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分层教学的概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分层次教学的指导思想是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而学生是有差异的,所以,教学也应有一定的差异。根据差异,学生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教学也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要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学生的差异,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下面我谈谈在实施分层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尝试。
一、初中数学实施分层教学的目的和意义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由于学生基础知识状况、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潜在能力、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存在差异,接受教学信息的情况也就有所不同,而且一个班级里人数较多,因此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个人的创造能力,激发创新思维,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程度上学有所得,逐步提高,最终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初中数学实施分层教学的措施和方法
(一)优化师化关系为分层教学提供教学环境
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重要一条是优化师生关系,要有一个师生真诚友好的学习环境的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分层教学既不是降低要求,也不是放弃对差生的教学,而是有意识地促进各层次学生的内在潜能的充分发挥,逐渐走向整体优化。首先要从学生的思想教育入手,启发学生的觉悟,使学生明白学习的目的性,争做知识的主人;其次,教师要明确教学的目的性,积极创设师生真诚友好的学习环境,注意师生情感交流。教师还必须具备民主的教学作风,真正了解学生的心理,尊重学生的个性。对于有些学习上很用功,但成绩一直不够理想的同学,要尊重他们,并单独找他们分析原因,多表扬鼓励他们,让他们找回自信;对有时在课堂上回答不出问题的学生,也要很快让他们坐下,以免他们难堪。教师还应经常真诚的征求学生的意见,让师生感情融洽。
(二)改变传统的组织形式
分层教学采取以班集体教学为主,小群体教学为辅的组织形式,在小组成员的组成名单上,采取“模糊学”的方法,不严格划分学生智力的高低,也不指名道姓点出哪些学生是低层次的,哪些学生是高层次的,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以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具体问题来分层组织小群体教学,目的是切实解决学生学习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如对个性强成绩又不理想的学生,可进行个别辅导,解除他们对“补差”的抗衡心理;对学习兴趣高的同学,定期组织讲座,充实和满足他们的需求。在分层时注意爱护师生的感情,避免给差生带来冷漠和压抑。
(三)分层教学的巩固与反馈
分层教学模式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的教育学家孔子就提出“因材施教”的理论,即针对学生不同的能力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但因材施教的理论与分层教学模式还存在一些差别,后者的应用模式是在现代教学体系之中的,即在学生学习课堂上进行运用。近年来,我国教育学领域的专家不断对分层教学模式进行研究,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和新的学术观点。但本质上说,分层教学模式是为了将教师的精力进行合理支配,最终实现整个集体学生成绩的提升。简单的分层教学模式为:通过新知识的讲解并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例如,划分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代表掌握程度最好的学生,第二等级代表掌握程度一般的学生,第三等级代表掌握程度差的学生。分层教学开展的模式是,针对第二等级的学生进行再次辅导,掌握程度依然无法提升的编入第三等级,已经进入第一等级和第二等级的学生自行安排学习任务,教师重点扶辅导第三等级的学生。等到第三等级的学生掌握之后,再开始新的教学课程。分层教学模式的出现是教育发展的必然。在教育工作逐渐形成体制化之后,人才的培养是第一需求,分层教育就是为了解决整体人才两极分化的问题,这是节约人才的一种表现;否则放任第三等级类的学生不闻不问,甚至采取冷漠对待的方式,必然造成教育的不公平出现。从这个角度说,分层教学模式也体现了教育的民主性。
二、高中数学教育中分层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
(一)以学生主体为对象应用以学生为主体的分层教学模式是最常见的应用手段。高中期间的数学学习内容较为复杂,所涉及的数学理论与义务教育阶段完全不同,甚至有一些颠覆的性质。例如,在中小学期间所学习的质数、素数、分数等概念,都有唯一确定的计算结论,而在高中之后接触象限、区间、排列组合等内容,不仅要从数学基本计算考虑,还要融入数学研究理论。可以说,高中数学的特殊性质导致学生在接触之后,就形成了一定的学习能力表现。能够快速掌握的在日后的学习中必然不断前进,而无法掌握的学生会越来越吃力,因此,需要教师拿出经历及时解决。在这样一种前提下,以学生为主体的分层方式就比较固定,会有一批学生长期处于学习的末端。因此,在进行分层教学过程中就要注意,不能够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让其感觉到自己是落后,需要老师的特殊照顾。由于学生的掌握程度不尽相同,因此在分层过程中进行的划分方式也不同,通常可以按照1:6:3的形式划分三层,由好到差进行处理;很显然,中等部分是变化较大的学生群体。
(二)以教学目标为对象应用教学目标是教师制定的学习结果标准,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能够将两方面都掌握的是优等生,而只掌握“知其然”的为中等生,而两种都不具备的是差等生。这种分层方式较为粗犷,也可以通过细化教学目标方式实现。例如,对于优等生层级的学生要求理解新知识点内容,了解概念,自己能够归纳所学知识并举一反三;对于中等层级的学生要求立即教学内容,记住概念并会计算习题;对于差等生层级的要求能够了解内容,记住概念。
