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家校合作共育的重要性

家校合作共育的重要性

家校合作共育的重要性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家校合作;学习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672-1128(2012)023-0000-00

引 言

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后,在学习方面难免出现了一些不适应的情况,尤其是一些基础知识相对薄弱的同学对理论性较强的数学课产生了畏难心理,在数学学习中出现了兴趣不足、不愿学习、成绩较差等现象。笔者认为家校合作的教育理念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并取得理想的成绩。

一、家校合作学习共同体概述

1、家校合作

上世纪60年代就有一些西方教育家提出了在学生教育过程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承担着同样重要的责任的观点,后经发展衍生为家校关系、家校交流等概念。我国教育界在上世纪80年也提出过类似的教育理念,后来由马忠虎教授在其编写的《基础教育新概念:家校合作》一书中对“家校合作”这一概念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家校合作就是指对学生最具影响的两个社会机构—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校在教育学生时能得到更多地来自家庭方面的支持,而家长在教育子女时也能得到更多地来白学校方面的指导。”①

2、学习共同体

共同体的概念最早由德国学者腾尼斯提出,指人类群体在生活中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社会关系,以及与社会关系相对应的价值观。学习共同体的概念是对共同体概念的衍生,指在学习过程中,以学习参与者和教育者为对象共同建构起来的相对稳定的关系及其与之对应的观念、方法和策略。郑威,李芒2007年发表在

《当代教育科学》第二期上的论文“学习共同体及其生成”对学习共同体的概念定义为:“如同在社会交往中一样,学生、家庭、学校在教育过程中相互交往,相处一段时间足够形成一套共有的习惯和习俗,这就是学习共同体。”②

二、初中生在数学课堂学习中的问题及原因

初中数学知识在整个中学阶段起着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相比较小学数学知识,初中数学知识更注重学生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因此对一些基础较薄弱的学生而言,学习起来会有一些困难,难免会出现没兴趣、不会学、成绩差等问题。

1.学生课堂参与不足

一些学生在数学课学习时对学习内容缺乏兴趣,在课堂中既不参与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也不愿意参与到对具体数学问题的思考中去。课堂参与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首先,学生进入初中后需要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方面进行调整,应该更为主动的去探究知识,学会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进行转变,但是一些学生适应能力相对较弱,一时间不能习惯这种转变,在学习中出现不愿参与的情况;其次,家庭教育缺乏针对性,一些不愿参与课堂教学的学生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问题,最为常见是对学生缺乏激励,在家庭教育中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信心不足的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自然会远离教学活动。

2.认知加工速度慢,元认知发展滞后

初中数学的学习需要学生具备一定认知加工能力和元认知能力。认知加工能力指个体接受信息、加工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它表现在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活动之中;元认知能力则是个体对自己的认知过程进行认知的能力,它表现为人对内心正在发生的认知活动的认识、体验和监控。③在数学课堂学习中,一些学生在解题时常常出现无从下手的现象,这就是元认知发展滞后的具体表现。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初中生的思维还处在成长阶段,在抽象思维、发散性思维方面还达不到成年人的标准,因此在数学思维能力方面还有待提高;另一个方面则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有侧重,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学会不但能够会解题,而且能从解题过程中学会提升思维品质,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元认知能力。

3.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学习方法不科学、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造成在课堂中出现不能集中精力甚至厌学等现象的重要原因。据笔者了解,很多数学学习感到困难的学生往往具有共同的一个学习特征:课前不预习、课中不学习、课后不复习,可以说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没有计划,也不能对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归总。长此以往的发展,不但阻碍了认知水平的发展,也无法树立起对数学学习的信心。

三、构建初中数学家校合作学习共同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构建家校合作学习共同体既能够从学校教育的角度给予学生更灵活的教育方式,也能从家庭教育的角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信心。因此,构建家校合作学习共同体既有其必要性,又有其可行性。

1.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参与热情

学生课堂参与度不够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学习兴趣不足,而“家校学习共同体”的教育方式不但注重依据学生的个性进行培养,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而且也注重塑造学生的自信心和意志品质。学生在“家校学习共同体”教育模式下,一方面感受到自己成为了焦点,自己受到了来自学校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关注,无形中自我意识得到增强,自信心得到了提高;另一方面则会产生较强的归属感和责任感,愿意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愿意依照“家校学习共同体”为其指定的学习目标而努力。长此以往,就能够培养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不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保持着愿意主动参与学习的乐观心态。

2.通过合作学习共同体让家校双方相互受益

“家校学习共同体”的构建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参与,在双方参与的过程中逐步了解应该从哪些方面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共同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这一过程在双方不断的反馈过程中让双方相互受益。首先,家庭通过“家校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提高了教育能力,加深了对学校教育的理解。每位家长都有一套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然而每位家长的职业经历和社会背景都不相同,所以在教育孩子这方面难免有考虑不周之处,看到孩子数学成绩较差,有的家长会耐心的与孩子沟通,并帮助孩子找出问题之所在,也有的家长简单粗暴的训斥一番就草草了事,认为孩子学习是学校的事情,与家庭教育无关。“家校学习共同体”可以克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片面性,并且能为广大家长提供一个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家长直接可以相互请教学习,家长与老师之间同样也可以相互学习,大家围绕着共同的问题进行探讨,制定出教育策略,这样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

3.增强家校共同教育的协同性,帮助学生克服数学学习的困难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具有较大不同,二者在时间和空间上没有交集,甚至会出现“真空地带”,即学生在放学后并不及时回家,而是去了网吧,假如学校和家庭没有一个协同机制的话,那么学生则既有可能把“真空地带”扩大,对学校说家里有事要请假回家,另一面对家长说学校要加自习,回家要晚一点,自己则去了网吧上网的例子屡见不鲜。“家校学习共同体”旨在为学校和家庭建立一个畅通无阻的沟通机制,杜绝类似事件发生,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构建初中数学家校合作学习共同体的具体策略

1.更新数学学习理念

“家校学习共同体”的教育理念运用到初中数学教育中首先要做的是转变观念,由“学会”向“会学”转变,在课堂中,学生不但要熟练的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和解题的基本技巧,而且能够反思所学的知识和技巧,形成数学思维,培养数学素养;在家庭中,家庭教育要塑造学生探究知识的学习习惯,要让学生树立“知其所以然”的学习精神。其次,“家校学习共同体”的教育理念要与新课标精神融合起来,要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主动去探究,这样不但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元认知能力,而且让学生自己去建构知识,通过自己的探究形成数学知识体系。

2.变革数学学习方式、拓宽数学学习内容

首先,基础知识是数学学习的根,要变革数学学习方式,首先要做的是夯实基础,要能够正确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基本概念、法则、公式、定理,把握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例如:1/(|x|-1)无意义,x的取值范围为_____ 。有的同学填x=1,这是错误的。因为这里有个概念,即分式无意义的概念和一个运算绝对值的法则,只有充分理解和掌握这一个概念和一个法则,才知道|x|-1=0,解出x=±1的正确答案。而且由于数学是一个连贯性很强的学科,正确掌握了绝对值以后会为之后初二学次根式、初三学习无理方程等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如果在学习某一内容或解一题时碰到了困难,那么很有可能就是因为有关的、以前的一些基本知识没有掌握好所造成的,因此要注意查缺补漏,找到问题及时解决,努力做到发现一个问题及时解决一个问题。其次,要重视知识的获取过程,培养抽象、概括、分析综合、推理证明能力。对于课堂教学而言,在讲解公式、定理、概念时,揭示其的形成过程,而这个过程却又是同学们最容易忽视的,在家庭教育中,则可以不断提醒学生要有“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的求知精神。

3.明确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数学教育中的角色

要建立“家校学习共同体”,必须要明确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角色,前文中从时空和教育内容的角度对二者做了区分,但具体到数学教育,二者所扮演的角色则需要进一步的明晰。家庭教育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主要承担着感性的角色,即通过家长的言传身教,让学生树立乐观积极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具备勤于思考的学习精神。而学校教育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承担着理性的角色,即通过知识的传授增强学生的知识储备,通过大量解题训练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可以说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各司其职,对学生的数学学习都非常重要。“家校学习共同体”的教育理念就是明确二者的角色后,在具体的数学教育中对二者进行协调,找出最有效的教育方法。

4.调动教师和家长合作教学的参与的积极性

要构建高效率的“家校学习共同体”,必须要各个角色的积极参与,各种资源的充分利用,各种因素的充分调动,而这其中最为核心的是调动教师和家长合作教学的参与的积极性。要让家长懂得合作构建学习共同体的意义,更多的了解和关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邀请家长和学生共同参加,这样不但极大的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增进了学校和家长的相互了解,从而使家校合作更为融洽、高效。

结 语

初中数学的学习对每位学生而言是极为重要的,通过学习能够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为进入高中的学习奠定基础。而在家校合作共同体理念指导下的初中数学学习则不但提高了学生数学素养,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数学精神,让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勤于思索、乐于探究,可以说是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

[1]马忠虎著.基础教育新概念:家校合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2]郑威,李芒. 学习共同体及其生成[J].当代教育科学.2007.2

家校合作共育的重要性范文第2篇

         著名教育家苏霍林姆斯基说过: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者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石,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重大的影响。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规范的管理、专业的师资、丰富的设备设施,所以说学校教育是核心,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关键作用。只有二者有机的结合,才能形成教育合力。

但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家庭教育缺失,导致家校共育新模式面临着较大的问题,家长忙于工作而忽略家庭教育;家长对孩子的在校情况不关心;家长认为教育学校的事,不想参与学校共育;很多家长的思想观念存在错误,认为孩子以后能够赚钱就行,学习并不重要。本文针对这些主要问题,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提高为目的,探索家校共育新模式。

一、唤醒家校共育意识

所谓的家校共育,顾名思义,就是学校和家庭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朝着健康、积极方向发展。家校共育怎样发挥呢?(1)专家引领。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最完备的社会教育是学校、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未成年人教育的重要环节,家庭环境、家长教育方式等直接影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的完善。家校共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作为学校,在学生入学时应该聘请专家为教师、家长灌输家校共育的意识,知道家校共育的作用。(2)学校引导。当然,学校作为专门的教育场所,班主任老师应该引导家长参与家校共育。要以家长会为核心、以家访为补充,引导家长参与到我们学校管理中共育孩子。(3)社会需要。近年来,青少年犯罪频率日渐提升。如轰动中国的"马加爵"事件,用家校共育来说,家长、老师要是能够及早发现他的问题:情绪压抑,以自我为中心。双方及时制定对策,让他的情绪释放,让他扭曲的人生观得以纠正。那么马加爵的犯罪是否会避免呢?

