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学的趣味教学反思

文学的趣味教学反思

文学的趣味教学反思范文第1篇

关键词:锤炼语言 创设模式 调动热情 培养兴趣 趣味教学

语文学科是基础母语学科,教学内容包罗万象,高中学生既惧怕语文,又厌学语文。如何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变机械学习语文为趣味学习语文;如何调整教学步调,变语文知识灌输传授为语文知识熏陶濡染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多年来,本人一直致力于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一、高中学生厌学语文原因探析

首先,高中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习语文带有功利性。学生从高考题型上解析,认为课本上的美文佳作与考试关联不大,文本学习耗时费力。这种思想认识错误,导致学生厌学情绪产生。

其次,语文教师受高考考纲制约,受学校考核机制束缚,爱走实用教学的捷径,只注重知识点传授,不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积淀。教师的实用教学思想导致学生对语文学科作用的认识止于高考,这是学生厌学语文的主要原因。

二、高中语文趣味教学的好处

语文课堂本是充满智慧与灵动的。当年国学大师黄侃、金岳霖先生的课堂是何等生动有趣,学生置身于趣味性课堂,于轻松的氛围中领悟知识,体会情感,自然能把握要领,学到真知。趣味课堂趣味教学大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明显,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三、语文学科趣味教学可行性做法

(一)锤炼教学语言,使之简明风趣,与时俱进

语文学科兼有知识性与人文性,它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放飞学生的思想,拓宽学生的视野,扩充学生的知识。语文课堂本当活力四射、魅力无穷,可是多数语文课堂,教师讲得声嘶力竭,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如此课堂,枯燥乏味,学生头疼,教师无奈。如何改变这种格局,让语文教学生动有趣起来呢?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

1.教学语言要追求别致独特,激趣创新。教师应抛掉陈词滥调,抛掉令高中学生反感的模式化、规范式语言。每堂课从导入语开始,就得独特生动,吸引学生,引起共鸣。例如教学《金岳霖先生》一文时,教师可用如下激趣导入语:“一个教授,他模样另类,教学怪特,爱情痴迷,生活随性,童心永驻。”学生听后自然就急切地想探询教授的与众不同之处。这里新颖切题的导入语言激起了学生的学习欲望。所以说,教师授课语言创新独特,扼要激趣,语文趣味教学才有可能实现。

2.教学语言要讲究艺术技巧,与时俱进,幽默风趣。语文教师要想在课堂上驾驭这群思想勃发的学生,就得讲究语言的技巧,多鼓励,少批评;多赞许,少刺激;多民主,少武断。学生固执己见时,教师用亲和委婉艺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效果会更好。学生听课显出疲惫神态时,教师可以说句俏皮话,师生开心诙谐一笑,课堂气氛会加倍融洽。鼓励学生时,教师用些“给力、神马”这些与时俱进的流行语,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营造出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课堂用语是门学问,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摸索,语文趣味教学风格才能逐步形成。

此外,教学语言富有情感,具有感染力也是趣味教学的重要因素。

(二)创设课堂模式,使之形式新颖,不拘一格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教师主讲、学生被动接受的陈旧课堂教学模式,高中学生最反感;形式新颖、耳目一新的趣味课堂教学模式大受高中学生欢迎。学生渴望形式新颖的趣味课堂教学。

研究性学习活动、探究性学习活动可以作为创新语文课堂模式的有益尝试。研究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活动具有实用性、自主性、创造性特征,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设定好学习内容,教师不妨就放手,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研讨、质疑、探究、发现、总结。如教学《金岳霖先生》一文时,教师就可采用这两种学习方式,让学生研究探讨金岳霖先生的个性特征与人格魅力。学生会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因课文内容有限,学生还会去图书馆找来介绍金岳霖、林徽因、梁思成等名流的专著阅读,多方面去感受一代文学大师的个性、才华、情感、人生历程。教师把学习研究探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的表达能力与阅读审美鉴赏能力都能得到锻炼,而且课堂扩展延伸到了课外,学生视野得以拓宽,思想得以熏陶。研究性课堂、探究性课堂尊重肯定学生的劳动,锻炼学生的能力,使语文趣味教学落到了实处。

此外,答辩、手工制作、调查报告、经验介绍、表演课本剧等学生感兴趣的模式都可以进入语文课堂。高中语文教学应尽可能地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语文教师应是勇敢的改革者,学生尝试的新式课堂模式我们要支持,这些大胆创新的课堂模式会使语文教学妙趣横生。

(三)巧用各种媒体,增添课堂趣味

媒体具有视觉性、听觉性、形象性、动感性、立体性等特征,借助媒体教学,能激起学生更多的学习兴趣,拓展教学的宽度与广度。比如,教学《祝福》时,祥林嫂的可怜形象,学生能从多角度描绘。学生描绘之后,再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出暴风雪中,拄着破竹竿,跨着破竹篮,曲腰驼背,衣衫褴褛,满脸沟壑,垂死挣扎的祥林嫂写意画像,那一刻学生心灵的震颤,该是何等强烈,要知道,眼前的垂死之人还不到四十岁,还不及这些学生母亲的岁数。此刻,教师不进行思想灌输,学生也会对封建礼教残害妇女的本质有深刻的认识。若再于课前或课后择时观看《祝福》电影,营造视觉效果,让学生真切感受封建社会的吃人本质,教学实效会更好。巧用媒体的语文课堂,会触发学生的兴奋点,这样的课堂趣味盎然。

