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物培养知识

生物培养知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生物培养知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生物培养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程;授课原则;方法;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6-232-01

在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广大教师都树立了新的课程理念,当今的教育政策和教学技术也为新课改提供了教学改革和专业成长的平台,但同时也带给教师们很多困惑和与传统教学思维的碰撞。特别是高中生物教师,当我们在一起教研时,总是互相倾诉着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新问题。众所周知,生物课程是高中阶段重要的科学课程,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高考指挥棒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学,除了理科生有出于必考生物学的压力外,文科学生基本已荒废了生物学科学习。就是单纯拿理科生来讲,也多数都是在为高考而学习。具体表现为重做题而轻实践,重死记而轻研究。针对这种现象,我认为在目前正值高中生物新课程实验推广阶段,教师应首先从自身明确树立新课程的授课标准和原则入手,从而提炼出一种高考与未来的研究型人才培养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下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几个方面来谈谈我对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方式方法的理解和认识。

一、结合素质教育原则来正确制定授课标准和目的要求

高中生物新课程的授课标准与教学大纲有细微的差别,这是每个生物教师都应该注意到的。教学大纲强调要更多地关注教师的教学行为,内容的表述方式更多地体现了原则性、规定性、刚性。而新课程标准则要求:既关注教师的教学、更关注学生的学习。我认为完美的教学应是师生教学相长的结果,作为教师,不仅要在教法上锤炼提升自己,不但把握好高考目标教学,也要侧重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作为教师应做到充分备课,灵活自如地驾驭课堂教学

教师讲授课程的思路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教师授课是否清晰、流畅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时,要有尽可能严密的学科逻辑和符合学生认知习惯的顺序安排。授课中不断提出问题,并利用证据和逻辑推理与学生共同探讨结论,使讲授式教学带有一定的主动学习的成分。从问题的质量来看,开始可以是简单、低层次认知水平的问题,但随着讨论的深入,教师要提出理解、运用、分析等高层次认知水平的问题,应该包括一定数量的开放性问题,如提出猜想、提出方案、讨论计划、分析数据等。教师也要安排机会,让学生提出问题。如此再导入对问题的讨论过程。可是教师在组织教学中开始讨论时,不宜占用过长时间,在学生暂时不能得出正确结果时,正好可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内容学习,常常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产生学习动力。

三、教师在完成高考目标教学的同时也应侧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如果说高考是进入大学的一道重要的门槛,那么能力才是贯穿学生一生的财富。一个负责任的教师应是那种能把二者完美结合的教师。那么针对生物学科而言,教师所培养的学生的能力应侧重表现在以下几点:

1、培养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生活中处处蕴含着信息。如电视新闻、报纸杂志、媒体网络、旅游科技、综艺体育等,经常为人们提供大量的知识信息。这些信息中很多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鲜活生动的生物知识和敏感具体的生物问题,要善于收集和处理,不断补充丰富生物知识。让学生课外要注意博览群书,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

2、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生物知识内容十分丰富,实践性强,应用性广,学习时要紧密结合,密切联系周围的事物和现象、国内外新的生物技术等热点,让学生学习更贴近生活实际,更为鲜活有趣。例如可以让学生调查或观察环境污染对周围生物的影响等。学生要尽可能地走进大自然,亲身感受生活中的生物知识和现象,将书本、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能力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应用,培养观察分析、活学活用、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实践创新的能力。

3、培养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生物不仅要认识和记住一些必要的知识,还要善于通过分析综合、对比判断,研究生命现象的特征与成因,思考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这就要懂得学会思考分析生物问题。学生学习时要善于观察、勇于探索、敢于思考质疑,做生活和学习的有心人。

4、培养发现并研究问题的能力。学习生物的最终目的是运用所学的知识、观点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学会科学研究生物问题的方法和能力,是学好生物的法宝,也是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必备能力。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培养生物科学研究能力的有效途径。学生学习生物时,要善于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去观察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确定研究课题,如调查当地环境污染的种类(或现状)及其治理方案、调查当地某种常见遗传病的规律,通过查找资料、搜集信息,或通过调查访问、实地考察等,获取大量的信息资料,然后运用所学的生物知识、规律、原理、观点不断进行分析论证,从中归纳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观点。这种全新的学习模式,不仅可以培养同学们科学研究生物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助于培养同学们勇于实践、大胆创新、乐于合作、团结向上的精神。

