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家校合作的必要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设置任务;合作机会;鼓励
幼儿教育的目的是让幼儿在幼儿阶段就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并具备成长过程中需要的能力,当幼儿走向学校、走向社会的时候可以给幼儿的成长提供帮助。合作是幼儿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幼儿在幼儿阶段的数学学习也离不开合作,合作能力是幼儿学习数学时应具备的一项重要能力,所以,幼师要在幼儿进行数学学习时加强对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
一、设置任务,让孩子明白合作的重要性
在幼儿的世界里一切都是新的,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没有认识,都需要幼师的指导。对幼儿合作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幼师首先要让幼儿认识到合作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让幼儿对于合作有初步的认识。幼师可以为幼儿设置一些需要互相协作才能完成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认识到什么叫合作,只有幼儿知道什么是合作,幼师才能对幼儿进行合作能力的培养。例如,幼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可以给幼儿发一些小木棒,让幼儿通过数小木棒来学习加法。幼师发给幼儿的小木棒不能让幼儿完成所有的加法运算,幼儿只能找人与自己合作,用更多的木棒才能完成学习任务。幼师可以通过这个游戏告诉幼儿什么是合作,合作有助于帮助人们更快地达到目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幼儿清楚认识到合作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到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具备一定的合作能力。
二、为幼儿创造合作的机会
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需要幼师为幼儿设置情景,让幼儿有机会合作,在实践和锻炼中培养合作能力。教师可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组织幼儿进行一些小活动,在活动过程中给幼儿创造合作的机会,幼师可以在活动过程中给幼儿划分小组,然后给每个小组都分配任务,通过各个小组的一起努力使活动更加精彩。例如,在教幼儿数学时可以组织幼儿搭建数学模型,把幼儿分成两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模型的一部分,只有两个小组互相合作才能将数学模型搭建好。在这个活动过程中,有的幼儿做得好,有的幼儿动手能力差,这个时候表现好的幼儿去帮助其他幼儿,也是一种合作的形式。在这一活动过程中,幼儿通过自己动手和大家一起合作完成任务,在活动中培养了幼儿的合作能力。
三、鼓励幼儿,给予信心
幼儿做完一件事情的时候往往会期望得到老师的鼓励,这将是幼儿前进的动力,所以幼师在培养幼儿合作能力时要经常鼓励幼儿,让幼儿充满信心地继续前行。例如,幼儿通过合作取得一定的成就时,幼师可以对幼儿说,“你们真棒”“好样的”这样的话来鼓励幼儿,或者为幼儿准备一些小奖品作为鼓励,激励幼儿前进。幼师对幼儿的鼓励,一方面会让幼儿觉得合作是走向成功的一个好办法,另一方面,也会让幼儿养成合作的习惯,在遇到问题时会主动和小伙伴进行合作。因此,幼师要经常对幼儿合作得到的成果进行赞扬和鼓励,告诉幼儿在以后的生活中要学会合作,通过合作收获更多知识。幼儿受到幼师的鼓励会激起合作的热情,在合作中逐渐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
合作能力是幼儿学习数学时不可缺少的一项能力,所以幼师一定要让幼儿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幼儿是能力养成的阶段,这一阶段的能力影响着幼儿以后的生活和学习,幼师一定要重视其能力的培养,在幼儿阶段就让幼儿具备成功道路上需要的能力和素质,为幼儿以后的成功和进步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传玲.如何培养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03).
一、农村的经济社会现实,对家校合作有着不同的影响
新泰市泉沟镇是典型的矿区,这几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一般,农民收入不高,大多数家庭都忙于生计,靠在矿上上班和外出务工来增加收入。家里留下老的小的,虽然温饱没有问题,但对于需要特殊呵护的未成年学生,家庭和学校有必要采取各种措施,来保障他们的学习进步、人格健全。我们学校多方努力,寻求实现农村初中家校合作的好方法、好形式,力保学生身心协调健康发展。
二、要建立文明和谐的家风,言传不如身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是一本书”,书的每一页都渗透着父母的心血,凝聚着父母的爱,家长怎样配合老师用心灵和行动来共同编写这本书,这是摆在家长面前的一个大问题。(1)认识自己。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孩子起着引导作用。孩子身上有父母的影子。那么,请家长正确认识自己,自觉地提高自己的素质,在干好自己事业的同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2)家长要更多地了解孩子,理解孩子,尊重孩子。(3)要给孩子一个和睦温馨轻松的家庭环境。家庭这个港湾不大,但它能容纳孩子的成功与微笑,也能容纳孩子的过失与眼泪。所以夫妻关系、父子关系、母女关系都要搞好。
三、班主任用心与学生交流
作为班主任,我深知创建优良班集体的重要性。身教重于言教。因此,我在工作中爱岗敬业,严守职业道德,用爱心去滋润学生,用语言去感化学生,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增强学生前进的动力,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响他们、感染他们。
四、亲情、友情和师生情影响孩子的一生
【关键词】技工学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8.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8747(2012)01-0020-01
滨海县技工学校地处经济欠发达盐阜老区,一度出现招生难、学生培养难、企业用工难"三难"现象。2004年学校通过市场摸索研究,确定积极开展校企合作的新路子,几年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社会效应。
一 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订单式教育是今几年来好多技工、职业学校普遍认可的好方法,但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特别是刚开头,大家相互的沟通交流一次又一次,最后也许还是失败,但一点我们明白:不合作就没有特色优势,学校就没有生源,学校就没有生机,学校就不能发展的硬道理。于是技工人果断决定,学校建立以苏州办事处作为辐射源,以苏州新区、昆山、上海、无锡、常州等城市为切入口,几年来先后与苏南等发达地区100多家企业成为合作伙伴,很快学校出现了勃勃生机。具体做法是:
