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身心健康素质措施

身心健康素质措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身心健康素质措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身心健康素质措施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非现役护理人员;压力;身心健康;措施

1一般资料

1.1调查对象给从事军队疗养院护理工作的非现役人员发放问卷101份,收回有效问卷86份,有效率85.1%。调查对象均为女性;年龄19~29岁;专科学历18人(20.9%),本科学历68人(79.1%)。

1.2内容军队疗养院非现役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情况及身心健康状况。

1.3方法问卷全部采用无记名方式填写,1周后收回,测评结果录入计算机并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2结果

2.1军队疗养院非现役护理工作人员压力分析(表1)通过表1可以看出,在责任心、工作稳定性、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等方面比例较高。

2.2军队疗养院非现役护理人员身心健康分析(表2)

3讨论

军队疗养院非现役护理工作人员感觉压力大,是由于护士相对较少,每批疗养员入院后有大量工作要做,而许多工作都是琐碎的事情,如更换床单、清扫床铺、送取标本等,经常加班加点。虽然工作做了很多但工资相对较低,更加重了护士的不良情绪。另外工作稳定性差,每年需与用人单位续签合同,没有安全感。非现役护理人员都是从地方院校招聘到军队工作的,报名时都对军队生活很向往,但由于不是军人,在各项待遇方面都与军队护士有较大的差别,从而产生心理落差,总觉得付出努力得不到相应的结果,产生极大压力。外出进修的机会也很少,总感觉前途渺茫。厌烦和重复工作也会对工作产生不满,双因素理论提倡工作扩大化和丰富化[1]。

军队疗养院非现役护理工作人员身心健康状况不佳,是由于护理的都是军队的老首长、老干部及飞行人员,因此担心出错,精神常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天长日久总感觉身心疲惫,特别是在有飞行人员的科室工作的护理人员,每天面对的大多数是与自己年龄相仿的人,有时当面整理房间卫生又得不到理解,常常感到自卑。另外护理工作有大量的低头弯腰动作,所以患颈肩腰痛的较多。由于经常倒班生活不规律常出现胃口不好等症状。

4预防措施

合理安排工作,注意方式方法,避免超负荷工作。提高非现役护理人员的待遇及职业地位。多提供外出学习进修的机会,激发她们的积极性。要定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等,帮助护理人员建立工作的最佳身心状态,营造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群体,切实关心和解决护士的实际生活困难[2]。提供娱乐休闲的场所,业余时间安排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从而放松压力。

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除学习与专业有关的知识外,还要学习心理学、美学等人文知识,通过自身的努力与进取不断增加工作中的满意度与成就感。经常与科室人员交流思想,获得大家的认可,树立自信心,营造舒心的环境,创建团结的集体,从根本上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国海,方华,刘春燕.组织行为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106-107.

身心健康素质措施范文第2篇

关键词:护士 护理工作 压力源 对策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我院临床护士40名,年龄20~52岁,平均年龄32.12岁,其中20~35岁19名,占47.5%,30~40岁12名,占30%,40岁以上8名,占22.5%。护龄1~30年,平均护龄16.25年。

方法:借鉴华西医科大学设计的护理工作压力调查表,结合我院特点,设计此次问卷调查表,调查前并且测试本量表其信度,随机抽取临床护士,采用科室走访的形式进行问卷调查,当场填写当场收回,要求被调查者在15~20分钟内完成问卷的填写。本次共发放问卷42份,收回42份,其中无效问卷2份。有效问卷40份,有效回收率95.2%,

统计方法:问卷回收后采用百分比统计方法。计算各种压力源占被调查护理人员的百分比。寻找出护理人员常见的压力源。

结果

通过临床护理人员常见压力源调查,寻找出护理人员常见的压力源种类,同时评价护理人员日常工作中所承受的压力程度。此次压力源调查表,共设计了20项压力源,每项压力设计是或否两个判断标准,按此评判标准,计算出每项总人数及占总人数的百分比,详见表1。

从表1看出,我院护理人员中有56.5%的护理人员认为存在各种压力,这些压力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职业压力及社会地位低下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护理工作常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日夜不停地工作,生活不规律。特别是夜班护士,既要独自完成繁重的工作,又担心病人出意外,造成心理高度紧张和身体疲乏。这种长期高压状态下,当个体不能从各方面应对压力时,便出现了工作压力。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会使护士产生工作疲惫感,表现为不稳定、易激惹,对服务对象漠不关心等,长期压力使她们感到精力不足、容易生病、头昏眼花、腰酸背痛,出现神经衰弱、习惯性便秘和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等,甚至产生疾病,这不仅会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而且会影响护理质量。

护理中众多的人际冲突给护士带来压力影响心理健康:护士在工作中建立的人际关系错综复杂,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就会陷入人际冲突的困境。表现为护士之间、医护之间处理意见发生矛盾,不能相互尊重和很好地合作。尤其是护患冲突,它直接或间接地涉及护患双方的权益问题、健康和经济问题、人格和有关道德与法律责任问题。所以,在原则上护士即使遇到歪曲现实、情绪激动,甚至痛骂护士的病人,也必须保持冷静平和、理解的心情,并帮助解决问题。从而压抑了自身感受,作出精神妥协。护士在得不到理解,感到威胁或经历了感情伤害又无法表达自己时,会感到地位低,人身安全感低,对工作满意度下降,造成心理压力,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