(三)以课堂教学为对象应用课堂教学是高中阶段数学教育的主要形式,以课堂教学为分层教学对象,实际上是对教学任务的不同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在进行课程讲解之前,先要要求学生进行知识预习,对于优等生层级要有的放矢,鼓励他们预习之后主动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对于中等层级的学生而言,要他们与上一节课学过的知识点与本节课做对比,找出不同,尝试提出问题。而对于差等生层级让他们熟悉了解新知识的要点,带着问题听课,对不懂的内容及时发问。
(四)以课后作业为对象应用以课后作业作为分层教学的对象是最容易实施的方式,教师首先要针对课后作业的内容进行筛选,一般情况下涉及多种题型,有难有易。如选择题、计算题、应用题和提高能力题。选择题、计算题对于中等层级的学生而言问题不大,差生层级也可以完成,而应用题需要的知识点角度,应该孤立中等阶层的学生大胆尝试;对于优等层级的学生而言,如果有余力可以尝试做提高能力题。除此之外,分层教学模式还可以通过对学生评价分层、学习态度分层等多种形式。由于近年来我国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众多的理论,不一一列举。在尚书的四种主要分层教学模式中,既可以采取单独一种发挥的形式,也可以综合使用,但要注意的是以人为本,照顾学生的情绪和自尊心。
三、高中数学教育中分层教学模式注意事项
首先,分层教学不能形式化。高中数学的教学任务非常繁重,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的方式,必然会造成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因此这种教学方法能否顺利执行还存在问题。一些院校对分层教学的方式存在误解,只追求形式上的改进,例如,将优等生集中在一起,相对应的形成了“优等班”,很显然这其中存在智力歧视的成分,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从教师角度出发,除了不断优化对高中数学的教育方法之外,还要通过自身的努力付出,才能够做到真正的分层教学模式体现。
关键词:英语课堂;以生为本;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6-012-001
一、英语生本课堂
1.生本课堂的概念
“生本课堂”是一种新生的教学形态,源于我国著名教授郭思乐提出的生本教育的概念,旨在从“教育以人为本,以生命为本”引出“课堂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生本教育从启蒙教育贯穿到高等教育,在平等、轻松的课堂环境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将被动接受知识化为自主汲取知识。
2.传统初中英语教育的弊端
英语是一门语言,而语言又是一种工具,我们学会一种工具最终的目的并非单纯的知道和了解,而是去熟练运用这种工具。在国家大力倡导素质教育和进行教育改革之前,我国的英语教育还处在世界上落后的水平,英语应用能力低于其他英语非母语国家的学生。究其根本原因,是在过去的英语教学中,一味地使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死记硬背,过度地强调背单词,语法的重要性,以应试教育为目的,造就了―批语法精通单词量过硬的学生,英语考试成绩斐然,而却无法用流利的英语表达简单的概念,也无法用英语连贯地写立意思想较为深刻的文章。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过去的英语教学,学生是被动的,没有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学生大脑的语言区域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学生的潜力也没有得到充分地发挥。
3.生本课堂在当今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生本课堂,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应运而生。它所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一切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度,通过引入各种情景和案例,巧妙地引导学生。例如通过巧妙地在学生英语学习探索的过程中制造障碍,引发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挑战的冲动。用多媒体的方式为学生做课堂资料,以生动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语言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兴趣;而后,在播放多媒体的过程中,给学生建立相应的背景知识,进一步引导学生就课堂多媒体内容进行深入的讨论,从而激发学生主观学习的动力,在讨论的过程中熟练运用相关的词汇句型和表达方式,通过进行小组讨论或者辩论,让学生有机会对问题的深度做进一步的探究,并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二、英语课堂中的分层教学
1.分层教学的概念
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又称分组教学、能力分组,它是将学生按照智力测验分数和学业成绩分成不同水平的班组,教师根据不同班组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
2.从传统意义上的分层教学到生本课堂中的分层教学
传统意义上的分层教学,会建议将学生按照成绩分为“好、中、差”或者“A、B、C”等几组对象,然后分别设立教学目标,分别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鼓励方法进行教授。
在生本课堂中,我们更强调的概念是:学生的个体性差异,并不仅仅体现在成绩上,而是体现在不同的表达方式和对不同学习方法的适应上。有的学生善于用文字表达,有的学生善于用语言表达,有的学生阅读深刻的文章时理解力较强,有的学生发音标准流畅,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更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找出每个人的独特性,并且让学生对自己的英语水平进行―个全方位的评估,来评判自己在哪些方面擅长在哪些方面欠缺,更需要从哪些方面汲取知识。更多的强调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更多的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可以在简单的只通过考试的总成绩综合排名外,设立其他的排名方式,比如听、说、读、写某一方面的排名,或者用语准确度,问题深刻度以及表达流畅度方面的水平区分,分层为学生设立各方面的全面目标,然后逐一实施。例如分别设立听说读写的个体目标,在下一次考试中,对比学生某一方面的成绩是否比上一次有了质的提高,并让学生对自己进行总结,并且在教师的协助下,自主地设立适应自己的学习方法,这就比传统意义上的分层教学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让他们也参与到自己英语能力提高的任务中来。
