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建筑设计与环境设计的关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环境艺术 建筑设计 重要性
任何建筑都离不开周边的环境,即使是建造在沙漠中的房屋,也是上有青天,下有黄沙。人类由早期居住的单栋房屋发展到由许多房屋组成的聚落,随着生产和社会的进步,由聚落、乡镇而发展成为各种类型建筑组成的城市。但不论是城市还是乡村,他们的建筑设计都离不开周围的环境。环境艺术设计与建筑设计两相原来彼此独立的设计性实践工作在两者的相互伴生和相得益彰的客观态势下都取得了相应的良好发展局面,环境艺术设计作为建筑一般性设计实践环节的补充和辅助,在很大的现实性程度上增加了建筑物设计对象的艺术转化效果以及人文关怀底蕴。环境艺术设计理念的及时引入有效地增益了建筑物建设实体与建设实施地点的周围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为建筑实体更好地吻合国际性意义层次的环保要求提供了充分的现实参考依据,本文将围绕环境艺术设计对建筑设计活动的重要性展开论述。
一、建筑设计浅析
通常所说的建筑设计是指“建筑学”范围内的工作。是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的紧密结合的艺术门类。体现为城乡建筑环境、各种类型房屋、陵墓、园林、建筑小品和某些纪念性建筑及其他建筑设施的总体和个别设计、风格、艺术价值,也指建筑作为一门艺术的形式和手法。
当代建筑设计实践行为在人民群众的整体性物质生活条件得到良好改善的现实条件之下。比较多地引入了环境艺术设计理念的有关实践内容。当代建筑设计不仅是解决室内空间的使用、美观的要求,同时也在外部形体上,具有一定特性风格的前提下与周围环境、城市文脉及城市控制性规划相协调的结果。一个全新的观念进入了建筑师的思想和他的人民生活之中。此后,建筑逐渐成为空间的,被认为是一连串相互联系的空间。
当代建筑师要在充分考量环境设计规则的客观性原则不被违反的客观约制条件下,尽己所能地满足客户群体对建筑设计风格的具象要求,以此实现在建筑物设计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实现环境艺术设计工作在建筑设计实践工作中的最佳效能。
二、环境艺术概念界定浅析
(一)环境艺术的概念分析
环境艺术在一定的层次解析角度上可以被粗略地界定为环境建筑设计学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兼具的概念性分支。环境艺术可以被视作新进几年所出现的一种交叉性学科,它在很大的实践性意义层面上融合了建筑学,建筑设计学、艺术学、艺术设计学等学科的有关理论建构组分,它在将这些学科交互体系中的共享部分进行融合的过程中,比较良好而充分地实现了有关知识在融合过程中的和谐稳定状态,在保留原有学科的知识体系特点的同时,成功地建构了具有自身全新特色的知识体系性发展脉络。
(二)环境艺术的发展趋势
在1981年举行的全球建筑师国际会议上,环境艺术的概念首次被提出。我国有关的建筑设计与施工实践工作领域最早对建筑设计过程中的环境艺术状况开始施加关注则要上溯自1985年前后。时间推移到1987年之后,在《中国美术学报》的大力促进之下,我国正式形制的中国环境艺术学会正式成立,到1993年,中国环境艺术学会正式更名转变为中国环境艺术委员会和中国建筑文化艺术协会,这种协会形制的建构与转变的实际状况成功地体现了我国环境艺术事业发展的客观进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居住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各类环境艺术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环境艺术的理念和实践,在这样的背景和基础上在我国兴起和发展。
三、生态环境浅析
建筑设计中除了建筑本身优美动人的造型外,其配套设施也是衡量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中唯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在保持城市生态平衡、改善城市面貌方面,具有其他设施不可替代的功效。是我们创造生态环境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依托条件。
城市建设规划设计实践环节中要给绿地建设工作留有充分的地块空间以及建设实践时间留余。绿地建设活动对城市居民居住区域的整体性的环境和气候条件的调节改善作用是其他一切的现实性实践形式无法予以替代的。如果我们能够通过城市规划与设计实践活动实现城市公民居住区域的良好环境设计效果,那么在事实意义上将会较大幅度地改善中国人的客观居住环境条件。
四、建筑设计与环境设计的关系
建筑仅仅是环境的一个部分,建筑美从整体上说是服从于周围环境的。“建筑”作为稳定的不可移动的具体形象,总是要借助于周围环境恰当而和谐的布局才能获得完美的造型表现。绿色植物的季节性变化和易修剪的特点使其在营造建筑外部空间环境中成为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独特的地域景观建筑的外部空间环境不仅同建筑形象有关,而且同建筑室外绿化景观密切相关,空间环境的特定性是建筑不同于其他艺术门类的重要特征。生长环境和民族文化喜好的不同使各地域的自然植物景观呈现出巨大的差异,而建筑与周围自然环境的结合,不仅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且造就了丰富多彩的地域景观。
环境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表现主要可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对生态坏境的保护,节省能源,尽量减少对生态圈的破坏。在建筑设计中我们应考虑地形地势的利用。场地气候条件的影响以及植被的关注,并考虑到节能减排,多对周边自然环境进行关注。
2.对使用者生活、工作环境给予更多的考虑。将人对周边环境的心理或感情需求结合在环境设计中,使建筑设计不仅仅是止步于生活上实际的物质需要,而是结合环境设计满足建筑使用者的内心情感要求。
3.传递地域文化特点,诠释不同时代的艺术观念。
4.面向未来有足够的发展弹性空间。
结束语: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对建筑设计要求的提高,环境艺术设计与建筑设计两相原来彼此独立的设计性实践工作在两者的相互伴生和相得益彰的客观态势下都取得了相应的良好发展局面。环境艺术设计作为建筑一般性设计实践环节的补充和辅助,在很大的现实性程度上增加了建筑物设计对象的艺术转化效果以及人文关怀底蕴。环境艺术设计理念的及时引入有效地增益了建筑物建设实体与建设实施地点的周围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为建筑实体更好地吻合国际性意义层次的环保要求提供了充分的现实参考依据。在今后的城市发展及建筑规划设计中建筑师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体现绿色平衡理念,充分展示人文与建筑、环境与科技的的和谐统一,实现建筑的选址规划合理、资源有效利用、节能减排,建筑环境与周边自然环境协调舒适,满足建筑使用者的内心情感要求,将建筑设计作为一个整体空间设计,使建筑设计真正成为一门带有诗意的艺术。
参考文献:
[1]张贺生.浅析环境艺术对建筑设计的重要性[J].江西建材,2014-06-15.
关键词: 建筑设计;生态系统
Abstract: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promoted the continuous progress of construction industry, especially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accelerating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the building structures arised like shoots after spring rain.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also requested higer requirements to the design of architecture. In the current construction industry, some building designers excessively pursue the convenience and comfort of the building itself, ignoring the harmony between architecture and the na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ven ignoring the topography, not combined with the local climate, and not consider the negative influence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fter the completion, resulting in ecological harmony. This article explores how the designers to conduct positioning foundation, overall planning, environmental design, architectural design,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adapting to the needs of the local eco-design and creating harmonious community.