护士个人价值的内心期望与现实冲突造成护士压力:护士在医院中地位较低,护士的付出不能得到充分肯定和补偿,自身发展机会少。国民对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独尊医疗,不承认护士的价值。造成护士心理不平衡,产生自卑、沮丧、失望、焦虑、抑郁,甚至人格异常。学者们认为这种职业形象紊乱的心理压抑,直接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

对策

积极的应对方式有利于提高护士的心理适应能力:应对是影响应激反应结果的重要中间变量。护士面对职业压力时采取积极行动,可缓解情绪的疲惫感及工作的冷漠感,也可增加护士的个人成就感,有利于提高心理适应能力;消极的应对方式会加重身心耗竭,不利于身心健康。应对方式是个体对环境和内在需求及其冲击所做出的恒定的认知和行为性的努力。良好的应对方式能改变个体的主观认识,有提高个体处理问题的能力及改善情绪等作用。当护士个体面对职业压力时,应选择积极的应对策略,充分发挥个人的应对能力,以提高其心理适应能力;应树立客观的职业观,树立现实的期望和目标,做现实性选择,不过分苛求自己和他人,以减少压力源。

提高护士的适应能力:护士是特殊职业,工作中必然有较大的压力,只有提高护士的适应能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针对护士的压力因素,护理管理者在护理管理过程中,应采取一定的措施,以减轻职业压力对护士身心的影响;应加强护士业务能力的培训,以减少无效反复行为,改变盲目持久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和心理紧张状态,提高应付压力的能力,同时要培养护士的积极情感,加强意志锻炼,坚定信心,以提高心理耐受力,从容面对压力。

提高护士的心理素质是决定应对强度的关键:同样的压力对不同人产生的结果不相同。据调查不同职称和年龄的护士适应能力有差别,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心理素质的优劣。主管护师平均年龄最大,护龄最长,其情绪稳定性、自律性及责任感的优良率亦最高,护师次之,护士更次之。这与年资低护士缺乏谦让容忍精神,易出现过激言语和行为,不能冷静面对各种冲突有关。她们应对方式简单、不恰当,不能有效地调动心理防卫机制,所以护士在工作中要善于调整自己的心态,学会有计划的工作,谨慎处理人际关系,记住以往的教训,尽量不犯同样错误,尽可能减少压力因素的侵袭。当护士有负面情绪,又无法排解时,应帮助她们寻找正确的宣泄方式和寻求外在支持。如向家人、亲朋、好友倾诉,参加社交娱乐活动,以释放和调节情绪。

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方法合理配置护理人员,在人力、物力、财力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改善护理人员的待遇和福利,提高管理者对护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改善工作环境,尤其是护理管理者要处处关心护理人员,及时了解护理人员的心理,关心护理人员的生活、工作,合理安排工作,及时了解护士的需求,给她们以最大的帮助和支持,做护理的贴心人。

护理人员应加强修养:护士应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更新知识,拓宽知识面,提高护理理论及专业技术水平。用扎实的护理理论及技能赢得患者及社会的尊重。

身心健康素质措施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人文关怀;内分泌;护理

引言

作为一名内分泌科的护士,每天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时候具备人文关怀非常重要。具备人文关怀的常规护理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病患的病情和心理状况,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护理措施,有利于护士和患者之间的交流和对病情的跟踪,使得患者对护士以及医院产生依赖感、安全感和满足感,符合以病人为中心的现代护理学理念,是人性化服务的重要手段和措施。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样本选取我院内分泌患者60例,其中男25例,女35例,年龄在30~50岁之间。

1.2方法:随机抽取30名患者作为参照组,另外30名作为研究组,对照组采取的是普通的护理模式,给予一定的常规治疗,而研究组在进行内分泌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其人文关怀。最后对比两组人员恢复状况的数据结果。

2研究组内分泌常规护理中的人文关怀

研究组的护士在普通的护理之外,采取以下措施对患者提供人文关怀:

2.1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

研究组的基础是基础护理的完善,只有基础护理工作做到位,才能谈及人文关怀,基础护理工作的完善是对患者最低程度的负责,是保障医疗安全的最基本要求。只有扎实的基础护理技能才能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树立起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形象,是促进护士和患者之间的基础信任。在为研究组提供护理服务时,护士全面了解患者的病历和治疗方案,随时跟踪患者的治疗情况,及时进行口服药的用药指导,做到对患者及其家人负责,不断改善护理服务。

2.2以病人为中心,升级服务质量

在夯实基础护理的同时,研究组的护士做到以病人为中心,营造了温馨的病区环境。首先,护士保持研究组的病房干净整洁大方,在墙壁上贴有可以使患者放松的墙纸,根据病人的要求打造人性化的服务;其次,在日常工作中做到热情接待患者,微笑服务,向患者介绍病房环境,及时了解患者需求并尽力满足,出入病房保持步伐轻盈,随手关门,注重保护患者隐私等,真正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性化护理服务;最后,护士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正确应对各种压力。临床护理护士一般直接与患者沟通,在工作中难免会碰到各种情况,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才能在工作中对患者拥有耐心、细心、爱心和责任心。

