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

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体育教学方式 变革 文化审视

教学方式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从整体上把握着实践教学过程,对教学活动进行整体的总览规划,并内在地规定着教学实践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在教学改革的推动下,许多学者在教学方式的理论与实践中提出了一些好的见解和措施,取得了拙见的成果。长期以来,人们对教学方式的具体阐述各式各样,在教学方式的定义上主要是对教学方法与教学方式的从属关系存在分歧,一类是把教学方式作为教学方法的属概念;另一类则把教学方式作为教学方法的从概念。前者以《教育大辞典》为代表,将“教学方式”界定为“教学方法的活动细节,教学过程中具体的活动状态,表明教学活动的实际呈现的形式”。如讲授法中的讲述、讲解,练习法中的示范、模仿等。在教学实践中不同的教学方法可以用于同一教学方式中,在同一教学方法中也包含着不同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文化系统中教学方式便起着一个重要的作用,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方式的践行者和创新者,文化世界本身就包含着教学世界。“人生存与文化之中[2]。”本文拟从文化的视角审思和剖析体育教学方式的变革,展望体育教学方式发展的文化路径,对于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效果提供理论参考。

一、体育教学方式的内涵解析

根据黑格尔的逻辑学原理分析,使之构建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应按照其“存在、本质、概念”的逻辑思路逐渐展开,在研究教学方式的内涵时,可以根据“教学主体”,即“教学存在”,作为一个逻辑起点,教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活动,是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发生的一种传授与被传授的双边活动,教学活动的存在也必然包含了作为理论活动的教学认识活动和作为教学实践活动的教学行为活动,由于教学活动是一个师生之间的双边实践活动,根据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而论,人是任何实践活动的主体,而在教学活动这个特殊领域里,人具有双主体性。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实践活动的主体,离开其中一个都构成不了教学活动。因此,作为双主体的教师与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应是本文其考察教学方式的逻辑起点。思维方式是指:“师生关于教学存在的思维途径及其致思导向的理论概括,在思维中认识和结构教学活动的经验、只是、观念等要素的综合模式。”

教学思维方式深刻制约着师生对教学存在的选择、整理、评价等过程,综上所述,体育教学方式包含了师生在体育教学中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活动中的教学行为方式两个部分内容。

(1)人们的大脑活动作为教学思维方式的内在程式;(2)体育教学方式是体育教学思维的内在程式的外化;(3)体育教学思维方式作为其首要关注因素,如要很好把握与明确体育教学思维方式,必须清晰分辨出体育教学思维方式与其他学科教学思维方式的本质区别。“常识、科学和哲学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三种基本方式。”同时也相应的形成了三种思维方式:体验式思维方式,科学性思维方式、反思性思维方式。就体育教学存在而言,体验教学方式在实践教学中更能有效的把握教学活动的表象以及个别规定性。在教学中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式,都要看其是否适合本学科的教学特色,不能空说理念,世间万物都存在着差异以便所有的教学方式都不是万能的,在实践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而定,具体在哪种情况下用,不能盲目追风。就体育这个特殊学科来说,学生要形成坚强的意志、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就必须依靠师生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亲身体验和领悟才能得以获得。就此,结合体育教学现象,存在于本质而言,体育教学思维方式的内容核心是“体验性思维方式。”在体育教学中主要是通过实践探索性的教学活动,体育教育是通过人的躯体性活动来体验身体的知识,[6]并实现对知识的科学认识和自我反馈。所以,在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就需要师生亲历的体验性思维活动,如没有这一特性,便失去了体育教学活动的实际性意义,这也是区别于其他学科认知性的教育活动。在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其他两种思维方式只是存在的比例不同,也不是不完全存在。

其次,体育教学行为方式是体育教学思维方式的外在表现,其包含了体育教学方法与手段、组织与形式、技术等行为样式。在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总是情不自禁的按照自己的教学思维方式进行教与学的活动,体育教学思维方式决指引着体育教学行为方式,因此,不同的教学思维方式就有着不同的教学行为方式,并构建不同的关于体育教学存在的图景和表象,根据教学目标的定位从而决定在教学中师生会采用不同的体育教学行为方式。正临着新课程改革与实施,进行体育教学方式的变革,由于教学环境的特殊性,要因地制宜地展开体育教学活动,检验和修正体育教学行为方式的是体育教学的生成性,通过体育教学来促使体育教学思维方式的改变,体育教学行为方式的有效性验证体育教学思维方式科学性,最终更合理的实现体育教学思维方式与体育教学行为方式的更大程度统一。

