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心理基础理论知识笔记

心理基础理论知识笔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心理基础理论知识笔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心理基础理论知识笔记范文第1篇

一、基础理论课程的地位和特点

在课程设置中,基础理论类的课程属于学科专业教育中必不可少的课程。基础理论课程之所以呈现出如此重要的地位,主要得因于它独特的课程特点。

(一)内容的基础性

基础理论类课程的内容主要以概念、原理和规律为主,构成一个学科领域的知识框架体系,原理课作为专业必修理论基础课程,其内容涉猎该学科领域的各个主要分支方向,成为一门学科向不同研究方向发展的重要根基。大学专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中,基础理论类课程往往被定位为专业教育的入门课程,也是其后进行相关专业课程学习的先导课程。学生对专业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对专业学习的兴趣都是从学习基础理论课程开始的。

(二)影响的辐射性

学习基础理论类课程就好像建房时打地基一样。从专业学习的角度来说,前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自然会影响到后期进一步深化的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学生的专业教育角度来看,对原理课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决定了一个人专业理论功底的厚度,进而决定了在该领域发展的空间和后劲。

二、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困境和原因

在教学方式和方法的研究中,越来越多的专业课程都趋向于采用实践教学。但基础理论课程因其涉及大量概念、规律、原理等知识,在教学方法上的探寻一直都较为缓慢,仍然多采用传统讲授的方法。近年来,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给基础理论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注入了一股新鲜空气。多媒体教学将一改传统的“粉笔+黑板”的教学环境,让课堂教学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能更直观、生动、形象地体现理论。但多媒体教学实践也给基础理论课程带来了一些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不曾遇到过的新困境。

(一)多媒体教学的心理困境

现在高校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的认识多表现为三种情况:其一,对多媒体教学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他们认为以前没有多媒体教学一样顺畅进行,现在实行多媒体教学是纯粹的形式主义,没有什么实际用处。这部分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的优点知之甚少,且对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存在着一定的抵触心理,更加不可能主动思考如何更好的利用多媒体技术为教学服务。其二,能充分认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但缺乏相应的计算机知识和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操作技能。这部分教师往往能领会多媒体教学的深远意义,但由于缺乏相应的计算机操作知识而无法将自己对课程的设想和改善课堂教学的想法充分体现在多媒体课件上,只能被迫让多媒体沦为摆设。其三,能充分认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也有一定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和技能,但缺乏应用多媒体技术的热情。主要原因在于制作出高水平的多媒体课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学校没有设立鼓励机制,因此这些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不能得到相应的回报,热情自然就日益消退了。

(二)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困境

基础理论课程的多媒体教学中,通常使用的方式是依靠课件的展示,将理论、观点和原理性的知识点更生动、更形象的表达出来。因此,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是基础理论课程多媒体教学的重点内容。就目前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使用来看,主要问题表现为以下三种类型:

其一,多媒体课件制作的生搬硬套。有些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只是教案的翻版,将教案中的内容原封不动或者略有缩减的“填”入多媒体课件中。这样制作出来的多媒体课件只是充当了“电子黑板”的角色。

其二,多媒体课件内容的喧宾夺主。这种类型的多媒体课件往往非常花哨,穿插了图片、音乐、视频、动画等因素,但是这些因素却与教学内容联系松散,甚至毫无关系。这类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不仅没能为教学内容服务,而且还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其三,多媒体课件层次的模糊不清。课堂教学中的多媒体课件播放是翻页形式,因此对知识层次的表现尤为重要。有些多媒体课件很缺乏层次表现意识,缺乏每页之间的衔接和呼应,造成学生在观看多媒体课件演示时思维混乱,也妨碍了学生对理论知识体系的全面掌握。(三)多媒体教学的反馈困境

所谓多媒体教学的反馈主要是指学生在接受多媒体教学时表现出来的反应和学习状态。在多媒体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来的不良状态主要有:

1、注意力的散乱。多媒体教学往往和传统讲授法结合在一起,教师在放映多媒体课件的同时会对课件上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更深入的讲解和诠释。但当课件翻页更新后,学生的大部分注意力会被吸引到投影机屏幕上,或忙于阅读新的内容,或忙于做笔记,忽略了教师的讲解内容。在这种状态下学生们对知识点的把握很可能只浅泛地停留在课件的条条框框之中,而缺乏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2、普遍的浮躁心态。多媒体教学中使用的例证比传统教学来得更直观、更生动。课程中会更广泛的使用图片、视频、音乐等元素来诠释原理和规律,将抽象的概念和原理用具象的方式展示出来,便于学生理解。但这种特色的背后也存在着一定的隐患,即学生在接受多媒体教学中普遍表现出浮躁心态。这种浮躁心态最突出的就是“看热闹”。当在多媒体课堂中播放视频时,学生没有关注专业知识点,反而对视频本身表现出更大的兴趣。当视频播放结束,教师开始讲解分析时,学生在观看视频时兴奋的情绪会快速低落,课堂气氛则显得更沉闷。

多媒体在广告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仍处在探索阶段,以上诸多困境的出现也恰好反映出深入探寻多媒体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其全面发挥独到的优势,更好地为教学服务,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积极探索和研究多媒体教学方法的革新。

三、广告基础理论课程多媒体教学方法的革新

针对以上提出的广告基础理论课程多媒体教学困境,我们发现单纯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和传统讲授教学法相结合的方式是远远不够的。这样的教学方法既不能实现多媒体技术应用的最大化,也不能实现多媒体教学的最佳效果。因此,需要利用多媒体独特的表现手法,尝试采用一些新的教学方法。

(一)多媒体课件的悬念设置和分层显示

悬念是激发好奇心和探索动力的极好因素。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多是结论性很强的理论和原理。如果采取直接陈述理论和原理,继而加以诠释和深化的讲授方式,必然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因此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编制带有提问与引导解答相结合的课件,设置悬念环境,用悬念的方式引导和带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这样的教学过程能给予学生更多自我发挥的空间,也能加强他们对课程关键知识点的学习兴趣和记忆。