更多时候,水平的提高并非单一反映在成绩上,也可能反映在学生的课堂表达或者参与度上,即使学生的成绩并没有质的飞跃,但是在设立清晰目标和训练方法坚持一段时间后,开始积极地参与课堂表现,并且能流畅的表达观点,这就进入一个英语提高的良性循环,随着语言能力的提高,成绩的提高指日可待。
三、生本课堂下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的难点
关键词:高中生物;分层教学;特点;实例
一、高中生物教学的意义及其面临的挑战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国家不断强化素质教育的实施。然而,应试教育在我国教育中仍然具有深厚的基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任务依旧十分艰辛。各门学科在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生物学科自然也不例外。从长远来看,生物作为自然学科的基础,对于农业、畜牧、医疗、卫生等领域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从眼前来看,对于其对于增强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有重要作用。而且,生物学科在高考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且相比起来平均分都很高,因此掌握好生物对于高考取胜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然而,高中生物学科本身包含了庞杂的基本原理、概念,同时又重视对能力的考查,包括实验探究能力、理解和分析应用能力以及图文转换能力和图表等信息获取能力。再加上不同学生自身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个人的爱好兴趣、学习优势以及关注点的不同,理解和学习起来更为困难,因此高中阶段的生物教学工作一直充满挑战。
二、分层教学的基本概念及其相关原理
所谓分层教学,又被叫做分组教学、能力分组,是针对不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即自身智力水平、思维方式、学习基础、爱好兴趣、学习优势、发展潜力等因素),按照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通过科学的方法,将学生划分成若干个彼此水平相近的群体,同时依照各群体的自身特点实施区别化、针对性和层次化的教学,以达到使各个水平的学生群体都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和提高的目的。
20世纪初,美国最先实施分层教学的教育理念,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直到20世纪80年代,我国才引入了分层教学方法,并在各地中小学教学实验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分层教学充分考虑了不同学生的现有知识和能力水平,全面地照顾了每一个学生,是践行“以人为本”素质教育理念的范例,它面向全体学生,为了全体学生的发展,且充分考虑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性,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扬长避短,力求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个性化发展。
三、关于高中生物分层教学设计的特点及其实例探讨
1.分层教学促进学生兴趣分层
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同的。由于智力和非智力等因素,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其关注重点和爱好兴趣也与众不同。因此,实施分层教学充分照顾学生兴趣取向,有利于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特别是高中生物学科,本身包含了非常多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知识,记忆性的东西很多,再加上自然学科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使得生物学科的教学和学习面临着挑战。而分层教学的实施使得不同学生依据自身兴趣爱好分成若干个小组,依据各自的兴趣目标实施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得了很大的提高。
例如:在讲解有关植物细胞时,对于其细胞质和细胞壁的分离的观察教学过程可以采用分层教学方法。首先,在充分考查学生兴趣意愿的基础上,同时借鉴不同学生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将其分成三个组:基础知识组、实验组以及讲解分析组。实验开始前由基础知识组对于实验过程中涉及的生物知识和实验中的注意要点进行具体的阐述。接下来,由实验组进行具体的实验工作,并将实验成果――装片,进行全班展示。最后,对于实验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现象分析等知识由讲解分析组选派口头表达能力较强或有充分表达意愿的学生进行归纳总结。通过这种分层教学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沉浸于教学过程中,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对于激发兴趣、理解知识、记忆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
2.分层教学促进学生教学活动分层
“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观要求以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一节中,通过发放教学学案使学生对课程的基本原理概念和相关案例进行预先了解,同时发放相关教学资料,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在充分了解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再次发放意愿调查表,使学生自主选择课堂教学中需要进一步讲解的内容,决定教学活动的流程。譬如,安排学生依据相关兴趣进行实验分组,第一组学生进行土壤的取样工作,第二组学生负责制备培养基,第三组同学则在指导下进行样品的稀释工作,第四组则要进行取样涂布,最后,由教师带领各组同学进行菌落计数,并对相关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与分析。这样一来,一方面,对于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已经掌握的知识和环节不再加以赘述,有利于节省课堂教学时间,提高教学实效性;另一方面,对于学生理解和接收能力的情况也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