Key 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 ecosystem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前言
近年来, 在城市经济原则的支配下,人类对建筑物的功能需求被片面地夸大, 把建筑的实用要求作为建筑的首要功能。建筑自身成为建筑设计中的唯一的主体。 只注重建筑自身的方便与舒适, 忽视建筑所在的自然条件与气候条件。甚至无视地形地貌, 不结合当地气候,不考虑建成后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 破坏了生态和谐。
事实上,建筑师的职责就是协调建筑和自然的关系, 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 这些都为建筑的发展提出了要求——建筑与自然的结合。基于生态性考虑的建筑设计是一个综合性课题,体现在建筑规划与设计、设备技术设计、 施工安装等阶段, 不同的阶段各有侧重。 而建筑规划与设计阶段是构造建筑系统活动的第一步,是将生态的观点融入建筑系统的关键, 它涉及合理的基地定位, 总体规划, 环境设计,建筑设计等方面。
一、 基地定位
根据生态学的进化论,生态化的建筑设计包含着资源的经济利用问题, 其中首要的是土地的利用问题, 在建筑的基地选址方面不破坏植被, 不侵占农田;对地质、 水文、 日照、 风向、 气候、 气象、 景观等一系列自然地理环境因素, 做出优劣的评价和选择, 以及所需采取的相应的规划设计的措施,拥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较强的生物气候调节能力, 满足人们工作生活所需的舒适环境, 使人、建筑、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系统。
二、 总体规划
调研当地的各种气候条件, 例如温度、相对湿度、 日照强度、 风力和风向等地域因素; 充分考虑建筑场地, 如朝向、 定位、地势地貌; 建筑的选择与布置充分要考虑形体、 环境、建筑形式、 风格, 反映当地的气候条件、 材料条件、 技术条件、 生活方式、文化审美观点及乡土风貌, 将建筑内与外、单体与群体、 群体与城市环境有机结合起来, 保持城市文脉、 城市肌理的持续性。
在规划布局上利用和结合地理与气候特征等自然条件,评价阴影范围、 引导空气流动;合理控制和利用自然光、 日照和风, 顺应自然环境及保护环境, 做到 “因地制宜” 创造良好小气候。
三、环境设计
环境规划应充分利用自然提供的潜力, 如有依坡就势、 层层叠落的布局形式, 使建筑融入自然, 如同生长出来一样。建筑形式、 布局、室内外空间组合应与不同时空充分联系起来, 力求建筑自然采光、自然通风、 空间自然化; 同时对地形地貌的尊重可以说是对土地 “文脉”的一种延续,是 “人文精神” 的体现。
对于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处理无外乎两种情况,一种是将建筑融入自然。 就是把建筑纳入与环境相通的循环体系, 从而更经济有效地使用资源,使建筑成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尽量减少对自然景观、 山石水体的破坏,使自然成为建筑的一部分。另外一种是将自然引入建筑, 再现自然, 运用高科技知识、 生态技术, 将植物、 水体等自然景观引入建筑内部, 促进生态建筑化。
(一)室外环境
城市道路、 步行道、 广场、 停车场、 绿地、 水面等是室外环境的构成要素。绿化是环境设计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也是衡量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标准。
1、保持绿化物种的多样性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关键因素, 也将更好地发挥其生态功能的前提。在绿化中发挥生态效益的趋势是乔灌草复合型群落>灌草型群落>单一草坪>裸地。
设计学是一门新兴的基于艺术与科学的交叉学科,以人的设计创造行为为对象,是关于设计行为的目标、内涵、价值、方法及其解释与评价体系的科学,具有艺术与科学的双重属性。自工业革命以后,设计与工业化生产方式和科学技术相结合,设计成为推动当代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组成部分。设计学领域中的“环境设计”,以优化人的生存环境为目的,是针对城乡人居环境为核心的城市设计、景观设计和室内设计,知识结构涉及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环境设计同城乡规划设计、建筑设计一起构成国家建设设计领域从宏观、中观到微观三级层面的有机组成部分。环境设计是城乡规划和建筑设计的深化与延伸,满足城乡规划和建筑设计对微观层面人居环境问题的具体研究与解决。环境设计隶属国家建设设计领域和工程体系的定位,决定了学科建设和发展与城乡规划学、建筑学等工程学科具有必然的联系。这种对环境设计专门人才培养要求的针对性,强调工科院校在环境设计学科建设和专业教育方面要突出工程技术的办学特色。建设和发展工科大学特色的环境设计学科是适应国家建设发展的需要,也是开展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研究,优化学科专业知识结构,促进工科与文科优势互补的需要。紧密结合社会对环境设计人才的规格要求,注重城乡规划学、建筑学等工学类相关学科与环境设计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体现了环境设计与现代城市和建筑科学技术相结合的特点,反映了艺术与科学融合发展的趋势和方向。环境设计专业及其学科虽然隶属于艺术门类,具有艺术性的相关特质,同时还具有技术性、工程性和应用性的特质,与相关工程技术学科具有密切的联系。环境设计的这种特质,表现在用科学技术方法创造性地解决人居环境中的人文艺术问题,通过应用理学知识体系中的自然科学概念、原理、实验技术等,研究和探求解决环境设计与建设工程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包括选择相应的技术方法、特定的材料,并确定符合技术要求和性能规格的设计方案,以满足结构或产品的要求,解决施工中的经济、安全问题,达到工程质量要求的工作步骤、方法与工艺,创造性地建设高品质人居环境。所以说环境设计既是艺术创造,也是技术工程,强调把科学技术与艺术美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更全面、更综合的形式实现对人居环境的价值创造与形态创造。“环境设计”包含了环境的艺术设计和环境的工程技术设计两大方面的内容。环境的艺术设计关注人的精神性,解决的问题包括环境体验、文化创新、生活方式及审美取向等人与物关系的相关情理问题。在改善和创造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使人获得新的领悟,具有影响、塑造人的思维、行为和人格的力量,具有审美教育、信息交流等作用。环境的艺术设计与哲学、美术学、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密切关联。环境的工程技术设计主要关注环境的物质性内容,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环境工程设计中的自然材料、人工材料、技术手段、工艺流程、生物生态等物与物关系的相关物理问题。工程设计是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认识自然的理学原理加以应用,使自然界的物质和能源的特性能够通过某种结构或产品的形式体现或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环境的工程技术设计与城乡规划学、建筑学、风景园林学、土木工程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学以及理学领域的数学、物理学、生态学、地理学、测绘科学等工程技术科学密切关联。环境设计学科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为依托,创造高品质的人居环境和解决人居环境中的问题,既具有艺术性的一面,又具有工程性的一面;既涉及形象思维,又涉及逻辑思维,是艺术学与技术科学的结合,其学科背景具有很强的交叉性。环境设计正是合理运用环境的艺术设计方法和环境的工程设计方法,使两者有机结合、协同创新,共同实现设计的目的,其中既包括解决人居环境中人与物的关系问题,也包括解决人居环境中物与物的关系问题。把握好两者的结合是环境设计学科建设和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专业教育方面要注重多学科知识融合;注重现代科技的应用与转化;注重用技术的手段解决设计问题。总之,环境设计是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应用的媒介,强调用设计转化科研成果,实现产品效益与价值的作用。环境设计的实质是技术支撑下的艺术设计工程和实践性的应用科学,具有艺术学与工学双重属性的特质。理解这种认识对促进工科大学设计学科的办学特色和环境设计专业建设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构建以工程技术为特色的环境设计专业