二、体育教学方式变革的文化路径

(一)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体育教学方式

体育新课程改革中明确要求教师应“以人为本”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作为体育这门学科主要是以学生的运动实践能力为主线,最终达到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以及学生个体全面发展。如自主、合作、探究法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同时也锻炼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二)“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体育教学方式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维方式,并不是否定教师的作用,教师与学生本身就是教学的双主体,缺一不可,只是在体育教学中思维的起始点在于教师还是学生,若以体育教师为思维起点,必然会形成以灌输式为主导的体育教学,若以学生为思维起点,那么我们就必然关注学生的动机、兴趣、情绪与意志等,这些内容正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与效果的根本依据,也是传统体育教学常常被忽视的,也是因为教师在教学中占据绝对的地位。要切实转变与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体育教学思维方式,着力关注与研究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个人与集体的学习行为、学习过程、学习动机、学习兴趣、思维特点等特点与规律,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运动技能教学原理。[4]体育教学思维方式制约着体育教学行为方式,因此,什么样的体育教学思维方式决定了什么样的体育教学行为方式。

具体的教学方法有讲解示范法、直观法、分解完整法、情景法、体验法、观察法、合作学习法、自主学习法等,这些方法都可供体育教师选择,但选择是有目标的,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设计与选择体育教学方法过程中必须介入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因此,教师的体育教学思维方式就直接影响了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也就决定了体育教师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如果体育教师的教学思维方式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运动技术,那么可选用讲解示范法、直观法、纠错法,通过讲解示范让学生模仿学习;如侧重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那么他可能选用新的探究法、自主合作学习法等,需要学生之间通过观察学习、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合作思考来获得知识和技能;如教师的教学思维侧重于发展学习身体素质,那么他就他就可选择各种练习法。

教学手段是指为了达到体育教学目标所采用的物质方面的场地、器材、设备等。以体育教学行为方式中的教学手段选择为例,常用的体育教学手段有挂图、口哨、录音机、多媒体、各种器材等,教师采用何种教学手段是由教师的思维方式来决定。如教师的思维方式倾向于传授知识型为主的教学方式,那么他可能选用挂图、多媒体、各种器材等;如果教师的思维方式侧重于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式,那么教师采用的可能是一些未经加工的原始材料,通过课堂学生之间探究合作进行加工组合完成,同时也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

三、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体育教学方式应包含体育教学思维方式和体育教学行为方式,从文化学视角重新审视体育教学变革,需要对传统教学进行重构,把传统教学方式进行现代化与国际化的合理创生,体育教学方式变革才能更加适应新课程改革教学的诉求,实现体育教学方式变革的文化路径,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以注重知识传授向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体育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 顾远明.教育大辞典[D].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7:741

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范文第2篇

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

有的教师认为,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浅显”,因此,自身的专业知识储备不重要了,只要能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齐而全”的新方式、新理念让学生兴致盎然地学习,就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了。这种观念造成了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的迟缓和滞后。

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一是注重教师专业知识的培养。在基础教育阶段教学最主要目的是交给学生基本知识,所以教师具有扎实、丰富的专业化知识尤为重要。二是不断提高教学技能和教育手段。新一轮新课程改革后教师可支配的因素明显增多,课程内容的综合性、灵活性加大,教材、教参为教师留有的余地也相对加大,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通过最合适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决定教材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三是教师必须不断提高教学技能和教育手段,特别是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方式的教育功能。四是掌握专业性的自我评价。专业性的评价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对象、教学资源和教学行为的综合性判断。教师只有掌握专业性的自我评价,才能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方式有一个及时的自我监控、自我调整,才能选择更有效的教学方式。

研究学生是有效教学的根本

研究学生是选择有效教学方式的根本条件之一。《课程标准》指出,要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要使教学方式有效得当,我们就要对学生做出更为深入具体分析。好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有层次感,研讨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点、重难点的突破等都基于对学生的了解。好的构思和创意都有很强的针对性,都需要对学生有真切地了解。对学生了解得越清楚,教学中就更能心中有底,选择教学方式、调节教学重点和进程就能够有驾驭力。不了解学生,对学生认知水平有偏差,则出现相反结果。以《轴对称图形》一课为例,轴对称的概念以一个折纸的方法就可以解决了,而对称轴就是对折时的直线。这本来对高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可是有的老师为了体现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变简单为复杂。先是收集大量的轴对称图形,然后又是游戏,又是让学生小组分析、讨论,最后又让学生归纳轴对称图形概念。这样一来,学生反而为难了。数学概念有很多是约定俗成的,不需要学生花费过多时间去实践。