此外,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杂志、移动网络这些媒体,能突破语文课本容量有限的关卡,充实丰富活跃课堂,为搭建趣味课堂提供可能。教学与学习过程中,媒体设施的辅助使用,能弥补教学语言的苍白,扩大教学范围,为语文课堂增添趣味。

(四)培养学习兴趣,形成语文有趣的思维定势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关注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应该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切入点。由于教材相对于社会生活的滞后性,目前高中学生使用的教材,或多或少会制约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无法通过这些教材的阅读训练完成教学目标。鉴于此种情况,教师若对教材合理取舍,将社会关注度较高的热点话题材料加以整合,设置相关的训练,学生学习兴趣会浓厚,教学效果会极佳。例如药家鑫案发生后,教师及时找出相关事件的报道材料以及社会媒体的评论,然后印发给学生,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讨论,学生会兴趣盎然。这样不仅让学生确立了是非观念,学会了尊重生命,增强了人文主义精神,而且也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了解了社会评论的文体写作要求以及语言运用的要求。

文学的趣味教学反思范文第2篇

[关键词]培智学校;语文教学;趣味教学

一、问题提出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能否正确选择教学方法,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培智学校低年级语文教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虽浅显易懂,但比较刻板、生硬。目前语文教学的主要方式还是以讲代学,智障学生思维刻板,理解能力差,常常是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索然无味,表现出低效甚至无效的特点。作为一名培智学校低年级语文教师,如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是教师需要好好探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趣味指的是使人感到愉快,有意思,有吸引力,能引起兴趣的特性。在培智学校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注重趣味,就需要教师艺术地处理教学内容,灵活地运用教学策略,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考虑到新旧知识的联系,选择符合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的恰当教学方法。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充满趣味的教学活动中进行学习,并在反馈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使学生爱学、乐学。

二、原因分析

培智学校的学生由于智力原因,他们的理解、记忆、思维能力普遍较差,注意力极易分散,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学习上依赖心理特别明显,对于这个阶段学生的语文教学,要多注重趣味。

1.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需要有趣味

皮亚杰把儿童的智力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觉运动智力阶段、前运算智力阶段、具体运算智力阶段和形式运算的智力阶段。培智学校学生智力结构的发展,同样会经历这样的发展过程,只是要比正常儿童的发展缓慢得多,大部分只能停留在其中的一个发展阶段。培智学校学生的年龄一般在8~16岁左右,但由于缺陷原因,他们的智力年龄实际上只达到正常孩子3到6岁的水平,有的甚至都达不到3岁孩子的水平。就正常3到6岁的孩子来说,这个阶段的思维是直接参与实践活动,思维活动与其行动有着密切联系,离开了直接的刺激和具体的行动便不能思维。他们对事物的概括也总是具体的、形象的,明显地依赖于具体事物及鲜明的表象。因此,根据这个阶段培智学校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正常孩子3~6岁的智力特征,决定了在培智学校低年级的语文教学时需要采用丰富多彩的具有趣味的各种直观情境和游戏活动。

2.学生的身心缺陷决定了语文教学需要有趣味

培智学校的孩子由于智力问题,造成他们的理解能力、感受能力和记忆能力等都比较差。特别是他们注意力极易分散,缺乏感知的积极性。而目前在培智学校中,语文教学仍主要以班级授课为主,还不可能进行“一对一”的教学,因此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创设直观形象的教学情境,使教学活动趣味起来,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活动中,使孩子们动起来,参与到教学中去。

3.学生的学习内容决定了语文教学需要有趣味

目前,许多培智学校的语文教材是采用人教版的全日制培智学校语文教科书(以下简称“语文”),这套1993年出版的教科书是根据1987年原国家教委下发的《全日制弱智学校(班)教学计划》和语文教学大纲编写的,在低年级部分,是以拼音教学、识字教学和短句、短文等教学为主,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通过看图学拼音,看图学词,看图学句,看图学文的形式展现教学内容。再看上海卢湾区编制的培智语文教材,也是以此形式展示教学内容的。因此,这个阶段的学习内容也决定了低年级语文教学需要直观形象,教学方法要有趣味,才能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中,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

三、教学尝试

在培智学校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注重趣味是为了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教学的有效性是所有教育教学改革的共同追求。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又会有许多新的有效的方法产生。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却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妥善地选择教学方法。知识的明确性、具体性、有效性、可信性,都有赖于对教学方法的有效利用。为此,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培智学校低年级语文教学如何注重趣味,做了以下几点教学尝试。