对于多媒体教学中整个课堂的组织,多媒体课件在设计上要特别注意利用分层显示的方法达到课堂教学组织的有序性。所谓多媒体课件的分层显示,即应用较为严密的逻辑顺序制作课件。在课件的第一层显示,该课程的体系结构,主要章节标题,标出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并利用超链接达到每个层次都可以独立选择,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自身需要来选择点击该项;课件第二层则进一步显示体系下的具体知识点和教学内容梗概,第三层则是用以支撑相应观点和原理的广告案例及音像资料。分层显示的多媒体课件理论层次清晰,知识要点鲜明,列举案例生动,针对性及说服力强,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课程层次的清晰认识,对学习的重难点把握明确,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广告案例的多媒体展示和集体讨论

除了通过课件制作强化课堂讲授教学方法外,还需要运用多种方法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而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案例展示则是在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非常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尤其是涉及概念、理论知识比较抽象的内容时,用实际例证让课堂讲授达到由虚到实的转变。学生能抽丝剥茧般的从诸多案例中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既能获得确实的体会又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记忆。

但是单纯的展示行为势必会让课堂气氛稍显沉闷,因此,案例的多媒体展示须和集体讨论结合在一起。为了进一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进行讨论和分析时可采用接力式的发言,营造课堂紧张思考的气氛,以此要求每个人紧跟多媒体展示进程加强对问题的思考。

(三)亲验式作品制作和作品竞赛

心理基础理论知识笔记范文第2篇

关键词:物理化学 教学改革

物理化学是以物理学的原理和技术研究化学问题的学科,是化工类各专业中最重要的的四大基础课程之一[1]。它在数学、物理学及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的基础上,进一步系统阐述化学的理论,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知识应用和科学研究提供更全面、更直接的基础,是链接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科学研究的桥梁。[1]

由于该课程内容逻辑性强、概念抽象难懂、公式较多,导致学生常常不易理解接受,难以学好。加上我校学生多来自西部民族地区,原有理论基础较为薄弱,因此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对物理化学课程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等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与探索。

1 重新设计教学方案,体现分层教学思想

我校化工学院和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均开设物理化学课程,共涉及7个专业,在教学方案设计上,分为3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应用化学专业;第二层次为环境工程专业,制药工程专业;第三层次为食品工程专业,生物工程专业。针对不同专业的培养方案和要求,在实际教学中需要在各个层次上体现出教学学时,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上的差别,通过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各专业学生达到专业培养方案中所提到的要求,因此我们制定分层次的教学大纲,制定分层次的教学进度表,在教学中除了讲授物理化学基础理论知识之外,还要整理不同专业方向的前沿知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体现分级教学的思想。[2]

2 大胆探索和尝试,提出3大教学法

以著名教育学家奥苏贝尔的同化理论为依据,结合物理化学课程的自身特点,充分考虑学习者的心里特征,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使学生对知识本身和形成过程产生兴趣,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1框架式教学方法

物理化学分为热力学、动力学、电化学、界面化学、胶体化学五大部分,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每一个部分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比如热力学解决能量、方向和限度问题;动力学解决速率和机理问题;电化学解决电解质溶液理论问题,可逆电化学问题和不可逆电化学问题。对物理化学理论知识体系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在具体到每一章每一节的学习,在教学中会把事先准备好的教学提纲材料印发给学生,提纲中包含了章节学习重点、难点;知识结构主线;要预习的内容、进度;讨论的问题;达到的学习要求等信息。

在每一个章节学习结束后,都加一个框架总结的环节,例如在物理化学热力学的教学中,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① 掌握热力学中 U H F G S函数间的联系

②掌握五个函数及重要公式间的联系

③掌握重要公式间的联系

④提倡由一个公式出发推导其他公式。

2.2 科学研究辅助式教学法

科研和教学本身就是相辅相成的,以科研来带动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 拓展学生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2],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会安排二类研究性题目,一是学生感兴趣的题目;二是教师的科研题目。从实验题目的选择、实验方案的设计到实验数据的处理, 都由学生独立完成, 这既能让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和提高理论知识,又为学生将来的科学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通过这种教学方式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并多次在学校“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2.3 互动式教学法

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双边活动,教师在主持,设计,调整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把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摆在首位,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着积极的兴趣和饱满的精神状态,积极主动的思考。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互动式学习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模式。例如, “ 偏摩尔量”和“化学势” 一节的教学中, 可以采用课堂讨论方式,课前教师给学生拟定如下几个讨论题目: (1)偏摩尔量和摩尔量的区别是什么?为什么在多组分体系热力学中必须要学习偏摩尔量? (2)从化学势的定义中能够看出化学势是一个表示什么含义的物理量?(3)学完偏摩尔量、化学势和偏摩尔量集合公式,我们能从理论上解决什么问题?在交流互动中,认真听取每一个学生的发言,对独特的见解或新颖的观点, 进行鼓励。在交流互动中,对学生的观点进行归纳和总结[3],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3]

3 教学改革的实践效果

物理化学教学改革实施多年,在化工学院和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近40个左右的专业班级上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实现了分级教学,教学内容更加合理。

2)借鉴和吸收先进教育理论,由传统的“老师为中心”的模式转变为“学生为中心”的模式,注重了学生的学习心理。

3)在教学方法上实现转变,由传统的“教师讲学生记记笔记做习题”转变为框架式教学法、科学研究辅助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相结合。

总之, 物理化学课程作为化工类各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 需要我们结合化工类各专业的特点和培养要求,合理选取和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大胆尝试教学内容改革;不断学习和借鉴新的教育学,心理学的最新成果和理论,大胆尝试教学方法改革。最终培养出基础知识深厚,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强的实用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苏育志 宋健华关于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J]广州师院学报.1998(4).19:14-18.

[2]高盘亮 与时俱进,实现物理化学教学的创新[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4(6).26:76-78.

