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孝道文化的理解

对孝道文化的理解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对孝道文化的理解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对孝道文化的理解范文第1篇

孝道贯百代,上下五千年。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据史料记载,孝道文化萌芽于父系氏族社会,于西周正式形成。《周易•序卦传》云:“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在“三德三行”(至德、敏德、孝德、学孝行、学友行、学顺行)思想的指导下,“孝”成为西周社会占主导地位的伦理价值观念。孔子继承了商周的伦理思想,强调“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孟子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仁、义、礼、智,孝、悌、忠、信。汉代的朱熹在继承儒家传统思想的基础上,将佛道思想有效的吸收融合,系统地提出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道德规范[7]。由此可见,孝道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百代相传的优良传统与核心价值观。孝道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养亲敬亲尊亲、生育后代、推恩及人、忠孝两全等思想在孝道文化中得到了集中体现,“爱敬忠顺”是孝道文化的鲜明特征。爱敬之于家庭,忠顺之于社会[8]。“爱敬”强调不仅要让父母老有所依,从物质条件上养活父母,使他们吃穿不愁,还要让他们老有所乐,心情舒畅地度过晚年生活。“忠顺”将孝道扩展到整个社会。从最初孝道的引申含义来讲,“忠顺”突出了弥足珍贵的民主管理思想,然而在封建社会中,“忠顺”逐渐为统治阶级利用,成为其驾驭统治人民的有利工具,精神内涵逐渐发生异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如今“忠顺”倡导的是要善待他人、社会和大自然,促进人、社会和大自然的健康、和谐发展,这对构建和谐家庭与和谐社会富有参考价值。

二、传统孝道文化对感恩教育的价值

孝道是中华民族尊奉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人伦道德的基础,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大力弘扬传统孝道文化对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具有重要意义。1.传统孝道文化体现了养亲敬亲尊亲的思想,使感恩教育更具有亲和力由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生育国策,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许多家庭逐渐形成了“421”结构,家庭结构的小型化造成了一个孩子要负担起两对父母和四对祖父母的格局,年轻人养老负担逐渐加重。基于现实的压力,一些年轻人的孝道观念受到了严峻挑战,越发迫切需要我们重拾孝道。孝道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是感恩的根本体现。曾参曰:“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由此可见,用孝道文化来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有其肥沃的文化土壤,更具有亲和力[9]。行孝道除了应满足长辈们的物质需要外,还要更加注重其精神需求,只有这样,年老的长辈们才不会觉得因为衰老而没有生活保障,他们的心灵才不会孤独和空虚,我们的家庭才会和谐。2.传统孝道文化体现了博爱的思想,使感恩教育更富有感召力孝道除包含“养亲敬亲尊亲”外,还强调“推恩”。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其意就是在人与人相处中,应当推恩及人,使孝道得以升华,以求达到博爱的境界[10]。博爱思想所憧憬的是一个高度和谐的理想社会。不同家庭、不同教育背景、不同生活习惯的学生在一起学习和生活,不同阅历、不同角度、不同知识背景的师生在一起接触和交流,发生一些观念冲突或摩擦不可避免,但是只要大家相互理解,相互关心,以博爱求理解,以博爱求支持,哪怕陌生人的一个眼神,一次抬眉,一个点头,都会让我们心中漾满甜蜜;哪怕同事的一个微笑,一句鼓励,一声关怀,都会让我们梦里充满美好。3.传统孝道文化体现了生命教育的思想,使感恩教育更具有说服力在传统孝道文化中虽然没有生命教育的概念,但无论是“孝”字中的意蕴还是孝道教育,无不鼓励着我们要关注人的价值、关怀人的生命[11]。然而当代大学生对生命的漠视现象令人担忧。“富士康”集团的“十连跳”事件,中山大学博士论文未写好跳楼自杀事件,等等,无不震撼着我们的眼睛,触动着我们的心灵。“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是孝子的第一件要事。传统孝道文化激励着大学生要培养自尊自爱精神,明白珍惜生命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顺,这是对大学生最好的感恩教育。

三、大学生感恩教育缺失表现及其原因分析

社会处于变革时期,随着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到来导致大学生主体意识不断膨胀。传统文化所构建的意识世界受到了严峻挑战。大学生忽视周围家人、朋友、师长对自己的关爱,专注于自己的世界中,屡见不鲜[6]。1.大学生感恩教育缺失的表现(1)家庭生活漠视亲情。儿童是祖国未来的花朵,应当精心培养。但是长辈们爱幼的本能,使得一些孩子基本上没有接触艰苦环境的锻炼和熏陶,加之父母的娇宠和溺爱,导致部分大学生从小就不懂得生活的来之不易,许多人形成了把父母长辈的照顾视为理所当然,而不知回报的心理。山西长治上党老区一位“无奈的老农”在痛陈儿子不知感恩时感慨道:“不知在大学里除了学习文化,还能否学到良心?”从近年来媒体对此类新闻的报道来看,这种现象绝非个别。(2)人际交往漠视友情。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人际关系网中,每个人的成长也都离不开人际交往。由于受自我中心思想、自我封闭、社会功利和猜疑妒忌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大学生在与别人沟通时很少在意别人的感受,也不懂得换位思考。在与别人相处时,缺乏理解、宽容和合作,遇事容易斤斤计较,容易发生冲突。从清华大学朱令被舍友投毒,到云南大学马加爵用铁锤敲死舍友,再到最近刚刚发生的复旦大学林某投毒杀死舍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名学生因口角捅死舍友等事件,那一颗颗漠视友情的心,震惊的不仅仅是社会和他们的家人,更是我们每个人的心灵。(3)学校生活漠视恩情。“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给他人提供帮助的人需要的仅仅是精神上的认可与理解,而不是回报。但是如果好心人的一片热心换来的是冷漠,那无疑会令人寒心,从此社会上可能会少一个热心人。在感恩意识缺失的今天,发生在我们身边漠视恩情的案例还少吗?有些学生把尊敬老师当成了达到目的的手段,在学校时对老师尊重有加,一旦毕业跟老师形同陌路;有些学生通过社会资助完成学业,然而当他们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时,再去资助别人的寥寥无几。2.大学生感恩教育缺失的原因分析(1)传统孝道文化在历史传承上的脱节[12]。传统孝道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具特色的一部分,是一笔巨大的文化遗产。对于这样一笔文化遗产,长期以来历史上是高度重视甚至无限拔高的。如《孝经》把孝确立为“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的最高原则。但是从“五四”以来,特别是在十年“”中,片面否定传统文化思想,让沉淀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伦理道德规范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践踏和摧残,家庭文化的政治化倾向造成了中国传统家庭由重视孝道向片面否定孝道转变,导致社会人情冷漠、家庭观念不强,社会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家庭文化中的仁爱美德被不断削弱、消失。历来广泛倡导的感恩思想在如此不利环境中无法得到有效继承和发扬,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来说更是如此。(2)社会功利化的驱使。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一方面传统的伦理道德体系讲求知恩图报,修身立德。但现实生活中,由于利益的驱使,造成了部分大学生过分追求物质利益的最大化和自我需求的满足,而忽视了彼此之间的心灵沟通和情感交流,使人与人的交往更多带有庸俗的功利色彩。在这种环境下,大学生难免受到社会功利思想的影响,在个人成长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模式。有些大学生对利益的过分追求,迫使自己丧失了心灵的激荡和升华,感恩更是无从谈起。(3)代际关系的转变和代沟问题的加剧。现代社会打破了传统家庭的稳定性,使得代际关系发生了转变。特别是年轻一代大规模涌向城市,与年老一代城乡分居的现实,加剧了代际之间的冲突,扩大了代沟。在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下,年轻夫妇既要背负事业和自身小家庭的负担,又要以笑脸展示于4位老人面前,如此种种令他们身心疲惫,往往使他们忽视尽孝。而父母养子防老的心态较重,对子女能否“行孝道”有着较高的要求。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就要求子女不仅要在物质上瞻养父母,而且要在精神上尊敬父母。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很大一部分人已经能实现“经济上尽孝”,但也有一部分人出现了尽孝方式上的偏差,认为钱能解决一切,忽视了老人的内心需求。(4)家庭和学校教育的错位。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父母把孩子视为“掌上明珠”,逐渐养成了孩子养尊处优的习惯;怕孩子吃亏,慢慢培养了孩子自私的心理。学校教育中注重把学习成绩放在第一位,而忽略了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加之学校缺乏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有效引导,导致大学生感恩意识弱化和湮灭。因此,“造就”了一批以自我为中心的大学生。他们不知国家和社会的培育之恩,不知集体的扶助之恩,更不知父母的养育之恩。