环境设计专业在我国的建立与发展一直以艺术学科为依托和背景,专业特色具有较强的艺术性特征,学科的知识结构多以艺术学相关的人文艺术与社会科学知识体系构成。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国在工科院校建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起初大多沿袭艺术院校侧重艺术装饰特点的环境艺术人才培养体系。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认识到环境设计专业具有功能、艺术与技术相统一的特质,与特定的物质生产与科学技术相关联,是文理结合、艺术与技术结合的产物,所以在课程体系中逐步融入理工学科的相关教学内容,依据各自资源优势建设各具特色的设计学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新印发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规定了设计学学科可授予“艺术学”和“工学”门类学位,规定可由学位授予单位授予与本校人才培养目标相应的学位,这为工科院校发展以理工为依托的“工程型”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和探索发展突出工程技术为特色的环境设计专业建设奠定了基础。工科大学开办的环境设计专业要在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构方面体现工科特点,促进环境设计专业教育教学的协同创新,推动建设适应社会需要的“工程型”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发展。这对促进培养适合于城乡建设设计行(企)业需求的专门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理工科院校设有设计学科和环境设计专业的高校,建设和发展工程型和技术型的设计学科与专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和条件。要强化这种优势与特色,确立以理工为依托的设计学科与专业建设定位,以工程与技术性特色为原则的办学基础,探索工程技术与设计专业之间的关联性和时效性,完整体现设计的技术属性与人文属性,使设计艺术与工程学科之间相互借力、相互补充、协同发展,构成区别于我国艺术院校开办设计类专业的特点。具体体现在学科和专业建设中,要对应行业需求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利用在理工院校开办设计类专业的优越条件,突出工程技术应用知识构建设计基础平台;围绕项目设计与工作室式的课题研究方式进行设计类专业教学组织;结合实际项目的实践训练建立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型学习模式;强调对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知识、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建立健全能力培养体系,包括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设计的能力、设计表达的能力、交流沟通的能力和组织协作的能力;形成关注社会需求,关注行业发展的办学建设指导思路,主动同设计与文化创意企事业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环境设计是以环境中的建筑为主体,在其内外空间综合运用艺术方法与工程技术,实施城乡景观、风景园林、建筑室内等微观环境的设计。从广义建筑学的角度看,环境设计是建筑设计的扩大与延伸,也可以把环境设计看成是建筑学和艺术学派生出的边缘学科。作为建筑学大系统下涵盖的环境设计是建筑设计的继续和深化,也是其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都是为人类开拓高品质生活空间的环境艺术和科学,同建筑学有很多共同点,也同样具有功能、艺术与技术统一体的特质。国际建筑师协会在《华沙宣言》中把建筑学定义为:“建筑学是创造人类生活环境的综合的艺术和科学。”这一定义也同样适合于“环境设计”,只不过在文化内涵上环境设计更为深入,在形式上更多具有艺术特性。对环境设计的研究主要围绕着建筑内、外空间环境展开,所以,以建筑学为依托组织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是办好专业的关键所在。以建筑学为依托的环境设计专业教育平台,强调依靠工科资源和背景,倡导艺术与科学融合的理念在设计教育中的价值与意义;与建筑学科交叉融合,突出与城市环境、建筑环境密切相关的设计教育特色;强调围绕建筑的内、外空间环境设计进行课程体系的建构。以建筑学为依托的工程型环境设计专业,主要学习与城市和建筑环境相关的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设计方法以及相关专业知识,推进工程型环境设计人才培养体系的教学实践。这样的教育平台是以设计课程为主干课程,原理类课程为核心课程,技术类课程为辅助课程,辅以拓宽知识面的选修课程,构成本专业完整的课程体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建筑工程和艺术设计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设计方法和设计技能的基本训练,使学生具备本专业创新设计的基本素质,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具备独立进行环境设计实践的基本能力。
三、总结
关键词:建筑 环境设计 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a)-0194-02
1 研究的背景、意义及目标
1.1 研究背景
(1)环境设计专业自1984年创办至今已27年从当时的4所院校,发展为680所(2007年教育部公布招生专业目录),直到目前该专业基本遍布所有普通高校及艺术类高校。
(2)环境设计专业自创办以来,虽然一直处于在夹缝中生存,无可否认,还是为国家的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表现为:为社会各领域输送了大量设计人才,活跃在规划、建筑、景观、室内等设计行业,成为不可或缺的有生力量;补充、深化了建筑学所较少涵盖的设计领域,如专业的细部设计,围绕建筑的综合设计,提升了建筑与环境品质。
(3)由于环境设计自创立以来的模糊性质决定其本身缺乏相对明晰的教育体系。环境设计游走于规划、建筑、景观、室内各专业之间,其定位,教学主体始终是百家争鸣,各执一词,国际上也鲜有类似专业门类。
1.2 研究意义
中国美术学院环境艺术系为1984年在中国首创环境艺术专业,随后,1987年原中央工艺美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成立了环境艺术系。在至今发展的27年间,环境设计专业已发展为680多个(2007年教育部公布招生专业目录),中国的改革发展成就证明,环境设计专业为祖国作出了重大贡献。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分工的不断细化,环境设计专业方向作为美术类院校中的综合建筑环境设计学科,受学科环境以及艺术类生源的知识结构所限,自身定位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因此,探索美术类院校中的综合建筑环境设计学科的特色发展以及与未来美术院校设计类学科目录完善和发展的接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亦为我国环境设计人才的培养目标更为明晰,加深对社会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2011年3月,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新修订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中,艺术学成为第13个学科门类,下设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5个一级学科。环境设计专业直接隶属于一级学科设计学,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契机。本课题研究对于探索接轨国家美术院校设计学学科目录的完善和发展趋势有着重大意义。
1.3 研究目标
1.3.1 创新性
(1)鲜明的创新性为重塑环境设计专业教育地位奠定扎实基础。
(2)系统的创新性,通过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教学课程的系列实践研究,创立环境设计专业教育完整的系统性。
(3)对相关学科的变革及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创新意义。
1.3.2 示范性
(1)在全国同类学科相关专业具有鲜明的示范性及实践意义。
(2)在环境设计教育的系列课程中具有示范意义和极大的实际运用价值。
(3)为国家的环境设计教育及设计体系的完善具有引领的示范意义。
1.3.3 原创性
(1)对充分研析中国本土地域建筑环境特征,传承中国人文精神是一种原创性的教育研究。
(2)对环境设计教育与国际相关学科建立平等交流平台,树立中国环境设计教育国际地位具有原创性。
(3)对于培养具有强烈的构建和谐生活环境的建筑环境设计人才的教育体系具有原创性的理论研究意义。
2 研究的内容及预期发展
2.1 环境设计教育思想研究
(1)在当代遍存破坏甚至丧失中国本土地域特征建设的危机之时,以传承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为己任,以“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科学生态观为指导思想,研究如何将现代建筑科学技术与动手营造的心智思维方式相结合,科学协调人与建筑空间的和谐关系,重塑当代中国人文精神,提高现代人类生活品质,构建和谐社会。