[3] 赵东江 高师院校物理化学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5(2).21:54-56.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on the teaching of physical chemistry curriculum reform in Ethnic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of Engineering Physics

PengCheng1 TianHUA1

(1 Chemical Engineering institute of Nor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Gansu Lanzhou 730030)

心理基础理论知识笔记范文第3篇

1.1走出困境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路径专业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把对专业理论的理解运用于真实旅游企业经营,使学生掌握所学专业理论与市场实际相结合的思维方法,进而获得分析问题和灵活运用专业理论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

1.2走出教学困境是教师的职责教师的基本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对所教科目的理解不够深入,就不可能充分起到教师的作用。如果教师不改善教学材料的局限性,旅游市场营销教学就是在机械化地复制毫无现代营销意识的平庸营销服务员;如果教师本身没有相关的从业经验,教出来的学生只能成为脱离实际的“纯粹学院派”。

2教师在摆脱教学困境中的责任

2.1改进教学方面的责任

2.1.1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教师必须掌握国内外相关的大量信息,精读国外经典教材,如被誉为旅游市场营销领域最经典的由美国学者PhilipKotler所著的《marketingforhospitalityandtourism》等教材;须批判吸收百篇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的思想和观点,精读至少十本相关的专业经典著作。在以上基础上,不断优化教学内容:首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以能力培养为导向,增强旅游市场营销的应用性。市场调研、市场细分和营销技能组合的能力是旅游市场营销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的主体能力。教师在对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筛选和安排时,要以这三大主体能力的培养为基本目标。其次,教学内容要充分体现旅游市场营销的特色。教师在选择教学材料时要具有批判性思维,使旅游市场营销摆脱传统营销的桎梏。旅游市场营销是一门综合性强、涉及面广的课程,需要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理论和工具来对这门课程进行有效的解读和创新。所以教学内容应在本学科基础理论知识的指引下,广泛吸收市场学、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使教学内容得以充实和丰富,以培养学生的综合专业素质。再次,秉承时代性原则是筛选旅游市场营销教学内容的重要考量标准。只有充分吸收旅游市场营销的新趋势、新理论,才能彰显出其旺盛的生命力和时代性,才能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有效地运用于实际工作中。

2.1.2积极探索合适的教学方法旅游专业教师必须具备相当的科学研究素质、业界实践经验及一定的批判性思考能力。对教学内容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知其“未来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树立发展与战略意识,重点培养学生的宏观分析能力和市场洞察能力。如作为连接理论与实践之媒介的案例分析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理论教学的单一性和不足之处。在理论讲授之余,教师应引导学生对领域内的问题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到实践中对业界案例进行调研,激发其将问题深究下去的积极性和动力。

2.2自我提升层面的责任

2.2.1深化多层面理论知识旅游市场营销这门课程是在广泛吸收管理学、经济学、市场学、心理学、文化学等多学科内容的基础上而形成的,需要教师对旅游市场、旅游企业进行宏观的思索。教师要具有相关学科的知识和理论素养,具有从事旅游市场营销工作所必备的人文精神和情怀。

2.2.2扩展视野与充实实践知识第一,赴酒店、旅行社、景区等旅游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或从事企业兼职工作,了解旅游行业前沿发展动态,熟悉新的营销方式与管理模式。第二,参与校内锻炼与培训。可以向学校申请组建学校旅行社、开办学校酒店。在专家的指导下,教师和学生都参与到经营管理中,增加师生的实际企业运作能力。第三,勤于出游。教师应深入到景区、旅游地,多欣赏、多研究、多体会、多反思,开拓视野,积累相关的教学素材。

心理基础理论知识笔记范文第4篇

近年来,青年教师在高校师资队伍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青年教师已成为本科病理学教学的骨干力量,而病理学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后续学习临床课的效果。因此,如何尽快地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改进教学效果,是值得我们病理学科每一位教师思考的问题。

1 积极参加岗前培训

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人才岗前培训计划,尤其从事医学专业教学的教师都是毕业于非师范院校,没有接受过教育方法、教育理念的教育,而这些知识是今后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是教师必须掌握的。培训内容是由相关专业的教授、专家系统地讲授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师法、教师职业道德等相关理论知识。新近的青年教师必须积极参加,认真对待。

医学院结合自身专业特点,推出了“一对一”的传、帮、带人才培养模式,制定了培养计划和方案,原则上由本学科的一位高年资、高职称的教师指导培养一位新教师,由指导老师写出具体实施细则,负责传、帮、带。1年以后由学院组建的教学委员会进行理论知识的听课和实践技能的考核,合格者才能正式成为一名医学专业教师,走上工作岗位。

2 认真听课,做好听课笔记

古人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新教师在工作之初,在组织教学、方法、内容等方面往往存在经验不足,培养方案要求新教师必须完整地听完指导教师一学期的课,认真做好每堂课的听课笔记,这样有助于提高青年教师对教学活动的感性认识,不断积累授课的经验[1],如教材内容的弹性增减、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多媒体的应用等。在听课的过程中,从指导老师那里还要学会如何书写教案,我们要求新老师刚开始授课时必须书写完整的教学教案,以利于钻研教材。当然,每位教师都有各自的风格,授课手段、方法不尽相同,有的老师上课风趣幽默、生动,有的老师临床经验丰富,我们只有通过听取本学科不同教师以及其他相关学科有经验教师的授课,取之所长,为己所用,同时也可以与这些教师互相交流,提出自己的观点,达到共同提高。

3 积极参加集体备课

教师集体备课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一般来说,每次集体备课时,都会安排1名教师预讲。预讲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尤其是对新教师,预讲更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参加集体备课的每位教师听完预讲后,都会针对预讲的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师的仪表、教学态度等,说出自己的看法[2]。作为新教师,参加集体备课,反复多次地进行预讲,可以说是受益匪浅,一方面能够从资深教师那里学到很多有益的教学经验,弥补个人备课的单一性、片面性和局限性,对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做好教学工作帮助较大。另一方面,由于刚刚进入教师队伍,与其他教师之间尚缺乏交流和沟通,通过集体备课,可以增强团队协作和互助精神,有效地发挥集体智慧,达到优势互补,为将来正式走上讲台作好充分准备。