1.趣在导入――创直观情景,促多重感知

教学要成功,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直观手段获得的表象,使学生感到形象清晰、鲜明、生动有趣,印象深刻,便于记忆,容易巩固,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因此,在培智学校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要巧妙导入,可以通过直观情境的创设,多种感官的刺激,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学在乐中。

直观教学手段一般可分为四类:实物直观、模型直观、象征性直观、语言直观。由于智障学生表象较为贫乏,在培智学校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更多的是使用实物、图片、动画情境及教师鲜明、生动、形象的语言直观等。如笔者在执教语文第三册第16课《红灯 绿灯》时,首先通过《忽悠驴过马路》这段动画,引导学生通过观看“忽悠驴”这个卡通形象过马路发生了什么事情来吸引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去。另外教者也可根据教学需要采用猜谜语,引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形象一起导入课的内容等方式,只要教师引用得法,努力创设直观的教学情境,就能促进学生多重感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趣在过程――以游戏活动,促经验积累

玩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是他们最喜欢的学习方式。智障学生由于智力低下,家长不放心让他们单独参加各种活动,因而缺乏感性经验,而经验是学习的基础,智障儿童只有具备丰富的感性经验才能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来丰富智障学生的经验。因此,在培智学校低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多设计出一些游戏活动,让枯燥、乏味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

如笔者在执教语文第三册第16课《红灯 绿灯》时,通过创设模拟“过马路”“走斑马线”等活动场景,带着孩子们看电脑红绿灯的变化,在模拟情境中过斑马线的游戏活动,使孩子们在游戏活动中初步掌握了如何过马路的方法。

智障学生理解能力差,在帮助学生理解词意时,也可以设计一些游戏活动。如在教授语文第二册第2课“坐立走”时,可以进行 “看谁反应快”的游戏,让一个学生(或教师)发令,两个或多个学生通过比赛“坐、立、走”进行姿态训练,使学生既理解了词语的意思,也达到了训练学生形成正确的“坐立走”姿态的目的。认读生字词一向比较枯燥、乏味,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活动游戏,吸引学生参与,如送信、摘苹果、找朋友、神奇的口袋、击鼓传花等,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可以使学生边玩边学,促进他们知识经验的积累。

3.趣在体验――以角色扮演,促情感升华

表演是高一层次的形象性。因此,它不仅是教学内容的外观形象,而且展现了人物内心世界。儿童有着爱表演的个性特征,表演能够有效地调动并发挥儿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智障孩子虽然智力低下,但通过角色扮演,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在表演中,愉悦身心,理解知识内容。笔者在执教语文第三册第11课《公鸡和狼》时,通过PPT模拟创设出公鸡和狼斗智斗勇的的活动场景,让学生带上公鸡和狼的头饰,根据场景提示,进行模拟角色表演,孩子们在角色表演中,感受到了公鸡那种遇到危险不害怕,懂得保护自己,并成功将狼赶走的机智、冷静品质,促进了他们情感态度的升华。

4.趣在反馈――以多元评价,促成功自信

每一个学生都想在集体中、在教师的眼中得到肯定。智障儿童同样也渴望得到成功。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无论如何不要让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智障儿童由于智力因素,他们往往所受的失败要大于成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设计出多种趣味反馈的方法,采用多元评价,促进学生感受成功的体验。评价的形式可以是小组竞赛式(香蕉队、苹果队等)、代价奖励式(以小红花、小星星换取奖品),食物奖励式、卡通形象的夸奖、掌声奖励等形式;评价的角色可以是教师、家长、学生等;评价的过程可以是周评价、月评价等。只要采用适时适当的多种形式,多种方法的评价,及时反馈,就能让智障学生感受到成功,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获得内心愉悦,提高教学效率。

四、趣味教学的实施效果

几年的培智学校低年级阶段的语文教学实践证明,在教学中注重趣味的效果是明显的。现在大部分学生都非常喜欢上语文课,不再把上语文课当成负担,感受到了学习语文的乐趣,上课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识字能力、朗读能力、书写能力和表达能力均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甚至有些自闭症的孩子也能参与简单的教学活动。在实施趣味教学后,学生变得爱学、乐学语文,达到了有效教学的目的。趣味教学使教师的教学富有智慧,促进了专业水平提升。

五、实践反思

一是教师要有良好的素养和师德。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充满热情,认真备课,多动脑筋,寻找和创设适当的教学“趣味”。

二是教师要有大趣味观,当学生觉得无趣,或无反应时,教师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或教学形式,以学定教。