(1) 建立互相合作平台,增进相互友谊,实现经常互访,发现问题真诚协商解决,确保合作的胜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2) 30个以上的学生分配到合作单位,开始一年时间,我们就派班主任或指导老师或管理老师随学生一起吃住在单位,确保学生百分之百的安心稳定的实习或正常的上班,同时学校负责跟踪管理服务三到五年,这样既有利于用人单位不因为人员的不稳定而影响生产,也有利于学校学生的稳定而产生很好的社会影响,几年来的实践证明这样做确实可行。
(3) 依照教学大纲要求,结合合作单位生产要求,两地指导老师、技术人员积极参与开发有针对性的实习课题,注重智能化、模块化的教学与实习。
(4) 相同专业的学生在不同合作单位的实习和工作,指导老师要相互了解,力争开发出都能实用的课题,以拓宽学生的技术面。
二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有于创新校企合作的模式,现在成为来自山东、河南、安徽、云南、贵州、四川、吉林、河北等10多个省3000多学生到这里学习技术、学习本领、成人、成才的摇篮,也成为本县下岗职工培训、扶贫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家政服务培、村级后备干部培训、雨露计划、职工技能提升培训等基地学校,先后培训了1万多人。无锡新华达科技有限公司、无锡亿全电子有限公司、苏州吴江均龙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昆山源进塑胶电子有限公司、苏钢集团、华硕集团、金宝仁宝集团、隆力奇集团、江苏精元电脑等公司成为我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合作伙伴,在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 校企合作给学校和学生带来实惠
几年来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使得学校在社会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使学校充满生机和活力,学校营造了优美的生学习与生环境,教室、宿舍都装有空调,拥有先进的多媒体电子化教学和实习实备。专业课上课上每一位学生都配备笔记本电脑一台,学校实行一切免费入学,免收伙食费、住宿费、空调水电费、服装费、生活用品费、就业安置费、学生来校路费,学生还可以免费学习武术健美舞蹈、学习驾驶技术等。
四 校企合作、重塑学生素养
良好的自制,造就了学校每一位学生和教职工,学校实行了全封闭、军事化、队组化管理,教师实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24小时、全天候服务,暑假学生过军营生活、养军人丰采。这样有利于学生培养出能吃苦努力工作的精神和崇高思想道德,更好的服务于企业、社会。
五 校企合作实现相互共赢、优势互补
校企合作的目的就是互利共赢,不然就没有意思上的合作可能,也难以维持长久的合作,不利于工作的开展。从学校来说,利用企业设备材料与技术为优先培养高素质、综合型、技能型人才为和追求一定的效应为出发点,而企业则是通过学校提供的急需稳定的专业人才为宗旨,追求更多更好地创造价值和提高经济效益。这样的目的就使双方走到一起的必要性加强、寻求合作的可能加强。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业化革命、现代高新技术、高信息技术的时代的到来,为企业培养高质量的人才以成为学校的必然,企业为学校提供一定必要可能的保障以成必要。合作是为了共赢、优势是为了互补。
六 校企合作里的“特殊分子”
技工学校除了要培养好学生外还要担负各类形式的培训工作如下岗职工农村、扶贫技能等培训 ,他们虽然基础差、文化水平低,但他们是一特殊的群体,也希望得到社会的关助,通过培训学到一技之长,尽可能的到校企合作企业里去,成为企业的“特殊分子”,通过学校这一平台,使这一“特殊分子”一样能发挥特殊的贡献,成为校企合作的又一亮点。
七 校企合作还需探讨的问题
(1) 持续发展的问题,企业的活力不一定是无限的、连续良好发展的,一定程度上要影响合作的顺利进行。
(2) 企业产品更新,设备的现代化快于学校专业的培养。
(3) 周期性世界金融危机对企业的影响也会给合作学校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从而使得学校正常的安排出现中断,从而要改变原来的计划。
(4) 因为一些企业方面的局限性,可能使学生得不到全面的发展。
(5) 学校不同专业,学生不同需求,学生家长不同的希望使得学校在合作对接上有一定的难度。
(6) 一些学生的职业道德、思想素质、文化内涵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该合作。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可见,家园合作已成为当今教育的一种趋势,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开展,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有效合作已成为幼儿园教育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不仅有利于提高幼儿园工作质量,也更好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良好的家园合作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中指出,家园合作是指幼儿园和家庭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因此,家园合作需要双方平等、合作地参与幼儿教育活动,积极发挥家长应有的作用,幼儿园也要设法多开展活动,最大程度地保证家长参与进来,以实现共同的目标――幼儿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陈鹤琴先生也说过:“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就能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可见行之有效的家园合作能培养出一个全面健康发展的祖国的花朵。
二、积极的家园联系
目前,家园合作的效果仍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家长的参与程度低,部分家长不够重视,家长对家园合作的理解仅仅局限于了解幼儿在园的表现,而对配合、支持、以及参与幼儿园的活动和管理诸方面的认识很缺乏,多数家长存在走过场,实效性差等问题,以及教师与家长的地位不平等。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比如,长期以来,家长都认为教育只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没有认识到家长在幼儿的教育中应起到的作用,有的家长认为自己教育程度低,教育不了幼儿,或者工作忙没有时间,便把幼儿的教育全放在了学校方面。
三、互通的家园途径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家园合作的必要性,但教师和家长对如何更好地开展家园合作,还存在很疑惑,现在就家园合作的新思路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转变教育观念,唤醒主题意识