我们学校每学期都会组织一场家庭教育讲座。讲座采用“三加一”互动新模式,即由三名家长与一名专家主讲。每位家长利用10-15分钟时间,和听众一起分享自己教育子女的亲身经历和典型案例,最后由专家就其中涉及的家庭教育热点、难点问题进行5分钟的点评和分析。讲座主要内容包括:如何做一名合格家长;如何培养孩子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如何培养孩子树立乐观向上的心态;如何让孩子学会感恩;如何做好青春期孩子的教育等。组织“三加一”互动模式讲座,为家长们创造碰撞科学教子思维、交流家庭教育技能的机会和条件,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方法,提高科学教子的能力和水平。

二、“体验式家长活动”,学校与家庭双赢

“体验式家长活动”是让家长用自身的行为、语言、思想,用自己心灵的触角去体验人、事、物、境中所含的各种因素,经过感知、理解、领悟、操作、交流进而生成反思的实践活动。其目的是达到提高家长对自身角色重要性的认识,激发自身用正确的观念、行为教育孩子的责任意识,更好地配合学校的教育,促进家校合作、和谐共进,促进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依学生发展需要确定主题活动,帮助家长在参与中感悟、提高教育方法。

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生活背景和个性,自身的发展需求也不同。但是,同年龄段的孩子有很多共同之处。于是,学校依据孩子的年龄段特点,按班级选择不同的活动课程,把家长活动课程分为六个单元,每个单元相对独立,但相互间又密切关联。一年级:家庭教育的前提亲子沟通。二年级:家庭教育的基石家庭系统。三年级:家庭教育的难点情绪管理。四年级:家庭教育的核心责任传承。五年级:家庭教育的目标学习成长。六年级:家庭教育的基础珍爱生命。

(二)从家长行为中寻找基点,促进家长在游戏中领悟身教重于言教的必要。

有学者说:孩子不是在教育中长大的,而是看着家长长大的。可见家长的行为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家长是孩子成长中的镜子。如果家长在教育孩子遵守交通规则的同时,自己却屡屡闯红灯;在自己家保持清洁卫生,在学校、公共场所却随手丢掉垃圾,那么家长和教师的说教将是苍白无力的。据此,我们在一次家长体验活动中,开展了“撕纸”活动。为了避免家长的思想负担,活动前教师没有做任何暗示,只强调:“这是一个游戏,规则很简单,按我说的去做就可。‘将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撕掉右下角,再对折撕掉右下角……’”在展示作品时,家长们看到了个性差异与创新性,体验到了专心倾听的重要,独立操作的重要。有部分家长每次将撕下的纸屑丢在地板上,当教师用照相机拍照他们丢弃在地上的纸屑时,家长们立刻觉察并羞愧万分。有位家长深有感触地说:“身教重于言教啊!谢谢老师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还有的说:“教师无声的教育改变了我几十年的陋习。”发自肺腑的领悟,成为家长以身作则的新起点。

(三)创设平等、共识的体验氛围,营造积极、生动的体验环境。

教师与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具有目标的一致性,地位应该是平等的,如果一方有居高临下的意识就会产生交流的尴尬。在体验式活动中,老师既是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也是共同的感悟者,与家长是平等、和谐、互相沟通和融合的关系。如在游戏“击鼓传花”中,大家围圈而坐,首先在形式上形成了平等。游戏中,教师与家长随机的自我介绍,营造了相互学习的氛围。参与游戏的几位教师活动前结合家长的表现,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设计不同的案例,在活动中悄然引导,很快就将大家心灵的距离拉近,在其乐融融的良好氛围中让家长有所感受和体悟。

(四)平等的感悟交流,是活动升华的平台。

每次活动,家长都有很多感触,畅谈交流是分享,更是思想火花的碰撞。不同形式的体验活动,轻松的氛围给大家带来畅所欲言的机会。家长、老师通过实践与反思,形成了更多的共识,凝聚力在增强,家校合作更融洽。

家校合作共育的重要性范文第3篇

关键词:学校教育;公共性;公共生活;公民精神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12)05-0126-06

为民主社会培养公民是现代学校教育的重要使命,而学生公民精神养成是学校公民教育的中心。公民精神是一种与公民公共生活相关联的品质,公民可以通过地方自治、投票选举等公共生活来养成与呈现公民精神。让学生具备公民精神,意味着学生不仅要理解这一品质,更要在学校生活中身体力行。要学生实践公民精神,首先需要有与公民精神相一致的学校生活。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作为公共事务的学校教育的公共性的阙如恰恰是公民精神养成中基本元素的缺失。在这种情况下,要培养学生的公民精神,最根本的途径在于确保学校教育的公共性,营造学校公共生活。

纵观已有的学校公民教育研究,关于学校教育公共性对学生公民精神养成的作用与影响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因此,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作初步探讨。

一、学校教育公共性的意蕴及其对学生公民精神养成的意义

理解“公共性”是认识学校教育公共性的基础。“公共性是人们之间公共生活的本质属性。”①从利益诉求来看,它体现为利益的共享;从价值取向来看,它体现为公共资源分配的公正与平等;从公共权力运用来看,它体现为公共部门行动的合法性;从运行来看,它体现为公共事务的公开与公众的参与。

基于对公共性的基本认识,结合现代学校教育内涵,我们认为学校教育的公共性是作为公共事务的学校教育的本质属性之一,它所表明的是,学校教育基于公正性,通过公共教育资源的公正分配、教育信息的公开、公众的民主参与而向全体公民提供平等的教育,从而实现社会公共利益。具体包括以下内涵:

第一,教育的公益性。公共性关注的首要目标是公共利益即“在主体上是整体而不是局部的利益,在内容上是普遍而不是特殊的利益”②。作为公共事务,学校教育的公共性首先体现为教育利益取向的公益性。学校教育“作为一种促进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活动,其公益性已经为世界所公认”③。它

* 本文系杜时忠主持的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学校制度生活研究”(NCET-10-0405)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重构学校制度生活,培育现代公民精神”(BEA110033)的系列研究成果之一。

要求政府、学校及学校共同体中的每个公民都以社会公共福祉为指向。

第二,教育的平等性。平等是学校教育公共性的首要表现,其核心思想是平等地对待每个公民。平等对待源于公民的主体平等、贡献平等、尊严平等、权利平等这些不证自明的事实。教育平等意味着尽管每个学生在事实上存在着差异,但他们都应当无一例外地享有基本的教育权利和教育资源,并在形式上得到保证。

第三,教育的公正性。公正性是学校教育公共性的外化与实现,作为公共性的公益性、平等性等都是通过公正性得以落实的。公正“总是与特定的社会基本制度相联系,并以此为基准,规定着社会成员具体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规定着资源与利益在社会群体之间、在社会成员之间的适当安排和合理分配。换言之,公正表现为‘给每一个人他所应得的’这种基本形式。”④ 学校教育公正性“关注的是在教育实践领域中如何贯彻应用‘公正’这一价值原则,从而使得教育机会、资源、条件、利益等分配能够符合某些‘应得’原则并在不同的群体之间实现某种‘相称’关系”⑤。

第四,教育的公开性。公开性是公共性实现的重要保障。阿伦特认为,公开性是公共性的基础。他说,公共性“首先是指,凡是出现于公共场合的东西都能够为每个人所看见和听见,具有最广泛的公开性”。“表象”只有在公共场合呈现才可能具有公共性,他人的在场与见证(如所见、所听)是公共性的基础。⑥ 教育的公开性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通过各种渠道向家长、公众公开教育信息,使其参与学校教育,从而对学校教育起到监督与激励作用。

综观学校教育公共性的内涵,学校教育的公共性不仅意味着公民培养是现代学校教育的公共使命,而且昭示着学校教育是学生公民精神养成的有效方式。学校教育公共性对学生公民精神养成的意义具体表现为:

第一,学校教育的公共性要求学校教育把公民培养作为核心目标。迄今为止的经验表明,自公共教育制度确立以来,几乎所有的国家都要求作为公共事务的学校教育把公民培养作为其核心目标。在某种程度上说,正是学校教育所担当的这一公共使命,为国家、政府关心教育事业提供了动力基础。尽管具有公共性的学校教育未必能培养出合格的公民,但是缺乏公共性的学校教育绝对不可能完成公民培养这一公共使命。

第二,具有公共性的学校教育作为一种公共生活为学生公民精神养成提供了实践舞台。众所周知,“公民之所以是‘公’,是因为他关注公共生活的良善,在公民的生活中培养自己的德性、理性和公民的风范。”⑦ 因此,公民不是一个抽象的个体,而是公共生活实践中的具体人性;公民精神不是刻板教授的结果,而是在自由、平等、公正的公共生活实践中获得的。

学校教育的公共性与学校公共生活之间表现为一种同一关系。学校教育的公共性正是通过学校教育这一特殊公共生活来获得自己的具体内容与规定的。没有公共性的学校公共生活只是虚假的公共生活;同样,没有体现为公共生活的公共性也只是抽象的公共性。因此,具有公共性的学校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共生活,在学生公民精神养成过程中能够起到一种小型公民生活的模拟、运作、训练作用。在这种特殊的公共生活中,学生不仅能够了解自己的公民权利、体验民主理念、接受公正价值,而且还实践着自己的公民权利、践行着民主与公正观念。

第三,学校教育公共性所蕴含的价值内涵具有道德感召功能。学校教育的公共性表明的是一个属人世界的范畴,因此它内在地包含着对存在于学校公共生活领域中的每一个体的存在价值和意义的肯定,表现出多重价值目标,如公正、平等、自由等。学校教育公共性所蕴含的这些价值内涵通过学校共同体成员加以具体化、人格化,从而动态地存在于学校生活中,对学生公民精神养成起着形象性、感染性和可信性的影响。