3.分层教学促进课堂训练与课后作业分层
由于不同学生间的理解能力和知识基础的不同,以统一标准布置训练习题是不切合实际的,很难使所有学生都获得发展。事实上,难度过高或难度过低都不利于学生水平的提高,因此,依据不同学生实际情况安排布置训练习题就显得极为必要了。分层教学恰恰命中了这一点。
例如:在讲解“减数分裂”这一节时,由于知识容量较大,内容较复杂,因此在实际的课堂训练与课后作业的布置过程中,采用了分层教学的方式,将所有学生按照不同的水平和层次分为三个小组,并将习题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组学生基础较差,主要专注于第一个等级,以基础知识和原理为主,并鼓励学生尝试第二等级。第二组学生水平相对较高,可集中于第二个等级的提升训练,就相关的知识延伸做理解,同时鼓励进行第三等级习题的尝试。最后一组学生由于自身学习成绩较高,则主要攻克拔高题。同时,鼓励三组学生相互交流。这样一来,不仅有利于各等级学生借助习题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升,同时对于学生自主性的提高也有明显效果。同样,以“减数分裂”这一节做例子,将学生依照等级从低到高分为A,B,C三等,分别对应不同难度的作业。A层学生只负责概括细胞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DNA的变化规律,而B组学生则要就前、中、后期等阶段的细胞结构变化特点做总结,C组学生则应当主攻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各阶段细胞的变化过程及其图像。
【关键词】概率与统计 分层次教学 网络辅助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b)-0082-02
随着大学本科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大学招生人数逐年增加,入校学生的数学水平参差不齐已是无可争辩的事实;而大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以其专业为导向的,各专业对概率与统计知识的要求不尽相同,如电类专业对随机过程理论有较高的要求而机械类专业仅要求掌握概率与统计的基本知识,化学、计算机类专业要求学生具备数据分析的能力,因而对数理统计理论及方法有较高的要求。再加上个人对数学的兴趣也不尽相同,这诸多因素加在一起就使得大学生对概率与统计教学的内在需求存在两方面天然的分层:一是在知识结构方面,这主要由专业性质决定;再就是研究深度,这由学生对这门课程的个人兴趣决定。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深切地体会到,为了在有限的学时内尽可能地满足各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在满足各专业后续课程学习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须推行分层次教学。
所谓有效的实现概率与统计的分层次教学,即是在原有的师资力量和学生水平的条件下,通过分层次教学,充分满足各层次人才的数学素质的要求,引导学生朝着能发挥其优势的方向发展,让优秀人才更快更好地成长。下面是我们在概率与统计分层次教学方面的一些探索。
1 实现分层次教学应考虑的几个方面
借用经济学中的一条基本规律来阐明本文的观点,即物品的价格是由其供求双方所决定的,物品的均衡价格是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的交点。这里学生的数学水平是由教师的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学习效果所决定的,教师充当了数学知识的供给方。学生则是需求方。在分层次教学的改革中,如何找出不同教学层次教师的“供给曲线”与学生的“需求曲线”的最佳契合点,是能否有效地实现分层次教学的关键所在。为此,既考虑学生现有水平的差别,又考虑以后进一步发展的需求,使大部分学生建立扎实的数学基础,并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因而,对学生合理的分层是有效的实现分层次教学的第一步。
分层应综合考虑3大方面:一是专业方向,根据各专业对概率统计知识的不同需求,采用不同的教学大纲,限定该类学生所必须掌握的知识点。目前我们面向机械、化工类专业,开设了3学分《概率与统计》,其基本要求是达到研究生考试数学一考试大纲的要求; 面向计算机系,化院部分专业开设了4学分《概率与统计》, 其基本要求是在3学分《概率与统计》大纲的基础上加强了数理统计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具备较强的随机数据分析能力;面向光电信息类专业开设了4.5学分《概率与过程》, 其基本要求是在3学分《概率与统计》大纲的基础上加强了随机过程理论的学习,为专业后续课程打好基础。面向人文、社科类学生开设2学分《概率论》,其基本要求是达到研究生考试数学四考试大纲的要求,同时对这类学生进行了解并分析随机现象的素质教育。
分层应考虑的第二大方面是学生本人学习习惯和兴趣爱好,《概率与统计》课程的授课方式分两种,以Powrepoint为主,板书为辅的多媒体教学和以板书为主, 配以少量的多媒体演示的教学法。概率统计课程的内容比较抽象,理论推导部分占了很大的比例,课堂采用多媒体教学,是否能被学生所接受?是否确实提高了教学效率?为了考察多媒体教学的效果,我们对部分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有50%的同学赞成采用多媒体教学,30%的同学对教学方式“无所谓”;还有20%的同学反对。赞成采用PowerPoint教学的同学指出“多媒体教学形象、生动,节约时间,赞成推广使用”“PowerPoint更直观,避免了板书写多少才能看多少的弊端,结构更清晰”等;反对采用PowerPoint教学的同学指出“老师的板书更加人性化,我更愿意看到老师的板书而不是那种方方正正的电脑字。老师板书可以想到什么写什么,而幻灯片都是事先作好的,太过呆板”。“板书可以给同学反映时间,思路上也可以随老师所讲自然到位”。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安排80%的教师采用以Powrepoint为主板书为辅的多媒体教学方式而仍有20%的教师采用板书为主配以少量的多媒体演示的教学法,以使概率统计教学做到因课而异、因人而异、因时而异。
分层应考虑的第三大方面是学生的数学基础。由于概率与统计的学习效果与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知识的掌握程度显著相关,因而理想的做法应是参照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课程的学习成绩,按程度划分为至少两个层次。但鉴于目前我校教室和师资两方面条件的限制,对面上的学生,我们还不能象高等数学课程那样分为A,B,C三个层次的班级分层次授课,而只能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采取各种措施,在讲课内容的组织和讲课方式上多下工夫。如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要力求直观,生动,并尽可能的介绍概念的实际背景及实际应用。同时也要注意到不少同学在长期应试教育下养成的习惯――必须通过“分数”来刺激学习,我们从2000年开始改革了考试的记分方式,期终卷面成绩为85分,其余15分考察学生平时学习情况。学生平时成绩由任课教师掌握。针对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上课容易走神的特点,要求教师在讲课过程中,随时出一些练习题,要求学生回答并记录平时成绩。答题方式分两种:点名指定某同学回答和全班同学都把答案写在纸条上,教师收取最先作完题目的前3或5名同学的答案记入平时成绩。前一种方式主要针对那些学习特别缺乏积极性的同学,通过平时不断地刺激以避免掉队;后一种方式针对一般同学。