家园合作的出发点是获得家长的配合,充分调动家长资源,实现双方共育,更好地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在一切实践开展之前,双方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教师和家长要有平等的态度,两者同为幼儿教育的主题,两者是合作伙伴,促进幼儿发展是两者的共同目标。家长要摒弃“教育幼儿仅是幼儿园的事”的观念,充分意识到自己在幼儿教育中的主体性,应该经常补充育儿知识,经常与教师沟通,了解幼儿在园的情况,并向教师反映幼儿在家的情况。作为教师,也不应有主要依靠自己完成保教的任务,应该充分和家长合作,更全面地了解每一个幼儿,使幼儿教育由封闭性走向开放性。
2.家长参与督促,巩固园所教育
幼儿在幼儿园所受的教育,家长要注意帮助其巩固下来。一方面,幼儿在幼儿园学到的各种好的行为和习惯,家长要注意帮助其保持,在家里也要不断得到练习和巩固。如幼儿园要求幼儿要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要尊敬老师、团结小朋友、待人要有礼貌等,家长要注意配合、严格要求,只有这样,幼儿园教育才有成效,也有助于幼儿健康地成长。另一方面,家长要经常与幼儿沟通交流,多了解幼儿在园的情况,如问问幼儿认识了哪些新朋友、教师今天讲了什么、玩了什么游戏、学了哪些新知识等,也培养了幼儿的表达能力,同时还要注意对于幼儿的进步要及时予以肯定,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也有助于家长和幼儿的情感交流。
3.开展活动,加强交流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 校企 合作问题
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提高学生素质、提高学生就业质量的重要途径,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和关键。为此,笔者对职业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在武汉调查了几所学校,进行了专门研究。
一、校企合作的模式和意义
职业教育与企业有着天然的渊源。我国职业教育的鼻祖黄炎培先生1917年5月创立中华职业教育社并于1918年创建中华职业学校,随后他又建立了校办工厂,并与相关企业合作,让学生边学习理论,边实习技能。从那时起,在近代工业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一些企业相继开设了实习工场,形成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雏形。建国后,在计划经济时代,为了培养技术人才,企业办学、行业办学比比皆是,各行业、各企业都办有自己的中专、技校,当时的职业技术教育是企业(行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市场经济的实施和国家教育制度的改革,企业和行业逐渐与各自主办(管理)的学校分离,职业技术教育从企业中逐步独立出来,但实践中又发展到引企入校、引校入企、校企联合,在学校与企业的博弈中,两者的协作关系未减反增。近些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些大力扶持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对加强校企合作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校企合作必将迎来一次大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实际上,校企合作的方式方法很多,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指导下,国内很多职业院校都在努力探索校企合作的最佳模式,努力构建校企合作共赢的平台。一是普遍采用的“2+1”模式。学生前两年学习文化课和专业课,后一年到企业顶岗实习。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全院37个专业全部实行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二是“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合作办学,培养企业急需人才。如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常年办有13个订单班。三是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模式。由学校出场地和师资,由企业投入资金,共建校内实训基地,同时,通过各种途径与企业协商,在企业建立实训基地,让学生通过生产、实践,学到实际知识和技能。如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由学院提供场地和师资,企业提供资金、设施设备与技术人员,在校内共同建立实训室8间,与173家企业建立了稳固的校外实习基地。四是“半工半读”模式。学校与企业等用人单位共同合作制订培养方案,学生在企业工作与学校学习交替进行完成学业。同时,职业院校还积极推进职业教育与行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教材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积极促进资源整合和共享,联合开展人才培养,努力实现培养目标与职业岗位无缝对接,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努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等。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院校与企业发展的共同之路、必由之路。通过校企合作,对职业院校而言,可以解决办学条件、育人模式、学生就业三大问题,有利于学校从封闭向开放转变,从计划培养向按市场需求培养转变,从传统的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可以建设供需对接的专业,推动课程改革,改善教师队伍结构,创新师资培训模式,掌握市场信息,弥补设备设施不足的缺憾,建立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完善实践教学的条件,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通过校企合作,对企业而言,可以解决产品生产、培训员工、智力支撑三大问题。建设创新型企业,需要创新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需要实用技术和科研成果的引进与转化。与学校合作可以使培养的人才更好地适应企业的需要,缩短就业“磨合期”,降低企业的培训成本和劳动成本;可以使在职的员工得到继续的培训和提高;可以引进学校的科研成果,利用学校智力技术人才的优势提高企业产品的质量,进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通过校企合作,对学生而言,可以解决学生工作经验、职业能力、信息不足的问题。通过顶岗实习、工学结合,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具备了企业等用人单位录用新员工所需的工作经验。通过顶岗实习、工学结合,使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和应变能力等这些职业岗位能力得到很好的培养和锻炼。通过顶岗实习、工学结合,使学生熟悉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了解企业聘用新员工的意向,直接或间接获得有用的就业信息。同时,学校也把握了行业发展趋势,掌握了企业用人需求信息,大大改善了学生的就业状况。