研究教学方式是有效教学关键

教学方法是人们在一定范围内根据需要创造出来的。而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优越性和局限性。如讲授法,它利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在短时间内传授较多知识。但它不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还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自觉性和听讲能力。因此,更适合于在中高年级中讲授系统性较强的内容。所以 有时在同一节课内把几种教学方法结合起来,可以弥补单一教学方法的不足。例如,在教学《生日》一课时,首先运用情境教学方法,创设学生感兴趣的唱生日歌情境导入,创设了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然后运用探究式的小组合作学习方法,让学生亲自探究所学知识,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与分析的过程,体验调查方法的多样性。再次运用讨论教学方法,开展“说一说”的讨论活动,让学生对照自己的统计图思考、猜测,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对问题逐一分析、推理、判断。目的使学生自主发现,培养观察力和分析能力,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分析、判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这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然后再辅以教师的概要讲解,学生在观察思考、合作交流中激发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统计意义和必要性。同时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学习的主人。

教师要认真研究教学方式,探寻适合学生实际,符合教材内容特征的教学方式,是教师时刻面对的不容忽视的问题,值得教师去深思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孟雨晴.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优选[J].数学大世界(教学导向),2012(4).

[2]王典.浅谈高职高专数学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5).

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数学现实;教学方式方法

一、“学生的数学现实”和“教学方式方法”的认识和梳理

什么是学生的数学现实?经过一阶段的课题研究,我对“学生的数学现实”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早在20世纪最伟大的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就曾提过“数学现实”,他当时是这样说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生活、工作和思考着的特定客观世界,以及反映这个客观世界的各种数学概念、它的运算方法、规律和有关的数学知识结构。”这个阐述的就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数学现实”的涵义。随着研究深入,我们是这样理解数学现实的涵义:“随着数学学习的深入,学生积累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就成为学生的“数学现实”。这些现实应当成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素材。在以往,有的人可能会想,数学现实是不是就是我们之前所一直在提的学生的学习起点呢?我们是这样认为的:学生的学习起点只是学生已有经验的概括,而学生数学现实还包括学生课堂当下所获得的数学现实。简单的说就是随着教学的过程走了第一步,学生获得一定的经验,这些经验也就成为他们进入下一步学习的支撑,到了第二步获得的经验又成为第三步学习的支撑,这些就成为学生在课堂当下获得的数学现实,它是动态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的。

根据“小学数学教学论”我们把常见的教学方法,可梳理成两大类:一类为综合教学法。比如:尝试教学法、自学指导法、先学后教法等。一类为单一教学法。常见的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等。

综合教学法其实是多种单一教学法的组合运用,比如自学指导法里头包含有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等,特别要注意的是:综合式教学方法都是在一定教育教学思想指导下,形成了一定教学模式。比如说上面这几种教学方法,都是在以生为本教育思想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和自主性,这其实与我们的基于W生数学现实构建生本数学课堂课题的研究的指导思想是不谋而合的。

单一教学法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以言语交流为主要方式的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重言语交流)。一类以动作行为为主要方式的方法:演示法、实验法、练习法(重实际操作)。平时的新授课的教学都会做到主辅结合,也就是以言语交流的教学方法(比如讲授、谈话、讨论法)为主,而以动作行为为辅(比如演示、实验、练习法)交替进行。

二、课题研究初步确立的四个教学原则及所选用的教学方式方法

(一)课题初步确立的四个教学原则

《小学数学教学论》中指出教学方式是指为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手段而进行的,由教学原则指导的一整套方式组成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

由此可见,教学原则统领整个活动,它直接指导着着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必须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更为科学理性和有效。就我们的课题研究而言,确立并遵循什么样的教学原则将决定我们所研究的“基于学生的数学现实,构建生本课堂”课题的方向、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策略。

我们课题初步确立的教学原则是目标性原则、生成性原则、评价性原则、关联性原则。目标性原则更多作用于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检验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关联性原则更侧重于教材的处理(即课堂的引入和课末的拓展延伸)。生成性原则和评价性原则主要的是运用在新授这一教学环节中。

(二)基于生成性、评价性教学原则选用教学方式方法

生成性原则,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师生、生生互动的情况,教师因势利导,组织适合学生自主参与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积累相关的学习经验,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推动教学进程发展。基于生成性原则选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谈话法、讨论法。而在凸显以生为本的课堂中,生生互动显得尤为重要,所以以讨论法为主。

评价性原则,也就是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对学生生成资源加以反馈回应,进行价值引领,以促进学生的数学发展。所以选用的教学方法也是以谈话法和讨论法为主。

讲授法是在学生交流后,教师对学生的数学现实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把握,进而通过引导和讲授,对他们的见解或发现加以肯定或修正完善,得出结论。