4 加强实践技能训练

病理学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病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实验课教学与理论课教学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实验课教学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大体标本及病理切片的观察,验证理论课讲授的知识,加深对理论课的理解,训练学生基本技能和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3]。在教研室,要求新教师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自身实验技能培训,在有丰富经验老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观察实验室里所有大体标本和病理切片,熟悉显微数码互动实验设备的基本操作。一旦条件成熟,将安排新教师参与实验课的辅导教学,逐步实现独立完成实验教学任务。

5 熟练掌握多媒体网络技术

多媒体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病理学作为一门形态学科,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向学生展示大量病理图片,并可用动画形式动态阐述疾病的发病机制及病变过程,从而达到图、文、声、像并茂,动静结合的效果,能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地呈现病理教学内容,使枯燥的学习变得生动、形象、逼真、直观,从而有效地吸引学生注意力,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病理学知识的掌握[4]。通过网络可以共享丰富的病理学资源,为教师的备课及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在指导老师的精心辅导下,新教师要独立制作病理学多媒体教学课件,并且在集体备课的预讲中使用,听取其他老师的修改意见,逐步完善多媒体课件,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对提高教学水平有极大的帮助。

6 注意病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病理学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其学习必须以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等学科为基础,只有在掌握正常机体的解剖结构、组织形态的基础上,才能领会病变器官的病变特点,只有运用正常人体的形态、功能和代谢的基础理论知识,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异常变化的发生机制[4];同时它又是学习临床医学各门课程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具备一定相关学科的知识。在教学中过程中,结合典型的临床病例分析,才能灵活运用基础医学知识阐述疾病的发生发展及病变规律,解释与临床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学习病理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病理学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7 成为学生的朋友,倾听学生的心声

对于青年教师来说,由于年龄优势,更容易与青年大学生产生共鸣,成为他们的贴心朋友,因此,我们要积极地融入到学生之中,关心、爱护学生,用自己的一份真情换取学生的一片真心。由于初为人师,知识含量的相对不足和教学经验的欠缺,病理学涉及的知识内容又多,在承担教学任务之初,出现错误在所难免,教学目的不明确,方法不灵活,重点不突出,难点讲不透,学生听课以后会有一些问题及信息向老师反馈,这就要求青年教师谦虚谨慎,主动地与学生沟通交流,倾听学生对讲课的意见,认真解答学生的问题,及时调整讲课方法,使讲课更有针对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永林,李 敏.青年教师如何上好病理课[J].兰州医学院学报,

2003,29(2):89.

[2] 付 华,文继舫.病理学教师集体备课的内涵和意义[J].中华医学

教育杂志,2006,26(5):58.

[3] 陶晓峰,金晓明,叶 菲,等.青年教师参加病理学教学的几点体会[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6,8(3):246.

[4] 卓丽娟.病理学教学初探[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心理基础理论知识笔记范文第5篇

为了解决发展与需求的矛盾,我院自2000年起开始招聘合同护士,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护理人力资源的短缺问题。合同护士作为护理战线的新生力量,存在总体学历比较低,年龄比较轻,职称比较低的现象。如何加强管理和改进合同护士培训方法,增强职业责任感,激发她们工作的自觉性和创造性就成为摆在护理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现就合同护士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培训方法的改进进行探讨,以提高合同护士综合能力。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现有聘用合同制护士169人,学历结构:本科2人,占1.2%,大专59人,占34.9%;中专108人,占63.9%。职称结构:主管护师1人,占0.6%,护师2人,占1.2%,护士166人,占98.2%。年龄结构:25岁以下136人,占80.4%。

1.2 方法:总结合同护士管理培训的方法,将2004年以前采取的培训方式作为常规培训组,2004年以后的培训为改进培训组。常规组采取新分合同护士直接安排到科室,由科室指派高年资护士带教,每年完成100项基础护理操作,管理培训以科室为主。改进组采取严格带教、严格管理,加强职业道德及三基培训,参与科室轮转,完成读书笔记等方式管理和培训。将两组理论、操作及应急能力考试成绩进行对比。

2 结果

将54名通过改进方法管理培训并完成内外大科轮转的合同护士与按常规方法进行管理培训的合同护士经考试、考核及综合能力抽考,改进组各项成绩均明显高于常规组,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

3 讨论

合同护士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已经成为护理队伍不可缺少的力量,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也影响着医院护理质量的提高。如何针对合同护士的特点,采取有效的管理和培训是提高合同护士综合素质,乃至整个护理队伍素质的关键。

3.1 存在问题

3.1.1 合同护士方面

3.1.1.1 整体职业素质差异较大:合同护士虽然经过正规卫生学校护理专业学习,但她们大多学习基础比较差,人文知识匮乏,缺乏牢固的专业思想,综合素质不高。

3.1.1.2 思想不稳定,择业动机不同,流动性大:合同护士的学习目的和价值取向不同,择业动机复杂,认为医院不够重视她们,待遇过低,存在临时观点,缺乏主人翁责任感及爱院如家的意识,对未来缺乏信心。

3.1.1.3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理论欠缺:由于合同护士三基水平较低,对危重病人的病情观察和急救处置能力较弱,对病情判断缺乏预见性。加上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时间较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缺乏应用评判性思维方法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3.1.1.4 关心病人不够,护患沟通缺乏技巧:合同护士中,独生子女居多,较习惯于得到关心照顾,比较任性。所以她们在微笑服务、关心体贴病人、耐心沟通方面较为欠缺,主动为病人服务、主动关心病人的意识较差。

3.1.1.5 缺乏“慎独”精神,自我约束力不够:工作和学习上缺乏主动意识,出现问题盲目处理,缺乏在无人监督时的自律精神等。

3.1.2 医院方面

3.1.2.1 培训力度不够,且内容局限,缺乏规范性:合同护士进入临床多采取边工作边培训的方法,为防止护理差错的发生,护士长一般安排合同护士更多地从事基础护理工作,对其进行的考核也只是一些基本的技术操作和基础的理论知识,只起到了复习和巩固基本知识的作用,使之无法提高判断、思考问题及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