校企合作越来越受到政府部门、学校和企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其在快速发展中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困难。
二、校企合作中的问题与困难
1.校企合作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职业教育立法方面相对落后。目前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以下简称《职业教育法》)和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职业教育规章和一些地方性法规、规章,对学校和企业均没有太大的约束力,校企合作处于比较自由化的状态,常常是“剃头的挑子一头热”。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素质,积极寻求企业合作;企业不愿付出成本,并且担心出安全问题而消极对待,导致绝大多数的校企合作处于浅层次合作阶段,合作的模式相对单一。而我国的《职业教育法》只强调了企业的义务,却未同时明确企业应享有的权利,没有调动企业参加校企合作的积极性,校企合作制度无法形成。
2.学生实习的安全缺乏相应的保障制度。校企合作使大量的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学生顶岗实习已被明确规定为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但学生在企业实习的安全问题缺乏相关的保障。最突出的问题是实习生不受现行《劳动法》的保护。由于实习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学校教学活动的组成部分,是一种培训性质的学习,因此实习生和实习单位之间不属于劳动关系,带来了一系列安全隐患和社会问题。诸如实习生的劳动报酬、社会保险、意外伤害保险费,也没有制度规定,完全是学校与企业之间协商。例如意外伤害保险费的问题,有的是学校交,有的是企业交,有的根本没交。加之实习生是刚接触岗位的“新手”,很容易出现人身伤害等安全问题,实习生发生意外后的责任如何界定等等问题,缺乏切实可行的保障制度,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校企合作的健康发展。
3.职校教师职称评定体系不利于实践型师资队伍建设。目前在职业学校里,年轻教师占有较大比例,这些教师大都没有一线的实践工作经验,实际动手能力普遍比较差,这就要求职教教师要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去学习实践知识,参与实践活动。而现在国家对职业院校的教师职称评价没有考虑职校教师的特点,和高等院校的教师的职称评价体系相同,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参与实践的时间精力和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产品等并未列入教师的职称评价体系,用普通高等院校教师的职称评价体系来评价职校教师,造成了职校教师的实践和职称脱节,这对他们是不公平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到企业挂职锻炼的积极性。
4.社会对职业教育和开展校企合作必要性的认识不够。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普通教育可以成就高素质人才,职业教育则似乎“低人一等”;有的人将职业教育等同于普通教育,以普通教育的眼光去看待职业教育,甚至认为让学生去企业实习锻炼会是影响他们的正常学习;有的人认为开展校企合作是学校耽误了学生学习,是学校为了解决师资、实习基地等不足以及疏通学生就业渠道的需要。在企业方面,虽然很多企业也意识到了校企合作的必要性,但顾虑重重,在合作过程中,表现出一种消极的态度,由此产生一种怪现象:一方面企业发展不断提出需要大批高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又表现出对职业教育的冷漠。
三、加强校企合作的几点思考
1.进一步转变观念,提高对校企合作重要性的认识。黄炎培先生明确指出:“职业学校的基础,是完全建筑于社会的需要上,职业学校从其本质说来就是社会性,从其作用说来就是社会化。”这就是说,一方面职业教育必须面向社会办学,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经济建设服务。另一方面社会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都必须积极参与兴办职业教育,这样才能较好地解决办学中的各种实际问题,使职业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壮大。推动校企合作发展,需要地方政府与院校、企业三方转变观念,对各自承担的角色进行准确定位,明确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对于学校而言,应充分发挥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方面的主动性,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训方案,积极探索与本校、本地区发展需要相结合的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对于企业而言,不应只看到眼前利益,而应切实采取实际行动,参与校企合作,共商专业布局,共建实训基地,共同培养师资队伍,共同督促教学质量,共同承担起为社会发展培养合格人才的社会责任和使命;对于政府而言,应加强对校企合作教育的支持力度,通过立法、政府补贴等形式,积极为校企合作搭建平台。同时,政府、学校、媒体应加强宣传与交流,更新教育观念,并通过树典型、设奖励等措施,激发企业与社会参与职业教育的热情,营造一种良好的有利于职业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社会风尚。
2.建立健全校企合作方面的法律法规。尽快建立完善有利于推动校企合作发展的政策法规,如修订完善《职业教育法》或《劳动法》,使学生实习权益保障有法可依。制定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明确政府、学校、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责任和义务,使校企合作制度化、规范化。通过参数调节,以税收、财政为主要调控手段,引导经济资源流向职业院校,采取计划手段,引导院校高水平教师和企业高级技术、管理人员双向流动,共同参与院校的教学改革和企业的技术改造与创新。借鉴西方国家开展合作教育的成功经验,政府公共财政设立校企合作专项资金,对积极参与校企合作、主动接受学生实习、接受教师参与实践的企业给予补贴,引导大企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对于校企合作成效显著的企业和院校给予奖励。政府也可以通过适当减免税收等优惠方式来提高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关键词]产学合作 高等教育改革 制度分析
[作者简介]刘德勇(1961- ),男,内蒙古包头人,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高等职业教育及机械设备研究工作。(内蒙古 包头 014060)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6-0018-02