四、以传统孝道文化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途径

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精神实质使得其在大学生感恩教育中更具活力,同时大学生感恩教育又是传播传统孝道文化的重要渠道。以传统孝道教育为工作切入点,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新途径,符合大学生的成长发展规律和感恩意识的形成过程,也真正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要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1.在传承传统孝道文化精髓中加强感恩教育中国传统孝道文化是一个复合概念,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既有文化理念,又有制度礼仪,既有精华,又有糟粕。为此,当我们以传统孝道为切入点,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时,必须对传统孝道文化进行一些重新解读和有效梳理,提取其中精华,并结合新形势下感恩教育的新要求进行重新诠释,进而在继承中加强感恩教育。一是要注重吸收孝道文化精华,主动接受传统文化熏陶,从感恩认知、感恩情感、感恩行为和感恩习惯4个方面逐步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提升道德修养;二是注重吸收习俗文化中“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光荣传统。例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以及被国内普遍认同的“母亲节、父亲节”等“洋节日”都是优秀习俗文化的体现,社会对这种节日的需求,正体现了我们对“养亲、敬亲、尊亲”“知恩、识恩、感恩”的渴望。2.在拓展传统孝道文化载体中加强感恩教育“五四”特别是十年“”中,“孝道文化”被主观地框定在“政治教育”范畴,在德育理论、德育实践中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13]。因此,在崇尚“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今天,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吸取古代德育教育的成功经验,以现代教育管理理念和传统孝道文化为平台,重构学校德育教育新体系,探索校本德育新途径。一是实施“孝道与感恩教育进课堂”计划。在《思想道德理论与法律基础》等必修课和其它选修课课程中开展孝道与感恩教育,实现学校德育教育与孝道教育的对接。二是实施“孝道文化特色校园创建”计划。在学校适当之处建立一些亭台楼阁、雕刻等具有孝道文化特色的“艺术景点”,在图书馆、教学楼楼廊墙壁两侧等地尽可能镶嵌上孝道文化有关的名言警句或绘画等作品,使学生随时随地受到孝道文化的感染和熏陶。三是实施“五个感恩”计划,即定期围绕孝道和感恩教育主题开展感恩党、感恩社会、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同学系列活动,通过主题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感恩意识,通过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民族传统的真谛。3.在构建传统孝道文化教育长效机制中加强感恩教育德育教育既是一个复合工程,也是一次全民总动员的过程,感恩教育只是大学生德育教育的一部分,而传统孝道文化教育也仅仅是感恩教育的一个视角。新形势下,如何引导大学生识恩、知恩、报恩,需要不断丰富传统孝道文化载体,着力构建“四位一体”的感恩文化长效机制。一是构建“明德育人”长效机制。要使学生“明德”,家庭、学校、社会各自承担着自身的作用和功能。家庭要以亲情为纽带,注重学生习惯养成和道德的启蒙教育;学校要以改革评价体系为切入点,注重知与行的有机结合;社会则要以给予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为突破口,注重环境育人、氛围育人。二是构建“教书育人”长效机制。要把感恩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着力使之“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让学生亲临其境,感同身受。三是构建“管理育人”长效机制。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各级管理工作者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对学生言传身教,以正确的思想引导学生,以高尚的情操感染学生,以模范的行动带动学生,以出色的工作影响学生,齐心协力推进感恩文化建设。四是构建“服务育人”长效机制。要把握好每一个服务环节,做好每一个服务细节,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学习和生活上的各种困难,营造出浓厚的“怀、大承担、大责任”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享受学校各项服务的过程中感受感恩文化的熏陶,让学生在弘扬优良传统孝道文化的过程中让崇尚感恩之风盛行。

对孝道文化的理解范文第2篇

[关键词]汉代画像石;孝道文化;厚葬文化;神学化

汉代画像石是流行于我国两汉时期一种特殊的丧葬形式,它作为墓葬附属的石刻艺术,具有相当高的写实性。著名历史学家剪伯赞先生认为汉代石刻画像“几乎可以成为一部绣像的汉代史”,“当然是一种最具体、最真确的史料体”[1]。古代工匠以刀在石头上刻画,多采用墨线亦或彩色的颜料加以修饰,主要用于墓室、墓阙以及墓祠等墓葬建筑的装饰。其所表现的题材、内容极其丰富,几乎涉及到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汉代画像石在我国只短暂的留存了300余年,但是它作为汉代独具特点的丧葬风俗,成为当时孝道文化的重要载体。本文通过从两个方面来分别论述,汉代画像所石反映的孝道文化。

一、厚葬的孝道文化

虽然我国早已有厚葬的习俗,但是厚葬文化在汉代盛极一时,其在汉代的发展程度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从我国大量出土的汉代画像石墓就能发现。我国汉墓的考古工作始于20世纪20年代,绝大部分是50年代以后进行的。据不完全统计,已经累积发掘的各种大、中、小型的汉墓数量约在万座以上。汉代墓葬多以砖石结构为主,在所有砖石类墓葬中,已发现和发掘的汉代画像石墓超过200座,出土的画像石总数已超过10000块[2]。其在我国境内分布范围上也相当广泛,向东至江苏、浙江沿海地区,西达四川、甘肃一带,向北至陕西、山西、北京一带,南至贵州、云南地区等14个省市都有出土。

汉代孝道的社会伦理观念严重,其形成受汉代推行“以孝治天下”的政策所决定。在这种理念影响下,汉代的孝道理论有了很大的发展,突破了传统局限,延伸了孝道的内容,并提出了许多孝道观念,逐渐成为一种带有浓厚社会伦理观念的孝道。汉代画像石所表达的含义不仅具有驱鬼辟邪的宗教意义,而且还是作为评价死者后人,是否为孝子的标准之一。汉代人通过对先人的厚葬获取外界的褒奖成为孝子,甚至能够因此而入仕做官。就像我国著名学者蒋英炬所说,从本质上看,坟墓艺术存在的根据还是在于生人的需求。山东嘉祥县武氏祠中所存东汉时期的“石阙铭”就体现了这一点,该阙碑内容提到了武氏父子因孝道而被选举为孝廉的经过[3]。正是因为厚葬的行为,能够受到了政府的褒奖和认同,从而促使社会其他各个阶层逐渐形成崇尚厚葬之风。

厚葬的盛行还与当时统治阶级上行下效的风气有关。在西汉武帝以前,由于国力强盛,国家有足够的财力来修建大型墓地。历任皇帝先后建造了大量的陵寝、墓宫。比如以汉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为代表的“汉五陵”。这些陵寝不仅宏伟壮丽,而且极具奢华,另外在其附近还设置有专门的陵邑以供伺奉。由此引发了地方诸侯的竞相效仿。虽然其所建规模远次于帝陵,但也较为豪华。其中以西汉时期的满城中山王墓、徐州楚王墓、永城梁王墓、长清济北王墓等诸侯王墓为代表。而广大平民百姓也在统治阶级崇尚厚葬的影响下,纷纷摹效,形成一时风气,有的人为了体现孝道而厚葬其先祖亦或父母,不惜大肆举债,甚至倾家荡产。据《后汉书・崔列传》记载,东汉时期著名文学家崔在其父去世后,为厚葬尽孝,“剽卖田宅,起冢茔,立碑颂。葬讫,资产竭尽,因穷困,以酤酿贩鬻为业。时人多以此讥之,终不改”[4]。由此可见汉代厚葬之风上行下效极为普遍。后来,东汉明帝因民间厚葬奢靡浪费,而导致的“田荒不耕”深感忧虑,随下诏“申明科禁”,并“宣下郡国”[5],明令禁止百姓厚葬之风。

二、神学化的孝道文化

汉代的《孝经》是汉代孝道神化的主要著作之一,《孝经》的内容阐述了以孝道治理天下的作用。在《孝经》中写道:如果将孝道作为帝王治理天下的依据,不仅可以实现天下太平的目的,还可以防止自然灾害和祸乱的发生。《孝经》的出现使汉代孝道的发展朝着神学化的方向发展,并在西汉中期神学化的孝道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西汉董仲舒为了适应统治者的需求,将孝道进行了一定的神学化[6]。董仲舒将“五行”融入到孝道中,并从阴阳理论中推衍出“三纲”理论,并形成一系列的具有宗教神秘色彩的孝道。到西汉末期,具有宗教神秘色彩的孝道进一步和当时主流的迷信思想结合,形成了具有较为浓重神学化的新的孝道文化,这一特点可以从汉代画像石的内容题材上有所反映。

