统为了完成某种分析工作所要求的各种农业数据往往格式与结构不同,而且往往掌握在不同的管理部门或研究机构中。因此,未来建立在网络上的农业地理信息系统要具备获取和分析分布式存储数据的能力,也就是说我们要使所谓的WebGIS能够协同处理来自不同组织和机构的农业数据[2]。

3建设数字农业的基本设想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进步,台州在数字网络建设、原始数字化数据积累、数字化信息采集及其处理等

方面的工作已有一定的基础,起动发展数字农业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借鉴许多学者的研究结果[4,5],提出建设台州数字农业的基本设想,就是要在台州已有农业信息化建设成果基础上,建立可视化的台州农业地理信息系统,构建直观形象的农业信息管理与辅助决策视频体系,实现农业信息的现代化综合管理、分析、共享和,彻底改造台州传统的农业管理模式,全面提升台州农业工作的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

3.1整合已有的农业信息

在国家、省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以各级农业部门为依托,建设中央一省一市县信息骨干网络系统,形成一个功能完善、性能优良的农业综合信息网络系统,并与其他网络互联,成为一个全方位的农业资源和经济信息网络系统。

3.2信息表达要直观、形象,并要实现信息系统的联网

把市内的地形、地貌、交通、村镇、行政区划等基础地理信息以及耕地分布、土壤类型、种植结构、水肥状况、农作物生长发育、气象、病虫害、农民知识、乡镇企业、农业法律法规等各种农业信息以图形图像等直观形象的可视化电子地图与相关信息的形式在投影视频系统上进行显示和表达,随着数字农业的发展,逐步做到与省级、国家级类似的信息系统进行交互式查询等。

3.3强化对科研、管理等的服务工作

通过对基础地理信息和农业专题信息的空间分析、网络分析和追踪分析等,实现农业科研、管理和决策人员在全市三维农业电子模型上,对农业生产中的现象、过程进行模拟,高效、直观、形象地为农业工作的规划、设计、建设、经营、管理、服务、决策等提供科学依据。

4参考文献

[1]蒋建科.“数字农业”带动农业现代化[J].农资科技,2003(5):41.

[2]薛领,雪燕.数字农业与我国农业空间信息网格(Grid)技术的发展[J].农业网络信息,2004(4):4-7.

[3]曹宏鑫,王家利,郑宏伟.发展“数字农业”推动农村信息化[J].农业网络信息,2004(1):17-20.

数字化农业种植范文第5篇

为了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近年来,重庆市万州区科协积极在乡镇开展科普项目扶持,助推农村经济发展。

万州区科协以抓农村科普示范为突破口,通过创建科普示镇(乡)、村和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实施“科普惠农兴村”项目,推动农村科普工作为农民致富增收服务。区科协推进“科普惠农兴村”项目,扶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发展,效果明显。该项目通过引导农民自发、自愿创办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实践“协会+农户+基地+服务”的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在区科协的努力争取下,先后有7个农技协荣获中国科协、国家财政部 “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奖补资金总额达140万。通过“科普惠农兴村”项目资金的大力扶持,各协会通过实施“品牌”战略,积极盘强协会产品:如白羊柠檬协会注册了白羊坪商标、采取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分级包装、统一使用商标、统一销售的办法为会员服务。分水石碾李子协会注册了广洞岩商标,开展无公害农产品认定并制定了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已成为当地农户致富增收的领头羊。