产学合作是指企业与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经营及人员交流、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等方面所结成的互惠与互补型协作。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我国高职教育市场化改革的日益深入,高职院校急需借助产学合作模式提升教学效能,而大规模产业结构调整也促使实业界认识到与高校进行合作的必要性。高校作为知识创新的主体,肩负着培养人才和科技创新的重大任务,但多因缺乏经费而未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企业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导致原创性科研能力较弱,未能有效研发新技术与新产品。高职院校实施的产学合作教育,正是利用高校与企业所掌控资源的差异,有效发挥高校和企业各自的优势并规避其劣势,使高校能借助企业平台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企业能借助高校科研实力将科研成果转变为现实生产力,推动自身的稳健、高效发展。研究高职院校紧密型产学合作的内涵与特点,指出合作机制现存问题,探讨优化合作机制的相应对策,能够对提升产学合作运行机制的效能有所帮助。
一、高职院校紧密型产学合作运行机制的现实问题
(一)高职院校紧密型产学合作机制的理念认知滞后
高职院校紧密型产学合作机制的理念认知滞后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1.高校领导及员工对高职院校紧密型产学合作机制的理念认知落后。多数高校管理者对于面向社会、市场的高等教育新体系的认知能力不足,对传统教学和科研秩序的变更存在畏惧心理,从而阻碍了高校产学合作模式的有效实施。还有部分教师认为,高职院校的产学合作应当是领导考虑的事情,与基层教师的关系度低,基层教师的本职工作是完成课堂教学而非思考如何有效开展紧密型产学合作。这种思维导致紧密型产学合作仅停留于校企领导层面,在具体教学环节缺乏教师认同,产学合作中的协议缺乏合作内容,实施困难。
2.企业领导者对紧密型产学合作的认识落后。从企业角度审视高职院校的紧密型产学合作,可以发现企业领导者多追求短期的高利润,忽视应肩负的社会责任,将与高校的合作视为负担,未将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工作纳入企业日常运作的制度安排。当前我国正处于人力资源丰沛期,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更多关注选拔优秀人才,忽视对有潜质的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培养,从而导致企业缺乏与高校联合培养人才的动力。
(二)高职院校与企业在产学合作中的利益交集模糊
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利益交集模糊,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产学合作的深入开展。
1.我国高职院校普遍缺乏突出的科研优势,影响了产学合作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当前高职院校的优势在于拥有专业化的教学资源和优秀的师资力量,但与其他本科院校相比,普遍缺乏特色的科研实力,特别是缺乏有科研实力的教师和专业设备,难以满足企业对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需求。因此,在产学合作中,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虽然存在资源和能力的互补,但更多表现为学校急需借助企业平台培养人才,却无法满足企业的研发需求,从而使产学合作存在利益的不对等,影响高校和企业间的稳定合作。
2.成本分担和补偿机制的缺失,影响了校企合作的进行。当前高职院校产学合作的实践陷入困境,主要原因在于现行制度框架无法为实业界提供必要的成本分担与利益补偿机制,导致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处于强势地位,并在企业股东利益最大化指标的驱动下,选择规避与高校的非营利性或低收益率的产学合作。
3.产学合作激励措施缺乏,影响了产学合作的深度开展。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产学合作政策激励措施不到位,难以保证产学合作的利益。虽然我国各级政府积极鼓励高职院校与企业联合开展产学合作教育,但当前的产学合作还是以高职院校为主要推动力,企业对产学合作的积极性不高,更倾向于从市场获取自身发展所需的技术和人才。产学合作缺乏企业和学校的利益结合点,使得深度开展产学合作缺乏必要的动力机制。
(三)高职院校紧密型产学合作机制的制度建设缺位
高职院校紧密型产学合作机制的制度缺失主要表现如下:
1.当前高职院校产学合作所依赖的法规制度环境缺少必要的立法支撑。由于产学合作是营利性机构与非营利性机构之间的合作,我国尚未制定产学研合作领域的专项法规及具体实施细则,导致合作双方对合作过程中所出现的责权利纠纷缺乏必要的法律规范。由于实施产学合作的组织之间未有类似股权比例的硬性标杆,加之产学合作相关立法的缺失,导致在合作过程中出现类似知识产权的明细归属权纠纷,政府对产学合作过程中的产品征缴税费、人事管理、信贷管理等缺乏相应的法规规范,打击了合作双方的合作积极性。
2.现有高校管理体制不适应产学合作的需要。当前我国的高职院校在机构设置上没有产学合作的对口管理机构,导致出现如下管理问题:产学合作项目多在院系一级层面展开,没有构建以高职院校为主的校级产学合作平台;高职院校和企业都无专人负责产学合作项目的相关资产,多由院系领导或教师与企业指派的联系人进行非制度化的联络。制度建设的缺位使得我国的高职院校产学合作教育未能步入制度化发展轨道。
(四)高职院校紧密型产学合作机制的资源整合力度不足
高职院校紧密型产学合作机制未能有效发挥其功能,主要在于高校及企业在产学合作机制建设方面投入的资源有限,双方的资源整合力度不足,从而导致当前高职院校的紧密型产学合作多停留于形式层面,缺乏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效果。
1.高职院校的产学合作模式多停留于形式层面。一些高校虽然与企业签订产学合作协议,但在合作过程中仍更多关注课堂教学,双方缺乏合作动力,使得产学合作在较低层次以非制度化的形式得以维系。
2.校企双方在产学合作的人力资源领域整合力度不足。当前的校企产学合作多停留于教师进驻企业开展横向课题研究、企业资深员工受聘学生实训导师、学生进驻企业实训等常规交流层面,在共同开展专业共办、课程开发、共享教师资源等方面缺乏深入合作。企业对于高职院校的实训学生资源利用不足,部分企业将学生视为低成本劳力,指派学生从事市场营销及低技术含量工作,产学合作的内容脱离学生学习的内容,不利于学生的理论素养及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高职院校紧密型产学合作运行机制优化策略
(一)革新高职院校与企业对紧密型产学合作的理念认识
高职教育需要与企业联合办学,其教学内容应基于企业现实需求,其教育产品即学生应满足企业对高素质现代企业管理及技术人才的需求。这要求高职院校与企业要从以下方面更新对产学合作的理念认识。
1.高职院校产学合作的核心在于提升高职院校与合作企业间的协同能力。校企合作的目的在于提升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并间接促进高职教育改革的深化,增进合作企业的绩效。这要求高职院校将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视为紧密型产学合作的原则,通过改革校企双方的运作制度、强化校企之间沟通联络密切度的方式,来推动校企合作向纵深方向发展。