四、树立大生物课教学观,积极开展课外生物教学

生物学知识很容易在生活实践中找到蓝本和实例,教师不能把知识的传授局限在课堂上,应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多去主动地寻找生物学知识。封闭的没有条件的学校里,教师应做好备课工作,可以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通过幻灯、影视材料、课件、实验等多渠道把学生的思维带到课堂以外,让他们自由地去想象,从而把课堂理论和生活实践相联系,在生活中检验课堂知识,或用课堂知识来指导生活实践。这都会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拓形成。

生物培养知识范文第2篇

? 生物学特长生的概念源于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随着一年一度的竞赛活动的开展以及优异的竞赛成绩的取得,生物学特长生的概念也在逐步得到强化,牢牢地限定在生物学竞赛这一活动上面。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粮食、资源、环境等已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重大生物学难题,人类为了生存,就要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由此在资源开发、能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也就是使人口、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等相互协调,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求能力构成威胁的发展。可见生物学研究的范围很大,内容十分丰富。社会发展需要多种多样多层次的人才。21世纪是生物学领先的世纪,生物学知识将应用于21世纪的方方面面,各种生物学人才在21世纪将发挥各自的巨大作用,创造出较多的成果。如果仅把参加生物学竞赛的学生作为生物学特长生来培养,这是远远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我们培养的生物学特长生,应当是能够在将来应用各种生物学知识和技能,解决与人类生活有关的各种问题,能够在促进人类持续发展方面做出一定贡献的人才。

? 可以看到,为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依据生物学知识涉及的范围,中学生物学特长生的含义应当具有较为广泛的意义,从而使生物学特长生培养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在中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努力学习生物学知识,对生物学具有浓厚的兴趣,立志从事生命科学事业,能够运用生物学知识,积极参加生物学科技活动,具备一定能力,并有突出表现,这应当就是中学生物学特长生。

中学生物学特长生的培养

在中学生物学特长生培养方面,弄清生物学知识的涉及范围及其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状况至关重要,它有利于我们搞清楚生物学特长生的发展和培养方向。?

1.课堂教学应是培养中学生物学特长生的主要阵地 中学生物学课程主要有植物学、动物学、人体生理卫生和高中生物学。实施新教材后,初中教材统编为生物,分为第一册(上)、第一册(下)和第二册3册。中学生物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涉及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分类、演化、遗传和变异、生态等方面。这些生物学知识主要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并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这是培养生物学特长生的基本途径。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培养生物学特长生的数量和质量。丰富的课堂内容、良好的教学方法、生动的教学场面能够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使学生更加热爱生物学。持之以恒,能够使学生对生物学由一时的兴趣转化为志趣,从而树立从事生物学事业的远大理想。这些学生在生物学的学习上,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方法,有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对生物学问题的研究达到废寝忘食的程度,并能够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因此,课堂教学应是培养中学生物学特长生的主要阵地。?

2.选修课是发展中学生物学特长生的重要阵地 教师应结合生物科技发展的状况及生物学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不断地向学生介绍最新的科技成果以及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事例,进一步深化课堂学习的内容,拓宽知识视野。要努力使学生看到生物学发展的前景,看到生物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生物学的信心。学生通过参加选修课的学习,达到对生物学知识的熟练掌握,能够运用生物学知识,初步解决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一些问题。通过辅导学习,自学能力、实验技能、心理素质大为提高。在各门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表现更为突出,参与意识和竞争能力都比较强,能成为奥林匹克竞赛选手的好苗子,再通过全面的培养和锻炼,使之成为21世纪的生物科技后备人才。

??3.活动课是培养中学生物学特长生的又一重要阵地?生物学活动课的开设要注意体现全面性、主动性,面向全体学生,进一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教师的主导作用。联系有关部门,结合当前实际,寻找存在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确立课题进行研究,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这也是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通过活动课的开设,学生能够初步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和掌握的生物学技能,对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实践及实验中的生物学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并有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取得课题研究项目的成果,得到社会有关部门的认可,产生一定的社会效应。通过活动课,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制作研究,通过创造技能学习,研制一些生物技术产品,进行小创造、小发明活动。这样,使学生产生进行生物学研究和创造的萌芽。学生掌握的生物学知识是全面的,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顽强不屈的研究探索精神。通过一定时间的培养,使之具有生物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以及生物科学价值观。?