总之,学校教育的公共性既要求也培育了学生公民精神。从公民培养的角度看,强调学校教育的公共性就是强调学校生活在整体上要与公民精神相一致。这正是具有公共性的学校教育应当具有的精神品格。

二、当前我国学校教育的公共性危机及其对学生公民精神养成的损害

当前我国学校教育是否具有公共性?从现实情况来看,学校教育的公共性正面临危机,主要表现为教育的私利性、教育不公平、教育的自我封闭、学校公共生活的无序。

第一,教育的私利性。学校教育兼具公益性与私益性,两者的动态平衡是学校教育公共性的主要内容。学校教育私利性表征的是学校教育公益性与私益性的失衡状态。从私益性的角度看,学校教育的私利性是“对教育私益性的僭越、放大和绝对化”⑧。从公益性的角度看,学校教育的私利性是对教育公益性的遗忘与消解。在这个意义上,私利性的学校教育是借学校教育的“公共”之名来谋取私利的“伪公共”,严重破坏了学校教育的公共性。

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私利性倾向的典型表现,是部分学校和教育主体把升学考试作为学校教育的整体取向。在教育实践中,大部分教师在理论上能够理解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在于为民主社会培养公民。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学生、家长功利性的“教育投资”心态,每一个阶段的上学都是为了下一个阶段的升学,因此大部分学校与教师把高升学率、高分数作为自己办学、从教的最终目的。同时为了配合此一私利性教育目的,在教育过程中,教育内容甚至教育方法也被注入了私利性价值诉求。例如国家提倡德育为先,但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智育则倍受重视,语文、数学、英语等科任教师可以随意占用德育课程时间,既不需要向学校请示,也不需要向学生说明。通过对学生的访谈我们了解到,在小学阶段,德育课一般由班主任执教,一个学期大部分班级只上两三次德育课,其余时间都是上班主任执教的课程。这样,学校教育作为公共事务之公共价值目标追求的改变恰恰是学校教育公共性的丧失与淡化。

第二,教育不公平。教育不公平是相对教育公正(公平)而言的,“就其实质而言是政府在公共教育资源供给或配置过程中有意无意背离了‘应得’原则,损害了‘相称’关系,使得有限的公共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的公共教育资源没有得到平等、均衡、合理安排与有效利用。”⑨ 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育不公平具体表现在:其一,区域之间教育不公平。东部地区在办学条件、教育经费、师资水平等方面整体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公共教育资源配置严重失衡。例如,在经费投入上,根据《2009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2009年教育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投入最多的北京市(小学4722.87元,初中6352.23元)与投入最少的贵州省(小学439.49元,初中624.13元)分别相差10.75倍和10.18倍⑩,如此大的教育经费投入差距必然会造成区域间教育水平的差距。其二,城乡之间教育不公平。城乡教育差距体现在办学条件等各项指标上,其中经费投入与师资水平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根据国家教育督导团关于义务教育教师的调查,2007年,全国小学中高级职务教师比例为48.2%,城市高于农村9.5个百分点以上,全国初中中高级职务教师所占比例为48.7%,城市高于农村19.2个百分点。{11} 其三,学校之间教育不公平。尽管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义务教育阶段不设重点学校,但在教育实践中,或明或暗地“存在重点校与非重点校、示范校与非示范校、实验校与非实验校的区别”,“使原本不多的教育资源分布两极分化严重”{12},与教育公正的方向背道而驰。其四,学校内教育不公平。现实的学校教育中的许多做法,如实验班与非实验班,优秀组、进步组与特殊组(班主任按成绩把学生安排在不同的小组,优秀组由班干部、各科成绩优异的学生组成,特殊组由问题学生组成,进步组的学生则处于两者之间),优秀生与差等生等的区分,无不损害着教育公正。

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同一区域内学校之间及学校内班级和学生群体之间的两极分化,由于以部分学生的教育需求为导向,只保证了部分学生的教育质量而丢掉了大多数学生的教育质量,剥夺了大多数学生享有同等的教育权利、享用同质的教育资源和享受同样的教育关怀的机会,破坏了教育公正所具有的“应得”与“实得”对等原则,从而使学校教育的公共性面临危机。

第三,教育的自我封闭。教育的自我封闭是相对教育的公开性而言的,它表明的是学校教育与社会、公众的隔离状态。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育信息公开不充分既是教育自我封闭的体现,也是造成这一状况的重要原因。有关调查结果表明,家长及公众对当前教育信息公开程度普遍感到不满意。如,“69.10%的家长认为信息公开程度不够,该公开的信息没有公开,尤其是负面信息;52.10%的家长认为信息公开的时间不及时;51.10%的家长认为公开的渠道过于单一,无法便捷地获取信息。”{13}

学校教育作为公共事务不仅仅意味着政府与学校应该向全体公民提供均等的教育公共服务,而且还表明学校教育必须接纳家长和其他社会公众的参与,而教育信息公开是实现公众有效参与的前提条件。教育信息公开不充分由于阻碍公众的有效参与,违背教育公开性要求,不利于教育平等、公正的实现而远离学校教育的公共性。

第四,学校公共生活的无序。学校教育的公共性是由学校公共生活领域的各种交往活动所塑造和体现的,学校公共生活的无序使学校教育的公共性失去具体内容与规定而面临危机。当前我国学校公共生活的无序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学校公共生活不受重视,活动展开次数有限且形式单一。有学者通过对南通、镇江、扬州、淮安、金华、广州六个城市部分中学所作的调查发现,“中学生一年参加的公共实践活动,包括校外考察或调查、校内学生选举或会议决策等平均不到两次,有的学校初中三年竟然一次这样的活动都没有组织。学生活动的主要形式依然是主题班会,这些活动大多说教色彩严重,过于形式化,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14} 另一方面,学校公共生活是异化的。学校公共生活包括学校全体成员自觉参与,旨在实现学校自治的各种交往活动。学校公共生活不仅为解决学校共同体的公共事务而存在,同时还为培养学生参与公共生活的能力与精神品格而存在。然而,在学校教育生活中,实然的学校公共生活背离了学校公共生活的本真。首先,从参与者来看,参与学校公共生活只是部分学生的专利。据笔者对一所学校的观察及访谈,该校爱校值周活动、升旗、黑板报策划、班会等各种学校公共活动都是由学生干部或成绩优秀的学生组织参与,其他学生则成为旁观者。这与学校公共生活的公共性是相悖的。公共生活之所以是公共的,是因为它不是“你”或“我”的生活,而是“我们”的共同生活;公共生活的依据也不是“你”或“我”的行为偏好,而是“我们”共同协商形成的共识。其次,从目的上看,学校公共生活表现出工具性。学生会、大队部、班委会本是中小学生学习如何参与公共生活的试验场,是培养学生参与意识、自我管理意识的有效方式,然而在学校公共生活实践中,学生会、大队部、班委会不再是学生的自治性组织,而是学校、教师管理与控制学生的工具。

在现实中,教育私利性、教育不公平、教育的封闭性、学校公共生活的无序构成共犯关系(教育不公平激化了教育的私利性追求,教育的私利性进一步扩大了教育的不公平;教育的封闭性阻碍教育公正、平等的实现,教育不公平纵容教育的封闭性;教育的私利性、封闭性导致学校公共生活的无序,学校公共生活的无序强化了教育的私利性、封闭性),共同冲击着学校教育的公共性,损害着学生公民精神养成。

第一,侵蚀学生公民精神养成的现实前提。自由与平等是公民身份实现的生命线,因为自由与平等不仅意味着公民平等的权利不受任何干预,而且还意味着排除奴役与支配关系。因此,一个具有公民精神的人首先应该是一个自由、平等的个体。学生作为独立个体所享有的自由与平等是其在公共生活领域积极行动的关键。当前缺乏公共性的学校教育对学生公民精神养成所产生的根本危害就是否定学生作为独立个体所应具有的自由与平等。教育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不仅剥夺了学生平等的教育权利与教育机会,而且也经常损害学生的基本权利。没有基本的权利和自由,学生的学校公共生活实践将会受阻,公民精神也将无法养成。此外,以升学、考试、分数为中心的私利性教育强调标准答案式的整齐划一性,内含着这样一个理论前提,即具有差异性的每一个个体都能用统一的标签加以囊括,忽视了学生的独立与自主,这些与公民精神所要求的主体精神、自由精神也是相悖的。在这个意义上,缺乏公共性的学校教育从根基上侵蚀着学生公民精神的养成。尽管自由与平等不等于公民精神,但没有自由与平等绝对没有公民精神。

第二,瓦解学生公民精神养成的实践根基。公民精神是在公共生活中形成的公共品质,它像人的体力一样,必须经由锻炼才会有所增进。因此让学生参与学校大大小小有关学生事务的公共活动才是培养学生公民精神的最佳途径。例如学生间的领导职务由他们自己通过民主竞选获得;服务于学生学习与生活的班级规则由他们经过民主的公开程序在辩论和妥协中达成共识。然而,我们当前的学校教育是一种个人本位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所培养的学生朝夕所想的无非是个人的利益和荣誉,极少会想到班级利益及和他人一起共同追求某些目标。结果,每个人只躲在自己私人化的领地中,没有人愿意履行公共职责,对学校公共生活也表现出事不关己的冷漠,以至于当学校与教师在学生公共事务中处处为他们作决定时也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个人本位的学校教育对学校公共生活的放弃使学生失去了学习和实践公民精神的最佳场所。

第三,破坏学生公民精神养成的环境,削弱学校公民教育的效果。正如杜威所言,“道德教育集中在把学校作为一种社会生活的方式这个概念上,最好的和最深刻的道德训练恰恰是人们在工作和思想的统一中跟别人发生适当的关系而得来的”{15}。因此,当我们希望通过学校教育来培养具有平等精神、自由精神、正义感的未来公民时,我们首先需要确保学生生活在平等、自由、公正的学校中。如果我们在课程中积极地向学生灌输平等、公正的价值观,然而整个学校生活甚至社会生活却处处充满着不公平,那么这种有关平等、公正的教育不仅效果会大打折扣,而且还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从而起到相反的作用。