2.3优化整体护理,跟踪健康回访

人文关怀更重要的是在整体护理中体现,护士主动观察患者的各种需要,尊重关爱患者,基础护理和出院回访并重。研究组的护理在夯实基础护理、营造温馨病区环境的同时,对每位患者出院前听取患者住院期间意见和建议,增强病人在院外自护能力和保健意识,指导病人做定期复诊,注重并做到全面的人文关怀。患者在整体护理之中感受到的人文关怀越深,对护士工作和医院的满意程度就越高。人文关怀护理文化能够使护理人员更好的驾驭整体护理,而且能够促进发展和谐的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护理质量,逐渐形成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和谐氛围。

3 结果

在本次研究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医院对60名患者的身心健康恢复状况(如图1)和对医院的满意程度做了调查。

组别

M

有明显改善

有一定改善

没有改善

参照组

30

18

11

1

研究组

30

12

10

8

表1:两组患者经过一个疗程治疗后的身心恢复状况(例)

从上述表格可以看出,研究组患者的身心健康改善情况无论是在明显效果、一定改善的还是没有效果的都要优于对照组的改善情况。经过对患者的随访调查记录的统计,发现研究组的患者的满意人数是29例,满意度达到了99%,而参照组的患者的满意人数仅有22例,满意度仅达到73%。由以上的试验结果得出,对于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外,再辅以人文关怀,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改善有很大的影响。

4讨论

在内分泌护理中,将人文护理融入到治疗过程中,这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下面将介绍内分泌护理中应用人文护理的特点以及意义,并探讨分析了内分泌护理中应用人文护理的一些重要的措施。

4.1内分泌护理中应用人文护理的特点

在患者的内分泌护理工作中,人文护理对患者十分有益。人文护理的特点,在护理实践工作中有着具体的体现,人文护理的宗旨是以患者为中心,要关心患者的病情、缓和患者的不良情绪,并耐心地为患者讲述患者要掌握的自理知识和预防疾病的知识。以尽快使患者能够摆脱病痛,尽快恢复健康,以真正地实现人文护理的工作职责。

4.2内分泌护理中应用人文护理的意义

患者在感受到医护人员真诚的关怀后,更愿意和医护人员沟通,并服从医护人员的指导,有助于患者病情的快速好转。还能够促使医护人员提高自身的人身素质和职业道德。患者满意度增加、医护人员敬业精神可嘉,这些使得医院的形象获得大幅度的提升。

4.3内分泌护理中应用人文护理的一些举措

在内分泌护理应用中,融入人文护理工作十分重要。良好的环境能够为患者带来积极的影响,使患者的心情能够舒畅。还可以为患者讲述已康复患者的故事,给患者一些正面的激励,给患者打气,使他们提高自信心。

本试验的调查研究发现,在患者的常规护理工作中融入人文关怀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身心健康。试验结果表明,研究组的患者身心改善要优于参照组,并且研究组的患者的满意度99%高于参照组的73%。

医护人员个人素质和职业道德的进一步加强,也为患者享有更好的医疗服务打下坚实的基础。人文护理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是整个护理工作良好实现的充分条件。因此医院要注重对医护人员定期地进行理论知识和规范操作实践的培训,以提高护士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因此需要对患者,给予更多的鼓励,使其拥有重获健康的信心。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大幅度提升,人文关怀在内分泌护理工作中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真诚地为患者服务,提供相关的疾病教育指导以及关心患者的身心健康,及时地解决患者的问题,是人文关怀的核心内容。试验结果表明患者的身心健康与护理工作有着直接的影响,给予患者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是人文护理的重要体现。

参考文献

[1]黄娇平;刘玉华;人文关怀对新诊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年2期

身心健康素质措施范文第4篇

摘要:体育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培养高科技人才摇篮,高校体育教学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如何通过学校体育造就出高素质人才是当今体育工作者值得去研究的问题。本文分析了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并对体育教学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和设想。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人才培养;发展

[中图分类号]:G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04-0073-01

引言

目前高校体育教学已经得到体育教育工作者的重视,高校体育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身心素质,现代教育理念对学生的体质和身心健康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高校体育现状如何,明确这一点是关系到确定下一步工作的前提,对此,我们进行了一些调研分析与研究。

1、体育教学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1.1、现状分析

据相关报道,目前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总体水平在进步,但是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却在下降,肺活量及肺活量/体重指数呈下降趋势,据调查,近40%的大学生处于亚健康状态,表现为体虚、易疲劳、失眠、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等。可以看出,如今我国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总体状况不佳,造成这种状况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除某些客观因素,如学校教学设施的限制,还有一部分原因是教师重视程度不够,教学目的不明确等。现从以下两面进行概括。

在体育教学思想方面,仍然以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和掌握运动技能作为体育课教学的指导思想,高校体育课教学目标主要为增强体质,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没有充分重视学生人文素质和身心健康,这就要求无论教学指导思想还是教学目标,教师们都要时刻牢记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这也是体育课的首要任务。

在体育课程安排方面,当前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学,一般还是以班级为教学组织形式,但是往往一个班级中,由于成长环境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着很明显的个体差异,有的学生热爱运动,有的学生不爱运动,他们在身体素质,体能方面,身心素质方面各部相同,统一授课,忽视了学生的个人特点,对此,我们可以实行按兴趣分班方式,这样更有利于积极学生的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当今社会发展赋予体育更丰富的内涵,过去死板的体育课已经不能满足学生需要, 针对这些现状我们必须要采取相应措施。