同时,区级学会也各显神通,通过联系主管部门,争取科技项目,对应乡镇,开展科技智力帮扶支持。万州区水利学会积极争取,从重庆市水利局引入项目资金,持续在几个重要水产养殖地(新田、大周、高峰)开展长江珍稀鱼类繁殖项目科技服务活动,全面推广鱼种生态养殖技术、优化育苗技术、水质环境控制技术、生态饲料配制技术,并对当地水产养殖大户和水产公司开展技术咨询,解答渔业生产中的疑难问题。区土壤学会利用市农委“测土配方施肥数字化项目”,在分水、李河、龙沙和白羊等10个镇设置“测土配方施肥数字化服务平台——触摸屏”点,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数字化服务,将测土配方施肥从“测土”转入到提供“配方”,帮助农民“选肥、配肥”,为广大农民查询农作物选肥、配肥提供方便,发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科学、高效和环保”的效益。区农学会在熊家镇和太龙镇分别开设了枇杷、红桔特色项目技术培训班,在白羊镇举办特色水果项目柠檬种植培训,由区农学会的专家到田间地头,对农民进行手把手地技术操作培训和实地指导。此外,区农学会还利用国家农业部的项目资金,在高粱镇金菜篮无公害蔬菜科普基地设立了科技监测点。据悉,区农学会今年试点启动的田间科技讲坛培训项目,在金菜篮无公害蔬菜科普基地直接培训100名农民学员,通过学员带动,实现了传导式发展,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学员户均增收3万元以上。

目前,在万州科协系统的组织引导下,各类农村科普项目正深入实施中,这些项目着眼于提高农户生产技能的提高,并直接为农家致富增收提供智力支持,因而深受群众欢迎。(姚世衡 编辑:渝科?责任编辑:武丹)

(来源:重庆市科协供稿)

数字化农业种植范文第6篇

【关键词】图像处理技术;农机;农机测试;应用

测试技术,是一种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分析产品质量以及工作性能的技术。测试技术应用于农业机械的初始时间是上世纪90年代,后来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图像处理技术逐渐成形,并被作为一种可视化现代信息技术被引入到农业机械测试中,因测试效果良好而得到了农机测试研究人员的高度重视。尽管目前图像处理技术在农业测试中的应用实例并不多见,但从其技术所具有的优势来看,图像处理技术在农机测试中的应用前景是极为广阔的。

1.图像处理技术

1.1图像处理技术的概念

计算机图像处理是通过计算机实现人类视觉功能,将所测的图像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利用计算机模拟识得判别标准对其进行理解和识别的过程。其主要原理是用图像采集卡和摄像机将外界图像转换成以红(R)、绿(G)、蓝(B)三原色灰度值表示的数字图像,然后运用相应软件进行分析、加工、处理和输出。狭义的图像处理是消除图像劣化因素,改善图像质量,即完成“图像一图像”的转换;而广义的图像处理概念是分析给定图像,提取有效特征,完成“图像一描述”的过程。

1.2图像处理系统的组成

根据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特点来,与之配套的计算机图像管理系统在组成上必须要有光源、高速摄像机、图像采集卡或采集器,4个必不可少的计算机系统图像输出器等等。需要注意的是,在图像采集处理系统中,最最重要的一个系统元件是高速摄像机。我国目前所使用的高速摄像机主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CCD阵列摄像机,另一类则是基于是CMOS技术常的摄像机。

1.3图像处理技术的特点

比起其他类型的图像再现,本文中所介绍的图像处理技术不仅可以实现图像文字的再现,且能够保证图像在转换过程中的再现质量,能尽量维持数字化后图像的原稿质量,不会在转换过程中因为存储、传输或复制等过程中出现图像质量的改变和退化。

图像处理技术处理精度高,现代扫描仪可以把每个像素的灰度等级量化为16位甚至更高,所以计算机几乎可将一幅模拟图像数字化为任意大小的二维数组,这意味着图像的数字化精度可以达到满足任一应用需求。不论数组大小,也不论每个像素的位数多少,其处理过程几乎是一样的。换言之,从原理上讲不论图像的精度有多高,处理总是能实现的,只要在处理时改变程序中的数组参数就可以了。图像处理技术处理精度高,现代扫描仪可以把每个像素的灰度等级量化为16位甚至更高,所以计算机几乎可将一幅模拟图像数字化为任意大小的二维数组,这意味着图像的数字化精度可以达到满足任一应用需求。不论数组大小,也不论每个像素的位数多少,其处理过程几乎是一样的。换言之,从原理上讲不论图像的精度有多高,处理总是能实现的,只要在处理时改变程序中的数组参数就可以了。