三、基于公民养成的学校教育公共性的保障策略

以上我们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学校教育公共性对于学生公民精神养成的重要性。因此,为了培养合格的现代公民,我们需要超越以往公共性的实践误区,重塑学校教育的公共性。比起学校教育公共性的认识来说,学校教育公共性的保障是更加艰难的事情。如何从实际出发,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实质性地保障和提高学校教育的公共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需要政府、社会、学校的多方努力。

第一,推进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提供公共物品是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责。一般而言,“公共性程度高的公共物品”(即受益或消费的人比较多的公共物品)、“不宜或不应由非政府力量供应的公共物品”、“非政府力量不愿意或无力提供且外部性大的公共物品”及“非政府力量没有能力提供和虽有能力提供但非竞争性程度高的公共物品”都应由政府提供。{16} 义务教育是一种公共性程度高的纯公共物品,其惠及人群比较广,影响也比较深远,其缺失或不足将严重阻碍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因此,满足公民的教育需求,提供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教育公共服务是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责。{17} 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存在的诸如教育公共资源配置不公、对弱势群体的忽视等公共性问题都是政府失职的表现。因此,要保障学校教育的公共性,我们的首要工作是强化政府的教育公共服务职责,实现教育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要实现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首先要树立政府是发展义务教育,实现教育公平、公正的重要责任者的意识,健全公共服务均等化考核体系,对促进教育公平、公正不力者实行问责制。其次,保证办学条件、教育经费投入、师资水平等公共教育资源在区域、城乡、学校之间的均衡化,这是推进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根本着眼点。其中,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是关键。城乡教育不公平是我国教育不公平的核心问题,因此,解决城乡教育差距问题,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应该成为推进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的重点。“城乡教育一体化不是城乡教育一样化,不是要消灭农村教育,其目的在于实现城乡教育优势互补,双强共荣。”{18} 最后,坚持程序公正,建构公正的教育制度。教育制度公正“提供的是一种程序公正,它提供了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虽然它不能保证结果的公正,但可以避免结果的不公正”{19},因此是实现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保证。

当然,我们强调政府在推进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中的核心作用,并不表明政府是唯一的责任者。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需要整个社会的协调联动。

第二,鼓励家长、公众积极参与学校事务。从公共性的角度看,参与学校事务不仅是家长、公众的权利,而且也是他们的一项基本义务。体现公正、平等,具有公共性的学校教育是家长、公众、学校、政府等共同努力的结果。在当前的学校教育实践中,家长、公众总是以消费者的心态参与学校教育,一方面导致家长、公众的私利价值取向决定学校教育,破坏教育的公益性,另一方面导致教育资源向具有购买力的家长和学生倾斜而失去了对弱势群体的关怀,破坏教育的公正性、平等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学校教育的公共性危机。因此,实现家长、公众由学校教育的消费者向合作者、参与者转换是保障学校教育公共性的重要举措。这样,包括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公众在内的每个人都通过自己的亲力亲为与众多的异质性他者建立联系,使学校中的一切事务、一切实践、一切行动都具有公共性,从而为“我们”参与其中的共同体谋福祉。

要保障家长、公众有效参与学校事务,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其一,落实教育信息公开制度,在制度上确保家长、公众参与权的回归。日本学者结诚忠认为,家长的教育参与权主要包括以下三类:一是知情权,即了解学校有效信息的权利;二是提案、发言权;三是共同决定权,即父母与教育行政当局、学校处于同权的地位上,保障其共同参与、决定的权利。{20} 2010年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信息公开工作的意见》的颁布为家长、公众参与学校事务提供了制度支持。其二,丰富参与内容。家长、公众参与学校教育的内容丰富多彩,主要涉及管理、教学、校内外活动等方面。在当前的学校教育实践中,许多学校在家长、公众参与学校管理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例如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的“一周家长校长团队制”。其做法是,学校利用家长会、家长授课的机会,邀请有能力的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在家长自愿申请的基础上,由家长委员会推荐组成“一周家长校长”管理团体,负责教育管理、教学管理、生活管理方面的事务。{21} 其三,灵活安排参与时间。当前大部分学校仅在规定的时间内允许家长、公众参与学校事务。既然参与学校事务是家长、公众的权利,那就应该在不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活动的情况下允许家长、公众自由地造访学校,而不仅仅限于在开放日参与。

第三,营造学校公共生活。学校教育公共性的维持不仅依赖于政府、社会,而且也取决于生活在其中的学生的公民精神。学生的公民精神不仅是学校教育公共性的表现,而且也是具有公共性的学校教育本身教化的结果。由于公民是一个实践主体,学生的公民精神只能来源于学生的公共生活实践,因此,引导学生参与公共生活或通过学校公共生活的营造来培养学生的公民精神是保障学校教育公共性的实践策略。

针对当前我国学校公共生活的无序状态,要切实保障学生参与学校公共生活的经常化,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创造条件:其一,建构完善的学校公共生活制度体系,从制度上确保学校公共生活的有序展开。与学校公共生活有关的制度主要包括学校章程、班级制度、学生会章程、学生社团联合会章程、学生校园值周制度、学校大会制度、听证会制度等。这些制度不仅明确规定了学生的相关权利,而且还对活动参与程序等各方面作出了有关规定与说明,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公共生活提供了制度支持。当前有关学校公共生活的制度不健全是导致学校公共生活不断萎缩与异化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实现学校公共生活的有序展开首先需要为其提供制度保障。其二,丰富学生参与学校公共生活的载体,创新学校公共生活的形式。一般而言,以班级为单位的公共生活包括晨会、班会、班干部选举、班级管理、班级制度制订、黑板报编写等,在全校范围内展开的公共生活有各种制度化的仪式(如升旗仪式,入队、入团、入党宣誓仪式,新生入学典礼,开学或毕业典礼,节日庆典等)、学校大会、公共文体活动、学生会干部选举、社团活动、公益活动等。总之,凡与学生有关的学校公共事务都可以成为学校公共生活的内容。

注释:

① 袁祖社:《“公共性”的价值信念及其文化理想》,《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② 孙笑侠:《法的现象与观念》,群众出版社1995年版,第70页。

③ 蒲蕊:《公共利益:公共教育体制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教育研究与实验》2007年第1期。

④ 袁祖社:《公共性的文化建制:中国公民社会公正实践的伦理价值诉求》,《文史哲》2010年第5期。

⑤⑨ 石中英:《教育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02、312页。

⑥ 汉娜・阿伦特:《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81页。

⑦ 金生钅:《保卫教育的公共性》,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240页。

⑧ 阮成武:《义务教育的私益性及其私事化倾向的遏制》,《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第6期。

⑩ 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2009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中国教育报》2010年12月7日。

{11} 国家教育督导团:《国家教育督导报告2008(摘要)――关注义务教育教师》,《教育发展研究》2009年第1期。

{12} 顾明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86页。

{13} 朱科蓉:《教育信息公开研究》,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8-69页。

{14} 王雄、朱正标:《重建学校公共生活――中小学公民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中国德育》2007年第8期。

{15} 《杜威教育论著选》,赵祥麟、王承绪编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6页。

{16} 曾国安:《试论政府供应公共物品的范围》,《武汉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17} 潘红波:《我国县域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策略选择》,《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第5期。

{18} 褚宏启:《城乡教育一体化:体系重构与制度创新――中国教育二元结构及其破解》,《教育研究》2009年第11期。

{19} 冯建军:《教育公正――政治哲学的视角》,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203页。

{20} 劳凯声:《变革社会中的教育权与受教育权――教育法学基本问题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02页。

家校合作共育的重要性范文第4篇

 

何谓“适合的教育”?“适合的教育”在实践中何以可能?这是我们必须直面的问题。本文基于共同体理念,从信念、课程、教学、管理等层面全面探究“适合生长”的学校教育文化,深化对“适合的教育”的理解,丰厚学校教育教学文化建设,为发展适合儿童生长的教育实践提供有益思考。

 

一、 共同体信念:适合的教育就是适合学生生长的教育

 

具有共享的价值和观念以及共同的信念是共同体的核心特征,也是共同体的文化标志[1]。学校作为一个共同体,也有其共享的价值和观念以及共同的教育信念。学校要适应学生,而不是学生适应学校[2]。学校要适应学生,就是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更进一步说,就是为学生提供“适合生长”的教育,亦即尊重人的差异性,激发人的自主性,呵护人的独特性,引领人的关系性和发展可能性。

 

1.适合的生长源于生命生长的内源性特征

 

适合的生长必然是内源性的,它基于学生内在的成长机制,顺应儿童发展的内在规律,以儿童成长的自然天性为依靠,强调自然的、主动的、自由的、在生活中的成长。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本质的内涵就是促进儿童的生长,这种生长必定是儿童自己的、是个人面向自身的不断改进[3]。适合生长的学校共同体信念就是要确定这种以人自身为目的内生的成长与发展。

 

2.适合共同生长是适合生长的应有之义

 

共同成长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儿童无时无刻不处于生活之中,处于社会或类社会的情境之中,时时、处处与他人、社会产生关系(互动合作)。适合生长不只是适合个人的生长,更有儿童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的共同生长。一个儿童的生长不是学校文化使命,全体学生共同生长才是学校的文化担当。所以,“适合生长”的教育就是要强调生长的共同性与全体性。当下,我们的教育已经有意无意地把教育的主体——儿童架设在一个经验的、物化的世界当中,在整个社会文化的影响下,学生孤僻、封闭,没有合作意识,没有奉献精神,没有责任感,只见自足的本我,哪有社会关爱与家国情怀?只见“我—他”的功利关系,哪有“我—你”的审美交互,更遑论共同生长的使命与职责。这种教育文化里走出来的孩子是不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促进社会共同进步的。

 

3. 适合变化情境下的生长是适合生长的时代要求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特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我们自然不能无视它的存在,但也有时代的召唤和担当。我们一面要不断循着历史的脚步去发现学校的“文化基因”,一面要时刻把握时代的脉动,去聆听学校的“现代声音”。在传承、融合、不断变化的情境中求得生长的真谛:“适合生长”的教育不是要培养各级各类拔尖人才,而是尊重差异、尊重规律的教育;“适合生长”的教育不是人人都求“成才”,而是个个都能“成人”的教育;“适合生长”的教育不是“死学知识”、“学死知识”的教育,而是张扬个性、“无用之用”的教育。“适合生长”的教育文化就是发挥儿童的自主性、理解力和认同感,共同创造变化情境下属于儿童的“教育生活”。