例如在西汉的洛阳卜千秋墓,卜千秋墓是当前发现年代较早的壁画墓,其选取的题材是传统的西汉墓画题材,表现了传统宗教思想中的飞升以及守卫陵墓的思想。在主墓室绘有传统伏羲、日月等我国传统神话形象,以及龙、虎、朱雀、枭羊等神异。再如东汉晚期的河北望都二号墓中的画像石,在每个墓室的顶部都绘有各种神话人物或者神异动物,这种具有神话色彩的画像石内容,直接反映了当时统治者所宣扬的具有神化色彩的孝道文化。

三、结语

汉代画像石作为我国两汉时期丧葬制度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不仅代表了汉代所盛行的孝道文化,还蕴含了当时社会各阶层对于厚葬理念的理解与体现。其产生和发展为我国孝道文化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对于研究汉代的审美艺术也有着广泛的借鉴价值。因此对汉代画像石的研究和梳理十分必要且意义重大,这些珍贵的具有汉代鲜明特色的实物遗存,越来越为考古工作者所重视,对研究汉代的社会经济、物质文化和丧葬制度,都有着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剪伯赞.秦汉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2]刘太祥.汉代画像石研究综述[J].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刊),2002,03(22):8-9

对孝道文化的理解范文第3篇

虽然与河南官方回应的“意外”不同,湖北事件中的犯罪嫌疑人已涉嫌故意杀人被刑拘,但近乎同样的缘由、同样的强弱对垒、同样的强制致命以及同样的悲剧结果,都让人难以容忍此类恶性案件的重演。在倡导法治与人权的当今社会,农民维权的困顿已然令人揪心,而维权的后果竟然是命丧黄泉,如此挑战公义的悖逆现象,怎不叫人愤慨万分!

对于心存“被掠夺感”的农民而言,法治的梦想或许显得那么飘渺,他需要的只是很简单的权益保障:当我的土地或财产不能按照合理的价格流转,我就有权利继续在上面安全无忧地耕作,哪怕是荒芜也根本不用担心有推土机来袭。这种最基本的需求,是每一个人的安身立命之本,也是现代政府必须提供给纳税人的最基本产品。

遗憾的是,在类似的悲剧中,我们看到正义保障的双重缺失。土地或财产征收,本应建立在公平的市场法治规则上。两起命案中受害人都不满意补偿的标准,但却不能阻止强者一方的进攻式掠夺,在交易的第一现场,公平已荡然无存;当交易的天平倾斜之后,农民选择了以命相搏来维护自己的权利,照样无法抵挡碾上身来的铲车,在维权的第二现场,官方介入的迟滞再度让正义缺失。必须追问的是,事发时为何没有执法力量在场?向来对十分敏感的地方政府,难道对受害人的诉求及所涉纠纷一无所知?

从暴力强拆活埋百姓致死,到农民工堵车讨薪被碾死,再到农民维权被碾死,每一次重复性的个案,都会让不信任的情绪增加一分。这样的悲剧背后,依然是同样的权利贫瘠与困顿。

我们必须从中明白,如果弱者无奈之下要用自己的身体去维护权利,如果捍卫公义的官方力量都选择性回避,那么悲剧早已注定,我们所赖以凭借的社会正义的边界,也会在强者与弱者的失衡争夺中慢慢萎缩。

弘扬孝道精华

孝道既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中国传统道德的一部分。既是文化,又是伦理道德。或说是一种伦理文化。因此亦应同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传统道德一样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弘扬其精华。只有这样,才能建设好孝文化,真正形成新型孝道。这种新型孝道将建立在对传统孝道两重性的正确认识与充分反思的基础之上,不仅要继承传统孝道精华,而且还应该包含平等、自由、人权等现代精神,这样才能与时俱进,得到当代年轻人的认同。

那么,孝道精华到底是什么?孝道精华,是中国古代孝道中具有永恒价值、可宝贵,因而是可继承的东西。在中国古代孝道或叫作传统孝道中,同时包含着一些不合时宜的内容、要求,带有不可避免的时代局限性。当今弘扬孝道精华,既是文化建设的需要,又是社会建设的需要,特别是传统孝道在许多人心目中逐渐淡化,新生一代更加缺失的情况下,显得更具有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弘扬孝道精华,要从倡导读点孝道精华,从而灌输点孝道精华开始。这是补头脑中的空缺。比如《尔雅》对孝下的定义:“善父母为孝,”再如《新书》对孝下的定义:“子爱利亲谓之孝。”这两个定义都要求善事父母、热爱父母。这是中国古代孝道的基本内容与要求,应知道。父母是自己生命的创造者、养育者,因此,要对父母的养育之恩终生不忘。对此,古人有许多论述,应选读。

赡养父母是子女义不容辞的义务、责任,它是孝道的第一说法与要求。孟子有“五不孝”之说。其中头三项便是“不顾父母之养”:“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孟子·离娄下》可见,孝道的首要要求是赡养父母。怎样赡养父母,古人曾提出详细要求。《吕氏春秋》提出“五养”。古人还认为,子女对于父母不仅要“能养”,而且要“善养”。尽力满足父母的生活需要,让父母安乐。《孝经》说:“养则致其乐”。赡养父母还要尽心竭力。《论语说:“事父母,能竭其力。”但赡养父母只是孝道的起码要求,而更高境界是养与敬并举。《论语》说道:子游问孝。子日:“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将孝简单地理解为“能养”,在春秋时非常普遍。而孔子却认为,如果把孝只理解为“能养”,这简直是把父母当成被饲养的犬马;只有做到敬,才是人类的孝道。孟子说:“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万章上》)。荀子说:“请问为人子?曰:敬爱而致恭”(《荀子’君道》)。可见,尊敬父母为传统孝道的内容与要求。当然,对父母如何赡养,如何敬,古人有许多论述。比如,对父母要和气、愉色、婉容。古人说:“孝子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礼记’祭义》)。如此等等,需要越来越多的人去读,去真正弄懂。这对于弘扬孝道精华是十分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如果我们在倡导学点儿孝道精华的同时,在舆论导向上,在加强青少年特别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上,乃至在整个社会,又强调弘扬孝道精华,并积极营造学习、研究孝道精华氛围,加强引导孝亲敬老社会风尚建设,情况将会更好。这也就是说,随着有更多方面、更多人对孝道精华的认同,孝道精华必将引发人们扎扎实实的行动与实践。孝道精华会发扬光大,竞放异彩。

年轻人“被让座”表示“有压力”

遇到老人让座,你会怎么办?在车厢,刚刚被老人让座的年轻市民范佳说,碰到老在站年人给自己让座,会感到很不好意思,通常大多数还是年轻人给老人让座的多。相反,老点候车的大人给年轻人让座,则会给年轻人带来压力,“看到老人主动给自己让位,反而会更督促我们年学生屈丽霞,看轻人让位给老人。”

到发出“给年轻人让座”的倡议,表情略有吃惊,表示:不靠谱。

她认为,年轻人给老人让座是理所应当,老人给年轻人让座倒让他们觉得不靠谱了,这既让年轻人觉得难为情,也不合适,对年轻人来说亦有些讽刺意味,老人给年轻人让座毕竟违背了道德准则。

“岁数这么大的老人,给我让位,我怎么好意思坐?但是说实在的,有时我们年轻人比他们更累。”市民林逸坤提出建议,如果仅是买菜、购物,希望老年人乘车最好还是避开上下班高峰期。

还有市民质疑,老人的此举意实在寒碜年轻人,不就是在鼓励年轻人给老人让座嘛,“几位老人的做法其实是想表达相反的意思。”