2.图像处理技术在农机测试中的应用情况

农业机械测试一般分为两种类型,即室内测试和室外测试(或田间测试)。在这两种测试方法中,室内测试所存在的局限性相对较大,所以在具体测试时很容易对随机因素产生忽略。另外,如果采用室内测试方法来进行农机机械的测试,那么在具体的测试过程中,由于受到农机过快的运行速度以及过大的运行变化的影响,经由试验研究所得到的农机具的性能参数并不准确,更无法做到对农机测试关键环节的观测和记录。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建议在农机性能测试阶段引进图像处理技术,通过图像采集、记录和情景再现等连续性操作来监控农机具运行过程中瞬时变化,进而实现农机具测试系统的设计优化。

2.1土壤耕作机械

土壤耕作机械的主要功能为,负责对土地土壤进行翻耕、松碎等操作,是土壤耕作时需要使用的一种的基础性操作机械。常见的土壤耕作机械类型有桦式犁、凿式犁和旋耕机等。在所例举的几种耕作机械中,使用最为频繁的耕作机是旋耕机。旋耕机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需要对该机械的性能参数作全面认真的动态测试和定量分析,通过研究旋耕机的抛土性能与其结构参数的关系,确定优化的结构参数和运动参数,但常用的手段难以精确测量抛土率。为解决这一难题,李伯全等利用基于时间序列的动态图像处理技术定量地描述了抛土率,并对抛土率理论模型进行了验证,还利用摄像机获得了旋耕机抛土过程中土粒的运动参数,为进一步提高旋耕机的性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图像处理技术在其他的土壤耕作机械中的应用还处在初级阶段,图像处理技术在研究铧式犁中为解决犁铧和犁壁的形状和参数与机组的行进速度的关系同样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2种植施肥机械

种植机械按照种植对象和工艺过程的不同,可分为播种机、栽种机和秧苗栽植机3大类。为改进和设计更合理的精播机结构,中国农业大学研制了精播机虚拟仪器检测系统。此系统利用先进的图像处理系统来捕捉和检测种子的运动轨迹,再通过计算机技术模拟确定种子的运动速度和运动方程,得到了改进和设计精播机的相关参数。

排种器是播种机的关键部件,在台架上检测和对比排种器性能是个繁重而费时的工作。目前,测试排种器性能大部分都停留在人工测量和光电检测阶段。人工测量即人工在黄油粘胶带上测试。此种方式性能比较直观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种子的着落性能,但浪费种子、污染环境、效率低。光电检测只适合于测试漏播,对于重播准确性差,特别当种子体积较小、速度快时,误差更容易产生。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农业机器的机件的类别和应用范围都已扩大,又因为栽种机的专用性,对机件的要求就更加严格。传统的栽种机机件变形测试方法在很多情况下都受到限制,因此设计一种方便、实用的检测系统迫在眉睫。应用图像处理技术设计的变形测试系统。通过试验对象在整个受力过程中状态的变化,实时存储试验数据,经分析得到测试结果,从而达到测试的目的,显著提高了栽种机机件的测试水平。

2.3作物收获机械

作物收获机械指用于收取各种农作物或农产品的各种机械。玉米收获机是主要的收获机械之一,在设计玉米收获机的过程中,常用的路径获取源于人工驾驶,这种方式难在真正的提高机械化程度,收割效率与人操纵机械的熟练程度密切相关,具有不稳定性。因此提高玉米收获机性能的关键在于玉米智能收获机器人路径的识别。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农机测试,其测试的研究范围比普通研究方式的研究范围更广,不仅涵盖了测量、仪表、计算机、控制和电子工程,还包括了提高农机测试准确度、解决传统农机测试开发周期长、开发成本高以及操作复杂困难等内容。由此来看,我国图像处理技术的先进不仅可提高农机测试的精确度和准确性,还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农业机械经济的发展与增长,进而全面实现我国农业机械化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数字化农业种植范文第7篇

〔关键词〕非遗项目数字化保护旅游模式海南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长期生产劳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工艺技术、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神话传说、信仰崇拜等的总称,它在文化生态、文化形态、文化传承和文化意象等方面隐含了丰厚的民族智慧、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历史传承等多重价值。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深化与认知程度不断提升,运用现代数字信息技术,全面介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采集、整理、传播、服务等管理领域,建立起适应数字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成为当前的重要发展趋势。