文学的趣味教学反思范文第3篇

1. 重视基础英语知识的教学,为趣味写作教学奠定基础

初中英语写作的基础还是以词汇的学习为主,然后借助一些简单的语法、写作知识就可以教会学生如何写作,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基础英语知识的教学,为趣味写作教学奠定基础。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在一开始对新知识的学习都是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的,只要教师的教学方式不那么枯燥无味,学习难度设置合理,不让学生产生反感情绪,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都会持续下去。因此,教师在讲解英语基础知识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发展特征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在学习过程中尽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教师在进行《Is this your pencil?》这一单元的单词教学时,可以通过开展富有趣味性的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单词。针对这一单元的单词主要是一些学习用品,教师可以在教学时准备这些学习用品,每次拿出一个物品进行讲解,并根据不同学生学习用品间的特征区别尽量与单词联系起来,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单词,能让学生学会怎样运用单词,以此同时,也不会让学生因为单词学习的枯燥而分散注意力,可以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简单语法、写作基础知识的讲解也是教师进行趣味写作教学的前提,因此,教师在进行这些基础英语知识的教学时,要注意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创设有趣的课堂教学环境。

2. 创设趣味情境,为写作营造环境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大多数教师只是把传授知识作为他们教育教学的主要任务,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少独立自主学习的时间,分析思考学习中难题的时间就少了,这在很大程度上都不利于学生真正地掌握某一新知识点,事实证明也的确如此,这种传统教学环境下的学习,大多数学生都是反感的,这会让他们越来越厌倦学习。

对初中学生来说,他们掌握的词汇量有限,目前只会写一些简单的句子,写作是他们在英语学习中最困难也是相对枯燥的部分,如果教师的教学方式只是单纯地以写作知识为主、缺少趣味性,久而久之,学生会厌倦这种英语写作课,产生消极的学习态度,甚至会因为作文这一部分的困难而对整个英语学习反感。因此,教师在写作教学的过程中,要学会创设富有趣味性的情境,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参与到写作课堂中。例如,教师可以在写作课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技术,运用动画的形式引出当堂课的教学内容,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活跃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乐于针对相关主题表达自己的想法。此外,教师也可以在写作课上进行游戏教学。初中阶段的孩子,玩还是他们的天性,寓教于乐的教学思想就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长期保持这种兴趣。当然,活动的开展时间也不能太长,教师应该要学会把握其中的度,否则教学效果适得其反,产生消极影响。

3. 开展课外英语学习活动,为趣味写作教学积累素材

“生活即素材”,这句话在语文写作中十分经典,同样地,在英语写作中同样适用,英语写作的素材同样需要我们在生活中积累。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教师要培养他们养成从生活中积累素材的良好习惯。

例如,教师在进行《Do you like banana?》这一单元的教学时,就可以在当堂课结束时布置一个课后作业,组织学生们开展“告诉小伙伴你喜欢的水果”的课外活动,在这过程中教师尽量引导学生用英语表达出水果的名称,学生表达有困难时教师要提供适当的帮助,表达正确时要进行适当及时的表扬,以这种方式开展课后英语活动,既能帮助教师更加了解学生,又能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增强学习英语的兴趣,从活动中积累写作素材,为学生的英语学习带来诸多益处。

4. 结语

文学的趣味教学反思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趣味性 视听课堂 构建方法

一、传统视听说课堂存在的问题

所有外语教育者不难发现,传统的视听说教学存在很多问题。首先,陈旧教学模式完全不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代大学生普遍是90后,是极其个性化的一个群体,传统的视听说教学很难让他们在课堂上体现自我个性。其次,由于现在的教材注重课外学习,教师用书和学生用书完全相同,部分学生觉得完全可以在课外独自完成听力任务。此外,随着网络的普及,绝大部分学生能够通过网络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的听力练习,因此,对于学生来说,视听说课程的存在可有可无。

二、趣味性视听说材料的选择

笔者曾就本专业100名学生做了问卷调查,根据调查显示,67%的学生反映听力内容陈旧,与生活相差较远,课堂上很难集中注意力。就此,笔者认为,教师在进行视听说授课时,要事先筛选好材料。听力内容的选择要尽可能多样化,在利用听力教材的同时,可以从教材以外选取多种听力内容。可以选取一些歌曲、电视剧、电影、动漫等,尽可能挑选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课堂上要做到听说结合,将听力内容拿来进行口语练习,也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对话形式或者个人演讲形式就所听内容进行探讨。

笔者曾以商务日语专业的学生为对象开展了一个学期的视听说课堂改革,在视听材料的选择上,笔者做了大量收集工作。

首先,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筛选,只选择部分作为精听材料,其他的作为听力任务,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在期末时进行检测。而作为精听的内容将在课堂上进行听说练习。尽可能挑选一些特别的、时下新出现的社会话题及当代大学生比较感兴趣话题作为精听材料。

其次,选择一些比较有名的歌曲、诗歌或新闻作为听力内容。因为歌曲和诗歌的内容和生活有些差距,所以节选的歌曲或诗歌基本上只作为听力材料进行。如果发现学生出现精神不集中的情况,播放一些歌曲,则不仅可以练习听力,而且可以让学生放松下来。最好能提供一些比较流行的音乐。比如,“再见初恋”,“风在吹”,“GO FOR IT”,等等。