“我认为老人这样做,是想让更多的年轻人给老年人让座,有点‘看你(年轻人)好不好意思’的意味。”郑州市民万鑫向记者表达自己的观点。

“给年轻人让座”倒像是一个道德耳光

对孝道文化的理解范文第4篇

近期,我国新颁布的《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引起社会广泛热议,其中规定:“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探视老人成为法规,体现了我国立法的日趋成熟,也与文化传统一脉相承,但笔者对条款的执行效果也持谨慎态度,法律与道德显然还是有区别的,原本应是道德范畴的规范,却需要通过法律手段加以约束,让我们不得不担忧传统孝道的流失。据媒体报道,前段时间合肥市庐阳区法院在一起赡养纠纷案中引用“常回家看看”条款,判决5名子女定期看望母亲。但因与母亲有矛盾,5名子女拒绝执行判决。后在法官的一再劝说下,子女们虽然同意“回家看看”,却只是站在门口“看看”老人。对于这种徒具形式的行为法律又当如何界定?无怪乎媒体也只能感叹“门口看老人,法律又能如何”——毕竟我们的孝道终究应该是发自内心的自然流露。

以孝入法,自古就有,汉律对于违反孝道的行为要处以刑罚,若一位大臣不符合孝道的要求就要被罢官。西汉甚至专门设置三老一职以宣扬孝道。不过,在传统社会结构消逝的背景下,精神赡养问题在现代社会中更加突出。一些人把孝道简单等同于物质供养,缺乏对父母的精神赡养。《礼记》有云:“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孝,天然地要求子女对父母做到赡养与爱敬两个方面。养,是指在衣食住行等方面满足父母的物质生活需求,这是孝的最基本要求。真正的孝应达到“敬”的高度,即对父母必须恭敬,给予精神上的关心和敬重,支持父母的合理意愿。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保障等社会职能体系的日益健全,国家和社会为赡养老人创造了诸多便利条件,并承担了一定的责任,养已不难做到,但是儿女对父母“发乎心”的敬,和如何借助我们当前的沟通工具,加强与父母的交流,让父母打心底里感到欣慰,应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孝的伦理本质是爱。的确,人最早感受的是来自于父母的爱与呵护,并在父母及他人的爱中形成最初的责任感。人正是不断地扩充、升华对父母的这种初始责任感,越出血亲家庭的范围,形成对他人及社会的爱与责任——其根基都深植于对父母之爱中。试想,一个不从精神上爱、敬父母,行动上忠、顺父母的人,又何谈对他人、对社会尽责任?故曾子疾呼“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

对孝道文化的理解范文第5篇

【关键词】孝道;孝道教育

一、孝道教育的缺失现象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在西方文化的强势冲击下,价值观向多元化的趋势发展,人们越来越崇尚自由和个性,在此环境下,我国的传统文化面临着严峻的冲击和考验,许多传统的道德规范在当今社会已经逐渐被人们所淡忘,孝道观念也开始变得淡漠。

近期网上出现一个名为《天堂午餐》的视频,视频中的儿子给去世的妈妈做了一顿妈妈盼望已久的午餐,可是却是只能送往天堂的午餐,视频中儿子迟到的孝心引起了很多网友的热议,被当今社会忽略的“孝心”话题瞬间引起了网友们的关注,点击率达到400多万,此视频震撼了许多大学生。它之所以震撼是因为这个仅仅只有6分钟的视频敲击到了他们心灵深处很难面对的一个现实。现在的中国正处于转型时期,在“孝道”这个教育问题上,当代大学生并没有过于关注,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近年来,大学生各种不孝的行为频频被报道。2004年11月1日下午,南京大学逸夫楼的公告栏上张贴了一封署名为“辛酸父亲给大学生儿子的信”,这封特别的信以其极具特色的鲜明代表性和强烈的震撼力被全国各大媒体纷纷报道和转载,引起了国内众多高校大学生的热烈讨论。信的内容大致讲述了一个大学生视父母为“佣人”,“取款机”的种种行为。无独有偶,2005年11月,一个名牌大学的优秀研究生为了应酬而完全忽视家里已经负债累累的事实,频繁的向父母张口要钱。当他要买房子时,家里东拼西借给他凑了30多万元,他竟然还嫌少,对从小把他含辛茹苦养育大却已经年迈的父亲说出“我一脚踩死你”的狠话。面对这样没有良心的不孝儿子,老父亲老泪纵横:“为了保证让孩子好好学习,我们省吃俭用,从来不让孩子端茶送水,帮忙干活。可孩子为什么这么不懂事?我们做错了什么?”

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孝依然是中华民族一个重要的伦理道德规范和最基本的做人原则。这其中最简单的原因就是人性不灭,爱心永存。孔子从人性的本能出发,提出“爱自亲始”,首先要教育自己的子女孝敬父母,尊重长辈,然后旁及别人。不爱自亲,何以爱他人?不敬其亲,何以敬他人?人性的培养必须要符合人的心理和生理的发展规律,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不能在孩子还是幼儿的阶段就培养孩子兼爱天下的一切,否则不利于培养孩子的健康的心理,也难以达到期望值。叶澜教授在一次访谈时说过:“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孝道是道德教育的起点,也是高校道德教育的一个切入点。

二、丰富和完善孝道教育的内容

内容是孝道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加强大学生的孝道教育必须进一步明确、丰富和完善孝道教育的内容。

(一)爱心教育

爱是什么?心理学家弗洛姆认为,“爱是人的一种主动的能力,一种突破把人和其他同伴分离之围墙的能力,爱使人克服了孤独和分离的感觉”。其实,他所讲的爱的主动性包括关心、责任、尊重和认识。这就是孝道里所讲的敬亲。

爱心是孝道的本质,也是行孝的根源和最为内在的心理动因。养亲,敬亲的行为都是出自于对父母深刻的爱的思想感情。《荀子・君道篇》有言:“请问为人子?曰:敬爱而致恭。”孟子认为“大孝,终身慕父母。”(《孟子・万章上》)孟子认为,大孝的人,是因为它能够始终如一地敬爱父母,所以,孝是出于对父母的爱的行为。其实,很简单,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爱谁,就会无私的为谁付出,不求回报。父母完全不为自己而为儿女们辛苦奔波,也是因为父母对儿女的爱。那么,如果我们对父母也有这种深沉而伟大的爱,那么我们也会自然而然的不为自己,为父母着想。客观上来说,每个人一生下来就会受到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养育,从而深深的感受到了父母对自己的爱,无形之中就培养起了子女对父母的感情。孟子所说的“孩提之童,无不知其爱父母”就是客观事实的真实写照。正是源于这种对父母的爱心,激励着子女对父母行孝。爱是一切道德情感的源头和道德行为的动力,而爱自己的父母则是仁爱、博爱的起点。所以提倡爱心教育要贯穿于大学生孝道教育之中。当我们懂得了爱,学会爱别人了以后,我们就会体谅理解父母。

(二)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创造一定的感恩教育氛围,对受教育者实施的知恩图报和施恩不图报为主要教育内容的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

古人云:“为人生在天地之间,有四恩:感天地盖载之恩,日月照临之恩,国王水土之恩,父母养育之恩。”每个人的出生都离不开父母的孕育,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养育,为人子女就应该懂得感谢父母的生养之恩,只有真正从内心情感上感激父母,才能在行动上践行,时时处处对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孔子说,事父母,能竭其力,父母死后,服三年孝。子女对父母的感恩意识正是子女行孝的最大动力。儒家“孝”的观念和秦汉之后的孝道,都包含有感恩的因素在其中。血缘关系和父母的养育都使这种感恩之情显得更加真诚,自然,强烈,这是人的本性,是子女对父母对其哺育自己生命的人的感情。“父之道,天性也。”“人之所以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所以很大程度上,子女对父母的孝心是源于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从这一点上来说,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是进行孝道教育的情感基础,我们应该从子女和父母的情感联系为切入点,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

(三)养老敬亲教育

所谓养老敬亲教育,包括了养亲教育和敬老教育两个方面的内容。养老教育就是教育大学生首先要对父母进行物质赡养,这是为人子女尽孝的最起码要求。敬亲教育就是教育大学生除了对父母进行物质赡养外,更重要的是对父母进行精神赡养,这是尽孝的高层次要求。在养老敬亲的教育问题上,首先应该使大学生了解,尽孝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养亲。俗话说“积谷防饥,养儿防老”,人在步入老年之后,就会逐渐丧失劳动能力,也会因为身体的衰老,或者是疾病缠身而削弱甚至是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所以这就要求子女必须对父母尽到赡养的义务。其次,应该使大学生了解孝道中“敬”的重要意义。《论语・为政》载:“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成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孔子认为孝不仅要以养为基础,更重要的是能敬重父母。《孝经》中也说:“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这就说明孝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尊敬父母,给予父母情感和精神上的关怀,而养仅仅是最基本的要求而已。在当今社会,“养”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老人的基本物质生活都得到了保障,既然“养”的问题已不再突出,那么孝道中的“敬”就具有了更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对当代大学生来说,在物质方面可能无法给父母提供太多,那么对父母的精神赡养就将成为他们尽孝的主体。老人就像孩子一样,需要关心,需要关爱,最重要的是给老人精神的关心,心理的慰藉,了解他们的情感和需求,要充分尊重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多聆听父母的想法,使老人能够在精神层面上体会到子女的一片孝心。