生物培养知识范文第3篇

本文就黔江初中生物教学现状进行调查,部分学校是非专业教师授课,而很多高中任课教师不熟悉初中教材,使学生进入高中生物课程慢,学习习惯差,直接影响高中教学效果。因此,做好初高中生物课程教学的衔接,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本文以“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为例,简要阐述如何进行初高中生物课程的衔接。

二、初高中“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的内容衔接

从知识内容上看,在初中阶段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简单的微生物知识,如菌落的概念、芽孢和孢子的区别、巴氏消毒法、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在探究真菌和细菌的实验中,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微生物培养。理论上看,学生具备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但实际上很多学校不具备生物培养的硬件条件和师资条件,因此教师在进行高中阶段教学时,首先应了解学生对初中微生物知识的掌握程度,并有针对性地对相关知识进行增补和延伸。

1.细化“培养基的作用、成分和分类”

在初中学习中,学生了解了培养基的作用,但是并未涉及培养基的成分和分类。

(1)培养基的成分。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培养基的作用,结合高中必修一《分子与细胞》中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中的相关知识――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置出供其生长和繁殖的营养基质。在配制培养基时,教师应根据所培养微生物的具体种类来调节PH和氧气含量,如一般细菌偏碱,真菌偏酸;好氧型微生物需要充足的氧气,厌氧型微生物则需要在无氧环境中培养;自养型微生物只需供给无机碳源,异养型微生物则必须加入有机碳源。

(2)培养基的种类。明确培养基的分类标准:按是否加入凝固剂(如琼脂),分为固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按化学成分的不同,分为天然培养基和合成培养基;按用途的不同,分为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各种不同培养基的作用,如将人胰岛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体内以获得大量的胰岛素,需要用哪种培养基?要从含有杂菌的培养基中分离出真菌,需要用哪种培养基?

2.细化“无菌技术”

无菌技术是成功培养或者获得纯净微生物的关键。初中教材中已经介绍过一些浅显的无菌技术,如巴氏消毒法。教师应引导学生回忆巴氏消毒法的具体操作过程,引出疑问:该方法能杀灭所有细菌及其孢子和芽孢吗?教师要着重区分消毒和灭菌的根本区别,不同实验材料常用的灭菌方法等,从而让学生理解无菌技术。

3.细化实验操作过程

教师要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实验,交流结果,分析错误,做到?W生所得知识从实践中来,又回到实践中去,引导学生体验知识,感受知识的存在。

(1)培养基的配置。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实验操作。在初中有过简单的操作,主要是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在初中教材中直接给了学生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即已经配制好的培养基,并没有具体介绍培养基的配制过程,且基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实验原理比较浅显,过程比较简单。因此,在高中部分的教学中,教师应在初中基础上,详细分析培养基的配制过程: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强调严格的无菌操作,提问该过程为什么没有调节PH?着重介绍每一步操作的原理和注意事项,为学生的实际操作打下理论基础。

(2)纯化大肠杆菌。在已配制好的培养基上进行大肠杆菌的纯化操作。纯化大肠杆菌包括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初中教材中是用无菌棒直接接种在培养基上,高中课程中,对该实验的操作更加严格,教师在介绍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时,注意对比两种方法的区别,并介绍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平板划线法应注意接种环只蘸一次菌液,但要在培养基不同位置连续画线多次,画线首尾不能相接,画线后,培养皿倒置培养;稀释涂布平板时移液管要经过灭菌,要根据菌液的浓度来确定稀释的倍数等。在学生的具体操作过程中,教师必须对各组进行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保证学生实验的成功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生物培养知识范文第4篇

一、初中生物教师教学方式的个性化

初中生物教师是初中学生学习初中生物知识、提高自身的生物学习能力和水平的重要知识来源之一,所以,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模式的个性化首先得从初中生物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的个性化入手.初中生物教师对初中学生的生物知识的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培养都有着非常强的引导作用,因此,初中生物教师意识到自身的这一优势,并且积极发挥自身对初中学生的引导作用,使自身的生物课堂教学方式变得个性化.个性化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方式能够为传统枯燥的、单一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模式注入新鲜空气,让初中学生的生物课堂学习气氛变得活跃,让初中学生的生物课堂学习变得更加的人性化、科学化、合理化.