3.1.2.2 与合同护士缺乏沟通交流,未充分调动她们的工作积极性。

3.2 培训方法

3.2.1 常规方法

3.2.1.1 加强考核,引入竞争机制,优胜劣汰:制定合同护士考核细则,从理论考试、操作考试、工作业绩、工作态度上加以考核。对考核优秀的合同护士予以奖励,对考核成绩差的合同护士进行适当处罚,对于不胜任工作者进行淘汰,以保证病人安全接受治疗护理。坚持每季度进行1次基础理论考试,每月的操作考试将合同护士作为抽考对象,多方面、多渠道保证培训工作的落实。

3.2.1.2 严格带教:请高年资、护理大专毕业、有丰富临床经验的护士进行带教,合同护士在第一年内按《新护士培训大纲》完成100项基础护理操作,使她们的护理技术操作在反复实践中得到尽快提高,并及时给予指导、帮助、支持和建议。

3.2.1.3 为增加学习和操作练习的机会,对新来院无证合同护士实行每周休息1天,早晨7:30上班制度。

3.2.1.4 实行晨间提问,把合同护士作为抽问的主要对象,帮助她们复习和掌握理论知识,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2.2 改进方法:

3.2.2.1 护理部组织全面培训:培训途径采取岗前培训与在岗培训相结合,三基培训与专科培训相结合,文化知识与学历教育相结合等方法[1]。举办培训班,内容涉及医疗护理相关法律法规及应急预案、护理文件书写、危重病人管理、消毒隔离技术规范、病房管理、整体护理及护理礼仪、护患沟通技巧等方面知识。同时加强职业道德和素质的教育,让合同护士懂得安全的保证对病人来说是优先考虑的问题,责任心是保证安全的前提,是做好一切护理工作的基础。除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爱院教育外,科室优良的工作传统、护士长和高年资护士的医德、人格魅力及对工作的高度热情和高超技能、对年轻护士的关心和期望等多方面给合同护士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帮助合同护士树立专业观和奋发向上的工作态度。

3.2.2.2 重视管理,加强规范化培训:制定了《合同护士管理实施细则》、《合同护士轮转管理规范》并严格执行,规范培训计划和内容,建立个人技术档案,实行量化考核办法,考核成绩与续聘、年终评优、晋升挂钩。

3.2.2.3 培养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的能力:在培训方案上除要求加强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其对病情观察的能力和分析推理技巧,能在解决病人生理、心理、社会等健康问题的各种护理方法中选择最优方法并评价其是否有效。针对合同护士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病情案例,采取“以问题为基础”的训练方法,由浅入深的进行提问、分析、探讨,逐步培养并提高合同护士观察、综合分析和有效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3.2.2.4 实行合同护士内、外大科轮转:对取得执业资格并在医院工作1年以上的合同护士,护理部统一安排半年~1年的内、外大科轮转。2004年3月~2007年12月,已有54名合同护士完成轮转。要求所轮转的科室制定带教计划,严格带教及考核,参加科室护理查房、业务学习及教学查房。轮转者每日书写工作日记,每周完成读书笔记,轮转结束时科室进行理论及操作考试,本人填写轮转手册,完整真实地反映轮转期间工作情况,并将合同护士轮转手册存入个人技术档案。

3.2.2.5 关心爱护合同护士,在严格要求的同时做到人性化管理:定期召开合同护士大会,倾听合同护士的心声,鼓励她们积极向上。要求护士长与合同护士多沟通、多交流,关心她们,帮助她们,使她们对未来充满信心,增强主人翁意识,拉近了医院和合同护士之间的距离。

3.2.2.6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鼓励参加提高学历的各种途径的学习,在职称评定、进修学习上一视同仁。

3.3 体会:(1)通过对合同护士管理培训方法的改进,合同护士理论及操作考试成绩及应急能力明显提高。 (2)合同护士是医院护理战线的新生力量和主力军,需重视合同护士的管理和培训,科学和有效的方法是提高培训效果的保证。(3)关心爱护合同护士,一视同仁,严格管理,优胜劣汰。提高合同护士综合素质有助于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水平。(4)加强与合同护士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积极引导,有助于端正思想,提高认识,提高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心理基础理论知识笔记范文第6篇

前 言

目前,渭南师范学院体育专业学生都存在一个普遍现象,即重视技术课程,而忽略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表现为对实践课比较感兴趣,对专业理论课重视不够,导致旷课、事假、病假增多,以及课堂上不注意听讲、考试作弊等现象泛滥。目前,关于体育专业学生专业理论课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心理层面的研究,而对学习专业理论课环境、教师教学、课程设置、学生学习及教学评价的研究并未涉及。此外,也未发现从行为层面对体育专业学生专业理论课学习情况进行系统的调研。而对学生专业理论课学习资源的使用、课堂内外专业理论课的学习等情况的调研有利于更清晰、具体地认识体育专业学生理论课学习情况,更有利于指导学生的改进与提高。本文通过对渭南师范学院体育学院专业理论课学习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为体育学院专业理论课的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以渭南师范学院体育学院2011级、2012级与2013级学生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笔者在渭南师范学院图书馆、万方数据库及中国期刊网查阅并收集了近五年的有关文献和研究成果,并在中国期刊网和万方数据库进行文献资料搜索。

(2)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的需要,结合研究内容,按照体育科研方法和调查方法及有关问卷设计的要求,制订问卷并随机发放问卷200份。其中,回收194份,回收率97%;有效问卷186份,有效率93%。

(3)访谈法

在校调研期间对从事专业理论课教学的教师和部分学生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专业理?课教学情况的看法。

(4)数据统计法

对调查获取的数据运用Excel统计分析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结果与分析

1.体育专业理论课硬件设施状况

渭南师范学院拥有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和渭南地区普通高校最大的图书馆,为体育学院的师生提供了一个学习专业理论课的条件。但是这些远远不够,现阶段仍然无法满足体育专业理论课教学,学校体育硬件设施简陋,缺乏专业课实验室,例如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等课程没有条件进行实验。如果不做实验的话,学生很难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因此,体育专业理论课硬件设施的匮乏,是渭南师范学院体育学院长期存在的一大软肋。