最后,可以节选一些视频作为精读视听材料在课堂上完成。由于现在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够自己用网络搜索各种视频,因此笔者不建议在课堂上大量播放电影、电视剧和动漫等。因为,课堂上播放视频时,学生大部分都沉浸在剧情当中,很难达到预期目标。因此,笔者在进行视频节选时,基本不用有字幕的视频,并且通过视频编辑软件对视频进行分解,从中挑选有趣的或发音规范的视频,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在进行课堂练习时,可以通过听力填空、角色配音、角色模拟等形式进行,这就要求学生在反复听视频材料时做到听懂、会复述并能够原音重现,最终达到听说同步提高的目的。

三、趣味性课堂中学生的角色设定

在传统视听说课堂中,从安排教学内容、授课方式,一直到进行教学反思,教师自始至终都是主导方,而学生则需要充分配合教师的教学安排,否则课堂就会沦为教师自我展现的舞台,学生则成了无声的观众。笔者在进行趣味性视听说课堂改革时尽量缩减教师的职责,将更多的主动权返还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事先做好学生的角色设定。

1.学生不仅是学生,同时是课程的实施者与展现者。

在传统课堂上,教师一人决定了所有环节,学生只是单纯地配合,因此,在配合的力度上就会有诸多差异。教师在课堂上,至少要拿出部分环节让学生主导。笔者在针对大二学生进行视听说课程改革时,将部分课外听力材料的选择权交给学生,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先大量听取材料,从中选择出喜欢的并希望分享给大家的材料,最终在每组学生提供的材料中进行班级筛选,将确定的材料在课堂上进行精听。另外,建议学生将时下最流行的剧目用日语在课堂上表演。笔者在授课时发现,学生一旦发现自己喜欢的,就会竭力完成,因此,在改革后的视听说课堂上,笔者看到了学生用日语自编自演的各大卫视的王牌节目及时下流行的各个语种的电视剧。

2.学生应该学会课堂反思。

以往的教学环节中,教师作为主体进行课程反思,审视自己的课堂设计及课堂效果。但就笔者而言,教师与学生一起完成教学反思会更有意义。笔者在进行时选择了两种方式。一是在授课四到五周时对学生进行不记名方式的调查问卷,将课程反思的相关内容以问卷形式要求学生完成,根据问卷的结果分析整个课程设计是否合理。另外一种方式是直接在课堂上利用20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口头表述,让学生描述课堂的受容情况及对整个课程的看法。有学生参与的课程反思会更客观、全面地反映课堂教学的整体情况,也能够提高学生的整体参与度及配合度。

四、趣味性听力课堂实施过程中有可能遇到的问题

由于趣味性视听说课堂与传统课堂相比,过多地注重学生的参与度与满意度,因此,也有可能出现传统视听说课堂上不曾出现的问题。笔者经过仔细观察和研究,发现趣味性视听说课堂偶尔会出现一些无法预计的问题。

1.学生课堂上过于热情,就某些感兴趣的话题纷纷各抒己见,有时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打乱课程安排。

2.学生过于注重某方面的知识摄取,对于动漫、音乐、电视剧、生活日常等相关词汇和表达比较容易掌握,但对于一些比较生僻的、不熟悉的领域,就加大了听说难度。

3.由于趣味性视听说课堂较为注重学生参与度,有可能导致课堂出现过于娱乐化的问题。

综上所述,趣味性视听说课堂在准备实施过程中不仅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也有可能出现诸多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实施时考虑诸多因素,做到未雨绸缪,尽量使课程设计得合理并趣味化。笔者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力求在进行趣味化教学的同时,找出各个问题的解决办法,使得课堂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能够合理地按照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完成教学计划。

参考文献:

[1]王欲晓.高职特色《日语视听说》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1(23):45-47.

[2]孙成岗.关于日语听力教学的若干体会[J].外国语学院学报,1993(4):52-55.

[3]宋春菊.浅谈学生视听说能力的培养――日语视听说课教学系列(二)[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2002,3:97-98.

[4]李宗玲.日语视听教学浅析[J].science&technology information,2012(27):632.

文学的趣味教学反思范文第5篇

关键词:成才;新课程;初中数学;趣味教学法;运用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对于很多一线教师来说都是再熟悉不过的。不过,又有多少人是真正理解并真正实施的呢?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对于这句话我曾经反复琢磨,揣摩其中的意味,并在课堂教学中反复进行实践。到文章的写作为止,我已经颇有心得。那么,究竟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有效践行趣味教学法呢?