初中生物教师要想让自身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方式变得个性化,首先必须丰富自身的教学方式,将初中生物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比如说初中生物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组织初中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初中学生能够各抒己见,发表自身的生物知识理解的个人观点,充分尊重初中学生的生物学习的主动权,从而有效地提高初中生物教师的生物课堂教学方式的个性化.如苏教版初中一年级生物教科书下册中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提出的《物种进化论》这一生物知识点,初中生物教师可以通过在生物课堂上组织初中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物种进化论》的核心知识点“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一话题,让每一位初中学生都提出自身对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一知识点的个人理解和思想,相互合作,相互提高,从而有效地提高初中学生的生物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初中生物课堂学习的热烈气氛,从而有效地实现初中生物教师生物课堂教学方式的个性化.

二、初中学生生物学习方式的个性化

初中学生是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主体,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初中学生生物学习的质量和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初中学生的学习综合水平和质量.因此,初中生物教师要想实现初中生物课堂的个性化教学模式,必须要培养初中学生的生物学习方式的个性化.

初中生物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法来实现初中学习方式的个性化:第一,增加初中学生的生物知识的积累.初中学生在进行初中生物知识的学习和探究时,初中生物知识的积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初中学生如果没有一定的生物知识的积累量,那么初中教师在进行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时的效率就会非常的低.因此,初中生物教师要重视培养初中学生的生物知识的积累.第二,初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初中学生生物课堂学习方式的个性化.每一个初中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都有自己的个人思想,同时不同的学生对于初中生物知识的理解水平和学习能力也有高有低,因此,初中生物教师不可以让初中学生都采用同样的生物课堂学习方式,应当贯彻“因材施教”的人性化教学理念,根据不同的学生教导他们使用不同的初中生物课堂的学习方式,比如说苏教版初中二年级生物教科书上册中关于《生态物种的群落效应》这一知识点,由于生态群落中的物种资源极其丰富和复杂,有的初中学生喜欢从杂食性动物开始学起,有的初中学生喜欢肉食性动物开始学起,还有的学生则喜欢从群落中的植物开始入手.因此,初中生物教师要鼓励学生的这些学习方法,让初中学生在不断的学习和探究中找到最为适合自己的初中生物课堂学习方式,从而有效地提高初中学生的生物课堂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实现初中学生生物课堂学习方式的个性化.

三、初中学生生物学习思维的个性化

初中学生的初中生物学习的思维方式对初中学生的生物学习能力和水平的影响非常大,因此,初中生物教师一定要重视这一点,并且积极引导初中学生生物学习思维的个性化,培养初中学生的生物学习的创新意识.初中学生年龄较小,世界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完全的建立和定型,再加上初中学生的生物知识学习也是处于基础阶段,所以,初中学生的初中生物学习思维的个性化发展的空间是非常大的.初中生物教师要紧抓初中学生的这一基础优势,积极培养初中学生生物学习思维的个性化发展,培养初中学生的生物学习的创新意识,从而有效地提高初中学生的生物学习质量和水平.

生物培养知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生物教学;能力;获取知识;运用知识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B

一、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1.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是学生自学能力的基础,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有效途径。生物新教材的科普性、可读性、实验性大大增强,书中的小资料、课外读、旁边栏等给学生的阅读与思考带来了方便,学生通过阅读可夯实基础,提高学习效率,还可进一步提高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等。阅读时应该做到:①明确目的――集中注意。②基本内容――详细阅读。③图形内容――对应阅读。④易混内容――对比阅读。⑤同类问题――专题阅读。⑥重点内容――反复阅读。阅读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对重点、要点反复推敲,全面理解概念、原理、规律的实质,要求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听课,使得听课有的放矢,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2.培养学生的记忆力