1.2、存在问题

近年来随着体育教学的改革,在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上已经有了很大改善,也取得了很多进步,教育工作呈现出生机活力,主流是好的,但是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相信在以后的努力中会慢慢得到解决。

首先,体育教学的内容还是单一,从小学到大学都相差无几,虽然最近几年很多高校引进了很多新的教学项目,但是在不发达的一些地区,他们的教学环境还相当恶劣,内容单一。在教学方法上还是以老师传授为主,很多学生只是为了得到更好的成绩来学习体育课,而体育教学的目的应该是让学生形成喜爱运动,强身健体的习惯,提高身心素质等。其次,体育理论知识教学比例很小,不足以让学生转变思想,形成良好的体育观念,缺乏健康教育,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最后,在教学考评时,存在片面性。目前体育课考评主要是理论考试,体育项目考试,出勤率等方面,而且大部分学校的理论考试形同虚设,学生相互抄袭,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体育课的考评时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是为了更好的确定教学目标,对学生的考评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根据个人的身体素质,表现情况,活动能力,学习积极性等方面来综合评价,而不能单纯的考试,这样将会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2、体育教学的发展方向

总体说来,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理念已经转变了,过去以传授知识技能为主,现在已经转变成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把身心健康放在首位的教育理念,部分高校针对学生的需求还建立了体育俱乐部,除了一些传统的运动项目,体育课也增加了新的运动类型,像曲棍球,花样游泳等。从体育教育的发展看,传统的教育理念已经不能适应时代要求,我们必须对其进行改革,体育教学内容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学生应该是积极主动参加的。教学改革发展成果在实际工作中也得到了成功应用,主要发展方面有以下几个方面。

(1)适应学生的要求,把学生放在主题地位。目前体育教学是发展方向是逐步符合学生身心特点。运动项目多样化,有趣化,这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学生不仅能掌握体育的基本技能,还掌握了体育的基本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勤于锻炼的习惯。学生加强了健身意识,所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要想发展自己,首先就要有一个好身体,这也是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目前在校学生的体育观念也在发生着改变,运动健身健美又有利于塑造体形,健美在高校逐渐成为一种时尚。

(2) 教学目标多元化。随着体育科学的发展,教学形式,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来教学不表比较单一,现在已发展成为多元化目标,不单单注重学生考试成绩和班级名字,更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学生个性和特长。多元化教学目标,更能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拼搏精神,荣誉感和积极健康的心态。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加体育锻炼和体育学习。

(3) 体育教学创新。有创新才能有发展,创新是发展远远不断的动力源泉,这也将是体育教学的发展方向。体育内容创新要适合学生的认识能力,要引导学生自主创新,给学生留有创新空间,营造和谐创新氛围。

3、结论

高校体育教学一直以来都备受人们关注,培养出高素质人才是祖国未来发展快速的关键,目前高校体育的现状总体来说是越来越好,基本能满足大部分学生需求,但是对存在的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要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就必须深化体育教育的改革,大胆创新,应以多目标性为指导方针,体育教学应该是向着增强学生体质,不断提升学生体育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热爱体育锻炼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身心健康素质措施范文第5篇

【关键词】正确处理 应激反应

护理工作者应激是指护理工作中的各种需求与护士的生理、心理素质不相适应的一种身心失调状态。持续高水平应激对护士的身心健康和工作质量有显著的影响。因此,应正确处理应激反应,从而增进护士的身心健康,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本研究结果表明采取正确处理方法后可明显减轻护理工作者的应激反应程度。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象为本区临床护理工作者,两组年龄均为30-40岁,各40例,对照组与实验组年龄及实验前对应激反应相关知识了解程度比较P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本研究控制了对照组与实验组年龄和试验前对应激反应了解程度的影响因素。

1.2方法

1.2.1实验指标 实验前1个月采用各种量表,如:症状自评量表、自评抑郁量表和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定两组成员的应激反应程度,然后对实验组采取应激反应处理,1个月后再次评定两组成员的应激反应程度。

1.2.2应激反应的处理方法 对照组:不采用任何措施。实验组:(1)常规运动锻炼:散步、慢跑、各种球类活动等,一般每周运动5-6次,每次1小时左右。(2)饮食与营养:处于应激中的个体能量代谢加快,消耗增加,需及时得到营养补充,增加机体抗应激的能力,防止机体进入衰竭状态。(3)休息:帮助应激者养成良好的休息和睡眠习惯,安排足够的休息和睡眠时间。(4)时间管理技术:应激者常常时间管理混乱,不能有效的利用时间,因而不能从容应对应激,时间紧张,工作忙乱也常常是应激的原因之一。因此,应该让应激者学会正确的时间管理技术。(5)心理与社会支持:帮助应激者清醒的认识当前的环境,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社会支持可缓冲应激原的作用减轻应激反应。

2 结果

根据各种量表评分显示,实验组的应激反应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本研究中,设应激反应程度明显减轻的为阳性,无明显变化的为阴性。结论是实验组采取应激处理后应激反应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3 讨论