三、加强大学生孝道教育的意义

孝道教育是中华民族教育的起源,在我国古代教育史上始终居于核心地位。当代大学生是祖国未来建设的主力军,他们承担着建设国家,管理国家,播撒精神文明火种,净化社会风气的重任,其道德水平的高低关系着国家的未来,因而其自身的道德素质至关重要。孝道教育是大学生德育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和切入点,对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心和责任心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加强孝道教育,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孝道是衡量一个人道德素质高低的标尺。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希望,在当今的社会大潮流下,各种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使大学生的价值观和思想受到不小的冲击。在这个标榜崇尚自由和个性的时代,大学生的责任感在慢慢的淡化,很多学生容易使自己走向极端,他们往往意识不到自己身上所肩负的对社会,对家庭的责任。而孝道对于大学生责任感的培养以及使他们形成健康和谐的人格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能够孝敬自己父母的人,就具备了最基本的责任感,能够做到对父母如此,那么旁及别人,同样能够尽到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

作为学生,学习是最主要的任务,但是大学生是为国家的未来培养的人才,不仅仅需要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更重要的是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和谐的人格。和谐的人格不仅仅对个人的健康成长意义非凡,对社会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孝是一切道德的起点和基础,每一个有道德的人都是具备孝德的人,有了孝才能够称得上是品德高尚的人,只有具有了高尚的品德才有可能培养真正和谐的人格,所以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孝道教育,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坚实基础。

(二)加强孝道教育,促进家庭和谐氛围的形成

人类社会无论经过怎样的发展,也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家作为心灵的避风港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最珍贵,最富有感情的。在当今这个高速发展而又充满竞争力的社会,家作为我们的最大的精神支持,它的宁静和安稳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结构也出现了变化,传统的大家庭逐渐变为只有一个独生子女的小家庭,全家人都围着一个孩子转,对孩子的溺爱也到了极点,家长对孩子的过分宠爱也使家庭成员的地位也渐渐发生了变化,以前是“小敬老”,而现在是“老怕小”。所以家庭成员关系的融洽与和谐主要是取决于子女对待父母的态度。不同的人长期生活在一起难免会有摩擦和冲突,家庭成员也不例外,再加上子女和父母所受的教育背景不同,生活的年代也有所差异,不同的两代人之间肯定会有意见分歧的时候,在如今的家庭成员发生矛盾时,父母对子女的妥协占很大一部分比例。即使如此,有些家庭的子女还是对父母不满意,经常无缘无故的生气或者是无视家庭的实际情况,任性地提一些过分的要求,使得父母小心翼翼,更不要谈和谐的家庭氛围了。相反,如果子女能够孝顺父母,尊敬长辈,能够体谅和理解父母的艰辛和对我们无私的付出,那么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自然是和谐轻松。所以对大学生进行孝道教育就显得特别重要,这样才能够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三)加强孝道教育,有利于推动和谐文化、和谐社会的建设

孝道是和谐文化、和谐社会形成的助推力,在古代封建社会,人际关系主要是靠以血缘宗法为基础的伦理关系为纽带来维系的,维系家庭和睦,人际关系和谐的孝道就成为了所有社会人际关系的精神基础。传统孝道现代价值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不仅仅要对自己的父母孝顺,还要尊敬长辈,其实就是对儒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的诠释。加强大学生的孝道教育,不仅能够强化他们对父母的孝顺,而且还能够提高他们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责任意识。这样,才会形成“我爱人人,人人爱我”的和谐社会文化。而和谐文化又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部分,和谐社会的建设是需要每一个有道德,有文化,有思想的人来参与建设的,而这些人都是来自于每一个家庭,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说,家庭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和根源。孝道教育对于和谐文化和和谐社会建设确实具有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孙煜.你与亲人的距离有多远[N].浙江日报,20060128(8)

[2]赵志疆.孝“啃老族”亟需“心理断奶”[N].梅州日报,20071015(2)

[3]舒扬.叶澜教授访谈录[J].教育研究,2004(2):3337

[4]贾晓明.大学生心理健康[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5]张长水,李化树.青少年感恩教育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7(6):3538

[6]彭进清,吴虹.论和谐人格[J].伦理学研究,2010(4)

[7]张莉.当代大学生孝道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J].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9

[8]李忠杰.论建设和谐文化[N].光明日报,20061009

基金项目:

“文化强国”背景下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在思想道德修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项目编号:2012JG54。

对孝道文化的理解范文第6篇

不管是今天的农村, 还是城市,在社会结构和人口流动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之后,“ 家” 的经济交易功能已越来越难以支撑,“ 孝道”文化所依赖的社会结构和经济基础已瓦解, 原来由家庭、家族承担的经济互助互保功能必须由金融证券与保险市场来取代。对于创业者来说, 这当然隐含着巨大的商机。实际上, 在今天的物质需求已不成问题之后, 人们的剩余收入与财富越来越多, 接下来的挑战便是如何安排好未来的物质与精神需要。在收入能力达到如今的高度后, 人们没必要靠传统的家庭结构来规避未来风险和养老需要, 当然更希望用各种证券市场安排未来的生活需要。

中国金融业的发展艰难, 这一点基本是共识。实际上, 在政府管制多得让人寸步难行又没有可靠的法治的情况下, 人们对金融交易当然会缺乏信心, 金融市场难以深化就不奇怪了。虽然从眼下的状况看如此, 但从长远发展趋势看, 我们不得不认识到中国金融业的潜力巨大。

为什么金融业的潜力极大并隐含着巨大的商机呢? 这不仅可以从企业融资、把未来收入流作金融证券化的角度来理解, 融资与证券化当然为金融业创造许多商机, 但更重要的发展潜力来自中国社会结构的转型、文化变迁以及不断深化的城市化, 这些社会转型正在逼迫人们减少甚至放弃对儒家“ 孝道”文化的依赖, 转而依靠正式的保险与其他金融证券市场, 由市场逐渐 取代家庭为个人提供经济保障。人们正在发现各类保险与金融品种是更可靠的养老和保障未来生活需要的手段, 而且也能给个人提供更大的自由空间, 增加长者的个人尊严。

再换个角度看, 我们意识到,过去28 年的发展重点是制造业、养殖业和种植业, 是解决当下的生活需要问题, 到今天, 当下的物质生活已基本解决, 收入也有剩余。解决今天的消费问题之后, 经济发展的重点当然是要解决好未来的生活问题, 要规避各类未来风险, 而这恰恰是金融证券与保险市场的所在。因此, 下一步的经济发展重点必然是金融业。相关的制度也需要改革,否则无法适应这种发展的需要。

儒家“ 孝道” 文化在历史的中国

为什么中国人的未来生活保障不能再靠儒家“ 孝道” 文化, 而是靠金融市场取而代之呢? 以“ 孝道” 为中心的文化体系将逐渐终结,这一趋势不会因我们个人的偏好而改变, 而是由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所决定。为理解这一点, 我们看到,人自出生开始即面对两种基本需要,一种是吃穿住行这些物质消费, 即所谓的物质生活; 另一种是心理或说精神需求, 即所谓精神生活。就生存需要而言, 物质生活的重要性应该第一, 精神生活其次。

除了今天的物质消费和精神需求外, 一个人面对的同样重要的挑战是如何满足未来的生活需要, 而未来又可能充满各种不确定性以及各类担忧, 包括经济收入的不确定性、身体健康的不确定性, 还有未来精神生活、心理状态的不确定性。从优先次序讲, 当然是先满足今天的生存需要, 再尽量规避未来的风险。在今天的需求得到满足并出现剩余之后, 人们必然把重点放在规避未来的风险上, 这就是金融市场交易的作用所在。人类发展的进程大致如此。