记忆是获得知识的重要方法,有了记忆,学生才能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统一起来,从而不断提升已有的知识水平。可见记忆力的培养,对学生获得知识和发展智力十分重要。只有按照记忆的规律组织学习,采用良好的记忆方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生物知识的特点,可以采用:①理解记忆法,如有关概念、生理上的知识;②整体记忆法,如生物结构上的知识;③比较记忆,如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等易混淆的知识;④表格归纳记忆,如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区别与联系;⑤图像记忆,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DNA数目的变化;⑥口诀记忆,把复杂、繁琐的知识用简单有代表性的语言组成口诀,有助于记忆和防止知识的混淆;记忆的方法还有联想法、综合法、衍射法等。学习中应根据记忆材料的性质和数量,具体内容具体分析,形式多样,灵活掌握与选择记忆方法,不断地培养和提高记忆能力,不断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二、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1.建立生物学观念,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思维是应用知识的先导,要想正确应用知识,首先要有科学的思维能力。生物科学的主要观念有:生物的物质观念、结构与功能相同的观念、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念、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念、生物进化观念、生态学观念等。观念内部包括相应的知识点,观念之间又通过知识链形成网络,依据生命活动过程,按时间顺序形成知识链,如,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肠胚―组织器官系统的形成―幼体―成体。各个知识链通过交叉点的结合又形成了知识网络,通过知识的联系,可培养学生思维的科学性、连贯性和全面性。

2.注重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对学生进行生物基本技能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应用知识和发展能力。高三生物实验的复习应该做到:①结合实验录像,让学生对实验步骤、方法、现象和结果重新感知一遍,增强感性认识。②拘于学校的条件,增开学生实验有困难,但根据需要,教师可多做一些演示实验,或帮助学生做一些实验方面的培训。如启发学生设计一些实验验证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产物;探讨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等。③指导学生认真分析实验的操作程序、原理、现象和结论等。对于学生的动手实验、教师的演示实验、教材中提到的实验、历年高考中的实验,以及生物科学史中的经典实验和当前热点问题有关的实验等,都要结合相关基础知识、基本方法来仔细分析。

3.通过练习,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如何,是通过解答习题来体现的。而学生通过解答习题,又可使基本知识得到深化,形成更严密的知识体系。因此,教师应该注重习题的设计与讲解,在习题中加强解题技巧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总之,使学生获得知识,学以致用,增强能力,提高素质,既是教育的目的,又是高考的要求,教师作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要义不容辞地肩负起为莘莘学子保驾护航的重任。

参考文献:

生物培养知识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元认知能力;关系探讨;提升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1-0101-02

当前教育领域元认知理论的提出源自西方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的有机结合。所谓的元认知,主要是指从自我认识的角度出发,充分挖掘自我心理状态的构成、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自我学习任务的构建以及自我学习策略的制定等等。在各种认知的形成过程中,元认知起到主要的监控与调节作用,这也是构成生物学习思维的主要模式。从当前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状况来看,元认知指导着学生思维活动的执行,同时对于学生的智力发展也起到相关的协调与促进作用。在高中生物课程教学中,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能力远不足以代表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而建立在教学情境基础之上的认知活动发展才真正影响到学生的知识掌握和理解情况。

一、关于元认知能力与高中生物教学之间的关系

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元认知理论应用强调特定教学情境的营造,在有效的认知活动开展过程中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形成。由此可见,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元认知能力培养,不仅仅在于学生对于知识的感知和记忆过程,而着重在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培养。从教学的多重角度,无论是教学手段的选择还是教学目标的构建,都应建立在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基础之上,从认知培养角度提升高中生物课程的教学效果。关于学生元认知能力培养与高中生物课程教学之间的本质联系,大致可从如下几方面得以体现:

1.元认知知识在生物教学中的体现。关于元认知知识的概念,主要是指学生对自我知识的一种整合与完善过程,这与生物学认知概念中的结果呈现有着相同的含义。这不仅在于学习目标的构建,更在于一种学习方法的掌握过程。因此,生物教学中通常会运用实验或是探究的方式来实现对学生元认知知识的灌输,突出环境影响对于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

2.元认知调控在生物教学中的体现。元认知调控的存在关键在于一种认知活动自我调节和控制的过程,无论是教学计划的制定还是教学环节的修正,都必须在不断的自我反思过程中达到一定的策略完善目的,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中生物课程中元认知调控的执行,不仅关系到学习反思过程的实施,也与整体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密切相关。