海南岛有着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为数众多、类型丰富、形式多样和文化元素兼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序幕的拉开,人们对地域文化的挖掘,加强对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研究,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角度,探究该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和传播方式[1.2]。

一、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

海南是一个“孤悬”的海岛,相对封闭的环境既孕育了本岛文化,又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历经了岛外文化无数次撞击与融合,铸就了富有海岛特色的地域文化。

(1)地域性:海南岛地处热带北缘,四面环海,中部为山,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影响了岛内居民的生活和民族心理,具有许多地域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表现为:

①独特的非汉民俗文化;海岛世居有黎、苗、回、汉等约30多个民族。以黎族为例,其为海南土著居民,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黎族计有124.78万人,其中海南有117.22万人,占黎族人口数的93.9%,海南黎族民俗文化在全国具有垄断性优势。黎族传统棉纺织工艺、黎族纹身、黎族干栏建筑生态自然村、黎族"三月三”节、黎族民间打柴舞等,即为其留存下来的文化和习俗。

②鲜明的热带特色;由于生活在热带,海南人形成了依山傍水的居住习俗,进而产生了“穗选法”、“牛踩田”、“种山栏”“休闲制”等农业耕种方式,“船型”、“金字形”等民居建筑技艺,用葫芦(“渡水腰舟”)、独木舟和竹筏实现水上交通,又因种植热带林木,形成食“椰子饭”、啖槟榔等独特社会风俗。

③极具特色的海洋文化;海南孤悬海外,沿海居民终年以渔获为生,不仅形成了独特的出海祭祀仪式和妈祖信仰,也造就了他们以渔业为主的生产民俗。也决定了海南人独特的饮食和食物加工习惯。如海南四大名菜之一的“和乐蟹”、三亚一带的“酸汤鱼”、“崖州海蛇”等都与海洋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2)历史性;早在1万年前,三亚“落笔洞人”就在海南岛从事生产活动,具有久远的农业生产习俗,与此相关的生活、信仰习俗也都体现出早期农业社会的特点。距今3000年前,海岛黎族人掌握了用剑毒树、构树(学名“楮树”)等树皮来制作“树皮布”、“树皮衣”的技艺。在《山海经・海内南经》中就记载了海南黎族纹身习俗,其曰“伯虑国、离耳国、雕题国、北朐国,皆在郁水南,郁水出湘陵南海。”“雕题国”指的就是海南岛,“雕题”指黎族文身习俗。宋元明清各代,有关海南纹身习俗的记载更多。2005年底,黎族纹身被海南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此外,像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黎族传统纺染织绣工艺”、“黎族钻木取火技艺”、“黎族原始制陶技艺”等都具有悠久的历史性。

(3)原生性;古时海南岛被视为“蛮荒之地”,虽历朝历代大陆官员来到海南后倡导汉化和文明,但总体上海南仍保持着原生态的面貌,因而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得以保护与传承,如刀耕火种这种原始游耕文化在五指山腹地至今仍有残余。“秦以水德王,其数用六,今琼人行使铜钱,犹用六数,以六文为一钱,六十文为一两,六百文为一贯。又田禾以六把为半担,十二把为一担,亦用六数,皆秦旧俗也,黎族至今传统计算方法仍然如此。再如海南传统的牛耕田、人工插秧农业习俗,鸡卜、钻木取火、放寮以及古越族一些自然、神灵崇拜等习俗。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对海南旅游业的促进

数字媒体技术介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中[3],使传统文化得以保护和发展,有助于冲破各种文化类型相对封闭的自然状态,为不同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提供了现实空间,同时也创造了相互借鉴的机会。

1.旅游产业极大地推动海南发展步伐

海南拥有独特的热带海岸线和独一无二的生态旅游资源。目前,海南旅游已由单一的滨海观光旅游向复合型的休闲度假转变,旅游业所带来的直接和间接收入一直是海南最具权重的经济来源。