(2)在新的历史境遇条件下,回溯现代设计思想的成长历程,以批评的态度重新审视现代设计思想的源发地―― “包豪斯”的教育体系,培养具有自觉传承中国人文精神,并努力将人类的需要与运用设计提出解决对策的能力训练积极对应。培养在现实中发现问题并切实解决问题促进社会良性发展的专业设计人才。
(3)强化艺术感染力的知识训练,将艺术作为思想培育的重要手段,充分结合当代艺术,努力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知觉能力并使其自觉应用在专业技能的塑造过程中,从而培养有自觉审美鉴赏力的环境设计专业人才。
2.2 环境设计教育方法研究
(1)将传统美的知识论的培养方法与在生活中让学生去发现美,感受美,从而达到创造美的心智感化过程相结合,自觉进行美的知识训练,提高专业审美鉴赏力。
(2)研究动手营造的劳作方式,贯穿教学始终,作为学生心智训练的重要手段,并籍此训练学生自觉将二维的平面空间构想落实到实际的三维空间感知中,同时,在三维的空间模型中研究人与空间的实质关系,发现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3)重新认识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将学习融化在系列的实践课程中,通过实际感受、科学分析、文化追思等阶段剖析,使学生将以往机械地学习传统历史知识转化为自觉地感知与发问的学习行为。在今天社会发展和经济技术条件下,重新审视中国的传统发展,结合当代人类生活需求,提出设计反思。
(4)研究材料与技术的认识与解决现实问题相结合,在以设计作为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之时,学习材料与技术的应用,掌握相关专业知识。
(5)将现代较封闭、独立的教育方式,转化为较开放、融通的教学模式。通过各类学习、讲座的形式,培养学生直面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设计的良好学习习惯。同时,与国际前沿学科相对应进行平等交流,提出自我原创性教育方式,树立环境设计教育的国际地位。
(6)将设计教育与设计的现实生活引领意义相结合。通过建立研究中心及研发室验中心为媒介,运用设计为提高现实生活水平提出探索性实验研究,从而真正起到设计是生产力的重要作用。
3 环境设计教育体系课程模块综述
课程模块是落实教育思想和方法的实质性,也是验证与校正思想与方法的终极手段。环境设计教育的课程模块包括两个学制阶段,分别为基础段(这里所指的基础并不是绝对意义的基础而是为专业段学习所准备的专业素养基础及专业设计基础)和专业段。[1]
(1)基础段:基础段要解决的是五大问题:较高的审美素养与习惯;动手营造的心智训练习惯;过渡到专业设计的“前设计”训练;专业学习所需的知识素养自我学习习惯;培养传承中国人文精神的自觉意识。
围绕以上所需解决的问题,基础段课程可具体落实为制图、绘画、采风、设计造型基础、动手基础及限制条件设计课程。
①制图。
制图课程包括平面制图及三维制图。该课程学生需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形成三维物体和平面图形之间的快速转换思维,空间图形思维方式的培养以及学习规范工程制图。
②绘画。
直面生活,在生活中发现环境美。经典美学的感受与熏陶。实现手段为素描环境、色彩环境、速写环境。作为环境设计基础的绘画课程不仅仅是技法的训练,更重要的是通过绘画的过程,捕捉环境中的设计要素,环境中设计要素构成的环境美;通过绘画的手段,重构、解析、设计对象环境。
③采风。
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学习课程,如中国书法、传统民居田野考察。使学生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研习,提高传统人文素养;通过实地考察体验传统环境空间,运用测绘、绘画等手段,学习、记录、了解传统环境文化精神。
④动手基础。
以金属、木、土、混凝土等为材料,进行制作、营造训练,使学生掌握对于这些材料加工的技艺及对实验室设备的运用,养成学生自觉运用动手的习惯并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群体合作力求将呆板简单的思想方法转化为自觉的社会责任感与创造力的培养。
⑤“反”设计。
通过对大师作品的解读、分析,对设计过程进行反向思考,其间对大师名作设计思想进行深层次思考,在制作作品模型的过程中融入了对大师作品阅读后的二次设计或写意解读。学生通过“反”设计过程学习逆向的用自己的思想来对建筑作品进行设计思考。[2]
⑥设计造型基础。
通过“平面积聚、平面切割”,学习利用基本形通过简单的加减法产生造型。其中基本形是一个最小的设计单位,常常比较单纯、简练,而它们又是构成建筑平面、空间造型的基本形体元素,学生利用它们根据一定的构成原则进行排列组合训练,逐步形成对于建筑形式、空间、秩序的认识及把控基础。
⑦限制条件设计。
10m×10m×10m立方体到院宅。在规定的尺度,规定的形状内进行空间组织训练,这项训练事实上是将设计影响因素充分剥离,或者说是将设计条件简化,使学生能够专注于在给定空间内进行建筑、庭院空间的组织,通过这项训练,学生能够初步形成对于“空间”的概念认识,在开始专业设计课题前形成设计思考基础。
(2)专业段:专业段学习又分专业基础段与专业学习段。
专业基础段解决的是学生专业技能的基础训练但并不是传统的知识灌输,而是将设计课题置于实际的境遇中整合建筑、景观、室内的三者关系,在这种整合的知识学习下,逐步掌握专业基础知识。通过徒手草图构思,模型构想等设计心智训练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创造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在知识感知的过程中,伴以读史的理论学习,这里理论传授亦不是简单的知识告知而是通过实地考察分析,图文解读学习相关专业历史。如中西方建筑史、中国园林赏读,景观史学、读史的目的为了唤发学生对于传承中国人文精神的强烈历史责任感,并从传统的优秀范例中汲取养分,经过理性分析,作用于今日人类生活实践,促进社会良性发展,传承传统文化精神。事实上,专业基础段所教授的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设计观,作为指导专业设计的思想基础,它以传统文化为纲,贯穿整个专业设计学习阶段。
专业学习段是一个专业知识融通和应用设计实践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有两个重要手段:
第一,开放性教学,通过大量的学习讲座、“Workshop”、国际竞赛的参与,教导学生运用现代建筑科学技术成果,面对设计问题,结合现实进行作业训练,同时仍然强化动手的心智训练过程为培养在生活中自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设计人才打下扎实基础,这里交流是其关键词。
第二,专业化方面的学习。面对未来社会需要,加强更专门的专业化方向学习,专业化方向学习的重点是如何将融通的专业基础学习知识,以及对于生活的体验,人生观的形成运用于设计的专业化方向,这里的融通是关键词。
专业学习段的课程为整个学习阶段的核心课程,环境设计专业一般学制为四年,专业学习段的课程课时有限,我们在设置的过程中应避免成为建筑学专业的简化版,或者是规划、建筑、景观、室内专业的糅合简化版。我们对于课题的设置强调“遭遇”这一体验方式,课题的选择不以功能分类形成罗列,而是选择不同尺度、不同生活方式、不同周遭环境、不同设计强度的课题,使学生学习以全局观的视野来应对这些设计场所。尺度可以是单体建筑及建筑群落,生活方式可以是公共生活或居住生活,周遭环境可以是城市、乡村或者自然环境设计强度可以是保护、更新或者新建。
典型课程包括院宅建筑设计,风景建筑设计、城市街区及建筑设计。
院宅和风景建筑场地均为自然环境,院宅为小体量建筑,其容纳的生活可以是居住、展示、办公等,院宅设计一般为学生第一次真正的专业设计课程,之所以强调“院”的概念,可以使学生在专业设计之初,就开始理解、运用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元素―― “院落”,同时也通过院落这一元素,训练建筑内外空间之“图底关系”的处理以及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对话。风景区建筑是处于自然环境中的较大体量的建筑群落,其功能可以使酒店、餐饮、博览等,其功能及流线趋于复杂,学生在该课程中开始熟悉及掌握公共建筑的一些基本设计原理,同时也强调较大体量建筑群落与自然环境的共存,学生在学习该课程前已经经历民居考察、民居测绘等对于中国传统聚落的认识,在该课程中鼓励学生汲取中国传统聚落的营造思想。
“城市街区及建筑设计”课程场地选自功能混合,新老建筑共存的老城区,以课题的形式探讨如何以全局观视野有机更新承载各种城市生活的本土城市空间[3],以设计的手段实现城市活动的传统人文空间模式的创建。该课程中,学生将面临更复杂的问题,学生开始对设计课题进行全面思考―― 通过广域的研究、分析,探讨所要营造的城市生活空间或生活方式,随之确定其设计功能。设计手段涵盖了建筑设计,旧建筑保护、更新,景观设计等专业知识点。该课程一般设于高年级,是对于学生处理复杂问题的一项高强度训练。
参考文献
[1] 江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新模型及教学控制体系研究[D].杭州:中国美术学院环境艺术系,2009:115-117.
[2] 孙科峰.美术院校建筑学专业基础课程―― “建筑分析”教学模式研究[J].新建筑,2010(3):122-125.
[3] 孙科峰.关于艺术院校建筑学专业本科理论课教学的思考[J].世界建筑导报,2006(12):15.