2 利用网络实现有效的分层次教学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化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网络辅助教学也是教学改革的一个发展的趋势。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并不满足于上课时间与教师面对面的交流,他们还希望在课外能与教师随时联系,以得到在学习上的帮助和咨询。为此,我们特在网上设立了概率与统计课程主页,(jpkc.njust.省略/gltj/index.htm),介绍这门课程及相关领域的基本情况、教学信息、科研信息。课程主页是我们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也为那些不满足于课堂教学的同学提供了第二课堂。在概率与统计课程主页上,我们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准备了不同的辅助教学内容:
A层:根据本层次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并有志于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特点,在完成本科教学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加深某些数学内容,使学生能深入地掌握一定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思维。如补充介绍条件概率与条件分布的概念;一些比较复杂的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随机向量多元函数的分布;利用大数定理进行定积分的数值计算方法;多元正态分布的概念;非参数检验理论简介等。在主页上设置了与一些有关概率统计应用方面的网页(如电子杂志)的链接,建议学生课外阅读。当遇到与课程关系密切的文章时,我们也会将之放在主页上供师生阅读。随着教学进程,教师会在留言板上提出一些与所讲概念有关的趣味性思考题让学生“抢答”,并根据学生的解答情况记录平时成绩。如当讲完了二项分布的概念后,我们提出了“飞播造林策略问题”;当讲完了数学期望的概念时,我们提出了“研究彩票平均收益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有些是教师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有些是从数学建模竞赛题目或科技论文中筛选而得。通过这些大量的实例,让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了解概率统计在实际中广泛的应用,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B层的教学方法着重于提高课堂讲授质量,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针对这部分同学课外练习的需要,我们在网上设立了网上测试系统,并提供了几份课程模拟试卷。同时我们将授课使用的电子教案也放在网上,供学生课后复习。此外,网上抢答题中部分题目难度并不太大,属于巩固知识,加深概念方面的,这一层次的同学完全可以适应。
C层:对本层次的学生,教学以工科学生必备的数学基础为指针,目的是培养能较快接受新技术、新知识,并应用于本专业的学生。针对这一层次的学生接受能力差,经常无法跟上课堂教学进度的特点,我们通过每天在固定时间安排一位教师统一答疑和网上答疑相结合的做法,保证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上的困难。
通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校在本科生中进行分层次教学已初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教师因层次施教,对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使得工科数学的教学渐渐转变成为能力,素质教育;学生的学习潜力也得到了充分发挥,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都有了明显提高。近几年,在全国的数模竞赛,江苏省大学生数学竞赛中,我校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学生参加研究生考试录取率有大幅度增长,用人单位对我校本科生也十分看好。
在优化分层次教学中,教师本身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分层次教学,表面上看,同一层次的学生水平差异不大,教师的讲课可以有的放矢,讲课的空间很大,但同时也就意味着教师必须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制定讲课的内容,并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进行知识的传授。21世纪的人才,应具备自我学习、自我发展、自我创造的三大能力,因此,教育过程就不再是传统的知识传授过程,而应转变为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能力的过程。学生将作为这一过程中的主体,而教师则是协助者与促进者。因此,教师传授的不能仅局限于数学知识,而更应是数学思维方式,教会学生“数学的思考”。在教课中,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演译和推理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创造欲,让学生在更高的层次上领倍数学的精神,从而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这些都是优化分层次教学对教师提出的新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高等学校功课数学课程指导委员会(本科组).关于工科数学系列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数学与教材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备课时,我认真研究教材,抓住问题的本质,了解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设置合理的认知阶梯:形象记忆性内容设为第一梯级,保证C组学生“吃得了”;抽象理解性内容为第二个梯级,使B组学生“吃得好”;知识扩展性内容为第三个梯级,满足A组学生“吃得饱”.