2.强化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在产学合作过程中的核心地位。高职院校应当清醒认识到,产学合作的水平直接决定高职教育的教学水平,并将人才培养明确为校企合作的核心内容,将产学结合的教育内容贯穿其高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对于高职院校而言,产学合作并非短期的权宜之计,合作项目的运作不可停留在细节化教学策略层面,而应将其提升到事关高职教育体系改革成败的战略层面。企业管理者亦应充分认识到,产学合作有助于企业在争抢高素质人才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通过触碰科研前沿以推进企业创新事业的发展,为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
(二)建构高职院校产学合作中的利益博弈机制
高职院校与企业间的产学合作实施水平,受制于双方在合作中的利益契合程度。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共赢机制可为校企产学合作注入基本动力。
1.高职院校应以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为切入点,寻求产学合作的利益聚焦点。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发订单化人才培养模式,以合作企业对人才的现实需求来确立校方的招生规模与人才培养方案,最终确保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有效运行。鉴于产业市场的风险性,合作企业通常依据其产品市场的需求总量来确定实际人才需求量;高职院校亦应当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总量来确定实际人才培养总量。合作企业对于校企合作平台的主要诉求,是以较低成本获取那些能够解决企业发展中所面临的管理及工程技术难题的对口人才,从而打造符合企业特质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在人才市场竞争中占据先机。校企合作平台有助于企业通过向高职院校下订单的方式,获取对高职人才的预先遴选权,从而可以以较低交易成本获取符合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高职院校可积极与企业展开沟通交流,力邀企业资深人士参与高职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此举既有助于高职院校缩短毕业生的从业素质与企业对人才素质需求的差异,也有助于企业增进其人力资源价值,并积极参与产学合作项目。
2.高职院校应当通过校企合作收益内部化的方式,消弭产学合作过程中出现的利益冲突。通过引入企业参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计划,可以减轻学生实训成本,并通过弹性学制和恰当的顶岗实习,提升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提高学校声誉。但是,由于高素质的毕业生容易抛弃合作企业的招聘邀请而另谋高就,使得合作企业对参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程缺乏信心,从而制约了高职院校与企业间的紧密型产学合作。高职院校可以为合作企业专门制订人才培养计划,所培养的人才以专门满足合作企业的人才需求为标杆。此举有助于化解合作企业培育的高素质人才外流的问题,激励企业参与高职人才培养工程。但是,高职院校在采用此策略时应当审慎考虑,避免学生因其所学技能难以在合作企业之外找到用武之地而陷入失业的尴尬局面。
(三)优化高职院校紧密型产学合作的制度化运行机制
高职院校紧密型产学合作机制的有效运行,依赖于政府、高职院校与企业等利益相关者通过利益博弈构建的利益兼容的制度体系,并通过有效的支撑制度建设来促进高校与企业的产学合作日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1.地方政府应完善支撑产学合作机制有效运行的制度体系。紧密型产学合作项目具有较强的外部经济效应。地方政府的积极参与有助于促使外部效应内部化,进而推动产学合作项目的良性发展。地方政府可组织商务、教育、科技等各职能部门联合设立产学合作管理协调机构,有效促进高职院校与企业展开互利合作,并针对校企在产学合作过程中所暴露的问题给予调解,将合作双方矛盾解决在初始状态。地方政府可以设计面向产学合作的常态化财税支持机制,对参与产学合作项目的达标企业给予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并敦促地方金融机构为合作企业提供融资便利。
2.高职院校应当与企业就建立产学合作协调机制展开协商。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决策层应当密切双方的私人关系,并通过建立产学合作协调小组的方式来提升产学合作的效能,确保产学合作机制的长效运行。产学合作协调小组成员可由企业及高校的决策层、资深员工及骨干教师等成员构成,以负责校企间的密切联系,协调合作中出现的矛盾,制定产学合作诸项规章制度等。高职院校和企业可以产学合作协调小组为平台,促使产学合作项目运营常规化、制度化。
3.高职院校应当保证合作企业在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机制中的核心地位。由企业主导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有助于提升高职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效能,提高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高职学生的从业方向主要是面向企业―线的高级应用型技术岗位。为有效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率与就职满意率,高职院校可以邀请企业参与该类岗位对口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实施,并根据实际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从而使培养的人才契合社会需求,为提升高职毕业生的职场适应能力提供保障。
(四)强化高校紧密型产学合作机制的资源整合力
应强化高职院校紧密型产学合作机制的资源整合力,以促进其功能的有效发挥。强化高校紧密型产学合作机制的资源整合力应从以下方面展开:
1.强化高职院校与企业在人才资源领域的整合力度。可行的人力资源产学合作交流的基本模式有以下两点。一是高校通过邀请企业家或资深员工进入教学领域,参与高校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与实施,或聘请企业人才来校做专题报告、聘请企业人才担任学生的实习导师等。高职院校通过实施引进企业实战型人才战略,有助于将大学生的实训操作教学内容与企业的当前人才需求相结合,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二是高校教师可以通过横向课题、员工培训、专题报告等形式,为企业经营绩效的提升提供智力支持。
2.强化高职院校与企业在生产及教学的设施与设备资源领域的整合力度。高职院校可利用相对完善的教学设施与设备,为企业员工的在职教育提供帮助。而企业则可在不影响现有生产效率的前提下,利用现有生产设施与设备的闲置生产力,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实训教学提供教学场所及教学工具支持。高职院校可将教学现场设在企业,利用企业资源实施现场化教学,创造校企合作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胡邦曜.高职院校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内部机制建设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9(29).