关键词:现代医疗;建筑发展;空间环境设计
建筑是现代人类对艺术的最好评价,因为建筑的美观会带给人们精神上的享受。在科学技术领域和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当下,建筑物逐渐将科学和艺术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医院作为人类生病,生存的重要场所,对生命的保护以及生命的挽救和健康的维护,抵抗疾病等都有一定的帮助。所以医院的建筑好坏与其经济水平的发展和科学文化研究都有很大的关系,也会让人们的感受更加亲切。
1现代医疗建筑发展
我国目前医院建筑是一种以比较古老的建筑方法为主的建筑类型,时间久了以后在建筑类型,生存的过程中没有形成独立的设计体系,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当时的医疗水平没有对建筑的功能和性质提出更多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以及其他自然的科学研究得到成功以后,对疾病的诊断和防治以及治疗过程中都有应用。所以对诊断疾病和治疗过程中的医疗建筑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其具有系统性和全面性。这样就使医疗建筑设计方法慢慢的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设计体系。也就是说,以前的医疗技术水平不是特别高的时候,医疗建筑设计没有完全成为一个独立的体系,而现代医院的发展以及医疗水平的提高,使医疗建筑设计成为一种独特的设计体系。在现代化医院的建设和设计当中,医疗建筑的概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
2现在医疗建筑空间环境设计与布局分析
对于一些规模比较大的医疗中心和大型医院来说,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使医疗建筑平面布局设计带来了更多的要求。所以建筑的设计者必须对医院的流程烂熟于心,对各个诊疗部门的运作特点有着详细的了解,从不同的角度对建筑的交通流程进行设计,防止院内的建筑以及交通互相交叉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同时要根据医疗活动的顺序以及其过程作为准则,对其进行主要的设计。大型医院建筑的范围远远超过了传统的建筑师的专业性,所以每一个大型综合医院的设计方案都是在建筑师,医院的管理者以及专家和医疗设备管理人员共同协商合作下得出的设计方案[2]。所以一个合理的医院建筑设计方案,一定要满足医院管理工作的需求。以高级的医疗设备和严格的医院路线为特点,对现代医院建筑以一种理性的科学设计方法来进行设计,医院建筑设计方案的好坏直接影响医疗过程当中医院的运作。而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一些大型医院更多的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保证患者都可以满足医疗需求的前提之下,把患者的健康作为第一需求。在调查过程当中,患者进入医院的第一印象可以决定日后对医院的信任程度,信任程度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医院的整体形象。所以只有为患者考虑,把患者当作工作的重点,才会使医院的声望得到提升,而医院建筑才会接触到更加全面的设计手法。不单是规模变大,还会在空间的处理当中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好感。医院建筑的室内设计得到了重视,才会使医院的服务更加全面。医院的建筑外观现在都采用高科技材料,会表现出其高科技的形象[3]。对于一些小型的诊所或者医院来说,医疗技术水平并不是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原因。所以对这些医院来说,不要求建筑师具备对医院的构造十分了解,在空间和平面的设计上都有很大的自由,只要保证了建筑的各种性质得到满足,就会让患者得到好的治疗体验。而对于医院建筑布局的设计和医院的经营方式有着很大的关系,当医院的规模渐渐变大的时候,其内部复杂的构造和昂贵的医疗设备,会使其经济维持成本大大增加[4]。所以现在医院非常注重与城市的交通网络相互联系,这样才能使其医疗服务的层面慢慢扩大,方便各种患者的同时,增加了经济效益,对成本的维持带来更好的帮助。现代医院一般都希望建立在人口密集交通方便的市区之内,为了使其土地价值更高的利用,所以医院建筑布局的设计十分关键,做到更好的建筑布局,设计效果才会使土地价值的利用率增高。一些高科技的使用在医院建筑布局的设计当中为医院的各种指标带来很高的提高,比如中央空调技术的使用和人工照明技术的应用,使医院拥有一个可以人为控制和调节室内环境的能力,摆脱了因为自然环境的改变而对医疗环境带来改变的问题。信息技术的发展,让电梯和扶梯的运行技术得到了发展,在医院对患者进行转移或者进行住院管理等时,带来很大的帮助。所以说现代医院的体型越来越大,而且其内部的布局也越来越简化,使现代医院的发展效率更高,对现代医院外部造型和建筑形象提高也有着一定的帮助。把患者作为中心的原则发展下去,并且要使其成为现代医院主导思想。所以现代医院更加重视室内空间的设计和改进,是为了使艺术效果更大化,让患者可以更加容易的接触。所以各种各样的装修手段用在医院建设当中,改变了人们对医院原有的混乱拥挤的紧张氛围的概念,为患者提供了更加舒畅的医疗治病的环境,使患者的焦虑情绪减少,增强了患者康复的信心。医疗环境的改善还有利于扩大公共活动空间和交通空间的面积,但是只有满足了患者的空间感需求,才会保证建筑的质量[5]。最后我们要谈的就是医技科室的设计。医技科室的发展是因为人们关于疾病的现代化概念而引出的,在现代化的概念当中疾病是被看作为一种实体。并且通过各种生物实验的手段证实了其是真实的存在。简单的说,就是每一种疾病都是有一种客观原因所引起的,要想完全的康复或者摆脱疾病的纠缠,必须要寻找出这个原因,这样才会使疾病得到控制。近年来,科学家利用各种科学研究成果,发明了一系列的高科技医疗设备来对疾病进行治疗和诊断,现代医院对医技科室的依赖性越来越强,高科技的诊断治疗方法为医院治疗疾病的能力带来了帮助,无论是医院的管理人员还是医护人员,或者是从事医院建筑设计的建筑师都会对高科技的医疗设备的现代化使用进行重视。所以,医技科室的功能安排和技术要求是建筑师设计的难点,在一些放射线诊断治疗部门,要让建筑师拥有更加专业的知识,对不同设备的空间建筑摆放要有很强的专业性。所以在设计的时候,建筑师必须要对医疗设备的型号以及详细资料进行研究,并且把医疗设备的指标进行详细的分析,一定要更加认真的对医疗设备的安放进行合理的设计,这样才能保证设计师的科学观念在实践中应用[6]。
3结束语
以上就是对现在医疗建筑发展和空间环境的设计的分析。为了让现代医院的设计更加合理,建筑的艺术感更加强烈,满足患者到内心精神需求,就要把上面提到的内容应用到实际当中。随着科技的发展,医院从被单纯的是为提高医疗活动的空间变成了一个用医疗环境形容的空间。追求医疗建筑环境好坏的患者,喜欢把生活当中的氛围引入到自己的精神需求当中,为了满足患者的精神需求,现代医疗建筑空间环境设计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王英华.浅谈现代医院建筑与医疗环境设计[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5,6(4):20-23.
[2]张锡辉,范小江.浅谈现代医院建筑与医疗环境设计[C].2016北京医院建筑设计及装备国际研讨会,2016.
[3]孙晓铭.医疗建筑空间视觉环境设计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6.
[4]吕元之.医疗建筑人性化内部公共空间环境设计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1).
[5]严晶.浅谈现代医院建筑与医疗环境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20).