3.1正确处理应激反应能明显减轻护理工作者的应激反应程度 护士面对高强度的或作用持久的护理工作应激,如果不能进行积极的应对并及时有效的控制就可能发生应激反应。此时,这些应激反应可以是生理的、心理的,也可以是行为方面的。常见头痛、乏力、心慌等多系统器官组织的主诉和症状,在心理方面,常见焦虑、沮丧、不满等,在行为方面,大都过多采用无意义的消极的应对方式,因此,护士有必要理解护理工应激的特征和规律,掌握处理应激的方法,从而增进护士的身心健康,更好的胜任护理工作。

本研究结果表明,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后应激反应程度差距比较P均<0.01,差异具有显著意义。说明采取应激处理措施能明显减轻护理工作者的应激反应程度。

3.2方法简便易行,护士易于接受与配合 实验前,制定书面的评定量表,对两组成员分别评定一次,然后对实验组采用处理措施,实验后再对两组各评定一次,结果表明采取此法能有效减轻护士的应激反应程度,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增进身心健康。

3.3引起护理工作者的应激反应的原因 护理工作应激既有社会性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变化方面的原因,又有护理工作本身及护士的生理和心理等多方面的原因。国外研究者通过对护士心理应激进行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发现以下六个方面的护理工作应激原因较为常见:

(1)与护理工作性质有关的应激原:护理工作要求护士密切接触病人和病人家属,对病人健康负有重要的责任,有关研究证明对人负责比对物负责的工作所产生的应激程度要高。

(2)与工作负荷有关的应激原:由于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护士数量已较为普遍的相对不足,致使部分护士工作负荷过重。

(3)与护理工作中人际关系有关的应激原:主要包括护患关系,护士与病人家属关系,同事之间的关系,护士与医师关系等。

(4)与对护士期望有关的应激原:人们把护士誉为“白衣天使”,寄予愿望。

(5)与接触濒死和死亡病人有关的应激原:护士在处理濒死和死亡病人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复杂反应,其中常见的反应为丧失与忧伤。

(6)与工作-家庭的矛盾有关的应激原:目前在岗护士半数以上为已婚者,肩负工作与家庭的双重压力。

上述原因给护理工作者带来一系列的心理反应,最常见的有焦虑、沮丧、不满、厌倦、心理疲惫等。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处理措施,减轻护理工作者的应激反应程度,对促进护士身心健康,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更好的为患者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身心健康素质措施范文第6篇

高校艺术教育的目的是最大化地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艺术教育是以美陶冶学生的心灵,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艺术教育对学生德育培养有着特殊的功能,能呈献给大学生蕴含着人类道德与智慧之光的珍品;能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使大学生在艺术美的享受与陶冶中净化心灵。因此,加强高校的艺术教育培养,丰富和发展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与能力,建构健全的个体审美心理结构,能帮助大学生在接受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塑造完美个性,使大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这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目前我国高校艺术教育的现状

我国的艺术教育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但在我国高校实施艺术素养教育,却是近些年的事情,在1988年原国家教委印发的《在普通高等学校中普及艺术教育的意见》中,各级教育部门开始对普通高校的艺术素养教育给予关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界纷纷开始了文化素质教育改革。文化素质教育主要是针对高等教育过于强调专业教育,而忽视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状况提出的,它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部在2002年下发的《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中指出,学校艺术教育要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使学生在学习艺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开发自身的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各高等学校要从本校的实际出发,开设各种艺术类选修课程。2006年教育部又下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高校艺术素养教育已被列为很多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各高校在开设选修课、创新奖励等多方面采取措施,不断推进艺术教育工作的开展,通过改革学生学分制管理,增强学生选读课程的主动性和灵活性,把音乐欣赏、美术作品鉴赏、书法欣赏等艺术类课程普遍纳入公共选修课范围。选修是指根据学生个人兴趣或专业需要进行自由选择的方式。而限选则是介于必修和自由选修之间,指学校或各院系对学生修习的课程进行某种程度的限制,一般是在某几门课程或某一领域中要求学生至少选择其中的几门课程进行修习的方式。目前,我国高校中一般都包含了必修、限选和任意选修三种方式。一般都要求文科生选修一定学分的自然科学课程,理科生选修一定学分的文科课程,无论文理学生都要选修一定学分的艺术类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感受美的基本知识的同时掌握知识技能和技巧,初步具有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随着学习的系统和深入,学生对美的理论知识就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这样通过艺术素养教育,使学生的艺术综合素养得到提升,以此推动高校艺术教育快速发展。

总之,课外、校外艺术活动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与艺术课教学相互联系,又具有与学科教学相区别的独特的教育价值。高校艺术素养教育是针对所有级别的学校,艺术素养教育是连贯的、在各个阶段不可分割的,而且没有固定的专门艺术教育模式,这实际上为高校艺术素养教育的开展创造了比较宽松的条件。

三、艺术教育影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和创新能力素质,这些素质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彼此联系、相互渗透。

首先,艺术教育影响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艺术教育通过引导学生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激发学生对美的热爱与追求,使大学生的道德、情操、精神得到升华。通过接受中西方音乐、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教育,使大学生心灵得到健康思想情感的熏陶,并通过艺术的审美体验,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爱国情感,不断形成一种文化积淀,促进高校道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其次,艺术教育影响大学生专业素质潜能开发,培养大学生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是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艺术教育并非是对在艺术上有特殊天分的人的专门技艺教育,其重点是提高普通学生的素养、陶冶情操、锤炼品质、激发形象思维和创造能力,使学生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得到更好的发展。艺术教育对智力的开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艺术教育能更多地激发学生对专业的悟性和灵性,这种潜能激发在很多情况下是靠艺术教育来实现的。