可见在基于生成性、评价性原则指导下,所选用的谈话法、讨论法、讲授法等方法都是根据不同教学环节的需要而确定的。

三、总结

(一)三种教学方法的逻辑关系

我们理清一般数学新授课时,选用的谈话法、讲授法、讨论法之间的逻辑关系:运用谈话法了解学情,提出学习任务或问题。问题提出后,学生充分讨论,充分发表自己意见,初步达成共识或留有疑问,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基于学生数学现实相机讲授指导。要注意一点的是,并不是把一堂课分割成三部进行教学,而是某个知识点或某个教学环节中,这三种教学方法往往以这样的逻辑关系交替进行着,它们不是独立分开,割裂式的,它们是相辅相成的,结合在一起相互作用。

(二)对选择教学方式方法的再认识

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 教学方法 重要特征 基本流程 应用策略

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探究式教学方法是一种倡导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探究式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新课标背景下探究式学习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因此需要大力推广。对探究性教学方式的特点和实际应用进行探索,可以进一步了解探究式教学的优势,进而使得探究式教学方式更好地运用到实际教学工作中。但是如何有效地对探究式教学方式进行应用已经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难题。下面笔者结合具体的实践教学经验谈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如何采用探究式教学法。

一、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方法的概念

探究式教学方式是在实际授课的过程中,教师给出本节课所要研究的数学知识现象并且对所提现象提出探究性问题,使学生对所提问题进行自主思考和探究,进而使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原理和所得出的结论结合起来,使得教师所提的问题得到相应的解决办法。探究式教学方法是通过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过程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得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得到彰显。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习的指导者,而不只是灌输者,所以要让学生在探究式学习过程中积极发挥自主能动性,积极自主地对问题进行探索,进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敏锐的观察力。

二、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方法的重要特征

(一)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

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地使用探究式教学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自主思维和动手能力。探究式教学法可以为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提供更宽广的教学空间,加深小学生对数学规律和数学知识本质的理解。

(二)探究式教学方式就有很强的趣味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探究式教学,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心理认知水平、年龄阶段等特点,创设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找到问题的答案。

(三)创新性的特点

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学习与获取很大程度上来自自身的经历,学生通过对探究过程发现并且获得问题答案。探究式教学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对所学知识做到融会贯通。

三、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基本流程

(一)教师创造新环境

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存在问题才会有探究对象,处于探究性教学核心地位的是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师只有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才能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促使学生不断质疑,进而明确其探究问题的方向。

(二)积极构建数学模型

以数学思维将具体问题抽象成数学概念,从而使用数学计算法则,对实际问题进行探究。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关键是数学模型的构建,这一阶段可以划分为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构建数学模型三个环节,教师通过积极引导使学生多角度地分析、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

(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对生活起反作用,数学知识只有融入生活才能使其价值得到体现。在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将刚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中,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价值,进而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四、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教育有关部门对探究式教学方式给予政策上的支持

学校要加强探究式教学制度体系的建立。我国探究式教学方式实施的时间比较短,基础比较薄弱,教育有关部门应该从教育政策、财力、人力方面给予一定支持。探究式教学的一个明显特点是要求任课教师在进行探究式教学之前花费时间和精力准备各种题。学校应该积极加强奖励制度的建立,从而使得教师乐意花费较多的时间为探究式教学做准备。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看学术讲座,学习理论等提高自身素质,对教师自身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进行全面提高,从而使教师掌握探究式教学方式所要求的各种教学技能。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运用小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要合理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进行自主有效的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向学生积极给予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使学生加强对所学知识的回顾,加强对学习和态度的反思。学生在探究式数学学习中不仅能提高学习兴趣,而且能增强自主学习观念。

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开放式教学模式 学生主体性 知识的主动构建者

一、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含义

开放式教学模式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之上。所谓建构主义理论,其基本观点是:人的心理思维和智力的发展过程是对客观世界同化和顺应的过程,即人的发展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同化意味着个体将新的知觉行为和概念融入已有的图式之中;顺应意味着个体改变已有图式以适应新事物的过程。同化和顺应并不是孤立进行,而是互相影响并引发个体认知图式不断更新,在这个过程中,个体作为认知主体,其认知能力不断得以提高。学习活动同样是学习者的主体性建构行为,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借助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通过与环境交互作用而不断构建内心。

开放式教学模式立足于个体的自我构建,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包含多元的教学目标、开放的教学环境以及多维的教学设计,目的在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并最终达到以人的发展为最终目标。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关键在于“开放”,该“开放”包含多个层面的含义:教学观念的开放;教学内容的开放;教学目的和过程开放;教学空间的开放;教学评价体系的开放。

二、开放式教学模式采用的教学方式

开放式教学模式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的发展为首要目标,注重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具体的教学方式上,除了课堂教学方式外,还有案例式教学方式,情景模拟教学方式以及实习、实地调查等学习方式。