 

二、 共同体责任:同心合力构建适合学生生长的课程

 

“适合生长”的课程建设应聚焦于儿童的核心素养,由注重知识核心走向素养核心,在学校的生本、班本、师本、家长课程等方面“共筑适合生长的教育生活”。

 

1.生本课程——内源性生长的必然要求

 

生本课程是学校课程的主体,也是内源性生长的最好载体,它是基于“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工具”三大主题关系,以培育学生健全的人格、审美的情趣、独到的思维等核心素养为价值目标,按照儿童成长的规律、需求“为每一个儿童设计适宜的课程”。首先,作为重中之重的国家课程校本化建设要围绕“整合与拓展”下功夫:一是学科内(学科间)的整合,二是基于学科并围绕学科间关系搭建的主题拓展。其次是学校个性化(特色化)课程,要在“兴趣和特色”上着力:有的学校也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分门别类地开设了各种个性化课程,但从参与的学生、指导的师资看,还是有选择、有重点的,并没有顾及全体学生。学校所谓的“特色课程”也只是特色项目,只是少数学生的展示。“内源性生长”的生本课程,一要用足教材、用足教材之间的联系,用足教材与人的关系(教材是工具)、与本土的关系、与时代主题的关系等,突出“整合性”、“主题化”;二要尊重学生的兴趣、尊重全体学生的兴趣、尊重不同学生兴趣之间的互动等,突出“个性化”、“实践性”。“适合生长”的生本课程既要有“本”,更要有“生”。

 

2.班本课程——另一种形式的“生本”课程

 

班级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体现,班级生活离学生最近,它不仅是教师传授学科知识的场所,更应成为学生构筑梦想的舞台。所以,要构建主题化的班本课程,让学生过一种好玩的有梦想的童年生活。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只要能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自主性、创造性的都可以作为班本课程的重要内容。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在学校文化语境中充分感受时代的主旋律,感受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感受人性的真善美等,激发爱学习、爱他人、爱祖国的真挚情感和强烈的责任感。

 

3.师本课程——为了更好的“生本”课程

 

“教师是最好的课程。”适合生长的师本课程研修,首先关注的应是教师的幸福教育、师德修养,其次才是专业模块。只有激发每一位教师的内驱力,唤醒他们的教育梦想,才能慢慢引领教师过一种有研究的专业生活,才能真正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所以,适合生长也应是适合教师的自由、快乐和幸福生长的。一旦老师自我生长的激情被点燃,定会呈现丰富多彩的个性化“师本课程”。

 

4.家长课程——为了差异的“生本”课程

 

当下家长的“共同体责任”是缺位的,教育价值目标是错位的。要转变家长行为,学校须有所作为。一是组建半日制家长学校,对家长的教育理念、教育行为等进行引领,切实转变他们的教育诉求。这里强调的是解决问题,加强互动。二是建立学校开放日。开放日不是展示学校的办学成果,或是家长通过听课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而是整合家长中的不同职业、身份、成就等资源优势,为孩子提供一个复合型教育场,引导孩子倾听、互动、感受,形成一种社会化教育与角色认同。三是建立家规校规通联制。一个孩子在家要懂得家规,在校要遵守校规,但作为家长只强调家规、作为老师只强调校规,两个“规矩”之间没有互动。所以,做家长的还要知道校规,做老师的还要知道家规。只有彼此监督、相互影响,孩子走上社会才能做一个自律的合格的好公民。

 

三、 共同体在场:相互合作开展适合学生生长的教学

 

基于自主、合作与互动的“适合生长”的课堂文化建设是内化“适合生长”教育理念、落实适合生长体系化课程的重要平台,也是评价“适合生长”的教育文化之最终成效的重要依据。

 

1.激发学生自主性的教学

 

“适合生长”的教育表现在课堂上首先是自主性教学,这也是学生内源性生长最真切的表达形式。应凸显自主研学和合作互学两个环节。自主研学体现从预学到研学(以自学为主)。预学走向研学更具有明确的目标(学什么),更注重方法的渗透(怎么学),还有学科思维的引领(为什么这样学)。“自主研学”包括三个层面:一是课前的预学性研学,整体感知、质疑问难等;二是课中互学性研学,教师提炼整合核心问题,在教师点拨下进一步自主研学;三是课后的拓展性研学,让学习向问题、主题、生活打开。合作互学主要体现从独学到群学(以互学为主)。教师依据研学识判学情,及时把握学习差异、理解关键点和价值生长点,找到未知学习的“慧根”(已知与未知的连接点),生发独学的冲动,在“愤悱”状态下进入群学。这里也应关注三个层面:一是自主研学后的初始交流,二是教师进一步引导后的再度合作,三是课后的主题性的、综合性的线下互学。这里关注客观的“学科素养”的同时更注重主观的“学习素养”(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品质、学习关系)的全面提升。当然教师的点拨、启发无处不在,应适时在“关键处”、“矛盾处”、“核心处”引领深度学习,甚至跨学科研究,真正提升自主性课堂学习的品质。

 

2.呵护学生独特性的教学

 

每个学生的生长都是独特的,“适合生长”的教学也必定是独特性教学。为此,课堂教学的整体安排与具体活动设计都应充分照顾到学生的个性与独特性,开展“三个具体”的教学。即以每一个具体的学生为主体,以每一门具体学科的学习为本位,以每个学生的具体学习素养和学科素养为核心,追求适合生长的学习氛围,打造适合生长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机制。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针对每门学科的特点,设计出课堂上的“个性模式”、“个性环节”、“个性过程”、“个性方法”、“个性空间”等,丰富学生的个性想象力、独特的创造力、完善的个性人格,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为学生提倡个性化学习的机会与平台。利用不同时空,线上线下相统一,构建“线上交互”、“线下关系”的学习生态。独特性的生长性课堂聚焦的是每个学生“学力发展”,关注的是“学科素养”和“学习素养”提升,通过教学上的独立、独有、独创之“独”来实现特色、特性、特效之“特”的效果,最终实现每个学生独特性的适合性生长。

 

3.尊重学生差异性的教学

 

全体学生的共同性生长并不排斥每个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差异性,差异本就是人的社会性常态。故学校教育不能一味求“同”,更要求“异”,根据学生的真实情况,着眼于学生的真正成长,通过关照不同学生的不同目标,实现不同的教学效果。差异性教学既考虑“差”,结合学生个体学习情况针对性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经历“真学会”,还考虑“异”,让更多的学生实现“在学习”,在“不同的学习”。差异性教学既考虑“分”,实行“分层教学”,照顾到课堂中的每个不同的群体,更注重“合”,通过“合作”达到普遍提升与全体生长的效果,从而让所有的学生体味到差异的幸福与快乐,不因差异而受到歧视,达到乐群、乐学、合学的成效。

 

4.引领学生发展可能性的教学

 

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人的诸多心理特征早在儿童时期就已基本形成,而这些心理特征对于儿童以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适合生长的课堂教学立足于儿童的心理年龄特点,以未来的成长为目标,通过设计教学内容、环节、程序、方法、评价等,处处体现对学生未来发展的考量,为学生未来发展与成长负责。教师的教学设计、学生的自主学习都要基于挖掘隐藏于学生身上的无限潜力,发现与创造更多的“最近发展区”,由近及远,逐一实现,促进每一个学生都获得长足发展。

 

四、 共同体道德:民主协商确立适合学生生长的规范

 

学校共同体的精、气、神源于学校的文化引领,而这种引领一是依靠学校文化本身的力量,二是依靠学校文化集体认同的组织力量。要想将生长教育的理念落到实处,要想有效地进行“适合生长”教育的各种课程的开发与建设,要想高质量地实现生长教育的课堂效果,必须要有科学、民主、规范的学校管理作为保障。

 

1.规范学校管理流程

 

科学、规范、标准、精致的管理流程是实施“适合生长”教育的保障。共同体理念召唤下的组织建设一定是一个合作的团队,一个积极奉献、彼此欣赏的团队。针对每个部门的性质与职责,制定“适合学生(教师)生长”的管理流程与制度规约,充分考虑学校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基于共同体信念处理好层级关系,形成全面为“适合生长”的教育理念服务的管理哲学。

 

2.促进师生自主管理

 

促进师生自主管理是适合成长的教育实施有效与否的前提。在学校管理中,会有不同形式的“共同体组织”,因此,学校要明确权力(责任)共同体、项目共同体及利益共同体等的职、责、权及彼此的“欣赏与探究”,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与创造性,建立一个既能自主管理又密切合作、既能自行规划又共同发展的组织团队。

 

3.倡导多元的管理评价

 

适合生长的教育要求学校评价制度的制订要突出学生生长(综合素养)这一核心。就评价管理的形式来说,有学校统一组织的,也有教师与学生自发组织的。就评价主体来说,不只是学校行政,学生、家长都可以参与。就评价内容来说,必须科学严格地制定学生素质提升或学生生长的具体指标,按一级、二级、三级指标要求制定,严格按指标体系进行考评。就评价方法而言,有过程性评价,也有结果性评价,有定量评价,也有定性评价,还有团队合作精神评价等。

 

4.强化学校道德领导

 

美国教育管理学家萨乔万尼认为,只有实行道德领导才能抵及学校改善的核心,领导者要用领导之脑与领导之手来表达领导之心[4] 。“适合生长”的教育需要学校领导者实施道德领导,做一个德性的校长,用自己的美德武装自己的领导行为,构建“适合生长”的管理机制,科学、民主、平等、协商,激发广大师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仅仅正确地做事,还要做正确的事,从制度管理走向文化引领、从教育管理走向道德领导,实现合而共兴、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家校合作共育的重要性范文第5篇

胡光武

摘要

学校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构建家校齐抓共管的安全管理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健康中国”,构建和谐校园就是实现健康校园。我校通过采取召开家长会并且每周开展安全教育主题班会,以及学校的安全演练活动等措施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形成了家校同心共抓的安全管理体系。我们着手从以下几点去进行建设安全校园和谐校园,经过学校老师的心协力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关键词:安全教育安全合作安全校园