2.课程设置状况分析

调查显示(见表1),学生对当前理论课实用性的基本评价中66%以上的学生认为当前理论课实用性一般或脱离实际,这表明部分理论课教学与现实联系不够紧密。学生认为目前的理论课学习实用性差,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访谈中了解到,认为课程实用性一般或脱离实际的学生普遍认为专业理论课在实践中根本用不到,或者由于研究的不透彻,造成张冠李戴的现象,在教学训练中导致了一些不必要的损伤。

3.教师教学现状分析

(1)体育专业理论课教师的数量状况

渭南师范学院体育学院现有教职工32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7人,讲师7人,教辅人员4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1人,硕士学位12人。他们主要承担体育教育专业、大学公共体育课程以及全校17000余名学生的群体工作。体育学院在校学生279人,每位专业理论课老师不仅要为体育专业学生上理论课,平时还要给非体育类专业学生上公共体育课,专修老师同时兼任体育专业课程和公共体育课程,可见理论课教师的工作量之大,任务之重。

(2)体育专业理论课教师教学内容状况分析

对选取教学内容的调查显示,有65.1%的学生认为所学专业理论课知识为教材内容。绝大部分课程都是采用高教出版社统编的教材,几乎所有的理论教师都按照教学大纲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教学。随着各学科内容的扩展,所授内容越来越多,教材越来越厚,加上学生本身知识基础不扎实,造成学生拿到教材就产生畏难情绪,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由于国家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使得专业理论课教材篇幅受课时所限,教材内容不能展开讲解,学生对理论课产生乏而无味的感觉,因此教材形式应向多样化、主体化的方向发展。另外,在理论课程的学习中,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实验课时占的比重为零,致使学生的技能训练明显不足。

(3)体育专业理论课教师教学方法状况分析

经过对教师教学方法的调查,有83.4%的学生认为老师上课采用的是结合教材内容的讲解法和结合多媒体教学法。由此看出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基本上以讲解为主,理论联系实践教学或实验安排较少。教学中除投影仪运用较为广泛外,其他手段运用不多,如体验法、启发教学法等。在教法上教师讲、学生记、课下背,其结果是学生费劲不小,理解不透,记不牢,特别对一些抽象、烦琐、复杂、枯燥的内容,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体育专业学生性格直率、好动,课堂表现有热情,对具体形象化的教学方式较感兴趣,表现为对技术课重视,对理论课轻视。部分学生在理论学习中,注意力不集中,学习目的不明确,甚至存在专业理论学不学无所谓的错误看法。而且,学生在理论课学习中,没有处理好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关系,缺乏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的能力。另外,由于体育专业的特点,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是理论课和技术课并重开设。学生在技术课学习中,体力消耗比较大,从而使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增加了学生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磨合时间。因此,表现为学生在上理论课时精力不足,如果理论课教学方法单调,就更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地影响了理论课的实际教学效果。

4.学生学习现状分析

(1)学生对学习专业理论课的态度分析

?{查显示,有21.2%的学生能够主动学习专业理论课,13.1%的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却有65.7%的学生不愿意学习专业理论课。从这些数据不难看出,大部分学生对专业理论课不够重视。笔者在与部分不愿意学习专业理论课的学生交谈中得知,这主要是由于学生对专业理论课认识偏差或不足所致,他们普遍认为无需学习专业理论课,只要学好实践课就可以了;还有的学生是因为入学前文化课基础比较差,对于有些体育专业理论课的学习比较吃力,而造成厌学现象。

(2)学生学习专业理论课的动机分析

学习动机是指对学习及其学习情境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调查显示,有47.8%的同学学习的动机是为了应付考试,37.6%的学生学习专业理论课是为更好地掌握运动技术,而以考研和其他方面为动机的学生分别占10.8%、3.8%。由此可见,将近一半的学生学习专业理论课是为了通过考试,最终能够毕业。在访谈中了解到,应付考试的学生大都是由于学长们给灌输的大学考试很容易过,平时不用学等思想,致使学生从入学就出现倦学的思想;为更好地掌握运动技术和考研的学生则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通过自己努力学习专业理论知识,能够达到自己的目标。

(3)学生学习专业理论课的现状分析

调查显示,上课认真听课的学生仅有23.1%,而77.9%的学生没有认真听课。通过观察发现,认真听课的学生大都坐在教室的前面,而不认真听课的学生大都坐在教室的后面,玩手机、聊天、睡觉等,且睡觉的居多。上课不认真听讲,不仅会影响自己和他人的学习,而且还会影响老师上课的情绪,使课程无法正常进行。笔者通过访谈了解到,上课不认真听课的学生大部分认为平时不需要听课,只要在考前认真复习,考试就能通过或者根本就不想学习专业理论课。还有一些学生是因为专项课后上理论课,身体疲劳,无法认真听课。

从专业理论课逃课情况的调查统计结果可以看出(见表2),学生逃课现象很普遍,83.9%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逃课现象。在整理数据时发现逃课现象呈明显的年级阶段性特点,三年级逃课现象严重。通过访谈了解到,造成体育专业理论课学生逃课现象严重的原因与其他专业理论课逃课现象有共同点,但又有自身的特点,主要原因如下:来自学生方面的原因(体育理论课无用论;学生本身理论基础太差;纪律松散、贪玩、厌学等)、来自教师方面的原因(教学手段传统落后;体育专业理论课教师不足;课堂常规管理不严等)和来自其他方面的原因(专业理论课与体育实践课冲突;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等)。

(4)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分析

从学生考试作弊现象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见表3),有超过3/4的学生在考试中有过作弊行为,不能做到诚信考试,在考试中只有不到1/4的学生能够坚持自己的原则,做到诚信考试。考试作弊是不诚信的行为,严重违反了公平竞争的原则。试想一下,一个学习认真的学生考试成绩还没有一个平时只知道玩耍的学生的成绩高,学习认真的学生会怎么想?这种不公平的竞争可能会导致一个不作弊的学生也开始作弊。在访谈中了解到,凡是作弊的学生都是不认真听课的学生,平时不好好学习,没有积累下知识,考试前又不认真复习,但是迫于毕业的要求,不得不选择作弊。