[2]胡海青,朱家德.产学合作培养人才中企业集体行动困境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1).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这一目标决定了校企合作办学的模式和人才培养的模式。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并不是每个专业都能够覆盖这四个方面,绝大多数的专业可能只涉及其中的一两个方面,这就需要我们在现有的条件允许下寻求更广泛的合作机会,不要一问求全,更不要以一劳永逸为标准进行合作企业的选择。合作的形式有很多种,每个专业应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校企合作,而不是仅仅局限于简单地进行“订单式”培养。“订单式”培养的方式可能更适合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应该有更高的追求,应该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校企深度合作的根本目的是为学校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为专业发展构建平台,为企业提供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和技术储备、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受教育环境和理想的就业机会,为社会创造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形成学校、企业、学生和社会“多方共赢”的局面。但遗憾的是,从目前的情况看,很多学校和企业并没有充分认识到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方面学校更多的是将校企合作定位在就业阶段的合作,并没有真正领会到其中的深意,校企深度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受到限制。另一方面,很多企业片面地认为培养人才是学校的事,对人力资源储备、技术人才发展战略、资源共享等问题关心不够,投入不多,导致校企合作出现“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现象。
二、校企合作的原则问题
校企合作的前提条件是双方有合作的客观需要和主观意愿,客观需要来自市场,而主观意愿则来自对市场的判断和把握。市场是无声的,但是市场是有形的,并要求我们按市场规律办事。校企合作必须以市场为基础,以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为准则,以追求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从参与者多方的利益、需要考虑,以市场为导向,以利益机制为纽带,以最大可能满足各方需求,共谋发展,避免无实质内容的形式上的合作。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应把握好校企合作的可信性、可控性和可持续性原则。(一)可信性。信任既是一种肯定也是一种承诺,是具有相互性的。校企合作的信任应该是在合作双方对彼此的理念、规模、信誉和专业性等各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认识和理解之后形成的。国际知名企业、大型国企和示范性院校在这方面无疑具有先天的优势。但是就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状况而言,不同地区、不同专业其发展仍有许多的不平衡性,不可能保证所有的高职院校、所有的专业都能够在一夜之间寻找到理想的合作伙伴,这就要求我们采取一种务实的态度去进行校企合作,贪大求全是不现实的,即使是示范性院校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完美无瑕,更何况是广大的普通院校,更应该静下心来,积极主动寻求适合于自己的“理想伙伴”。信任是需要在不断地合作过程中一点一点积累建立起来的。当然,这个过程是允许“优胜劣汰”的,也肯定是适者生存。这种可信性既是建立合作的坚实基础也是保证合作顺利开展的可靠手段。有了这一坚实的基础,即使在后期的合作中,双方在某些问题上出现分歧,相信也能够迎刃而解。(二)可控性。校企深度合作的关键是过程的合作,而不仅仅是简单的学校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企业为学校解决就业的问题。为了能够保证合作的质量,获得双方面满意的结果,就必须对实施的过程进行全面有效的监控和管理。从学校的角度出发,必须对教学的过程进行严格管理,保证每一个环节都能够达到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必须按照市场规律办事,保证每一个流程都能够达到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体而言可以采取三个方面的措施:1.建立调控机制。从学校的层面出发成立由行业、企业、学校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组成的以产学研结合为出发点的“职教集团”或“校企合作董事会”等各种形式的机构,宏观调控产学研结合的发展,统一协调解决产学研结合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产学研结合的发展提供指导、咨询与服务等。从专业的层面出发成立来自行业、企业一线的高级管理人才、能工巧匠和专业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根据人才市场需求的现状与变化,进行专业设置与调整;根据岗位职能变化,设定专业培养目标;根据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思想,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等。2.建立健全保障机制。为了能够使校企合作双方能够顺利实现共同的目标,获取共同的利益。建立和完善各种保障机制是非常有必要的。特别是在长期的校企合作中,能够有针对性地对校企合作的每一过程和环节建立和完善保障机制,往往是决定校企合作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3.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即检验与评估校企合作开展情况的机制。就像很多工作一样,校企合作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政府、校企双方以及社会都想要也应该了解这项工作的全面情况,需要对其进行综合检验与评估。而校企合作的内涵与外延相对较为复杂,有“软”的指标,也有“硬”的指标,只有通过有效的评价机制,才能够对校企合作的效果实施客观、公正的评价。无论是政府部门进行的《人才培养水平评估指标体系》,还是企业形成的《人才测评与评估体系》,以及学校实施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都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纳入其中,以不断检验、改进校企合作工作。(三)可持续性。校企合作是一项长期的、持续的工作。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制定和完善各类政策和规章制度为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运行营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和社会环境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要想真正实现校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拓宽合作领域和提高合作层次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我们不能忽视外部条件和环境的对校企合作的刺激和激励因素,但更应该看到对校企合作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内因所在。很多学校在进行校企合作时仅仅满足于寻找一两家企业,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企业也只是把学校当作免费的人力资源库,随时进行面试、招聘;或者只是简单地建立几个实习、实训基地,每个学期象征性地安排教师进行教学实践或者顶岗实习等等。很显然,这种“小打小闹”式的校企合作形式就像是封建社会时期自给自足“作坊”式的自然经济一样,刚开始看起来还比较新鲜,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还可能会出现假“繁荣”的景象,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它必将退出历史的舞台。学校与企业的深度融合才是校企合作的必由之路。无论是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开发,师资培训、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还是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一线,都可以寻找合作的领域和机会。学校依托企业优势资源,借助行业指导作用,深入渗透到企业当中去,形成自身的专业群、企业群,企业与企业彼此合作,做大做强,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群,这样才能真正校企合作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三、校企深度合作模式的初步思考
Abstract: cultural cooperation necessity and inherent linkage effect is not to be underestimated. This paper focuses on Jilin province and the Far East region of Siberia and cultural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problem pre-test.