2.旅游资源开发与非遗项目保护结合的可行性

旅游是商业行为,非遗保护项目本身与商业并无直接关联。旅游与文化产业发展相互融合[4.5],能给旅游产业注入极大的活力,获得更多的商业利润。而非遗项目为保证其延续性,需要获取资金的支持。显然,旅游开发与非遗保护两者尽管在利益诉求上相近,但其最终目的并不一致,但合作将给双方带来各自需求的收益。因此,寻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产业构建之间的结合点,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途径。

在当下的旅游观光行业中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适应现代人旅游猎奇的需要进行某些改动。以现代人的实用考量进行,把非遗项目打造成一种配合旅游活动的表演节目,其重点往往在视觉效果上。同时,剔出不适合旅游参观、无法让游客产生视觉享受的非遗项目,利用现有的数字信息技术能更有效地传播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3.旅游资源开发与非遗项目结合的方式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种类越来越多[6],开发方式也逐渐多样化,有静态的展览式开发,也有动态的表演式开发;有原地开发式,也有异地集锦式;有原生型和提升型开发,也有复原型和集合型开发。从旅游开发的具体形态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模式主要类型有;博物馆式:运用声、像、物等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陈放在民族博物馆内供游客参观。民族文化村式;直接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且古风貌保存相对完好的民族村寨原地开展旅游。节庆旅游式:主要以各种节日、赛事、盛事等具有旅游特色活动的庆祝和举办来吸引游客。舞台演艺式:主要将历史传说、民族歌舞、民族戏剧、民族手工技艺等经过加工和包装后搬上舞台。海南地域范围集中,比较适合建设上述类型的文化产业模式,容易形成旅游品牌效应,能有效达成非遗文化和市场经济共赢的形式。通过一定程度的政府行政参与支持,由企业在非遗项目社群搭建文化产业平台,融合该社群自然景观、风土人情,打造旅游文化产业链。不仅是振兴了该社群的非遗项目,同时也在旅游文化活动中带来了交流,让相对封闭的区域活化,形成一个有机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与保护方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就是“采用数字采集、数字存储、数字处理、数字展示、数字传播等数字化技术将文化遗产转换、再现、复原成可共享、可再生的数字形态,并以新的视角加以解读,以新的方式加以保存,以新的需求加以利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将文化遗产转化为数字化形态[7.8],以文化遗产为资源来进行生产,向社会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使文化遗产得以永久保存和保护,实现文化遗产的重现、再生和利用(研究、传播和展示),从而体现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体现当代人对遗产的守望、体现未来人拥有遗产的权利。

1.数字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

2010年国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程”纳入了“十二五”规划中,这表明数字化保护手段的可行性,它具有如下一些优势:

①降低工作成本;艺术形式和内容的丰富性等因素所致保护成本较高,需要耗费较多人力和物力。若采用数字化保护方式,经过信息化处理,实现与计算机之间的互通,将所需内容存储在计算机中,便于信息之间的相互交流,这样既省去了举办艺术展馆的成本,也降低了文化资源保护的成本,极大地降低维护工作的成本。

②益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民间艺术失传很大原因是后继无人,后人对传统艺术的不了解以及宣传力度不够,数字化手段可以将民间艺术资源与网络相关联,在手机、电脑、电视等现代工具中可以很容易查询和了解真正的民间艺术,让更多人了解、认识到传统民间艺术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能够有效地起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的。

③便于文化交流;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能实现更大范围内文化交流,通过信息化渠道,既能实现传统艺术的推广和宣传,也能实现传统民间艺术与当代文化的交流。只有通过文化之间的交融,才能使得传统民间艺术更加适应时展的需要,促进当代文化的繁荣发展。

④易于修复和管理

数字化保护的对象,在岁月流传中会出现或多或少的残缺,数字还原可以运用处理软件对其进行视觉上完全修复,它比传统的保护方式更易于修复,实现保护对象的虚拟复原与模拟演示。同时以数据库为基础,将保护对象的数据信息进行规范、合理的编排与存储,能有效增加保护的科学性,提高相关工作的效率和系统性。