5.体育专业理论课教学评价分析

(1)评价方式分析

通过对评价方式的调查(见表4),可以看出84.4%的学生认为学校的评价方式是以考试或者考试+考核形式进行的,而其他形式的评价方式,如闭卷、半开卷、开卷、论文、口试、实验、研究报告等很少使用。这种单一的形式根本无法将各学科的特点在考试中体现出来,如《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学校体育学》《体育测量与评价》《体育科研方法》《运动训练学》等,这些学科具有不同的特点,不同课程的目标和任务也不相同,采用统一的闭卷考试是无法完成不同课程的不同目标和任务的。期末结束学校会一次性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笔试有形式统一、试题范围广的特点,对检测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具有较好的作用,但其题型陈旧呆板,客观题多而主观分析少,出现了一些学生临时突击、机械背诵或抄袭作弊的现象。通过访谈了解到,每年体育专业理论课考试题好多都是上届或者前几届考过的试题,因此,很多学生钻了笔试考试的空子。这样就很难准确、客观地衡量出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另外,在评卷方式上,采用的是谁监考谁阅卷的方式,这种方式虽然简单却存在严重的弊端。首先,对于一些理论性、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如《体育心理学》《运动生理学》等),有些老师对相关内容了解并不十分透彻,所以在评卷的客观性上存在问题。其次,由于评卷过程中没有密封试卷,所以评卷过程中存在很大的人情因素,甚至有些时候出现擅自篡改试卷的现象,所以在评卷的公平性上也存在很大的漏洞。

(2)评价内容分析

从评价内容调查一览表(见表5)可以看出,有73.1%的学生认为评价内容为纯理论知识,有21.5%的学生认为评价内容是理论联系实际。这说明了评价内容过于单一,考什么和怎样考对学生的学习起着“指挥棒”的作用。在现实的考试中,利于考核知识记忆而不利于能力的考核现象普遍存在,这主要表现在客观题比例较大。一般来说,客观题解题答案标准单一,且解答方法简单,加之问题设计方式侧重于“会与不会”,不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分析。即使是主观题,由于教师在评卷时主要是依据书本或讲授内容给分,学生发挥的余地不大,容易造成教师教什么,考试就考什么,学生也就学什么,有一句话“上课抄笔记,考前背笔记,考试考笔记,考完扔笔记”,应该是对当前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评价制度的最好写照。结果造成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高,思想上不够重视,直到考试前一两周临时“抱佛脚”。这种考试的结果只能使学生重视书本知识的学习,而忽视能力的培养。

结 论

1.渭南师范学院体育学院专业理论课教学硬件设施优良,为师生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条件,但没有体育专业理论课的相关实验设备,是影响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的重要因素。

2.课程设置欠佳,专业理论课课时安排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

3.学生人数多,师资力量不能满足教学实际需求。教师选取教学内容不全面,教学手段单一、滞后。

4.学生学习专业理论课态度不端正,动机不积极,兴趣不高,上课不认真听讲,考试作弊现象严重。

5.专业理论课教学评价不完善,评价内容灵活性不高,不能客观反映出学生的掌握程度,评价方式存在单一且不合理的现象。

对策与建议

1.加强专业理论课教学的软硬件建设

继续加大体育专业理论课教学硬件设施的建设,增加专业理论课教师数量与质量;完善实验设备,合理安排实验课,提高实验室使用率。

2.优化课程结构,建立新型课程体系

根据课程要求标准,选择实用性较高的课本教材,做到不脱离实际。合理安排课程时间,尽量避免技术课和理论课的冲突,为学生学习专业理论课营造一个和谐、舒适的氛围。

3.教师教学改革

精简课堂授课内容,加强教学手段的改革,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将基础理论课和专业理论课分离教学。

4.端正学生态度,增加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各种手段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端正学生学习专业理论课的态度。改变教学方式,增加课堂乐趣,使学生愿意学习专业理论课。

心理基础理论知识笔记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实习带教 临床实习 神经内科

教师作为一个教学模范,其一言一行都对学生具有极大影响,所以,选择合适的带教老师十分关键。

首先,学校应建立专门的教学部门,精选带教老师。带教老师要有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可以充分地为学生释难解惑;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积极与学生交流,耐心地为学生讲解疑难问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体贴病人,认真细心,在实习带教过程中严格实行带教制度,言传身教,要先正己身,方可施教于人,做好医学典范;做到放手不放眼,让实习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临床案例,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临床知识。

其次,带教老师在课前应认真做足准备,理清思路,包括本节课的重难点、提前去病房选择典型病例、如何向学生展示诊断手法及用什么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知识点。由于学生前期上过理论课,因此在授课时要力争做到内容简明扼要,概念准确,重点突出,条理清楚,内容丰富,形式生动,有启发性,要使学生对疾病的临床表现有清楚的认识,注重知识点之间的鉴别和联系。课后要积极与学生沟通,及时了解学生遇到的困难,提高教学质量。

此外,带教老师还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个性特点,因人而异,因材施教,针对性地指出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不足并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积极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相应地调整教学进度和方法,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实现双向互动。在这样的环境下,更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成长为合格的医生。

另外,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信心,带教老师应与时俱进,实现带教形式的多样化,如改变教学形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幻灯、视频、动画、情景模拟化学习、补充式回答法和形象教学法等,灵活生动地讲解枯燥的理论知识;或将理论与临床案例结合讲解,以实际事件为学生讲解知识难点,避免知识的生硬灌输;也可编写顺口溜等帮助学生记忆重难点,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对于学生来说,实习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形成正确的临床思维模式,准确诊断疾病。临床思维是医生面对纷繁复杂的临床症状进行的诊断思考过程,即运用医学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的知识,以患者为中心,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得到的第一手资料,根据患者的症状等多方面信息进行批判性的分析、综合、类比、判断和鉴别的过程。每天病例示教时,带教老师为学生详细讲解该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方式,然后布置相似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共同讨论,将课堂与实际结合,采用提问和讨论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既改进了思维方式,又实现了合作共进,引导学生更快地形成临床思维模式。此外,也可开展疑难病例小组讨论会,或者举办与神经内科相关的知识讲座,在学习的同时吸收新的前沿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