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有效践行趣味教学法展开论述,并列举了几种趣味教学法。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给更多的一线教师以启示,不断激发初中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一、结合自编故事践行趣味教学法

初中数学教材知识的逻辑性很强,对于很多初中生来说都是非常枯燥的。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有效激发初中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我不断进行尝试,最终发现适时结合一些自编的趣味故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初中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案例】:执教《相反数》这一知识点的时候,在课堂导入阶段,我并没有直接进入正题,而是给同学们说了这样一个自编故事:在有理数王国里,一天公民+1在打水的时候一不小心掉进了一口魔井里,旁边的群众看到+1掉进井中慌忙组织人手打捞,谁料想救上来竟然是胖嘟嘟的0。简直是太奇怪了。众人疑惑不解的时候,学问高深的-1终于开口说话了:“这是一口魔井,里面睡着的就是+1的相反数兄弟。幸好我没有掉进井里,也幸好我的兄弟没有睡在里面。”故事说到这里就结束了,听到这样一个另类的趣味故事,同学们一下子来了兴致。看到同学们如此感兴趣,我顺势说道:“同学们知道+1的相反数兄弟是谁吗?他们两兄弟为什么见面之后又变成0了呢?想知道这一切的话,学习完新课你们就全明白了!请大家和我一起打开课本……”

在上述教学片断中,我结合一个自编的趣味故事进行了课堂导入。由于这个故事比较另类,因此同学们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这个故事给吸引过来,对于故事中奇怪的现象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接下来,正式上课的时候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也非常浓厚。这就是我要的结果。

二、结合角色扮演践行趣味教学法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结合角色扮演践行趣味教学法对于很多人来说简直是不可思议的。很难想象,角色扮演可以与数学教学联系在一起。事实上,虽然数学课堂中大都是算式计算,但是仍然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只要多动一点脑筋就可以。

【案例】:执教《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法则》这一知识点的时候,在课堂上我列举了大量的例题引导同学们进行计算,但是大家的参与热情似乎并不高,很少有同学参与发言。看到同学们一个个恹恹欲睡的样子,我的心中不免有些失落。但是,我并没有气馁,而是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我在黑板上列出了这样几道算式:

①(+2)+(+1)= ②(+2)+(-1)= ③(-2)+(-1)=

④(-2)+(+1)= ⑤(+2)+0= ⑥(-2)+0=

列完算式我说道:“同学们,我们现在玩一个角色扮演好不好?”听到我这样说,同学们立刻来了精神。于是,我接着说道:“现在,老师做出这样的规定:以讲台的中点处为原点,前进为正,后退为负。请同学们根据黑板上的算式进行两次连续的运动,两次运动之后的结果就是本题的结论。请同学们先演示一下,然后我们正式开始表演。”通过这样的引导,同学们很快明白了我的意思,并且反复演练。最终在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之下,快速得出了上述算式结果。这样的计算方式,对于同学们来说是非常新颖的,也非常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上述教学片断中,我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计算,这比单纯地让他们进行计算要有趣很多,因此也赢得了同学们的普遍欢迎。

三、结合小组竞赛践行趣味教学法

除了上述两种趣味教学法之外,为了有效激发初中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我还经常结合小组竞赛践行趣味教学法,让初中生在小组竞赛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快乐。这种教学方法,主要利用了初中生具有很强的好胜心心理。

【案例】:在执教《绝对值与相反数》这一知识点的时候,我对绝对值与相反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介绍完之后,为了加深同学们对于相关概念的理解,我组织了这样一个小组竞赛:以四名同学为一组,把班里的同学分为若干个小组。然后拿出一副扑克牌,让其中一个小组的同学抽取其中的一张,抽出扑克牌之后,另外一个小组的同学需要在3秒内快速说出这个数字的绝对值和相反数。说对加1分,说错减一分。如此往复,每轮竞赛允许抽牌十次。为了配合小组竞赛的进行,我还专门安排了计时员和计分员。这样的竞赛方式对于同学们来说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它要求同学们首先要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还需要敏捷的思维。竞赛完毕之后,计分员公布数据,获胜的小组我给予了他们免做课后作业的奖励。对于这样的小组竞赛方式同学们是非常乐于参与其中的,数学兴趣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最大程度激发。

在上述教学片断中,我利用同学们的好胜心理组织了一场小组间的竞赛。在竞赛的过程中,不仅巩固了相关知识的学习,更激起了同学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可谓是一举两得,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结语:除了上述几种趣味教学方法之外,我们还可以结合动手操作践行趣味教学法、结合多媒体践行趣味教学法、结合游戏践行趣味教学法等。这些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激发初中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这一点我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已经得到充分验证。希望本文的写作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引导更多的一线教师参与到该问题的研究当中,不断激发初中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让学生快乐成才。

参考文献:

[1]石永红.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培养的一些途径[J].甘肃联合大

学学报,2007(6).

[2]高卫卫.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兴趣教学法[J].中国校外教

文学的趣味教学反思范文第6篇

关键词:数学;趣味课堂;有效教学;主要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4-0098-01

学生在课堂上有无兴趣,兴趣是否高涨,都直接决定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是否高涨、学习兴趣是否浓厚、教学方法是否灵活多变,是能否构建有效课堂的基础。构建数学趣味化课堂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离不开学生兴趣的培养,离不开教师教学方法的灵活多变。

一、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增加其实用性

数学知识枯燥和乏味,而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数学问题能增加课堂的实用性,实现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小学一年级刚开始学习加减法时,教师如果单纯给出加减算式,让学生反复计算、反复练习,学生会感到乏味,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教师如果用脑筋急转弯等生活化问题,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增加课堂教学的实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学习“分数的意义”时,教师可以给出这样一个思考题:一根绳子对折、对折、再对折,这时每根绳子长1米,那么绳子全长是几米?如果学生能说出对折一次绳子变成了2根,再对折变成了4根,再对折变成了8根,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用数学游戏增加其趣味性