一般来说,作为大学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课堂教学仍然是开放式教学模式采用的主要教学方式,但在教学理念和方法上有根本性改变,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把课堂交给学生,从一言堂的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把课堂交给学生并不是放弃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而是在知识的传授中,将知识的讲授变为方法论的讲授,在此基础上,引领学生进一步进行更高层次的认知活动。而将课堂交给学生更重要的一点在于从学生的接受现状出发,只有充分认识学生理解的起点才是对学生真正的尊重,学生也才愿意呈现自己的真实状态,也更能接受教师的观念并愿意与其互动。

课堂教学活动之外,很多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方式和情境模拟教学方式。其中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案例本质上是提出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没有特定的解决之道,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提供为了特定的学习目标而选择的案例,为引导学生运用理论思维对案例分析和思考,设定具有逻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给出案例材料时,要提供较为详尽的背景信息,尽可能还原案例最初的现实语境。学生则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方式,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讨论和分析,并清楚陈述自己的观点。和案例教学方法一样,情境模拟教学方法同样是较受学生欢迎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和兴趣,使其思维和心态处于开放状态,促进师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并且营造开放的学习空间。所谓情境模拟教学方法是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模拟社会实践操作中的问题,请学生根据所学习的知识进行问题的解决。情境模拟教学中学生对不同角色的扮演要求学生转换思维方式,角色的对换也要求学生对自己的思维方式换个角度进行审视,并因为角色之间的辩论都可以使得学生探索、发现、想象和表现的能力得以提高。

开放式教学要求创造一切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开放式教学情境,通过教学时空的拓展变换,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和师生的多向深入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除了上述教学方式之外,可以带学生进入相关单位参观学习,了解行业运作的基本模式。还可以进行实地调研,设定问题请学生进入相关单位进行数据信息的收集调查工作,使其对行业的特定问题有深入了解。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对该问题的思考从而起到强化其学习动机的作用。对于具有一定学术研究潜力的同学,教师可以鼓励其进行课题的申报工作,或者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进行初步的科研训练, 为之后系统深入地进行科学研究活动奠定基础。

三、实施开放式教学应注意的关键问题

采用开放式教学模式不能脱离大学教学的实际状况,其中存在诸多关键性的影响因素,要根据这些因素的发展变化情况进行开放式教学实践的调整。这些因素中,首先是教师个人素质和能力的问题,教师是否具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讲授能力,设计开放式教学情境的能力,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的能力等都是应该考虑的问题。同时,教师是否能真正尊重学生,能够接受学生的不同意见甚至批判意见, 以及是否能真正正向的激励和引导学生等都是需要关注的关键问题。其次,对于采用的教学材料提出更多要求。 在开放式教学模式中,教材只是教学活动的参考材料,不是唯一的学习材料,而合适丰富的教学材料是学生进行主动式学习的重要依据,所以教师在教学材料的确定上多下工夫,通过多样渠道寻找最合适的教材,运用多种手段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材料,如一些视频材料、相关图片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次是现代教学技术的运用问题。应该改变一张嘴一支笔一节课的单一手段,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增强课堂的生动性, 将PPT制作地生动丰富的同时,也不能忽略传统板书教学对于问题思路、重点问题清晰展示的作用, 应该将二者结合起来。最后,建构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的问题。要改变传统以考分来评价教育教学效果的单一评价体系,建构知能并重,智德并重,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全面素质评价,这样才能从制度上激发起学生参与开放式学习的热情,形成良性循环,实现开放式教学方法的深入应用。

参考文献:

[1]朱从容.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创新能力培养[J].机械管理开发,2009,(8).

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范文第6篇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应用文;写作教学

一、前言

1.研究的背景

在中等职业学校中的发展进程,应用文写作的发展也慢慢的取得了人们对他的重视。应用文写作在中等职业学校中的发展状况与写作的教学质量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对于今后学生写作教学的保障具有重大作用。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开展了对本文的研究。

2.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本位致力于通过对于应用文写作的研究发现它所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应用文写作在中等职业学校中的发展与进步。又因为中等职业学校应用文写作的教学理念与教学系统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会找出它存在的问题进行战略性的部署,并且提出解决中等职业学校应用文写作教学方式存在问题的对策,从而进一步推动应用文写作的教学方式的创造性和教学系统的更新。

开展对中等职业学校应用文写作教学方式的研究,不仅可以促进应用文写作在中等职业学校中的发展进步,还可以为人民生活健康提供一定的保障,中等职业学校应用文写作教学方式研究对于我国文化教学领域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由此可见,中等职业学校应用文写作教学方式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中等职业学校应用文写作创新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应用文教学的推动下应用文写作在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中也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关注应用文写作的发展,而且对于应用文的发展也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但是,中等职业学校应用文写作在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了很多的挑战,中等职业学校应用文写作教学方式中存在的问题阻碍了该写作领域进一步的发展,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在中等职业学校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不科学