在农业社会里, 虽然对多数人来说物质产出难有剩余, 但温饱基本能解决, 所以当天的消费挑战能勉强应对, 但因为生产力还没高到有太多剩余的程度, 所以农业社会的人们还顾不上用金融产品来保障未来的生活需求。事实上, 农业社会里的商业特别是金融保险、借贷、证券业都不发达, 甚至根本就不存在, 没有市场提供的互保、互助金融品种, 所以, 家族、宗族就成为主要的经济互助体和社会共同体,在家庭、家族内部成员间以及长晚辈之间实现互通有无、互相帮助等隐性经济交易, 家族像是一个非正式的内部金融市场。换句话说, 那种社会里, 经济问题往往通过小范围内的社会组织, 而不是通过广泛的市场来解决。

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们知道,为了规避未来收入风险、养老以及意外事故而进行跨时间空间交易时,必然有一方或几方先付出, 然后在未来某个时候或发生某种事件时另一方给以回报,这是一种信用交易,涉及到不同人在不同时间、不同事件状态之间的经济支付交易, 这就要求双方有极强的信任基础, 在一方违约时另一方能有补救的办法,否则没有人愿意把辛辛苦苦赚到手的收入付给另一个人, 没有人愿意加入这种交易。也就是说, 信用交易必须以可靠的契约保障体系为基础( 契约可以是隐性或显性的)。

在没有发达法治的农业社会里,亲情与血缘成为保证互保、互助交易顺利进行的自然基础。另外, 像2500 年前由孔孟推出的儒家“ 孝道” 及相关价值体系, 即是增加家庭内部隐易安全的进一步保证。换句话说, 在没有市场提供的保险以及其他金融品种的前提下,“ 养子防老” 是最主要的规避未来风险的手段, 而儒家“ 孝道” 文化体系则是保证作为投资者的长者能有回报的文化制度保证。

由儒家“ 孝道” 文化支持并以儿女作为具体载体的养老与风险保障体系的确在中国持续了2500 年,之所以这套体系能维系这么久, 其原因大致如下。第一, 土地以家族所有, 长辈掌握了土地分配权。对于2500 年没有走出农业的中国社会来说, 没有土地就没有生存力。因此, 长辈的土地支配权让后辈想不“ 孝” 也不行, 这当然能保证代际间的隐性利益交易, 让长辈在儿女身上的投资有回报。第二, 在之前, 中国的工业欠发达, 商业也有限, 对多数人而言, 可能交易的金额会非常小, 利益交换的规模非常有限, 因此, 在传统社会里,“ 违约不值得”, 基于家族和“ 孝道” 文化的信用交易体系一直“ 够用”, 不需要成本更高的外部法治体系。第三, 在铁路于19 世纪末出现在中国之前, 除了马车和水路运输外, 跨地区交通非常艰难, 地区间的人口流动非常有限。只要大家都世世代代生活在同一村, 社会舆论也会迫使每个人遵守“ 孝道”、“ 守信”。正是由于这些因素,“ 孝道” 文化在2500 年里基本能给中国社会提供一个可靠的、以“ 家”为基础的养老与风险保障体系。

社会转型让“ 孝道” 文化成为历史

在今天的中国, 为什么“ 家”的经济交易功能日益淡化,“ 家族”作为非正式内部金融市场的功能越来越弱了呢? 为什么基于儒家“ 孝道” 的养老与风险保障体系正在瓦解? 许多人说是由于现代人道德沦丧所致。――这也许是部分原因, 但更重要的是由于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变迁正在把“ 孝道” 文化体系给淘汰,其原因又因城市和农村有别。我们先从以下两方面看农村的变化。

第一, 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 家族、家庭的长者不再有给后代分配土地的权力, 族产空空, 因此, 长者对后辈难以有约束力。除非恢复土地私有制, 否则传统长者的“ 威慑力” 难以再现,“ 孝道” 与“ 家 规” 就无“ 刚性”。

第二, 种田已不再是致富的路子, 非农的收入远高于农业收入。这意味着大家都去非农打工, 背井离乡往城市移民。今天, 中国以每年约1% 的速度在城市化, 相当于每年有1300 万人口从农村进入城市。以笔者在湖南的家乡为例, 全村350户家庭中, 有75% 的家庭有儿女常年在外地城市工作、生活, 其中一部分在外地有正式户口, 即使没有正式户口, 不少已在外地安居。这些年关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民工子女的上学问题、医疗问题等等讨论得很多, 这当然是好事。从另一方面看, 在子女相继离开农村后, 留在家乡的父母长辈的养老与保险问题已越来越严重。子女移居外地, 儒家“ 孝道” 文化的约束力已相当弱。因此, 在农村, 基于儒家“ 孝道” 的传统养老与风险保障体系正在瓦解。

农村如此, 在城市, 儒家“ 孝道” 文化更是靠不住, 养老与保险只能靠金融市场。首先, 城市人没有农田作为最后的生活保障, 所以这条路不通。其次, 城市人因工作迁居异地的现象已非常普遍, 人口流动是常规。记得在80 年代初到上海出差时, 由于周围的人都讲上海话, 笔者基本不敢开口讲话, 怕暴露自己的湖南口音; 但今天到北京、上海等地就不用有这种担心, 因为周围的人相当多也是外地人, 即使他们听出你的外地口音, 也无所谓。跨地区人口流动大大增加后, 家庭、家族内部的经济交易越来越难以执行, 代际间和亲戚间的信用交易越来越不安全,“ 不孝”、“ 违约”的频率日益上升,“ 孝道” 文化的约束力越来越弱。

因此, 不管是今天的农村, 还是城市, 在社会结构和人口流动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之后,“ 家” 的经济交易功能已越来越难以支撑,“ 孝道” 文化所依赖的社会结构和经济基础已瓦解, 原来由家庭、家族承担的经济互助互保功能必须由金融证券与保险市场来取代。对于创业者来说, 这当然隐含着巨大的商机。

实际上, 从经济收入或者说生产力的角度讲, 在农业社会时期,由于人们的产出能力不高、没有足够的剩余去自己安排自己未来的生活需要, 所以农业社会的人是“ 迫不得已” 靠“ 家庭” 实现养老、保险等经济交易, 并不得不接收个性的儒家“ 孝道” 文化。但是,从晚清开始的工业化过程,经过近150 年的努力已使中国的生产力大大提高, 物质生产是史无前例的丰富, 现代工业、农业已解决了中国人今天的生活挑战。但, 在解决了今天的物质需求之后, 人们的剩余收入与财富越来越多, 接下来的挑战便是如何安排好未来的物质与精神需要。在收入能力达到如今的高度后, 人们没必要靠传统的家庭结构来规避未来风险和养老需要, 当然更希望用各种证券市场安排未来的生活需要。

由金融市场取代家庭的经济交易功能

我们是否要担心一旦经济交易功能退出家庭, 家庭会破裂呢? 是否让家庭不再有凝聚力呢? 这种转型对家庭文化、对社会文化当然会有极大的影响, 而且转型过程中会有许多阵痛, 但其长远影响是正面的,会强化个人权利和个人自由。正如笔者在《对儒家文化的金融学反思》中谈到的, 家庭有两个主要功能,一个是经济互助, 一个是社会功能即精神互助与感情交融。为了支持经济互助功能的运作,“ 家” 文化与社会文化往往必须有许多“ 强制性” 且抑制“ 个性” 的内容; 但是, 为了支持精神互助与感情交融,“ 家” 文化与社会文化又必须要尊重个人权利、尊重个人的自由选择。中西文化的差别也在于此, 理解这种差别即可帮助我们不用为未来的中国家庭担忧。

许多学者认为中国文化重视家庭, 而西方文化则不然。―― 这显然是一种误解, 实际上中国人和西方人都重视“ 家”, 只是追求的“ 家” 的境界不同。传统中国的“ 家” 侧重强制性的经济交易功能, 西方社会的“ 家” 侧重基于自愿的感情交往功能。在处于温饱与饥饿之间的农业社会里, 生存是一个永恒的挑战, 所以“ 家” 的功能很难超出利益交易和保险互助,温情脉脉会过于奢侈, 这种社会可能必须要有“ 刚性” 的家庭结构,要个性, 否则“ 家” 之内的经济交易就很难有确定性, 这就是儒家以及任何传统农业文化的共性。在近代西方社会的生产力上升之后,“ 家” 的经济功能逐渐由金融保险市场胜任, 这时的“ 家” 文化没必要那么“ 刚性”, 也不必约束个人的自由, 因为感情的交融是逼不出的, 只有基于个人权利、基于个人自由选择的“ 家” 里, 父母、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交流才是自愿真诚的, 才不是出于“ 义务” 责任感而为之的。