3.元认知体验在生物教学中的体现。这一认知体验过程的实施是对学生现有生物课程知识的一种补充与完善,无论是教学情绪的优化还是教学环节的优化,都是一种元认知概念在生物教学中的体现。这些全新的认知体验过程势必能够让学生在生物教学中获得更加有效的情感体验。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具体措施

当前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绝非仅仅在于生物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升,而应当是一种主体性教学思维和终身学习理念在课程教学中的传播。元认知能力培养更加重视学生阶段内学习效果的提升,注重生物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强调从多角度来提升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这是当前生物课程教学的基本改革趋势,也是元认知理论应用于生物课程教学的必然要求。针对当前高中生物课程教学的实施现状,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可从如下几方面得以呈现:

1.教学实施过程中让学生充分理解元认知培养的重要意义。高中生物教学在于一种生命教育内容的灌输,它不仅涉及到相关的生物理论知识,更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元认知能力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开展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样的知识构成不仅包含了相关的生物演化过程,一些生物遗传或是环境特征也会在教学过程中有所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策略的选择,更好地促进学生元认知理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拓展。

2.认知情境的创设对于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不仅与学生自身的认知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也与必要的课堂教学情境设置紧密相关。这一教学情境是学生能力与思维共同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课堂教学气氛创设的重要因素,不仅优化了学生的元认知体验过程,也使得元认知调控在这一环节中得到了体现,更好地促进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发展。

3.注重教学反馈在生物课程教学中的体现。教学反馈也是学生元认知能力培养的重要过程,这一环节的实施不仅关系到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也与生物课堂教学的效果密切相关。教学反馈关系到生物教学的教学结果,同时知识与技能的灌输也是学生意志力培养的有效路径。元认知能力的培养需要多种教学手段共同实施,这一系统性的教学实施过程也是元认知能力的发展过程。

4.重视元认知监控在生物教学实施中的有效补充。关于元认知监控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体现,是指教师必须在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对学生元认知的形成过程进行有效监控,找准教学过程的重难点,为生物教学的开展创设更加有效的教学氛围。因此,作为一种补充手段存在的元认知监控过程,对于提升高中生物教学的实施效果也极为有利。

生物培养知识范文第7篇

关键词:生物教学;人文精神;培育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情况下,唯科学主义泛滥已经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在唯科学主义的影响下产生了很多社会问题,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生存。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断对科学理念进行反思,加强对人文精神培育的重视,将人文精神培育与科学教育发展相结合。而生物学科具有较强的科学意义,只有在生物教学中加强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才能够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避免唯科学主义的泛滥。因此,各初中生物教师积极探索人文精神培育的有效方法。研究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不仅能够提高生物教学质量,而且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深刻意义。

一、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必要性

1.素质教育的要求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人文精神培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人文精神培育能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实现素质教育目标。但是,这些年来,我国的人文精神培育状况十分不理想,尤其是生物、物理等自然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学科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而忽视了学生的人文精神培育,导致学生的人文精神缺失。而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要求学校教育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要重视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还要加强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因此,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是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

2.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需求

科学教育强调学生对科学的认识,让学生能够运用科学知识来改造自然,进而实现社会的持久发展。而人文教育重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操,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目的。并且,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具有较强的联系性,科学教育能够推动人文教育的发展,是人文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而人文教育有利于促进科学教育朝着社会发展方向进行,促进科学变革,为科学发展指引正确的方向。因此,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密不可分,学校教育需要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在生物教学中渗入人文教育,强调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3.生物教育发展的需求

传统的生物教育割断了生物学科与初中学生的生活,以为要求学生了解生物知识和生物现象,而没有将生物现象与学生的成长相结合。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生物学习仅仅局限于对教材内容的背诵,缺乏对生物美的认识,没有养成生物美的审美观念,导致学生在枯燥的生物学习中逐渐丧失学习兴趣,难以在现实生活中运用生物知识。而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能够加强学生对生物知识中人文内涵的学习,了解生物学科中的生物美,在学习生物知识的基础上实现综合素质的培养,而综合素质培养正是现阶段我国生物教育发展的要求。