“一元一次方程概念”教学的三个梯级为:
1. 实例引入一元一次方程概念,使后进生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实例让他们去辨析. 例如,判断下列各式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a + 2b = 3,2x - 5 = 6,4x - 3,■ + 3 = 7,让学生通过概念对每一个式子进行分析,加深对一元一次方程概念的理解.
2. 概念应用,在充分理解概念的基础上,对概念进行进一步拓展. 例如,已知关于x的方程(a - 1)x|a| - 3 = 0是一元一次方程,则a = . 本题是在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难度,后进生可能在本题中只是注意x的次数,而忘记了x的系数,把a = 1也作为本题的答案. 通过本题可以加深后进生对一元一次方程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3. 安排作业时,我将课外习题分为以课外习题集和教材B组习题为主的超基本题. 后进生以基础题为主,通过对基础题的不断练习,强化后进生对一元一次方程概念的理解,对于其他层次的学生以概念的拓展和实际问题列一元一次方程为主,从而满足三个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通过课外练习达成满意的效果.
二、授课分层
我在课堂授课时善于把握合作时机,使学生积极、有效地合作.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教学内容需要,选择最佳时机,积极、有序、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 例如,在重点、难点处,教学的重难点往往是学生理解掌握的难点,在这些地方加强合作,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例如,“平方差公式”一节中,平方差的推导过程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如何归纳出公式是教学的难点. 在教学中,我先出示四道计算题:(x - 6)(x + 6),(1 + 2x)(1 - 2x),(2a + 3)(2a - 3),(a + b)(a - b).
我先让后进生在黑板上通过上节课所学的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进行板书,在肯定他们计算正确的基础上,再启发:大家找一找,这四个题存在什么规律?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教师不断提醒学生从式子的项数、符号、次数等方面去分析总结. 经过几分钟,再组织学生合作交流,教师深入到每个小组,针对不同情况加强引导,然后各组中心发言人代表本组与全班同学交流,最终推导出平方差公式. 这里,教师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待时机成熟后再合作探究,然后组间交流,较好地发挥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效能.
三、作业分层
针对教学内容和后进生的实际学习能力,我分层次选编基本巩固性练习、拓展性练习、综合性练习. C层学生只要能完成课本上大部分练习,会做其中基础题即可;B层学生能完成书上全部练习;A层学生另外增加变式题和综合题. 练习、作业可分成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全体学生都做,选做题由B层、C层学生选做. 在后进生独立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应适当点拨,对于C层学生应多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困难. 选做题由学生选择做与不做,这样作业量与难易程度与学生实际承受能力相适应,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评价分层
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层次的提问、练习、作业等对学生及时作出有效的、鼓励性的评价. 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价,以期在原有知识水平上的进步和提高大小作为评价学生是否完成教学目标的一个基准,这是激发后进生学习热情的一个重要方面.
1. 课堂小组展示时有效进行分层次打分,且分数倾向于后进生. 对于一些后进生的课堂展示实行“暂不打分”“舍得送分”. 对于一些后进生的特优表现,实行“突破满分”. 对于优等生,我常常只是简单的一句话“很好”“不错”给予肯定. 而对于后进生,我在打高分的同时常多鼓励几句,这样既保护了后进生的展示热情,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2. 作业批改时进行分层次打分,且分数倾向于后进生. 对于练习、作业,后进生只要将基础题做对,就可以得到高分,分数甚至超过优等生. 这无疑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当然,也更愿意在课堂上展示他会做的题目. 我在作业的批改中,对于优生,批改实事求是,对学困生,如果有较大进步,即使有少许差错,订正后也可以破格评优. 这样使每一名学生都能从评价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享受成功的乐趣.