一、提高家校联系

1.家校联系的在当今农村小学的现状

首先,由于农村地区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尤其农村偏远地区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导致部分农村家长想方设法把孩子转入城区。致使这些学校教师的工作量较大,且班主任工作都由学科教师兼任,在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客观上使班主任在家校联系方面不能深入开展工作。

其次,学校对班主任工作重视不够,激励措施有限,因此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不怎么高,甚至出现不愿担任班主任工作的情况。家校联系必然就是空话。

再者大多家长为了家庭生计,基本不能陪同孩子一块上学,或留在老家务农或者外出务工照顾孩子读书的重任就落在了老人身上,孩子的教育自然也就转移到了家中老人身上,而家中留守老人由于年龄、文化等因素,对家校联系不重视或无法与学校沟通,一旦遇到相关的问题,往往束手无策,使家校联系成为一句空话。

另外相当一部分家长误认为:只要把孩子转入城区等教育相对重视的学校就无后顾之忧了,他们忘记了教育的最核心之一的教育是家庭教育,致使对学生安全教育出现了轻视,对学生在学校的日常安全意识不能监管和督促,甚至个别家长更是不闻不问,更不会主动联系学校。

2.提高家校联系的措施

一是建立家校合作价值信念系统。家校合作的首要推动力是明确家校双方是命运共同体,坚持权利平等、对话协商、合作共赢、交流互动、科学发展的价值信念,学校创造并持续合作共育文化,家庭也依次全面参与到孩子的学习、学校事务和当地社区中,不断帮助教育对象获得成功。

二是建立家校互动对话教育机制。探索让每个家庭参与决策制定,学校积极建立家庭参与儿童学习的支持系统,区域推进家校合作机制,最终实现家庭、学校教育的协同互补、互相促进、协调发展。如南京市江宁高新区中学坚持重要事件家校共同商议、共同决策,南京市岔路学校研制《家庭档案手册》,形成教师指导、学生自我管理、家长监督三位一体的互助长链。

三是建立家校合作的专业支持系统。家校双方作为“合伙人”“伙伴”,应坚持科学性、发展性、互动性、包容性、多样性、多维性、支持性、文化性等原则,建立科研支持系统和基于志愿服务的家校合作制度支持系统,推动家校合作实践创新。

四是可以建立科研支持系统可以通过研究项目引领,如将家校合作纳入德育创新奖评选;可以通过专题培训,提升一线教师家校合作的专业技能;可以通过主题式德育科研推进;还可以把家校共育课程作为校本课程成果评选的主要内容,孵化家校联系册、家校共育指导手册、家校合作公益团。

五“ 互联网+”背景下,单薄的教育方法很难真正触动学生的兴趣、注意力和热情。 打电话、上门家访或要求家长到校等方式已经显得力不从心或捉襟见肘,唯有与时俱进,改革沟通方式,运用“ 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家校互动,才是孩子健康成长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的长久之计。

六是举办亲子运动会。我校开展体育活动,让家长和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一起奔跑、一起欢笑。那飘荡在整个校园里的欢声笑语、孩子摔倒时妈妈亲切的鼓励和亲子接力时孩子满脸的自豪,无不让人身心愉悦。

二、如何进行家校合作安全教育

1.爱心促进家校同心,共抓安全管理

学校是育人的地方,而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同样重要。在进行安全教育的时候只有家校齐心共抓,才能使学生真正获得安全意识的提高,促进学校安全和谐局面的形成。每学期开学时我校都要召开家长会,会议的主题就是针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常规教育。每次开家长会之前,我们都要给学生家长写一封关于安全教育方面的温馨提示信收到这样一封充满爱心的信,家长们都很感动,纷纷表示这是他们接到的老师写来的第一封信。开会那天,家长们都早早地来了,他们首先对我表示最真心的感谢。其次表示一定和老师同心协力,共同管理好孩子们的安全和学习。对于一些“特困生”,我会付出更多的努力,除了在家长会上和他们的家长沟通之外,我还在 平时走家串户家访,或通过电话交流了解情况,做好家 长和学生的思想工作。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赢得了学生的尊敬和爱戴,也赢得了家长的拥护和支持,家校同心协力共抓安全管理的良好局面便逐渐形成了。

2. 强法律法规宣传,促使家校联动,整合安全教育执行力。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为其未成年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受教育提供必要条件。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配合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对其未成年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进行教育。学校、教师可以对学生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通过法律法规的宣传,澄清了一些模糊的概念和责任,让学校、家长各司其职,明确责任划分是为了让家长了解自身责任,树立强烈的“安全责任心”,懂得对孩子不能只关心他的成绩,也应关心他的安全,能够真正与学校联合教育管理孩子。

3、增强学校、家庭、社会的良性互动

要想安全工作永不降温,并一如既往地取得理想的效果,学校必须持之以恒,严格要求,确保每一项工作落到实处。一是学校要求教师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家访,沟通情况,了解实情。二是寒暑假发放致家长一封信。三是利用校讯通平台,让家长了解学校每月的安全教育活动主题。四是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家长会,通报学生的在校情况。五是邀请家长观摩学校组织的各种疏散演练。六是上、下午第一节课由任课教师将缺课学生情况并予登记,发现学生缺课的情况不明,及时和家长联系。七是每学年举办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的家长恳谈会,利用多媒体汇报学校的安全教育、活动开展、实施情况等,征询意见和建议,为改进和创新来年的安全工作做准备。八是聘请政法干警任学校的法制副校长,经常邀请社区、疾控、药监、政法部门的有关人士到学校作不同类型的报告、讲座。九是组织学生由家长陪同参加全省统一组织的网上安全知识竞赛。十是联系派出所指定护学岗,联系交警大队,实施上学、放学时的路段交通疏导管理。这一系列措施,对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的形成很有作用。恳谈会是家长喜欢的“节目”之一。自由度大,了解、学习的信息多,提出的建议也很中肯。比如,对于放学站路队,家长建议将低年级路队带到固定区域,既便于家长接,也可以避免校门口拥堵。学校经过分析研究,对类似建议进行了优化:一是贴出温馨提示,便于家长查找某班路队的位置;二是在接小孩的相应区域写上标志,并固定区域三年不变;三是分时段错峰放学,避免拥挤踩踏;四是值日教师规范接学生的车辆停放位置。结果是校门口的拥堵“消肿”了,出路顺畅,学生路队也就安全了。

4.整合学校、家庭、社会资源,加强合作培养学生安全知识技能工作还需要依靠社会其他力量来共同开展,形成合力。保障学生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制定对策时,不仅仅是学校自己的事情,而且还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公安司法部门、社区组织、社会媒体、学生家长等多方面的努力与支持。家庭培养、学校培养、社区培养互相依存、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安全知识和技能培养的理念不仅要贯穿在学校教育中,而且要体现在家庭培养和社区培养中。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安全知识和技能培养时空的衔接,保证整个安全知识技能培养工作在方向上的高度一致,最终让学生在培养中真正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健康地成长。

5. 最后,家校合作安全教育,请对接实际需求。安全教育动辄“八个一”“十个一”,丰富了,但是否有效?是否有针对性?是否广受家长学生欢迎?笔者觉得应该打一个大大的问号。家校合作开展安全教育,也应该基于需求,立足有效。不同年龄要开展不同安全教育。如针对刚入学新生,重点在于幼小衔接,做好新生适应期的安全防范教育。如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应男女有别地开展青春期心理安全教育。不同时段需要选择相应教育主题。如暑假期间高温时,重点做好玩水导致的防溺水引导教育;汛期则应该针对气象灾害的安全教育。每天的各个时段安全教育重点也应不一样,就餐时段,留意饮食安全习惯养成;上下学时段注意交通安全文明出行的教育;而体育活动课,则要关心运动创伤知识学习。不同场所的安全教育需要有所侧重。如外出旅游,注意景区安全提示。参观动物园需要明白参观规则。参加游玩游乐设施需要做好安全防护。老师和家长在安全教育中的作用是因时因地在变化的。学校里,教师做好引导教育关爱。通过调查摸底,了解家庭安全教育的薄弱点。及时通过网络短信群组等途径向家长做好宣传。校外,家长履行好监护人责任,时时处处要做好安全提醒和保护。

家校合作共育的重要性范文第6篇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可以看出,传统的三结合教育,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需要不断创新与发展,我校就学校主动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发展机制,构建有效的“三维”育人氛围进行了积极探索。近年来,我校坚持以健全的制度为保障,丰富的活动为载体,学校为主导、家庭为基础、社会为依托、学生为主体,构建良好的“三维”教育氛围,搭建实践探索的舞台,推动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目标一致,教育理念趋同、教育过程同步、教育方法互补,教育资源共享,实现共同育人的目的。

一、夯实内部建设,构建开放式育人校园。

学校是教育的主体,良好的内部建设是实现“三结合”教育的基础,是构建开放是育人校园的前提。

1、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制度建设

以学校为中心、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保障,成立社区教育委员会(由镇妇联、社区或村队代表、学校主管领导、教师代表、家长代表组成),奠定了“三维”育人氛围形成的基础。设立家长委员会,开办家长学校,建立班级家长教师协会为“三维”育人氛围的形成提供了条件。“家校通”和“校长信箱”为家校顺畅有效沟通提供了保证。为了落实“三结合”教育工作,我校先后完善了家长学校交流表彰制度,家长开放日制度、重大活动参与制度、家长委员职责、家长委员会活动制度等,拟定了《班级家长教师协会章程》(包括三章十一条,涉及意义、职责和制度),明确了学校特色活动家长参与要求、评价内容等(以学生孝敬长辈和文明礼貌的教育要求和行为评价为重点),为建构科学、合理的“三结合”教育网络打下坚实的基础,提供有力的保障。

2、科研引领前行,网络拓展途径

我校本着立足实际,精选课题,参加了全国教育学会主办的“*”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谐德育体系研究与实验”课题研究。科研课题的引领,为我们探索“构建三维育人氛围,优化育人环境”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使我校的特色教育“传承中华美德,合力育良才”在教育方法和实践途径上有了突破。探索了学校、家庭、社区互动的教育模式,形成了以学校为主导、家庭为主体、社区为依托,围绕“知行——体验——评价一一感悟——强化——树立典型”开展活动的教育思路。