对孝道文化的理解范文第7篇

【关键词】孝文化,孝感培育

“孝”文化一种人伦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感恩”意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孝感”文化,就是培育孝的人伦文化和感恩意识的传统文化。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西方思想的冲击和影响,当代大学生的“孝感”意识日渐薄弱。传统文化中敬老养老、孝敬长辈的传统美德在年轻一代中日渐淡薄,加强对大学生群体的“孝感”文化的传承和孝美德的培育,是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对于当代大学生“孝感”文化的培育和建设成为教育的一个重要课程。笔者以问卷调查资料作为支撑,以实际调研数据为基础,分析当代大学生“孝感”缺失的具体表现和原因,并提出增强当代大学生“孝感”文化培育的对策。

一、当代大学生“孝感”文化培育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培育当代大学生的感恩意识

感恩,可以理解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西方社会将感恩解释为“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指的就是感恩意识。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处世哲学,是一种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感动并能享受这一感动的思想境界,是一个人对自己和他人以及社会关系的正确认识;感恩也是一种责任,知恩图报,有恩必报,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作为一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应该懂得什么是感恩,应该自觉自愿地接受和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以感恩的心态回报社会和他人对自己的关怀呵护,并使感恩成为自己做人的基本准则。

在当代大学生这个群体中,不少大学生的孝道观念不强,感恩意识淡薄,甚至把父母对他们的付出,社会各界的关怀都当做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这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过分强调个人存在价值,这个价值观在社会伦理领域的映射,折射出高等教育对于感恩意识、孝道文化培养的缺失。当代大学生要更好地立足社会,必须要有“孝感”意识,因为个人“孝感”意识的高低直接影响自己的道德素质高尚与否,它能够反映出你对周围环境生命体的尊重,如果对自己严格要求。

(二)有利于充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

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本质区别之一,就是“教育人”这一本质课题。感恩教育本来应该成为高校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不是只关注就业,忽略育人功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德育这一块内容落实不够,尤其是忽视感恩教育,必然会造成大学生自私自利、缺乏修养、情感冷漠,这对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因此,“孝感”文化的培育是当前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高校有能力也有义务对当代大学生的孝道教育尽力。让学生与老师一起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视阈下深入挖掘中国传统“孝感”文化的价值所在,并让其转化为当代大学生德育建设的新形态,引领大学生构建完整的孝道观念,让他们以此为目标,在日常生活中把优良的品质发挥到实际的地方。

(三)有利于实现和睦的家庭关系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原生家庭中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孝感”文化的起源。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问题颇多,这其中的原因来自多方面因素。例如两代人思想观念的差异性大,导致父母与子女之间形成了一条无形的鸿沟,并且随着子女的不断成长,他们的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于是导致父女与子女之间的交流变少、关系逐渐疏远,甚至有一些大学生甚至诉说自己无法与父母沟通。

“孝感”文化源在“孝”,更是贵在“感”,因为它本身是以亲情血缘关系为基础的。[1]只有把“孝”感知到、深化与内心,得到切实的感知,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实现父母与子女之间情感的对接,才能够缓和家庭代沟矛盾、维持隔代关系平衡。

孝道使家庭成员相处之中能够做到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谦让和相互包容,形成一个和谐的家庭关系。如果一个人生活在一个温馨和谐的环境中,那么他的内心就会充满正能量,充满阳光,当走出这个家门外之后,就会把这份和谐传递给他人,这种精神力量的传递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当代大学生“孝感”缺失状况及其原因

(一)当代大学生“孝感”文化的缺失状况

“孝感”文化亘古不变,提到它,人人都知道它的存在以及重要性,论其内涵,都能说出很多道德理念。然而在客观生存状态当中,却对“孝感”文化观念意识淡薄。[2]说过: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所谓的认识就是思想,由此只有先有了这样一个思想深深地印在脑海中,才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有所体现。

面对这样一个现象,笔者对此存有很多疑虑,于是为此设置了一份问卷调查。调查的对象是在校大学生,总共发放500份问卷,调查的题目为“如何看待‘孝感’文化”。最后笔者对问卷调查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显示:342份有效问卷回答“不了解”、“没看过”、“不知道”,而无法评价的约占总数的37%,能客观分析其中意义价值的仅约占总数的9%。

由此,笔者不得不为这一结果感到失望,从这些数据可以间接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孝感”意识的淡化和淡薄。他们对“孝道”文化没有深入地理解,多种文化元素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冲击导致他们对孝道行为不一,知行错位。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文化一直是中国社会的道德基础,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高学历知识分子,更应该深刻理解孝顺父母的道理。然而并非如此,其结果差强人意。

当代大学生,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孝心意识,学会换位思考。在和父母相处和沟通的过程当中,若跟父母的观点不一,意见相悖,多数人采取顶撞父母而非耐心沟通。此刻作为子女应该换位思考,多考虑对方感受。在问卷调查的题目:“你认为造成你和父母之间矛盾冲突的主要原因”的问题中,选择“与父母思想观念存在隔阂”的占38%,选择“父母没有考虑我的感受”的占46%,选择“自己的观点和行为没有更多思考”占5%,选择“双方都有责任”的占23%。根据笔者的调查和简单采访,有些大学生觉得和父母没有太深的感情,父母有距离感,性格也不开朗,并且平时很少打电话跟父母联系,甚至即使打电话更多的时候是觉得父母很唠叨,和父母发生争执和争吵。

(二)当代大学生“孝感”缺失的原因

1、学校的知识教育与道德教育存在失衡现象。虽然教育界一直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是在实际教育中其实“智慧”超过了“德育”。[3]当代大学生在学校,讨论最常见的问题是英语等级考试有没有过,拿了几等奖学金,获得了什么奖项,成绩排名多少,却很少有人提及思想道德水平,仿佛如果这个人成绩很突出,就掩盖了他的思想道德品质。另外,在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教育一直只认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的任务,其实不然,作为在校的每一个老师都有义务对学生的德育尽自己的一份责任。由此这就造成了高校德育主体的流失,思政课的课堂教育仿佛是一座“孤岛”,收效甚小。

2、家庭教育中孝道缺失。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更关注孩子们的学习成绩,以孩子学科考试成绩的高低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仿佛只要学习成绩好,品德会理所当然自然而然的提高。激励的方式也是常用奖金作为鼓励。这样的现象也导致孩子的观念里认为自己的成绩才是对父母最大的回报,恰恰就忽视了“孝感”文化这一理念。

3、社会历史的误导以及西方多元文化思潮的冲击,使“孝感”文化遭到颠覆性破坏,认为传统的东西都是落后的,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批判和反对。市场经济也使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巨大变化,个人对受利益的驱动导致道德失衡,从而“孝感”文化必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中失去了应有的地位。由此出现了很多例如传销组织,骗取父母、亲戚的钱财和感情,有的甚至还对自己的亲人动手。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知恩图报人人有责。当代大学生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摒弃“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不要把父母对自己的爱当作理所当然,应怀有感恩之心。

三、提升当代大学生“孝感”文化培育的对策

(一)发挥校园文化优势,加强孝道教育

校园是一个具有深厚人文底蕴的文化之所,在培育“孝感”文化方面,应发挥重要的作用。首先,学校应营造和谐的“孝感”文化氛围。可以通过校广播站,校报社,校社团等进行“孝感”文化的宣传,让“孝感”文化在校园内成为一种主流文化。[4]让学生身在校园便能近距离感受浓厚的“孝感”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孝德教育。其次,在校园内要树立孝德模范,这对于其它同学有着无形的影响。无论是学校的老师和同学,都可以以自身的力量成为孝得模范的带头人。这样既能引起共鸣,同时又能对宣扬“孝感”文化发挥事半功倍的样子。

学校资源丰富也会给宣扬“孝感”文化带来很大的作用。社团可以设置主题文化活动,例如可以组织辩论赛、书画展、演讲赛、摄影展等来进行宣传。同时,学校应该把大学生“孝感”文化纳入学校考核评价体系,综合评价学生。因为单纯的智力水平和成绩高低不能作为评价学生孝德文化教育的唯一标准,这样的评价体系更能够让学生重视自己的孝德水平。