再次,艺术教育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近年来,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身心健康已被视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之一。通过一定的艺术教育可以开阔大学生的视野和思维,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及乐观向上的品质,引导学生逐渐形成一种良好、健康的心理状态,起到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作用。使学生能充分领悟美的无穷魅力,积极、自信地参与各项艺术活动。目的是培养出有艺术涵养的高素质人才,向着内在美的和谐均衡方向发展。

最后,艺术教育影响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有些大学生缺乏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创新素质差,认知与行动相矛盾。艺术教育具有多元价值和功能,可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角度完善高校艺术教育的方法与措施,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更新教育观念、重视个性差异,加强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科学思维和艺术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因此,高校开展艺术教育对开发大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创新人才是很有益处的。

总之,高校的艺术教育使大学生具有开阔的艺术胸怀、文化视野以及丰富的精神世界,最终达到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的目的。艺术教育承载着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功能。艺术教育影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应加强艺术素养教育,促进高校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广.高等院校艺术教育的现状与思考[J].海淀走读大学学报,2002(2).

[2]封钰.大学素质教育中的艺术教育[J].江苏高教,2002(4).

[3]毕迎新.发挥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1).

身心健康素质措施范文第7篇

论文关键词 律师 身心健康 社会关系

北京市律协于2004年组织律师进行了一次健康体检,最终结果令人十分震惊:在参加的5497人中,所有结果均正常的人仅有134人,占总体检人数的2.44%;而血压异常、血脂异常、肥胖、眼科异常却占较大比重。2006年《首都医药》期刊对北京1073名律师的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律师患焦虑倾向比例超过70%,……,患病最多的律师一人居然患8种疾病,有4成律师患有3种或3种以上疾病。另外,根据2007年一项关于南京市某区律师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显示:尤其是35岁以下青年律师,其中大部分都存在一般心理问题,20%的青年律师则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

律师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参与者,律师的整体素质直接影响着我国律师行业的发展以及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进程。然而,从上述情况来看,我国律师的生存和发展状况不容乐观,尤其是其身心健康状况更是令人担忧。近年来,随着社会节奏的不断加快,这一形势将会更加严峻。因此,关注律师的身心健康问题,对于我国律师行业的发展及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律师的身心健康问题的产生并不是偶然的个别现象,而是其工作中所面临的巨大压力的必然结果,并与其所处的复杂社会关系和环境,我国经济、制度、文化的现状以及律师自身因素等都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

一、律师身心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所处社会关系和环境复杂

因工作的关系,律师们常常要置身于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当中,面对形形的当事人,并负责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纠纷。社会纠纷的产生通常表现为利益之争的结果,而且许多纠纷并非简单的法律问题,现实情况纷繁复杂,当事人各执一词,因此,一时间律师也很难辨别是非、理清思绪。更复杂的是,许多纠纷中通常还夹杂着伦理、道德、人情等许多因素,特别是在刑事案件中,律师们接触到的通常是社会最阴暗、消极的一面,他们的良知、道德与人性的底线一次次被突破。也许最初他们还满怀信心,以为自己可以改变现实,可以帮助实现法律的公平正义。可是,当面对中国复杂的人情关系网络和现实状况时,他们或许才明白,许多问题并不是法律所能简单解决的,他们的法律正义理念常常不得不屈从于现实。长期处于这样复杂的社会关系与环境之中,律师们看到的更多的是人心的复杂与险恶,社会的丑陋与肮脏,他们的身心都遭受着苦痛的折磨,与此同时,如若他们不能很好地把持住自己,不能抵御住各种利益的诱惑,就很有可能会迷失本性,滑入犯罪的深渊。

(二)收入两极分化

除了现实的复杂外,更让律师们痛苦的是律师行业里激烈的竞争和收入的巨大落差。律师被看作是高收入群体,然而,实际上并非如此,绝大多数的律师都还处于忙碌奔波、收入微薄的状态。在律师行业,20%的律师占据着80%的律师业务,而80%的律师则在激烈争夺这剩余20%的市场份额。这80%的律师主要是青年律师,他们初出茅庐,没有专业经验,更缺乏社会资源,加之案源非常少,因此,他们收入非常微薄,仍过着捉襟见肘的日子。就算是许多入行多年的律师,其收入差距也非常巨大,有的年收入几百万元,有的年收入还不到10万元。行业内收入的两极分化及收入的不稳定,则是律师巨大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的一个重要来源。

(三)法律制度上的漏洞

律师身心健康问题的产生还是我国现行法律制度直接作用的结果。在我国,律师的法律地位和社会评价都很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国法律对律师身份和地位的定性上。我国1980年的《律师暂行条例》将律师规定为国家的法律工作者,而最新《律师法》第二条第一款将律师定位为依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接受委托或者指定,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可见,目前在我国,律师并非国家公职人员,而是自由执业者,他们手中没有掌握任何国家权力。然而,为了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律师们常常不得不与掌握了国家公权力的公、检、法机关打交道,有时甚至要与他们站在对立的位置上,于是出现了一些公安、检察官和法官处处为难律师的现象。