2.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技术支持

信息技术实现对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主要表现在资源共享、虚拟展示、动漫制作、电子出版等四个方面。在各种数字化方法和热点技术上,基于信息技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民族民间文化需要注入更多的现代化内容,这些内容包括:

①利用数字化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学术分类、信息化存储,建立资料性的符号库和素材数据库;

②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声音、图像检索技术,研究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

③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信息获取技术、多媒体虚拟场景建模技术、虚拟场景协调展示技术;

④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对传统手工艺的生产方式、使用方式、消费方式、流通方式、传播传承方式等文化存在方式进行再现;

这些数字化遗产保护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研究与保护开发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3.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类型

数字摄影、三维信息获取、高保真全息存储技术、虚拟现实、多媒体与宽带网络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为文化遗产(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提供了新的手段和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类型有:一是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存与存档;二是数字化虚拟博物馆;三是虚拟文物修复、复原及演变模拟技术;四是数字化图案、工艺品辅助设计系统;五是数字化故事编排与讲述技术;六是数字化舞蹈编排与声音驱动技术。

结论

旅游产业中引入非遗项目,既解决了非遗项目的资金问题,也使旅游产业获得更多的商业利润,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对此犹感迫切。旅游与文化产业发展相互融合,寻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产业构建之间的结合点,是实现非遗项目保护和传承的有效途径。基于信息技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有益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和传承,最终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的。

参考文献:

[1]郑莉韩玄武海南民居艺术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J]艺海2015(2)76-78

[2]黄永林,谈国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4)

[3]谭必勇,张莹中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1(4).

[4]张进福.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辩证关系探析.地球科学研究2002( 1) 28

[5]周和平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与探索[J]求是杂志2010(4):44-46.

[6]姜爱李永诚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贵州民族研究

数字化农业种植范文第8篇

记者:GIS技术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大都是应用于交通、农业、公安等领域,而现如今GIS技术开始逐步应用于数字社区、电子物业管理系统、远程监控系统、报警应急这些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方面。作为GIS应用领域的专家,请您为大家介绍一下国内GIS技术在民用领域的应用情况,以及发展的趋势。

曹总工:我国GIS技术应用从90年代开始主要以政府行为为主,应用于环境、资源、交通、公安、急救、航空、市政管理、城市规划、灾害损失预测、投资评价、政府管理和军事等领域。到90年代末期国产GIS软件开始打破进口软件的垄断,廉价的GIS开发平台推出,中小型GIS应用系统得到快速发展,GIS走出传统领域,由政府行为转为企业行为,深入到民用各个领域。

2000年以后,我国宽带网得到高速发展,给网络GIS发展与应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一个覆盖中国各大中城市的数字城市GIS服务系统全面启动,城市网格化管理、电子地图导航等日益深入到民用领域以及老百姓生活的各个方面,渐渐开始与普通大众亲密接触,特别是GIS与虚拟现实技术的结合真正让平民百姓开始感受IT信息科技给现实生活带来的影响,让GIS走入大众生活将是民用领域GIS发展的趋势。

记者:今年年初,齐维与建设部签订了关于开发符合国家“十一五”攻关课题和《建筑和居住区数字化技术应用》国家标准的社区综合服务平台的合作协议,成为建设部软件研发战略合作伙伴。请您简单介绍一下,地理信息系统在社区信息化的建设中主要承担了哪些方面的功能?

曹总工:数字社区是数字城市的最基本单元,贯彻建设部《建筑和居住区数字化技术应用》国家标准对数字社区的发展以及与数字城市的无缝连接至关重要。基于Web GIS数字社区集成平台采用了面向空间、面向对象、面向用户的组件设计思想,通过构建一个智能化设备通信协议服务器,实现智能化现场总线等异构网与以太网的集成,使数字社区智能化综合管理平台具备开放、互操作、可升级、可扩展性。将GIS与网络、通信、数据库、分布式计算、组态技术;flas和虚拟等众多技术集成,实现了空间可视化、管理智能化的功能。社区居民、服务企业、基层政府、辖区派出所通过社区电子地图导航,可快速进入各自所需的管理、服务与被服务层面。