近年来,随着景观设计理论、实践的提升,为世界人居环境设计领域带来了新的方向与动力,其学科地位也得到了显著提升。作为建筑设计专业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景观设计”部分,也应当对这一学科发展的新趋势而做出相应调整。本文拟从教学框架、设计选题与课程衔接三个方面来探讨建筑学教育框架下的景观设计课程的内容优化与教学探索,并以浙江工业大学建筑系2011年以来的景观设计课程设置为例来具体阐述这一教学思路、成果及反馈。
关键词
景观设计;建筑教育;教学探索;地域性;学科发展
1.背景与问题
在建筑学教育体系中,“景观设计”一直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我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本科(五年制)教育评估标准(2013)》中,明确规定了建筑学本科教育的四方面知识构成,其中“景观设计”与“建筑历史与理论”“城市设计”等并属于“建筑相关知识”这一环节,要求为“熟悉景观设计理论和方法,掌握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并运用到设计中”。然而,随着城乡环境的发展变化,“景观设计”的定义、内涵及理论实践在近年来不断讨论、拓展与深化,出现了“景观设计”“景观建筑学”“环境艺术”“风景园林设计”等不同称谓,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将原“景观设计”确定为“风景园林学”的正式名称,设立为与建筑学、城乡规划并列的一级学科[1]。在这一学科发展的背景下,传统建筑学教育体系中的“景观设计”课程应如何定位、调整,才能为学生建立景观设计(风景园林学)领域的宏观视野?在景观设计(风景园林学)学科热点频现、设计视角多元的情况下,如何立足当下,使学生掌握并了解景观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新方向?在景观设计(风景园林学)学科内容拓展的前提下,如何选择并有所侧重,将这部分知识与建筑设计相衔接,最终纳入建筑学教育的整体框架中?这些都是新形势下建筑学教育需面对的迫切问题。
2.传统建筑教育中景观设计课程的现状与反思
2011年前,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在建筑学一级学科中仅仅作为城市规划与设计二级学科的一部分,相当于三级学科或研究方向层次[2],虽然2011年以来风景园林学的学科地位大幅提高,学科内涵更为完整,但我国当前建筑教育中的“景观设计”课程,其教学内容与知识点构成还是延续着2011年前景观设计(风景园林学)的学科定位,存在着以下不足:一是将景观设计定位为建筑设计的后续与附属阶段,未能从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视角出发,引导学生发展出更为整体与综合的设计策略;二是在教学评价中过于侧重景观设计的美学价值,对竖向设计、雨水管理等与生态技术实践密切相关的内容强调不足;三是对于景观设计学科近年来发展的热点,如风景园林遗产保护、生态修复等方面,课程内容的知识更新不够[3]。建筑学教育框架下的景观设计课程,其定位是建筑学教育中的“建筑相关知识”,基于建筑学从业、研究人员的教学培养目标,以及受限于课程总体安排,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将景观设计(风景园林学)的全部知识加以教授。在这一前提下,如何选择知识重点、建立整体知识框架、突出学科热点,最终将其学科特有的设计知识综合、容纳到建筑设计能力培养中,是建筑学教育框架下的“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中首先要思考的。
3.教学框架、设计选题与课程衔接:三个层面的探索
基于上述思考,本文拟从教学框架、设计选题与课程衔接三个方面来探讨建筑学教育框架下的景观设计课程的内容优化与教学探索,并以浙江工业大学建筑系2011年以来的景观设计课程设置为例来具体阐述这一教学思路、成果及反馈。
3.1基于人居环境设计整体视野的教学框架
建筑学教育框架下的景观设计课程,通常是兼顾了概论、专题与设计的一门课,需要在短时间内为学生确定一个景观设计的整体知识框架。从学科发展背景来看,风景园林学、建筑学、城乡规划已成为人居环境设计的三个并驾齐驱的学科,因此,立足人居环境设计的整体视野设定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框架,一方面能强调出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共同立足点,使学生能较快把握景观设计的本质及设计目标,另一方面,对后续景观设计的对象、设计方法的阐述,也能让学生摆脱单纯从美学角度进行景观设计评价。从“人居环境设计”这一立足点出发,浙江工业大学建筑系的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框架由分为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区域尺度的人居环境”景观设计,这部分主要从两条线索来讲授,第一条是在生物进化论、生态学和土地伦理学等理论影响下的生态规划的理论及设计体系,强调运用生态过程和自然系统方面的知识来规划人居环境;第二条是从人文地理学、文化人类学等理论影响下的文化景观理论及设计评估体系,强调人地互动关系及景观文化现象的过程性,“区域尺度的人居环境”的景观设计是近年来发展较快并体现出学科前沿的发展方向。第二部分是“场地尺度的人居环境”相关的景观设计,从行为与空间互动、美学、新型生态技术等角度来讲授人居环境设计,是传统意义上小尺度景观设计的延续。
3.2突出地域性特征的系列化设计选题
建筑学教育体系下的景观设计课程,往往只有一学期长度,还要包含理论讲述与初步的设计训练,因此,其设计选题不求综合与全面,而应突出问题、强调重点,以使学生在短期内掌握景观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思路。在浙江工业大学建筑系景观设计课程中的设计部分,其选题立足杭州地区风景园林景观的地域性特征,结合理论讲授,设定了“公共景观场所调研与优化”“历史地段城市绿地设计”“风景园林遗产修复”三个层面的设计选题。三个层面的设计选题,实际上是围绕着杭州的地域性特征及地域性问题而设定的系列化设计,从而让学生对景观设计方法有具体化的了解及掌握。“公共景观场所调研与优化”这一部分是对杭州公共风景场所进行调研、发现问题并加以优化设计。学生可以选择西湖周边风景场所进行人群行为、景观空间热点、景观视域等进行调研,做出评估及优化。从教学反馈来看,这部分的空间及景观优化设计控制在较小尺度,能延续、发挥学生已有的建筑设计经验,有助于让学生快速理解景观设计的基本设计原理。“历史地段城市绿地设计”部分,是选择一块位于遗产缓冲区的城市历史地段公共绿地进行景观设计。在场地、背景、问题均较明确的前提下,鼓励学生运用所学景观设计课程中生态规划设计的方法来产生景观形式,从城市区域活力再生的视角开展设计。这部分设计是景观设计课程中的主要设计训练,要求从“综合设计”的角度出发,将城市空间、生态系统、文化遗产、人群行为统一考虑,从问题出发拟定设计方向。从学生的设计最终成果来看,大部分学生能主动运用自然生态处理过程产生空间,以三维及动态的眼光审视场地,提高了处理场地、景观的设计能力,而这些能力也同样可以运用到下一步的建筑设计中。“风景园林遗产修复”部分,是学生可选的设计环节,主要内容为杭州传统风景园林遗产的景观场地及景观要素修复设计[4]。本部分设计与遗产园林管理部门合作,对风景园林遗产景观要素进行评估及必要的修复设计。景观遗产的监测、评估与保护,是景观设计(风景园林学)的学科新内容,参与本部分设计教学的学生,能与管理部门直接合作,了解与解决现实问题,对遗产保护、修复性设计均有了深入的了解[5]。
3.3针对模块化建筑课程的内容衔接
建筑学教育体系下的景观设计课程,一方面是使学生获得建筑师应具备的景观设计相关理论与知识,另一方面是让学生具备基本景观设计能力的基础上,整体提升自身的综合设计能力,最终成为一个合格的建筑设计从业人员或进一步深造学习。因此,景观设计课程应注重与建筑设计课程的互相衔接,这样才能使学生受到连续性的设计教育,将设计变成一种兼顾发现、研究与自我学习的综合能力。浙江工业大学建筑系现行课程为模块化设置,有1年级的“形态与认知”;2年级的“建筑与环境”“空间与行为”;3年级的“技术与建筑”“建筑与文脉”;4年级的“建筑与城市”“城市与文化”七个模块。景观设计课程设置在三年级,考虑了与2年级“空间与行为”、3年级“建筑与文脉”两个设计教学模块的知识衔接。
4.结论
景观设计理论与实践的提升,为世界人居环境设计领域带来了新的方向与动力,在建筑学教育体系中的景观设计教学,其理论教学应以“地域性”为核心,关注与建筑设计的差异性与启发性,并通过与建筑设计课程的衔接,将其纳入综合性设计的知识体系与技能培养中。从2011年起,浙江工业大学建筑系的景观设计课程基于以上认识进行了内容调整与设计选题,从几年来的学生反馈及设计成果来看,取得了一定成效,学生对景观设计及风景园林学科的兴趣持续贯穿在以后的建筑设计学习中,也有多位同学在建筑学本科毕业后,进入美国哈佛大学、康奈尔大学进一步开始景观设计方向的研究生学习。