在应用文写作基础教学中常存在的问题就是教学方法缺乏科学性,这也是中等职业学校应用文写作教学致命的问题。应用文写作的教学人员在教学的过程中缺乏科学的作文撰写教学方法,再加上职高学生本身缺乏专业的知识以及技能,这样就会给他们更大的压力,从而阻碍了他们对应用文写作知识与方法的学习。而且,教学方法是促进中等职业学校应用文写作创新教学的基础以及关键条件,如果缺乏科学的方法,教学就无法更好的进行,从而阻碍了应用文写作基础的学习以及发展。同时,应用文写作的教学方法不科学也会成为那些学习应用文写作学生的心里阴影,这为他们今后的学习也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2.中等职业学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系统创新意识不足

在中等职业学校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很多的应用文写作的教学人员由于相信权威而遵循传统的教学方法,而且他们不善于变更,一直都沿用传统守旧的中等职业学校应用文写作教学方法,这样就不利于新知识的更变,当然也不利于跟上时展的潮流。缺乏创新教学方法,就会使得教学无法跟上时展的节奏,也无法更好的满足患者的需求,从而进一步阻碍了应用文写作的发展与进步。而且,只有具备了创新意识,才能够更好的发展创新教学方法,否则只会阻碍中等职业学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的进程,也同时阻碍了学生对应用文只是兴趣的发展。

3.缺乏专业的中等职业学校应用文写作教学人员

其实,在中等职业学校中,那些教学人员或者说是老师都不是很有讲学水平的,有的中职学校甚至聘请的是三流的教学人员,也因此所有的教学工作进行的不完善归根到底是因为教学人员缺乏专业性。与此同时很多中职学校的应用文写作教学老师并没有通过专业的训练,所以也就不具备专业的应用文撰写知识。所以,由于教学人员缺乏专业性,往往会导致学员得不到正确的写作教学培训,这样会使学员不能及时的掌握应用文写作知识,从而更加阻碍了应用文写作教学方法的创新。

三、促进中等职业学校应用文写作教学领域创新教学的对策

1.完善中等职业学校应用文写作领域的教学方法

要想解决应用文写作教学在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存在的问题,就一定要寻求科学的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教学方法。科学的应用文写作教学方法是让学校里的学生们早日掌握应用文写作基础性学习知识的重要途径。只有应用文写作教学方法科学得当,才能让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们得到更好的应用文写作基础性学习的培训,这也是对应用文在中职学校写作教学中的保障。当然在中等职业学校应用文写作教学过程中,学校的老师要制定科学的应用文写作基础性学习教学方案,及时的发现学习应用文写作学生们的学习动态,严密观察应用文写作基础性学习的情况,并且根据学员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应用文写作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系统做及时的更改与完善,从而不断提升教学方法带来的教学效果,这样也能够更好的促进应用文写作基础性学习在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方法领域中的创新探究。

2.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应用文写作领域的教学意识

在利用应用文开展写作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应用文写作领域的教学意识,不断培养优秀的应用文写作教学人员,从而促进应用文写作基础性学习科学的发展。在中等职业学校应用文写作教学领域中,教学人员一定要加强教学意识,严格要求每一个学生,并且认真培养每一个优秀的写作人才。只有教学人员从意识上重视应用文写作基础性的学习,才能够更加努力的培养应用文写作基础性学习人才,也才能根据应用文写作的基础性只是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从实际上对每一个学生负责。

3.培养专业的中等职业学校应用文写作教学领域中的教学人员

培养专业的应用文写作基础性学习的教学人员才是解决现在中等职业学校应用文写作存在的问题的根本之策。配有专业的应用文写作基础性学习的教学人员,才能让他们通过自己专业知识来培养学校里的学生,从而促进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以此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在应用文写作的教学中,专业的教学人员可以通过对自己专业知识的应用,来制定正确科学的应用文写作教学方案。培养专业的应用文写作基础的教学人员,首先要提高教学人员的职业素养,并且给予他们定期的培训。以此来培养更加有知识有道德的教学人员,才能让应用文写作基础性的学习在专业的教学老师的指导下变的更加具有系统性,更加具有发展前景,从而促进应用文写作学习在中等职业学校中的教学发展。

四、总结

总之,中等职业学校应用文写作教学方式研究对于学生们自身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应用文写作在中职教育中的发展对于我国职高学生的写作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教学模式高速发展的今天,中等职业学校对于应用文写作教学方式面临很多机遇,当然也面临很多挑战。本文就是通过解决中等职业学校应用文写作教学方式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更进一步地为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些启示我国的学校教学人员要重视对中等职业学校应用文写作教学方式的研究,从而促进发展。

参考文献:

[1]纪德裕.注重前后联系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初中第六册文言文单元教学设计[J].语文教学通讯,1981年04期.