(二)发挥家庭教育优势,强化言传身教

当代大学生虽然以后再家里的时间越来越少,但是原生家庭传播“孝感”文化还是非常重要的场所。

首先,家庭教育要改变教育观念,把德育放在首位,让孩子懂得感恩,引导孩子往积极的方向思考问题。同时在一个家庭中,父母与孩子之间应该建立平等的关系,这样更有利于维护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营造一种轻松的德育文化氛围。受传统观念的影影响,仍有很多家长认为“棍棒之下出孝子”的想法,其实这种想法是极端的,笔者认为应该尊重个人的人格,以平等的方式积极地沟通交流。家长在践行德培育方面应该以身作则。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言行对于子女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孝感”缺失的父母很难培养出有孝心的子女,所以家长要在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当中尤为重要。

(三)优化社会教育环境,营造“孝感”文化氛围

社会性作为人的本质属性决定了人的孝德教育离不开社会环境。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结构和家庭架构的变化,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孝感”文化,所以要对“孝感”文化进行转化和创新,让它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

例如《新二十四孝》中的做法就更贴近现实生活,在社区文化建设中融入新孝德教育的内容并坚持长期的教育宣传是提高人们孝德水平的有效方法。“孝感”文化还需国家制定相关法规的方式给予推力,《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修改为孝道制度化提供了保障,例如“常回家看看”由自发行为转变为法定行为。[5]同时,政府把孝德纳入公务员录用、考核和提拔的评价体系,用人单位在招聘毕业生时引入“孝敬父母”内容。另外,很多媒体也大力宣传“孝感”文化,报道一些先进事迹和抨击不孝现象等等,这些都能够促使当代大学生和对“孝感”文化的巩固。

(四)内化“孝感”文化,自觉践行孝道

当代大学生要从自身出发,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加强对自己的教育,在学习之余,平时可以通^书籍、电影等来学习“孝感”文化知识,通过切身体会领悟“孝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不断地进行自我反省,把对“孝感”文化的理解升华到一定的境界。

实际生活中,在与父母相处方式方面,要学会换位思考,用心体会和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心平气和地与父母进行沟通和交流;在外面注意安全,不要让父母担心。同时,在平时的生活当中要严格要求自己,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生活习惯,不乱花钱,不随波逐流,体谅父母的艰辛和压力。[6]在家的时候,要积极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哪怕买不起贵重的东西能够为父母做洗完洗衣服也是一种孝道,或者带父母出去逛逛,定期去医院体检是孝,替父母捶背洗脚同样是孝。天气变凉时叮嘱多穿衣服的电话或短信,在重要的节日之时和父母生日的时候为他们购买小礼物都是能表达自己的孝心也是“孝感”文化的体现。

做一个真心懂得感恩的合格公民。

参开文献:

[1] 张岂之.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7):5-6.

[2] 仇志伟,王薇.新时期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6(24)

[3] 梅良勇,余敏.孔子孝论及其对和谐社会构建的意义研究[J].孝感学院学报. 2012(02)

[4] 陆安.“孝文化与科学发展观国际研讨会”综述[J].孝感学院学报.2010(01)

对孝道文化的理解范文第8篇

关键词:学校德育 孝文化 孝观念

一、孝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生成的基础,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数千年以来,无论身份地位的差别,中国人都深深地受到以孔子为代表,以“孝”为核心的儒家礼教的熏陶和影响,而以孝为核心的儒家伦理文化构成了中华文化的主体部分。黑格尔曾说:“中国纯粹建立在这一道德的结合上,国家的特征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1]

以孝的伦理观念为根基的孝文化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方方面面,以至于我国很早就有“以孝治天下”及“百善孝为先”的说法。孝文化在政治及社会中的影响是如此之大,以至于有人说:“自三千五百年前之古代以迄今日……孝道实为中国人的国民道德,如有一言攻击孝道,那即将成为战斗信号。中国国民将举国一致为复仇而奋起,手执干戈,虽妇亦将为此项战斗而牺牲其生命。”[2]

孝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值得继承并发扬光大。对此,曾说:“我们还要提倡父慈子孝……我们主张家庭和睦,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双方互相靠拢,和和气气过光景。”

二、孝文化在当今学生中的断层

如今社会,生活方式急速改变,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在广大学生中孝文化出现了严重断层。

(一)许多学生对传统孝文化的内容一无所知。

在新的生存环境中,旧有的孝道文化中的许多东西荡然无存。

如“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这个观念基本上不再存在,不仅如些,许多年轻人还把头发搞得奇形怪状,完全没有古人所讲的对发肤的敬意,没有意识到这是孝文化的重要标志而大加推崇。

又如,在如今社会中“父母在,不远游”这个信条也由于社会的发展、交通的发达和求职的需要等原因被许多人抛弃。父母想念孩子、担心孩子,打电话过去,却以“我现在很忙”推脱,可怜天下父母心。

再如,按传统孝文化要求,父母死后子女要辞掉工作,在父母墓旁守丧三年,这个习俗很多人不知道,也不再为人们实行。不要说守孝三年,就连戴三周小小的“孝章”,表达对父母的敬意和思念,有些人都觉得影响美观而不戴。

(二)在如何对父母尽孝的问题上,许多学生的理解往往比较肤浅。

随着近代以来中国政治由伦理政治向民主政治转变,孝文化被视为封建专制制度的护身符而受到激烈的批判。在严厉的批判运动冲击下,孝文化地位在人们心目中大大降低,在学校教育中儒家伦理思想受到极大的忽视甚至蔑视。这种情况导致传统孝道文化传承中的断层。孝文化一度在荒芜中靠着历史的惯性而运行着。

在学校教育中,当问起学生如何对父母尽孝,以及是否为父母尽过孝道时,许多学生回答不上来或者回答得比较肤浅。许多学生对孝的认识仅仅理解为“‘听话’、‘从命’,以及长大以后,给年老的父母好好地吃饭”罢了。[3]

(三)许多学生不仅对孝的观念一无所知,而且变成家里的“小皇帝”。

在否定传统孝文化的缺点的同时,人们往往忽视孝文化的合理内涵,使孝文化的养老本位受到极大的破坏,孝文化中的优良传统得不到很好的继承。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子女与父母关系的恶化甚至颠倒,特别是现在许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不少家长对孩子娇生惯养,视为家里的“小皇帝”。这样,传统伦理社会中的与孝道有关的“父为子纲”,“君父”、“子民”的关系在家庭中便有了奇妙的转变,随之出现了不少任性、刁蛮、缺乏生活自主能力、严重依赖父母的子女,许多子女不知道遵守孝道,感恩父母,有的成年之后仍不自立,成了“啃老”一族。甚至在家庭关系中出现了许多极为不和谐的镜头,有的子女连赡养父母最基本的义务都不愿意尽到。

三、在德育工作中要积极培养学生孝的观念

学校教育中孝文化的缺失,非常不利于传统孝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孝文化的断层与错位是学校教育的一大缺失,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必须积极培养学生“孝”的观念。因为孝文化仍处于一个比较重要的社会地位。

(一)孝文化的推广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家和万事兴”,我国古代也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说法。在学校德育教育中推行“孝”文化,培养学生孝的观念,促进他们学会善待父母、回报父母,有利于家庭关系的和谐,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二)教化的推广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上出现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潮。这些思潮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对其心理健康非常不利。如有些学生在学校比吃比穿,不把学习放在中心位置,形成好逸恶劳的不良风气。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孝文化教育,让学生体谅父母在家的辛苦劳动是非常重要的。孝文化的推行可以让学生有一种感恩意识,向父母期待的方向发展,形成一种健康的心理。

(三)教化的推广有利于学校管理。

在现实社会中,许多学校的管理者都有一个共同的感慨,即学生的管理工作越来越难做。一方面,学生出现了与“八荣八耻”严重违背的情况。一些学生沉迷于不良社会风气之中,经常旷课。另一方面,学校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许多学生对管理者的批评劝告置若罔闻,我行我素,经常出现顶撞老师,不服从学校管理的不良行为。而学校却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来警诫学生的行为,甚至许多学生连家长也管不住。在这种情况下推行孝文化教育,让学生养成尊敬师长、好好学习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四)教化的推广有利于学生的就业及前途。

孝文化在中国历史悠久,根深蒂固。传统孝文化中的许多习惯,如避讳及守三年丧中的部分习俗在民间仍然延续着,而“万恶为首,百善孝为先”、“忠臣孝子人人敬”等名言也仍然耳熟能详。在经济生活中,许多企业,特别是东方社会的许多企业,仍然有着深厚的孝文化色彩,从要求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出发,鼓励员工对父母孝顺,认为孝敬父母的员工才会对企业忠诚。在这种情况下,推行孝文化,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德]黑格尔.历史哲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