在大众传播媒介高度发展的今天,作为第四大传播媒介的互联网已成为一种新的教育力量,已成为家庭和学校之间的一个桥梁。家长和学校间进行网络联系,可以探讨学校和学生的发展,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建议,为学生的发展交换各自的意见,充分表达自己在学校建设和学生成长的见解。实现以学校为指导,以家长为主体的双向合作关系;实现教师家长双向互动、互相学习,教师在家校关系中有绝对权威转变为相对权威;实现从孩子出发的个体性教育目的。学校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通过校园网对各部门工作进行全面介绍,公布校长邮箱和各部门主管领导邮箱,同时学校开通了留言板,班级建立了自己的网页。实现以学校为指导,以家长为主体的双向合作关系;实现教师、家长双向互动、互相学习。

3、重大活动开放,感知孩子亮点。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校每年都有重大活动,除每学期开学典礼的表彰会,学校每年都要有计划的开展“艺术节”、“体育节”、“读书节”、“科技节”、“童话节”等活动。在众多的主题活动中,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的强项,成为某项活动的亮点。根据这些,每次活动我们都要邀请家长参与活动,家长们兴致极高,和孩子同台表演,并通过各种方法为孩子留下快乐的一瞬间,同时也感受到了孩子的成功,为孩子的健康、快乐而幸福。

二、落实家校工作,创建互动式育人氛围。

学校和家庭,教师和父母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两类最重要的环境和人物,因此,家校关系一直被学校列入教育的重要方面而给与关注。

1、指导家庭教育,形成育人合力。

家庭和学校为共同培育青少年走到一起,学生是家长和学校共同的关注点。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的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家长学校已成为学校德育的阵阵之一,也是学校制度化管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逐步得到完善和发展。我校在每学期召开家长会的基础上,聘请专家对家长进行指导,观看家教录像,家长之间互相交流教育经验等;开设“家长意见、建议箱”;以及每学期“家长开放日”活动,都注重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地提供家教指导。重视一年级学生家长的入校指导,做到参观、培训同时进行。以《当代家庭教育报》为依托,通过读报答卷对家长进行系统培训。

多年来,我们指导家长做到“三知”“三会”“一沟通”三知是:一知学年家教主题,二知家长学校主要活动,三知学生在校表现。三会是一会指导孩子活动,二会倾听孩子心声,三会与孩子一起制定学习目标。一沟通是随时关注孩子成长,与孩子进行沟通,提高家长素质。

同时我们向家长建议:与孩子要做到“四适度、四适时”,即:“适度接触——传递亲情,适度赞美——鼓励自信,适度期盼——明确目标,适度示爱——表达亲情,适时惩罚——教育矫正,适时游戏——亲子互动,适时激励——引导提高,适时倾听——走进心灵”。加大家校沟通力度,学校提倡教师通过家访、电话联系、面谈、家校联系本、短信、喜报等多种形式与家长沟通,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为了配合“礼孝”教育,学校编印了《习古训学做人》家校互动教材,家长和孩子同学古训、同感悟、同交流、同做孝事,同时优化了家庭教育环境,丰富了家庭教育内容。

重视新生家长的入校指导,做到参观、培训同时进行,通过家长参观校园环境,对学校的办学情况有一个初步感知,对学校有初步的认同感。通过培训让家长了解学校要求,为家校配合奠定基础。加大家校沟通力度,学校提倡教师通过家访、电话联系、面谈、家校联系卡、短信、喜报等多种形式与家长沟通,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2、开展互动活动,实践感受亲情。

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开展主题活动。我们抓住春节、母亲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开展“我和父母一起做”进行感恩教育。春节以“我和父母一起做,争做文明好家庭”为主题开展活动;三八妇女节和母亲节对学生进行“我爱妈妈”教育,在全体学生中开展“今天我当家”的角色体验活动;重阳节、中秋节开展“我和父母一起做,孝敬长辈我能行”主题教育活动。除此之外,元宵节、端午节等开展“我和父母同过节”活动,孩子们在逛庙会、包粽子中感知民族传统文化。

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的活动课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老师通过活动为学生和家长的真情交流搭建了平台,通过角色游戏、岗位模拟、换位活动、真情对话等让学生和家长在活动中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感悟亲情,让孩子感恩父母。为了树立良好的家庭风尚,我们多次开展“我和父母一起制定以‘忠、礼、孝’为主要内容的家训征集评选”活动,开展亲子互动游戏的征集评选推广活动,构建良好的家庭育人氛围。

三、挖掘社会资源,搭建实践式育人舞台

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应紧密联系,互相配合,把学校教育扩展到全社会,这是现代社会对学校提出的新要求。单一的学校教育是不完善的,学校要利用社会教育优势,把社会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延续和补充。社会教育资源丰富多彩,学校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教育资源,增强学校的开放性。

1、挖掘教育资源,构建教育网络。

学校重视和利用社会资源,把对学生具有教育意义的单位作为教育学生的基地,我们先后与驻地部队、敬老院、幼儿园、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单位协商建立了军训基地、敬老爱幼基地、科技艺术训练基地。同时学校注意社会人力资源的挖掘,本着就地、就近的原则,在一些重点联系的单位中和“五老”中聘请校外辅导员,充实了学校的教育力量,丰富了学校的教育内容,同时也提高了教育实效性。注重发挥社区教育委员会的作用,做到家校主题教育联合下发通知,学校、社区、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真正形成联动。

2、利用教育资源,搭建实践舞台。

(1)走进社区,感受生活。学校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开展参观新村、访问老干部、社区调查等活动。学生们在参观新村时对其优美的环境、齐全的服务设施赞叹不已,感受着生活的幸福。在访问老干部时了解到新村的奋斗史和发展史,感知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学生在对社区环境调查、居民文明程度调查、服务人员调查时寻找到了生活中的榜样,了解到优美的环境需要保洁人员的辛勤付出和大家的维护,从而更加热爱小区。

(2)建设社区,共享文明。学校充分利用教师资源优势,让教师走进社区和村队,指导合唱、老年秧歌、健身舞等,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为社区的花草树木设计宣传牌,参与社区的环境建设。学校和妇联一起共同开展评选、表彰“好家长”、“文明好家庭”活动,为学生健康成长创建良好的教育氛围。以争做“文明礼仪好家庭”和争做“文明礼仪小使者”开展教育活动,开展“我和父母一起做,争做文明礼貌星”主题活动,为了使此项活动深入开展学校和镇妇联还开展以家庭为单位的礼仪小品赛、家庭运动会、家庭风采展示等活动。走进社区可见孩子们文明的身影,孩子们敬老爱幼尊长辈,用自己的言行感受着讲文明、懂礼貌的快乐。

社会、家庭、和学校合作,密切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使得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与需要密切结合起来,增强了学校教育决策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使学校获得了更为广泛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与家庭合作不仅增进了家长之间的团结互助,促进了家长和教师的相互交流,让家长作为主体身份主动参与学校的教育管理,协助班级开展教育活动,同时也是对家长和教师的再教育,密切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使学校获得了更为广泛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家校合作共育的重要性范文第7篇

一、家校合作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学校、家庭和社会是构成当今教育的三大主要体系,在教育中各自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三者各有侧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教育观念也发生了重要转变,实行家庭、学校合作的教育模式,不仅可以很好地培养年轻一代,而且通过积极参与学校生活,使家长和家庭的道德面貌日趋完美,对形成和谐家庭、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说,实施家校合作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首先,家校合作教育模式是教育规律的需求。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各有各的优势,也各有各的不足,如果二者能够巧妙结合,就能形成合力,共同促进教育发展。家庭教育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主要场所,父母与子女之问的血缘关系,其天然的亲子之情是无可比拟的,但家庭教育的目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的个人意志,在教育孩子身上往往缺乏科学的方式和方法。学校是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机构,是促使青少年儿童社会化的专门场所,但同家庭教育的连续性相比,学校教育具有阶段性的特点,而且学校教育内容的稳定性、系统性一般不能因人而异、随意更换。

青少年教育是家长和教师共同的职责,虽然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期望、要求以及教育方式和方法等方面存在许多差异,它们也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但总的来说,学校和家庭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教育对象也是一致的,因此,只要家校合作就能充分发挥两方面教育的优势,取长补短,就能形成合力,共同促进教育的发展。

其次,家校合作教育模式是历史发展的需求。在以自然经济为主的古代社会,家庭是基本的生产单位,家庭的生产和经济功能是最重要、最基本的功能。家长对其家庭成员的劳动和劳动产品具有绝对的支配权,其中也包含着对子女教育的支配和控制。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社会发展带来了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家庭不再是社会的基本单位,而逐渐变为经济共同体和消费单位。生产的社会化、工业化,促使学校尤其是公共教育取代了父母相当部分的教育权利。在现代社会中,孩子的教育需要社会、家庭和学校共同担负起使命,用学校教育指导家庭教育,弥补家庭教育的局限,这样就能促使家庭和学校形成教育合力,相得益彰,携手并进。

再次,家校合作教育模式是以人为本的需求。以人为本,就是要遵照孩子的发展特点,顺乎孩子的兴趣特长,做到人人都成才。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只能依靠学校和家庭的合作。今天的社会处于转型期,社会的急剧变化也影响家庭结构的变化,在核心家庭中,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成为家长。而这些家长,有些自己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有些缺乏必要的教育知识。为了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学校的家长教育应当发挥积极的作用,既帮助家长解决教育资源的缺失,又给孩子们以心灵上的安慰,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

二、现阶段家校合作存在的问题

我国从20世纪末开始家校合作方面的探索实践,把构建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由于受学校方面、家庭方面、社会文化方面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目前家校合作还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家校合作观念、合作形式、合作途径、合作体制等方面。我国家校合作活动还处于探索阶段和初级阶段,由于教师与家长的教育思想与教育方法不同,对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所抱态度不同,也由于教师和家长缺少必要的联系与心理沟通,学校和家庭教育存在着种种不协调的局面。具体来说,在目前家校合作关系中,偏重的是层次较低、时效性较短、单向的或者说比较简易的家校合作关系。在活动形式上比较单一,常以家长会为主,以集体活动为主;在活动内容上局限性比较大,常以学习为主、以家长陪读为主;在合作效果上表现为频率较小、程度较低。这就急需要双方在以后的合作中加强沟通,进一步明确各自职责,强化各自责任。