[2]雨声;给应用文以一席之地[J].宁夏教育,1983年11期.

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范文第7篇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方法发展

前言:

通常来讲古代文学作为中文专业中的较为重要的一门课程对于中文专业学生的后续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该门专业课程从本质上讲涉及知识领域较为宽泛,不仅涵括史学知识,同时还涵括文学知识,甚至是哲学知识也包含在内。课程从内容上讲可以说是我国上下三千年的文学知识综合体,不仅含有较为丰富的艺术风格同时还含有众多的文学形式。因而可以说该门专业课程对于提高中文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以及艺术修养都具有积极的影响价值。

一、初探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意义

中国古代文学这门课程的实际教学意义主要是体现在以下三方面:其一能够促进学生对于古代文学发展规律以及实际演变过程和相应的文体发展的有效理解。其二是通过丰富的文学作品以及较多的文学形式进行帮助学生了解古人思想观念以及生活方式状态,更重要的是了解这些文学知识对于后世的实际影响价值。其三是通过对于古代文学的实际学习能够提高学生文学素养以及帮助学生具备崇高的文学情怀,并促进学生将这种文学素养以及文学情怀实际的应用在现实的工作学习中,进而为我国的文学事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探析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实际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之启发式

对于古代文学这门课程实际教学方法的研究首先要从启发教学展开。具体来讲所谓的启发教学主要是指教师在进行古代文学实际教学环节中依据学生学习客观规律以及教学任务最大化的激发学生对于课程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处于主体学习地位,通过正确引导学生进而帮助学生主动解决学习中实际遇到问题的一种教学方式。该种教学方式主要是强调对于学生学习过程的良好启发与引导,通过应用该种教学方式进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进行文学知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将文学思维给与有效拓展。如果将该种教学方式进行比喻的话,启发教学就是在教师的循序引导启发下让学生自主开启文学的学门。例如教师在讲解“《诗经•王风》”中可以就“悠悠苍天而此何人哉”这句话向学生进行提问,而之所以专门针对该句话提问的原因在于:对于“何人”的了解是掌握文章思想主题的关键所在[1]。而教师在提出该问题之后可以鼓励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由解读并对在解读之后阐述对“何人”的个人见解。通过这种启发提问进而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解读方向并最终获得文学知识。

2.教学方法之情境式

对于古代文学这门课程实际教学方法的研究还可以从情境教学展开。具体来讲所谓的情境教学主要是指教师在进行古代文学实际教学环节中通过创设一些生动的场景氛围来帮助学生有效的理解文学知识并促进学生实际心理机能获得良好性发展的一种教学方式。而应用该种教学方式一方面能够促进学生对于文学知识的情感感悟,另一方面也能够对学生的实际文学审美进行有效拔高和良好陶冶。例如教师在讲解唐代诗人张若虚的著名诗歌时就可以进行文学情境的有效创设,通过播放“春江花月夜”进而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旋律中感知诗歌内在情感,同时通过动人旋律在大脑中勾勒出诗歌联想画面,而这种身临其境的情感感知则能够促进学生加深对于诗歌的理解[2]。再比如教师在讲解庄子的名作“《逍遥游》”的时候还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制作漫画课件来创设文学情境,学生通过这种漫画课件的形式犹如置身作者的情感世界进而将文学知识更加的形象具体化。总结来讲无论是利用音乐还是多媒体来进行文学情境的实际创设都可以较好的促进学生对于文学知识的有效深层次获取。

3.教学方法之表演式

对于古代文学这门课程实际教学方法的研究除了上述两种教学方式之外,还可以从表演教学展开。具体来讲所谓的表演教学主要是指通过将学生放置于实际的文学情节演绎中进行促进学生获取文学知识的一种教学方式。而应用该种教学方式则一方面能够促进学生最大化的发挥文学想象,另一方面也能够促进学生不断提高文学创新意识。例如教师在讲解王实甫的名作“《西厢记》”的时候就可以针对文学作品中的不同人物进行角色划分,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通过自身对于该文学作品的实际理解来进行文学表演,而具体的情节设置以及演绎道具都需要学生进行实际准备,而学生在该种文学演绎过程中也会直接加深对于文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将自己的一些文学想法添加其中[3]。再比如教师在讲解“《红楼梦》”的时候同样也可以利用上述表演教学方式来开展实际教学活动。总结来讲通过表演教学能够最大化的提高学生对于古代文学知识的有效理解还能最大化提高其创新意识。

三、结论

综上分析可知我国在进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非常看重文化的良好传承,而作为实现文化良好传承的中文专业则逐渐受到了社会大众的广泛性关注。而作为中文专业中较为重要的古代文学课程而言,良好的教学方式则可以有效的促进该门课程教学实际目标的有效实现,通过利用启发式以及情境式和演讲式、表演式以及研究式这五种教学方法进而真正的促进中文专业学生获得人文素养的有效提高以及专业知识的有效掌握,为其今后良好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海楠.对开放教育专科《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混合教学模式应用实践探讨[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05:80-82.