五、测试分层
阶段性测试具有比较全面、及时反馈各层次学生阶段学习效果和激励作用. 我按层次编制测试题,大部分为基础题,占70%,为必做题;少部分为变式题和综合题,为选做题. 其中后进生做基础题,B层学生选做选做题,A层学生则做全部选做题. 于是,我采取如下考查方法:
1.同一套试卷分两部分命题. 双基题80分,拓深题40分,其计分方法是:A组学生实得分 = 100分-扣分,B组学生实得分 = (120分 - 扣分) × 100/120. C组学生实得分 = 120分 - 扣分. (此种方法常用于综合考查)
2. 题同评分标准不同. 基础题对低组学生的基分高,对高组学生的基分低. 以部分知识拓广题补足A,B组学生的基分满100分;允许C组学生做拓广题,作为升级的参考因素. (此种方法常用于单元考查)
关键词:分层教学 微积分 教学理念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b)-0044-01
我们学校经管类专业,文理兼招,学生生源分布广、水平参差不齐的新问题,同一专业、同一班级学生差距大,给教师组织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既难以确保所有学生都达到基本要求,又束缚了优秀人才的迅速成才。在此背景下,我们学校施行了微积分分层教学法,所谓分层教学法是指教师在尊重学生学习主体性及认知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知识水平(知识水平、学习态度等)、具体的学习目标以及学习的可能性,根据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差异性,而把一个班级或几个班级中的学生按其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分成若干层次,提出相应的教学要求,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并采取相应的激励机制,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最优的发展,感受到成功的愉悦,实现“利用个体差异,促进全体发展”的目的[1]。分层教学有利于因材施教,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突出了教学工作的针对性,使各类学生各取所需,并学有所得,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培养。对于微积分分层教学,我们学校采取了不降低整体教学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学生高考成绩或者期末成绩并尊重学生自愿的原则下,每个学期结束后都进行分层分班,分成较高要求与基本要求两个层次的班级,分别称为提高班和基础班。下面我们就提高班的教学理念进行一些探讨。
1 提高班微积分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探讨
1.1 在课堂教学中,努力提高学生对微积分的学习兴趣
微积分相对于高中数学内容更加抽象化、符号化,学习方法与高中也有很大区别。学生对微积分的兴趣,决定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对微积分的学习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我们从下面几个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1)在引入极限,导数,积分,级数及微分方程等概念时,与经济及社会中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增加学生探索学习的欲望。例如,在学习极限概念之前,先看这样一个例子[2]:根据市场规律,若去年的西瓜产量供过于求,瓜价就会下降;瓜价跌落会使今年种瓜者减少,导致供不应求,于是瓜价上涨……我们根据供需函数,得到了西瓜价格的变化趋势,从而考虑西瓜价格的长期变化趋势,引入极限定义。(2)以最近几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为例说明数学与经济学的关系。金融、财政、税收等等经济活动都是直接的运用数学。数学的学习对于学生学好自己的专业课非常重要。(3)加入数学史的一些相关知识,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进而提高学生对微积分学习的兴趣。例如,引入数列极限概念时可引入我国魏晋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刘徽用割圆术确定圆的面积的数学史知识,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直观上认识数列极限的概念;另外一方面也可以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数学的发展,增强民族自豪感。
1.2 教学过程过贯穿数学建模的思想
学习微积分其中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提高班,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注意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的思想,加强数学建模的锻炼,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经济函数分析中,对于库存模型[2]的建立,根据建模的步骤,首先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在这里我们假设平均库存是批量的一半,强调假设的重要性,如果假设改变,一年的库存费用当前的知识就很难表示,需要用积分的知识才能解决。最后在解决问题时,培养学生用软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微积分教学过程中,使用Matlab或者Mathematica进行辅助教学,每个学期安排几个课时的上机实验,使学生能够运用数学软件进行解题。
1.3 适当增加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由于提高班学生基础相对比较好,接受能力较强,基本的教学要求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对于提高班,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以下几方面:(1)强调对概念与定理的理解,只有概念和定理有了较深的理解,才能举一反三,提高解题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2)增加课堂容量,适当增加内容的难度。在基本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先介绍典型例题,基本解题方法,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方法,理解基本概念,然后讲解一些相对比较难的知识,例如,在课堂中讲解一些历年考研真题等,以增加课堂教学内容的深度,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又提高了学生利用综合知识解题的能力,也为部分学生将来考研打好基础。
1.4 考核模式探讨