二、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原则

1.人文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

科学性主要指对没有事实依据的公理、认知、描述等的显示推理,要求一定的科学法则和科学原理作为支撑。而人文性主要强调人们在自然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对世界的思考,包含着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精神与态度。生物教学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时候应坚持人文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既要强调学生对科学的生物知识的学习和对生物现象的科学推理判断,也要重视学生在生物学习过程中的态度、情感和社会价值观念的培养,培养学生理性与仁爱相结合的生物学观念。

2.以人为本原则

生物教学的教育主体和受教育者都是社会生活中的人,而人文精神培养的对象和实施教育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因此,生物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采取科学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为此,教师应重视自身的启发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在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学习需求。并且,生物教师应积极学习先进的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贯穿人文教育,将人文精神培养与学生的生物知识学习相结合。另外,教师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改进灌输式教育,强调学生对生物知识中人文精神的探究,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培养自身的人文精神。

三、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策略

1.优化生物教材编写

在编写生物教材的过程中,编写人员应充分重视生物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强调生物课程中的人文教育,突出人文精神,增加生物教材中人文精神的内容和人们精神的相关练习题。例如,在讲解生物圈知识的时候,需要向学生介绍生物学的相关发展职业和生物现象对人类发展的作用,加强生物知识与学生现实生活的练习,运用引导性语言来为学生讲解生物学中的人文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中人文精神的兴趣。并且,教材编写人员应加强重视现阶段世界上比较严峻的生物问题和生物现象,并引导学生探索其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增强人生物教学人文精神培育的时代性。此外,还可以通过跨学科联系,将富含人文精神内涵的诗句引入到相关课程知识点的论述中。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用来对被子植物的特点进行形容。在增添生物教学人文精神的同时,提升生物教学的趣味性。

2.优化生物课堂教学活动

首先,生物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实现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为此,生物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增加生物人文教学内容,采用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为学生讲解生物知识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其次,生物教师可以在生物课堂教学中为学生讲解生物学科的发展历史,让学生了解生物学家的生物研究精神,培养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和生物学习态度。例如,将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勇敢而执着的生物学研究精神与事迹对学生进行讲解,以其伟大事迹来感染学生,对学生良好的人文精神进行培育;再次,初中生物教师应在课堂上渗透生命意识,加强对学生的生命价值观念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念,强化学生对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的认知;最后,生物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与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道德意识,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品质。例如,在对被子植物的讲解中,可以通过对其繁殖过程的讲述,开花—授粉—双受精—结果—种子,最后再到新一轮的开花,结果,让学生从中体会生命的珍贵。

3.提高生物教师素质

教师在学生人文精神培育中发挥着主导型作用,因此,初中学校应积极提高生物教师的素质,增强生物教师的人文精神培育意识,使生物教师在教学中主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为此,生物教师应积极学习生物学科中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在生物教学中运用自身所掌握的人文知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并且,初中学校应加强对生物教师的培训,组织生物教师参加生物教学培训和生物人文教育培训,引导生物教师学习先进的生物人文精神培育方法和生物教学手段,提高生物教师的人文精神培育能力。另外,初中学校应不断提高生物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引导生物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让生物教师学习与生物学科相关的人文知识及其他学科知识,不断完善生物教师的知识结构。同时,学校应加强对生物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让生物教师按照职业道德要求认真对待工作,主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曹磊.浅论生物教育中的人文精神[J].科技资讯,2007,(03).

[2]孙珍英.生物教学应注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6,(05).

生物培养知识范文第8篇

关键词:生物教学;问题;对策

G633.91

初中生物学习是学生开始生物学习的基础阶段,它为学生以后的生物学习打下基础。因此,我们有必要来探究初中生物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提高初中生物教学的质量,使学生能更好地学习生物。

一、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生物实验的认识只停留在现象上

初中生物的学习是学生刚开始生物学习的阶段,学生对于未知的事物都有一定的好奇心,学习的兴趣挺高,尤其是在生物实验中,学生对放大镜里看到的生物现象都很有兴趣。但是这里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对于生物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只是注意了一些表面的现象,而忽略了其中所包含的生物学习的基本原理。因此,就出现了学生对于“好玩”的实验就比较感兴趣,而对于觉得看不出什么变化或“不好玩”的实验就没兴趣,甚至出现根本就不想动手实验的情况。