作者:都铭 单位:浙江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城市设计与景观园林研究所
参考文献:
[1].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09-2010风景园林学科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2].俞孔坚,李迪华.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林广思.论我国风景园林学科划分与专业设置的改革方案[J],中国园林,2008,24(9):56-63
关键词:城市设计,城市规划,建筑设计
1城市设计的涵义与内容
1.1城市设计的涵义
《中国大百科全书》给城市设计(Urbandesign)下的定义是:“城市设计是对城市形体环境所进行的设计。一般指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为近期开发地段的建设项目进行的详细规划和具体设计。城市设计的任务是为人们各种活动创造出有一定空间形式的物质环境,内容包括各种建筑、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等方面,必须综合体现社会、经济、城市功能、审美等各方面的要求,因此也称为综合环境设计。”城市设计是介于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之间的一种设计。相对于城市规划的抽象性和数据化,城市设计更具有具体性和图形化,但是它又不等同于具体的建筑设计,它的研究范畴仅局限于城市形体环境的层面。城市设计的目的在于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城市景观和城市整体形象的艺术水平,创造和谐宜人的生活与工作环境。
1.2城市设计的具体内容
城市设计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城市总体空间设计;城市典型要素空间设计(中心广场,商业街道,居住区,滨水区等);旧城保护与更新空间设计;城市交通设计;城市环境保护设计;城市生态防护圈设计;城市景观设计;城市地下空间设计;城市环境设施与建筑小品设计等。
2现代城市设计的基本特征
1)创作性是城市设计的重要特征。城市设计要实现具体的三维形态框架的建构,它必然是一个创作过程的产物。城市设计的创作过程是设计者逻辑思维、形象思维与创作灵感交织,而形象思维则是城市设计的主要思维。城市设计的创作需要有城市设计的基本技巧,精通城市职能、形体及三维空间关系的处理。2)强调以人为本。即以具体的活生生的人为根本出发点,满足人的需求,以人的心理与生理行为为依据,关注城市空间设计的场所感、归属感,追求舒适和有人情味的空间环境。3)以城市意象为依据。城市设计中强调对城市历史、地理、文化背景进行分析,对其提供有生命力的城市机理延续;要求分析城市的地形、地貌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城市地理位置的优劣势,与周围交通系统的联系。城市意象空间正是人对以上各类客观因素的综合反映。4)综合应用多学科知识。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建筑学、风景建
筑学密切关联,而且还涉及社会学、经济学、生态学、环境心理学、法学和城市管理学等学科。城市设计是这些相关学科在城市物质环境设置、使用和体验这一结合点上的综合体现。借助多学科知识,城市设计追求空间形式上的统一与完美,综合效益上的最佳与优化,社会生活上的和谐与协调。5)时间和空间的统一。只有空间而没有时间的环境是没有活力的。现代城市设计在使环境美达到具体化与视觉化的设计中,除了使用传统的三维环境视觉理论外,还在大范围内把人的时间运动与空间环境视为统一系统,将时间和空间概念从建筑范畴运用到城市环境设计中。
3城市设计的原则
1)表现的原则。即城市设计要反映城市的本质和内涵,要强化城市区别其他城市的地方特色,要形成有个性特色的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景观,使它们成为城市的典型识别标记。2)相互协调的原则。即城市和自然之间、城市各部分之间、城市建筑群之间要相互协调。另外,要协调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关系,保证生态效益的充分发挥;协调保护与建设、景观与生态、投入与产出的多重关系。3)有机秩序的原则。这是“宇宙结构的真正原则”,生物是这样,城市也是这样。城市设计要为城市社区建立一种有机的秩序,包括物质秩序和社会秩序;城市设计必须在城市规划指导下进行设计,要严格执行城市规划法规。
4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区别和联系
4.1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区别
1)追求效益不同。城市设计主要追求环境效益。城市规划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者的平衡发展。
2)出发点和关注点不同。城市设计强调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以人的生理和心理行为为依据,关注具体的城市生活与工作环境。而城市规划是以物质环境为出发点,作为城市建设管理的依据而制定的硬性控制指标,关注是城市整体的协调发展,它较少涉及与人的感性和活动相关的环境场所问题。可以说关注人还是关注物是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分水岭。
3)形态维度不同。城市设计是城市三维空间的环境设计(如建筑群体空间布局、开放空间和环境设计、建筑小品空间布置和设计等)。而城市规划是城市二维空间的总体安排(如用地规划、道路两侧平面安排等)。因此二者表现出不同的形态维度
)工作属性不同。城市设计工作属性属于艺术创作,强调环境人文因素,容纳历史积淀,铺垫地区文化,表现时代精神,并结合人的感知经验建立起具有整体结构性特征、易于识别的城市意象和氛围(如城市意象、室外空间、街墙界面、整体材质色彩等)。而城市规划工作属于技术经济规划,以城市建设法规为指导,注重各类技术经济因素(例如交通容量、功能分区、用地开发强度、建筑高度、密度、容积率等数据)。
5)工作成果不同。城市设计工作成果图文并茂,图纸、文本、导则在其中起重要作用,且具有一定的实施操作弹性,并附有具有三维直观效果的表现图纸。城市规划工作成果偏重文字性的法律条款、政策、方案,图纸是次要的。
6)参与人员不同。城市设计主要由建筑师和城市设计专家承担。城市规划是各种专家(如经济学家、社会学家、规划学家、地理学家等)共同合作的结果。
4.2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联系
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紧密结合、密不可分。城市设计的三维空间景观的塑造与城市规划的平面布局是一种互为条件、相互制约的关系。城市规划在涉及城市的用地布局、路网结构、市政设施等诸方面的同时,必然包含了对城市空间特征塑造的思考,没有“纯二维”的规划,而且规划的思想观念和意图也必须最终反映在城市三维空间中才能得以实现。
城市设计和城市规划所要研究的对象都是人们所处的城市,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它们都以创造一种良好的、有序的生产、生活环境为目的,都要综合协调各项城市功能,安排城市各项用地,组织好交通和安排好各类工程设施,都要研究城市的社会发展,考虑城市的历史文脉等。可见,它们之间交叉、重叠的领域涵盖了城市建设系统各个方面,两者统一于一个完整的规划过程之中。规划的平面布局图,也是城市设计进行城市三维空间环境塑造的基础依据和前提。另一方面,对城市空间的塑造与安排,又可反馈回来对平面布局进行完善、补充和调整,从而使两者都趋于更加合理化。
5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区别和联系
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是整体环境与个体形象的关系。两者在设计的规模、尺度和层次上是不同的。城市设计主要解决的是城市的面和线问题,它属于城市整体环境设计。建筑设计主要解决的是城市的点的问题(单体、群体建筑在城市都是一个点),它属于城市个体元素设计。建筑设计虽然也要考虑环境效果,但一个良好的城市形态环境更多地取决于城市设计的效果而不是建筑设计的效果。城市设计以多重委托人和整个城市人民作为服务对象,更多反映公众利益和意志。建筑设计一般以单个委托人作为服务对象(大型公共建筑除外),主要取决设计者本人和委托人的目标价值取向。
美国城市规划师伊·沙里宁曾经说过:“通常做设计是要将一栋房子置于周围的环境中;将周围的环境置于一个城市规划中。建筑师在设计单体或群体建筑时,必须考虑建筑的大环境和开发地盘红线内的小环境问题。”这段话清楚地说明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城市规划的有机联系。这种有机联系体现了城市空间形态(城市设计解决的问题)和建筑空间形态(建筑设计解决的问题)的连续性。