特别是在刑事案件中,检察机关作为公诉机关代表国家对被告人提起公诉,作为被告人一方的辩护律师很难与强大的国家公权力抗衡。虽然,我国刑诉法也规定了辩护律师享有一定的调查取证权、阅卷权等,可在实践中,律师由于没有国家公权力的保障,他们在查案过程中往往会受到重重阻挠,因此,这些权利很难得以实现。一些律师甚至还有可能因为介入案件调查或者为被告人做辩护而受到刑事处罚。在我国,《刑法》第306条规定了在刑事诉讼中,辩护人、诉讼人毁灭、伪造证据,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威胁、引诱证人违背事实改变证言或者作伪证的,将会构成伪证罪。这一条罪名常常成为刑事辩护律师入罪的缘由,可以说是刑事辩护律师永远的“噩梦”。

可见,在我国律师常常会因为办案而与国家公权力形成对抗,从而使自身受到牵连,甚至一不小心还会构成刑事犯罪。总之,在我国,法律制度尚不健全,律师的法律权利难以实现,合法权益得不到很好的保障,地位也非常痛苦和尴尬,以至于许多律师不得不如履薄冰,终日战战兢兢,长年精神紧绷,承受巨大心理压力,从而损害其身心健康。

(四)职业属性与传统法律文化之间存在冲突

我国现代的律师制度起源于西方,而这一制度却与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及文化存在诸多冲突。我国传统法律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主张“和为贵”,德礼之治以及“无讼”。按照我国这一传统的法律诉讼观念,人们在发生纠纷时,通常不主张利用诉讼法律来解决问题,而是利用传统的伦理道德等观念来协调。在无讼的诉讼理念的作用下,我国自然就不可能形成现代律师制度。当然了,我国古代也存在着类似于律师的职业,被称作“讼师”或“状师”,但是,所谓的“讼师”或者“状师”,多被看作是为金钱利益而充当“挑词架讼”的讼棍角色;他们在人们心中向来的形象是贪婪、冷酷、狡黠、奸诈的,是最善于播弄是非,颠倒黑白,捏词辨饰,渔人之利的。可见,“讼师”或“状师”的出现,与我国传统法律文化和道德伦理观念是极不协调的,因此,其社会地位自古就是非常低贱、卑微的。进入民国之后,“讼师”、“状师”逐渐被从西方移植而来的律师制度所代替。于是,人们观念中对“讼师”、“状师”的鄙视和成见,自然就加诸到了律师身上,特别是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人们的现代法律意识不强,这一观念更是根深蒂固。另外,我国传统法律观念与西方的主张当事人积极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纠纷的诉讼理念以及现代律师的职业道德恰恰是背道而驰,前者强调息讼,后者强调争讼。因此,西方的律师制度移植到中国来之后,缺乏它生长的“土壤环境”,自然就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现象。总之,我国传统法律文化和伦理道德理念对律师这一职业的成见,加上法律移植过程中出现的“水土不服”,最终形成了律师职业与我国传统法律文化之间的巨大冲突。在我国现代社会中,律师很不受尊重,社会评价很低,就连当事人也对其缺乏信任。与此同时,作为律师本人,他们既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伦理观念的影响,又接受了现代法治理念的教育,他们经常不得不面对社会伦理道德与律师职业道德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律师长期处于这样的文化观念和环境中,必然会承受巨大的精神痛苦。

(五)自身因素的影响

可以说,社会环境、经济、制度和文化现状等是导致目前我国律师身心健康问题产生的外在原因,而律师自身因素则是导致这一问题产生的重要内在因素。一方面,许多律师自己缺乏良好的心态,不能正确面对挫折和压力,不懂得适当进行自我心理调适,更不懂得合理安排生活作息和劳逸结合;另一方面,在外在的社会及法治环境的作用下,许多律师对自己的职业缺乏认同感,更缺乏坚定的法律信仰,以非常扭曲的心态看待他们的职业,长此以往,必然会造成他们身心健康出问题,有的甚至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

二、促进我国律师身心健康的对策

身心健康问题直接影响着我国律师行业的发展以及律师的综合素质与执业能力,进而会影响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进程,因此,我们要努力完善现有制度的不足,以帮助改善律师的身心健康状况,从而使律师在我国现代法治建设进程中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首先,应当完善现有法律制度,提高律师的法律地位,维护律师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我国法律制度尚存在漏洞,比如我国刑事诉讼法赋予律师调查取证权,却缺乏相应的执行措施;律师法明文规定律师的人身权利不受侵害,却缺乏相应的保障制度;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权力、徇私枉法,却缺乏有效地防治措施;等等。这无形之中给律师的工作造成了阻碍,并使他们在执业过程中不得不谨小慎微。所以,完善现有法律制度,提高律师的法律地位,保证律师工作的顺利进行,保障律师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降低律师的执业风险,让律师能够安心地工作,不会有心理上的过大压力。

其次,加强现代法治教育,提高社会公众的法律意识。首先,目前我国的法治环境还存在诸多问题,社会公众的法律意识和道德素质不高,违法犯罪行为不断挑战法律甚至道德伦理的极限。其次,受传统法律文化及伦理道德观念的影响,社会公众甚至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等都对律师很不尊重,对其评价也很不好。所以,只有加强现代法制教育,提高社会公众以及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让他们能够从国家法治建设的长远利益出发,站在律师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律师职业的特殊性,那么,律师才会真正受到社会公众以及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的尊重与支持,他们的工作才会更加顺利,身心才会更加健康。