孩子们都喜欢玩游戏,尤其是小学生对游戏更是情有独钟。他们爱玩、好动、爱表现,这些都决定了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地位和意义。在教学中,教师巧妙融入数学游戏,能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活跃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

(1)猜谜语游戏。如教师说出谜面“一加一不是一”,让学生猜一个字(二、王),然后,教师给出相应的解析,帮助学生打开思维之门。教师再给出谜面“一减一不是零”,也让学生打一个字,这时,学生们有了“一加一不是一”的解题思路,多数学生会很自然想到“一减一不是零”的谜底是“三”,有的学生说出是“工”,还有的学生说出是字母“H”。对于“0”这个数字,教师可以给出谜面“像个蛋,不是蛋,成千上万连成串”,chant化的歌谣式谜面,让学生爱不释口,犹感有趣有味。

(2)趣味闯关游戏。闯关游戏,相较于一般的游戏更能激发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学习“公倍数和公约数”后,教师可以设置关卡,每一个关卡都学生判断对错,看看哪位同学最先闯全关。第一关,因为15÷5=3,所以15是倍数,3是约数。第二关,2和9都是18的质因数。第三关,一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都是它本身。第四关,两个相邻的自然数都是互质数。第五关,两个素数的积一定还是素数。第六关,互质数一定是素数。第七关,20的最小公倍数是20。第八关,17和51是互质数。这关卡,质数、合数、奇数、偶数、公约数、公倍数等的感念全部涵盖其中。这个闯关游戏,利于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游戏的开展,活跃了课堂氛围,使数学课堂既以学习数学知识为基础,又彰显了趣味性。

三、巧用抢答活动,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根据学生爱表现、喜欢争强好胜的特点,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抢答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抢答内容可以是数学计算题,也可以是数学应用题,还可以是口算和笔算。将口算、笔算、应用题等以抢答的方式融入到数学教学活动中,为数学课堂增添了魅力,活跃了学生思维,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呈现以下口算题,看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且准确率高。如3.7×2.5+6.3×2.5,7×125+125,25×16,138+456+62,675-450-75。教师如果引导学生观察这几道题的特点,采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就会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率。因此,竞争性的抢答游戏,除了能激活课堂氛围、增强趣味性之外,还能让学生主动发现、自主探讨新方法、新途径,自觉探讨和运用较为简便的方法。抢答活动促进了数学课堂的有效开展,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运用“做数学”,增强数学的趣味性

“做中学”“学中做”是新课改倡导的学习方式,新课标也倡导体验、探究和实践。在教学中,教师应增加实践环节,让“做数学”成为习惯,让“做数学”成为课堂的内在动力。例如,在教学“角”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角”,如建筑物表面构成的角、教室里物体构成的角、打开的课本、开启的门窗构成的角等。学生通过观察而体会“角”的概念和形状,便于理解,印象深刻。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用两根线,固定其中的一根,转动另一根,从而得到不同的角――锐角、直角和钝角。

五、结束语

总之,构建富有趣味性、学生乐于参与的课堂,能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从生活经验入手,创设趣味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想学、乐学。教师要打造数学趣味化课堂,让数学课堂因趣味而有效,因有趣而独具魅力。

参考文献:

[1]王志宏.让学生进入“乐学境界”--浅谈小学数学趣味课堂的构建[J].新课程,2014(03).

文学的趣味教学反思范文第7篇

关键词:英语 导课 趣味

兴趣是推动学习的母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引起学生在每一节课上的学习兴趣,是搞好英语教学的关键。笔者在初中英语新课的导入上,就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作过许多有益的探索,体会最深的就是“导入”本身应带有“趣味性”。

一、用歌曲、音乐导入新课

初中学生处于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已有的英语知识很少,加之,初中学生性格活泼、好动,教师如果在课堂上总是让他们枯燥地背诵外语单词,简直就是一种煎熬,因此,我在教学中常常用歌曲、音乐导入新课。在课前几分钟播放悦耳的英文歌曲或音乐,将语言与情境结合,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学习氛围,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增强记忆,促进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学生往往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新知识,体验了学英语的快乐。

二、用媒体情境导入新课

计算机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媒体,为现代教育注入了新的生机。它集声音、图像、动画文字于一体,通过声像来刺激学生的感官,既可以提供比教材更丰富的语言环境,又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恰当地用多媒体营造情境,是导人新课一种好方法。

每节课开始前,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通过幻灯片等课件为学生创造情境条件,使笼统的、静态的书本知识通过生动的画面变成动态的知识,使学生的思维在各种媒体的展现中得以充分激活。