考核模式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案:(1)我们学校目前提高班和基础班采用不同试卷进行考核,提高班试卷难度高于基础班。考虑到学生成绩影响学生奖学金的评定以及毕业后的就业,合理调剂提高班与基础班之间因同一门课程教考难度不同而产生考试成绩的落差是必要的,可根据基础班的平均成绩,给予提高班平均成绩适当的加权,以维护提高班学生的正当利益。
(2)提高班和基础班采用同一份试卷。这就要求试卷中题目的难易程度要区分的比较适当。比如,考查基本知识点的题目占70%,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占15%,难度稍大一点的题目占15%。既要保证基础班学生只要会做基本题目就可以及格,又能区分出数学能力强的学生。这样对于学生奖学金的评定以及成绩绩点的计算也比较公平。
2 现状及成效
我校自2010年开始实行微积分分层教学,兼顾不同学生的不同实际情况和个性特点,使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专业知识有了更全面的提高。自从实行分层教学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学生整体卷面及格率有了明显提高,每年在江苏省高等数学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中英语;分层教学;尝试
因为学生先天素质和后天培养的不同,传统的高中英语的教学并不能照顾到每一位,预期的教学效果也不能完全实现。因此,采用分层教学方式会正视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并进行差异化教学。以班级的学生实际情况为依据,制定课堂教学计划,再根据教学量的大小,规定教学进度。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因材施教。
一、分层教学的概念
目前的高中英语课程都是一个班级一起上课的,不论差生还是优生,老师都传授同样的知识,课堂学习效果无法估量。而什么是分层教学?分层教学就是老师把班级教学、分组教学和个别教学等方式有机的、合理的结合,扬长避短的一种教学方式。这样的教学方式有着以下的特点: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分层优化、主动参与。它能够在注重整体的情况下,仍然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指导。特别是对于高中英语教学而言,采用分层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他们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显著的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二、尝试分层教学的原因
(一)班级授课存在局限性。目前,我国大部分高中学校采取的是班级授课制,即将不管学生的层次、不管学生的兴趣等,将年龄相同的学生放在一个班级里学习。对于有些基础不扎实的同学,很容易导致他们听不懂老师所讲的内容,也很容易学成哑巴英语,不会运用。随着学习的深入,这种情况还会加剧,导致这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没有积极性。相对而言,基础扎实的同学又会发现老师所讲的自己已经很熟练的掌握了,上课完全是在浪费时间,不能实现他们扩充知识的想法,也会让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
(二)英语的学习分化在加大。英语的学习过程,是不断深入的。特别是高中阶段,教材的难度加大,但教学的速度还在不断加快。这种情况下就容易导致学生明显差别的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分化还会越来越严重。靠死记硬背拿高分的同学会发现时间越来越少,效率越来越低,成绩越来越差。英语基础良好,灵活学习的学生则会发现学习英语不仅能扩宽视野,还能锻炼自己的学习能力。
三、高中英语分层教学的尝试
(一)学生分层。在承认学生差异存在的前提下,才会采用分层教学。差异的存在会对学生的英语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形成不同类型的学习阻碍。老师只有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阻碍采取不同的策略,才会使学生的水平提高。通过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英语水平、学习方法、接受能力的考察,对学生进行分层。然后创设适合不同学生发展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期间发挥自己的学习能力。对于教学策略,老师应该根据学习任务的难易、学习速度的快慢、学习方法的优劣来决定。
(二)教学目标分层。学生学习外语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语言的感悟、理解也有较大差异。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制定的合理的、科学的教学目标,也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发挥其教学导向、激励的作用。比如说,对于基础不好的学生,应该补充他们的缺陷,对他们进行学习方法的引导,多采用激励的方法,定低一些的目标;对有一定基础的学生而言,则采用强化概念,多加练习的方法,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成绩良好的同学,应该采用高强度,提升能力的方法,扩展他们的视野,锻炼他们的能力。
(三)课堂教学分层。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了不同的学习目标,在课堂上就应该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练习时,应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参与不同的课堂活动。在提问的阶段,也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的学习目标的重难点来设计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稍微高于自己能力的问题中得到锻炼,激发学习的兴趣。其次,还要根据不同的层次设计不同要求的训练题目和活动,使每个学生的作业都是由易而难的。
(四)作业设计分层。布置作业也是教学很重要的部分。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布置两份作业,一份是选做,一份是必做。选做题为提升能力的题目,必做题为巩固知识的题目。同时也要根据当天的教学内容设置不同难度的题目。在之后讲解作业的阶段,也要根据不同的分组进行讲解,对学生的错误进行及时的纠正。
魍车慕萄Х绞绞敲娑源蠖嗍学生的,对于某些学生而言,得不到他们应有的发展,严重阻碍了他们潜能的发挥。而分层教学能够保证平等、有效的英语学习,关注到了每个学生的情况,是解决整齐划一的教学要求、参差不齐的学生个体间矛盾的最好途径。老师要完成教学目标,学生要得到能力的提升、知识的积累都需要分层化教学。同时也符合现代英语教学的“以人为本”的理念,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缩小不同层次间学生的水平差距,全面提高英语水平。
参考文献:
[1]丘爱霞.高中英语实施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与实践[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