2.学生对于在生物学习中遇到的抽象概念兴趣不高

初中生物学习是学生接触的新学科,刚开始学生对于生物学习还抱着积极的态度,很愿意去接受新鲜的知识,但随着出现大量的抽象概念,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刻减弱。这是因为,在平常中,学生所接触的都是真实存在的事物,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但是对于生物中的许多抽象的东西,比如克隆、DNA、染色体等,这些都是在现实中虽然客观存在,但是学生不能真切感受到的。尤其是对于初中生来说,抽象的思维能力还不够好,在学习中,对于这些抽象概念,很难开动脑筋来想象这些物质的形状,对它们有一个大体的轮廓认识,这样,很快学生就会对生物学习失去兴趣,从而降低了学生的求知欲,学习的效率也不高。

3.学生对于生物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我们现在的生物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就是老师在讲台上讲授知识,学生在下面听讲、记忆生物知识、巩固知识。这样就形成了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被动地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的成果也不高。

4.学生对生物的学习仅限于课堂

我们进行生物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生物知识,记得细胞、细胞壁、会在实验中用放大镜观察生物体的现象。一切理论知识都来源于实践,当然一切理论知识也都要用于实践,生物教学也不例外。但是,现在生物教学也仅仅是限于课堂上的学习,这样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二、做好初中生物教学应采取的措施

1.培养学生从对生物实验的现象认识转到对实验的本质认识

学生对于生物实验普遍存在着一种现象,即只关心生物实验过程所看到的现象,对于生物实验的态度也仅仅是出于“好玩”,而不注重探究实验背后最本质的理论知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这种现象呈现出哪些机理呢?

作为生物老师,我们应该想方设法培养学生不仅仅关心生物实验的现象,更应关注产生生物现象的起因,以及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进行生物实验时,我们就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思考。比如,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看到有的细胞重叠在一起,看不清每个细胞的形态,让学生分析可能是哪一步骤出现错误,通过仔细独自分析,学生得出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洋葱鳞片叶表皮在水中没有展平;二是制片过程压片没压好。在同一实验中细胞有时会出现颜色过浅,学生会分析出可能是因染色时间短所致,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也培养了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通过在实验中向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使学生能更好地把握课堂中所学的知识。长期坚持下去,可以使学生摆脱仅仅是出于“好玩”的观察实验的情况,而形成主动思考问题的习惯。

2.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如果学生对于生物学习不感兴趣,那么他们对于生物知识就不愿意主动去掌握更多的知识,甚至对于老师的教学会产生抵触的心理。这样,就算老师再努力向学生灌输知识,也无济于事。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是很重要的一项工作。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于学习生物兴趣浓厚,那么他就会主动地去寻求想要了解的知识,学习起来也很容易。比如,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些他们感兴趣的生物实验,或者主动搜寻课本上没有的生物知识,然后与同学们一起分享。关于培养学生的兴趣,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措施:①利用生物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兴趣。单纯的理论学习往往会使得学生产生厌恶学习的情绪,在进行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我们可以同时让学生进行实验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兴趣。②讲课中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单纯是老师在讲台上讲授知识,学生在下面记笔记,学生必然会学习兴趣不浓厚,学习效果也会很差。因此我们老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跟学生互动起来,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③把学生带入实践中,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将学生带出课堂,带入实践,可以使学生了解生物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④认可学生,欣赏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每当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来进行一些实验时,我们老师应该鼓励学生,欣赏学生,让他们拥有学习生物的自信,从而对生物学习的兴趣也会很大程度地增加。

3.让学生走出课堂,将生物理论应用于实践

我们进行生物教学,一方面要使得W生掌握书上的基本理论;另一方面,要保证学生能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检验和更好地掌握知识。因此,除了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我们更要注意将学生带出课堂,进入实践领域,在实践中更好地掌握知识。比如,我们在讲授完种子萌发的过程后,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外实验,每日观察种子在萌发过程中的现象,并作记录,实验完后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果,然后与种子萌发理论进行对比。而且,通过实践,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实践,使得同学们了解到生物在生活中的应用,这样也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学习生物知识。

三、结语

在进行初中生物教学中,我们通常会出现很多问题,这都需要我们针对问题,调整教学方法,来使得生物教学顺利进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生物知识。

参考文献

[1] 胡勇芳.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生物教学[J].学周刊,2015(12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