身心健康素质措施范文第8篇

本地区妇女病由于各种原因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了育龄妇女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为使农牧区育龄妇女,特别是18~35岁年龄段的人群掌握各期妇女卫生知识、性病防治知识,提供妇女保健知识和服务,提高她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增强妇女身体健康素质,对2000-2002年3年的妇女病发病情况做了详细调查和排序,分析原因后制定出了干预措施及方法,使本地区妇女病大幅度降低。

1 背景

刚察县位于青海省东部、青海湖北岸,省环湖重点牧业县之一,全县辖3乡2镇1场31个行政村,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十二种民族集居的偏远牧业县。全县总人口4.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63.8%。全县总面积8137.38平方公里,地广人稀,群众居民分散、经济文化落后、社会事业发展缓慢、群众文化素质低是本地区的基本特征。据调查,12岁以上文盲人数占全县人口的35%以上,因农牧民群众的文化、卫生、生活条件比较落后,缺乏卫生知识,特别是没有家庭保健和自我保健意识。此外,由于性病防治知识不普及、性随意、不洁、不健康性行为风俗严重,致使妇女病和性传播疾病发病率较高,并有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妇女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幸福。据2006-2008年全县妇女病及性传播疾病抽样调查资料统计:调查妇女15~50岁年龄的5390人,患妇女病及性病的2426人,发病率达45.01%,18~35岁年龄段的患病人数为2110人,患病率达39.17%。

经过普治后,虽有一定的疗效,但发病率仍然较高。为使农牧民中育龄妇女,特别是18~35岁年龄段人群掌握各期妇女生理卫生知识、性病防治知识,提供妇女保健知识和服务,提高她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增强妇女身体素质,促进人口素质的提高,刚察县妇幼保健站在今后5年内,对全县未婚人群、婚育群众、新婚人群等适龄人群作为目标人群,开展妇女保健服务和性健康教育活动。

2 近3年妇女病的排序

我站收集了近3年(2000-2002年)县医院、县妇幼保健站、5乡卫生院的妇女病普查资料,前十位排序如下:

第一位:附件炎(占患病人数的40.83%);

第二位:急慢性宫颈炎(占患病人数的15.20%);

第三位:滴虫性阴道炎(占患病人数的11.58%);

第四位:盆腔炎(占患病人数的7.86%);

第五位:真菌性阴道炎(占患病人数的5.10%);

第六位:细菌性阴道炎(占患病人数的4.29%);

第七位:卵巢囊肿(占患病人数的4.14%);

第八位:子宫内膜炎(占患病人数的1.86%);

第九位:乳腺小叶增生(占患病人数的1.81%);

第十位:子宫肌瘤(占患病人数的1.52%)。

调查中有30.74%的妇女至少患有一种生殖道感染,7.5%的妇女同时患有两种生殖道感染,0.71%的妇女同时患有三种及三种以上的生殖道感染。在生殖道感染中,滴虫性阴道炎、宫颈炎、真菌性阴道炎、梅毒等,虽然在传播途径上属于内源性感染,但由于可反复发作,并且与流产、早产、产褥期感染和新生儿感染有关,所以对妇女的身心健康有很大影响。经过普治后,虽有一定的疗效,但发病率仍然较高。此外,抽样调查470名男女青年,平均年龄23.5岁,调查后发现未婚青年中未接受过青春期教育的占78.6%,已婚年龄段中掌握一种避孕方法的只占18.1%,在省州领导的高度重视下,经过两年三轮综合卫生防治工作,本县性传播疾病得到有效的扼制,但性传播疾病在目标人群中仍散发存在,群众性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仍有待提高,深入持久的宣传教育和综合防治工作势在必行。为使农牧民中育龄妇女,特别是18~35岁年龄段的人群掌握各期妇女卫生知识、性病防治知识,提供妇女保健知识和服务,提高她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增强妇女身体素质,促进人口素质的提高,刚察县妇幼保健站在今后三年内,拟对全县未婚人群、婚育人群、新婚人群等适龄人群作为目标人群,开展妇女生殖保健服务和性健康教育活动。

3 开展妇女病防治规划的目的

加强生殖保健教育,提高妇女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为广大妇女提供必要的卫生保健服务,增强妇女身体素质,提高妇女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预期寿命,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引导农牧区妇女转变观念,减缓和控制妇女病及性病的患病率,使妇女病发病率以2006年为基数,逐年下降。

4 措施

(1)提高对保障农牧区育龄妇女生殖健康重要性的认识,制定优惠政策,促进农牧区妇女健康服务的提供和利用。(2)强化依法行政、依法服务的观念,减少避免因认识不到位对地区妇女保健工作造成的冲击和影响,保证农牧区妇女依法享受到生殖健康服务。(3)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开展妇女病普查普治。近几年来生殖道感染和性传播疾病的发病率提高,已成为影响妇女生殖健康的常见病和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此,防治妇女生殖道感染和性传播疾病应为今后本站的重点工作。(4)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提高妇女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预防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加强生殖保健知识的健康教育对妇女生殖健康水平的提高尤为重要。5 具体实施和五年规划