神经内科学抽象、复杂,极具科学性,带教老师应根据专业特点,结合教学大纲安排教学内容,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选择典型的依从性好的病例为学生示教。同时注重学生基本功的强化,如问诊技巧的培训,鼓励学生做体格检查并督促课后相互练习,为以后临床工作打下扎实基础。

学生为实习带教中的主体,学生的态度和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门课程是否成功。

在第一堂课上,带教老师就应该为学生打下心理基础,介绍实习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理论学习的区别,强调实习中的实际操作,但同时要结合理论,联系实际,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提倡学生主动学习,鼓励学生提问。

此外,实习是一个严谨的事情,学生要注意实习阶段自身的形象和行为,不大声喧哗或聚集在走廊高声谈笑,不随便交谈病人隐私,不说不负责任的话;在与病人交谈时使用礼貌用语,给病人及家属亲切感和温馨感,提升病人对广大医护人员的好感与信心。同时,学生要采用适当的与病人交流的方式,使用文明用语,耐心与病人交流,不说容易引起误会的话语,认真为病人检查,不放过一丝小细节,尊重体谅病人,避免矛盾与摩擦,服务别人的同时学会保护自身利益。

另外,在实习过程中,学生要以学习为主,积极记好学习笔记,加强神经科基础理论的学习,加强神经科基本功的训练。在老师的带领下逐渐掌握临床思维模式,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个问题,以专业人士的角度思考临床案例。总之,要做到巩固理论知识,坚持实践第一,全面占有资料,深入了解病人资料,作全方位思考。

综上,神经内科临床见习教学对于刚开始接触临床的医学生来讲是至关重要的。带教老师课前要充分准备,并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与形式,将理论知识应用到病例教学中,令抽象的知识具象化,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及临床带教质量。同时,强调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让学生接受规范化的训练,针对性地进行临床思维能力训练,促进学生成长为合格的临床医生。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要善于学习,向别人学习,向书本学习,主动与老师和同学交流讨论;要善于总结,时常归纳重点,了解自己的不足。学生要意识到自身身份的改变,要以一个社会工作者的姿态迎接每一位病人,注意自身形象,营造温馨和谐的医疗环境。

参考文献:

[1]张艳玲,王英,张映琦,等.病例导入式教学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0,19(1):52.

心理基础理论知识笔记范文第8篇

一、激励学生,树立自信,消除畏惧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往往有这样一些学生:课堂上他们沉默寡言、提心吊胆,害怕老师提问,害怕到黑板上板演;课外对作业无从下手,瞎编乱造,一抄了事,或者干脆不做;考试时害怕考不好,紧张得做不出平时会做的题。畏惧心理使他们产生了厌学情绪,丧失了学习数学的信心,个别同学性格变得孤僻,脾气变得暴躁,认为自己前途一片黑暗,这些现象的根源是“害怕出现差错”。为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我经常对学生讲: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改错”,人就是在不断改错的过程中不断成熟的。那怎样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消除畏惧呢?我认为应多鼓励,及时地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激励他们潜在的积极性,强化他们自主学习的信心。对学生要适时适地提出自己对他们的期望,并逐步提高对他们的要求,让他们相信自己在老师心目中始终是“很棒”的。要经常与学生单独谈话,热情关爱每一位学生,多用类似“我觉得你的能力没有全部发挥”、“你在某某方面的能力很出色,为什么不展示出来”等激励性语言表示对学生的希望,让学生受到鼓舞,消除畏惧,增强信心。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消除畏惧

能否设计一个好情境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求知欲的首要问题。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我们要根据本地情况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一些让学生感受到浓厚兴趣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并不是枯燥无味的数字和符号的堆积,而是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培养学生要用数学眼光看世界,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只要我们把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上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学生就不会畏惧数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巨大内驱力。它能够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好奇心,愿意接近数学、了解数学、谈论数学、探究数学。学习的兴趣是转瞬即逝的,要始终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的接收和应变能力,还要设计好每一个环节,既让学生能品尝攀登的喜悦,又能把下一个知识点变成一个诱人的猎物,保证学生的兴趣每次都有新的增长点,以至“激情涌动,欲罢不能”、“环环相扣,生生不息”。例如,以生活为背景,以知识为载体,巧设新课引入情境;列举一些解决现实问题的例子,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态度;列举一些开放性的题目,激发学生探究心理,产生积极的数学情感;鼓励学生参与合作交流,体验数学的发现过程,产生对数学的喜爱;教师对相关知识设疑、渐进,对例题设置必要的台阶或障碍,培养学生追根究底的精神,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联系数学史,让学生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对人类发展的作用,培养正确的数学学习态度;合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让学生感受数学的时代氛围,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动手、动脑、探索,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此外,还可开展“五分钟解题比赛”、“跟我学作图比赛”、“课堂提问小组积分竞赛”、“数学趣味题攻关”等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三、培养习惯,增强毅力,消除畏惧

课堂学习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阵地,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主要表现为会思考、会提问、会笔记、会“发现”。会思考是指在课堂上经过教师的点拨、启发,学生在理解数学各种定义、定理的基础上,把比较类似的概念加以类比、区分(如“半径”和“直径”、“圆心距”和“连心线”等概念),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达到运用自如,久而久之形成这种思维活动的模式,养成会思考的习惯。会提问是指学生能够发现和寻找思维上的困难、疑惑,并积极向教师发问。这样我们既能及时排除学生的思维障碍,又能激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课堂效果。做笔记并不是简单地抄写教师的板书,而是要求学生整理听课中得到的知识,如教师的思维方法、学生本人思考的过程和成果以及所存在的疑难。做笔记能促进大脑积极思考,使听课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平日我们用经常性讲评和个别指导、课内督促和课外检查的办法帮助学生养成习惯。只要学生持之以恒,就会习以为常。“会发现”指的是寻找规律,启发学生积极去观察、分析、综合、概括问题、归纳结论,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我们可通过模仿性、探索性、变式性、综合性、发现性、发展性等题组进行猜想练习,形成“试算――归纳――猜想――论证”的学习模式,重视“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图多用”,拓展学生思路。

四、及时疏压,加强学生的自我疏导,帮助学生消除考试时的畏惧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