参考文献:
【关键词】绿色建筑低碳设计建筑节能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现代社会,环保、绿色、节能等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人类保护大自然的意识日益强烈,而低碳是一个面向全人类的话题。不论在建筑设计中还是在室内设计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它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一、绿色建筑设计中低碳设计的重要性
1、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目前低碳建筑已逐渐成为国际建筑界的主流趋势。建筑在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中,几乎占到了50%,这一比例远远高于运输和工业领域。在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上, 对建筑进行低碳设计注定成为必然。低碳建筑设计主要考虑三点:一是节能,这个节能是广义上的,包含了“四节”———节水、节地、节能、节材,主要是强调减少各种资源的浪费;二是减排,强调的是减少建筑物排放的固体、气体、液体等环境污染;三是满足人们使用上的要求,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高效”的使用空间,提高环境质量。
2、低碳节能建筑明显地降低了能量的消耗。经相关人员研究表明,建筑物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消耗能源大于50%,同时生成34%的污染物。低碳节能建筑能有效地减少能耗,据统计数据,低碳节能建筑的耗能与一般的建筑相比能耗降低超过70%。
3、低碳节能建筑再现新型建筑艺术。传统的建筑采用的是商品化的生产技术设计和建设过程。低碳节能建筑突出强调了将本地的文化和原材料融入建筑设计之中,不违背当地的自然和气候条件,展现出本地风格并形成新的建筑美学。
4、低碳节能建筑适应四季之景。传统的建筑很多与自然环境是相冲突的,室内环境不流通,这对身体的健康是不利的。低碳节能建筑设计内部与外部是连通的,根据气候变化,对室内环境进行自动地过渡调节。
未来绿色低碳是我们追求的共同目标。在中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质量追求, 低碳建筑思想越来越受到人们和国家的关注,并已写进国家的发展规划中。因此,我们建筑设计师要不断的注入低碳设计理念,学习低碳设计,运用新技术新理念为人们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低碳建筑因地制宜,采取适度的技术和产品,让技术和产品匹配,不只包括造价,还有各方面功能,更是用低碳理念设计出来的。
二、低碳节能建筑设计的原则和指导思想
低碳节能建筑设计应遵循现代开放、端庄朴实、简洁流畅、动态亲民的建筑形象,从选址到格局,从朝向到风向,从平面到外向,从间距到界面,从单体到群体,都要采集天然能源,以利节能;注重空间的阳光感、流动感与体量感;充分体现材质的轻重、粗细、虚实对比以及建筑设计中各类节能、环保低碳建筑技术的应用。同时还应做到:
(1)引入“低碳节能”观念,掌握节能技术,树立节能意识。积极利用低能耗资源和自然资源,是搞好低碳节能建筑设计的关键。
(2)低碳节能建筑设计的特点应符合整体设计与多元共融。结合当地文化内涵,发掘不同建筑类型的特点,开发适合本地生态环境的新型能源和技术,整合并完善建筑功能,以满足使用者对适宜的、高舒适居住环境的追求。
三、绿色建筑设计中的低碳设计策略分析
1、选材
(1)主体结构
提倡采用钢结构体系取代钢筋混凝土结构。国外研究表明,钢筋混凝土建筑的耗能量,为钢结构建筑的1.2倍,其耗能所产生的CO2排放量为钢结构建筑的1.4倍。可见钢筋混凝土建筑对地球环保有很大的杀伤力,钢筋混凝土建筑构件的断面大,要消耗大量的砂石、水泥和水,导致国土流失。最后当其寿终正寝,拆除解体时,其废弃的渣块屑又难以回收再利用,造成环境的大负荷,拆解中的扬尘再次冲击环保。
(2)材料选用
中国每年大量的能耗中,40%是建筑能耗,要真正实现节约能源,要建造可持续建筑;低碳的建材对低碳建筑的实现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要减少排放,二要节约能源。所以要通过低碳设计来实现低碳技术和零碳技术乃至负碳技术策略,实现低碳、零污染、高效率可持续发展目标。低碳建材和绿色建材相比,在内涵和目标上保持一致的,但是侧重点有所不同。绿色建材强调减少污染排放,低碳则是减少碳的用量和排放。它更符合节能减排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主题。
2、内部环境设计
(1)声、光环境设计
天然采光方面,整栋楼的设计为了增加日照时间,可以设计成波浪形或弧形。每个房间要考虑窗的面积及方位。设置反射光板或光导管等天然光导入设备,建筑内装修可采用浅色调,增加二次反射光线,通过这些手段保证获得足够的室内光线,并达到了一定的均匀度,由此减少白天的人工照明,节省照能耗。夏季要有可收放的遮阳篷在夏季尽可能减少不需要的太阳辐射热进入室内,门窗设置还要有利于自然通风,带走热量。冬季又有利于太阳光进入。
针对声环境设计来看,设计师应考虑将卧室设置在背向噪声源的方向,这样可降低噪音30dB,有时可能和采光冲突,这就需要合理布局。采用隔音窗也能显著阻隔室外噪音;在住宅区沿路适当栽植绿色植物,对降噪也有一定效果。在实际的声环境设计中,可以采用多孔吸声材料,用亥姆霍兹共振原理组成的吸声构造。理想的做法是在建筑设计的同时进行音质设计,已达到人性化的温馨环境。
(2)水、热环境设计
低碳建筑讲究节水,并且要考虑水质和水量两个问题。低碳建筑采用的节水方法有:选用有良好节水型供水设施;安装收集雨水装置,建立污水处理系统,就地处理污水。小区景观用水要专门设计并将其纳入全局一并考虑。热环境的实现尤其重要,小区的热供应应满足居民的舒适度的要求,并能实现建筑节能和环保的要求。夏季空调的室内适宜温度为22-27℃,冬季供暖的室内温度宜在20-24℃。可采用制冷、取暖、生活用热水联合供应的热环境技术。
3、外部环境设计
(1)绿化设计
首先,应将建筑空间与城市绿化通过资源整合的方式达成统一。其次,将建筑与绿化复合,做到双方效益的最大化。建筑与绿化覆盖结合。再次,这种设计方式是一种人性化的方式去解决建筑与城市的生态问题。最后,这种方式有利于城市公共空间体系的整合。绿化是与自然环境有机的结合,而不是脱离地面而孤立存在的,是相互依存相互依赖的整体;同时,由于这种空间的连续性,建筑的可达行增加了,人们也能够从一个外部环境轻松地进入建筑的上部空间,并享有这份空间提供的视觉与心理上的轻松、愉悦。
(2)智能系统设计
利用建筑智能化技术实现低碳建筑的目标,前景广阔。一方面是发掘现有建筑智能化系统的节能降耗潜力,如通过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对建筑环境参数及空调、地热、给排水、照明、电梯等机电设备的实时监测与控制,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优化设备运行,减少设备开启台数和运行时间,节约电能,减少电厂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通过建设方便、快捷的信息设施系统和信息化应用系统,使用户足不出户即可进行信息交流和应用,减少人们出行的交通压力及CO2排放量,保护环境;另一方面是紧密跟低碳建筑的发展趋势,积极开发智能化技术在环保生态设施和系统中的应用, 如对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雨水及污水综合利用系统的监控与管理等,与环保生态系统共同营造高效、低耗、无废、无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为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服务。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低碳建筑设计对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人们的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建筑师需要因地制宜,选用最合适的技术、工艺和材料,政府相关部门需要规范相关的标准、机制,颁布激励性政策,强化专业人才的培养,以进一步促进低碳建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节能建筑的关系[J].四川建扎2009(4).
[2]被动式太阳能采暖系统的设计要点[J].建筑,2009(23).
[3]基于建筑设计的建筑节能方法的探讨[J].山西建筑,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