记者:早在九五期间,国家便将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应用作为重点项目予以支持,其中国产GIS软件自1998年起开始打破进口软件的垄断,市场占有率正不断提高。齐维作为GIS领域的民族企业,目前在自主知识产权建设方面的情况是怎样的?同时请您谈谈坚持自主知识产权在GIS技术发展过程中的必要性。

曹总工:齐维在从事建筑智能化、安全监控、农业等领域的GIS应用中,利用组件技术、中间件、分布式计算技术等,使应用系统平立并具有维护、升级方便等特点。齐维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包括:change well map server(齐维地理信息平台),基于Web GIS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平台,齐维数字社区综合管理平台,齐维物业管理系统,齐维数据采集、设备监控异构网络通信协议服务器,基于GIS RFID定位监视系统集成平台等。正是因为齐维具有这些软件的自主知识产权,极大降低了系统开发成本,降低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的复杂性和建设难度,并有效地解决GIS应用领域中的协作问题。避免用户因昂贵的商业GIS平台难以接受,使得在中小型应用系统使用GIS平台成为可能。

根据有关报道,目前我国已拥有从大型基础平台软件到各类应用软件的全系列GIS软件产品,形成了一大批以中小企业为主的、有活力的GIS企业群体,从事GIS软件和应用开发的企业超过1000家,软件商品销售年产值数亿元。在GIS软件市场,国产软件却一枝独秀,占有率高达35%以上,打破了国外软件在该领域的垄断。事实证明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GIS软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一批致力于自主创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企业,在软件技术的研究和产品的开发上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在市场和应用方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记者:作为建设部数字社区示范项目的宁波万达广场于今年二月完成了综合软件系统开发项目的工作。此项目有哪些亮点是值得我们注意的?齐维在项目的安装、调试工作中收获了哪些经验可以与大家分享?

曹总工:宁波万达广场数字社区综合软件系统开发我们在设计上根植于本土文化、用户的需求,成功地将GIS与社区各个监控、管理与服务系统集成在一起,特别是建筑智能化设备监控组态技术、flas技术与Web GIS技术结合在一起,实现Web远程互操作;在安全监控上,当系统接收到安全报警信号,将自动优先弹出报警页面,在社区电子地图上以适当比例居中显示报警的位置,如周界防区或家庭报警的楼栋单元号、房型、报警的类型和报警传感器的位置并发出声光提示和处理预案,同时自动联动附近的监控视频图象,这是系统的亮点。

我们在系统安装、调试工作中,现场总线异构网与以太网集成是关键,通过几年来在设备通信上所累积的通信协议模块,我们开发了支持国内外大部分安全监控、建筑设备智能化通信协议的服务器,使得安装调试工作变得极为简单,大部分设备通信做到即插即用。

记者: 据了解,您曾在气象领域从事了多年的研究工作,在气象与农业发展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农业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可谓立国之本。GIS技术对于农业数字化的建设具有怎样的特殊意义?

曹总工:数字农业含义非常广泛,一般来说要求对农业各个方面(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林业)的各种过程(生物的、环境的、经济的)全面实现数字化;各种农业信息技术最广泛地应用于农业;在农业的各个部门(生产、科研、教育、行政、流通、服务等)全面地实现数字化与网络化管理。数字农业的发展必将使农业实现更高的效率,农产品达到更高的质量,使农业更好地满足人们生活不断增长的需求。同时,又使农业环境得到更有效的保护,实现农业符合现代化要求的可持续发展。地理信息系统是数字农业的基础平台,GIS技术与遥感技术、卫星定位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结合在一起,也就是所谓3S+C技术在农业资源与环境、农业监测、分布式农业控制、精准农业技术应用上具有重要必不可缺少的手段。

记者:Google Earth的出现可以说是地理信息系统(GIS)的一次成功应用。但不少业内人士认为Google Earth尚未进入到满足我们日常生活真正需求的领域,将其变成可实际应用的产品,并使其成为一个产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于这一点您是如何看待的?另外请您展望一下民用电子地图行业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