三、用新闻时事导入新课

初中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青春期,兴趣广泛,思维活跃,可谓“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尤其对新闻、时事、赛事、英模和明星极为关注。但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兴趣爱好,于是,我根据他们各自的兴趣爱好,组合成不同的兴趣小组,如时事政治小组、体育新闻小组、时尚兴趣小组等,注意收集相关信息,并进行适当的筛选和整理,于每周三、五课前三分钟用英语进行交流。这样不仅丰富学生课外知识,锻炼了口语,而且活跃课前的气氛。

四、用对话表演导入新课

对话表演是英语教学中训练学生用语言交际能力的好方式,也是教师用来导入新课的技巧。有时上课前,我便让当天的值日生,先用英语作值日报告,如报告当天的星期、日期、出席情况、天气等。然后由这个值日生,再邀请别的同学一起,表演他们课前已编排好的短剧,剧情可依照已学过的课文的情景,也可自己创设情景,但是台词必须要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这样,既富有新意地复习了旧课,又可加深对新学内容的理解,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而且锻炼了学生随机应变的语言能力。

五、用直观的教具导入新课

初中生习惯于形象思维,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应充分应用直观教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教“What time is it now?”句型时,利用一只钟面,学生随着时针的不断变化,积极思维,正确又迅速地讲出时间。这种方法易于加深学生印象,强化学生的记忆,有助于直接理解所学知识,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能使学生学得活、记得牢、用得上。

六、用游戏、竞赛导入新课

这种方法充分利用初中生好胜心强、荣誉感强的特点,上课开始时,可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做游戏,再导入对新知识的学习。如在学习fast―slow这对反义词时,先让学生玩一个“Vocabulary Power”的游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看看哪个小组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讲出的反义词最多,如:big―small;tall―short;fat―thin等。这种方法,深受学生的欢迎,学生兴致浓厚,参与率高,课堂氛围好。既促进学生温习了旧知,又锻炼了学生的反应能力,从而为讲授新的反义词奠定了基础。

七、用疑问、悬念导入新课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以认知冲突的方式设疑,以强烈的感彩构成悬念是导入的又一种方法。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教师通过巧妙的设疑,制造悬念,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由疑问到思考尽快“入戏”。在学习新内容之前,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设计一些可供师生讨论和交流的话题,因为学生很愿意谈论与他们的生活或业余爱好相关的话题。设置疑问的方法适用于有一定情节,且故事性或趣味性较强的课文。教师巧设疑问和悬念,动之以情,撩拨心扉,在学生“心有所思,口不能言”的情况下,即时开课。

文学的趣味教学反思范文第8篇

摘要:在生物教学中,只要教师善于将趣味性与课堂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将知识点与学生实际需要有机联系起来,平淡无味的课堂就会变得生动有味。真正实现学生由不愿学向我要学,由逼我学向自主学的转变,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平淡无味 有味 好奇心 探索欲 学习欲望

现在的中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对老师枯燥无味的讲解很是反感,处理不好就会造成师生之间的不和谐。作为教师,应当抓住学生对事物具好奇心、学习从兴趣出发等特点,充分利用生物本身独具的神奇性和趣味性等特点,努力挖掘各种趣味因素,创设情境,将无味的知识讲解变为有味的精神菜肴,让学生乐于接受,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引用趣闻趣事,激起学生的好奇心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好奇是人类进步的动力,很多发明创新都来自于科学家的好奇心。而神奇的生物学可为激发学生好奇心提供源源不断的素材,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介绍一些趣闻、趣事,增强兴趣。例如,讲遗传定律这一部分内容时,学生学起来会很枯燥无味,难懂,没有兴趣。教师可介绍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研究探索杂交水稻的艰难历程,也可介绍一些变异的动植物趣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讲生态系统的结构时,可介绍食虫植物猪笼草,它不仅可做生产者,还可做消费者。让学生惊叹生物界神奇的同时,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了由被动的“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搞活了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巧设疑,诱发探索欲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是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前提。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渴望了解生物的各种生命现象及活动,揭开生命运动的本质、规律。教师可依据所教内容,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有意识地创设一些富有趣味,含有质疑性的问题,在课堂上巧妙地造成悬念,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诱发出探索的欲望,让枯燥的学习变成有味的智力较量。在进行《细胞呼吸》教学时,教师设问:水果储存太久后会有酒味;萝卜放久后会空心;过了冬的蒜瓣会变轻,这是为什么?把手伸进潮湿的种子堆里,会有烫手的感觉这又是为什么?为什么种子在太空中遨游后可得到果大、营养丰富的新品种?学生凭着自己的生活经验会对这些问题作出一定的反应,但不会准确,在此基础上,顺势将学生引导到教学内容上。这种由知识的实际应用创设的问题情境,最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接下来学生的学习便会兴趣盎然。在介绍“显性基因遗传和子代性状”时,提出“为什么有的父母都是双眼皮或一单一双,可子女却是单眼皮?”这些问题必然引起学生的好奇,开动脑筋思索,积极发言,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了课堂气氛,使他们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因此在教学时适时的穿插一些趣味性话题可以积极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3、贴近学生生活,提升学习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