在家校合作的制度保障方面,虽然我们国家也颁布了一些政策和方针,但这些仅仅停留在规章层面,还未上升到法律的高度,同时这些规章又都是宏观的、倡导性的,缺乏责权的划分,缺乏强制性和可操作性。

三、家校合作的主要方式和途径

家校合作,家长要在明确自己职责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家长有义务照顾子女的身体,保证子女身体的健康和安全,为孩子们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家长应当关心子女的心理状况,保证子女的心理健康发展;家长有责任对子女的学习进行必要的支持。这就要求家长在给予子女教育机会的同时,有必要对学校的工作作出积极的反应。家庭的基本工作主要包括关心孩子的身体和心理,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支持学校的工作。

家校合作的主要方式除了各自的职责外,关键要靠双方双向的合作。一是探索实施家长参与学校活动,如家长会、个别家长见面、学校开放日、亲子活动、励志教育、感恩教育、节庆活动等等。二是探索实施家长参与学校教学,如家长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学、优秀企业家的励志报告、成功人士的演讲、家长参与评估学校课程、教师教学等等。三是要探索实施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如家长委员会、学校领导接待日、问卷调查、意见箱等等。四是要探索实施家长主动为学校服务意识,如募捐集资、志愿义工等等。学校要给家长以教育、培训、配合、参与的机会。学校联络家长的基本方式主要包括利用墙报、班报、校报、便条、联系卡等载体定期不定期地开辟家长园地,一方面将班级的情况和动态让家长了解,另一方面积极吸纳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家校合作共育的重要性范文第8篇

论文关键词:社会转型时期 中国社会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性分 社会实践活动 教育发展 改革开放 “革命”

一、社会转型的内涵

何谓社会转型?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的区别在哪?不同时期各国学者从不同方面进行了分析,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讲,英国的H·斯宾塞将社会划分为“军事社会”与“工业社会”,法国的E·迪尔凯姆将社会划分为“机械联系社会”和“有机联系社会”,德国的F·滕尼斯将社会划分为“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美国的G·E·梅约将社会划分为“身份社会”与“契约社会”等等。以上这些经典的社会二分法都是把社会划分为“传统”与“现代”,而社会转型的目的就是要促进社会的发展,实现现代化。我国著名社会学家刘祖云教授从以下几个方面概括了现代社会的特征:经济基础的市场化;基础产业工业化、商业化;社会劳动方式机械化、自动化;社会分工专门化;社会组织关系职业化、业缘化;社会活动场所城市化;社会开放程度高速化;社会管理法理化。从政治学的角度来看,社会转型期研究的问题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民主转型、社会稳定、克服政治腐败、化解政治危机、完成政治文化改造等等。

家校合作问题已是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中比较成熟的领域,已发表过许多文章,成果显著,如马忠虎的《对家校合作中几个问题的认识》、王素的《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刘力的《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功能及方式》、黄河清的《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作》等等。社会转型时期家校合作文章也收获颇丰,但这些文章多从社会学方面进行探讨,如:从社会分层、人口流动、贫困问题等方面切入。本文将从政治学的视野出发以民主理论为切入点对家校合作途径进行探讨,提出家校构建“公共领域”的理论基础及其合理性分析。

二、民主理论的产生与演化

一般认为,民主始于古希腊雅典的克里斯提尼(Kleisthenes)时代,准确地说,产生于公元前508~507年。民主一词,是由“人民”和“统治”两词合成的,其原意便是人民的统治。传统的政治学通常把民主制看作是由全体人民掌握国家的统治权力的政体,从而区别于由一人掌权的君主制和少数人掌权的贵族制。但是,近百年来的现代西方民主理论却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古典的民主理论受到各种怀疑、批驳和修正,产生了多种模式的民主理论,呈现了现代民主理论的多样化特征。在20世纪西方民主理论的演化中,出现了以下四种主要趋势:从人民民主论到精英民主论,从一元民主论到多元民主论,从政治民主论到社会民主论,从代议制民主论到参与式民主论。佩特曼在《参与和民主理论》一书中又指出除了这四种趋势之外的由20世纪后期最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哈贝马斯提出的程序民主,又称作协商式民主。程序民主是继参与民主之后在70年代兴起的民主理论。笔者认为,目前我国家校合作只是形式上的参与,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因此,程序民主理论对揭示家校合作本质有重要启示。

哈贝马斯的程序民主理论是在批判自由主义与共和主义的基础上提出的,首先他把民主理解为程序。民主既是一种协商的程序,由此形成公民舆论和公民意志;也是一种决策的程序,由此形成法律和政策。他始终强调的东西是商谈,而民主为商谈提供了制度性的程序。这种程序主义反对自由主义:自由主义的民主以人权为基础,其实质目的是平衡相互冲突的利益。哈贝马斯也不赞成共和主义:共和主义的民主依赖于某种特定的伦理共同体,依赖于某种假定的文化共识,而这种伦理共同体和文化共识都是不存在的。哈贝马斯认为,民主既不依赖自由主义的普遍人权,也不依赖共和主义的伦理共同体,而是存在于商谈的程序之中。哈贝马斯的程序主义基于这样一个假定:只要信息的流动以及对信息的处理不受阻碍,所有商谈都可以得到合理的或公平的结果。哈贝马斯认为,民主依赖的不是个人主体,也不是集体主体,而是主体间性。他的主体间性观念比自由主义的主体观念(个人)要强,但是比共和主义的主体观念(共同体)要弱。这种主体间性既体现在民主政治的商议团体(如议会)之中,也体现在“公共领域”的交流网络之中。

三、家校构建“公共领域”的理论基础

“公共领域”是哈贝马斯理论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起源于17世纪后期的英国和18世纪的法国。17世纪以后公共权力的重商主义政策深切地影响了资本主义私有企业的兴衰,这就导致市民逐步意识到自己是公共权力的对立面,是正在形成的资产阶级公共领域中的公众。于是围绕公共权力的商业政策,形成了以市民阶级为主体对公共权力进行讨论(批判)的公众。哈贝马斯认为,这一批判空间即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由此可以看出,哈氏的公共领域是与市场经济和资产阶级的兴起相伴相随,用他的话来说:“我们认为,资产阶级公共领域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范畴,不能把它和源自欧洲中世纪的‘市民社会’的独特发展历史隔离开来,使之成为一种理想类型随意应用到相似形态的历史语境中。正如我们所要阐明的,17世纪后期的英国和18世纪的法国才真正有‘公共舆论’可言。因此,我们把‘公共领域’当作一个历史范畴加以探讨。”哈贝马斯对公共领域是这样定义的:“资产阶级公共领域首先可以理解为一个由私人集合而成的公众的领域;但私人随即就要求这一受上层控制的公共领域反对公共权力机关自身,以便就基本上已经属于私人,但仍然具有公共性质的商品交换和社会劳动领域的一般交换原则等问题同公共权力机关展开讨论。这种政治讨论手段,即公开批判的确史无前例,前所未有。”也就是说,公民们必须通过公共的辩论以达成共识。每个公民不仅从自己的利益,而且从各自所拥有的价值、信仰和良知出发,发表对公共问题的看法,最后通过辩论,形成公众舆论。这样的公众舆论“来源不是单纯的个人偏好,而是私人对公共事务的关注和公开讨论。”这种经过理性的公开讨论所产生的“公众舆论”,就其对上层权力阶层而言,构成了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本质特征。

由此可见,公共领域是与市民社会发展相联系的,而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乡民、臣民或者说是顺民的社会,因此,在此基础上不可能直接跳跃产生出公共领域,而需要一个孕育的过程。 转贴于

四、家校合作中构建“公共领域”的理性分析

(一)家校合作历史与现状

我国传统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互不干涉、各负其责,家长很少参与学校活动,学校也无指导家庭教育的职责。建国前我国一直是以建设学校教育为主,家庭教育的职能日渐萎缩,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单凭学校教育很难承担起全部育人的重任,家庭也是教育的场所,家庭跟学校应该携手合作。马忠虎老师在《家校合作》一书中写道:以北京市为例,五六十年代,家庭教育得到重视。市区大部分和郊区的小部分教育局分别成立了“家庭小组”,文革时期工作被迫终止,80年代后重新兴起并建立了“家庭教育研究会”,人代会和教育例会每届都对此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总体来说就是要重视家庭教育在育人过程的重要性。

经历了20多年的历程,现如今的家校合作会是怎样的呢?不少学者在这方面做了经验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家校合作出现了一些问题,可以总结为以下几11点:

首先,家校合作观念陈旧。其中包括对合作内涵认识的偏颇;合作意向不够对称,重点都落在学习成绩上;双方主体认同模糊;效果期望未能协同,往往家长的期望值过高,教师也不能做到因材施教。

其次,家校合作行为不够协调。这种不协调分别体现在培养目标、合作内容、成才趋向、教育渠道、合作方法和对学生的评价上。在这几方面,家长和教师的行为出现分歧,产生一系列的矛盾。

再次,两者合作机制缺乏活力,主要体现在:模式陈旧、缺乏动力系统和运转效率低下等方面。因此,需要探究一种更为合理的合作机制,让家校双方更有活力参与到其中来。

最后,合作管理亟待加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问题:对家庭教育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没有到位;家校功能相互错位和越位;学校对家庭教育指导缺位;家教指导理论和实践体系没有形成;社区教育功能发展滞后和特殊家庭孩子问题的教育问题缺少对策。

从以上家校合作现状可以看出,问题的症结在于两者没有各自准确的定位,从国家的法律文件到实践活动,学校教育总是在指导家庭教育,在互动过程中,教师一直处于主动地位,而家长只有“听命”的份,很难甚至不愿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笔者认为,以上问题的症结由家校合作过程中,家长与教师地位的不平等所致。要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就要探寻和建立一种新的合作机制。因此,尝试建立家校“公共领域”是一条可行之路。

(二)家校合作中构建“公共领域”的理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