[2]王自红.民族地区高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以升本后的四川民族学院汉语文系为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4:111-113.

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范文第8篇

1.在主流教学模块中,进行教学理念的更新是必要的,这是课堂效率教学的关键,在这一方面需要教师按照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分析。在教材内容的应用方面,建议教师融入自己的知识,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分析凝练。在课堂教学模块中,教材内容的预设机器生成都是必要的,这需要教师做好自己的工作,把握好当下生物课堂教学的主流观念,避免课堂教学过于沉闷、机械,保证师生关系的凝练,这需要长久的教学计划。

在当下课堂教学模块中,进行课堂教学方法的优化是必要的,这没有什么固定的教学方法,这需要教师针对生物课堂的教学性质进行分析,以适应生物教学这个不断变化的动态系统,避免单一教学模式的应用,进行科学性、灵活性、创造性教学方法的应用,以适应时代的教学需要。比如进行自主学习观念的教学,进行传统教学方式的更新,避免教学方式的复杂化、单一化,从而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2.上述教学方法的应用需要良好的教学理念,也就是避免形式主义的教学方法,这需要教师抓好课堂教学的关键,适应学生的学习观念,针对教学目标进行教学,与教学内容相匹配,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用好现在的教学技术手段,保证教师自身教学优势的发挥。

二、把握好生物课堂教学的主次关系

1.在生物教学过程中,进行课堂教学主次关系的把握是必要的。比如良好的教学气氛取决于课堂和谐的师生气氛。这样就能够创造学生一种良好的学习气氛,更有利于进行学生的主体功能的挖掘,这需要教师进行学生安全、舒服学习环境的营造,保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避免以教师为主体的片面的教学方式,保证课堂教学氛围的积极性,这需要师生做好互动,保证师生之间的良好交流,这需要教师树立好良好的教学价值观,进行有效的倾听,鼓励学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课堂教学需要良好的教学情景的配置,从而实现适度的教学,这就需要进行学生有效学习条件的把握。比如要保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证学生的学习动向的正确性,从而进行良好的学习情景的创造。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以解决当下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学生进行学习方向的指明,进行学生学习目标的明确。这就需要进行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进行学生学习需求的唤醒,保证学生积极的进行学习。这可以进行提问形式的凝练,也就是把握好问题的提出,保证教学问题的提出具备挑战性、价值性,要有利于引发学生的认知上的碰撞,这就需要避免填鸭式教学方式的应用。

在主流教学模块中,教师进行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营造是必要的,这样也有利于学生的积极参与。这就需要进行师生有效互动关系的营造。毕竟一个良好的生物课堂教学标准涉及到师生的各个方面。比如教师的有效互动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方法的适应性、适宜性。在效率教学模块中,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必要的,这需要进行课堂教学目标的凝练,保证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从而保证师生的正常交往发展。这就需要进行师生学习共同体的凝造,保证教学重心的把握。

2.把握好主流方面就是高度重视高中的必修课程环境,将教学的核心概念与教学方式相结合,在选修科目与必修科目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到必修课程的必要性,毕竟其是生物学教学的核心部分,每一个高中生都需要把握。在此前提下,再进行生物选修课程的学习。抓好主流后,就要把握好支流,也就是选修模块的教学。在该模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应用合适的选修课程教学方法,从而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的需要。这就需要生物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进行学生视野的开拓,进行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其探究能力的开拓,保证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在当下教学环节中,进行探究性的学习应用是必要的,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其他教学策略及其方法的配合,毕竟如果过分地重视探究性学习,那么教学时间必然会紧张起来。这就需要教师掌握好日常教学的重点,该讲什么,不该讲什么都要分清楚。这里注重以探究式教学方法为主,其他教学方法为辅的教学方式,从而有效地利用教学资源进行课堂教学。

在该模块中,可以应用常用的情景教学法,这需要教师进行教学情景的创设,进行学生的情景教学,这需要教师进行学生学习思维的分析,以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上述教学方法的应用,都需要师生良好的配合,更需要学校的有力支持,从而形成学生、教师、学校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块,保证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主辅结合,从而切实提升高中生的生物教学效益。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注重课堂教学时间的分配,这又涉及到探究式学习方法应用的问题。在探究式教学模块的应用过程中,片面地强调探究性学习而排斥其他教学策略和方法时,就会导致教学时间紧张,教师该讲的少讲或不讲,我们倡导探究教学时,并没有否定其他的教学方法,而是主张采用以探究为核心的多元化的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