关键词:吉林省 人文合作
Key words:Jilin Province Cultural cooperation
人文合作与区域经贸合作是有极强的互动作用的。其核心是参与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塑造,最终实现共赢。近年来,吉林省在对俄经贸合作的对象主要是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贸易合作规模较小,品种较少,贸易合作方式比较单一。鉴于此,我们应该不断地通过扩大与远东及西伯利亚地区的人文合作与交流,扩大宣传自己,以此来扩大我们的合作对象,拓宽我们的合作领域,增强我们的影响范围。
一、恢复我省部分院校的俄语学科设置,加紧培养对俄合作的复合人才
最近几年,在我省部分中学、高中设置的俄语学科几乎相继都被砍掉了,原有的一批经验丰富师资队伍也因学科取消而改行教别的科目了。中学、高中俄语学科的取消直接影响高校的招生。本来可能高校有计划招生,但因生源的不足而缩招或停招。现在我省高校俄语的生源好多是来自外省,如黑龙江省和山东省。鉴于这种形势,我们应将恢复我省部分院校俄语学科设置提上日程,尽早地储备和保留我省的语言资源。另外,为了解决我省对俄复合人才“断档”的问题,建议政府制定相关的政策,拨出专项资金,扩大和增派留俄学生;在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具有俄语教学优势的院校增设双学位教育,走俄语+技术,俄语+商贸,俄语+法律等“复合专业”的模式;采取优惠政策吸引社会上潜在的对俄经贸和科技合作的复合人才,特别是聘请我省一些仍怀有“俄罗斯情结”的老专家、老学者继续发挥余热,参与我省对俄复合人才的培养。
二、加快双方科研单位及高校的交流与合作
我们要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为此,可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互动:
(1)要进一步探讨新的合作机制和形式,切实加强学者间的合作;扩大合作研究的领域;支持双方研究所之间的直接联系与合作等。首先,我们要加强与他们的沟通,邀请他们来我们这参观访问做学术交流,另一方面,他们也会把最新的当地信息动态带给我们,以备我们的研究能够始终紧跟形势的需要展开并为经贸合作服务。另外,可以双方签订学者定期互访机制,建立稳定的伙伴关系。共同就双方关心的热点课题来共同研究,使研究更具有针对性且更具有时效性。再有,我们可以鼓励我们学者在对方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鼓励和组织我们学者在相应的报刊杂志上发表一些有针对性的文章,以正视听。
(2)要进一步坚强双方各高校的合作和交流。互办教育展,相互借鉴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经验;互设俄语和汉语中心,合作推广俄语和汉语;探索成立联合研究生院,共同培养人才;举办中俄大学校长论坛,了解双方高校教研及科研动态;双方互派老师及留学生、开展学习对方语言知识的竞赛、举办大学生艺术联欢节,增进青年人之间的相互了解与信任,增进彼此的友谊。
三、推进双方旅游合作的进程
要充分利用东北亚博览会的平台,抓住双方举办的各种推介会的机会,向俄罗斯的旅行商、媒体和旅游者介绍吉林省独特的旅游资源和产品,浓郁的民俗风情和厚重的历史文化。我们可以举办学术论坛,企业家联谊等方式先邀请对方专家、学者、企业家等这些堪称当地社会的领军人物来座谈交流、参观旅游。之后,再渐渐以互派教师、学生等形式逐渐扩大这种交流的范围,从而加速推进双方旅游合作的进程。
四、尝试建立双方新闻媒体合作的机制
广泛利用各种现代媒体,构建双方合作信息平台。对俄宣传,要针对俄民众心态,增加亲切感,减少意识形态色彩,多介绍我们省的风土人情。我们可以尝试由双方官方倡导,在民众比较推崇的报纸中开办一个栏目,我们也可以考虑在宾馆、商店等公共场所以及公共交通工具中增设宣传资料,甚至是在电台、电视、网络、手机等现代媒体上增设栏目,互相介绍对方的人文地貌、风土人情。
五、推进各层次、各领域、各行业联谊组织的建立
由政府协调牵线搭桥,建立中俄企业家联谊会、中俄学者联谊会、中俄教育工作者联谊会、中俄青年联谊会、中俄海关联谊会等。这些组织可以经常举办参观、访问、研讨会、联欢会、演出、比赛、旅游、展览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增进了解,增进友谊。
六、加强对俄人文合作交流的组织与协调
对俄人文合作交流内容丰富,具有广泛和深远的影响和作用,在实际工作中,既涉及到许多部门,又渗透到不同的领域:不仅包括评估、筛选、引进等意识形态问题,而且包括中介和产业化等技术层面的问题。这些特点决定了对俄文化合作交流领导和研究机构的跨部门性和协调作用。有关部门在对俄人文合租交流中要加大指导和管理的力度,应制定统一规划,加强部门间的横向联系,协调有序地推进和发展。
以上笔者就教育科研、文化、旅游三个方面人文合作提出了几点并不十分成熟的建议。但在我省与远东及西伯利亚地区的人文交流与合作中,可以把这几方面作为一个切入点,进而逐渐地深入到双方在卫生、体育、电影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此外,以往的对外人文交流,有基于当时历史条件所形成的思维定势。其中既有体制因素,也有人的思想、观念因素。必须意识到,如果不及时地进行理念更新与体制规范,这种合作很容易走上“宣传”的老路。即只讲形式,不求实效;外表光鲜,内容陈旧。笔者呼吁发展人文领域的交流,组织文化交流活动,这一领域的工作是无尽无休、细致入微的,因此不能急于求成。应长期坚持,而不能仅仅寄希望于短期之内取得成效。要对文化和教育舍得花钱,这样才会减少双方贸易活动因准备不充分和缺少信息所犯错误而为此付出的学费。
参考文献:
【1】高中毅:《中俄经贸合作中的人文因素》,《西伯利亚研究》,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